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赛力斯
|
机械行业
|
2025-04-04
|
124.31
|
--
|
--
|
137.85
|
10.89% |
-- |
137.85
|
10.89% |
-- |
详细
事件: 1) 公司 2024年实现营收 1452亿元,同比+305%,归母净利润59.5亿元,同比扭亏; 2)公司筹划发行 H 股股票并上市2024业绩接近预告上限, 后续 M8有望带动销量再上台阶。 公司 2024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85.5亿元,同/环比分别+101%/-7.3%,归母净利润 19.1亿元,同比扭亏,环比-20.9%。销量端,公司 2024Q4实现销售12.76万辆,环比-4.5%(( 其中问界 M7/M9分别销售 4.19/4.8万辆,环比-5.8%/-3.6%),对应单车净利润 1.5万元,环比-17%。我们预计利润环比下滑,主要受年底减值与奖金费用计提影响所致,剔除费用影响,公司2024Q4单车毛利约 8.7万元,同比+9%,符合市场预期。展望后市,公司问界 M8于 3月 6日开启预定,截止 3月 27日已经获超 8万辆订单,开启交付后有望带动公司销量快速上行。 2024Q4毛利率与期间费用率环比略有上行。 公司 2024Q4毛利率28.7%,环比+3.2PCT, 预计主要受益于公司规模效应的持续体现;期间费用率合计 19.9%,环比+3.0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环比+2.4/+1.0/-0.5/+0.1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略有上行,预计主要受 2024年末冲量影响所致。 机器人业务有望推进, 启动 H 股上市计划。 1)公司作为重庆首批具身智能机器人项目入选企业, 目前已成立全资子公司重庆凤凰技术有限公司,未来有望加速布局智能机器人领域。 2) 根据公司 H 股筹划上市公告, 公司将在股东大会决议有效期( 24个月)内选择合适的发行窗口完成上市,未来有望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海外市场拓展及供应链优化提供资金支持。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 106、138、 159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8、 14、 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新车型量产不及预期的风险、 行业价格战风险。
|
|
|
爱柯迪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5-04-02
|
16.45
|
--
|
--
|
16.80
|
2.13% |
-- |
16.80
|
2.13% |
-- |
详细
事件: 公司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 67.5亿元,同比+13.2%,归母净利润9.4亿元,同比+2.9%。 2024Q4业绩环比承压,全球化布局稳步推进。 单季度,公司 2024Q4实现收入 17.7亿元,同/环比分别+2.9%/+2.7%,归母净利润 2.0亿元,同/环比分别-37%/-32%。四季度环比承压,除 2024Q3基数因素外,预计主要受铝价上行( 2024Q4现铝均价环比+5%)与新工厂投产爬坡影响。 截至 2024年,公司各工厂持续推进: 1)马来西亚工厂投产爬坡; 2) 墨西哥一期扭亏,二期预计 2025Q2投产; 3)含山及马鞍山工厂完成竣工验收并取得房产证。 2024Q4毛利环比-6.0PCT,期间费用率环比-2.2PCT。 公司 2024Q4单季度实现毛利率 23.7%,同/环比分别-5.7/-6.0PCT,主要受铝价上行与费用改列为成本影响;期间费用率合计 9.4%,同/环比分别-1.3/-2.2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环比-1.5/-2.7/-1.0/+3.0PCT。其中,财务费用率上行,预计主要受汇兑损益波动影响。 发力机器人零部件业务,拓展第二增长曲线。 1) 公司 2024年设立全资子公司瞬动机器人技术, 负责机器人领域的零部件、可穿戴装备终端产品的研发销售。 2) 公司拓展镁合金压铸技术研发,切入汽车轻量化与机器人领域赛道。 3)墨西哥工厂产品涵盖人形机器人结构件产品等。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到下游车企竞争激烈的同时,公司在新业务领域的加大投入, 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 11.9/14.5/17.7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4/12/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致使行业需求不振,海外工厂不及预期风险,新客户拓展不利风险。
|
|
|
比亚迪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5-03-27
|
369.59
|
--
|
--
|
391.28
|
5.87% |
-- |
391.28
|
5.87% |
-- |
详细
