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凯

光大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7100002,曾就职于中信证...>>

20日
短线
15.38%
(--)
60日
中线
15.38%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3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天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12-03 17.75 -- -- 19.36 9.07%
20.58 15.94%
详细
光缆电缆龙头发力新能源,业务景气度高。中天科技是国内光纤通信、电力线缆龙头企业,光缆拥有光棒-纤-缆一体化生产能力,电缆拥有特种导线、OPGW、ADSS、装备线缆等产品,业务覆盖通信、电网、海洋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领域。2021年前三季度,受益于海缆业务快速放量,公司营收实现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23%;受高通业务计提存货减值等影响,归母净利润4.9亿元,同比下降69%。 储能业务将是中天科技重点发展方向,业务不断破局。中天科技全力争当“双碳”超长赛道主力军,现已形成以新能源为突破、海洋经济为龙头、智能电网为支撑、5G通信为基础、新材料为生长点的产业布局。在新能源方面,公司以“3060”低碳绿色为指引,定位光、储、箔细分领域,以实现“强化光伏产业集成,扩大储能产业优势,加快铜箔产业布局”为发展目标,深度布局新能源产业。 公司已深度布局储能业务。公司以大型储能系统为核心,发力电网侧,用户侧及电源侧储能应用。公司已形成含电池正负极材料、结构件、铜箔、锂电池、BMS、PCS、EMS、变压器、开关柜、储能集装箱等核心部件的完整储能产业链,可实现电网侧储能电站所需设备内部自主配套率95%以上,用户侧储能电站所需设备内部自主配套率99%以上。 中天已承接众多优质储能项目。中天参与承建诸如国家电网首批镇江东部电网侧66MWh储能电站、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电网侧湖南一期长沙芙蓉52MWh站房式储能电站、全球最大的电网侧江苏二期昆山48.4MWh储能电站、全国最大的用户侧动力电池规模化梯次利用工程储能电站等多项重大工程项目。 与三峡电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1GWh共享储能电站建设。2021年11月29日,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三峡电能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双方充分发挥各自的综合优势,在光伏、储能的投资开发、信息共享、建设运营、技术服务等方面形成全面合作,进一步整合光伏、储能相关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优质资源,共同推动江苏区域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签订后双方将成立专班共同推进如东500MW/1000MWh共享储能电站建设工作,计划在2022年12月份实现并网。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2年储能业务收入约7-8和14-15亿元.除储能业务外,公司海洋业务、光伏业务均有望实现快速增长。(1)海洋业务:公司秉承“核心产品系统化,工程服务国际化”的战略方向,技术研发面向深远海,市场布局面向全球化,持续深耕海底光缆、海底电缆、海底光电复合缆及海缆施工船机等海洋装备,现已具备海缆-海底观测、勘探-海缆敷设-风机施工于一体的海洋系统工程总集成能力,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信息互联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2)公司具有光伏电站产品产业链及服务体系,主要业务包含光伏系统产品供货、光伏资源开发、工程总承包及电站运维。十四五期间,中天科技将与如东县国有公司实施战略合作,利用如东地面及海域光伏资源优势,实施光伏项目建设。中天科技在如东规划的2021年光伏装机规模约300万千瓦,并带动合计超230亿元光伏材料、储能系统、电气设备的收入。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高端通信业务风险释放已近尾声,对公司主业影响较小。 公司为国内光纤通信、电力线缆龙头企业,并不断拓展新业务,向新能源巨头转型。考虑到光纤光缆行业景气度攀升、海洋业务快速放量、储能业务和光伏业务快速增长,我们维持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1.77亿元、39.16亿元、42.30亿元,对应21-23年PE分别为310x、14x、13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光纤价格景气周期回落;海洋业务景气度下滑,减值计提。
卓胜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29 376.39 -- -- 385.00 2.29%
385.00 2.29%
详细
第三增长曲线发射端模组将成中国发射端模组最强音: (1)卓胜微目前已顺利推出应用于5GNR频段的主集发射端模组产品L-PAMiF,其中PA采用的是GaAs工艺,滤波器采用的是IPD工艺。我们判断卓胜微L-PAMiF将在明年上半年出货起量,且毛利率较高,从出货量到盈利水平将超过市场预期。 (2)展望未来,集成双工器、滤波器、PA的4G发射端模组PAMiD已在2022年打样测试,我们将密切关注该产品的进展。射频发射端模组将为卓胜微打开广阔空间,射频前端平台型公司初长成。 第二增长曲线射频接收端模组虽受制于行业去库存,但龙头地位不可撼动,22022年静待大客户放量:: (1)LFEM:目前双频占比已趋于提升,双频放量将成趋势。 (2)DiFEM:目前代工滤波器的快速放量已支撑2021年的大量出货,未来自建滤波器IDM将支撑DiFEM进一步快速放量,考虑到该产品竞品生产商主要为海外企业,我们积极看待未来出货情况。 (3)LNABANK:核心客户获得重要突破,接收端完整解决方案已成型。 第一(射频分立器件)和第二增长曲线受制于智能机出货波动不足为惧:由于2020年华为制裁后的供应链过度备货导致的高基数,今年供应链同比增速承压。 以舜宇为例,舜宇21年6月~10月连续五个月手机镜头出货量同比下滑20%+,市场担心智能机景气度偏低对公司的不利影响。我们认为卓胜微业绩成长三要素(智能机出货量、份额、单机价值量)中,智能机出货量仅季度扰动因素,卓胜微成长核心动能依然是从分立器件到滤波器、PA、5G接收端模组、4G接收端模组、5G发射端模组,从1美金(分立)到7美金(分立+模组)的单机价值量提升,和国产替代的份额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股价大跌由于第一增长曲线(分立器件,开关/LNA)和第二增长曲线(接收端模组)受制于智能机影响,但公司第三增长曲线已现变化(发射端模组未来销售可期),我们积极看待卓胜微发射端模组在2022年的销售,也积极看待公司分立器件和接收端模组待智能机行情反转后的向上趋势。 1500亿元射频前端市场中,卓胜微收入占比仅约2%。我们维持卓胜微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2.2、31.7和41.1亿元,对应PE分别为51/36/28X,我们仍长期看好卓胜微在中国射频前端行业的布局,持续重点推荐,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关键技术进展不及预期;下游国产替代需求不及预期
