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师克克

华创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360518060007,曾就职于光大证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国巨石 建筑和工程 2018-03-28 13.36 13.14 14.86% 15.95 -2.15%
13.23 -0.97%
详细
事件:中国巨石2018年一季度业绩预增30%以上。 公司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18年1季度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将增加1.4亿元以上,同比增加30%以上;预计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金额1851.9万元左右,预计扣除上述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2018年1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将增加1.46亿元,同比增加30%以上。 以此计算,预计公司2018年1季度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达6.1亿元以上,对应EPS 0.21元以上,预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达6亿元以上。 点评:玻纤龙头迎量价齐升,卓越战略布局业内领先。 随着2017年以来公司冷修技改等扩大产能,预计公司2018年1季度产品销量较2017年同期有所增长;2017年下半年,公司平均库存商品周转天数降至41.7天的历史低位,显示需求旺盛之下库存消化较快,公司亦于2018年1季度对玻纤全品种提价6%左右,价格同比稳中有升,预计营收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巨石国内外战略布局业内领先,新产能带来成本节省,并及时满足全球市场新增需求。国内桐乡基地以3条粗纱线计45万吨产能+3条细纱线计18万吨产能规划为主,国外方面,美国8万吨生产线预计可于2018年下半年投产,并将择机开工位于印度的玻纤生产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玻纤行业当前面临供需紧平衡:国内热塑、电子纱等需求增速加快,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经济复苏需求向好,供给端,国内淘汰落后产能,新产能集中在中国巨石等优势企业。中国巨石具备技术、成本控制、产能规模等优势,产销量有望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且玻纤产品价格自2017年3季度开始上涨,公司有望量价齐升。巨石前瞻性产能布局业内领先,结构上高端纱占比提高,国内智能制造基地,以及美、印基地投产等将助力公司持续成长。我们维持公司18-20年EPS 分别为1.06、1.28、1.40元的盈利预测,维持目标价21.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高景气度之下存在产能无序扩张风险;公司出口业务占比大,汇率波动可能导致汇兑损失;海外市场存在提高贸易壁垒风险等。
天山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8-03-27 9.96 -- -- 10.80 7.46%
10.70 7.43%
详细
报告期内业绩同比增长165.5%,EPS0.25元 2017年1-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8亿元,同比增长41.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165.5%,每股收益0.25元;单4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5亿元,同比增长56.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891万元,单季每股收益-0.06元。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 17年新疆固投和房投增速分别为20.0%和12.4%,较16年上升25.1和20.0个百分点;水泥产量4496万吨同增10.4%,较16年上升16.1个百分点。受环保和全面取消低标号水泥影响,水泥均价较16年大幅提升。另外,公司17年计提4.5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关停低效生产线/矿粉业务经营恶化),若不考虑此项影响,公司业绩增速更高。 毛利率上升,费用率下降,业绩弹性凸显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29.0%,同比上升7.5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财务费率分别为4.2%、7.3%、6.0%,同比分别下降1.1、0.9、3.2个百分点,期间费率17.5%,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单4季度,公司营收同增56.4%;综合毛利率37.4%,同升13.9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财务费率分别为5.0%、10.3%、5.0%,同比分别下降1.0、0.6、3.9个百分点,期间费率20.3%,同比下降5.5个百分点。 量价齐升,盈利能力改善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水泥及熟料1899万吨,同比增长16.4%;吨产品综合价格372.8元,较16年上升66.4元,同比上升21.7%;吨产品综合成本264.7元,较16年上升24.3元,同比上升10.1%;吨毛利108.1元,较16年上升42.1元;吨净利12.3元,较16年上升6.2元。 报告期内,分产品,水泥、熟料、混凝土毛利率分别为31.7%、25.4%和13.7%,较去年同期分别提升5.1、26.4和5.3个百分点,水泥、熟料、混凝土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74.6%、12.5%和11.9%,增速分别为40.7%、95.1%、和15.3%;分地区,新疆和江苏地区毛利率分别为30.9%和24.5%,较16年同期分别上升4.5和15.9个百分点,新疆和江苏地区主营收入占比分别为66.0%和34.0%,增速分别为31.9%和68.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受益于区域需求向好,供给收缩带来的水泥价格表现好,加之成本费用管控较优,业绩弹性显现。区域需求向好,环保趋严致使供给收缩,水泥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公司作为区域水泥龙头将受益于供需格局改善,重点关注二季度旺季需求启动情况。此外,“两材合并”亦带来资产整合预期。我们维持公司2018-2019年的盈利预测不变,对应EPS分别为0.84、1.12元,新增2020年EPS预测1.26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区内需求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等。
