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亨通光电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11-20
|
13.25
|
--
|
--
|
13.43
|
1.36% |
-- |
13.43
|
1.36% |
-- |
详细
全球信息与能源互联领先企业,业绩未来可期加速发展: 公司专注于在通信和能源两大领域为客户创造价值,目前公司主营光通信、智能电网、海洋能源与通信、工业智能以及铜导体业务。公司近年来稳健经营, 2023年 H1实现营业收入 231.77亿元,同比增长 4.85%;实现归母净利润12.49亿元,同比增长 45.27%; 可喜的是, 2023年 H1公司销售毛利率同比回升 0.62pct 至 16.85%, 销售净利率同比回升 1.19pct 至 5.38%。公司在行业低谷期所受冲击较小,体现了过硬的经营管理能力。 行业前景分析 : 1) 海上风电:国内外市场需求高企, G7集团承诺将在2030年前将海上风电累计容量共同增加 150GW,国内规划重点建设五大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2) 海洋通信:全球数据中心迎来数量与规模双重发展,海底光缆建设迎来新机遇。 3) 光通信:光缆市场格局稳固。 5G 基站、千兆光网建设平稳进行。数据、算力产业催动高端光模块新需求。 4)智能电网:基本盘稳固提升,电网智能化投资占比逐年提高,政策出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投资亮点分析: 1)光模块: AI 板块火爆,带动光通信基建层面市场繁荣。数据中心扩张带动数据传输产业升级,高端光模块需求高企。公司提前布局,产品已通过测试即将量产。 2)海洋通信:海底光缆受 AI 产业链影响,需求依然强劲。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跨洋海底光缆系统建设与集成方案提供商,享有技术壁垒优势。 3)海洋能源:公司拥有完整施工产业链,是国内能够提供完整生命周期服务的海底电缆厂商之一。 4)智能电网:深化固有产业链下沉存量,同时积极布局新赛道寻求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亨通光电 2023-2025年营业收入为501.48/547.32/597.1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9.48/24.66/28.84亿元, EPS分别为 0.79/1.00/1.17元,对应当前股价的 PE 为 16.79/13.26/11.34倍,对比公司与同行业其他公司来看,处于行业估值的平均位置。但我们认为,随着 AI 时代的快步到来,全世界范围内算力需求大幅增加,数据基站中光模块的需求也将迎来爆发。目前公司光模块技术尚有待市场认知,并未反应其合理的估值。且我们判断整体行业随着通信基站建设的回暖,海风项目推进速度重回轨道,产业链估值未来具有一定的抬升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上游原材料价格浮动风险、宏观经济变化风险、 AI 发展不及预期风险、中美贸易摩擦等外部环境变化风险
|
|
|
亨通光电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11-15
|
13.30
|
--
|
--
|
13.52
|
1.65% |
-- |
13.52
|
1.65% |
-- |
详细
事件:2023年10月30日,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51.01亿元,同比增长1.30%,实现归母净利润18.04亿元,同比增长27.07%。 点评:能源互联业务订单充沛,回购计划展示发展信心回购计划展示发展信心根据公司公告,公司2023年Q3实现营业收入119.24亿元,同比减少4.96%,环比减少3.14%;实现归母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减少0.91%,环比减少35.11%。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在“新基建”“碳达峰、碳中和”“数字中国”等背景下,得益于光通信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以及国家电网建设的稳步推进,相关业务整体保持了增长。 公司专注于通信网络与能源互联两大核心主业,提供行业领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公司具备集“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一体化的综合能力,进行全球化产业与营销网络布局。其中在能源互联方面,公司聚焦全球风电资源,推进全球区域合作发展,2023年至今,公司持续中标国内外海上风电和海洋油气项目,在手订单充足。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中标华能海南分公司临高海上风电场项目66kV及220kV海底电缆及附属设备采购项目、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U场址一期450MW项目等。公司拥有海底电缆、海洋工程及陆缆产品等能源互联领域在手订单金额约170亿元;拥有海洋通信业务在手订单金额约60亿元。 在股票回购上,公司于2023年10月23日审议通过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本次回购资金总额拟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10,000万元(含);回购期限为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本次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1.02元/股(含),回购价格上限不高于董事会通过回购股份决议前3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150%。本次回购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公司发展,展示公司发展信心。公司紧抓光通信技术变革,光纤光缆与高速光模块齐头并进紧抓光通信技术变革,光纤光缆与高速光模块齐头并进2023年年H1,受益于海内外通信业的发展,公司光通信业务实现了较快增长。 预制棒: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亨通光导研发的新一代绿色光纤预制棒更是有效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瓶颈,填补了国内空白,引领了我国光纤预制棒技术方向,推动了行业向绿色环保转型升级。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公司受让第三方战略投资者持有的亨通光导28.60%的股权,亨通光导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有利于公司进一步聚焦通信网络产业,维护核心资产,提高通信网络产业链完整性。 光纤光缆方面,2022年,公司收购了LEONIIndustryHoldingGmbH持有的j-fiberGmbH公司100%股权;2023年H1完成交割。j-fiberGmbH公司拥有近40年的特种光纤研发和制造经验,是全球领先的特种光纤生产商;此次收购将有效提升公司在特种光纤领域的研发能力。2023年,公司积极推动去年以来陆续投运的埃及、印尼、印度等海外光通信产业基地的产能提升;墨西哥光通信产业基地正式投建,公司进一步完善海外本地化产能布局和全球化产业布局。另外公司是中国电信研究院2022年云网融合承载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芯光纤采购项目的独家供应商,为国内多芯光纤(MCF)和空分复用技术(SDM)逐步实现商用奠定了基础,起到了先锋示范作用。 光模块方面,公司入选中国电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T比特级超长跨距光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建设工程(400G高速光模块、100G高速光模块)项目和“低功耗高集成度高性能100G光传输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建设工程(100G、400G高速光模块)项目,成为这两个项目100G、400G光模块唯一提供商。公司在OFC2023现场展示了400G和800G系列产品,包括基于最新硅光方案的400GDR4,以及EML方案的400GFR4、400GLR4和800GDR8等产品。其中,400GDR4硅光模块为全新升级方案,基于6nmDSP和先进硅光子技术平台、优秀的电源设计和领先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该模块在0-70℃温度范围内,可以低于9W的低功耗和低BER性能支持2公里的传输距离应用;目前已开放客户评估工作。400G光模块产品涵盖QSFP-DD和QSFP-112两种封装,可全面满足国内外数据中心需求。目前,公司400G光模块产品已在国内外市场获得小批量应用。800G光模块产品在领先交换机设备厂商通过测试,将根据市场情况导入量产。公司在CPO光电协同封装的布局在国内较早,2021年曾成功推出3.2TCPO工作样机。由公司深耕海洋通信,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深耕海洋通信,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2023年年,公司继续深耕全球跨洋海缆通信网络建设业务,系国内唯一具备海底光缆、海底接驳盒、中继器、分支器研发生产制造能力、跨洋通信网络系统解决方案(桌面研究、网络规划、水下勘察与施工许可、光缆与设备生产、系统集成、海上安装沉放、维护与售后服务)提供能力以及跨洋通信网络系统建设能力的全产业链公司。截至2023年H1末,公司全球海底光缆交付里程数已累计突破90,000公里。公司“超长距大容量深海海底光缆系统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攻克了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深海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制,为国家构建自主可控安全的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打下坚实基础。2023年上半年,公司成功完成索马里和安哥拉等项目的交付工作;新增签约墨西哥下加湾、沙特UMJUJ、巴西石油二期等项目;完成Sigmar项目主体施工、Peace新加坡分支、沙特分支、巴西石油等项目设备生产;开展亚太五号Sea-H2X、亚太快链ALC、西哈努克-中国香港海底光缆项目等大型中继联盟海缆项目的海上勘测和许可申请等工作。截至2023年H1末,公司拥有海洋通信业务相关在手订单金额约55亿元。 2022年,公司携手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为其设计和建造连接巴西东南部海上油田的29个作业平台的Malha海上油气平台海缆通信系统。现已完成包含海底光缆分线器、海底线路中继器、海底线路分支器和海底光缆等全系列海上油气平台海缆通信系统的核心产品的验收和交付,并计划于2023年四季度建成商用。该系统的成功交付标志着公司在全球海上石油天然气作业平台通信网络领域取得了产品、相关技术以及设计建造能力的新突破,将海底光缆应用于油气领域亦是公司海底通信系统重要场景。 2023年,公司全力推动高端制造业产业园项目一期的建设,深入聚焦海洋信息系统水下特种缆制造。产业基地已于2023年H1内投入运营,完成交付超5500m应用水深的采矿脐带缆;并实现10余条作业型ROV脐带缆的国产化替代。2023年H1,公司加快推进大型国际海洋通信海缆施工船的建设。 跨洋通信运营方面:由公司投资的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全长15,800公里,通过连接中巴跨境陆地光缆,PEACE海缆系统将成为连接中国和非洲、中国和欧洲距离最短的海底光缆路由,并降低时延,满足中国到欧洲、非洲快速增长的国际业务流量需求,促进中国国际海底光缆的发展。公司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的巴基斯坦-埃及-肯尼亚、埃及-法国段已于2022年底顺利投产。2023年H1,该系统项目对外提供国际海缆通信带宽服务;运营半年以来,系统状态良好、通信质量稳定,受到客户普遍好评。基于亚太带宽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及已有目标客户实际需求,2023年H1,公司调整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项目的南非段建设进程,优先增加建设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新加坡延伸段项目,从而将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拓展至新加坡,提升现有网络资源价值,构成亚欧、亚非国际信息互联大通道,为后续持续耕耘国际海缆运营市场打下良好基础。