事件: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7771.0亿元,同比+29.0%;实现归母净利润402.5亿元,同比+34.0%。 2024Q4业绩符合预期,单车净利润环比维持高位。虽然行业价格战激烈,2024H2以来,公司凭借DM5.0的众多爆款车型,规模效应带动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收入端,公司2024年汽车/电子分别实现收入6174/1596亿元,同比+28%/+35%,以汽车收入计,2024年ASP14.5万元,同比-9%。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403亿元,单车净利润0.88万元(剔除比亚迪电子),同比-3.1%;2024Q4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单车净利润0.94万元(剔除比亚迪电子),环比+0.1%。 价格战及费用改列为成本影响毛利率,费用率整体稳定。公司2024年毛利率19.44%,同比-0.77PCT,其中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2.3%/8.3%,分别同比-0.7/-0.4PCT,毛利率下行预计主要受费用改列为成本及价格战影响。公司2024年期间费用率合计12.5%,同比-0.2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1.1/+0.2/+0.3/+0.4PCT,其中财务费用上行预计主要受汇兑损益影响。 国内基本盘强势,全球化稳步推进。1)国内市场,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公司混动/纯电平台同步迭代,新车力度强,市占率有望维持高位。中长期看,公司技术标签深入人心,天神之眼补齐短板,“智驾平权”有望带动品牌力持续向上。2)海外市场,公司短期有望加强车型导入,中长期海外工厂陆续落地,预计仍将贡献公司重要增量。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智驾能力补齐,有望带动销量规模进一步提升,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555/676/80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1/17/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致使行业需求不振,海外工厂不及预期风险,新车型需求不达预期,行业竞争超预期。
|
|
|
比亚迪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5-03-19
|
388.55
|
--
|
--
|
403.40
|
3.82% |
|
403.40
|
3.82% |
-- |
详细
事件:1)公司召开超级e平台技术发布暨汉L、唐L预售发布会;2)公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推出超级e平台,开启纯电兆瓦时代。1)全球量产最高充电参数:1000V电压、1000A电流、10C充电倍率、1MW(1000千瓦)充电功率。2)“兆瓦闪充”超充技术,5分钟续航+400公里,规划2025年建成超4000座兆瓦闪充站,兼容公共充电桩,支持双枪充电提升效率。3)新一代驱动电机与碳化硅功率芯片,其中驱动电机转速30511rpm、最大功率580kW、功率密度16.4kW/kg,碳化硅功率芯片实现1500V电压等级。4)首批车型搭载于汉L、唐L、仰望U7、腾势N9等车型,其中汉L/唐LEV版预售价分别为27-35万元/28-36万元。 员工持续计划资金规模大、涉及范围广,有望实现有效激励。1)持股金额不超过41亿元,通过集中竞价、大宗等二级市场购买,资金来源包括集团激励基金、员工薪酬及自筹资金、法律、行政法规允许的其他方式;2)持股对象,包括管理层及核心员工共2.5万人;3)业绩考核要求:分三期解锁,公司层面要求2025-2027年营收同比增速均不低于10%,此外还对个人业绩进行年度考核。 国内基本盘强势,全球化稳步推进。1)国内市场,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公司混动/纯电平台同步迭代,新车力度强,市占率有望维持高位。中长期看,公司技术标签深入人心,天神之眼补齐短板,“智驾平权”有望带动品牌力持续向上。2)海外市场,公司短期有望加强车型导入,中长期海外工厂陆续落地,预计仍将贡献公司重要增量。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智驾能力补齐,有望带动销量规模进一步提升,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393/513/624亿元,对应PE分别为29/23/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致使行业需求不振,海外工厂不及预期风险,新车型需求不达预期,行业竞争超预期。
|
|
|
比亚迪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5-02-12
|
339.30
|
--
|
--
|
388.66
|
14.55% |
|
403.40
|
18.89% |
-- |
详细
