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张帅

国金证券

研究方向: 能源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4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福莱特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19-02-19 3.17 6.42 -- 18.08 470.35%
18.38 479.81%
详细
光伏玻璃龙头重启扩张迎增长:公司早在2006年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光伏玻璃国产化,2015年底港股上市后重启产能扩张,截止2018年底,公司具备光伏玻璃产能日熔量4290吨,产能位列全球第二,占比接近20%。公司另有在建产能2000吨/日,计划2019年上半年陆续投产,公司在产及在建产能主要分布于浙江嘉兴、安徽凤阳、及越南。光伏玻璃占公司收入利润比重超过70%,其他产品主要包括浮法、工程/家居深加工玻璃。 双面发电组件性价比优势明确,将加速渗透,光伏玻璃直接受益:随着2.5mm玻璃价格的逐步合理化,双面发电组件有望实现与普通单玻组件同等制造成本,背面发电增益将成为纯额外收益,并同时获得更优异的耐候性和全生命周期发电量,性价比优势明确,叠加PERC电池产能的大规模释放,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相同数量的双面/双玻组件相比普通单玻组件将产生约60%的新增玻璃需求(两片2.5mmvs.一片3.2mm)。 光伏玻璃2019年25%以上需求增长vs.15%供给增加,供需关系改善显著:基于2019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120GW(+20%YoY)以及双面/双玻渗透率由2018年的不到10%提升至20~30%的假设,光伏玻璃需求增长将达到25~30%,而供应端考虑新产能投产、老产线冷修/复产、落后产能淘汰,有效产能仅新增约15%,供需关系的改善有望推动玻璃价格恢复性上涨。 光伏玻璃行业竞争格局优良,产品规格切换加速龙头份额提升:光伏玻璃行业具备技术、规模、资金、资源、客户等多重进入/扩张壁垒,已多年未有新进入者,两家龙头企业凭借相比其他竞争对手10个百分点以上的成本优势从容扩产,我们预计未来2~3年内光伏玻璃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显著提升,公司市占率有望从2018年约17%上升至25%以上。因双面/双玻组件渗透率提升带来的产品规格向2.5mm切换将加速这一进程。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测公司2018~2020E年净利润4.3、6.5、8.4亿元,未来两年净利润复合增速40%,对应EPS分别为0.24、0.33、0.43元。 公司在光伏玻璃行业中龙头地位稳固,随新产能释放份额稳步扩张,盈利增长确定性较强,我们给予公司6.6元目标价,对应20倍2019E年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新增装机或双面发电组件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公司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行业落后产能淘汰速度不及预期。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19-01-29 78.10 -- -- 92.88 18.92%
95.16 21.84%
详细
公司为锂电领域龙头,在技术及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我们认为2019年方形811量产后,产品能量密度和成本分别提升和降低15-20%、12%,相比海内外对手优势进一步扩大。产业格局方面,海外龙头尚未入局,国内对手仍无法构成威胁,且公司产能不足,对下游价格强势。我们认为,2-3年内公司动力电池仍可维持40%以上市场份额,考虑到2021年后公司在海外会有一定出货增量,预计4-5年内公司出货年均增速将维持40%左右。 技术端:大电芯技术、高镍811电池、快充技术全球领先 -大电芯辅助单晶正极提升电芯能量密度约5%; -我们认为,高镍811可提升电芯能量密度约15-20%; -公司具备将快充缩短至11.25mi技术储备,该技术领先行业1代产品。 成本端:上游材料价格下跌+自身降本,2019年电池成本同比下降约21% -上游金属降价或将推动三元、铁锂电池成本分别同比下降约15%、7%; -我们认为,综合自身大电芯(降本约5%)、811电芯(产业链稳态后降本约12%)等降本技术,2019年公司电池平均成本同比下降约21%。 竞争格局端:成本优势+海外龙头尚未入局+高端产能不足→产业链地位强势 -相比海内外对手,公司具有独特优势; -海外竞争对手尚未入局国内市场; -行业低端产能过剩但高端紧缺,宁德时代价格对下游相对强势。 投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公司黄金格局已来。我们预测公司2018年-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0.6亿元、398.5亿元和526.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30亿元、50.95亿元和62.28亿元,EPS分别为1.70元、2.32元和2.84元。尽管动力电池在国内市占率已高达41%,考虑到与国外多家知名车企签订供货协议但尚未大规模出货,公司未来4-5年出货将维持约40%年均增速,给予公司2019年36倍估值,对应股价为83.5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补贴退坡超预期;电池价格降幅超预期;新能源汽车增速不及预期;电池材料价格降幅不及预期;解禁带来股价阶段性波动;新技术量产不及预期。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19-01-24 9.32 11.40 -- 13.78 47.85%
