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于一铭

海通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850523060002。曾就职于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50%
(第116名)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宸展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6-04 25.61 33.24 31.23% 28.10 9.72% -- 28.10 9.72% -- 详细
24Q1营收、归母净利润快速增长。 2024年 4月 28日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报,公司单季度实现营收 6.41亿元,同比增长 44.37%,实现归母净利润 0.65亿元,同比增长 94.10%。公司营收增长一方面来源于鸿通子公司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另一方面公司针对原有业务市场进行拓展,推动了销售额增长。 全球布局生产、销售,建立全球化生态。 生产端,根据公司 2023年年报,公司完成泰国工厂扩产的工作,布局欧洲和北美等其他海外工厂,实现全球化生产和制造,建立全球化生态,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好的本地化服务。销售端,公司深耕海外市场数十年,在美国有强大销售团队,此外公司为开拓新客户,公司不断地在既有海外渠道上加入销售动能,陆续在德国及新加玻设立据点,以更贴近市场、服务客户。 开拓主板设计能力,拓展 AI 等新技术应用。 2023年 1月公司入资瑞讯科技,瑞迅科技拥有嵌入式计算机应用平台部及物联网系统部两大业务部门,是国内自助终端及新能源细分行业头部客户的主要合作伙伴,此次投资进一步扩充公司的产品矩阵和 oT 方案开发能力。我们认为 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加强与参股子公司瑞迅科技的业务和研发整合,借助其在物联网和边缘计算领域的主板设计能力,开发标准品,打造拳头产品,合力拓展海外市场。 增资鸿通科技,拓展车载显示业务。 2024年 4月 29日,公司发布了《关于向控股子公司增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鸿通科技计划增资 2.21亿元用于在泰国购买土地、新建厂房及设备,公司将向鸿通科技增资 1.55亿元。 2024年 1-3月鸿通科技营业收入(未经审计)为 2.35亿元,归母净利润(未经审计)为 154.29万元。 随着鸿通科技在国内及欧美地区的业务持续顺利地进行与拓展,鸿通科技也在车载显示行业逐渐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公司也将借助这次增资进一步拓展自身在车载显示业务,增厚公司营收及利润。 估值与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国内商用智能交互显示设备的领先公司之一,产品应用领域广泛。我们预计公司 2024E-2026E 主营业务营收分别为 28.10亿元、 36.94亿元和 45.02亿元,归母净利润 3.23亿元、 3.60亿元和 4.33亿元。我们采用 PE 估值,给予 2024E(PE) 18x-20x 估值,合理价值区间35.46-39.40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拓展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提升。
飞荣达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31 15.98 -- -- 17.68 10.64%
17.68 10.64% -- 详细
事件: 飞荣达发布 2023 年年报及 2024 年一季报: 23 年公司实现营收 43.46亿元(同比+5.37%),归母净利润 1.03 亿元(同比+7.31%),扣非归母净利润 8172 万元(同比+985.24%),毛利率 19.47%(同比+2.15pct),净利率 2.37%(同比+0.04pct),经营净现金流为 5.91 亿元(同比+4952.46%);24Q1 公司实现营收 9.82 亿元(同比+27.05%),归母净利润 2364 万元( 23Q1为-2512 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2038 万元( 23Q1 为-3452 万元),毛利率 16.93%(同比+1.07pct),净利率 2.41%(同比+5.66pct)。 消费电子营收占比显著提升,热管理材料及器件增速较快。 分行业来看: 23年公司消费电子、通信领域、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及储能等)收入占比分别为 38%、 27%、 35%, 22 年该数值分别为 30%、 30%、 29%,其中消费电子业务受主要客户业务市场份额回归以及国产化替代加快影响,该领域的订单量持续增加,此外笔记本电脑进一步追求轻薄便携与高性能共存,对散热需求大大增加,公司相关业务持续增长。 分产品来看: 23 年公司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实现营收 11.76 亿元(同比+5.69%),毛利率为 23.06%(同比+3.32pct);基站天线及相关器件实现营收 3.08 亿元(同比-32.41%),毛利率为 2.80%(同比-1.24pct);热管理材料及器件实现营收 17.33 亿元(同比+23.28%),毛利率为 19.90%(同比+1.73pct);防护功能器件实现营收4.36 亿元(同比+12.93%),毛利率为 30.56%(同比+1.28pct);轻量化材料及器件实现营收 4.96 亿元(同比-4.43%),毛利率为 13.69%(同比-5.95pct)。 毛利率与三费率的剪刀差持续回升。 公司 23Q1-Q4 毛利率分别为 15.86%、19.64%、 19.98%、 20.89%,呈现逐季提升趋势;费用率方面,公司 23Q1-Q4销管研三费率分别为 19.45%、 15.64%、 13.62%、 12.98%,毛利率与三费率的剪刀差随收入规模的环比增长愈发明显。此外,受汇率波动影响,公司23 年汇兑收益同比减少 4092 万元,财务费用同比增加 1638 万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收入分别为 50.93 亿元、58.28 亿元、 65.9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2 亿元、 3.71 亿元、 4.50 亿元, EPS 为 0.49 元、 0.64 元、 0.78 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及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 2024 年动态 PE 区间 38-40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18.51-19.48 元,“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液冷行业渗透率不及预期
