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华君

国金证券

研究方向: 机械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130519030002,曾就职于中国银河证券、中泰证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6/14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依科技 2022-10-13 58.90 -- -- 73.21 24.30%
73.21 24.3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定点公告,收到奇瑞汽车定点通知,就某项目高精定位模块系统开展合作。该事件对公司加快在智能驾驶高精度定位领域的惯性导航业务,产生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公司的业务布局和持续发展。 加大惯导产品投入,IMU 获得首个订单公司近两年快速发展惯导业务,2020年 12月华依与上汽签署合作开发备忘录,联合开发惯导技术,目前公司车载惯导技术已经初步通过上汽集团测试认证。 2022年惯导业务进展加速, 1月公司针对 IMU 业务团队核心技术人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计划规定 2022年的目标值为 1张订单 5个车型配套,触发值为 1张订单 3个车型;9月公司定增拟投入“组合惯导研发及生产项目”0.97亿元,加速惯导扩产进程。奇瑞汽车的 IMU 定点标志着公司惯导产品受到客户的认可,公司惯导业务实现从 0到 1的突破,后续惯导业务有望实现客户的从 1到 N 突破。 车载惯导增量空间百亿,随智能化到来将快速渗透惯导将在汽车行业快速渗透,小鹏 P5/P7、理想 L9、蔚来 ET7等车型均开始装配惯导,2022年 7月 31日,哪吒 S 发布会上强调全系标配惯导,随着 L2+级智能化的到来,惯导将快速渗透,我们预计到 2024年车载惯导市场空间有望达120亿。 盈利预测与估值华依科技主业从设备向服务转型顺利,2022年 3月获得新能源强检认证资质,2022年开始相继获法雷奥西门子、宁德时代等长期年框协议,实验室扩产顺利;同时,IMU 惯导获得奇瑞首个定点,实现从 0到 1突破,后续从 1到 N 拓展有望加速。预计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 3.93、6.47、8.21亿元,同比增长22%、65%、27%。归母净利分别为 0.6、0.9、1.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1%、54%、33%,EPS 为 0.81、1.24、1.65元/股,现价对应 PE 为 72/47/3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影响生产、汽车终端需求不及预期等。
华特气体 2022-10-13 95.21 -- -- 97.55 2.46%
97.55 2.4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三季报业绩预告:预计2022 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73-1.94亿元,同比增长68%-8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9-1.88 亿元,同比增长85%-105%。 电子特气产品数量增长、产能及份额提升,预计三季报业绩接近翻倍增长受益于国内半导体需求增长、稀有气体放量、新增产品投产以及原客户导入新产品,公司三季度业绩接近翻倍增长。若按此次三季报业绩预告中值,预计公司2022 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84/1.79 亿元,同比增长78%/95%;其中第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66/亿元,同比增长78%/100%。 市场广阔:中国特种气体市场超400 亿元,高盈利将培育千亿级公司据卓创资讯,预计2022 年中国特种气体市场将达411 亿元(2017 年全球市场约合人民币1500 亿元),2018-2022 年复合增速达19%,预计2022-2025 年行业将维持15%以上增长。行业有望培育千亿市值公司:40 亿利润(全球20%份额,15%净利率),25 倍PE。 竞争格局:特种气体行业壁垒高;政策保驾护航,国产替代加速突破特种气体行业的壁垒较高:1)产品技术壁垒、2)客户认证壁垒、3)营销服务壁垒。目前全球以及国内的特种气体,尤其是电子特气市场是由海外大型跨国公司占据。近年来在政策的推动下,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公司:技术优势、客户优势明显,向合成气延伸将大幅提升盈利水平公司是特种气体国产化先行者,在国内8 寸、12 寸集成电路制造厂商实现了超过80%的客户覆盖率,是国内唯一通过ASML 认证的气体公司。 先发优势明显:1)技术优势:公司取得ASML 等公司认证,目前已具备50 种以上特种气体产品供应能力;2)客户优势:先发优势明显,客户覆盖广泛,有望从半导体向食品、医疗等领域延伸;3)在先进纯化技术的基础上向合成气延伸,提升综合盈利能力:江西华特、自贡华特等项目将在未来3 年内陆续建成,大幅提升氢化物、氟碳类等高毛利合成气占比;4)海外网络优势:公司将持续强化海外直销网点建设,中长期有助于提升海外业务毛利率。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电子特气业务加速放量,预计2022-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为2.2/2.8/3.9 亿元,复合增速为45%,对应PE 分别55/42/30 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及原材料价格波动;海外网点拓展不及预期;产能扩张进度不及预期。
