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晶瑞电材
|
基础化工业
|
2023-09-21
|
11.00
|
--
|
--
|
11.06
|
0.55% |
-- |
11.06
|
0.55% |
-- |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中报,期内公司实现营收6.28亿元,同比-33.37%,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87.06%。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收3.33亿元,同比-32.39%,环比+12.72%;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比-114.19%,环比-140.24%。 上半年公司业绩承压,第二季度营收环比好转。受全球半导体行业处于下行周期、产线稼动率下行,消费电子需求疲软,锂电池行业增速放缓等影响,公司上半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均下滑。1)高纯化学品:受部分产品的价格下滑影响,2023年上半年高纯化学品实现营收3.58亿元,同比-16.50%。但公司双氧水、氨水、硫酸及剥离液、边胶清洗剂等高纯化学品的销量同比均实现增长,高纯双氧水实现销售收入1.45亿元,同比+37.79%,销量同比+41.53%。高纯氨水、硫酸产品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29.18%、14.74%。剥离液、边胶清洗剂销量同比分别增长5.62%、1.60%。受益于产品结构调整,高纯化学品产品毛利率整体提高了3.46pct达到18.20%。2)光刻胶:2023年上半年光刻胶产品实现营收0.69亿元,同比-8.73%;毛利率52.72%,同比-4.38pcts。3)锂电池材料:2023年上半年锂电池材料产品实现营收1.30亿元,同比-56.37%,主要系NMP产品价格同比下降;锂电池材料产品毛利率20.06%,同比-1.55pcts。4)工业化学品:2023年上半年工业化学品产品实现营收0.41亿元,同比-58.78%;毛利率-10.37%,同比-26.01pcts,主要系工业硫酸产品价格下降所致。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23.45%,同比+0.90pcts;净利率为0.89%,同比-8.10pcts;销售费用率为2.46%,同比+0.87pcts,管理费用率为8.25%,同比+2.55pcts。公司第二季度营收好转,第二季度实现营收3.33亿元,同比-32.39%,环比+12.72%。随着后续产能释放,以及下游市场回暖,业绩有望修复。 产品高端化筑牢公司核心竞争力,产能扩张助力公司成长。湿电子化学品领域,公司高纯硫酸、高纯双氧水及高纯氨水等产品达到G5等级,品质已达全球同行业第一梯队水品。光刻胶领域,公司i线光刻胶已向中芯国际等国内的知名大尺寸半导体厂商供货;KrF光刻胶生产及测试线已经建成,部分品种已量产;ArF高端光刻胶研发工作正在推进。锂电池材料领域,公司产品包括NMP、CMCLi等粘结剂、电解液等。公司研发的CMCLi粘结剂已顺利量产,打破了高端市场被国外企业垄断的格局。公司持续建设产能,助力公司长远发展。高纯化学品方面,公司一期3万吨半导体级高纯硫酸已正式投产,二期6万吨已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锂电材料方面,公司孙公司渭南美特瑞拟筹建年产2万吨γ-丁内酯、10万吨电子级N-甲基吡咯烷酮、2万吨N-甲基吡咯烷酮回收再生及1万吨导电浆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增长。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受产品价格下降及行业景气下行影响,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亿、2.23亿、3.01亿,对应当前PE分别为86倍、54倍、40倍。公司是国内湿电子化学品龙头,加快建设市场更为紧迫需要、盈利能力更强的半导体光刻胶产品、高纯试剂等产能。随着下游泛半导体行业景气度边际改善,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研发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等。
|
|
|
晶瑞电材
|
基础化工业
|
2023-06-05
|
12.60
|
--
|
--
|
21.47
|
0.14% |
|
12.62
|
0.16% |
|
详细
市场经济下行影响,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022 年度,受市场经济环境影响,短期经济形成下行压力,公司营业收入为17.46 亿,与上年度同比下降4.71%,归母利润1.63 亿元,同比下降18.72%,扣非后归母利润为1.09亿元,同比下降5.08%。 从业务上来看,公司高纯化学品实现营业收入 8.27 亿,较上年同期增长 6.26%。光刻胶实现营业收入 1.40 亿,较上年同期下降 1.94%。锂电池材料方面实现收入 5.32 亿,较上年同期下降 20.08%,同比下降的原因主要系公司锂电池材料产品结构调整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产品波动所致,锂电池材料核心产品 NMP 实现收入 4.84 亿。 费用方面,2022 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4.10%,管理费用同比下降11.39%,财务费用同比下降16.74%,同时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同比上升50.33%。 聚焦半导体领域,高纯化学品及光刻胶稳健发展在高纯化学品方面,公司高纯系列主流产品全线达到了最高纯度 SEMI G5 等级,其它小批量高纯化学品均普遍达到G3、G4 等级。公司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超净高纯双氧水技术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产品品质可达到 10ppt 以下,满足SEMI 制定的最高纯度等级,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已经成为头部芯片公司的主要供应商。公司一期 3 万吨半导体级高纯硫酸产线产品已达到 G5 等级,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半导体级高纯硫酸基地之一。目前该产品已供应国内半导体市场(12 英寸),同时半导体级高纯硫酸二期 6 万吨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预计 2023 年建成。 光刻胶方面,公司子公司瑞红苏州拥有紫外宽谱系列、g 线系列、i 线系列、KrF 系列等数上百个型号产品。i 线光刻胶已向国内中芯国际、合肥长鑫等知名大尺寸半导体厂商供货,KrF 光刻胶已量产并供应市场。同时公司加大相应的光刻胶相关研发, 2020 年公司启动了集成电路制造用高端光刻胶研发项目,并于 2020 年下半年购买了 ASML1900 Gi 型光刻机及配套设备,于2021 年下半年购入了尼康 KrF S207光刻机及配套设备,已建成 ArF、 KrF 光刻实验室。