公司持续加大国内外运营商、国际互联网和内容服务商市场开发力度,已与相关行业主要目标客户群体建立合作关系,并对外提供小颗粒租赁、运营维护等增值服务;依托预留分支、规划新加坡段,构建自主营销网络,扩大市场营销能力和范围。截至2023年H1末,公司拥有在手订单金额超2亿美元。 2023年3月,公司筹划分拆控股子公司亨通海洋光网独立上市,本次分拆亨通海洋光网独立上市有望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拓宽亨通海洋光网融资渠道,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持续盈利能力。稀缺的海缆龙头,积极构建全球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积极构建全球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围绕国家“海洋强国”“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助力全球海上风电清洁能源的建设,继续深度拓展海上风电产业链,着力海洋产业链平台构建,不断提供具备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全力打造国际一流海洋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同时除了在电网市场继续发力,进一步巩固在国网、南网的市场地位,将同时做好新能源、轨道交通、电气装备、重大基础设施等行业市场开发,推进公司向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战略转型。截至基础设施等行业市场开发,推进公司向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战略转型。截至2023年年H1末,公司拥有海底电缆、海洋工程及陆缆产品等能源互联领域在手订单金额约,公司拥有海底电缆、海洋工程及陆缆产品等能源互联领域在手订单金额约170。亿元。 海上风电业务方面,面对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的运营需求,公司已形成了从产品到系统解决。方案,到工程运维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公司拥有完善的海上风电系统解决方案及服务能力,形成了从海底电缆研发制造、运输、嵌岩打桩、一体化打桩、风机安装、敷设到风场运维的海上风电场运营完整产业链。 海风项目方面,至2023年H1,公司持续中标国内外海上风电和海洋油气项目,在手订单充足;分别中标了浙江启明海洋电力工程2022年第六批招标项目、广东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300MW增容项目、泰国中压海缆项目、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U场址一期450MW项目、尼日利亚中压海缆采购项目、临高海上风电场项目、广东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300MW增容海上工程项目、浙能台州1号海上风电场项目、浙江嵊泗风机大部件优化施工项目等海上风电项目;斩获曹妃甸12-1南油田扩建项目、乌石油田群开发工程项目等海洋油气项目。其中公司参建的广东明阳阳江青洲四项目Ⅰ标段导管架基础沉桩施工顺利完成,该项目是公司自主基础施工的国内近海深水区离岸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且公司海缆首次进入墨西哥市场,使连接坎昆地区两座岛屿的电力海缆连网项目成功敷设并网运行。 2023年8月24日,公司发布《关于中标海洋能源项目的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亨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及亨通世贸有限公司陆续中标国内外海洋能源项目。公司控股子公司收到项目《中标通知书》,确认中标了“华能海南分公司临高海上风电场项目”;签署了“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U场址一期450MW项目”“乌石油田群开发工程项目”“曹妃甸12-1南油田扩建项目”“尼日利亚中压海缆采购项目”“国家电投广东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300MW增容海上工程项目”“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项目EPC总承包Ⅰ标项目”等海洋能源项目合同。中标总金额为10.15亿元(含税)。 海风建设方面,公司正投资建造一艘新一代深远海大型风机安装船,建成后可实现在70m以内水深进行海上风电机组的吊装及风机基础施工作业,安装风电机组将可覆盖至20兆瓦,以满足国内外海上风电大容量、深远海施工需求并提升公司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将持续通过能力提升、区域布局,继续提高行业竞争力。公司的海底电缆生产基地目前位于苏州常熟的亨通国际海洋产业园;产业园毗邻长江,拥有码头资源,交通便利。 2023年H1,公司已按计划加快推进在江苏射阳布局的海底电缆生产基地建设;同时,推动揭阳海洋能源生产基地的项目建设。 智能电网业务方面,随着国内以特高压为主的电网建设再次提速,公司持续强化在高压电力传输领域的市场地位和服务能力,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超高压测试研发中心,配置超高压直流耐压测试系统、超高压串联谐振局放耐压测试系统等全套带载试验能力,标志着公司具备了目前国际国内最高电压等级的1000kVAC和±1100kVDC的电缆系统电气型式试验的超级试验验证能力。 2023年H1,公司重点电力产品销售在欧洲、拉美、东南亚、中东、北非等市场实现重大突破。同时,公司继续全面展开与国网、南网、五大发电集团等各大输配电、发电能源商在综合能源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巩固现有主营业务市场份额;并重点向特种电缆分布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筑、轨道交通、新能源及电气装备等市场深度转型。公司瞄准“铝代铜”发展趋势,推动在山东滨州的高端铝及铝合金电缆项目建设。该项目主要定位于生产220KV及以下以铝及铝合金芯为主的电力、新能源、海洋能源、大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等节能环保型特种电力电缆,并满足IEC、CE、UL、TUV等国际标准,待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公司立足国内、面向全球的重要新能源线缆制造研发基地。 新能源汽车方面,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新能源智能连接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的制造与研发,汽车电缆、高压线束及充电产品已经入围配套Benz、AUDI、上汽、一汽、东风、蔚来、小米、零跑等国内外主流主机厂、传统和新兴车企。2023年H1,公司自主研发液冷充电技术,并成功发布试点。 积极拓展智慧城市业务,在手订单充沛,在手订单充沛2023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完善在全国的智慧城市业务布局,继续稳固东莞、深圳、天津、合肥、西安为代表的业务根据地,深入建设全面的项目运作能力和解决方案能力。深入建设交付技术能力和研发能力,建设自研产品的服务交付能力,形成海纳数据中台、富媒体一体机等产品研发交付一体化服务能力;将智慧城市、智慧港口等优势行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加以快速复制;在园区、能源、政务、煤炭等领域实现点状突破。2023年H1内,新增签约合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廉江市养殖场及江河水质智慧监管平台、智慧东疆建设项目、深圳地铁管理云项目等项目;借助于“人工智能”的东风,新增签约合肥AICC等多个智能算力中心项目;除了立足于本土市场,海外总集业务持续开拓,聚焦非洲,发展亚太。截至2023年H1末,公司拥有智慧城市业务相关在手订单金额约30亿元。 公司全球化运营,重视海外市场开拓公司全球化运营,重视海外市场开拓2023年7月,公司拟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亨通光电国际收购联营企业PTVokselElectricTbk约42.97%股份并与相关股东达成初步意向。PTVoksel于1971年成立于雅加达,于1990年在印度尼西亚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电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公司目前间接持有其约30.08%的股份。在前期推进印尼市场光通信行业布局的基础之上,公司拟通过继续收购PTVoksel部分股权实现对其控股,进一步加强公司在电力领域的印尼本地化能力建设;完善公司通信和能源两大领域在印尼及东南亚市场的布局,以进一步巩固公司全球化战略,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国际品牌价值。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国内光电缆龙头企业,专注于通信网络与能源互联两大核心主业,随着光通信行业和能源业务的发展,未来成长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13亿元、28.39亿元、35.42亿元,当前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4.27倍、11.63倍、9.3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风险因素通信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海洋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分拆上市进度不及预期
|
|
|
亨通光电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11-15
|
13.30
|
--
|
--
|
13.52
|
1.65% |
-- |
13.52
|
1.65% |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三季报,2023前三季度实现营收351.01亿元(同比+1.30%),归母净利润18.04亿元(同比+27.07%);单三季度实现营收119.24亿元(同比-4.96%),归母净利润5.54亿元(同比增长-0.91%)。 点评:电力和光纤光缆稳定增长,海上风电趋势向好。在新基建、碳达峰、碳中和、数字中国等背景下,光通信行业供需格局改善,光纤光缆前期招投标量价齐升,带动相关业务收入利润持续高增长。国家电网建设稳步推进,公司布局特高压+特种导线,业务持续维持稳健增长。海上风电受项目确认节奏等影响,但整体景气趋势向上。 国内海风招投标有望加速,海缆出海顺利。国内海缆招投标大年开启,广东7GW海上风电项目竞配公示。江苏限制性因素逐渐解除,大丰850MW等项目陆续开启。同时,公司的海缆出口顺利。23年上半年,公司海缆首次进入墨西哥市场,使连接坎昆地区两座岛屿的电力海缆连网项目成功敷设并网运行。截至2023三季度末,公司拥有海底电缆、海洋工程及陆缆产品等能源互联领域在手订单金额约170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调整了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58、27.04和31.83亿元,对应11月9日PE约为15.2、12.1和10.3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海上风电平价上网进度不及预期,海底电缆和海底光缆行业竞争加剧,政策变化,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
|
|
亨通光电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11-13
|
13.21
|
--
|
--
|
13.52
|
2.35% |
|
13.52
|
2.35% |
-- |
详细
