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赖福洋

兴业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90522050001。曾就职于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37.5%
(第250名)
60日
中线
12.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钨高新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5-08 11.75 -- -- 12.84 9.28%
12.84 9.28%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业绩和 2024年一季度业绩公告,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7.36亿元, 同比-2.63%; 实现归母净利润 4.85亿元, 同比-9.35%; 2024Q1单季度, 公司实现营收 29.67亿元, 同比-2.95%、 环比-6.94%; 归母净利润 0.64亿元, 同比-35.97%、 环比-62.23%。 分红方面, 拟以公司总股本 13.97亿股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1.30元(含税), 共计派发现金红利 1.82亿元(含税)。 公司本年度不送红股, 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刀具行业需求整体偏弱, 公司业绩相对承压。 2023年刀具市场整体需求偏弱, 行业竞争不断加剧, 叠加原料成本抬升, 行业整体盈利表现承压, 公司整体经营表现也受到一定影响, 2023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9.35%。 (1)产量: 2023年公司硬质合金产品产量约 1.4万吨, 稳居全球第一; 数控刀具产量约 1.4亿片, 约占国内产量的 20%; (2) 利润: 虽然刀具产量保持增长, 但受原料成本抬升的影响, 经营利润受到打压, 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16.87%, 同比-0.66pct; 净利率 4.6%, 同比-0.4pct。 具体看, 2023年钨精矿价格持续上涨, 但受宏观环境和下游需求疲软等不利因素影响下, 刀具、 其他硬质合金等产成品的价格传导受阻, 盈利能力承压, 其中切削刀具与工具毛利率 33.58%(同比-0.9pct), 其他硬质合金毛利率 14.11%(同比-0.17pct), 粉末制品毛利率 7.1%(同比-1.58pct), 主要产品的盈利水平均有一定下滑。 (3) 费用: 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 10.5亿元, 整体相对稳定。 销售/财务/管理费用同比分别+0.26/+0.15/-0.35亿元。 原料价格持续上涨, 2024Q1业绩短期压力仍存。 一季度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同比和环比读数均略有下滑, 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下滑 3.07pct和 1.25pct, 业绩承压的核心原因系原料成本持续上涨所致。 一季度 APT价格持续上涨, 刀具等产成品的生产成本高企, 但下游需求恢复尚需时间,因此利润受成本侵蚀影响较为明显。 优质矿山注入有望提升原料自供, 制造业需求边际好转助力未来业绩改善。 2024年 1月公司拟收购控股股东旗下五矿钨业和沃溪矿业所持有的柿竹园 100%股权, 五矿集团旗下矿山企业也将逐步注入到上市公司主体内,有助于完善公司在钨全产业链的布局。 在资源自供能力提升的同时, 随着国内制造业景气度持续改善, 下游需求有望不断回升, 推动公司业绩进一步改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随着后续矿料自供比例提升, 公司原料成本压力有望得到缓解, 公司作为刀具和硬质合金领域的国内龙头企业, 下游需求 逐步改善有望带动业绩边际改善。 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11/6.48/7.35亿元, 对应 EPS 分别为 0.37/0.46/0.53元, 5月 6日股价对应PE 分别为 32.5/25.6/22.6倍,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回升不及预期、 原料价格大幅波动、 资产注入不及预期等。
华菱钢铁 钢铁行业 2024-05-08 4.99 -- -- 5.43 3.82%
5.18 3.81%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 年一季度业绩公告, 公司实现营收 369.12 亿元, 同比-7.2%、 环比-16.2%; 归母净利润 3.92 亿元, 同比-43.1%、 环比-59.8%。 Q1 经营业绩短期承压。 2024Q1 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 环比下滑较大, 一季度业绩整体承压, 毛利率为 5.86%, 同比-1.56pct、 环比-2.31pct, 归母净利率 1.06%, 同比-0.67pct、 环比-1.15pct。 费用端, 期间费用共 18.73 亿元, 期间费用率为 5.1%, 同比+0.3pct、 环比-1.1pct。 行业亏损面普遍扩大, 公司依托品种钢优势保持经营韧性。 2024 年初以来,国内钢铁行业普遍面临需求不足、 下游开工延后以及炉料成本高企等问题, 行业亏损面积过半, 2024 年 1-3 月统计局口径黑色金属冶炼加工利润总额亏损 213.6 亿元, 同比-165.2 亿元。 公司方面, 根据我们测算公司一季度吨钢毛利约 355 元, 环比-495 元, 即便面临行业盈利普遍下行加剧的压力下, 公司经营性盈利情况仍然具有较强韧性。 我们认为业绩承压主要有以下几点: (1) 量: 一季度各地区普遍出现项目开工迟缓、 订单偏弱的情况, 行业内普遍自发性减产以应对需求不足的问题, 公司产销量可能造成一定影响; (2) 成本: 春节前钢厂通常会有季节性囤货, 1 月铁矿石价格约在 1000 元左右, 原料成本压力明显。 行业逐步转暖, 需求不足以及原料成本压力或将逐步好转, 业绩压力有望缓解。 4 月以来, 钢材需求有所好转, 热轧表观需求已回升 320 万吨水平, 行业日均铁水产量也回落至 230 万吨水平, 相较于一季度行业需求疲软的态势而言已出现改善势头。 特别是近期地产销售端政策进一步松绑以及超长特别国债的加速落地, 后续基建领域实物量需求存在发力可能, 或进一步推动成材需求恢复。 而成本端, 前期高价矿料预计逐步消化完毕,公司有望通过调整原料结构进一步改善原料成本压力。 重点项目加速落地, 产品结构优化进程持续推进。 华菱湘钢精品高速线材改造项目全线热负荷试车, 棒材精整线二期等技改项目有序推进, 预计2024 年全面投产; 华菱涟钢冷轧硅钢一期一步等项目建成, 形成了 20 万吨无取向硅钢成品、 9 万吨取向硅钢半成品生产能力; 华菱衡钢产线升级改造工程第一步顺利完成, 推动精炼及铸坯效率明显提升, 并有效降低炼钢工序能耗和能源成本; VAMA 汽车板二期项目顺利竣工投产, 新增 45万吨高端汽车用钢年产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区域性板材龙头, 行业逆周期下, 其抗风险能力凸显, 高端化产品转型路线持续推进。 考虑到后续行业整体环境仍然处于下行周期, 我们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1.36/ 56.82/61.52 亿元, EPS 分别为 0.74/0.82/0.89 元, 5 月 6 日收盘价对应 PE 分别为 7.1/6.4/5.9 倍,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原料价格大幅波动、 行业需求大幅下滑等。