公司现拥有由 5 台光刻机为主组成的光刻胶研发平台。目前 ArF高端光刻胶研发工作在有序开展中,KrF 高端光刻胶部分品种已量产。 新能源产业积极发展,锂电池业务前景广阔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 年)》,到 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占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比例(即渗透率)将达到 20%,到 2035 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公司锂电池材料主要产品包括 NMP,CMCLi 等锂电池粘结剂,电解液。公司 NMP 产品是中国区唯一通过韩国三星集团SDI 公司认证合格的产品,供应于三星环新,并与其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连续五年位列三星公司供应商综合排名第一。 公司孙公司渭南美特瑞拟筹建年产 2 万吨 γ-丁内酯、10万吨电子级 N-甲基吡咯烷酮、2 万吨 N-甲基吡咯烷酮回收再生及 1 万吨导电浆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公司 NMP 产能大幅提升,有望给公司经营业绩带来积极影响,该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21.25、25.44、29.81 亿元,EPS 分别为0.32、0.43、0.53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69、52、42 倍,去年受宏观影响业绩承压,但看好公司的产品布局以及随着行业周期复苏有望迎来业绩修复,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行风险、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海外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
|
|
晶瑞电材
|
基础化工业
|
2023-05-08
|
12.99
|
--
|
--
|
22.69
|
2.67% |
|
13.33
|
2.62% |
|
详细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22年度报告及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17.46亿元,同比下降4.71%;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下降18.72%;扣非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5.08%。2023年Q1公司实现营收2.95亿元,同比下降34.46%,环比下降27.65%;归母净利润0.18亿元,同比下降43.92%,环比下降66.95%;扣非净利润0.11亿元,同比下降66.08%,环比下降51.33%。 需求疲软Q1业绩持续承压,研发投入提升构筑核心竞争力:2022年,受市场经济环境影响,短期经济波动形成下行压力,公司业绩有所下滑。分业务看,公司高纯化学品实现营业收入82,705.28万元,同比增长6.26%;光刻胶实现营业收入14,020.86万元,同比下降1.94%;锂电池材料方面实现收入53,185.17万元,同比下降20.08%。23年Q1公司下游客户需求减少,营收、净利润环比均下滑,业绩持续承压。2022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2.42%,同比提升1.30pct;净利率为9.54%,同比下降1.78pct。23年Q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4.55%,同比提升3.21pct,环比下降3.36pct;净利率为6.46%,同比下降0.87pct,环比下降7.87pct。费用方面,23年Q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35%/8.52%/5.48%/0.95%,同比变动分别为0.42/2.99/2.27/-0.06pct。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为6970.45万元,同比增长50.33%,研发能力取得长足进步,获得专利19项。截至2022年底,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拥有专利107项,其中发明专利51项。2023年Q1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单季度研发费用为0.16亿元,助力公司增强核心竞争力。 聚焦半导体&新能源材料,产能扩张稳步推进:公司围绕泛半导体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两个方向,近年正处于投入期,多个产品线和多个生产基地处于建设中:1)电子级硫酸改扩建项目一期3万吨半导体级高纯硫酸产线产品已达到G5等级,当前该产品已供应国内半导体市场;半导体级高纯硫酸二期6万吨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预计2023年建成。2)眉山年产8.7万吨光电显示、半导体用新材料项目已建成,当前实现年产高纯化学品10000吨、锂电池粘结剂5000吨的产能。3)年产1200吨集成电路关键电子材料项目处于试生产状态。4)湖北晶瑞微电子材料项目一期已正式投产,为后续项目建设奠定了扎实基础。随着多条产线计顺利投入生产,公司有望进一步提升在半导体、新能源及面板显示领域内的综合实力。 新能源带动锂电池需求增长,募投项目助力拓展导电浆业务:根据中汽协数据统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705.8万辆和688.7万辆,分别同比增长96.9%和93.4%,市场渗透率为25.6%,预测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900万辆,同比增长35%。下游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带动了锂离子电池出货量的高速增长。GGII预计2022-2030年,我国锂电池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23.84%,市场增量空间较大,发展前景乐观。公司锂电池材料主要产品包括NMP、CMCLi等锂电池粘结剂、电解液等,2022年公司锂电池材料核心产品NMP实现收入4.84亿元。为进一步推进公司产能布局,公司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7,000.00万元,用于建设年产2万吨γ-丁内酯、10万吨电子级N-甲基吡咯烷酮、2万吨N-甲基吡咯烷酮回收再生及1万吨导电浆项目。募投项目用于扩充公司GBL、NMP产品现有产能,并拓展导电浆业务领域,以满足锂电池及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该项目建成后,公司NMP产能大幅提升,有望给公司经营业绩带来积极影响。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是一家电子材料的平台型高新技术企业,围绕泛半导体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两个方向,主导产品包括高纯化学品、光刻胶、锂电池材料、工业化学品及能源等,广泛应用于半导体、锂电池、显示面板和光伏太阳能电池等行业。受益于半导体、新能源领域需求快速增长,随着公司多个生产基地及募投项目产能顺利释放,公司有望进一步打开业绩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0亿元、2.56亿元、3.05亿元,EPS分别为0.36元、0.44元、0.52元,PE分别为62X、51X、42X。 风险提示:募投项目建设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客户需求变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
