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朱国广

东吴证券

研究方向: 医药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执业证号:S0600520070004,曾就职于西南证券...>>

20日
短线
4.44%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9/11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博雅生物 医药生物 2015-10-14 33.41 27.45 -- 44.00 31.70%
44.60 33.49%
详细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血制品迎来量价提升新局面,新浆站投产带来近3年采浆量复合增速达39%,凝血因子VIII 和凝血酶原复合物等重磅品种将陆续获批,且随着血制品提价和采浆成本增速放缓,公司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公司自上市以来持续并购扩张,欲打造为血制品为主、其它药品为辅的综合性医药集团,天安药业欲打造为糖尿病综合业务;新百药业的生化药品安全性高、审批壁垒高,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血制品行业景气度高,公司喜迎量价提升新机遇:血制品长期供不应求且存在很高的行业壁垒,行业竞争格局良好,公司血制品业务基数小,业绩弹性最高。随着新浆站投产,预计2015-2017年期间采浆量年均复合增速将达到39%,而且公司浆站拓展能力强,预计每年还将有1-2个新浆站获批;从2016年开始将陆续有凝血因子VIII 和凝血酶原复合物等重磅品种陆续获批,而且还可能继续从国外引入更多新品种,吨浆利润有望大幅提升;最高零售价解除后,血制品将迎来小幅阶梯式提价,且公司吨浆成本增速放缓,盈利能力将明显回升。血制品业务无论是量还是价都将迎来新突破,保障公司业绩高增长。 多元化发展加快,外延式扩张值得期待:公司大股东为高特佳集团,资本运作经验丰富,欲通过持续的外延式扩张致力于打造以血制品为主、其它药品为辅的综合性医药集团。天安药业持股比例再增27.77%,随着15亿片剂生产线投产将释放产能瓶颈,后续有望通过外延式扩张逐步扩大降糖药产品线并开拓糖尿病管理业务,以打造成糖尿病综合业务平台,预计2016年净利润将达到4500万元;新百药业以生化药为主业,与化学药相比安全性更高且副作用更小,随着行业监管和审批趋严,新百药业将成为国内稀缺的生化药平台,并入公司后将得到更多资金支持从而加大生产和营销力度,推动产品迅速放量,2015-2017年业绩承诺分别为3500万元、4500万元和5500万元,2016年并表后预计可使公司净利润增厚2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在血制品上市公司中规模小,但业绩弹性最大,预计2015-2017年采浆量复合增速达39%,而且还存在提价预期和新产品获批,净利润复合增速将达到46%,市值严重低估;公司在血液制品企业中拥有国际视角,发展格局最大;而且公司还在向拓展非血制品业务,外延式扩张预期强烈;鉴于公司内生增长快、市值小、有格局、有催化剂,应该享受行业估值溢价,给予其2016年50倍PE,对应目标价为42.50元,上调至“买入”评级。
昆药集团 医药生物 2015-10-12 36.26 21.75 144.74% 36.44 0.50%
41.97 15.75%
详细
推荐逻辑:公司总裁换帅,将重点发展贝克诺顿化药平台、高端生物药及中药口服剂型等,3年后公司中药注射剂的帽子将面临“摘帽”;向控股股东华方定增12.5亿尘埃落定(完成后华方持股比例30.14%),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外延式扩张步伐将迈入加快发展阶段。总之,公司处于业绩与估值的共振式提升阶段,为投资公司最佳时机。 新战略启动新增长。1)公司未来将发展心血管药物领域为核心、逐步扩展至慢病管理领域的国际化企业;2)外延并购已提升至战略层面,向大股东定增后解决了外延扩张对控制权稀释的或有影响,并购速度有望加快;3)营销改革进入第二阶段,为从省总代到精细化招商模式转变,将带动核心产品启动二次增长。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公司的净利润即将步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 注射用血塞通稳健增长,血塞通软胶囊与天眩清将释放增长潜力。1)注射用血塞通质量领先,受益营销改革与各级医院基药使用比例上升,且100mg规格即将获批,竞争格局或将重构,预计未来3年收入增速约10%;2)血塞通软胶囊为类独家产品,正凭借口服制剂的安全性迅速崛起,在营销推广下将释放增长潜力,预计未来3年增速达到30%;3)天眩清系列获批为化药、适应症广、市场容量大,天麻素注射液(优质优价)、乙酰天麻素片(独家品种)竞争优势突出,随着学术推广力度增加,预计未来3年增速约30%;4)昆中药多为OTC品种,产品批件丰富,受益药价放开,预计增速保持在20%左右。 丰富产品结构,大力布局化药、生物药领域。1)全资子公司贝克诺顿未来将继续发挥其国际背景和600多人学术推广优势,成为外资药企在国内化药平台,预计2017年其净利润很可能超过1亿;2)3.2类新药富马酸亚铁叶酸片准备现场检查,预计年内将获批。其主要用于孕妇补血补铁,市场空间超过5亿元。后续可拓展保健品适应症;3)进军糖尿病创新药领域。合作开发长效降糖药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融合蛋白做临床前的研究,预计2016年申报临床;对外投资Rani项目,其开发的生物口服制剂(糖针胶囊)将注射药物转为药丸,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公司将独享中国市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15-2017年摊薄后EPS分别为1.11元、1.40元、1.75元(考虑定增股本变动,未考虑潜在的外延增长点)。考虑到公司产品结构相对较为完善;全资控股贝克诺顿将打开化药增长空间;在研品种较多,3类新药富马酸亚铁叶酸片、长效降糖药GLP-1都给公司以市值想象空间;且外延扩张预期强烈,进军互联网医疗,我们认为给予其2016年35倍PE较合理,对应目标价为48.98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昆药集团 医药生物 2015-10-09 32.96 21.75 144.74% 36.44 10.56%