事件:公司举办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发布全民智驾战略。 构建天神之眼技术矩阵,全面补齐智驾短板。公司天神之眼分为A/B/C三个版本:1)天神之眼A为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Iot600),主要搭载于仰望品牌的旗舰车型;2)天神之眼B是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Iot300),主要搭载在腾势品牌部分车型以及比亚迪品牌的高端车型;天神之眼C即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100),主要搭载于比亚迪王朝和海洋网剩余车型。 其中,天神之眼C配备前视三目5R12V感知硬件及端到端控制算法,全面适配DM(混动)平台和e(纯电)平台,是公司全面普及智能驾驶的核心配置,实现架构、传感器、算法、数据四大领先,“二郎神”前视三目摄像头等新技术亮点足。此外,公司“璇玑架构”全面接入DeepSeek,赋能车端/云端AI双循环。 21款智驾车型“平价”上市,最低海鸥智驾版6.98万元起。与新智驾系统配套,公司公布首批21款智驾版新车售价。改款车型覆盖7-20万级,包括王朝网10款车型、海洋网11款车型,均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定价与旧款相比维持不变,“加配不加价”,入门款最低价海鸥6.98万元起。我们认为,公司作为新能源销量龙头,规模优势明显,有望带动智能驾驶配置进一步降本。技术创新+成本优势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开启新一轮强产品周期。 国内基本盘强势,全球化稳步推进。1)国内市场,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公司混动/纯电平台同步迭代,新车力度强,市占率有望维持高位。中长期看,公司技术标签深入人心,海洋-王朝-腾势&方程豹-仰望,高端化路径清晰,品牌力持续向上。2)海外市场,公司短期有望加强车型导入,中长期海外工厂陆续落地,预计仍将贡献公司重要增量。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393/491/597亿元,对应PE分别为24/20/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致使行业需求不振,海外工厂不及预期风险,新车型需求不达预期,行业竞争超预期。
|
|
|
旭升集团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5-02-06
|
15.90
|
--
|
--
|
19.97
|
25.60% |
|
19.97
|
25.60% |
-- |
详细
事件: 公司公告, 拟对投资建设泰国生产基地的投资路径和主体进行调整,新增旭升泰国制造项目。 泰国生产项目稳步推进,前瞻布局铝镁合金业务。 根据公司公告, 公司泰国项目的拟投资总额上限不变,仍不超过 9000万美元。调整前,通过旭升新加坡科技+旭升新加坡工业技术, 投资旭升集团(泰国) 不超过 9000万美元;调整后,通旭升集团(泰国) 投资额改为不超过 7500万美元,同时新增投资路径,通过旭升新加坡工业投资+旭升新加坡智能机械,投资旭升泰国制造投资不超过 1500万美元,主营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部件及人形机器人铝镁合金零部件制造。在机器人领域,铝镁合金较铝合金能实现进一步轻量化, 还因其材料特性,在减震、电磁屏蔽和散热方面表现卓越, 未来应用前景广阔。 布局轻量化三大核心工艺,储能+全球化带来增量空间。 公司是行业内少有的同时掌握压铸、锻造、挤压三大工艺,并具备量产、集成化生产能力的企业。公司主要客户有特斯拉、理想、蔚来、小鹏、零跑等车企以及采埃孚、法雷奥等 tier1供应商,在手订单充沛。 2024H1公司新增储能类定点量产,可转债项目落地,墨西哥工厂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未来有望凭借成本、技术及就近配套等优势,实现对北美及欧洲市场客户配套。 核心客户销量恢复,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公司第一大客户特斯拉, 2024Q1-Q4全球分别销售 39/44/46/50万辆,同比-8.5%/-4.8%/+6.4%/+2.3%,考虑到 2025年特斯拉经济型车型上市。除特斯拉外,公司重要客户理想、小鹏等新势力车企, 2024Q4销量均维持高位,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到行业价格战、原材料价格等因素, 公司三季度业绩承压下,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 4.5/5.7/6.8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33/26/22倍,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致使行业需求不振, 海外工厂不及预期风险,新客户拓展不利风险。
|
|
|
双环传动
|
机械行业
|
2025-01-23
|
35.31
|
--
|
--
|
43.00
|
21.78% |
|
43.00
|
