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国开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14.29%
(--)
60日
中线
14.29%
(--)

旗下研究员(前十):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泸州老窖 食品饮料行业 2020-11-05 181.80 -- -- 200.79 10.45%
269.43 48.20%
详细
事件:泸州老窖发布2020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15.99亿元,同比增长1.06%,归母净利润48.15亿元,同比增长26.88%,扣非归母净利润48.15亿元,同比增长26.97%。其中三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45%、52.55%及48.53%,业绩增速再超预期。 国窖量价齐升,现金流质量如期改善。高端酒方面,国窖维持高增长态势,估计增速达20%。价格上,公司年初至今持续挺价,2020年三季度,多数地区一批价格达870-880元/瓶,同比增长约18%,较年初增长约12%。上半年疫情影响叠加挺价,国窖销量同比下滑,但随着国内疫情的逐步稳定,社交消费的复苏及高端白酒的高景气度带动国窖实现量价齐升。2020年上半年,国窖营收占比已突破六成至62.2%,我们估计三季度国窖占比或达65%,逼近历史高位。中高端酒方面,由于受疫情影响较大,2020年三季度销售同比仍下滑,但我们判断相对于上半年22%的降幅有所收窄,其中次高端60版特曲今年销售已突破10亿元,中端特曲基本完成去库存,逐步开始发货。以头曲、二曲为代表的低端白酒则在疫情后恢复较为缓慢,仍处于调整阶段。 预收、回款及现金流方面,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12.3亿元,受疫情影响同比下降22.6%,环比则大幅提升109%,显现出较为强劲的恢复势头。三季度公司销售回款51.6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25.9%及44.5%,经营现金流净额20.7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增长26.3%及97.9%,现金流明显改善,符合我们此前预期。 毛利率提升,销售费用率显著下降,业绩超预期增长。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83.6%,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毛利率86.9%,同比增长2.7个百分点,主要系高端酒量价齐升,公司产品体系不断上移所致。公司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9.7%,同比下降11.2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大幅下降7.3个百分点,除运输费用调整影响外,主要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告宣传费及市场拓展费用减少影响所致,虽然随着消费的恢复费用率下降幅度环比有所收窄,但费效比仍然领先行业。由于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公司归母净利率提升8.5个百分点至41.5%。全年业绩展望:总体来说,国窖仍是公司的核心增长动力。销量方面,目前,多数国窖经销商反馈已经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且库存处于1.5个月左右低位。价格方面,在茅台一批价格维持高位、五粮液中秋顺利放量提价的背景下,国窖持续的价格跟随政策、控货挺价举措有望使出厂价及一批价不断提升。由于2021年春节较2020年晚,今年四季度销售量难现高增长,但在涨价的贡献下,预计收入仍将维持良性增长,业绩增速仍大概率高于收入增速。中低端酒方面,我们预计十代特曲销售有望持续恢复,挺入次高端的特曲60或加速成长,而低端酒仍需要时间调整。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高端白酒品牌,受益于细分行业的高景气度,在深度控盘分利的渠道体系下不断提高覆盖率及渗透率,有望持续量价齐升的良好成长势头。中高端的特曲系列成功推出了次高端产品特曲60,并完成了十代特曲的升级换代,在国窖的带动及消费的恢复下有望开启高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0-22年EPS分别为3.96/4.78/5.44元,维持“推荐”评级。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0-11-05 403.80 -- -- 408.31 1.12%
496.00 22.83%
详细
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64亿和53.63亿,分别同比增长29.76%和46.09%。其中单三季度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99亿和19.1亿,分别同比增长31.75%和46.65%。公司三季报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增长区间均落在预告区间上限,同时增速环比中报继续提升,超出此前预期。 三季度国际业务继续大幅增长。受海外疫情的持续推动,公司国际业务大幅增长延续,是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前三季度增速超过50%,以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新冠抗体试剂、便携彩超、移动DR为代表的抗疫产品需求继续提升。同时受疫情得以有效控制,三季度国内市场增长恢复,特别是以IVD为代表的常规试剂加速恢复,预计前三季度国内业务增长在两位数以上。 利润端增长显著高于收入端。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为66.84%,同比提升1.63bp,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为68.51%,环比提升1.37bp,今年以来逐季提升。一方面公司产品价格平稳,同时毛利相对较高的产品销售占比提升,IVD业务的恢复和海外新冠试剂销售良好,三季度毛利率提升明显。同时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17.6%和4.33%,同比分别下降3.47和0.43bp,带动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率同比提升3.71bp,为33.39%。 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线正面受益疫情推动最大。我们预计前三季度该业务增速在60%以上,略超此前预期。近期欧洲疫情有所抬头,而一些发展中国家仍处于第一波疫情高峰,同时国内医药“新基建”也在发力,预计全年高需求维持,同时看好相关品类在低渗透率背景下的提升空间。 体外诊断类产品线国内市场恢复中。我们预计该业务前三季度销售增速在10%以上。国内方面,虽血球业务恢复相对较慢,但化学发光业务受影响较少,公司新增装机量居前,特别高速机占比较大,为未来试剂放量打好基础。