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迅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5-04-03
|
45.80
|
--
|
--
|
48.37
|
5.61% |
-- |
48.37
|
5.61% |
-- |
详细
事件描述3月25日,公司发布最新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不超过1507万股(占总股本1.9%),授予价28.27元/股。此次激励覆盖985名核心人员,包括董事、高管、中层及技术骨干。 事件评论股权激励有利于激励核心骨干,驱动后期增长动能:此次激励计划首次及预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各年度公司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3年业绩为基数,2025年/2026年/2027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6%/7%/8%,且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对标企业75分位值;2025年/2026年/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9%,且不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对标企业75分位值;2025年/2026年/2027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不低于23%。公司此次业绩考核目标中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目标和2023年发布的股权激励类似,但新增了同行业平均水平或对标企业的要求,业绩考核强度有所提升。 国内云商Capex投入强劲,数通光模块需求爆发:24Q4国内云商Capex增速大幅提升,例如阿里巴巴24Q4的Capex(PPE采购口径)达到314亿元,同比增长319%,环比增长78%,2024全年Capex达到705亿元,同比增长254%;腾讯24Q4的Capex(季报披露口径)达到366亿元,同比增长386%,环比增长114%,2024全年Capex达到768亿元,同比增长221%。从营收、净利润、自由现金流等多维度数据来看,海外四大云商(谷歌、亚马逊、Meta、微软)Capex力度明显大于国内BAT(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结合此轮AI带来的扩张周期β,无论是海外还是国内Capex力度均有提升空间,但国内处于历史底部,且提升空间更大。自2020年以来国内云商经历了营收增速放缓+盈利能力下行的双重压制,之后的Capex进入下行期。但23年以来,国内云商盈利能力有所好转,受此轮AI带来的算力扩建浪潮,呈现明显的复苏迹象。 公司国内数通市场竞争力强,光芯片及硅光方向布局充分:结合Omdia数据,2023Q2-2024Q1周期内,公司在全球光器件市场的占有率为5.8%,全球排名第四。AI算力增长刺激数通产品需求的激增,并将替代数字经济成为新的市场发展动力。公司在国内大型云厂商客户(阿里、腾讯、百度、字节)中份额较高。此外,公司目前是国内少数对光芯片具备战略研发能力的厂商,年产能非常可观,是国内少数量产25G以下DFB芯片的厂商,并持续突破50GVCSEL/100GPAM4EML光芯片等高端产品。23年以来,伴随AI驱动的行业需求爆发,光芯片持续出现短缺,公司自给能力成为其拿单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公司拥有国内稀缺的硅光芯片平台且牵头组建的国家创新中心专设硅光研发线。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发布股权激励有利于激励核心骨干,驱动后期增长动能。国内云商Capex投入强劲,24Q4阿里巴巴及腾讯的Capex均实现高三位数增长,带动数通光模块需求爆发,公司国内数通市场竞争力强,光芯片及硅光方向布局充分。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7.86亿元、10.28亿元、13.63亿元,对应同比增速27%、31%、33%,对应PE46倍、35倍、26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云商投入AI大模型力度不及预期;2、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
|
|
光迅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4-11-04
|
45.50
|
--
|
--
|
52.20
|
14.73% |
|
60.80
|
33.63% |
|
详细
事件:2024年10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3.78亿元,同比增长24.29%;归母净利润4.64亿元,同比增长11.97%。 Q3单季度营业收入为22.68亿元,环比增长24.68%,归母净利润为2.55亿元,环比增长94.49%。国内数通侧需求实现兑现,业绩超预期。 营收及归母净利润稳定增长,业绩略超预期。2024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53.78亿元,同比增长24.29%;归母净利润达4.64亿元,同比增长11.97%。Q3单季度营业收入为22.68亿元,环比增长24.68%,归母净利润为2.55亿元,环比增长94.49%。国内数通需求兑现,公司业绩超预期。 受益于高速率数通产品出货及规模效应,归母净利率超预期。前三季度归母净利率为8.36%,同比下降0.95pct;毛利率23.71%,同比增长1.91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53%/2.01%/9.48%,销售/管理费用率同比变化0.43/-0.32pct,研发费用率无变化。Q3单季度归母净利率为11.26%,环比增长4.04pct;毛利率为25.10%,环比增长2.30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48%/1.60%/8.70%,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环比变化0.46/-0.22/-0.29pct。受益于高速率数通产品出货及规模效应,产品结构改善费用率下降,盈利能力超预期。 公司产能持续提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AI驱动下游互联网厂商的需求增长,国内需求处于较高水平。公司积极进行产能扩张,高速率光模块出货带动盈利能力提升。目前公司800G光模块已批量出货,产能处于爬坡阶段,1.6T光模块已具备小批量价交付能力,正在推进送样和客户验证进度。公司在DFB、EML、硅光等光芯片方面均有布局,自研高端光芯片在一些产品上开始小批量商用,公司对高端光芯片的投入有望带动毛利率进一步提升。 全球市场占有率较高,国内客户资源优质。根据omdia的数据,2023Q2—2024Q1周期内光迅科技在全球光器件市场的占有率为5.8%,全球排名第四。 光迅在国内大型云厂商客户中份额较高,随着国内互联网市场的发展,未来国内大型云厂商在全球范围中的资本开支比例有望提升,光迅作为受益者,市场份额有望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数通模块龙头,持续与运营商及头部互联网厂商深化合作。随着国内AI需求订单持续落地,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加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5/26年实现营业收入79.44/107.28/127.11亿元,同比增长31%/35%/18%;实现归母净利润8.16/11.82/15.14亿元,同比增长32%/45%/28%。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AI及数通领域需求不及预期、新领域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国际贸易争端风险。
