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数文化
|
计算机行业
|
2025-04-25
|
13.44
|
--
|
--
|
13.34
|
-0.74% |
-- |
13.34
|
-0.74% |
-- |
详细
浙数文化公司发布 25Q1季报,实现营业收入 7.06亿元,同比增长 4.16%;实现归母净利润 1.44亿元,同比增长 44.86%;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 1.03亿元,同比增长 44.56%。 一季度利润大幅增长,营销费率大幅下滑。 具体财务指标看, Q1非经常利润较高,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 0.6亿利润,主要系公司持有股票的增值所带来,公司于 24年 1231持有股票平治信息 2661万、华数传媒 1.7亿、 st 华通 9725万, Q1股票增幅分别为 21.4%、 15.14%、 25.1%; Q1毛利率 57.52%,同比下降 6.07pct;销售费率 13.98%,同比下降 7.55pct; Q1所得税/利润总额为 11.67%,去年同期为 26.77%。 浙江省优质传媒国企,游戏及营销贡献基础利润, AI 相关领域贡献新增量。 公司控股股东为浙报传媒控股,主业分别为数字文化领域、数字技术领域、数据运营领域及产业投资领域。 24年公司边锋网络旗下边锋掼蛋成为国内首款日活破百万的掼蛋 APP,游戏业务占公司整体收入的 43.7%,整体运营稳定;数字营销业务 24年占比约 25%,同比增长 130.23%,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同时,公司不断深化以富春云互联网数据中心、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为基础,构建的 数据存储与交易流通业务,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技术,大力推进先进 AI 算力建设,加强培育人工智 能技术赋能的数字技术矩阵;不断通过传播大脑科技公司、杭州城市大脑公司、智慧网络医院、 淘宝天下等垂直领域的数字业务主体,深化布局数字融媒、城市智治、智慧医疗、数字文旅等人 工智能数字应用场景生态;不断完善以“数字文化+、数字技术+、数据运营+、创新赛道”为核心发 展方向的“3+1”数字生态版图,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完成股权重组,公司实现并表。 以“大数据+隐私计算+区块链” 为核心技术竞争力的数据交易服务平台已上线湖州、绍兴、舟山、台州等 15个区域专区,电力数据、文旅等 8个行业专区和数据知识产权等2个特色专区,基本完成浙江省内全覆盖。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考虑公司游戏及营销业务稳健发展, AI 相关领域贡献新增量,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4.68/36.42/38.2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2%/5%/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73/7.53/8.0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32%/12%/7%,对应当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 26/23/22倍,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游戏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竞争环境变化的风险; AI 应用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
|
|
行动教育
|
传播与文化
|
2025-04-24
|
40.40
|
--
|
--
|
40.81
|
1.01% |
-- |
40.81
|
1.01% |
-- |
详细
行动教育发布 2024年年报,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83亿元,同比+16.54%;归母净利润 2.69亿元,同比+22.39%;扣非归母净利润 2.41亿元,同比+12.15%。 大客户、品牌、人才三轮驱动营业收入稳步增长。 公司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83亿元,同比+16.54%,主要系: 1)本期公司执行大客户战略成果显著; 2)公司自上市后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对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公司人才梯队建设卓有成效,形成了精选人才和培育人才的高质量体系,培训和咨询业务订单量充裕,培训课程及咨询服务开展增加,营业收入增加。分产品来看,管理培训收入 6.33亿元,同比+6.31%;管理咨询收入 1.46亿元,同比+97.38%;图书销售 305.19万元,同比+47.07%。费用端,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同比+11.61%/+20.45%/-25.55%。利润端,归母净利润 2.69亿元,同比+22.39%;扣非归母净利润 2.41亿元,同比+12.15%,主要系本期营业收入上升所致。 成功实施“236工程”,打造世界级实效商学教育平台。 2024年,行动教育在“四大长期主义”指导下,成功实施“236工程”年度战略,即“两大工程、三大集群、六大高质量”,取得显著经营成果。两大工程: 1)平台化建设,打造世界级老师集群、世界级企业家集群、世界级商学知识集群。 2)高质量发展, 2024年开发新客户超 1200家,新大客户达 295家;口碑建设,公司在客户中的转介绍率与复购率再一次提升,净推荐值更是达到 76.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在公域流量中,行动教育百度指数六年持续增长,微信指数实现年均翻三倍; 3)科技: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营销,新客户平均成单周期较上一年整体提升了 27.7%;利用智能招聘系统,快速筛选海量简历,并引入数字化员工测评工具,全面客观地评估员工能力与潜力;业财板块,通过数字化技术简化了业务流程,以一键报名、一键合同功能,推动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 积极分红回馈投资者,流动资金充裕。 公司积极回馈投资者, 2024年拟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为 2.67亿元(含税),占公司 2024年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 99.47%。截至 2024年 12月 31日,公司流动资产充裕,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合计 19.30亿元,占期末总资产的 86.47%,未分配利润 2.62亿元,未来有望持续以高分红政策回馈股东。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公司属于行业龙头,在手订单储备充足, 大客户、品牌、科技三轮驱动营业收入稳步增长。 我们预计 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3.01/3.35/3.62亿元,对应 15.4/13.9/12.8倍 PE,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形势变动带来的风险;行业的市场竞争风险;关键业务人员流动风险等