凯美特气 基础化工业 2022-10-12 17.65 -- -- 22.66 28.39%
22.66 28.39%
详细
事件10月10日,上市公司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岳阳凯美特电子特种稀有气体公司签署《材料业务战略合作协议》。 电子特气获全球半导体头部企业认可,签战略框架协议将开启大规模供应据公告,此次公司的战略合作方(销售平台公司)是一家专注半导体材料、设备及服务的综合性企业,已与多个全球半导体头部企业签订供应框架协议,完成数个公司电子特气产品在客户端的认证并开始规模化供应。 根据公告,战略合作方将以凯美特品牌直接配套全球半导体头部企业,并后续协助公司成为全球半导体头部企业的策略供应商。 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完成增持,成交金额1000万元,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拟定增募资10亿元,用于实施宜章电子特气、福建双氧水等项目,正稳步推进公司计划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10亿元,用于实施宜章凯美特特种气体、福建凯美特30万吨/年(27.5%计)高洁净食品级、电子级、工业级双氧水等两项目,两项目计划投资金额分别为5.9/5.2亿元。 其中,宜章凯美特特种气体项目实施主要产品包括电子级溴化氢、氯化氢、氟基混配气等产品。预计项目建成后年收入6.5亿元,IRR达27%。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完成,覆盖面广泛彰显管理层信心股权激励授予价格为8.19元,面向198名激励对象共授予152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总股本3%)。此次股权激励计划分三年期解锁,业绩解锁条件分别为2022/2023/2024年净利润不低于1.8/2.5/3.5亿元。 传统业务稳中向好,二氧化碳产能扩张、双氧水等新品助力增长传统业务方面,公司合计投资20亿元用于扩张二氧化碳产能以及实现双氧水等新产品量产能力。1)福建凯美特拟投资5.2亿元实施30万吨/年高洁净食品、电子级过氧化氢项目。2)揭阳凯美特项目总投资14.86亿元,完成建设后将实现30万吨/年高纯食品级二氧化碳和30万吨/年工业、电子级双氧水的量产能力。 电子特气打造新增长极:稀有气体激光气体持续放量、切入合成电子特气公司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专业电子特种气体和混配气体研发及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电子特种材料供应商,企业定位“专、精、特”,客户瞄准掌握全球先进工艺的半导体头部企业,专注高毛利、好现金流产品。 1)电子特气一期(岳阳):稀有气体(氪气、氙气、氖气等)及激光混配气,产能将不断释放。2)电子特气二期(宜章):合成类气体。产品包括卤族气体、VOC标气、氘气、混配气等产品,预计2025年达产。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4.1/5.4亿元,复合增速达57%,对应PE分别为45/27/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电子特气销售不及预期。
上机数控 机械行业 2022-10-11 137.65 -- -- 151.89 10.35%
151.89 10.35%
详细
2022年三季报净利润:同比增长101%大幅超市场预期,盈利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174.9亿元、同比增长130%;归母净利润28.3亿元、同比增长101%。Q3单季度:营收60.3亿元、同比增长51%;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126%。 2)盈利能力:综合毛利率23.7%,净利率16.2%,其中Q3单季度毛利率30.4%,净利率20.8%。我们测算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硅片单瓦盈利超过0.14元/W,处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产量、切片自主化率和硅片单瓦盈利、碳化硅设备业务:均超市场预期 1)硅片产量超预期:目前单晶硅产能已达35GW,2022年前三季度出货量约23.2GW(同比增长86%),其中Q3单季度出货量8.2GW。公司硅片产能规划合计75GW,有40GW产能在建。 2)切片自主化率超预期、硅片单瓦盈利超预期:目前公司单晶硅切片产能已达25GW,切片自供比例由二季度的40%提高至三季度的70%,促进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 3)碳化硅设备业务超预期:公司的半导体碳化硅切片机(公司自主研发)、边缘倒角机广受客户认可,目前已覆盖天科合达、同光科技、露笑科技、东尼电子等优质客户。公司持续加码研发,2022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9.9亿元、同比增长245%、占营收5.6%。 迈向一体化程度最高光伏龙头之一:“工业硅+硅料+硅片/硅片设备+N型电池片+电站” 公司依托光伏装备业务优势,切入光伏产业链,致力于成为产品线最全、一体化程度最高、产能最新、成本最低、核心竞争力最强的光伏企业之一。 1)工业硅+硅料(自建):拟建15万吨高纯工业硅+10万吨高纯多晶硅项目,其中8万吨高纯工业硅+5万吨多晶硅料正在建设中,一期5万吨多晶硅将于2023年4月投产。同时政府将予公司配备3.8GW光伏+1.7GW风电电站指标,预计将保障公司低电价优势。 2)工业硅+颗粒硅(参股27%):已增资10.2亿元共同投资年产10万吨颗粒硅+15万吨高纯纳米硅项目,参股27%。