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宋辉

华西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120519080003,曾就职于方正证券、太平洋证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1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1-08-11 7.84 -- -- 7.91 0.89%
7.91 0.89%
详细
1、事件: 公司 2021H1实现营业收入 743.0亿元,同比增长153.3%;实现净利润 92.5亿元,同比增长 7.65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67.8亿元,同比增长 461.5%。 2、 半导体显示板块:同比环比均显著增长,规模效应、结构优化及供应链协同优势进一步强化报告期内, TCL 华星实现销售面积 1779.2万平方比,同比增长25.3%,半导体显示业务实现营收 408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93.6%,净利润 66.1亿元,同比增长 67.5亿元,其中 2021年第二季度实现净利润 42.1亿元,环比第一季度增长 76%。 未来预期半导体显示行业竞争格局重塑周期,公司内生+外延产能步入高增长期,估值定位成长属性。 我们认为, (1)中国的面板产业在全球代表最好的效率、最好的定价权(尤其是大尺寸),在未来技术变革中也处于领先地位,是中国真正的核心资产。 (2)面板从过去到未来的供需变化,产业属性从纯周期慢慢变成周期成长+消费,我们认为估值角度有望从 PB 转向15-20倍 PE 估值体系,坚信面板的长期投资价值。 3、 半导体光伏及材料业务:新赛道战略初见成效,整体经营稳定性和成长性有望进一步释放报告期内,中环半导体实现营收 176.4亿元,同比增长104.1%,净利润 18.9亿元,同比增长 160.6%。 “碳达峰、碳中和”推动清洁能源产业进入高增成长阶段。 中环保导体身处半导体、光伏优质双赛道,上半年公司对其产业协同、运营效率优化等一系列战略及运营安排逐步落地,中环战略、经营和资源配置能力加强,进一步巩固龙头位置,开始转化可持续、高质量的业绩结果,逐步成为 TCL 科技业绩增长的主动力引擎之一。 4、 毛利率提升及费用端维稳,公司利润逐步释放2021Q2实现毛利率 22.0%,连续多季度毛利率高速增长,一部分系面板价格持续上涨,此外公司并购中环电子等影响。 从费用端看,尽管费用绝对值受业务规模及并购中环电子、茂佳及苏州华星影响有所增长,但整体费用率仍保持稳定。整体利润空间持续释放。 我们认为,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预计在 H2略有下滑,主要系预计大尺寸面板价格存在淡季回调,但是考虑京东方和 TCL 华星基本掌握产业定价权及产能扩张权,未来行业价格尤其是 34寸以上的大尺寸面板价格下降幅度较小。同时叠加半导体光伏业务拉动,预计公司整体利润空间有望逐步释放,呈现高速成长属性。 5、 公司规模持续扩大及并购,拉动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改善6、投资建议: 面板周期性变弱,面板涨价时间超预期,同时中环半导体光伏行业高成长性,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 预计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2亿元、 156.4亿元、 174.6亿元,对应现价PE 估值 9.0/7.1/6.3倍, 维持“买入”评级。 7、风险提示: 面板价格不稳定性及面板价格回升期的不可预期性风险;面板价格涨跌与公司整体收入和盈利情况高度相关,后期面板价格调整过大,导致公司业绩不及预期;先进显示技术快速商用, LCD 面板产能过早淘汰;系统性风险带来中环股份股价大幅下降。
迪普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1-08-06 42.42 -- -- 43.95 3.61%
45.97 8.37%
详细
1、政府及公共事业客户拓展效果显著,营收大幅增长。 公司披露2021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33亿元,同比增长36.84%,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23.14%。单季度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37%,归母利润0.59亿元,同比增长28%。 2、公司上半年运营商市场虽然受到招投标延后的影响收入增速较慢,但是公司在政府及电力公共事业等行业业务发力,收入呈现爆发式增长。 3、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加30%,低于收入增速,公司整体销售效率提升,公司销售效率情况从2020年开始持续提升,体现公司在新市场的开拓能力和决心。 4、公司持续加大了研发费用投入,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5%,公司加大了数字安全、工业安全等新的安全领域的布局。 5、网络信息安全需求提升,期待公司业务及产品持续优化:网络安全建设从过去的可选性,变成了现在的必选项,网络信息安全行业享受数字红利和渗透率双重红利。 公司处于网络安全产品市场上位居领导者象限,同时在应用交付类市场上也居于国产化替代第一阵营,随着国内企业信息安全需求的不断增加,公司持续加大行业拓展及相关产品研发,有望实现市场快速渗透与拓展。 5、投资建议公司以网络安全为核心,融合企业通信领域中网络安全、应用交付、基础网络各功能模块的整体解决方案。我们看好公司在未来运营商市场的平稳需求以及在政府市场的大力拓展,工业安全市场方面抢先布局,以及在应用交付产品中的国产替代,我们判断公司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1-2023年营收由12.2亿元、15.0亿元、X调整为12.0亿元、15.7亿元、20.6亿元,归母净利润由3.7亿元、4.6亿元、X 调整为3.7亿元、4.9亿元、6.5亿元,对应PE 为45.8/34.9/26.1倍,维持“增持”评级。 6、风险提示1)新产品推出进展不及预期,研发创新及相应产品转化的进度延迟;2)渠道建设不及预期,公司竞争力将受到影响;3)行业竞争加剧,产品进入中高端市场,面临与国外厂商的直接竞争,竞争激烈可能导致毛利率下降。
