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邓小路

国金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130520080003...>>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2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钜泉科技 2023-02-23 121.42 96.18 124.20% 129.44 6.61%
134.75 10.98%
详细
国内领先智能电表芯片研发设计企业,多项产品出货位居国内市场第一/第二。公司多产品线布局,覆盖计量(三相、单相、单相SoC和物联表计量)、智能MCU、载波通信及相关芯片。电表芯片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公司以自研高精度ADC等核心技术优势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根据招股说明书,2021年公司三相/单相/SoC计量出货量位于目标市场第一/第二/第一,占比为111%(超过100%系口径未统计目标市场之外的其他市场)/38%/54%,电表MCU芯片出货量以36%占据国内第二。公司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80-2.20亿元,同比+77.35%-116.77%,扣非归母净利润1.70-2.08亿元,同比+71.83%-110.01%,业绩高增主要系2022年电表招标量回暖,以及一带一路沿线智能化电网改造的需求旺盛。 短期成长在本轮替换空间,长期在IR46电网智能化改造+一带一路沿线智能电网需求。(1)18年起电表开启新一轮更换周期,2021年后需求回升,2022年两网合计招标量约超过0.9亿台,根据我们测算,本轮智能电表替换率超65%,预计2023年仍为招标高峰年。(2)基于IR46标准的物联表量价齐升是重要扩容动力。22年智能物联表招标量为137.5万只,已实现在国网26个省级电力公司的覆盖。而双芯模组方案下电表价格有望翻倍,根据我们测算,全部替换IR46计量、管理芯市场容量较升级前有3-4倍的增量空间。(3)一带一路沿线智能电网发展带动出口量稳健增长,根据海关数据,我国出口单/三相电子式电度表16-21年CAGR达13.10%,随着缺芯问题的缓解出口市场将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公司2022年9月IPO发行价格115元/股,发行1,440万股,实际募集资金净额14.92亿元,用于投资双芯模组化智能电表之计量芯、管理芯、智能电网双模通信SoC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 投资建议预测2022-2024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2.01、2.33、2.76亿元,同比+98.05%、+16.08%、+18.24%,给予公司2023年35倍PE估值,目标市值81.59亿元,对应目标价格为141.64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IR46标准普及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市场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技术研发升级迭代的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
中熔电气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2-02 185.00 192.14 127.65% 206.00 11.35%
206.00 11.35%
详细
投资逻辑公司专注于熔断器领域 15年,主要下游为新能源汽车、新能源风光发电及储能市场,21年营收占比分别为 52%、33%。公司技术研发、产品性能突出,客户资源卓越。新能源车领域,公司客户涵盖宁德时代、汇川技术、特斯拉、戴姆勒、比亚迪等;新能源风光发电及储能客户主要为阳光能源、宁德时代。公司预告 22年净利达 1.45~1.65亿元,同增 80%~105%。得益于新能源需求蓬勃发展,熔断器市场快速扩容,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深度受益。 新能源汽车领域:1)据国金电车组预测,22~24年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将达 0.1/0.14/0.19亿辆、同增 56%/40%/34%,预计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熔断器市场规模为 35亿元、2022~2025年 CAGR 为 28%。我们预测公司在国内市占率达 40%,熔断器作为定制件、安全件,公司先发优势明显,预计 2022~2024年收入达 4、6、7亿元。2)引入激励熔断器、整车安全系数更高,新增的激励熔断器单车价值量超 100元、目前国内渗透率低于 5%; 激励熔断器产品壁垒更高,预计未来三年公司激励熔断器快速放量,2022~2024年收入达 0.2、1、2亿元。 新能源发电及储能领域:受益光伏、风电、储能蓬勃发展,我们预计 2025年全球新增风光发电及储能用熔断器市场规模为 32亿元,2022~2025年CAGR 为 37%。21年公司全球市占率达 13%、且在储能产品份额更高,预计 2023年公司受益大储放量,2022~2024年收入达 2、4、7亿元。 