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袁帅

东方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860522070002...>>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恒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3-05-08 15.45 15.54 3.32% 15.96 3.30%
15.96 3.30%
详细
一季度业绩改善:恒力石化发布 2022年年报和 2023Q1季报,其中 2022年实现营收 2223.73亿元,同比+12.31%,实现归母净利润 23.18亿元,同比-85.07%。 2023Q1实现营业收入 561.54亿元,同比+5.15%,实现归母净利润 10.2亿元,同比-75.85%,不过该业绩是 2022Q3、Q4后首次实现扭亏,业绩改善。 炼化有望改善:公司公布 2022年和 2023Q1主要经营数据,其中 2022年炼化产品平均售价 5790.45元/吨,PTA 平均售价 5335.93元/吨,新材料产品平均售价8931.86元/吨,成本端,煤炭均价 1030.06元/吨,原油 4937.26元/吨。2023Q1炼化产品平均售价 5714.57元/吨,PTA 平均售价 4974.03元/吨,新材料产品平均售价 8465.44元/吨,成本端, 煤炭均价 980.67元/吨,原油 4124.06元/吨。煤炭和原油的成本有所下降,炼化盈利有望改善。 新材料项目加速推进:公司依托“大化工”平台持续赋能与新材料开发多年积累,加快下游高端化工新材料产能布局,优化“大化工”平台的原料供给结构,持续拓宽产业链、完善稀缺产能。项目主要进展如下: 160万吨/年高性能树脂及新材料项目,预计 2023年年中逐步投产。恒力化工新材料配套项目(30万吨/年己二酸项目),预计将于 2023年年中逐步投产。 60万吨/年 BDO 及配套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于 2023年年中逐步投产。江苏康辉新材料年产 80万吨功能性薄膜、功能性塑料项目,于 2023年一季度逐步投产。 45万吨 PBS/PBAT/PBT 可降解新材料项目,已于 2023年一季度逐步达产。营口厂区年产超强湿法锂电池隔膜 4.4亿平方米(其中 2.2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涂布膜),第一条线预计 2023年 5月投产。南通厂区年产湿法锂电池隔膜 12亿平方米,年产干法锂电池隔膜 6亿平方米,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 2024年一季度逐步投产。 基于原油价格和炼化行业未来的景气度判断,我们调整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7.62、124.87、135.29亿元(原预测 230.52、282.20、-亿元),可比公司 23年平均 PE 为 13倍,对应目标价为 16.1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油价大幅波动;行业景气度下行;新材料项目发展不及预期。
三联虹普 计算机行业 2023-04-28 16.37 16.81 -- 18.18 8.93%
17.84 8.98%
详细
业绩创新高:三联虹普发布 2022年年报和 2023Q1季报,其中 2022年实现营收10.60亿元,同比+26.12%,实现归母净利润 2.40亿元,同比+26.12%。2023Q1实现营业收入 2.97亿元,同比+38.37%,实现归母净利润 0.68亿元,同比15.01%,年度、季度净利润创新高。 订单持续增长:公司订单的增长表现在合同负债的增长,2022年底公司合同负债7.17亿元,较 2022年年初的 4.26亿元增长 68.31%,合同负债的增长主要系合同预收款项增加所致。2022年公司与台华新材、聚合顺等企业签订并公告了合计 14.2亿元的订单,同样创下新高。 工业 AI 开启化纤智能体销售:公司正式开启《化纤工业智能体解决方案》产品在化纤行业的销售。受新方案市场开拓带来的积极影响,2022年公司工业 AI 集成应用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约 7,954.98万元,比上年同期上涨 58.70%。随着化纤龙头企业规模的快速扩张,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行业智能制造应用效果逐步显现。近年来,化纤重点企业正逐步打造主数据、实时数据、应用程序、标识解析、管理信息系统,商务智能一体化继承的企业数字化平台,并对于加大智能装备相关投入意愿强烈,展现出迫切的经营管理能力提升需求。公司依托掌握的行业专业工业知识、工艺机理原理等核心 Know-How,正逐步将工艺封装成面向行业的微服务工业 APP,配合公司提供的智能机器人以及智能物流解决方案,形成与核心生产机台系统直连,设备间自主协作的闭环控制体系。