海能达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8-03 4.49 -- -- 5.00 11.36%
5.91 31.63%
详细
1、事件概述2021年 8月 1日,公司公告旗下西班牙子公司 Teltronic 与西班牙电信组成的联合投标体,中标西班牙阿拉贡省应急通信网络项目并签订正式合同,项目金额 1061.07万欧元(约合人民币 8144万元)。 2、点评:订单数量明显增长,公司运营有望走出低谷本项目将为西班牙阿拉贡省建设首期应急通信网络,包括覆盖全省的 TETRA 网络,以及部分 LTE 宽带网络,并提供指挥调度系统、终端产品以及后续网络运营服务。 从公司公告看,2020年公司公告的重大合同数量只有 3个且均在 2020年下半年,2021年截止到 8月 1日已经陆续公告 6个重大合同(包括深圳地铁、巴西联邦路警、中亚某国行业合作伙伴等订单),相比较去年同期订单同比改善幅度较大,预示公司业绩将迎来大幅改善。 3、公司 Q2经营正常化,盈利状况大幅改善公司 7月 15日公告半年度业绩预告,受到海外疫情缓解公司业务逐渐恢复,单 Q2公司归母净利润 1436.49万元-4936.4万元,同比增长 168.4%-822.4%,业绩改善明显。 二季度后各国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工商业等的日常活动逐渐恢复,公司宽带/5G、公专融合等新业务开始取得实质性突破,新签订单较去年显著增长。 4、公司公告订单情况判断,公司 Q3-Q4业绩有望持续反转: 2020年三、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单季度业绩持续处于亏损状态,预期下半年公司经营见底,同比环比将会持续改善。 5、投资建议看好公司在专网龙头地位,随着海外疫情缓解公司业务有望持续恢复,国内轨道交通、5G、公安专网等需求提升也有望带动公司基本民改善。 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 4.0亿元、4.9亿元、6.0亿元,对应现价 PE 分别为20.3/16.7/13.7倍,维持“增持”评级。 6、风险提示海外疫情持续反复,客户订单不具备持续性;中美科技战,导致公司供应链不稳定;与摩托罗拉专利纠纷需要大额赔偿等。
平治信息 计算机行业 2021-07-27 36.88 -- -- 44.60 20.93%
44.99 21.99%
详细
1、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1年半年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5亿元-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 1%-50. 5%。 单Q2实现归母净利润0.84亿元-0.89亿元,同比增长47%-56. 1%,环比增长3. 7%-9. 8% 2、事件点评:深圳兆能订单持续拉动,公司业绩持续超预期报告期内智慧家庭业务高速发展,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兆能讯通科技有限公司订单不断落地,驱动公司整体利润水平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提升。 根据公司公告披露,截至2020年底,深圳兆能的中标金额48亿左右,未执行订单25亿左右。截至到2021年8月1日,子公司深圳兆能2021年新增智慧家庭业务订单约24.76亿元。去年未执行订单和今年新增订单均在逐步落 3、受益于国内电信运营商固定通信业务高速增长,深圳兆能布局卡位领先,市场竞争力明显深圳兆能产品及服务已经广泛进入通信网络中的接入与家庭组网系统、数字视讯、智能家居、政企应用与物联网五大产品线;过去几年国内电信固定通信业务高速增长,智慧家庭等新兴业务成为收入第一增长引擎:从行业整体看,固网业务一直是运营商重要收入来源,过去几年占比愈来愈高。根据工信部发布数据,2020年固定带寬业务收入4673亿元,同比增长12%,在电信总业务收入中占比34. 5%,连续三年不断提升。 我们判断随着电信运营商智慧家庭等固网业务收入越发重要,其相关设备及采购未来几年仍将会持续发力,从历次.采购招标份额看深圳兆能份额稳居前三,证明其技术实力及市场竞争力明显。. 4、切入运营商5G网络市场,打造第二增长点:近期公司中标了中国移动多频段(含700M)天线产品集中采购项目,中标金额约为6.67亿元,该项目的成功中标使公司真正参与到5G网络建设中,对公司以后进一步参与5G网络建设项目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公司通过定向增发布局5G接入、承载等空间更广大的市场,有望成为公司未来第二增长引擎。 4、业绩预测及投资建议考虑公司后续订单执行及新增订单情况,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别为2.6亿元、3.0亿元、3.4亿元,对应PE分别为20. 4/17.6/15.3倍,维持“增持”评级。 5、风险提示深圳兆能产品及服务竞争门槛较低,客户依赖运营商,毛利有下滑风险;传媒IP 领域头部化,公司长期内容投入较高,拖累整体业绩。