15.65 67.92%
详细
量增、降本对冲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实现年度业绩维持平稳:2018年初至年末,多晶硅料价格跌幅近50%,各类电池片产品价格跌幅介于35%~45%之间。公司在硅料新产能尚未实质贡献销量的背景下,通过对老产线的技改挖潜实现降本增产,同时电池片业务在维持较好盈利能力的情况下,实现销量大幅增长(估算同比增长超过50%),从而在光伏行业因国内政策变动而出现较大景气波动的2018年,实现了难能可贵的利润同比维持平稳。 行业景气拐点已出,产品价格企稳,新产能加速释放,盈利重回上升通道: 在海外需求高增长和全球平价上网逐步实现带来的需求可持续释放背景下,行业景气在2018Q3触底后,目前已明显拐头向上。 硅料价格在触及边际产能现金成本附近后,价格下跌显著趋缓,我们判断2019年一级致密料全年均价大概率维持7.5万元/吨以上;高效电池片价格甚至自去年11月至今已涨价超过10%,我们预计2019年随着大量新增PERC电池产能的投放,高低效电池片之间的价差或有所收窄,但高效产能仍然能够获得可观的产品溢价和超额利润空间。 产能释放方面,公司包头、乐山两处新的硅料产能已进入爬坡冲刺期,预计2019年硅料出货量有望增长近3倍,达到7.5~8万吨;成都、合肥两处合计6GW单晶PERC电池片新产能的投产,也将令公司2019年电池片出货量实现接近翻番增长至12GW左右。价稳、量增、降本的合力作用,将保障公司2019~2020年的业绩持续快速增长具备较高的确定性。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我们适当上调公司盈利预测,以体现行业景气复苏和近期产品价格表现的超预期,预计2018~2020E年净利润分别为20.9、32、40亿元,较前次预测上调幅度分别为0%、10%、10%,对应EPS0.54、0.83、1.02元。维持“买入”评级,对应上调6~12个月目标价至13元,对应16倍2019PE。 风险提示 国内政策落地及执行效果不及预期;国际贸易环境进一步恶化;海外市场增长不及预期。
中鼎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19-01-04 9.84 13.91 7.83% 10.43 6.00%
13.65 38.72%
详细
车用非轮胎橡胶件行业龙头。公司分别占据国内国际10%与3.8%的市场份额,营收位列全球非轮胎橡胶件企业第13位,国内第一 市场空间突破1800亿。传统车销售增速趋缓,零部件深度国产替代成为增长主线,长续航高品质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减震密封冷却需求持续上升。 传统业务较为稳定,海外收购落地国内+高端豪华车销量增长推动业绩,冲抵总体车市销量趋缓影响,升级系统供应商带来新增量。 业务涵盖降噪减振系统、密封系统、冷却系统、空气悬挂及电机系统 通过收购海外企业获得核心技术及相关零部件,从零部件制造转向模块集成,单车价值量提升,长期配套一线整车厂,拓展至新能源车领域 公司连续收购的十余家高质量海外汽零企业已在国内全部落地。公司进入高质量内生增长阶段,预计年均增长9%以上。 国内车市下滑在低端车型,高端豪华车增长带来业绩推动,且公司60%以上业务在国外,对公司营收影响有限。 新能源车业务快速增长,占比8.5%,获得核心密封技术,升级冷却管路总成供应商,直接受益于液冷系统渗透加速,获特斯拉、宁德时代订单认可。 2017年新能源营收已达9.23亿元,预计2018年达11.2亿元 在电池冷却密封系统、电机密封、减振降噪、电桥密封总成等多个领域已有对应成熟产品,冷却管路总成在电池冷却领域居全球第一 随着电动车销量持续增长,大电池车型和液冷系统渗透率加速,热管理投入加大,单车价值量提升,公司冷却、密封、管路业务直接受益 新产能上马在即,10倍估值凸显投资价值。公司拟发行12亿可转债新建年产1,500万标米冷却系统管路总成产线、177万件/年控制臂部件产线及升级减震橡胶产线。 投资建议 公司系汽车非轮胎橡胶件龙头,通过并购扩充技术实力,落地国内提升营收与毛利率,同时新能源领域获大量订单。预计公司2018-2020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6亿、13.86亿、15.98亿,对应EPS1.01元、1.14元、1.31元,目标价15.18元,对应2018年15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 原材料橡胶价格波动;国内汽车整车销量增速减缓;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增速不达预期;贸易战影响关税与贸易。
拓普集团 机械行业 2018-12-21 14.42 14.38 -- 15.65 8.53%
23.60 63.66%
详细