公司发挥覆盖企业全生产价值链的“一站式”整体移交模式,将智能化产品投放与项目进程有机结合,自新项目伊始,统一规划、设计、集成、调试安装,为客户带来更好的应用效果,实现效益快速增长。 结合公司订单签约情况和 22年利润率,我们下调营收、毛利率,同时也下调三项费用率,预测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02、3.80、4.34亿元(原预测3.18、4.24、-亿元),可比公司 23年平均 PE 为 19倍,对应目标价为 18.0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需求下滑;产品价格下滑;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荣盛石化 基础化工业 2023-04-26 13.05 14.14 46.38% 13.28 0.53%
13.11 0.46%
详细
炼化低景气拖累业绩:荣盛石化发布2022年业绩,公司实现营收2890.95亿元,同比+57.91%,实现归母净利润33.40亿元,同比-74.76%,扣非净利润20.12亿元,同比-84.34亿元。其中2022Q4实现营收639.77亿元,同比-19.10%,归母净利润-21.10亿元,同比-167.77%,扣非净利润-33.93亿元,同比-208.55%。2022年全年浙石化实现净利润60.52亿元,中金石化亏损4.76亿元,炼化的低景气度拖累了公司业绩。 沙特阿美入股,强化战略合作:公司3月底公告,与战略合作方沙特阿美的全资子公司AOC签署了《股份买卖协议》,拟转让荣盛控股所持有的公司10.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0%加一股股份)以24.3元/股的价格转让给AOC。同时基于双方签署的原料供应框架协议、精炼和化工产品框架协议及技术分享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多个领域加强合作,共同研发最新的化工产品,也为引入沙特阿美在炼油、石化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以及双方进行技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奠定良好基础。 浙石化向新材料延伸:公司依托浙石化向新材料延伸,浙石化投资建设高端新材料项目和高性能树脂项目,高端新材料项目包括35万吨/年α-烯烃装置、2×20万吨/年POE聚烯烃弹性体装置、8万吨/年聚丁烯-1装置、50万吨/年尼龙66盐装置、30万标立/时CO2重整装置等。高性能树脂项目包括10万吨/年EVA(釜式)装置、20万吨/年DMC装置、3×6万吨/年PMMA装置和120万吨/年ABS装置等。 基于原油价格和炼化行业未来的景气度判断,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6.05、137.16、165.54亿元(原预测207.08、225.50、-亿元),可比公司2023年PE为17倍,对应目标价14.45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行业景气度下行;新材料项目发展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中海油服 石油化工业 2023-04-10 14.79 15.04 -- 16.98 13.50%
16.79 13.52%
详细
业绩大幅改善:中海油服发布2022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6.59亿元,同比+22.11%,实现归母净利润23.53亿元,同比+651.22%,公司业绩大幅提升。 公司紧抓市场复苏机会,积极保障国内勘探开发增储上产,统筹海外市场精准布局。国际油价处于高位,上游勘探开发需求恢复,公司有望受益。 钻井平台利用率提升:截至2022年底,公司运营和管理着62座钻井平台,其中包括48座自升式钻井平台、14座半潜式钻井平台。作业日数方面,公司2022年作业日数16727天,较2021年提升18.8%。按可用天使用率计算,公司2022年使用率83.5%,较2022年提高11.6个pct,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使用率88.2%,较2021年提高12.4个pct,半潜式钻井平台使用率67.6%,较2021年提高8.3个pct。按日历天使用率计算,公司2022年使用率78.5%,较2022年提高9.4个pct,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使用率83.3%,较2021年提高10.0个pct,半潜式钻井平台使用率63.0%,较2021年提高7.5个pct。 