海能达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7-19 4.80 -- -- 4.91 2.29%
5.72 19.17%
详细
1、事件概述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归母净利润为亏损 1亿元-1.35亿元,上年同期为盈利 2.6亿元。单从第二季度来看,归母净利润 1436.49万元-4936.4万元,上年同期为 534.87万元,同比增长 168.4%-822.4%,单季度业绩改善明显。 2、Q1海外疫情影响较大,Q2公司客户活动逐渐恢复带动业绩反转:我们认为公司半年度亏损主要是因为一季度疫情影响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营销活动存在一定的延迟,销售收入同比下降所致。 二季度后各国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工商业等的日常活动逐渐恢复,公司新签订单较去年显著增长,宽带/5G、公专融合等新业务开始取得实质性突破。 3、毛利环比改善,上游电子元器件涨价对公司冲击有限:受益于公司高质量发展和精细化管理的战略方针,二季度毛利率环比稳中有升,经营情况环比改善。 4、公司经营正常化,经营效率提升,费用同比下降: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下降,有息负债同比下降带来利息支出减少,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失增加。此外,公司加强应收管理,资产减值有所下降。 5、公司公告订单情况判断,公司 Q3-Q4业绩有望持续反转: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公司陆续披露海内外专网订单,例如深圳地铁、巴西联邦路警、中亚某国行业合作伙伴等订单,相较去年同期订单同比改善幅度较大。 加上 2020年三、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单季度业绩持续处于亏损状态,预期下半年公司经营见底改善,同比环比将会持续改善。 6、投资建议看好公司在专网龙头地位,随着海外疫情缓解公司业务有望持续恢复,国内轨道交通、5G、公安专网等需求提升也有望带动公司基本面改善。 考虑到公司行业地位以及未来 1-2年盈利能力提升预期,调整营收及盈利预测,预计 2021-2023年收入 70.5亿元、 81.5亿元、94.6亿元,预计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 4.0亿元、4.9亿元、6.0亿元,对应现价 PE 分别为 21.4、17.6、14.5倍。维持“增持”评级。 7、风险提示海外疫情持续反复,客户订单不具备持续性;中美科技战,导致公司供应链不稳定;与摩托罗拉专利纠纷需要大额赔偿等。
中兴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7-13 32.82 -- -- 41.68 26.30%
41.45 26.29%
详细
1、 事件概述7月 9日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 预计 2021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38.0亿元至 43.0亿元,同比增长104.60%至 131.52%, 扣除公司转让中兴高达 90%股权收益(约 8亿元左右),环比增长 6%-38%。 2、 运营商业务毛利提升预期兑现: 2020年 5G 大规模建设初期, 5G 标准处于不稳定状态,加上国内运营商 5G基站规格前期要求不明确,公司研发投入有较大增长,另外 5G 产品早期主要以硬件为主且规模优势暂未体现。 2021年 5G 建设进入成熟期,加之公司自研芯片能力提升,公司毛利以及研发费用等层面持续优化,带动公司盈利水平提升。 3、 21年 5G 建设持续平稳推进,招标陆续落地,公司份额预期上升: 根据三大运营商招标与采购网, 6月中国移动和中国广电启动 48万站 700MHz 无线网主设备集中采购招标工作; 7月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布 24.2万站5G SA 建设工程无线主设备(2.1G)招标。 预计公司在三大运营商 5G 无线设备份额有所提升,相比 2020年公司招标份额 30%以下,从目前运营商招标份额分布看,公司份额有望超过 30%。 4、 ICT 全产业布局, 运营商、消费者及政企业务有望齐增长: 公司产品线除了运营商市场外,在政企、消费者市场方面均有布局, 尤其是在政企业务方面公司聚焦政务、金融、交通、能源、互联网及大企业等六大领域。 5、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不变, 预计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 59.6亿元、 78.7亿元、 95.9亿元,对应现价 PE 分别为24.2、 18.3、 15.0倍。 维持“增持”评级。 6、 风险提示5G 需求不及预期,运营商持续投入意愿降低;中美科技战持续,导致公司供应链不稳定。
朗新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1-07-13 16.85 -- -- 22.37 32.76%
27.70 64.39%
详细
