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任春阳

华鑫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050521110006。曾就职于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东师范大学经济学硕士,5年证券行业经验,2021年11月加盟华鑫证券研究所,从事计算机与中小盘行业上市公司研究。...>>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12.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远海科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5-17 22.56 -- -- 28.78 26.90%
32.33 43.31%
详细
智慧交通和智慧航运领先企业,业绩稳步增长公司成立于2001年,由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等5家企业联合创立,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公司主要从事智慧交通、智慧航运、智慧物流、智慧安防等业务。成立之初,公司主要从事智慧交通业务,作为行业开拓者之一,公司目前拥有省级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平台软件、ETC不停车收费系统、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特大隧道和桥梁机电系统以及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等一系列解决方案,技术实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而后,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为强有力的依托,拓展智慧航运业务,公司在船公司、代理、仓储、码头、船员管理等多个航运信息化领域拥有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和成功案例,已经成为国内航运信息化领域的领军企业。近几年公司加快推进由项目型向平台型、产品型的转型升级,同时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赋能行业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公司营收从2015年的6.5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7.52亿元,CAGR为15.20%,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5484万元增长到1.82亿元,CAGR为18.69%,业绩稳步增长。 集团数字化转型重要载体,打造智慧航运第二增长曲线公司隶属于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其是全球最大综合航运企业之一。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经营船队综合运力11382万载重吨/1394艘,排名世界第一。其中,集装箱船队规模302万TEU/487艘,居世界前列;干散货船队运力4514万载重吨/437艘,油、气船队运力2918万载重吨/228艘,杂货特种船队587万载重吨/175艘,均居世界第一。中远海运集团也确立了以航运、港口、物流等为基础和核心产业,以航运金融、装备制造、增值服务、数字化创新为赋能和增值产业的“3+4”产业生态,作为集团数字化转型的重要载体,公司基于多年行业积累的经验,逐步构建起覆盖航运物流信息化、数字化各领域的解决方案,包括船视宝平台、航远管理平台、船员管理平台、集装箱资产管理数字化运营平台等。2022年公司智慧航运业务实现营收2.81亿元,同比大增46.76%。公司近几年持续加大拓展智慧航运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推进航运数据要素潜能挖掘,新增业绩看点公司基于智慧航运业务的优势,持续打造航运数字化产品。 “船视宝”平台成为上海数据交易所首批挂牌产品,船视宝平台已汇聚了船舶、港口、航线、船期、气象等302亿条数据,形成船舶航行全生命期行为动态6700多万条,提供API查询次数7.3亿。船视宝总体分为三个方向:1)面向船舶和船队管理服务,围绕船舶运行效率、风险管控、能耗、碳排放和海事监管规则遵守程度等功能;2)面向全球供应链的服务,包括供应链可视化、供应链优化以及供应链智能管控等内容;3)航运大数据分析服务,通过航运大数据分析可以生成各类航运运营相关指标,服务金融机构以及高校、研究机构等,截止2022底船视宝平台累计推广企业用户300余家,个人用户总数5万余人。公司加快推进航运数据要素潜能挖掘,航运数据中台已新融合了班轮船期、沿海船舶档案等8大类新数据,分析和挖掘深度广度进一步增强,航运数据业务新增业绩看点。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2-2024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31、2.94、3.41亿元,EPS分别为0.62、0.79、0.9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6、29、2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低于预期的风险、数据要素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等
通行宝 计算机行业 2023-05-01 24.99 -- -- 27.90 10.89%
27.71 10.88%
详细
公司近期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及第一季度业绩报告:公司2022年实现营收 5.97亿,同比增长 0.62%,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下降 19.6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40亿元,同比下降 14.7%;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营收 1.33亿元(+16.84%),实现归母利润 0.41亿元(+33.2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0.41亿元(+ 36.38%)。对此,我们点评如下投资要点智慧交通运营管理业务提升明显,期间费用率影响业绩公司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5.97亿元,同比增长 0.62%,归母净利润 1.51亿元,同比下降 19.62%,净利润增速低于营收增速主要系期间费用增加所致。分业务来看,智慧交通电子收费业务营业收入 3.02亿元,同比下降 16.54%,毛利率48.49%(同比+4.61pct);智慧交通运营管理系统业务营业收入 2.81亿元,同比增长 28.13%,毛利率 46.61%(同比-0.87pct);智慧交通衍生业务实现营收 1414.50万元,同比增加 14.52%。盈利能力方面,2022年公司毛利率 48.42%(同比+2.64pct),净利率 27.95%(同比-6.02pct)。费用方面,2022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3.35%(同比 +2.97pct ) /19.37% ( 同 比 +2.77pct ) /-8.62%(+0.70pct),研发费用方面,2022年全年研发费用 0.47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30.96% , 费 用 率 为 7.92% ( 同 比+1.83pct),费用增加主要系职工薪酬及创新投入增加所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 24.11%,同比提高 6.45pct,期间费用增加影响了公司的净利润增速。 智慧交通平台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业绩稳定增长公司是全国领先的为高速公路、干线公路以及城市交通等提供智慧交通平台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三个方面:1)以 ETC 为载体的智慧交通电子收费业务,公司是江苏省唯一的 ETC 发行服务机构,ETC 用户数已达 2215万个,用户覆盖区域已遍布全国 31个省份;2)以云技术为平台的智慧交通运营管理系统业务,依托云大物智等技术进行智慧交通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有效支撑综合交通运营决策管楷体 理与服务,聚焦智慧交通指挥调度、运营服务、综合管理三大业务场景,已形成“畅行高速、品质高速、智慧高速”三大服务主题、“调度、收费、养护、服务、综管、数智、运维”七大产品体系十余个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智慧交通云服务系列产品;3)智慧交通衍生业务,主要为以“ETC+”为内核开展生态场景搭建,融合高速通行、停车、加油、路域经济、养车用车等用户服务,创新商业模式,打造 ETC 生态圈衍生业务,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车生活服务。2019年国家政策推动 ETC 用户数实现爆发式增长后,2020年开始回归稳态,公司营收从 2020年的 4.66亿元增长到 2022年的 5.97亿元,CAGR 为 13.19%,2019年净利润为 1.71亿元,由于2022年期间费用增加的缘故,2022年净利润下滑至 1.51亿元,整体波动不大。 掌握大量交通数据,受益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近期政策不断:1)2022年 4月 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生产要素;2)2022年 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据二十条;3)2023年3月国家数据局成立等,此外还有数据资产入表等一系列政策推动,数据要素迎来发展良机。根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数据,2021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 815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超过 25%,即2025年约为 1989亿元。 截至 2022年末,公司 ETC 用户数已达 2215万个,智慧停车场 1519个,以及围绕 ETC+打造的生态圈,会产生大量的数据,可以为银行、保理公司、货车承运平台等机构提供获客渠道、产品运营策略优化及风险管理措施等供应链协同服务。凭借 ETC 用户数量及数据体量优势,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数据要素市场建设。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 2.08、2.66、3.30亿元,EPS 分别为 0.51、0.65、0.81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9、39、3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数据要素政策推进及执行低于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等。
