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余伟民

海通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850517090006...>>

20日
短线
33.33%
(第298名)
60日
中线
6.67%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光库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6-14 38.56 -- -- 42.00 8.92% -- 42.00 8.9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3年报和24年一季报。23年全年营收7.10亿元(+10.50%),归母净利润0.60亿元(-49.38%),扣非归母净利润0.39亿元(-48.17%),毛利率34.47%(-2.55pcts),利润端承压主要系欧洲地缘冲突影响海外业务,光通讯市场需求下降,工业激光器行业需求不足、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光纤激光器件价格同比下降等。24Q1营收1.60亿元(+3.38%),归母净利润0.06亿元(-58.10%),扣非归母净利润0.03亿元(-58.91%),毛利率34.54%(+0.07pcts)。 各产品收入持续增长。23年,公司光纤激光器件收入4.27亿元(+24.25%),毛利率29.81%(-4.60pcts),主要系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推出新产品、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光纤激光器件订单及市场份额增加,产销量增长。光通讯器件收入2.04亿元(-6.52%),毛利率45.18%(+6.49pcts),主要系光通讯市场下游需求下降。铌酸锂调制器收入0.45亿元(-8.17%),毛利率19.73%。 费用管控良好,研发投入快速提升。23年,公司加大薄膜铌酸锂高速调制器芯片与器件、自动驾驶汽车激光雷达光源模块等新产品、新工艺研发投入力度,研发费用达1.24亿元,同比增长23.99%。销售费用率1.71%(-0.47pcts),管理费用率12.15%(+0.01pcts),财务费用率-1.96%(+1.52pcts)。 薄膜铌酸锂蓄势待发,激光雷达有望打开第二成长曲线。铌酸锂调制器领域,公司正在重点开发800Gbps及以上的薄膜铌酸锂相干和非相干调制器产品,部分新产品处于客户验证及小批量生产及出货阶段;OFC2024上公司展示多款薄膜铌酸锂产品,其中800GbpsDR8调制器芯片,可满足当前数据中心和AI集群对高带宽、低延迟的需求,提供快速、稳定的数据传输体验。激光雷达领域,公司为国内外多家激光雷达公司提供用于1550nm激光雷达全系列光纤元器件,并自主开发了基于铒镱共掺光纤放大器的1550nm发射光源模块。我们认为,薄膜铌酸锂和激光雷达业务持续拓展有望带来第二曲线。 盈利预测。光库科技作为薄膜铌酸锂龙头,发展前景广阔。考虑到公司薄膜铌酸锂技术位居全球领先地位,未来应用空间广阔;激光雷达业务布局加速,明后年有望起量,公司业绩有望进入加速成长期。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9.34、12.98、17.0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1.43、1.86亿元;EPS分别为0.42元、0.57元、0.74元。PE估值方面,参考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4年动态PE区间110-120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46.20-50.40元;分部估值方面,对应合理价值区间为37.28-47.47元;综合两种估值方法,最终合理价值区间为46.20-47.47元;“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激光行业景气度低于预期、光通讯器件价格竞争超预期、铌酸锂业务进展低于预期。
沪电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6-04 31.30 33.16 -- 39.28 25.50% -- 39.28 25.50% -- 详细
公司 2023 年营收 89.38 亿元,同比+7.23%,毛利率 31.17%,同比+0.89pct,归母净利润 15.13 亿元,同比+11.0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4.08 亿元,同比+11.36%。 Q4 营收 28.56 亿元,同比+11.02%,毛利率 32.44%,同比+1.34pct,归母净利润 5.59 亿元,同比+27.1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5.31亿元,同比+35.8%。 公司 2024Q1 营收 25.84 亿元、同比+38.34%,归母净利润 5.15 亿元、同比+157.0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97 亿元、同比+172.02%。毛利率 33.86%,同比+8.13pct、环比+1.42pct。 AI 等相关业务兑现高增、继续扩大产能应对旺盛需求。 公司 2023 年企业通讯板收入 58.7 亿元,同比+6.82%,毛利率 34.51%,同比+0.18pct。其中AI+HPC 相关收入达 12.4 亿元,同比大幅+186%,因此带动了整个板块逆势增长。面对 AI 带来的旺盛需求,公司 24 年初决议拟投资 5.1 亿元,面向算力网络的高密高速互联 PCB 项目进行技改。 汽车板业务平稳增长、胜伟策亏幅缩窄。 公司 2023 年汽车板业务收入 21.58亿元,同比+13.74%,毛利率 25.65%,同比+1.6pct。其中,新兴汽车板产品占收比进一步提升,实现 25.96%,同比+4.51pct。公司 2023 年 5 月完成收购胜伟策布局 p2Pack 技术,由于该技术尚在发展初期,胜伟策 2023 年亏损约 1.91 亿,对该板块毛利率影响约 2.21pct。 2023Q4,其应用于 48V 轻混系统的产品实现量产。 海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泰国工厂加快建设。 23 年海外业务收 72.18 亿元,同比+14.67%,占比 80.75%,同比+5.24pct。毛利率 34.85%,同比+1.31pct。泰国工厂 1 期拟投资 14 亿元, 23 年底工程进度达到约 27%, 23H1 为 9.5%。 2023 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3.13%、 2.19%和-0.76%,分别同比-0.14pct、 +0.24pct、 +0.87pct,研发费用 5.39 亿元,同比+15%,对应费用率为 6.03%,同比+0.41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111.92 亿元、137.79 亿元、 165.70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21.15 亿元、 27.41 亿元、 34.15亿元,对应 EPS 为 1.11 元、 1.43 元、 1.78 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 2024 年 PE 为 30-35 倍,对应合理目标价 33.16 元-38.69 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 AI 业务发展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