国际方面,新冠试剂销售大幅增长推动前三季度发光业务大幅增长,同时对毛利率构成积极影响。我们持续看好技术升级和进口替代下该业务的增长潜力。 影像类产品线国内市场开始恢复。我们预计该业务前三季度销售增速在5%以上,国内台式彩超业务预计已恢复双位数增长,但国际方面受疫情影响仍有所拖累。我们认为高端彩超仍有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投资建议:公司是医疗设备龙头企业,借助此次疫情,极大的提升了国际和国内的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大幅增长。中长期看,器械龙头优势难以撼动,公司无论是从产品线还是市场覆盖角度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暂维持此前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03.89、249.35、303.38亿,分别同比增长23.15%、22.29%和21.67%;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04、78.65和94.77亿,分别同比增长38.95%、20.93%和20.5%;实现EPS分别为5.35、6.47和7.8元/股。以10月31日收盘价计算2020年动态估值约72.3倍,考虑到公司的龙头地位和增长前景,继续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进口替代进度低于预期风险;产品竞争加剧风险;贸易摩擦超预期对海外业务的影响;中美关系全面恶化风险;汇率变动对海外业务的负面影响;医疗卫生建设相关政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三一重工 机械行业 2020-11-05 25.20 -- -- 32.23 27.90%
48.90 94.05%
详细
公司近日发布了2020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28.92亿元,同比增长24.2%;归母净利润124.5亿元,同比增长34.69%。从单季度情况来看,2020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05亿元,同比增长54.89%;归母净利润38.54亿元,同比增长56.88%。 综合毛利率下降,期间费用控制良好。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减少2.24个百分点至30.30%,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减少2.83个百分点至30.21%,公司执行新收入准则将运输费核算在营业成本对毛利率水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0.96个百分点至11.59%,费用控制处于历史最佳水平。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1.76个百分点至5.17%;管理费用率同比减少0.39个百分点至2.0%。 盈利能力不断提升,经营质量持续改善。近年来,公司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生产管理效率得到不断提升,2019年人均产值达到410万元的历史新高,处于全球工程机械行业领先水平。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10.24亿元,同比增长33.16%,再创新高;净利率同比上升1.29个百分点至17.47%,为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值,以上一系列指标不断改善反映了公司经营质量及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工程机械高景气有望延续,公司将不断受益。在我国基建投资不断加码、设备更新需求增长及人工替代效应逐步显现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驱动下,工程机械行业周期性将进一步弱化,此轮行业景气周期有望拉长,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将从中持续受益。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趋势下,凭借技术、服务等方面综合竞争优势,公司市场占有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此外,公司坚定推进国际化战略,海外市场响应速度与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代理商、服务配件等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凭借海外业务深度布局优势,疫情过后出口业务有望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1.73、1.90、2.01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5.00、13.66、12.91倍,维持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疫情蔓延导致国内外经济超预期下行;中美全面关系进一步恶化引致的市场风险;国内外二级市场风险。
高能环境 综合类 2020-11-03 14.28 -- -- 15.35 7.49%
15.79 10.57%
详细
事件:高能环境发布2020年三季报,实现营收43.18亿元,同比增长36.15%;归母净利润4.13亿元,同比增长31.7%,业绩符合预期。 现金流稳定。前三季度业绩增长主要是稳步推进工程订单,工程收入增长;公司投产的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及高能中色新建生产线投产收入增长;同时并表范围增加高能结加所致。财务方面,前三季度管理/财务费用分别同比提升33.04%/54.92%,主要是疫情投入增加、高能结加并表、资讯费增加以及借款增加所致;综合毛利率同比降低1.4pct至21.78%,可能是毛利较低的焚烧类工程业务较多所致;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48.90%至5.26亿元,主要是公司持续加强工程项目应收款的收款力度,严格控制各项费用的支出所致。 订单充足,运营占比提升。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增订单27.3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工程类订单18.6亿元,同比增长1.2%,运营类订单8.8亿元,同比增长47.8%,订单增长主要来自环境修复和垃圾处理业务。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130亿元,同比增长3.3%,76.8亿元尚未履行,在手订单充足,为业绩增长提供动力。前三季度运营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81.7%,占总营收比例为30.2%,占比同比增长7.6个百分点,预计随着项目陆续投产,运营占比将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公司自主研发核心技术较强,产业链进一步完善,运营业务占比持续提升,《土壤法》推进行业发展。公司运营订单充足,现金流稳定,未来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4、6.55、7.63亿元,EPS分别为0.79、0.96、1.12元,以当前14.21元的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17.99、14.80、12.69倍,给予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风险,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市场恶性竞争,国内外二级市场系统性风险,应收账款回款风险,国内外疫情超预期恶化风险。