亨通光电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5-14 14.37 -- -- 15.90 10.65%
16.00 11.34% -- 详细
事件: 亨通光电发布 2023 年年报及 2024 年一季报: 23 年公司实现营收476.22 亿元(同比+2.49%),归母净利润 21.54 亿元( 按调整后口径同比+35.77%),扣非归母净利润 20.33 亿元( 按调整后口径同比+31.74%),毛利率 15.31%(同比+1.14pct),净利率 4.52%(同比+1.11pct); 24Q1 公司实现营收 117.85 亿元(同比+8.45%),归母净利润 5.13 亿元(同比+29.87%),扣非归母净利润 4.11 亿元(同比+13.90%),毛利率 15.04%(同比-0.79pct),净利率 4.35%(同比+0.72pct)。 工业与新能源智能、铜导体增速较快,光通信毛利率提升明显。 分产品来看:23 年公司光通信实现营收 73.69 亿元(同比-2.52%),毛利率为 29.36%(同比+9.27pct);智能电网实现营收 193.44 亿元(同比+10.00%),毛利率为13.57%(同比+0.41pct);海洋能源与通信实现营收 33.83 亿元(同比-24.57%),毛利率为 32.81%(同比-3.31pct); 工业与新能源智能实现营收57.28 亿元(同比+14.41%),毛利率为 15.13%(同比+1.07pct);铜导体实现营收 99.42 亿元(同比+22.85%),毛利率为 2.31%(同比+1.11pct)。 分地区来看: 境内业务实现营收 387.86 亿元(同比-0.52%),毛利率为 16.08%(同比+1.88pct),境外业务实现营收 81.53 亿元(同比+14.13%),毛利率为 12.10%(同比-1.86pct)。 各业务板块多点开花,在手订单充足。 根据 23 年年报,截至 23 年底,公司拥有海底电缆、海洋工程及陆缆产品等能源互联领域在手订单金额约 185 亿元,拥有海洋通信业务相关在手订单金额约 55 亿元,拥有 PEACE 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相关订单超 3 亿美元。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 517.52 亿元、558.15 亿元、 596.71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6.86 亿元、 30.20 亿元、 33.50亿元, EPS 为 1.09 元、 1.22 元、 1.36 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及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 给予公司 2024 年动态 PE 区间 18-20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19.60-21.78 元,“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海风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海外光纤光缆建设不及预期。
中天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5-14 14.30 -- -- 15.87 10.98%
16.20 13.29% -- 详细
事件: 中天科技发布 2023 年年报及 2024 年一季报: 23 年公司实现营收450.65 亿元(同比+11.91%),归母净利润 31.17 亿元(同比-3.03%),扣非归母净利润 26.73 亿元(同比-15.18%),毛利率 16.22%(同比-2.06pct),净利率 6.92%(同比-1.06pct); 24Q1 公司实现营收 82.42 亿元(同比-0.40%),归母净利润 6.36 亿元( 同比-17.20%),扣非归母净利润 4.96 亿元( 同比-7.32%),毛利率 18.03%(同比-0.34pct),净利率 7.72%(同比-1.57pct)。 营收稳健增长,电网建设及新能源业务增长迅速,海洋系列业务短期承压。分产品来看: 23 年公司光通信及网络实现营收 91.14 亿元(同比-0.26%),毛利率为 27.12%(同比+3.00pct); 电网建设实现营收 167.41 亿元(同比+36.37%),毛利率为 14.97%(同比-0.03pct); 海洋系列实现营收 37.40 亿元(同比-48.92%),毛利率为 26.65%(同比-7.12pct); 新能源实现营收 72.09亿元(同比+118.99%),毛利率为 11.35%(同比+0.38pct); 铜产品实现营收 70.20 亿元(同比+39.77%),毛利率为 3.26%(同比-1.47pct)。 能源网络在手订单充足,海洋能源业务未来可期。 根据 23 年年报,截至 2024年 3 月 31 日,公司能源网络领域在手订单约 260 亿元,其中海洋系列约 115亿元,电网建设约 125 亿元,新能源约 20 亿元。 国内市场方面, 23 年公司在广东、山东、江苏三省中标、执行多个典型工程,如中标国华半岛南 U2场址海上风电项目、惠州港口二 PA、 PB 海上风电项目、江苏大丰 800MW海上风电项目等;国际市场方面,公司中标 275kV 高压交流输出海缆、 220kV高压海底电缆总包、 中东地区 220kV 高压海缆以及中压海缆总包等项目, 海外业绩创造历史最高水平。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 513.27 亿元、561.38 亿元、 606.18 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8.58 亿元、 45.57 亿元、 51.44亿元, , EPS 为 1.13 元、 1.34 元、 1.51 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及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 2024 年动态 PE 区间 18-20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20.35-22.61 元,“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海风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海外光纤光缆建设不及预期。