通信 &轨交领域: 1)通信领域,公司测算 2019年公司国内市占率为30%~35%,考虑目前基站建设高峰期已过,预计 2022~2024年收入同减10%;2)轨交领域壁垒较高、国产化率极低,公司 2010年即通过中国中车合格供应商资质 验证,是少 数能与国际 品牌竞争的 国内厂商, 预计2022~2024稳健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为 1.5、2.3、3.2亿元,同增 92%、46%、42%。给予公司增持评级、目标价 193元(40*2024EPS)。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能源车&光伏风电及储能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股东减持风险、高管窗口期违规减持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
洁美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3-02-02 30.63 -- -- 34.01 11.03%
34.01 11.03%
详细
事件2023年1月30日,公司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2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2亿元至1.94亿元,同比减少50%-6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3亿元至1.85亿元,同比减少51.36%-67.74%。 点评下游需求疲软叠加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业绩持续承压。2022年,受到疫情影响、贸易冲突、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下游消费电子等行业需求持续疲软,主要客户处于去库存周期,导致公司2022年订单量下降,收入表现下滑。盈利方面,主要原材料价格较大幅度上涨,增加公司生产制造成本。除此之外,2022Q4人民币兑美元升值,产生汇兑损失,以及股份支付费用增加,影响公司全年净利润表现。 中高端离型膜产品顺利拓展核心客户,有望加速放量。公司离型膜中粗糙度产品已向国巨、风华等客户供应,已覆盖主要的台系客户和大陆客户。中高端离型膜产品对日韩客户已经进入加速验证的阶段,逐步与三星、村田核心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21年底公司与三星签订战略协议,截至目前进展顺利。2022年底公司和村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和行业龙头客户的技术沟通、产品合作,密切跟进客户需求,有助于加速产品导入和升级,放量确定性增加。 投资建议考虑到2022年下游消费电子行业需求疲软、原材料价格上涨、第四季度汇兑损失因素,我们下调公司业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7、2.63、3.64亿元,同比-51.95%/+40.87%/+38.42%,分别下调26%/20%/15%,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为73、52、3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膜投产、离型膜进展不达预期、载带增长低于预期,汇率波动风险。
世运电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2-02 16.20 -- -- 17.99 11.05%
20.48 26.42%
详细
2023年 1月 30日晚,公司公布 2022年年报业绩预告,预计 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4.05~4.85亿元(同比+93.16%~+131.3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98~4.77亿元(同比+96.38%~+135.36%)。根据预告估算,公司 22Q4实现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1.87亿元和 1.00~1.79亿元,分别同比+100%~+250%和+105%~+268%,分别环比-35%~+14%和-38%~+11%。 经营分析抓住新能源车发展风口,成本下降叠加汇兑收益致业绩大增。公司 2022年利润大增,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公司专注于汽车 PCB领域,并且在新能源车的布局相对较早、受益明显,在 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 90%的情况下,公司订单保持充足,为营收增长奠定基础;2)2022年 PCB 产品主要原材料覆铜板、铜等价格大幅下滑,使得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持续回升;3)根据 2022年半年报数据,公司营收中有 82%来自海外,并且结合披露的外币货币性项目明细可以看到公司海外营收主要以美元形式存在,2022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致使公司获得汇兑收益、增厚利润。 汽车 PCB 厚积薄发者,借先发优势积极扩展。公司 2019~2021年汽车营收占比已经攀升至 30%~50%区间,并且已经率先进入主流供应链(特斯拉供应链等),我们认为公司是电动智能车为汽车 PCB带来 3倍单车价值量的大势下最受益的厂商之一。