飞荣达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31 15.98 -- -- 17.68 10.64%
17.68 10.64% -- 详细
事件: 飞荣达发布 2023 年年报及 2024 年一季报: 23 年公司实现营收 43.46亿元(同比+5.37%),归母净利润 1.03 亿元(同比+7.31%),扣非归母净利润 8172 万元(同比+985.24%),毛利率 19.47%(同比+2.15pct),净利率 2.37%(同比+0.04pct),经营净现金流为 5.91 亿元(同比+4952.46%);24Q1 公司实现营收 9.82 亿元(同比+27.05%),归母净利润 2364 万元( 23Q1为-2512 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2038 万元( 23Q1 为-3452 万元),毛利率 16.93%(同比+1.07pct),净利率 2.41%(同比+5.66pct)。 消费电子营收占比显著提升,热管理材料及器件增速较快。 分行业来看: 23年公司消费电子、通信领域、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及储能等)收入占比分别为 38%、 27%、 35%, 22 年该数值分别为 30%、 30%、 29%,其中消费电子业务受主要客户业务市场份额回归以及国产化替代加快影响,该领域的订单量持续增加,此外笔记本电脑进一步追求轻薄便携与高性能共存,对散热需求大大增加,公司相关业务持续增长。 分产品来看: 23 年公司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实现营收 11.76 亿元(同比+5.69%),毛利率为 23.06%(同比+3.32pct);基站天线及相关器件实现营收 3.08 亿元(同比-32.41%),毛利率为 2.80%(同比-1.24pct);热管理材料及器件实现营收 17.33 亿元(同比+23.28%),毛利率为 19.90%(同比+1.73pct);防护功能器件实现营收4.36 亿元(同比+12.93%),毛利率为 30.56%(同比+1.28pct);轻量化材料及器件实现营收 4.96 亿元(同比-4.43%),毛利率为 13.69%(同比-5.95pct)。 毛利率与三费率的剪刀差持续回升。 公司 23Q1-Q4 毛利率分别为 15.86%、19.64%、 19.98%、 20.89%,呈现逐季提升趋势;费用率方面,公司 23Q1-Q4销管研三费率分别为 19.45%、 15.64%、 13.62%、 12.98%,毛利率与三费率的剪刀差随收入规模的环比增长愈发明显。此外,受汇率波动影响,公司23 年汇兑收益同比减少 4092 万元,财务费用同比增加 1638 万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收入分别为 50.93 亿元、58.28 亿元、 65.9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2 亿元、 3.71 亿元、 4.50 亿元, EPS 为 0.49 元、 0.64 元、 0.78 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及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 2024 年动态 PE 区间 38-40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18.51-19.48 元,“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液冷行业渗透率不及预期
杰普特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30 41.11 -- -- 46.60 13.35%
46.60 13.35% -- 详细
事件:杰普特发布2023年年报及24年一季报,23年实现营收12.26亿元(同比+4.46%),归母净利1.07亿元(同比+39.87%),扣非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58.20%),毛利率41.11%(同比+5.48PCT)。23Q4单季度营收3.22亿元(同比-12.31%),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8.48%),扣非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63.32%),毛利率45.76%(同比+5.28PCT)。 24Q1单季度营收2.56亿元(同比-13.76%),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13.19%),扣非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8.01%),毛利率40.72%(同比+4.24PCT)。公司23年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动力电池激光加工领域产品研发与业务拓展,动力电池激光加工相关激光器、激光加工系统收入有所增加;同时公司与客户在光电检测方面业务合作逐步深入,公司研发用于客户手机摄像头模组相关光学检测与校准设备收入增加等。由于营业收入增加,同时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对毛利率较低的用于钣金切割业务的激光器产品进行战略收缩,23年全年公司整体毛利有所提高。 响应客户需求,持续推出新产品。在锂电激光加工方面,公司持续关注锂电行业最新动向,积极配合客户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所需的激光器产品,2023年,公司在激光器国产替代基础上,为客户研发出用于其激光焊接加工工艺的焊接实时监控系统,当中包括功率反馈、温度反馈、熔深监测等功能,为客户进一步提升其焊接工艺段加工良率,降低生产成本。在被动元器件行业,受消费电子行业不景气影响的大背景下,公司研发的一体成型电感相关自动化设备如电感绕线机、电感剥漆机、六面检测机与测包机等自动化设备仍获得国内行业头部客户订单。光电检测方面,公司获得XR相关除成像畸变检测仪外更多品类设备订单,其中包括客户XR设备镜片镀膜缺陷检测设备以及围绕客户XR产品相关的激光标刻设备。与此同时,公司亦开始获得客户手机摄像头相关检测设备订单,公司该设备用于摄像头模组光学防抖检测、传感器位移光学检测等,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摄像头成像效果。钙钛矿方面,公司获得行业客户关于公司光伏钙钛矿领域的激光模切设备订单,公司设备使用于客户钙钛矿百兆瓦量产线。 盈利预测。我们认为待新业务拓展逐步落地,公司收入和净利润有望快速增长。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2亿元、2.64亿元、3.45亿元,EPS分别为2.12元、2.78元、3.64元。参考可比公司,考虑公司锂电、光伏业务持续开拓,消费电子新项目未来有望量价齐升,给予2024年动态PE28-32倍,对应合理价值区间59.36元-67.84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3C行业增速放缓影响激光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超预期。