受益于中海油的高资本开支:公司与中海油有大量关联交易,2022年钻井服务与中海油关联交易68.2亿元,占钻井服务营收的66%;2022年油技服务与中海油关联交易169.8亿元,占油技服务营收的87%;2022年中海油实现资本开支1025亿元,2023年资本开支预期1000-1100亿元,公司有望受益于中海油的高额资本开支。 基于油服行业景气度和原油价格,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34、38.02、45.48亿元(原预测37.24、43.85、-亿元),可比公司2023年PE为22倍,对应目标价15.40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风险;石油公司资本开支不及预期;能源转型快于预期;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开工率不高导致资产减值的风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泰和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3-04-10 22.89 22.75 118.96% 23.01 0.52%
25.34 10.70%
详细
氨纶拖累业绩:泰和新材发布 2022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7.50亿元,同比-14.85%,实现归母净利润 4.36亿元,同比-54.86%。分板块来看,氨纶板块实现营收 16.00亿元,毛利率 0.16%,同比下滑 35.34个 pct;芳纶板块实现营收21.36亿元,毛利率 40.46%,同比增长 0.15个 pct。氨纶板块拖累业绩。 氨纶触底,23年有望反弹:2022年是氨纶运行极化的一年,一方面产能增量大,另一方面需求订单流失以及国外高通胀等因素影响,下游纺织服装内外销疲软,需求出现罕见的负增长。2022年国内氨纶需求较 2021年回落 6.9%至 71.3万吨,2022年氨纶行业年均负荷在 76.4%,同比下滑 18.2个 pct。2022年氨纶行业常规品种价格出现 50%左右的下滑,是跌幅极为明显的一年。进入 2023年,随着经济的恢复,氨纶从年初的 33000元/吨最高反弹至 37500元/吨,目前 35000元/吨。 芳纶涂覆带来成长空间:锂电池隔膜是隔离电池正负极防止短路、保证锂离子通过微孔实现充放电的关键材料。伴随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其市场前景广阔。公司适时启动了锂电隔膜芳纶涂覆的研发工作,芳纶涂覆隔膜具有耐温性高、抗穿刺性好、浸润性好、结合力强等特点,能够有效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快充性能和循环性寿命。公司主导或参与高性能芳纶隔膜的研制与生产,可以显著降低行业成本、提升电池隔膜制备技术水平。 由于氨纶价格下跌,我们调整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8.06、12.70、14.70亿元(原预测 10.75、13.93、-亿元),采取分部估值法,氨纶可比公司 23年13倍 PE,芳纶可比公司 23年 28倍 PE,氨纶占比 16%,芳纶占比 84%,对应 2023年目标价 23.76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产品需求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新用途开拓不及预期;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中国石化 石油化工业 2023-03-31 5.32 5.73 -- 6.65 21.35%
6.78 27.44%
详细
中国石化股价常年破净,估值低于同板块内的民企。我们认为,国企承担了很多诸如保就业一类的社会责任,对其盈利能力造成一定的拖累。国资委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认为,当下的中国石化值得布局,具体原因如下: 国资委考核 ROE,若公司未来 ROE 提升,估值有望修复:2023年国资委对央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月 5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进一步优化央企经营指标体系为“一利五率”,明确“一利五率”目标为“一增一稳四提升”。3月 3日,国资委召开会议,对国有企业对标开展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本次是国资委第一次用 ROE 指标替代净利润指标。在此背景下,公司将增强集团化管控、集约化运作能力,加强成本管控、管理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精益运营和精益管理,估值有望迎来修复。 