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凤华

东北证券

研究方向: 非银行金融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0550520020001,增就职于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分管中小市值、医药、机械、旅游、农业等行业研究组。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17年从业经历,曾在多家券商任职,任行业研究员、行业研究主管、所长助理等职,2010年加盟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主要研究覆盖:宏观策略研究、区域经济主题、能源行业、煤炭电力行业、新兴产业、主题投资研究、中小市值上市公司研究等。主要研究覆盖公司:初灵信息、综艺股份、中路股份、永清环保、浙江永强、彩虹股份、GQY视讯、北大医药、宝利来、硕贝德、科力远、天马精化、神雾环保、天成控股、利德曼、易联众、世纪鼎利、美盛文化、首航节能、奥维通信、隆基机械、亚威股份、金宇集团、尚荣医疗、海虹控股、勤上光电、双塔食品、利亚德、中文传媒、同洲电子、中银绒业、长信科技、长方照明等。楷体 东北证券非银行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证券行业从业22年,2019年加入东北证券。 曾任民生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宏源证券中小盘首席分析师、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中小盘研究部总监、联讯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2012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带领团队上榜《新财富》最佳中小市值分析师,2016—2017年带领联讯研究院获得《新财富》最具潜力研究机构奖项。多次获得水晶球、Wind资讯金牌分析师、今日投资天眼分析师、金融界最佳分析师等多项奖项。深入调研过500+上市公司,对券商行业有深入的研究。...>>

20日
短线
7.14%
(--)
60日
中线
14.29%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4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指南针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2-04-18 41.63 50.00 -- 48.58 16.69%
64.76 55.56%
详细
公司于2022年4 月 15 日发布 2021 年一季度报告: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2 亿元,同比增长89.5%;归母净利润2.7 亿元,同比增长176.5%;基本每股收益0.66 元/股,同比增长175%。 点评:公司金融信息服务业务发展稳定,一季度业绩亮眼。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2 亿元,同比增长34.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 亿元,同比增长97.51%。公司2022 年一季度营业收入是2021 年全年营收的66.52%,归母净利润比2021 年全年高出53.41%,主要来自金融信息服务业务的规模和盈利能力提升。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以“体验式”销售模式开展,不同级别版本的产品销售周期各年度不完全相同,因此公司可能呈现经营业绩全年分布不均衡的特点。 聚焦金融服务软件主业,市场需求不断上升。金融信息服务是公司核心业务,2021 年营业收入占总体营收的92.08%,主要通过PC 端金融服务平台和手机端APP 根据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开发全赢系列和财富掌门系列证券工具产品。随着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和资本市场各项基础制度的不断完善,公司金融信息服务业务的成长空间巨大。 “专精特新”政策风口助力公司快速发展。公司于2021 年9 月报名参与网信证券破产重整投资人遴选,于2022 年2 月10 日被确定为重整投资人。依据《重整计划草案》,公司将投入15 亿元重整投资款用于网信证券债务清偿,并取得重整后网信证券100%股权。上述《重整计划草案》尚需债权人会议等表决通过,并待沈阳中院裁定批准。我们认为,公司若成功收购网信证券并获得券商牌照,有望基于庞大的C 端专业个人投资者客户群发展互联网券商业务,打造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市值想象空间巨大。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2021 年业绩增长超预期,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33/18.98/26.4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2/4.82/6.57 亿元,对应EPS 为0.84/1.19/1.62 元,对应PE50.13/35.58/26.07X,上调目标价至50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不及预期、投资项目不及预期、政策监管风险
中银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2-04-14 14.44 19.82 57.30% 15.24 5.54%
15.77 9.21%
详细