|
|
晶瑞电材
|
基础化工业
|
2022-11-10
|
16.39
|
--
|
--
|
18.95
|
15.62% |
|
18.95
|
15.62% |
|
详细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l国内微电子化学品龙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公司是国内微电子化学品龙头,技术及客户资源方面优势领先,半导体材料市场空间广阔,同时国产替代为未来趋势,公司积极扩产,成长动力充足。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59亿元/2.35亿元/3.50亿元,EPS0.27/0.40/0.60元,当前股价对应PE60.6/41.1/27.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l湿电子化学品空间广阔,公司产品达G5等级,积极扩产,前景可期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国内湿电子化学品市场规模2020年达101亿元,随着国内半导体、平板显示及太阳能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市场空间仍将持续增长。 公司主流产品达国际最高纯度等级G5,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已成功在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宏力、合肥长鑫、武汉新芯等龙头企业批量销售。公司积极扩产,随着下游晶圆厂的产能扩张及国产替代,公司前景可期。l光刻胶市场稳定增长,集中度较高,公司技术实力优秀,国产替代前景广阔光刻胶市场空间较大,据Cision预测,2022年全球光刻胶市场规模将达到105亿美元。光刻胶高壁垒导致全球市场集中度高,主要被美日企业垄断。公司作为国内光刻胶龙头,是国内最早从事光刻胶生产的企业之一,目前已经取得合肥长鑫、士兰微、扬杰科技、福顺微电子、中芯国际等国内企业的供货订单。 KrF光刻胶完成中试,ArF高端光刻胶研发工作也已经正式启动,国产替代背景下前景广阔。l锂电池材料需求旺盛,公司产品性能突出,积极扩产,成长动力充足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的要求越来越高,锂电池所具有的循环利用寿命长、环保节能的优点愈加突显,应用领域将不断拓宽。公司锂电材料主要包括NMP和锂电池粘结剂。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中国锂电池粘结剂市场规模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达62.1亿元。公司锂电池粘结剂性能优秀,同时积极扩产NMP产能,未来有望持续受益于锂电池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l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客户验证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
|
晶瑞电材
|
基础化工业
|
2022-11-03
|
16.35
|
--
|
--
|
18.95
|
15.90% |
|
18.95
|
15.90% |
|
详细
事件:10月 25日,公司发布 2022年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 13.38亿元,同比增加 2.2%;实现归母净利润 1.09亿元,同比下滑 33.9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85亿元,同比下滑 9.48%。 Q3业绩下滑,四季度有望边际改善。22Q3,公司实现营收 3.95亿元,同比下滑 11.42%,环比下滑 19.77%;实现归母净利润 0.26亿元,同比下滑47.35%,环比下滑 48.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05亿元,同比下滑 87.55%; Q3综合毛利率为 16.43%,同比减少 9.21pct,环比减少 7.24pct。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支出为 0.43亿元,同比增长 37.74%。Q3业绩同比、环比下滑,其主要原因系由美元升值导致的成本端抬升以及下游厂商需求疲软导致的收入下降。展望未来,第四季度公司有望逐步向下游传导成本端压力; 近几年四季度业绩表现皆好于前三季度。我们认为公司四季度营收及归母净利润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高端光刻胶拓展加速,高纯化学品产能扩展积极。子公司苏州瑞红驶入光刻胶研发“快车道”,i 线光刻胶已向中芯国际、合肥长鑫等知名大尺寸半导体厂商供货;Krf 光刻胶分辨率达到 0.25μm~0.13μm 的技术要求,已通过重要客户测试,计划年底批量供货;Arf 光刻胶研发有序进行中。“集成电路制造用高端光刻胶研发项目”持续推进中,该项目旨在打通 Arf、Krf 光刻胶用树脂的合成工艺路线;研发满足 90-28nm 制程的 Arf 光刻胶以及 Krf 光刻胶。产能方面,公司投资 6.5亿元建设晶瑞湖北项目(一期),该项目于下半年主体设备已经完成建设、调试,主要生产半导体和面板用电子材料;眉山晶瑞 1200吨集成电路关键电子材料项目加速建设。高纯化学品业务方面,3万吨高纯硫酸产线顺利通车,产品已销往合肥晶合、厦门联芯等企业;6万吨高纯硫酸扩建项目将于 2023年上半年建成;眉山已建成 1万吨高纯双氧水产能。公司将持续进一步增加品类,提高高端产品产能,导入更多客户进而加强自身的护城河。 锂电材料技术先进,NMP 盈利能力逐步改善。公司 NMP 产品通过韩国三星 SDI 公司认证;CMCLi 粘结剂已顺利量产,实现国内该领域零的突破;PAA研发突破,已经量产并取得客户订单。产能方面,公司孙公司渭南美特瑞拟筹建年产 2万吨 γ-丁内酯、10万吨电子级 N-甲基吡咯烷酮、2万吨 N-甲基吡咯烷酮回收再生及 1万吨导电浆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 NMP 产能;全资子公司晶瑞新能源年产 1万吨 GBL及 5万吨 NMP项目持续推进中。根据 Chemicalbook 公开数据,今年三季度 NMP 价格持续向下,从七月初均价 3.3万元/吨跌至九月中均价 2.5万元/吨,目前 NMP 均价已回升至 2.9万元/吨,价格处于修复的态势。我们预计四季度 NMP 业务的盈利能力较三季度将有显著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四季度业绩边际改善;i 线光刻胶进一步放量;Arf光刻胶研发、验证速度加快;NMP 产品加速放量。但是考虑到公司盈利能力可能持续受到成本端抬升及下游需求疲弱的影响,我们下修盈利预测,预计22/23/24实 现 营 收 18.35/24.05/28.95亿 元 , 实 现 归 母 净 利 润1.55/2.25/2.94亿元。对应现价当前股价的 PE 分别为 62/42/3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持续受到汇率扰动;光刻胶产品放量不及预期;NMP扩产项目建设不及预期。
