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皮秀

平安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S1060517070004...>>

20日
短线
10%
(--)
60日
中线
2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美畅股份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4-09-02 17.72 -- -- 18.18 2.60% -- 18.18 2.60% -- 详细
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报,实现营收 14.84亿元,同比减少 31.55%,归母净利润 2.76亿元,同比减少 69.11%,扣非后净利润 2.53亿元,同比减少 70.18%。 2024Q2,公司实现营收 6.28亿元,同比减少 46.55%,归母净利润 0.80亿元,同比减少 84.36%。 平安观点: 产品价格下行,短期盈利水平承压。 上半年公司金刚线销量 7227.57万公里,同比增长 24.7%,其中 Q1销量 3861.17万公里, Q2销量 3366.4万公里; Q2销量环比有所下滑,反映了下游需求偏弱的形势。上半年金刚线业务收入 14.16亿元,毛利率 30.29%,同比下降 29.28个百分点,对应的金刚线单公里收入 19.6元,同比下降约 47%;公司二季度综合毛利率 24.9%,环比下降 8.89个百分点,主要由金刚线销售均价继续下降所致。整体来看,二季度公司出货量、金刚线价格均环比呈现下滑,推动公司二季度业绩环比较大幅度下降。 经营现金流大幅改善,抗风险能力突出。 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8.04亿元,同比由负转正;公司加强回款力度,截至上半年应收账款及票据 6.96亿元,较年初减少 3.43亿元,与此同时现金储备明显增加。截至上半年公司资产负债率 10.6%,较年初下降 4.87个百分点。 目前,公司下游硅片客户普遍处于大幅亏损状况,硅片供需宽松的形势可能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公司良好的盈利水平、现金流情况以及高质量的资产负债表将助力公司穿越行业低谷。 持续推进新技术新产品,巩固金刚线龙头地位。 公司成立子公司陕西美畅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专门负责钨丝金刚线的自研任务,目前公司已经能够批量生产钨丝母线并自供; 2023年公司钨丝金刚线销量占比超过 10%,估计 2024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 15%左右。碳钢线方面,持续推进产品细线化,估计公司当前主流的碳钢线产品线径规格为 30μm, 28μm 规格的碳钢线有望批量出货。
德业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8-29 86.99 -- -- 95.67 9.98% -- 95.67 9.98% --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48亿元,同比减少2.97%,归母净利润12.36亿元,同比减少2.21%。第二季度,公司实现单季营收28.64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1.98%/52.06%;实现归母净利润8.03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18.97%/85.44%。 平安观点:营收环比高增,盈利能力优良。1)收入端: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48亿元,同比减少2.97%,收入同比略降;第二季度,公司实现单季营收28.64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1.98%/52.06%。分产品来看,上半年公司逆变器/储能电池包/热交换器/除湿机业务分别实现营收23.22/7.65/10.56/4.54亿元,同比分别-26.1%/+74.8%/+16.7%/+32.0%。2)毛利率: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37.15%,较2023年同期减少4.61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公司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变化所致:一方面,上半年公司家电业务占营收比重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印度等新兴市场贡献了组串式逆变器收入的较大增量,新兴市场产品毛利率较欧美市场更低。公司主要产品的毛利率水平基本保持稳定。3)费用率:上半年,公司销、管、研、财四大费用率合计8.07%,较2023年同期增加0.87pct,主要由于汇兑收益有所减少。4)净利润: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2.36亿元,同比减少2.21%;第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03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18.97%/85.44%,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改善明显。 新能源业务:全球市场表现分化,新兴市场提供亮眼增量。上半年,公司新能源业务(逆变器+储能电池)共计实现营收30.87亿元,同比减少13.7%,其中逆变器业务营收23.22亿元,同比减少26.1%;储能电池营收7.65亿元,同比增长74.82%。上半年,公司逆变器产品主要销往巴基斯坦、德国、巴西、印度、南非等国家,共销售71.17万台(同比+7.8%),其中储能逆变器21.41万台(同比-28.6%),组串式逆变器2549万台(同比+111.2%),微型逆变器24.27万台(同比+1.1%)。上半年公司逆变器营收整体下降,主要由于公司南非户储营收较2023年同期降幅较大。2023年上半年,电力危机下南非户储逆变器产品销量大,基数高;而2024年上半年南非市场缺电程度减弱,大选导致商业活动放缓,加之竞争加剧、库存积压等因素影响,导致南非营收下滑。与此同时,二季度以来,以巴基斯坦、印度、菲律宾、缅甸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需求迎来爆发,上述市场存在因严重缺电形成的刚性需求,同时受益于电价高增、政策推动、组件和电池降价带来的经济性提升,需求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南非市场的缺口。 储能电池方面,公司对现有渠道进行复用,推出与逆变器配套的户用和工商业储能电池包产品,营收快速增长,主要销往德国、南非等地。整体而言,公司新能源业务受益于前期以新兴市场为主的差异化布局,在新兴市场中表现突出,对个别市场的依赖程度减小,抗风险能力强;下半年,随着新兴市场需求继续放量、以及欧洲等传统市场需求回暖,公司新能源业务有望呈现亮眼表现。 家电业务:竞争实力突出,营收稳健增长。上半年,公司家电业务(热交换器+除湿机)实现营收15.11亿元,同比增长20.9%。上半年,公司热交换器业务实现营收10.56亿元,同比增长16.7%,主要原因系极端天气导致高温影响,空调市场需求回调,热交换器销售同比增长。公司除湿机业务实现营收4.54亿元,同比增长32.0%,上半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高温高湿气候下,除湿机产品需求上升。根据公司半年报,上半年公司除湿机产品继续保持京东、天猫等线上购物平台单品销售第一的成绩,口碑和品牌影响力继续叠加,收入利润同比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我国户储逆变器头部企业,先行布局亚非拉新兴市场。公司深耕新兴市场,钻研用户需求,在新兴市场已具备出众的产品优势、品牌和渠道优势,在多个市场保持领先地位。全球逆变器需求分化,亚非拉分布式光储需求快速增长,公司多元化布局,对单一市场依赖小,抵御个别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强,业绩增长的持续性可期。公司在手订单饱满,盈利能力优良,我们略微上调2024/2025/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至30.15/37.56/45.19亿元(前值为29.53/36.87/43.86亿元),对应8月27日收盘价PE分别为18.4/14.8/12.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海外户用光储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在全球碳中和愿景以及能源安全需求下,户用光储市场有望持续增长,新兴市场前景广阔;但如果部分地区出现补贴政策退出、政局动乱等因素,可能导致装机增长不及预期,影响公司逆变器相关业绩。(2)海外贸易政策收紧的风险。欧美、以及印巴等地区均有发展自主新能源产业链的倾向,贸易政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若后续相关市场在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等环节提出关税等形式的制裁,可能影响公司的业务开展。(3)全球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兴市场热度较高的同时,也有较多企业试图进入。若后续户用光储赛道市场竞争加剧,出现价格战等情形,公司市场开拓和盈利等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德业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7-25 95.16 -- -- 104.79 10.12%