|
|
|
中信出版
|
传播与文化
|
2025-03-21
|
32.60
|
--
|
--
|
35.00
|
7.36% |
|
35.00
|
7.36% |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87亿元,同比减少1.7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1.9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155.31%。 图书出版主业优势稳固,数智技术应用有力提升毛利率。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87亿元,同比下降1.72%,主要受行业整体下行和图书产品控价影响。根据开卷数据,2024年我国整体图书零售市场呈现负增长,码洋规模同比下降1.52%,折扣进一步下降,实洋规模同比下降2.69%。利润端,公司通过IP挖掘和策划能力持续提供增长动能,数智技术应用有力驱动降本增效,毛利率提升4.09pct至38.9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增长155.31%;此外,由于税收政策调整对当期损益产生一次性影响为约-4137.97万元,对归母净利润产生负向影响的情况下,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1.99%。 大众图书出版持续领先,影游书IP联动进一步扩大。根据开卷报告,2024年公司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中保持首位,在经管、心理自助、传记分类位居第一,少儿、自然科学分类位居第二。公司重组升级七大出版事业部,深度运营全品线百种精品力作,财经和社科两大主要产线品效提升25%和17%;公司旗下中信书店定位城市文化空间运营服务商,2024年度中信书店线下实体店坪效同比增长7%,电商GMV同比增长30%。公司新孵化的动漫产线同比增长超25%,影游书IP联动进一步扩大,与《黑神话:悟空》《哪吒之魔童闹海》达成衍生图书合作,将于2025年一季度面市;持续签约头部IP,强化衍生品等业务拓展。 数智技术赋能出版发行全链路,数智服务C端B端齐发力。公司聚焦读者流量池拓展和用户精细化运营,完成内容、产品、渠道、流量、用户五个关键策略整合。推出“超新星计划”,在数据分析、内容力打造和AI赋能三方面深度探索,构建流量运营新链路和爆品打造新模式。推动数智出版平台“夸父AI”系统迭代,面向17类出版场景,构建122个AI助理应用,在“AI一键生图”“AI生成营销文案”等环节提效50%以上;数智服务业务方面,公司面向C端客户和B端政企客户,积极提供“阅读服务、企业学习、财经智库”等数智服务。中信书院App、新媒体矩阵全年实现超3亿传播量,全年维护政企客户近350家,高净值用户超3.2万人。2024年公司数智服务实现营收2.22亿元,同比增长14.94%。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我们认为中信出版作为图书出版行业头部公司之一,IP挖掘和策划能力持续提供增长动能,数智技术应用有力驱动降本增效,同时2025年国有出版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延期,公司所得税费用影响消除,我们预估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4/1.87/2.10亿元,对应36.4/33.9/30.1倍PE,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数字化转型升级不及预期、知识产权被侵害的风险
|
|
|
横店影视
|
传播与文化
|
2025-03-18
|
13.99
|
--
|
--
|
15.97
|
14.15% |
|
17.10
|
22.23% |
-- |
详细
横店影视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71亿元,同比-16.07%,归母净利润-0.96亿元,去年同期1.66亿元,由盈转亏。 24年受大盘影响业绩承压,降幅低于平均且影院市占率提升。2024年,公司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营业收入17.69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58%,其中,公司院线实现票房收入16.57亿元(不含服务费),同比下降20.51%,累计观影人次4,599.22万,同比下降20.01%。2024年,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头部影片供给不足导致电影票房大盘下降、观影需求不及预期,中国电影市场全年票房425.02亿元,较2023年549.15亿元下降22.6%;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0.1亿,同比下降22.3%。受此影响的同时,公司还承担着较为刚性且具有相当规模的租金、能耗、资产折旧、摊销、人工等成本费用,但公司不断强化经营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持续降本增效,加强内部控制,使得公司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整体降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4年末,公司旗下院线共拥有541家已开业影院,同比增加27家,其中直营影院454家,同比增加22家,市占率达3.77%,同比+0.15pct;加盟影院87家,同比增加5家,市占率0.54%,较24Q3+0.02pct。 公司在二线城市进行重点布局的同时,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机遇,前瞻布局三四五线城市,占比达70%。 影视投资、制作及发行业务进一步增长。2024年,公司影视投资、制作及发行业务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35.48%,年内公司出品并上映了24部电影,同比增加了5部,累计实现综合票房超同期全国电影票房总规模的四成。其中,出品的5部影片《飞驰人生2》《第二十条》《熊出没·逆转时空》《默杀》《志愿军:存亡之战》进入年度全国票房前10位,同比2023年票房进入年度前10位的电影数量增加2部。此外,横店影业出品的7部影片获第十七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多部影片获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与电影频道传媒大奖、第十九届长春电影节金鹿奖等奖项,公司出品的影响力持续扩大。目前公司储备影片还有《酱园弄》《星河入梦》《7天》等。