澜起科技 2021-11-16 76.50 -- -- 86.18 12.65%
86.67 13.29%
详细
全球内存接口芯片领军者,多元布局打造平台型企业:澜起科技为全球第一大内存接口芯片供应商,2018年全球市占率达到 45%,公司拥有从 DDR2至 DDR4全系列内存接口芯片产品,并获得英特尔和三星战略入股,产品技术获得产业链巨头背书。公司从消费电子芯片起家,聚焦服务器芯片实现平台化转型,目前产品包括内存接口芯片、PCIe Retimer 芯片、服务器 CPU 和混合安全内存模组等,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DDR5代际切换,内存接口及配套芯片打开公司成长新空间:内存接口芯片进入DDR5世代后,单颗内存接口芯片 RCD 价值量大幅提升,同时 DDR5世代需配合 SPD、TS、PMIC 等配套芯片共同使用,芯片数量显著增多,使用场景也由服务器领域扩展到 PC 领域,我们测算五年后 DDR5世代内存接口芯片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27亿美金,相较于 DDR4世代产品市场空间有数倍提升。公司作为内存接口芯片行业龙头,研发能力领先,深度绑定产业链巨头,在内存接口芯片代际切换的过程中将显著受益。 津逮平台整装待发,PCIe Retimer 前景广阔:2021年 4月,澜起第三代津逮?CPU量产上市,津逮产品获得多家国产服务器厂商积极响应,如新华三、联想、宝德、长城等均已推出支持津逮?CPU 的服务器产品,津逮平台已应用到政务、交通、金融等领域中,公司的津逮服务器平台关联交易额从 21年年初的 1亿元上调至15亿元,表明公司对该项业务未来发展的信心。公司的接口类芯片产品线已经由内存接口芯片延伸到多品类全互连芯片,其中 PCIe Retimer 是一种长距离传输信号修正的芯片,能补偿高速信号损耗、提升信号质量,公司 PCIe 4.0Retimer系列芯片已于 2020年 9月成功量产,PCIe 5.0Retimer 研发进展顺利,DDR5世代高速互联趋势下,GPU 和 SSD 等大数据交换场景下,PCIe Retimer 需求快速提升,前景广阔。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为国际领先的高性能处理器和全互连芯片设计公司,不断完善产品布局,向数据中心平台型公司转型。未来公司内存接口芯片业务有望深度受益于 DDR5内存接口芯片及配套芯片的放量;同时看好公司津逮服务器平台国产替代空间,及 PCIe Retimer 芯片放量,我们维持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 8.03亿元、12.32亿元、17.75亿元,对应 21-23年 PE 分别为105x、68x、47x,考虑 DDR5世代产品已进入量产阶段,净利润从 2022年开始增幅明显,对应估值上升,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与产品研发风险,主要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鼎龙股份 基础化工业 2021-11-12 23.84 -- -- 28.00 17.45%
28.00 17.45%
详细
事件:2021年 10月 28日,公司发布 2021第三季度报告。公司 2021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 16.51亿元,同比增长 31.67%;实现归母净利润 1.51亿元,同比减少 37.2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5亿元,同比增长 56.68%。2021前三季度毛利率 34.29%,同比增长 1.66pcts;净利率 10.53%,同比减少 10.39pcts。 公司 2021Q3营业收入为 5.55亿元,单季环比减少 3.72%,单季同比增长25.25%;实现归母净利润 0.59亿元,单季环比增长 9.87%,单季同比增长44.6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54亿元,单季环比增长 27.49%,单季同比增长 72.22%。2021Q3毛利率 36.53%,单季环比增长 5.16pcts,单季同比增长1.29pcts;净利率 11.78%,单季环比增长 1.24pcts,单季同比增长 0.26pcts。 点评:CMP 抛光垫业务快速增长,CMP 清洗液和显示材料持续推进。公司 CMP抛光垫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93亿元,同比增长 442.97%,实现净利润 7485万元,同比增长 402.16%,对应实现归母净利润 5891万元,净利润率近 30%。 公司单季度 Q1/Q2/Q3CMP 抛光垫营业收入分别约为 4007/6393/8900万元,净利润约为 1029/1975/4481万元,净利润率约为 25%/33%/50%,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环比均大幅增长。公司 CMP 抛光垫设计产能:一期 10万片/年,二期 20万片/年,二期产能建设有望在年底完成,三期 50万片/年产能有望在 2022下半年开始释放,未来能有效地支撑抛光垫业务的持续增长。 CMP 清洗液:Cu-CMP 清洗液已在多家客户测试并反馈良好,开始进入客户端产品放量测试,武汉本部清洗液一期 2000吨产线的产能建设预计在今年第四季度完成设备调试并开启试运行。 柔性显示 PI 浆料:柔显 YPI 产品持续稳定取得吨级批量订单,预计今年收入可达 1000万以上,明年有望规模上量,新产品 PSPI 和 INK 中试阶段客户端测试均反馈良好。 打印耗材业务:硒鼓盈利逐步恢复,其他业务稳定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打印耗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4.55亿元,同比增长 20%。其中:上游芯片业务增长明显,彩色碳粉和再生墨盒业务优势稳定,硒鼓市场竞争依旧激烈,但超俊科技的硒鼓业务在上半年亏损基础上已经开始呈现出稳步恢复态势。公司是全产业链打印耗材的龙头企业,利用全产业链的优势加强硒鼓厂与旗捷芯片、体系内配件厂、墨盒成品厂之间的协同配合,有望不断提升硒鼓产品的竞争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国内 CMP 抛光垫的领军企业,其抛光垫业务有望随着国内晶圆厂扩张和国产化导入加速而逐步释放,但硒鼓行业竞争依旧激烈,盈利能力尚在恢复中,我们下调公司 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8亿元(下调 21.65%)、3.46亿元(下调 21.00%)、4.28亿元(下调 19.7%),当前市值对应的 PE 分别为 91x、60x、49x,考虑到公司在电子材料领域的积极进展,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导入及验证不及预期,晶圆厂扩张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广和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1-11-08 49.51 -- -- 60.18 21.55%