41.97 27.34%
详细
事件:据诺贝尔奖官网公布,屠呦呦女士与另外两名海外科学家分享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女士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国内青蒿素产品或将走向世界目光。疟疾仍是当今人类最大杀手之一,在抗击疟疾上,青蒿药物是目前抗击疟疾的最有效药物,其发明带动了国际抗疟领域工作的新进展,为当前中国被国际承认的唯一创新药物,我们估计全球青蒿素类药品市场容量约4亿美元。我们认为此次屠呦呦女士获得诺奖实至名归,不仅再次肯定了中国在抗疟市场上的成就与贡献,更将国内青蒿素类产品推向了世界的目光,昆药集团作为国内独家蒿甲醚注射液生产商,拥有最完整的青蒿素业务产业链,将备受关注。 国内青蒿素受制于海外企业,制剂放量为当前重点。1)WHO采购为青蒿素类药物放量的主要途径,而由于知识产权意识薄弱,中国在青蒿素的产业化过程中落入了国外的专利壁垒,制剂市场被诺华、赛诺菲等垄断,至今仅有桂林南药的注射用青蒿琥酯通过WHO的PQ认证。2)国内企业在青蒿素领域的市场主要集中在原料药,近几年,由于原料药供过于求与印度企业的低价竞争,国内市场正在逐步萎缩,目前仅占全球需求量的20%左右。此外,赛诺菲获许制造青蒿素的化学前躯体,尽管该产品目前还未大规模放量,但也意味着国内企业欲在青蒿素领域获得突破,就必须实现制剂的放量。 公司拥有青蒿素业务完整产业链,WHO认证下制剂将走出国门。1)原料药市场上,公司已通过WHO认证,收购华方科泰后青蒿草的种植面积将达到10万亩,青蒿素、蒿甲醚产能将分别各超过100吨,将会形成全球最大的抗疟药原料药生产基地和种植青蒿素原料的最大组织者和管理者。2)在制剂领域,公司的蒿甲醚注射液为国内独家,华方科泰还拥有口服制剂双氢青蒿素哌喹片。 这两个产品目前都已申请WHO的PQ认证,其中我们预计蒿甲醚注射液将于2015年年末现场检查,有望在半年内通过认证。若审核通过,公司将成为国际抗疟药市场上唯一一家注射剂和口服剂都通过认证的企业,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原料药、制剂的放量都将不再受制于海外企业。 业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15-2017年摊薄后EPS分别为1.11元、1.40元、1.75元(考虑定增股本变动)。考虑到公司产品结构较为完善;全资控股贝克诺顿将打开化药增长空间;在生物药的布局给公司以市值想象空间;外延扩张预期强烈,我们认为给予其2016年35倍PE较合理,对应目标价为48.98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三七价格止跌回暖风险;药品降价超预期风险;外延式扩张或不达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迈克生物 医药生物 2015-09-24 85.00 -- -- 103.95 22.29%
128.17 50.79%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称,拟出资561万元与李世超先生共同设立湖北迈克,公司持有湖北迈克51%股权,并约定了业绩承诺和股权收购方案。 开启营销渠道扩张步伐,全国性IVD龙头正在显现。成为IVD龙头企业需两大基础:一是齐全产品线布局;二是强大的售后服务和完善的营销渠道。公司从代理起家,通过自产研发,目前已成为国内产品线最为齐全的公司之一。在服务和渠道方面,公司已成为西南地区的龙头企业,渠道优势集中在西南地区。考虑到公司立志成为国际一流的体外诊断企业,我们认为全产品线布局完成后,营销渠道扩张是必然趋势。此次合作的李世超先生拥有20多年的IVD从业经验,在湖北地区具有深厚的客户基础,双方携手有助于促进公司产品在湖北迅速放量。双方还就湖北迈克未来三年的业绩承诺和股份收购达成协议,承诺2016-2018年迈克产品销售收入达4300万、6800万和9000万,净利润达1222万、1406万和1616万。达成目标后公司将以4270万元的对价分三年收购李世超先生14%股权,即公司整体估值达3亿元。业绩承诺和股权收购协议表明双方对湖北迈克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我们认为湖北迈克的成立仅仅是公司踏出的第一步,公司将从西南的区域性龙头企业成长为全国性IVD龙头企业,公司后续还存强烈的渠道扩张预期,全国性龙头企业正在显现。 化学发光处于放量周期,业绩快速增长有保障。化学发光是国内IVD最大的板块,出厂口径市场规模达135亿元,增速在25%左右。一方面,化学发光在二级和一级医院的覆盖率不超过20%和2%,还存巨大的空白市场。另一方面,考虑到IVD属于医院的成本端,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有动力使用质优价廉的国产产品,三级医院进口替代空间巨大。公司化学发光产品目前正处于快速上量周期,2015H1收入达到8000万元,同比增长近120%,预计全年将达2亿元。此外公司化学发光有望年内完成欧盟CE认证,将借助德国HUMAN的渠道进军国际市场。我们认为公司化学发光业务保障了公司业绩的快速增长。 业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别为1.54元、1.95元和2.39元,对应PE分别为56倍、44倍和36倍。我们认为公司化学发光产品处于快速放量周期,公司内生业绩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从公司发展战略来看,还存在营销渠道扩张的预期,考虑到“全产品线+营销渠道扩张”助力公司成长为全国性IVD龙头企业,我们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化学发光放量或低于预期;渠道扩张或低于预期;股权变动风险。
康美药业 医药生物 2015-09-17 13.92 -- -- 16.95 21.77%