紫光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28 22.81 26.20 17.23% 24.54 7.58%
24.54 7.58% -- 详细
公司5月24日发布公告,拟由全资子公司紫光国际以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新华三30%股权。资金来源为紫光股份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公司目前拟向银行申请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美元贷款。 调整方案后现金收购增厚利润、降低估值带来空间。2023年5月26日,公司拟通过紫光国际收购HPE实体合计持有的新华三49%股权,同时拟通过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120亿元。在综合考虑前期协议履行义务、自身货币资金情况、可融资渠道等因素下,公司拟对上述股权收购方案进行调整并决定终止定增。方案调整后:(1)收购比例由49%调整为30%;(2)交易作价为21.4亿美元,约151.8亿元人民币,与此前收购49%股权交易对价基础一致;(3)交割日预计不晚于2024年8月31日,并适用截止至2024年10月21日的宽限期。我们认为,相比定增,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将在实现资产并表、增厚利润的同时不带来股权稀释,对应PE估值水平降低。 剩余19%股权仍可行使购买权。在本次交易之外,公司与HPE开曼还签署了《后续安排协议》,双方约定,针对HPE开曼所持新华三19%股权:1)紫光国际将放弃优先购买权,HPE开曼有权一次性出售给满足特定条件的第三方。2)双方各自授予对方出售/购买期权,在新华三30%股权交易交割完成后的第16个月-第36个月期间内可选择行使。3)基于行使期权触发的19%股权交易价格对应为13.6亿美元,与30%股权交易对价基础一致。4)紫光国际行使购买期权时,可以指定第三方购买19%股权。 国家政策鼓励并购重组,做大做强、提升股东回报。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出台利好并购重组的相关政策。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随后,证监会等监管部门通过修订《重组管理办法》、更新相关配套法规等措施,不断鼓励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资产注入等方式做优做强上市公司。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综合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等方式提高发展质量。 新华三作为ICT龙头公司,成长性强,加大控制权后有望显著增厚利润。新华三为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行业智慧应用服务的供应商,在交换机、服务器、路由器、WLAN等主要ICT基础设施市场均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在国内市场居于领先地位。2023年,新华三净利润34亿元、紫光股份归母净利润21.03亿。考虑此次交易完成后,紫光股份对新华三的控制权将从51%提升至81%,以2023年业绩为参考,紫光股份利润将增加10.2亿元,增幅为49%。同时,公司保持优秀成长速度,公司预计24-26年新华三营收为573亿元、675亿元、8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18%、19%,净利润为38亿元、46亿元和5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20%、21%。紫光股份经营稳健发展。公司2023年收入773.08亿元,同比+4.39%,归母净利润21.03亿,同比-2.5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75亿元,同比-4.80%。2024年Q1收入170.06亿元,同比+2.89%,归母净利润4.14亿元,同比-5.7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43亿元,同比+1.75%。 分业务来看,2023年公司IT服务收入515亿元,同比+10%,毛利率25.6%,同比-2PCT;IT分销收入291亿元,同比-10%,毛利率6.4%,同比-0.4PCT。分子公司来看,2023年新华三收入519亿元,同比+4%,净利润34亿元,同比-9%(2024Q1新华三收入121元,同比+14%,净利润7.5亿,同比+8%);紫光数码收入228亿元,同比+3%,净利润2.4亿元,同比-2.5%;紫光软件收入35亿元,同比+12%,净利润0.8亿元;紫光云收入15亿元,同比持平,净利润-2.5亿元,同比减亏。 新华三国际业务自主品牌快速拓展,国内运营商表现良好。2023年,新华三国内企业业务稳步推进,实现营业收入398.68亿元,同比+1.86%。国内运营商业务展现强劲发展势头,营业收入达到98.69亿元,同比+11.75%。国际业务整体销售规模持续扩大,营业收入达到22.02亿元,同比+19.70%;H3C品牌产品及服务收入为14.10亿元,同比+62.04%。 全面布局AIGC,综合实力突出。2023年,公司在中国以太网交换机、企业网交换机、数据中心交换机、园区交换机市场,分别以32.9%、34.2%、28.4%、36.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中国GPU服务器市场份额19.7%,位列市场第二;中国UTM防火墙市场份额20.4%;中国超融合市场份额18.8%,位列第二。公司2023年正式推出“AIGC开放战略”,构建了从数据治理、模型训练、推理部署到应用的全链路、软硬件端到端的全面解决方案,我们认为随着AI快速发展,公司作为综合性龙头有望核心受益。 辞退福利增加等影响2023年当期费用。2023年,公司销售费用43亿元,同比+1%;管理费用14亿元,同比+44%(主要是23年子公司新华三辞退福利增加所致),财务费用8亿元,同比+22%,研发费用56亿元,同比+6.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此次紫光股份通过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新华三30%股权、提升对新华三控制权,将有望充分激发新华三的发展潜力,持续扩大业务版图,同时,也将为紫光股份带来显著利润增量与成长空间。由于此次交易暂未完成,基于审慎原则,我们预计紫光股份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864.84亿元、980.77亿元、1114.5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5.12亿元、29.79亿元、35.23亿元,EPS分别为0.88元、1.04元、1.23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2024年PE区间30-35倍,对应合理价值区间26.35元-30.74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和产品研发风险;宏观经济环境变化风险;经营风险;人力资源风险。
