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谢璐

广发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260514080004,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2012年进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20日
短线
37.5%
(第238名)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2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国统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6-09-21 30.35 -- -- 33.14 9.19%
33.14 9.19%
详细
公司与湖南建筑工程集团联合体预中标龙海市新建道路、道路改造和城区防洪及污水截流综合改造工程PPP项目,预中标金额10.3亿。 积极布局,PPP项目再下一城。 公司今年以来接连中标PPP项目订单(包括框架协议),此次中标已是第5个项目,此前签订的项目有:9月签署西藏日喀则58.5亿基建项目(综合管廊20亿、综合物流园34.5亿、橡胶坝建设2亿、污水处理2亿)、8月签署新疆鄯善石材工业园10亿基建项目、7月签署唐山市高新区50亿海绵城市及地下综合管廊项目、3月签署望都经济开发区2.5亿地下管廊项目。其中望都项目已经正式签订合同,其余项目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 背靠央企中材集团的PCCP龙头,PPP项目拿单优势突出。 公司作为PCCP行业龙头之一,同时具有央企背景(大股东是新疆天山建材集团,持有30%股权,央企中材集团持有天山建材集团51%股权),布局PPP意愿强烈,未来在PPP项目的中标、落地实施、融资方面,都具备明显优势。 PCCP在手订单充足,业绩拐点可期。 受益行业需求回升,公司今年新签PCCP订单大幅增长(大订单合计约10亿),远超去年同期,公司目前在手订单充足,考虑订单供货期和去年低基数效应,未来业绩拐点可期。 投资建议: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是PCCP行业龙头之一,随着水利投资提速带动行业需求回暖,公司新签管材订单大幅增长,目前在手订单充足,未来业绩拐点可期;同时公司积极布局PPP,依托管材上市公司+央企背景,率先布局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PPP项目领域,拿单优势突出,接连中标PPP项目。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0.05、0.35、0.72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执行不达预期,PPP项目不达预期;
金圆股份 房地产业 2016-09-15 11.89 -- -- 12.24 2.94%
12.90 8.49%
详细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收8.5亿元,同比+60%;归属净利7965万元,同比+596%;混凝土业务并表,水泥业务向西藏地区扩张,业绩大增:公司业绩爆发主要受益于一是公司于去年8月收购的商砼公司并表带来绝对增量,上半年商混业务收入2.8亿,毛利率41%(博友、民和按80%股权分别实现归属净利3674万和480万);二是公司水泥业务一方面深耕青海等传统优势地区(目前公司熟料产能614万吨,在青海地区市场份额超30%,产能排名第一), 同时,也积极进入西藏市场(价格与盈利水平相对较高),上半年公司实现熟料、水泥收入分别为0.7亿、4.9亿,同比增长-31%、14.69%,毛利率分别为46.5%、34.49%,整体毛利率同比+24pct,其中西藏地区实现收入1.7亿,也是绝对增量,毛利率45.13%(青海5.3亿,毛利率40.21%;广东1.37亿,毛利率18.67%) 布局环保业务,未来双轮齐驱:公司定增募资不超过13.62亿元,主要用于收购江西新金叶58%股权、投资含铜污泥及金属表面处理污泥综合利用项目(一期)、3万吨/年危险固废处置项目、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项目。新金叶承诺2016-2018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3.23亿元(归母净利和扣非后净利孰低)。此次公司采取自建和收购相结合方式进入固(危)废处置行业,布局和转型环保业务,可有效降低经营风险。该块环保业务将与公司传统水泥业务相互配合,未来形成双主业双轮齐驱的商业模式,对未来盈利前景看好。 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水泥业务在青海市场处于龙头地位,区域竞争优势明显,市场占有率超30%,公司集中精力于青海市场,未来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同时公司进入环保固废处置行业,是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领域,未来前景可期。不考虑增发2016-2018年EPS 为0.58、0.64、0.65元;假设2017年定增通过,2016-2018每股收益为0.58、0.63、0.71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转型固废处置进展缓慢,水泥业务持续下滑、定增审批风险;