近年来公司也是通过资本平台积极拓展产品边界和扩充产能水平,主要包括三个项目:1)2021年 2月通过可转债募集资金投入年产 300万平方米的世茂一期项目,该项目已于 2022年上半年进入试生产状态,近期公司发布公告称在满足下修转股价的条件下不向下修正转股价格;2)2021年 6月公司通过自有资金收购奈电科技 70%股权,并于 2021年 8月并表,业务拓展至软板和刚挠结合板;3)2022年 8月发布定增预案,拟投资年产 300万平方米的世茂二期项目,该定增项目已于 10月获证监会受理,我们盈利预测中假设该项目将在 2023年资金落地(导致股本增加)。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4.1/6.2/8.1亿元,对应 EPS 为 0.77/1.16/1.53元,对应 PE 为 19X/12X/9X,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原材料降价不及预期;汇率波动;大股东减持风险。
金禄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2-01 29.28 -- -- 32.48 10.93%
33.58 14.69%
详细
业绩简评2023年 1月 30日晚,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业绩预告,预计 2022年实现收入 15.0亿元(同比+12.73%),归母净利润 1.41亿元(同比+40.8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1.35亿元(同比+44.48%)。单季度来看,公司 22Q4实现营收 3.7亿元(环比-3%),归母净利 0.43亿元(环比+9%),扣非归母净利 0.42亿元(环比+10%)。 经营分析聚焦 BMS 抓住新能源车增长风口,成本下降盈利回升。公司利润大幅增长,主要源于两方面原因:1)公司是主要布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 PCB 供应商,2021年汽车电子营收占比 46%,其中主要聚焦于新能源车相关的 BMS 系统(电池管理系统),同时参与到储能产品开发中,在新能源车销售量快速增长、储能需求爆发的 2022年收入实现稳定增长;2)2022年覆铜板、铜等 PCB 上游主要材料形成趋势性降价,再叠加公司上市后相对供应商议价能力显著提升,因此公司成本在 2022年显著改善,盈利能力回升,得以实现利润增速超越收入增速。 前沿布局占据发展先机,储能接力增长。公司相较其他可比公司竞争优势更为突出:1)公司汽车电子占比达到 46%,产品布局以BMS 为主,深度参与到新能源车高速发展中,未来有望顺利拓展至储能板块;2)深度绑定宁德时代(公司供应份额 60%,并且宁德通过长江晨道间接持有公司股权 7.19%),借助大客户效应,公司BMS 产品已经拓展到国轩高科、孚能科技等优质客户,同时已经延伸至储能领域,配套宁德时代和派能科技享受储能增长红利。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新能源领域正面临快速发展机会,公司通过 IPO 募集到 11.5亿元建设年产 120万平方米新产能(发行 3779万股,发行价 30.38元/股,较募投项目计划超募 3.6亿元)。前次预测我们低估了公司盈利回升幅度,上调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1.41(上调6%)/2.3/3.3亿元,对应 EPS 为 0.93/1.52/2.17元,对应 PE 为28X/17X/12X,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原材料降价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 限售股解禁风险。
天通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2-01 12.00 -- -- 14.13 17.75%
14.13 17.75%
详细
事件2023年 1月 30日,公司披露 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 2022年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6.23至 7.06亿元,同比增加 50%-7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3.50至 4.08亿元,同比增加 20%-40%。 点评“材料+设备”协同发展,业绩持续增长。2022年,公司积极拓展下游产品及客户,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增量业务,实现业绩持续增长。公司拓展高景气度应用领域,下游客户结构逐渐向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倾斜,增强业绩增长弹性。公司电子材料与专用装备业务互为支撑、协同发展,持续致力于提升生产效率,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有助于材料端制造工艺优化,装备端生产良率提升,从而降低制造成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材料端积极进行技术改造,提升规模效应。公司磁性材料布局多领域,其中新能源汽车对软磁材料需求旺盛,单车价值量提升明显,公司积极推进软磁材料的客户车规级认证和批量供应。蓝宝石材料公司竞争优势明显,C 向长晶法加强了公司蓝宝石材料的技术壁垒。需求端上半年景气度提升,蓝宝石材料量价齐升,下半年随着行业产能逐步释放、下游市场需求放缓,供求关系调整,蓝宝石材料价格下调。