迈拓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4-27 23.48 -- -- 27.88 16.90%
27.45 16.91%
详细
公司近期公告:1)2022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 3.58亿元,同比下降 12.27%,实现归母净利 1.09亿元,同比下降 22.11% ; 2) 2023一季 报: 报告 期内公 司 实现 营 收9971.74万元,同比增长 32.40%,实现归母净利 4123.60万元,同比增长 33.54%。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投资要点2022业绩受疫情有所影响,2023Q1开始恢复2022公司业绩有所下滑,主要是因为受疫情影响,公司下游客户供水供热企业的招投标以及公司产品的交付实施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延迟,另外原材料(锂电池、铜等)的价格上涨较为明显,导致公司采购成本上升。此外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 1618.94万元,对 2022年业绩也有一点程度影响。分业务来看:超声水表实现营收 3.13亿元,同比下降 6.87%,毛利率 55.48%,同比下降 2.29pct;超声热表实现营收 0.39亿元,同比下降 44.06%,毛利率 50.63%,同 比 下 降 5.40pct 。 销 售 / 管 理 / 研 发 / 财 务 费 用 率 为12.51%/3.86%/5.34%/-0.50% , 分 别 同 比 增 加2.40/0.30/1.53/-0.29pct,期间费用率为 21.20%,同比增加 3.94pct,期间费用有所增加。随着疫情影响的因素逐步消除,公司业绩也开始有所恢复,2023Q1公司实现营收9971.74万元,同比增长 32.40%,实现归母净利 4123.60万元,同比增长 33.54%。 超声水表行业龙头,业绩快速增长公司成立于 2006年 12月,专业从事智能超声水表和热量表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通过构建软硬件相结合的一体化产品生态为智慧水务、节能供热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公司目前主要产品包括超声水表、超声流量计、智能消火栓、超声热量表、智能衡流阀及其配套产品,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集中供热、消防安全等方面。公司是国内最先将超声流体测量技术应用于户用水表和户用热量表领域的企业之一,产品核心技术及核心零部件都为公司自主研发生产,拥有全部产品的自主知识产权及专利技术。在国内市场上,公司目前在超声水表行业内已占据较高市场份额,在国际市场上,公司已获得欧盟 MID 工厂认证,公司智能水表产品已获得欧盟 CE 资质认证、MID 产品认证,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应用,已经成长为超声水表行业龙头。凭借着技术和产品优楷体黑体楷体 势,公司营收从 2016年的 0.92亿元增长到 2021年的 4.09亿元,CAGR 为 34.77%,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 3456万元增长到 1.40亿元,CAGR 为 32.28%,业绩快速增长。 行业渗透率提升+产能释放,公司成长空间广阔在智慧水务政策以及水务企业降本增效等推动下,智慧水表的需求不断提升,需求量从 2009年的 571万只增长到 2019年的 3230万只,预计 2026年将达到 7094万只。而在智能水表市场中,仍以智能机械水表为主,2019年超声水表的销量约 100万只,占水表/智能水表的比重为 1.41%/3.10%,超声水表的渗透率很低。相较于智能机械水表,智能超声水表具有测量范围宽、计量灵敏度高、双向计量等优点,可以实现流量实时抄读、管网漏损检测、压力在线监测、数据挖掘分析等功能,更好地满足智慧水务建设的要求,因此智慧超声水表的渗透率有望提升。 作为智能超声水表龙头,公司此前产能只有 70万只/年,2018-2020年产能利用率为 106.31%/108.71%/126.74%,产能利用率一直处于高位,随着募投项目年产 200万只超声计量仪表项目投产,产能瓶颈问题得到解决,伴随着行业渗透率稳步提升,公司长期成长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超声水表的渗透率稳步提升以及公司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预测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0、2.41、3.12亿元,EPS 分别为 1.29、1.73、2.24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9、 14、1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及执行低于预期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超声水表渗透率提升低于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订单获取及执行低于预期的风险、募投项目进展缓慢的风险等。
德生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3-04-21 15.01 -- -- 24.80 17.65%
19.23 28.11%
详细
公司近期发布 2022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 9.05亿元,同比增长 21.91%,实现归母净利 1.14亿元,同比增长24.26%,实现扣非后的归母净利 1.11亿元,同比增长25.32%。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投资要点业绩符合预期,人社运营及数据服务增速明显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9.05亿元,同比增长 21.91%,实现归母净利 1.14亿元,同比增长 24.26%,实现扣非后的归母净利 1.11亿元,同比增长 25.32%,业绩符合预期。分业务来看,一卡通及 AIoT 应用实现营收 6.98亿元(+23.23%),毛利率 45.52%,同比提高 4.36pct;人社运营及大数据服务业务实现营收 1.65亿元(+149.12%),毛利率 46.44%,同比提高 1.23pct,体现了公司在数字化民生服务领域的领跑优势。公司的综合毛利率 45.32%,同比提高 2.15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 11.90%/6.30%/9.24%/0.01%,分别同比减少 0.17/0.52/0.59/0.19pct,期间费用率为 27.45%,同比减少 1.47pct,期间费用控制良好。2022年公司主要经营合同新签订金额同比增长超过 30%,2023Q1预告归母净利润 1447.75–1597.52万元,同比增长 45-60%,充足的在手订单为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以社保卡为核心的民生综合服务商,业绩稳步增长公司成立于 1999年,主营业务为面向民生领域,建设以城市为单位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服务体系与数据产品体系,涵盖社保卡制发和应用、居民服务“一卡通”体系建设、基于大数据的人力资源运营服务、C 端智能客服、社保金融服务、农村电商运营服务等。基于在民生领域超过二十年的积累,公司不断进行应用场景创新与服务实践创新,目前已经形成围绕 “居民服务一卡通”与围绕“居民数据”的两大商业闭环,公司业务覆盖 28个省级行政区、150多个地市,在全国所有地级市的覆盖率已超过 50%,服务群体数亿,成为全国领先的民生综合服务商。公司营收从 2018年的 4.60亿元增长到 2022年的 9.05亿元,CAGR 为 18.45%,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7217万元增长到 1.23亿元,CAGR 为 14.18%,业绩稳步增长。 第三代社保卡低渗透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传统楷体楷体黑体 主业有保障近期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各地政府积极响应以第三代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建设政府主导下的全领域“多卡融合、一卡通用”的应用模式。