索通发展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5-07 14.20 -- -- 16.83 18.52%
16.83 18.52% -- 详细
业绩概要: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11亿元,同比下降21.08%;实现归母净利润-7.23亿元,同比下降179.85%,对应每股收益-1.40元。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06亿元,同比下降26.44%;实现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对应每股收益-0.08元。 阳极盈利下行叠加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公司业绩承压。2023年公司业绩亏损主要由于公司阳极盈利大幅回落以及石油焦价格下降带来资产减值。(1)量:2023年公司预焙阳极产量296.09万吨,同比增长10.32%;销售预焙阳极297.87万吨,同比增长10.53%,其中出口销售67.02万吨,同比下降6.86%,国内销售230.85万吨,同比增长16.86%。(2)利:2023年石油焦和预焙阳极价格持续快速下行,导致公司预焙阳极业务盈利承压,毛利率下滑12.4pct至1.41%。此外,由于2023年原材料、产品价格波动明显,公司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同时并购欣源股份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2023年资产减值损失高达8.27亿元,导致公司业绩进一步承压。 Q1公司经营性业绩好转。分季度来看,公司23Q1-24Q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3/-1.36/0.77/-3.91/-0.42亿元。23Q4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主要由于计提较多资产减值损失,23Q1-24Q1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2.91/-0.75/0.00/-4.61/0.00亿元。24Q1公司主营业务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止跌企稳,实现毛利3.09亿元,同、环比均实现改善,但因确认业绩补偿对应股份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导致归母净利润为负。 新建项目顺利推进,公司阳极产销量稳步扩张,锂电负极产品将快速放量。 (1)阳极:公司目前预焙阳极在产产能达282万吨,陇西索通30万吨铝用炭材料项目、湖北索通100万吨煅后焦项目、山东创新二期项目30万吨煅后焦项目争取2024年三季度投产,预期2024年末形成346万吨产能。(2)负极:公司内蒙欣源新建4万吨石墨化项目、嘉峪关盛源负极项目首期一步2.5万吨石墨化产能已建成调试。随着公司锂电负极项目稳步推进,公司锂电负极产品产销量将快速提升,贡献盈利。 公司积极布局海外市场。公司与阿联酋环球铝业(EGA)签署《投资谅解备忘录》,将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全球市场。此外,公司与InternationaMarineTermina(IMT)达成北美地区的物流码头及石油焦仓储业务合作,实现了石油焦等大宗原材料货物物流从炼厂焦池到海外码头的延伸,为上游的石油石化炼厂提供了货物物流及码头仓储管理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进一步夯实公司与海外石油焦生产厂商的深度战略合作,有望进一步降低原材料采购及物流成本,形成公司全球化石油焦原材料供应体系。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随着新建项目的稳步推进,未来公司预焙阳极产销量将不断爬升。此外,公司通过收购欣源股份和新建20万吨锂电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快速切入锂电负极材料,开启公司第二成长曲线,“预焙阳极+锂电负极”双轮驱动公司业绩增长。公司2024年阳产销量目标为330万吨,负极材料产销量目标为5万吨。我们预计2024-2026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7、5.66、8.64亿元,EPS分别为0.42、1.05、1.60元,4月30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33.3、13.4、8.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大幅下滑、原材料与能源成本大幅波动、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等。
永兴材料 钢铁行业 2024-05-06 46.21 -- -- 47.03 1.77%
47.03 1.77% -- 详细
业绩概要: 公司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和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1.89亿元, 同比下降 21.76%; 实现归母净利润 34.07亿元, 同比下降 46.09%; 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2.39亿元, 同比下降 47.66%。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20元(含税)。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00亿元, 同比下降 31.07%; 实现归母净利润 4.68亿元, 同比下降49.70%; 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08亿元, 同比下降 67.14%。 锂盐价格下滑致公司 2023年盈利回落。 价: 受行业供需格局逆转等因素影响, 2023年碳酸锂价格显著下滑, 根据 SMM 数据, 2023年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 25.88万元/吨, 同比下降 46.36%。 