友邦吊顶 建筑和工程 2016-09-02 70.61 -- -- 83.80 18.68%
94.88 34.37%
详细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2.15亿元,同比+26%;归属净利5824.91万元,同比+19%;扣非归属净利润5827.73万元,同比+37%。 单季收入重回高增长轨道,业绩增长稳健:公司Q2收入同比+36%,营业利润同比+31%,厨卫收入重回高增长轨道,一方面受益于行业景气回暖,另一方面也说明公司的内部调整已见成效(2015年资源牵制精力分散,传统厨卫产品销售受到一定影响)。上半年公司毛利率50%,同比上升1.31个百分点,持续享受强消费属性、中高端定位的品牌溢价。目前公司市场占有率还较小(3%-4%左右),随着消费升级带来的产品替代率上升以及公司品牌、渠道、规模等优势的进一步发挥,未来收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潜力提升空间。 中期成长路径清晰,全屋吊顶蓄势待发:报告期内实现ACOLL收入333万元(去年同期232万元),全屋吊顶新品规模尚小,暂未发力。作为行业标杆,新品仍在摸索中,上半年公司转变思路,先后成立智能家居、石膏板吊顶、墙面等相关公司,抢先布局,如能成功地从厨卫走向全屋,将呈现质的飞跃。目前市场对于新品的预期非常低,未来存在超预期可能性。 修改股权激励方案,董监高纳入激励范围:受证监会新出限制规定影响,本次员工持股计划方案取消保本保收益条款,杠杆比例由2:1调整至1:1。 本次激励计划覆盖员工广,合计408人,且将董监高纳入激励范围(上次受限于流通股占比不小于25%无法纳入,非公开发行结束后限制因素消除),彰显公司全员对于未来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是集成吊顶行业优质龙头之一,但市占率还小,随着消费升级带来产品替代率上升以及公司品牌、渠道、规模等优势发挥,未来收入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潜力提升空间大。短期来看,公司多渠道提升厨卫产品市场占有率,全面启动全屋吊顶,内生改善逐步显现,业绩有望重回高增长。同时员工持股彰显实际控制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为公司未来的业绩增长保驾护航。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每股收益为为1.86元、2.61元、3.65元(摊薄后),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房地产景气度继续低迷,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拓展低预期;
华新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6-08-30 7.53 -- -- 8.19 8.76%
8.36 11.02%
详细
报告期内实现营收57.38亿元,同比-11.04%,归属净利润804.03万元,同比-90.95%。 盈利底部回升趋势明显,拉法基水泥资产拟全部注入:上半年销量2394万吨,同比+2.79%,Q2销量1344万吨,同比+3.31%,销量稳步回升,上半年吨收入240元,同比-37元,吨毛利54元同比-10元,吨净利2元同比-4元,但分季度季度看,公司Q2归属净利同比+139.68%,由负转正,出现大幅增长,盈利底部回升明显,吨收入248元同比-33元,环比Q1+19元,吨毛利66元同比持平,环比+26元,吨净利15元同比+6元,环比+29元。 考虑到去年基本面趋势前高,今年则为前高后低,下半年水泥需求回升价格上涨,业绩持续增长可期。此次拉法基水泥资产注入,公司在西南市场影响力将加强,有望成为区域内整合市场的重要力量,且考虑资产注入后的产能规模,吨企业价值、吨市值行业相对低估,弹性大。 海外业务发展迅速、盈利能力强,积极加快布局:借助Holcim外资股东背景优势,公司海外业务率先布局、发展快速且盈利能力强(亚湾、柬埔寨ccc净利率分别为23.86%和17.76%)。后续公司继续完善塔国布局(3000t/d产线已投产,50万吨粉磨站今年投产),同时稳步推进尼泊尔、哈萨克斯坦等国项目建设(分别投建2800t/d产线和2500t/d产线)。 继续积极布局环保产业,发展潜力大:公司作为华中水泥龙头率先战略性布局环保业务,持续加大对废弃物预处理及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等业务投入。环保作为新兴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放量可期,公司未来有望实现从传统水泥龙头向环保型领先水泥企业的转型。 投资建议:给予“买入”评级:短期来看,7月下旬以来不同地区水泥价格出现上涨,显示的是需求较旺或后续旺季较旺的信号,华东和华北地区下半年提价会有一定弹性,公司作为弹性最大品种,短期将受益提价;中期来看,区域整合、海外布局、环保前瞻布局,将成为新的增长点;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0.30、0.52、0.65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滑,海外市场盈利低预期
山东药玻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6-08-29 19.49 -- -- 22.40 14.93%
23.47 20.42%