截止 2022年底,全国社保持卡人数达到 13.68亿人,但绝大部分存量持卡为第二代和第一代社保卡,其中第三代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 2.67亿人,渗透率仅为19.52%,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2022年公司全年发卡量约3600万张,公司的三代卡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在行业领先地位,随着第三代社保卡的渗透率稳步提升以及公司在行业中的市场地位,传统主业稳步增长可期。 政策推动数据要素迎来发展良机,数据服务业务打开成长空间随着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近期政策不断:1)2022年 4月 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生产要素;2)2022年 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据二十条;3)2023年 3月国家数据局成立等,此外还有数据资产入表等一系列政策推动,数据要素迎来发展良机。根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数据,2021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 815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超过 25%,即 2025年约为 1989亿元。 公司基于社保卡大量用卡场景下沉淀的数据,叠加公司自身的数据资源和技术能力,融合多源数据要素,数据服务业务形成多种成熟的产品和商业模式:1)人力资源运营服务,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每个人塑造精细化就业画像,连接政府和就业市场,助力政府实现精准高效匹配;2)C 端智能客服,以 AI 知识图谱为核心,塑造高效的智能机器人,嵌入银行、政府等机构的各类网络服务渠道,为百姓提供咨询经办一体化的智能服务,并为政务服务降本增效;3)社保金融,公司通过提供“发放平台+监管服务”的模式,帮助政府实现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的发放、“信用就医无感支付”等。 公司的人社运营及数据服务有望受益于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实现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社保卡业务稳步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带来的数据服务业务快速增长。预测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0、2.60、3.02亿元,EPS 分别为 0.62、0.84、0.98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4、24、2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科达制造 机械行业 2023-04-19 13.48 -- -- 14.15 -0.91%
13.35 -0.96%
详细
公司近期发布 2022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 111.57亿元,同比增长 13.89%,实现归属净利润 42.51亿元,同比增加 322.66%,实现扣非后的归属净利润 42.13亿元,同比增加 342.46%。同时拟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6.8元。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投资要点净利润大增 322.66%,蓝科锂业投资收益贡献明显2022实现营收 111.57亿元,同比增长 13.89%,实现归属净利润 42.51亿元,同比增加 322.66%,实现扣非后的归属净利润 42.13亿元,同比增加 342.46%,净利润大增一方面是传统主业持续巩固,另一方面是蓝科锂业的投资收益的贡献,其对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影响为 34.50亿元。分业务来看,机械产品/建筑陶瓷/锂电材料/清洁环保设备分别实现营收 56.08/32.76/12.10/6.9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71%/39.69%/179.89%/-16.81% 。 公 司 的 综 合 毛 利 率 为29.45%,同比提高 3.48pct。公司的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 率 分 别 为 4.95%/7.14%/0.47%/2.92% , 分 别 同 比 减 少0.23/-0.53/0.16/0.52pct,公司的期间费用率为 15.49%,同比减少 0.37pct,期间费用控制良好。 建材机械盈利能力提升,海外建材新产线新产品同步拓展建材机械业务 2022年实现营收 56.08亿元,同比下滑2.71%,主要是因为 2022年国内市场受房地产影响,下游陶瓷客户需求收缩,导致国内营收下滑 23%,但国外市场接单与发货量均保持较好增长,海外市场接单占比首次突破55%;其中以印尼为代表的印马泰销区接单增速超 130%,中东及北非市场接单增速超 50%,除北部外的非洲市场接单增速超 60%,最终使得国外市场增长 28.76%,但建材机械业务毛利率 26%,同比提高 5.52pct,盈利能力提升明显。未来陶机业务一方面稳步提升毛利率,另一方面积极拓展陶机设备的跨领域应用,规划未来 5年实现陶机业务的百亿营收目标。 海外建材方面,目前已经在非洲肯尼亚、加纳、坦桑尼亚、塞内加 尔、赞比亚 5国合资建设并运营 6个陶瓷厂,2022年建筑陶瓷年产量达到 1.23亿平方米,同步在建陶瓷生产线4条,在建陶产能扩充的同时,公司适时进行品类拓展,启楷体黑体楷体 动了肯尼亚基苏木陶瓷洁具及加纳洁具项目的建设,并正在筹建坦桑尼亚建筑玻璃项目,未来将围绕“大建材”战略进行产线建设,并将区域策略性延伸至中东、亚洲及南美洲等地区。预计到 2023年公司司将拥有 19条建筑陶瓷生产线,年产能将超过 1.5亿平方米,洁具生产线 2条,建成后年产能达 260万件。公司持续深耕海外市场,新产线和新产品同步拓展,海外建材业务稳步增长可期。 蓝科锂业产能稳步提升,积极探索国外资源参股公司蓝科锂业(权益 43.58%)目前具备 1万吨工碳+2万吨电碳产能,2022年实现碳酸锂产量 3.10万吨,销量3.03万吨,2022年实现营收 114.95亿元、净利润 79.16亿元,年内为公司分红近 30亿元,给公司提供了现金流。展望未来几年,蓝科锂业现有 3万吨碳酸锂生产线产能的基础上,通过生产线技改及研发工作提升 1万吨产能。另一方面将延长产业链,丰富现有产品,此外,蓝科锂业后续还将会与盐湖股份的新建 4万吨/年基础锂盐一体化项目在建设、人员、经验等方面展开合作。此外,公司亦将积极考察勘探海外锂矿、石墨矿资源,寻找合适资源标的,为公司未来长期发展储备战略资源。 盈利预测根据公司近期经营情况以及碳酸锂价格下行,我们下调公司的业绩,预测公司 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 27.76、25.54、25.92亿元,EPS 分别为 1.42、1.31、1.33元,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10、10.8、10.7倍,下调公司至“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海外项目进缓慢风险、蓝科锂业产能扩张及销售低于预期风险、锂电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碳酸锂价格下降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等
每日互动 计算机行业 2023-04-13 25.00 -- -- 27.28 9.12%
27.28 9.12%
详细
公司近期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拟向 215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 1200万股(首次 966万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 20.02元/股,业绩考核条件为以 2022年营收或者净利润为基础,2024-2026年营收或者净利润分别较 2022年增长 35%/50%/70%,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投资要点国内领先的数据智能服务商,业绩稳步增长每日互动成立于 2010年,致力于用数据让产业更智能,公司将深厚的数据能力与行业知识(Know-How)有机结合,为互联网运营、用户增长、品牌营销、金融风控等各行业客户以及政府部门,提供丰富的数据智能产品、服务与解决方案,增能各行业数字化升级。聚焦数据智能赛道十余年,公司构建了“数据积累-数据治理-数据应用”的服务生态闭环,以开发者服务为基础,公司不断夯实数据底层,强化数据能力,为互联网客户提供便捷、稳定的技术服务与智能运营解决方案,通过构建数据智能操作系统 DiOS,将数据挖掘、萃取和治理能力向各行各业输出,帮助合作伙伴将数据资源打造成为数据资产,并进一步实现数据的价值兑换。深耕行业多年,公司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数据智能服务商,凭借着技术和项目经验优势,公司营收从 2015年的 1.77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 6.01亿元,CAGR 为 27.70%,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 3430万元增长到 1.14亿元,CAGR 为 27.15%,业绩实现稳步增长。 