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唐权喜

东吴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600522070005。曾就职于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芯国际 2021-11-15 56.51 92.93 120.95% 56.52 0.02%
56.56 0.09%
详细
单季营收及毛利率创新高。公司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 92.8亿元,环比增 5.5%,同比增 21.5%;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20.8亿元,同比增 22.6%; 三季度毛利率达 30.2%,环比增 3.7pcts,同比增 3.9pcts。公司预计四季度营收环比增 11%-13%至 103-104.9亿元,毛利率指引为 31%-33%。 产能快速扩充,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公司三季度月产能为 59.4万片等效8英寸晶圆,相比于二季度 56.2万片的月产能实现了进一步的提升(环比增6%)。三季度公司产能利用率依旧维持在 100%以上的水平。公司第三季度资本开支约人民币 70亿元,全年计划的资本开支约为 281亿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成熟工艺的扩产,小部分用于先进工艺、北京新合资项目土建及其它,虽面临准证审批、产业链紧缺、疫情引起的物流等不可控因素,但公司逐季加快执行速度和力度,预计基本能够完成全年资本开支计划。同时,在今年9月 2日,公司也与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签署合作框架,将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将规划建设产能为 10万片/月的 28nm 及以上 12英寸晶圆代工产线。 高端产品占比进一步扩大,带动 ASP 提升。公司三季度 FinFET/28nm 收入占比由二季度的 14.5%提升至 18.2%。受益于产品结构的改善与价格上涨的驱动,三季度单片晶圆 ASP(约当 8英寸片)达到 823美元,环比增幅达到 7%。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 21-23年归母净利润为 90.3、94.4、110.6亿元,采用 DCF估值法,给予 92.93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能爬坡不及预期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客户导入不及预期风险;生产设备难以购买的风险;优惠税率持续性不确定性风险。
扬杰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08 54.98 75.64 105.04% 81.50 48.24%
81.50 48.24%
详细
单季度营收利润再创新高,盈利能力持续走强。公司21前三季度营收为32.4亿元,yoy+76%;归母净利润5.6亿元,yoy+115%,接近预告上限;扣非归母净利润5.4亿元,yoy+110%。公司单季度营收利润再创新高,Q3单季营收11.6亿元,yoy+64%,QoQ+2%;归母净利润2.2亿元,yoy+87%,QoQ+17%。盈利能力方面,公司净利率创新高,Q3单季毛利率为35.6%,yoy-0.6pct,QoQ+1pct;净利率20.5%,yoy+3.5pct,QoQ+2.6pct。 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1.7亿元,同比增长超九成,为未来增长蓄力。 高端产品持续突破。1)晶圆产品方面,公司PSBD芯片、PMBD芯片已形成完整的商用系列和车规系列。2)IGBT方面,公司IGBT高频系列模块、IGBT变频器系列模块等已取得批量订单,有望进一步放量。3)在MOSFET领域,公司持续优化提高TrenchMOSFET和SGTMOS系列产品的性能,扩充产品品类。4)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方面,持续加大SiC研发力度的同时,新增GaN研发团队,卡位多种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技术,打造产品持续竞争力。公司新产品业绩突出,前三季度MOS、小信号、IGBT及模块等产品的业绩同比增长均在100%以上。 产能扩张有序推进,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布局。公司新建成的集成电路及功率半导体封装测试一期项目已于今年6月投产使用,预计下半年可为公司增添2-3亿产能,在全球“缺芯”的环境下缓解交付压力,夯实未来增长基础。 此外,公司近期公告将在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半导体单晶材料扩能项目,总投资不低于7亿元,计划5年内全部建成。通过进一步拓展建设半导体单晶材料生产线,提升单晶硅棒、单晶硅外延片、单晶硅抛光片的产能,强化公司上游硅片的自主研发,完善产业链一体化布局。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1-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32/1.65/2.00元,(原21-23年预测为1.09/1.37/1.67元,受益功率半导体行业高景气,主要上调各项业务营收,上调资本开支预测),根据可比公司21年58倍估值,对应目标价76.7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滑;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闻泰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04 119.00 136.03 338.24% 126.20 6.05%
