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旺通信
|
计算机行业
|
2023-06-05
|
68.57
|
--
|
--
|
70.85
|
3.33% |
-- |
70.85
|
3.33% |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一季报,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170.79万元,同比增长31.50%,实现归母净利润1162.91万元,同比增长36.0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48.07万元,同比增长40.52%。 聚焦高成长赛道,海外业务拓展顺利。公司报告期内积极应对经营环境变化,持续开拓国内国外市场,同时不断完善供应链布局,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70.7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1.50%;其中,海外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212.4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约257.37%。报告期内,公司智慧能源、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行业板块分别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65.91万元、1893.14万元、923.02万元、618.31万元,占比分别为38.57%、26.40%、12.87%、8.62%。其中,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行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7.25%、73.93%。 销售与研发效率提升,盈利能力继续增强。报告期内,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1207.97万元、993.03万元、1361.36万元、48.51万元,费用率分别为16.85%、13.85%、18.98%、0.68%,费用率同比变动分别为-3.48pct、+7.87pct、-4.74pct、+0.64pct,销售与研发效率显著提升。公司毛利率一季度同比提升0.59pct至58.71%,带动净利率同比提升0.5pct至15.91%,均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投资建议参考公司2023年一季报及行业景气度情况,相较前次报告,我们上调了公司的营业收入和毛利率预测,并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 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01亿元、6.81亿元、9.0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2亿元、2亿元、2.74亿元,EPS为1.89元、2.66元、3.65元,对应PE为36倍、26倍、19倍,我们看好公司未来表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业数字化推进不及预期;工业互联网应用渗透率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中美贸易摩擦。
|
|
|
三旺通信
|
|
2023-04-13
|
69.17
|
--
|
--
|
107.85
|
4.91% |
|
72.57
|
4.92% |
-- |
详细
事件概述:2023年3月28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3.36亿元,同比增长32.24%,实现归母净利润9609万元,同比增长59.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509万元,同比增长66.99%;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41.67%,实现归母净利润3438.63万元,同比增长86.8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20.20万元,同比增长130.79%。 工业无线产品放量增长,HaaS产品取得突破。 2022年公司工业交换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24.70%,工业网关产品实现营业收入3391万元,同比增长6.81%,工业无线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39亿元,同比增长60.35%。营收结构上,公司由交换产品为主变为交换、无线均衡发展。此外,2022年推出的HaaS平台以硬件形式统一承载数字化业务的产品,解决可靠一致性连接的问题,该产品取得良好进展,公司从产品型向平台型企业转化。 费用投入刚性下,利润率显著改善。 2022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2.16pct,主要由于工业无线产品放量,该产品毛利率为50.75%,低于工业交换产品(61.56%)和工业网关产品(59.41%),导致整体毛利率短期承压。2022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合计同比增长13.1%,低于营收增速,三费率同比大幅下降6.2pct,致利润率提升4.82pct至28.62%,主要由于公司前期研发、销售端投入初见成效。 持续发力技术投入,AI赋能工业互联网。 公司侧:发力核心技术投入,研发费用5766.97万元,研发费用率17.18%。 研发成果包括云边协同的AI中台、边缘AI应用开发工具,边缘AI智能网关、新一代交换机软件平台SWOSA9、高端机架万兆核心交换机、工业互联网TSN交换机等。同时,公司持续加大HaaS平台建设力度,通过AI、TSN等新技术及平台化能力夯实核心竞争力。行业侧:RedCap商业化模组首发,降低终端成本和功耗,加速落地5G落地工业互联网,公司无线网关产品有望受益。 投资建议:看好工业互联网需求向上,公司持续深耕存量市场,奋力拓展增量市场,AI产品夯实竞争力,HaaS平台和TSN相关产品订单规模落地;预计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8亿元/1.68亿元/2.09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倍数41x/32x/25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工业互联网需求不及预期;RedCap规模化商用不及预期。
|
|
|
三旺通信
|
|
2023-04-03