量: 公司锂盐二期项目于 2022年 10月全面达产, 2023年公司锂盐产品产销量实现稳健增长, 2023年公司锂盐产量 2.71万吨, 同比增长 37.30%, 锂盐销量 2.69万吨, 同比增长 36.43%。 特钢业务: 公司特钢新材料业务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变化, 不断调整和优化产品结构的比例, 实现量利齐升, 公司全年实现不锈钢产品销量 31.03万吨,同比增长 3.62%; 不锈钢产品吨毛利 0.27万元/吨, 同比增长 32.97%。 总体来看, 2023年公司盈利下滑主要受锂盐价格下降影响。 锂价下滑致业绩承压, 其他收益增加带动 24Q1公司盈利环比改善。 2023Q1-2024Q1, 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31亿元、 9.73亿元、 11.49亿元、3.54亿元和 4.68亿元, 2024Q1公司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 32.20%, 预计主要受益于其他收益的增加。量: 2024Q1, 公司锂盐销量 6900吨, 环比增长 0.83%。 价: 春节假期前下游需求低迷, 2024Q1锂盐价格整体偏低, 根据 SMM 数据,24Q1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 10.15万元/吨, 环比下降 27.76%。 此外, 公司不锈钢业务平稳运行, 盈利贡献预计相对稳定, 但 24Q1公司其他收益为 2.02亿元(其中来自政府补助金额约 1.8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 3396.75%, 环比增长 90.57%, 其他收益增加致 2024Q1公司盈利环比增长。 锂盐二期全面达产。 2022年 10月公司锂盐二期项目完成产能爬坡, 年产 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全面达产。 180万吨/年锂矿石高效选矿与综合利用项目已投入使用, 公司采选产能合计达到 360万吨/年, 基本覆盖年产 3万吨碳酸锂项目需求, 2023年起公司已具备年产 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产能并能够实现原料自给。 采选产能扩张稳步推进。 2024年 1月, 公司公告完成化山瓷石矿采矿许可证变更登记工作, 证载生产规模由 300万吨/年变更为 900万吨/年, 进一步提高了公司资源保障能力。 同时 300万吨/年锂矿石高效选矿与综合利用项目已完成相关部门审批, 正在建设中, 项目建成后公司将具备 600万吨/年选矿能 力ma,ry#将显著提高公司选矿端产能, 为公司下一步扩充锂盐生产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供给逐步过剩, 锂盐价格预计持续承压。 考虑到后续全球锂资源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 中期维度锂盐供需预计将持续偏过剩, 我们预计后续锂盐价格将持续承压。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随着公司矿端产能提升, 公司盈利有望持续增长, 但考虑到锂盐价格波动, 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进行调整, 预计 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6. 11、 18.72和 23.94亿元, EPS 分别为 2.99、 3.47和 4.44元, 4月 30日收盘价对应 PE 分别为 15.9、 13.7和 10.7倍,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锂盐价格大幅下滑、 环保政策收紧、 新能源汽车销售不及预期等。
鼎胜新材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5-06 10.43 -- -- 12.68 21.57%
12.68 21.57% -- 详细
业绩概要: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0.64亿元,同比下降11.76%;实现归母净利润5.35亿元,同比下降61.29%,对应每股收益0.61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19元(含税)。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21亿元,同比增长13.58%;实现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下降80.31%,对应每股收益0.03元。 铝箔盈利水平下降,公司业绩承压。公司2023年业绩回落主要受铝箔行业景气度下滑影响。(1)量:2023年公司铝箔产量合计约63.16万吨,同比下降6.42%;销量合计约63.26万吨,同比下降4.30%。(2)利:2023年公司铝箔单吨毛利同比下滑1782元至3160元,毛利率同比下滑4.76pct至12.91%。 虽然铝箔需求稳定,但行业供给增量明显,铝箔加工费承压导致公司盈利水平有所收窄。分季度来看,公司23Q1-24Q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1.96/1.18/0.67/0.30亿元,公司Q1业绩环比下滑,主要由于铝箔行业景气度下行导致公司盈利能力回落。 电池箔市场空间巨大,产销量快速释放。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发展潜力巨大,是公司后续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盈利点。保守估计,GGII预计到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550GWh,2030年有望达到3000GWh。对应电池铝箔需求量分别为54.25万吨、105万吨。此外储能市场以及细分领域的电动化,钠离子电池未来的市场化,未来10年全球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将超过10TWH,要求动力电池产业加快产能扩充,进而带动电池铝箔的需求量的大幅攀升。2022年7月21日,公司发布公告投资建设内蒙古“年产80万吨电池箔及配套坯料项目”。随着内蒙项目逐步投产,公司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电池箔产品产销量将持续提升。 持续完善全球化布局。随着美国IRA法案的实施及欧盟针对原产自中国的铝板带箔产品实施反倾销以后,将一定程度上限制我国铝箔的出口。公司分别在泰国和意大利设有生产基地,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走出去的铝加工企业。 公司是国内率先完成海外布局的铝箔企业,有望通过海外布局充分受益海外市场高增长,提升海外乃至全球市占率。另外,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境外公司股权的议案》,以现金形式收购了Sim铝业,收购总价预计5630万。Sim铝业分别在位于西斯特纳(意大利)和梅泽堡(德国)拥有两个生产基地,总生产能力约为13.5万吨/年。