投产后公司将获得不低于70%比例的颗粒硅(对应7万吨),满足25GW硅片的硅料需求,强化硅料保障、硅片竞争力。项目预计2022年3季度投产。 3)硅片拉晶+切片:目前投产产能已达35GW拉晶+25GW切片。计划在包头投建40GW硅片产能+徐州25GW切片产能,产能迈向75GW拉晶+50GW切片。 4)N型电池:拟投建24GW N型高效电池产能。其中二期14GW高效电池正在建设中,三期规划建设10GW高效电池。项目建设期2-3年。电池技术选择包括TOPCon、HJT等N型电池。 5)新能源电站:公司规划5.5GW新能源电站,目前项目正在规划建设中。 投资建议:高成长、低估值;一体化程度最高、成本最低、竞争力最强的光伏龙头之一 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37/68/84亿元(预计业绩具有进一步上调潜力),同比增长115%/85%/23%;考虑25亿可转债,对应PE为15/8/7倍。根据wind一致预期,我们判断公司2023年净利润有望超隆基的1/3,超中环的80%;目前公司市值仅为隆基的1/7,中环的1/3左右,公司 PE估值明显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大幅扩产导致竞争格局恶化、硅料涨价影响终端需求、技术迭代风险。
金辰股份 机械行业 2022-10-10 88.64 -- -- 109.33 23.34%
112.15 26.52%
详细
成立全资子公司南通金诺,继苏州基地后再次扩建光伏设备产能,彰显未来订单信心1) 根据公司9 月30 日公告,以自有资金投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南通金诺,已完成工商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 万元整。经营范围包含:电子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工业机器人制造;电子专用设备制造。 2) 之前据公司6 月28 日公告:公司计划总投资 4 亿元建金辰智能制造华东基地。建设地址:苏州太湖科技产业园。一期项目(占地约 15.06 亩)计划在取得施工许可证后全面开工建设并于 2 年内完工,二期项目占地 25.65 亩。 3) 公司继苏州基地后再次扩建光伏设备产能,彰显未来订单信心。2021 年公司主要子公司在职员工的数量(主要在苏州)已达1155 人,占公司总人数83%。未来随公司智能制造华东基地在苏州、南通逐步投产,借助长三角产业链配套优势,公司在光伏电池片/组件设备领域将加速腾飞。 4) 公司为光伏电池HJT 设备+TOPCon 设备稀缺标的,预计均将迈向头部(目前HJT 设备龙头—迈为股份、TOPCon 设备龙头—捷佳维创)。业绩和估值有望获得双提升。 厚积薄发:光伏HJT+TOPCon 设备均迈向头部,组件设备龙头将二次腾飞1) HJT 设备:迈向量产阶段、行业千亿潜在市值空间。公司首台量产微晶设备已成功交付、进行中试/量产级别验证。我们预计2025 年HJT 设备行业市值将达3000 亿元(120亿利润、25 倍PE),公司PECVD 设备产能大、成本低,设备进展有望超预期。 2) TOPCon 设备:设备开始进入市场、百亿潜在市值空间。公司聘请中科院宁波所资深科学家任公司首席科学家,管式PECVD 样机已在晶澳、东方日升、晶科等客户试用,进展顺利。我们预计2025 年TOPCon 设备行业市值达373 亿元(15 亿利润、25 倍PE),公司将受益。 3) 组件设备:预计2025 年组件设备(流水线+层压机)市场规模达89 亿元,2021-2025 年CAGR约达23%。公司为组件设备龙头,发布“M”系列高效组件装备产线。预计该业务稳健增长。 4) 投实验线,向N 型电池+组件设备“一体化”供应商布局:公司投资1.02 亿元建设的“高效电池&高效组件研发实验室”、年底投入使用,为高效电池+组件的研发测试提供完整平台。 盈利预测:看好公司光伏HJT 和TOPCon 设备均迈向头部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净利润为1.1/2.3/4.1 亿元,同比增长81%/105%/80%,对应PE 为94/46/25 倍。我们测算:如公司在HJT+TOPCon 设备均处第三位置,则2025 年潜在市值空间305 亿元;如均处第二位置,则2025 年潜在市值有望达575 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HJT/TOPCon电池设备推进速度不达预期;下游扩产不及预期。
凯美特气 基础化工业 2022-10-03 19.37 -- -- 22.66 16.99%
22.66 16.99%
详细
事件9月 29日,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增持股份计划实施完成。 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完成增持,成交金额 1000万元,彰显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公司实控人、董事长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增持 51.94万股(占总股本比例0.08%),增持均价 19.26元/股,成交金额为 1000万元。本次增持完成后,公司第一大股东浩讯科技持股比例 41.66%(其中公司实控人、董事长持股比例90%),公司实控人、董事长本人直接持股比例增加至 0.64%。本次增持表明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 拟定增募资 10亿元,用于实施宜章电子特气、福建双氧水等项目,正稳步推进公司计划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资金 10亿元,用于实施宜章凯美特特种气体、福建凯美特 30万吨/年(27.5%计)高洁净食品级、电子级、工业级双氧水等两项目,两项目计划投资金额分别为 5.9/5.2亿元。 1、宜章凯美特特种气体项目实施主要产品包括电子级溴化氢、氯化氢、氟基混配气等产品。