|
|
|
晶瑞电材
|
基础化工业
|
2022-10-31
|
16.12
|
--
|
--
|
18.95
|
17.56% |
|
18.95
|
17.56% |
|
详细
晶瑞电材披露三季度报: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3.38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33.9%,实现扣非净利润0.85亿元,同比增长9.48%,每股收益0.19亿元。 投资要点三季度业绩承压,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公司2022年Q3实现营业收入3.95亿元,同比下降11.42%,环比下降19.77%,实现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下降47.35%,环比下降48.2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05亿元,同比下降87.55%,环比增长89.57%。盈利能力方面,公司Q3单季度毛利率为16.43%(环比-7.24pct),整体前三季度毛利率达到20.78%(同比-0.28pct),净利率达到8.08%(同比-4.97pct)。期间费用方面,公司前三季度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92%、5.83%、1.19%、3.24%,其中研发费用为0.43亿元,同比增加37.76%。 自主可控推动国产替代,公司KrF胶量产在即随着美国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持续升级,我国核心技术环节的“卡脖子”问题亟待解决,关键产业的自主可控也将加速推动,光刻胶进口替代趋势愈加明显。根据中商产业数据,2020年我国光刻胶产量达13万吨,同比增长18.2%。预计2022年我国光刻胶产量将达19万吨。目前,公司紫外负型光刻胶和宽谱正胶及部分g线等高端产品已规模供应市场数十年;公司i线光刻胶已向国内中芯国际、合肥长鑫等知名大尺寸半导体厂商供货,为我国供应半导体光刻胶出货量最大的本土企业之一;KrF光刻胶产品分辨率达到了0.25~0.13μm的技术要求,已通过部分重要客户测试,KrF光刻胶生产及测试线已经基本建成,设备正在安装调试中,争取今年批量供货;ArF高端光刻胶研发工作已正式启动,已完成光刻机、匀胶显影机、扫描电镜、台阶仪等设备购置,研发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中。 半导体新能源双轮驱动,公司有望持续高增长锂电材料方面,公司NMP产品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及工艺,已向市场规模化供应长达八年,拥有一批合作关系稳定的优质客户。公司NMP产品是中国区唯一通过韩国三星集团SDI公司认证合格的产品,供应于三星环新(西安)动力电池有限公司,并与其达成战略合作关系,连续五年位列三星公司供应商综合排名第一。根据公司战略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推进公司产能布局,公司孙公司渭南美特瑞拟筹建年产2万吨γ-丁内酯、10万吨电子级N-甲基吡咯烷酮、2万吨N-甲基吡咯烷酮回收再生及1万吨导电浆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公司NMP产能大幅提升,有望给公司经营业绩带来积极影响。 高纯电子化学品方面,公司产品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技术领先和成本领先的双重优势。公司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高纯系列主流产品全线达到了最高纯度SEMIG5等级。公司一期3万吨半导体级高纯硫酸产线顺利通车,经试生产调试,产品金属杂质含量低于10ppt,达到G5等级,品质已达全球同行业第一梯队水平。目前该产品正在主流客户中密集跨线测试,已销售合肥晶合等客户,同时半导体级高纯硫酸二期6万吨项目正在积极建设中,预计2023年上半年建成。其他多种高纯化学品如BOE、硝酸、盐酸、氢氟酸等产品品质均达到G3、G4等级,可满足光伏太阳能、LED和面板显示行业的客户需求。 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22.42、27.72、33.45亿元,EPS分别为0.3、0.44、0.58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2、36、27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在产品开发风险、市场拓展风险、新技术研发风险、毛利率下降风险。
|
|
|
晶瑞电材
|
基础化工业
|
2022-10-28
|
15.82
|
--
|
--
|
18.95
|
19.79% |
|
18.95
|
19.79% |
|
详细
事件描述10 月25 日,公司公告2022 年三季度报告。据公告,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3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0.85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9.48%。 营收实现小幅增长,销售费用有所下降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3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0.8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滑9.48%。费用方面,销售费用同比下降32.15%,系业务相关费用减少所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7.74%,系研发投入持续加大所致。 对外投资有望为公司寻找与自身发展相契合的发展机遇根据公司2022 年8 月16 日“关于对外投资暨关联交易的公告”,披露公司全资子公司善丰投资与材料研究院、华兴源创、朝乾盈志合伙、创里科技合伙、基石新创在上海签署了《合伙协议》,协议约定:善丰投资与材料研究院、 华兴源创、朝乾盈志合伙、创里科技合伙、基石新创分别以现金方式分别出资人民币 3,100 万元、 2,000 万元、 2,000 万元、2,000 万元、 800 万元共同投资成立合伙企业上海基石集材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本次对外投资目的为寻求符合公司战略发展方向的投资机会、 储备和培育优质早中期项目资源,同时充分借助专业投资管理机构、研发机构的资源与能力,实现专业投资管理机构与研发机构资源、公司产业资源和金融资本的良性互动。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3、2.20、2.90 亿元,同比增速为-18.7%、34.9%、31.9%。对应PE 分别为57.21、42.51、32.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高纯试剂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光刻胶研发不及预期、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推进不及预期。