收购完成后,公司在欧洲将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即包含热轧-冷轧-箔轧等工序,既可为公司意大利子公司EuropeanMetasSr提供稳定的铝箔坯料,又可自身生产并销售铝板带箔类产品,如食品包装用铝箔、空调箔等传统产品。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铝箔产品的龙头企业,不断加强全球化布局,其规模优势显著。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22、5.78、7.21亿元,EPS分别为0.47、0.65、0.81元,4月30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2.0、16.0、12.9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大幅下滑、原材料与能源成本大幅波动、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等。
立中集团 交运设备行业 2024-04-30 19.38 -- -- 21.91 12.36%
21.78 12.38% -- 详细
业绩概要: 公司发布 2023年年度报告和 2024年一季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3.65亿元, 同比增长 9.33%; 实现归母净利润 6.06亿元, 同比增长 22.98%; 实现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的归母净利润 7.10亿元, 同比增长15.48%; 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5.19亿元, 同比增长 30.79%。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1.2元(含税)。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9.67亿元, 同比增长 16.49%; 实现归母净利润 2.74亿元, 同比增长132.47%; 实现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的归母净利润 2.96亿元, 同比增长94.24%; 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63亿元, 同比增长 220.78%。 主营业务持续放量, 公司盈利稳步提升。 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98%, 预计主要受产品销量增长以及车轮和铸造铝合金等板块单位盈利提高影响。 铸造铝合金板块: 随着新建产能的陆续落地, 公司铸造铝合金产销量持续增加, 2023年公司实现铸造铝合金销量 93.32万吨, 同比增长 11.49%; 公司铸造铝合金吨盈利 169.47元, 同比增长 44.61%。 车轮板块: 公司通过产能结构调整等方式, 持续提升车轮业务盈利能力, 2023年公司铝合金车轮销量 2120万只, 同比增长 21.28%; 车轮单只盈利 14.95元, 同比增长 2.80%。 中间合金板块: 2023年公司全面推进功能合金的市场化应用, 全年实现功能中间合金销量 8.66万吨, 同比增长 1.17%; 吨净利 1671.36元, 小幅下滑 0.86%。 总体上看, 2023年公司盈利增长主要受益于主营产品的持续放量和铸造铝合金等产品单位盈利的改善。 主营业务持续改善, 信用减值冲回增厚公司利润。 2023Q1-2024Q1, 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8亿元、 1.31亿元、 1.65亿元、 1.91亿元和 2.74亿元,2024Q1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32.47%, 环比增长 43.46%。 公司 24Q1盈利改善预计主要受益于铝合金车轮等传统业务的产销增长和应收账款坏账计提的变更。 量: 2024年一季度公司铸造铝合金、 铝合金车轮和功能中间合金等主营产品销量均同比提升; 利: 预计 2024年一季度公司铸造铝合金等产品单位盈利相对稳定。 此外, 2024年一季度公司应收款项坏账计提比例估计变更, 应收款项信用减值准备冲回 1.65亿元进一步增厚了其业绩表现(23Q1为-0.13亿元, 23Q4为 0.28亿元)。 整体来看, 2024Q1公司盈利增长主要依靠主营业务销量增长和信用减值准备冲回。 产品结构升级+在建产能放量, 传统业务量利齐升。 公司在功能中间合金、铸造铝合金和铝合金车轮等三大传统业务领域均布局有新产能, 随着在建产能逐步落地投产, 公司产品产销量有望逐步增加。 三大业务盈利能力提升均有强逻辑支撑: (1) 功能中间合金板块, 高端晶粒细化剂和航空航天级中间 mary#合金等高附加值产品逐步放量, 产品结构优化; (2) 铸造铝合金板块, 随着再生铝使用比例提高, 单位成本下降; (3) 车轮板块, 高附加值的大尺寸车轮销量占比提升, 提高了板块整体盈利能力。 一期项目部分投产, 锂电材料项目打造业绩增长第二曲线。 公司在锂电新能源材料领域 6.1万吨产能项目规划分为两期, 其中一期项目产能总计 3.4万吨,一期部分产能已于 2023年 12月建成投产。 锂电项目主要产品包括六氟磷酸锂等锂电池电解质和氟化盐, 其中, 氟化盐用作公司功能中间合金原料, 六氟磷酸锂等电解质产品直接对外出售, 在传统业务领域之外, 为公司打造业绩增长第二曲线。 一体化压铸大势所趋, 公司免热铝材料优势明显。 在汽车趋向轻量化发展的背景下, 一体化压铸技术逐步推广, 催生了市场对于免热处理材料的需求。 公司通过多年来的技术攻关, 现已成功开发出免热处理材料并申请专利, 公司免热处理合金不仅解决了国外同类产品广泛存在的偏稀性问题, 而且成本降低了 15%-20%。 为了推进免热处理合金材料下游市场的顺利应用, 公司已完成了 FTO 报告, 确保了公司免热处理合金技术的自由使用和开发, 并使通过该技术生产的产品投入海外市场时能够受到保护。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高和一体化压铸技术应用范围不断拓展背景下, 免热处理合金业务有望为公司打开业绩增长新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随着公司三大传统业务领域新建产能的逐步落地, 公司产品产销量有望逐步增加; 高端晶粒细化剂等高端产品营收占比不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增强。 新能源材料项目即将落地, 开辟业绩增长新路径。 一体化压铸技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应用推动了上游原材料订单释放, 公司作为国内免热处理合金市场领跑者, 有望率先受益, 考虑到近期锂盐价格大幅波动, 可能对公司锂电材料项目产生一定影响, 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进行调整, 预计 2024-2026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65、 10.13和 11.62亿元, EPS分别为 1.38、 1.62、 1.86元, 4月 26日收盘价对应 PE 分别为 14.2、 12.2、 10.6倍,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铝价大幅波动、 人民币汇率波动、 一体化压铸应用不及预期等。