政策推动数据要素迎来发展良机,公司将充分受益随着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近期政策不断:1)2022年 4月 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首次将数据作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生产要素;2)2022年 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据二十条;3)2023年 3月国家数据局成立等,此外还有数据资产入表等一系列政策推动,数据要素迎来发展良机。根据国家工信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测算数据,2021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规模达到 815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市场规模复合增速将超过 25%,即 2025年约楷体黑体楷体 为 1989亿元。作为专业的数据智能服务商,公司具备数据资源以及应用场景优势:1)数据积累:公司开发者服务 SDK 累计安装量突破 900亿,积累了海量的线上线下数据;2)数据治理:公司推出具有治数能力的数据智能操作系统“每日治数平台”,将数据挖掘、萃取和治理能力向各行业输出。“每日治数平台”已在品牌营销、城市治理、智慧高速等领域进行落地应用,打通多模式变现途径,驱动产业数字化转型;3)数据应用:公司不断探索数据智能在垂直领域的落地应用,目前在商业服务、社会治理、智能交通等领域均有应用。此外公司与生态伙伴搭建大数据联合计算平台,积极参与中国数据智能与安全服务创新园(中国 (温州)数安港)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构筑数据流通的安全基座,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同时建设浙江省数据产品交易所、全国首家数据资源法庭、全国首家大数据专业仲裁院等,未来将充分受益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股权激励彰显未来信心,积蓄动能蓄势待发公司公布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该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量为 1200.00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 2.9993%。其中,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 966.00万股,占该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 2.4144%,首次授予部分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的 80.50%;预留 234.00万股,占该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时公司股本总额的 0.5849%,预留部分占本次授予权益总额的 19.5000%。该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 20.02元/股。激励考核目标以 2022年 为 基 数 , 2024-2026年 营 收 或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同 增35%/50%70%(净利润为归母净利润剔除股份支出费用),授予对象包括董监高、核心技术骨干等 210人,占公司总员工人数的 27.49%。限制性股票绑定公司与员工的利益利于公司长期发展。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 0.26、0.56、0.97亿元,EPS 分别为 0.07、0. 14、0.24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91、182、105倍,首次推荐,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恒生电子 计算机行业 2023-04-04 53.84 -- -- 59.10 9.44%
58.93 9.45%
详细
恒生电子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5.02亿元,同比增长18.30%,实现归母净利润10.91亿元,同比下降25.4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40亿元,同比增长20.90%。 投资要点控本降费效果显现,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2年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加速,公司积极洞察、把握和引导行业变革趋势,保持了业务持续增长。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5.02亿元,同比增长18.30%;实现归母净利润10.91亿元,同比下降25.45%,主要系资本市场波动,导致公司所持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22年为-1.66亿元,21年为4.14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40亿元,同比增长20.90%,主要系收入增速高于成本费用的增速。盈利能力方面,2022年公司毛利率73.56%(同比+0.56pct),净利率17.22%(同比-9.89pct)。费用方面,2022年公司实现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9.49%(同比-0.66pct)、49.47%(同比-1.85pct)、0.24%(+0.26pct),公司成本费用控制效果显现,其中财务费用率增加主要系公司本期汇兑损失及利息支出比上年同期增加所致。研发费用方面,2022年全年研发费用23.46亿元,同比增长9.68%,费用率为36.08%(同比-2.84pct),研发相关人员数量为7016人,占比52.07%,公司无论是研发人员数量还是研发费用投入均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金融IT龙头,受益于数字经济、金融信创、注册制等政策推动公司是国内金融IT龙头企业之一,聚焦金融行业,主要面向证券、期货、公募、信托、保险、私募、银行与产业、交易所以及新兴行业等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深耕行业28年,公司产品和技术领先、品牌影响力强、已连续15年入选FinTech100全球金融科技百强榜单,2022年排名第24位。公司营收从2013年的12.1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65.02亿元,CAGR为20.54%,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3.23亿元增长到10.91亿元,CAGR为14.48%,业绩稳定增长。展望未来,在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持续升级、金融信创加速推进、全面实施注册制、个人养老金等政策推动下,金融IT行业迎来发展机遇,公司将充分受益。 AI赋能金融“数智化”,金融IT龙头未来可期数智化将是未来十年改变金融业格局的一股核心力量,科技成为数智化变革的驱动力量,带来场景、流程、管理以及生产力的重构。ChatGPT、AIGC、数字人等背后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重要的科技变量。预计到2030年,整个金融行业将完成数智化升级。公司一直致力于围绕“数智化”战略,2016年即成立研究院布局AI技术,子公司恒生聚源已接入“文心一言”,未来计划在投研、投顾、营销、客服、运营、风控等全领域集成AI技术,为金融机构提供全场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及服务,持续助力金融机构提升数智化发展水平,公司作为国内金融IT龙头,在未来数智化浪潮中未来可期。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18.26、22.08、27.11亿元,EPS分别为0.96、1.16、1.4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5、46、37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及执行力度低于预期风险、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公司产品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等。
德宏股份 机械行业 2023-03-31 15.34 -- -- 16.58 8.08%
16.58 8.08%
详细