18.65 33.98%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称与青海省人民政府和人保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订金融服务战略合作协议,拟与人保共同在青海组建金融租赁公司,开展金融服务。 金融租赁新业务起航,中医药大金融布局更近一步。截至2015年3月,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金融租赁公司仅39家。在青海省政府的支持下,公司与人保投资共同组建金融租赁公司,注册资本为5-10亿元,将在医院收购、工程建设、医疗设备、体检设备等领域探索金融服务合作,将使得公司顺利切入规模超过万亿的金融租赁市场。我们认为,金融租赁业务有望加速公司投资建设中药材交易所、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项目,青海省内医院项目建设投资的步伐,通过打造新的金融服务平台,有助于公司实现中医药产业与金融产业的创新融合,以打造“电子盘+现货+期货+保险+金融租赁”的中医药大金融格局,最终加快公司“大健康+大平台+大数据+大服务”体系的建设。 中医药产业全面整合,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公司已完成对中医药全产业链布局,上游掌握道地药材资源,中游搭建中药材交易市场,下游积极开发OTC、电商和直销渠道。公司构建的e药谷中药材大宗交易平台和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使得公司成为中药材交易的枢纽,在此基础上提供信息咨询、交易结算、在线融资等多项业务,实现了产业链多维度延伸,从而提高了产品和服务带来的增值溢价,巩固了在中药材市场的龙头地位。 全面推行“互联网+”战略,打造大健康生态圈。公司的“互联网+”战略布局已经历时数年,其中核心业务之一智慧药房已在广州落地开业。公司将打造完整的医药大健康生态圈:线上以康美移动医疗、医药电商商城、大宗价格指数、信息管理中心等为支持,线下以康美自营医院、药房、物流公司、药材市场、合作医疗机构及连锁药房为依托,并辅以康美支付公司、保险、金融租赁以及未来的中药材期货交易所,公司将形成覆盖线上线下的大健康生态圈。 业绩预测与估值:预测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别为0.68元、0.82元和0.98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2倍、18倍和15倍。我们认为公司依托全产业链优势,有望保持较快的内生增长,当前估值具有安全边际。同时考虑到在互联网医疗和中医药大金融的布局,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战略框架执行或不达预期的风险;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推广或低于预期的风险;金融租赁业务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
理邦仪器 机械行业 2015-09-15 18.96 -- -- 23.20 22.36%
30.00 58.23%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称,拟出资330.6万美元与德国IVD 公司BIT Analytical Instruments GmbH设立合资公司,各持50%股权,从事IVD产品研发和生产。 携手德国BIT集团,加快IVD产业布局。BIT 是全球知名IVD企业之一,具备深厚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积累,拥有涵盖生化诊断、免疫诊断、分子诊断、血液检测等产品的高水准全系列IVD 产品线,并为客户提供合同产品开发、制造和售后等OME 代工服务。双方约定5年内不改变合资公司的股权比例,表明公司对长期合作十分看好。一方面:BIT 拥有的常规IVD 系列产品,与公司高端POCT 平台产品形成良好的互补,将极大丰富公司在IVD领域的产品系列。另一方面:通过双方的深度合作,公司高效的研发、生产能力和全球销售渠道结合BIT 的研发、生产能力,将产生显著的协调效应,进一步增强公司在体外诊断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公司体外诊断产品线的经营业绩。 高精POCT 和彩超赋予公司高成长性。公司通过高强度的研发成功进入到POCT 和彩超领域,成长性显著。一方面:POCT 是全球增长最快的IVD子行业,公司掌握了高精POCT的核心微流控技术,开发的生化和免疫诊断两大平台,均为国内独家、国际领先产品,国内合计市场空间超50亿元,市场前景巨大。另一方面:国内彩超市场空间超过240亿元,公司彩超产品设计和图像质量优势突出且用户体验友好,拥有后发优势,彩超将成为公司重要增长极。 智慧健康赋予公司大平台属性。在“互联网+”的历史性机遇下,公司战略升级智慧健康新业务,成立了智慧健康子公司,以多年积累的医疗健康仪器与设备、临床数据处理能力为基础,提供软硬件开发平台,对接众多智慧健康创业团队和其他智慧健康和移动医疗企业,通过临床深度场景的开发,丰富下游应用场景和健康管理服务供给,构建[理邦+]产业生态圈。平台型智慧健康业务将公司业务从传统制造延伸到千亿级的健康管理蓝海市场,市场前景广阔。 业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 分别为0.15元、0.26元和0.41元,对应PE 分别为123倍、73倍和46倍。我们认为公司坚决转型IVD产业, 新产品高端彩超和高精POCT 平台赋予公司高成长性,智慧健康新业务赋予公司大平台属性,虽然短期估值较贵,但长期看成长性显著,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POCT 和彩超推广或低于预期;国际汇率或持续大幅波动;智慧医疗业务进展或低于预期;外延发展进度或低于预期。
迪瑞医疗 医药生物 2015-09-11 36.90 -- -- 43.28 17.29%
58.06 57.34%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称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化学发光新产品获批,进军市场前景最广阔的IVD子领域。按照出厂口径计算,化学发光市场规模在135亿左右,且年均复合增速高达20%-25%,是目前IVD行业规模和增速最具诱惑力的子领域。随着药品加成取消,医院将逐渐增加检测费用以保证收益,而医保控费压力加大则使得医院更加倾向于采用国产产品。跨国企业在化学发光市场的份额达到90%,在医改大趋势下将逐步实现进口替代,为国内企业创造发展的良机。随着下半年30多个化学发光检测项目陆续获批,公司的化学发光产品有望凭借覆盖全国的营销渠道迅速实现放量,分享化学发光快速成长和进口替代的市场红利。 