预计项目建成后 IRR 达 27.4%,回收期 6.2年。 2、福建凯美特双氧水项目主要为满足华南地区周边需求,同时提升上游丰富氢气资源的产品附加值,预计项目投产后 IRR 达 12.9%,回收期 8.3年。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完成,覆盖面广泛彰显管理层信心股权激励授予价格为 8.19元,面向 198名激励对象共授予 152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总股本 3%)。此次股权激励计划分三年期解锁,业绩解锁条件分别为2022/2023/2024年净利润不低于 1.8/2.5/3.5亿元。 传统业务稳中向好,二氧化碳产能扩张、双氧水等新品助力增长传统业务方面,公司合计投资 20亿元用于扩张二氧化碳产能以及实现双氧水等新产品量产能力。1)福建凯美特拟投资 5.2亿元实施 30万吨/年高洁净食品、电子级过氧化氢项目。2)揭阳凯美特项目总投资 14.86亿元,完成建设后将实现30万吨/年高纯食品级二氧化碳和 30万吨/年工业、电子级双氧水的量产能力。 电子特气打造新增长极:稀有气体激光气体持续放量、切入合成电子特气1)2021年稀有气体稳步销售,取得相干认证,累计签订稀有气体(氪气、氙气、氖气)销售合同金额达 1938万元。预计 2022年稀有气体有望放量。 2)拟成立宜章凯美特特种气体有限公司,正式切入合成类气体。产品包括卤族气体、VOC 标气、氘气等产品,预计达产后年收入 6.5亿元,纳税 1亿元。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4.1/5.4亿元,复合增速达 57%,对应 PE 分别为 49/29/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电子特气销售不及预期。
迈为股份 机械行业 2022-10-03 514.99 -- -- 530.00 2.91%
530.00 2.91%
详细
迈为股份:获金刚玻璃子公司 4.8GW 异质结产线订单, HJT 设备订单加速落地1) 根据 9月 29日晚间公告, 公司与金刚玻璃控股子公司金刚羿德签署两份《设备买卖合同》,金刚羿德拟向公司采购双面微晶高效异质结电池生产线 8条(600MW/条), 共 4.8GW, 采购总额超过公司 2021年度经审计营收的 50%,未达 100%。 2)签约客户: 甘肃金刚羿德是金刚玻璃与其控股股东广东欧昊集团共同设立的合资公司, 金刚玻璃持股 51%,主要从事高效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生产和销售。 3) HJT 设备订单加速: 2021年公司累计获 HJT 订单超 5GW。 2022年公司累计已获 16.2GW 异质结设备订单(据公告),为公司未来业绩提供保障。 4) HJT 设备产能: 2021年公司已完成 28亿定增用于 HJT 设备产能扩张, 达产后可实现年产 PECVD、 PVD 及自动化设备各 40套(约 20GW/年产能),实现年销售收入 60亿、净利润 8.9亿。在下游 HJT 电池扩产到来之际强化公司产能供给能力。 光伏 HJT 设备:下半年行业招标密集落地;公司为 HJT 设备龙头将充分受益1)预计下半年进入 HJT 设备招标密集落地期。 2022年以来公司已累计获 16.2GW异质结整线设备订单, 作为 HJT 设备龙头充分受益与行业招标密集落地。 2) HJT 设备订单市场空间: 预计 2025年 HJT 设备订单市场空间有望超 600亿元,2020-2025年 CAGR 为 98%。如净利率保持 20%(120亿净利润),给予 25倍 PE,测算 HJT设备行业合理总市值 3000亿元!我们判断,行业龙头市占率有望超 50%,未来有望超 1500亿元市值。 半导体设备:拟投资 21亿建“半导体装备项目”;向泛半导体设备龙头进军1) 公司拟投资建设“迈为半导体装备项目”,总投资 21亿元,计划用地约 210亩。 公司激光设备在半导体、面板领域进展顺利, 本次加码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泛半导体领域布局。 2)半导体领域: 公司半导体晶圆激光开槽设备已获长电科技(国内首家)、三安光电订单,并与其他五家企业签订试用订单。半导体晶圆激光改质切割设备已研发完成、产品验证中。 3)面板领域: 公司柔性屏弯折激光切割设备已获京东方第 6代 AMOLED 生产线项目两套订单,为全球知名的手机品牌制造高端显示屏。公司为国内首家成功研制该款设备的企业。 盈利预测:看好公司在光伏、半导体行业未来大发展中战略地位、高成长性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8.8/13/18亿元,同比增长 37%/48%/38%,对应 PE为 100/68/4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异质结电池推进速度不达预期;光伏需求不及预期;下游扩产不及预期。
百利科技 建筑和工程 2022-10-03 12.20 -- -- 13.61 11.56%
13.61 11.56%
详细
收购烧结设备制造商云栖谷 40%股权(51%表决权),设备自供率提升至 80% (1)公司全资子公司百利锂电与苏州云栖谷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股东孙卫明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拟以 1600万元现金对价收购孙卫明持有的云栖谷公司 40%股权,双方约定百利锂电拥有云栖谷 51%表决权并合并其财务报表。 (2)业绩承诺:云栖谷公司 2022年、2023年累计归母净利润不低于 2100万元。 (3)云栖谷成立于 2017年,主要产品为面向锂电池正负极材料或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的烧结设备,烧结设备在锂电材料整线投资中占比约 30-40%,叠加公司已实现的 40%以上核心设备自供比例,此次收购助力公司设备自供率提升至 80%。 