投资逻辑 公司是减震降噪NVH产品龙头,逐步向轻量化底盘和智能驾驶汽车电子产品拓展。公司以汽车NVH产品起家,后切入汽车轻量化底盘,拓展汽车电子产品(电动真空泵和自动驾驶执行模块的智能刹车系统),2017年收购福多纳切入高强度钢底盘,形成了NVH/轻量化底盘/汽车电子三大产品格局。 短期:NVH业务随行业增速放缓承压,但凭借与优质客户(吉利/通用)的绑定,预计增长稳健。公司减震器/内饰功能件主要供货于吉利/通用/上汽等客户,吉利2018年逆势增长支撑2018年业绩,通用全球项目16.8亿元订单(周期6年)于2019年量产,预计3-5年内放量对业绩形成一定支撑。 中期:轻量化铝合金产品和福多纳高强度钢底盘产品逐步放量。公司轻量化主要产品有控制臂、电池包与大型车身结构件、转向节、轻量化底盘等,供货于吉利、北汽、一汽、广汽乘用车、长城等,并陆续进入特斯拉和国内造车新势力(蔚来/威马)供应链,已经进入收获期。收购福多纳(主营高强度钢底盘)完善底盘产品布局,增厚业绩。 长期:新能源和智能驾驶领域的电子真空泵和智能刹车系统打开长期增长空间。公司成功开发新能源汽车标配的电动真空泵,并在国内率先研发智能驾驶执行层的关键模块智能刹车系统。目前电动真空泵更新到第二代,随客户导入逐渐放量。智能刹车系统已完成样品,最早于2019年量产,是智能驾驶乃至自动驾驶的长期发展方向。 投资建议 中长期成长空间大,当前估值处于低位,给予“买入”评级。公司短期内NVH业务随行业增速放缓承压,中期底盘轻量化业务随新能源汽车业务发展贡献增量,长期电动真空泵放量、IBS随着ADAS渗透率提升,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预计2018-2020年EPS为1.09、1.23、1.37元,给予目标价21.86,对应2018年20x估值,“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汽车行业增速下降超预期;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超预期;下游整车厂降价压力超预期;公司资本支出过大带来的财务费用上涨;固定资产逐年上升带来的折旧费用增加;限售股解禁对股价形成压力。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18-11-15 8.12 10.17 -- 9.83 21.06%
11.36 39.90%
详细
公司低成本优质多晶硅产能开始释放,稳步迈向全球硅料龙头行列。 从2018Q4开始,以通威为代表的国内多晶硅优质低成本新产能将开始集中释放,加速实现多晶硅进口替代的同时,公司将步入全球硅料龙头行列。 我们测算2018~2020年全球多晶硅需求分别为39、42、46万吨,对应2018、19年底全球多晶硅产能分别为60、70万吨;基于“多晶硅价格以边际产能现金成本为支撑”的理论,我们判断2019年多晶硅价格将主要在7.0~8.5万元/吨区间波动。公司2018年底5万吨新产能投产,总产能将由2万吨提升至7万吨,2019年实际产量可达8万吨,市场份额接近20%,新产能成本降幅超30%,现有长协订单已可基本覆盖投产后全部产能。 电池片主攻高效PERC,产能第一、成本最低,与传统巨头错位竞争;欧洲双反取消及下游组件厂资本开支放缓有利公司电池片销售。 公司2018年底电池片产能将达到10.9GW,其中高效PERC产能10GW,全球第一,未来3~5年规划产能都建成投产后将超过30GW。公司定位是成本最低、效率最优的独立电池片供应商,在充分参与光伏产业链上附加值最高的制造环节的同时,规避了在终端组件市场上与传统巨头的激烈竞争。 2018年9月欧盟取消对华光伏双反的MIP限价措施,原先基本由台湾电池片厂商占领的欧洲市场,预计将在短时间内被大陆企业夺回;此外,531新政之后国内一体化组件企业普遍收缩资本开支,放缓高效电池扩产及技改投资,在终端电站领域高效化诉求强烈的背景下,组件厂外购高效电池片需求将有显著增加。 水产饲料景气度改善,龙头受益于集中度提升。伏季休渔延长,十三五规划减少水产捕捞,捕捞量的减少将部分由养殖水产补充。水产养殖行业提质增效背景下预计特种料及膨化料需求结构性增长。水产饲料行业进入规模化阶段,公司调结构、强技术、增服务,积极迎合行业新趋势,稳健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随着2019年光伏业务硅料和电池片出货量大幅增长,尽管销售均价将有所下降,但仍将推动公司业绩较快增长,预测2018~20E年净利润21、29、36亿元,同比增长4%、39%、24%,对应EPS0.54、0.75、0.93元。 目前公司PE、PB估值均处于历史低位,我们采用分部估值法对公司进行估值,给予目标价11.6元,对应15.4倍2019PE,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短期光伏产品跌价幅度超预期;国内政策落地情况不及预期;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需求不及预期。
隆基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11-05 15.00 -- -- 19.27 28.47%
23.50 56.67%
详细