亨通光电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5-14 14.37 -- -- 15.90 10.65%
16.00 11.34% -- 详细
事件: 亨通光电发布 2023 年年报及 2024 年一季报: 23 年公司实现营收476.22 亿元(同比+2.49%),归母净利润 21.54 亿元( 按调整后口径同比+35.77%),扣非归母净利润 20.33 亿元( 按调整后口径同比+31.74%),毛利率 15.31%(同比+1.14pct),净利率 4.52%(同比+1.11pct); 24Q1 公司实现营收 117.85 亿元(同比+8.45%),归母净利润 5.13 亿元(同比+29.87%),扣非归母净利润 4.11 亿元(同比+13.90%),毛利率 15.04%(同比-0.79pct),净利率 4.35%(同比+0.72pct)。 工业与新能源智能、铜导体增速较快,光通信毛利率提升明显。 分产品来看:23 年公司光通信实现营收 73.69 亿元(同比-2.52%),毛利率为 29.36%(同比+9.27pct);智能电网实现营收 193.44 亿元(同比+10.00%),毛利率为13.57%(同比+0.41pct);海洋能源与通信实现营收 33.83 亿元(同比-24.57%),毛利率为 32.81%(同比-3.31pct); 工业与新能源智能实现营收57.28 亿元(同比+14.41%),毛利率为 15.13%(同比+1.07pct);铜导体实现营收 99.42 亿元(同比+22.85%),毛利率为 2.31%(同比+1.11pct)。 分地区来看: 境内业务实现营收 387.86 亿元(同比-0.52%),毛利率为 16.08%(同比+1.88pct),境外业务实现营收 81.53 亿元(同比+14.13%),毛利率为 12.10%(同比-1.86pct)。 各业务板块多点开花,在手订单充足。 根据 23 年年报,截至 23 年底,公司拥有海底电缆、海洋工程及陆缆产品等能源互联领域在手订单金额约 185 亿元,拥有海洋通信业务相关在手订单金额约 55 亿元,拥有 PEACE 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相关订单超 3 亿美元。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 517.52 亿元、558.15 亿元、 596.71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6.86 亿元、 30.20 亿元、 33.50亿元, EPS 为 1.09 元、 1.22 元、 1.36 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及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 给予公司 2024 年动态 PE 区间 18-20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19.60-21.78 元,“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海风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海外光纤光缆建设不及预期。
中天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5-14 14.30 -- -- 15.87 10.98%
16.20 13.29% -- 详细
事件: 中天科技发布 2023 年年报及 2024 年一季报: 23 年公司实现营收450.65 亿元(同比+11.91%),归母净利润 31.17 亿元(同比-3.03%),扣非归母净利润 26.73 亿元(同比-15.18%),毛利率 16.22%(同比-2.06pct),净利率 6.92%(同比-1.06pct); 24Q1 公司实现营收 82.42 亿元(同比-0.40%),归母净利润 6.36 亿元( 同比-17.20%),扣非归母净利润 4.96 亿元( 同比-7.32%),毛利率 18.03%(同比-0.34pct),净利率 7.72%(同比-1.57pct)。 营收稳健增长,电网建设及新能源业务增长迅速,海洋系列业务短期承压。分产品来看: 23 年公司光通信及网络实现营收 91.14 亿元(同比-0.26%),毛利率为 27.12%(同比+3.00pct); 电网建设实现营收 167.41 亿元(同比+36.37%),毛利率为 14.97%(同比-0.03pct); 海洋系列实现营收 37.40 亿元(同比-48.92%),毛利率为 26.65%(同比-7.12pct); 新能源实现营收 72.09亿元(同比+118.99%),毛利率为 11.35%(同比+0.38pct); 铜产品实现营收 70.20 亿元(同比+39.77%),毛利率为 3.26%(同比-1.47pct)。 能源网络在手订单充足,海洋能源业务未来可期。 根据 23 年年报,截至 2024年 3 月 31 日,公司能源网络领域在手订单约 260 亿元,其中海洋系列约 115亿元,电网建设约 125 亿元,新能源约 20 亿元。 国内市场方面, 23 年公司在广东、山东、江苏三省中标、执行多个典型工程,如中标国华半岛南 U2场址海上风电项目、惠州港口二 PA、 PB 海上风电项目、江苏大丰 800MW海上风电项目等;国际市场方面,公司中标 275kV 高压交流输出海缆、 220kV高压海底电缆总包、 中东地区 220kV 高压海缆以及中压海缆总包等项目, 海外业绩创造历史最高水平。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 513.27 亿元、561.38 亿元、 606.18 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8.58 亿元、 45.57 亿元、 51.44亿元, , EPS 为 1.13 元、 1.34 元、 1.51 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及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 2024 年动态 PE 区间 18-20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20.35-22.61 元,“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海风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海外光纤光缆建设不及预期。