九联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13 9.87 -- -- 11.65 18.03%
11.65 18.03% -- 详细
事件:九联科技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3年公司实现营收21.71亿元(同比-9.65%),归母净利润-1.99亿元(22年为604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93亿元(22年为6135万元),毛利率为11.58%(同比-8.99pct);24Q1公司实现营收6.62亿元(同比+22.51%),归母净利润452万元(同比-48.34%,环比大幅扭亏),扣非归母净利润260万元(同比-71.03%),毛利率为14.99%(同比-3.14pct,环比+7.72pct),经营性净现金流8005万(23Q1为-4935万,同比大幅改善)。 23年通信模块、运营服务增长迅速,鸿蒙相关收入占比超10%。分业务来看:智能终端业务实现营收16.40亿元(同比-22.36%),毛利率为13.87%(同比-7.32pct),主要系运营商招投标周期及供货周期拉长,且基于智能终端产品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下调招投标限价,销售价格下降所致;通信模块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实现营收3.80亿元(同比+88.7%),其中公司鸿蒙生态相关收入占公司总营收比重已超过10%,业务涵盖智能表计、智能家居、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能医疗及车联网等应用领域,相关产品已初具市场规模;运营服务实现营收8831万元(同比+129.79%),参股泰一科技,前瞻布局低空经济。根据惠州日报,泰一科技专注于无人机技术在智慧城市领域中的应用及拓展,始终致力于无人机系统结合遥感技术、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全自动驾驶系统研发、低空感知数据生产及运营服务的探索;已自主投资建成了目前全国最大的无人机感知网络,覆盖18万平方公里;先后参与制定无人机领域国际标准3套、无人机领域国家标准9套,获得专利180余项,迅速成长为中国低空数字经济的头部企业之一。根据Wind,九联科技于2022年8月18日通过全资子公司珠海九联万融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泰一科技10%股权;根据九联23年年报,其持有泰一科技10%股权,对泰一科技的表决权亦为10%,但在泰一科技董事会中派有代表并参与对泰一科技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决策,所以其能够对泰一科技施加重大影响。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34.20亿元、45.35亿元、58.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亿元、2.67亿元、4.26亿元,EPS为0.29元、0.53元、0.85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及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4年动态PE区间50-55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14.54-15.99元,“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运营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鸿蒙、信创、算力、低空等新业务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网宿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5-09 9.13 -- -- 8.75 -4.16%
9.29 1.75% -- 详细
事件:网宿科技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3年公司实现营收47.05亿元(同比-7.45%),归母净利润6.13亿元(同比+221.68%),扣非归母净利润4.08亿元(同比+132.08%),毛利率32.18%(同比+5.98pct),净利率13.03%(同比+9.28pct);24Q1公司实现营收11.20亿元(同比-4.13%),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45.96%),扣非归母净利润9835万元(同比+183.45%),毛利率33.31%(同比+4.45pct),净利率12.36%(同比+4.24pct)。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核心业务毛利率改善明显。分业务来看:23年公司CDN及边缘计算实现营收43.76亿元(同比-8.13%),毛利率为32.82%(同比+6.33pct);IDC及液冷实现营收2.67亿元(同比+1.41%),毛利率为21.20%(同比+1.26pct),商品销售实现营收2747万元(同比-6.15%),毛利率为15.91%(同比-3.96pct)。核心业务CDN毛利率提升较高,主因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策略,同时营业成本中占比最高的机柜及资源成本同比-14.54%。 深化拓展海外市场,海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分区域来看:23年公司境内营收25.64亿元(同比-19.54%);境外营收21.42亿元(同比+12.84%),境外营收占比达45.52%(22年为37.34%)。公司持续在海外布局,搭建优质的网络与服务,海外平台服务性能及可用性进一步提升。 持续提升算力云、MSP、液冷等新业务的产品能力。1)算力云:子公司爱捷云瞄定算力云平台,为客户一站式提供海量、多态、稳定、灵活的算力服务;2)MSP:以子公司Cloudsway为主体开展MSP业务并搭建了核心团队持股平台;3)液冷:子公司绿色云图聚焦于绿色节能、易运维、节约成本的数据中心液冷技术方案,目前已应用于云计算、融媒体、视频渲染、高校等领域,同时积极与服务器、芯片等厂商进行合作,加快推进液冷解决方案的行业应用。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49.39亿元、51.99亿元、54.8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6亿元、7.56亿元、8.60亿元,EPS为0.27元、0.31元、0.35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及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4年动态PE区间40-45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10.91-12.27元,“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流量增长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烽火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5-07 17.93 -- -- 17.79 -0.78%