成品油景气度回升,炼厂升级改造提升经营效率:随着国内出行需求的恢复,成品油景气度有望回升,中石化炼厂成品油占比高,2022年成品油收率约 57.9%,将受益于出行需求回暖。中石化同样注重炼厂的升级改造以提高竞争力,千万吨级炼厂数量从 2015年的 12家提升到 2020年的 14家。同时,中石化拟建在建乙烯超千万吨,未来将提升化工品比例,以应对成品油需求达峰。 股息率高,大股东全额现金认购定增彰显信心:公司自 2014年起股利支付率一直维持在 50%以上,公司 2022年每股分红 0.355元,股息率超过 6%,股利支付率64.5%。公司于 2023年 3月发布定增预案,中国石化集团拟以现金方式一次性全额认购公司本次定增,发行价格 5.36元/股,彰显了大股东对公司发展的信心。 结合当前原油价格及炼油景气度,我们调整公司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0.58、0.63和 0.67元(原预测 0.67、0.68、-元),可比公司 23年平均 PE 为 11倍,对应目标价为 6.38元(原目标价 5.04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炼化产品需求下滑;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卫星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3-03-29 16.30 21.75 21.37% 16.59 1.78%
16.59 1.78%
详细
2022H2 卫星化学的业绩受到美国乙烷价格上涨的影响,出现了大幅的下滑。随着美国天然气价格的下跌,乙烷价格也回到低位,油煤气三种聚烯烃生产路线竞争下,气头的优势再次凸显。加之公司在氢能、新材料领域的布局,我们看好卫星化学的投资价值,具体如下: 乙烷价格下跌,成本压力缓解:乙烷价格与美国天然气价格高度相关,2022 年俄乌冲突也推高了乙烷价格,成本端的压力拖累了卫星化学2022H2 的盈利。展望2023,欧洲在天然气上开源节流,通过增加LNG 的接收能力扩大未来LNG 的来源,砍掉部分需求致使欧洲天然气的价供需重新平衡,因此天然气价格大跌,也带动乙烷价格下滑。通过进口美国乙烷,选择乙烷裂解制乙烯这条工艺路线的经济性再度凸显。 丙烷有望回落,PDH 价差预计将修复:丙烷的燃料属性比乙烷强,在取暖季由于需求的驱动一般价格会上涨,而在每年一月过后将会下跌。18 年作为应对美国贸易战制裁的反制,我国将美国进口的丙烷给予25%的关税,直到2020 年和解后才恢复原先进口关税。本轮中美丙烷价差大幅拉开我们认为很大程度受了运费影响,随着丙烷船未来运力增长,LPG 运费有望回落,PDH 价差则有望修复。 布局氢能、新材料,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迈进:卫星化学向着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高端迈进。无论其C2 的乙烷裂解制乙烯还是C3 的PDH,都会副产氢气,依托充足的氢气资源,公司成立氢能公司,寻求多种利用氢气的途径。此外,公司积极推进新材料项目,尤其是受益于光伏需求拉动的POE 项目,目前国内POE 粒子仍依赖进口。公司在连云港基地规划了10 万吨α-烯烃及POE 装置。2023 年1 月公司回复投资者问答称1000 吨/年α-烯烃中试已建成,即将试生产。 结合C2 和C3 的景气度,我们调整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38、62.37 和79.23 亿元(原预测78.14、108.93、120.25 亿元),可比公司23 年平均PE 为12 倍,对应目标价为22.20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乙烷价格大幅波动;丙烷价格维持高位;产品需求下滑;地缘政治风险;假设变化对测算结果影响的风险。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3-03-23 96.41 105.41 40.73% 98.57 0.36%
96.75 0.35%
详细
今年市场普遍认为虽然海外有不确定性,但国内情况将有明显改善,拉动需求回暖。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下,MDI与TDI将表现出较强的价格弹性。具体如下:MDI行业格局形成。MDI一直是技术壁垒极高的产品,但我们认为行业格局形成的拐点发生在2020年。2020年开始的宏观经济波动、俄乌冲突等等因素使得万华的竞争对手经营出现问题,从利润导向转向盈利导向。这导致20年之后行业扩产绝大部分都来自万华,MDI的盈利波动性也明显收敛。21-22年的MDI盈利变化幅度,明显弱于15-17年变化幅度,而实际上21-22年的周期波动比15-17年更加极端,这背后体现的就是MDI行业格局改变的力量。 TDI行业格局也迎来重塑。TDI由于国内出现过一轮技术扩散,使得12-16年行业盈利逐渐下滑。20年万华在国内新建了30万吨具有较强成本竞争力的装置,行业开始进入重整期。