中国移动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5-14 98.68 -- -- 102.01 3.37%
107.75 9.19% -- 详细
2023 年公司营收 1.01 万亿,同比+7.69%,净利润 1319.35 亿元,同比+5.03%。 2024Q1 营收 2637.07 亿元,同比+5.17%,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2193亿元,同比+4.5%,其他业务收入 444 亿元,同比+8.6%;净利润 296.29 亿元,同比+5.51%。 个人、家庭业务稳健增长。 2023 年个人市场收入 4901.99 亿元,同比+0.3%。移动 ARPU 49.3 元,同比+0.6%。家庭市场收入 1318.59 亿元,同比+13.1%,综合 ARPU 43.1 元,同比+2.4%。截至 24Q1,移动用户达到 9.96 亿户, 5G套餐用户、网络用户渗透率分别达到 80%、 49%,公司预计 24 年 5G 网络客户将继续净增 0.8 亿户。 加强 AI+战略布局,云业务高增。 2023 年政企市场收入 1921.2 亿元,同比+14.2%,其中 DICT 收入 1070.2 亿元,同比+23.8%。移动行业云收入 708亿元,同比+72%,叠加个人、家庭等云收入,整体移动云收入 833.49 亿元,同比+66%。全力推动“AI+”行动加快突破,构建“1+N”通专大模型体系,沉淀智能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智能分析等 450 余项 AI 能力, 24 年实现在 AI 产品、应用的继续拓展。 24 年智算规模计划提升 70%,总 Capex 进一步下降。 2023 年实际资本开支1803 亿元,同比-2.65%,完成率 98%。 24 年资本开支预期 1730 亿元,同比-4%,具体来看:连接投资 874 亿元,同比-20%,其中 5G 网络投资 690亿元,同比-22%;算力投资 475 亿元,同比+21%,通算算力规模规划从8EFLOPS 提升至 9EFLOPS,智算算力规模从 10 EFLOPS 提升至 17 EFLOPS;能力投资 163 亿元,同比+22%;基础投资 218 亿元,同比+16%。 高分红比例下进一步提升派息力度, 3 年内达到 75%+。 2023 年全年派息率为 71%,每股 4.83 港元,同比+9.5%。同时,公司表示从 24 年起, 3 年内公司派息率将达到 75%以上。 研发加速投入、 24 年起折旧政策有所调整。 2023 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为 5.2%、 5.55%、 -0.34%,分别同比-0.09pct、 -0.27pct、 +0.58pct。研发费用实现 287.11 亿元,同比+58.70%。公司 24 年起将 5G 无线及相关传输设备折旧年限由 7 年变更为 10 年,预计带来 24 年度固定资产折旧额将减少180 亿元。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1.08 万亿元、1.16 万亿元、 1.23 万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11.97 亿元、 1512.71 亿元和 1602.34 亿元。参考全球主流电信运营商 PB,给予 2024 年 PB 区间 1.7-1.9倍,对应合理价值区间 106.84 元-119.41 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DICT 业务推进不及预期;移动业务边际改善不及预期。
九联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13 9.87 -- -- 11.65 18.03%
11.65 18.03% -- 详细
事件:九联科技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3年公司实现营收21.71亿元(同比-9.65%),归母净利润-1.99亿元(22年为604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93亿元(22年为6135万元),毛利率为11.58%(同比-8.99pct);24Q1公司实现营收6.62亿元(同比+22.51%),归母净利润452万元(同比-48.34%,环比大幅扭亏),扣非归母净利润260万元(同比-71.03%),毛利率为14.99%(同比-3.14pct,环比+7.72pct),经营性净现金流8005万(23Q1为-4935万,同比大幅改善)。 23年通信模块、运营服务增长迅速,鸿蒙相关收入占比超10%。分业务来看:智能终端业务实现营收16.40亿元(同比-22.36%),毛利率为13.87%(同比-7.32pct),主要系运营商招投标周期及供货周期拉长,且基于智能终端产品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下调招投标限价,销售价格下降所致;通信模块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实现营收3.80亿元(同比+88.7%),其中公司鸿蒙生态相关收入占公司总营收比重已超过10%,业务涵盖智能表计、智能家居、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能医疗及车联网等应用领域,相关产品已初具市场规模;运营服务实现营收8831万元(同比+129.79%),参股泰一科技,前瞻布局低空经济。根据惠州日报,泰一科技专注于无人机技术在智慧城市领域中的应用及拓展,始终致力于无人机系统结合遥感技术、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全自动驾驶系统研发、低空感知数据生产及运营服务的探索;已自主投资建成了目前全国最大的无人机感知网络,覆盖18万平方公里;先后参与制定无人机领域国际标准3套、无人机领域国家标准9套,获得专利180余项,迅速成长为中国低空数字经济的头部企业之一。根据Wind,九联科技于2022年8月18日通过全资子公司珠海九联万融投资有限公司持有泰一科技10%股权;根据九联23年年报,其持有泰一科技10%股权,对泰一科技的表决权亦为10%,但在泰一科技董事会中派有代表并参与对泰一科技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决策,所以其能够对泰一科技施加重大影响。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34.20亿元、45.35亿元、58.7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亿元、2.67亿元、4.26亿元,EPS为0.29元、0.53元、0.85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及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4年动态PE区间50-55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14.54-15.99元,“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运营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鸿蒙、信创、算力、低空等新业务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网宿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5-09 9.13 -- -- 8.75 -4.16%