|
|
|
晶瑞电材
|
基础化工业
|
2022-08-19
|
20.84
|
--
|
--
|
21.66
|
3.93% |
|
21.66
|
3.93% |
|
详细
事件描述8月 15日,公司公告 2022年半年度报告。据公告,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94,276.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9.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 8,041.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6.06%。 泛半导体材料持续突破,营收稳健增长公司围绕泛半导体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两个方向,近年正处于投入期,在产品技术有效突破后,多个产品线和多个生产基地处于建设中。 2022年上半年度,国内疫情点状多发,对短期经济形成下行压力,公司管理层积极应对,逆境破局, 有效保障了客户订单交付,更实现了半年度经营业绩的稳步增长。 业绩方面, 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94,276.11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2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280.96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28.0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041.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6.06%。 分版块来看, 高纯化学品实现营业收入 21,567.7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53.73%,毛利水平提升 6.17个百分点,主要高纯化学产品销售数量增长显著。其中高纯双氧水持续放量,实现营业收入 10,494.92万元,同比增长 84.42%,销量同比增长 75.35%,目前已成功实现在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宏力、合肥长鑫、武汉新芯等芯片制造龙头企业的测试、跨线及产销量爬坡,并成为部分头部芯片企业的第一大供应商; 高纯硫酸顺利通车并对外销售,实现了零的突破。 光刻胶及配套材料实现营业收入 13,748.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84%。 其中正、负型光刻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1.25%,配套材料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42.18%, 功能配方材料实现营业收入 932.3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9.61%。 锂电池材料方面实现收入 25,093.9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7.14%,同比下降的原因主要系公司锂电池粘结剂销售收入下降,锂电池材料核心产品 NMP 实现收入 23,537.24万元,同比增长 14.51%。 半导体高纯电子硫酸面向 12寸芯片厂批量出货在半导体高纯湿电子化学品方面,公司已跻身国际最先进水平,成为全球范围内同时掌握半导体高纯硫酸、半导体高纯双氧水、半导体高纯氨水三项技术的少数几家企业之一,三项产品整体达到了最高纯度 SEMI G5等级,为半导体关键材料国产化,打造高端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
|
|
晶瑞电材
|
基础化工业
|
2022-08-18
|
21.79
|
--
|
--
|
21.66
|
-0.60% |
|
21.66
|
-0.60% |
|
详细
事件:8月 15日晚,公司发布 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9.43亿元,同比增长 9.25%;实现归母净利润 8281万元,同比下滑 28.09%; 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8041万元,同比增长 46.06%。2022年 Q2,公司实现单季度营收 4.92亿元,同比增长 6.92%,环比增长 9.27%;实现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5084万元,同比下滑 44.82%,环比增长 59.04%;实现单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4678万元,同比增长 37.07%,环比增长 39.12%。 点评: 高纯化学品放量,22H1公司经营性业绩同比高速增长。受益于公司电子级双氧水、氨水等原有产品的进一步加速导入,叠加 2021年建成的 3万吨/年高纯电子级硫酸新增产能的逐步放量,2022H1公司高纯化学品业务迎来量价齐升。2022H1公司高纯化学品业务实现营收 2.1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53.7%。同时由于高毛利电子级硫酸产品的放量,22H1公司高纯化学品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 6.17pct。光刻胶及配套材料业务方面,公司整体营收维持相对稳定,22H1该业务实现营收 1.37亿元,同比增长 3.84%,毛利率同比提升 4.71pct。锂电池材料业务方面,公司实现营收 2.51亿元,同比下滑 17.1%。此外,根据 iFinD 数据,22H1国内硫酸均价同比增长约106.9%,受益于此 22H1公司其他业务板块(以工业级硫酸产品为主)营收同比增长 23.0%。另外,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归母净利润的同比下滑主要是因为 2021年上半年公司计提了较大额度的与森松国际相关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约 5449万元)。