业绩简评 隆基股份2018年1-9月实现收入146.7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16.9亿元,同比下降24.5%,其中Q3单季收入46.7亿元,环比下降28.5%,单季净利润3.84亿元,环比下降49.7%,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存货减值拖累业绩,净利率水平呈现景气底部特征:受到众所周知的531政策影响,光伏行业整个产业链从今年6月开始全面陷入量价齐跌局面,8、9月需求温和复苏,但仍难以扭转光伏制造企业Q3业绩普遍同环比大幅下降的结果。因终端需求急冻和产能惯性而不可避免推高的库存水平,叠加短期内产品价格的快速下跌,令公司Q3单季产生近2.6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占当季收入比重达5.5%,严重拖累业绩,令当季扣除投资收益的净利率水平环比Q2下跌6pct至5.2%。根据行业历史经验,并考虑到目前光伏企业之间的盈利能力差异,我们认为这一单季度净利率水平无论从绝对值还是其产生的背景来看,都已经呈现出一定的景气底部特征。 优势产品结构支撑毛利率,硅料新产能大规模投产有利硅片盈利能力复苏:尽管报告期内产业链价格大幅下跌,但公司Q3单季综合毛利率环比仅下滑1.7pct至21.3%,我们认为这与公司优势的产品结构(高功率PERC单晶组件比例高)、以及由研发投入持续转化的非硅成本下降密切相关。近期,作为公司成本端的硅料环节大量低成本新产能逐步投产,未来一年内,硅料新产能释放将远快于硅片环节(与今年情况正好相反),这将进一步有助于硅片环节的盈利能力复苏。 2019年海外市场增长提速,全球需求有望重回20%增速:在部分日照条件优异而化石能源资源匮乏地区,光伏已是成本最低的电源。今年因中国的政策调整,光伏安装成本直降20%以上,再叠加欧洲MIP政策的取消,基于中国内需基本持平的假设,我们预计2019年全球光伏需求有望达115GW,增速重回20%以上。公司组件出口占比近年迅速提升,有望直接受益。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18~2020E年净利润分别为24、31、4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8,1.13,1.46元,目前股价对应15、11、9倍PE。 经过此轮行业景气调整,光伏需求空间将更快释放,公司优势地位也将得到加强,长期看好公司的逻辑依然扎实,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上游供给释放叠加终端需求淡季导致产品降价幅度超预期;中国新能源补贴政策进一步收紧。
三花智控 机械行业 2018-11-02 11.60 9.36 -- 13.50 16.38%
14.60 25.86%
详细
业绩简评 公司公布2018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65亿元、10.23亿元,分别同比+15.0%、+4.5%,其中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25.0%。Q3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46亿元,同比-6.2%。同时公司预计2018全年归母净利润为12.36亿元~14.83亿元,同比增长0%~20%。 经营分析 业绩符合预期。(1)公司持续提振生产效率,2018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2.65亿/10.23亿,同增15%/5%,业绩稳步向上。(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7%/4.7%/3.9%/-0.81%,较上年同期的14.2%下降1.7pct。其中研发投入同比上升40%,财务费用由于汇兑收益增加而下降169%。(3)产品成本上升,整体毛利率为27.93%,较上年同期下降2.9pct。(4)预计Q4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13亿-4.60亿元,同比(-17%)~(+79%)。 股票激励及股票增值权授予稳步推进。9月18日,公司向管理层及激励对象合计753人授予1033万股限制性股票;9月18日,向22名激励对象授予35.5万股股票增值权。行权价格均为8.37元/股。截至9月21日,公司已收到753名激励对象以货币缴纳的出资额0.86亿元。解锁及行权条件为2018-2020年加权平均ROE不低于17%。内部激励绑定员工共同利益。 有望受益于Model 3产能瓶颈突破。公司独家供应特斯拉Model 3热管理零部件,共带电磁阀的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电子油泵、油冷器、水冷板、电池冷却器、压块7个项目,单车价值约2000元;并且独家供应Model S和X电子膨胀阀,单车价值约250元。特斯拉第三季度交付5.6万辆Model 3,而11万辆Model 3产量将增厚公司营收约2.33亿元,20万产量将增厚4.08亿元。特斯拉上海工厂环评产能25万辆,计划采用本地采购模式,公司有望受益于Model 3产能瓶颈突破及特斯拉上海工厂放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稳定增长,有望受益于Model 3产能突破,预计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12.7亿、14.9亿、15.8亿元。给予目标价16.83元,对应2018年28x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车市低迷;家电行业增速下滑;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及预期;商用制冷开拓客户不达预期;制冷产品市占率下降;汇率波动;贸易战风险。