院线电影之外,公司全资子公司横店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及孙公司柏品影视还拍摄制作了微短剧《清明上河图我是画中人》,获选浙江省“跟着微短剧旅行”优秀作品,参与制作了网络剧《侠客行不通》,宣发了《人偶新娘》《黑水岭》《异形起源·寄生》等网络电影。 25年电影大盘回暖,公司有望充分受益。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共8日期间,全国实现票房95.14亿元,同比2024年春节档80.16亿元增长18.69%,创下春节档票房新纪录;2025年1-2月票房合计达224.63亿元,同比增长65.5%,行业显著回暖。影片《哪吒之魔童闹海》截至3月6日晚间累计票房达143.85亿元,大幅超出此前国内票房冠军《长津湖》的57.75亿元,显著提高电影票房天花板。公司作为院线龙头,有望充分受益于2025年大盘的回暖。内部人才培养体系成熟,培养新人成功率高。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2024年因电影大盘整体下滑致公司业绩承压,2025年电影大盘回暖,有望为全年票房奠定较好基础,考虑到公司重点布局低线城市,下沉市场基本盘稳固,且积极参与电影的出品发行,为业绩提供更高弹性,预估公司2025/2026/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31/2.55/2.81亿元,对应38.6/34.9/31.8倍估值,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影视作品投资风险,新传播媒体竞争的风险,影片内容质量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
|
|
长江传媒
|
传播与文化
|
2025-03-04
|
8.45
|
--
|
--
|
8.75
|
3.55% |
|
9.67
|
14.44% |
-- |
详细
公司是湖北省国资出版企业领导者,聚合图书、期刊、报纸、音像、电子出版物、新媒体等多种介质,形成涵盖“编、印、发、供、媒”的全产业链。 教材教辅和一般图书产品的品牌优势显著,已经形成口碑效应,具备稳定的销售渠道和持续增长的客户群体。公司全产业链布局出版发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创新成果显著,业绩增长韧性高。 我们预计 2024/2025/2026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 9.61亿/11.34/ 11.96亿元。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长江传媒是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是一家集合了编辑、印刷、发行、出版物资贸易的出版全产业链,并逐步向融媒体、数字阅读、在线教育、文化创意、投资金融等产业延伸的跨领域、多介质、长链条发展的大型综合性文化企业。 2004年,经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成立; 2007年,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正式成立; 2011年 10月20日,公司成功登陆 A 股市场,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成为湖北省首家 IPO 上市的国有文化企业。 营业收入和扣非归母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019至 2023年,公司营收分别达到 76.71/66.75/60.23/62.95/67.59亿元,其中 2021至 2023年实现净利润同比稳定增长;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 7.86/8.17/6.97/7.29/10.16亿元,除 2021年外,均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其中 2023年增长率达到了 39.27%。 区位优势:湖北省内的出版发行翘楚,区位优势先行铸就护城河。 公司业务根植于湖北省,享受人口红利。 2023年公司省内业务营收占比为91.05%,毛利率高于省外业务 14.3pcts,为公司利润的基础。湖北省区位优势明显,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教育大省、文化大省, K12在校人数超 600万,人口红利显著,为公司主营业务发展和创新业务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湖北省教育经费保持高增速,教育文化娱乐价格涨幅走强,经济优势显著。 同时湖北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水楼台助力产出特色作品。 产业链优势:全链条一体化助力降本增效,探索新业态开行业风气之先。 公司拥有涵盖“编、印、发、供、媒”的一体化全产业链条。 公司聚焦出版发行全产业链,并逐步向数字阅读、在线教育、文化创意、投资金融等领域拓展,积极探索“出版+文创”、“出版+研学”、“出版+物流”、“出版+金融”等新业态,着力开辟产业新赛道,形成多元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创新优势:数字化转型持续拓新,深度赋能业务场景。 抢抓战略机遇期,数字化转型提速。公司抢抓国家、湖北文化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机遇期,大力实施“数字化转型”专项行动,深度布局数字管理、数字阅读和数字教育三大核心业务,借助数字技术赋能,加快构建从内容提供、平台建设到终端服务的数字出版产业形态和产业链,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资金优势:分红金额稳定可观,现金流表现优异成为压舱石。 公司的分红金额和股息率企稳于较高水平。公司近年实施积极的分红政策,现金分红的金额总体呈提升趋势。 2023年分红金额达 4.85亿元,创历史新高。公司 21-23年平均股息率为 5.97%,在 18家区域性上市国有出版发行集团中表现优异位于行业前列,展现公司回馈股东的能力和意愿较强。 2023年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14.31亿元, 2024Q1-3的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11.99亿元,账上现金储备充足,充沛、稳定的现金流为公司未来的创新与转型、经营活动、并购活动、分红提供了有力支持。 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公司是湖北省国资出版企业领导者,区位优势显著,主营业务稳健发展,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1.71/76.66/81.6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6%/7%/7%。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 9.61亿/11.34/ 11.9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18%/6%,对应 PE 分别为 10.7/9.1/8.6倍。 风险提示: 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AIGC 技术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风险、成本变动的风险、 出生人口数量下滑风险等。