伟星新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8-03-27 14.45 11.64 -- 22.45 16.81%
21.18 46.57%
详细
公司2017年业绩同比增长22.5%,EPS0.81元。 2017年1-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亿元,同比增长17.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2亿元,同比增长22.5%,EPS 0.81元;单4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同增12.8%,环增35.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8亿元,同增22%,环增18.9%,单季贡献EPS 0.27元。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 2017年预计国内塑料管道总产量为1522万吨,同比增长超过6%。公司品牌及经营优秀,产品结构以零售为主,销量及营收增速高于行业,且产品原材料价格整体稳定,营收及业绩均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毛利率回升,期间费用率上升。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46.7%,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财务费率为15%、7.7%、-0.2%,分别同比变动-0.08、-0.55、0.06个百分点,期间费率22.5%,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单4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46.4%,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财务费率分别为16.7%、6.9%、-0.24%,分别同比上升1.1、1.6和0.1个百分点,期间费率23.3%,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 2017年初起,由于原油产业链相关的原材料PPR、PVC 等有不同涨幅,导致伟星新材毛利率在前三季度均出现小幅下降;2017年4季度,公司主营产品PPR 的原材料市场价格同比下降6.9%,引致公司全年毛利率及单4季度毛利率回升。 PPR、PVC 增长较快,主要区域销售良好。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产品销量19.8万吨,同比增长11.3%。分产品,PPR 管材管件、PE 管材管件、PVC 管材管件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6.3%、23.8%、8.2%;其中,PPR和PE 产品营收占比分别为56.1%和28.8%,毛利率分别为58.3%和34.6%,毛利率同比分别变动-0.4和5.1个百分点。 分区域,华东、华北、西部、其他地区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1.6%、21.1%、10.5%和16.8%;华东、华北、西部地区销售收入分别增长17.2%、23.2%和9.9%。其他地区中,华中地区拓展力度加大,营收同比增长46.3%,营收占比达5.2%。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2017年,伟星新材收入与盈利双双快速稳健增长:公司产品零售属性强,且原材料价格相对稳定,保持高盈利能力。其主营产品PPR 优先受益于家装品牌消费升级,产品盈利能力强;2018年陕西基地的投产、新产品防水涂料的推广将为公司提供增长新动力;公司“以新建材为主,走大建材之路”的既有战略持续推进,经营稳健。我们维持公司18-19年EPS 1.03、1.2元的盈利预测,新增2020年EPS 预测为1. 4元,维持目标价22.6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需求下滑;原油价格上涨致原材料成本上升。
宁夏建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8-03-27 10.73 11.09 -- 11.69 6.27%
11.41 6.34%
详细
2017年公司业绩同比增长485.1%,EPS0.71元 2017年1-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18.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485.1%,每股收益0.71元;单4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亿元,同比下降7.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020万元,扭亏为盈。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2元(含税)。 17年宁夏固投和房投增速分别为3.0%和-10.3%,较16年下降5.2和25.2个百分点;受环保影响,区域水泥均价较16年上涨18.4%;水泥产量较16年增长11.8%。 毛利率上升费用率下降,业绩弹性显现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31.4%,同比增加2.5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财务费率分别为10.0%、9.0%和1.5%,分别同比变动-2.5、1.1和-1.3个百分点;期间费率20.4%,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水泥1571.3万吨,同比下降0.9%。吨产品综合价格277.2元,较16年上升44.4元,同比上升19.1%;吨产品综合成本190.1元,较16年增长24.7元,同增15.0%;吨毛利87.1元,同升19.7元;吨三费66.7元,同升4.5元;吨产品净利21.5元,较16年上升17.8元。分产品,水泥及熟料、商品混凝土、骨料毛利率分别为31.0%、33.0%和47.4%,较16年同期分别增加4.3、减少7.1和增加16.6个百分点,三项业务占主营收入比重分别为86.1%、12.2%和1.7%;分区域,自治区内和自治区外营业收入分别占比63.3%和36.7%,毛利率分别为28.9%和35.9%。 