详细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9.71亿,同比增长8.74%,归属净利润8617.00万元,同比增长18.38%。 营收增长主要来自并表影响,实际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016年上半年营收同比8.35%,主要原因是今年1月底全资收购的包头丰汇包装、沂源新奥两家关联公司并表影响(两家公司并表收入2237万、5437万元),简单剔除并表影响后,公司实际的营收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 积极优化产品结构,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公司业绩保持稳健增长,主要得益于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上半年毛利率33.14%,同比+3.08pct,主要一是公司积极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逐步减少钠钙玻璃瓶产品,加大耐碱玻璃、一级耐水性玻璃等高端产品布局;二是成本端持续改善。并表增加净利润556万,同时会计估计变更导致减值损失多增加465万,固定资产处置损失976万,剔除并表和非经常损益影响,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6%。 经营质量出色,财务状况优良。 公司2016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2.3亿,继续同比大幅增长32.22%,对应是归属净利润8617万的接近3倍;在手现金接近4个亿,没有有息负债;财务状况很优良。 投资建议: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是国内医药玻璃制造商龙头,行业竞争力突出,经营稳健;募投布局的中性硼硅药用玻璃市场空间大、盈利能力强,成长空间广阔,公司技术突破替代进口,未来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同时管理层积极参与定增,成功实施后,持股比例大幅提升,一方面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公司未来更好更快成长。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0.67、0.81、1.00(未考虑增发摊薄),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产能投放不达预期
长海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6-08-29 42.70 -- -- 43.93 2.88%
43.93 2.88%
详细
业绩延续稳健高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公司上半年营收大幅增长,部分受天马集团去年4月才完成并表的基数效应影响,单季度来看Q2是完全可比口径,营收同比+10%,归属净利同比+40%,净利增速大幅高于营收,业绩保持持续稳健高增长,主要得益于盈利能力稳步提升,Q2毛利率33.29%,同比+3.27pct,一是玻纤行业高景气持续,同时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二是受益天然气价格下降等成本端方面的改善。费用率方面,Q2财务费用率同比-1.6pc,改善明显,主要是有汇兑收益364万(去年同期177万);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分别同比+0.2pct、-0.8pct;上半年和去年同期相比,研发费在内的管理费用增幅较大、营业外收入大幅减少。 主业稳步向好持续扩张,天马集团潜力大、盈利大幅改善:公司玻纤制品营收同比+19.07%,毛利率+6.5pct,仍是业绩稳健增长的主心骨,树脂营收同比+50.06%,毛利率-0.12pct;玻璃钢营收同比+76%,毛利率+8.5pct;毛利增量贡献占比分别为14%和9%,受益天马并表和协同效应明显;此次定增融资8亿用于玻纤纱和不饱和树脂扩产,加上涂层毡和增强热塑性材料等产品放量,为未来持续增长奠定基础;本次收购天马集团40.42%剩余股权,从而实现100%并表,有利于加强控制,深入融合,天马上半年净利1856万(去年同期约833万),盈利表现持续向好,假设天马全年净利4500-5000万,本次并购将增厚1800-2000万净利/年,未来天马集团增长潜力仍然大。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整体而言,公司竞争力突出,在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等方面都表现优异;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纱+制品+复合材料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的战略,积极扩充产能产品,实现持续增长,同时存在外延扩张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1.32、1.68、2.23元/股(增发完全摊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玻纤市场需求大幅下滑,收购整合和新产品拓展低预期。
兔宝宝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6-08-25 12.31 -- -- 15.08 22.50%
15.08 22.50%
详细