事件: 中银证券发布 2021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3.34亿元,同比增长 2.75%;实现归母净利润 9.62亿元,同比增长 8.8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6.26%,同比增长 0.11个百分点;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 10股派发红利 0.36元。 投资要点:资管业务优势明显,位于行业前列。机构客户方面,公司积极拓展银行理财子客群,业务合作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渠道方面,发力财富管理服务,公募产品研发取得显著成效。截至 2021年末,公司受托客户资产规模达 7551亿元,市场排名第 3,其中公募基金/集合资管/单一资管/专项资管规模达 1160/2131/3804/456亿元。2021年公司实现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 773亿元,保持行业前列。我们认为,公司重视投研体系建设,风控制度完善,固收及权益业务规模不断提升,资管业务优势有望继续保持。 致力于建设新时代一流投行,向交易驱动型投资银行转型。2021年公司投行业务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扎根重点客群,承销规模显著增长,全年主承销金额 162.11亿元,其中,IPO 项目 2个,主承销金额 62.79亿元;再融资项目 6个,主承销金额 99.32亿元。未来公司将聚焦行业龙头等客群,深化交易驱动转型,推动投行业务可持续发展。 聚焦财富管理业务,科技赋能财富管理转型。2021年公司财富管理新增客户约 76万户,同比增长 73%;实现代理销售金融产品净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 60%,行业排名 28名;加快智能投顾系统建设与投顾专业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投顾服务能力;持续迭代 APP,推进科技赋能,APP 月活用户数 128万户,行业排名 20名,较去年末提升 3名。我们认为,公司获客和服务能力优势明显,数字化转型有望推动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36.95/41.46/46.5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1.00/12.67/15.48亿元,对应 EPS0.40/0.46/0.56元,首次覆盖,给予目标价 20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变化、资本市场波动、汇率波动
海兰信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13 12.82 17.02 91.67% 14.15 10.37%
14.15 10.37%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1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 9.02亿元,同比增长 3.6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891.02万元,同比下降 14.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1417.54万元,同比下降48.86%。 点评: 营收规模创上市以来新高,经营性利润实现较大突破。公司 2021年度业务收入中尚未包含 UDC 项目业务收入,整体业务营收规模创上市以来新高,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原有智能船舶与海洋观探测业务在历经船舶下行周期后景气度企稳回升。一方面,公司 Q4单季实现营收 3.3亿,在计提可转债利息费用后,仍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676.9万,环比大幅转正,同比增长 95.9%。另一方面,景气度回升带动公司业务盈利能力提升,公司智能船舶与海洋观探测业务毛利率为 27.22%、42.2%,同比分别提升 6.51、1.57pct。总体来看,公司原有业务利润水平在 2021年得到较大提升,扣非净利润与归母净利润虽有降幅,但实现经营性利润如EBITDA 利润 4417万,同比增长 38.94%,考虑到公司计提了可转换债券利息 4113.08万元,冲回计提后的归母净利润亦回归到历史较高水平。 政策、产业、资本汇聚海洋经济,海底 UDC 业务扬帆起航。公司海底UDC 业务在报告期内正式商业化落地,海南海底数据中心示范工程首个海底数据仓已于今年年初在天津临港特种设备制造场地开工建造。海底UDC 项目因其节能高效、低成本、低时延的优势,得到了海南省政府在政策、市场、订单、资本等全方位支持。我们看好公司以 UDC 为代表的海洋科技产业借力于海南“封岛”红利,扎根海南,省外、海外 UDC 业务有望取得实质突破。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 UDC 业务将于 2022年开始贡献业绩,提高公司盈利预测,预测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5.12/22.12/31.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7/4.21/6.64亿元,对应 EPS 为 0.31/0.66/1.05元,对应 PE40.48/18.96/12.04X,由于公司 UDC 业务已实质落地,且年内新增订单可期,提高目标价至 17.02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UDC 业务进展不及预期、业绩预测和估值判断不达预期
航发动力 航空运输行业 2022-04-11 40.52 50.43 22.14% 40.52 0.00%