17.79 -0.78% -- 详细
事件:烽火通信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收311.30亿元(按调整后口径同比+0.68%),归母净利润5.05亿元(按调整后口径同比+24.39%),扣非归母净利润4.55亿元(按调整后口径同比+28.51%),毛利率为20.56%(同比-1.41pct),净利率为1.62%(同比+0.31pct),经营性净现金流5917万元(同比+25.79%),ROE为4.06%(同比+0.68pct)。单季度来看,23Q4实现营收85.70亿元(同比-8.73%),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70.44%),扣非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97.65%)。 营收规模基本持平。分产品看:通信系统设备营收237.85亿元(同比+13.72%),毛利率为19.24%(同比-1.22pct);光纤及线缆营收53.87亿元(同比-17.24%),毛利率为21.24%(同比+3.81pct);数据网络产品营收15.77亿元(同比-49.63%),毛利率为41.35%(同比-0.26pct)。分地区看:国内业务营收209.30亿元(同比+9.36%),毛利率为17.23%(同比-2.49pct);国外业务营收98.18亿元(同比-13.99%),毛利率为28.19%(同比+2.41pct)。 分业务看:1)光通信业务:光传输中标移动一干400G项目,实现在运营商市场下一代骨干网的布局;光接入突破50GPON大容量、高密度、三模共存技术,完成运营商现网试点应用;光纤光缆产品在运营商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海洋通信业务在国际市场实现突破,形成规模化销售。2)信息化业务:第二曲线业务算力产品保持快速增长,在运营商市场服务器集采中份额领先,并在金融领域持续突破,实现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重点客户的规模化应用;数据中心交换机中标移动、电信集采,实现数据通信产品的突破性布局。 费用管控有的放矢,研发费用率显著下降。23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74%、1.10%、11.49%,同比分别+0.42pct、+0.03pct、-1.77pct,研发费用下降明显,主要是公司优化研发项目结构,聚焦研发关键领域,适度收缩研发业务范围所致。 重点子公司情况:23年烽火星空净利润为1994.96万元(22年为1082.77万元,同比+84.25%),烽火超微净利润为238.67万元(22年为-3332.2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2亿元、9.03亿元、10.33亿元,EPS为0.62元、0.76元、0.87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及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4年动态PE区间35-40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21.62-24.71元,“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光纤光缆建设不及预期;网络可视化及AI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九联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10 11.50 14.53 64.74% 11.93 3.74%
11.93 3.74% -- 详细
大额中标移动网关订单,基本面拐点有望出现。 2024年 3月 7日,公司发布公告,中标中国移动 2024年至 2025年智能家庭网关产品集中采购(公开采购部分),中选项目及份额如下:采购包一: GPON-双频 WiFi6(含 GPON-双频 WiFi5),中选份额 15.94%;采购包二: 10G GPON-WiFi6,中选份额15.22%;采购包三: GPON 无 WiFi,中选份额 15.94%;采购包四: 10G GPON-无 WiFi,中选份额 14.49%;合计 1168.38万台,预计中标总金额: 11.49亿元(含税)。根据公司 23年业绩快报, 23年营业收入为 21.70亿元,此次中标金额占 23年营业收入比例为 52.92%,我们认为预计将对公司业绩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 已测评通过多款开源鸿蒙产品, 赋能千行百业。 根据 OpenHarmony 官网,截至 2024年 4月 1日,九联科技及九联开鸿(公司全资子公司)共计 38款产品通过 OpenHarmony 社区测评,其中通过认证的模组/开发板、商用设备、发行版分别有 23款、 13款、 2款。根据九联科技公众号,公司分别与大禹节水、南方电网、华谊信息在水利、电力物联网、化工行业进行开源鸿蒙生态的建设,我们认为公司产品或有望随开源鸿蒙生态的拓展在上述行业逐渐放量。 携手信通院,信创业务蓄势待发。 2024年 3月 20日,公司发布公告,与中国信通院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署了框架协议,双方同意合作数字安全服务平台项目,共建数字安全服务平台,并基于平台向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含国有参股企业)提供政务办公所涉及的即时通信、音视频通话、音视频会议、邮件、 OA 等业务场景下的数字安全服务。