中信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0-11-02 29.36 -- -- 30.65 4.39%
32.21 9.71%
详细
10月30日,中信证券公布02020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20亿元,同比增长28.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27亿元,同比增长20.32%;实现基本每股收益人民币0.99元,同比增长13.8%。 资产规模持续扩张,杠杆率提升拉动动EROE上行。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达到10441亿元,较中报增长7.09%,公司的资产规模持续扩张。前三季度公司加权ROE为7.17%,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49个BP。公司杠杆率提升是ROE提升的最主要驱动因素,三季度末,公司剔除保证金的杠杆倍数从年初的4.13倍上升到了4.79倍,且在业内也处于领先水平。 减值计提拉低利润增速,公司业务发展高度谨慎。公司前三季度信用减值损失计提累计达到50亿元,同比增长593%。 其中,三季度计提近30亿,是公司利润增幅低于营收增幅的最主要原因。公司减值计提充分,显著高于行业水平,说明公司在业务发展方面高度谨慎。同时,大幅计提减值也给未来业绩稳定增长提供了保障。 各项业务全面增长,投行业务表现突出。从各业务条线来看,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自营业务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64.4%,业务收入在营收中的占比达到11%,较中报提升了3个百分点。自营业务仍是最大的收入来源,业务占比达到38%,但是由于去年三季度基数较高,今年收入增速较年中出现下滑。 经纪业务方面,受益于市场成交活跃度提升,收入同比增长49%;资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2%,业务占比有所提升;利息净收入保持相对稳定。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分别为122.29亿元、166.61亿元、203.3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30、1.57、1.74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3.93、14.84和15.78元。以10月30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B分别为2.21倍、2.20倍、2.06倍,维持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外经济形势急剧恶化风险;国内外证券市场系统性风险;疫情超预期变化风险;证券行业相关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变化;行业创新转型不及预期;业绩增长不及预期。
碧水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0-10-29 8.02 -- -- 8.76 9.23%
8.76 9.23%
详细
事件:碧水源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8.17亿元,同比下降32.25%;归母净利润1.7亿元,同比下降53.15%,业绩低于预期。 疫情及业务转型拖累业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项目进度滞后,致使营收下滑;联营企业利润下降及处置部分股权、子公司处置资产,分别使得投资收益减少5156万元、资产处置损益减少390.90万元,分别同比下降121.7%和254.2%,进一步影响净利润。2020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提升4.7pct至31.6%,经营性现金流同比下降48.36%,主要原因是部分项目结算及收款周期滞后所致。目前,公司减少PPP项目投资,业务结构优化,进一步由投资类业务向EPC轻资产业务转型。 膜技术龙头有望受益污水资源化进程。今年住建部出台了《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提及污水资源化在缺水地区和水环境敏感区域的应用,未来再生水利用量的大幅提升将促进膜处理市场的快速释放。公司作为水处理膜技术龙头,“MBR+DF”工艺优势突出,有望率先受益污水资源化带来的市场红利。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随着中交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城乡入股公司,双方战略协同效应进一步显现,公司最新一期短融票面利率4.88%(第一期6.5%),融资成本下降明显,公司将逐步提升污水处理业务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期待四季度中交集团协同效应为公司业绩助力。预计2020-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08、19.59、23.46亿元,EPS分别为0.51、0.62、0.74元,以2020.10.28日收盘价7.99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5.67、12.89、10.80倍,维持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业绩不达预期,市场恶性竞争,国内外二级市场系统性风险,疫情超预期恶化风险。
赢合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0-10-28 32.30 -- -- 31.17 -3.50%
33.10 2.48%
详细