而从纯粹的经营性业绩角度来说,虽然 2022Q2公司主要生产基地及公司主要客户所在的华东地区遭受了新冠疫情的影响,但公司整体经营性数据仍然呈现较为快速的增长。 “半导体+新能源”双重发力,持续扩增产品产能。高纯化学品方面,2021年公司在原有电子级双氧水、氨水等高纯化学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新增了 3万吨/年 G5级高纯硫酸产能。目前,公司在建有 6万吨/年高纯电子级硫酸产能,预计于 2023年上半年建成投产。此外,公司旗下晶瑞(湖北)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现持股 35%)年产 10.5万吨电子级微电子材料项目(一期)已于 2022年 7月正式投产。光刻胶方面,2022年 7月公司前期所购得的 KrF 光刻机顺利搬入公司实验室,KrF 光刻胶生产及测试线已经基本建成。公司 KrF 光刻胶产品分辨率已经达到了 0.25~0.13μm的技术要求,也已通过部分重要客户测试,公司将争取于今年内实现 KrF 光刻胶的批量供货。同时,公司在四川眉山基地扩建有 1000吨/年光刻胶中间体和 1200吨/年光刻胶产能,该产能预计于 2022年 10月建成投产。在新能源材料方面,公司在原有 2.5万吨/年 NMP 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孙公司渭南美特瑞为主体规划建设有 2万吨γ-丁内酯(GBL,为 NMP 的前体)、10万吨电子级 NMP、2万吨 NMP回收再生及 1万吨导电浆项目,该项目已于 8月 15日正式动工。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益于高纯化学品业务的量价齐升,22H1公司在华东地区疫情影响的不利局面下仍然实现了较大幅度的经营性业绩增长,略超此前预期。 同时,进一步考虑到公司后续相关产能的逐步释放为公司带来的业绩增量,我们上调公司 2022-2024年的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02(上调 20.2%)/2.90(上调 12.0%)/3.90(上调 8.6%)亿元。公司作为国内湿电子化学品领域的行业龙头持续扩增产品产能,未来有望维持快速增长,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
|
|
晶瑞电材
|
基础化工业
|
2022-05-02
|
14.06
|
--
|
--
|
27.04
|
13.52% |
|
20.25
|
44.03% |
|
详细
事件描述4月27日,公司公告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度报告。据公告,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2亿元,同比增长79.21%,实现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59.59%。2022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11.91%,实现扣非后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增长60.72%。 三大板块齐发力,公司经营持续改善2021年度受益于国产半导体材料渗透率加速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公司主营产品半导体级光刻胶及配套材料、高纯化学品、锂电池材料等产销两旺,同比环比均产生了较大增长,业绩增速十分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8.3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9.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1.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9.59%。 从三大主要版块来看,超净高纯化学品实现营业收入3.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71%,其中双氧水实现销售1.39亿元,同比增长近85%,公司半导体级双氧水已成功实现在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宏力、合肥长鑫、武汉新芯等芯片制造龙头企业的测试、跨线及产销量爬坡,并成为部分头部芯片企业的第一大供应商。公司一期3万吨半导体级高纯硫酸产线已顺利通车,产品金属杂质含量低于10ppt,达到G5级水平,目前该产品已通过部分客户认证并实现销售,同时多家客户正在测试、验证中,半导体级高纯硫酸二期6万吨项目也在积极筹建中,未来高纯硫酸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光刻胶方面,随着我国集成电路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半导体材料的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公司光刻胶及配套材料产品的销售数量及售价持续增长,光刻胶及配套材料产品共计实现销售2.74亿元,同比增长53.0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综合毛利率提升了4.3个百分点。 锂电池材料方面,新能源汽车行业维持高景气度的增长,相应传导至上游锂电池材料领域,公司锂电池材料营业收入5.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31%,公司核心产品NMP 实现营业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50%,销售数量增长超过20%。 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4.51亿元,同比增长11.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2亿元,同比增长38.8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0.3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0.72%。
|
|
|
晶瑞电材
|
基础化工业
|
2022-01-20
|
38.33
|
--
|
--
|
37.74
|
-1.54% |
|
39.18
|
2.22% |
|
详细