而公司持续通过技术改造工程,稳定 400kg晶体量产,提升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蓝宝石材料业务的盈利水平。 设备端积极进行新产品研发投产,CCZ、光伏设备有望快速放量。 2022年,颗粒硅模块产量提升,公司积极进行研发迭代,加速推进新一代 CCZ 长晶炉的产业化落地。光伏 RCZ 单晶炉、半导体长晶炉、后段加工等设备下游市场均处于快速发展状态,公司研发进展顺利、市场订单充足。2022年公司创新产品“立式开磨一体机”开始批量投产,有效提高了公司光伏晶体机加设备的市占率。 投资建议考虑到 2022年下半年蓝宝石材料降价、公司光伏设备订单结算延后,我们下调公司业绩,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6.94、6.46、 7.55亿元,同比 +67.30%/-7.02%/+17.00%,分别下调9%/8%/9%,公司股票现价对应 PE 估值为 22、23、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专用装备、蓝宝石、压电晶体材料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光伏硅片设备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华正新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2-01 24.09 -- -- 35.28 46.45%
40.31 67.33%
详细
事件简评2023年 1月 30日晚,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业绩预减公告,预计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3300~4000万元(同比-86.15%~-83.2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400~2100万元(同比-87.73%~91.82%)。根据预告估算,公司 22Q4实现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57~-2057万元和-3345~-2645万元,分别同比-229%~-196%和-387%~-327%,环比亏损继续扩大。 经营分析周期性需求弱化致全年承压,22Q4上游价格反弹进一步拖累。公司主营覆铜板产品,覆铜板产品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在 2022年通缩导致产品价格下行且需求持续弱化的情况下,公司难逆行业周期下行,全年虽盈利但同比大幅下滑。进一步地,公司 22Q4亏损环比继续扩大,主要源于一方面 22Q4上游原材料(铜箔、玻纤布、树脂等)因供需短期错配而价格反弹,另一方面下游需求虽因年底备库有一定的拉货诉求,但整体需求恢复强度有限,覆铜板厂商难以完全将价格向下游进行转移,从而利润进一步受损。 行业正在加速见底阶段,静待修复。根据产业链跟踪,目前覆铜板行业各大厂商均已完成春节后复工工作,稼动率平均达到 70~80%,部分年前订单支撑了当前稼动率,展望来看订单能见度较低、下游客户展望较谨慎。我们认为第一季度作为覆铜板行业的传统淡季,需求边际继续弱化概率较高,但这样的边际弱化有助于产业链供需关系调整,从而加速产业链见底后修复回升,可静待周期压力释放后才能迎来修复。 高端 CCL 持续突破,加码铝塑膜打开空间。虽然公司当前在下行周期中承压严重,但从稳定的费用率可以看到公司仍然在坚持高端产品研发,其中高频材料已经在大客户实现批量供应,IC 载板已经开始向 FCBGA 这类高端产品布局,高端持续发力将助力未来。 除了覆铜板之外,公司“年产 3600万平方米锂电池封装用高性能铝塑膜项目”已经在 2022年 8月投产,目前已经进入国内动力电池主流厂商认证流程,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前期低估了上游价格扰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我们下 调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为 0.35(下调 50%)\1.00(下调 24%)\2.15(下调 20%)亿元,对应 PE 估值为 91X\32X\15X,对应 EPS 为0.25\0.70\1.51元/股,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滑;产能投产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东微半导 2023-02-01 238.60 -- -- 274.00 14.84%
274.00 14.84%
详细
2023年 1月 30日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 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75~3.15亿元,同比增加 87.2%~114.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57~2.97亿元,同比增加 82.61%~111.08%,业绩表现符合预期。 2022年公司主营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全年业绩符合预期。从 2022年业绩预告来看,公司 2022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2.75~3.15亿元,同比增加 87.2%~114.43%;单 Q4来看,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0.75~1.15亿元,同比增加 38.48%~112.37%,环比增加 -9.95%~38.1%。