9.29 1.75% -- 详细
事件:网宿科技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3年公司实现营收47.05亿元(同比-7.45%),归母净利润6.13亿元(同比+221.68%),扣非归母净利润4.08亿元(同比+132.08%),毛利率32.18%(同比+5.98pct),净利率13.03%(同比+9.28pct);24Q1公司实现营收11.20亿元(同比-4.13%),归母净利润1.38亿元(同比+45.96%),扣非归母净利润9835万元(同比+183.45%),毛利率33.31%(同比+4.45pct),净利率12.36%(同比+4.24pct)。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核心业务毛利率改善明显。分业务来看:23年公司CDN及边缘计算实现营收43.76亿元(同比-8.13%),毛利率为32.82%(同比+6.33pct);IDC及液冷实现营收2.67亿元(同比+1.41%),毛利率为21.20%(同比+1.26pct),商品销售实现营收2747万元(同比-6.15%),毛利率为15.91%(同比-3.96pct)。核心业务CDN毛利率提升较高,主因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策略,同时营业成本中占比最高的机柜及资源成本同比-14.54%。 深化拓展海外市场,海外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分区域来看:23年公司境内营收25.64亿元(同比-19.54%);境外营收21.42亿元(同比+12.84%),境外营收占比达45.52%(22年为37.34%)。公司持续在海外布局,搭建优质的网络与服务,海外平台服务性能及可用性进一步提升。 持续提升算力云、MSP、液冷等新业务的产品能力。1)算力云:子公司爱捷云瞄定算力云平台,为客户一站式提供海量、多态、稳定、灵活的算力服务;2)MSP:以子公司Cloudsway为主体开展MSP业务并搭建了核心团队持股平台;3)液冷:子公司绿色云图聚焦于绿色节能、易运维、节约成本的数据中心液冷技术方案,目前已应用于云计算、融媒体、视频渲染、高校等领域,同时积极与服务器、芯片等厂商进行合作,加快推进液冷解决方案的行业应用。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49.39亿元、51.99亿元、54.8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6亿元、7.56亿元、8.60亿元,EPS为0.27元、0.31元、0.35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及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4年动态PE区间40-45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10.91-12.27元,“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流量增长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烽火通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5-07 17.93 -- -- 17.79 -0.78%
17.79 -0.78% -- 详细
事件:烽火通信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收311.30亿元(按调整后口径同比+0.68%),归母净利润5.05亿元(按调整后口径同比+24.39%),扣非归母净利润4.55亿元(按调整后口径同比+28.51%),毛利率为20.56%(同比-1.41pct),净利率为1.62%(同比+0.31pct),经营性净现金流5917万元(同比+25.79%),ROE为4.06%(同比+0.68pct)。单季度来看,23Q4实现营收85.70亿元(同比-8.73%),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70.44%),扣非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97.65%)。 营收规模基本持平。分产品看:通信系统设备营收237.85亿元(同比+13.72%),毛利率为19.24%(同比-1.22pct);光纤及线缆营收53.87亿元(同比-17.24%),毛利率为21.24%(同比+3.81pct);数据网络产品营收15.77亿元(同比-49.63%),毛利率为41.35%(同比-0.26pct)。分地区看:国内业务营收209.30亿元(同比+9.36%),毛利率为17.23%(同比-2.49pct);国外业务营收98.18亿元(同比-13.99%),毛利率为28.19%(同比+2.41pct)。 分业务看:1)光通信业务:光传输中标移动一干400G项目,实现在运营商市场下一代骨干网的布局;光接入突破50GPON大容量、高密度、三模共存技术,完成运营商现网试点应用;光纤光缆产品在运营商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海洋通信业务在国际市场实现突破,形成规模化销售。2)信息化业务:第二曲线业务算力产品保持快速增长,在运营商市场服务器集采中份额领先,并在金融领域持续突破,实现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重点客户的规模化应用;数据中心交换机中标移动、电信集采,实现数据通信产品的突破性布局。 费用管控有的放矢,研发费用率显著下降。23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5.74%、1.10%、11.49%,同比分别+0.42pct、+0.03pct、-1.77pct,研发费用下降明显,主要是公司优化研发项目结构,聚焦研发关键领域,适度收缩研发业务范围所致。 重点子公司情况:23年烽火星空净利润为1994.96万元(22年为1082.77万元,同比+84.25%),烽火超微净利润为238.67万元(22年为-3332.20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2亿元、9.03亿元、10.33亿元,EPS为0.62元、0.76元、0.87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及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4年动态PE区间35-40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21.62-24.71元,“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光纤光缆建设不及预期;网络可视化及AI行业需求不及预期。