|
70.96
|
--
|
--
|
109.66
|
3.98% |
|
73.78
|
3.97%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2022全年,公司实现营收 3.4亿元,同比+32.2%;归母净利润9609 万元,同比+59%。其中单Q4实现营收1.2 亿元,同比+41.7%,环比+30.7%;归母净利润3438.6 万元,同比+86.9%,环比+8.3%。 内外兼修,业绩进入高增长通道。公司受益下游智慧能源(电新+矿山)、智能制造、智慧交通等领域的强劲需求,以及自身在销售环节的持续投入和布局优化,公司全年订单饱满,实现了业绩高速增长。同时,公司在内部开展了组织变革优化,人效大幅提升,三项费用率同比减少2.1pp。利润率方面,公司22全年毛利率为58.2%,同比减少2.2pp,主要原因系产品结构变化。全年净利率为28.4%,同比提升4.7pp,增长的原因系费用优化以及政府补贴小幅增长。 下游数智化需求高涨,工业互联网行业具备强β属性。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具备高景气度,据IDC,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解决方案市场规模2021-2025 年CAGR 达30%。智慧矿山领域,2 月2 日四部门发布煤矿安全改造管理办法,将对单煤矿最高补助3 千万元以提升煤矿安全智能化生产,全国各类煤矿有望在2035 年基本实现智能化。智能制造领域,“十四五”规划明确智能制造是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预计未来行业将保持15%左右的复合增速。此外,智慧城市、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智慧医疗等行业的数字化建设均对工业通信设备有海量需求。公司客户涵盖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及子公司等行业领军企业,有望凭借深厚技术积淀和全行业业务布局享受行业高增红利,2022 年公司智慧能源、工业互联网细分行业营收同比增长56.5%和99.2%,行业龙头优势显现。 技术前瞻布局,行业龙头具备自身α。公司以HaaS 平台为支点,以TSN、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为依托,打造了全栈式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 22 年公司研发投入5767 万元,占营收比重达17.2%。公司在TSN、工业5G、智能网关、工业WiFi6等领域均有产品落地,在研项目包括AI边缘计算网关、TSN 交换机等项目,深刻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我们认为,随着TSN交换机、AI边缘计算网关、大带宽交换路由设备的快速放量,产品平均价值量将持续提升,叠加下游领域的市场规模增长,公司将迎来量价齐升的黄金发展时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3-25 年EPS 分别为2.8 元、3.86 元、5.36元,对应PE 分别为40 倍、29 倍、21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工业互联网发展不及预期、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等。
|
|
|
三旺通信
|
|
2023-04-03
|
70.96
|
--
|
--
|
109.66
|
3.98% |
|
73.78
|
3.97% |
-- |
详细
事件:3月 28日,公司发布 2022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3.36亿元,同比+32.24%,实现归母净利润 0.96亿元,同比+59.03%。 订单充足且持续增加,公司业绩稳步增长。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3.36亿元,同比+32.24%,实现归母净利润 0.96亿元,同比+59.03%。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 58.20%,同比-2.16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 发 费 用 率 分 别 为 13.78%/5.64%/0.28%/17.18% , 同 比 分 别-3.16/+0.89/+0.17/-3.93pct;利润率为 28.43%,同比+4.68pct。业绩快速增长,一方面是下游电力新能源、智慧矿山、智能制造等终端应用市场需求强劲,公司订单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公司组织变革成效逐步显现,研发、销售及管理人员总体薪酬费用占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 5.04%。 聚焦工业交换主航道,工业互联网业务快速增长。分业务来看,公司智慧能源 、 工 业 互 联 网 、 智 慧 交 通 、 智 慧 城 市 行 业 板 块 分 别 实 现 营 收1.46/0.53/0.51/0.29亿 元 , 其 中 , 智 慧 能 源、 工 业 互 联 网营 收 同 比+56.48%/+99.23%。从产品构成来看,公司产品仍以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为主,正聚焦无线通信领域产品并进行深度拓展,公司工业交换产品、工业网关产品、工业无线产品营收分别同比增加 0.51/0.02/0.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4.70%/6.81%/60.35%。 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打造工业互联网通信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积极把握工业互联网板块及其下游应用行业的发展动向,围绕多个行业领域打造工业互联网通信的整体解决方案。此外,公司持续加大投入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以改善、提升现有技术及产品的延展性能和价值空间,保持核心技术的竞争优势。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 0.58亿元,同比+7.63%。公司持续攻关开发 5G、边缘计算、TSN、HaaS、Profinet、WiFi6等技术及相关系列产品,并取得积极成效,其中,工业物联网 5G+智能网关项目和工业互联网时间敏感网络交换机项目已完成结项,达到开发预期。截至 2022年底,公司累计获得发明专利 21项,实用新型专利 61项,外观设计专利 8项,软件著作权146项。 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客户资源丰富。