|
|
|
光迅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4-11-01
|
43.89
|
--
|
--
|
52.20
|
18.93% |
|
60.80
|
38.53% |
|
详细
事件: 10月 29日,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53.78亿元,同比增长 24.29%,实现归母净利润 4.64亿元,同比增长 12.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54亿元,同比增长 29.97%。从 24Q3单季度来看,实现营收22.68亿元,同比增长 49.99%,环比增长 24.68%,实现归母净利润 2.55亿元,同比增长 45.76%,环比增长 94.4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48亿元,同比增长 75.66%,环比增长 85.57%。 三季度业绩高增,盈利能力提升显著: 24Q3单季度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同比增长 49.99%和 45.76%,环比增长 24.68%和 94.49%, AI 需求高企拉动数通光模块需求,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核心助力。在业绩高增的同时,数通高毛利产品出货占比的提升助力公司盈利能力提升显著。毛利率方面, 24Q3单季度为 25.10%,同比提升 3.19pct,环比提升 2.30pct,净利率方面, 24Q3单季度为 11.16%,同比小幅下降 0.43pct,环比提升 4.41pct。费用率方面整体控制良好, 24Q3单季度销售费用率为 2.48%,同比提升 0.07pct,管理费用率为 1.60%,同比下降 0.99pct,研发费用率为 8.70%,同比提升 0.28pct。存货方面,三季度末为 40.06亿元,较二季度末环比大幅提升 34.11%。 数通领域持续发力,前沿技术前瞻布局,聚焦打开未来成长天花板: 公司数通光模块/光芯片产品矩阵丰富,除了传统产品,在最前沿的 1.6T 光模块领域公司同样深度布局,继 2023年发布 1.6T OSFP-XD 光模块后,在今年的 OFC 展和 CIOE 展上分别推出了硅光版本的 1.6T OSFP 光模块和单通道 200G 的 1.6TOSFP224光模块。对于 AI 带来的数据中心(DCI)需求增长,公司可提供包括光放大器 EDFA、 WSS、合分波 MUX/DEMUX(AWG/AWG+Interleaver)、光监控 OCM 和 OTDR、线路保护 OLP,以及线路侧相干 DCO 模块等用于 DCI 的全系列光器件解决方案。 此外,针对 OCS 全光交换技术路径,公司今年也创新发布了 OCS 全光交换机,助力推动 AI 算力集群网络架构的技术革新。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4~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08/11.04/15.05亿元,对应 PE 为 46/30/22倍。公司是国内稀缺的光芯片/器件/模块/子系统领域全覆盖的供应商,数通光模块领域产品全覆盖&光芯片自主可控,当前 AI 需求高企提振高端数通光模块需求,公司有望核心受益。此外,骨干网 400G 升级、AI 带来的数据中心互联(DCI)需求提升、接入网 25G/50G PON 逐步引入商用、量子通信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也都将为公司提供重要的发展机遇。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电信市场/数通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产品价格降幅大
|
|
|
光迅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4-10-31
|
39.66
|
--
|
--
|
52.20
|
31.62% |
|
60.80
|
53.30%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4年三季报,同环比利润大幅提升。24Q1-Q3实现收入53.78亿元,同比+24.29%;归母净利润4.64亿元,同比+12.26%;扣非净利润4.54亿元,同比+29.97%。24Q1-Q3毛利率23.71%(同比+1.91pcts),归母净利率8.63%(同比-0.92pcts)。单Q3来看,24Q3收入22.68亿元,同比+49.99%,环比+24.68%;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45.76%,环比+94.49%;扣非净利润2.48亿元,同比+75.66%,环比+85.57%。24Q3毛利率25.10%(同比+3.19pcts,环比+2.30pcts),归母净利率11.26%(同比-0.33pcts,环比+4.04pcts)。 加大研发和销售投入、提升备货应对需求。24Q3公司研发费用1.97亿元,同比+55.05%,研发费用率8.70%,同比+0.28pcts;销售费用率2.48%,同比+0.07pcts;管理费用率1.60%,同比-0.99pcts;财务费用率-0.91%,同比+1.64pcts。24Q1-Q3销售费用同比+49.45%,主要系开拓市场,增加资源投入所致。24Q3末存货40.06亿元,同比+102.73%;应付账款23.77亿元,同比+95.25%;应付票据11.58亿元,同比+36.30%;合同负债1.31亿元,同比+65.74%。24Q3经营现金流-9.67亿元,同比-477.12%。存货和应付账款大幅增加、经营现金流下降,主要系存货采购增加所致。 产能效率持续提升、业绩有望进入高速提升通道。公司根据订单规划扩产和备货,随着新产业园高速光模块产能逐步释放,预计后续随着效率的提升,会逐步达到满产状态,收入利润有望持续增长。公司800G光模块已批量出货,产能处于爬坡阶段;1.6T光模块已具备小批量价交付能力,正推进送样和客户验证进度。9月CIOE期间,公司发布1.6TOSFP224DR8光模块,推出O波段DWDM光模块、O波段掺稀土光纤放大器和O波段拉曼光纤放大器等产品。同时,在ECOC中,公司推出空芯光纤高功率放大器。液冷/LPO/LRO光模块拟亮相10月北美OCP。 盈利预测。我们认为,随AIGC提振国内外高速光模块需求,同时电信和传统数通行业库存去化步入尾声,光通信行业有望保持长期快速发展。光迅科技在行业竞争格局中处于领先地位,业务有望维持稳定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9、10.21、12.33亿元,EPS为1.03元、1.29元、1.55元。参考公司历史估值及可比公司平均估值水平,给予公司2024年PE区间40-50X,对应合理价值区间41.20-51.50元,“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回暖不确定性,下游厂商向上游拓展,行业竞争加剧。
|
|
|
光迅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4-09-10
|
26.25
|
--
|
--
|
36.97
|
40.84% |
|
52.20
|