104.79 10.12% -- 详细
户用光储赛道头部玩家,新兴市场实力突出。德业股份成立于2000年,2021年4月于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业务涵盖新能源和家电两大板块,新能源产品主要包括储能逆变器、光伏组串式逆变器和微型逆变器,以及储能电池;家电产品主要包括热交换器和除湿机。公司全面覆盖储能、组串、微型逆变器产品矩阵,是行业内少见的实现三类产品协同增长的逆变器企业;户用储能逆变器为公司竞争力较强的产品之一,在东南亚、南非等新兴市场实力突出。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74.80亿元,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17.91亿元,同比增长18%。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8亿元,同/环比变化分别为-10%/+63%;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环比变化分别为-26%/+94%,受益于亚非拉户储、组串市场增长,环比大幅改善。根据公司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H1实现归母净利润11.83-12.83亿元,同比-6.39%到+1.53%;则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7.50-8.50亿元,环比大幅增长73.2-96.3%。随着亚非拉户用光储需求爆发,公司业绩增长后劲充足,全年有望取得亮眼的业绩表现。 户用储能:亚洲市场增势强劲,公司实力出众。全球户储需求分化,新兴市场表现更优。2023年全球户储装机10.4GW,较2022年翻倍增长,主要由于欧洲和南非市场增长强劲。2024年,欧洲市场受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出现下滑;南非上半年大选之前商业活动节奏受到影响,导致户储出货下降;美国市场、亚洲市场装机增长动力则相对较强。整体而言,我们预测2024年全球户储装机整体有望稳定在10.4GW,2025年小幅上升至11.5GW。2024年,亚洲地区户储需求快速崛起,成为全球市场新的增长点,东南亚(菲、缅、越)、南亚(巴基斯坦、印度)市场表现亮眼。户储新兴市场电力缺口大、输电设施薄弱,电力保供需求、政策补贴驱动户储需求增长。公司户储产品包括逆变器和储能电池包,2023年,公司逆变器(含户储、组串、微逆)销售收入44.3亿元,储能电池包实现营收8.84亿元。公司在新兴户储市场产品优势和渠道优势突出,产品方面,公司低压产品为优势产品,契合新兴市场对性价比、可靠性、便利性等方面的需求;渠道方面,公司先发布局,深耕南非、东南亚、南亚等市场多年,与当地经销商达成深度合作,积累了品牌口碑和服务能力。公司户储产品已在东南亚、巴基斯坦、南非等多个新兴市场市占率领先,业绩有望受益于新兴市场爆发,获得亮眼表现。 光伏逆变器:新兴市场可期,组串、微逆空间广阔。全球光伏装机增速相对放缓,我们预测2024年全球光伏交流侧装机455GW,同比增长19%。分市场来看,中国和欧美装机相对放缓,但印度、巴基斯坦等市场增速较为突出。我们测算,2024/2025年全球分布式光伏所用逆变器市场空间分别为446/543亿元,其中组串式市场空间349/432亿元,微逆市场空间98/111亿元。 我们认为,印度、巴西组串式市场,以及巴西、德国微逆市场全年需求向好,公司光伏逆变器性能出色,渠道布局广泛,受益于新兴市场的快速发展,全年业绩可期。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53/36.87/43.86亿元,EPS分别为4.63/5.78/6.87元,对应7月22日收盘价PE分别为20.9/16.7/14.0倍,低于可比公司未来三年预期市盈率平均水平。公司作为户用光储头部玩家,新兴市场竞争实力强劲,需求前景广阔,有望取得亮眼的业绩表现。我们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海外户用光储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在全球碳中和愿景以及能源安全需求下,户用光储市场有望持续增长,新兴市场前景广阔;但如果部分地区出现补贴政策退出、政局动乱等因素,可能导致装机增长不及预期,影响公司逆变器相关业绩。(2)海外贸易政策收紧的风险。欧美、以及印巴等地区均有发展自主新能源产业链的倾向,贸易政策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若后续相关市场在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等环节提出关税等形式的制裁,可能影响公司的业务开展。(3)全球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新兴市场热度较高的同时,也有较多企业试图进入。若后续户用光储赛道市场竞争加剧,出现价格战等情形,公司市场开拓和盈利等可能受到一定影响。(4)股价波动的风险。近期公司股价涨幅较大,公司已于7月15日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敬请投资者注意交易风险。
阳光电源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5-24 74.07 -- -- 74.12 0.07%
75.07 1.35%
详细
全球光储逆变器领军者,业绩再创辉煌。阳光电源成立于1997年,2011年11月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以光伏逆变器起家,逐渐形成了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投资开发三大主要业务板块,同时布局风电变流器、制氢电解槽等产品。公司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全球市场地位领先,2022年公司光伏逆变器全球市占率23%,居全球第二位;储能系统市占率16%,全球居首。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722.5亿元,同比增长79.5%;归母净利润94.4亿元,同比增长162.7%。2024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26.1亿元,同比增长0.3%;归母净利润20.96亿元,同比增长39.1%。 光伏逆变器:市场空间广阔,公司稳居头部。全球光伏装机增速趋缓,但仍持续增长,我们预测2024/2025年全球光伏装机461/544GW,同比增长23%/18%。考虑存量替换和在途库存需要,我们测算2024/2025年全球逆变器出货量分别为550/651GW,市场体量庞大。公司和华为是全球光伏逆变器双龙头,国内外市占率领先,头部地位稳定。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布局全面,侧重大功率组串式产品。2023年,公司光伏逆变器全球发货量130GW,光伏逆变器等电力转换设备板块收入276.5亿元,同比增长61.0%;光伏逆变器板块毛利率37.9%。我们认为,公司在光伏逆变器领域具备技术、渠道和服务、品牌三大方面优势,实力超群,有望维持稳固的市场地位,光伏业务将成为公司业绩的稳固支撑。 储能:海外大储崛起,公司一马当先。全球储能市场蓬勃增长,我们预计2024/2025年全球新型储能新增装机将分别达到64.8/84.6GW,同比增长41%/31%。美、欧洲大储市场门槛和毛利率都较高,需求高速增长,竞争格局优良,为国内头部企业带来机遇。公司储能产品覆盖大储、工商储和户储场景,侧重高价值海外大储市场。2023年,公司储能系统全球发货10.5GWh,发货量连续八年居中国企业第一;储能系统收入178.0亿元,同比增长76%;储能系统毛利率37.5%。公司扎实布局海外大储市场,市占率全球领先,2022年公司储能系统全球市占率16%,位居全球第一;北美市占率13%;位列第三。公司大储产品实力强劲,以高性能、高安全、高集成的特征切中行业痛点;同时具备高质量本土服务能力和充足的项目积累,形成品牌口碑。产品和品牌实力有望支撑公司保持海外大储市场领先地位,持续分享市场增长红利。 其他业务:电站开发强劲增长,氢能业务潜力出色。公司围绕新能源打造业务矩阵,全面布局“光储风氢”领域,业务覆盖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新能源投资开发、风电变流器、氢能业务等。