事件:7月 11日,公司公告,2021年半年度营业收入预计较去年同期增长约 45%,归母净利润 1.02亿元-1.1亿元(公司股份支付费用约 55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近 3800万元),同比增长 25%-35%,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同比增长 70%-80%。 1、聚焦能源行业数字化,助力电力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受益于能源客户自身数字化转型的需求,以及能源互联网带来的新的用电服务需求,公司 2B 的能源数字化业务项目储备充足、业务持续向好,预计相关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 40%,收入增速中枢有显著提高。 2、B2B2C 的业务模式,构建能源服务新场景:公司行业客户理解深刻,依托支付宝等超级入口,不断拓展能源服务、生活服务、城市服务等多维场景,不断扩充商业变现场景。 3、聚合充电业务大客户拓展顺利,充电量预计将会爆发式增长:能源消费电气化的新场景不断涌现,公司 2C 的能源互联网服务平台价值凸显,上半年聚合充电业务快速发展,充电量突破1.1亿度,充电桩数突破 20万,在一季度打通星星充电后,二季度成功实现了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两大头部运营商的打通,预计下半年聚合充电业务将加速发展,充电量相比去年将有爆发式增长。(资料来源:公司公告)预计公司将继续联合支付宝、高德地图、城市超级 APP 等流量入口等合作伙伴,加速推动充电桩的互联互通;同时为主机厂、汽车服务公司等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增值运营服务,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聚合充电服务平台。 4、投资建议持续看好公司 B2B2C 业务布局,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8.6亿元、10.8亿元、13.0亿元,对应现价 PE 分别为 20.0/15.9/13.2倍,维持“买入”评级。 5、风险提示1)电力物联网建设及投资额不及预期;2)停车、充电等新业务场景投入产出比不及预期风险; 3)互联网电视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紫光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7-07 22.99 -- -- 29.25 27.23%
31.15 35.49%
详细
1. 新华三——公司核心资产。传统企业网路由器交换机全球领先,同时拓展服务器、存储业务补齐IT全产业链。借势5G网络IT化转型切入运营商数通及新网络(SDN/NFV)市场,业务、技术全面对标思科、华为,空间广阔竞争力突出份额有望再提升。 2. 网络设备龙头厂商,与华为企业网+运营商业务全线对标. (1)技术层面:提供技术领先的计算、网络、存储和安全全栈产品,在融合平台开放计算等云计算智能应用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作为全球新一代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智能应用服务的领先者,全面、深度布局“云—网—边—端—芯”产业链,具备从通用型产品到行业专用产品,从核心芯片、系统整机、数据中台到云上应用的全产业链和纵向技术垂直整合能力。提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计算、网络、存储和安全的全系列关键软硬件产品。具备丰富行业数字化建设和运营经验,在融合平台开放计算等云计算智能应用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公司在网络、服务器、存储、云计算、安全等重点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包括Comware、CloudOS、ONEStor、BIOS、BMC等平台与核心底层软件及相应硬件产品IP,已建立宽广的技术护城河(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2)研发层面:在高端路由器、小基站和芯片领域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预计明年起陆续进入收获期。 (3)市场层面:持续保持龙头市场份额,2021Q1中国企业网市场以37.2%高居第一,运营商领域有望进一步提升。其中,2018-2020年,在中国以太网交换机市场(#2)、企业网路由器市场(#2)、企业级WLAN市场(#1) 、X86服务器市场(#3) 、存储市场(#2) 、安全硬件市场(#2) 、超融合市场(#2) 、SDN(软件)市场(#1) 、云管理平台市场(#1)分别位列前列(资料来源:公司年报)。此外,公司在运营商板块新一轮中标中份额不断提升,高端路由器市场突破初见成效,整体市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4)产品结构:产品结构完善,网络产品完全对标华为。公司在基础网络设备、云计算、网络安全、服务器等领域产品与华为完全对标,同时在市场份额方面均与华为处于同一梯队水平。此外公司近两年来积极拓展运营商业务板块,在高端路由器、交换机等订单不断突破,相关运营商订单情况不断拓展,整体企业网与运营商网络产品设备完全对标华为(详见P7)。 3. 低估值:短期估值受整体板块及集团层面债务危机压制。 公司前期调整幅度较大主要是以下两大原因:其一是2020年下半年整体科技板块的回调,作为科技类龙头企业,公司整体估值水平调整明显,同时受制于海外疫情因素影响,市场担心整体海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其二,紫光集团2020年债务违约问题爆发,引发众多机构资金回撤。整体估值及业绩预期降低以及集团债务问题爆发导致公司整体调整幅度过大。根据wind估值分析数据,截至7月3日,公司PETTM为32.4X,近三年历史平均值为37.4X(1STDV:44.8X;-1STDV:30.0X),公司整体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 4. 