2017年下半年价格表现好,盈利水平环比提升 单4季度,公司营收同降7.5%,综合毛利率36.3%,同比上升3.4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财务费率分别为10.4%、17.6%、0.9%,分别同比变动-2.8、9.5和-2.0个百分点,期间费率28.9%,同比上升4.8个百分点。分析半年度盈利能力,17年下半年公司共销售水泥830.0万吨,同比下降11.6%。吨产品综合价格279.8元,较16年同期上升38.8元,同比上升16.1%;吨产品综合成本183.0元,较16年同期上升19.0元;吨毛利96.8元,同升19.7元,环比上半年上升20.7元;吨产品净利27.0元,较16年同期上升16.5元,环比上半年上升11.7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2017年区域水泥市场供求关系改善,水泥销售价格上升;且公司加强管理,成本费用有效控制,产品毛利率上升,业绩弹性显现。公司业务主要分布在宁夏、甘肃、内蒙古等省区,其中在宁夏的市占率超过50%,将持续受益于区域供求改善。公司为中材股份旗下水泥上市公司,“两材合并”背景下存资产整合预期。我们维持公司2018-2019年EPS分别为0.93、1.09元的盈利预测不变,新增2020年EPS预测1.15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水泥行业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煤炭价格大幅上涨。
海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8-03-27 30.55 -- -- 35.13 11.14%
36.57 19.71%
详细
公司2017年1-12月业绩同比增长85.9%,EPS 2.99元。 2017年1-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53.1亿元,同比增长34.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8.5亿元,同比增长85.9%,EPS 2.99元;扣非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40.8亿元,同比增长83.3%;单4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2.7亿元,同增40.5%,环增39.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0.5亿元,同增136%,单季贡献EPS 1.14元。 利润分配方案:每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 2017年国内水泥产量小幅下降,公司作为龙头,产销量稳步增长,受益于环保限产等供给侧收缩,水泥价格上涨明显,公司营收与利润同比大幅上升;公司现金流状况向好,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73.6亿元,同增31.6%,其中单4季度为85.5亿元。 报告期内毛利率上升期间费率同比下降,吨盈利大幅上升。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35.1%,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财务费率为4.7%、4.6%和0.3%,分别同比下降1.1、1和0.3个百分点,期间费率9.6%,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水泥和熟料约2.95亿吨,同增6.5%。吨水泥综合价格255元,较16年上升53元,同升26%;吨水泥综合成本165.7元,较16年上升29元,同升21.5%;吨毛利89.6元,同比上升24元;吨净利53.7元,同比上升23元。 四季度属需求旺季,价格上升明显,吨盈利达76元。 单4季度公司营收同升40.5%,环升39.4%;综合毛利率40.3%,同升6.3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财务费率为4.3%、4.9%和0.15%,分别同比下降1、0.15和0.4个百分点,期间费率9.3%,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 单位产品盈利:单4季度吨水泥综合价格320元,较16年同期上87.5元,同增37.7%,环比3季度上升99元;吨水泥综合成本191元,较16年同期上升37.7元,同增24.6%,环比3季度上升42元;吨毛利129元,较16年同期上升49.8元,环比3季度上升57元;吨净利76元,较16年同期上升43元,环比3季度上升38.9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2017年,水泥行业受益于供给侧优化,景气度持续向好,海螺水泥作为龙头,销量增速高于行业平均;且公司主营的华东、中南等区域景气度全国最优,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大,同时公司成本费用控制最为优秀,叠加大额投资收益,营收与盈利均高增。海螺水泥卓越的前瞻性战略业内领先,稳固华东中南利润源,国内布局完善的同时积极“走出去”;并推进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发展骨料及混凝土产业。 预计公司18-20年EPS 分别为3.34、3.80、3.99元(基于水泥供需格局改善持续、价格上涨,及公司良好的成本费用控制,上调18-19年EPS 预测,原为2.74、2.87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供需格局恶化的风险,原材料、煤炭等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等。
华新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8-03-27 13.34 8.49 -- 15.86 16.62%
16.64 24.74%
详细