锂电材料设备+产线整包商,锂电营收占比 88%,锂电订单同比增长 33%公司 2017年布局新能源业务,为锂电材料企业提供智慧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以及锂电专有设备制造,目前是锂电材料整线供应唯一上市公司。2022年上半年锂电板块实现总承包收入 8.3亿元,同比增长 194%,占上半年总营收的 88%。上半年公司累计新签合同 21.4亿元,其中锂电板块合同 19.9亿元(占比 93%、同比增长 33%)。 锂电三大主材产线投资额未来三年 CAGR 达 52%,国内多为单点设备商大化工+产业联盟+材料出海趋势推动锂电材料扩产。2022年国内锂电正极、负极、电解液三大主材产线投资额 561亿元,预计 2025年达 1989亿元,三年 CAGR约 52%。锂电材料市场多为单点设备商,整线交付厂商极具竞争力。 外延并购促进设备自供率趋势性提升,有望迎来业绩拐点2021年公司锂电材料设备自供率达 40%,2022年通过外延并购提至 80%,并有进一步提升空间。2022年 8月公司以 120万元现金对价收购无锡百擎(锂电负极材料工业窑炉外循环线供应商)60%股权并已完成工商变更;公司拟收购苏州兮然 60%股权,引入陶瓷对辊技术(主要用于正极材料破碎设备),收购进展逐步推进。公司设备自供率提升,有利于强化锂电材料整线供应竞争壁垒,提升盈利能力。 内生研发实力雄厚,客户资源优质稳定,在锂电材料设备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全资子公司百利锂电(前身南大紫金)在锂电正极/负极/前驱体产线具备丰富的设备及整线服务经验,已在全国建成 500余条生产线。凭借领先的工程设计能力和服务理念,公司已获当升科技、贝特瑞、安徽海创、国轩高科、新锂想、巴斯夫杉杉、成都巴莫、宁德时代等优质客户的广泛认可,并持续开拓新客户。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29.3/47.9/62.3亿元,同比增长 182%/63%/30%,归母净 利 润 分 别 为 2.2/3.6/5.2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658%/62%/45%, 对 应 PE 分 别 为27/17/1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大股东质押风险;锂电池市场景气度不及预期;收购整合不及预期等
海目星 2022-09-30 76.12 -- -- 85.30 12.06%
85.30 12.06%
详细
事件9月26日,根据公司公众号消息,公司首批Micro LED 巨量转移设备顺利出货,实现交付,标志着公司在Micro LED 显示领域取得关键突破,为其进军新型显示市场打下基础。 投资要点公司首批巨量转移设备顺利实现交付,助力Micro LED 突破量产瓶颈Micro LED 凭借其自发光、高效率、低功耗、高稳定等特性,可以大幅拔高视觉感官体验阈值,逐渐成为未来显示行业的发展趋势。目前Micro LED 仍存在许多技术瓶颈有待突破,大规模商业化较困难。其中,巨量转移技术是制约Micro LED 量产的关键。Micro LED 与LCD、OLED、PDP 等其他显示技术的关键不同点在于其采用无机LED 作为发光像素,对像素尺寸要求高,以≤ 50μm 为宜。而巨量转移是指将生长在外延基板上的 Micro LED 芯片高速精准地转移到目标基板上的一种技术,是决定Micro LED 技术能否商业化的关键。 公司自2020年起布局激光巨量转移技术,针对超高精度自动对位平台、高稳定性光源和投影系统、转移关键材料等技术要点进行深度的分析,逐步解决转移芯片数量巨大、转移工艺良率和精度要求严苛、容错率过低等问题。目前首批巨量转移设备顺利交付客户,已具备规模化生产的可行性。未来将继续加强设备量产布局,助力Micro LED 实现量产化应用。 公司设备突破多个关键技术难题,可更好满足Micro LED 量产化需求公司先后突破高速定位、精准对位、激光工艺等巨量转移设备技术瓶颈,所研设备具备可量产、高精度、兼容性高的技术优势。公司设备可以有效提高转移过程的精度和效率,减少像素错误。其设备具备的主要不同于竞争对手的特点有:1)准分子光源和投影系统:相比固体激光器光源系统稳定性更高,可适配多种产品不同需求,可更好地实现量产化;2)高精度自动对位:公司设备良率可达99.99%以上,效率25-100kk/h。自主研发自由度高,可根据不同客户的尺寸需求量身定做;3)全段设备兼容设计:公司巨量转移设备配合智能去除修复设备,可实现整段制造流程整合,更具量产化生产优势。 激光自动化平台优势显著,持续向锂电设备整线、光伏激光及新型显示设备业务延伸公司目前动力电池领域的核心产品为用于极耳切割的激光制片机及电芯装配线,下游客户包括特斯拉、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行业龙头,市场占有率高,极具竞争力。光伏激光设备领域已中标晶科能源11亿Topcon 激光微损设备,正式切入光伏激光设备领域。公司未来充分发挥其激光自动化平台的优势,除在光伏激光设备领域的突破外。在锂电设备向前段和中段持续突破,逐步具备整线生产的能力。新型显示领域布局Micro LED 巨量转移等核心设备。 公司2022年整体规模效应将逐步凸显,带动毛利率、净利率进一步提升,全年业绩确定性高。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9.4/69.2/91.8亿元,同比增长98%/76%/33%;实现归母净利润3.6/8.9/11.9亿元,同比增长229%/148%/33%,对应PE 42/17/13倍。公司2022-2024年业绩复合增速12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等新领域开拓不及预期,锂电设备行业新增订单增速下滑
先导智能 机械行业 2022-09-30 50.00 -- -- 54.30 8.60%
54.30 8.60%
详细