|
|
|
分众传媒
|
传播与文化
|
2025-02-25
|
6.35
|
--
|
--
|
7.12
|
12.13% |
|
7.24
|
14.02% |
-- |
详细
随着部分中小梯媒公司退出,公司在高线城市LCD的媒体价值更为凸显,基本盘巩固。增长维度,公司积极推进与美团合作发展下沉城市,还积极进行海外扩张。同时,公司还维持高分红政策,注重股东回报,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24Q3收入端逆势增长,彰显公司阿尔法,我们认为部分得益于奥运会带来的增量投放。24Q3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至32.9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6%至14.75亿元。根据CTR数据,2024年1-11月年电梯LCD、电梯海报刊例价同比分别为21.4%/15.1%,影院视频广告也有7.4%的同比增长。展望Q4,双十一整体上看稳定。目前学而思学练机、SK2、南极人、淘宝直播、天猫双十一等上刊稳定。毛利率保持历史较高水平,受数禾科技投资收益影响利润增速超收入增速。24Q3毛利率同比微降至68.2%,但整体维持在相对较高水平。 资产负债表处于相对健康状态,风险相对可控。截止24Q3,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同比增加9.2亿元至26.7亿元;24Q3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8.13%至为17.0亿元。经营性现金周转略有下降,但我们认为考虑到日用消费品及大客户占比相对较高,与19年互联网公司占比相对较高引起的现金周转能力下降有所区别,整体仍处于相对健康状态。 随着部分中小梯媒退出,公司在高线城市LCD的媒体价值更为凸显,基本盘稳固。此外,影院媒体也有望受益于哪吒2票房爆发及电影大盘恢复而快速增长。25年一季度总票房预计同比去年增长明显。截止2月18日20:27,2025年全国电影总票房共实现201.8亿,24年一季度共实现总票房163.5亿。25年影片储备还包括《无名之辈2》《志愿军3》《刺杀小说家2》等优质国产影片待定档。在增长维度,公司积极推进与美团合作发展下沉城市,还积极进行海外扩张。 考虑到公司将持续加大境内及境外优质资源点位的拓展力度,不断优化公司媒体资源覆盖的密度和结构,我们认为公司将持续扩大生活圈媒体的领先优势,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扩张不及预期风险、中国广告市场需求不确定的风险。
|
|
|
学大教育
|
社会服务业(旅游...)
|
2025-02-21
|
50.68
|
--
|
--
|
54.07
|
6.69% |
|
58.99
|
16.40% |
-- |
详细
DeepSeek大幅降低成本,众多教育公司先后宣布接入,AI有望提振教育板块估值。公司宣布股份回购计划,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后续发展。 公司发布股份回购方案,彰显未来发展信心。公司于1月2日发布回购公司股份方案,拟回购金额1.1-1.5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66.80元/股。预计回购股份占已发行总股本比为1.34-1.82%。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其中包括来自工商银行的股票回购专项贷款1亿元,贷款期限为一年。2月19日,公司首次通过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回购股份数量为20.32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17%。 合同负债及使用权资产维持较高增速,助力后续收入健康增长。截止24Q3,公司使用权资产增长同比增长49.5%至6亿元,主要系新增房租合同及到期续约。在建工程同比增长64.9%至0.51亿元,主要系学校建设及装修款投入增加。考虑到政策端行业红线不断明确,行业头部公司仍维持相对较高增速,而公司个性化教育具备一定的品牌效益,我们认为使用权资产和在建工程的增加有望助力公司后续收入持续健康增长。公司发布2024年3季报,24Q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至6.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0%至0.1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6%至0.09亿元。 好未来业绩超预期,教育板块景气度依旧,AI有望提振板块估值。学而思宣布旗下学习机、学练机等智能教育硬件产品,将接入深度求索(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植入“深度思考模式”,全面升级用户的AI学习体验,重新定义智能辅导场景。此外,多邻国、有道、高途等公司也陆续发布AI产品更新,有望促进用户活跃度提升助力业绩增长,提振板块估值。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品牌效应强,且具备一定稀缺性,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新业务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核心管理团队变动的风险;运营成本上升的风险等。
|
|
|
光线传媒
|
传播与文化
|
2025-02-13
|
21.50
|
--
|
--
|
41.68
|
93.86% |
|
41.68
|
93.86% |
-- |
详细
2月 5日晚公司发布公告,截止 2月 4日 24时,《哪吒 2》在大陆地区上映 7天,累计票房收入 48.4亿元,预计来源该片营收 9.5-10.1亿元。 我们认为《哪吒 2》的成功证明了公司动画电影制作能力,该 IP 也将为公司后续带来更多隐形价值,封神宇宙系列值得期待,继续强烈推荐。 上映 11日实现 80亿总票房位列影史第一,猫眼专业版预测内地总票房142.57亿元。 高口碑延续《哪吒 1》 ,2019年《哪吒 1》实现总票房 50.35亿 ,豆瓣评分 8.4,《哪吒 2》现豆瓣评分 8.5,该作品的成功将 IP 价值继续放大。 根据猫眼专业版, 截至 2月 10日, 哪吒 2累计上榜微博热搜 2526个,累计TOP1次数 273次,全网总传播超过 583亿人次。同时,《哪吒 2》将于 2月 14日全球上映,预计海外市场将贡献增量利润。 相关 IP 周边爆火,国产优质 IP 衍生品能力被证明。 我们统计到,《哪吒 2》IP 已经授权给泡泡玛特两个系列产品,分别为天生牵绊系列手办及宝宝系列搪胶脸毛绒,上线即售罄;其他授权包括集卡社卡牌周边,推出《哪吒 2》的AR 卡;当贝投影;蒙牛几款乳制品联名;万代南宫梦手办;荣耀手机;兔头妈妈儿童洗护;与中信出版推出官方番外绘本等。 后续真人及动画电影储备多。 