公司2017年业绩同比增长359.7%,EPS1.39元。 2017年1-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8.9亿元,同比增长54.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0.8亿元,同增359.7%,EPS1.39元;单4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5.4亿元,同增49.9%,环增31.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3亿元,同比增长253.1%,单季EPS0.69元。利润分配方案:每股派发0.28元现金红利(含税)。2017年地产、基建等需求稳定,供给侧环保限产等影响,水泥行业景气度持续回升,华新水泥核心区域价格涨势好,营收规模扩大,成本、费用控制优,业绩弹性进一步显现。 产品价格上升,产品综合吨净利达30元。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29.6%,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财务费率为6.7%、5.8%、3.2%,同比分别下降1.5、1.2、1.1个百分点,期间费率15.6%,同比下降6.7个百分点。产品价格上涨导致毛利率提升,同时公司费用管控优秀。报告期内公司销售水泥和熟料6871万吨,同增30.4%。吨水泥综合价格304元,较16年同期提高47元,同升18.5%;吨水泥综合成本214.2元,较16年同期上升25元,同升13.2%;吨毛利89.8元,同比上升22.4元;吨三费52.4元,同比下降1.2元;吨净利30元,同比上升22元。 4季度量价同升,产品综合吨净利达52元,为09年以来最好。 单4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36.6%,同升6.5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财务费率分别为5.9%、6.1%和1.9%,同比分别下降1.1、0.4和0.7个百分点,期间费率14%,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单4季度公司吨水泥综合价格332元,较16年同期上升40元,同升13.6%,环比3季度上升43元;吨水泥综合成本210元,较16年同期上升6元,同升3%,环比3季度下降1.4元;吨毛利121元,较16年同期上升33.5元,环比3季度提高43.9元;吨净利52元,较16年同期及2017年3季度均提高约33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2017年水泥价格持续走高,华新水泥主营的两湖地区景气度高,量价齐升,叠加优秀的成本、费用控制能力,业绩弹性显现;公司承接拉豪集团在西南地区的水泥资产后,新增1000万吨熟料产能,产销规模快速扩大。华新水泥国内区域布局完善,两湖为盈利基础,加大开拓云贵藏等西南地区,并进入塔吉克斯坦、柬埔寨等海外市场;水泥窑协同处置环保业务亦贡献未来新增长点。基于公司主营区域水泥价格表现优于预期,且成本、费用控制得当,上调其18-19年EPS预测分别至1.75、1.96元(原为1.54、1.74元),新增2020年EPS预测为2.16元,维持目标价15.4元,维持“增持”评级。
祁连山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8-03-26 10.35 9.66 1.05% 10.53 1.74%
10.53 1.74%
详细
报告期内业绩同比增长245.0%,EPS 0.74元。 2017年1-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7亿元,同增16.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7亿元,同增245.0%,扣非后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3亿元,同增227.3%,每股收益0.74元;单4季度公司营收13.4亿元,同增1.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14.3万元,同比大幅减亏。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2.3元现金股利 (含税)。 需求方面,2017年甘肃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40.3%,较2016年回落50.8个百分点,房地产投资增速11.1%,较2016年上升0.8个百分点。2017年甘肃水泥产量4009.4万吨,同降10.7%,增速较16年下降9.5个百分点;平均水泥价格343元/吨,较16年增长28.3%。报告期内公司水泥销量2145.7万吨,与16年基本持平,水泥及熟料销量2153.2万吨,同比下降1.2%。 毛利率上升,期间费率下降,盈利弹性显现。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升16.7%,综合毛利率30.9%,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财务费率分别为5.3%、11.4%、2.1%,分别同比下降1.1、0.2和1.5个百分点;期间费率18.8%,同降2.8个百分点; 单4季度,公司营收同增1.5%;综合毛利率28.2%,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财务费率分别为5.9%、18.5%和2.0%,分别同比变动-0.1、1.5和-0.8个百分点,期间费率26.4%,同升0.6个百分点。 水泥产品毛利率同比上升,主要产销地区中兰州区营收增长较快。 报告期内,分产品,水泥、熟料、混凝土主营收入占比分别为91.9%、0.3%和7.8%,主营利润占比分别为92.2%、0.2%和7.5%,毛利率分别为31.0%、15.4%和29.8%,水泥、熟料和混凝土毛利率同比16年变动2.9、-8.3和0.9个百分点;水泥、混凝土营收同升17.9%、8.4%。 分地区,陇南、天水、兰州、河西和其他地区主营收入占比分别为20.7%、20.6%、17.5%、17.1%和24.1%,其中兰州、陇南地区营收同比增长27.6%、18.9%。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受益于17年水泥销售价格较16年显著提高,整体毛利率改善,成本及费用管控较优,净利润端弹性显现。2018年,随着环保带来地区供给收缩,及需求的适当恢复,甘肃地区水泥价格继续看涨,公司作为地区龙头,有望继续显现盈利弹性。此外,“两材合并”亦带来资产整合预期。基于地区供给收缩利好龙头,及18年一季度水泥价格表现超预期,我们预计公司18-20年EPS 分别为1.18、1.36、1.51元(原预测18-19年EPS 0.83、0.89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与价格下滑,原材料涨价等。
中材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18-03-23 14.26 12.36 -- 22.48 -3.02%
13.83 -3.02%
详细