事件: 先导智能 Topcon 量产线效率突破 25%,系业内首条。(先导智能官方公众号) 业内首条 Topcon 量产线电池片效率突破 25%,光伏设备业务取得积极进展近日,公司首条全新技术 GW 级 TOPCon 光伏电池智能工厂产线,其量产电池片转换效率突破 25%,日产能达 30万片以上,良率和碎片率达到业内领先水平,整线运营成本再创 TOPCon 产线行业最低。 公司是国内较早布局 GW 级 TOPCon 光伏智能工厂解决方案的企业,在高效生产、光伏电池转换效率迭代提升、智能无人化生产等方面屡获突破,极大推动了行业在新型 N 型电池领域的量产化进程。 2022上半年新签订单同比增速 68%,预计明年业绩仍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据公告,上半年公司新签设备订单金额达 155亿元(不含税),同比增长 68%,占去年全年新签设备订单金额的 83%,超市场预期。公司二季度末合同负债达75亿元,较去年末翻倍,体现订单质量较好。 展望下半年,中航、亿纬锂能、国轩等将持续招标,同时宁德时代也将启动招标,海外方面大众、ACC 等在年底也将继续招标。预计第三季度是招标旺季。 国际化、储能、非锂电业务等新领域持续开拓,有望接力动力锂电设备增长国际化: 2022年以来公司陆续获 Northvolt、ACC、德国大众锂电设备订单,预计 2022年海外尤其是欧洲锂电设备订单有望超预期。 储能:2022年取得宝丰 20GWh 储能整线设备订单,盈利能力与动力锂电相近。 非锂电业务:2018年布局平台型公司,激光、3C 设备、光伏设备持续发展。 新品拓展、受益锂电扩产浪潮,订单饱满;打造非标自动化平台型企业公司为全球锂电设备龙头,涂布机、辊压机、高速叠片机等新品不断推向市场并持续具备较强竞争力。2021年公司共新签设备订单金额 187亿元(不含税),创历年新高,预计 2022年业绩将保持较快增长。公司利用平台型企业的竞争优势,有望将先进的研发、管理经验复制到其他领域,成为非标自动化设备龙头。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 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 25.5/36.7/46.3亿元,三年复合增速43%,对应 PE 分别为 30/21/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锂电企业扩产低于预期;新业务拓展低于预期。
凯美特气 基础化工业 2022-09-29 20.74 -- -- 21.41 3.23%
22.66 9.26%
详细
事件 1、9月 26日,上市公司发布《2022年度非公开发行 A 股股票预案(修订稿)》。 2、近日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完成 计划定增 10亿投资电子特气等新项目,进一步扩大产业布局、丰富产品结构此次非公开发行计划募集资金 10亿元,用于实施宜章凯美特特种气体、福建凯美特 30万吨/年(27.5%计)高洁净食品级、电子级、工业级双氧水两项目,两项目计划投资金额分别为 5.9/5.2亿元,较此前预案披露的金额小幅降低,非公开发行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变。 1、宜章凯美特特种气体项目实施主要产品包括电子级溴化氢、氯化氢、氟基混配气等产品。预计项目建成后 IRR 达 27.4%,回收期 6.2年。 2、福建凯美特双氧水项目主要为满足华南地区周边需求,同时提升上游丰富氢气资源的产品附加值,预计项目投产后 IRR 达 12.9%,回收期 8.3年。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完成,覆盖面广泛彰显管理层信心此次股权激励计划授予条件已经达成,以 8.19元的授予价格向 198名激励对象共授予 1520万股限制性股票(约占公司总股本 3%)。此次获授对象包括公司总经理、财务总监、董秘、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等。此次股权激励计划分三年期解锁,业绩解锁条件分别为 2022/2023/2024年净利润不低于1.8/2.5/3.5亿元。此次股权激励成本合计为 1.9亿元,2022-2026年限制性股票成本摊销分别为 562/6746/6505/3694/1767万元。 传统业务稳中向好,二氧化碳产能扩张、双氧水等新品助力增长传统业务方面,公司合计投资 20亿元用于扩张二氧化碳产能以及实现双氧水等新产品量产能力。1)福建凯美特拟投资 5.2亿元实施 30万吨/年高洁净食品、电子级过氧化氢项目。2)揭阳凯美特拟实施 30万吨高洁净双氧水及相关气体提纯项目。项目总投资 14.86亿元,项目完成建设后将实现 30万吨/年高纯食品级二氧化碳和 30万吨/年工业、电子级双氧水的量产能力。 电子特气打造新增长极:稀有气体激光气体持续放量、切入合成电子特气1)2021年稀有气体稳步销售,取得相干认证,累计签订稀有气体(氪气、氙气、氖气)销售合同金额达 1938万元。预计 2022年稀有气体有望放量。 2)拟成立宜章凯美特特种气体有限公司,正式切入合成类气体。产品包括卤族气体、VOC 标气、氘气等产品,项目总投资 7.5亿元,项目建设期为 3年,预计达产后年收入 6.5亿元,纳税 1亿元,内部收益率高达 28%。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4.1/5.4亿元,复合增速达 57%,对应 PE 分别为 53/32/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电子特气销售不及预期。
新强联 机械行业 2022-09-29 92.00 -- -- 105.51 14.68%
105.51 14.68%
详细