车用交流发电机领先供应商,积极切入储能赛道德宏股份自2001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车用交流发电机的研发和生产,经历了从获得汽车整车配套资格,到为国内主流商用车品牌配套,再到进入美国康明斯、美国纳威司达等国际著名企业的全球采购体系三个阶段。车用交流发电机是将车用发动机所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汽车的主要电源和车用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之一。 2022年8月,公司与全维度能源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浙江镇能科技有限公司,其中公司认缴出资1,200万元,占比60%,合资公司新建厂房12000平方米,将落成全自动化生产线3条,设计年生产储能系统3GWh,预计年产值50亿元人民币,主要产品包括家用微电网储能电源、工商业中大型储能电站。随后,2022年10月,公司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参股浙江全维度能源科技公司,全维度及其子公司产品技术涵盖便携式储能、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逆变器、电池管理系统(BMS)、储能变流器(PCS)、能源管理系统(EMS)等,目前主要产品为便携式储能电源等。从对于与全维度能源的参股与合资可以看出公司正积极切入储能赛道,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传统业务业绩暂时承压,预计2023年有望好转根据公司2022年业绩预告,2022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800-1200万元,同比减少69.17%到79.45%;实现扣非净利润240-640万元,同比减少79.65%到92.37%。由于下游需求不佳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2022年业绩承压。我们预计随着疫情影响消散、经济逐步恢复,商用车产销量有望恢复增长,而公司作为国内商用车配套交流发电机的主要供应商,2023年业绩有望好转。 储能业务快速放量,打开第二增长曲线公司与全维度签订销售框架协议,全维度拟向镇能科技采购储能产品金额总计不低于6亿元人民币,定价按成本加成方式。考虑到公司2021年全年营收为5.9亿元,我们预计此框架协议将给公司带来较大弹性,打开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传统主业有望复苏,储能业务新增业绩弹性,预测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0.1、0.56、0.85亿元,EPS分别为0.04、0.22、0.3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91、71、47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投资评级。风险提示储能产品生产及需求低于预期的风险、商用车销量复苏低于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等。
威派格 机械行业 2023-03-28 8.81 -- -- 9.76 9.42%
9.64 9.42%
详细
由二供龙头成长为智慧水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威派格成立于2007年,是国内二次供水设备中高端产品龙头企业之一,2019年在上交所上市后通过内生+外延的方式拓展业务,目前已经成为国内集水务行业规划咨询、专业智能硬件、行业物联网、水务专用软件与行业平台为一体的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理念的水务行业集成性科技公司,为客户提供从水源地到水龙头,涵盖智慧化水厂、水务管网、漏损产销差、二次供水、直饮水、农饮水、老旧小区供水改造等的“智能硬件+专业软件+水务平台+行业物联网+全面服务”五位一体的智慧水务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多次承担国家十二五、十三五水专项课题,并一直探索工业互联在供水领域的应用与实践,是工业互联网垂直水务组的组长单位,是行业龙头之一。公司凭借着技术/产品/客户资源等优势,营收从2018年的6.52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12.64亿元,CAGR为24.70%,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1.16亿元提高到1.96亿元,CAGR为19.11%,业绩实现稳步增长。 2022年业绩受疫情拖累,静待业绩拐点出现根据公司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度实现归属净利润为-1.30亿元(上年同期为1.96亿元),实现扣非后的归属净利润为-1.48亿元(上年同期为1.77亿元),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主要是因为:1)受疫情影响,物流运输及员工差旅受限,对公司产品交付进度产生影响,导致公司确认收入减少;2)智慧水务、智慧水厂业务较二次供水业务交付周期更长,回款周期亦相对较长,疫情影响了公司在手项目的实施及验收,导致营收下降;3)公司可转债利息费用摊销和固定资产折旧摊销增加,导致净利润下滑。2022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在生产工艺、精益管理、产能布局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快速应对机制,稳定供应链,保障生产正常进行,公司订单充足且稳步增长。截至2022年底,公司在手订单金额为9.7亿元,同比增长46.69%,其中智慧水务/智慧水厂订单分别为2.44/2.5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8.76%、202.33%。2023年随着经济活动恢复正常,被疫情压制的需求和订单执行有望恢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业绩拐点有望出现。 管网漏损政策叠加新国标实施催生智慧水务需求提升,公司将充分受益2022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中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同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建设的通知》:拟选择50个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城市,目标是到2025年形成一批漏损治理先进模式和典型案例,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高于12%(2020年)的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2025年漏损率不高于8%,其他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2025年漏损率不高于7%,同时中央预算内投资将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适当支持。2021年全国城市和县城公共供水综合漏损率为12.68%,距离8%的政策目标还有很大的空间。在政策和资金的推动下,管网漏损治理的市场将会加速释放。目前已经披露的定西、延安、榆林、临沂等试点城市的平均投资额6.52亿元,我们就按单个城市投资额6亿元来计算,则50个试点城市所带来的供水管网漏损治理的市场空间为300亿元,将在2025年前完成,预计2023-2024年是订单释放高峰期。同时新国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将于2023年4月1日正式实施,涵盖饮用水供水全过程,进一步加强了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全流程管控,对智慧水务的需求提升。公司作为智慧水务综合服务商,具备技术和项目经验优势,有望受益于管网漏损行业的市场释放。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在智慧水务市场的市场地位以及管网漏损政策带来的市场释放。预测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1.30、1.06、2.01亿元,EPS分别为-0.26、0.21、0.4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5、43、23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漏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订单获取及执行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及产品不及预期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等。
ST龙净 机械行业 2023-03-23 17.11 -- -- 18.48 6.82%
18.33 7.13%
详细
大气治理行业龙头,业绩稳步增长公司创立于 1971年,2000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专注于大气污染领域环保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营等,是大气治理行业龙头企业,并积极拓展水污染治理、固危废处臵、生态修复及保护等其他非气环保业务,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产品及工程业绩遍布全国 34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欧亚非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位列“中国大气污染治理服务企业 20强”首位、中国环境企业 50强第 8位。近几年同时积极寻找新能源产业机会,着手布局风光、储能等领域,形成了“环保+新能源”双轮驱动的产业布局。公司营收从 2018年的94.02亿元增长到 2021年的 112.97亿元,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 8.01亿元增长到 8.60亿元,CAGR 分别为 6.31%和2.40%,业绩稳步增长。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118.80亿元(+5.16%),归属净利润 8.04亿元(-6.52%),净利润下滑主要是 2022年因为华泰保险事件单项计提信用减值准备0.98亿元的缘故。 大气治理仍有千亿空间,在手订单充足,环保业务稳增长可期近几年的缺电现象凸显出煤电的压舱石作用,“十四五”期间煤电政策有所改善,2022年煤电投资和煤电项目核准均加速,带来电力行业烟气治理需求提升,预计未来 3年电力行业大气治理的市场空间仍有 300亿元,同时伴随着钢铁、水泥、焦化等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持续深入,非电行业烟气治理市场空间近 1000亿元。作为中国大气环保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全球最大的大气环保装备研发制造商,公司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硫脱硝除尘的核心技术,多项技术和产品入选国家重大技术装置和推广目录。