事件: 23Q3业绩稳健增长,下游行业需求导致利润水平微降2023年前三季度, 公司实现营收 351.01亿元,同比+1.30%,实现归母净利润18.04亿元,同比+27.0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6.96亿元,同比+14.80%。前三季度毛利率为 17.03%,同比+0.96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55%/2.86%/5.35%/0.53%,同比分别+0.16/+0.07/+0.76/-0.40pct。 分季度看, 23Q3公司营收为 119.24亿元,同比-4.96%,环比-3.14%,归母净利润为 5.54亿元,同比-0.91%,环比-35.1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4.92亿元,同比-16.92%, 环比-41.69%。毛利率为 17.37%,同比+1.59pct,环比-0.39pct。净利率为 4.54%, 同 比-0.24pct,环 比-2.39pct。 销 售/管 理/研 发/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2.20%/2.87%/6.11%/1.05%,同比分别-0.12/+0.29/+1.97/+0.26pct。 拟收购印尼上市公司以完善全球化布局,回购计划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公司目前间接持有印度尼西亚最大电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PT Voksel 约30.08%股权, 完善公司通信和能源两大领域在印尼及东南亚市场的布局,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2023年 10月 24日公司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部分公司股份,资金总额 5000万-1亿元, 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通信网络格局持续改善,算力需求爆发下光模块有望成为新增长点公司作为全球少有掌握光纤预制棒制造自主知识产权的厂商, 具备较高竞争壁垒,且持续完善海外通信网络产业布局,有望进一步巩固全球领先地位。 除此之外,公司已成功发布 800G QSFP-DD 2×FR4光模块, 400G 光模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获得小批量应用。 我们认为, 随着 AI 算力需求驱动光模块行业增长,公司有望实现技术和海外客户的突破, 贡献业绩新增量。 积极把握全球能源互联发展机遇,在手订单充足23Q3公司中标华能海南分公司临高海上风电场项目 66kV 及 220kV 海底电缆及附属设备采购项目、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 U 场址一期 450MW 项目等, 截至 9月末, 公司拥有海底电缆、海洋工程及陆缆产品等能源互联领域在手订单金额约 170亿元,以及海洋通信业务在手订单金额约 60亿元。 海缆等海风相关产品需求有望恢复快速增长,将增厚公司收入及利润。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深耕通信网络与能源互联两大领域, 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有望随着光通信行业和能源业务的持续发展继续成长。 预计23-25年归母净利润 20.83/26.98/31.99亿元,当前市值(2023年 11月 10日收盘价)对应 23-25年 PE 分别为 16/12/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
|
|
亨通光电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11-08
|
13.30
|
--
|
--
|
13.52
|
1.65% |
|
13.52
|
1.65% |
-- |
详细
2023Q3 毛利率提升,营收质量稳定增长,研发项目持续布局 。 2023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51.01 亿元,同增 1.30%,实现归母净利润 18.04 亿元,同增 27.07%,实现毛利率 17.03%,同增 0.97pct,实现净 利率 4.83%,同增0.57pct,我们认为在公 司费 用率相对稳定,研发占营 收 比逐步提升的背景 下,公 司 前 三 季 度 营 收 质 量 提 升 主 系 公 司 产 品 毛 利 率 提 升 所 致 , 毛 利 率 水 平 创1H20 后较高水平;单三季度情况方面,公司 3Q23 实现营收 119.24 亿元,同降 4.96%,实现归母净利润 5.54 亿元,同降 0.91%,实现毛利率 17.37%,同增 1.59pct,实现净 利率 4.54%,同降 0.24pct,单三季度 在毛利率有所提升 的基础上,公司加码 研发,研 发费用占营收比达 6.11%,单季同增 1.97pct。 在手订单充沛, 能源+海洋项目拓展支撑公司长期发展可期。 公司聚焦全球风电资源,推进全球区 域合 作发展, 2023 年至今,公司中标华能海南分公 司临高海上风电场项目 66kV 及 220kV 海底电缆及附属设备采 购项目、山 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 地 U 场 址一期 450MW 项目等。截至 2023Q3,公司拥有海底电缆、海洋工程及陆 缆产品等 能源互联领域在手 订单金额 约 170 亿元;拥有海洋通信业务在手订 单金额约 60 亿元,在手订单充沛或保障 稳定增长。 一带一路沿线持续布局,拟控股 PT Voksel 增强国际影响力 。 公司不断完善通信网络和能源 互联产业 的全球营销网络建 设及产业 布局。 2023 年 7 月,公司拟通过境外全 资子公司 亨通光电国际收购 联营企业 PT Voksel Electric Tbk(印度尼西亚最大 的电缆整 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之一) 约 42.97%股份并与相关股东达成初步意向 。 公司当 前间接持有其约 30.08%的股份。在前期推进印 尼市场光通信行业布 局的基础 之上,公司拟通 过继续收购 PT Voksel 部分股 权实现对其控股,进 一步加强公 司 在电力领域的印尼 本地化能 力建设;完善公 司通信和能源两大领域 在印尼及 东南亚市场的布局 增强国际 市场竞争力。 回购彰显信心,长效奖励机制构筑稳定团队 : 根据公司《第三期员工持 股奖励方案》,公司拟定了第 三期 合计 610 人的奖励基金的奖励对象;同时股东 大会通过了第四期奖 励基金计 提管理办法及奖励 方案,构 筑 稳定团队;同时 公司发 布 以 集 中 竞 价 交 易 方 式 回 购 公 司 股 份 的 方 案 , 本 次 回 购 资 金 总 额 拟 在 人 民币 5,000 万元至 10,000 万元间, 回购价格 不超过人民币 21.02 元/股,回购彰显公司及股东对未 来发展信 心,长效激励机制 保障公司 人才队伍稳定。 多 元发 展稳步 推进 ,公 司业绩 有望 边际改 善。 公 司 目 前所 处 光 纤 光 缆 行 业或将迎来需求因东 数西算、运 营商资本开支调整 等利好重 塑, 海风及海洋 通信建设或将重启,同时 公司海外 业务拓展节奏加速,或将迎来 行业上行期,公司卡位优质赛道,市占率 较高,或将优先受益 。 据此我 们预 测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 20.28 亿元、 25.02 亿元、 30.78 亿元,对应 EPS 为 0.82 元、 1.01 元、1.25 元,对应 PE 为 15.97 倍、 12.94 倍、 10.52 倍,维持对公司的“推荐 ”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投资与经营风险;汇率波动; 产业政策 与市场风险等
|
|
|
亨通光电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11-07
|
13.20
|
--
|
--
|
13.52
|
2.42% |
|
13.52
|
2.42% |
-- |
详细
事件:亨通光电发布202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1.01亿元,同比增长1.30%,实现归母净利润18.04亿元,同比增长27.07%。 1、三季度承压,毛利率相对稳定,费用提升较大公司单Q3营业收入实现119.24亿元,同比小幅下滑4.96%。我们认为,整体海洋景气度向上趋势有望持续,同时光纤光缆仍然处于景气周期中,预计保持较快增长。 公司毛利率维持相对稳定,Q3实现17.37%,环比Q2下降0.39pct,同比提升1.59pct。费用端公司期间费用率Q3整体合计12.24%,对比去年同期有较大提升,主要是研发费用增长较多。 2、国内海上风电有望迎来复苏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2299万千瓦,其中陆上风电2189万千瓦,海上风电仅110万千瓦。但我们认为海风行业迎来景气复苏拐点,近期持续看到积极变化。两大省份广东&江苏不断有动态。广东此前发布《广东省2023年省管海域海上风电项目竞争配置结果的通知》,7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完成竞争性配置。江苏此前1GW射阳项目获核准,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关于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海域使用申请的公示》的公告。江苏项目进展有望提速,海上风电行业趋势向上有望持续体现,期待持续催化。 33、国内厂商出海逻辑有望持续强化出海方面,中天此前中标丹麦约12亿元项目,供货产品为275kV高压交流海底光电复合缆以及配套附件。亨通光电在包括泰国、越南、沙特等均有项目中标,此外公司是国内第一家承建欧洲总包海上风电输出系统建设维护项目的企业,2019年承建了全球第一座半潜式漂浮海上风力发电场——葡萄牙海上浮式风电项目。我们认为,随着全球海风加速建设,欧洲、东南亚等地海风需求有望增长,同时国内头部海缆厂商陆续获得海外认可,国内厂商有望迎来快速拓展机遇。 4、AI浪潮下“光”将闪耀光通信是AI算力和通信网络的重要基础。公司在光纤光缆行业是国内领军厂商,流量的增长对传输的扩容需求有望拉动公司光纤光缆需求提升;光模块方面,公司成功发布800GQSFP-DD2×FR4光模块;400G光模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获得小批量应用,在OFC2023上,展出基于最新硅光方案的400GDR4,以及EML方案的400GFR4、400GLR4和800GDR8等产品,公司也在2021年推出CPO样机,CPO光电协同封装的布局在国内较早。此外,AI算力发展、国际更新换代和国内加速启动有望促使海底光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受整体海上风电建设节奏影响,我们调整公司23-25年归母净利润至22/28/36亿元(前值为24/31/37亿元),对应23-25年PE估值分别为15/1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激烈影响盈利能力,海上风电项目推进进展低于预期,原材料价格涨价的风险等
|
|
|
亨通光电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09-21
|
14.13
|
--
|
--
|
14.19
|
0.42% |
|
14.19
|
0.42% |
-- |
详细
23H1 业绩符合预期,Q2 单季净利润高增,全年业绩有望边际改善。 从盈利能力来看,截止 2023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达 231.77 亿元(同比+4.85%);实现归母净利润 12.49 亿元(同比+45.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2.04 亿元(同比+35.99%),业绩保持较高增长态势。从Q2 单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收达 123.10 元(同比下降 3.48%);实现归母净利润 8.54 亿元(同比+65.5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8.43 亿元(同比+46.65%),净利润增长超预期。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约 12.55亿元,投入继续增长,持续加大在 5G 光纤通信、光纤预制棒、大容量高速海底光缆集成系统、超高压陆缆等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在“新基建”、“双碳”、“数字中国”等背景下,得益于光通信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以及国家电网建设的稳步推进,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带动相关业务保持稳步增长,市场综合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加速通信网络转型升级,构建能源互联方案,全球品牌有望持续提升。 公司进一步加大通信和能源两大核心产业的战略投入,积极布局全球化产业与营销网络布局,通信+能源业务保持稳步增长。在通信网络领域,公司通过光棒技术的研发升级、整合海洋通信板块、建设 PEACE 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收购全球领先的特种光纤生产商等,进一步强化了在光纤光缆行业的产业布局和竞争力。