143.88 20.9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1三季报。 核心观点 单季利润恢复增长,毛利率持续改善。公司 21首三季度取得营收 386亿元,yoy+1%;归母净利润 20.4亿元,yoy-10%;扣非归母净利润 19.3亿元,yoy-6% 。 公 司 单 季 度 利 润 恢 复 增 长 , Q3归 母 净 利 润 8.1亿 元 ,yoy+45%,QoQ+39%; Q3扣非归母净利润 7.5亿元,yoy+22%,QoQ+47%。 公司毛利率持续改善,21Q3毛利率 17.1%,yoy+0.5pct,QoQ+0.3pct。此外,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前三季度研发费用 18.7亿元,yoy+21%,其中半导体业务全年规划研发投入 9.4亿元,承诺将提高研发支出至总销售额的 9%左右。 产品矩阵拓宽&产能扩充双维成长,受益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旺盛需求。安世半导体业务受新能源汽车需求驱动,保持高景气。21H1半导体业务收入 68亿元,yoy+ 53%。公司不断扩充产品线,积极布局中高压 MOS、IGBT、模拟电路、GaN、SiC 等新品。产能方面,公司于 8月完成 NWF 晶圆厂收购,增加 3万片以上 8英寸晶圆月产能(相当于当前总产能的 30-40%)。大股东的上海临港 12英寸车规级晶圆厂有望于 22年 7月调试投产,年产能预计 40万片(相当于当前总产能的 90%)。受益于自身丰富的工艺积淀和产能储备,安世产品用量和应用产值将在智能电动车时代显著抬升。 上游涨价影响趋缓,ODM 业务迎向上拐点。面板、存储等重要零部件价格已平稳或下降,公司成本压力趋缓。北美运营商 5G 手机等项目推动公司从服务型模式向产品型模式转型,保持中长期盈利稳定。公司不断加码非手机类应用, 5G PA、TWS、IoT 模块等多款 SiP 产品于 9月成功下线,TWSSiP 耳机已成功进入试产阶段,推动产品集成业务从消费领域向工业、IoT、汽车电子等领域扩展,形成智能硬件产业生态平台。中国证券报报道,公司已通过苹果审厂认证,拿到明年新款 MacBook Air 独家组装订单。摄像头模组子公司得尔塔正紧张试产,预计近期复工复产。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 21-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2.48/3.50/4.73元(原 21-23年预测为 2.48/3.50/4.79元,小幅下调 ODM 业务营收、销售费用率,上调其他收益),根据可比公司 21年平均 55倍 PE 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为 136.4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订单不确定性风险。
韦尔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1-11-04 282.74 268.15 177.27% 289.00 2.21%
321.90 13.85%
详细
核心观点 汽车CIS 空间广阔。与手机市场对比,汽车年均9000万左右的出货量与手机年均10余亿的出货量存在差距,但从单机(车)用量来看,未来每台智能驾驶汽车的CIS 搭载量可达6-15个甚至以上,超过手机单机2-7个的用量;从像素角度看,目前高端手机像素已达到64MP,甚至108MP,而汽车高端CIS 像素为8MP,但从单价角度看,以8MP 产品为例,汽车CIS 单价为手机CIS 单价的10倍。受益高阶自动驾驶渗透,汽车CIS 市场空间将快速打开,长期展望百亿美元以上市场空间。 韦尔汽车CIS 市占率领先,布局完善。根据TSR,2019年在汽车成像和感知摄像头领域韦尔分别占据20%和6%的市场份额,仅次于安森美。技术布局方面,韦尔凭借手机CIS 的积累可实现大小像素曝光技术,同时具备时域曝光堆叠、像素内增加大阱容技术,可进一步提供三合一方案,而安森美目前缺少大小像素曝光技术。产品布局方面,安森美目前产品主要集中于VGA(0.3MP),占比达到48%;而韦尔产品线分布更为均匀,在相对高像素领域产品布局更为完善,1MP 及以上产品占比达90%。目前VGA 应用更为广泛,安森美当前占优,但未来随着汽车摄像头向更高像素升级,韦尔在较高像素领域布局完善的优势有望逐步显现。客户方面,韦尔目前在欧洲市场具备优势,未来有望和国内客户开展更多合作,助力份额提升。 CIS 以外产品布局广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在汽车领域,韦尔除了提供CIS 产品外,也深入布局车载视觉处理技术,并通过独立ISP 或与ISP 与CIS 整合的芯片与CIS 业务形成协同效应;亦可提供应用于驾驶员监控系统的CCC 模组产品;也在汽车LCOS 产品方面有领先布局。同时,公司还积极布局MCU、车载视频传输芯片等领域,有望持续打开成长空间。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8、59.7、76.7亿元,根据可比公司,维持21年69倍PE 估值,对应363.63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高端CIS 研发不及预期;手机CIS 市占率下滑;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功率器件研发不及预期;自动驾驶渗透不及预期;单车CIS 用量及单价不及预期