公司与明阳智能签署 2023年采购合同 13.2亿元,助力 2023年业绩高增9月 27日,公司公布与明阳智能签订《风力发电机组零部件 2023年框架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不低于 13.2亿元,占公司 2021年营业收入比例约 53%。合同标的为风电偏航、变桨、主轴轴承以及偏航齿圈。我们认为合同顺利实行将对公司2023年业绩产生较大积极影响,未来公司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风电轴承国产替代加速,公司实现国内海风主轴轴承批量供货“零”突破风电轴承作为风机核心零部件,具备高技术壁垒、高附加值等特点,是国产化率最低的零部件环节。截止 2020年,国内风电轴承市场整体国产化率约 16%。其中,偏航轴承和变桨轴承国产化率较高,分别为 63.3%、86.6%;主轴轴承和齿轮箱轴承国产化率较低,分别为 33%、0.6%。随着风机招标价格下行,国内风电轴承技术不断突破,主轴轴承国产替代进程加速,齿轮箱轴承国产替代有望提上日程。 公司作为国内大型回转支承龙头,在大兆瓦轴承供货领先同行。本次合同显示,1)偏航、变桨轴承:采购产品均为 4-12MW 大兆瓦轴承,共计明年年底前供货3000套(含齿圈)。2)主轴轴承:明年年底前,公司将向明阳智能供货陆上 4.X系列主轴轴承 350套、海上机型主轴轴承 50套;未来将向明阳智能供货陆上 6.X系列主轴轴承 1500套。综上可见,公司在大兆瓦轴承供货能力较强,已具备大兆瓦主轴轴承的批量供货能力,实现了国内海上风电主轴轴承批量供货“零”突破。 展望未来,“十四五”风电新增装机有望超预期,公司持续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1)短期来看:2022H2风电交付吊装将进入高峰期,预计超过上半年交付量的 2倍。 2)长期来看:根据此前研报《平价时代,精选个股》数据,“十四五”期间风电年均新增装机量达 64GW,2022-2025年新增装机 CAGR 为 14%;海上风电年均新增装机量达 12GW,2023-2025年新增装机 CAGR 为 36%。公司将持续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以及国产替代趋势,凭借其研发、产能等核心竞争优势,有望实现市占率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 2022-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 7.2、10.1、12.6亿元,同比增长 41%、40%、24%。对应 PE 40、29、23X。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风险;2)竞争格局恶化风险;3)风电装机不及预期
中航光电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9-28 62.73 -- -- 68.20 8.72%
68.20 8.72%
详细
第三期股权激励计划发布,国企改革提质增效成果显著1)在前两期股权激励基础上,公司第三期激励计划对公司部分董事、高管、核心技术人员及骨干等共计 1480人,授予 4,192.6万股票,约占激励计划公告时公司总股本的 2.64%,授予价格为 32.37元/股,预计整体摊销费用为 13.5亿元。 2)公司股权激励解锁条件处于较高水平,以 2021年为基准,2023-2025年每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复合增速不低于 15%,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 13.80%,同时不低于对标企业 75分位值。公司作为集团内历次改革制度创新的先行者,率先进行三期股权激励,将为公司业绩的稳步增长提供坚实保障。 特种连接器龙头,持续受益装备放量+用量提升双重驱动1)军队现代化建设带来武器装备放量,公司下游航空、航天等高增速行业占比较高,赛道优异有望充分享受下游高增长。 2)军队信息化建设促进电子设备用量提升,连接器作为电子设备基础元件,有望持续受益新式装备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增速也将快于下游。 3)特种连接器行业壁垒高,竞争格局稳定。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市占率接近一半,有望持续受益我国军队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提速。 新能源车+5G 通信需求,有望开辟公司第二增长曲线1)新能源车崛起改变了传统车载连接器的配套格局,公司高压连接器快速打开市场并做到份额领先,未来有望持续受益新能源车渗透率与公司市占率的提升。 2)通信领域公司客户覆盖全球领先的 5G 设备厂家,在国内 5G 建设稳步推进、海外 5G 建设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公司通讯连接器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上调关联交易销售预计额度,特种连接器龙头业绩将提速1)公司上调 2022年预计关联交易销售额至 31.4亿元,相比年初预计的 26.7亿元提升 18%,调整后额度同比 2021年实际关联交易销售额增长 62%。 2)截至 2022H1,公司合同负债达到 7.95亿元,同比增长 109%;存货达到 51.29亿 元,同比增长 42%。合同负债、存货高增预示下游景气,我们判断公司在手订单饱满,全年业绩将提速。 中航光电: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复合增速 31%预 计 公 司 2022-2024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26.9/34.9/44.7亿 元 , 同 比 增 长35%/30%/28%,CAGR=31%,对应 PE 为 38/29/2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特种业务订单持续性不及预期;2)民品业务扩展不及预期。
新强联 机械行业 2022-09-28 92.00 -- -- 105.51 14.68%
105.51 14.68%
详细