报告期内业绩同比增长91.2%,EPS0.95元 2017年1-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7亿元,同比增长14.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7亿元,同比增长91.2%,EPS0.95元;单4季度公司营收30.4亿元,同比增长11.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166.7%,单季贡献EPS0.21元。利润分配方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每10股转增6股。 玻纤业务增速明显,风电叶片结构调整,锂电池隔膜静待放量 报告期内,公司两大支柱业务风电叶片与泰山玻纤分别实现销量4859兆瓦(同比下降12.6%)与73.8万吨(同比增长24.1%),分别实现净利润1.4、7亿元。第三大支柱业务锂电池隔膜销量159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公司在风电叶片行业领先优势继续巩固,2MW及以上功率叶片销量占比达83%,推进“海上+海外”两海战略;泰山玻纤受益于自身产能扩张及行业高景气度,实现营收及利润双双大幅增长,营收53.1亿元,同增30%,净利润7亿元,同增超50%,并规划至2020年总产能达100万吨;锂电池隔膜业务至2018年上半年可实现4条生产线建成投产,为批量销量打下坚实基础,并规划远期15-20亿平米产能。 毛利率上升费率下降,玻纤产品盈利能力持续提高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27.8%,同比上升2.1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分别为4.4%、9.3%,同比分别下降0.1、0.8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3.5%,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期间费率17.1%,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公司盈利能力继续提高,因汇兑损失增加,财务费用率有所上升。单4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26.7%,同比上升0.7个百分点;销售费率、财务费率分别为4.7%、2.9%,同比分别上升0.2、1.1个百分点,管理费率10.3%,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期间费率17.8%,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分产品,风电叶片、玻纤及制品毛利率分别为17.8%、34.9%,风电叶片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降幅趋缓,而玻纤及制品毛利率则上升0.9个百分点。二者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32.4%、45.9%,其毛利占比分别为18.3%与64%。分地区,华北、华东、西北、国外的毛利率分别为35.6%、16.6%、12.1%、28.3%,较去年同期分别变动了2.5、-7.4、0.5和-4.6个百分点。华北、华东、西北、国外收入占比分别为36.7%、19.9%、20.1%、17.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2017年业绩同比增长91.2%,印证我们对其业绩拐点论断。泰山玻纤营收与业绩大幅增长,经营改善态势延续;公司风电叶片业务完成结构调整,以大叶片为主,推进两海战略;2.4亿平米锂膜产能即将于2018年上半年投产,关注公司新兴产业进展。此外,公司作为国内风电叶片与玻纤行业的巨头,“两材合并”带来的资产整合预期亦值得关注。我们维持公司18-19年EPS分别为1.27、1.41元的盈利预测,新增2020年EPS预测为1.70元,维持目标价30.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玻纤供需恶化;风电叶片需求改善与锂膜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等。
中国巨石 建筑和工程 2018-03-22 14.14 13.14 14.86% 17.03 -1.28%
13.96 -1.27%
详细
公司2017年业绩同比增长41.3%,EPS0.74元 201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5亿元,同比增长16.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41.3%,每股收益0.74元;单4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1亿元,同增14.8%,环降6.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0亿元,同增57.8%,环增9.7%,单季贡献每股收益0.21元。利润分配及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为:每10股派发股息2.5元(含税),并每10股转增2股。 2017年,国内玻纤纱产量达408万吨,同增12.7%,行业产能结构优化。玻纤下游需求旺盛,热塑纱、电子纱等产品需求快速增长,市场供求趋紧,产品普遍提价。巨石产销量增长,价格稳中有升,营收增速持续加快! 毛利率上升费率下降,盈利能力继续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45.8%,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财务费率分别为3.7%、8.3%和4.9%,分别下降0.25、0.49和2.4个百分点,期间费率16.9%,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单4季度公司营收同升14.8%,环降6.3%;综合毛利率47.4%,同增0.4个百分点,环增3.8个百分点;销售费率、管理费率和财务费率分别为3.4%、9.5%和5.2%,同比分别变动-0.9、0.9、-6.1个百分点;期间费率18.1%,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 营收稳健增长,国内市场需求强劲增长较快 主营业务分产品,玻纤及制品收入84.3亿元,同比增长15.4%,主营业务收入占比为97.4%;玻纤及制品毛利率为46.6%,较16年提升2.1个百分点。分区域,国内及国外销售收入分别增长23.3%和9.3%,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54.8%、45.2%;毛利率水平分别为43.3%和48.8%,分别较2016年变动4.3和-1.5个百分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中国巨石作为全球玻纤龙头,持续受益于行业景气度向好;2018年公司产销量有望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且供需紧平衡之下,玻纤产品价格上涨,龙头将有望量价齐升。公司产能布局领先,智能制造基地、美、印基地投产等将助力公司持续成长。我们维持公司18-19年EPS分别为1.06、1.28元盈利预测,新增2020年EPS预测为1.40元,维持目标价21.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增速不达预期;行业产能无序扩张;汇率大幅波动风险;海外市场反倾销加强风险等。
山东药玻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8-02-13 18.82 10.90 -- 20.39 8.34%
23.41 24.39%
详细