21.78%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2024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10.16-10.36亿元,同比+24.45%-26.9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9.92-10.12亿元,同比+23.53%-26.02%。 2024Q4业绩符合预期,各版块经营稳健业绩符合预期,各版块经营稳健。行业层面,2024Q4乘用车销量同比+12.6%,环比+32.5%;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43.0%,环比+34.4%。根据公司业绩预告,以归母净利润中值(2.88亿元)计,公司2024Q4归母净利润同比+26.9%,环比+8.7%,经营风格维持稳健。展望后市,以旧换新政策落地,国内销量预计稳中有升,公司在新业务布局初见成效,增长潜力充足。 传动齿轮产能稳步扩张,全球化布局持续推进。公司新能源传动齿轮业务,截止2023年底,已经建成产能500万台套,后续本部、嘉兴、邦奇出口等项目持续推进。海外产能方面,公司2023年公告,拟投资不超过1.2亿欧元,建设匈牙利工厂,截止2024H1,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储备和海外供应链的培育工作稳步推进,未来有望在欧洲传统车企和总成厂商转型过程中展现显著的市场竞争优势。 民生齿轮打开新增长曲线,环驱科技经营显著提升。公司2022年收购三多乐,拓展民生齿轮业务,2023年实现收入3.8亿元,2024Q1已实现盈利,目前下游覆盖智能办公、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及未来生活等多个领域。 截止2024年,环驱科技的营收和净利润已实现显著提升,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来源。 盈利预测与估值: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0.2/13.1/16.0亿元,对应PE分别为30/23/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致使行业需求不振,海外工厂不及预期风险,新客户拓展不利风险。
|
|
|
爱柯迪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5-01-20
|
16.68
|
--
|
--
|
21.25
|
27.40% |
|
22.70
|
36.09% |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预案, 拟收购卓尔博(宁波)精密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71%股权,同时拟向不超过 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发布并购预案,外延微特电机业务。 根据并购预案,卓尔博 2023年营收/净利润分别为 8.5/1.5亿元, 2024Q1-Q3营收/净利润分别为 7.4/1.1亿元。主要产品包括微特电机转定子、电机机壳系列、模具等,客户包括礼恩派、 日本电装、精成电机、恒帅股份、延锋、恩坦华、东洋机电等。 公司产能梯度清晰, 前瞻布局机器人等新兴业务: 1)截止 2024H1,可转债项目、墨西哥一期、马鞍山一期稳步爬坡,马来西亚厂房完成交付,2024Q4量产锌合金产线,墨西哥二期预计 2025年投产。产能快速扩张的背景下,我们预计公司有望超额完成激励考核目标。 2)卓尔博基于对微特电机工程工艺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多年深厚的技术积累, 后续延伸拓展了无人机、机器人、工业自动化等新兴领域业务。 第六期股权激励落地,持续激励+绑定核心员工: 公司本次股权激励涉及对象共计 857人(包含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核心岗位人员),计划授予股票期权数量为 803.2万股,占公司股本总和的 0.82%。业绩考核要求为:以 2023年营收为基数, 2025/2026年收入增长率,最高指标为+19.19%/+25.90%,最低指标为+15.35%/+20.72%。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到下游车企竞争激烈的同时,公司在新业务领域的加大投入, 不考虑此次并购的前提下,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 10.6/12.8/15.8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4/1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致使行业需求不振,海外工厂不及预期风险,新客户拓展不利风险。
|
|
|
旭升集团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4-12-17
|
16.40
|
--
|
--
|
16.33
|
-0.43% |
|
19.97
|
21.77% |
|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拟设立新加坡子公司、孙公司及泰国产能基地。拟设立泰国生产基地,全球化布局再进一步。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拟在新加坡设立全资子公司(新加坡科技)及全资孙公司(新加坡工业),共同设立泰国旭升集团,最终投资建设泰国生产基地,投资总额不超过9,000万美元,由公司以自有(自筹)资金出资(实际投资金额以中国及当地主管部门批准金额为准)。公司坚持全球化布局,未来有望更好地满足国际客户的订单需求,进一步提升海外客户的配套生产支持能力、盈利能力及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核心客户销量恢复,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公司第一大客户特斯拉2024前三季度,全球销量分别39/44/46万辆,同比-8.5%/-4.8%/+6.4%,考虑到2025年特斯拉经济型车型上市。