公司与明阳智能签署2023年采购合同13.2亿元,助力2023年业绩高增 9月27日,公司公布与明阳智能签订《风力发电机组零部件2023年框架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不低于13.2亿元,占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比例约53%。合同标的为风电偏航、变桨、主轴轴承以及偏航齿圈。我们认为合同顺利实行将对公司2023年业绩产生较大积极影响,未来公司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风电轴承国产替代加速,公司实现国内海风主轴轴承批量供货“零”突破 风电轴承作为风机核心零部件,具备高技术壁垒、高附加值等特点,是国产化率最低的零部件环节。截止2020年,国内风电轴承市场整体国产化率约16%。其中,偏航轴承和变桨轴承国产化率较高,分别为63.3%、86.6%;主轴轴承和齿轮箱轴承国产化率较低,分别为33%、0.6%。随着风机招标价格下行,国内风电轴承技术不断突破,主轴轴承国产替代进程加速,齿轮箱轴承国产替代有望提上日程。 公司作为国内大型回转支承龙头,在大兆瓦轴承供货领先同行。本次合同显示,1)偏航、变桨轴承:采购产品均为4-12MW大兆瓦轴承,共计明年年底前供货3000套(含齿圈)。2)主轴轴承:明年年底前,公司将向明阳智能供货陆上4.X系列主轴轴承350套、海上机型主轴轴承50套;未来将向明阳智能供货陆上6.X系列主轴轴承1500套。综上可见,公司在大兆瓦轴承供货能力较强,已具备大兆瓦主轴轴承的批量供货能力,实现了国内海上风电主轴轴承批量供货“零”突破。 展望未来,“十四五”风电新增装机有望超预期,公司持续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 1)短期来看:2022H2风电交付吊装将进入高峰期,预计超过上半年交付量的2倍。 2)长期来看:根据此前研报《平价时代,精选个股》数据,“十四五”期间风电年均新增装机量达64GW,2022-2025年新增装机CAGR为14%;海上风电年均新增装机量达12GW,2023-2025年新增装机CAGR为36%。公司将持续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以及国产替代趋势,凭借其研发、产能等核心竞争优势,有望实现市占率持续提升。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2022-2024 年净利润分别为 7.2、10.1、12.6 亿元,同比增长41%、40%、24%。对应 PE 40 、29 、23X。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原材料价格风险;2)竞争格局恶化风险;3)风电装机不及预期
天宜上佳 2022-09-28 23.90 -- -- 27.00 12.97%
27.00 12.97%
详细
与内蒙古和光签订长协订单(预估金额4亿元),光伏热场业务再下一城(1)根据9月27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天力新陶与内蒙古和光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天力新陶自协议签署之日起至2025年8月31日止,向内蒙古和光提供坩埚、导流筒、保温筒等碳碳复合材料制品,按目前市场价计算,预估协议总金额约为4亿元(含税)。 (2)内蒙古和光是方硅芯、硅芯晶棒、光伏石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厂商,目前拥有硅芯晶棒9000吨/年,方硅芯产能500万支/年,是通威集团、新特能源、保利协鑫、鄂尔多斯集团、东方日升等企业的核心硅芯供应商。 轨交闸片龙头:受疫情影响粉末冶金闸片销量下滑,下半年有望迎来改善公司是高速列车制动闸片国产替代领跑者,市占率多年维持第一。2022年上半年粉末冶金闸片销量显著下滑,主要系上半年多个铁路枢纽城市接连爆发疫情影响。随疫情好转,下半年闸片需求有望回升。 碳碳光伏热场(2021-2023年主增长点):已向11家硅片厂供货,盈利能力领先(1)碳碳热场随大尺寸硅片发展加速替代石墨热场,据我们深度报告测算,2020-2025年市场空间CAGR约14%。公司此前已向高景太阳能、晶科能源、晶澳能源、包头美科等11家硅片厂正式供货,并与弘元新材签订意向合作协议。 (2)凭借较低能源成本、预制体自制、大尺寸设备优势,盈利能力行业领先。 江油基地电费0.45元/度、天然气1.9元/m3,低于行业平均;定增拟募资3.5亿元建设5.5万件/年碳碳预制体产线,实现预制体自供;采用满足36寸产品批量生产的大规格设备,配合套装工艺,设备利用率高。随19+6+4三个版本大规格沉积设备逐步投产,预计明年柔性产能有望达4500吨。 碳陶制动盘(2024-2025年主增长点):首个定点已落地,进入发展加速期碳陶制动盘顺应新能源车轻量化需求,我们深度报告测算2025年市场空间有望达58亿元,当前市场为早期开发阶段。公司是目前国内唯一碳陶制动盘+制动衬片生产商,凭借制动+材料多年研发,占据蓝海市场先发优势,已收到某车企定点通知、与京西重工(上海)战略合作,预计明年开始放量,后年将迎爆发。 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业务逐步开拓,航空大型结构件精密制造稳步推进树脂基碳纤维复材方面,天仁道和已开发出无人机尾段、商业航天全碳纤维支架结构,舰载非金属舷梯等项目,并向上游材料拓展。航空大型结构件方面,公司已成为中电科下属两大研究所合格供应商,航空结构件柔性产线预计年底落地。 盈利预测与估值轨交闸片龙头,向光伏、大交通拓展。预计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3.0/5.1/7.2亿元,同比增长70%/71%/41%,对应PE46/27/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热场竞争格局恶化、汽车碳陶制动盘和军工业务进度低于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6/14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