电站开发方面,公司新能源投资开发收入增长强劲,户用分布式业务、海外电站业务拓展顺利。风电变流器方面,公司技术实力领先,2023年风电变流器全球发货32GW,市占率全球居首。氢能方面,公司电解槽产品市占率(以中标规模衡量)居国内第二,规划产能规模全球领先,是绿氢赛道当之无愧的头部参与者之一,氢能有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42/130.33/149.58亿元,EPS分别为7.50/8.78/10.07元,对应5月21日收盘价PE分别为13.3/11.4/9.9倍,低于可比公司未来三年预期市盈率平均水平。公司作为光储行业龙头,技术和渠道积累扎实,在海外大储、工商储需求爆发的机遇下,业绩有望持续稳定增长。我们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储能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在全球碳中和愿景下,中国、美国、欧洲大储市场增势较为确定;但如果并网排队和产业链限制等因素导致装机不及预期,或减税补贴政策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储能市场增长不及预期,影响公司储能系统相关业绩。(2)海外贸易政策收紧的风险。近期,美国对中国光伏和锂电产业链部分环节的贸易政策有收紧迹象。若后续美国在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等环节提出关税等形式的制裁,或欧洲市场效仿其做法收紧贸易政策,可能影响公司在上述市场的业务开展。(3)全球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若后续光伏逆变器、储能赛道市场竞争加剧,出现价格战等情形,公司市场开拓和盈利等可能受到一定影响。(4)新能源电站项目收益模型发生变化的风险。2023年,公司出于谨慎原则对部分新能源电站计提减值损失。海外电力市场情况多样,若市场或政策等因素导致公司新能源电站收益模型发生变化,可能对公司盈利产生小幅影响。
帝尔激光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13 45.84 -- -- 59.59 30.00%
59.59 30.00%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和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09亿元,同比增长 21.49%;归母净利润 4.61亿元,同比增长 12.1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31亿元,同比增长 10.25%; EPS 1.69元。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50亿元,同比增长 29.60%;归母净利润 1.35亿元,同比增长44.4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27亿元,同比增长 40.86%。公司 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3.5元(含税)。 平安观点: 收入结构和成本管控持续优化,公司业绩保持高增。 2023年以来,预计公司收入结构中 XBC 激光微刻蚀、 TOPCo SE 和 LIF 等 N 型电池激光设备所占比例有所提升,随着高价值量设备陆续验收、确认收入,公司营收与利润增速提升较快。 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21.49%,较上年提升16.12个百分点,其中 Q4营收增速高至 68.36%, 2024Q1营收增速达到29.60%。随着收入结构和成本管控持续优化,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2.16%,较上年提升 4.24个百分点,其中 Q4增速高至 62.66%,2024Q1利润增速保持在 44.48%的高位。利润率方面,公司 2023年实现销售毛利率 48.38%,较 2022年提升 1.29个百分点, 2024Q1小幅提升至 48.65%,维持在较高水平。由于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的快速提升,公司 2023年销售净利率较 2022年下降 2.39个百分点达到 28.66%,2024Q1公司期间费用率小幅回落,净利率提升至 29.98%。预计伴随 XBC电池激光微刻蚀、 TOPCo 激光 SE 及 LIF、组件激光设备等新技术产品在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改善。 XBC 激光微刻蚀市占率领先, TOPCo+、 HJT、钙钛矿等激光新技术有望继续放量。 公司应用于 BC 电池的激光微蚀刻设备技术领先,并持续取得头部公司量产订单。当前,隆基西咸 29GW 和泰州 4GW HPBC 产能(一代产品)已全部投产, 5月 7日隆基发布了基于高效 HPBC 2.0电池技术打造的组件新品 Hi-MO 9,未来三年隆基计划将 BC 电池产能提升至100GW,扩张产能以 HPBC 二代为主; 根据爱旭股份公告,截至 2023年年报披露日,爱旭 ABC 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达到 27%, ABC 组件量事项: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和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6.09亿元,同比增长 21.49%;归母净利润 4.61亿元,同比增长 12.1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31亿元,同比增长 10.25%; EPS 1.69元。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50亿元,同比增长 29.60%;归母净利润 1.35亿元,同比增长44.4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27亿元,同比增长 40.86%。公司 2023年度利润分配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3.5元(含税)。 平安观点: 收入结构和成本管控持续优化,公司业绩保持高增。 2023年以来,预计公司收入结构中 XBC 激光微刻蚀、 TOPCo SE 和 LIF 等 N 型电池激光设备所占比例有所提升,随着高价值量设备陆续验收、确认收入,公司营收与利润增速提升较快。 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21.49%,较上年提升16.12个百分点,其中 Q4营收增速高至 68.36%, 2024Q1营收增速达到29.60%。随着收入结构和成本管控持续优化,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2.16%,较上年提升 4.24个百分点,其中 Q4增速高至 62.66%,2024Q1利润增速保持在 44.48%的高位。利润率方面,公司 2023年实现销售毛利率 48.38%,较 2022年提升 1.29个百分点, 2024Q1小幅提升至 48.65%,维持在较高水平。由于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的快速提升,公司 2023年销售净利率较 2022年下降 2.39个百分点达到 28.66%,2024Q1公司期间费用率小幅回落,净利率提升至 29.98%。预计伴随 XBC电池激光微刻蚀、 TOPCo 激光 SE 及 LIF、组件激光设备等新技术产品在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改善。 XBC 激光微刻蚀市占率领先, TOPCo+、 HJT、钙钛矿等激光新技术有望继续放量。 公司应用于 BC 电池的激光微蚀刻设备技术领先,并持续取得头部公司量产订单。当前,隆基西咸 29GW 和泰州 4GW HPBC 产能(一代产品)已全部投产, 5月 7日隆基发布了基于高效 HPBC 2.0电池技术打造的组件新品 Hi-MO 9,未来三年隆基计划将 BC 电池产能提升至100GW,扩张产能以 HPBC 二代为主; 根据爱旭股份公告,截至 2023年年报披露日,爱旭 ABC 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达到 27%, ABC 组件量
隆基绿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6 18.08 -- -- 19.86 8.52%