公司近日发布2020年三季度报告, 报告期内,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0亿元, 同比增长26.70%;归母净利润2.80亿元,同比增长17.39%。 2020Q3, 公 司实现营业收入5.08亿元,同比增长30.73%;归母净利润763.40万元,同 比下降85.22%。 毛利率有所下降, 期间费用控制良好。 2020年前三季度, 公司综合毛利率 同比减少4.84个百分点至35.82%,其中,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大幅减少 23.44个百分点至16.79%, 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料工费上升导致成本 增加所致, 随着公司订单结构的优化, 盈利能力有望逐步修复。 报告期内, 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1.9个百分点至16.13%, 其中, 销售费用率同比减 少0.06个百分点至4.39%; 管理费用率同比减少0.22个百分点至4.83%; 研 发费用率同比减少0.69个百分点至6.16%;财务费用率同比减少0.94个百分 点至0.75%。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新签订单相对充足。 报告期内, 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 长13.95%至1.08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维持在较高水平, 彰显了 公司对于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 公司通过加强一体化和集成化创新,锂电 设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客户结构及订单质量持续优化,前三季度与 CATL、比亚迪、 LG化学、中航锂电等国内外一流企业新签锂电设备订单合 计超过20亿元, 对未来业绩增长形成有力支撑。 新能源汽车市场回暖, 对锂电设备企业形成利好。 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 销量同比分别增长48.0%、 67.7%至13.6、 13.8万辆, 均创当月历史新高。 根据GGII统计, 2020Q3动力电池装机电量同比增长35.56%至16.66GWh, 9月同比增速达到65.82%, 为2019年7月以来最高值,反映了当前新能源汽 车行业开始转暖。 从中长期来看,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碳排放标准的 不断趋严的背景下,汽车电动化是大势所趋, 国内外电池厂商具备较强的 扩产动力, 有利于拉动锂电设备市场需求。 公司在业内首创锂电池智能生 产整线解决方案, 与国内外众多一线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动力 电池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趋势下, 公司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54、 0.76、 0.93元, 以10月27日30.91元/股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57.2、 40.7、 33.2倍, 维持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疫情蔓延导致国内外经 济超预期下行; 中美全面关系进一步恶化引致的市场风险; 国内外二级市 场风险。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0-10-21 371.50 -- -- 409.29 10.17%
469.00 26.24%
详细
公司发布2020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的区间范围分别为148.6-160.9亿、49.6-53.2亿,增长区间分别为20%-30%、35%-45%。其中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的区间范围分别为50.1-54.3、17.6-18.9亿,增长区间分别为20-30%、35%-45%。另外公司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的区间范围分别为198.7-215.2亿、60.8亿元-65.5亿,增长区间分别为20%-30%、30%-40%,符合预期。 三季度收入利润端快速增长持续。国际业务方面,受海外新冠疫情推动,以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新冠抗体试剂、便携彩超、移动DR为代表的抗疫产品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是收入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国内业务方面,受益于国内疫情的控制和诊疗活动的恢复,体外诊断试剂需求已逐步恢复,同时我们预计以台式彩超为代表的影像类产品线在3季度也有所恢复。公司持续加强内部管理,改善经营效率,疫情期间采用线上推广等方式进行营销推广,差旅费等经营费用得以有效控制,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 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线需求有望持续。近期欧洲疫情有所抬头,预计在全球疫情仍不明朗的背景下,海外对该业务线产品需求仍将保持强势。同时国内医药“新基建”也在发力,将是未来几年该业务线的持续推动力。我们预计前三季度该产品线收入增长在50%左右,看好相关品类在低渗透率背景下的提升空间。 。体外诊断类产品线将恢复快速增长态势。体外诊断类产品线近5年复合增速超20%,为增长最快的产品线,预计前三季度销售增速在10%左右。受国内疫情影响,今年以来诊断试剂销售受到影响,但以高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为代表的设备进院速度反而加快,为未来试剂放量打好了基础。此外国际方面,虽常规检测试剂销售有所影响,但新冠抗体试剂销售大幅增长,同时借助新冠抗体试剂的销售,公司化学发光仪拓展也较为迅速。我们持续看好技术升级和进口替代下该业务的增长潜力。 影像类产品线预计稳定增长。公司便携超受疫情推动增长显著,但占比较大的台式彩超受疫情拖累,预计国内业务已有所恢复,但国际业务仍有一定影响,预计前三季度个位数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是医疗设备龙头企业,借助此次疫情,极大的提升了国际和国内的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大幅增长。中长期看,器械龙头优势难以撼动,公司无论是从产品线还是市场覆盖角度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维持此前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03.89、249.35、303.38亿,分别同比增长23.15%、22.29%和21.67%;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5.04、78.65和94.77亿,分别同比增长38.95%、20.93%和20.5%;实现EPS分别为5.35、6.47和7.8元/股。以10月16日收盘价计算2020年动态估值约70倍,考虑到公司的龙头地位和增长前景,继续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进口替代进度低于预期风险;产品竞争加剧风险;贸易摩擦超预期对海外业务的影响;中美关系全面恶化风险;汇率变动对海外业务的负面影响;医疗卫生建设相关政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先导智能 机械行业 2020-09-23 46.50 -- -- 60.58 30.28%