药用玻璃行业龙头,业绩较快增长。 山东药玻是药用玻璃包装行业龙头,主要从事各种药用玻璃包装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第一家、全球第六家掌握Ⅰ类玻璃生产技术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模制抗生素瓶在国内市占率超过80%,棕色瓶的全球市占率接近30%,在规模、成本和质量方面优势显著。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7.0亿元,同增17.8%;归母净利润2.0亿元同增53.6%,业绩实现较快增长。 监管及环保趋严,龙头优势凸现。 药用玻璃作为药品包材外物,对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着直接影响,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完善药品注册制度,对药品及其辅料和外包材料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公司产品质量稳定、性能优越,未来有望在行业监管逐步趋严的背景下充分获益,进一步提升市场占有率。国家环保政策亦对药用玻璃行业产能造成影响,部分企业被关停,公司近年来在窑炉节能环保方面加大投入,受政策影响较小。同时由于环保成本内部化致行业平均成本出现较快上升,进一步显现行业龙头的规模及成本优势。此外自17年9月起公司产品普遍提价,竞争优势持续扩大,16年以来公司市占率明显提升。 公司积极拓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2016年以来受国内限抗政策对公司主营产品注射用药物包装的负面影响逐步减弱,同时国内生物制剂和保健品市场增速较快,对应药用玻璃下游需求增速稳定。公司持续拓展业务领域,扩大棕色瓶及Ⅰ类玻璃管制瓶产场,进军日化瓶和食品瓶市场,并积极向国外扩张,未来产能及销量均有望实现稳步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药用玻璃龙头,主导产品需求增长稳定,积极拓展管制瓶、日化瓶等新领域,深耕国内及海外市场,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受益于产品量价齐升,公司业绩有望实现较快增长。预计2017-2019年公司EPS0.86、1.08、1.31元,复合增速28.0%,给予公司目标价22.68元,对应18年21倍PE水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上海建工 建筑和工程 2018-02-02 3.87 3.78 64.35% 4.08 5.43%
4.08 5.43%
详细
事件: 公司2018年1月31日发布2017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426.2亿元,同增6.7%;实现归母净利润25.3亿元,同增20.5%;EPS0.27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增12.7%;非经常性损益6.62亿元,同增52.2%,主要为政府补助6.05亿元及其他营业外收入0.58亿元。 点评: 业绩增长超出预期,五大事业群收入规模与毛利率持续提升 公司2017年预计实现盈利25.3亿元,同增20.5%,高于前期预期约6个百分点。公司业绩快报略超我们预期,增长原因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建筑承包、房产开发、建筑工业、设计咨询和城市建设投资业务五大事业群的收入规模和毛利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盈利能力持续获得改善所致。报告期内,公司收到与损益相关的政府补助金额约为6.02亿元,主要为与收入利润相关的税收补贴优惠。 新签合同额连续两年超20%增长,设计业务劲增62.9%,充分发挥产业链前端先导优势,对未来业绩形成强力保障 公司以打造“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为战略目标,发挥设计咨询业务的产业链前端优势,通过投资推进各事业群联动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累计新签合同额2,580.8亿元,同增20.1%,达2017年度全年目标总额的1.22倍。公司自2016年以来已连续二个年度新签合同增速超过20%,对公司主营业务的稳健增长以及未来业绩形成强力保障。 其中,设计咨询业务新签合同121.7亿元,大幅增长62.9%;建筑施工业务(包含基建施工)新签合同2,001.3亿元,同增21.2%;建筑相关工业业务新签合同115.9亿元,同增49.1%;房产预售合同125.2亿元,同增4.3%;城市基建投资业务新签合同156.5亿元,同降12.4%;其他业务合同60.3亿元,同增29.1%。公司“设计+建造”核心主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在建筑产业化/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水系治理/生态修复/历史建筑保护/城市交通改造等方面持续推动重大项目不断落地。 地产业务利润贡献持续提升,近年竞得多幅地块,未来业绩增长可期 截至17年半年度,公司房地产销售利润占毛利比重约14.6%。2016-2017年公司在长三角区域竞得多幅地块,房地产业务发展迅速,营业收入与利润贡献增长较快。据光大证券研究所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底公司房地产业务新增待开发土地面积约28.7万平方米,待开发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各项数值均达到近年历史高点。 2017年我国商品房销售再创新高,累计实现商品房销售面积16.9亿平方米和销售金额13.4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7%和13.7%。随着限制人口、土地稀缺的一线城市与人口导入、土地供需两旺的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上海建工房地产业务主要聚焦长三角区域一二线城市,未来业绩有望实现超预期增长。 区域龙头稳健增长,业绩增速超出预期,上调为“买入”评级 考虑到公司作为区域行业龙头,紧抓行业战略机遇期,基本面经营持续向好,盈利能力不断提升;五大事业群订单饱满,新签合同连续两年保持快速增长;地产业务拿地稳健,未来有望获得价值重估;建筑产业化尤其是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不断加强,对公司持续产生积极影响等诸多因素,我们上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7-2019年归母净利润为25.3、30.2、34.1亿元(原预测为24.0、27.0、29.3亿元),对应EPS为0.28、0.34、0.38元(原预测为0.27、0.30、0.33元),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房地产政策再度收紧;新签订单执行不及预期;融资成本持续上行;建筑产业化发展不及预期。