业绩增长确定性:运营商+海外市场加速扩张,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 (1)运营商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未来四年规模有望突破200亿元:2020年新华三在运营商大网市场不断突破,实现营收56.6亿元,同比增长67.2%,随着2021年新招标陆续公布,新华三运营商招标份额不断提升,在高端路由、交换机、服务器、防火墙等领域均有所斩获。我们认为,伴随5G时代运营商网络技术演进,IP化和IT云化化不断深入,新华三有望凭借自身全栈式产品布局以及虚拟化技术等积累加速运营商市场份额提升,在大网经营、集采份额、高端路由、DICT、智能终端等领域全面发力,尤其是高端路由器方面,推动核心集群路由器CR19000全面渗透,通过自研芯片为高端路由器长期演进提供动力。 (2)海外自主品牌渠道加速铺设。聚焦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加速规模突破:2020年国际业务中新华三H3C品牌产品及服务收入达到7.2亿元,同比增长61.5%。截止2020年报信息,新华三已在海外市场构建了完整的业务布局。已在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日本7个国家建立子公司,已认证海外合作伙伴252家,覆盖20多个国家,海外自主品牌销售渠道逐步扩大。 2021年正在筹建菲律宾、土耳其、南非三个代表处,“7+3”的自主渠道格局已经形成,而西班牙、墨西哥、阿联酋和新加坡代表处也正规划中。 公司后续聚焦东南亚、中东以及部分非洲和欧洲国家市场,以这些片区和核心国家为基地的能力中心、支持中心和培训中心,逐步覆盖周边国家,支持其销售和售后服务,实现业绩的快速增长与规模性突破。 5. 两大边际改善催化公司估值回升。 (1)集团债务已不存在继续爆发债务违约的问题,前期债务违约问题已充分反映:截至目前,集团累计已有9只人民币债券违约,违约规模高达234.5亿元,当前逾期本息和为68.8亿元。累计有4只美元债券违约,当前违约规模高达15.6亿美元。近年来,紫光集团进行大规模并购和国际存储基地等项目投建,其投资性现金流大幅流出,在对外投资活跃、流动性紧张压力下,经营获现难以满足紫光集团资金需求,其偿债资金主要依赖于外部融资,目前集团债务已不存在继续爆发债务违约的问题,目前所有债务金额均已考虑其中,充分反映在市场预期当中。 (2)国际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带来市场渗透机遇:华为受制于芯片制裁,其运营商数据网相关业务板块招标情况不及预期。比如近期电信和移动发布的服务器和集中网络云资源池三期工程计算服务器采购结果,华为均未入选。同时华为正处于战略转移阶段,2019年9月20日华为智能计算业务部总裁马海旭在华为全联结大会就表示将在条件成熟时退出服务器整机市场,后续将持续聚焦鸿蒙生态以及车及云BU发展。我们判断由于华为退出部分市场竞争,未来新华三会有填补华为份额的机遇。 6. 盈利预测:低估值+业绩确定性有望迎接戴维斯双击根据收入与成本假设,考虑公司未来运营商业务及海外市场渠道开拓,按照历史数据给予相应费用率及税率等,我们预计公司2021年-2023年母净利润:21.0亿元、26.4亿元、33.3亿元,其中,根据新华三历史数据及相关财报信息数据情况,其对公司损益影响预计2021-2023年分别为:17.8亿元、22.1亿元、27.4亿元。采用分部估值法分别给予新华三和传统分销及软件业务40X和10X PE估值,2021-2022年对应市值分别为744.2亿元、925.9亿元。 根据营收及盈利预测,预计紫光股份2021-2023年实现营收由676.2亿元、748.5亿元、834.4亿元调整为664.5亿元、753.9亿元、867.6亿元,预计2021-2023实现归母净利润由22.2亿元、26.7亿元、31.4亿元调整为21.0亿元、26.4亿元、33.3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29.6X、23.6X、18.7X。根据公司估值情况,2022年对应市值为925.9亿元,考虑近期定增规模预期,认为公司安全边际较高,仍具备向上估值修复弹性,由“增持”上调至“买入”级别。 7. 风险提示 (1)宏观经济环境变化风险;疫情影响产业链上游供应:新冠疫情不确定性导致上游芯片厂商无法满足扩张产能,无法实现用户交货风险;技术产品研发及市场竞争风险;汇率波动风险;集团债务违约解决方案不及预期;系统性风险。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1-06-22 7.60 -- -- 8.50 11.84%
8.50 11.84%
详细
事件概述: 公司公告, 公司使用自有资金、自筹资金等方式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和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回购股份的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5.00亿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 20.00亿元(含), 回购股份价格不超过人民币 12.00元/股(含),其中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 2.50亿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 5.00亿元(含),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的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 12.50亿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17.50亿元(含)。 