19.62 8.52%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和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实现营收 1294.98亿元,同比增长 0.39%,归母净利润 107.51亿元,同比减少 27.41%,扣非后净利润108.34亿元,同比减少 24.84%; EPS 1.42元,拟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1.7元(含税); 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 176.74亿元,同比减少 37.59%,归母净利润为-23.50亿元,由盈转亏。 平安观点: 多因素推动 2023年业绩下滑,延续稳健经营并加大关键领域技术创新的整体方针。2023年公司收入规模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下降 27.41%。 公司业绩的下滑主要受几方面因素影响: 1)受产品价格下降与技术迭代影响, 2023年公司计提存货和固定资产跌价准备 67.57亿元,其中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51.71亿元(含因美国政策影响,部分产品长期滞港导致新增存货跌价准备约 13.5亿元); 2)因参股硅料企业盈利情况波动, 2023年投资收益约 34.8亿元,同比减少 14.5亿元; 3)在产品销售单价较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下,公司整体的费用率有所上升。公司前瞻预判了光伏行业竞争形势, 2023年整体保持稳健经营, 同时加大对 HPBC 和氢能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投入。 2023年隆基氢能发布了 ALK Hi1系列新品,产品制氢直流电耗降至 4.0kwh/Nm3 ,推出了业内首家单槽 3000Nm3 /h碱性电解槽,营业额突破亿元,已建成 2.5GW 电解槽产能。 大力推进 HPBC 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一代产品已经量产,二代产品即将发布。 2023年公司组件出货 67.52GW,同比增长 44.40%,其中对外销售 66.44GW;电池对外销售 5.90GW。电池组件业务收入 992.0亿元,同比增长 16.91%,毛利率同比提升 4.73个百分点至 18.38%。公司 HPBC一代产品 Hi-MO X6组件最高转换效率 23.3%,正面无栅线的设计增加了2.27%的光线吸收,弱光下相对发电增益高达 2.01%,目前月出货量超2GW;已成功研发 HPBC 二代产品,可实现组件功率比同规格 TOPCo组件高 5%以上,新产品计划 2024年下半年推出。截至目前,西咸 29GW和泰州 4GW HPBC 产能(均属一代产品)已全部投产,未来三年公司计划将 BC 电池产能提升至 100GW,后续扩张的产能以 HPBC 二代为主,预计到 2025年 HPBC 二代产品将开启大规模生产和销售。 2024年公司电池加组件出货量目标 90-100GW,我们预计其中 HPBC 产品出货量有望达 30GW。 硅片产能扩张节奏放缓,盈利水平可能进一步承压。 2023年公司实现硅片出货 125.42GW,同比增长 47.45%,其中对外销售 53.79GW,同比增长 26.5%;硅片业务收入 245.19亿元,同比减少 35.81%,毛利率 15.88%,同比下降 1.74个百分点,是近十年毛利率最低水平。测算 2023年硅片平均销售收入 0.46元/W,同比下降接近 50%,导致硅片业务收入和毛利率的下滑。截至 2023年底,公司硅片产能 170GW,同比增加 37GW,未来三年公司规划将硅片产能提升至 200GW,其中“泰睿”硅片产能占比超 80%,硅片业务的产能扩张节奏将明显放缓。公司 2024年出货量目标 135GW 左右,同比增长约 8%,考虑当前的硅片竞争形势,估计硅片销售单价和盈利水平还将进一步下降。 大规模资产减值计提导致 2024Q1亏损。 2024Q1公司实现硅片出货量 26.74GW(对外销售 12.43GW),同比增长 12.26%; 电池对外销售 1.51GW;组件出货量 12.89GW(对外销售 12.84GW),同比增长 16.55%,其中 HPBC 产品出货 4.75GW,助力分布式业务量大幅提升;集中式业务因在 2023年行业低价竞标中,公司采取了相对保守的价格策略,对本期组件出货量增长造成一定影响。一季度公司计提存货资产减值准备 26.49亿元,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52亿元,参股硅料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 1.03亿元,同比大幅下降 10.82亿元,对当期业绩拖累明显。剔除资产减值因素,估计公司一季度整体盈亏平衡。 投资建议。 考虑近期光伏组件产业链供需形势,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4、 34.39亿元(原预测值 130.78、 172.05亿元),新增 2026年盈利预测 72.02亿元,对应的动态 PE 分别为-161.5、 40.1、 19.2倍。短期来看光伏组件产业链供需形势剧烈波动,各主要环节盈利水平明显承压甚至亏损,公司财务状况稳健、抗风险能力强, HPBC技术有望构建公司强有力的差异化竞争优势,看好公司穿越行业低谷并扩大竞争优势,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硅片、组件竞争加剧和盈利水平不及预期风险。 (2)公司组件业务出口占比较大,如果海外贸易保护现象加剧,可能造成不利影响。 (3)HPBC 产能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日月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5-02 12.08 -- -- 12.86 3.46%
12.50 3.48%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收46.56亿元,同比减少4.30%,归母净利润4.82亿元,同比增长39.84%,扣非后净利润4.25亿元,同比增长60.46%;EPS0.47元,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8元;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6.98亿元,同比减少34.96%,归母净利润0.87亿元,同比减少33.98%。 平安观点:2023年出货量平稳,盈利水平明显回升。2023年公司实现铸件销量44.75万吨,同比基本持平,估计注塑机产品销量6-7万吨,风电铸件销量38万吨左右。全年铸件收入46.18亿元,同比下降约4%,公司铸件整体销售均价略有下降,但毛利率同比提升5.79个百分点至18.48%,推动公司净利润的较快增长。公司铸件产品毛利率的上升受益于原材料价格走低以及公司2022年以来的技改降本,另外,公司产品结构有所优化,2023年出口业务收入规模6.96亿元,同比增长9%,占公司总收入的比重提升,毛利率同比大幅增加11.4个百分点至34.4%。 产能规模优势突出,着力提升市占份额。2023年,甘肃基地10万吨铸造产能及10万吨精加工产能、宁波基地13.2万吨铸造产能投运,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经形成年产70万吨铸造产能规模,同比增加22万吨,另有32万吨精加工产能,同比增加10万吨,预计2024年公司还将投运约10万吨精加工产能。估计一季度公司铸件出货量接近7万吨,产能利用率尚有较大提升空间,考虑2024年一季度较大规模的在建工程转固,公司未来可能采取更积极的市占份额优先的策略,以提升产能利用率和摊薄固定成本。我们预计2024年铸件出货量有望达到50-55万吨,其中注塑机和出口产品增速相对较快。 电站业务和核废料储存罐有望构建新的业绩增长点。根据前期公告,公司拟与浙江新能签署《股权收购协议》,转让其持有的酒泉浙新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80%股权,转让价格为人民币3.82亿元,预计将带来投资收益2.4亿元,增厚2024年业绩,转让完成后甘肃日月持有酒泉浙新能股权比例由95%降低至15%;预计公司后续还将进一步开展风电场开发和转让业务。2023年公司完成核废料储存罐产品试生产和性能测试并得到客户的认可,完成了样机的生产和交付,目前已经具备批量生产能力,核废料储存罐有望成为公司重要的具有成长潜力的新兴业务。 投资建议。考虑当前风电铸件终端需求情况和竞争形势,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3、8.16亿元(原预测值10.18、13.22亿元),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9.69亿元,对应的动态PE分别为18.6、15.5、13.1倍。短期来看风电铸件呈现一定程度的竞争加剧和盈利水平承压态势,公司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突出,财务状态稳健,有望穿越行业低谷并借机扩大市占份额,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国内外风电需求受政策、宏观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不及预期的风险。(2)公司主要原材料为生铁和废钢,如果未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可能导致毛利率水平不及预期。(3)风电铸件行业竞争加剧和盈利水平不及预期风险。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4-04-30 106.93 -- -- 140.19 31.10%