海外方面,公司积极推动去年以来陆续投运的埃及、印尼、印度等海外光通信产业基地的产能提升;墨西哥光通信产业基地正式投建,公司进一步完善海外本地化产能布局和全球化产业布局。得益于光通信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公司 400G 光模块产品已在国内外市场获得小批量应用。800G 光模块产品在领先交换机设备厂商通过测试,将根据市场情况导入量产。 在能源互联领域,公司聚焦全球风电资源,推进全球区域合作发展。报告期内持续中标国内外海上风电和海洋油气项目,在手订单充足。公司海缆首次进入墨西哥市场,使连接坎昆地区两座岛屿的电力海缆连网项目成功敷设并网运行。公司拥有海底电缆、海洋工程及陆缆产品等能源互联领域在手订单金额约 170 亿元。公司不断加强产业协同发展,积极拓展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不断深化在产业上下游的综合布局,深化战略规划和长远发展需求。随着通信+电力基建不断发力,公司整体业绩有望保持高增态势。 算力推动海洋通信业务发展,长期成长性向好,维持“推荐”评级。 据公司半年报,2023 年算力网络成为运营商重点投资方向之一,运营商预计在算力方面投资超 793 亿,占总资本开支的 22%。AI 算力发展、国际更新换代和国内加速启动促使海底光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跨洋算力传输及海外宽带需求有望推动海洋通信业务加速发展。公司具备长期向好趋势,结合最新业绩情况,给予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 22.04 亿元、24.32 亿元、29.69 亿元,对应 EPS 为 0.89 元、0.99 元、1.20 元,对应 PE 为 15.43 倍、13.99 倍、11.46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投资与经营风险;汇率波动;产业政策与市场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创新转型发展的风险
|
|
|
亨通光电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09-15
|
14.03
|
--
|
--
|
14.19
|
1.14% |
|
14.19
|
1.14% |
-- |
详细
事件:8月25日,亨通光电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77亿元,同比增长4.85%;实现归母净利润12.49亿元,同比增长45.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04亿元,同比增长35.99%。 通信+能源两大主业并驱,业务在手订单保持充裕。公司进一步加大通信和能源两大核心产业的战略投入,提供行业领先的光通信、智能电网、海上风电、海洋通信、智慧城市等产品与解决方案。2023年至今,公司持续中标国内外海上风电和海洋油气项目,包括浙江启明海洋电力工程2022年第六批招标项目、广东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300MW 增容项目等,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海底电缆、海洋工程及陆缆产品等能源互联领域在手订单金额约170亿元。2023年上半年,公司成功完成索马里和安哥拉等项目的交付工作,新增签约墨西哥下加湾、沙特UMJUJ、巴西石油二期等项目,海洋通信业务相关在手订单金额约55亿元。公司持续加大国内外运营商、国际互联网和内容服务商市场开发力度,已与相关行业主要目标客户群体建立合作关系,拥有在手订单金额超2亿美元。智慧城市板块,公司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拥有智慧城市业务相关在手订单金额约30亿元。2023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77亿元,同比增长4.85%;实现归母净利润12.49亿元,同比增长45.27%,毛利率实现16.85%,同比增加0.62pct,盈利能力改善。 u 多线条资本运作稳步推进,全球业务矩阵完善加固。光通信领域,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公司受让第三方战略投资者持有的亨通光导28.60%的股权,亨通光导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有利于公司进一步聚焦通信网络产业,维护核心资产。特种光纤领域,2022年,公司收购LEONI Industry Holding GmbH 持有的j-fiberGmbH 公司100%股权,并在本报告期内完成交割,此次收购将有效提升公司在特种光纤领域的研发能力。海洋业务板块,2022年,公司以购买华海通信部分股权的方式继续优化整合海洋通信、海洋观测板块的股权架构和资产,2023年3月,上述收购完成交割,公司实际控制华海通信93%股权,实现了对海洋通信板块的全面整合;2023年3月,公司筹划分拆控股子公司亨通海洋光网独立上市,这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深化在产业上下游的综合布局。海外布局方面,2023年7月,公司拟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亨通光电国际收购联营企业PT Voksel Electric Tbk 约42.97%股份并与相关股东达成初步意向,若完成收购,将完善公司通信和能源两大领域在印尼及东南亚市场的布局,进一步巩固公司全球化战略。 u 推出800G+400G 高速光模块,核心技术实现创新突破。目前,公司400G 光模块产品已在国内外市场获得小批量应用,800G 光模块产品在领先交换机设备厂商通过测试,将根据市场情况导入量产。公司在OFC2023现场展示了400G 和800G 系列产品,包括基于最新硅光方案的400G DR4,以及EML 方案的400GFR4、400G LR4和800G DR8等产品。其中,400G DR4硅光模块为全新升级方案,该模块在0-70℃温度范围内,可以低于9W 的低功耗和低BER 性能完美支持2公里的传输距离应用;目前已开放客户评估工作。400G 光模块产品涵盖QSFP-DD 和QSFP-112两种封装,可全面满足国内外数据中心需求。公司入选中国电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T 比特级超长跨距光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建设工程项目和“低功耗高集成度高性能100G 光传输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建设工程项目,成为这两个项目100G、400G 光模块唯一提供商。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领先的通信和能源两大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随着光通信和能源互联网景气度提升,公司业绩将持续向好。我们预测2023-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516.01/571.31/629.10亿元,同比增长11.1%/10.7%/10.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93/27.00/30.64亿元,同比增长44.8%/17.8%/13.5%,对应EPS为0.93/1.09/1.24元,PE 为15.2/12.9/11.4,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下游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持续加剧。
|
|
|
亨通光电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08-29
|
14.61
|
--
|
--
|
14.48
|
-0.89% |
|
14.48
|
-0.89% |
-- |
详细
事件描述: 2023年 8月 24日, 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度报告。 2023H1, 公司实现收入 231.77亿元, 同比增长 4.85%; 实现归母净利润 12.49亿元, 同比增长45.27%; 实现扣非净利润 12.04亿元, 同比增长 35.99%。 事件点评: 2023Q2公司收入同比有所下降, 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提高。公司 2023Q2实现收入 123.1亿元, 同比-3.5%, 环比+13.3%; 归母净利润 8.5亿元, 同比+65.6%, 环比+116.2%。盈利水平方面, 2023Q2毛利率 17.76%, 环比+1.93pct; 净利率 6.93%, 环比+3.31pct。 费用率方面, 2023Q2销售、 财务、 管理、 研发费用率为 2.67%、-0.9%、2.85%、5.46%,分别环比-0. 11、-2.46、-0.01、+1.11pct。 光通信领域: 2023H1, 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 6196万公里, 同比+7.0%; 2023年三大运营商预计资本开支 3591亿, 同比+72亿, 其中算力网络投资超793亿, 占比 22%。 2023H1, 公司持续加大在光通信、 海洋通信、 海洋能源等板块的研发, 研发投入 1.25亿元, 同比+7.3%, 居行业前列。 发布 800GQSFP-DD 2×FR4光模块; 400G 光模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获得小批量应用。 海洋领域: 2023H1, 我国海洋生产总值 4.7万亿元, 同比+6.0%, 增速环比+0.9pct。 公司通过光棒技术的研发升级、 整合海洋通信板块、 建设 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 收购全球领先的特种光纤生产商, 继续强化产业布局和竞争力。 公司收购华海通信股权, 发布全球首个 32纤对海底通信中继器原型机和 32纤对中继海底光缆、全球首个中继海缆系统 18kV 供电方案。 电力领域: 国家电网 2022年全年电网实际投资额完成 5094亿, 同比+4.34%, 较计划投资额增加 82亿, 2023电网投资将超 5200亿元, 再创历史新高。 公司具备目前国际国内最高电压等级的 1000kV AC 和±1100kV DC的电缆系统电气型式试验的超级试验验证能力, 2023H1, 公司重点电力产品销售在欧洲、 拉美、 东南亚、 中东、 北非等市场实现重大突破。 盈利预测、 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公司净利润23.3/28.7/33.6亿元, 同比增长 47.0%/23.5%/16.7%, 对应 EPS 为 0.94/1.17/1.36元, PE 为 15/12/10倍, 基于光通信领域景气度良好, 电力领域政策推进力度充足, 以及公司各领域在手订单充足, 后续业绩增长情况稳定,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A” 评级。 风险提示: 产业政策与市场风险; 海外经营风险; 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
|
|
亨通光电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08-28
|
14.03
|
--
|
--
|
14.62
|
4.21% |
|
14.62
|
4.21% |
-- |
详细