60.18 21.55%
详细
思源黑体(修正) 广和通:蜂窝通信模组先驱者。广和通是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蜂窝通信解决方案和蜂窝通信模组供应商。公司 1999年成立初期以代理摩托罗拉无线通信模组为起点,2017年公司登陆创业板上市,是国内首家上市的蜂窝通信模组企业。公司产品矩阵丰富,积极覆盖 MI 与 M2M 场景大客户。202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4亿元,同比增长 45.03%;归母净利润 3.23亿元,同比增长 44.45%。 无线通信模组:物联网产业下高速增长的优质赛道。根据爱立信预测 2026年蜂窝通信的物联网终端连接数量接近 60亿台。以出货量为口径,2020年三家中国厂商和三家海外厂商占据全球蜂窝模组市场 70%以上的份额,中国厂商分别为移远通信、广和通和日海智能。对比海外厂商,我们认为国内厂商的优势在于低成本产业链与丰富的产品业务,广和通与国内厂商相比的优势在于 PC 市场的盈利能力与不断完善的车载市场布局。 车联网:市场迈入增长时代。在前装系统加速渗透的趋势下,我们认为车载模组有望大幅放量。根据我们的测算,预计 2025年中国车联网蜂窝通信模组市场规模将达到 132.5亿元,2020年至 2025年期间复合增长率为 32.05%。2020年11月,公司参控企业锐凌无线(持股 49%)收购 Sierra Wireless 的全球车载前装模块业务,2021年 7月公司收购锐凌无线剩余 51%股权,全资控股锐凌无线,扩大车联网领域的市场渗透力。车载模块是 Sierra 最为优质的业务,市占率稳定。我们判断公司有望在车载业务实现快速突破,建立较高的壁垒。 PC、POS 市场:强化笔电及移动支付领先地位。由于疫情培养了用户远程办公习惯,我们认为成熟市场或存新的机遇。根据我们的测算,预计 2025年全球PC 蜂窝通信模组市场市场规模将达到 111.9亿元,2020年至 2025年期间复合增长率为 41.84%。当前 PC 蜂窝模组渗透率仅为 5%,5G 基建的成熟与线上办公常态化的驱动将有望提升模组渗透率至 15%,进而带动公司 PC 业务营业收入上涨,我们预计公司 2023年 PC 业务收入将达到 47.21亿元。POS 机方面,我们预测中国 2025年智能 POS 机蜂窝模组市场空间将会达到 13.50亿元,2020年至 2025年期间复合增长率 29.64%。公司对接移动支付高价值客户,并保持50%以上市场份额,预计至 2023年营业收入将增长至 8.24亿元。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4.05/5.89/7.36亿元,对应 PE 49/34/27x。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三年业绩高增长可期,盈利能力整体提升,我们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标的业务整合不及预期,下游行业蜂窝模组渗透率不及预期。
兆易创新 计算机行业 2021-11-05 170.00 -- -- 172.12 1.25%
185.67 9.22%
详细
事件: 10月 27日,公司发布 3季报。公司 2021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 63.3亿元,同比增长 99.45%;实现归母净利润 16.48亿元,同比增长 144.9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5.64亿元,同比增长 171.76%。 点评: 单季度来看,毛利率提升显著。公司 2021Q3营业收入为 26.89亿元,单季环比增长 32.02%,单季同比增长 77.39%;实现归母净利润 8.62亿元,单季环比增长78.05%,单季同比增长 178.4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8.24亿元,单季环比增长77.70%,单季同比增长 212.11%。 公司 2021前三季度毛利率为 44.32%,同比增长 3.65pcts;净利率为 26.04%,同比增长 4.84pcts。公司 2021Q3毛利率为 49.8%,单季环比增长 5.99pcts,单季同比增长 9.03pcts;净利率为 32.07%,单季环比增长 8.29pcts,单季同比增长11.64pcts。 收入拆分来看,MCU+NOR 量价齐升。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系收入和毛利率均显著提升。收入端:21Q3收入约 27亿元,环比增长约 32%,其中 MCU 单季收入约8亿元,达到 21H1水平;Nor 单季收入环比增加约 20%。传感器收入约 2亿元,接近 21H1水平。公司各业务线收入大幅增长主要系各产品线需求饱满,供需紧张下价格上行以及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所致。Nor Flash 在 3季度大容量 nor 出货占比提升,nor 处于持续涨价中。MCU 在 6月份较大幅度上调价格后,3季度环比 2季度收入和毛利率均有大幅提升。传感器业务产品品类不断扩张,毛利率也呈向上趋势。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周边产品不断增多。Nor Flash 产品逐渐向高容量产品靠拢,收入占比逐渐增大,下游从消费电子逐渐向高价值量领域汽车和工控领域不断拓展; MCU 产品不断从消费电子端向汽车 MCU 和工控 MCU 拓展,价值量不断提升;DRAM产品自研比例逐步提高,毛利率改善明显。三大业务线产品结构同步优化,高价值量产品占比逐渐上升,有望碾平部分产品周期性影响。21H1公司量产了电机驱动芯片和电源管理芯片,成功开发出无线产品线第一代 WIFI 产品,以及第一代低功耗产品。WIFI 产品主要针对智能家电、IOT 智能终端等应用,低功耗产品主要针对工业表计、医疗可穿戴等电池供电设备,预计将于 2021年 4季度向市场推出。公司车规级 MCU 预计年底左右提供样品供客户测试,有望在 2022年中左右实现量产。 公司规划中的 DRAM 产品包括 DDR3、DDR4、LPDDR4,目前 17nm DDR3产品正在积极研发中。 MCU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公司进展顺利:根据 IC Insights 的数据显示,全球 MCU产品出货量从 2015年 221亿颗增长至 2020年 361亿颗,市场规模从 2015年的159亿美元增长至 2020年 207亿美元。随着物联网终端需求不断推进,汽车驾驶信息系统、油门控制系统、自动泊车、先进巡航控制、防撞系统等 ADAS 系统对 32位 MCU 芯片需求量将大幅度提升,车载和工控领域将是 MCU 行业未来在全球市场中开拓的主要目标市场。 思源黑体(修正) 2021年上半年,公司 MCU 产品在工业(能源电力、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安防监控、汽车仪表、娱乐影音、T-BOX、家电等领域实现良好增长。公司第一颗车规级 MCU 产品已流片,该产品主要面向通用车身市场,预计年底左右提供样品供客户测试,力争 2022年中左右实现量产。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作为国内传统 Nor Flash 龙头厂商,积极开拓 MCU和利基型 DRAM 两块业务,未来三块业务将呈现“三足鼎立”局面。Nor Flash短期受益景气周期,长期产品结构将不断优化;利基型 DRAM 空间巨大且技术实力领先;MCU 空间广阔且加速国产替代。三大业务线同时向好,各产品线量价齐升,产品结构逐步改善,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我们上调公司 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 22.71亿元(+49%)、27.36亿元(+34%)、37.22亿元(+22%),对应 PE 分别为 50x、41x、3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周期性风险,国产替代不及预期风险。