52.16 28.7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41.02亿元,同比增长19.10%;归母净利润11.88亿元,同比增长3.6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06亿元,同比下降19.05%。 点评:收入稳健增长,盈利端短期承压。收入端,航发及衍生产品收入318.85亿元,同增21.87%,产品交付量持续增加;外贸转包收入12.92亿元,同比下降14.42%,主要受疫情影响;非航产品收入4.89亿元,同比下滑17.55%,主要系工贸型子公司材料销售收入减少。利润端,报告期内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3.63%,销售毛利率12.49%,同比-2.48pct;销售净利率3.61%,同比-0.46pct,主要是新品交付占比增加,新品放量初期型号成熟度与组装熟练度不高导致返修多和售后保障任务增加所致.费用端,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42/6.91/0.22/1.39%,同比+0.36/-0.50/-0.85/-0.17pct,管理效率提升明显。 合同订单给予业绩保障,现金流高增印证步入全面批产阶段。期末合同负债217.52亿元,同增675.34%,公司在手订单饱满;期末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67.04亿元,同增362.90%,表明公司新型号产品由小批量生产进入全面批产阶段,大额预付款和充足现金流将保障公司产品研制和产业化项目建设稳健运行,从而将进一步提升创收和盈利水平。 军品前装+后端放量盈利拐点可期,民品注入长期弹性。①军品前装:产能扩张下先进型号步入全面批产阶段,组装熟练度提升盈利水平迎拐点。 ②军品后端维修:实战化训练带动在役航发修理量飞跃式增长,后端高附加值维修业务起量有望提升利润率。③民品:商用航发国内配套及国际转包+燃气轮机业务注入长期业绩弹性。 投资建议:根据最新财报调整盈利预测,预测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16.05/511.74/619.2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92/20.46/26.70亿元,对应EPS为0.60/0.77/1.00元,对应PE70.09/54.54/41.79X,考虑公司作为国内唯一的生产制造全种类军用航空发动机的企业,给予公司85倍合理PE,对应2022年目标价至5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军品交付不及预期;新型号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中金公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2-04-04 41.40 54.02 39.91% 42.60 2.90%
47.72 15.27%
详细
事件:中金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01.31亿元,同比增长27.3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7.78亿元,同比增长49.5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4.64%,同比增长1.13个百分点,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红利3元。 投资要点:公司各业务收入稳定增长,盈利能力保持高位。2021年公司经纪/投行/资管/自营业务实现营收60.31/70.36/15.33/148.51亿元,同比增长30.81%/18.14%/34.93%/13.14%。公司盈利能力保持行业前列,2021年实现加权平均ROE14.64%,同比增长1.13个百分点。 投行业务表现亮眼,积极拓宽国际化布局。股权融资方面,2021年公司作为主承销完成A 股IPO/A 股再融资/港股IPO/港股再融资项目23/37/41/21单,主承销金额1005.38亿元/813.14亿元/40亿美元/53.07亿美元,均排名行业前列。债务融资方面,2021年公司完成境内/境外承销项目850/212个,承销金额7296.84亿元/125.09亿美元。我们认为,公司投行业务国际化能力领先,随着注册制稳步推进及境外上市等制度落地,公司市场份额及排名有望持续提升。 财富管理业务模式领先,资管能力持续夯实。截至2021年末,公司财富管理客户数量达453.51万户,较上年增长22.9%,客户账户资产总值达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6.2%。其中,高净值个人客户数量为3.49万户,较上年增长36.2%;买方收费资产近800亿元,同比大增180%以上,买方投顾业务模式行业领先。公司资管规模大幅提升,截至2021年末,公司资管规模为1.13万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120.0%;中金基金资管规模为851.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4.05%。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2021年业绩高增,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83.78/489.20/617.6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2.75/165.05/201.87亿元,对应EPS2.75/3.42/4.18元,给予目标价55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变化、资本市场波动、汇率波动