98.86%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中报,24年 H1实现营业收入 31.1亿元,同比增长10.48%;实现归母净利润 2.09亿元,同比下降 12.64%。 点评: 24Q2业绩有所回暖但整体仍处于投入期,预计 24年 H2业绩将加速释放:公司Q2单季度实现收入 18.19亿元,同比增长 17.61%,环比增长 40.89%;归母净利润 1.31亿元,同比下降 3.99%,环比增长 69.53%;扣非净利润 1.33亿元,同比增长 1.04%,环比增长 82.03%。综合来看,收入的增长逐步体现了公司订单增长的趋势,但是由于新产业园产能释放相对滞后,利润增幅不及收入。预计24年 H2,随着设备陆续到位,产能会有明显的释放,将为公司收入和利润贡献显著增长。 国内 AI 资本开支跟随北美高增长,公司数通光模块产能开始释放:AI 热潮推动数通光器件市场连续四个季度增长,年化收入所占光器件市场的比例从 2023年的 46.1%大幅增长到 2024年第一季度的 53.7%。北美云厂商资本开支同比环比增长,在 AI 热点蔓延的情况下,创出历史新高。中国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在经历了 2022-2023H1的下降后,在 AI 热点的推动下连续回升,头部互联网厂商资本开支达到历史次高水平,仅低于 2021年一季度。公司持续提升高端数通产品交付能力,24年 H1顺利完成了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高端光电子器件产业基地的产能建设,新产能主要为 400G/800G 高速光模块。从扩产节奏看,新产业园中,一期开发了 120亩地,剩余 80亩正在做二期规划;根据公司指引,7月份公司产能有明显爬坡,8月产能仍在持续上行,预计 24年 Q3-Q4产能将显著释放,收入和利润端都将有所体现。 公司自研光芯片成效逐步显现:公司在 DFB、EML、硅光等光芯片方面均有布局。从公司的整体供应情况来看,采用自研和外采相结合的策略。公司中低速光芯片自供比例较高,自研高端光芯片在一些产品上已经开始了小批量商用,预计未来对高端光芯片的投入和扩产力度将持续加大。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到公司新产能释放节奏(24年 H2开始起量),下调 24年但上调 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并新增 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51亿(调整幅度为-17%,下同)/12.24亿(+18%)/14.19亿元,对应 PE 为 28X/17X/1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AI 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公司新产品及市场导入不及预期。
|
|
|
光迅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4-08-27
|
28.65
|
--
|
--
|
29.50
|
2.97% |
|
52.20
|
82.20% |
|
详细
2024年上半年整体较为稳健, 业务逐步恢复。 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报, 实现营业收入 31.1亿元, 同比增长 10%; 实现归母净利润 2.1亿元, 同比下滑13%; 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1亿元, 同比下降 1%。 单季度来看, 公司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8.2亿元, 同比增长 18%, 环比增长41%, 显示出强劲的恢复增长的态势; 实现归母净利润 1.3亿元, 同比下滑4%。 公司作为国产算力基础设施重要环节, 今年积极扩产、 投入, 成本先行,短期利润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分业务看, 传输类业务上半年收入 15.7亿, 同比增长 0.5%, 保持平稳; 数据与接入类业务收入 14.9亿, 同比增长 21.2%, 实现了较快增长, 且毛利率同比上半年增加了 1.58%。 在建工程持续增长, 400G/800G 新产能逐步落地。 2024年上半年, 公司持续提升海外制造及高端数通产品交付能力, 完成了海外制造基地及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高端光电子器件产业基地的产能建设, 新建产能主要面向高速率光模块, 包括 400G/800G 及后续的 1.6T。 公司在建工程持续增加, 截止 2024Q2已经达到 6.2亿元, 转固后, 公司产能有望在现有基础上大幅增长。 一站式产品能力构建核心竞争力。 公司产品涵盖全系列光通信模块、 无源光器件和模块、光波导集成器件、光纤放大器,公司有多种类型激光器芯片(FP、DFB、 EML、 VCSEL 等) 、 探测器芯片(PD、 APD) 以及 SiP 芯片平台; 同时拥有 COC、 混合集成、 平面光波导、 微光器件、 MEMS 器件等封装平台。 公司上半年持续投入研发, 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15%, 费用率稳定在 10%上下,持续构建公司核心技术壁垒。 国内市场份额领先, 受益国产算力发展弹性充足。 根据 omdia 的最新的统计数据, 2023Q2-2024Q1周期内, 光迅科技在全球光器件市场的占有率为 5.8%, 全球排名第四。 AI 算力增长刺激数通产品需求的激增, 并将替代数字经济成为下一阶段的市场发展动力。 光迅在国内大型云厂商客户中份额较高, 有望深度受益国产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浪潮。 风险提示: AI 发展不及预期; 产能爬坡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 投资建议: 维持盈利预测,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维持此前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3/9.3/11.4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31/24/20倍。 看好公司产业链地位和受益国产算力发展带来的弹性, 维持“优于大市” 评级。
|
|
|
光迅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4-08-21
|
30.20
|
--
|
--
|
29.87
|
-1.09% |
|
52.20
|
72.85% |
|
详细
中国信科旗下老牌光通信厂商,产业链上下游全面深度布局无短板:公司前身是1976年成立的邮电部固体器件研究所,2001年研究所改制,2009年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成为国内首家上市的通信光电子器件公司。2018年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和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重组成立中国信科集团后,公司成为中国信科旗下在光通信领域的重要布局。在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公司内生外延并举,实现光通信产业链上下游全覆盖无短板,拥有业内稀缺的从芯片、器件、模块到子系统的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下游应用场景不仅涵盖光通信领域的数通市场、电信市场(固网接入、无线接入、光传输)、还涉足量子科技、车载激光雷达等诸多新兴应用领域,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AI驱动数通市场国内外需求共振,公司高端产品全面布局&光芯片自主可控竞争优势显著,聚力打造未来核心增长点:AI一方面显著拉动国内外高端数通光模块需求,另一方面也推动光模块速率加速迭代及光通信领域的新技术路径演进。公司多年来稳居光模块行业全球前五,目前高端产品涵盖传统EML方案和硅光方案的400G&800G&1.6T数通光模块,新技术路径(硅光、LPO、OCS等)全面布局。公司在数通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还显著体现在光芯片领域的自主可控,公司具备激光器芯片(FP/DFB/EML/VCSEL)、探测器芯片(PD/APD)以及硅光芯片平台。激光器芯片采用IDM模式具备量产自给能力,技术实力国内领先,能够有效应对AI需求快速增长、以及国际关系变化等带来的供应链风险。硅光芯片方面,公司是国内最早布局硅光技术的厂商之一,同时依托公司牵头成立的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硅光芯片研发进度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具备200G\400G\800G硅光芯片的批量能力,已实现量产自给。