晶瑞电材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7亿元-2.2亿元,同比增加120.92%-185.90%,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003亿元-1.298亿元,同比增加127.29%-194.14%。 2021年度业绩预告符合预期,半导体与新能源高景气共振根据公司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测算,公司2021年Q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05亿元-0.55亿元,同比-66.67%-266.67%。 公司业绩同比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内半导体材料国产替代进程提速、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下游客户对产品需求旺盛,公司充分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完善产业链布局,积极开拓市场,其主要产品如半导体级光刻胶及配套材料、高纯试剂、锂电池材料等产销两旺,同比产生了较大增长,整体盈利能力得以提升。此外,公司全资孙公司晶之瑞微电子成功认购森松国际(02155.HK)共计1,571.30万股,由此带来约6,2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国产半导体光刻胶龙头,KrF/ArF研发进展顺利公司子公司苏州瑞红是国内光刻胶领域先驱,规模生产光刻胶近30年。产品方面,公司紫外负型光刻胶和宽谱正胶及部分g线等高端产品已规模供应市场数十年;公司承担并完成了国家02专项“i线光刻胶产品开发及产业化”项目,i线光刻胶近年已向中芯国际等企业供货;公司KrF(248nm深紫外)光刻胶已完成中试,建成了中试示范线,于2021年12月购入KrF光刻机一台,可用于曝光测试,KrF量产化生产线正积极建设中;公司ArF(193nm)高端光刻胶研发工作已正式启动,已完成光刻机、匀胶显影机、扫描电镜、台阶仪等设备购置,其中ASML1900Gi型光刻机设备正在积极调试中。 公司半导体光刻胶下游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华虹、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和士兰微等知名代工厂或IDM企业,根据中国电子工业材料协会统计,目前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被国际巨头所垄断, g 线/i 线/KrF/ArF 光刻胶的国产化率分别为10%/10%/1%/1%,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当下国际局势紧张的背景下国产替代刻不容缓。2022-2024年将是国内晶圆厂扩产后的密集投产期,公司在四川眉山基地布局建设1000吨/年的光刻胶中间体产能和1200吨/年的光刻胶产能,未来有望受益于国产浪潮叠加国产替代实现持续高成长。 扩产半导体高纯试剂与锂电池材料,公司持续高成长可期半导体高纯试剂方面,公司已覆盖半导体用量最大的三类高纯湿化学品高纯双氧水、高纯氨水和高纯硫酸,产品品质已达到或者可达到SEMI最高等级G5水准,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他多种超净高纯试剂如BOE、硝酸、盐酸、氢氟酸等品质全面达到G3、G4等级,可满足平板显示、LED、光伏太阳能等行业客户需求业务。锂电池材料方面,公司产品包括NMP、SBR、CMCLi、PAA和电解液等,其中公司NMP产品已向市场规模化供应长达七年,亦是三星环新中国区唯一供应商。公司的SBR、CMCLi和PAA等锂电池粘结剂产品具备性能优势,目前主要客户已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知名动力锂电池生产厂商。 当下公司积极扩产以应对需求增长,拟募集1.93亿元用于阳恒化工年产9万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半导体级高纯硫酸技改项目(二期),建成后将形成年产6万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用半导体级高纯硫酸生产能力。此外,公司拟使用自筹资金投资建设年产1万吨GBL(NMP的原料之一)及5万吨NMP项目。 盈利预测暂不考虑增发影响, 预测公司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18.44、26.19、35.22亿元,EPS分别为0.63、0.91、1.2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61、42、31倍,给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行风险、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增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海外政策变化的风险等。
|
|
|
晶瑞电材
|
基础化工业
|
2022-01-19
|
39.10
|
--
|
--
|
38.54
|
-1.43% |
|
39.18
|
0.20% |
|
详细
事件:1月17日晚,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2021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70~2.20亿元,同比+120.92%~+185.90%;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0~1.30亿元,同比+127.29%~+194.14%。其中2021Q4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88~5,488万元,同比-68.11%~+258.90%;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08~3,558万元,同比-54.52%~+166.10%。 点评:半导体。与新能源材料产销两旺,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增长。公司主营产品以光刻胶、超净高纯试剂等半导体材料和NMP、锂电胶粘剂等新能源材料为主。受益于2021年国内半导体材料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国产半导体产品渗透率的显著提升,叠加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对上游原料需求的大幅提高,公司半导体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产品产销两旺,从而带动公司业绩大幅增长。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晶之瑞(苏州)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认购森松国际(2155.HK)1571.3万股,由此为公司带来约6200万元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带来积极贡献。 多项产能规划持续推进,“半导体++新能源”双轨驱动成长。2021年12月初,公司宣布成功购得一台KrF光刻机,并表示公司KrF光刻胶量产化生产线正在积极建设中。KrF光刻机为公司KrF光刻胶量产线质量安全检验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可以加快公司KrF光刻胶产品的验证调试进程,另一方面也为后续KrF光刻胶大规模量产线的建设奠定必要的设备基础。此外,公司的ArF光刻胶产品研发也在持续推进中。半导体材料产能方面,公司G5级高纯硫酸一期项目的3万吨/年产能预计于2022年初开始放量。用于建设高纯硫酸二期项目6万吨/年产能的简易定增申请也于1月14日得到了证监会的批复,该项目预计于2023年建成投产。同时,公司也在四川眉山基地建设有1000吨/年光刻胶中间体产能和1200吨/年光刻胶产能。新能源材料方面,在当前NMP供给短缺的情形下,公司在原有2.5万吨/年NMP生产及回收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投资3亿元扩建5万吨/年产能,有利于巩固公司行业地位。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业绩符合预期,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3.19/4.78亿元,折算EPS分别为0.62/0.94/1.40元/股。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在半导体和新能源双领域内的快速发展,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客户验证风险,新增产能建设风险。