动画电影方向:《三国的星空》《去你的岛》《大鱼海棠 2》《相思》《朔风》《非人哉》《涿鹿》《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姜子牙 2》《茶啊二中 2》《昨日青空 2》等动画电影的项目创作正在各自环节中稳步推进,后续有望带来业绩新增量;真人电影方向:《“小”人物》《她的小梨涡》《透明侠侣》《墨多多谜境冒险》《莫尔道嘎》《四十四个涩柿子》等。 内部人才培养体系成熟,培养新人成功率高。 24年前三季度,多部由公司艺人主演的影视项目推出市场后获得广泛关注,对艺人的个人和商业价值带来良好提升。另一方面,公司在挖掘、扶持新导演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非常成熟的经验,成功率相对较高。除演员外,还有很多编剧、摄影甚至公司员工也有做导演的潜力和机会。公司制定了“三二一计划”:即在内部培养 30个制片人、 20个编剧、 10个导演,同时也在外部不断挖掘、签约导演和编剧,目前,该计划进展顺利。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考虑到 24年公司业绩受到投资业务拖累, 且24Q4无爆款作品,我们小幅下调 24年盈利预测。 25年公司重磅产品《哪吒之魔童闹海》表现亮眼, 截至 2月 11日累计票房达 86.44亿,猫眼专业版预测内地总票房 142.57亿。 后续在手储备片单丰富,我们预计公司 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06/20.17/16.4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1%/299%/-19%,对应当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 97.1/24.4/29.9倍,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影片上映不及预期风险、线下场景复苏不及预期风险、 AI 赋能电影生产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
|
|
万达电影
|
休闲品和奢侈品
|
2025-01-27
|
11.24
|
--
|
--
|
13.81
|
22.86% |
|
13.81
|
22.86% |
-- |
详细
1月18日,万达电影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024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5~-9.5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9.7~-10.7亿元,由盈转亏。 24年公司影院经营和非票收入均承压,剔除资产计提减值后亏损收窄。24年受头部影片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电影市场表现较为低迷,全国电影票房425.02亿元,较23年下降22.6%,观影人次10.1亿,较23年下降22.3%,单银幕产出同比下滑,影院经营承压。2024年公司国内直营影院实现票房57.2亿元(不含服务费),较上年同期下降24.3%,观影人次1.4亿,较上年同期下降23.7%,同时影院传统非票房收入也受到人次下滑影响。尽管公司单银幕产出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1.9倍,但由于影院折旧、租金、能耗等固定成本较高,公司国内影院仍出现一定程度亏损。24年影视行业整体恢复未达预期,公司部分资产出现减值迹象,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各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相应计提减值准备约7亿元至8亿元。剔除计提资产减值因素后,预计经营亏损约1亿元至1.5亿元。 投资出品影片《唐探1900》和《熊出没》已定档春节档,多部作品蓄势待发。 24年公司电影投资制作及发行业务表现较好,投资出品的《维和防暴队》《抓娃娃》《白蛇:浮生》《误杀3》《“骗骗”喜欢你》《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等影片均实现盈利,并斩获多个重要档期票房冠军。公司投资出品的《唐探1900》《熊出没重启未来》定档25年春节档,截至1月19日《唐探1900》预售总票房已达2926.7万。公司坚持在内容创作领域的精耕细作,投资出品的《有朵云像你》《蛮荒禁地》《转念花开》《寒战1994》《聊斋:兰若寺》《千万别打开那扇门》《浪浪人生》《奇遇》等多部影片预计于25年年内上映。 强化IP衍生品变现,进一步提高公司非票房收入。24年9月20日起,公司与头部游戏《原神》在周边衍生品及主题套餐、W+会员卡、IMAX主题影厅和映前广告等多方面开展跨界联动合作,提高衍生品销售收入的同时促进人次和票房转化;子公司时光网继续拓展IP衍生合作及运营,结合时尚潮流不断丰富衍生品品类,推出“奶龙”系列、泡泡玛特baby-Molly系列、卡皮巴拉等衍生品,并积极开发贴近年轻人喜好的动漫谷子和国潮文创类产品。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考虑到24年公司业绩受到电影大盘拖累,叠加资产减值损失的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4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8.65/149.24/164.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16%/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8/10.98/13.2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0%/221%/21%,对应当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26.1/21.6/17.9倍,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影片上映不及预期风险,线下场景复苏不及预期风险等。
|
|
|
三人行
|
传播与文化
|
2025-01-23
|
30.61
|
--
|
--
|
34.87
|
13.92% |
|
34.87
|
13.92% |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4年报预告,报告期内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1.4亿元,同比减少73.48%-81.06% ; 预 计 实 现 扣 非 归 母 净 利 润 2.1-2.5亿 元 , 同 比 减 少38.78%-48.58%。 24年全年业绩有所承压,但公司业务经营稳定。 24年净利润下滑原因主要为: 一方面,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行业格局不断变化,客户合同的中标结果存在波动;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对品牌广告主的广告预算产生了影响,导致公司营业收入略有降低。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以及诸多挑战,公司不断优化业务结构,强化管理,提质增效,保持毛利率水平基本稳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值。 