中际旭创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01 134.36 -- -- 138.02 2.72%
151.49 12.75% -- 详细
事件:中际旭创发布2023年年报及24年一季报,23年实现营收107.18亿元(同比+11.16%),归母净利21.74亿元(同比+77.58%),扣非归母净利润21.24亿元(同比+104.71%),毛利率32.99%(同比+3.68PCT)。23Q4单季度营收36.88亿元(同比+32.80%,环比+21.88%),归母净利润8.78亿元(同比+136.26%,环比+28.74%),扣非归母净利润8.79亿元(同比+240.86%,环比+32.98%),毛利率35.37%(同比+2.61PCT,环比+1.82PCT)。24Q1单季度营收48.43亿元(同比+163.59%,环比+31.32%),归母净利润10.09亿元(同比+303.84%,环比+14.92%),扣非归母净利润9.90亿元(同比+325.73%,环比+12.63%),毛利率32.76%(同比+3.21PCT,环比-2.61PCT)。 数据传输增长驱动云厂商投入提升,光模块行业显著收益。根据公司年报援引Lightcounting,2023Q4海外云巨头(微软、亚马逊、苹果、Meta、谷歌)合计资本开支同比提升4.81%至441.64亿美元。根据Factset一致预期,2024年合计资本开支将同比增长27.2%至1938.3亿美元。光模块作为云计算数据中心的重要零部件,伴随着数据传输量的显著增加,市场需求也将持续增加。根据公司年报援引Lightcounting预测,模块的全球市场规模在2022-2027年或将以CAGR11%保持增长,2027年有望突破200亿美元。 高端光模块需求强劲,1.6T新技术行业领先。分产品角度,公司2023年高速光通信模块收入占比91.42%,中低速光通信模块收入占比3.58%,光组件收入占比1.88%,汽车光电子收入占比3.12%。分市场角度,公司2023年境外业务收入占比84.65%,境内业务占比15.35%。公司拥有全面的1.6TOSFP系列光模块产品,并在业界率先推出1.6T-DR8OSFP224LPO;该系列产品主要采用8x200的方案,除了传统的EML设计,还采用了硅光为基础的方案。根据重点客户网络带宽快速增长的需求,公司将加快1.6T光模块的市场导入,争取在2025年实现量产交付,同时预研下一代光模块技术,确保公司能在光模块快速迭代的趋势中保持行业的技术领先性和持续的竞争力。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51.91亿元、70.34亿元和88.15亿元,EPS为6.47元、8.76元和10.98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以及公司行业龙头地位,考虑公司是光模块行业向800G升级的直接受益者,给予公司24年PE38-40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245.86-258.80元,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大客户需求调整,市场竞争风险,AI算力发展不及预期。
新易盛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30 85.00 -- -- 93.16 9.60%
119.66 40.78%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3 年报和 24 年一季报。 23 年全年营收 30.98 亿元( -6.43%),归母净利润 6.88 亿元( -23.82%), 扣非归母净利润 6.78 亿元( -13.54%),毛利率 30.99%( -5.67pcts), 部分产品根据市场情况进行调整导致毛利率水平下降,电信市场业务受行业结构性调整需求减弱, 23 年整体营收承压。 24Q1营收 11.13 亿元( +85.41%),归母净利润 3.25 亿元( +200.96%),扣非归母净利润 3.25 亿元( +206.69%),毛利率 42.00%( +7.96pcts),主要系公司受益于数据中心运营商持续性资本开支,销售收入同比大幅增加。 点对点光模块收入修复,海外收入占比持续增长。 23 年,点对点光模块收入30.31 亿元( -6.68%),毛利率 31.03%( -5.64pcts),其中受 AI 数通行业驱动, 23H2 收入 17.7 亿元, 同比下滑速度收窄至-1.56%。此外,公司持续推进海外布局, 23 年国外收入 25.94 亿元( -6.36%), 占营收 83.75%。 持续研发投入, 费用支出稳定。 23 年公司在高速率光模块、硅光模块、相干光模块、 800G LPO 光模块等相关新产品新技术研发项目取得多项突破和进展,高速率光模块产品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23 年研发费用 1.34 亿元, 占营业收入 4.32%。销售费用率 1.21%( -0.38pcts),管理费用率 2.46%( -0.09pcts),财务费用率-3.49%( +0.27pcts)。 深耕光模块业务,持续推进海外布局。 1) 公司已实现 100G、 200G、 400G高速光模块的批量交付、掌握高速率光器件芯片封装和光器件封装技术。高速率光模块方面, 公司已成功推出业界最新的基于单波 200G 光器件的800G/1.6T 光模块产品, 在 OFC2024 上展示业界首款 4x200G LPO 并宣布8x100G LPO 进入量产。 2)公司境外子公司 Alpine 为公司在硅光模块、相干光模块以及硅光子芯片技术方向提供技术支持和供应链的可靠保证。公司于 23 年 8 月 24 日与 Alpine 签署补充协议,将交易协议中关于技术产品 2 进行变更,变更后的技术产品目标将提升公司硅光芯片研发能力,增强公司与Alpine 的协同效应,更能适应和满足行业未来技术发展的要求。 盈利预测。 我们认为,新易盛作为光模块头部厂商,在行业竞争格局中占据优势,业务收入有望稳定增长,将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 年收入分别为 53.98 亿元、 80.79 亿元和 112.86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92 亿元、 23.37 亿元和 33.44 亿元, EPS 分别为 2.10 元、 3.29元和 4.71 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给予公司 2024 年动态 PE 区间 35-40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 73.50-84.00 元, “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技术升级迭代风险,宏观经济风险
天孚通信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29 113.81 103.75 17.34% 166.38 3.60%