147.50 37.94%
详细
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和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0.89亿元,同比增长 94.99%;归母净利润 9.14亿元,同比增长 6.0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8.57亿元,同比增长 7.51%。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18亿元,同比增长 91.80%;归母净利润 2.60亿元,同比增长 17.7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20亿元,同比增长 13.73%。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11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平安观点: 营收高速增长, 行业竞争加剧且成本费用前置影响净利润增速, 2024Q1盈利水平有所改善。 2023年, 随着公司发出设备陆续验收,且异质结设备占公司收入比重持续提升,公司实现营收高增 94.99%,其中 Q4营收高增 163.23%。受行业竞争加剧及成本费用前置的影响, 2023年公司净利润增速快速下滑,全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6.03%,增速较上年的34.09%明显放缓,其中二、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行,四季度实现14.46%增长。利润率方面, 由于客户持续降本需求, 公司丝印整线设备毛利率有较大下降,同时 HJT 设备前期产线改造迭代较多、制造端尚未产生规模效应,随着 HJT 设备商务拓展销售费用快速增加、研发费用维持高位,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较 2022年分别下滑 7.8和 9.06个百分点,达到30.51%和 10.81%;其中 Q4毛利率 27.05%,同比下滑 10.3个百分点,净利率 6.91%,同比下滑 7.19个百分点。 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收维持91.80%的高速增长,归母净利润增速提升至 17.79%;盈利水平略有改善,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较 2023提升 0.42和 0.03个百分点。预计随着后续HJT 等高价值量设备在公司营收占比中进一步提升、 HJT 产线调试与满产爬坡周期缩短、 制造端规模效应和公司降本成效持续显现,公司盈利水平有望继续改善。 HJT 设备签单持续扩充, NBB、钢网等新技术应用放量可期。 2023年以来, 公司推进与琏升科技、华晟新能源等客户签单, 随着新单签订和客户预付款增加,2023年末公司合同负债达到 84.55亿元,同比高增 96.34%,2024Q1末增至 88.90亿元;在产品和发出商品快速增加, 2023年末公司存货达到 107.81亿元,同比高增 102.26%, 其中发出商品占比为 67.50%, 2024Q1末存货增至 110.97亿元。 2023年以来, HJT 技术产业化加速推进, 公司开发了第二代无主栅技术 NBB 及其串焊设备,可将银浆耗量减少 30%以上,在提升组件功率及可靠性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制造成本。 公司与华晟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华晟将在三年内向迈为分期释放不低于 20GW 高效异质结太阳能 NBB 组件串焊设备需求订单,首期 5.4GW NBB 串焊设备合同已于 2023年 9月签订。 后续, 公司将继续推动前置焊接 NBB、钢网、低银含浆料及其他降本增效新技术量产导入。 持续加码研发投入,发力泛半导体领域推进多层次立体化业务布局。 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 7.63亿元,同比增长 56.25%; 研发费用率约 9.44%, 截至 2023年末公司累计取得了 344项专利及 134项软件著作权,持续加码研发投入。公司积极研发包括 HJT、钙钛矿等新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 并加快推进珠海“迈为半导体装备项目”以及吴江“迈为泛半导体装备”项目,依托真空、激光、精密装备三方面技术研发,瞄准光伏、显示面板、半导体封装等设备市场,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业务布局。 凭借优异产品性能,公司的显示面板相关产品已在京东方、深天马、维信诺等行业知名企业得到应用,半导体封装相关产品成功导入长电科技、华天科技、三安光电等国内主流封测厂商。 公司自主研制的 Micro LED 核心制程设备——巨量转移设备已成功供货天马新型显示研究院, 近期已向天马顺利交付了第 2台 OLED 柔性屏弯折激光切割(Bedig Cut)设备,应用于其第 6代柔性 AMOLED 产线。 投资建议。 考虑到 HJT 电池扩产进度低于预期、 前期设备产线改造与调试成本相对较高、公司泛半导体业务尚待放量,我们调整 2024-2025年盈利预测并新增 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12.82、 17.34、 22.25亿元(2024-2025年预测原值为 19.72、 29.39亿元), EPS 分别为 4.59、 6.21、 7.97元,动态 PE 为 23.3、 17.2、 13.4倍。公司为 HJT 设备龙头,持续引领 HJT 降本增效并加强钙钛矿及叠层设备研发, 同时积极发力显示面板、半导体封装等泛半导体领域,长期发展潜力显著, 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受电力消纳和贸易政策等因素影响,下游装机需求不及预期。 (2)HJT 降本增效快速不及预期,下游扩产招标进度较慢。 (3)设备市场竞争加剧,且设备验收周期长或导致经营业绩波动风险。 (4)公司泛半导体、电镀铜、钙钛矿等业务研发与商业化推进不及预期。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4-04-19 189.33 -- -- 211.70 11.82%
211.70 11.82%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797.71亿元,同比-10.41%;实现归母净利润105.10亿元,同比+7.0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2.47亿元,同比+18.56%;实现销售毛利率26.42%,环比提升5.15pcts。 点评:公司Q1出货近95GWh,稳居全球龙头地位。2024Q1公司实现电池系统出货量约为95GWh,同/环比+18.8%/-20.8%,其中动力电池系统和储能电池系统销量分别约为76/19GWh,超出市场预期。公司全球动力和储能电池市场份额位居全球首位。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4年1-2月公司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市占率为38.4%,同比+4.8pcts。我们预计2024年公司出货量达476GWh,同比+22.1%,其中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系统分别为387/89GWh,同比分别+20.6%/+29.0%。 公司盈利能力回升,单Wh盈利能力稳健。2024Q1公司营收同比-10.41%,主要系原料锂盐价格持续下行导致锂电销售单价下行。根据鑫椤资讯数据,2024年3月29日方形铁锂电池包/方形三元(高镍)电池包销售均价分别降至0.545/0.775元/Wh,比2023年3月31日均价减少37.0%/27.9%。2024Q1公司销售毛利率增至26.42%,同比上涨5.15pcts,主要得益于公司单Wh的绝对收益保持稳定,同时产品单价下降。 公司新品陆续发布,展现公司技术领先性。报告期内,公司神行电池开始大规模量产交付,全球首发落地小米汽车SU7,通过独创的高比能磷酸铁锂材料,电芯能量密度提升10%,和小米联合开发的CTB一体化技术,电池系统体积利用率达到77.8%,业界首次实现磷酸铁锂电池续航超800公里;公司5G快充麒麟电池装车理想纯电MVPMEGA;公司磐石高安全滑板底盘首发落地阿维塔品牌车型,今年将实现量产。储能电池系统方面,公司近期发布了全球首款5年零衰减、6.25MWh高能量,多维真安全的“天恒”储能系统,在标准20尺集装箱内实现能量密度的提升。