积极拥抱 AI,投资收益短期承压。 2024年度,公司加大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 AI 营销技术及应用、体育彩票业务、对外投资领域方面的战略布局。在AI 营销技术方面,公司不断进行技术研发投入、引进行业人才;在体育彩票业务方面,公司正在进行全国体育彩票销售网点的布局和彩票资讯平台的开发。另外,在对外投资方面,公司本年度积极开展战略投资,成功投资荣耀终端、瑞华技术( 920099)等。公司投资的华润饮料( 0246.HK)成功在港交所上市,根据香港股票市场估值变动情况,公司对华润饮料的公允价值进行了相应调整,对 2024年公司净利润波动造成较大影响。以上战略布局尚未在 2024年取得较大规模收益,但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进军体育彩票业务。 三人行与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以三人行控股子公司运营北京超极合生汇的体育彩票及福利彩票销售业务。未来,公司将通过品牌营销宣传推广优势和客户资源优势,积极拓展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等渠道,逐步推进体育彩票网点的布局,通过“IP 联名”等形式全面推进体彩业务。 积极探索 AI,推出营销领域多模态 AI 产品。 2023年,公司推出一款营销领域多模态 AI 产品:“一个” AI,旨在为广告主智能化提供包括前期营销策略、中期创意输出、后期智能投放的全流程营销服务。公司对不同行业客户形成了丰富的案例经验库,以二十年的海量数据和经验为基础,通过 AI 技术为中小广告主提供专业的营销服务。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考虑到 24年公司业绩承压, 我们下调对应业务板块的营收及利润,预计公司 24-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39.63/47.55/53.4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20%/1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6/2.34/3.95亿元,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 -78%/101%/69% , 对 应 当 前 股 价 市 盈 率 分 别 为55.9/27.8/16.5倍,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AI 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客户流失风险、公司经营不确定性等。
|
|
|
神州泰岳
|
计算机行业
|
2025-01-22
|
11.71
|
--
|
--
|
16.08
|
37.32% |
|
16.08
|
37.32%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度业绩预告, 预计 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81~14.91亿元,同比增长 55.66%~68.06%; 预计 2024年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10.98~12.08亿元,同比增长 32.44%~45.70%。 单季度来看, 预计 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7~3.97亿元,同比变化为-11.42%~2.58%; 预计 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2.66~3.76亿元,同比变动为-9.04%~28.58%。 24年归母及扣非净利润均大幅增长。 公司预计 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5.66% ~ 68.06%;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2.44% ~ 45.70%。公司 24年营收、利润同步增长,主要是因为 1)游戏业务方面,《Age of Origins》和《War and Order》等主要产品在中国游戏厂商出海收入排行榜中位居前列,同时通过实施精准营销策略适时缩减投放支出,使得游戏业务利润增长; 2)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务方面,在 ICT 运维、信息安全领域稳定发展,并在云服务、物联网、创新服务业务领域取得稳定增长; 3)美元利率和美元汇率24年内保持稳定,作为出口创汇型企业,利息收入、汇兑损益助力公司业绩增长; 4) 24年内实现非经常性损益 2.8亿元,主要项目为收回的诉讼款项及收到的政府补助。 SLG 领域新品 24年底已上线, 表现值得期待。 新产品方面,公司持续深耕SLG 领域,在研产品丰富, 2024年 12月初已在海外上线一款科幻题材融合模拟经营类 SLG 游戏《Stellar Sanctuary》(代号 DL),该游戏国内计划25年上线,现已拿到版号;另一款文明题材《代号 LOA》也将于近期上线海外。公司在过往的游戏项目中积累了稳健的产品运营体系和经验,待上线新品经过反复打磨,表现值得期待。 AIGC 工具降本增效,软件信息技术业务提升用户体验。 公司通过使用最新的AIGC 工具进行降本增效,游戏团队持续向 AI 软件“投喂”具有壳木游戏特色的数据资源,通过持续迭代,训练出具有壳木游戏特质的模型,加快游戏创作进度,提升产品使用体验。 23年开始,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积极布局,公司旗下鼎富智能运用 NLP 技术的人工智能催收解决方案“泰岳小催”于 23年下半年升级为“泰岳智呼”;在智能电销方面,运用 NLP+大数据能力,为 B 端客户提供电销场景一体化服务解决方案,降低营销成本,提升获客率,促进客户转化。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考虑到公司 24年非经常性损益 2.8亿元,老支柱游戏产品流水稳定, 新 SLG 上线表现值得期待, 我们预计公司 24-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0.35/80.20/85.8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8%/14%/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31/14.50/14.8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61%/1%/2%,对应当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 16.3/16.0/15.7倍,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新游上线不及预期风险、买量成本上升、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
|
|
光线传媒
|
传播与文化
|
2025-01-17
|
8.93
|
--
|
--
|
41.68
|
366.74% |
|
41.68