中设集团 建筑和工程 2018-01-30 28.20 8.39 -- 28.68 1.70%
29.65 5.14%
详细
事件:公司1月25日发布2017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报告期内净利润预计增加6,296万元到1.05亿元(总额为2.73亿元到3.15亿元),同比增加30%到50%;扣非后净利润预计增加6,040万元到1.01亿元,同比增加30%到50%,继续维持较快增长。 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持续看好公司业务高增长。公司2017年预计盈利为2.73-3.15亿元,同比增长30%-50%。我们此前对公司2017年的盈利预测为2.91亿元,同比增长38.86%,公司业绩预告符合我们预期。净利润增长原因主要系公司深耕江苏省内市场,进一步拓展省外市场,随着江苏省“十三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保持高投入,公司作为区域龙头充分受益所致。 毛利率较高的工程咨询业务占比持续增长,盈利结构改善趋势明显。致公司2017年度净利润增长较快的另一重要因素为: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中毛利率较高的咨询业务增长较快,对公司收入与盈利结构形成显著改善。现阶段公司咨询业务包括勘察设计、规划研究、试验检测及工程管理等,其中核心业务勘察设计2016年毛利率37.66%,在同行业中位于前列水平。 公路行业投资维持高位,新签订单增长靓丽,对主营业务形成有效支撑。 江苏省“十三五”期间拟新建公路约2万公里,投资额超2,500亿元。同时早期建成高速公路的改扩建需求亦同步高涨,省内路桥投资持续实现高基数强势增长,对公司优势主业形成利好。公司目前在省内高速公路咨询业务的市占率超过50%,同时在基建需求旺盛的西南/西北/中部地区业务量增长均较快。2016年公司新签订单39.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2.4%;2017H1勘察设计业务新签订单20.0亿元,同比增长61.9%,为主营业务增长形成有效支撑。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十三五”基建投资持续景气,公路行业投资维持高位,公司新签合同增长靓丽,核心主业勘察设计业务快速发展,对公司业绩增长形成强力保障。公司基本面持续向好,外延并购&全国扩张战略积极,我们维持对公司2017-2019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未来三年的EPS为1.38、1.69、2.02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增长不达预期、应收账款坏账率升高。
勘设股份 建筑和工程 2018-01-26 77.00 29.08 479.28% 74.20 -3.64%
74.20 -3.64%
详细
事件: 公司1月24日发布2017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报告期内业绩预计增加1.45亿元到1.77亿元,同比增加90%到110%;扣非后业绩预计增加1.33亿元到1.65亿元,同比增加84%到104%,继续维持高速增长。 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持续看好公司业务高增长。 公司2017年预计盈利为3.05-3.3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0%-110%。我们此前对公司2017年的盈利预测为3.28亿元,同比增长104%,公司业绩预告符合我们预期。业绩增长原因主要系公司深耕贵州省内市场,大力拓展省外及海外市场,随着贵州省“十三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保持高投入,公司作为区域龙头充分受益所致。 毛利率较高的工程咨询业务占比持续增长,盈利结构改善趋势明显。 致公司2017年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较快的另一重要因素为: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中毛利率较高的工程咨询业务(2017H1毛利率为46.73%)增长较快,同时主营业务中毛利率较低的工程承包业务(2017H1毛利率为7.79%)占比不断减少,公司收入与盈利结构发生显著改善所致。 工程承包业务虽非勘察设计企业核心业务,且利润贡献率较低,但对公司打通“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全流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公司近年工程承包业务发展亦较为迅速,2017年12月14日公司公告中标7.1亿美元肯尼亚特大道路建设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显示公司在EPC 总承包大体量项目方面的竞争能力提升明显。 新签订单持续高增长,非省内业务拓展成效显著。 公司深耕山地特殊地形交通工程领域多年,在特大桥梁、特长隧道、地质勘查与试验检测等方面拥有多项关键技术。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签合同25.0亿元,同比大增279%。我们估算公司在手订单超过24.95亿元(剔除肯尼亚特大订单),为2016年营业收入的1.6倍,对未来业绩形成强力保障。 公司早年收入结构中贵州省内业务占比基本维持在90%以上,近两年非省内业务占比持续提升。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非省内业务收入占比已升至约30%,非省内业务新签订单占比约25%(剔除肯尼亚特大订单),两项数据均达近年新高。公司目前在国内共有6家省外分公司,海外分公司以赞比亚/肯尼亚(非洲分公司)与印度(贵州海上丝路投资有限公司)为重要锚点,对公司未来面向非洲与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进行业务拓展的海外战略提供运作平台与经营窗口。 从“借船出海”迈向“造船出海”,首次担任海外大型工程总承包角色。 公司自2013年开始以“跟随战略”涉足海外业务,主要采取为央企海外项目提供专业技术服务等方式进行。随着上市后发展速度持续加快以及海外经验的不断积累,公司目前已逐步从早期的“借船出海”战略升级为以项目总承包角色主导项目实施的“造船出海”战略。 以肯尼亚项目为例,公司首次以项目总承包角色参与海外大型工程,不仅承担勘察设计业务、组建中心实验室及部分试验检测业务,还将承担约1/3的工程施工业务。海外项目的逐步落地,显示公司在海外业务方面的品牌影响力正在逐步提升,国际市场空间有望获得大幅拓展。 云贵“十三五”基建投资规划超万亿,对公司主营业务形成有效支撑。 贵州定位我国西南地区最重要的陆路交通枢纽之一,“十三五”交通规划公路投资额超5,000亿元,进一步扩充高速及省级公路市场需求。贵州/云南2017年前三季度路桥投资居全国第二/三位,持续实现高基数强势增长,对公司优势主业形成利好。公司目前在贵州省路桥业务的市场占有率约为33%,云南路桥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亦超过20%。未来随着两省“十三五”交通规划不断深化落实,将对公司主营业务增长形成有效支撑。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云贵川等西南地区“十三五”期间基建投资增速维持高增长,公司2017年业务拓展迅速,新签合同大幅增长,非省内业务占比不断提升,海外拓展成效显著。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17-2019年归母净利润为3.28、4.67、6.07亿元,对应EPS 为2.64、3.77、4.89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西南地区基建投资增长不达预期;海外项目实施进展不达预期;汇率变动产生汇兑损益风险。