公司采取多行业布局战略,在智慧能源、智慧城市、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等四大领域细分市场龙头地位稳固,同时, 公司在下游各行业领域进一步发展多场景应用,行业解决方案的丰富度大幅提升,在四大领域的高端市场份额得到提升。此外,公司前瞻布局无人驾驶、智慧医疗等未来新兴行业市场的研究和规划,截至 2022年末,公司已经开拓了储能行业、低速无人驾驶行业的知名客户。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工业互联网自主可控发展,当前各类工业应用领域都在应用工业互联网进行数字化转型,下游应用终端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凭借在工业通信市场多年场景积累、技术优势以及客户资源,有望实现持续稳步增长。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1.61/2.0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45.0/35.0/27.6,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力度不及预期,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宏观环境波动风险。
|
|
|
三旺通信
|
|
2023-02-01
|
88.91
|
--
|
--
|
112.45
|
26.48% |
|
114.07
|
28.30% |
|
详细
事件:1 月30 日,三旺通信发布2022 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2-3.5 亿元,同比增长26.06%-37.88%;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0.88-0.97 亿元,同比增长45.64%-60.54%;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8-0.77 亿元,同比增长51.21%-71.23%,业绩符合我们预期。 工业互联网景气上行,业绩稳步增长:公司订单充足且持续增加,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稳步增长。2022 年,公司预计营业收入3.2-3.5 亿元,同比增长26.06%-37.88%。单四季度来看,预计营业收入1.00-1.30 亿元,同比21.95%-58.54%,环比12.36%-46.07%。组织变革成效逐步显现,费用率有望进一步下降。2022 年,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0.88-0.97 亿元,同比增长45.64%-60.54%;单四季度来看,预计归母净利润0.26-0.35 亿元,同比增长44.44%-94.44%,环比变化-18.75%-9.38%。 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公司采取多行业布局战略,除了加大对传统的智慧矿山、轨道交通、智慧城市等传统行业的发展开拓,还前瞻布局无人驾驶、智慧医疗等未来新兴行业场景。此外,公司坚持立足自主创新,持续打造技术+市场优势。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所处工业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以及公司订单开拓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公司业务将持续稳步增长。 股权激励计划落地,提振核心团队积极性:2023 年1 月16 日,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合计向65 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40.60 万股限制性股票,我们认为,此次股权激励计划有助于充分调动公司核心技术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为0.89/1.17/1.56 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53/40/30 倍,基于公司积极研发把握工业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机遇,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业绩保持稳健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工业互联网发展不及预期;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
|
|
三旺通信
|
|
2022-12-29
|
74.50
|
--
|
--
|
97.59
|
30.99% |
|
114.07
|
53.11%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计划向65名公司员工共授予40.6万股限制性股票(不含预留权益)。 公司首个股权激励落地,来未来3年年营收标目标CAGR为为26%。本次股权激励向董事、高管和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共65人授予第一类限制性股票20.3万股(占总股本0.4%),授予价格为34元/股,授予第二类限制性股票20.3万股,授予价格为45元/股,预留授予权益为6万股,(占总股本的0.1%)。公司层面考核目标为,以2022年为基数,2023/24/25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触发值分别为18%、56%、60%,目标值为30%、70%、100%。以目标值计算,2022-25年3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速为26%。 工业互联网建设加速,激励实施将有效提升团队积极性。国务院12月14日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到要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加快全国工业互联网建设。工业互联网近期在国家重要政策文件中被频繁提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将进入加速发展期。公司在工业互联网产业景气度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发布22年股权激励计划,覆盖员工人数占公司总人数的15.1%,将能够有效的绑定核心技术和业务团队,极大提升公司整体的积极性,维持公司的长期核心竞争力,彰显了公司长期发展的信心。 公司实现下游全领域布局,解决方案业务将提升业绩弹性。公司产品实现了下游智能制造、智慧矿山、电力设备、新能源等全领域布局,并在TSN技术、工业无线技术、车载以太网等前沿技术领域深度布局,全领域布局和前沿技术持续投入赋予了公司长期高成长的底层基础。同时,公司积极推进业务转型拓展,从提供配套设备逐步拓展到提供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11月公司中标江西数字工厂项目,合同金额达6195.1万元。未来,随着解决方案项目的持续落地,将提升公司的整体业绩弹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2-24年EPS分别为1.91元、2.52元、3.25元,对应PE分别为39倍、29倍、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推广不及预期、工业互联网渗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等。