同时公司发布新一期员工持股计划, 设置的公司关键业绩指标为: 2021年归母净利润较 2020年增长率及 2020年归母净利润较 2019年增长率平均不低于 30%。 分析判断: 1、面板行业景气度高点回购,彰显公司对未来业绩信心十足:当前时间点 TV 面板价格上涨收敛,市场担心公司盈利能力受负面影响,行业景气度高点回购彰显公司对未来业绩增长的信心,我们判断未来 3年公司业绩增长的动力主要自于: 1) 内生和外延并举,公司产能增速全行业最快: 未来公司中大尺寸面板产能来自于苏州三星 T108.5代、 深圳 T711代线产能持续爬坡、 广州 T9IT 线新投入。 2)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产品价值提升: 大尺寸 HVA、 Mini-LED 背光等技术将会代表高端大尺寸 TV 面板成为未来 TV 面板价值提升的技术路径。 公司通过下游终端产业牵引整体行业高端化升级,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2、乐观看待当前 TV 面板价格调整幅度: 当前关于面板行业不利影响的噪音过大,历史数据回溯表明,面板供应决定面板价格,目前大尺寸 TV 面板投资门槛提升产业没有新增产能规划,我们判断 55寸以上 TV 面板价格预期进入价格高位盘整区间, 公司产品结构目前已经转向大尺寸,价格调整影响幅度有限。 3、 面板行业竞争格局重塑周期,公司内生+外延产能步入高增长期, 估值定位成长属性: TV 面板从需求量角度看未来仍会持续保持稳健,大尺寸化仍是行业大趋势,我们判断未来 TV 面板保持每年 1寸左右的增加,对于面板产能消化客观。 从目前面板产能及产线建设情况下, 京东方和 TCL 华星掌握整个产业定价权及产能扩张权, 从供需周期看,未来 TV 面板供需关系会维持稳定,面板价格不会出现 16-19年供大于求的状态,产业呈现成长属性。 4、 投资建议: 公司未来 3年产能增速最快、高端化产品转型技术储备充足、经营效率最高的面板行业龙头,预计 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约为 89亿元、 129亿元、 162亿元,对应现价 PE 分别为 12.0、 8.3、 6.6倍,维持“增持”评级。 5、 风险提示: TV 面板价格大幅下滑;电视需求持续放缓;小尺寸面板竞争激烈;扩张太快公司现金流紧张;中环并表商誉风险。
航天信息 计算机行业 2021-04-30 11.90 -- -- 13.48 11.87%
13.95 17.23%
详细
oracle.sql.CLOB@36fad00e
中际旭创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4-29 32.67 -- -- 41.49 26.61%
41.88 28.19%
详细
oracle.sql.CLOB@3e9b3467
光环新网 计算机行业 2021-04-23 16.78 -- -- 16.61 -1.13%
16.59 -1.13%
详细
1、事件:公司披露2020年报和 2021一季报,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74.8亿元,同比增长5.34%;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增长10.71%;2021Q1实现营业收入19.6亿元,同比减少18.82%,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比增长1.38%。 2、IDC 业务上架率提升,业绩稳健增长分季度收入环比持续改善,逐步走出疫情影响,十万机架未来五年稳步释放: 2020年整体业绩在疫情带来的零售客户下架影响下仍保持稳健增长。截止2020年报,公司围绕核心城市共布局数据中心机房十余座,其中运营机架数超3.8万架,根据披露在建项目预计储备机柜超5万架,有望未来五年内稳步释放。 IDC 业务稳定增长,相关毛利率水平随上架率提升保持环比增长。 半年度来看,2020上半年受疫情刺激运需求增速加大,全年云计算收入55.4亿元,同比增长6.37%,2018-2020年CAGR 12.56%,全年IDC 总收入18.5亿元,同比增长5.06%,其中IDC 及其增值服务毛利率自2019下半年以来呈现逐步抬升态势,主要是上架率逐步提升。 3、整体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改善2020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4.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140.2%。得益于公司稳定发展以及对运营资金的管理进一步增强,公司整体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和期末现金余额大幅增长。 4、核心能力延伸,长期形成多地三中心布局公司通过定制客户开拓逐渐由零售模式向零售&批发双轮驱动转型,同时发力IDC 规划与运维,向数据中心全生产周期延伸。 同时持续加码布局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长期围绕一线城市周边核心区域延伸服务能力,形成多地三中心布局。 根据公司公告,京津冀地区,房山一期#3机房已与客户达成合作意向,预计2021年具备全部投产能力,房山二期已完成楼宇主体建设,机电设计同步启动。燕郊三四期部分楼宇主体已封顶,并与客户达成定制意向,预计2021年开始陆续投放。公司天津宝坻项目已完成立项备案并获得能耗批复,项目选址于京津中关村科技城核心区,整体园区项目建成后约3万5KW 的2N 机柜,目前第一期项目规划建设5000个机柜,预计年内开工。 长三角地区,上海嘉定二期主体已完工,预计2021H1投产。