其中中国信通院负责合作项目的平台建设、业务运维,并负责牵头向目标群体开展市场拓展、合同签订等相关工作;公司负责合作项目的产品研发以及系统运维等相关的技术能力支持,对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负责,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负责为平台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技术支持。我们认为此次合作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范围,提高公司在信创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5年收入分别为 33.89亿元、45.3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5亿元、 2.64亿元, EPS 为 0.29元、 0.53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及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 2024年动态 PE区间 50-55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 14.53-15.99元,“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运营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鸿蒙、信创等新业务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共进股份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5-17 8.33 -- -- 10.50 24.41%
14.68 76.23%
详细
事件概述:2023 年4 月25 日,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和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109.73 亿元,同比增长1.53%;实现归母净利润2.27 亿元,同比下降42.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2 亿元,同比下降45.33%。 23Q1 实现营业收入21.22 亿元,同比下降13.54%;实现归母净利润7642 万元,同比增长52.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813 万元,同比增长84.21%。 22 年还原后归母净利润大幅增加,毛利率提升显著22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27 亿元,同比下降42.68%,其主要原因是受计提子公司山东闻远商誉减值准备2.69 亿元影响。还原计提商誉减值公司实际归母净利润为4.96 亿元,同比增长25.29%,为近三年来最高值。还原后公司22 年实际净利率为4.52%,同比增长0.86pct。22 年公司实现综合毛利率 13.61%,同比增长1.25pct。22 年Q4,公司在通信终端设备商去库存、人民币汇率回升等不利因素影响下,综合毛利率仍达到16.81%,为近三年来峰值。 基本盘业务总体向好,外延创新业务成为发展新引擎22 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38 亿元,同比增加1.55%;主营业务毛利率12.69%,同比增长1.44pct。 智慧通信业务,公司启动FTTR 产品开发工作,海外市场XGPON 出货创新高;实现PON 系列产品主营业务收入 40.17 亿元,同比增长16.54%。同时公司扩大与核心客户在园区交换机、数据中心交换机等领域的合作,园区、SMB 交换机在国内、海外关键客户份额持续增长,其中园区交换机产品收入增幅超过 30%。 移动通信业务,顺利完成5G 一体化产品研发,通过煤矿行业的本安认证。基站通信业务营收规模超过1 亿元,同比增幅超过20%。同时公司紧抓FWA 产品行业需求,推出新产品,稳步批量发货到各大海外运营商,持续发力5G FWA+ Wi-Fi 7 产品研发工作,5G CPE 产品相继荣获22 年度德国红点设计大奖、22 年度德国iF 奖,同比收入增幅超过 300%。 传感器封测业务,公司与近20 家传感器设计企业签订服务合同,并成功完成各类产品的测试线建设及投入量产运营,与近10 家封装客户开展方案对接。实现收入超过1,200 万元,预计随着2023 年传感器测试业务的放量及封装业务的导入,公司传感器封测业务的产能及收入规模将得到充分释放。 汽车电子业务,公司通过IATF16949 符合性认证,顺利导入1 家整车厂及3 家Tierl 客户,实现8 个量产项目。公司汽车电子业务累计发货金额超2000 万元,具备3 亿年产值所需主要生产线体及仪器设备。预计随着客户及产品矩阵的丰富、产品自研的推进等,公司汽车电子业务的收入贡献将实现跨越式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网通、数通等成熟业务伴随产品升级迭代和份额提升有望稳步增长,同时汽车电子和传感器封测等新兴业务有望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看好公司长期发展。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5.50/7.35 亿元,对应PE 倍数为17/12/9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创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产能释放进度不及预期。
东土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5-16 10.60 -- -- 12.25 15.57%
13.40 26.42%
详细
事件概述: 2023 年4 月24 日,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和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11.05 亿元,同比增长17.40%,实现归母净利润2017.45万元,同比增长288.89%,扣非归母净亏损1.10 亿元,同比续亏。2023 年一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4 亿元,同比增长72.95%,归母净亏损为6080.13万元,同比减亏,扣非归母净亏损6674.72 万元,同比减亏。 22 年各项业务稳步增长,毛利率短期承压。 