未来伴随硅光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有望为公司提供重要发展机遇。 电信传输市场是公司的传统基本盘,国内骨干网400G升级、高增长的数据中心互联(DCI)需求有望提供重要增量:传输市场的高端光无源器件、光放大器、子系统等产品是公司的传统优势领域,客户壁垒&技术壁垒高,公司深耕多年全球排名居前行业地位稳固。当前国内骨干网400G升级、AI&东数西算驱动下高增长的DCI需求都将给相关的光器件%模块等产品带来重要增量。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稀缺的光芯片/器件/模块/子系统领域全覆盖的供应商,数通光模块领域产品全覆盖&光芯片自主可控,有望构筑未来公司核心增长动力。同时,骨干网400G升级、接入网25G/50GPON逐步引入商用、量子通信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也都将为公司提供重要的发展机遇。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08/11.04/15.05亿元,对应PE为34/22/1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AI发展不及预期;光模块核心原材料短缺;光模块竞争加剧。
|
|
|
光迅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4-05-21
|
35.09
|
--
|
--
|
37.49
|
6.17% |
|
38.85
|
10.72% |
|
详细
光通信领军企业, 具备光电器件垂直整合布局。 公司是中国信科集团所属公司, 拥有从芯片、 器件、 模块到子系统的垂直集成能力, 产品主要应用于电信光通信网络和数据中心网络。 公司国内市场竞争力凸显, 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据 Omida 数据, 公司在全球光器件行业排名第四, 并在传输网、 接入网和数通等领域份额靠前。 公司整体成长稳健, 短期有所承压, 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收 12.9亿元, 同比+1.8%; 实现归母净利润 0.8亿元, 同比-24.2%。 AI 催化数通市场需求, 公司受益国产算力建设。 数通市场受益于 AI 催化,高速率光模块需求旺盛。国内智算中心正加速建设, 国产算力芯片日渐成熟,推动国产算力配套光模块需求爆发。 公司 400G 光模块已批量交货, 800G 产品送样后陆续获得订单, 有望受益国内算力需求, 并持续积极突破海外市场。 骨干网 400G 升级以及 DCI 网络建设推动传输需求增长。 电信市场, 接入网需求平稳, 据 LightCounting 预测 2024年对应市场规模同比基本持平。 传输网市场, 中国移动已于 2023年开启 400G 骨干网 OTN 设备招标(总规模约36亿元) , 运营商有望陆续启动骨干网 400G 升级。 除此以外, 随着东数西算建设推进以及智算中心发展, 数据中心互联网络(DCI) 需求有望爆发。 公司具备光传送网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 有望受益传输网需求增长。 竞争优势: 自研光芯片实现垂直布局, 产能持续扩充。 公司通过自研以及收购形成三大光芯片平台布局(平面光波导、 III-VI 族以及 SiP) 。 目前公司25G 以下速率光芯片自给率较高,并积极研发 100G 以上产品。基于自有芯片,公司实现从芯片到子系统的产业垂直整合。 作为央企所属公司, 也有望充分发挥垂直优势, 受益国产算力发展。 产能方面, 公司多次扩充产能支撑长期发展, 2023年公司完成定增募资 15.7亿元, 募资净额将用于 5G/F5G、 数通光模块等的产能扩充以及研发中心建设。 风险提示: 新产品进展不及预期, 竞争加剧, 盈利能力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 评级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80.6/99.7/120.9亿元, 分别同比增33%/24%/21%;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3/9.3/11.4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19%/27%/22%, 当前对应 PE 分别为 37/29/24倍。 公司是国内少有的拥有从芯片、 器件、 模块到子系统的垂直集成能力的公司, 看好后续 400G 骨干网省级、 DCI 网络建设以及数通市场 AI 机遇,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 评级。
|
|
|
光迅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4-05-01
|
37.74
|
--
|
--
|
38.38
|
1.05% |
|
38.85
|
2.94% |
|
详细
事件:2024年 4月 25日公司发布 2023年年报及 2024年一季度报。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 60.61亿元,同比下降 12.31%,归母净利润 6.19亿元,同比增长 1.80%。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 12.91亿元,同比增长 1.79%,归母净利润 0.77亿元,同比下降 24.21%。 业绩环比修复,海外数通市场有望带来增量。公司 2023年营业收入 60.61亿,同比下降 12.31%;归母净利润 6.19亿元,同比增长 1.80%。2023四季度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6.32%,环比增长 14.69%,随下游去库存压力改善,业绩环比修复。分产品来看,1)传输类产品:营收 33.44亿元,同比下降 8.55%,营收占比达 55.18%;2)数据与接入产品:营收 26.64亿元,同比下降 17.01%,营收占比达 43.95%。分地区来看,国外营收 20.80亿元,同比下降 17.98%,营收占比 34.32%,同比下降 2.37pct;国内营收 39.81亿元,同比下降 9.02%,营收占比 65.68%,同比增长 2.37pct。海外数通市场尚未形成先发优势,突破将带来较大业绩增长。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12.91亿元,同比增长 1.79%,环比下降 25.55%;归母净利润 0.77亿元,同比下降 24.21%,环比下降 62.22%。 净利率稳步提升,综合费用管控能力提升。2023年公司净利率同比提升1.34pct,毛利率同比下降 0.98pct,其中传输类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 0.78pct,数据与接入类产品毛利率同比下降 2.39pct,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同比下降 21.16%/12.10%/25.06%/15.26%。2024年一季度净利率同比下降1.58pct,环比下降 6.29pct,主要来自于:1)毛利率环比下降 2.18pct 2)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环比上升 0.76/2.11/2.89pct,主要是计提股权激励费用。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0.03亿元,主要是应收款项减少所致。 骨干网 400G 升级及 AI 需求驱动业绩增长,推进高端产品研发布局。公司业绩驱动因素包括行业市场容量增长及新产品推出。在电信市场方面,2023年全球 PON 端口出货量情况与 2022年基本持平,全球光传输市场在 2023年全年增长 2%,400G 在干线网络的商用启动,未来几年行业内的机会点在于骨干网 400G 升级、5G-A、25G/50G PON 逐步引入商用。在数通市场方面,2023年全年云基础设施服务总支出增长 18%至 2904亿美元,人工智能光模块需求占以太网光模块的比例为 33%,未来行业机会在于人工智能集群对 400G、800G、1.6T 以及 3.2T 高速连接的需求等。公司具有各种速率的以太网光模块产品,持续推进 100G PAM4速率及以上激光器、探测器,以及薄膜铌酸锂等光电子芯片产品化开发,部分芯片释放交付,实现400G/800G/1.6T 数据中心、AI 算力光互连,400G/800G 相干,5G-A/6G承载,50G PON 等光模块产品研制与批量交付,具备丰富的光模块产品矩阵,不断推进技术研发创新。 投资建议:2024一季度下游运营商建设放缓影响业绩,未来随着 400G 骨干网建设有望带动电信需求,人工智能集群带动高速率光模块需求,公司持续布局海外数通市场,有望充分受益实现业绩高速增长。同时公司积极布局光芯片自研,推动光芯片自供率提升,有望带动数通板块毛利率提升。我们预计公司 2024/25/26年实现营业收入 79.44/107.28/127.11亿元,同比增长 31%/35%/18% ; 实 现归母 净 利 润 9.11/13.30/16.93亿 元 ,同 比 增长47%/46%/27%。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AI 及数通领域需求不及预期、新领域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国际贸易争端风险。