同时,昆山美鸿业绿色云计算基地项目(15000个5KW 机柜)宣布终止,主要系公司仍未取得昆山项目能耗和电力批复等必要审批文件,短期不具备实施条件。公司同时披露计划在浙江杭州钱塘新区数字经济科创中心项目,计划建设1万个6KW 的2N 机柜。 此外,公司未来将进一步延伸自身在长三角和珠三角服务能力,逐步建立起多地三中心的布局。 5、AWS 第三可用区年内启用,布局车联网、工业物联网领域AWS 相关业务稳定发展,由公司运营的亚马逊云科技(北京)区域将 在2021年内正式发布第三个可用区。同时布局具备未来潜在数据中心需求的智能汽车、工业互联网等多领域,已经为国内外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提供后台云服务。2021年3月与研华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独立负责WISE-PaaS 工业物联网云服务业务和WISEMarketplace应用商店业务在中国地区的运营等。 6、投资建议受疫情影响2020年云业务收入略低于预期,考虑公司一线区域核心资源优势, 叠加机柜上架加速,预计2020年-2023年收入103.0亿元、123.6亿元、N/A 调整为88.6亿元、105.5亿元、126.7亿元,预计2020年-2023年归母净利润11.6亿元、14.9亿元、N/A 调整为10.7亿元、12.7亿元、15.4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24X/20X/17X,维持“增持”评级。 7、风险提示定增未能实施或低于预期风险;IDC 行业监管趋严,竞争加剧风险;IDC 机柜放量及上架不及预期风险;商誉减值风险;系统性风险。
通宇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04-16 14.72 -- -- 16.45 9.81%
18.77 27.51%
详细
1、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1年度Q1业绩预报,公司Q1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500万元–1800万元,同比扭亏(2020年Q1亏损2689.50万元)。 2、海外市场接力,公司毛利增幅明显:自从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后,国外部分地区基础通信建设节奏放缓,公司2020年出口收入大幅减少,随着疫情边际影响降低,公司海外收入有望持续恢复。公司海外客户基础一直优于同行业,海外5G建设恢复有望拉动公司业绩增长。 3、持续推进精益制造,降费效果显著:公司加大成本管控,整合部门资源,进行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节省不必要的费用支出,使得当期管理费用较去年下降。同时公司积极采用了更为合理的线上营销手段,在获得稳定订单的同时销售费用有所下降。 4、G5G网络建设带动基站天线及射频器件产品需求热潮:公司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基站天线、微波天线及射频器件产品,微波天线系列产品覆盖5GHz-80GHz频率范围,广泛运用于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的干线网络及地面接力网络系统,主要客户定位于国内外通信系统运营商与设备供应商。 5、股权激励计划彰显信心:公司发布关于向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公告,拟以23.85元/股的价格向激励对象授予383.50万份股票期权,涉及的标的股票种类为人民币A股普通股,激励对象为154名核心管理人员以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该激励计划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公司激励机制,有利于公司的持续发展。 66、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21-2022年EPS分别为0.31元/股和0.35元/股,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49/43倍,维持“增持”评级。 77、风险提示:5G基站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汇率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TCL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1-04-15 8.74 -- -- 9.49 7.11%
9.36 7.09%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公告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30.5亿元-34.2亿元,同比上升10.30倍-11.60倍。归母利润23.2亿元–25.5亿元,同比上升4.7-5.2倍。 公司业绩增长原因是面板业务TCL华星业绩爆发,同时中环股份去年四季度并表在今年一季度也带来增量贡献。 分析判断:1、大尺寸量价齐升、小尺寸运营优化,主营面板业务业绩创历史新高:TCL华星净利润同比增长15倍,环比提升近30%,实现大幅增长。大尺寸领域,t1、t2、t6产线持续满销满产,t7产能持续,出货面积同比增15%,主要尺寸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大尺寸业务净利润较2020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超50%。 