公司 2022年全年主营业务保持高增长,第四季度环比增速略有放缓,主要系全球半导体景气度下滑叠加海外通货膨胀,终端消费能力有限,消费电子需求未见回暖迹象,影响了公司中低压屏蔽栅 MOSFET 相关产品的营收。 中低压屏蔽栅 MOSFET 业绩承压,高压超级结 MOSFET 增势强劲。 我们观察自 22Q4以来消费电子需求偏弱,公司中低压屏蔽栅MOSFET 表现欠佳主要系下游应用针对电动工具、逆变器、UPS 电源、消费电子充电器等。据我们从产业链的了解,目前工业类需求回暖情况明显,主要驱动力是工厂自动化、国内工控企业进入半导体设备及生产线领域开始放量、储能及光伏拉动等,公司聚焦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高景气赛道,营业收入持续增加,充分受益于功率半导体结构性需求分化的红利。 技术创新丰富公司产品线,TGBT 开启公司新的成长曲线。23年公司创新设计的第二代 TGBT 有望实现产业化并导入品牌客户端。受光伏逆变、储能、直流充电桩、工业和通信电源等应用领域结构性需求的增长、部分产品价格上涨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等因素影响,公司主营业务综合盈利能力稳定提升。公司 TGBT 产品 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3239万元,随着收入规模的增长,TGBT 产品毛利率逐步改善,后续有望受益于国产替代继续提升市场份额。 预计 22-24年净利润为 2.90、4.07和 5.35亿元,对应 EPS 为4.31、6.04和 7.94元,维持“买入”评级。 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供应链管理的风险、新产品研发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限售股解禁的风险。
2023-02-01 -- -- -- -- 0.00%
-- 0.00%
详细
事件简评2023年 1月 30日晚,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 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4200~4800万元(同比-89.48%~-87.9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00~-500万元(同比-101.40%~102.24%)。根据预告估算,公司 22Q4实现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06~-606万元和-2477~-2177万元,分别同比-115%~-108%和-145%~-140%,环比亏损继续扩大。 经营分析行业承压叠加扩产费用拖累,静待周期修复后反转。公司全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实现亏损,主要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1)行业进入下行周期,需求边际下滑、行业性降价导致公司出货量和盈利水平均承压;2)公司近年来扩产和高端产品研发规划较激进,2020年投产江西 N4厂、2022年投产江西 N5厂,陆续攻破高频高速高端产品,又加码封装基板用基材,在 2022年承压情况下仍然保持高研发费用率(前三季度 7.05%),费用拖累加重利润下滑。根据我们对行业的跟踪和判断,我们认为行业当前正处于加速触底过程,静待行业走出周期陷阱后迎来修复。 积极布局高端材料,有望成为领军者。公司是专注于高端产品研发的国内优质覆铜板供应商,是陆资中高速板全系列最早通过华为认证的覆铜板厂商,高端突破已有先例。封装基板用覆铜板是 CCL 行业中最高端的产品品类,针对这一市场,公司前期已公告投资年产120万平方米 IC 载板材料智能工厂,近期又公告通过参股兴南科技完善布局,使得公司在技术和产能层面都做好了进军 BT 类和 ABF 类基板市场的准备,未来将专注于开展客户配套研发工作,有望成为高端半导体材料的国内领军者,未来空间可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虽然根据产业链跟踪,产业链基本面尚未实现反转,但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凭借管控能力率先走出周期阴霾,看好长期发展布局,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为 0.48\1.19\3.40亿元,对应 EPS为 0.20\0.51\1.45元,对应 PE 估值为 103X\41X\15X,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涨价过高;价格下滑超预期;限售股解禁。
唯捷创芯 2023-01-31 50.08 -- -- 54.67 9.17%
75.28 50.32%
详细