上半年收入同增55%,归属净利同增276%;剔除掉并表效应(上半年并表多赢),收入同增52%,归属净利同增235%。预计2016年1-9月归属净利同比+200%~+230% 贴牌模式异地快速复制,装饰材料持续高速成长:装饰材料销售同增56%,由于公司异地扩张大多采用贴牌模式,贴牌收入同+181%,按照可比口径测算,公司装饰材料真实收入规模达18亿,同增111%,规模已遥遥领先竞争对手;另一方面装饰材料上半年依然保持低毛利率态势(11.43%),我们强调的“竞争对手难以模范的低毛利率复制”竞争优势得以延续,我们认为未来两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公司上半年新建专卖店259家,年化增速29%,低于收入增速,说明公司单店收入继续保持上升,良性发展。 受益规模效应、贴牌费快速增长、多赢并表,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公司毛利率同比+3.08个百分点,主要因为品牌使用费快速增长以及并表多赢网络(这两者毛利率都很高);三项费用率同比下降2.85个百分点,主要因为收入放量带来的规模效应;公司净利润率同比上升5.44个百分点。我们想强调的是:净利润上升主要是因为会计处理方式和规模效应,上面我们提到公司核心毛利率并没有变。 营运能力持续提升,体现公司深厚内功:公司存活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继续大幅改善,显示公司营运能力持续提升,这也是公司低毛利率扩张且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底气;营运能力持续提升也使得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非常好看。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整体来看,公司给出了漂亮的业绩和报表;维持之前判断,公司是行业内少有的还能持续高增长的品种,高增长来自于行业空间大(公司1%不到的份额)、消费升级、公司独有的低毛利率复制模式,我们预计2016-2018年EPS分别为0.31、0.45、0.6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产能投放不达预期。
海螺水泥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6-08-25 17.05 -- -- 18.00 5.57%
18.82 10.38%
详细
2016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39.73亿元(同比-1.03%);归属净利33.55亿(同比-28.70%);扣非归属净利同比+6.30%。 剔除去年投资收益高基数效应,公司业绩底部回升趋势明显:公司2016年上半年扣非归属净利同比+6.30%(主要因为去年2季度卖股票产生投资收益19亿,今年同期投资收益是-6700万)。分季度来看,公司Q2营收133.66亿元,同比+2.86%,由负转正;扣非后净利同比+65.88%,业绩底部回升明显,主要原因是上半年受益地产景气上行带动行业需求复苏。上半年公司吨收入187元,同比-24元;吨成本130元,同比-21元;吨毛利同比-2元,公司吨扣非净利23元,同比-1元。分季度来看,Q2吨收入190元,同比-11元,吨毛利32元,同比+11元,吨扣非净利31元,同比+11元,盈利能力底部明显回升,毫无疑问仍然是国内盈利能力遥遥领先的龙头。考虑到去年基本面趋势前高后低,今年趋势为前低后高,公司上半年已经实现主业正增长难能可贵。参照2013年经验,下半年水泥价格上涨有弹性,全年业绩有超预期可能。 行业龙头不断扩张整合,市占率持续提升:在2016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同比+3.2%,公司销量同比增长11%,其中Q2销量7036万吨,同比+9%,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公司在手现金达到103亿,上半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47亿,资产负债率只有27%,财务状况很好;上半年国内新增熟料产能(新建和并购)1000万吨(增速4%),加速推进国际化布局(包括南加海螺、缅甸海螺2条海外产线投产),目前公司熟料产能达2.4亿吨,水泥产能达3亿吨。 投资建议:整体来看,公司依然保持强劲的竞争力、产能绝对规模提升/市场份额提升的态势,考虑到下半年华东和华南地区水泥价格上涨存超预期可能,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 分别为1.34、1.50、1.85,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滑,海外项目进展低预期
中国巨石 建筑和工程 2016-08-24 11.54 -- -- 11.55 0.09%
11.98 3.81%
详细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7.16亿元,同比增长7.62%;归属净利润7.62亿元,同比增长58.28%;对应每股收益0.31元。 成本端持续改善,业绩继续高增长:上半年公司量价均保持稳中有升,营收同比+8%,Q2营收同比+9%;公司净利持续大幅增长,Q2归属净利同比+36%,主要得益于成本端持续改善(原材料价格下降、天然气降价、冷修技改等共同驱动)带来的盈利能力的提升,上半年毛利率43.79%,同比+3.27pct,Q2毛利率45.7%,同比+3.3pct,处于历史以来最好的水平。三费费率方面,Q2同比-3.8pct,其中财务费用率下降了5.4pct,公司高财务杠杆弹性体现明显。 