紫光国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0-28 197.13 -- -- 228.78 16.06%
238.79 21.13%
详细
事件: 2021年10月25日,公司发布2021年3季报,公司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37.9亿元,同比增长63.33%;实现归母净利润14.57亿元,同比增长112.90%; 点评: 21Q3业绩快速增长,毛利率提升明显:公司21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4.57亿元,同比增长112.90%;公司21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59.87%,同比增长5.31pcts; 净利率为39.17%,同比增长9.55pcts。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主要系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业务的产品竞争力强、客户认可度高,交付能力持续提升,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高速增长;智能安全芯片业务收入快速增长,盈利能力改善显著。展望全年, 在智能安全芯片海外持续放量和特种集成电路业务高景气背景下,公司业绩仍能快速增长。 单季度来看:公司2021Q3营业收入为14.97亿元,单季环比增长11.73%,单季同比增长74.93%;实现归母净利润5.82亿元,单季环比增长5.44%,单季同比增长105.8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7亿元,单季环比增长12.85%,单季同比增长107.68%。公司2021Q3毛利率为64.24%,单季环比增长5.08pcts,单季同比增长10.56pcts;净利率为40.13%,单季环比减少1.37pcts,单季同比增长6.82pcts。 第二增长曲线持续发力:“超级金融芯”生态日益丰富,从系列金融支付安全芯片、金融终端安全芯片到麟铠安全芯片操作系统和数字人民币解决方案,公司提供了涵盖硬件芯片、系统软件平台以及应用解决方案的全方位服务。超级SIM 卡在量子安全通信领域取得成功实践,将广泛应用于量子加密通话、量子加密视频会议、量子安全金融支付等丰富场景中。“双碳”目标下,“超级汽车芯”已经切入车规级通用安全芯片和车规级晶振等多个汽车细分赛道,通过募集可转债资金,投入车载控制器芯片、面向5G 车联网V2X 的高性能安全芯片等项目,有望进一步推动国产汽车芯片的研发与产业化。 紫光国微子公司深圳国微电子是中国特种集成电路龙头企业。国微电子产品覆盖航空、航天、电子、船舶等重要领域。受益下游行业高景气度,公司特种集成电路业务近年实现收入利润高速增长,2019年和2020年分别实现收入10.79和16.73亿元,同比增长76.5%和55.1%;分别实现净利润5.06和8.77亿元,同比增长101.0% 和73.3%,占上市公司总净利润比例分别为125%和109%。 国微电子是国内领先的特种集成电路平台型企业。国微电子是首家启动国家“909” 工程的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已承接特种装备重点项目200多项和多项国家重大专项项目,是集成电路领域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项目数最多的民营企业,同时公司为特种FPGA 及特种存储芯片的国产主要供应商。国微电子特种集成电路业务的主要产品包括:微处理器、存储器、可编程器件FPGA、总线、接口驱动、电源管理和定制芯片等七大类近400个品种,横跨数字、模拟、存储、功率、FPGA 等众多领域, 相较国内科研院所拥有更强市场化机制和更高的竞争壁垒。 特种集成电路业务深度受益于十四五的下游高景气。 (1)新一代的大规模可编程器件FPGA 系列产品已经研制完成,该产品的市场前景巨大,是用户国产化率提升的核心器件之一,该产品的顺利推出将进一步强化公司在该产品领域的龙头地位; (2)可编程系统集成芯片(SoPC)产品已经成为国内的标杆性产品; (3) 高性能电源类产品的用户快速增长,在多个应用领域实现了国产化率提升; (4) 3D 封装集成存储器产品销售快速增长,产品应用覆盖面逐步扩大。 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市场拓展推进顺利。公司智能安全芯片业务实现了高速增长, 公司支持客户中标中国移动1.114亿张超级SIM 卡产品集采项目,公司电信芯片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出货量快速增长,逐步成为市场主流。金融支付安全产品方面,公司产品支持多种数字支付方案,为新型金融支付应用提供支撑,在国内银行IC 卡芯片市场份额继续提升;社保卡市场积极推进,在多个项目中取得突破; 着重发力海外市场,银行卡、支付终端产品销量持续增长。此外,公司车规级安全芯片方案已导入众多知名车企,并实现批量供货。可转债募投项目高端安全芯片和车载控制器芯片的研发及产业化相关工作开展顺利,将为公司未来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作为中国特种IC、安全IC、FPGA 三大赛道龙头企业,目前受益特种IC 下游高景气公司实现快速增长。短期看公司在特种IC 下游高景气下将保持持续高增长,长期看公司不断发力高端智能卡芯片市场,FPGA 业务国产替代空间巨大且公司技术实力处于国内领先位置,我们看好紫光国微未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维持公司21-23年净利润分别为17.81、26.33、35.72亿元,对应PE 分别为71x、48x、3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特种集成电路行业预算支出不及预期风险,毛利率波动风险。
华工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0-25 29.86 -- -- 32.29 8.14%
32.29 8.14%
详细