天齐锂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4-10 48.60 -- -- 52.19 3.35%
50.22 3.33% -- 详细
业绩概要: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5.03亿元,同比增长0.13%;实现归母净利润72.97亿元,同比下降69.7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71.77亿元,同比下降68.88%。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5元(含税)。 锂价下滑叠加投资收益减少,2023年公司盈利回落。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2.97亿元,同比下降69.75%,主要受公司主营产品碳酸锂价格下跌影响。价:受供需格局逆转等因素影响,2023年SMM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为25.88万元/吨,同比下滑46.36%。量量::2023年公司碳酸锂销量约5.67万吨,同比下滑2.48%。此外公司参股公司SQM2023年业绩同比下降48%,致使公司2023年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下降约27.78亿元;另外2022年内公司参股的SES在纽交所上市,公司对其长期股权投资变为投资收益,2023年内无此项,导致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减少约12亿元;除上述因素外,2023年内由于泰利森精矿价格偏高,公司分配给澳洲少数股东利润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公司归母净利润下滑。 投资收益下降叠加存货跌价,Q4盈利环比下滑。2022Q4-2023Q4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43亿元、48.75亿元、15.77亿元、16.46亿元和-8.01亿元。 23Q4公司亏损,主要受碳酸锂价格下滑导致的存货跌价以及投资收益回落影响。价价:根据SMM数据,23Q4电池级碳酸锂均价约14.06万元/吨,同比下降74.54%,环比下降41.61%,锂盐价格大幅下滑导致公司碳酸锂业务利润显著回落;量::受下游需求波动等因素影响,预计23Q4公司锂盐销售环比基本持平。此外,由于碳酸锂价格下滑,存货跌价等因素导致公司Q4计提了6.38亿元资产减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利润释放;公司参股企业SQM业绩下滑,使公司23Q4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环比下降10.59亿元。总体来看,23Q4公司盈利下滑主要受锂盐价格大幅回落导致的存货跌价和投资收益减少影响。 资源端、冶炼端产能持续扩张。资源端:公司控股子公司泰利森为全球最大的锂开采运营商。目前拥有产能162万吨/年,远期规划产能超过210万吨/年。冶炼端:公司现阶段拥有各类锂化工产品产能8.88万吨/年,在公司中期规划中,已宣布的规划锂化工产品产能+现有锂化工产品产能合计超过14万吨/年。资源端和冶炼端产能不断扩充,为公司业绩提升注入强劲动力。紫金矿业入股子公司,强强联合加快矿端开发进度。2023年5月,公司全资子公司盛合锂业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紫金矿业。本次增资计划由紫金矿业的全资子公司海南紫金锂业以现金方式认购盛合锂业20%股份,公司及公司全资子公司射洪天齐放弃本次对盛合锂业的全部优先认缴出资权。增资完成后,公司及子公司合计持有盛合锂业80%的股权,海南紫金锂业持有盛合锂业20%的股权。引入紫金矿业作为盛合锂业战略投资者,有利于充分发挥公司拥有的资源优势和紫金矿业在矿产开发与建设方面的优势。 供给过剩压力仍存,锂盐价格预计持续承压。考虑到后续全球锂资源新增产能的陆续释放,中期维度锂盐供需预计将持续偏过剩,我们预计后续锂盐价格将持续承压。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后续锂盐价格波动,因此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期进行调整,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 11、43.75、52.31亿元,EPS分别为1.83、2.67、3.19元,4月3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7.8、19.1、16.0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大幅下滑、锂盐价格大幅波动、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等。
博威合金 有色金属行业 2024-01-12 15.42 -- -- 16.08 4.28%
21.87 41.83%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3年业绩预增公告, 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8至 12.3亿元, 同比增长 101.09%到 129.02%; 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0.5至 12亿元, 同比增长 90.1%到 117.25%。 新材料业务: 公司 2023年下半年以来新材料业务持续得到改善, 销量保持稳步回升的势头, 我们预计新材料利润 2023年全年或在 3亿元左右。 当前 5万吨带材项目产线已经陆续投产, 产能尚在爬坡期, 因此产线转固短期对成本造成一定压力, 叠加 2023年上半年棒材销量下滑, 产能利用率偏低拖累了单吨净利表现。 从下游情况看, 随着此前消费电子、 半导体等下游需求逐步企稳, 2023Q4销量有望继续环比提升。 2023年全年我们预计销量或维持在 19.8万吨左右。 光伏业务: 受益于美国光伏市场需求高景气以及供给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公司光伏业务 2023年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成为推动整体业绩大增的主要利润来源。 根据公司 2022年年报指引, 2023年公司全年光伏销量为2.2GW, 我们预计公司光伏业务 2023年全年利润有望保持在 8亿元以上。 对于光伏业务盈利水平与市场有一定差异的原因我们判断如下: 一方面,由于公司组件产品在途存货较大, 实际可确认收入的体量与当期发货量可能有一定体量确认上的差异。 公司是采用 DDP 模式, 货物必须清关到达客户项目地交付后才能开票确认收入, 整个周期或在 40-50天, 在途库存较大; 另一方面, 原有光伏产线的部分设备或难以跟上当前新一代光伏技术和市场需求, 或存在部分资产减值情况, 对整体盈利情况造成一定短期影响。 