行业供需基础好,高景气度持续,业绩稳健增长可期:中线来看,受益于产品性价比提升和下游复合材料工艺进步,玻纤仍是新兴材料,需求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玻纤产业链上游高度集中,且进入门槛较高,原因在于行业“小而专”、大企业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和中小企业明显分化。行业自2014年下半年景气回升,良好供需基础下,2016年景气仍有望保持较旺水平,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业绩将继续维持稳健增长。 海外布局持续推进、技改升级、产业链延伸,行业竞争力继续提升:公司海外产能布局继续推进,已投产的埃及一期项目盈利优良,二期产线已于6月点火,7月正式投产;美国8万吨产线项目也已正式签约,年底开工;同时公司产线冷修技改继续推进,利于成本端进一步下降,产品性能提升,打开中高端产品的市场空间。整体来看,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行业自2014年下半年景气回升,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且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大,业绩弹性大,超预期高增长,预计2016年景气仍有望保持较旺水平;公司目前正积极布局海外、产品升级、降低成本,这些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同时公司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首批混改试点企业和新材料平台,存国企改革和产业链延伸预期;预计2016-2018年EPS分别为0.63、0.71、0.86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玻纤行业景气度回落,海外拓展和国企改革低预期。
东方雨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6-08-23 22.60 -- -- 25.96 14.87%
25.96 14.87%
详细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29.21亿,同比+33%,归属净利3.64亿,同比+28.28%,扣非归属净利同比+59.43%;公司预计1-3季度归属净利增速为0-30%PS战略执行顺利,收入增速超预期,环比继续回升:公司收入增速略超预期,主要是销量继续保持较高增速,我们测算公司上半年销量同比+37%,部分产品、部分地区的价格有所下调,营收同比+33%。分季度来看,Q2营收同比+37.30%,自去年下半年重回正增长后,环比持续回升(15Q3、15Q4、16Q1收入增速分别为14%、21%、26%),我们年初以来就看好公司今年的“PS”战略(要收入、要市场份额),目前来看执行效果良好。 受益原材料降价,继续推升盈利能力,业绩大幅增长: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降,上半年毛利率42.97%,同比+2.24pct,Q2毛利率43.8%,同比+0.4pct,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上半年三项费用率同比去年+0.18pct,Q2同比-1.4pct;毛利率上升推动扣非后归属净利大幅增长;且营业外收入同比去年减少5300万(参照过往,去年较异常),拉低了归属净利增速。 收入增速比利润增速重要,市场份额提升,估值向上:公司预计1-3季度归属净利增速为0-30%;但我们一直强调的是:目前收入增速比利润增速更重要。从经营角度来看,公司目前收入规模绝对领先竞争对手,但是市场份额仍然很低(6%),行业步入低迷期,正是公司逆势抢占市场份额的时机,份额有了利润是迟早的事;从估值角度来看,决定成长股PE估值的核心因素是收入增速,且看公司2015年收入增速6%,归属净利增速27%,是收入增速的低预期让公司PE估值今年跌至11-12倍。 投资建议:公司在防水行业内规模绝对领先,市占率仅约6%,受益行业集中度提升加速,同时管理层优秀,纠错能力和执行力极强,今年PS战略执行情况良好,逆势抢占市场份额,收入增速重回快速增长通道,是估值提升核心因素;股权激励考核条件超预期,进一步打消市场对公司成长性的疑虑,我们预计2016-2018年EPS分别为1.10、1.29、1.63(考虑股权激励全面摊薄),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大幅下滑、原材料价格上涨毛利率大幅下降;
中材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16-08-22 18.23 -- -- 20.51 11.59%
20.34 11.57%
详细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37.93亿,同比-8.74%,归属净利2.73亿,同比-18.54%;每10股派1.46元;预计2016年1-9月归属净利同比-40%至10%。 叶片拖累业绩下滑属于预期之内,风电需求明年有望稳步回升:公司上半年叶片收入同比-21%,毛利率同比-5pct,子公司中材叶片净利润同比-60%,叶片业绩下滑对公司整体业绩拖累明显,主要是15年风电抢装行情后,风电装机需求受制高基数效应下滑明显,属于预期之内。风电行业竞争力提升是中长期趋势,短期来看2018年电价下调有望催生小规模抢装潮,上半年新增风电招标量大幅增长,2017年风电需求有望稳步回升,公司作为叶片行业龙头,有望优先受益。复合气瓶业务继续亏损,营收同比-11%,毛利率同比-5.8pct,子公司苏州有限上半年亏损4956万,对业绩造成一定负面影响,未来公司将通过收缩产能,优化调整布局和产品结构实现减亏。 