工业富联 计算机行业 2021-11-04 11.38 15.91 -- 11.96 5.10%
12.35 8.5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1年三季报。 核心观点 业绩全面向好,经营韧性显现。公司21首三季度取得营收305,4亿元,yoy+8%;归母净利润110亿元,yoy+25%;扣非归母净利润102亿元,yoy+18%。其中Q3单季度营收1,093亿元,yoy+3%,QoQ+12%;归母净利润近43亿元,yoy+21%; 扣非归母净利润42亿元,yoy+35%,QoQ+30%;单季度营收利润同比环比均实现正增长,经营业绩全面向好。 在全球大宗商品涨价及供应链紧张等方面的压力下,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利润创近四年最佳,经营韧性显现。盈利能力方面,公司自年初起持续改善,Q3单季毛利率为8.5%,yoy+0.5pct,QoQ+0.4pct;净利率3.9%,yoy+0.4pct,QoQ+0.3pct。公司财务稳健,前三季度资产负债率54.4%,连续三年同比下降,流动比率等也在逐年提升。 通信与移动网络设备业务持续突破。公司5G 相关设备出货顺利,延续上半年高增长态势,其中5G 基站及400G 高速路由器出货达双位数增长。5G高端精密机构件业务持续向好,公司不断拓展多元化产品和客户布局,国内高端折叠机精密机构件上量出货,同时积极布局新的产品形态,包括智能穿戴产品如TWS、AR 眼镜等。受益于疫情带来的居家办公趋势,公司智能家居产品如高速WiFi6、Doorbell、IPCamer 需求攀升,企业网络安全需求提升也带动相关设备出货高成长。 云计算与工业互联网业进展顺利。云计算业务稳定增长,公司紧密围绕CSP客户需求,CSP 业务营收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且占比不断提升,其边缘计算、数据中心AI Computing 及高阶显卡等产品表现亮眼。公司持续扩大国内投资,支持多家国内云端及网络设备大厂,以满足持续增长的订单需求。 公司全球顶尖客户的数据中心算力及自动驾驶算力相关产品或将于22年量产出货,有望增添新增长动能。工业互联网方面,公司协助新能源车头部企业广汽集团、中信戴卡、敏实集团导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及灯塔工厂计划,21H1营收近4亿,yoy+47%。未来将全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应用于消费电子、住宅工业、机械加工等其他产业,灯塔工厂业务也将拓展到半导体行业。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公司 21-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1.01、1.14、1.29元的预测,采用历史平均估值法,维持给予 21年17倍 PE 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为17.17元,维持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精密结构件竞争加剧;工业互联网业务进展缓慢。
江海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0-29 22.87 28.73 88.76% 27.37 19.68%
29.24 27.8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1年三季报。 核心观点 Q3业绩超预期: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为25.8亿元,yoy+48%,归母净利润为3.26亿元,yoy+48%。其中第三季度营收9.2亿元,yoy+34%,归母净利润为1.22亿元,yoy+50%,QoQ+1%,考虑到三季度电费大幅上涨和限电等因素扰动,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公司产品目前已经全面涨价,限电影响也趋于缓和,公司Q4毛利率和业绩有望显著提升。 铝电解电容持续受益于新能源旺盛需求:受益于光伏、汽车以及充电桩等旺盛需求,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出货量显著增加,新能源领域的出货量占公司铝电解电容总出货量超过16%。目前公司订单可见度超半年,持续扩充产能并且在Q4以来公司产品全面涨价,随着公司产能的不断释放以及产品价格的上涨,公司铝电解电容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提升。 薄膜电容迎来向上加速拐点:抓住了光伏、电动汽车等行业快速发展机遇,公司薄膜电容器在技术性能提升、产能扩充、市场开拓、内部整合协调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产品获得光伏逆变器大客户和众多车企的认可,目前正在大幅扩充产能,目前公司薄膜电容业务已经实现扭亏为盈,薄膜电容有望成为公司新增长点。 