凭借着技术和产品优势,公司展现出优异的拿单能力,新增订单连续多年处于行业前列,尤其是在非电行业领域。2022年公司签订工程合同 97.87亿元,期末在手工程合同达到 185.26亿元 (不含运营合同),是 2021年营收规模的 1.56倍,充足的在手订单为公司环保业务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紫金矿业入主,助力公司新发展2022年 5月,紫金矿业受让原控股股东 15.02%股权,并享有 25.04%表决权,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紫金矿业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从事铜、金、锌、锂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工程设计、技术应用研究的大型矿业集团,在中国 15个楷体黑体楷体 省和海外 14个海外国家拥有重要矿业投资项目,同时在加速进军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紫金矿业入主,将会在技术、资金、市场、渠道等方面赋能龙净环保,同时双方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1)环保业务:龙净环保可以为紫金矿业的矿厂提供冶炼厂、燃煤锅炉大气治理、矿山尾矿资源化、矿山土壤及生态修复等、以及膜法提锂、矿山碳捕集碳减排技术等服务;2)新能源业务:双方在光伏/风电电站 EPC 工程建设及运维、储能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紫金矿业成为控股股东,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风光储稳步推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紫金矿业入主后,公司新能源业务稳步推进。风光业务:定位服务于紫金矿业矿山绿电项目,保守需求不低于 3GW。1)收购控股股东旗下 3个绿电项目股权;2)2023年 3月,公司拟投资 10.93亿元用于建设黑龙江多宝山一期 200MW 风光项目(光伏 40MW,风电 160MW),项目预计 2023Q4建成,投产后该项目预计年发电量 4.92亿 KWh;3)塞尔维亚、圭亚那光伏等项目也已经开始投资建设,其他多个矿山绿能发电项目也正积极推进中。储能业务:1)2022年 10月公司与上杭县政府合作,拟建设 5GWh 总投资 20亿元的磷酸铁锂储能电芯项目;2)2022年 10月与量道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龙净环保持股 49%),拟建设年产 6GWh 锂电储能系统(一期1GWh),包括储能系统设备集成工厂、BMS 、EMS 等;3)2022年 12月与蜂巢能源成立合资公司(龙净环保持股 60%)建设新能源电池储能模组 PACK 和系统集成项目(一期2GWh),后续根据市场需求开展二期建设 3GWh 储能 pack项目。绿电储能项目稳步推进,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环保业务稳步增长以及新能源业务带来的业绩和估值弹性,根据公司的项目进展情况,我们上调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净利润分别为 12. 11、18. 12、24.24亿元,EPS 分别为 1. 13、1.69、2.26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5、 10、8倍,上调公司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项目进度及效益低于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ST 可能存在退市风险、新能源业务订单获取及执行低于预期的风险、与紫金矿业协同效应低于预期的风险等。
英方软件 2023-03-07 114.17 -- -- 127.60 11.76%
133.00 16.49%
详细
公司 2月 27日晚发布 2022年业绩快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1.97亿元,同比增长 23.23%,实现归属净利润 3704.92万元,同比增长 9.22%,实现扣非后的归属净利润 3070.97万元,同比增长 12.87%。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投资要点业绩稳步增长,研发费用影响利润增速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1.97亿元,同比增长 23.23%,实现归属净利润 3704.92万元,同比增长 9.22%,实现扣非后的归属净利润 3070.97万元,同比增长 12.87%,疫情之下公司营收仍能保持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随着下游客户国产化的推进,产生了较大规模的灾备新需求,公司产品在国产化信息系统中兼容性较好,公司以产品为核心,不断完善市场布局,积极拓展客户,使得营收快速增长。净利润方面,由于公司研发人员和销售人员数量和人均薪酬均高于上年同期,使得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增加,进而导致净利润增速小于营收增速。 数据复制软件龙头企业,技术和产品优势明显公司成立于 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数据复制的软件企业,主营业务为客户提供数据复制相关的软件、软硬件一体机及相关服务,依托自主研发的动态文件字节级复制、数据库语义级复制、卷层块级复制三大核心底层复制技术,公司构造了“容灾、备份、大数据、云灾备”四大产品线、近 30款标准化产品,广泛应用于覆盖了容灾、备份、数据安全、混合云灾备、数据库同步、数据迁移等经典应用场景,同时也推广到智能灾备管理、数据副本管理、数据流管理、大数据收集与分发、数据跟随、数据脱敏等更多应用领域,下游客户包括金融、党政机关、教育、医疗、交通等。根据 IDC 统计,2021年国内数据复制与保护的纯软件市场中,前五大供应商分别为 Veritas、DELL、英方软件、Commvault 和华为,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16.0%、13.1%、10.2%、8.5%和 8.3%,公司位居第三,国产第一。公司国内市场少数同时掌握动态文件字节级、数据库语义级和卷层块级复制技术的企业,核心技术均是从底层源代码进行研发,覆盖了信息系统的文件系统、数据库和卷层,经过多年的更新迭代,在复制效率、复制颗粒度、对生产系统的影响等多个指标上具有突出优势,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同时,公司产品产品功能和性能达 到国外同等水平,且兼容性较好,公司竞争优势明显。 数字经济&国产替代背景下公司成长空间广阔目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引擎,随着数字经济的持续深化,数据的采集、使用、共享与交换的需求也不断提升,同时叠加信创领域的国产替代,国内数字复制软件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 IDC 等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据复制软件的市场规模约 224.7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 350.8亿元,未来几年的复合增速达 9.32%。 公司一方面在平台兼容性方面持续投入,围绕数据复制技术进行自主创新、产品迭代,加速国产替代,夯实在传统灾备领域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把握云计算、大数据的发展趋势,推出相应的产品,打造新的增长点。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数据复制软件的发展趋势以及公司的市场地位。预测公司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1.97、2.81、3.82亿元,EPS 分别为 0.59、0.76、1.05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190、148、107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研发及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国产化不及预期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等
和达科技 2023-03-06 30.00 -- -- 30.88 2.93%
30.88 2.93%
详细