2023年8月24日,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2023年H1公司实现营收231.77亿元,同比增长4.85%,实现归母净利润12.49亿元,同比增长45.27%。同日,公司发布《关于中标海洋能源项目的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陆续中标国内外海洋能源项目,中标总金额为10.15亿元(含税)点评:业绩符合预期,通信和能源稳步发展根据公司公告,公司2023年Q2实现营收收入123.10亿元,同比减少3.48%,环比增长13.28%;实现归母净利润8.54亿元,同比增长65.57%,环比增长116.28%。2023年H1公司在“新基建”“碳达峰、碳中和”“数字中国”等背景下,得益于光通信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以及国家电网建设的稳步推进,相关业务保持了稳步增长。 公司坚持专注于通信网络与能源互联两大核心主业,提供行业领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公司具备集“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一体化的综合能力,进行全球化产业与营销网络布局。 在通信网络方面,公司通过光棒技术的研发升级、整合海洋通信板块、建设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收购全球领先的特种光纤生产商等,进一步强化了在通信行业的产业布局和竞争力。公司以购买华海通信部分股权的方式继续优化整合海洋通信板块股权架构,以提升公司海洋通信、海洋观测、智慧城市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海洋通信、海洋观测科技型企业,全面深化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的战略布局。 在能源互联方面,公司以系统成套解决方案和工程总包为两翼,形成能源互联产业全价值链体系。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紧抓全球海上风电清洁能源的发展机遇,继续深度拓展海上风电产业链,着力海洋产业链平台构建,具备全球海上风电工程服务能力。公司紧抓光通信技术变革,光纤光缆与高速光模块齐头并进2023年H1,受益于海内外通信业的发展,公司光通信业务实现了较快增长。 预制棒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亨通光导研发的新一代绿色光纤预制棒更是有效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瓶颈,填补了国内空白,引领了我国光纤预制棒技术方向,推动了行业向绿色环保转型升级。2022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公司受让第三方战略投资者持有的亨通光导28.60%的股权,亨通光导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有利于公司进一步聚焦通信网络产业,维护核心资产,提高通信网络产业链完整性。 光纤光缆方面,2022年,公司收购了LEONIIndustryHoldingGmbH持有的j-fiberGmbH公司100%股权;2023年H1完成交割。j-fiberGmbH公司拥有近40年的特种光纤研发和制造经验,是全球领先的特种光纤生产商;此次收购将有效提升公司在特种光纤领域的研发能力。2023年,公司积极推动去年以来陆续投运的埃及、印尼、印度等海外光通信产业基地的产能提升;墨西哥光通信产业基地正式投建,公司进一步完善海外本地化产能布局和全球化产业布局。另外公司是中国电信研究院2022年云网融合承载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芯光纤采购项目的独家供应商,为国内多芯光纤(MCF)和空分复用技术(SDM)逐步实现商用奠定了基础,起到了先锋示范作用。 光模块方面,公司入选中国电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T比特级超长跨距光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建设工程(400G高速光模块、100G高速光模块)项目和“低功耗高集成度高性能100G光传输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建设工程(100G、400G高速光模块)项目,成为这两个项目100G、400G光模块唯一提供商。公司在OFC2023现场展示了400G和800G系列产品,包括基于最新硅光方案的400GDR4,以及EML方案的400GFR4、400GLR4和800GDR8等产品。其中,400GDR4硅光模块为全新升级方案,基于6nmDSP和先进硅光子技术平台、优秀的电源设计和领先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该模块在0-70℃温度范围内,可以低于9W的低功耗和低BER性能完美支持2公里的传输距离应用;目前已开放客户评估工作。400G光模块产品涵盖QSFP-DD和QSFP-112两种封装,可全面满足国内外数据中心需求。目前,公司400G光模块产品已在国内外市场获得小批量应用。800G光模块产品在领先交换机设备厂商通过测试,将根据市场情况导入量产。 公司在CPO光电协同封装的布局在国内较早,2021年曾成功推出3.2TCPO工作样机。 由于技术迭代,目前尚在进一步研发过程中。公司深耕海洋通信,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2023年,公司继续深耕全球跨洋海缆通信网络建设业务,系国内唯一具备海底光缆、海底接驳盒、中继器、分支器研发生产制造能力、跨洋通信网络系统解决方案(桌面研究、网络规划、水下勘察与施工许可、光缆与设备生产、系统集成、海上安装沉放、维护与售后服务)提供能力以及跨洋通信网络系统建设能力的全产业链公司。截至2023年H1末,公司全球海底光缆交付里程数已累计突破90,000公里。公司“超长距大容量深海海底光缆系统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攻克了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深海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制,为国家构建自主可控安全的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打下坚实基础。2023年上半年,公司成功完成索马里和安哥拉等项目的交付工作;新增签约墨西哥下加湾、沙特UMJUJ、巴西石油二期等项目;完成Sigmar项目主体施工、Peace新加坡分支、沙特分支、巴西石油等项目设备生产;开展亚太五号Sea-H2X、亚太快链ALC、西哈努克-香港海底光缆项目等大型中继联盟海缆项目的海上勘测和许可申请等工作。截至本2023年H1末,公司拥有海洋通信业务相关在手订单金额约55亿元。 2022年,公司携手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为其设计和建造连接巴西东南部海上油田的29个作业平台的Malha海上油气平台海缆通信系统。现已完成包含海底光缆分线器、海底线路中继器、海底线路分支器和海底光缆等全系列海上油气平台海缆通信系统的核心产品的验收和交付,并计划于2023年四季度建成商用。该系统的成功交付标志着公司在全球海上石油天然气作业平台通信网络领域取得了产品、相关技术以及设计建造能力的新突破,将海底光缆应用于油气领域亦是公司海底通信系统重要场景。 2023年,公司全力推动高端制造业产业园项目一期的建设,深入聚焦海洋信息系统水下特种缆制造。产业基地已于2023年H1内投入运营,完成交付超5500m应用水深的采矿脐带缆;并实现10余条作业型ROV脐带缆的国产化替代。2023年H1,公司加快推进大型国际海洋通信海缆施工船的建设。 跨洋通信运营方面:由公司投资的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全长15,800公里,通过连接中巴跨境陆地光缆,PEACE海缆系统将成为连接中国和非洲、中国和欧洲距离最短的海底光缆路由,并降低时延,满足中国到欧洲、非洲快速增长的国际业务流量需求,促进中国国际海底光缆的发展。公司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的巴基斯坦-埃及-肯尼亚、埃及-法国段已于2022年底顺利投产。2023年H1,该系统项目对外提供国际海缆通信带宽服务;运营半年以来,系统状态良好、通信质量稳定,受到客户普遍好评。基于亚太带宽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及已有目标客户实际需求,2023年H1,公司调整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项目的南非段建设进程,优先增加建设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新加坡延伸段项目,从而将PEACE跨洋海缆通信系统拓展至新加坡,提升现有网络资源价值,构筑成亚欧、亚非国际信息互联大通道,为后续持续耕耘国际海缆运营市场打下良好基础。公司持续加大国内外运营商、国际互联网和内容服务商市场开发力度,已与相关行业主要目标客户群体建立合作关系,并对外提供小颗粒租赁、运营维护等增值服务;依托预留分支、规划新加坡段,构建自主营销网络,扩大市场营销能力和范围。截至2023年H1末,公司拥有在手订单金额超2亿美元。 2023年3月,公司筹划分拆控股子公司亨通海洋光网独立上市,本次分拆亨通海洋光网独立上市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拓宽亨通海洋光网融资渠道,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持续盈利能力。稀缺的海缆龙头,积极构建全球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围绕国家“海洋强国”“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助力全球海上风电清洁能源的建设,继续深度拓展海上风电产业链,着力海洋产业链平台构建,不断提供具备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全力打造国际一流海洋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同时除了在电网市场继续发稀缺的海缆龙头,积极构建全球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围绕国家“海洋强国”“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助力全球海上风电清洁能源的建设,继续深度拓展海上风电产业链,着力海洋产业链平台构建,不断提供具备强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全力打造国际一流海洋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同时除了在电网市场继续发力,进一步巩固在国网、南网的市场地位,将同时做好新能源、轨道交通、电气装备、重大基础设施等行业市场开发,推进公司向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战略转型。截至2023年H1末,公司拥有海底电缆、海洋工程及陆缆产品等能源互联领域在手订单金额约170亿元。 海上风电业务方面,面对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的运营需求,公司已形成了从产品到系统解决方案,到工程运维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公司拥有完善海上风电系统解决方案及服务能力,形成了从海底电缆研发制造、运输、嵌岩打桩、一体化打桩、风机安装、敷设到风场运维的海上风电场运营完整产业链。 海风项目方面,至2023年H1,公司持续中标国内外海上风电和海洋油气项目,在手订单充足;分别中标了浙江启明海洋电力工程2022年第六批招标项目、广东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300MW增容项目、泰国中压海缆项目、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U场址一期450MW项目、尼日利亚中压海缆采购项目、临高海上风电场项目、广东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300MW增容海上工程项目、浙能台州1号海上风电场项目、浙江嵊泗风机大部件优化施工项目等海上风电项目;斩获曹妃甸12-1南油田扩建项目、乌石油田群开发工程项目等海洋油气项目目。其中公司参建的广东明阳阳江青洲四项目Ⅰ标段导管架基础沉桩施工顺利完成,该项目是公司自主基础施工的国内近海深水区离岸最远的海上风电项目。且公司海缆首次进入墨西哥市场,使连接坎昆地区两座岛屿的电力海缆连网项目成功敷设并网运行。 2023年8月24日,公司发布《关于中标海洋能源项目的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亨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及亨通世贸有限公司陆续中标国内外海洋能源项目。公司控股子公司收到项目《中标通知书》,确认中标了“华能海南分公司临高海上风电场项目”;签署了“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U场址一期450MW项目”“乌石油田群开发工程项目”“曹妃甸12-1南油田扩建项目”“尼日利亚中压海缆采购项目”“国家电投广东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300MW增容海上工程项目”“湛江徐闻海上风电场项目EPC总承包Ⅰ标项目”等海洋能源项目合同。中标总金额为10.15亿元(含税)。 海风建设方面,公司正投资建造一艘新一代深远海大型风机安装船,建成后可实现在70m以内水深进行海上风电机组的吊装及风机基础施工作业,安装风电机组将可覆盖至20兆瓦,以满足国内外海上风电大容量、深远海施工需求并提升公司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将持续通过能力提升、区域布局,继续提高行业竞争力。公司的海底电缆生产基地目前位于苏州常熟的亨通国际海洋产业园;产业园毗邻长江,拥有码头资源,交通便利。 2023年H1,公司已按计划加快推进在江苏射阳布局的海底电缆生产基地建设;同时,推动揭阳海洋能源生产基地的项目建设。 