新材料业务压力测试已过, 2024年或将继续改善。 2023年国内宏观环境波动较大的背景下, 新材料业务作为偏顺周期的链条也受到一定影响, 特别是当 5万吨板带材项目投产后仍处于爬坡期, 产线转固对于单吨净利水平造成较大压力, 单吨净利最低或接近盈亏平衡点。 但随着产线的逐步爬坡和棒材销量的恢复, 盈利能力显著修复, 特别是在 2023年 8月华为 5G手机回归后, 我们判断消费电子需求改善对带材销量的拉动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同时, 汽车电子用铜合金需求或也保持向好增长, 2023Q4新材料业绩有望保持环比增长。 2023年全年成为新材料的压力测试年, 盈利能力底部测试已经完成。 展望 2024年, 在 5万吨项目逐步爬坡实现盈利以及新材料整体销量趋势向好的情况下, 2024年新材料业务表现或将迎来触底回升。 2024年光伏业绩增速不必过分悲观。 我们认为对于光伏业绩预期的过分博弈可能会错失对公司中长期配置的窗口期, 光伏组件公司 PE 估值也大多 下探到 10X 以下, 悲观预期交易也形成一定共识。 对于明年的业绩增速的担忧核心是美国市场环境和政策放松造成的供给冲击。 (1)业绩: 我们判断明年新建 3GW 电池片或在年末投产, 或将贡献一定新增销量, 同时公司采取锁价模式, 单价上或不必过分担忧。 (2)市场: 对于美国光伏政策博弈, 结合美国制造业回流国策以及未来当地装机需求量, 我们认为美国光伏进口政策出现大幅调整概率偏低。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新材料业绩持续改善趋势明确, 重视量变到质变的窗口期。 需要明确的是新材料业务戴维斯双击将是未来市值空间提升的关键, 光伏业务贡献利润但中短期估值承压。 估值角度看, 当前公司估值处于近几年底部区间, 若后期新材料业绩得以兑现, 估值或将持续修复, 建议逢低积极配置。 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45/13.45/13.96亿元, 对应 EPS分别为 1.46/1.72/1.79元, 1月 10日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0.5/9.0/8.7倍, 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材料订单偏弱、 项目建设进度低于预期、 美国光伏政策调整等。
永兴材料 钢铁行业 2022-01-20 122.88 -- -- 158.97 29.37%
158.97 29.37%
详细
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8%至至258%,维持“买入”评级1月18日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72亿元至9.24亿元,同比增长238%至25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53亿元至7.89亿元,同比增长316%至336%。考虑到2021Q4锂价大幅上涨,我们上调2021-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1(+0.46)、37.95(+12.53)、44.69(+16.70)亿元,EPS分别为2.27(+0.11)、9.35(+3.09)、11.01(+4.11)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55.3、13.4、1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锂盐价格持续走强,助力公司业绩维持高增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公司业绩预增主要来源于锂盐产品产销情况良好、锂电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SMM数据显示,2021年电池级碳酸锂平均含税价达到12.13万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176%。分季度来看,2021Q1-Q4电池级碳酸锂平均含税价逐季上升,分别达到7.45、8.88、10.98、20.98万元。尤其是2021年12月以来,锂盐价格进一步快速攀升,截至1月中旬,电池级碳酸锂含税价已经超过33万元/吨,未来公司锂盐业务有望继续充分受益。 碳酸锂二期项目蓄势待发,公司即将进入业绩集中释放期期展望未来,短期内全球锂供给紧张局面难以缓解,伴随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下游需求加速释放,锂价有望继续维持高位。与此同时,公司二期年产2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分两条线、各1万吨)正在顺利推进,预计分别将于2022年3月、6月投产,与之配套的年产180万吨选矿项目也将于2022年6月投产。根据公司公告,为了应对二期项目中可能存在采、选、冶短期内不匹配的问题,公司已经提前储备了近5万吨锂云母精矿。此外,公司超宽温区超长寿命电池项目现已处于大批量送样阶段,预计将于2022年H1投产,届时将为公司贡献另一业绩增量。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进程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大幅下滑等。
明泰铝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1-19 42.00 -- -- 47.17 12.31%
47.75 13.69%
详细
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3%至至82%,维持“买入”评级1月17日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5亿元至19.5亿元,同比增长73%至8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5亿元至16.5亿元,同比增长92%至104%。考虑到2021Q4铝价下跌导致的库存损失与年末费用的计提超出预期以及2023年高附加值产品的集中释放,我们下调2021年、维持2022年并上调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01(-1.07)、28.62、38.47(+1.63)亿元,EPS分别为2.79(-0.15)、4.19、5.64(+0.24)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15.3、10.2、7.6倍。铝价下跌和费用计提影响偏短期,并不改变公司未来的高成长属性,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多因素共同发力,助力公司业绩实现高增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来源于铝板带箔产销量大幅提升(2021年销量118万吨,同比增长约21%)、再生铝使用量持续增加、加工费多次上调与铝价上涨贡献的部分库存收益等。分季度来看,2021Q1-Q3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3、5.21、5.57亿元,同时预计2021Q4归母净利润为4.48亿元至5.48亿元,若取中值4.98亿元,则同比增长41.5%,环比下降10.6%。假设剔除Q4铝价下跌导致的库存损失与年末费用的计提,2021Q4公司业绩或依旧环比小幅增长,铝板带箔单吨盈利水平也或将继续提升。 产销量扩张叠加吨毛利提升,公司成长属性十足展望未来,随着义瑞新材、明晟新材、韩国光阳铝业等在建项目的陆续落地,预计2025年公司铝板带箔产销量有望达到200万吨以上。同时,伴随再生铝使用量的不断增加(预计新增的70万吨再生铝产能将从2022年Q1开始逐步投产)以及产品结构的持续升级(未来新增产能多布局在电池箔、铝塑膜铝箔、动力电池壳、汽车板等高附加值领域),公司铝板带箔产品吨毛利水平也将得到显著提升。产销量扩张叠加吨毛利提升,公司业绩有望继续维持高速增长。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进程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大幅下滑等