|
|
|
晶瑞电材
|
基础化工业
|
2021-12-20
|
47.66
|
--
|
--
|
47.19
|
-0.99% |
|
47.19
|
-0.99% |
|
详细
事件:2021年 12月 08日,公司在互动易平台上表示,近期已购得 KrF光刻机一台,可用于 KrF 光刻胶曝光测试。 点评: 补齐设备最后一环,KrF 光刻胶量产在即。光刻机不仅对晶圆厂光刻工艺至关重要,也是光刻胶生产制造环节的核心检测设备,此前,晶瑞电材已经购得用于负胶、g 线、i 线、ArF 等 4台光刻机,此次购入的 KrF 光刻机将用于其 KrF 光刻胶量产产线。目前,公司 KrF 光刻胶已完成中试,产品分辨率达到 0.25~0.13μm,并于多家晶圆厂客户测试验证。KrF 光刻胶是用量仅次于 ArF 光刻胶的核心光刻胶品类,且其对应的 IC 成熟制程亦是我国半导体制造企业的重要扩产方向,我们认为随着核心光刻机设备的就位,公司 KrF 量产进度有望进一步加快,在助力高端光刻胶国产化的同时,亦有望抓住晶圆厂扩产潮带来的客户认证窗口机遇,实现其光刻胶业务规模的快速成长。 定增加码高纯硫酸,业绩弹性值得期待。公司半导体超净高纯试剂品类涵盖市场需求最旺盛的双氧水、硫酸和氨水等,且产品纯度已经达到 10ppt 级别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向中芯国际、华虹宏力、武汉新芯、长江存储等国内主流半导体企业供货。同时,公司积极扩产加速国产替代,为了增加半导体级高纯硫酸产能供应,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 2.77亿元,用于子公司阳恒化工高纯硫酸扩差项目,预计新增产能 6万吨,项目建设期为一年。该项目将打破国产半导体级高纯硫酸产能供给瓶颈,为国内晶圆厂客户提供高品质产品,并持续增厚公司业绩。 Q3业绩稳步增长,现金流持续向好。受益于光刻胶、半导体高纯试剂及新能源材料三大业务板块共同成长,公司三季度业绩稳中向好,Q3实现营收 4.46亿元,同比增长 56.23%,实现归母净利 4995.99万元,同比增长 20.80%,实现扣非净利 3916.47万元,同比增长 146.19%。同时,公司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情况亦有显著改善,公司三季度毛利率 25.64%,环比增长 7.0pct;公司三季度经营活动净现金流 1.30亿元,环比增长 1.16亿元并创历史新高。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晶瑞电材凭借在微电子化学品行业 30余年的深耕积累,三大主营业务板块均步入高速成长期。并且伴随 KrF 等高端光刻胶、硫酸/双氧水等高纯试剂以及 NMP 新产能释放,公司业绩有望大幅提升。我们预计 21/22/23年其归母净利分别为 2.18/3.30/5.23亿元,对应 PE 为 75/50/31倍。我们看好公司在光刻胶、超净高纯试剂和锂电材料等领域的领先优势,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客户验证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
|
晶瑞电材
|
基础化工业
|
2021-12-10
|
49.00
|
--
|
--
|
49.17
|
0.35% |
|
49.17
|
0.35% |
|
详细
事件:12月 8日,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近期已购得 KrF 光刻机一台,可用于 KrF 光刻胶的曝光测试,同时公司 KrF 光刻胶量产化生产线正在积极建设中。 购得 KrF 光刻机,KrF 光刻胶量产指日可待。对于光刻胶生产企业而言,光刻机除了在研发和产品验证过程中用于自主曝光检测之外,更为关键的是为了保证半导体光刻胶在大规模量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稳定,光刻机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检验检测设备之一。在研发过程中为了适当降低研发投入,光刻胶生产企业可暂时依靠第三方光刻平台来满足研发过程中曝光测试的需要。而当进行到量产阶段,自有光刻机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之一。目前公司的 KrF 光刻胶业务已经建成了中试生产线,相关产品也正在客户端进行验证。此次 KrF 光刻机的购入,一方面可以加快公司 KrF 光刻胶产品的验证调试进程,另一方面也为后续 KrF 光刻胶大规模量产线的建设奠定必要的设备基础。 ArF 光刻机即将投入使用,高端设备配备高端人才推动光刻胶业务发展。公司ArF 高端光刻胶研发工作已正式启动,旨在研发满足 90-28nm 芯片制程的 ArF(193nm)光刻胶,所购置的 ASML1900Gi 型 ArF 浸没式光刻机预计将于 2021年年底前调试完成。未来,ArF 光刻机正式投入使用后将有望加快公司 ArF 光刻胶的研发进程,推动公司高端光刻胶的业务发展。公司于今年 8月邀请原 TOK中国区部长陈韦帆先生加入公司光刻胶事业部,并担任总经理职务。陈韦帆先生的加入有望为公司带来丰富的行业资源,加快产品研发以及市场推广进度。 国内晶圆代工成熟制程产能持续放量,利好国产光刻胶逐步替代。根据芯谋研究统计,截至 2021年 9月,在中国大陆已有、规划、在建和扩产的晶圆代工产线中,已有产能约为 112.7万片/月(折合 12英寸产能);如在建、规划和扩产产能全部建成满产,中国大陆总体晶圆代工产能将超过 300万片/月(折合 12英寸产能)。其中大部分晶圆代工产能为 28nm 及以上的成熟制程产能,与我国半导体光刻胶的研发与量产节奏较为匹配。此外,半导体材料供应链的持续紧缺,也将加快晶圆厂对于国产材料的验证进度,利好国产光刻胶产品放量。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由于 KrF 光刻胶和 ArF 光刻胶的验证节奏、产能建设和放量节点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我们暂不考虑相应的业绩增量。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2/3.19/4.78亿元,我们看好公司在半导体与新能源两大热门赛道中的未来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客户验证风险,产能建设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