延长化建 建筑和工程 2018-01-22 5.78 6.62 72.85% 5.94 2.77%
5.94 2.77%
详细
延长化建是延长石油集团旗下唯一的工程建设上市平台,主要从事各类化工石油工程项目建设任务。公司近年内外拓展均见成效,新签合同增长迅速,未来与北油工程重组后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定增注入优质资产,业务结构优化。公司公告将以不低于5.41元/股,定向发行2.98亿股以收购延长集团旗下北油工程,交易规模约16亿元,对应18年北油工程承诺利润动态市盈率为8倍(2017-19年承诺利润不低于1.7、1.9、2.0亿元)。北油工程2016年实现营收约24.9亿元,净利润约2.0亿元,相当于延长化建当年营收及归母净利润的68%与162%。延长化建业务以施工分包为主,北油工程业务主要为设计及项目管理,整合之后新的延长化建业务结构有望得以优化,利润率可进一步提升。 短板补齐,空间打开。前期受集团定位局限,公司主要承接专业工程施工分包,整体竞争力有限,业务拓展相对较慢。北油工程注入后,公司新增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和对外工程总承包资格,未来将拥有自设计->总承包->施工的工程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北油工程在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现代煤化工及油气储运等专业技术领域优势明显,尤其在煤油混炼、汽油脱硫、合成气制乙醇等新能源化工领域拥有独家专利技术。 大集团小公司,内部协同有看点。延长石油集团2016年资产规模突破3,000亿元,年收入规模逾2,000亿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仅考虑重大工程规模亦达数百亿/年。2016年延长化建内部关联规模约40亿元,占集团内部投资比重尚小。随着北油工程注入带来的综合能力提升,来自集团内部工程量有望提升。此外,延长集团在能源化工领域有独家专利技术,未来此类技术若向市场推广,重组后的延长化建将有望成为对外业务拓展的主要平台。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石化工程板块相对PB处于5年底部,下游投资需求已边际改善,企业微观数据底部反转。重组后,延长化建补齐产业短板,业务结构优化,市场空间打开。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归母净利润为1.36、2.99、3.83亿元,对应EPS为0.22、0.33、0.42元(假设2018年重组完成,总股本将变更为9.14亿股)。结合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结果,我们认为公司合理目标价为7.26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石化产业链投资增长不达预期;重组进度不达预期;北油工程未来业绩不达预期;重组双方业务整合不达预期。
西藏天路 建筑和工程 2018-01-15 10.17 8.72 105.66% 10.30 1.28%
10.30 1.28%
详细
世界屋脊上的水泥龙头,业绩快速增长 作为世界第三极,西藏自治区因自然、生态等因素,水泥行业发展滞后。西藏天路是西藏唯一一家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业的上市公司,控股的三家水泥企业占地区水泥总产能的66.7%,与华新水泥在区内形成寡头垄断之势。公司的水泥销售业务近年来增长态势喜人。控股水泥企业西藏高争2013-2016年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速达28.9%和35.6%。2017 年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和归母净利润25.3 和3.3 亿元,同增30.2%和92.5%。 西藏望实现跨越式发展,水泥需求大幅上升,区域水泥供不应求 “十三五”期间西藏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大区域内基建投资力度, 预计自治区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保持30%以上,对应水泥需求大幅上升。2016 年多个公路项目集中开工,区域较为封闭且交通不便,水泥供给短缺下,价格大幅上涨。据测算到2020 年规划中新增水泥产能全部投产后,仍存在供给缺口近700 万吨,区域水泥供求维持偏紧格局,价格将在高位运行。后期西藏天路和华新水泥两家企业新增产能有序释放,并将持续受益于区域水泥量价齐升带来的业绩增长。 国企改革进程值得期待 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中国电建签署《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参与西藏自治区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战略合作协议》。中国电建在西藏的能源项目开发和建设上具有优势,天路集团在西藏交通项目开发和建设中具有优势,双方将从业务、管理、产权等不同层面开展全面合作、共同发展值得期待。 估值与评级 未来西藏自治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持续高增长,带来水泥需求较快增长。公司现有产能充分释放,新增供给有序投产,水泥销售量预计稳步提升。区域水泥供不应求,价格将维持较高水平,量价齐升下,公司业绩将较快增长。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为0.51、0.80、0.99元,复合增速50.4%,给予公司18年15倍PE水平,对应目标价12.00元,首次覆盖,“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西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水泥需求增速不及预期;水泥价格下跌和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