随着企业持续退出,TDI在去年下半年也迎来了格局改善的拐点,盈利能力也得到明显提升。未来虽然还有企业规划要扩张产能,但是我们认为其成本竞争力较差,经历过过去多年的周期起落后,最终投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TDI的行业格局也将得以维持。 复苏趋势下弹性凸显。我们认为MDI与TDI受益于良好的行业格局,今年有望表现出显著弹性,走势有可能复制20年三季度的情况。20年宏观经济从疫情影响的底部中走出进入复苏通道后,主要的塑料及其原料价格在下半年均出现上涨,而其中反弹最早,短期涨幅最大的就是MDI。 结合公司22年年报情况,我们调整23-24年公司每股盈利EPS预测为7.35和8.45元(原预测7.56和8.70元),并添加25年EPS预测为9.16元。23年可比公司PE估值为13倍,由于万华在其中的长期ROE和历史成长性更为突出给予15%估值溢价对应23年15倍PE,给予目标价110.2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原油价格波动风险;新项目进展风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宝丰能源 基础化工业 2023-03-15 15.58 18.56 14.92% 15.61 -0.95%
15.43 -0.96%
详细
随着“两高”项目环评审批的收紧,现代煤化工项目纳入国家产业规划,多个大型煤化工项目因对减碳、碳排放回收及再利用考虑不够全面而被停工。而宝丰能源的“内蒙古300万吨/年烯烃项目”获得环评批复,我们认为,宝丰内蒙项目能够成功获批得益于其前瞻性地布局绿电绿氢,通过风光制氢一体化配套,补入绿氢、绿氧,用“绿氢”替代原料煤,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本文将分析绿电绿氢对于宝丰未来发展的影响,具体如下:绿氢布局早,描绘煤化工未来发展形态:宝丰能源内蒙项目通过风光制氢一体化配套降低碳排放,市场认为配套风光制氢一体化会导致成本上升,是煤化工的无奈之举。但我们认为,这是碳中和背景下煤化工未来的发展常态,且随着未来绿电绿氢的成本下降,绿氢耦合煤化工还有较大降本空间。宝丰在绿氢领域的布局远远早于国家的碳中和政策,早在2019年,宝丰就启动了“国家级太阳能电解水制氢综合示范项目”,用“绿氢”替代煤作为原料,该项目2021年初建成投入试生产,综合制氢成本可控制在1.34元/标方,描绘了煤化工未来的发展形态。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建设煤化工的时候配套绿氢,如2022年2月,中国石化在内蒙开建了全球最大绿氢耦合煤化工项目。宝丰具有前瞻性的产业布局,走在了行业前列。 以煤养绿,在不扩大煤炭用量基础上提升煤制烯烃产能:宝丰内蒙项目通过风光制氢配套,在原料煤不增加,燃料煤逐年减少的前提下,在已核准的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基础上,通过绿氢补入煤化工生产装置,逐年补入,第五年补入25.15亿m3/年的绿氢,烯烃产能增加到300万吨/年。根据环评报告,我们测算在不增加原料煤的前提下,项目最终可扩张到约500万吨/年的烯烃产能,且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宝丰卡位了内蒙风光煤三位一体的资源优势地区,为未来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结合当前产品价格,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1.13、1.48和2.04元(原预测1.49、1.84、-元),可比公司23年平均PE为13倍,考虑到公司的龙头对位和成长确定性,给予30%的溢价,23年给予17倍PE,对应目标价为19.10元(原目标价17.92元),维持买入评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风险提示煤炭价格大幅波动;聚烯烃需求下滑;项目进度滞后;假设条件变化影响结果。
新凤鸣 基础化工业 2023-02-28 12.84 14.58 29.03% 13.25 3.19%
13.25 3.19%
详细
2022年是聚酯涤纶行业非常艰难的一年,行业受到成本端和需求端的双重冲击,盈利大幅下滑,龙头企业一度破净。进入2023年,随着国内经济的恢复,长丝的景气度有望回暖,新凤鸣盈利也有望触底反弹。我们看好公司的原因如下:公司深耕主业,成长路线清晰:公司的成长性保障其估值下限,产能增长夯实公司的净资产。新凤鸣上市后产能从2017年的273万吨增长到2022H1的630万吨,市场占有率超过12%。除长丝外,公司还有500万吨PTA和120万吨涤纶短纤产能。未来,公司围绕“两个1000万吨”目标稳步前进,建设桐乡洲泉、湖州东林、平湖独山和徐州新沂四大基地,其中徐州新沂基地建设年产270万吨聚酯新材料一体化项目,预计到2025年公司涤纶长丝和PTA产能均能达到1000万吨。 