行业高景气延续,并表泰山玻纤业绩超预期:报告期内泰山玻纤完成并表,并表后玻纤业务收入同比+4.11%,毛利率同比+2.2pct,泰山玻纤上半年净利1.86亿,对应2016年业绩承诺2.2亿,全年业绩大概率超预期,并表对公司业绩形成支撑。主要原因一是玻纤行业整体供需基础好,高景气得以延续,二是泰山是玻纤行业龙头之一,产能规模优势突出(57万吨),并通过冷修技改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加速产研联动,中长期成长动力充足:公司由科研院所转制,此前机制不活导致做大做强动力不足、产研转化和经销效率低,自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定增后,公司内部机制已发生重大转变,锂膜、水处理业务均已成立独立产业平台,并实现员工持股,机制转变将使得未来锂电池隔膜等新产品产业化将加速,中长期成长动力充足。 投资建议:公司中长期驱动力已发生重大转变,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定增,集团注入泰山玻纤提升其做为新材料平台地位,复材产业链进一步完备,公司未来发展动力增强。内部机制的转变将使得未来锂膜等新产品产业化将加速。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0.71、0.97、1.14,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量大幅下滑,新产品产业化低预期
长海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6-08-19 41.48 -- -- 44.08 6.27%
44.08 6.27%
详细
大股东参与认购,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公司向5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2025万股(占总股本近10%),发行价39.51元/股;其中大股东认购比例15%,对应金额1.2亿,大股东自上市以来一股没减,且本次股权质押(1550万股)融资参与定增,反映大股东对公司和股价信心。 定增发行完成,产能扩张为持续成长护航 本次定增融资8个亿,用于主业拓展;公司在玻纤深加工行业竞争力突出,2011年上市以来业绩持续快速增长(业绩复合增速35%);此次是上市以来第一次再融资,主业产能扩张将为未来3年增长保驾护航。 业绩稳定高增长的优质龙头,退可守、进可攻 公司作为成长性突出的优质龙头,业绩持续稳定高增长,向下估值有安全边际,同时公司目前在积极拓展新的业务,寻求新的发展可能,考虑到公司精细化管理能力突出以及整合天马成功经验,对未来并购之路充满期待。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整体而言,公司竞争力突出,在成本控制、精细化管理等方面都表现优异;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纱+制品+复合材料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的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实力,实现持续增长;同时公司团队锐意进取,志在高远,保障其中长期成长力;我们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1.20、1.53、1.99(增发全面摊薄,不考虑潜在并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玻纤市场需求大幅下滑,收购整合和新产品拓展低预期;
旗滨集团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6-08-18 3.85 -- -- 4.22 9.61%
4.61 19.74%
详细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30亿,同比+30%,归属净利1.5亿,同比+62%; 预计1-9月净利同比增长160%+; 量价齐升,行业龙头展现业绩高弹性。 公司上半年量价齐升驱动业绩大幅增长,销量5592万重箱(同比+20%),单位重箱收入55元(同比+4元),主要受益于今年下游需求复苏,玻璃价格连续上涨,且公司是行业产能规模最大的龙头企业(2015年产能9600万重箱,子公司醴陵600吨产线投产后,产能进一步扩张),对涨价享有高弹性;公司单位重箱毛利11元(同比+2元),单位重箱净利3元(同比+1元);预计1-9月净利同比增长160%+,对应Q3净利同比+543%。 积极布局海外,外延拓展寻求多维度发展。 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600t/dLow-E在线镀膜、玻璃生产线和600t/d高档多元化玻璃生产线;同时公司收购台湾泰特博49%股权进军高端电致变色玻璃;并先后参股万邦德医疗科技、励珀保理、鹤裕供应链等公司,并与南玻合作展开光伏电站建设,不断外延拓展寻求多维度发展。 普惠型股权激励,彰显未来发展雄心。 向激励对象308人(其中董事长、总裁等董监高8人,授予2200股,其余为中高层及技术业务骨干),拟实施1.1亿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1.63元/股。解锁条件以2015年扣非业绩(1.03亿)为基数,增速分别为100%、110%、120%。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行业基本面迎来复苏,玻璃价格持续反弹,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业绩享有高弹性。此外,公司正多维度寻求新发展点,未来存在估值和业绩双升机会,预计2016-2018年EPS为0.28、0.30、0.35元,维持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继续大幅下滑,公司寻求新业务发展不顺