投资建议:受动力及储能新技术新产品密集发布影响,我们上调公司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6.73/727.45/829.01亿元(原预测值为573.01/692.1/791.89亿元,分别上调5.9%/5.1%/4.7%),对应4月17日收盘价PE分别为14.2/11.9/10.4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市场需求增长率将可能放缓,将影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进而对锂电池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技术路线变化风险:全球众多知名车企、电池企业、材料企业、研究机构等纷纷加大对新技术路线的研发,若出现可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新技术路线和新产品,产业链现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会受到影响。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动力电池材料受锂、镍、钴等大宗商品和化工原料价格的影响较大。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中下游电池材料和电芯制造环节的成本将形成较大压力。4)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市场快速发展,不断吸引新进入者参与竞争,同时现有产业链企业也纷纷扩充产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行业内企业未来发展面临一定的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东方电缆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3-22 44.46 -- -- 48.30 7.62%
51.95 16.85%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年报,2023年实现营收73.10亿元,同比增长4.3%,归母净利润10.00亿元,同比增长18.78%,扣非后净利润9.68亿元,同比增长15.5%;EPS1.45元,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45元(含税)。2023Q4,公司实现营收19.61亿元,同比增长45.85%,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增长68.62%。 平安观点:海缆业务量利齐升推动业绩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陆缆系统营收38.27亿元,同比下降3.77%,毛利率减少1.71个百分点至7.96%;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营收34.76亿元,同比增长14.78%,其中海缆系统收入27.66亿元,同比增长23.47%,毛利率49.14%,同比增加5.87个百分点;海缆制造业务量利齐升是公司2023年业绩增长的主因。2023年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项目实现投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500kV交流送出海缆的供应,附加值相对较高;另外,估计高附加值的脐带缆的交付也对公司海缆业务毛利率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2024。年海缆业务订单规模值得期待。2023年是海上风电海缆招标的小年,根据公司披露信息,2023年公司海缆相关订单约16.1亿元,同比明显下滑,公司的优势市场广东阳江和浙江2023年招标量同比大幅减少,但公司在广西市场和山东市场获得订单突破。截至2024年3月15日,公司在手订单78.6亿元,其中海缆系统31.6亿元,陆缆系统37.5亿元,海洋工程9.5亿元,估计2024年海缆相关业务平稳发展。展望2024年的订单规模,考虑沿海各省新的海上风电项目涌现和加快推进,我们估计2024年将是海上风电海缆招标的大年,广东阳江和浙江的海缆招标量均有望爆发式增长,预计公司2024年海缆系统及海洋工程新增订单金额有望创历史新高。 送出海缆向更高电压等级发展趋势明显,公司有望深度受益。2023年,广东完成国管海域7GW海上风电项目竞配,目前这批项目处于核准阶段,有望在2024年开展设备招标。根据我们统计,这批项目采用规模化开发和集中送出的模式,大部分项目采用500千伏柔性直流或500千伏交流的外送方式。这种模式一定程度代表了海上风电未来发展趋势,2023年以来浙江新出台的瑞安2号、平阳1号、温岭1号、温岭2号等项目均计划采用500千伏交流外送的方式,上海、福建、山东均出台了采用柔性直流外送的大型海风项目。由于500千伏交流海缆和柔性直流海缆的技术门槛明显更高,仅少数海缆企业具备生产能力,公司作为国内海缆龙头有望受益于这一产业趋势,并有望在2024年新增订单层面体现。 加快新产能布局,积极谋划海外市场。2023年,公司设立山东分公司,谋划北部产业布局,培育以北部产业基地为核心、辐射东北亚市场的优质产业区块;南部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有望在2024年实现投产,推动产能规模的大幅提升。2023年,公司与Orsted-沃旭和PGE-波兰电网的合资公司签署《海上风电产品供货协议》,将为Baltica2海上风电项目提供整个风场66kV海缆及配套附件;近期,公司拟通过境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认购英国XLCCLimited公司约8.5%股权和XlinksFirstLimited公司约2.4%股权,强化海外业务布局。整体看,公司持续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近两年每年都能获得欧洲大型海风项目海缆订单,考虑欧洲海上风电巨大的发展潜力以及公司产品竞争力和工程业绩的提升,未来公司海外业务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在手订单情况以及国内海上风电发展形势,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3、19.89亿元(原预测值13.74、19.23亿元),新增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3.2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业绩的动态PE分别为30.1、15.3、13.1倍。海上风电前景向好,公司海缆业务竞争力突出,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前景,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国内外海上风电需求不及预期;2)行业竞争加剧及盈利水平不及预期;3)公司海外业务拓展情况不及预期。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4-03-20 185.94 -- -- 201.57 5.82%
211.70 13.85%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4009.17亿元,同比+22.01%;实现归母净利润441.21亿元,同比+43.5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00.92亿元,同比+42.10%。其中,2023Q4公司实现营收1062.40亿元,同比-10.16%,环比+0.77%;实现归母净利润129.76亿元,同比-1.23%,环比+24.43%;实现销售毛利率25.66%,环比提升3.24pcts。公司提出利润分配预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年度现金分红和特别现金分红50.28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分红220.60亿元;本年度不送股,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平安观点:公司锂电销量持续高增,稳居全球龙头地位。2023年公司实现电池系统产/销量分别为389/390GWh,同比分别+19.7%/+35.0%,其中动力电池系统和储能电池系统销量分别为321/69GWh,分别同比+32.6%/46.8%,符合市场预期。公司全球动力和储能电池市场份额位居全球首位。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3年公司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市占率为36.8%,同比+0.6pcts,连续7年排名全球第一;2023年公司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占率40%,连续3年排名全球第一。我们预计2024年公司出货量达491GWh,同比+25.9%,其中动力电池系统402GWh,储能电池系统89GWh。 2023Q4电池单价持续下降导致公司2023Q4营收同比下行。2023Q4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0.16%/1.23%,主要系原料锂盐价格持续下行导致锂电销售单价下行。