|
|
|
三旺通信
|
|
2022-11-03
|
76.00
|
--
|
--
|
96.99
|
27.62% |
|
112.45
|
47.96% |
|
详细
事件概述: 2022年 10月 29日,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报, Q1-Q3实现营业收入 2.20亿元,同比+27.74%,实现归母净利润 0.62亿元,同比+46.8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47亿元,同比+43.18%; 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0.89亿元,同比+33.68%,实现归母净利润 0.32亿元,同比+88.87%, 扣非归母净利润 0.25亿元,同比+77.45%。 新领域布局成效凸显, 营收利润实现提速。 公司克服疫情影响,市场开拓和降本增效成效凸显。 分产品看, 前三季度工业交换产品实现稳步发展,工业无线产品业绩增速亮眼,工业网关产品销售有小幅回落;主要由于前期研发投入推动产品结构优化,聚焦核心产品,拉动工业无线以太网蜂窝、移动网络等工业无线产品增长; 分行业看, 前三季度公司智慧能源/工业互联网/智慧矿山/电力及新能源/智能制造领域贡献收入增量,智慧交通/智慧城市领域收入同比下降。公司新布局的下游市场发力效果显著,订单收入稳增,随着下游终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公司未来业绩有望保持可持续增长。公司 Q3毛利率为 60.93%,同比+1.58pct,环比+2.61pct;净利率为 35.45%,同比+10.15pct,环比+7.49pct; 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 13.68%/5.42%/15.63%,同比-2.35pct/+1.73pct/-4.76pct, 环比-1.98pct/ -0.27pct/ -3.72pct。 外部看Q3供应链影响减小、上游元器件价格回落,内部看由于前期处于人员扩张和研发投入期, 销售团队优化调整, Q3投入回归常态区间,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能源/智能制造领域有所突破, 未来可期。 截至三季报公司已成功受让乾讯信息 3.995%股权, 乾讯信息是专注于密码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密码产品和密码系统研发的总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交易将推动网关类产品协同,有助于能源上云,保障中国能源安全。 去年公司推出 TSN 产品, Q2疫情对供应链有所影响, Q3有序恢复, 进度整体可控, TSN 交换机已应用于轨交领域,并布局车载产品方面, 公司正积极吸引高校人才,与紫金山实验室开展战略合作, 推动技术有序突破, 工业互联网生态推进将提供 TSN 业务长效动能。 投资建议: 公司为领先的工业互联网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 随着对智慧矿山/电力/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进一步发力, TSN 产品与 HaaS 平台落地, 公司业绩和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公司 22-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9亿元/1.16亿元/1.5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倍数为 44X/33X/25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芯片等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疫情影响加剧, 新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
|
|
三旺通信
|
|
2022-10-31
|
71.82
|
--
|
--
|
96.99
|
35.05% |
|
112.45
|
56.57%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度报告,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2.2亿元,同比增长 27.7%;实现归母净利润 0.6亿元,同比增长 46.8%。 工业互联网客户订单饱满,Q3业绩超预期。22年 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0.9亿元,同比增长 33.7%,环比增长 17.1%;实现归母净利润 0.3亿元,同比增长 88.9%,环比增长 52.4%。公司业绩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系公司加强工业互联网市场开拓,客户订单同比增加。利润率方面,22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59.3%,同比下降 1.4pp;净利率为 27.9%,同比增长 3.5pp。Q3单季度,公司毛利率为 60.9%,同比提升 1.5pp,环比提升 2.6pp;净利率为 35.5%,同比提升 10.2pp,环比提升 7.5pp。公司利润率回升主要来自控费增效带来的费用下降,22年前三季度,公司四项综合费用率为 40.5%,同比下降 2.5pp。 下游多领域交替爆发,工业网络设备市场保持增长。工业级网络设备应用于下游多行业,在智能制造、智慧矿山、智慧城市、电力设备和新能源、轨道交通等领域均有大量应用。受益国家在下游各领域的相关政策和各行业对设备自主可控的需求,公司通信产品在智能制造、智慧矿山、电力设备和新能源等领域均实现了快速的增长。