甬金股份 钢铁行业 2022-01-19 57.20 -- -- 62.67 9.56%
63.50 11.01%
详细
预计2021年年长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9%至48%,维持“买入”评级1月17日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75亿元至6.15亿元,同比增长38.74%至48.3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0亿元至5.90亿元,同比增长45.17%至55.72%。公司业绩符合预期,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7、9.15、11.97亿元,EPS分别为2.56、3.93、5.14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22.3、14.6、11.1倍,维持“买入”评级。 产能持续释放,助力公司业绩维持高增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公司业绩高速增长主要来源于冷轧不锈钢板带产品产销量的大幅提升,包括公司IPO募投项目部分产能释放、2021年下半年浙江迁建一期项目部分投产与广东甬金、青拓上克产能满负荷释放等。分季度来看,公司2021Q1-Q3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1.11、1.73、1.52亿元,同时预计公司2021Q4实现归母净利润1.39亿元至1.79亿元,若取中值1.59亿元,则同比增长2.32%,环比增长4.67%。在限电限产等负面因素扰动下,公司Q4业绩依旧继续维持小幅增长态势。 不锈钢冷轧龙头新建项目快速推进,业绩迎来持续收获期近年来,公司依托成本优势不断加快产能扩张步伐。除此前在建/筹建的江苏甬金、越南甬金、泰国甬金等项目外,公司宣布新建甘肃甬金年产22万吨精密不锈钢板带项目与印尼甬金年产70万吨宽幅冷轧不锈钢板带项目,进一步布局内陆与印尼市场。与此同时,公司多元化经营进程也持续加速,年产5.5万吨宽幅金属层状复合材料项目与年产10万吨不锈钢钢管及配件项目的部分产能已于2021年年底开始陆续释放。伴随在建项目的陆续落地,公司有望进入业绩集中释放期。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进程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大幅下滑等。
海亮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21-12-30 12.38 -- -- 12.94 4.52%
12.94 4.52%
详细
切入铜箔赛道,打造“铜管”+“铜箔”双主业,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30余年深耕铜加工领域,铜管业务方面:未来产能翻倍,行业景气度回升叠加公司降本增效将推动其吨盈利不断提升,公司传统业务重回高增长;除此之外,公司全面切入锂电铜箔业务,新能源业务蓄势待发。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8/17.22/24.4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7/0.88/1.2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6/14.2/10.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剩者为王:铜管需求企稳向好,行业深度洗牌进行时需求端:在经历持续“寒冬”后,铜管需求有望回升。一方面,新国标推广推动铜管需求稳步提升,另一方面,建筑、医疗、海水淡化等新型消费领域也正多点开花。 供给端:在后疫情时代下行业恢复分化严重,集中度正持续向头部靠拢。而过去几年部分头部企业已出现大幅亏损,中小厂盈利可能更加堪忧,行业洗牌深度前所未有。而公司仍逆势扩张,将成行业“剩者之王”。 锂锂电铜箔迎来黄金时代,依托后发优势加快布局“极薄化”锂电铜箔将是未来主流趋势,极薄锂电铜箔供需缺口将加剧,刚性供需缺口短期难以弥补,我们预计到2023年其全球缺口扩大至13.93万吨。公司可充分发挥30年发展的深厚底蕴形成快速切入锂电铜箔赛道能力,预计2023-2025年公司锂电铜箔年产能将分别达到5/10/12万吨,标箔年产能在2025年达3万吨。 技术+规模+管理轮番推动公司持续降本增效技术:新产线技术+智能工厂赋能生产,单线人均降本增效空间有望进一步挖掘。 规模::技术创新推动未来生产基地形成10万吨级产能规模,生产成本费用有望较大下降。管理:精细化管理赋能长期可持续降本,单吨制造费有望不断下降。 产能翻倍+吨吨盈利修复,业绩有望迎来量价齐升预计2025年整体产能翻倍,市占率持续提升;公司一方面不断实现内部降本,另一方面,未来其加工费有望底部回暖,涨价+降本共同推动吨盈利稳步提升。 风险提示:行业下游需求疲软;供给出清不及预期;新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等。
华友钴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1-12-13 124.00 -- -- 128.80 3.87%
128.80 3.87%
详细