117.91 3.60%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3年报和 24年一季报。23年全年营收 19.39亿元(+62.04%),归母净利润 7.30亿元(+81.14%), 扣非归母净利润 7.20亿元(+ 97.42%),毛利率 54.30%(+2.68pcts), 主要系光有源器件出货量增加。 24Q1营收7.32亿元(+154.95%),归母净利润 2.79亿元(+202.68%),扣非归母净利润 2.69亿元(+215.07%),毛利率 55.51%(+4.09pcts) , 主要系 AI 技术的发展和算力需求的增加,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带动对高速光器件产品需求的持续稳定增长,尤其是高速率产品需求增长较快,带来公司收入同比增长。 23年光有源器件业务及海外地区收入占比快速提升。 23年公司光无源器件收入 11.83亿元(+23.28%),毛利率 60.25%(+5.24pcts);光有源器件收入 7.46亿元(+242.52%),毛利率 44.77%(+8.02pcts), 营收占比提升至 38.48%(+20.28pcts), 主要受益于公司前瞻布局和多年研发投入,带来有源器件出货量的增加。 此外,公司持续推进海外布局, 23年海外收入15.92亿元(+131.25%),毛利率 54.71%(+2.97%),营收占比提升至 82.14%(+24.58pcts) 。 持续研发投入,费用支出稳定。 23年公司持续在高速率产品方面加强新技术预研, 助力客户实现高速率产品的大规模批量发货。 23年公司研发费用 1.43亿元(+16.74%),占营业收入 7.39%。销售费用率 0.94%(-0.56pcts),管理费用率 4.26%(-0.97pcts),财务费用率-3.04%(-1.36pcts)。 聚焦核心业务, 积极推进海外布局和产能建设, 1) 23年公司聚焦核心业务,围绕多个客户 400G、 800G 用光器件产品促增长、严质量、保交付。 OFC2024上,公司展示 1.6T/800G 光模块配套应用光引擎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光子集成。 2) 23年公司加速推动海外新加坡总部平台和泰国生产基地的建设,协同更多客户规划全球多厂区产能供应,在泰国建设的一期生产基地厂房预计 24年 5月开始试生产。 此外, 公司持续信息系统升级和自动化升级、江西生产基地降本增效, 23年产能利用率明显提升。 盈利预测。 我们认为, 随着 AI 算力需求增加,将提振国内外高速光模块需求,光通信行业有望保持长期快速发展。天孚通信在行业竞争格局中处于领先地位,业务收入有望维持稳定增长。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46、 21.91、 29.93亿元, EPS 为 3.66、 5.55、 7.58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及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 2024年 PE 区间 40-45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 146.40-164.70元,“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需求回暖不确定性,下游厂商向上游拓展,行业竞争加剧。
九联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10 11.50 14.53 64.74% 11.93 3.74%
11.93 3.74% -- 详细
大额中标移动网关订单,基本面拐点有望出现。 2024年 3月 7日,公司发布公告,中标中国移动 2024年至 2025年智能家庭网关产品集中采购(公开采购部分),中选项目及份额如下:采购包一: GPON-双频 WiFi6(含 GPON-双频 WiFi5),中选份额 15.94%;采购包二: 10G GPON-WiFi6,中选份额15.22%;采购包三: GPON 无 WiFi,中选份额 15.94%;采购包四: 10G GPON-无 WiFi,中选份额 14.49%;合计 1168.38万台,预计中标总金额: 11.49亿元(含税)。根据公司 23年业绩快报, 23年营业收入为 21.70亿元,此次中标金额占 23年营业收入比例为 52.92%,我们认为预计将对公司业绩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 已测评通过多款开源鸿蒙产品, 赋能千行百业。 根据 OpenHarmony 官网,截至 2024年 4月 1日,九联科技及九联开鸿(公司全资子公司)共计 38款产品通过 OpenHarmony 社区测评,其中通过认证的模组/开发板、商用设备、发行版分别有 23款、 13款、 2款。根据九联科技公众号,公司分别与大禹节水、南方电网、华谊信息在水利、电力物联网、化工行业进行开源鸿蒙生态的建设,我们认为公司产品或有望随开源鸿蒙生态的拓展在上述行业逐渐放量。 携手信通院,信创业务蓄势待发。 2024年 3月 20日,公司发布公告,与中国信通院达成合作意向并签署了框架协议,双方同意合作数字安全服务平台项目,共建数字安全服务平台,并基于平台向政府机构、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含国有参股企业)提供政务办公所涉及的即时通信、音视频通话、音视频会议、邮件、 OA 等业务场景下的数字安全服务。其中中国信通院负责合作项目的平台建设、业务运维,并负责牵头向目标群体开展市场拓展、合同签订等相关工作;公司负责合作项目的产品研发以及系统运维等相关的技术能力支持,对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负责,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并负责为平台产品的市场推广提供技术支持。我们认为此次合作有助于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范围,提高公司在信创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5年收入分别为 33.89亿元、45.3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5亿元、 2.64亿元, EPS 为 0.29元、 0.53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及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 2024年动态 PE区间 50-55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 14.53-15.99元,“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运营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鸿蒙、信创等新业务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