寒锐钴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8-11-02 74.92 -- -- 87.43 16.70%
87.43 16.70%
详细
事件 2018年10月26日,寒锐钴业发布2018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7.0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124.94%;营业收入为21.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126.54%;基本每股收益为3.65元,较上年同期增106.21%。 评论 整体业绩低于预期。前三季度营业收入21.6亿,同比增长126.54%,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6.57亿,同比增长42.92%,环比增长-14.12%;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7.01亿,同比增长124.94%,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1.73亿,同比下降1.87%,环比下降36.86%。 Q3旺季兑现,以量补价。三季度单季mb和钴粉均价环比分别下行18.5%和16.8%,且折扣系数从6.5-7折下降到6.2-6.5折,导致公司营收、净利润、毛利率均出现负增长。同时,公司抓住三季度销售旺季,钴产品销量环比预计增长约8%,实现以量补价,部分减轻业绩下行的压力。 市场环境趋冷,公司改善现金流状况应对风险。公司销售费用环比较大幅度增长,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周转率环比继续走低,均反映出市场环境恶化、销售难度加大。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公司积极改善经营性现金流,同时降低原料备货速度,控制风险,积极面对市场变化。 投资建议 基于对公司未来产能释放的看好,同时对于未来钴产品价格走势持谨慎态度,下调公司2018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至8.14亿、6.76亿、11.3亿,对应PE分别为17.2、20.7、12.4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存货大幅度增加,若钴价大幅下行,公司业绩有亏损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低于预期的风险。 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6.57亿,二季度单季营业收入7.65亿,环比下降14.1%。同期,mb三季度均价约为34.56美元/磅,环比二季度均价(42.91美元/吨)增长-18.5%,考虑到粗钴的销售折扣系数约从二季度6.5-7下调至6.2-6.5;钴粉三季度均价58.25万/吨,环比二季度均价(70万/吨)下降16.8%;预计三季度钴产品销量约比二季度的增长幅度为8%,三季度单季销售量在1300-1400吨之间,下调全年销售目标(原目标6000吨)至5700吨。 三季度单季营业成本3.42亿,环比增长9.9%,与销量增幅基本匹配,显示单吨成本变化不大。 三季度单季毛利率和净利润分别是47.95%和26.09%,较二季度单季下降11.34和9.67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为价格下行导致盈利能力下降。 三季度单季销售费用600万,环比增长100%,显示出销售难度和成本在边际增加。 三季度单季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7.04亿,环比增长9%,同时年内超过三季度单季营收(6.57亿),显示公司对现金回款的要求在增强,更加注重回款效率。 三季度单季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5.1亿,环比下降23.9%,继续高于营业成本(3.42亿),显示公司为明年的新建产能做原料储备,继续增加原料库存,但出于防范价格下行的风险,加库存速度较二季度已显著降低。 三季度单季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它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1.21亿,环比增长227%,侧面反映公司新建的“5000吨粗钴和2万吨电解铜”项目正快速推进。 三季度的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的周转率为129%,较二季度(159%)和一季度(210%)继续下降,反映出公司的收益质量边际下行,以及业内资金面紧张的现状。
华友钴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8-11-02 33.90 -- -- 40.43 19.26%
40.43 19.26%
详细