78.30 68.39%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拟以36.05元/股的价格发行不超过69348127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5亿元,宁德时代计划以现金方式认购本次发行的全部股份。 点评:募投项目缓解产能瓶颈,进一步打造核心竞争力。公司此前曾于4月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的特定对象募集资金。 考虑到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公司对非公开发行对象进行了调整,拟引入宁德时代为战略投资者,募集资金总额及募投项目未发生变化,主要用于先导高端智能装备华南总部制造基地、自动化设备生产基地能级提升、先导工业互联网协同制造体系建设、锂电智能制造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旨在有效缓解产能瓶颈,强化锂电设备整线服务能力,实现由设备生产商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进而促进客户粘性进一步提升。 此外,可以有效弥补公司持续增加的营运资金缺口,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强强联合,协同效应凸显。宁德时代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资源,2017-2019年动力电池销量排名全球第一。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大对锂电设备全产业链的布局,锂电设备整线交付能力及单机核心设备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凭借技术优势已经成为宁德时代中、后道锂电设备核心供应商,先后获得其多笔大额订单。双方通过本次战略投资,有助于加强锂电设备直接采购的产业链协同,目前宁德时代已规划和建设宁德、溧阳、西宁、宜宾、德国5大基地,同时与上汽、广汽、一汽、东风、吉利设有合资产能,产能处于持续扩张状态,有助于拉动公司锂电设备销售规模增长。此外,宁德时代成为公司战略投资者后,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在锂电设备产品方面的技术合作,有利于公司实现产品技术升级和生产工艺的迭代创新。 锂电设备市场空间广阔,公司具备先发优势。根据中汽协数据,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7.7%、25.8%至10.6、10.9万辆,均创出历史同期新高。GGII数据显示,8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40.31%至5.11GWh,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及各项扶持政策的不断落地,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复苏状态。从中长期来看,在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碳排放标准的不断趋严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是大势所趋,动力电池企业仍有较强的扩产动力,以CATL、LG化学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纷纷宣布大规模的扩产计划,有利于持续拉动锂电设备需求。公司始终重视研发创新,2020H1研发支出同比增长43.59%至3.0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高达16.3%,作为国内极少数能够跻身高端锂电池供应链的设备制造商,与CATL、ATL、比亚迪、LG、SK、松下、特斯拉、Northvot等全球多家一线锂电池企业和车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20H1,公司新增订单金额同比增长83.19%,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提供保障,在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趋势下,与众多优质客户的深度绑定关系使公司先发优势进一步凸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3、11.04、13.70亿元,EPS分别为0.89、1.25、1.55元/股,以9月18日47.54元/股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53.42、38.03、30.67倍,维持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锂电池厂商扩产进度低于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公司业绩不达预期;中美全面关系进一步恶化引致的市场风险;国内外二级市场风险。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0-09-14 320.00 -- -- 383.95 19.98%
409.29 27.90%
详细
公司是国内医疗器械行业标杆企业,多个细分领域的多个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居前。同时也是国际化最为成功的医药企业,海外业务规模居前。我们认为公司海内外业务正面临良好的政策和市场机遇期。 生命信息与支持产品线将极大受益于疫情后半场医药“新基建”的推动,ICU等相关医疗卫生建设将扩容百亿以上的市场空间。同时从部分细分品种、国内保有量看,渗透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体外检测类产品线受益于技术升级带来的新设备的快速装机、同时装机保有量同步提升,公司产品最为齐全,覆盖了检验科大部分检测需求,可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公司在血球领域市占率居前,技术持续升级中。化学发光受益于高速机的推出及占比提升,快速增长。同时生化领域有望保持自身领先优势。 医学影像类产品线增长稳定,高端彩超的国产品牌的渗透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公司是国内首家推出自主高端彩超的医疗设备类企业,有望凭借较高的性价比抢占一部分高端市场。 国际业务方面,新冠疫情的影响叠加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公司产品性价比优势得以显现。凭借较强的品牌力以及完善的消费服务技术支持体系,公司有望成为海外市场扩容极大的受益者。目前公司的海外产品线还有较大的挖潜空间,预计疫情推动生命信息与支持类产品占比达到60%,体外诊断类产品占比还较少。随着海外产品线的扩容和进一步丰富,我们看好公司海外市场潜力。 整体看,由于医疗器械产品的特殊性,叠加公司大额的研发投入,行业龙头的地位很难撼动,标的稀缺。同时我国医疗器械行业无论从药械比还是人均消费水平看都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按2020年9月4日收盘价计算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20年动态市盈率在63倍左右,考虑到公司的龙头地位和稀缺的标的资源,给予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建议关注。 风险提示:业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进口替代进度低于预期风险;产品竞争加剧风险;贸易摩擦超预期对海外业务的影响;中美关系全面恶化风险;汇率变动对海外业务的负面影响;医疗卫生建设相关政策执行力度低于预期;海内外宏观经济下行风险;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