鸿远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4-01 130.37 167.65 342.35% 131.00 0.18%
141.79 8.76%
详细
事件: 3月 28日公司发布 2021年年报:营业收入 24.03亿元,同比增长 41.36%; 归母净利润 8.27亿元,同比增长 70.0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8.12亿元,同比增长 72.50%;加权 ROE 为 28.17%,同比增加 7.34pcts。 点评: 自产供货保障+代理供应链能力建设成效显著,在手订单饱满。2021年,自产业务收入 13.48亿元,同比增长 52.07%,公司积极拓展高可靠产品和民用产品品类,其中瓷介电容营收 3.14亿元,同增 50.14%,滤波器营收 0.20亿元,同增 81.79%,军工装备批产放量带动公司实现增长。报告期内苏州募投项目完成建设并达到预期可使用状态,公司核心产品生产能力加速提升。代理业务收入 10.43亿元,同比增长 29.13%,。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规模 4.15亿元,较期初增加 93.25%,公司在手订单饱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5.33亿元,同增 247.82%,现金流大幅改善。 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2021公司毛利率达到 51.51%,同比提升 4.76pcts,净利率 34.40%,同比增加 5.81pcts,自产业务毛利率水平同比增加 0.93pcts 至 80.83%。报告期内公司加强科技创新增强核心动能,研发投入同增 78.68%至 0.81亿元;销售费用同增 15.14%至 0.70亿元,系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提升及招待费用所致;管理费用同比增加 12.60%;期间费用率 10.76%,同比下降 0.08pct。 实施股权激励,为公司长远发展赋能。2021年 5月,公司实施上市后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向 99人合计授予 92.80万股、每股 61.34元的 A 股普通股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为以 2020年度营业收入或净利润为基数,三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30%/69%/120%,或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35%/76%/128%,高净利润目标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最新财报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3/24年实现营业收入 32.46/42.36/51.6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35/15.22/19.11亿元,EPS 分别为 4.88/6.55/8.22元,对应 PE分别为 26.75/19.94/15.89倍。考虑到公司是国内军用 MLCC 核心供应商,给予 2022PE35X,对应目标价 170.8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和新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盈利和估值判断不及预期。
抚顺特钢 钢铁行业 2022-04-01 14.77 21.38 239.37% 15.35 3.93%
18.90 27.96%
详细
事件: (1)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74.14亿元,同比增长18.21%;实现归母净利润7.83亿元,同比增长42.02%。 (2)公司发布投资公告,计划投资10.76亿元,投资新建产能及技术改造项目。 点评:降本增效,盈利能力不断提升。2021年公司继续优化生产流程,生产效率及交付水平不断提升,营收增速达18.21%,相比上年实现加速增长。在一系列工艺优化、技术革新、降本增效措施下,盈利能力继续提升,归母净利率达到10.57%,相比上年提高1.78pct。从毛利率来看,公司克服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不利因素,不断优化工艺,降低物料消耗,提高成材率,毛利率相比上年仅下降1.89pct。从期间费用来看,各项费用指标持续优化,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下降0.01/0.14/2.32/0.11pct。 高温合金利润贡献进一步上升。公司全年高温合金实现营收13.04亿元,同比增长12.42%;毛利率达到42.65%,相比上年提升2.27pct,显著高于公司其他产品。高温合金产品毛利润贡献达到37%,相比上年进一步提升。 新建产能及技术改造项目将助力公司突破现有产能瓶颈。随着下游对高温合金及超高强度钢等重点产品的需求高速增长,公司现有高端产品产能已经不能满足增长的市场需求。公司计划投资10.76亿元,用于建设相关项目,其中: (1)新建提升产能及产品质量的技术改进项目将投资6.56亿元; (2)节能环保技术改造项目投资4.03亿元; (3)信息化建设项目投资0.17亿元。 投资建议:自2017年沙钢集团接受控股权后,公司进行一系列管理改革,经营效率不断提升,在下游需求带动下,“三高一特”产品将实现高速增长,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6.71%/23.95%/19.14%;EPS分别为0.54/0.67/0.8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27/22/18倍,给予公司2022年40倍估值,目标价21.6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充不及预计;原材料价格波动。