|
366.74% |
|
详细
公司重磅产品《哪吒之魔童闹海》大年初一上映,影视行业有望受益于春节档市场回暖。 《哪吒之魔童闹海》定档大年初一,大 IP 续作有望延续高票房。 该片为 2019年票房冠军《哪吒之魔童降世》续作,截止 1月 13日猫眼想看人数 62.4万。影片继续由饺子导演,光线传媒出品,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共实现 50.35亿票房,续作原班人马打造,有望延续第一部高票房。 内容主业稳健发展,后续在手储备影片丰富。 公司投资的影片《胜券在握》已于 2024年 11月 15日上映,动画电影《小倩》 于 12月 6日全国上映; 公司尚储备有《“小”人物》《她的小梨涡》《透明侠侣》《墨多多谜境冒险》《莫尔道嘎》《四十四个涩柿子》等众多电影项目。《三国的星空》《去你的岛》《大鱼海棠 2》《相思》《朔风》《非人哉》《涿鹿》《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姜子牙 2》《茶啊二中 2》《昨日青空 2》等动画电影的项目创作正在各自环节中稳步推进,后续有望带来业绩新增量。 24年前三季度,公司参与投资、发行并计入票房的影片包括《大雨》《第二十条》《草木人间》《扫黑·决不放弃》《从 21世纪安全撤离》, 2023年上映并有部分票房结转的影片包括《照明商店》《怒潮》《你的婚礼》(复映),总票房约为 29.27亿元。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 14.42亿元,同比增长 53.37%;取得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4.61亿元,同比增长 25.08%;取得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4.33亿元,同比增长 24.28%;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3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322.80%。 电视剧业务进展顺利。 《大理寺少卿游》已于 2024年 2月 20日在爱奇艺上线播出,古装轻喜剧《拂玉鞍》已于 2024年 7月 31日在腾讯视频、芒果 TV 上线播出;《山河枕》在顺利推进后期制作;《春日宴》《我的约会清单》等剧集项目的开发在继续推进中。 内部人才培养体系成熟,培养新人成功率高。 24年前三季度,多部由公司艺人主演的影视项目推出市场后获得广泛关注,对艺人的个人和商业价值带来良好提升。另一方面,公司在挖掘、扶持新导演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非常成熟的经验,成功率相对较高。除演员外,还有很多编剧、摄影甚至公司员工也有做导演的潜力和机会。公司制定了“三二一计划”:即在内部培养 30个制片人、 20个编剧、 10个导演,同时也在外部不断挖掘、签约导演和编剧,目前,该计划进展顺利。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考虑到 24Q3年公司业绩受到投资业务拖累,25年公司后续在手储备片单丰富,我们预计公司 24-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17/26.83/29.5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4%/40%/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27/10.28/11.6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6%/95%/13%,对应当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 50.1/25.6/22.6倍,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影片上映不及预期风险、线下场景复苏不及预期风险、 AI 赋能电影生产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
|
|
恺英网络
|
计算机行业
|
2025-01-14
|
12.80
|
--
|
--
|
17.30
|
35.16% |
|
18.61
|
45.39% |
|
详细
事件:新品《斗罗大陆:诛邪传说》将于1月15日开始测试,1月10日公司董事会通过决议将原定于股权激励计划的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0.75%进行注销,增强投资者回报能力;我们预计公司24、25年净利润分别为17.71/21.02亿元,对应估值15.7/13.2XPE,继续“强烈推荐”评级。 点评:积极布局小程序游戏及海外游戏,抓住行业红利期。公司小程序游戏业务布局比较早,2022年《天使之战》《新倚天屠龙记》上线后推出了小程序版本;23H2《仙剑奇侠传:新的开始》小程序版本上线后稳定在微信小程序游戏畅销榜、人气榜前十;24H1上线的《怪物联萌》进入小程序游戏畅销榜前十;24H2推出中华传统手工艺题材新游戏《百工灵》,在港澳台、新马等地区发行《仙剑奇侠传:新的开始》和《怪物联萌》海外版《怪咖纠察队》(后续还有日本、欧美等地待上线)、在韩国发行《OVERLORD》。 在手储备产品丰富,逐步进入产品释放期。在上述小程序游戏外,24Q3公司上线了《关于我转生变成史莱姆这档事:新世界》、24Q4上线了MMO游戏《诸神劫:影姬》、LaTale正版授权手游《彩虹橙》。储备中的自研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斗罗大陆:诛邪传说》《代号:盗墓》(已于24年8月初开始预约)《纳萨力克:崛起》《三国:天下归心》《代号:信长》《代号:DR》《BLEACH千年血战篇》和《奥特曼》,且公司与盛趣游戏联合发行的MMORPG《龙之谷世界》十一测试期数据表现优异,24年12月已开启先锋二测;此外还有《龙腾传奇》《梁山传奇》《一念永恒:少年追梦》《归隐山居图》《山海浮梦录》等众多游戏产品储备。代理产品方面,公司预计未来会发行《太上补天卷》《古怪的小鸡》《群英觉醒》《代号:MYX》。 自研“形意”AI大模型赋能游戏开发自动化,“开箱即用”助力提升创作效率。2024年4月,公司自研AI大模型“形意”亮相,目前工具链核心组件已覆盖动画、数值、地图、代码、界面五大内容生成功能,此外还有“跃迁”作为集大成者,实现了从策划、美术到技术的全流程自动化。“形意”的应用使动画形象的生成从数周缩短至几十秒,游戏地图的制作从以周为单位降低到平均3分钟一张,减少了开发过程中的重复劳动和沟通成本,确保了内容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极大提升了开发效率。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费用控制能力较强,后续储备产品逐步进入释放期,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3.48/63.10/74.4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5%/18%/18%;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71/21.02/24.91亿元,同比增长21%/19%/19%,对应当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15.7/13.2/11.1倍,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游上线不及预期风险、买量成本上升、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