2023 年1 月29 日,公司披露2022 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 年全年实现营收22.88 亿元,同比减少34.79%;实现归母净利润5400万元左右,实现扭亏为盈;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00 万元左右,同比增加42.97%。 点评预计2023 年智能手机需求逐步复苏,有望带动公司业绩改善。 2022 年受到疫情反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等多方因素影响,作为射频产品的主要应用场景,手机终端市场需求疲软从而影响公司业绩。预计2023 年伴随着终端厂商库存去化、消费者预期转好,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终端需求将逐步复苏。根据2022 年12 月IDC预测,预计2023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12.7 亿部,同比增长2.8%,全球PC、平板电脑出货量达4.29 亿台,同比下降6%,降幅收窄。公司作为国内PA 龙头,终端客户覆盖全面,客户认可度高;上下游合作稳定,拓展多类产品线,布局广泛,综合竞争力强。预计2023 年在行业需求触底复苏的背景下,公司有望以产品端、客户端优势带动业绩改善。 高集成度 L-PAMiD 模组量产在即,看好国产替代空间。作为国内PA 龙头,公司积极向高性能、高集成度方向拓宽产品线,增加了接收端模组、Wi-Fi 模组、L-PAMiD、基站射频前端等多类产品,技术水平领先,产品布局丰富。截至2022 年,具有更高毛利率的高集成度L-PAMiD 产品已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公司的客户基础、技术优势有望带动L-PAMiD 模组量产出货,加速实现国产替代。 除此之外,公司积极拓展WiFi 6E/7 模组、接收端模组等相关产品,布局毫米波、通信基站、医疗/车载领域射频前端产品,拓展产品线宽度。利润端,预计伴随公司高端化产品比重增加、整体毛利率将有所改善,同时管理效率提升以及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减弱,未来公司盈利能力将持续向好。 投资建议考虑到手机需求疲软、5G 渗透速度的不确定性,我们下调公司业绩,预计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0.54、3.50、5.04 亿元,2022年扭亏,2023/2024 年同比+548%/+44%,分别下调90%/51%/51%,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 估值为387、60、41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智能手机需求不及预期、海外5G 渗透速度低于预期、产品迭代加速、供应链集中等风险。
艾为电子 2023-01-30 121.68 -- -- 126.82 4.22%
137.88 13.31%
详细
2023 年1 月29 日,公司披露2022 年业绩预告。预计2022 年全年实现营收20 亿元至21.5 亿元,同比减少7.61%-14.05%;实现归母净利润-0.65 至-0.45 亿元,同比减少115.61%-122.5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 亿元至-1.0 亿元, 同比减少140.53%-148.64%;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26 亿元至0.46 亿元,同比减少85.70%-91.92%。 点评全年业绩承压,需求复苏有望带动业绩修复。2022 年,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疫情反复、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终端市场消费电子需求疲软。消费类终端客户持续调整库存,芯片需求减弱,出现砍单情况,影响公司全年业绩表现,公司库存水位处于历史高位。预计2023 年伴随着终端厂商库存去化、消费者预期转好,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终端需求将逐步复苏,带动公司业绩修复。2022 年公司坚定进行其他业务拓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视内部优化管理,持续推进管理变革和组织变革;同时公司2022年实施股权激励,预计股份支付费用约为0.91 亿元,较去年增长0.58 亿元,彰显长期发展信心。 加大研发投入,品类持续拓展,产品矩阵丰富。2022 年,公司研发投入约为6 亿元,同比增长约46%,着重加大对工业、汽车领域的产品研发投入,丰富产品品类,开拓新市场、新客户,进行多产品品类平台化布局。分应用领域来看,公司产品从消费类电子拓展至AIoT、工业、汽车等领域,产品型号总计900 余款。其中汽车领域营收占比持续上升,已进入比亚迪、零跑等汽车厂商供应链;消费电子领域布局AR/VR,与Meta、Pico、Nreal、小米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智能音频功放已推出新一代音效算法SKTuneV6,车规系列产品稳步推进中,看好公司汽车、工业、AIoT等多市场领域的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考虑到终端需求疲软,以及公司库存去化周期、股份支付费用的影响,预测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0.54、2.14、3.81亿元,2022-2024 分别下调113%/66%/59%,现价对应2023、2024年PE 分别为95、53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智能手机需求疲弱的风险、消费电子硬件产品销量不达预期的风险、产品研发迭代不足的风险。
紫建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1-23 62.00 -- -- 76.32 23.10%
76.32 23.10%