除特斯拉外,公司重要客户理想、小鹏等新势力车企,2024Q4均销量均维持高位,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布局轻量化三大核心工艺,储能+全球化带来增量空间。公司是行业内少有的同时掌握压铸、锻造、挤压三大工艺,并具备量产、集成化生产能力的企业。公司主要客户有特斯拉、理想、蔚来、小鹏、零跑等车企以及采埃孚、法雷奥等tier1供应商,在手订单充沛。2024H1公司新增储能类定点量产,可转债项目落地,墨西哥工厂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未来有望凭借成本、技术及就近配套等优势,实现对北美及欧洲市场客户配套。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到行业价格战、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公司三季度业绩承压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4.5/5.7/6.8亿元,对应PE分别为33/27/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致使行业需求不振,海外工厂不及预期风险,新客户拓展不利风险,公司控制权变更不确定性。
|
|
|
赛力斯
|
机械行业
|
2024-12-13
|
132.54
|
--
|
--
|
137.78
|
3.95% |
|
139.82
|
5.49% |
|
详细
高端家用高景气,公司主力车型竞争力强。行业层面,据我们测算,预计2024年乘用车销量2749万辆,同比+5.7%,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内需超预期。对于自主品牌,新能源仍是主力增量市场,截至2024Q3,自主在油车/纯电/插混行业市占率分别为34%/82%/98%。分价格看,截至2024H1,自主品牌在15-25/30-35/45-50万元价格带,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公司现有车型包括问界M5/M7/M9,其中M7/M9定位豪华家用,持续热销,此外问界M8有望年内发布,预计整体销量维持快速增长。 华为技术、渠道赋能,公司合作深化,有望持续受益。技术层面,华为途灵底盘、鸿蒙车机与乾崑智驾等技术标签深度赋能汽车行业。其中华为智驾在成本、算法、数据方面皆具优势,ADS3.0+ADSSE方案匹配各价格带需求,城市NCA能力行业领先。鸿蒙车机版本持续迭代,HarmonyOS4.0全面引入大模型能力,座舱交互体验强。渠道层面,华为较传统车企具备天然流量优势,数码和汽车产品相互引流,鸿蒙智行门店数量2025年有望冲击1000家,渠道铺设领先新势力。公司2024年1月与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协议,7月收购“问界”商标,8月入股引望10%股权,与华为合作再上台阶,未来有望持续受益。 销量强势+规模效应提升,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当前已迈过盈亏平衡线,问界2024前三季度销量分别8.4/9.9/11万辆,单车净利润0.3/1.4/2.2万元。展望后市,目前公司车型销量强势,两江、凤凰、超级三大工厂投产,产能瓶颈全面打开。此外,2024年以来全面升级供应链,引入优质零部件供应商,助力单车成本进一步下行。强销量+高效供应链的配合下,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利润率有望对标同价位合资车企。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100/128亿元,同比+372%/+50%/28%,对应PE分别为30/20/16倍。公司业绩在2024前三季度已顺利实现扭亏,后续销量、利润有望维持高增长。首次覆盖,给于“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测算各假设可能产生的风险,新车不达预期风险,与华为合作变动风险。
|
|
|
比亚迪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4-12-09
|
275.67
|
--
|
--
|
294.00
|
6.65% |
|
388.66
|
40.99% |
|
详细
事件:公司2024年11月销量50.68万辆,同比+67.9%,环比+0.8%。其中,纯电乘用车19.8万辆,同比+16.4%,环比+4.5%;插混乘用车30.6万辆,同比+133%,环比-1.6%。 以旧换新放量叠加新车强势,销量连续破50万辆。分品牌看:1)主品牌(王朝+海洋)48.5万辆,环比+0.4%,销量占比96.3%。2)高端品牌(腾势+方程豹+仰望)合计销售1.88万辆,环比+10%,销量占比3.7%,主要受益于方程豹销量增长(11月销0.85万辆,环比+41%)。行业层面,据商务部最新数据,截至11月18日,全国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补贴申请均突破200万份,合计超过400万份,我们预计中低端市场销量受益显著。公司DM5.0车型爆款频出,销量预计维持强势。 11月出口3.1万辆,渠道+新车+属地化工厂同步推进。公司11月出口3.1万辆,环比-0.7%,1-11月累计出口36.0万辆,2024下半年以来稳定在3万辆以上。公司成本优势明显,车型竞争力强,东盟、南美、欧洲的渠道同步推进。展望未来,公司短期有望加强海外市场的车型导入,中长期海外工厂陆续落地,其中乌兹别克斯坦工厂已于6月投产,其余泰国、印尼、巴西、匈牙利、土耳其工厂将于2024-2026年间陆续投产,海外市场仍将贡献公司重要增量。 国内基本盘强势+全球化稳步推进,智能化加速补足。