智能电网业务方面,随着国内以特高压为主的电网建设再次提速,公司持续强化在高压电力传输领域的市场地位和服务能力,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超高压测试研发中心,配置超高压直流耐压测试系统、超高压串联谐振局放耐压测试系统等全套带载试验能力,标志着公司具备了目前国际国内最高电压等级的1000kVAC和±1100kVDC的电缆系统电气型式试验的超级试验验证能力。2023年H1,公司重点电力产品销售在欧洲、拉美、东南亚、中东、北非等市场实现重大突破。 2023年H1,公司重点电力产品销售在欧洲、拉美、东南亚、中东、北非等市场实现重大突破。同时,公司继续全面展开与国网、南网、五大发电集团等各大输配电、发电能源商在综合能源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巩固现有主营业务市场份额;并重点向特种电缆分布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筑、轨道交通、新能源及电气装备等市场深度转型。公司瞄准“铝代铜”发展趋势,推动在山东滨州的高端铝及铝合金电缆项目建设。该项目主要定位于生产220KV及以下以铝及铝合金芯为主的电力、新能源、海洋能源、大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等节能环保型特种电力电缆,并满足IEC、CE、UL、TUV等国际标准,待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公司立足国内、面向全球的重要新能源线缆制造研发基地。 新能源汽车方面,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新能源智能连接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的制造与研发,汽车电缆、高压线束及充电产品已经入围配套Benz、AUDI、上汽、一汽、东风、蔚来、小米、零跑等国内外主流主机厂、传统和新兴车企。2023年H1,公司自主研发液冷充电技术,并成功发布试点。 积极拓展智慧城市业务,在手订单充沛2023年上半年,公司进一步完善在全国的智慧城市业务布局,继续稳固东莞、深圳、天津、合肥、西安为代表的业务根据地,深入建设全面的项目运作能力和解决方案能力。深入建设交付技术能力和研发能力,建设自研产品的服务交付能力,形成海纳数据中台、富媒体一体机等产品研发交付一体化服务能力;将智慧城市、智慧港口等优势行业领域的成功经验加以快速复制;在园区、能源、政务、煤炭等领域实现点状突破。2023年H1内,新增签约合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廉江市养殖场及江河水质智慧监管平台、智慧东疆建设项目、深圳地铁管理云项目等项目;借助于“人工智能”的东风,新增签约合肥AICC等多个智能算力中心项目;除了立足于本土市场,海外总集业务持续开拓,聚焦非洲,发展亚太。截至2023年H1末,公司拥有智慧城市业务相关在手订单金额约30亿元。 公司全球化运营,重视海外市场开拓2023年7月,公司拟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亨通光电国际收购联营企业PTVokselElectricTbk约42.97%股份并与相关股东达成初步意向。PTVoksel于1971年成立于雅加达,于1990年在印度尼西亚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电缆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公司目前间接持有其约30.08%的股份。在前期推进印尼市场光通信行业布局的基础之上,公司拟通过继续收购PTVoksel部分股权实现对其控股,进一步加强公司在电力领域的印尼本地化能力建设;完善公司通信和能源两大领域在印尼及东南亚市场的布局,以进一步巩固公司全球化战略,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国际品牌价值。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国内光电缆龙头企业,专注于通信网络与能源互联两大核心主业,随着光通信行业和能源业务的发展,未来成长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13亿元、28.39亿元、35.42亿元,当前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5.13倍、12.33倍、9.8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通信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海洋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分拆上市进度不及预期
|
|
|
亨通光电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07-19
|
15.81
|
--
|
--
|
15.63
|
-1.14% |
|
15.63
|
-1.14% |
|
详细
事件:7月 13日,公司发布 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增公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1.61-13.33亿元,同比增长 35%-55%,业绩超预期。 通信与能源共振,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公司在“新基建”“碳达峰、碳中和”等背景下,国家电网和新能源基础建设稳步推进,2023年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 7.66-9.38亿元,同比增长 48%-82%,环比增长 94%-137%。主要得益于:1)受惠于国内 5G 网络、物联网、大数据的继续发展,推动通信网络传输能力的持续建设;2)公司通信和能源领域核心产品技术研发及成本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推动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公司通信与能源俩大业务板块有望持续驱动公司业绩快速发展。 海光缆招标持续落地,光通信与海洋通信加速发展。1)持续推进光通信网络建设布局。2023年 5月 10,公司中标中国电信 2023年干线光缆建设工程(第一批)光缆及配套采购项目光缆接头盒标包项目;6月 6日,中标中国移动蝶形光缆产品集采项目。随着国内市场光纤光缆招投标复苏回暖,公司持续中标光缆产品项目,有望助力公司业绩发展。2)打造全球跨洋通信系统集成领军者。2023年 6月 5日,公司子公司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成功中标中广核阳江南鹏岛海上风电项目,该项目为国内一次性核准的最大单体海上风电项目,体现了公司在海洋能源领域的综合技术实力,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和巩固公司在海洋能源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我们认为,公司深耕光通信与海洋通信领域,随着在手订单的不断增加与行业景气度的回暖,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产能建设持续推进,着力打造全球能源互联服务体系。1)海洋能源方面,公司不断提升海上风电产业链系统解决方案整体实力,已形成从产品到系统解决方案,到工程运维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根据公司 2022年年报称,2023年公司将加快射阳海底电缆生产基地建设,争取一期于 2023年下半年投产并推动揭阳基地项目建设;2)智能电网方面,公司 2023年将重点发力新能源汽车线束、电气装备缆等细分领域,继续全面展开与国网、南网、五大发电集团等各大输配电、发电能源商在综合能源领域的合作,做好新能源、轨道交通等行业市场开发。我们认为,公司海洋能源基地下半年有望投产,同 时在智能电网、新能源等新兴行业的加速拓展,持续看好公司能源板块未来发展。 盈 利 预 测 与 投 资 评 级 : 我 们 预 测 公 司 2023-2025年 归 母 净 利 润 为22.97/28.13/32.1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7/14/12倍,鉴于公司所处光电行业发展景气度高,未来业绩有望实现高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市场发展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拓展风险。
|
|
|
亨通光电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07-18
|
15.95
|
--
|
--
|
15.81
|
-0.88% |
|
15.81
|
-0.88% |
|
详细
事件:_2023年7月 13日, 公司发布 2023年业绩预增公告, 预计 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1.6亿元到 13.3亿元,同比增加 35%到 55%; 预计 2023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1.1亿元到 12.9亿元, 同比增加24.94%到 45.50%。 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 通信网络与能源建设推动业绩增长根据公司公告, 公司 2023年 Q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7.66亿元到 9.38亿元, 同比增长 48.48%到 81.92%, 环比增长 93.96%到 137.51%, 取中值 8.52亿元, 同比增长 65.15%, 环比增长 115.74%; 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7.45亿元到 9.27亿元, 同比增长 29.60%到 61.25%, 环比增长 106.43%到 156.85%, 取中值 8.36亿元, 同比增长 45.43%, 环比增长 131.64%。 营收端, 在“新基建”“碳达峰、 碳中和” 等背景下, 国家电网和新能源基础建设稳步推进; 同时国内 5G 网络、 物联网、 大数据的继续发展,“东数西算” 的部署、 人工智能的应用发展等推动了通信网络传输能力的持续建设, 公司利用自身综合优势, 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带动相关业务保持了较快增长, 市场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并实现营收增长。 利润端, 公司通信和能源领域核心产品技术研发及成本管控能力进一步加强, 期间费用率得到良好控制, 推动盈利能力提升。 我们认为公司坚持专注于通信网络与能源互联两大核心主业, 提供行业领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公司具备集“设计、 研发、 制造、 销售与服务”为一体的综合能力, 进行全球化产业与营销网络布局, 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数字经济的发展和新能源建设的推进。
|
|
|
亨通光电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04-27
|
14.74
|
--
|
--
|
15.35
|
3.58% |
|
15.98
|
8.41% |
|
详细