控股股东携手桐昆集团布局印尼:2022年11月17日,印尼总统佐科接见了参加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的13位中国企业家代表,会上桐昆控股集团董事长陈士良代表桐昆、新凤鸣强调了两家企业布局北加里曼丹绿色工业园区建设的决心。印尼项目是桐昆、新凤鸣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打造全产业链企业的重要战略布局,有利于构建跨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保障两集团高质量发展,是集团践行“国际国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生动体现。 行业见底,景气度有望反转:对于涤纶长丝行业来说,22年是13年后景气度最差的一年。俄乌冲突使油价快速上升,导致长丝成本端承压,国内疫情影响物流,使得纺服需求受影响,海外加息影响出口,行业遭遇接二连三的打击,就连龙头企业新凤鸣、桐昆都在下半年均出现亏损。进入2023年,国际油价在75-90美元/桶震荡,走势趋稳,长丝成本端压力得到缓解。其次国内经济逐步恢复,纺织服装、地产后周期行业在2023年边际向好。最后海外加息趋缓,去年影响长丝需求和盈利的三大因素均在23年有所改善。因此,我们看好23年长丝的景气度回暖。 基于对长丝景气度和公司新项目的推进,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10、1.06、1.70元。按照可比公司23年14倍PE,首次覆盖,给予目标价14.84元和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需求大幅下滑;新项目不及预期;大额投资致现金流紧张的风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万华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3-01-19 95.98 101.19 35.10% 108.00 12.52%
108.00 12.52%
详细
随着产业补贴政策退坡、行业格局逐渐清晰,新能源产业进入到更加深度的成本竞争之中,这正是化工巨头进入行业的良好契机。本文分别分析了万华在锂电和绿电中的布局与未来发展可能性。 万华与巴斯夫锂电业务比较:巴斯夫从2015年就开始布局锂电材料,从正极入手,已经在日本、北美、欧洲和中国建立了生产基地,到25年产能将达到30万吨左右。巴斯夫锂电材料业务发展较快的主要动力在于强大的资本实力、技术开发能力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与巴斯夫类似,万华也选择从正极入手,虽然现有产能并不大,但是布局了从盐湖提锂到高镍三元和磷酸铁锂的一体化产业链。我们认为万华凭借其在复合金属氧化物和渗透膜等领域的技术能力、强大的资金实力,应当也能够较快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未来万华还有望以正极为突破口,横向拓展更多的锂电材料产品。 万华绿电领域布局的分析与展望:万华规划和参与的绿电项目,总装机量已达到3700MW,年发电量近60亿度。近期又与隆基绿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在光伏、氢能、建筑光伏一体化、新材料等多领域形成深度合作。我们认为万华将从单纯的绿电设备采购方,向供应链配套渗透。未来在POE基材、聚氨酯边框、BIPV场景开发等方面,万华都有深度参与发展的可能性。另外,万华也能借助隆基在绿电-绿氢一体化上的能力,为欧洲业务实现低成本深度脱碳,规避即将到来的碳关税,强化成本优势。 结合近期产品与原料价格情况,我们调整了22-24年公司每股盈利EPS预测为5.62、7.56和8.70元(原预测6.93、8.57和9.81元)。23年可比公司PE估值为12倍,由于万华在其中的长期ROE和历史成长性更为突出给予15%估值溢价对应23年14倍PE,给予目标价105.8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原油价格波动风险;新项目进展风险;新能源业务技术与市场风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华峰化学 基础化工业 2022-12-21 7.02 8.64 0.35% 7.51 6.98%
8.50 21.08%
详细