事件 2018年10月30日,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报,2018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100.7亿,同比增长63.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1亿,同比增长74.14%。 点评 整体业绩符合预期。2018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100.7亿,同比增长63.91%,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实现32.9亿,同比增长39.57%,环比下降1.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1亿,同比增长74.14%,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4.05亿,同比下降4.19%,环比下降38.4%。 Q3旺季兑现,以量补价。三季度单季四氧化三钴和硫酸钴均价分别环比下降22.43%和22.77%,导致公司单季营收、净利润、毛利率均出现环比负增长。同时,公司抓住三季度销售旺季,钴产品销量环比增长预计约12%,实现以量补价,部分减轻业绩下行的压力。 市场环境趋冷,公司提升回款效率应对风险。公司销售费用环比较大幅度增长,反映出市场环境趋冷、销售难度加大。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公司积极提升回款效率,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周转率较二季度出现较大改善,同时降低原料备货速度,控制风险,积极面对市场变化。投资建议 基于对公司未来产能释放的看好,同时对于未来钴产品价格走势持谨慎态度,下调公司2018/2019/2020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至20.90/9.56/14.15亿,对应EPS分别为2.52/1.18/1.71,对应2018年12.7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存货大幅度增加,若钴价大幅下行,公司业绩有亏损的风险。n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低于预期的风险。 刚果(金)政局变动,导致公司当地项目未能按期达成的风险。
银轮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18-10-31 7.10 11.28 -- 8.03 13.10%
8.03 13.10%
详细
业绩简评 公司公布2018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14亿元、2.84亿元,分别同比+23.4%、+18.1%。其中Q3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1.5百万元,同比+11.1%。同时公司预计2018全年归母净利润为3.6亿元~3.9亿元,同比增长15%~25%。 经营分析 业绩增长符合预期。(1)由于公司在开发新客户、新项目上持续取得突破,商用车、工程机械继续保持较大幅度增长,2018前三季度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14亿/2.84亿,同增23.4%/18.1%,业绩增长符合预期。(2)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0%/6.7%/1.1%/3.6%,销售费用同比增加0.04pct,管理费用与研发费用合计下降0.19pct,财务费用下降0.13pct。(3)研发费用1.4亿元,同比上升20%,主要系发起10大公司级研发项目:国六机滤模块,国六商用车冷却模块、国六后处理系统、Chiller、EGR冷却器及总成研发等。(4)员工持股计划持续推进,截至9月29日,参与的总人数为448人,实缴金额为1.01亿元,公司已在二级市场购买公司股份456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为0.57%,均价约为7.43元。 热管理业务持续开拓新用户。公司热交换器与汽车空调营收占比近80%,为拳头业务。2018年热管理业务全面开花,在合资品牌及国外供应商实现5大突破:第一,打入吉利领克平台,于2021年量产,338万套供货量;第二,成为捷豹路虎(顶级品牌)D4、P4发动机油冷器供应商,2020-2021年开始供货,共225万台;第三,电池水冷板通过GM(全球通用)审核;第四,成为德国采埃孚变速箱油冷器供应商。第五,被确定为东风雷诺发动机机油冷却器供应商,预计于2020年供货,订单总额约为1个亿(127万台)。公司定位明晰,随募投项目落地及持续拓展客户,看好长期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系国内热交换器龙头,尾气处理业务稳定,热管理业务持续拓展合资品牌客户,预计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3.7亿、4.5亿、5.0亿元。给予目标价11.65元,对应2018年25倍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乘用车业务开拓不及预期;尾气减排政策不及预期;热管理业务不及预期;定增业务落地不及预期;贸易战风险。
德赛西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10-29 17.05 19.52 -- 20.90 22.58%
21.27 24.75%
详细