|
|
|
光迅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4-04-29
|
34.78
|
--
|
--
|
38.38
|
9.66% |
|
38.85
|
11.70% |
|
详细
事件: 4 月 25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年报及 2024 年一季报。 2023 年全年实现营收 60.61 亿元,同比下降 12.31%,实现归母净利润 6.19 亿元,同比增长1.8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5.65 亿元,同比增长 3.45%。从 24Q1 单季度来看,实现营收 12.91 亿元,同比增长 1.79%,环比下降 25.55%,实现归母净利润 7743.16 万元,同比下降 24.21%,环比下降 62.2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331.58 万元,同比下降 5.15%,环比下降 65.74%。 电信需求平稳,公司 23 年业绩整体稳健,细分市场地位居前: 23 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 12.3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80%,核心业务来看, 1)传输业务: 实现营收 33.44 亿元,同比下降 8.55%,营收占比 55.18%,毛利率 29.56%,同比下降 0.78pct; 2)数据与接入业务: 实现营收 26.64 亿元,同比下降 17.01%,营收占比 43.95%,毛利率 13.04%,同比下降 2.39pct。公司业绩受电信市场需求平稳影响,接入网市场方面, 全球 PON 端口出货量(OLT+ONT/ONU)情况与 2022 年基本持平。光传输市场方面,全球规模在 2023 年增长 2%,由于中国运营商增加了对光纤骨干网的投资, 400G OTN 开启集采,中国市场的光设备支出在经历了两年的下降后显著提高,而北美、欧洲和日本市场由于库存过剩和利率上升等原因需求下滑。此外,在市场份额方面, 2022Q4-2023Q3, 公司在全球光器件市场的市占率为 6.3%,全球排名第四,细分市场中,公司在电信传送网、数据中心、接入网三个细分市场中的排名分别为全球第 4/5/3 名。 AI 驱动,数通市场需求持续保持高景气: 近期下游巨头 Meta,微软等相继发布财报, meta 对 24 年全年 CAPEX 展望乐观,指引上调至 350~400 亿美元(前期指引是 300~370 亿美元);微软 FY24Q3 资本开支 109.52 亿美元,同比增长 65.8%,环比增长 12.5%,微软同时预计下一季度基本开支将进一步保持环比显著增长,用于AI和云的基础设施投资,同时预期FY25资本开支高于FY24。 数通领域聚焦发力,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当前公司数通光模块产品矩阵丰富,涵盖 50G/100G/200G/400G/800G/1.6T 光模块,还包括 10G/25G/50G/100G/200G/400G AOC 等, 芯片研发方面持续推进 100G PAM4 速率及以上激光器、探测器,以及薄膜铌酸锂等的产业化开发,目前部分芯片释放交付。此外,在 2024 OFC 展上公司还发布了其 MEMS 系列的 OCS(Optical Circuit Switch)全光交换机。 伴随 AI 火热持续推高需求,公司数通业务成长动力十足。 投资建议: 公司是国内稀缺的光芯片/器件/模块/子系统领域全覆盖的供应商,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数通高景气、骨干网 400G 升级、 5G-A、接入网 25G/50GPON 逐步引入商用等发展机遇。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5/10.72/13.86 亿元,对应 PE 为 37X/28X/22X。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电信市场/数通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
|
光迅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09-27
|
32.34
|
--
|
--
|
32.41
|
0.22% |
|
32.60
|
0.80%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 2023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8.2亿,同比下降20.5%,实现归母净利润2.4亿,同比下降23.2%,扣非后2.1亿,同比下降29.4%;其中公司Q2实现营收15.5亿,归母净利润1.4亿,分别同比下降15.5%、18.7%,但环比分别提升22.1%、34.3%。 事件二:公司在CIOE2023上首次动态展示1.6T光模块等新品。 公司在光博会上展示的1.6TOSFP-XD采用5nmDSP,EML+PINTX方案,经测试可实现10km传输链路预算。公司是少数展示1.6T高速光模块量产能力的厂商之一,可用于下一代AI数据中心网络。此外公司在光博会上还展示了800G全系列、400GZR+、Tri-Mode50GPONComboOLT光模块、超微型可调谐激光器组件等新品。 上半年国内传输市场继续去库存,400GOTN建设有望在年内启动带来新增长周期。 上半年传输产品线实现营收15.6亿元,同比下降15.8%,主要由于国内需求下降。2023上半年三大运营商中报显示资本开支1506亿元,同比下降7.1%;DellOro报告也显示中国市场在23Q1出现收缩,中国以外的光传输市场(12%)增速高于全球增速(8%)。根据中国电信韦乐平在“2023中国光网络研讨会”的演讲,预计中国电信的骨干网带宽将在2030年达到387Tbps(十年CAGR14%)。骨干网技术升级以10年为一大代际,中国电信在2011年开始部署100G,2018年过渡性部署200G,2023年随着第三代400GOTN技术的成熟,省际干线启动批量部署的时机将来临。LightCounting预计所有中国运营商计划在2023年底或最迟2024年开始部署400GQPSK系统。400GOTN的主要技术挑战在线路侧光模块(oDSP、130GB高速器件等)、扩展到C+L波段的光层系统(L波段光放、宽谱WSS、宽谱合分波)以及光系统(系统均衡技术、长距OTDR等),光迅科技作为国内主力传输光器件供应商,拥有ITLA、混合光放大器、Mux/Demux、WSS、MCS、OTDR等全套400GOTN光传输和光监测产品。400GOTN建设或有效拉动2024年国内传输网市场回暖,此外互联网厂商开放系统DCI建设仍在持续,公司具备较强市场地位。 AI训练网络以太网解决方案已经成熟,国内数通光模块需求或随着GPU的陆续到位迅速上量。 智算中心网络对高速光模块的需求弹性巨大,英伟达的DGXH100和GH200系统GPU和800G光模块的数量配比至少分别达到2个和9个。 目前智算中心部署网络解决方案以英伟达的InfiniBandQM9700系列为主(预计75%以上),成本昂贵,交换机厂商或互联网厂商纷纷自研开放ROCE以太网解决方案。