华峰化学是化工行业的龙头白马企业,公司业务涉及氨纶、己二酸和聚氨酯原液三大领域。受宏观需求的影响,公司今年业绩承压。但从长期布局的角度,我们认为公司进入了价值区间,值得关注,具体原因如下:华峰集团旗下新材料平台,与集团形成产业链协同优势:2019年,华峰氨纶完成并购华峰集团旗下的华峰新材,并于2020年改名为华峰化学。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成为华峰集团的新材料发展平台。此外,上市公司还与集团公司形成产业链上的协同,作为全球主要的MDI采购商,华峰集团与BASF和万华均签有战略合作协议,上市公司依托集团采购,在MDI采购成本上有一定优势。集团公司还生产TPU、PBAT以及PA66,并且掌握了己二酸法制己二腈的生产工艺,以上产品均与上市公司的己二酸形成产业链协同,为己二酸产能的消化提供了去处。 氨纶产能逆周期扩张,巩固优势地位:由于2021年氨纶景气度高,供给端新增大量产能。进入2022年,全球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纺服需求疲软,导致供需失衡,氨纶价格大幅下滑,行业进入景气低点。作为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华峰拥有成本优势,公司目前规划新增氨纶产能30万吨,逆周期扩张将进一步巩固公司的龙头地位,在下一轮景气周期中获得更大的利润弹性。 新增下游需求有望拉动己二酸需求:己二酸今年先涨后跌,中枢价格较往年有所抬升。随着中国化学的丁二烯法己二腈投产,国内PA66迎来投产高峰期,根据我们统计,目前规划的PA66产能超过500万吨,将带动超过250万吨的己二酸需求。 此外PBAT的扩产也将拉动己二酸的需求,目前规划的PBAT产能超过1000万吨,若全部投产将带动超过380万吨的己二酸需求。己二酸的新增供给则滞后,己二酸供需有望改善。 基于对氨纶、己二酸价格的判断和公司未来三年的产量,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1、0.82、0.94元。按照可比公司23年11倍PE,首次覆盖,给予目标价9.02元和买入评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涨;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氨纶扩产对行业盈利中枢的影响。
汇得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2-12-15 21.12 28.04 66.41% 24.85 17.66%
24.85 17.66%
详细
原料DMF价格下降,成本端压力缓解:2022年汇得科技业绩承压,主要原因来自于两方面,一来疫情导致传统聚氨酯需求疲软,二来今年大部分时间原材料之一的DMF价格仍然处于高位。站在当前时间点来看,随着疫情管控措施的优化,经济有望触底反弹,传统聚氨酯领域的需求也有望改善。再者,进入四季度后,随着库存上涨,DMF价格大幅下降,从年初的17000元/吨左右下跌至当前的5500元/吨。 2021年与2022年前三季度,汇得的毛利率受DMF价格处于高位的影响而大幅下滑,从2020年的20%以上下滑至今年的9%左右。DMF价格的下跌将缓解公司成本端的压力,毛利率有望回升。 新能源业务稳步推进:公司研制出的动力电池包水冷板缓冲垫、软质保温贴片、快速更换动力电池包用支撑缓冲块等制件产品用于新能源汽车。根据客户的需求,公司拓展了聚氨酯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开发,截至2022H1,公司引进5名博士加入研发团队,申请了3项发明专利,取得发明专利授权4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6项。此外,公司积极推进“新能源电池制件项目”落地。 新产能陆续释放:公司主要的在建项目有三个,分别是“年产18万吨聚氨酯树脂及其改性体项目(二期)”、“年产5万吨环保型聚氨酯系列产品扩建项目”和“新能源电池制件项目”。因“年产18万吨聚氨酯树脂及其改性体项目(二期)”技术路线、工艺及安全设施等优化需求,安全标准提高,调整项目建设规划,剩余TPU装置产能决定延期择机建设,其他建设内容继续推进。“年产5万吨环保型聚氨酯系列产品扩建项目”已进入建设期。“新能源电池制件项目”已取得金山区生态环保局项目建设批复。 基于对2023年公司产品需求和毛利率好转的预期,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62/1.30/2.17元(原预测1.81/2.65/-元,根据新的总股本调整后的结果),按照可比公司2023年平均PE为22倍测算,给予公司目标价28.60元,维持买入评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新能源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贝斯美 基础化工业 2022-12-07 21.86 14.24 31.73% 22.73 3.98%
25.74 17.75%
详细