根据鑫椤资讯数据,2023年12月29日方形铁锂电池包/方形三元(高镍)电池包销售均价分别降至0.600/0.805元/Wh,比2023年9月28日均价减少13.0%/10.6%。公司海外业绩实现高增。2023年公司境外收入1309.92亿元,同比提升70.29%,毛利率25.19%,同比提升3.73pcts。 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3年公司海外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87.8GWh,略低于LGES,同比增长72.5%,市占率达到27.5%,同比+4.7pcts,预计2024年公司海外市场占比持续提升。 发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强劲,将派发220.60亿元现金分红。公司现金储备充足,2023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928.26亿元,同比提升51.65%;2023年底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381.65亿元,同比提升51.09%。在良好的业绩和现金流下,本年度公司拟实施高分红政策,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50.28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分红220.60亿元,派发总金额同比提升258.40%。 投资建议:受欧美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放缓及上游锂盐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4-25年盈利预测,预计24-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3.01/692.1亿元(原预测值为607.01/747.17亿元,分别下调5.6%/7.4%),新增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预计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91.89亿元,对应3月18日收盘价PE分别为14.7/12.1/10.6倍,考虑到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技术壁垒深厚叠加规模效应突出,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进一步提升,市场需求增长率将可能放缓,将影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进而对锂电池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2)技术路线变化风险:全球众多知名车企、电池企业、材料企业、研究机构等纷纷加大对新技术路线的研发,若出现可产业化、市场化、规模化发展的新技术路线和新产品,产业链现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会受到影响。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动力电池材料受锂、镍、钴等大宗商品和化工原料价格的影响较大。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对中下游电池材料和电芯制造环节的成本将形成较大压力。4)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近年来锂离子电池市场快速发展,不断吸引新进入者参与竞争,同时现有产业链企业也纷纷扩充产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行业内企业未来发展面临一定的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亿纬锂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2-09 34.48 -- -- 43.48 26.10%
43.48 26.10%
详细
2月 5日,公司发布 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 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0.35-42.11亿元,同比增长 15.00%-20.0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5.60-28.30亿元,同比变动-5.00%-5.00%。 2023Q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6.11-7.86亿元,同比减少 6.76%-27.57%。 2023Q4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05-6.75亿元,同比变动-21.84%-30.15%。 平安观点: 受下游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稳步打开及大储快速放量影响, 2023年公司动储出货量显著提升。 根据鑫椤资讯数据和公司公告, 2023年公司实现动力和储能电池及系统销量约 53GWh,同比+104.6%。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及系统销量分别为 29/24GWh。我们预计 2024年公司出货量将达到78.6GWh,同比+49.2%。其中,动力电池及系统增量主要来自于小鹏、长安、广汽、宝马等新能源汽车客户需求稳步提升及大圆柱动力电池装车提速;储能电池及系统增量主要来自于 Powi、 ABS 等企业大储电池及系统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2023年公司在全球动力和储能电池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SNE Research数据显示, 2023年 1-11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总计 624.4GWh,同比+41.8%。其中,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 13.4GWh,同比+131.9%,其全球市占率 2.1%,同比提升 0.8pcts,全球排名第 9;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为 225GWh,按公司全球出货 24GWh 计算,其市占率约为 10.7%,同比大幅提升 3.0pcts,全球排名第 3。 公司 2023Q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行,可能受公司股权激励费用摊销提升影响。 按照公司发布的第三、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公告及 2022年年度报告,我们预计 2023Q4公司计提授予限制性股票摊销总费用约 7.1亿元,2022Q4实现股权激励费用摊销 6.2亿元,增加了 0.9亿元。
金风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3-11-06 8.78 -- -- 9.18 4.56%
9.18 4.56%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293.19亿元,同比增长 12.06%; 归母净利润 12.61亿元,同比减少 46.69%;扣非后净利润 10.26亿元,同比减少 53.97%。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03.18亿元,同比增长 8.61%;归母净利润 0.09亿元,同比减少 97.88%。 平安观点: 风机业务的交付规模和订单规模依然处于领先地位。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风机对外销量 8903.66MW,其中 6MW 及以上机组销量 3253.15MW,占比36.54%;公司 Q1、 Q2、 Q3的对外风机销售规模分别为 1. 11、 4.67、3.12GW。 公司三季度末的存货规模达到 175亿元,环比增长 18%,创近年新高,预计四季度为风机交付和收入确认的高峰。订单方面,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外部待执行订单 22.0GW,外部中标未签订单 7.9GW,公司在手外部订单共计 29.9GW,其中海外订单 3.8GW。 风电场业务稳步推进,三季度来风偏小。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国内外自营风电场权益装机容量合计 7256MW,环比增加 334MW;前三季度公司国内外风电项目新增权益并网装机容量 1000MW,并对外销售风 电 场822MW,其中三季度对外销售约 81MW。