华工科技脱胎于中国知名学府——华中科技大学,经过多年的技术、产品积淀,形成了以激光加工技术为重要支撑的智能制造装备业务、以信息通信技术为重要支撑的光联接、无线联接业务,以敏感电子技术为重要支撑的传感器业务格局。 12021年年33月,公司完成校企分离改制,实际控制人由华中科技大学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开启系统成长、拓展战略空间新阶段。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5G应用场景纵深推广、传统产业智能制造全面提速,公司三大业务实现大幅增长,12021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28.02亿元,同比增长64.69%。 热管理市场规模千亿,新能源汽车打开成长空间。在取暖系统方面,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存在较大差异,传统汽车主要采取发动机余热+机械水泵的方式制热,而新能源汽车采取PTC/热泵技术制热。我们预计2025年全球热管理系统市场空间增长至968亿元,2020-2025年期间复合增长率为25.80%;其中PTC市场空间增长至16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8.31%。核心子公司华工高理自主掌握芯片制造和封装工艺核心技术,主要产品有NTC系列热敏电阻、PTC系列热敏电阻和汽车电子,拥有100余家国内外知名客户,其空调温度传感器占据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国内每10台新能源汽车中有6台PTC加热器来自华工高理,市占率优势明显。我们认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维持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华工高理的PTC业务有望维持较快增长。 模块全产业链布局,小基站出货量国内领先。随着国内5G独立组网建设推进,中回传光模块将迎来增长期。随着数据中心和云计算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单机柜配置的光模块数量增加,数据中心光模块需求持续成长。公司具备从芯片到模块生产能力,参股子公司武汉云岭为国内领先光芯片供应商,25GEML实现突破。核心子公司华工正源实现5G系列产品全覆盖,同时积极布局硅光技术,数通光模块进入字节跳动、百度等海内外知名企业。小基站成为5G时代重要的增量点,市场规模约达百亿级。随着国内5G建设步入深度覆盖期,小基站迎来成长期。公司推出用于室内覆盖的Joinsite系列无线小站产品,21H1出货量为30万个,预计全年达80~100万个,出货量国内领先。同时公司积极布局路由器、5GCPE、工业互联网关等智能终端产品,实现5G通信产品多元化。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1~23年净利润9.7/12.8/16.4亿元,对应PE31/24/18X,我们认为,公司治理层面,控制权变更将带来积极变化,同时超额业绩奖励有望充分激发管理层活力;业务层面,我们看好公司新能源汽车PTC业务的市场前景,以及5G深度覆盖带动小基站业务成长潜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PTC拓展不及预期,光模块市场竞争加剧,5G建设需求周期波动。
中微公司 2021-10-01 155.80 -- -- 162.90 4.56%
180.66 15.96%
详细
国内介质刻蚀设备和 MOCVD 设备双龙头,受益国产替代加速:中微公司成立于 2004年,主要从事半导体设备及泛半导体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刻蚀设备、MOCVD 设备,公司 2020年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 22.7和4.9亿元,2017-2020年归母净利润 CAGR 高达 154.07%。刻蚀设备方面,根据 Gartner 数据,2020年全球干法刻蚀设备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国际厂商占主导地位,CR3达到 90.24%,中微公司全球市场份额为 1.37%,为国内干法刻蚀设备龙头,目前刻蚀设备国产化进程加快,在国内新建产线中,刻蚀设备国产化率显著提高。根据亚化咨询数据,截至 2020年 12月 16日,中微公司在长江存储、华虹六厂刻蚀设备招标项目中为国产第一大刻蚀设备供应商,占比分别为 14%、19%。预计随着刻蚀设备国产替代进程加快,中微公司刻蚀设备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中微 21-23年刻蚀设备业务收入分别为 19.65、27.03、36.93亿元,同比分别为 52.41%、37.55%、36.60%。 传统 LED MOCVD 设备业务迎来拐点,Mini-LED MOCVD 设备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受下游照明市场需求下降影响,公司传统 LED MOCVD 设备业务收入有所下降,随着照明市场下游景气度提升,传统 LED MOCVD 设备业务有望回暖。同时,Mini/Micro LED 市场潜力巨大,根据 Arizton 数据,预计 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3.2亿美元,2020-2024年 CAGR 达 148.5%。公司 21年 6月正式发布用于高性能 Mini-LED 量产的 MOCVD 设备 Prismo UniMax,目前该设备在客户端验证良好,有望成为公司 MOCVD 设备业务新的增长点。 外延式发展战略,助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公司重点布局了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和测量设备等领域以及其他泛半导体领域设备公司,完成了对拓荆科技(薄膜沉积设备)、中芯国际(Foundry)、睿励科学仪器(检测设备)、理想万里晖(PECVD 设备)、中欣晶圆(晶圆片)、山东天岳(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昂坤视觉(光学测量和检测设备)、博日科技(生命科学仪器和试剂)、德龙激光(激光设备)等公司的投资,未来将继续在半导体设备和泛半导体设备领域布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中微公司 2021-2023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1.96、43.16、58.38亿元,对应 PS 分别为 30.6x、22.7x、16.8x;维持中微公司 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77、7.63、10.59亿元,对应 PE分别为 144x、128x、92x。考虑到国产化验证加速和晶圆厂不断扩张,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客户扩展不及预期、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拓邦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9-27 14.86 -- -- 17.20 15.75%