政策方面,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二十大报告中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在各领域实现信息化将是建设的重点之一,随着工业通信网络建设加速,公司所在的工业网络设备领域具备较高业绩弹性。 HaaS 解决方案打开更广阔市场,车载以太网项目有序推进。通信硬件设备作为工业互联网的配套产品,在总投资额中占比较低。公司推进 HaaS 硬件平台解决方案建设和市场推广,为行业客户提供通信网络设计到建设的一站式解决方案。从提供产品配套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未来业绩成长具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车载以太网方面,公司和紫金山实验室开展的合作研发有序推进,作为国内较早投入车载以太网研发的厂商之一,具备先发优势,未来随着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渗透率提升,车载以太网关需求将快速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2-24年 EPS 分别为 1.91元、2.51元、3.24元,对应 PE 分别为 30倍、23倍、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推广不及预期、工业互联网渗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等。
|
|
|
三旺通信
|
|
2022-09-30
|
53.80
|
--
|
--
|
81.68
|
51.82% |
|
96.99
|
80.28% |
|
详细
投资要点公司发布 2022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31亿元,同比增长 23.99%,实现归母净利润 2994.71万元,同比增长 18.8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226.54万元,同比增长 17.98%。 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繁荣,自主可控带来增量需求。 受益于国家陆续出台对工业互联网自主可控发展的支持政策,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持续繁荣,下游应用终端市场需求旺盛。公司持续在传统电力及新能源、智慧矿山、石油石化、智能制造等行业发力,订单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分下游行业来看,上半年公司智慧能源、工业互联网和其他行业板块分别实现销售收入 6175.33万元、 1356.39万元、 2008.23万元,分别同比增长 90.03%、 21.67%、 19.76%。 分产品来看, 各产品线增速体现出较大差异化, 工业交换、工业网关、工业无线分别同比增长 14.42%、 3.28%、 124.61%,工业交换仍为公司主力产品线,占营收比重约 77%。 Q2项目交付延缓, 预计对全年业绩影响有限。 主要受到部分区域疫情和上游原材料紧缺影响,公司 Q2的项目交付有一定程度延缓,Q2单季营业收入为 7623.96万元,同比增长 14.39%,归母净利润为2139.89万元,同比增长 10.11%,相较于 Q1增速均有一定下滑。从公司的历史业绩来看,收入分布呈现上半年占比较低,下半年占比较高的特点,预计 Q2增速的下滑对公司全年业绩影响较小,在工业互联网高景气持续的情况下,全年业绩有望较好增长。 公司重视应用及新技术的研发投入,费用率长期处于 20%左右水平。 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研发为依托,积极把握工业互联网板块及其下游应用的子行业发展动向,聚焦在环境适应性技术、以太网链接可靠性诊断技术、无线并行冗余技术、 PTP 技术、时间敏感网络等技术,以满足新技术升级运用带动新老产品进一步迭代升级,持续拓展多领域创新型的应用场景,在综合管廊、钢铁冶金、智慧城市、数字化智慧电网及新能源、智慧灯杆、石油石化、智能制造、煤矿行业、轨道交通、储能系统、智能网联等行业打造整体的工业互联网通信解决方案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今年上半年公司共投入研发费用 2769.01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 21.17%。 与紫金山实验室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有望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8月 26日公司发布关于自愿披露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公司和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并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发将基于各自优势,共同在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芯片等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并开展合作。双方将在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芯片等领域,开展理论研究、前沿技术、标准制定、试验验证、应用示范、产业推进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紫金山实验室是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同推进建设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在未来网络、无线通信、网络安全等领域长期研究与深厚积累,公司借力合作方优势,有助于提升公司研发实力,促进公司在创新业务领域的开拓,拓宽公司的潜在业绩增长点,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长远发展。 投资建议预计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 3.49亿元、 4.96亿元、 6.5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0.78亿元、 1.11亿元、 1.49亿元, EPS 为 1.55元、2.20元、 2.95元,对应 PE 为 34倍、 24倍、 18倍,我们看好公司未来表现,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贸易环境变化风险;核心技术泄密风险;技术研发和人才流失风险;工业互联网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疫情反复。
|