国元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2-03-31 6.69 9.26 4.40% 7.86 13.91%
7.62 13.90%
详细
事件: 国元证券发布 2021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61.1亿元,同比增长 34.91%;实现归母净利润 19.09亿元,同比增长 39.3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6.03%,同比增长 0.75个百分点;2021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 10股派发红利 1.8元。 投资要点: 公司各类业务业绩增长稳定,经纪和自营业务收入占比达 50%。2021年公司自营/经纪/投行/信用业务实现营收 15.08/15.08/9.45/8.83亿元,同比增长 42.16%/17.56%/54.18%/22.34%,其中经纪业务及自营业务收入占比最高,各占公司总营收的 25%左右。 投行业务利润增幅明显,打造差异化投行核心竞争力。2021年公司投行业务实现利润 5.57亿元,同比大增 73.87%。股权融资方面,公司全年完成 26个项目,其中包含 IPO 项目 14个,主承销收入位居行业第 12名;债券融资方面,公司全年完成 28个项目,深耕安徽市场地位的同时,积极拓展福建、四川、江西、湖南等省外市场,在省外成功发行债券 8只。我们认为,投行业务是公司一大亮点,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和注册制全面推进的政策利好下,公司坚持差异化竞争的战略定位,依托区域资源优势,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自营业务盈利能力亮眼,投资业绩优异。2021年公司实现自营投资业务利润 14.05亿元,同比增长 53.50%,主要为债务工具投资收益增加所致,其中母公司实现利润 11.54亿元,同比大增 87.25%。公司自营投资业务盈利能力亮眼,2021年毛利率高达 93.15%。公司积极探索序列场外衍生品业务的运作途径和盈利模式,首次尝试投资“不支付本金型下跌保护”产品,首次进行中证 500指数雪球期权的实盘对冲操作等,坚持稳健发展和转型升级。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 2021年业绩高增,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77.89/96.93/122.2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5.94/33.11/44.47亿元,对应 EPS0.59/0.76/1.02元,给予目标价 1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变化、资本市场波动、汇率波动
中信证券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2-03-30 20.02 27.88 2.50% 20.83 4.05%
22.14 10.59%
详细
事件: 中信证券发布 2021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765.24亿元,同比增长 40.7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 231亿元,同比增长55.0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12.07%,同比增长 3.64个百分点,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每 10股派发红利 5.4元。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达到成立以来最高水平,各业务收入增长稳定。2021年公司经纪/资管/自营/投行业务实现营收 182.89/135.14/183.86/77.53亿元,同比增长 27.03%/41.35%/37.14%/19.5%,其中经纪业务及自营业务收入占比最高,各占公司总营收的 24%。 投行业务表现亮眼,多项指标位列行业第一。股权融资方面,2021年公司完成 A 股主承销项目 194单,主承销金额同比增长 5.84%至3319.17亿元,市场份额 18.26%,排名市场第一,其中 IPO/再融资/增发项目共计 68/126/86单,市占率 15.83%/19.29%/20.43%,均位列行业第一。债务融资方面,2021年公司完成承销金额 1.56万亿元,同比增长 20.02%,占证券公司承销总金额的 13.74%,排名同业第一。 我们认为,公司投行业务龙头优势明显,随着注册制稳步推进,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深化财富管理转型,资管规模稳步提升。2021年公司客户规模累计超过 1200万户,托管客户资产规模合计 1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9%。 2021年公司公募及私募基金保有规模达 38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6%。截至 2021年末,公司资管规模合计 1.63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18.98%,华夏基金资管规模 1.66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管理规模1.04万亿元。 投资建议:在加快打造航母级券商的趋势下,公司各项业务齐头并进,龙头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鉴于公司 2021年业绩高增,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 931.78/1170.97/1432.8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316.37/405.84/529.71亿元,对应 EPS2.13/2.74/3.57元,给予目标价 30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监管政策变化、资本市场波动、全球通胀风险