公司近期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4.83亿元,同比下降4.75%,实现归属净利润5650.46万元,同比下降43.62%,实现扣非后的归属净利润4971.94万元,同比下降39.34%。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投资要点 业绩受疫情拖累,期间费用影响利润增速 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4.83亿元,同比下降4.75%,实现归属净利润5650.46万元,同比下降43.62%,其中4Q实现营收1.49亿元(-34.62%),实现净利润943.8万元(-82.50%),业绩下滑主要是因为:1)受疫情影响,政府主要精力在防疫抗疫,延缓了水务信息化项目的招投标工作,导致订单不及预期;2)疫情影响了公司在手项目的实施及验收工作,导致营收下降。净利润方面,由于公司整体解决方案项目因集成外采产品增多,导致综合毛利率有所下降,同时叠加公司增加销售和研发人员使得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增加,进而导致净利润下降速度较多。 智慧水务龙头企业,技术/产品/客户优势明显 公司成立于2000年,专注于水务领域信息化领域,致力于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提升水务行业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公司主营业务为以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以及智能分析为核心,向水务行业提供智能传感硬件、智慧水务管理软件系统以及咨询、设计、培训、信息安全、合同节水及托管运营服务等。深耕水务信息化二十多年,公司积累了包括数据挖掘、声音处理、预警算法、远程控制等核心技术,拥有智能遥测终端、渗漏预警仪等智能感传终端和水务物联网平台、网格化管理平台、生产调度系统、分区控漏系统、渗漏预警云平台等水务管理软件,已经累计服务全国各区域 600 余家水务信息化企业,公司凭借着技术/产品/客户资源等优势,营收从2018年的1.63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07亿元,CAGR为46.06%,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1271.5万元提高到1亿元,CAGR为99.01%,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供水管网漏损治理政策出台,公司有望凭借项目经验优势进入订单收获期 2022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中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同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建设的通知》:拟选择50个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城市,目标是到2025年形成一批漏损治理先进模式和典型案例,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高于12%(2020年)的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2025年漏损率不高于8%,其他试点城市(县城)建成区,2025年漏损率不高于7%,同时中央预算内投资将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予以适当支持。2021年全国城市和县城公共供水综合漏损率为12.68%,距离8%的政策目标还有很大的空间。在政策和资金的推动下,管网漏损治理的市场将会加速释放。目前已经披露的定西、延安、榆林、临沂等试点城市的平均投资额6.52亿元,我们就按单个城市投资额6亿元来计算,则50个试点城市所带来的供水管网漏损治理的市场空间为300亿元,将在2025年前完成,预计2023-2024年是订单释放高峰期。 公司自主研发了管网漏损预警体系(硬件、软件、云平台)并具备项目经验,公司帮助绍兴水务实现了将城市供水漏损率从 20%以上降到低于 5%,并连续 10 年保持低于 5%,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此外建立了全国首个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实训基地面向全国水务行业提供漏损管控培训。2022年12月,公司中标了嘉兴市区分质供水工程-现状供水管网改造提升项目管道硬件监测及运维监控管理提升改造项目(漏损控制专项),订单额5050.58万元,公司通过此项目,将嘉兴打造成漏损治理全国先进模式,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打造样板案例,具备技术和项目经验优势,公司有望进入漏损治理订单收获期。 盈利预测 我们看好智慧水务的发展趋势以及公司在管网漏损治理领域的市场地位。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83、7.93、10.57亿元,EPS分别为0.52、1.35、1.8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6、22、1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的风险、订单获取及执行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及产品不及预期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等
东珠生态 建筑和工程 2023-02-22 11.33 -- -- 12.19 7.59%
12.19 7.59%
详细
公司 2月 17日晚公告:公司与玛纳斯县玛河农业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林草碳汇资源开发)合同》,后者以其拥有或使用的林地 329万亩,草地 746万亩委托东珠生态分期开发林草碳汇项目,合作期限 31年,其中申报期 1年,开发期 30年,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投资要点林草碳汇再下大单,CCER 重启后将充分受益林业碳汇是目前最经济的碳吸收途径之一,其成本大概在10-50美元/吨,而其余途径成本均高于 100美元/吨。在“双碳”大背景下,林业碳汇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021年8月公司设立全资子公司东珠碳汇加码林业碳汇布局,目前已经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四川省长江造林局、福建宁化县、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临沧市永德县、泸州航空发展集团投资等党政机构合作共同开发相关区域林业资源。此次公司与玛纳斯县玛河农业投资合作,公司林业碳汇业务将拓展至新疆地区(此前合作伙伴有四川、福建、云南等地),1075万亩林草(林地 329万亩,草地 746万亩)将大幅增加公司的林地资源。 2023年 2月 4日,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打造国家级绿色交易所启动仪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均表示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发展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交易,预计 CCER 重启有望加速。东珠生态深耕林业 20余年,开展林业碳汇具备资源、资金、技术等优势,将受益于全国 CCER 市场重启,林业碳汇业务有望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新的动能。 生态修复龙头企业,静待业绩拐点出现东珠生态成立于 2001年,于 2017年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公司深耕生态湿地修复二十余载,主营业务逐渐扩展至水环境治理、市政景观、国储林、森林公园、矿山修复、乡村振兴建设等板块,拥有集苗木种植、生态景观设计、生态修复与景观工程建设、景观养护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集成运营能力,已成为是一家集投融资运营、规划设计咨询、林碳开发管理、生态环境治理为一体的综合性强、专业度高的生态修复与治理服务商。凭借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公司近几年业绩稳步增长,营收从 2017年的 12.21亿元增长至 2021年的27.11亿元,CAGR 约为 22.07%,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 2.43 亿元增长到 4.81亿元,CAGR 约为 18.61%。公司 2022年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 4000- 5500万元,同比下降 88.56% -91.68%,业绩大幅下滑主要是因为疫情影响公司新接订单、在建项目施工以及项目回款等,随着疫情结束,公司业务开展将恢复正常,静待业绩拐点出现。 政策推动生态环保发展,在手订单充足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持续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生态环保投资完成额从 2013年的 1416亿元高速增长到 2021年的 8210亿元,CAGR 近 50%。“十四五”国土绿化目标提出:力争到 2025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 190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 57%,湿地保护率达到 55%,60%的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年)》中提到:到2030年,中国湿地自然保护区将发展到 713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 80个,建成 53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 在国储林方面,林业局规划 2035年建成 2000万公顷国储林,投入规模预计将超 5000亿元,国储林市场规模年均增加260-380亿元。政策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行业发展前景较好。顺应行业发展东风,自 2022年以来公司累计公司及子公司新签订项目合同 6项,合计项目金额 21.58亿元,充足的在手订单为公司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基础。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在生态修复行业的市场地位以及 CCER 重启后公司林业碳汇业务带来的业绩提升,根据公司的业绩预告,我们下调公司的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51、2.66、3.94亿元,EPS 分别为 0. 12、0.60、0.88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99、19、13倍,CCER 重启后,公司业绩估值均会提升,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项目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大幅增加的风险、林业碳汇竞争加剧的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碳交易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CCER 重启不确定性的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等。