比如新华三推出傲飞算力平台、锐捷推出AI-Fabric、腾讯自研星脉网络,华为在全连接大会2023上宣布全新架构的昇腾AI计算集群Atlas900SuperCluster,可实现2250个节点18000张卡无收敛的集群组网。我们认为随着英伟达GPU的陆续到货以及华为各地智算中心的建设,国内200G/400G/800G数通光模块需求将迎来快速上量。光迅科技是国内第一梯队数通供应商,上半年由于海外去库存和国内价格下降接入和数据业务出现26%的同比下滑,公司看到4月份开始国内400G光模块需求有显著回暖,并为快速响应需求做好准备。 光博会新品发布彰显研发实力。 公司在CIOE2023上展示了800G全系列数通光模块(有EML和硅光两种方案)、用于下一代AI光网络的1.6TOSFP-XD光模块以及用于50GPON的三模OLT光模块等。芯片方面,公司100GEML已进入量产阶段,预计上量在明年;50GVCSEL已批量供货,100GVCSEL预研顺利;100GPD具备量产能力;800G硅光集成芯片已小批量出货;用于硅光的70mWCW激光器也已量产。公司垂直整合的产品能力有助于在光芯片供应链紧张时取得更大市场份额并紧密配合客户推出最新一代产品抢占市场。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国内传输网、数通市场需求有望在下半年明显改善,但全年累计增速仍将放缓,2024年400GOTN、AI智算中心助力光模块行业进入景气新高度。由于数通市场展望乐观,我们调整公司2023-20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8.4/10.1亿元,前值分别为6.7/8.0/9.4亿元,鉴于光模块板块调整充分,上调评级为“买入”。 风险提示国内传输网投资不及预期,国内智算中心光模块需求不及预期,自有芯片产能扩充/高端芯片突破进展低于预期,全球地缘政治影响供应链稳定,招标价格竞争激烈导致数通业务毛利率不及预期。
|
|
|
光迅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05-10
|
24.22
|
--
|
--
|
29.02
|
19.28% |
|
44.20
|
82.49%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2023年一季报。 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69.1亿元,同比增长 6.6%,归母净利润为 6.1亿元,同比增长 7.3%,扣非归母净利润 5.5亿元,同比增长 16.2%。 受下半年国内传输网投资增长放缓影响,公司 22Q3开始收入增速显著放缓,但盈利能力保持相对稳定水平。 2023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12.7亿元,同比下滑 25.9%;归母净利润为 1.0亿元,同比下滑 28.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0.8亿元,同比下滑42.7%。一季度,国内传输网市场需求保持低迷,同时结构上毛利率相对较低的 PON 等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费用率方面,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Q1研发费用率 10.7%,同比增加 1.6pct,综合导致了盈利能力的下滑。 传输市场需求短期下滑,相干下沉有望带动城域波分投资。 传输产品线 2022年在公司营收占比 52.9%,毛利贡献占比 68%,因此作为基本盘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2022年下半年受部分元器件供应周期、国内运营商传输网投资放缓等影响收入增长放缓。根据 Dell Oro 报告,全球光传输设备市场 22Q3同比下降 6%,主要由于零部件短缺以及美元升值;Q4北美市场投资反弹但国内市场需求仍疲软并延续到23Q1。全年来看,按固定汇率计算全球光传输市场 2022增长了 4%,主要由北美市场所拉动,展望后市,Dell Oro 预计光传输市场将在 2023恢复增长,并以 3%的 CAGR 在 2027年达到 170亿美元。 LightCounting 预测城域网流量增速将高于骨干网,城域流量年增长率在 25%-40%之间,在城域接入网 100G/200G 将持续取代 10G 成为主流速率,此外 OXC/ROADM 也将下沉到城域网部署,华为近期推出的Alps-WDM 解决方案采用全池化波分架构,采用全相干 100G 模块,通过 WSS 集成技术提升全光交换集成度。高速全光网络将带动ROADM/OXC 设备、高速光模块、超宽带器件需求,公司可提供光传送网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光模块、光纤放大器、光无源器件、WSS、OTDR、相干器件等,有望逐步受到传输网投资复苏拉动。 10GPON 市场需求旺盛但结构性拉低了毛利率。 2022年国内千兆宽带建设保持高景气,根据工信部披露,2022年国内1000M 速率以上用户达 9175万户,同比增加 5716万,10GPON 端口数达 1523万个,较上年末净增 737万。光迅是全球最大的固网接入光器件供应商之一,在全球接入网市场排名第三,拥有完整的 GPONOLT/ONU、10GPON(10G EPON)、10G GPON、10G Combo PON的 BOSA 和光模块等。2022年,光迅接入和数据产品线收入同比增长23.4%,但毛利率 15.4%同比下滑 2.1pct,客观上由于毛利率相对偏低 的 PON 产品增速较快。此外,无线前传市场 2023需求或保持稳定,近期运营商将启动新一轮光模块招标,光迅作为主流厂商将保持稳定地位。 AI 数据中心光模块需求弹性大,国内数通市场或逐步复苏。 大模型应用的兴起带动了数据中心向 DDC(分布式分解结构)交换机和胖树网络架构演进,400G/800G 高速光模块市场将快速增长。根据英伟达 H100SuperPOD 超算集群网络参考设计,单台服务器高配需求为 16个 800G+5个 400G 光模块。而国内腾讯等互联网厂商也推出了自研高性能网络架构,腾讯星脉高性能计算网络单服务器实现 3.2TRDMA 带宽,采用无阻塞胖树拓扑,或带动对 200G/400G 光模块大量需求。我们看到在 AI 大模型“军备竞赛”下,国内互联网将重点加大对 AI 基础设施投入,国内高速光模块市场有望复苏。光迅在全球数通光模块市场排名第 5,其 100G、200G、400G 产品在国内互联网市场出货量领先,今年下半年或逐步看到增速回暖。此外,800G 当前正处于验证导入窗口期,公司作为率先推出全品类的厂商,有望率先在主流设备商客户取得突破。 激光雷达、卫星激光等新业务持续推进,公司依托垂直整合光通信技术有望拓展更多应用领域。 公司在 ECOC2022上发布了 1550激光雷达光器件一站式解决方式,可为客户提供 1550种子激光器、PD、APD、ISO、滤片、CPL、Combiner等全套光器件。公司去年顺利导入 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为Lidar 产品量产拓展打下基础。此外,公司在星网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供应链中处于重要环节,主要产品包括卫星姿态控制光学传感器、星间激光通信窄线宽激光器和放大器模块。低轨卫星互联网步入建设高峰期后每年需求或在 3000颗以上,公司涉及市场空间达到 30亿元,当前优势卡位形成良好配套基础。 投资建议当前受到行业阶段性需求放缓影响业绩短期承压,我们认为 AI 将显著拉动光模块/光器件需求,并首先在数通市场体现,进而由多模态模型对流量的拉动驱动传输网、接入网增长,看好公司长期空间。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74亿(前值 7.38)、8.01亿(前值8.49)、9.42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运营商传输网投资不及预期,国内互联网/云巨头投资复苏低于预期,自有芯片产能扩充/高端芯片突破进展低于预期,全球地缘政治影响供应链稳定,激光雷达市场需求/商务拓展不及预期。
|
|
|
光迅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05-08
|
22.75
|
--
|
--
|
29.02
|
27.00% |
|
44.20
|
94.29% |
|
详细