超级电容业务下游应用全面展开,长期想象空间大:超级电容行业需求全面开花,公司在立足风电、智能表、轨道交通、智能电网侧应用的同时,成功开启新能源公交车、大功率储能、电网调频、采掘装备等领域的应用,公司超级电容业务有望保持持续高增长。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1-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58/0.83/1.08元(原21-23年预测为0.61/0.85/1.11元,受上游原材料涨价影响,主要下调了公司毛利率预测),根据可比公司22年35倍PE 估值,对应目标价为29.1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涨价风险;薄膜电容客户导入不及预期;超级电容客户开拓不及预期;薄膜&超级电容毛利率波动。
麦捷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0-27 13.98 16.69 109.15% 17.66 26.32%
18.18 30.0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1年三季报。 核心观点 Q3业绩略超预期,毛利率创新高: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为 24.7亿元,yoy+55%,归母净利润为 2.31亿元,yoy+225%。其中,Q3季度营收为 8.25亿元,yoy+14.6%,归母净利润为 0.92亿元,yoy+193%,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主要是因为一体成型电感与滤波器快速放量。公司 Q3毛利率达到 23.6%,同比提升 7.3pct,环比提升 3.6pct,创近五年新高。规模效应和良率提升驱动SAW 滤波器毛利率显著改善,叠加一体成型电感持续放量,带动整体毛利率向上。 电感业务,公司差异化竞争享行业增长红利:5G 时代,智能手机、基站、物联网、智能汽车等领域对电感的需求不断增加。公司与顺络错位竞争,聚焦一体成型电感,智能终端小型化以及电感产品性能诉求驱动一体成型电感加速渗透,公司产品规格逐步完善且已切入车载领域,瞄准国产替代机遇,追赶全球领先厂商技术水平。 射频滤波器及模组国内先行者,充分受益国产化风口:5G 时代滤波器迎量价齐升,量方面,手机通信从 2G 到 5G,频段数量从 4个提高至 50多个,对应单机滤波器数量从 2个提升至 70多个;价方面,5G 高频需求对滤波器性能要求更高,高性能的 TC-SAW/TF-SAW、BAW 和 LTCC 滤波器抬升滤波器价值量。国内滤波器市场供需缺口大,公司是国内少有的同时量产SAW、双工器、LTCC 滤波器的企业,近期已突破射频模组等高附加值产品,针对 5G 研发的 L-FEM 模组已通过部分客户认证,预计 Q4形成小规模销售。受益于射频芯片国产化浪潮,公司有望在国内滤波器蓝海市场中脱颖而出。公司滤波器已经进入主要手机厂商和 ODM 厂商。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公司 21-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0.34/0.49/0.70元的预测,根据可比公司 22年 35倍 PE 估值水平,维持目标价为 17.0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扩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毛利率波动风险、资产减值风险。
联创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0-26 16.98 22.27 211.47% 24.16 42.29%
25.79 51.8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1年三季报。 核心观点 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前三季度营收为71亿元,yoy+26%,归母净利润为1.88亿元,yoy-10%。其中,Q3营收为23亿元,yoy-27%,归母净利润为0.91亿元,yoy-26%,业绩同比下降,主要是因为去年Q3手机业务利润基数较高,同时今年由于手机竞争激烈导致毛利率下滑。 车载业务和高清广角业务持续高增长:前三季度,车载镜头及模组收入增长迅猛,同比增长453%,其中Q3,车载镜头及模组同比增长620%,高清广角镜头及模组收入也呈现快速增长,同比增长87%。 公司与智能驾驶方案平台商Mobileye、Nvidia、华为、Aurora、大疆等开展战略合作,持续发力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载镜头的开发,8M 车载感知镜头研发成功并获得客户认可,同时公司车载光学业务已经从镜头端延伸到车载模组,打开了更广阔的蓝海市场。在高清广角镜头及其影像模组领域,公司立足运动相机领域,不断拓展无人机、全景相机和警用监控等领域客户。 合肥新扩车载镜头和模组产能为车载业绩高速增长奠定长期基础:近期,公司与合肥高新管委会共同出资成立合肥联创光学,拟建设0.5亿颗/年的车载镜头和车载模组研发和生产能力,拟于2025年底前达产。联创电子在手订单充足,随着合肥新产能的释放,公司将更加从容应对日益增长的订单需求,为车载业绩的持续高成长奠定基础。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1-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9/0.47/0.66元(原21-23年预测为0.34/0.52/0.82元,由于手机市场竞争激烈,消费电子复苏不及预期,下调了手机光学业务毛利率),根据可比公司22年47倍PE 估值,对应目标价为22.3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学镜头出货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毛利率下滑风险。