22 年公司主要产品工业级网络通信产品营收7.34 亿元,同比增长10.98%,毛利率下滑6.47pct,主要由于防务业务定制化项目毛利水平低;操作系统及工业软件营收近1 亿元,同比增长高达64.88%,公司与CNC 数控机床行业头部企业联合攻关CNC 工业操作系统,通过了国内自动化龙头企业的严苛测试,具备可产业化条件,毛利率下滑22.53pct,系毛利较低的定制化软件占比大幅增加所致;大数据网络服务及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营收2.58 亿元,同比增长28.59%;工业级边缘控制服务器营收1412.82 万元,同比缩减26.77%,因规模效应尚未显现,致毛利率下滑6.20pct。 23Q1 在手订单充足,积极修复毛利率。 23Q1 公司工业级网络通信业务实现营收超1.4 亿元,同比增长超70%,新签订单约3 亿元;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收入约2500 万元,同比增长超50%,新签订单超千万。截至一季度末,公司在手未执行订单金额超13 亿元,为后续业绩增长打下良好基础。公司积极应对短期内供应链波动及国内定制化项目带来的成本上升,打通ERP 系统和销售订单系统,建立更准确的需求预测机制,提升供应链管理效率,23Q1 公司毛利率同比增长2.67pct。23Q1 公司研发/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均显著降低,分别为31.40%/19.90%/19.51%/5.91%,同比-15.22/-12.07/-12.42/-2.10pct。 持续加强多领域战略合作布局,市场空间广阔。 2023 年1 月6 日,公司旗下的科东软件与工信部电子五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 月9 日,在数字化转型领域,相继中标宜昌城市大脑重点危险化工企业监管系统数字化建设项目和青海某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建设数字化项目。未来3-5 年,公司将把网络化软件定义功能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数字制造、能源、交通、冶金、石油化工、汽车、防务等领域,把自身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Intewell 发展成为领先品牌,有望成为工业控制领域领先企业。 投资建议:看好公司业务持续拓展,在手订单充足,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3/1.46/2.36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PE 倍数为78x/39x/24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工业级网络通信需求不及预期;智慧城市发展不及预期。
永鼎股份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5-15 5.69 -- -- 6.65 16.87%
8.77 54.13%
详细
事件概述: 2023 年4 月26 日,公司发布2023 年一季报。23Q1 实现营业收入9.35 亿元,同比增加1.21%,环比减少17.77%;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同比增长68.17%,环比减少83.3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16 亿元,同比增长16.48%,环比增长63.44%。 Q1 业绩小幅增长,加码研发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 23Q1 公司收入不及预期,判断主要因为新能源车需求走缓,线束需求低于预期。 公司毛利率同比上升0.51pct 至15.81%,环比小幅下降0.26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79%、5.91%和5.01%,环比分别下降0.83pct、下降1.08pct、上升1.73pct,销售管理费用率在规模效应下缩减,公司研发费用率环比上升较快。公司2 月份正式被授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运营的“永鼎光通信智慧产业园”3 月份成功入选第一批苏州市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名单,展现了较强的创新实力和发展潜力。 自研光芯片发展迅速,放量后有望进一步开拓市场。 公司生产的Filter(滤波片)芯片实现了100G、DWDM(密集波分复用)及各类跳片芯片的批量化生产,在国内同类产品的国有替代厂商中技术水平位居前列。近日,中国电信研究院携手华为在子公司永鼎光电子完成了首个基于50GPON 的工业互联网应用试点,该项目把业界最新的50G PON 双模全光网技术与中国电信自研工业PON 自服务平台相结合,具有良好的示范效应。目前永鼎光电子正在自研50GPON 滤光片和激光器芯片,未来有望为提升高速PON 国产化能力贡献力量,市场前景广阔。 中标中国电信光模块采购,客户需求稳定。 4 月,中国电信发布《中国电信光模块(2022 年)集中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在列。此项目是中国电信第二次集团层面直接采购光模块,采购规模81 万余只。目前,公司已经实现了从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布局,光器件到模块均已经形成规模化生产,部分产品处于行业前列。随着光芯片逐步批量化生产,公司的器件和模块产品市场竞争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有望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公司自研光芯片成功推进,市场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期待移动光纤光缆集采落地,看好公司业绩兑现。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2/4.50/5.74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 倍数为23X/18X/14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光通信原材料价格不稳定,市场竞争加剧。
恒实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5-11 13.55 -- -- 16.60 22.51%
16.60 22.51%
详细