事件:2023年4月26日,光迅科技发布2022年年报与2023年一季度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12亿元,同比增长6.56%,实现归母净利润6.08亿元,同比增长7.25%,扣非归母净利润5.46亿元,同比增长16.16%。202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8亿元,同比下降25.92%,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下降28.6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下降42.70%。 行业地位稳定,公司发展长期向好。报告期内四季度归母净利润保持稳定,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亿元、1.68亿元、1.81亿元、1.16亿元。其中第四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为四个季度中最低。公司营收整体向好,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12亿元,同比增长6.56%。行业方面,公司主营通信设备制造行业,营业收入为69.0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99.89%。产品方面,公司主营传输、数据与接入两大类产品,营业收入分别为36.57亿元、32.10亿元,其中数据与接入产品同比增长23.37%,增幅较大。从地区看,2022年公司境内与境外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3.76亿元、25.36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比重达63.31%、36.69%。 其中境外收入总比增长19.69%,增幅较大。2023年一季度现金流量净额2.11亿元,同比增长14.36%。2023年一季度归母所有者权益77.70亿元,同比增长26.99%。 光通信行业趋势向好,光芯片市场潜力巨大。根据爱立信的预测,在2022在5G及产业数字化的共同作用下,未来五年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增长4.2倍,达到每月约282EB(12个月3384EB)。在2027年前尽管网络流量增速下降,但增长率仍然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同时行业研究机构Omdia预测,全球FTTH用户中FTTR的占比将迅速提升,到2030年中国的FTTR占比将领先全球,达到25%以上。随着骨干网带宽的增长的需求以及数据中心之间互联的需求,DWDM光模块市场容量和增长率都保持较高水平。公司基于移动数据流量良好的增长趋势,结合国家“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和“东数西算”等国内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公司将加大网络建设的投资、抓住光器件市场机会。在光电子行业传输、接入、数据三大细分领域,通过内部管理提升构建战略机会点落地的组织能力,抓住行业战略机会点。同时公司也将积极拓展新兴领域市场,为公司发展构建新的动能。 夯实光电子芯片和器件封装核心技术,未来研发技术路线明确。公司是国内少有的可以自主研发光芯片的企业,同时在硅光芯片研发进度行业领先,有望在未来的竞争中占得先机。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约为7.07亿元,同比下降5.40%,占公司营业收入的10.24%,研发人员1060人,同比增长6.75%,占公司人数的24.77%。 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略有下降,主要是因为本期资本化项目减少所致,但研发人员数量继续增长,公司研发力度并未减弱。公司将从网络发展和技术演进趋势出发,围绕信息设备高性能、集成化、智能化,小型化、低功耗、低成本、易维护等一贯的共性特征要求,沿着高速宽带、智能化、集成一体化、小封装、可插拔、低功耗、低成本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公司将依托在光电子有源和无源的垂直整合优势,进一步夯实光电子芯片和器件封装两大核心技术,补强软硬件及算法等共性关键技术,使核心技术有力支撑公司业务发展发展。 完善全产业链布局,巩固行业稳定地位。2022年,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基本不变,在全球光器件行业排名保持第四,在电信传输、数据通信、接入网三大细分市场的全球排名分别为第4、5、3名。公司的主要优势是产品覆盖全面,是我国稀缺的具备从芯片到器件、模块、子系统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可以为数通以及电信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公司将继续立足光通信市场,深入打通芯片-器件-模块产业链,通过核心材料供应链运营联动、及时响应等关键举措,保持传统优势。同时根据对业务规划和能力差距的分析,公司将在提高市场洞察能力和客户需求管理能力、提高增量产品研发速度和质量、提升工程与工艺能力、构建安全的供应链、提升S&OP运作质量等方面进行管理改进和提升,更加完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2022年数据与接入产品营业收入为32.10亿元,同比增长23.37%,在接入网光模块业务,聚焦5G无线接入产品和10GPON固网接入产品,通过成本优先、弹性交付能力使公司成为接入市场第一的光器件供应商。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少有的芯片/模块/系统全产业链布局的光通信龙头,研发能力强且产业链布局广。同时公司也是国内少有的可以自主研发光芯片的企业,可以显著降低公司光器件/光模块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盈利空间。预测公司2023-2025年收入79.56/90.06/103.84亿元,同比增长15.1%/13.2%/15.3%,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7/9.09/10.12亿元,同比增长21.2%/23.2%/11.4%,对应EPS0.94/1.16/1.29元,PE25.4/20.6/18.5;首次覆盖,给予“增持-B”评级。 风险提示:成本上升致毛利率下降风险;市场竞争持续加剧;新品导入不及预期
|
|
|
光迅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3-03-10
|
22.95
|
--
|
--
|
29.68
|
29.32% |
|
30.41
|
32.51% |
|
详细
事件概述:3月 7日公司发布公告,完成定增募集资金 15.73亿元,发行对象 16家,发行普通股 84803234股,全部以现金认购,每股价格为 18.55元。 实控人参与定增,彰显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公司实控人中国信科集团前期同意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认购比例不低于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总数的 10%,且不超过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总数的 20%。根据此次配售情况,中国信科集团获配金额 3.15亿元,锁定期为 18个月,获配股数为 16960646股,占此次总发行股数的 20.0%,达到承诺上限,彰显实控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同时公司前期也在 2022年 8月发布了股权激励计划,我们认为公司经营质量有望持续优化,成长动力十足。 