公司是二甲戊灵龙头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二甲戊灵的原药、中间体和制剂。公司以现有二甲戊灵产业链为基础进行双向延伸布局,形成“1+3”农药产品布局和C5新材料布局,有望进一步提高竞争优势并开拓高新业务领域。公司深耕挖掘二甲戊灵产业链近二十年,已形成强大竞争优势:公司具备从化工原料到农药制剂的全产业链优势;公司具备生产工艺连续化和自动化优势;公司产品纯度高杂质少,与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稳步提升,净利润大幅增长。 公司主业价格稳定有量增。公司主要产品二甲戊灵具有环保、高效、低毒的特性,可以对乙草胺、氟乐灵等选择性除草剂形成广泛替代。随着其他主流芽前除草剂受到越来越多的禁用和限制,二甲戊灵市场空间有望进一步增长。价格方面,二甲戊灵近年来价格稳定增长,预计2023 年二甲戊灵原药平均价格依然能维持在6 万元/吨以上。二甲戊灵竞争格局良好,公司现有二甲戊灵原药产能为1.2 万吨/年,是全球主要的原药供应商。公司正进一步加深与巴斯夫的合作,有望在未来为其提供更多稳定的二甲戊灵原药供应。 产业链双向延伸带来未来成长性。公司纵向延伸产业链,投建戊酮系列产品项目,在外购工艺包的基础上自主研发C5 合成法,以间戊二烯为原料制3-戊酮并联2-戊酮、正戊烯和醋酸甲酯等产品,生产成本低,下游市场空间好。公司C5 一期项目旨在补充、强化、延伸二甲戊灵产业链,提高企业竞争优势,预计23 年投产,未来两年有望成为公司最大的盈利增长点。公司以C5 一期项目为基础,有望切入C5 精细化工新材料领域,打破进口垄断,打开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横向延伸产业链,以二甲戊灵工艺副产物3-硝为原料开发甲氧虫酰肼、氟苯虫酰胺和苯唑草酮合成工艺,致力于形成“1+3”产品布局,以降低生产成本、拓宽产品线、提高抗风险能力。公司募投2000 吨甲氧虫酰肼项目,预计于23 年8 月建成,将为公司未来发展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 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 年EPS 分别为0.74、1.23、1.92 元,参考可比公司2023年调整后平均21 倍PE 估值,对应目标价25.83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投产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价格波动;海外经营不确定性。
桐昆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2-11-02 12.26 14.26 14.45% 15.27 24.55%
16.93 38.09%
详细
三季度业绩承压:公司发布22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71.89亿元,同比-6.27%,其中Q3实现营收173.37亿元,同比-14.01%。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9.35亿元,同比-68.59%,其中Q3实现归母净利润-3.66亿元,同比-118.06%,是2018年后首次出现单季度业绩亏损。 虽然价差有所恢复,但油价下跌造成库存损失:三季度,涤纶长丝的价差其实有所恢复,POY的价差为1236元/吨,环比Q2提升28.04%。但行业库存高企,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长丝库存整个Q3季度维持在30天以上,影响销售。此外,原油价格在Q3震荡下行,从季度初的120美元/桶左右跌至季末的90美元/桶左右,导致库存损失。投资收益方面,公司持有浙石化20%的股权,2020Q3后各季度贡献至少6亿的投资收益,但本季度炼化景气度也受影响,公司的投资收益仅7000余万元。我们认为,四季度公司业绩有望逐步回升,纺服需求的好转将带动长丝环节的景气度反转。 公司长期成长性仍在:长期来看,公司的成长性仍然可观。从中报可见,公司的在建工程包含福建恒浩年产60万吨绿色多功能片材项目、恒欣新材料60万吨智能化仿真纤维及30万吨差别化功能性建设项目,恒超化纤年产60万吨轻量舒感功能性差别化纤维项目、嘉通能源年产500万吨PTA、240万吨新型功能性纤维及10000吨苯甲酸、5600吨乙醛石化聚酯一体化项目、嘉通能源年产250万吨PTA、180万吨多功能片材、120万吨功能性短纤维、20000吨增塑剂、7000吨乙醛石化聚酯一体化项目。新项目一方面能提高公司在长丝领域的市占率,另一方面也使公司拓展到了其他聚酯产业链环节。 基于当下长丝的景气度以及浙石化的盈利情况,我们下调公司的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022-2024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0/1.57/2.05元(原预测4.28/5.39/-元),按照22年可比公司平均13倍市盈率,给予目标价14.30元,维持买入评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长期处于低谷,原油价格波动的风险,炼化景气度下滑导致投资收益不及预期,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