事件:2023年 4月 27日,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和 2023年一季报,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62亿元,同比增长 3.04%;实现归母净利润 0.31亿元,同比增长 116.59%;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9亿元,同比增长43.87%,归母净利润 0.21亿元,同比增长 794.08%,扣非归母净利润 0.20亿元,同比增长 1040.64%。 22年净利润实现扭亏,公司发展未来可期。 22年公司整体实现营收 12.62亿元,同比增长 3.04%,实现归母净利润 0.31亿元,同比增长 116.59%,实现扣非归母 0.29亿元,同比增长 116.52%;销售、管理费用同比下降 9%、15%;研发、财务费用同比增加 2%、15%。通信/电力/其他行业毛利率分别为 20.16%/34.53%/18.53%,同比均略有下降。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79亿元,同比增长 43.87%,归母净利润 0.21亿元,同比增长 794.08%,扣非归母净利润 0.20亿元,同比增长 1040.64%。毛利率为21.65%,环比提升 2.23pct; 四大费用实现不同程度提升,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增加 2%/13%/11%/57%,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两大业务稳步发展,下游客户持续导入。 通信行业:公司以其完备的通信技术业务资质、雄厚的技术服务能力和专业优质的服务及区域优势,已覆盖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营商,并在电力领域通信设计市场和公司原有的电力业务形成明显的协同效应,在政企信息化咨询市场也 快速扩展。2022年公司通信行业营收达到 6.35亿元,占总营收 50.34%,在此基础上,公司持续加强新市场开拓力度,新开拓中国铁塔集团、海南移动、北京铁塔、广西铁塔等设计及技术服务等项目,并努力中标了辽宁移动 5G 设计、山东移动传送网设计、北京联通综合接入总承包、新疆联通全专业设计、湖北铁塔地铁 5G 设计等数十个省级框架通信技术服务项目。 电力行业:公司紧跟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步伐,将传统电力技术与先进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进行深度结合,积极开展数字能源业务,2022年公司电力行业营收达到 2.94亿元,占总营收 23.33%,在此期间公司实施了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新型源荷聚合互动响应系统建设-开发实施项目,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新型电力负荷管理模块-开发实施项目,考虑碳排放的源荷网荷储配用电协同优化调度关键技术研究等多个核心项目。 投资建议:受数字能源和通信技术行业的高景气度影响,叠加公司市场地位,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70/1.13/1.58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倍数为 61X/38X/27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固网建设不及预期;国内需求不及预期。
润建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3-05-09 40.81 -- -- 41.98 2.24%
44.29 8.53%
详细
事件概述:2023年04月26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和2023年一季度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81.59亿元,同比增长23.58%,实现归母净利润4.24亿元,同比增长20.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23.57%。23Q1实现营业收入22.93亿元,同比增长34.67%,实现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增长36.1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37.76%。 乘数字经济和AI东风,第二增长曲线信息网络、能源网络实现较快发展。 22年(1)通信网络业务实现营收43.76亿元,同比增长0.64%,毛利率20.53%,同比增长0.19pct;业务实现稳定增长,管维效率提升拉动毛利率小幅提升。 (2)信息网络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6.41亿元,同比增长99.11%,占公司营业收入32.37%,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毛利率17.74%,同比下降3.80pct,主要由于收入高增带来营业成本同比增长108.76%。其中数字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4.15亿元,同比增长101.52%,凭借高效灵活、贴地懂行的竞争优势,利用通信运营商、设备商、互联网厂商形成的合作生态,以及自有覆盖全国1200个县区的本地化网点复制推广,经营业绩快速增长;IDC服务实现营业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76.51%;22年公司中标“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算力中心项目”、“中国广电甘肃5G核心网机房建设”、“湖南移动2022-2024年全省一级核心机楼及数据中心维护”等多个典型项目,业务随着“东数西算”政策推进以及算力需求增加而持续快速上量。 (3)能源网络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23.2%,占公司营业收入13.99%,毛利率16.75%,同比下降0.97pct。22年公司累积签订整县/整区风光储装机总容量超过2GW,重点拓展的新能源运维业务服务和储备的装机总容量超过6GW,为南网综合能源等重要客户在全国超过15个省份提供高标准智能化运维服务;以基站光伏为代表的通信综合能源管理业务在全国落地开花,在山东、天津、山西等多个省份斩获项目。 23Q1公司收入快速增长,数字经济及人工智能应用为公司主要收入的三大业务板块均带来良好发展机遇。 22年公司海外业务实现突破。 22年公司克服疫情影响,积极探索海外业务拓展,开展通信网络业务、数字化业务、跨境电商等业务,取得多项标杆项目。实现收入4272万元,同比增长172%。 投资建议:公司通信管维基本盘稳固,信息网络业务快速上量,通信网络持续拓展。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6/8.18/11.12亿元,对应的PE倍数为16x/12x/9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致毛利率下行;原材料成本控制不及预期。