赢合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0-09-04 32.76 -- -- 36.15 10.35%
36.15 10.35%
详细
公司近日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2020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3亿元,同比增长25.13%;归母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5.8%。2020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7亿元,同比增长28.22%;归母净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2.62%。 综合毛利率提升,期间费用控制良好。2020H1,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上升2.76个百分点至43.6%,其中,锂电池专用设备毛利率同比减少9.8个百分点至30.79%;其他业务毛利率同比上升14.8个百分点至47.74%;新增口罩生产设备毛利率高达53.91%,是公司综合毛利率上行的主要因素之一。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0.7个百分点至15.04%,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至4.05%;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至4.45%;研发费用率同比减少0.47个百分点至5.42%;财务费用率同比减少0.47个百分点至1.12%。 锂电设备收入下滑,增量业务促业绩增长。分业务来看,2020H1公司锂电设备收入同比下降40.12%至4.83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同比减少42.38个百分点至38.89%,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公司设备发货及调试验收相应被延迟是锂电设备板块收入下滑的主要因素。依托自身在自动化领域的技术和研发优势,公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助力抗疫防控工作,推出了口罩机自动化生产线及口罩代工业务,2020H1实现收入4.93亿元,营收占比达到39.68%,增量业务促使公司2020H1业绩实现较高增长。 公司注重研发创新,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支出同比增长19.75%至6740.67万元,新增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软件著作权7项,推出了业内领先的1600mm宽幅涂布机、新型双工位高速叠片机,有效提升了锂电池生产效率。基于锂电设备性能和品质持续提升,公司上半年新签锂电设备订单超过10亿元,客户结构得到持续优化。 非公开发行获批,协同效应逐步显现。公司拟向控股股东上海电气非公开发行不超过88,378,258股,募集资金总额20亿元已获证监会审核通过,本次非公开发行后,上海电气持有公司股权比例将上升至28.28%,公司控制权稳定性进一步增强。上海电气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装备制造企业集团之一,公司作为其在新能源领域和自动化领域的重要上市主体,将在行业资源、品牌等方面获得重要支持。 锂电设备行业中长期发展潜力较大。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比例为4.68%,而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到25%,未来提升空间较大。从全球视角来看,德国、法国两大欧洲汽车制造基地先后在原有的电动车补贴政策基础上继续加码,大众、宝马等众多一线车企陆续发布新能源汽车战略,汽车电动化是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国内外电池厂商纷纷为下一轮电动化浪潮布局产能,有望拉动高端锂电设备市场需求。公司在业内首创锂电池智能生产整线解决方案,锂电设备已经进入LG、三星、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外一流企业,彰显了较强的技术优势。在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趋势下,公司凭借先发优势,未来市占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0.74、0.94、1.09元,以8月31日31.89元/股的收盘价计算,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43.1、33.9、29.3倍,维持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疫情蔓延导致国内外经济超预期下行;中美全面关系进一步恶化引致的市场风险;国内外二级市场风险。
三一重工 机械行业 2020-09-04 23.60 -- -- 26.08 10.51%
32.84 39.15%
详细