海康威视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0-26 55.60 80.16 143.87% 54.17 -2.57%
55.55 -0.09%
详细
事件:海康威视发布 21年三季报。 核心观点 营收利润稳步增长:前三季度营收 556亿元,同比增长 32%,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 30%,扣非归母净利润 107亿元,同比增长 33%。三季度单季的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7、44.8和 44.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2%、18%和 25%。公司保持高存货策略,三季度末增加至 190亿元,有望有效对冲原材料供应风险。 三大事业部稳定增长:EBG 业务在过去 2-3年的复杂环境下保持 20%以上增速,大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有望长期拉动需求,海康近期与万华化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原油开采、钢铁等行业积极赋能。SMBG 增速相对宏观经济的弹性较大,前三季度受益于国内疫情防控较好而高速增长。PBG 出现衍生新需求,海康整体方案和区域研发能力的成熟持续深化业务发展,在行政服务、水利水务、应急管理、抵御自然灾害、疫情防控等取得积极进展。 创新业务高速发展:萤石在科创板的分拆上市工作顺利推进;机器人业务依托海康大生态深厚的算法积累、强大的软硬件开发能力和完整的营销体系正高速增长,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物流行业。海康机器人上半年营收 12.2亿元,同比大增 125%;其中的机器视觉业务在光源、工业镜头、工业相机、视觉控制系统、机器视觉设备和解决方案上全面布局;其中的移动机器人业务已从 AGV 升级至 AMR,从单体智能、群体智能升级至系统智能,并通过仓储管理系统和机器人控制系统两大平台实现了无缝衔接仓储搬运、产线搬运、库内搬运、分拣搬运等混合搬运场景。(详见 9月 27日深度报告《软硬件一体,机器人业务增长加速》)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公司 21-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1.83、2.23、2.66元的预测,根据可比公司 21年 46倍 PE 估值水平,维持目标价为 84.11元,维持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海外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创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存货减值风险。
晶晨股份 2021-10-19 115.00 148.86 166.25% 121.70 5.83%
131.70 14.5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1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 核心观点 营收高速增长,利润再创新高。公司预计首三季度收入突破32亿元,同比增长超80%;归母净利润4.8-5.0亿元,较上年同期实现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4.1-4.3亿元。其中三季度收入约12亿元,同比增长接近50%; 归母净利润2.3-2.5亿元,同比增长373%-414%;扣非归母净利润1.8-2.1亿元,同比增长342-399%。在21Q2营收、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0.7、1.6、1.5亿元的基础上,单季度营收和利润再创新高。 机顶盒芯片国内国外双轮驱动,持续扩大份额。伴随消费电子需求回暖,公司智能机顶盒芯片的国内外出货量均有大幅提升,产品已被中兴通讯、创维、小米、阿里巴巴、Google、Amazon 等境内外知名客户广泛采用。海外市场除终端大客户,公司产品已广泛导入北美、拉美、欧洲、俄罗斯、亚太和非洲等区域的众多运营商。得益于公司海外市场的持续开拓,未来将受益于博通反垄断调查结果,有望进一步扩大份额。 “客户+平台”优势助力,AI 音视频芯片海外市场高增长。公司AI 音视频系统终端芯片海外出货量大幅提升,并借助现有客户群和SoC 平台优势快速导入新品。公司采用12nm 先进工艺,产品系列丰富,已应用于小米、联想、TCL、阿里巴巴、爱奇艺、Google、Sonos、JBL、Keep、Zoom 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将充分受益于AI 产品形态和场景的日益丰富。 