长飞光纤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3-05-09 33.83 -- -- 36.14 6.83%
38.83 14.78%
详细
事件:2023 年4 月29 日,公司发布23 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31.95亿元,同比增长7.16%,归母净利润2.41 亿元,同比增长18.4%,扣非归母净利润2.29 亿元,同比增长45.86%。 业绩稳步提升,龙头红利显著。 23Q1 公司业绩稳增,主要由于:受海外固网,全球AI 技术商业化加速及“一带一路”迎来量价齐升的景气影响,公司光纤光缆板块实现高速发展,此外,公司作为全球光棒产能第一的龙头厂商,得益于棒纤览涨价,在光器件及模块板块业绩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23Q1 公司毛利率为25.45%,同比提升5.02pct,环比提升1.32pct;公司四大费用在23Q1 分别实现不同程度提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分别同比增加31%、51%、30%、150%,由于2022 年下游需求疲软导致的产能利用率不足情况已开始改善,公司盈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未来市场空间广阔。 海外需求良好,占比稳步增加。 光纤光缆板块:受益于海外固网建设,22 年公司海外营业收入46.41 亿元,同比增长50.57%,营业收入占比同比提升5.8%至33.6%;近期海关数据显示海外光纤光缆景气依旧:23 年1-2月光纤累计出口量3,665吨,同比提升112%。 光纤出口量已连续10 个月超千吨,近期美国康普和康宁公司计划联合投资5.5亿元美元用于光缆工厂扩建,用以改善美国的数字基础设施,而长飞在印尼、波兰产能早有布局且逐步扩张中。全球AI 技术商业化加速推进、海外固网建设万兴未艾叠加“一带一路”,国内数字经济政策加速落地多重催化下,光纤光缆作为数据流量的管道景气度或持续超预期,公司作为该领域全球领先厂商有望受益。 光器件与模块板块:公司电信接入网业务2022 年实现较快增长,相关业务子公司博创科技的10G PON 光模块系列型号持续扩充,无源波分新产品相继投产送样,50G PON 光模块、800G 数通硅光模块和共封装光学(CPO)产品也正在研发中。 投资建议:数据流量高增,作为流量管道的光纤光缆需求景气,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1/18.70/22.38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 倍数为17X/14X/12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固网建设不及预期;国内需求不及预期。
九联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3-05-08 8.35 -- -- 10.96 30.79%
12.33 47.66%
详细
事件概述:2023年4月27日,公司发布2022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4.03亿元,同比下降14.06%,实现归母净利润6033.48万元,同比下降38.6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128.21万元,同比下降27.73%。 2023Q1实现营业收入5.40亿元,同比增长9.42%,归母净利润875.51万元,同比增长27.04%,扣非归母净利润896.81万元,同比增长52.35%。 主业边际改善明显,产品中标份额可观,鸿蒙2B打开新空间。 分产品看,2022年公司持续加大在物联网蜂窝模组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等产品和服务上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拓展力度,实现营收2.01亿元,同比增长75.65%;智能终端业务实现营收21.12亿元,同比下降17.55%;运营服务实现营收3843.29万元,同比下降36.77%。随疫情散去,移动恢复招标,公司业绩逐渐回暖。23年1月,移动机顶盒集采开标,公司中标份额17.75%,中标数量767万台,预计中标金额9.85亿元;移动融合网关4月开标,总量305万台,公司中标50.8万台,约9400万元。公司作为运营商长期核心机顶盒供应商,未来发展优势显著。鸿蒙明确B端不做算力开发板,由九联等生态伙伴做硬件配套与系统集成。公司2B端落地涉及多个行业:化工行业领域,4月16日公司与华谊信息形成战略合作,加速巡检机器人鸿蒙化落地;电力行业领域,鸿蒙示范项目有望在南网落地,形成规模收入。信创领域,公司于21年底开始研发信创的智算产品,采用的核心方案为华为海思的PANGUM900,集成高性能华为自研NPU,提供边缘端侧的算力底座。 毛利率受国际形势影响大,整体呈现波动上升。 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0.57%,同比提升0.83pct;2023年一季度毛利率18.13%,同比下降4.98pct,环比上升1.29pct,毛利率波动是由于主要原材料半导体芯片、存储器等价格的变化所致。2022年公司内销毛利率20.77%,同比上升1.18pct,外销毛利率4.79%,同比减少4.42pct,两者差异较大,而公司通过持续深度优化客户结构,将有望改善海外业务毛利率较低的情况。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鞭策核心团队。 公司发布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参与对象288人,资金总额约2289万元,受让股票价格为4.36元/股,有利于稳定和鞭策核心经营管理团队、巩固现有人才队伍,并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从而促进公司业绩持续稳定发展。 投资建议:看好公司受益于机顶盒招标重启,且融合鸿蒙系统,在2B端放量在即;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2.13/2.9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PE倍数为33x/20x/14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成果不及预期;海外业务增长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