业绩简评 公司公布2018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0.61亿元、3.38亿元,分别同比-8.7%、-27.9%。其中Q3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51.3亿元,同比-53.9%。同时公司预计2018全年归母净利润为4.0~4.5亿元,同比-35.1%至-27.0%。 经营分析 受整体汽车行业增速放缓及车型换代影响,业绩承压。(1)由于带屏中控主业受下游车市低迷拖累(一汽大众、广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等核心客户配套车型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以及长安、长城、奇瑞等客户部分车型停售影响,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下降9%至40.61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28%至3.38亿元;(2)持续加大对自动驾驶等项目的研发投入,2018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4亿,同比增长31%。(3)受竞争加剧,以及整车厂持续低迷而压价的影响,公司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业务的毛利率降低,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5.1%,较上年同期下降1pct。(3)对2018年全年业绩预期偏悲观,预计归母净利润4.0~4.5亿元,同比-35.1%至-27.0%。(4)车市消极因素仍在,但公司居行业龙头,在同行业中承压能力相对较强:其一,高前装占比(前装占比99%,为行业第一);其二,公司在传统车市占率居第一,TOP10自主厂商中占5家,绑定TOP3合资车厂;其三,电动车上有增量客户,开拓蔚来、车和家、国能汽车等。 自动驾驶已有开发成果落地。公司新增400余万套募投项目产能抢滩自动驾驶,而此前自动驾驶相关布局已出成果:(1)摄像头:高清摄像头及高清环视系统已量产,其中高清环视系统、T-BOX等新产品获多个国际和自主品牌订单;(2)雷达:全自动泊车系统预期将在年内量产并交付国内客户,高度自动化的毫米波雷达生产线已经搭建完成并达到可量产状态。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由于车企在乘用车低迷期中收缩车型投放,以及智能驾驶业务高投入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4.37亿、4.79亿、5.87亿,对应EPS分别为0.80元、0.87元、1.07元,给予目标价20.0元,对应2018年PE 为25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配套车企增速放缓;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自动驾驶及车联网行业发展不及预期;产品成本下降不达预期;限售股解禁对股价的压力。
德赛西威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9-20 21.30 24.28 -- 21.99 3.24%
21.99 3.24%
详细
国内座舱电子龙头,立足车载娱乐信息系统主业 公司以带屏中控为主业,拳头产品为车载娱乐系统和车载信息系统,两者合计营收占比超80%。前身曾为飞利浦、曼内斯曼、西门子汽车领域旗下合资公司,传承了德系技术优势与海外客户资源; 依托毛利较高且不受后装市场萎缩影响的前装市场,公司2013-2017年收入CAGR达到36%,增速为行业第一; 公司在车载娱乐信息系统前装市场市占率居首位,凭借性价比及快速迭代能力抢占市场,客户涵盖自主厂商TOP10中的5家,以及合资车厂TOP3,与新能源车企蔚来、车和家、国能汽车的合作项目稳步推进,有力支撑业绩。 大力投入研发,布局自动驾驶领域,系统级产品量产抢占先机 公司2014年到2017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达28%,主要投入在自动驾驶领域,包括自动紧急刹车、自动巡航、自动泊车等; 公司在自动驾驶领域布局较早,技术上具备较强竞争力,是唯一全部参与百度三款专用计算平台BCU产品研发的厂商,负责百度BCU中硬件相关产品的整合与生产;并落实与小鹏汽车合作研发、制造和量产L3级别自动驾驶系统; 高清摄像头及高清环视系统已量产,获多个国际和自主品牌订单;全自动泊车系统预期在年内量产并交付客户,毫米波雷达产线已搭建完成达可量产状态;募投项目新增400余万套自动驾驶产品产能,在自动驾驶领域公司有望首次打破国外厂商的垄断地位。 投资建议 由于车企在乘用车低迷期中收缩车型投放,以及智能驾驶业务高投入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5.06亿、5.65亿、6.56亿,对应EPS分别为0.92元、1.03元、1.19元,给予目标价24.87元,对应2018年PE为27x,下调至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配套车企增速放缓、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自动驾驶及车联网行业发展不及预期、产品成本下降不达预期、限售股解禁对股价的压力。
隆基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8-09-04 14.01 -- -- 14.29 2.00%
