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叶泽佑

西南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250522090003...>>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启明星辰 计算机行业 2023-05-16 30.28 43.29 46.05% 31.10 2.71% -- 31.10 2.71%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全年实现收入44.4 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归母净利润6.3 亿元,同比下降27.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2 亿元,同比下降31.8%。 业绩持续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稳定。1)从营收端来看,2022 年全年实现收入44.4 亿元,自上市以来持续增长,同比+1.2%,主要系公司与中国移动合作协同效应显现,实现高质量发展,全国东西南北中多地实现业务落地。2)从利润端来看,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7.3%,主要系外部挑战严峻,公司收入端承压;公司销售毛利率为62.7%,同比下降3.3pp,基本维持稳定;公司销售净利率为14.1%,同比下降5.6pp。3)从费用端来看,2022 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6.1%、4.7%和21.1%。其中,研发投入9.4 亿元,同比增加11.0%;管理费用同比下降2.9%,将本增效,费用管理能力增强,保障公司在外部冲击下仍维持稳定的盈利能力。 中移合作全面铺开,协同效应逐步显现。公司积极推动与中国移动的业务协同。 自9月以来,公司已与中国移动集团及其下属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实现了“总部-省-市”的全面业务对接,全面铺开业务合作。公司和中国移动在其总部区域、东北、西北、华东、华南等地共同开展项目,协助中国移动建设算力网络基础安全能力,将自身安全能力融入中国移动集团“连接+算力+能力”体系,公司则依托中国移动云底座接口,强化云安全能力。目前,公司积极拓展政企及SMB下游客户,为电子政务、数字关键基础设施、专线接入、智慧医疗、5G+工业互联网等场景提供多样化安全防护能力,业务协同效果逐渐显现。 AI+安全建模赋能平台提升安全运营能力,新业务增长优化收入结构。公司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安全建模和赋能平台,广泛运用于威胁检测等产品,助推公司网安产品迈向自动化、智能化阶段。“PanguBot”安全智慧生命体以类ChatGPT交互模式运行,能够接收多模态信息输入,通过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用户反馈,并能够整合各种运营工具,安全分析处置自动化,成为公司智能化安全运营的有力支撑。2022 年,公司新业务板块增长迅速,涉云安全、数据安全2.0&3.0、工业数字化安全、安全运营等业务实现收入18.82 亿元,同比增长21.13%,占公司全年业务收入的42.42%,收入结构持续优化。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 年EPS 分别为1.11 元、1.44 元、1.79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39.6%的复合增长率。公司传统给网络安全领域的龙头,同时积极在云安全等新兴网安领域快速发展,是网络行业健康发展的支柱性企业,产品技术实力过硬,客户资源优质,预计公司订单量将迎来显著增长,给予公司2023 年39 倍估值,对应目标价43.29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合作不及预期、新产品推出进度缓慢、网络安全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
卡莱特 计算机行业 2023-05-16 90.10 120.84 9.14% 125.99 39.83% -- 125.99 39.83%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及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全年实现收入6.8 亿元,同比增长16.6%;实现归母净利润1.3 亿元,同比增长22.1%。2023 年一季度实现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22.5%;实现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增长42.5%,增长动力十足。 海外业务逐渐放量,营收规模持续扩大。1)从营收端来看,2022 年全年实现收同比增长16.6%,主要系公司深度挖掘海外客户,海外业务逐渐放量,实现营收7014.7 万元,同比增长45.1%。2)从利润端来看,2022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1%,主要系5G+8K 技术普及和应用,高毛利率的高端类视频处理设备及相关配套设备销售量显著增加;2022 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2.2%,同比提升0.4pp;销售净利润为19.3%,同比提升0.9pp。3)从费用端来看,2022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5%、5.6%和9.6%。其中,研发投入0.7 亿元,同比增长20.2%,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力度及研发人员增长,持续拓展超高清视频领域产品线。 5G+8K 应用加速成熟,推动视频处理行业快速发展。“信息视频化、视频超高清化”成为全球信息产业发展趋势,超高清视频正从4K 向8K、AR/VR方向进阶。目前,我国已建成5G基站231 万个,5G技术基本普及,可有效补充原有传输方式,为超高清视频传输发展提供充足动力。视频处理技术是8K 视频技术应用中核心设备,具有图像处理、编解码、传输等功能,保证视频传输和接收质量。5G+8K 成为超高清视频技术发展趋势,有效推动新媒体、指挥调度、工业控制等多领域发展,拓展视频处理设备下游应用市场,推动视频处理设备放量增长。 “研发创新+市场开拓”齐头并进,打造业绩新增长极。1)从研发端来看,在超高清视频产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大环境下,2022 年,公司加大研发项目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0.2%,通过5G+8K、16K 播控服务器、XR 虚拟拍摄等核心技术,推出了多款性能稳定、适用场景丰富的型号产品,丰富了超高清视频领域的产品线。同时,公司还积极推动舞美活动显控系统、基于VR的广播电视内容制作技术等多项技术项目的开发,以期拓展产品领域。2)从市场拓展端来看,公司深度挖掘海外客户,加大海外市场营销网络建设,海外业务逐渐放量,2022 年实现营收7014.7 万元,同比增长45.1%,打造出新的业绩增长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3-2025 年EPS 分别为3.18 元、4.60元、6.84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52.4%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公司是LED视频图像显示控制技术的引领者,技术实力雄厚,客户粘性高,同时积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聚焦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预计公司订单量将迎来显著增长,给予公司2023年38 倍估值,对应目标价120.84 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拓展受阻、芯片供应不足、视频处理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
坤恒顺维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5-16 52.72 65.22 8.66% 61.90 17.41% -- 61.90 17.41%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公司 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2.2亿元,同比增长 35.3%;实现归母净利润 0.8亿元,同比增长 60.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8亿元,同比增长 63.5%。 营收规模持续扩大,盈利能力快速增长。1)从收入端来看,公司 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2.2亿元,同比增长 35.3%,主要系公司品牌影响持续扩大,加之下游需求持续增长,公司高端无线电测试仿真仪器竞争优势显著,不断导入新客户群体,销售规模扩大。2)从利润端来看,公司 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增长 60.2%,2022年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66.5%、36.9%,分别同比提升 3.5和 5.8个百分点,主要系 HBI技术平台优势显现,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等多款产品标准型号量产,行业解决方案逐渐成熟。3)从费用端来看,公司研发、销售、管理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15.8%、8.5%、5.0%和-6.9%,其中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 4.2个百分点,主要系产品线拓展,研发投入增加。 多行业快速发展刺激下游需求,高端仿真仪器放量空间大。随着新一代通信技术发展,国内商用通信,国防与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等下游领域技术快速发展,科学仪器国产替代条件逐渐成熟,国产高精度及高复杂度的行业系统级测试仿真需求快速增长。公司拳头产品无线信道仿真仪、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等性能突出,已达国际先进高端产品指标,竞争优势显著,不断向国家级实验室等重点客户及多领域新客户衡纵拓展,逐步打破国外垄断。无线电测试仿真仪器及系统方案营收规模同比增长 38.9%。 聚焦研发投入,新产品有序推出。公司聚焦高端射频类仪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有序推出新产品。KSW-VSA01频谱/矢量信号分析仪如期正式推出,频率范围覆盖 8、26和 44GHz,最大可配 2GHz 解调带宽,能够分析 WiFi、5GNR等宽带信号,可应用于无线通信、卫星监测以及航空领域的研发和生产测试; 未可应用于无线通信、卫星监测以及航空领域的研发和生产测试;各项研发工作进展顺利,预期 2023年完成矢量网络分析仪功能和性能指标的全面测试,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持续贡献业绩新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3-2025年 EPS 分别为 1.39元、1.99元和 2.77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 42.0%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公司为国内电子测量仪器领先厂商,聚焦高端类,射频领域积淀深厚,是行业核心供应商,品牌影响力广泛,新产品导入和市场扩展同时进行,预计订单量在 2023年将迎来显著增长,给予公司 2023年 47倍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 65.33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核心部件供应不足、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
坤恒顺维 2022-11-04 69.03 -- -- 74.60 8.07%