23.38 57.34%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 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预案),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总数不超过 3400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 7.23元。 点评: 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人才,保障公司长期成长:此次计划授予的激励对象包括公司公告本计划时在公司(含控股子公司,下同)任职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骨干,以及公司认为应当激励的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未来发展有直接影响的其他员工。我们认为,此次激励增强绑定公司核心员工,长期看有望助力公司成长。 设置 2022-2024年高营收/扣非净利润考核目标,保障长期高增长:此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设定了营收和扣非净利润目标两种,达到任一条件即可。1)以营收增速为考核条件:以 2020年营业收入(55.60亿元)为基数,2022-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70%、120%、180%;2)以扣非净利润为考核条件: 2020年扣非净利润(3.83亿元)为基数,2022-2024年扣非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100%、150%、220%的业绩考核目标。若以营收为目标,22-24年营收为 94.52/122.32/155.68亿元;若以扣非净利润为目标,22-24年扣非净利润7.66/9.58/12.26亿元。我们认为,此次激励设置的目标较高,充分彰显公司发展信心,有望保障公司长期高增长。 万物互联,拉动需求景气:智能控制器下游覆盖家电、汽车电子、电动工具等多个领域,下游需求广泛。根据 Frost & Sullivan 的预测,到 2024年全球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 2万亿美元,国内智能控制器市场将达到 3.8万亿元。 2015-2020年,国内智能控制器市场规模 CAGR 达到 15.2%,而全球 2015-2020年智能控制器市场的 CAGR 为 5.6%,国内市场年复合增长速度相对更快,增长空间广阔。我们认为,随着物联网的高速成长,产品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智能控制器的下游空间被进一步打开,前景广阔。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认为公司自身规模效应与技术优势有望继续发挥,行业景气叠加加强公司向好确定性。我们维持公司 2021~2023年净利润为6.83/8.21/10.35亿元的预测,对应 PE25X/21X/17X。可比公司 21~23年平均PE 为 31/23/17x,目前公司估值较低,长期业绩具有较大保障,我们看好公司作为智能控制领军企业的发展前景,上调至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下游风险,疫情复发、加剧风险。
鹏鼎控股 计算机行业 2021-08-13 36.46 -- -- 38.30 5.05%
42.49 16.54%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1年 7月份营业收入简报,公司 2021年 7月的合并营业收入为人民币 25.15亿元,较去年同期的合并营业收入增加 6.78%。 点评: 21H1增长稳定,产能释放保证成长: 公司二季度月度营收分别为20.12/20.91/21.73亿元,合计 Q2营收 62.76亿,同比增长 2%,由于 2020Q2基数较高, 2021Q2同比增速较低,但环比来看较 21Q1增长 10%。公司 21H1实现营收 119.65亿,同比增长 18%,营收增长稳定。公司 Mini-LED 背光板一期已于 2020年投产,二期预计于 21H2投产,宏启胜 SLP 于 2020年底大部分投产。我们认为,公司扩产计划保证了公司的长期增长潜力,未来产能释放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增长。 苹果新机备货增加,短期有望率先受益: TrendForce 预计, 2021全年苹果iPhone 出货量可望达到 2.23亿部,同比增长 12.3%,其中新机占比约为39%,即今年 iPhone13新机出货约 8700万部。相比去年同期 iPhone 12首批 8000万部有所提升。我们认为,公司作为苹果 iPhone FPC 的主要供应商有望率先受益。在苹果多硬件终端需求共同拉动下,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 FPC成长空间。 MiniLED HDI 静待放量,公司有望持续受益: 苹果于 21Q2推出的新款高阶大屏的 iPad Pro 采用了 Mini LED 背光技术;三星于 2021Q2推出了 Mini LED 的电视新品;华为于 7月 29日发布首款 Mini LED 智慧屏电视, Mini LED 电视市场再添新军。 2020年, FPC 收入约占鹏鼎营收 80%, HDI+RPCB 收入约占15%。目前公司已具备超薄 HDI 板能力,为业内少数具备 Mini LED 背板技术的厂商,淮安园区正在进行产能布局,已经迎来首批投产。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受益于 MiniLed 产品放量。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短期内有望率先受益苹果新机备货,长期看有望受益于 MiniLed HDI 放量。我们上调公司 2021-2022年净利润为37.31/43.19亿元,较前次上调幅度为 5.89%/6.80%,新增 2023年净利润预测为 47.46亿元,对应 2021-2023PE 为 23/20/18X。我们看好公司的增长潜力,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新品出货量不及预期,产能爬坡低于预期,原材料成本上涨风险。
思瑞浦 2021-08-10 708.00 -- -- 684.00 -3.39%
823.98 16.38%
详细
事件:2021年8月5日,思瑞浦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 (1)公司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85亿元,同比增长60.56%;实现归母净利润1.55亿元,同比增长26.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减少1.93%; 剔除当期股份支付费用影响后,归母净利润为2.13亿元,同比增长57.68%,扣非净利为1.76亿元,同比增长32.13%。 (2)公司2021Q2营业收入为3.18亿元,同比增长82.28%,环比增长90.04%, 实现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56.46%,环比增长297.0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99亿元。环比增长423.99%;加回当期股权激励后扣非净利润为1.28亿元, 环比增长167.12%。 点评: 信号链+电源管理芯片双轮驱动半年报业绩高增长 思瑞浦是专注于模拟芯片产品研发和销售的IC 设计厂商,公司产品应用涵盖通讯、工控、安防、医疗、仪器仪表和家电等各个领域头部厂商,客户总量超过3000家,在销产品型号超过1400种。2021年上半年,公司信号链产品收入为4.15亿元,同比增长41%,占总营收比重为85.5%,电源管理产品收入为0.70亿元,同比增长817%,受益于大电流LDO、高速栅极驱动以及低噪声低PSR LDO 等电源类产品出货快速增长,整体产品结构日趋均衡。