19.34 38.04%
详细
利润率Q2逆势回升,展现强大成本竞争力:公司主要产品价格Q2期间整体呈单边下跌态势,而公司Q2单季度毛利率和扣除投资收益的净利率则分别逆势环比回升1.1和3.3个百分点,达到23%和11.2%,这其中原材料端硅料价格下跌有一定贡献,但我们认为利润率的环比改善,更多还是源自公司由技术进步转化的非硅成本持续快速下降和规模效应带来的费用率优化。 海外组件销售实现突破印证单晶路线全球竞争力,有效对冲国内需求下滑:公司上半年海外组件销量达到687MW,为去年同期的18倍,占到公司上半年组件外销量的26%,结合今年7月公司公告的美国组件大订单,充分说明公司单晶组件销售已成功打开海外市场,单晶路线在国际市场上有望复制过去两年在国内的份额提升路径。 多重周期叠加的阶段性底部,盈利能力大概率逐步回升:去年上半年,因下游对单晶需求旺盛,而硅片端产能尚未充分释放,且缺少够体量、够实力的竞争对手,公司在2017Q2录得近年来毛利率高点;今年以来,因硅片产能快速释放(两大单晶巨头的大幅扩产+多晶阵营金刚线改造后的产能提升)、高品质硅料供应趋紧导致单晶硅片原材料成本处于劣势,同时又叠加了531政策的冲击,在产业和政策层面多重因素影响下,公司利润率严重承压。放眼未来,高品质硅料新产能将从Q4开始释放,多晶硅片产能在显著无法盈利的状态下正逐渐退出,产能消化和价格战压力将趋缓,除中环外仍未见可匹敌的竞争对手,而传统一体化企业在目前行业低迷的状态下也显著放缓了原有的扩产和技改计划(硅片自供和组件提效)。因此,公司持续的技术进步步伐将再次拉开与竞争对手的成本差距,即使行业景气短期内难回2017年高点,公司利润率仍有望在Q3的阶段性底部过后,逐步重回健康水平。 经营现金流改善显著,财务状况稳健如常:公司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达到11.7亿元,同比大幅改善且接近净利润总额(此前处于快速扩张阶段的高现金消耗的组件和电站业务占比趋于稳定);此外,除因531政策影响导致存货有明显上升外,其他财务状况稳健如常,展现出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盈利调整与投资建议 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18~2020E年净利润分别为24、31、41亿元(不含尚未公告的电站出售获利),EPS分别为0.87,1.12,1.48元,目前股价分别对应15、12、9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进一步低于预期;海外市场增长低于预期。
洛阳钼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18-08-31 4.91 -- -- 4.79 -2.44%
4.79 -2.44%
详细
2018年8月27日,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报摘要,营业收入140.60 亿元,同比增长20.63%,净利润36.01 亿元,同比增长162.95%,其中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1.23 亿元,同比增长273.89%。 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迎来量价齐升。公司2018H1实现归母净利润31.2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73.89%。公司上半年业绩高速增长主要受益于钴、钼等商品价格上涨和产量增加。氧化钼、阴极铜、金属钴、铌铁、磷酸一铵、黑钨精矿同比分别上涨50.13%、21.38%、56.03%、8.37%、16.44%、42.88%。其中刚果(金)TFM铜钴矿钴产量更是创历史性新高,半年度产量达到9,029吨。 各板块业务稳步发展,运营情况良好。铜钴板块:TFM 铜钴矿实现铜产量84,230吨,钴产量9,029吨,创下历史新高。钼钨板块:实现钼产量7,957吨,钨产量5,691吨;铌磷板块:巴西实现磷肥(高浓度化肥+低浓度化肥)产量541,825吨;实现铌金属产量4,501吨;铜金板块:按80%权益计算NPM 铜金矿实现可销售铜金属产量16,649吨。公司各板块业务均发展良好,产量稳中有升。 技改项目持续推进,公司竞争力稳步提升。公司完成一系列矿山并购之后,18年H1专注于推进技改项目,提升公司竞争力。中国境内磨矿系统优化,提升磨矿效率;TFM 铜钴矿实施钴干燥系统,降低运输成本;巴西业务通过技术手段提升铌回收率等。通过不同板块之间工艺、技术的借鉴和融合,实现业务高效协同发展。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公司全球化布局的决心和战略。维持对公司2018-2020年的EPS预测0.29/0.35/0.39,同比增速分别为130.55%/21.55%/10.61%,对应目前股价PE分别为16.86/13.87/12.54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刚果(金)政局变动,导致公司当地项目未能按期达成的风险;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低于预期的风险; 宏观经济增长乏力导致钴需求量下行。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4/4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