其他产品布局有序推进,业绩释放可期。公司于8月推出首款自研高吞吐视频传输的双频高速数传Wi-Fi 5+BT 5.2单芯片,现已成功量产,公司产品迭代节奏较快,商业化进程加速。汽车电子方面,公司已与海外高端客户进行深度设计、验证,并已收到部分客户订单,芯片销量稳步提升。同时华域汽车持有晶晨近5%的股权,或将赋能公司汽车电子业务未来发展。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1-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59/2.59/3.53元(原21-23年预测分别为1.32/2.26/3.11元, 主要上调了智能机顶盒芯片收入以及AI 音视频系统终端芯片收入,并上调了21年公司投资净收益),根据可比公司22年58倍PE 估值,对应目标价为150.0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芯片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毛利率提升不及预期风险;估值风险。
海康威视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9-29 53.83 80.16 143.87% 58.45 8.58%
58.45 8.58%
详细
2021年9月27日,海康机器人召开智造大会,宣布推出第四代AMR 移动机器人产品系列,产品组合、性能全面升级。 核心观点 依托海康大生态,机器人业务加速成长。海康机器人是面向全球的机器视觉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围绕视觉处理技术,依托海康大生态深厚的算法积累、强大的软硬件开发能力和完整的营销体系,形成独到的先发优势。公司机器人业务已初具规模,21H1营收12.2亿元,同比大增125%,增长步伐持续加快。后疫情时代,传统制造产业自动化进程加速,宏观环境、政策、下游市场多方共振推动智能制造加速前行,驱动工业机器人市场持续扩容,应用端认可度逐步提升,海康机器人业务有望凭借原有主业优势下其丰富的产品矩阵,智能化的平台系统设计以及场景化的解决方案能力做大做强。 机器视觉:多维度成长,持续深化竞争优势。机器视觉能够代替人眼进行检测、测量、定位、识别,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类智能制造场景,未来市场规模将不断壮大。据前瞻产业研究院,19年我国机器视觉销售额突破百亿,预计到26年该数字将超300亿元,19-26E CAGR 17%,增速显著高于全球。 公司产品丰富度可与国际一线厂商媲美,硬件产品广度和深度双维成长,为不同领域客户找到机器视觉系统解决方案的最优解。软件层面自研VM 算法平台,构建以视觉平台软件为核心的生态。软硬件融合,持续打造竞争优势。 移动机器人:渗透进程加速,聚焦方案落地。近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始终保持高双位数增长,伴随我国下游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移动机器人大规模引入生产制造的需求强烈,公司预计中国移动机器人市场将持续维持40%以上的增长。海康移动机器人业务以三大硬件产品为基石,并自研电机控制器、自动换电站等研核心模块组件,同时拥有机器人调度系统RCS、智能仓储系统iWMS 两大软件平台,助力实现单体智能—群体智能—系统智能的多层次智能生态系统。针对碎片化的场景需求,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开发方式解决行业痛点,真正实现“定制化”解决方案落地。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公司21-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83、2.23、2.66元的预测,根据可比公司21年46倍PE 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为 84.11元,维持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业务风险、创新业务风险、竞争加剧风险。
水晶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9-27 14.20 15.73 15.58% 16.15 13.73%
18.96 33.52%
详细
事件:公司拟与MoveonTechnologies在新加坡成立合资公司晶茂科技。 核心观点统筹全球资源,打造一体化、全球化制造能力。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750万美元,持股60%成为晶茂科技控股股东。Moveon是一家专业从事微型光学产品设计、研发与制造的公司,具有从光学设计、产品原型制作到纳米压印、精密成型等量产的一体化能力。两家基于未来面对特定大客户的新产品开发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生产具有微型化、精密集成化、复合功能的高性价比光学产品。未来根据发展情况,公司和Moveon或将进一步增资,在国内设立新的合资公司。水晶光电作为国内领先的消费类电子用光学薄膜及相关光学产品制造商。此次投资有助于公司产业链协同能力的构建,形成微型光学产品从生产工艺开发到量产管控的整体优势,为下游客户提供一体化、全球化的供应链能力。 上半年营收稳定增长,新兴业务未来可期。