尿检+生化仪+化学发光+瑞源试剂,全产品线格局显现:公司是尿检领域的龙头,尿液分析仪市场占有率超过30%,最近又进入了市场前景广阔的化学发光市场,同时还在积极开拓肾功、肝功、血糖监测等领域,全自动生化分析流水线CS-9200也有望在年底获批,产品线不断丰富,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公司的传统强项是仪器研发,仪器销售占比在60%左右。而IVD行业的常见盈利模式为仪器低价甚至免费销售,主要收入来自试剂。公司近期公告拟以5.5亿元收购了宁波瑞源51%股权,宁波瑞源拥有接近120项试剂产品,将补充公司的试剂短板,凭借丰富的试剂组合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在仪器方面,公司从尿检向化学发光、生化分析仪等多个方向延伸,100多种试剂产品补齐短板,全产品线格局将逐步完善,共享营销渠道,实现协同效应。 仪器+试剂营销新模式,国内+海外市场新局面。公司营销模式从以前的仪器广覆盖、抢占市场份额逐步转变为深挖市场潜力,借助仪器优势带动试剂放量,从而实现营收和毛利率双双提升,进入新一轮高速成长期。公司凭借产品质量和价格优势已经进入了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IVD市场,出口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30%,公司未来将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营销力度,拟建立7个海外办事处和售后服务中心,将种类不断丰富的IVD仪器和试剂销往海外市场,形成国内+海外双轮驱动的新局面。 盈利预测及评级:预测2015-201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4元、1.06元和1.31元,对应PE分别为51倍、36倍、29倍。考虑到公司获得了成长性最好的化学发光市场的敲门砖,众多新产品将陆续获批,且仪器+试剂的营销模式转变将带来营收和毛利率双丰收,国内和海外市场双轮驱动的新局面逐渐形成,将迎来新一轮高速成长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获批进度或低于预期;业务整合或低于预期;汇率波动风险。
博雅生物 医药生物 2015-09-09 24.30 -- -- 34.27 41.03%
44.60 83.54%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称与法国血制品企业LFB签订协议,LFB将协助公司开发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 vWF率先引入国内,血制品产品线扩大在即。vWF的主要作用是与凝血因子VIII结合,提高凝血因子VIII的稳定性而不易降解,适用于对单纯凝血因子VIII治疗不敏感的血管性血友病(vWD)患者。据报道vWD发病率约为2.3-11.0/10万人,在遗传性出血性疾病中排名第二。此次引入vWF将打破国内市场空白,参考欧美国家的vWF需求量为凝血因子VIII的1/10,预计销售额将达到3亿元另外研究表明vWF对内凝血的止血效果很好,尤其是经期止血,如能开发出相关适应症,将进一步打开vWF的市场空间。LFB是法国血制品巨头,研发实力雄厚,拥有的血制品种类超过20种,如果vWF项目合作顺利,公司还可能继续引进其他血制品产品,进一步扩大血制品产品线。此外公司自研的凝血因子VIII和凝血酶原复合物进展顺利,且3个新浆站投产后也将带来采浆量大幅提高预计血制品业务有望长期维持高增长态势。 非血制品业务发力,逐步打造产业化平台。公司外延式扩张趋势明显,收购了仁寿药业、天安药业和新百药业,未来将整合成多个产业化平台。天安药业长期深耕降糖药研发和销售,将逐步打造成糖尿病平台,天安药业上半年实现营收7886万元,同比增长26.5%,其中主营产品二甲双胍实现营收4144万元,同比增长28.3%,另外还拥有多个储备产品和在研品种,糖尿病药物组合不断增加新品种,将逐步打造成完整的糖尿病平台,后期甚至还可能向下游的糖尿病管理业务延伸。新百药业专注于生化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生化药是在动物提取物的基础上开发的药品,与化学药相比副作用更少、安全性更高。随着国家对源头动物组织的监管严格和生化药标准提高,生化药审批速度放缓,新百药业将成为稀缺的生化药平台。新百药业拥有44个品种批件,但目前仅有18个品种在生产。公司控股后将深入挖掘新百药业的品种优势,一方面将更多品种投入生产另一方面加大对骨肽系列和缩宫素系列的营销推广,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盈利预测及评级:预计2015-2017年公司非公开发行摊薄后EPS分别为1.13元、1.54元和2.04元,对应PE分别为44倍、32倍、24倍。考虑到新浆站投产及vWF和凝血因子VIII等新产品上市将显著提高血制品业绩,天安药业的糖尿病药物平台和新百药业的生化药平台都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前景,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开发或低于预期;药品业务整合或低于预期。
太极集团 医药生物 2015-09-02 16.64 -- -- 17.70 6.37%
25.30 52.04%
详细
事件:公司201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归属母公司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38.5亿元、1.8亿元、-2.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4.1%、662%、-1366%。2015Q2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1.6亿元、-2.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6%、837%、-1993%。 期间费用大幅增加,上半年业绩低于预期。公司201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4%,其中医药商业、医药工业分别同比增长约0.6%、12.6%,收入增速与去年同期相当。公司核心产品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销量预计增长15-20%,由于该产品前期已经提价约20%,我们预计上半年销售收入增长或超过25%,实现全年销售收入9-10亿(增速约20%)概率较大。综合考虑,我们预计公司全年收入增速在5%左右。