事件:2023年4 月 25 日,公司发布 2022 年年报和 2023 年一季报,2022 年公司实现营收464.64 亿元,同比增长12.58%,实现归母净利润15.84 亿元,同比增长10.25%;2023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08.67亿元,同比增长16.20%,实现归母净利润3.95 亿元,同比增长14.82%。 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通信和能源双线发展根据公司公告,公司2022 年Q4 实现营收收入118.12 亿元,同比增长3.07%,环比减少5.86%;实现归母净利润1.64 亿元,同比增长35.95%,环比减少70.70%。2022 年公司在“新基建”“碳达峰、碳中和”“数字中国”等背景下,得益于光通信行业量价齐升、行业供需格局持续改善,以及国家电网建设的稳步推进,带动相关业务保持了较快增长。 公司坚持专注于通信网络与能源互联两大核心主业,提供行业领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公司具备集“设计、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一体化的综合能力,进行全球化产业与营销网络布局。 在通信网络方面,公司通过光棒技术的研发升级、整合海洋通信板块、建设 PEACE 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收购全球领先的特种光纤生产商等,进一步强化了在通信行业的产业布局和竞争力。公司以购买华海通信部分股权的方式继续优化整合海洋通信板块股权架构,以提升公司海洋通信、海洋观测、智慧城市业务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海洋通信、海洋观测科技型企业,全面深化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的战略布局。 在能源互联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特高压输电装备、直流输电装备、海上风电等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以高端核心产品和装备为龙头,以系统成套解决方案和工程总包为两翼,形成能源互联产业全价值链体系。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紧抓全球海上风电清洁能源的发展机遇,继续深度拓展海上风电产业链,着力海洋产业链平台构建,具备全球海上风电工程服务能力。 公司紧抓光通信技术变革,光纤光缆与高速光模块齐头并进2022 年内,公司光棒、光纤、光缆等主要通信产品的产销量均实现同比增长。此外,2021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运营商招标和海外市场均呈现量价齐升的趋势,光通信行业在国内外均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公司 2022 年光通信业务实现了较快增长。 预制棒方面:公司控股子公司亨通光导掌握了光纤预制棒制造的多项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新一代绿色光纤预制棒有效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的瓶颈。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月期间,公司受让第三方战略投资者持有的亨通光导 28.60%的股权,亨通光导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有利于公司进一步聚焦通信网络产业,维护核心资产,提高通信网络产业链完整性。 光纤光缆方面,2022 年,公司收购了 LEONI Industry Holding GmbH 持有的 j-fiber GmbH公司 100%股权;并已于近期完成最终交割。j-fiber GmbH 公司拥有近 40 年的特种光纤研发和制造经验,是全球领先的特种光纤生产商;此次收购将有效提升公司在特种光纤领域的研发能力,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全球化产业布局。此外公司中标中国电信研究院 2022 年云网融合承载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多芯光纤采购项目,成为该项目多芯光纤产品的独家供应商。 光模块方面,公司入选中国电信国家重点研发计划“T 比特级超长跨距光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建设工程(400G 高速光模块、100G 高速光模块)项目和“低功耗高集成度高性能 100G 光传输系统研究与应用示范”建设工程(100G、400G 高速光模块)项目,成为这两个项目 100G、400G 光模块唯一提供商。公司 2021 年成功发布量产版 400G QSFPDDDR4 硅光模块和基于 EML 的 800G QSFP-DDDR8 光模块;2022 年内,公司发布了基于 EML 的 800G QSFP-DD 2×FR4 光模块,进一步丰富了其 400G 和 800G 高速光模块系列,已发布产品公司均已开放客户评估工作。目前,公司 400G 光模块产品已在国内外市场获得小批量应用。800G 光模块产品在领先交换机设备厂商通过测试,但尚未量产。 此外,公司在 CPO 光电协同封装的布局在国内较早,2021 年曾成功推出 3.2T CPO 工作样机。由于技术迭代,目前尚在进一步研发过程中。 公司深耕海洋通信,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2022 年内,公司继续深耕全球跨洋海缆通信网络建设业务,系国内唯一具备海底光缆、海底接驳盒、中继器 Repeater、分支器 Branching Units 研发生产制造能力、跨洋通信网络系统解决方案(桌面研究、网络规划、水下勘察与施工许可、光缆与设备生产、系统集成、海上安装沉放、维护与售后服务)提供能力以及跨洋通信网络系统建设能力的全产业链公司。 截至2022 年末,公司全球海底光缆交付里程数已累计突破65,000 公里。公司“超长距大容量深海海底光缆系统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攻克了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深海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制,为国家构建自主可控安全的海底光缆通信系统、实施“海洋强国”战略打下坚实基础。2022 年,公司按约保质完成了菲律宾SCIP-I 和CDSCN、安哥拉UNSC、巴西亚马逊Infovia 等项目的交付。2022 年内,公司海洋通信业务在亚太、拉美、中东、非洲等区域全面突破,新增签约ALC 大型中继联盟海缆项目、菲律宾SCIP-II 期、马尔代夫DSCoM 等项目。截至2022 年12 月末,公司拥有海洋通信业务相关在手订单金额约52.91亿元。 2022 年,公司携手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为其设计和建造连接巴西东南部海上油田的29 个作业平台的Malha 海上油气平台海缆通信系统。现已完成包含海底光缆分线器、海底线路中继器、海底线路分支器和海底光缆等全系列海上油气平台海缆通信系统的核心产品的验收和交付,并计划于2023 年四季度建成商用。该系统的成功交付标志着公司在全球海上石油天然气作业平台通信网络领域取得了产品、相关技术以及设计建造能力的新突破,将海底光缆应用于油气领域亦是公司海底通信系统重要场景。 2022 年内,公司高端制造业产业园项目一期开始规划建设,拟同步深入聚焦海洋信息系统水下特种缆制造。未来,公司将继续围绕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持续优化跨洋海底光缆整体解决方案,提升产品竞争力及可持续交付的能力,通过与运营商、ISP 合作推动新业务模式。 跨洋通信运营方面:由公司投资的 PEACE 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全长 15,800 公里,通过连接中巴跨境陆地光缆,PEACE 海缆系统将成为连接中国和非洲、中国和欧洲距离最短的海底光缆路由,并降低时延,满足中国到欧洲、非洲快速增长的国际业务流量需求,促进中国国际海底光缆的发展。2022 年内,公司 PEACE 跨洋海缆通信系统运营项目顺利推动。在前期陆续完成骨干线路登陆合作开发,积极开展和推进相关海底光缆、设备生产制造和系统集成,登陆站设备安装和测试、海上施工等工作的基础上,该项目巴基斯坦-埃及-肯尼亚、埃及-法国段已建设完毕并按计划于2022 年内投入运营。基于亚太带宽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及已有目标客户实际需求,2022 年内,公司调整 PEACE 跨洋海缆通信系统项目的南非段建设进程,优先增加建设 PEACE 跨洋海缆通信系统新加坡延伸段项目,从而将PEACE 跨洋海缆通信系统拓展至新加坡,提升现有网络资源价值,构筑成亚欧、亚非国际信息互联大通道,为后续持续耕耘国际海缆运营市场打下良好基础。除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外,公司目前还与一些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主流运营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公司可提供包括带宽销售、运营维护以及其他增值服务。截至2022 年末,公司签订了合计约 2.03 亿美元的预售订单。 稀缺的海缆龙头,积极构建全球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公司围绕国家“海洋强国”“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战略,继续深度拓展海上风电产业链,着力海洋产业链平台构建,致力于成长为国际一流海洋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同时继续全面展开与国网、南网、五大发电集团等各大输配电、发电能源商在综合能源领域的合作,进一步巩固在国网、南网的市场地位,同时做好新能源、轨道交通、电气装备、重大基础设施等行业市场开发,推进公司向能源互联解决方案服务商战略转型。截至2022 年末,公司拥有海底电缆、海洋工程及陆缆产品等能源互联领域在手订单金额 167.54 亿元。 海上风电业务方面,面对海上风电全生命周期的运营需求,公司已形成了从产品到系统解决方案,到工程运维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公司拥有完善海上风电系统解决方案及服务能力,形成了从海底电缆研发制造、运输、嵌岩打桩、一体化打桩、风机安装、敷设到风场运维的海上风电场运营完整产业链。海风项目方面,2022 年,公司持续中标国内外海上风电和海洋油气项目,在手订单充足,综合技术能力领先。公司中标了越南金瓯、沙特红海、墨西哥、泰国 PEA 等海外项目;龙源射阳 100 万千瓦海上风电、揭阳神泉二海上风电场、中广核新能源海缆检测及维修、国家电投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Ⅴ场址 500MW 项目、华能汕头勒门(二)海上风电场、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 A 场址工程以及三峡阳江青州 5/7 等国内海上风电项目;斩获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老油田改造、绥中-锦州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等国内海洋油气项目。海风建设方面,公司正投资建造一艘新一代深远海大型风机安装船,建成后可实现在 70m 以内水深进行海上风电机组的吊装及风机基础施工作业,安装风电机组将可覆盖至 20 兆瓦,以满足国内外海上风电大容量、深远海施工需求并提升公司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将持续通过能力提升、区域布局,继续提高行业竞争力。公司的海底电缆生产基地目前位于苏州常熟的亨通国际海洋产业园;产业园毗邻长江,拥有码头资源,交通便利。此外,公司已在江苏射阳布局新的海底电缆生产基地,一期计划于 2023 年下半年实现投产。2022 年内,公司在揭阳的海洋能源生产基地顺利动工,该基地建成后将主要生产海洋装备产品。 特高压业务方面,随着国内以特高压为主的电网建设再次提速,公司持续强化在高压电力传输领域的市场地位和服务能力,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超高压测试研发中心,配置超高压直流耐压测试系统、超高压串联谐振局放耐压测试系统等全套带载试验能力,标志着公司具备了目前国际国内最高电压等级的 1000kV AC 和±1100kV DC 的电缆系统电气型式试验的超级试验验证能力。2022 年内,公司为白鹤滩—浙江±800 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提供了特高压传输解决方案;交付乌兹别克斯坦独立电站项目 500kV 超高压陆缆,并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全方位的商务、物流保障,进一步提升了亨通在中亚市场的品牌影响力。 在电力特种产品方面,公司除了在电网市场继续发力,通过差异化市场竞争,重点向特种电缆分布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筑、轨道交通、新能源及电气装备等市场深度转型,在细分特种电缆领域及海外高端市场取得突破。2022 年,公司在联合采筑电商平台供应商评选中荣获最高评测等级 SCI 3 星,在绿色建筑领域的综合实力获得了行业的高度认可。2022 年内,公司为北京冬奥会提供的电力产品解决方案服务覆盖八个冬奥会重点场馆。 此外,公司瞄准“铝代铜”发展趋势,2022 年内启动实施山东滨州高端铝及铝合金电缆项目建设,项目主要定位于生产 220KV 及以下以铝及铝合金芯为主的电力、新能源、海洋能源、大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等节能环保型特种电力电缆,并满足 IEC、CE、UL、TUV 等国际标准,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公司立足国内、面向全球的重要新能源线缆制造研发基地。 公司还致力于成为全球新能源智能连接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专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产品的制造与研发,汽车电缆、高压线束及充电产品已经入围、配套 Benz、AUDI、上汽、一汽、蔚来、小米、零跑等国内外主流主机厂、传统和新兴车企,以“轻量化、智能化、便捷化”为方向,为新能源电动汽车客户提供更好的线路连接使用体验及解决方案。 