受到晶圆成本上升影响,公司21H1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5pct 至59.89%,其中信号链产品毛利率为62.17%,电源链产品毛利率为46.48%。 持续丰富产品线,建设全方面芯片解决方案提供能力 2020年,思瑞浦研发投入达到1.22亿元,研发费用率为21.63%,同比增长66.90%;21Q1公司继续保持研发投入高增长,研发费用达到0.56亿元,同比增长123.93%,收入占比达到33.52%。截止2020年末,公司研发及技术人员数量增加至141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65.58%,其中研发、技术人员平均集成电路行业经验近11年。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促进公司核心通用、专用技术专利如“高压隔离技术”、“大电流开关技术”等不断突破,产品型号新增300余款达到1200种, 且ADDA、LDO 稳压器等产品性能行业内领先,为下游客户拓展及加速渗透打下基础。 思瑞浦致力于成为一家模拟与数模混合芯片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为客户提供全方面的芯片解决方案,公司持续推进新产品与技术布局,不断拓宽产品线。一方面,紧跟各应用领域客户需求,不断夯实公司在模拟芯片领域的技术积累,陆续推出高压隔离、大电流低压差线性稳压电源等信号链和电源模拟芯片新产品,同时对汽车级高性能运算放大器、CAN 等产品等进行布局;另一方面,依靠在高性能模拟芯片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积极向数模混合产品延伸,建立 MCU、AFE 产品线,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一站式数模混合芯片解决方案。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思瑞浦是国内数模混合芯片系统方案厂商,电源类中LDO、隔离驱动芯片不断推出,车规、工业级信号放大器客户逐步导入;数模混合领域立足ADC 技术,配合MCU 逐步搭建AFE(模拟前端模组)产品线。公司在下游工业控制、通讯设备、白电和汽车电子领域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及客户拓展力度,立足信号+ 电源的双轮业务布局,未来有望成为国际领先的数模混合平台化方案供应商。 我们看好思瑞浦核心技术团队以及先进的技术创新能力,随着国内通讯及泛工业领域替代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产品将能在信号链领域实现快速横向扩张,长期发展空间广阔。我们上调公司21-23年营业收入预测为11.82亿元(+19.5%)、17.31亿元(+19.4%)和22.49(+14.1%)亿元,上调2021-2023年净利润预测为3.49亿元(+16.7%)、5.22亿元(+13.2%)和7.06亿元(+4.0%), 预计公司21-23年股份支付费用为1.30、0.59和0.24亿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21-23年净利润为4.79、5.81和7.30亿元,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晶圆成本上升风险;贸易摩擦导致下游客户需求不确定性;次新股风险。
振华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8-10 95.00 -- -- 116.66 22.80%
117.49 23.67%
详细
振华科技是军工电子元器件领先企业:振华科技是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按照“三优叠加”原则重组设立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新型电子元器件,包括片式阻容感、半导体分立器件、机电组件、厚膜混合集成电路、高压真空灭弧室、断路器及特种电池等门类,其代表性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及核工业等重点领域,并已成为相关应用领域的重要支撑力量。 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叠加国产化率提升,军工电子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近年来, 国防信息化建设已实现较快速地发展,2010-2019 年期间我国军工电子市场规模由819 亿元上升至2927 亿元,CAGR 为15.2%。我国军队武器装备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未来发展将更侧重信息化、智能化。部分配套电子产品仍存在受制于人的情况,提升自主可控水平的需求迫切。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军用电子市场规模将持续稳定快速地增长,到2025 年或可突破5000 亿元。 前瞻性布局厚膜集成电路及IGBT:子公司振华微是振华科技旗下混合集成电路产品的经营主体,是国内厚膜集成电路龙头企业。振华微主要产品覆盖军用和军民融合两大品类,可分为电源、驱动、微波和芯片四大产品系列,产品得到有效拓展,2016-2020 年净利润CAGR 高达88.27%。公司布局IGBT 业务,通过参股,与森未科技共同建设第6 代IGBT 产业化平台,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电源、电机驱动和船舶电力系统等领域,考虑IGBT 当前国产化率水平仍较低,未来有望在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轻装上阵,注重核心业务经营质量提升:公司陆续剥离手机整机及配套等低效业务,聚焦电子元器件业务,虽然短期营收端有所下降,营收规模曾由2017 年的80.2 亿元下降至2019 年的36.7 亿元,2020 年主要凭借电子元器件业务已再次实现增长;而利润端束缚解除,净利润保持增长态势,由2017 年的2.04 亿元提升至2020 年的6.06 亿元,盈利能力提升效果明显。公司还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实施股权激励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运营效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国内军工电子元器件龙头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及核工业等重点领域。新型电子元器件业务在重点应用领域刚性需求和国内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驱动下,规模、效益有望实现持续、快速地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净利润有望达到10.86、14.60、18.28 亿元,EPS 分别为2.11、2.84、3.55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44X、33X、26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型高可靠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防务电子元器件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竞争风险;国防政策调整风险。