|
|
三旺通信
|
|
2022-09-19
|
57.75
|
48.23
|
--
|
60.48
|
4.73% |
|
96.99
|
67.95% |
|
详细
推荐逻辑:1.我国工业互联网处于扩张期,市场规模达万亿元,其中工业通信作为工业互联网连接基础,市场规模将在22年达2856亿元,同比增长15%。2.工业互联网对带宽要求提升,工业以太网对工业总线替代趋势确定,TSN、万兆端口等产品升级将带来20%左右价值量提升,工业通信设备迎量价齐升机遇。 3.公司加快新领域布局,新能源、车载以太网、HaaS数字基座、工业无线、TSN交换机等有望迎来放量,预计22-24年3年营收复合增速将达40.4%。 工业互联网渗透率持续提升,公司全行业布局享交替爆发红利。工业互联网在智慧城市、智慧矿山、轨道交通、智能制造等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据中国信通院,预计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将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15.4%。 公司工业通信设备在系统架构、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满足各领域的严格要求,实现了下游工业级应用的全覆盖。随着工业互联网在下游各领域建设相继展开,公司作为全领域布局的国内工业通信设备领先企业,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速。 产品需求升级提高附加值,工业通信设备迎量价齐升。确定性网络是工业通信的刚需,TSN技术能够满足工业通信对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已成为工业互联网技术研究重点方向。公司已实现TSN交换机量产,相较于普通交换机价值量提升在20%以上。此外,随着工业通信数据量提升,对于大带宽通信设备需求持续增长,千兆、万兆交换机出货占比持续提升,将进一步增加产品附加值。 政策+化技术催化工业无线翻倍增长。,车载以太网蓝海市场广阔。5G、WiFi6等低时延高稳定的无线技术成熟加速了工业无线的推广,频出的工业无线指导政策促进了相关方案落地,无线技术在工业通信中的占比从15年的0%快速提升到19年的6%。22年H1公司工业无线营收同比增长125%,我们认为工业无线设备催化强劲,高增速有望保持。此外,公司联合紫金山实验室布局车载以太网,当前车载总线已无法满足自动驾驶的高带宽需求,车载以太网替代需求强烈,预计25年市场规模将超千亿,或成为公司又一增长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将保持35.5%的复合增速,参考行业可比公司,给予公司2023年32倍估值,对应目标价71.68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推广不及预期、工业互联网渗透提升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等。
|
|
|
三旺通信
|
|
2022-08-26
|
54.00
|
--
|
--
|
60.10
|
11.30% |
|
96.99
|
79.61% |
|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2年8月23日收盘后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2022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 点评:克服深圳疫情稳增长,期待下半年智慧矿山、智慧能源等业务加速发展上半年,公司克服了在深圳肆虐的新冠疫情和国际宏观环境变化,实现营业收入13,077.0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99%;同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94.7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26.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98%。下游子行业方面,公司智慧能源、工业互联网、其他行业板块分别实现销售收入6,175.33万元、1,356.39万元、2,008.23万元,同比增长90.03%、21.67%、19.76%。疫情之下公司业绩的稳增长主要来自于工业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智慧矿山、智能制造、电力及新能源等终端应用市场需求强劲和公司订单开拓能力及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战略储备显著增加、在手订单充裕,展望未来业绩高增长因报告期内公司订单增加和芯片等原材料囤货原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3.4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8.70%;同期存货为10,907.2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33%。展望下半年,战略储备增加和在手订单充足奠定公司全年业绩基础。随着疫情阴霾散去、原材料成本压力缓解,下游子行业如智慧矿山和智慧能源的景气上行,公司全年业绩高增长可期。 上海疫情将消去,部分募投项目有望年底交付,公司长期成长可期公司2020年12月于上海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263.2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人民币430,498,560.00元,扣除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84,400,835.74元。募投资金主要用于上海工业互联网设备扩产项目、上海工业互联网设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上海的募投项目主要负责设备扩产和综合的信息化智能化解决方案的提供。随着上海疫情的缓解,公司的募投项目预计在2022年年底和2023年年底交付,公司将进一步实现产品商往解决方案商和技术总包商的转型,奠定公司长期增长属性。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较为齐全的产品体系,是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先行者和领航者,将在光伏、新能源、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煤矿等关键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疫情改善、上游元器件价格回落以及TSN产品与HaaS平台落地,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提升。预计2022-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77亿、5.37亿、7.24亿,净利润为0.86亿、1.14亿、1.51亿,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33.15、25.08和19.00。 风险提示芯片等重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产品结构相对单一风险,5G推进不如预期,数字基建政策变动风险。