公司全球化运营,重视海外市场开拓公司不断完善通信网络和能源互联产业的全球营销网络建设及产业布局。近年来公司已在欧洲、南美、南亚、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地区进行通信网络和能源互联产业布局,产业覆盖五大洲。公司海外产业布局不断完善,2022 年以来,埃及、印尼、印度等海外光通信产业基地陆续投产;目前公司累计海外产业基地 11 个,全球化运营、市场竞争力及品牌价值不断提升。2022 年内,公司海外出口业务快速增长,重点高端产品销售在欧洲、中北美洲市场实现突破,在中东签约首个海缆工程总包项目。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多领域技术保持行业领先公司不断推进 IPD 研发体系建设,优化研发全流程设计,建立高效高质的研发组织和研发信息化平台。在 5G 光纤通信、量子保密通信、硅光模块、海洋超高压直流输电、海上风电工程与运营等领域拥有行业领先技术。公司拥有 1 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 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 个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 个院士工作站、7 个国家 CNAS 认可及省重点实验室、40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25 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工业设计中心获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荣誉称号。公司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申报发明专利,截至2022 年末,亨通光电累计发布各类国际、国内标准 364 项,授权发明专利 1010 项,PCT 国际专利 197 项。2022 年,公司持续加大在光通信、海洋通信、海洋能源等板块的研发,研发投入 196,720.51 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8.79%,研发投入居行业前列。 在通信网络领域,公司获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的“光纤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系行业内首家获得此项评定的企业。2022 年内,公司获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的中国专利优秀奖;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的“2021 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2021 年度工信部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荣誉称号;获得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授予的“江苏省 5G 全连接工厂”称号;亨通光电体系内多家子公司荣获省级“专精特新”系列相关奖项;成功发布 800G QSFP-DD 2×FR4 光模块;400G 光模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获得小批量应用。亨通光导和亨通光纤共同完成的“新一代有机硅光纤预制棒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亨通光纤“CALMCom?品牌光纤”荣获 2021 年度讯石英雄榜“光通信最具竞争力产品”奖项;“多芯少模光纤大容量光互联核心器件与系统研发”项目成功获批 2022 年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产业前瞻与关键核心技术)立项;亨通光纤还获评江苏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新一代光纤预制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在海洋通信方面,公司超长距大容量深海海底光缆系统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在第二届世界光子大会(AOPC 2021)暨第七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奖颁奖典礼上荣获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一等奖,彰显在海洋通信领域的领先水平和前沿科学技术的引领能力;公司“海底光缆系统”在获得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之后再次获得国家级荣誉。亨通海洋和华海通信双双荣获国家“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公司发布全球首个 32 纤对海底通信中继器原型机和 32 纤对中继海底光缆,推动行业进入Petabit 级超大容量系统传输时代;发布全球首个中继海缆系统 18kV 供电方案,引领海洋通信行业 SDM 技术变革;建设全球首个 16 纤对中继海底光缆系统。2022 年内,亨通海洋成功入选江苏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试点单位;顺利通过江苏省工程中心验收;获得苏州顶尖人才(团队)授牌;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进一步增强海洋通信核心竞争力,更好地组织海洋通信设备、工程及技术的研发,公司牵头成立的江苏深远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在2022 年内成功通过省级专家论证会。 在海洋观测方面,公司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海洋生态环境水下有缆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规范》已获审核通过,待发布。公司独立承建的上海海洋环境监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与上海海洋大学联合筹建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于 2021 年末通过验收。 2022 年内,公司承研的中海油项目——基于光纤通信的水下数据传输系统(SRM)完成了DNV 船级社的设计验证、建造验证以及海试,标志着 SRM 水下路由器的国产化进程在国内油气行业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在能源互联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第四代超柔矿物绝缘防火电缆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0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实现国际领先水平,500kV 交联聚乙烯绝缘海底电缆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得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随着全球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发展,海底电缆产品向深远海、高电压、经济性、国际化、综合工程服务发展,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和科研合作具备 500kV 交流海陆缆系统、±535kV 直流海陆缆系统、330kV/220kV/66kV 三芯大截面铜芯/铝芯海底电缆系统等高端装备的设计、制造及工程服务能力,同时具备 500kV 及以下交直流海缆软接头技术。早在 2018 年,公司就为国家电网舟山项目交付了单根 18.15kM 交流 500kV 海底电缆。亨通高压荣获 2022 年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其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浮式海上风电用动态缆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致力于深远海动态缆技术开发,成功研制 35kV 与 66kV 动态海缆系统;目前该计划成果已成功安装应用于国内首台深远海漂浮式风电机组“扶摇号”,公司是该项目的唯一海底电缆供应商及敷设承建商。 2022 年,亨通力缆进入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的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名单。亨通特导“特高压超强耐热铝合金特种导线研发与产业化”及亨通智网“电气化铁路用光纤复合承力索及其智能化应用方案”项目被列入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导向计划(2022 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类项目。亨通特导参与的“新型铝包镍钼合金钢芯耐热铝合金导线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在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新技术评选大会上荣获 2021 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亨通力缆与合作方凭借着“高压电力系统特种光纤在线监测传感器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得 2022 年第八届“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科技创新奖”一等奖;荣获“2022 年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称号;“防火类特种电缆”荣获国家“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等荣誉。 此外,公司电力用非金属阻燃光缆、电力用预制光缆、自动巡检预警系统三项新技术及产品通过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2021 年新技术评估。亨通光电新品鉴定会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召开,涉及研发的超高压海缆传输、风力发电、智能预警等多个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得到来自电力、能源行业专家一致认可。根据鉴定意见,8 项新产品、新技术中有 2 项具备国际领先水平、4 项具备国际先进水平、2 项具备中国领先水平。 公司建立长效奖励机制,绑定核心人才公司已完成两期员工持股奖励方案,奖励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骨干、海内外一线优秀市场人员及突出贡献人员。2022 年度内公司顺利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来源为公司回购专用账户持有的 960 万股公司股票,涉及公司部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和技术业务骨干共 246 人。公司通过制定具有约束性的业绩考核目标、多批次的分期解锁机制,对持股计划设定了公司层面和个人层面业绩考核要求和长期服务要求,以进一步激发核心骨干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潜能,稳定和鞭策核心骨干员工,提高员工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国内光电缆龙头企业,专注于通信网络与能源互联两大核心主业,随着海上风电的高景气发展,光通信行业的逐步复苏,未来成长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13 亿元、28.71 亿元、36.02 亿元,当前收盘价对应PE 分别为15.61 倍、12.58 倍、10.02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通信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海洋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分拆上市进度不及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