201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下滑约1366%,业绩低于预期,主要原因为期间费用大幅增加:1)销售费用约为6.9亿元,同比增长47%,销售费用率仍维持在18%左右。主要是子公司重庆涪陵制药厂加大了产品的广告宣传促销力度所致。我们认为对产品的销售投入多为一次性,全年来看销售费用率仍有下降可能,全年预计在17%;2)管理费用约为4.5亿元,同比增长53%。主要为薪酬增加及计提的社保费用增加所致。如从归母净利润的角度来看,公司由于完成对西南药业的资产重组,收到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约4.3亿元,导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约662%。从单季度的情况来看,Q2净利润为-2.7亿元,和上半年亏损幅度相差不大。可见费用的增加主要集中在Q2,由于该部分销售费用多为一次性支出,我们判断Q3销售费用将会回到正常水平,与此同时财务费用受回笼资金影响,全年预计下降约2000-3000万。综合考虑,我们预计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全年约1亿元。 陆续回笼资金,降低期间费用仍是重点。1)公司上半年已经完成西南药业的资产处置,桐君阁的资产处置工作正在有序推进。我们判断在消除关联交易后,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将逐渐恢复,也将为后续的引进战略投资者、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打下基础。按照西南药业和桐君阁的资产处置方案,均包含了资产回收、现金和剩余股权,目前奥瑞德697万股已经产生约2亿元的损益,市场对桐君阁1461万股收益期望较高。另外,公司加快盘活集团内部土地资产,将巨幅降低财务费用、管理费用;2)提升加盟药店配送率,积极推进医药电商。桐君阁目前直营药房1300多家,加盟药房8700家,加盟药房配送率仅为30%左右,随着公司将加强对加盟药房的控制力度,收入及利润仍有提升空间。借助太极养生馆电商平台推广公司的大健康产品,2015年估计电商渠道销售额超过3亿。 后期还将陆续开展药房托管等业务;3)核心品种收入增长仍较快。藿香正气口服液销量全年预计有20%以上增长,前期提价效果在2015Q1已经逐渐显现,全年预计增加毛利约1亿元。藿香正气口服液目前已经进入广东市场,该市场规模约为川渝市场3倍以上,增长空间较大。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测2015-2017年每股收益为2.76元、1.55元、0.62元(原预测为3.10元、1.83元、0.95元,下调原因为上半年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超预期增长),对应市盈率为7倍、12倍、31倍。公司核心产品增长稳定,且单品种盈利能力已经大幅提升;上半年已经完成西南药业资产处置,桐君阁资产处置进展顺利,巨额土地回笼资金降低财务费用,且融资功能恢复后或加速混改及引进战投等规划。短时间内公司有费用增加带来的业绩压力,但在有资产处置收益的背景下,归母净利润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我们长期看好公司在国企改革背景下的大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土地资金回笼及桐君阁资产处置进展或低于预期、药品市场推广效果或低于预期、国企改革进展或低于预期。
华业资本 房地产业 2015-09-02 11.81 -- -- 12.10 2.46%
15.94 34.97%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15H1实现营业收入31.6亿元(+285%)、归母净利润4.47亿元(+226.52%);若从单季度来看,2015Q2实现营业收入29.5亿元(+737%)、归母净利润4.9亿元(+1852%)。 捷尔医疗利润尚未并表,业绩来源仍为地产业务。1)公司15H1业绩来源仍是地产业务,共完成结算面积约13.7万平方米,实现商品房销售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289%,从各项目进度来看,地产业务已步入结算高峰。2)15H1的收入有85%来自于深圳,主要为深圳华业玫瑰四季馨园一期结算所致,按照深圳地区收入26.8亿元及销售均价约2.5万元/万平方米估计,我们估计该项目在2015H1结算面积在10万平方米左右,根据历史结算进度,目前已基本结算完毕。2)其它三个项目中,大连华业玫瑰东方(二期)与长春华业玫瑰谷(二期)已至尾盘,未来地产业务收入将主要来自于北京通州东方玫瑰项目。3)盈利能力方面,受地价上升、建筑成本上升等行业因素影响,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约12个百分点。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9%,主要由于公司融资规模加大所致。 捷尔医疗质地优良,下半年将贡献并表业绩。在房地产市场萎缩的背景下,公司积极寻求业务转型,随着2015年下半年捷尔医疗的并表,公司已经成功实现向医疗产业的转型。1)捷尔医疗为优秀的医疗资产,下游对接多家大型三甲医院,2014年收入规模约2亿元,净利率约35%左右,共建的4个诊疗中心正已步入成熟发展时期,与重庆医科大学投资共建的重医三院项目目前进展顺利,规划在2016年初营业,届时公司的供应配送服务将显著受益;2)公司依托捷尔医疗进行医疗全产业链布局,业务覆盖药品、器械流通及医疗服务领域,并掌握大型三甲医院资源,在此基础上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充分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目前供应链金融业务已投入资金约30亿元,预计投资收益率在10%以上,从收购的应收账款账期来看,我们估计公司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将在2016年后逐步贡献投资收益。 盈利预测及评级:由于公司2015H1的业绩高增长主要来自于深圳华业玫瑰四季馨园一期结算所致,该项目目前已基本结算完毕,我们预计公司2016年地产业务增速将会回落。同时,我们预计公司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将从2016起贡献利息收入(会计上按保理业务处理),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别为0.64元、0.74元、0.93元,对应PE 分别为18倍、15倍、12倍。由于公司在医疗领域的产业链布局完善,全资子公司捷尔医疗掌握重庆市优秀医疗资源,并切入低风险、高收益的医疗产业供应链金融领域,我们看好公司在医疗领域的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医院建设进度不达预期风险、应收账款坏账损失风险。