1)国内以旧换新政策逐步发力,公司混动/纯电平台同步迭代,新车力度强,市占率有望维持高位。中长期看,公司技术标签深入人心,海洋-王朝-腾势&方程豹-仰望,高端化路径清晰,品牌力持续向上,海外市场增长空间大。2)公司智能驾驶自研+合作同步推进,方程豹豹8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3.0,海豹首搭激光雷达,规模化降本的背景下,有望加速实现智驾平权。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385/476/578亿元,对应PE分别为21/17/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致使行业需求不振,海外工厂不及预期风险,新车型需求不达预期,行业竞争超预期。
|
|
|
比亚迪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4-11-04
|
296.00
|
--
|
--
|
310.00
|
4.73% |
|
310.00
|
4.73% |
|
详细
事件: 公司 2024年 10月销量 50.27万辆,同比+66.5%,环比+19.8%。 其中,纯电乘用车 18.96万辆,同比+14.57%,环比+14.95%;插混乘用车 31.1万辆,同比+129.3%,环比+23.1%。 以旧换新放量叠加新车强势, 10月销量破 50万辆。 分品牌看: 1)主品牌(王朝+海洋) 48.3万辆,环比+20%,销量占比 96.6%。 2)高端品牌(腾势+方程豹+仰望)合计销售 1.7万辆, 环比+7%, 销量占比 3.4%。 行业层面, 截至 10月 24日,全国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超过 157万份,各地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超 126万份,我们预计中低端市场销量受益显著。 公司 DM5.0车型爆款频出, 秦 L、海豹 06、宋 PLUS、宋 L 等车型均表现靓眼, 10月上市新款唐 DMi,后续夏、腾势 Z9(已发布)、腾势 N9均将上市/亮相广州车展, 销量预计维持强势。 10月出口 3.1万辆,渠道+新车+属地化工厂同步推进。 公司 10月出口3.1万辆,环比-6%, 1-10月累计出口 32.9万辆, 2024下半年以来稳定在 3万辆以上。公司成本优势明显,车型竞争力强,东盟、南美、欧洲的渠道同步推进。 展望未来,公司短期有望加强海外市场的车型导入,中长期海外工厂陆续落地,其中乌兹别克斯坦工厂已于 6月 27日投产,其余泰国、印尼、巴西、匈牙利、土耳其工厂将于 2024-2026年间陆续投产,海外市场仍将贡献公司重要增量。 国内基本盘强势+全球化稳步推进, 智能化加速补足。 1) 国内以旧换新政策逐步发力,公司混动/纯电平台同步迭代,新车力度强,市占率有望维持高位。中长期看,公司技术标签深入人心,海洋-王朝-腾势&方程豹-仰望,高端化路径清晰,品牌力持续向上,海外市场增长空间大。 2)公司智能驾驶自研+合作同步推进, 方程豹豹 8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ADS 3.0, 海豹首搭激光雷达,规模化降本的背景下,有望加速实现智驾平权。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 385/476/578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22/18/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致使行业需求不振, 海外工厂不及预期风险,新车型需求不达预期,行业竞争超预期。
|
|
|
双环传动
|
机械行业
|
2024-11-01
|
28.79
|
--
|
--
|
33.18
|
15.25% |
|
36.00
|
25.04% |
|
详细
事件:公司2024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7.43亿元,同比+14.83%,归母净利润7.38亿元,同比+25.21%。 2024Q3业绩符合预期,整体经营稳健。1)行业层面,根据Wind数据,2024Q3国内乘用车销量环比+6.5%。2)公司2024Q3单季度实现营收24.2亿元,同/环比分别+10.7%/+7.7%;归母净利润2.65亿元,同/环比分别+20.0%/+5.3%。业绩表现与行业趋势一致,整体经营稳健。展望2024Q4,下游乘用车、商用车需求稳步提升,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毛利率环比提升,费用率稳中有降。公司2024Q3单季度毛利率24.0%,同/环比+2.26/+1.13PCT,我们预计主要受益于收入增长,带动规模效应提升。期间费用率合计10.2%,同/环比+0.83/+0.90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环比持平/+0.16/+0.20/+0.54PCT。其中管理、研发费用率略有提升,我们预计主要受新业务持续拓展影响。 传动齿轮产能稳步扩张,环驱科技打开成长空间。1)新能源传动齿轮,截止2023年底,已经建成产能500万台套,后续本部、嘉兴、邦奇出口等项目仍在推进;2)公司2022年收购三多乐,拓展民生齿轮业务,2023年实现收入3.8亿元,2024Q1已实现盈利,目前下游覆盖智能办公、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及未来生活等多个领域,未来有望贡献业绩新增量。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0.6/13.2/16.1亿元,对应PE分别为23/18/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致使行业需求不振,海外工厂不及预期风险,新客户拓展不利风险。