|
|
上海电影
|
传播与文化
|
2024-11-27
|
28.50
|
--
|
--
|
31.15
|
9.30% |
|
31.15
|
9.30% |
|
详细
11月 22日,上海电影发布公告,拟以现金形式收购上影集团、上美影分别持有的公司控股子公司上影元的 14%、 5%股权,对应转让价格预计分别为不超过人民币 4902.80万元、 1751.00万元。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影元股权结构为上海电影持股 70%,上美影持股 30%,上影集团不再直接持股。 本次收购助力公司深度打造精品内容和大 IP, IP 运营有望持续产生可观收益。 自公司 23年收购上影元 51%股权以来,上影元通过授权、联合开发、投资等方式,加速丰富 IP 产品的商业化体系,布局互动影游、 AI、 MR 产业等新兴科技娱乐领域,实现 23年及 24年经营业绩的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新业务增长引擎。上影元运营 60部经典动画 IP 及真人影视版权,开展 IP 全产业链开发运营业务, 2023年度净利润 1658.53万元, 2024年半年度净利润 2112.02万元,占公司同期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 11.48%、 25.32%,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将持有上影元 70%股权,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随着上影元经营业绩的持续稳定增长,将有效提升上市公司经营质量和股东回报能力及水平。 致力打造中国本土的 IP 开发体系,初次收购价值凸显提升信心。 2023年 3月,上海电影发布公告,拟收购上影元 51%的股权。实现了上影“大 IP 开发”与上市公司的资本对接和业务融合,开辟上市公司“第二赛道”,打造上影IP 运营“大中台”,探索影视 IP 开发和长线运营的新模式。 上影元 IP 全链路开发潜力巨大,内容焕新带来业绩新增量。 2023年,上影元授权联名合作项目全网声量超 67.8亿,其中以《中国奇谭》中的《小妖怪的夏天》 IP 与京东在“618”大促期间展开多维度营销合作,传播总量超 14亿;《黑猫警长》联名雀巢咖啡,助力雀巢咖啡 1+2取得优异营销成绩,抖音挑战赛总曝光量 10.37亿、总点击量 799万、总播放量 4.5亿。上影元重点打造的《中国奇谭》第二季、《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预计于2025年式上映,系列化的“奇谭宇宙”有望贡献新的内容及授权衍生收益; 短视频领域,全网超 500万粉丝的抖音、快手、视频号矩阵常态化焕新: 《葫芦兄弟》《黑猫警长》《哪吒闹海》等经典作品中各类角色衍生故事,持续放大 IP 商业价值,助推上影元在商品、营销、游戏等多领域的授权联名合作。 风险提示: 收购进展不及预期; 票房不及预期风险; IP 开发不及预期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
|
|
学大教育
|
社会服务业(旅游...)
|
2024-11-07
|
47.96
|
--
|
--
|
51.82
|
8.05% |
|
51.82
|
8.05%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4年3季报,24Q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至6.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0%至0.1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6%至0.09亿元。剔除1557万元股权激励后,归母净利润为2975.8万元。 合同负债及使用权资产维持较高增速,助力后续收入健康增长。截止24Q3,公司使用权资产同比增长49.5%至6亿元,主要系新增房租合同及到期续约。在建工程同比增长64.9%至0.51亿元,主要系学校建设及装修款投入增加。考虑到政策端行业红线不断明确,行业头部公司仍维持相对较高增速,而公司个性化教育具备一定的品牌效益,我们认为使用权资产和在建工程的增加有望助力公司后续收入持续健康增长。 利润率受股权激励及业务扩张略有承压。24Q3毛利率同比下降0.7pct至32.2%。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5pct至6.9%,绝对值同比下降5.0%至0.43亿元;管理费用率受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同比提升4.2pct至20.1%,绝对值同比增长46.4%至1.26亿元;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0.01pct至1.5%,绝对值同比提升15.4%至0.10亿元。公司归母净利率同比下降2.9pct至2.3%,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净利率为4.75%,仍有一定优化空间。 政策红线不断明确有望助力公司持续健康增长,提振公司估值。继《校外培训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关于促进高质量发展意见》后,9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及副部长就双减成果和未来如何巩固的问题强调双降双升—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大幅度下降,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下降,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比例由“双减”前的50%左右提升到目前的90%以上,“升”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教学质量明显提升。10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从四方面提出系列生育支持措施。其中,第三条提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支持中小学校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和社会实践项目。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考虑到高中个性化业务或受消费降级趋势影响,且公司仍处于扩张期,利润扩张或受影响,我们下调24-26年归母净利润至2.26/2.99/3.92亿元(原值为2.63/3.78/4.54亿元),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新业务具有不确定性的风险;核心管理团队变动的风险;运营成本上升的风险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