创业黑马 传播与文化 2022-03-24 21.92 29.94 5.31% 23.94 9.22%
23.94 9.22%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2年3月17日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40亿元,同比增长107.87%;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增长55.9%;基本每股收益0.11元/股,同比增长37.5%。 点评:企业加速服务发展稳定,是公司利润的核心驱动。2021年公司企业加速业务实现营收1.47亿元,同比增长43.9%,毛利率为62.67%,维持在较高水平。截至2020年末,公司企业加速服务客户数量8662个,同比增长31%;其中期末合同订单6756.1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661.74万元。企业加速业务是公司自成立以来的核心基础业务,与公司知识产权服务、财税服务、FA服务等其他业务深度融合,致力于提高标准化及数据化企业服务能力。 服企业服务业务爆发式增长,“企服SaaS”业务成功落地。2021年公司企业服务业务实现营收1.82亿元,同比大增259.34%。2021年公司完成“由C到B”,由企业加速到企业服务的战略升级,已初步建成涵盖企业加速、知识产权、专精特新等服务领域的一站式“企服SaaS”平台,兼具互联网产品的数字化、云服务属性以及较强的本地化客户服务能力。2021年公司SaaS模式服务实现收入0.16亿元;企业服务客户数量新增5843个,同比增长3484%;新增订单金额14590万元,同比增长96%,未来高速成长可期。 “专精特新”政策风口助力公司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公司累计服务覆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0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超过100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超过2000家,新三板企业超百家。北交所建立和一系列政策红利的出现为国内中小企业带来来发展机遇,也为公司业务带来广阔成长空间。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2021年业绩增长超预期,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75/7.47/10.3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7/0.67/1.05亿元,对应EPS为0.34/0.61/0.96元,对应PE99.95/54.98/35.11X,上调目标价至4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政策变化、
中国平安 银行和金融服务 2022-03-22 43.89 56.48 -- 45.86 4.49%
45.86 4.49%
详细
中国平安于 3月 18日披露 2021年年报显示,公司 2021年实现总收入11804.44亿元,同比下降 3.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479.61亿元,同比增长 6.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16.18亿元,同比下降 29%。 点评: 寿险业务推动“渠道+产品”双轮改革。渠道方面,平安寿险深化代理人渠道改革转型,加强与平安银行的合作,推动多渠道高质量发展。产品方面,平安寿险依托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2021年公司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规模保费为 5672.81亿元,同比下降 5.36%,其中新业务价值 378.98亿元,同比下降 23.6%;若不考虑假设调整影响,新业务价值同比下降 18.6%,主要受到新业务价值率下滑以及代理人数下滑的双重影响。长期来看,公司队伍结构将逐渐优化,2021年代理人渠道全年人均新业务价值超 3.90万元,人均首年保费同比增长超 22%。 财险承保利润大幅上升,车险保费收入恢复增长。2021年平安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2,700.43亿元,同比下降 5.5%。2021年,整体综合成本率同比优化 1.1个百分点至 98.0%;承保利润为 51.36亿元,同比增长 145.7%,主要得益于保证保险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 19.8%至 91.2%。2021年公司车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下降 3.7%,随着车险综合改革的推进将逐步恢复增长,第四季度同比增长 8.7%。 公司保险投资收益有所下滑。2021年受资本市场波动、市场利率下行及减值计提增加等因素综合影响,公司投资收益有所下降。总投资受益1440.86亿元,同比下降 27.8%;净投资收益 1668.51亿元,同比增长2.1%;总投资收益率 4.0%,同比下降 2.2个百分点;净投资收益率 4.6%,同比下降 0.5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为 1.22、1.26、1.32万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22.00、1159.75、1267.18亿元,公司股价对应2021年 P/EV 为 0.58倍,处于历史低位。首次覆盖,给予目标价 65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寿险改革不及预期、利率持续下行,权益市场波动