详细
业绩简评1月 19日,公司披露 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 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4-0.6亿元,同比下降 40.42%-60.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22-0.42亿元,同比下降 56.00%-76.95%。 经营分析受安卓系 TWS 耳机需求下滑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双重影响,公司业绩持续承压。一方面公司主要客户覆盖安卓系 TWS 耳机终端品牌,2022年安卓系TWS 耳机出货量持续下降。根据 Canalys 统计,2022年 Q1~Q3三星TWS 耳机出货量达 0.07/0.06/0.07亿部,同比-3%/+12%/-15%;小米出货量达 0.07/0.03/0.03亿部,同比 +10%/-38%/-31%,因此公司消费类电池产品需求增速放缓。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公司营业成本上升,根据Wind,主要原材料在 2022年上半年价格高增,尤其钴酸锂 1H22半年均价同比+63%,下半年略有回落。因此,在下游需求疲软、上游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下,公司 2022年盈利能力下滑。 需求复苏有望带来业绩回暖,多领域布局放量在即。2022年在 TWS 耳机安卓系需求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公司营收端仍保持增长,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6.68亿元,同比+15.23%,表现优于行业。2023年公司有望在消费需求复苏、安卓供应链转好的机会下,凭借独有叠片扣式电池专利技术、客户资源实现业绩回暖。同时公司配合下游消费电子市场迭代趋势,向高要求、高单机价值量等符合终端需求的方向发展,增强公司行业竞争力。除此之外,公司持续布局 AR/VR、游戏手柄、电子烟、智能手表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细分领域具备更高成长性,有待放量,随着新产品应用市场不断扩充,有望给公司带来更多增量空间。 盈利预测&投资建议考虑到消费电子需求疲软以及多项原材料价格上涨情况,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 0.54/0.98/1.61亿元,分别下修 36%/24%/17%,同比-46%/+80%/+64%,对应 PE 估值 82/45/2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技术外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技术迭代不及需求风险、下游应用领域集中风险、专利被侵权风险、限售股解禁风险等。
统联精密 2023-01-20 25.33 -- -- 27.88 10.07%
30.99 22.35%
详细
业绩简评1月 19日,公司披露 2022年度业绩预告:预计 2022年实现营收 4.85-5.15亿元,同比增长 36.80%-45.26%,实现归母净利润 0.85-0.97亿元,同比增长 79.18%-104.4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65-0.75亿元,同比增长55.91%-79.90%。 经营分析业绩增长符合预期,非 MIM 业务快速成长。公司凭借 MIM 业务的客户资源、技术积累,拓展非 MIM 生产工艺。产品品类不断丰富,打造全工艺产品组合,形成了 MIM 业务和以 CNC、激光切割为代表的非 MIM 业务共同驱动的发展模式。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的 MIM 精密金属零部件相关业务实现营收为 2.54亿元,营收占比为 71.13%,同比增长 19.70%;其他精密金属零部件相关业务营收为 0.97亿元,营收占比为 27.03%,同比增长122.18%。公司通过技术工艺升级提升生产良率,以成本、质量优势成功切入大客户激光切割、CNC、精密注塑等精密加工业务的供应链,与 MIM 业务形成多元化协同发展。 加大新材料、新工艺及新项目的研发,不断进行材料、设备、产品的迭代创新。公司深耕 MIM 工艺,推进喂料、模具、自动化等全流程自主研发,通过改良设备、优化工艺提高良率,具备较强的竞争力。随着 MIM 精密结构件的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公司对于新材料、新工艺及新项目进一步加大了研发投入,不断进行新产品、新设备的迭代创新。随着 IPad、IPhone 终端Type C 接口逐步全面替换,以及公司切入更多客户产品线,未来公司 MIM新产品及非 MIM 产品的稳步推出将为公司打开更大的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基于 2022年 12月因疫情放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生产,以及年底费用奖金计提因素,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0.92、1.39、1.96亿元,同比 93.49%/+51.60%/+41.05%,对应 PE 为 31、20、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对苹果产业链依赖、核心喂料环节依赖外购、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单一、限售股解禁等风险。