南京医药 医药生物 2015-09-02 8.49 -- -- 9.09 7.07%
12.72 49.82%
详细
事件:公司201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20亿元、0.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1.7%、332%。2015Q2营业收入、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61亿元、0.3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1.1%、110%。 半年业绩持续高增长,财务费用下降幅度较大。公司201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12%,具体来看子公司南京药事收入同比增长28%、福建同春收入同比增长185%、合肥天星收入同比增长约7%(受安徽省招标环境影响,增速相对较低。安徽区域业务收入增速仅为0.88%)、南京药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1%。 我们预计福建地区收入快速增长将拉动公司业绩,全年收入增速预计在13%左右。但长期来看,我们认为公司业务集中在安徽、江苏等医改重点省份,行业招标政策变化或影响其收入增长,故下调16-17年收入增速预期。201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为0.8亿元,同比增长约332%。主要原因如下:1)从子公司并表的角度来看,福建东南医药从2014年3月起并表,可比基数较低;2)从期间费用的角度来看,公司期间费用率约为4.6%,同比下降约0.9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保持稳定,财务费用下降约4700万,对公司整体利润贡献较大;3)从实际所得税率来看,2015年上半年实际所得税率约为28%,同比下降约6个百分点。4)从单季度情况来看,2015Q2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1%,与半年增速相当。Q2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10%,快于收入增速,原因是财务费用下降;增速环比下滑,主要是东南医药并表因素影响。我们预计财务费用率下降或将继续,全年净利润约为2亿元。 有序推进与WBA合作,积极开展医药流通新模式。1)2015年为公司与沃尔格林-联合博姿展开实质性合作的元年,公司将与WBA下属子公司与部分重点厂商积极拓展工商合作新路径,逐步探索在优势品种、药妆、器械及合约销售上的具体项目合作。同时WBA的管理输出对公司整体运营效率提升值得期待,为建立战略型和伙伴型供应商合作关系打基础;2)引进WBA时定增募集资金约10亿元,在2015年陆续发行20亿的超短融资券,将有效补充流动资金,降低公司财务费用,上半年已经初见成效;3)药事服务的模块化、可复制化及低成本化程度较高,2015年将在现有基础上加大开发力度。其中药煎制服务中心已有22家稳定客户群体,上半年实现销售1211万元,同比增幅逾11%;销售处方量逾77000张,同比增幅近16%,将增加客户黏性;4)将加强零售连锁药店建设,开展多模式(中医中药模式店、社区店、商圈店、O2O店)零售连锁业务,丰富新品种并推动DTP药房建设,线上业务起步发展。批零一体协同发展相关工作也完成了经营管理模式优化设计,将积极嫁接已有医药电商业务资质(已具有B2C资质),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服务拓展业务。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15年-2017年EPS分别为0.22元、0.30元、0.45元(原预测为0.22元、0.33元、0.49元,下调16-17年下调业绩预期是考虑到行业增速放缓趋势),对应PE分别为41X、30X、20X。公司当前估值与行业水平相比仍较为合理,且已经基本完成对亏损企业剥离,国企改革、WBA管理及业务输出值得期待,或存在着业绩超预期可能。故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与外资企业合作或不达预期;行业政策变动风险。
昆药集团 医药生物 2015-09-01 31.20 20.21 127.42% 32.90 5.45%
37.28 19.49%
详细
业绩总结:2015H1实现营收20.9亿元(+6.9%),归母净利润2.2亿元(+45.8%)。如从单季度看,2015Q2实现营收11.1亿元(+12.7%),归母净利润1.4亿元(+49.2%)。 第二梯队产品崭露头角,成本优势推高盈利能力。1)从收入规模来看,公司2015H1营业收入增长6.9%,在营销改革的推动下,第二梯队产品正在崭露头角,其中血塞通胶囊(+41%)、天眩清系列(+15%)、昆中药(+28.8%)表现靓丽。2)从盈利能力来看:在三七价格持续下跌的作用下,植物药系列毛利率同比提升10.9个百分点,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4.6个百分点,我们预计在未来2-3年内三七价格将持续低位震荡,公司将继续收益;受营销变革影响,销售费用率略有提升,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3)从单季度数据来看,2015Q2营业收入增速为12.7%,相对Q1的0.9%有显著提升,其原因是精细化营销模式推进效果逐渐显现;4)在二梯队产品持续发力,原材料价格维持低位的共同作用下,我们认为公司的高增长趋势有望继续保持。 产品线延伸趋势渐显,布局化药及生物药领域。公司产品线向化药及生物药延伸的趋势逐渐显露:1)化药领域:公司于2015年7月收回贝克诺顿少数股权,对贝克诺顿实现全资控制后或将大力发展化药平台,贝克诺顿目前核心品种为阿莫西林、阿尔治等,未来或将基于其国际背景优势引进海外高端化药品种;2)生物药领域:目前已进军糖尿病创新药领域,在研长效降糖药GLP-1融合蛋白预计2016年申报临床;并参与Rani公司C轮融资,剑指新型生物口服制剂(糖针胶囊)。