二十年深耕穿越周期,迈入成长腾飞在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正经历着从国内钴业龙头向全球锂电材料行业领导者的转型之路,随着印尼镍项目建设进度加速推进以及下游锂电材料产能不断扩大,锂电材料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成效渐显。公司有望凭借“上游资源增利润,下游材料出业绩”弱化价格周期对业绩的扰动,助力公司穿越周期,加速迈入成长。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97/44.40/59.8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78/3.64/4.9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5.3/34.7/25.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已基本打通:镍资源和三元材料是未来业绩增长的核心上游资源:目前钴和铜冶炼年产能为3.9万吨和11.1万吨,钴铜作为传统业务将持续为公司一体化转型提供稳定的原料供应。印尼镍资源项目作为公司“二次创业”主阵地,产能规划共达22.5万金属吨(权益产能9万金属吨),华越湿法项目已投料试产成功,华科火法项目落地将紧随其后,未来将成为业绩增量核心看点之一,也是公司向锂电产业链一体化转型的关键。下游材料:目前三元前驱体年产能共计10万吨,我们预计到2022/2023年产能将达22.5/32.5万吨。而公司通过与三元高镍和磷酸铁锂领域的头部企业强强联合,全面打通下游锂电材料布局的最后一环,实现三元+磷铁双路线齐发。目前公司拥有三元正极材料产能总计约10万吨,我们预计2022-2023年正极材料年产能达17.2/22.2万吨。公司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红利期中加速产能释放,推动业绩高速增长。 产业链一体化布局+生产制造园区化构建低成本核心优势产业链一体化::公司一体化战略已部署六年,基本完成了全产业链闭环生态建设。 公司印尼镍项目无论在投产进度、产能规模和吨投资额上都具备明显竞争优势。 随着华越湿法项目顺利投料试产,华科火法项目紧随其后,我们预计到2022年将贡献权益产量约3万金属吨。公司有望加速释放低成本优势潜力,助力正极材料盈利水平再高一线。生产制造园区化:公司通过园区化生产,实现“资源共享、隔墙供应”,从而简化工艺流程,大幅降低前驱体生产成本的同时优化品控管理。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正极材料市场竞争加剧、新建项目不及预期等。
嘉元科技 2021-11-15 146.10 -- -- 168.88 15.59%
168.88 15.59%
详细
高速成长的锂电铜箔龙头,给予“买入”评级公司是国内高精度锂电铜箔龙头企业,通过深度绑定下游大客户、突破极薄锂电铜箔生产壁垒,不断强化其护城河优势。未来业绩主要由两方面驱动,一是产量快速增长,二是吨盈利稳步提升,而吨盈利提升则是其产品结构升级与行业加工费上涨的共同作用所致。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5.62亿元、10.11亿元、16.62亿元,EPS分别为2.44元、4.38元、7.20元,当前股价对应2021-2023年PE分别为60.3倍、33.5倍、20.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锂电铜箔供需抽紧,行业加工费或稳步上行行受益于新能源车和储能的放量,锂电铜箔需求大幅增长,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全球锂电铜箔/极薄铜箔需求复合增速达35.43%/79.03%;供给方面,虽然行业计划扩张的产能规模庞大,但仍面临设备、资金、工艺等掣肘,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全球锂电铜箔/极薄铜箔供给复合增速达22.97%/57.19%,低于需求增速,供需持续向好,极薄铜箔可能出现供需缺口,行业景气程度加速提升,并推动加工费进一步上涨,直接利好锂电铜箔生产厂商。 “产品技术—客户资源—成本优化”联动强化公司护城河优势产品技术、客户资源、成本优化是公司三大核心优势。技术优势提高客户认可度,推动产品快速出清;而通过与大客户的深度绑定,其产品适应性、定制化优势凸显;最后高周转率和规模快速扩张则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行业领先的降本能力。 成长逻辑:产能释放+吨盈利上行公司极薄铜箔持续放量,公司预计2021-2023年产能将从2.60万吨增长到7.16万吨;同时极薄铜箔供需紧缺支撑加工费上行叠加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有望带动吨盈利维持高位,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吨盈利分别为3.10/3.39/3.38万元/吨,量价齐升,公司业绩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风险提示:下游新能源销售及极薄铜箔渗透率不及预期、产品结构单一和下游应用领域集中、公司铜箔产能扩建不及预期、公司产能达产后的产能消化等风险。
甬金股份 钢铁行业 2021-10-21 41.86 -- -- 50.42 20.45%
62.87 50.19%
详细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维持“买入”评级10月 18日公司发布 2021年三季报, 1-9月实现营业收入 224.87亿元,同比增长65.11%,实现归母净利润 4.36亿元,同比增长 68.25%,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 4.18亿元,同比增长 78.88%。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97、 9.15、 11.97亿元, EPS 分别为 2.56、 3.93、 5.14元,当前股价对应 2021-2023年 PE 分别为 16.6、 10.8、 8.3倍,维持“买入”评级。 财务分析: 毛利率略有下滑,期间费用率继续处于较低水平2021年 1-9月公司销售毛利率 4.74%,同比下降 0.19pct,主要系执行新收入准则后将运费等计入营业成本及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销售净利率 2.33%,同比增加 0.09pct。期间费用率方面, 2021年 1-9月公司管理费用率 0.42%,同比增加0.14pct; 销售费用率 0.08%,同比下降 0.77pct, 主要系将运费等计入营业成本所致;财务费用率 0.15%,同比增加 0.12cpt;研发费用率 1.10%,与 2020年同期基本持平。 合计来看, 1-9月公司期间费用率仅为 1.75%, 继续处于较低水平。 销量小幅下滑叠加研发费用增加, Q3业绩环比小幅回落根据公司公告, 2021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52亿元,同比增长 47.77%, 环比下降 12.53%, 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 1.47亿元,同比增长 57.67%,环比下降10.72%。 公司业绩环比小幅回落的主要原因在于: (1) 2021Q3公司冷轧不锈钢板带销量 53.88万吨,较 Q2环比下降 2.15万吨(Q1-Q3销量分别为 48.46、56.03、53.88万吨); (2) 2021Q3公司研发费用 1.06亿元,较 Q2环比增加 0.26亿元。 在建项目陆续落地,继续看好公司低成本下的产能扩张作为国内冷轧不锈钢板带龙头, 公司依托成本优势不断加快产能扩张步伐。 未来随着公司年产 12.5万吨精密冷轧不锈钢板带等在建项目的陆续投产, 我们预计2020-2023年公司各类产品总产能将由 168.5万吨/年逐步增长至 346.5万吨/年,公司业绩有望迎来集中释放。 风险提示: 产能投放进程不及预期、 下游需求大幅下滑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