|
|
|
旭升集团
|
有色金属行业
|
2024-11-01
|
12.77
|
--
|
--
|
15.81
|
23.81% |
|
17.50
|
37.04% |
|
详细
事件:1)公司2024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74亿元,同比-8.4%,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42.8%。2)实控人徐旭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旭晟控股有限公司正在筹划涉及所持有公司股份转让事宜,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的控制权变更。 客户销量、原材料价格、可转债利息影响,2024Q3业绩承压。行业层面,根据Wind数据,2024Q3国内乘用车销量环比+6.5%,特斯拉全球销量环比+4.3%。公司2024Q3单季度实现营收11.3亿元,同/环比7.4%/+11.4%,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环比-66%/-46%。公司业绩表现弱于行业,主要系部分客户自身终端销量弱于预期、主要原材料铝锭价格上升等因素使毛利率下降、可转债利息支出增加所致。 原材料价格拖累毛利率,费用率整体稳定。公司2024Q3单季度毛利率18.2%,同/环比-7.1/-3.4PCT,主要受原材料价格影响。期间费用率合计10.3%,同/环比+0.8/-0.9PCT,整体平稳,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环比-0.64/+0.11/-0.75/+0.39PCT。 布局轻量化三大核心工艺,储能+全球化带来增量空间。公司是行业内少有的同时掌握压铸、锻造、挤压三大工艺,并具备量产、集成化生产能力的企业。公司主要客户有特斯拉、理想、蔚来、小鹏、零跑等车企以及采埃孚、法雷奥等tier1供应商,在手订单充沛。2024H1公司新增储能类定点量产,可转债项目落地,墨西哥工厂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未来有望凭借成本、技术及就近配套等优势,实现对北美及欧洲市场客户配套。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到行业价格战、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公司三季度业绩承压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4.5/5.7/6.8亿元,对应PE分别为27/21/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致使行业需求不振,海外工厂不及预期风险,新客户拓展不利风险,公司控制权变更不确定性。
|
|
|
模塑科技
|
交运设备行业
|
2024-11-01
|
6.65
|
--
|
--
|
8.45
|
23.18% |
|
8.19
|
23.16% |
|
详细
事件:1)公司2024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5亿元,同比-14.2%,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30.5%。2)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2.17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约2亿元。2024Q3符合预期。行业层面,根据Wind数据,2024Q3国内乘用车销量环比+6.5%,公司部分核心客户华晨宝马环比-20%,北京奔驰环比+2%,上汽通用环比-54%,特斯拉全球环比+4%。 公司2024Q3单季度实现营收17亿元,同/环比分别-24%/-2%,归母净利润1.8亿元,同/环比分别-5%/-15%。公司收入环比略有下滑,我们预计主要受通用影响。毛利率环比-0.6CPT,费用率略有提升。公司2024Q3单季度毛利率18.8%,同/环比+1.0/-0.6PCT,我们预计主要受下游客户销量波动影响。期间费用率合计12.4%,同/环比+0.45/+2.53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0.6/+0.5/+0.25/+1.21PCT,其中财务费用提升,我们预计主要受汇兑损益影响。 全球化布局,积极拓展新能源客户:公司保持豪华车企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能源客户,2023年北汽模塑获小米、理想、赛力斯等客户订单,2024H1沈阳名华获头部豪华车企2个定点,生命周期金额42亿元,墨西哥名华获海外新客户外饰件定点,预计项目销售量16万套/年。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6.3/7.3/8.2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9/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下行致使行业需求不振,海外工厂不及预期风险,新客户拓展不利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