观典防务 机械行业 2022-03-09 -- 27.00 -- -- 0.00%
-- 0.00%
详细
公司转板申请获通过,即将登录科创板。1月27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上市委员会2022年第7次审议会议结果,观典防务转板上市获通过,上交所认为观典防务符合转板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观典防务即将登陆科创板,成为北交所设立后首家转板公司。公司是国内最早介入无人机禁毒领域的公司,在无人机整机、单项技术、行业应用等方面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覆盖无人机设计、开发、生产、应用与服务等全产业链。公司系列无人机的巡航能力、突防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气动布局设计、翼型设计优化、飞行控制技术等核心领域均具备较强的自主研发的能力,构建了基于无人机航测的数据库以及无人机影像识别系统,已经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 军工资质齐全,军民业务双轮驱动。公司已获得全部“军工四证”,标志着公司具备了承揽军品业务的能力。目前,公司已参与多个项目的产品开发和测试工作,提供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平台、飞控系统、任务载荷、火控系统、模拟仿真系统、指挥系统等产品及技术服务,逐步实现靶机、靶弹、巡飞弹、查打一体无人机等项目的成果转化。公司签署了众多预研合同和采购合同,已先后建立三个研究室和一个创新工作室负责军品无人机研发。 政策支持下我国无人机禁毒服务市场空间广阔。近年来我国无人机产业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智慧禁毒工作持续推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每个县区的面积为2000-3000平方公里,我们保守假设平均每个县在禁毒方面投入50万元,全国约3000个县需要禁毒服务,预计未来每年无人机禁毒服务市场空间可以达到15亿元。目前公司的年禁毒航测服务量为数十万平方公里,不足禁毒工作年需求量的10%,预计公司未来飞行服务与数据处理业务收入还有数倍增长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30/3.00/3.7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1/0.89/1.12亿元,对应EPS 为0.30/0.37/0.47元,对应PE73.40/58.38/46.33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技术研发不及预期;投资项目不及预期
航发动力 航空运输行业 2022-03-02 51.00 63.18 53.02% 51.85 1.67%
51.85 1.67%
详细
报告摘要:国内全品类军用航发整机制造领军企业,重组整合聚焦军品主业。公司是我国各型谱军民用航空发动机和大型舰船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的生产研制和修理基地,主营航空发动机及衍生产品、外贸出口转包和非航空产品业务,历经多次重组目前拥有西航、黎明、黎阳和南方四大主机厂,是国内唯一生产制造全种类军用航发企业。1-3Q21实现营业收入183.43亿元,同比增长18.59%;归母净利润为7.83亿元,同比增长23.58%。 产能扩张下先进型号步入全面批产阶段,组装熟练度提升盈利水平迎拐点。①“十四五”军用航发在总量和代际差距追补和国产化率提升局面下以涡扇-10系列为代表的国产航发列装加速,预计未来10年我国军用航发新机市场规模4876.8亿元。②新型号步入全面批产阶段:公司自19年起进行新一轮产能扩充、产能投入增速超越研发支出增速,21年合同负债高增大额订单落地、3Q21经营性现金流高速增长。③先进脉动装配生产线将有效提高组装熟练度和人均产效。公司将享受产能释放带来的规模经济以及组装熟练度提高带来的产品良率和盈利水平提升。 实战化训练带动航发修理量飞跃式增长,后端高附加值维修业务起量有望提升利润率。①维修约占航空发动机全寿命周期费用的40%,且具备全周期现金流优势。②三代涡扇处于翻修飞跃增长期,四代有望未来实现接力。③公司近年积极提升航空发动机独立修理能力以应对广阔的维修市场,轻资产及高附加值属性维修业务起量有望提升公司利润率水平。 商用航发国内配套及国际转包+燃气轮机业务注入长期业绩弹性。①伴随以CJ-1000A 发动机为代表的商用航发逐步国产化,公司作为核心配套企业将持续受益;国际转包业务有望在海外经济恢复以及公司自身积极调整对外合作战略背景下转好。②公司燃气轮机产品谱系完备且在分布式供能和工业发电等领域潜在空间巨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46.49/424.84/518.8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8/18.86/22.68亿元,对应EPS 为0.56/0.71/0.85元,对应PE89.05/70.73/58.8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及交付不及预期;新型号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华安鑫创 机械行业 2022-01-14 61.05 72.20 98.73% 77.00 26.13%