公司近日发布了2020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1.88亿元,同比增长13.37%;归母净利润84.68亿元,同比增长25.48%。从单季度情况来看,2020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9.21亿元,同比增长44.49%;归母净利润62.74亿元,同比增长77.89%。 综合毛利率下降,期间费用控制良好。2020H1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减少2.01个百分点至30.34%。其中,挖掘机械毛利率同比减少1.98个百分点至34.86%;混凝土机械毛利率同比减少0.61个百分点至28.94%;起重机械毛利率同比减少5.81个百分点至20.02%。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1.36个百分点至10.44%,为同期历史最低水平。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1.76个百分点至5.18%;管理费用率同比减少0.28个百分点至1.82%。 上半年收入再创新高,核心产品销售稳步增长。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上半年实现较快增长,在此背景下公司2020H1营业收入再创历史同期新高。分产品看,公司挖掘机械收入同比增长17.22%至186.49亿元,连续十年蝉联国内市场销量冠军;混凝土机械收入同比增长4.51%至135.06亿元,稳居全球第一品牌;起重机械收入同比增长10.9%至94.27亿元,汽车起重机市场份额大幅提升。 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经营质量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生产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人均产值处于全球工程机械行业领先水平。2020H1,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85.48亿元,同比增长12.54%,再创历史新高;净利率同比上升1.57个百分点至17.56%,为2012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逾期货款、存货及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管控。整体上看,公司经营质量及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海外收入有所下滑,坚定推进国际化战略。2020H1公司海外营业收入同比下降9.03%至63.92亿元,在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的困境中,公司国际化战略仍取得一定的积极进展,海外市场响应速度与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代理商、服务配件等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北美、欧洲、印度、澳大利亚、东南亚等主要市场挖掘机市场份额均大幅提升。凭借海外业务深度布局优势,疫情过后出口业务有望成为公司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多重因素共振,工程机械高景气有望延续。在我国基建投资不断加码、设备更新需求增长及人工替代效应逐步显现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驱动下,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周期有望拉长,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将从中不断受益。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趋势下,凭借技术、服务等方面综合竞争优势,公司市场占有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上调此前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EPS分别为1.73、1.91、2.01元,对应的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2.83、11.62、11.04倍,维持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公司业绩不达预期;疫情蔓延导致国内外经济超预期下行;中美全面关系进一步恶化引致的市场风险;国内外二级市场风险。
山西汾酒 食品饮料行业 2020-09-04 196.07 -- -- 214.10 9.20%
282.36 44.01%
详细
名酒正在复兴途中汾酒历史底蕴深厚,是清香型白酒的鼻祖,在1988-93年间连续6年占据白酒销量榜首,但在社会责任的压力下错失品牌升级良机。名酒的基因+始终坚持的优秀品质+牢固稳定的大本营消费基础给予了汾酒复兴的前提,近年来的混改给予复兴的条件,而白酒行业从行业低谷快速复苏及消费升级给予了公司复兴的东风,使汾酒快速全国化。 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后续仍有深化空间空间近年来,公司通过混改、营销渠道改革、建立市场化考核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大幅提升了经营效率及全体员工及经销商的活力和积极性,未来改革红利将持续释放。同时,公司仍有继续改革的空间:1、实现集团整体上市后,汾酒、配制酒、系列酒三大产品线协同发展空间仍大。2、通过加强与华润的战略协同,强化契约化管理及精细化管理,探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运营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清香型绝对龙头,各核心品牌均有较大发展空间发展空间作为清香型龙头公司,汾酒高端大单品青花系列应对标浓香的普五及酱香的飞天茅台,随着品牌价值的重塑及提升,有望持续量价齐升。玻汾定位高线光瓶,以高品质纯粮固态发酵树立了较高的竞争壁垒,受益于低端市场品牌化及消费升级,正经历快速全国化过程,对标牛栏山当前销量,后续成长可期。随着玻汾的开疆扩土及青花系列的品牌塑造,曾夺金奖的老白汾系列或将开启全国化进程。 营销势能持续提升提升公司营销体系效率不断提升,一方面由于营销公司事业部制及混改大幅提升各销售分支的权利及动能,另一方面对经销商全面评估,灵活给予任务。同时,公司省外销售区域持续裂变,2020年开始执行“1357”战略,继续因地施策的思路,大幅拓展机会市场。预计在体制机制及地域布局策略的共同作用下,公司强势地区渗透率及空白市场覆盖率有望持续快速提升。 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2年EPS分别为2.90、3.67、4.34元,对应PE分别为67、53、45倍,首度覆盖给予“推荐”评级。风险提示:国内外疫情超预期变化导致消费恢复不及预期;食品安全问题;行业竞争加剧;消费税征收政策变动导致行业税率上升;相关行业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影响公司业绩;公司因销售增速下降、改革推进不顺利等导致业绩增长低于预期;国内外二级市场系统性风险;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急剧恶化;其他黑天鹅事件。
泸州老窖 食品饮料行业 2020-09-02 146.70 -- -- 156.98 7.01%
200.79 36.87%
详细