公司21H1营收17.2亿元,同比增长26%;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公司长期布局下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的增加导致上半年利润下滑,21H1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比微降2.7%。分业务来看,收入增长主要由毛利率较低的薄膜光学面板贡献,21H1取得收入3.8亿元,同比大增261%,占比提升14.4pct至22.1%。高毛利光学元器件业务受手机终端出货放缓影响,收入增幅受限,21H1取得营收3.8亿元,同比微增近4%,毛利率受公司战略性拓展中低端手机市场影响,同比下滑1.8pct至23.3%。,下半年北美终端新机型发布,叠加公司新产品的加速渗透,光学元器件业务有望回暖。除传统主营外,公司新兴业务生物识别、新型显示、光学材料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为公司未来增长蓄力。 应用领域横向拓宽,深耕产业链向解决方案商升级。手机方面,智能手机光学创新升级趋势仍在延续,随着多摄、潜望式摄像等应用趋势,手机摄像头成本持续提升,带动公司各类产品潜在渗透的单机价值量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公司产品应用已从手机延伸至智能汽车、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制造等领域,未来有望带来业绩新突破口。公司围绕光学产业链紧密布局,已经形成从光学核心元器件/组件—模组—客户解决方案的一体化能力,打造一站式平台,助力公司由元器件制造厂商向方案供应商转型升级,在汽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AR成像等领域为客户提供多品类、多场景的解决方案。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7、7.78、9.42亿元(原21-22年预测为7.36、9.23亿元,主要下调了光学成像元件、生物识别、薄膜光学面板毛利率预测),根据可比公司21年平均38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为16.7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客户销量不及预期、新产品拓展进度不及预期、毛利率下降风险。
麦捷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9-24 13.20 16.69 109.15% 15.17 14.92%
18.18 37.73%
详细
国内电子元器件先行者,业绩迎来向上拐点:麦捷科技成立于2001年,专注于电感及射频元器件,以一体成型电感、射频滤波器为代表的一众拳头产品目前已成为国内行业标杆,客户包括A客户、H客户、中兴、小米等主流企业。公司于21年募投13.4亿元扩充高端一体成型电感、射频滤波器等先进产能,未来公司将受益于1)需求端5G、汽车电子等下游应用推动被动元件和射频器件行业高景气,2)供给端国产替代加速前行。公司有望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和不断扩充的产能储备卡位需求爆发窗口以及射频国产替代窗口,业绩迎来向上拐点,21H1公司归母为1.39亿元,yoy+252%。 5G为电感产业注入长期增长引擎,差异化竞争享行业增长红利:1)智能手机:5G手机换机潮为电感市场带来迭代需求,单机电感量价齐升。2)基站:5G基站的建设将大幅度提升电感使用量。3)物联网、智能汽车等其他下游都将受益于5G的传输速度发展成为市场主流,为电感行业注入长期发展潜力。公司与顺络错位竞争,聚焦一体成型电感,智能终端小型化以及电感产品性能诉求驱动一体成型电感加速渗透,公司产品规格逐步完善且已切入车载领域,本轮募投一体成型电感产品厚度低至0.6mm,公司瞄准国产替代机遇,追赶全球领先厂商技术水平。 射频滤波器及模组国内先行者,充分受益国产化风口:5G时代滤波器迎量价齐升,量方面,手机通信从2G到5G,频段数量从4个提高至50多个,对应单机滤波器数量从2个提升至70多个;价方面,5G高频需求对滤波器性能要求更高,高性能的TC-SAW/TF-SAW、BAW和LTCC滤波器抬升滤波器价值量。国内滤波器市场供需缺口大,公司是国内少有的同时量产SAW、LTCC滤波器的企业,近期已突破射频模组等高附加值产品,受益于射频芯片国产化浪潮,公司有望在国内滤波器蓝海市场中脱颖而出。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1-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4/0.49/0.70元,根据可比公司22年35倍PE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为17.0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扩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毛利率波动风险、资产减值风险。
韦尔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1-09-23 235.00 268.66 177.80% 259.00 10.21%
314.66 33.90%
详细