77.00 26.13%
详细
拥有核心底层系统开发实力,瞄准下游差异化需求,实现主流车型全面覆盖。公司目前具备液晶中控屏、仪表屏等座舱显示硬件产品的核心底层系统开发能力,做出了中国第一个全液晶仪表系统,能够提供 ARHUD、疲劳驾驶系统等完整解决方案。不同于应用层能力建设,底层系统架构技术门槛更高,软件开发业务毛利率达 60%-70%,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基于强大软件开发能力以及丰富行业经验,目前公司产品实现了主流热门车型全覆盖。2020年,公司定制的液晶显示屏和复杂模组配套了长城哈弗 H6和吉利博越等市场热销的 SUV 车型,上述车型分列 2020年 SUV 销量的第 1位和第 3位。2020年全年,公司累计销售各类汽车液晶显示屏、触摸屏和液晶玻璃 267.66万片,主要为长城哈弗、吉利博越、缤越、奇瑞瑞虎、上汽荣威、上汽名爵、上汽通用五菱宝骏、标致全球、日产奇骏、福特锐际、上汽大众等主流车厂的热销车型配套。 屏厂车厂寻求产业链变革,显示系统开发能力+屏幕技术融合经验驱动公司向 Tier1转型。目前公司在汽车产业链中属于 Tier2级别,为产业链下游的 Tier1企业提供复杂屏显模组。当前 Tier1主要进行智能座舱系统(主机)开发,屏显模组只是其购买后直接加在 BOM 表中,但车厂的成本因为这道中间环节增加 20%。为了降本增效,车厂开始寻求改变这种供应模式。而随着汽车屏显单车价值量上升,需求增加,上游屏幕厂商也在试图分得更多的利润,寻求产业链变革。2021年 10月公司公告与京东方精电合资成立控股子公司,用于投资建设自动驾驶及智能辅助驾驶软硬一体方案。合作方京东方精电一直利用自身各种优势开发汽车显示屏业务,拥有深厚的客户基础,经验丰富的销售和营销团队,以及具有成本竞争力的显示屏及系统解决方案,是汽车显示屏行业的主要市场领导者之一。公司已经成为能够在汽车座舱电子细分领域提供整体开发服务的综合服务商,拥有屏厂所需要的显示系统开发能力。 我们看好公司通过此次合作,加快提升产品的软、硬件融合能力,支撑公司向产业链下游方向拓展延伸。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9.56/11/14.5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2/1.17/2.31亿元,EPS 为 1.03/1.46/2.89元,对应 PE55.87/39.3/19.89X,看好公司向 Tier1转型带来的估值切换,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产业竞争加剧、毛利率下滑
得润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1-13 14.51 18.00 169.06% 15.27 5.24%
15.27 5.24%
详细
事件:2022年1月11日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定增方案落地。向31名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135,620,437股,占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28.92%,发行价12.33元/股,扣除各项发行费用后,合计募集资金16.43亿元。 点评:依托消费电子与汽车电气两大传统业务平台,积极拓展汽车电子和新能源汽车业务。公司多年深耕家电与消费类电子业务,在连接器领域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公司通过收购柳州双飞、与德国科世合资设立科世得润,向汽车连接器及线束领域扩张,产品已进入一汽大众、奥迪、沃尔沃、上汽、东风等众多国内外汽车厂商的供应链。通过收购意大利Meta,公司获得了OBC 的核心技术、成熟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全球领先汽车品牌的核心供货资格,进入了主流的汽车电子与核心零部件供应市场。目前公司汽车业务营收贡献已超50%。 定增方案落地实施,继续坚定发展汽车业务战略方向。未来着重围绕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模块及汽车电气系统领域继续深耕,不断迭代升级配套产品,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先配套企业,进入全球顶级汽车制造商供应体系。此次定增落地共募集资金16.43亿元,其中8.4亿元用于高速传输器建设项目,满足未来3-5年内各领域产品的多种高速连接方案需求,其中3.6亿元用于OBC 研发中心项目,用于满足不同客户各个品牌车型的OBC 产品定制开发需求。 投资建议:公司汽车电子产品及汽车电气系统已经成熟的运用于传统及新能源汽车,定增落地后研发及生产实力进一步增强,有助于持续扩大市场占有率。而OBC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平均市场售价达5000元,2021年OBC 市场规模已近200亿元,在新能源汽车终端爆发式增长下将迎来巨大需求缺口,未来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预计2021-2023年公司营收增速分别为4.81%/16.55%/19.3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3/2.17/2.84亿元,EPS 分别为-0.11/0.36/0.47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 分别为-/40/31倍,给予公司2022年50倍估值,目标价为18.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扩张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4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