定增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并扩充产能,公司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期:定增聚焦“高速光通信器件生产建设项目”和“高端光电子器件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前者建设期为 2.5年,投产后形成年产 5G/F5G 光器件 610万只、相干器件、模块及高级白盒 13.35万只、数通光模块 70万只,产品全面覆盖公司当前接入、传输、数通三大块业务的高端产品系列。从下游需求来看,当前接入网等领域持续保持高景气,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 2022年 12月,10G PON 端口数达 1523万个,比 2021年末净增 737.1万个,千兆及以上接入速率的用户数为 9175万户,全年净增 5716万户。同时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田玉龙在国新办发布会表示,后续将开展千兆光网“追光行动”,加强跨行业、跨企业、跨地区网络协同创新,支持传统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接入网整体景气度高企,定增扩产助力,公司有望迎来加速发展期。 新兴领域加速推进,助力公司进一步拓展未来成长空间:激光雷达领域,公司在 2022年 10月的 ECOC 展会上发布了车载激光雷达用一站式解决方案,还能够提供包括车规级 1550种子激光器、PD、APD、CIR、Reflector、CPL、Combiner 等发送、接收光器件,以及车规级 1550DFB Chip、1550Gainchip、1550APD Chip、PLC Chip 等芯片产品。2023年 1月,公司公告通过 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800G 光模块领域,公司已具备批量生产的能力,针对特定客户已进行了小批量的交付。CPO 领域,也具备相关技术储备。 投资建议:考虑到疫情等因素对 2022年的影响,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80/7.05/8.03亿元,对应 PE 倍数为27X/22X/19X。公司是国内稀缺的、实现光芯片/器件/模块/子系统领域全覆盖的供应商,垂直整合能力突出,未来有望充分受益于接入网产品需求高企、光芯片国产化加速、硅光、激光雷达放量等发展机遇。同时定增扩产及股权激励加码,公司有望迈入新一轮高速发展期。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电信/数通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
|
光迅科技
|
通信及通信设备
|
2022-11-23
|
17.50
|
--
|
--
|
17.66
|
0.91% |
|
24.25
|
38.57% |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报。 2022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2.81 亿,同比增长11.7%,实现归母净利润4.92 亿,同比增长7.8%(扣非后4.47 亿,同比增长7.9%)。 单三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收17.38 亿,同比增长9.2%,环比下滑4.9%,实现归母净利润1.81 亿,同比增长10.6%,环比增长7.7%。公司三季报业绩表现符合我们预期。 PON 接入、数通、DCI 子系统等为收入增长主要驱动,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受产品结构影响。 根据公司10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披露,前三季度数通收入占比23%,同比增长约20%;接入收入占比近25%,有10%以上的增长;传输板块包括无源、长距离光模块、传感和子系统等增速在个位数。 PON 接入方面,根据工信部数据,截至9 月底我国10GPON 端口数已达1268 万个,比上年末净增482 万,千兆宽带服务网络建设持续超“十四五”规划指引。我们预计千兆宽带建设今年将新增OLT 局端端口至少620 万个,带来10GPON OLT 光模块市场34 亿元以上,同时,光猫/智能家庭网关市场的高景气也有望带来BOSA、ONT 光模块市场增长。光迅是国内接入网光模块/光器件第一梯队供应商,我们认为公司接入板块收入全年将继续保持较高增速,但接入市场竞争相对激烈毛利率较低,公司三季度毛利率环比下滑3.1pct(另外一个原因是上半年因供应链问题部分备料成本较高)。 数通方面,尽管国内互联网大厂资本开支增速相对低迷(前三季度阿里+腾讯资本开支同比下降17.4%),北美云计算基础设施保持高景气,云计算交换机主要大厂Arista 三季报营收同比增长46.3%,国内运营商亦持续加大云底座数据中心建设。受益于设备商市场订单饱满以及产品结构向200G、400G 高速升级,光迅科技今年或表现出高于国内市场平均水平的增速。 子系统方面,光迅科技主要提供光放大、OLP、汇聚分流、DCI 等产品。 国内运营商持续推进DCI 开放解耦,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今年发布的DCI 波分招标中,行业竞争格局重塑,二线光传输厂商切入。光迅具有完整的波分子系统、相干/长距非相干、光放大器产品能力,提供子部件/贴牌代工能力,有望持续受益于全球DCI 建设高景气,前三季度DCI收入增速超40%。保持在国内光芯片领域研发优势地位,未来研发技术路线明确。 根据公司10 月28 日投资关系活动披露,目前芯片产能主要自给,按商业化换算已达到5-6 亿元收入规模。公司具有完整的硅基/二氧化硅无源芯片、InP 光芯片、GaAs 光芯片以及混合光子集成工艺平台,目前25G波特率DFB/VCSEL 量产能力为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公司重点布局研发硅光、薄膜铌酸锂、WSS 等下一代光电子器件技术,其中硅光主要用于相干COSA、数通光引擎等;铌酸锂薄膜可用于未来的大带宽高集成度长距离光模块;WSS 主要用于全光网ROADM 实现光传输网络架构的扁平化、智能化。 卫星互联网、激光雷达卡位重要环节,具有想象空间。 根据企查查消息,今年10 月,中国星网网络系统研究院发布通信卫星中标公告,中标人包括航天五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中电科54 所以及银河航天,这标志我国卫星互联网进入实质性网络建设阶段,卫星及其载荷制造环节有望率先受益。光迅科技在卫星方面的主要产品包括用于卫星姿态控制的光学传感器(如测量光线方位角度的太阳敏感器/星敏感期)以及用于星间通信的窄线宽激光器及其模块。根据公司披露,其过去在星敏感器方面出货已累计超过亿元,未来也有望成为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星际激光收发模块主要供应商。根据公司测算,低轨卫星互联网步入建设高峰期后每年需求或在3000 颗以上,公司涉及的市场空间达到30 亿元。 此外,在ECOC2022 上,光迅科技发布了车载激光雷达用光器件一站式解决方案,其发布的1550 千瓦级光纤激光器作为1550nm 激光雷达发射光源,内部集成1550nm 种子光源以及高功率光放大器;此外,光迅还可以为激光雷达厂商提供1550 种子激光器、PD、APD、ISO、滤片、CPL、Combiner 等光器件。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光迅科技作为光器件/光模块一线厂商,将持续受益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接入、传输、数通多产品线协同有望对冲行业周期,公司有望持续取得高于光通信行业平均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3 亿、7.38 亿、8.49 亿元(前值为6.38、7.47、8.69),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运营商传输网投资不及预期,公司数据中心市场份额低于预期,自有芯片产能或质量问题,全球地缘政治影响供应链稳定性,激光雷达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