我们认为产品线的延伸将为公司未来的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全球视野+外延扩张+进军互联网,新战略将启动新增长。1)未来将发展心血管药物领域为核心、逐步扩展至慢病管理领域的国际化企业,新战略的启动或意味着公司即将步入新的发展周期;2)向大股东定增12.5亿元于2015年8月获证监会审核通过,大股东持股比例由18.8%提升至30%左右,解决了外延扩张对控制权稀释的或有影响,并购速度有望加快;3)已在北京设立互联网子公司,未来或将从营销渠道创新与心血管系统慢病管理模式实现变现。 盈利预测及评级:考虑本次非公开发行新增的5321万股股本,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摊薄后EPS分别为1.06元、1.30元、1.56元,对应PE分别是28倍、23倍、19倍。由于公司全资控股贝克诺顿将打开化药增长空间;长效降糖药GLP-1、Rani公司的糖针胶囊都给公司市值以想象空间;且外延扩张预期强烈,进军互联网医疗,我们认为给予其2016年35倍PE较合理,对应目标价为45.51元/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三七价格止跌回暖风险;药品降价超预期风险;外延式扩张或不达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康美药业 医药生物 2015-09-01 14.15 -- -- 15.28 7.99%
18.65 31.80%
详细
业绩总结:2015H1公司实现营收90.7亿元(+16.8%);扣非后净利润14.3亿元(+40.9%);2015Q2 实现营收40.6 亿元(+14.0%),扣非后净利润6.1 亿元(+44.1%)。 业绩增长靓丽,中药饮片、西药和食品业务有望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公司2015H1实现净利润增速达40%,远高于17%的收入增速,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公司在2014 年10 月获得高新企业重新认证,所得税率按15%计提,若同口径计算,净利润增速同比约25%;2)由于收入结构改变,综合毛利率同比提高了1.5 个百分点,同时财务费率下降0.7个百分点,导致公司税前净利率同比提高了1.1个百分点。分产品看,中药材贸易实现收入37.6 亿元(+2.8%);中药饮片业务实现收入14.8 亿元(+15.4%),毛利率较同期提高1.8%;西药业务实现收入28.4 亿元(+31.3%),毛利率保持稳定,其中药品贸易和医疗器械收入增速分别达31.8%和49.7%;由于直销的快速推进,公司保健品与食品业务实现收入6.1 亿元(+70.7%);物业管理实现收入3.5亿元(+26.8%)。 整合中医药全产业链,奠定行业绝对龙头地位。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上游掌控道地药材资源,中游掌握中药材交易市场,下游深耕渠道,完成了中医药全产业链布局。公司一方面通过参与国家行业标准制定,推动了中药材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凭借中药材大宗交易平台和中药材价格指数有望获得中药材的定价权。公司对中医药全产业链的整合和贡献,奠定了公司在行业的绝对龙头地位。 全面推行“互联网+”战略,打造大健康生态圈。公司的“互联网+”战略布局已经历时数年,其中核心业务之一智慧药房已在广州落地开业。公司将打造完整的医药大健康生态圈:线上以康美移动医疗、医药电商商城、大宗价格指数、信息管理中心等为支持,线下以康美自营医院、药房、物流公司、药材市场、合作医疗机构及连锁药房作为依托,并辅以康美支付公司、保险。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15-2017 年期间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为17%和24%,EPS 分别为0.68 元、0.82 元和0.98 元,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21 倍、18 倍和15 倍。考虑到公司估值较低且业绩增速较快,互联网+业务布局完善,结合其中医药龙头地位,成功概率极高,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战略框架执行或不达预期的风险;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推广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公司人才储备或不足以支撑业务布局的风险。
康弘药业 医药生物 2015-08-31 59.28 -- -- 62.88 6.07%
100.00 68.69%
详细
事件:公司201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8.9亿元、1.2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7.2%、59.1%。同时预告2015年1-9月归母净利润增速在20%-50%。 朗沐保持高增长,生物药子公司亏损幅度收窄。201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27%,主要原因如下:1)朗沐(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上半年收入约为1.1亿元,同比增长628%。由于朗沐去年同期的收入基数较低,导致出现高增长。下半年朗沐的收入增速或将放缓,该产品全年收入预计约2.6亿元,仍存在超预期可能;2)如不考虑朗沐对收入的影响,2015年上半年中药及化药业务整体增长约为14%,具体看中药、化药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9%、19%。我们认为中药及化药增速符合预期,下半年增速或保持稳定。2015年上半年扣非后净利润为1.24亿元,同比增长59%,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88.7%,提升约0.14个百分点,主要是产品收入结构变化导致,对净利润增速提升略有影响;2)我们判断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主要体现为朗沐市场建设费用下降。