小尺寸领域,t3产线满销满产,t4柔性AMOLED产线按计划扩产,虽然新产线扩产固定成本显著增加,但是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提升运营管理效率,经营效益同比改善。 2、面板行业竞争格局重塑周期,公司内生++外延产能步入高增长期,估值定位成长属性:TV面板从需求量角度看未来仍会持续保持稳健,大尺寸化仍是行业大趋势,我们判断未来TV面板保持每年1寸左右的增加,对于面板产能消化客观。 从目前面板产能及产线建设情况下,未来5年面板的新增供给几乎没有增长,从供需周期看,未来TV面板供需关系会维持稳定,面板价格不会出现16-19年供大于求的状态,产业呈现成长属性。 T7线产能持续爬坡,加上公司收购苏州三星项目已完成交割,自2021年二季度起开始为公司贡献收入和效益,公司大尺寸面板产能增速行业前列。 3、上游驱动IICC对华星光电等头部公司产能影响不大:目前由于全球IC产能紧张,上游IC涨价较快,但是对于华星光电等头部企业在成本端会有影响,但是产能方面我们判断是有充分保障,不会对华星光电稼动率造成不良影响。 4、公司的产业金融及投资板块以及其他业务经营情况良好,金融业务业绩贡献季度分布不均衡,公司拥有上海银行、宁德时代等上市公司股权,我们判断公司全年金融业务还会维持稳健。 5、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长期大尺寸面板格局确定性以及产能增速,我们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约为89.0亿元、128.7亿元、161.6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13.9、9.6、7.7倍,维持“增持”评级。 6、风险提示:TV面板价格大幅下滑;电视需求持续放缓;小尺寸面板竞争激烈;扩张太快公司现金流紧张;中环并表商誉风险。
朗新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1-04-14 15.42 -- -- 17.95 16.41%
18.90 22.57%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2021Q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877.5万元-5051.7万元,同比增长40%-45%;预计实现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归母净利润7577.5万元-7751.7万元,同比增长71.56%-75.50%。 数字运营平台业务延伸,聚合充电业务扩张加速2021Q1营收预计同比增幅超过60%,达到5.9亿元,一部分原因我们预计是去年同期受疫情影响智能终端业务出货量大幅减少导致基数较低,今年同期疫情影响减小,智能终端业务恢复正常,OTT在线用户活跃度持续提升;此外公司平台运营业务不断突破,截止报告期日,数字生活场景平台的聚合充电业务已累计接入充电运营商接近250家(较去年年底新增30家),覆盖充电桩数量超过30万(较去年年底新增20万),服务新能源充电车主数已超过70万(较去年年底新增20万家),一季度聚合充电量已超过5000万度(去年全年7000万度),运营数量快速提升主要是与星星充电、云快充等头部运营商的平台打通拉动。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星星充电和云快充2020年充电桩保有量分别为20.52万台和5.74万台。运营数量以及聚合充电量大幅提升,全年运营收入增速有望持续加快。 此外,公司能源互联网业务项目储备充足,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同时软件服务业务存在较强季节性特征,业绩集中在H2体现,Q1该部分收入相对占比较少。 平台赋能多样化场景,致力于中国最大的第三方聚合充电服务平台2021年,公司将继续联合支付宝、高德地图、城市超级APP等流量入口等合作伙伴,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星星充电等充电运营商深度合作,加速推动充电桩的互联互通;同时为主机厂、汽车服务公司等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提供增值运营服务,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大的第三方聚合充电服务平台。 随着B端场景的不断丰富,流量入口活跃度和合作粘性逐步提高,有望推动公司向C端生活服务场景的进一步拓展。 定向股权激励推动业务高速发展2021Q1预计公司股份支付费用约270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近1800万元,主要用于公司股权激励。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70%。 在2020年技术团队逆势扩张基础上,公司发布定向股权激励,向核心技术人员倾斜,保障业务发展动力,推动业务高速发展。 投资建议持续看好公司B2B2C业务布局,维持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亿元、10.8亿元、13.0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18.2/14.5/1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电力物联网建设及投资额不及预期;2)停车、充电等新业务场景投入产出比不及预期风险;3)互联网电视业务进展不及预期;4)系统性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1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