士兰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1-02 33.39 40.88 114.82% 37.03 10.90%
38.07 14.02%
详细
公司深耕分立器件(IGBT、MOSFET)、集成 IC(IPM、MEMS、PMIC、MCU 等),22年 H1收入占比分别为 54%、32%。公司采用 IDM 模式,产线涵盖 4至 12英寸,优势突出。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技术、工艺持续迭代推进产品往高附加值方向发展,22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同增20%、6%,得益于新能源需求高增+国产替代加速+产能快速释放+产品高端转型,预计公司业绩稳健增长。 功率半导体:公司 IGBT 单管、IPM 模块、MOS 份额位列国内第一,SiC器件放量可期。1)我们预计 25年全球/中国 IGBT 市场规模达 991/497亿元,三年 CAGR 达 18%/17%,新能源车、新能源发电贡献了主要增量。得益于缺货涨价潮,行业国产化率快速攀升,预计 2022年行业国产化率近40%。2021年公司在全球 IGBT 单管/IPM 模块市占率达 2.6%、2.2%,位列国内第一。目前公司主要下游领域为白电、风控,凭借 IDM 优势,公司车规、风电光伏用产品快速放量可期,目前公司已成功向比亚迪、零跑等主机厂供货。2)2021年全球 MOSFET 市场规模达 110亿美元,公司在全球市占率达 3%,位列国内第一。3)10月公司公告拟定增融资 65亿元,用于新建年产 36万片 12英寸功率芯片、年产 14.4万片 SiC 功率器件、年产 720万块汽车级功率模块产线,进一步扩充公司产能优势,未来放量可期。 集成电路:MEMS、电源 IC、MCU 空间广阔,IDM 优势突出。1)2020年全球 MEMS、电源管理 IC、MCU 市场规模达 120、330、160亿美元,预计行业稳健增长、五年 CAGR 为 10%,大陆厂商份额低于 10%,国产化率较低。2)公司采用 IDM 模式优势突出,2016~2021年五年收入 CAGR 为20%,受益国产替代加速渗透,预计未来收入稳健增长。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为 10、11.7、15.7亿元,同比-34%、17%、35%。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 41元(50*2023EPS)。 风险:功率半导体行业竞争加剧,新能源车、光伏风电渗透率不及预期、产能爬坡不及预期、限售股解禁。
生益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1-02 14.64 29.36 74.45% 16.75 14.41%
20.66 41.12%
详细
行业已运行至加速见底阶段,基础需求展望仍疲弱但或有创新亮点。电子产品需求呈现疲弱之势,PCB 产业链相应承压,A 股覆铜板前三个季度单季归母净利分别同比-37%、-59%、-90%,是承压最重环节,当前产业链运行至年底备货、上游材料涨价加速整个产业链触底的阶段。从展望来看,2023年智能手机全球+2.8%、中国-0.9%,PC 全球-2.3%,汽车中国+3%,可见基础性消费产品增速有改善但并不乐观,不过折叠手机(+51.4%)、可穿戴设备(+5.5%)、VR/AR 设备(+23%/+70%)、新能源车(智能化仍有成长空间)、服务器(新平台升级将带来价值增量)有创新增量点,因此我们认为虽然明年基础性需求仍承压,但细分创新点将带来增长受益。 强阿尔法者有望实现单位毛利反转,周期影响将逐渐减弱。公司在今年环境极差情况下体现出了更强的应对风险的能力,基本面同比变化更稳定,盈利能力下降幅度为10pct/11pct,相较金安国纪、南亚新材、华正新材、中英科技分别下降20pct/21pct、17pct/16pct、12pct/11pct、25pct/21pct 而言更稳定。同时从历史上看,公司多次展现出单价下行、单位毛利仍能够保持稳定上行的逆周期属性,我们认为这样的能力能够使得公司在需求环境加速触底且有望进入平稳发展的阶段的当下,比行业实现更快地盈利反转,从而打破需求疲弱对盈利的掣肘,周期的负面影响也将逐渐减弱。 高端产品突破增加成长属性,抓住材料国产替代时机。在弱周期对公司的边际影响在逐渐减弱的情况下,公司高端产品突破所带来的成长性将有望得到体现,从公司10 年以来的在研项目情况来看,公司专注于高频、高速、封装基板用覆铜板等高端特种类产品突破,而这几类产品正处于快速扩容的市场发展阶段(汽车毫米波/激光雷达打开高频/高速覆铜板的运用空间,服务器升级将使用材料等级更高的高速覆铜板),并且高端特种类材料市场目前也正呈现被海外厂商占据的竞争格局,而公司是大陆厂商中唯一进入特种材料(排名第9,市占率5.0%)、高速覆铜板材料(排名第6、市占率3.0%)前十大排名的厂商,公司有望成为高端材料国产替代的领先者。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将分别达到14.5/23.5/34.3 亿元,对应EPS 为0.91/1.02/1.80 元,对应PE 为23X/14X/10X,给予目标价30.26 元/股,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 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新产品放量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1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