|
|
|
三旺通信
|
|
2022-07-22
|
44.09
|
--
|
--
|
60.60
|
37.45% |
|
81.68
|
85.26% |
|
详细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深圳市三旺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工业互联网通信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持续提供有竞争力的工业互联解决方案与服务,为顾客、员工和商业伙伴创造前所未有的价值和发展机会。公司深耕工业级市场20年,拥有较为齐全的产品体系,作为工业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将在光伏、新能源、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煤矿等关键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工业互联网发展走向深入,产业规模与参与主体快速壮大,加速传统工业支撑体系变革,并带动新兴产业发展。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0年全球工业互联网硬件与网络产品市场规模已达4316.45亿美元,预计2021年将达4598.77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6287.30亿美元。 国产替代迎发展,TSN技术和HaaS平台打开增长新边际国产自主可控,自有替代进口将成为各行业信息设备主要发展方向。电力、煤矿、轨交等领域在新的通信网络部署中更倾向于选择国产自主可控品牌。TSN技术产品相较于传统产品而言,其技术成熟后所蕴含的内生价值约有20%左右的溢价空间,并且还可带动其他工业通信产品协调升级。 HaaS为工业互联领域的硬件平台,是一种集成系统平台,其综合性和应用性更强,满足覆盖工业生态全产业链,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较为齐全的产品体系,是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先行者和领航者,将在光伏、新能源、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煤矿等关键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随着疫情改善、上游元器件价格回落以及TSN产品与HaaS平台落地,核心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提升。预计2022-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77亿、5.37亿、7.24亿,净利润为0.86亿、1.14亿、1.51亿,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25.54、19.33、14.64。相较可比公司,存在一定估值优势。 首次评级,给予“增持”。 风险提示芯片等重要原材料价格波动,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的风险,5G推进不如预期
|
|
|
三旺通信
|
|
2022-05-04
|
36.06
|
--
|
--
|
40.90
|
12.49% |
|
46.29
|
28.37% |
|
详细
202211年归母净利润小幅下降,2222年一季度业绩亮眼。公司21年实现营收2.54亿元(+21.4%),归母净利润6042万元(-6.2%)。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系公司在营销和研发侧投入加大,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所致。 公司22年Q1实现营收5452万元(+40.5%),归母净利润855万元(+48.1%)。 前期公司加大战略投入成效初显。 各行业应用持续突破,产品结构不断完善。受益于工业互联网行业景气发展,21年公司在智能制造/智慧矿山/电力及新能源/智慧城市领域的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77.1%/19.9%/18.3%/21.4%。分产品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设备联网产品分别增长2600万(+16.9%)和855万(+37.5%),保持稳健;新布局的5G、Wifi6等无线新品加速落地,无线产品收入同比增长68.2%,后续有望帮助公司突破更多应用场景。 加大战略投入,净利润短期受到影响,长期有望厚积薄发。21年公司研发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同比分别增长45.7%/60.3%/38.4%,主要原因是扩大了研发人员、管理人员团队和加大了营销网络建设投入。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毛利率同比下降4.5pct。综上,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有所下降,但长期看加大战略投入有助于后续持续增长。 22年Q1公司收入同比增长40.5%,规模效应逐步释放,三项费用率同比下降7.15pct。同时公司增加战略备货支出,22年Q1存货为8698万元,环比继续提升。 新产品和新平台布局助力公司加速发展。公司是较早布局TSN技术的国内企业,有望受益于设备升级带来的量价齐升红利。同时公司在上海的基地将于今年完成建设投产,新基地专注于研发工业互联网平台解决方案,将助公司业绩实现新突破。 风险提示:新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供应紧缺;疫情影响加剧。 投资建议:考虑到上游原材料价格和疫情等不确定性因素,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5/1.15/1.48亿元(原预测分别为0.95/1.34/1.79亿元),对应PE分别为21.9/16.2/12.6x。公司有望在新基地产品投产及国产替代背景下实现高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