拓邦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8-02 17.15 -- -- 17.22 0.41%
17.22 0.41%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1年半年报, 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44亿元,同比增长 82.44%;归母净利润 4.28亿元,同比增长 104.96%; 实现扣非净利润3.20亿元,同比增长 139.64%。二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9.46亿元,同比增长 58.62%;扣非净利润 1.66亿元,同比增长 52.73%,超出市场预期。 点评: 家电、工具业务维持高增长,板块持续高景气:2021年上半年公司家电收入 16.27亿元,同比增长 90.00%;工具收入 13.50亿元,同比增长 102.25%;锂电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 54.07%;工业收入 1.67亿元,同比增长 28.19%。我们认为,家电行业成长的有效驱动因素已经不仅是单纯的需求拉动,而是转变为技术升级、结构变化、智能趋势不断渗透。而电动工具方面受到海外需求和国内需求同步拉动, 有望带动相关控制器景气度提升。 研发持续投入,毛利持续增长: 公司 2021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总额为 2.3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 6.41%。 2021年上半年受人民币汇率升值、上游原材料大幅涨价的不利影响,二季度单季毛利率 24.44%,环比一季度的 23.75%提升了 0.7个百分点,在应对上游原材料短缺和涨价的效果突出。 积极应对上游 IC 芯片紧缺,筑牢自身领先地位: 公司依托自身规模优势多方联动,通过提前锁价、集中采购、下游联动等方式获取分货优先权。我们认为,公司通过多年发展目前已经形成包括技术、产能、客户等在内的全方位优势,竞争壁垒难以逾越。技术方面,公司目前研发人员、研发投入占比均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产能布局广泛,产线仍在扩张。我们判断,公司的成本优势、产能优势、客户优势等与其他公司的差距将逐步拉开。 下游打造物联网一体平台,引领行业生态: 公司与阿里云、亚马逊等大平台合作打造云生态,与欧瑞博、上海庆科合作布局通信模组,在业内率先推出 T-SMART一站式智能家电平台,实现从中游向下游的业务整合。我们认为,随着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持续渗透,一体化方案或将成为全新的行业生态,而拓邦股份的先发优势将帮助其进一步拉开与竞争对手的行业地位。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自身规模效应与技术优势有望继续发挥,行业景气叠加加强公司向好确定性。 我们维持公司 2021~2023年净利润为6.83/8.21/10.35亿元的预测,对应 PE31X/26X/20X。我们看好公司作为智能控制领军企业的发展前景, 维持 “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上下游风险,疫情复发、 加剧风险。
兆易创新 计算机行业 2021-07-30 207.50 -- -- 235.13 13.32%
235.13 13.32%
详细
公司概览: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存储芯片设计厂商, 存储产品包括 Nor Flash(非易失性存储器)和 DRAM(易失性存储器), 同时大力布局 MCU(微控制器) ,公司产品下游主要为消费电子、物联网、工控和汽车等利基市场,客户结构较为广泛, 既包括北美大客户,也包括众多中小客户。公司 2020年收入约 44.97亿元,净利润约为 8.80亿元。 21Q1收入约 16.04亿元,净利润约 3.01亿元。 Nor Flash 是公司传统主业,短期看受益半导体高景气,长期看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短期看,在半导体高景气度下,公司 Nor Flash 产品供不应求,Nor Flash自 20Q4开始持续涨价,公司产能不断扩张, Nor Flash 处于量价齐升的高景气度中, Nor Flash 营收在 2021年有望实现约 40%-50%的增长至 40亿元左右。 长期看,公司 Nor Flash 产品性能领先且不断推出大容量和高可靠性产品, NorFlash 向高价值量的汽车领域不断拓展, 产品结构和盈利能力得到不断优化。 MCU 是公司快速发展业务,空间广阔且加速国产替代: MCU 是微控制器,相比于 CPU 和 SOC, MCU 可以实现简单的计算和控制功能,下游主要为物联网、工控和汽车等领域,应用范围广阔。 2020年全球 MCU 市场规模约为 160亿美元,中国 MCU 市场规模约为 260亿元,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公司是国内领先MCU 厂商,且 MCU 策略仿照 ST 发展路线,产品不断丰富,生态系统逐渐完善,在 MCU 此次缺货潮中,公司 MCU 凭借高性价比以及品牌力加速国产替代。 利基型 DRAM 是公司新兴业务,与合肥长鑫深度合作,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公司 DRAM 产品主要采取“兆易创新进行设计,合肥长鑫代工”的合作方式。 公司主要布局利基型 DRAM,下游主要为消费电子、工业和汽车等领域,根据中国闪存市场数据, 利基型 DRAM 市场规模约为整体 DRAM 市场规模的 15%,按照18年和 20年 DRAM 市场规模 1000亿美元和 670亿美元计算,利基型 DRAM市场空间约 100-150亿美元,市场空间广阔,而公司产品制程在 20nm 以下,领先利基型 DRAM 龙头厂商南亚科 20nm 以上制程,未来公司将大有可为。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作为国内传统 Nor Flash 龙头厂商,积极开拓 MCU和利基型 DRAM 两块业务,未来三块业务将呈现“三足鼎立”局面。 Nor Flash短期受益景气周期,长期产品结构将不断优化;利基型 DRAM 空间巨大且技术实力领先; MCU 空间广阔且加速国产替代。三大业务线同时向好,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发展,我们上调公司 21-23年净利润分别为 15.25(+11%)、 20.42(+20%)、 30.41(+43%)亿元, 对应 PE 分别为 90x/67x/45x, 考虑 21-23年股权激励分别约 2.25/2.14/1.21亿元,公司 21-23年经营性净利润分别约17.5/22.6/31.6亿元,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周期性风险, 国产替代不及预期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0/3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