事件:泸州老窖发布2020年中报,实现营业总收入76.3亿元,同比下降4.7%,归母净利润32.2亿元,同比增长17.12%,扣非归母净利润32.3亿元,同比增长18.56%。其中二季度营收、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2%、22.5%及24.8%,业绩恢复超预期。 国窖实现稳增长,营收占比超六成。2020年二季度,公司营收同比、环比分别增长6.2%、14.9%,正在快速从疫情影响中恢复。分产品来看,上半年公司高档酒营收同比增长10%,占比提升至62.2%,接近历史高位,主要受益于公司有效应对疫情及高端白酒的高景气度。公司2-4月采取控量保价政策,巩固品牌价值,此后抓住劳动节消费旺季提升动销、恢复5月配额,使国窖保持良性增长。二季度,国窖一批价格随普五稳步提升,预计平均涨幅超8%。公司中档酒营收同比下滑21.8%,收入占比下降9.1个百分点至36.9%,其中特曲消费场景主要为家庭宴请,且春节前大幅提价,受疫情影响较大。低档酒收入下滑34.4%,降幅最大,收入占比降至25%,仍处于调整阶段。 2020年上半年,公司合同负债5.9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下降57.7%及6.1%,同时营收款项融资环比增加38.2%,主要由于疫情期间公司为资金流压力较大的经销商提供支持。随着疫情的稳定及中秋旺季的到来,下半年公司预收及现金流有望改善。 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2020年上半年,公司酒类销售毛利率达82.01%,同比提升2.2个百分点,其中高档、中档、低档酒毛利率分别增长0.25%、-2.15%及-4.89%,会计政策调整将运输费用归入成本短期影响毛利率表现,但得益于高档酒销量提升,可比口径下毛利率明显提升。费用方面,由于消费税下降,公司税金及附加/收入下降3.9个百分点至8.9%;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4.64个百分点至18.3%,其中销售费用率大幅下降4.64个百分点,除运输费用调整影响外,广告宣传费及市场开拓费大幅下降3.7个百分点,主要由于疫情期间线下活动减少。但公司积极开展线上活动,包括“云封藏”“、云上大师课堂”、“家庭厨神争霸赛”等及“主流媒体+KOL”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宅经济”及线上平台提高费效比。由于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公司归母净利率大幅提升12.1个百分点至42.2%。 核心大单品良性发展,业绩或逐季改善。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公司迅速反应,取消配额、给予金融政策等措施有效缓解了经销商压力,使国窖、特曲保持了良性的发展状态。展望下半年,公司高端产品已基本恢复动销,目前坚定实施终端配额制和价格熔断机制,并在近日通知9月10日起上调国窖结算价,备战中秋旺季;品牌升级中的特曲大概率受益于消费复苏及升级和低基数快速恢复增长。整体来看,公司下半年业绩增速有望逐季改善。 投资建议:公司发展思路清晰、战略稳定性强、改革不断深化,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0-22年EPS分别为3.8/4.6/5.3元,维持“推荐”评级。
五粮液 食品饮料行业 2020-09-02 237.48 -- -- 243.00 2.32%
279.00 17.48%
详细
事件:五粮液发布2020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7.68亿元,同比增长13.32%,归母净利润108.55亿元,同比增长16.28%,其中二季度单季收入105.29亿元,同比增长10.13%,归母净利润31.51亿元,同比增长10.16%,业绩复合预期。 普五实现淡季稳增长,公司现金流改善。公司二季度收入增长10.16%,实现了疫情下销售淡季的稳健增长。面对疫情,公司推出一系列稳市场、稳增长措施,落实“三损三补”,即零售损失团购补、线下损失线上补、老品损失新品补,动销快速恢复。高端酒方面,公司通过成熟的市场控制机制较为成功的平衡了量价关系,五一加快销售节奏的同时推升普五一批价格至6月底的920元/瓶(四月初约890元/瓶)。中低端酒方面,我们预计上半年公司系列酒中端价位产品受疫情影响较大,低端产品尖庄销售较为稳定。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预收货款40.81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下降6.27%、14.43%,我们判断主要由于公司主动降低经销商负担及6月开始控货所致。资金流方面,公司二季度销售回款/营业收入为151.26%,较一季度大幅提升88个百分点,动销恢复后经销商票据打款减少,公司现金流快速改善。 率先加大营销支出,盈利能力因涨价效应提升。2020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达74.54%,同比环比分别提升0.73、0.08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普五换代升级的价格上涨。公司上半年期间费用率12.34%,同比提升0.33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提升0.59个百分点至10.35%,主要由于加强品牌宣传和氛围营造等终端市场投入所致,为期间费用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在面对疫情多数白酒公司销售费用率下降的情况下,公司率先加大投入,布局疫情后恢复性消费,体现了公司对销售的信心及对提升市占率的积极性与决心。报告期内,公司管理费下降0.39个百分点至4.41%,主因包含差旅、董事会经费、职工薪酬等项目的公司综合费用下降;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0.19%、-2.42%,分别同比提升0.05、0.13个百分点。总体来看,虽然期间费用有所提升,但由于吨价提升,净利润同比提升0.9个百分点至35.28%。 未来展望:上半年新冠疫情爆发,公司快速响应,启动市场调研,对经销商精准施策、给予支持,有效减轻经销商负担,并制定有效销售策略,在需求回暖时迅速恢复市场动销。此外,公司加速直营体系建设,设立四川五粮液新零售管理有限公司,为五粮液云店之后又一数字化渠道能力建设,重点构建以新零售和企业团购为核心的优质新增销售渠道。价格方面,在需求恢复、严格控货、渠道精细化操作及茅台一批价格不断攀升等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普五一批价格稳步提升,目前大部分地区已达950元/瓶,部分地区上探至970元/瓶,终端零售及团购价不低于1050元,全渠道利润率约18-20%。目前普五渠道库存水平较低,系列酒动销逐步改善,叠加涨价预期及中秋旺季消费复苏,我们预计公司有望顺利完成全年收入双位数增长目标。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浓香型白酒龙头,市场地位稳固,随着第八代五粮液的顺利升级及数字化赋能,品牌价值稳步提升,叠加营销改革及体制机制改革等工作的不断落地,公司中长期持续良性发展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0-22年EPS分别为5.2、6.0、6.8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问题;国内外疫情超预期变化风险;公司经营业绩低于预期;公司改革效果不及预期;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国内利率上调风险;国内外宏观经济数据急剧恶化;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国内外资本市场波动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