报告起因 公司近日向近2,000名员工授予近800万股期权,占总股本的0.92%,行权价格为281.4元,高于当前股价240元达17%。需要摊销的总费用仅为1.2亿元,根据公司公告预测,21-24年分别为2231、5770、3222和1210万元。 核心观点 韦尔下游应用布局全面,协同发展:韦尔布局涵盖手机、汽车、其他消费电子、安防、AR/VR 和医疗等多种领域应用,不仅在CIS 业务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触控显示、功率模拟射频、LCOS、CCC、MCU 等产品方面亦有较好布局,同时董事长也投资了晶圆制造代工厂。韦尔是唯一在手机、汽车和安防三大CIS 下游应用都有超过10%份额的供应商,韦尔在CIS 领域拥有丰富技术积累,不同领域CIS 技术可实现跨界融合和复用,进一步增强技术优势。 贴近下游客户,份额有望提升:智能手机领域的小米、VIVO、OPPO、荣耀等、安防领域领先厂商海康、大华等均为公司客户,相比海外竞争对手,韦尔更贴近客户,有利于快速有效响应客户需求,同时受益国产化,助力份额提升。在汽车领域,豪威在在欧洲奔驰、宝马、奥迪等品牌搭载率第一,目前逐步拓展至国内新势力客户理想、零跑等,韦尔未来有望合作更多国内客户提升市场份额。 投资布局广泛:2019年以来,公司加速对外投资布局。一方面瞄准产业链优质企业,直接及间接入股共达电声(电声器件)、极豪科技(指纹芯片)、豪威芯仑(EVS)、芯楷(NorFlash)。另一方面,通过设立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加入产业基金等方式围绕半导体及其周边产业链广泛布局:1)2019年公司以自有资金5,000万美元参与投资境外半导体基金;2)于2020年投资成立上海韦豪创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韦豪创芯于2021年开启投资脚步,成为公司投资主要平台之一。自2021年开始正式对外投资以来,韦豪创芯已投出近10个项目,覆盖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医疗器械等多个产业链上下游领域。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1-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5.28、6.87、8.83元(原21-23年预测为5.04、6.69、8.58元,主要调整了管理费用率预测和CIS 毛利率预测),根据可比公司21年平均69倍PE,对应364.32元目标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高端CIS 研发不及预期;手机CIS 市占率下滑;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功率器件研发不及预期、自动驾驶渗透不及预期
闻泰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9-10 106.96 143.47 362.21% 111.20 3.96%
141.20 32.01%
详细
多业务协同发展。公司通过内生增长以及对全球优质资产的并购整合,实现了从器件-模组-产品集成的全产业链布局,各项业务的协同效应正逐渐释放,塑造公司成为一体化、全球化硬件平台。1)业务协同:安世半导体与公司ODM 业务互为产业链上下游,叠加得尔塔光学模组能力,形成全产业链客户服务能力。2)客户协同:消费电子端,新并入的得尔塔与境外特定客户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有望推动闻泰与之加强合作。此外,安世作为全球汽车半导体领先供应商,将助力闻泰ODM 业务向非手机领域破圈。安世产品也可以借助闻泰渠道拓展国内半导体市场份额。3)技术协同:安世领先的封测技术结合公司自身终端模块集成能力,以及得尔塔光学模组开发和先进封装技术,三者将协同推动公司SiP 封装等技术的持续突破创新。 半导体:产品矩阵拓宽&产能扩充,双维度成长。安世覆盖产品种类1.5万种,每年新增800多款新产品,且全部为车规级产品,公司积极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包括高压MOS、GaN、SiC 等新产品。产能方面,公司于8月完成对英国最大的晶圆厂NWF 收购,增加3万片以上8英寸晶圆月产能(相当于当前总产能的30-40%)。上海临港12英寸车规级晶圆厂将于22年7月建成投产,年产能预计40万片(相当于当前总产能的90%),同时公司原有工厂也在有序扩产中。受益于公司自身丰富的工艺积淀和产能储备,安世产品用量和应用产值将在智能电动车时代显著抬升。 产品集成:做深手机,拓展新品。闻泰是国内领先的手机ODM 厂商,5G 时代ODM 出货比例有望提升,公司在三星、OPPO 等优质客户的外包业务有望继续增长。公司不断加码非手机类应用,借助安世高端研制能力陆续在笔电、汽车电子、数据中心服务器领域推出新品,完成ODM 业务应用领域的横向拓宽。随着无锡、昆明、印度等工厂产能的扩建,公司自有产能规模将大幅提升,形成全球全方位的交付体系。公司有望与境外特定客户达成得尔塔摄像模组业务的合作关系,得尔塔的模组开发和先进封装技术能力也有助于闻泰SiP 技术的发展。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公司 21-2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 2.48/3.50/4.79元的预测,根据可比公司 21年平均58倍PE 估值水平,维持目标价为 143.9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订单不确定性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