北新建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6-08-17 10.32 -- -- 11.70 13.37%
12.15 17.73%
详细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36.20亿元,同比微降0.47%;归属净利4.59亿元,同比+20.07%; 彰显龙头本色,盈利表现持续改善公司 Q2营收同比-1.89%,主要是价格同比下降,上半年地产景气回暖,带动需求复苏,估计公司销量保持10%左右增长。公司Q2归属净利同比+19%,公司盈利表现进一步持续改善,主要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跌及公司规模成本优势,公司H1毛利率34.42%,同比+5pct,Q2毛利率38%,同比+6.6pct,是09年以来历史最高。期间费用率方面,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分别提升2pct、0.2pct;财务费用率下降1.4pct。同时美国诉讼费用同比下降,负面影响在进一步减小,扣除相关费用后公司上半年归属净利同比+17%。 产能继续扩张,石膏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目前公司石膏板总产能20亿平米,在建石膏板产能已超过4亿平米,25亿平米的全国产能布局已基本完成,产能扩张继续稳步推进。公司作为行业龙头,规模成本优势突出,有利于在部分市场采取低价策略逆势抢占市场,龙牌和泰山牌合计占市场50%以上份额,长期来看,未来公司石膏板的市场占有率将继续提升 收购泰山少数股权进展顺利,国企改革标兵 收购泰山剩余35%股权进展顺利,并承诺1亿股回购。收购完成后泰山核心团队持股11.24%,后续在引入民资、激励机制改革方面有望实现新突破。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在石膏板行业内已是绝对龙头,竞争优势明显,目前市场占有率接近50%;随着公司全国产能布局稳步推进,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同时作为中国建材集团内首批混改试点企业,未来其潜力将进一步激发;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为0.79、0.90、1.0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持续大幅恶化。
伟星新材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6-08-12 16.15 -- -- 16.88 4.52%
17.50 8.36%
详细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3.23亿元,同比+18.53%,归属净利2.47亿元,同比+29.75%。 1、Q2收入、利润增速环比提升,业绩持续超预期:Q2营收同比+20%(Q1为15%),归属净利同比+33%(Q1为21%),继Q1后业绩再超预期主要得益于一是地产销售持续回暖,家装零售领域PPR 业务行业竞争力突出;二是原材料价格下跌带来盈利能力提升;三是PE 工程业务持续改善。 2、PPR 零售端继续发力,迎来量利齐升:PPR 收入同比+19.46%,毛利率58.86%,同比+5.11个百分点,业绩表现靓眼,受益原材料下跌之外,一是公司多年深耕家装零售领域,在品牌、渠道、服务方面积累深厚优势;二是直接受益地产销售持续回暖,考虑上半年地产销售成交持续活跃,而传导至PPR 零售业务有一定时滞,公司PPR 业务后续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3、工程并举战略下,PE 管业务持续改善:PE 管营收同比+11.97%(HDPE已经并入PE),相比去年上半年负增长,出现大幅改善,主要得益于一是行业景气回暖,二是公司战略调整为零售与工程并举,业务人员和激励机制重新进行了梳理调整,公司工程业务改善有望持续。 4、完善产品梯队,设立并购基金,积极布局新成长:公司今年从德国引入净水设备过滤器,充分利用公司在渠道和产品安装上的优势,延伸产品梯队。同时,公司拟与东鹏创动、TCL 创投等设立股权投资基金,总规模为11.02亿,公司出资5亿,首期出资1亿。基金重点投资于公司上下游及相关产业、TMT、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高端装备、文化创意等领域。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整体而言,公司质地优良,良好的团队经营管理能力有目共睹,盈利能力行业领先。目前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尚有提升空间,异地扩张也逐步步入收获期,公司业绩稳定增长可期。此外,公司身为行业龙头,受益于环境改善,工程业务有望带来业绩弹性。们预计2016-2018年EPS 分别为0.81、0.97、1.12,稳健投资品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异地扩张低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2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