ST龙净 机械行业 2023-01-11 15.68 -- -- 19.72 25.77%
19.72 25.77%
详细
大气治理龙头企业,业绩稳步发展公司创立于 1971年,2000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专注于大气污染领域环保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调试、运营等,是大气治理行业龙头企业,同时积极拓展其他环保业务,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解决方案,业务涵盖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固危废处置、生态修复及保护等,产品及工程业绩遍布全国 34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欧亚非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同时积极寻找新能源产业机会,着手布局储能、材料、清洁能源等领域,形成了“环保+新能源”双轮驱动的产业布局。公司营收从 2017年 81.13亿元增长至 2021年的 112.97亿元,归属净利润也从 7.24亿元增长至 8.6亿元,对应的 CAGR 分别为8.63%和 4.40%,业绩稳步增长。2022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4.78亿元(-9.21%),归属净利润 6.36亿元(-8.23%),业绩有所下滑主要受疫情影响。 紫金矿业成为控股股东,助力公司新发展2022年 5月,紫金矿业受让原控股股东 15.02%股权,并享有25.04%表决权,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紫金矿业是一家在全球范围内从事铜、金、锌、锂等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及工程设计、技术应用研究的大型矿业集团,在中国 15个省和海外 13个国家拥有重要矿业投资项目,同时在加速进军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紫金矿业入主,将会在技术、资金、市场、渠道等方面赋能龙净环保,同时双方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1)环保业务:龙净环保可以为紫金矿业的矿厂提供冶炼厂、燃煤锅炉大气治理、矿山尾矿资源化、矿山土壤及生态修复等、以及膜法提锂、矿山碳捕集碳减排技术等服务;2)新能源业务:双方在光伏/风电电站 EPC 工程建设及运维、锂电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紫金矿业成为控股股东,助力公司长期发展。 环保业务在手订单充足奠定业绩增长,风光储业务稳步推进增加业绩弹性在双碳政策推动下,大气治理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尤其是钢铁、水泥等非电行业超低排放持续深入,作为大气治理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展现出优异的拿单能力,2022年上半年,公司签订工程合同共计 54.9亿元,期末在手工程合同达到 214.78亿元,在手工程及运营合同将为公司持续的规模性盈利和业务规模的稳步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公司新能源业务稳步推进:1)2022年 10月,公司与上杭县人民政府签订《龙净环保磷酸铁锂储能电芯项目(一期)投资合 同》,拟建设 5GWh,总投资 20亿元的磷酸铁锂储能电芯项目;2)2022年 10月,公司量道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龙净环保持股 49%),拟投资建设年产 6GWh 锂电储能系统(一期 1GWh),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储能系统设备集成工厂、BMS 研发、EMS 研发、风冷/液冷系统集成研发、电芯检测等;3)2022年 12月,公司与蜂巢能源成立合资公司(龙净环保持股 60%)建设新能源电池储能模组 PACK 和系统集成项目,其中一期项目为 2GWH 储能 PACK 生产项目,后续开展二期建设 3GWH 储能 PACK 生产项目;4)2023年 1月,公司与中电建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举行“多宝山200MW 风光项目”建设签约仪式。公司逐步完善风光储全产业链布局,能够提升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有望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 8.66、11.38、13.76亿元,EPS 分别为 0.81、1.06、1.28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9、15、12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项目进程及效益低于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ST 可能存在退市风险、新能源业务订单获取及执行低于预期的风险、与紫金矿业协同效应低于预期的风险等。
萤石网络 2023-01-09 28.84 -- -- 40.17 39.29%
53.32 84.88%
详细
黑体楷体 脱胎于海康威视,逐步成长为智能家居服务商及物联网云平台提供商萤石网络脱胎于海康威视 2013年成立的互联网业务中心,成立之初就推出以云平台为核心的智能家居摄像机产品,2021年萤石网络的家用摄像机出货量约 1800万台,全球的市占率约 18%,是家用摄像机龙头之一。经过多年的产品拓展,公司主营业务变为面向智能家居场景下的消费者用户提供以视觉交互为主的智能生活解决方案以及面向行业客户提供用于管理物联网设备的开放式云平台服务。受益于公司的产品扩充以及平台技术优势,公司业绩实现了快速增长:营收从2018年的 15.29亿元增长至 2021年的 42.38亿元,CAGR 为40.48%,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也从 1.32亿元提高到 4.50亿元,CAGR 为 50.54%。 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1.37亿元(+1.92%),实现归母净利润 2.19亿元(-27.97%),前三季度业绩增速放缓主要受疫情影响。 智能家居行业空间广阔,公司具备技术、产品、平台优势有望脱颖而出根据 Statista 分析及预测,全球智能家居的市场规模将由2020年的 276亿美元增长到 2024年的 471亿美元,未来几年保持每年 14.26%的复合增速增长,其中家居安防产品的市场占比将由 24%提高到 28%左右,预计 2024年全球家居安防类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达 130亿美元以上。公司具备技术、产品、平台等核心优势,技术方面:公司管理层及核心技术骨干均来自海康威视,具备技术和产品研发经验,公司掌握了云平台构建、视音频 AI 、产品智能化等一些列技术,并不断进行创新升级;产品方面:公司打造了智能家居摄像机、智能入户、智能控制和智能服务机器人四大类智能家居核心产品以及智能新风、智能净水、智能宠物喂食器等多元化生态产品组成的“4+N”产品体系,未来还将根据智能家居行业发展进行产品拓展;平台方面:公司打造了智能家居的生态体系的核心和基础-萤石物联网平台,该平台能同时接入公司和第三方的 IoT 设备,截至 2022年 6月末,萤石物联云平台全球接入设备超过 1.82亿台,平台注册用户超过 1亿名,月活跃用户数量超过 3900万,日活跃用户超过 1600万。公司有望凭借技术产品平台等优势在智能家居行业快速发展中脱颖而出。 募投项目提升公司竞争力,高管增持彰显信心楷体黑体 公司此次上市募集资金净额 31.21亿元,主要投向智能制造重庆基地项目、新一代物联网云平台项目、智能家居核心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智能家居产品产业化基地项目等,这些募投项目均围绕主业展开,能够扩大公司产能、提高技术水平、提升公司的竞争力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2022年 12月 29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蒋海清与副总、董秘兼财务总监郭航标分别以 25.12/25.31元/股的价格增持了公司 3306/200万元,上市第二个交易日高管增持展现出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在智能家居行业的竞争优势,预测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26、4.55、6.50亿元,EPS 分别为 0.58、0.81、1.15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8、35、24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竞争加剧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客户隐私保护的风险、同业竞争的风险、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