74.60 8.07%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 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24亿元,同比增长 36.9%;实现归母净利润0.37 亿元,同比增长68.7%。 营业收入持续增长,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1)从收入端来看,公司2022 年前三季度营收1.24亿元,同比增长36.9%,主要系核心产品市场空间稳定增长,公司产品受到行业标杆客户认可后牵引出更多市场需求。2)从利润端看,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0.37 亿元,同比增长68.7%,主要系公司产品市场认可度、市场占有率持续提高,利润规模随营业收入增长,同时公司聚焦高端,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毛利率保持较高水平。3)从费用端来看,公司前三季度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75%、6.55%、20.57%,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占收入比重有所下降,费用管理能力提升,研发费用同比增长79.9%,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保持核心竞争力。 下游技术快速发展,带动高端测试仿真仪器需求。随着国内商用通信、国防与航空航天、电子工业等各个下游领域技术的高速发展,高端测试仿真仪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根据Frost&Suivan 数据,中国电子测量仪器市场规模在2015-2019 年间由171.5 亿元增长至300.9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5.1%,预计2025 年达到422.9 亿元,保持增长态势。公司无线信道仿真仪、射频微波信号发生器等拳头产品客户群体持续拓展,行业系统解决方案订单持续增长,高精度及高要求解决方案逐步获得行业标杆客户认可,公司以核心产品为中心的行业系统级解决方案能力得到市场验证。 产品研发进展迅速,技术实力稳步提升。公司聚焦高端无线电测试仿真仪器仪表及系统解决方案,积极把握国内需求增长机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丰富业务布局。公司各产品线研发进展迅速:拳头产品功能持续丰富、性能提升;行业解决方案能力稳步提升;HBI 平台架构下通用接收机等产品研发快速推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 年EPS 分别为0.98 元、1.52 元、2.19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53.7%的复合增长率。公司为无线电测试仿真仪表领先厂商,下游需求持续增加,公司产品定位高端,技术实力持续提升,并积极进行客户拓展,预计订单量在2023 年将迎来显著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交付、研发项目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智明达 2022-10-26 136.76 -- -- 155.20 13.48%
155.20 13.48%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 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 25.5%;实现归母净利润0.45 亿元,同比下降34.7%。 业绩短期承压,毛利率有所下滑。1)从营收端来看,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3.5亿元,同比增长25.5%,三季度单季营收0.75 亿元,同比下降25.4%。 2)从利润端看,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0.45 亿元,同比下降34.7%,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0.05 亿元,同比下降122.1%。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主要系高温限电和疫情管控影响公司交付、原材料成本增加以及期间费用增加。 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55.1%,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3)从费用端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0%、9.0%和25.0%,其中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4.9%,主要系研发人员增加及薪酬较去年同期上涨。 嵌入式计算机行业高景气,在手订单充足。嵌入式计算机行业景气度高,下游需求持续扩张,公司新项目需求快速增加,订单量保持增长,前三季度新项目需求同比增长125%,三季度末在手订单(含口头订单)6.1亿元,在手订单充足。随着四季度疫情缓解,供应链情况好转,公司将加快交付进度,努力完成全年业绩目标。 研发顺利进行,通过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审核。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的先进性,不断扩充研发队伍,开展新项目研发,2022 年前三季度研发人员增加70 人,累计新项目175 个,同比增长25%。公司技术实力得到认可,2022 年8 月,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审核。未来公司将持续投入研发,加大人员培养力度,提升人员能力,推动公司长远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 年EPS 分别为2.83 元、4.17 元、6.06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将达到40.05%的复合增长率。考虑到嵌入式计算机行业迎来高速发展阶段,公司作为军用嵌入式计算机领域的领先企业,持续加大对研发、市场的投入力度,预计公司订单量在2023 年将迎来显著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供应链紧张、疫情反复、产品交付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