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国内外风电场权益在建容量 2920MW。前三季度公司自营风电场的平均利用小时数为 1867小时,其中 Q1、 Q2、 Q3分别为 637、 707、 523小时。 整体盈利情况依然受风机业务拖累,风机业务降本增利值得期待。三季度,公司整体处于盈亏平衡状态,收入规模的环比下滑主要因为风机销售规模的环比下降。在费用率上升以及来风偏小的情况下,公司三季度盈利情况环比基本持平,推断三季度风机销售业务的毛利率水平环比有所提升,但依然处于亏损状态。根据披露信息,上半年公司风机及零部件业务的毛利率 3.64%,明显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如何解决陆上风机盈利水平偏低的问题尤为关键;在 2023年北京国际风能展上,公司发布了多款陆上新品,有望从底层设计方面推陈出新并实现成本端的改善。 投资建议。 考虑三季度风电场出售规模偏低以及风机业务盈利水平不及预期,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 17.37、 27.98、 37.55亿元(原预测值 26.25、 36.60、 42.61亿元),动态 PE 21.4、 13.3、 9.9倍。公司风机规模优势依然明显,风电场等业务发展势头向好,未来有望通过多措降本提升风机业务竞争力,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国内外风电需求不及预期。 (2)海外贸易保护加剧的风险。 (3)风机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及盈利水平不及预期风险。
隆基绿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11-06 22.40 -- -- 24.64 10.00%
24.64 10.00%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 2023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941.00 亿元,同比增长 8.55%;归母净利润 116.94 亿元,同比增长 6.54%;扣非后净利润 115.14 亿元,同比增长 8.07%。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294.48 亿元,同比减少 18.92%;归母净利润 25.15 亿元,同比减少 44.05%。 平安观点: 前三季度组件和硅片出货规模略低于预期。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单晶硅片对外销售 37.45GW;实现单晶电池对外销售 4.71GW;实现单晶组件出货量 43.53GW,其中对外销售 43.12GW,自用 0.41GW。三季度,公司硅片对外销量 14.47GW,组件对外销量 16.63GW。三季度综合毛利率20.77%,环比增长 0.77 个百分点,维持相对稳定;受费用率提升和投资收益减少等因素影响,净利率环比下降 6.71 个百分点至 8.49%。 参考前三季度出货量情况, 预计公司全年组件和硅片出货规模可能略低于年初制定的目标。 稳健的财务状况助力公司应对当前激烈竞争。 近期,光伏组件价格快速下降,部分大型项目组件投标价格逼近 1 元/W,组件产业链各环节呈现竞争加剧的态势。在此背景下,组件、硅片企业的盈利水平明显承压,行业可能步入洗牌阶段。公司近年实行相对谨慎的产能扩张策略,截至三季度末在手货币资金超过 560 亿元,资产负债率低于主要竞争对手, 能够更好应对当前较为严峻的竞争形势。 BC 电池有望放量,助力公司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公司聚焦高效 BC 技术迭代升级与产业化,持续提升 HPBC 产品量产良率和转换效率。目前公司在西咸、西安、铜川等地布局 HPBC 电池产能,其中铜川基地 12GW 高效单晶电池产能明确采用 HPBC pro 技术,并有望于 2024 年底投产。整体看, 2024 年公司 HPBC 有望实现大规模量产,推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和差异化竞争优势。 方正中等线简体 投资建议。 考虑当前组件、硅片等环节的价格走势和竞争形势,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61、 130.78、 172.05 亿元(原预测值 181.81、 224.62、 268.12 亿元),动态 PE 12.0、 13.0、 9.9 倍。公司财务状况稳健,通过 HPBC 电池有望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 硅片、组件竞争加剧和盈利水平不及预期风险。( 2)公司组件业务出口占比较大,如果海外贸易保护现象加剧,可能造成不利影响。( 3) HPBC 产能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大金重工 建筑和工程 2023-11-03 27.90 -- -- 28.95 3.76%
28.95 3.76%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 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33.33亿元,同比减少 10.09%; 归母净利润 4.08亿元,同比增长 24.20%;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77亿元,同比 增长 24.07%。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2.72亿元,同比减少 10.90%;归母净 利润 1.35亿元,同比减少 11.34%。 平安观点: n 毛利率维持高位,经营现金流改善。 三季度,公司收入规模环比小幅增长, 毛利率 24.58%,维持相对高位,净利润受减值、管理费用增加等因素影 响环比有所下降。公司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 24.20%,同比增加 7.51个百 分点,主要由于产品结构优化带动销售价格和盈利能力提升。三季度,在 保证盈利水平的同时,公司加大回款力度,单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增加 3.93亿元,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明显改善。 n 出口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持续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 前三季度,公司 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71.50%,其中,出口海工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 同比增幅达 5578.23%。截至三季报披露日,公司供应英国 Moray West 海 上风电场单桩项目共完成五船发运出港,最后一船单桩将按交付计划在年 内发运完毕,预计该项目 48根单桩有望在年内全部确认收入。公司正在 参与的欧洲、日本、美国多个海工项目的招标, 总需求量近 300万吨,涉 及管桩、导管架、浮式基础等海工产品,预计在 2024-2027年陆续拿到开 标结果。 n 加速结构调整,从“要数量”转向“要质量”。 公司正在通过调结构推进高 质量发展,包括调市场结构、调产品结构、调产能结构、调组织结构等。 公司未来市场拓展的重心从海外和海上转为侧重海外的海上风电市场,重 点为高技术标准、高质量要求、高附加值的全球发达国家海上风电市场提 供优质海工产品,包括海工管桩、新一代导管架、浮式基础等。国内业务 方面,公司以防风险为主,确保订单质量和结算风险可控。 投资建议。 考虑海外订单的交付周期以及海外项目推进节奏受通胀等因素影响的不确定性,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84、 7.59、 11.41亿元(原预测值 9.31、 13.54、 18.54亿元),动态 PE 30.5、 23.4、 15.6倍。 短期来看,受产品交付节奏以及海外市场拓展带来的前期费用投放等因素影响,公司出口管桩产品的量、利低于预期;中长期看,海外海上风电市场成长空间较大,公司近年加大海外市场布局,目前已经成为欧美海上风电市场主流的管桩供应商,相对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具有明显先发优势,未来出口管桩产品的量、利具有提升空间;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成长潜力,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海上风电装机规模不及预期; 2)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汇率波动等可能对公司盈利水平造成影响; 3)行业竞争加剧以及盈利水平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