由于公开数据缺乏,我们参照2014年康弘生物营业利润为-7082万(全年营业收入7400万),2015年上半年营业利润约为-451万元(上半年营业收入约1.1亿元),可见子公司康弘生物逐渐体现为盈利的趋势较明显。原因在于公司对朗沐的前期市场拓展费用投入有所减少,预计同比下降3000万元左右。我们认为随着前期市场投入见效及规模效应逐渐显现,生物药子公司在2015年盈利概率较大,公司全年净利润预计在3.7亿元左右。 产品梯队合理,重磅生物药前景值得期待。1)公司的产品梯队合理,在中枢神经、胃肠促动力领域的药物布局完善。在中枢神经领域的具体产品有松龄血脉康胶囊、舒肝解郁胶囊、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阿立哌唑口腔崩解片、右佐匹克隆片,其余还有处于研发阶段的治疗老年痴呆症新药KH110等,在胃肠促动力领域的主打品种有枸橼酸莫沙必利,形成了中药与化药,龙头品种与潜力品种的完整梯队,有助于企业业绩长期成长;2)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临床效果无用赘述,2014年3月上市至今累计实现收入约2亿元,正处于高成长阶段。我国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约为300万人,市场潜力十分巨大。与此同时,公司正在致力于完善基于VEGF 机理的药物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开发治疗眼表新生血管病变的国家1类生物新药KH906和治疗癌症的国家1类生物新药KH903,公司的生物药前景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估值分析。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 分别为0.83元、1.03元、1.27元(在新股分析报告中的预测为0.81元、0.98元、1.17元,上调的原因为朗沐增长超预期),对应市盈率分别69倍、56倍、45倍。我们认为公司的产品梯队合理,且重磅生物药康柏西普市场前景看好,下半年子公司康弘生物恢复盈利是大概率事件。但考虑到公司估值水平与行业相比仍偏高,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药品价格或下跌的风险;新药获批速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募投项目建设进度或低于预期的风险。
沃森生物 医药生物 2015-08-31 14.61 -- -- -- 0.00%
16.49 12.87%
详细
业绩总结:2015H1实现营收4.1亿元(+3%),归母净利润-6712万元;从单季度数据来看,2015Q2实现营收2.4亿元(+12%),归母净利润-1887万元。 自产疫苗收入继续下滑,短期业绩继续承压。1)2015H1公司整体收入规模同比增长3%,主要为代理业务规模提升所致,其中代理疫苗同比增长27.7%,代理药品同比增长51.9%;自产疫苗销售额同比下降43.1%,几个核心自产品种收入均处于下滑趋势,我们认为这主要是行业增速下滑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所致。2)从盈利能力来看,2015H1毛利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主要是毛利率较低的代理业务占比提升所致;但自产疫苗的毛利率同比均有所提升,Hib系列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2014年GMP改造后的成本结转已步入正轨,我们认为公司自产疫苗的毛利率已经回归到合理水平。期间费用方面,财务费用与研发费用仍是拖累公司业绩的主要因素(财务费用率14.5%,管理费用率25.6%),预计随着子公司战略投资者的引进,未来财务费用对净利润的影响将有所缓解。3)从子公司角度来看,除山东实杰、云南鹏桥外所有子公司均表现为亏损,其中泽润生物亏损888万元,嘉和生物亏损3145万元,由于各子公司的核心产品均处于研发阶段,短期来看公司业绩将继续承压。 在研产品进展顺利,长期业绩可期。公司在研产品进展顺利,其中:1)疫苗领域:预计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2015年内有望获批生产,2016年或可贡献收入;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获得临床试验批件;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获得生产批件;2)HPV疫苗Ⅱ期和Ⅲ期临床研究按计划有序推进,四个临床研究机构均已开始进行第三剂疫苗的接种工作;3)单抗领域:曲妥珠Ⅲ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前期准备;英夫利西获得临床试验批件。我们预计2018年后,公司在研的新产品有望逐渐贡献收入,HPV疫苗有望成为国内首个上市,单抗将释放增长潜力,长期业绩可期。 融资问题或将解决,大生物布局基本成型。公司为国内领先的传统疫苗供应商,近年来通过并购跨入了空间大、增速高的新型疫苗、单抗和血制品领域,生物药大产业布局基本成型。但频繁的并购与高额研发支出导致公司现金流紧张。 2015年以来,公司已通过为嘉和生物和泽润生物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渠道进行融资,同时山东世杰也正在筹划新三板挂牌,预计合计将引入20亿元现金。我们认为融资问题的解决将为公司的高额研发支出提供支持,并降低财务压力,从而加速公司在研产品产业化的进程。 盈利预测及评级:预计公司2015-201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913万元、1576万元、1.1亿元,2017年利润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23价肺炎多糖疫苗放量。 公司大部分产品为在研状态,短期内难以贡献业绩,但长期来看HPV疫苗、单抗、13价肺炎结合疫苗的投产都带来巨额收益,故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失败风险、资金引进计划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99/11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