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8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2-11-03 17.98 -- -- 18.79 4.51%
18.79 4.51%
详细
事件:2022年10月28日发布三季度报告,公司Q1-Q3实现营业收入11.22亿元,同比下降 7.86%,归母净利润 2.69亿元,同比下降 13.34%,扣非净利润 2.63亿元,同比下降 12.6%。 业绩逐渐恢复,Q3收入端和利润端环比均实现增长。公司 Q3单季度营业收入为 4.1亿元,同比上升 0.0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 1.06亿元,同比上升18.86%。经过公司的努力,Q3相较于 Q2已经有了较好的业绩恢复,Q3季度营业收入环比增长 20.86%,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 64.41%。受益于公司在病理业务和血凝业务上的产品领先和行业的刚性需求,相关营业收入实现增长,预计随着未来新冠疫情影响减弱,各大医院逐渐恢复正常就诊治疗,公司业绩将有望实现高速增长。 毛利率 74%保持高水平,短期盈利水平受影响。2022Q1-Q3公司毛利率74.05%,同比提升 2.12pp,依旧保持高于同行业水平,得益于子公司迈新生物的营收占比提高。Q1-Q3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与去年基本持平,销售费用率 23.66%,同比提升 2.92pp,管理费用率 8.02%,同比提升 0.88pp,研发费用率 9.40%,同比提升 2.21pp,财务费用率 3.42%,同比提升 2.83pp。公司财务费用有所升高,短期的盈利水平受影响,主要系并购迈新生物的贷款和发行可转债等带来的摊销成本增大。 血凝业务产品持续发力,第一大股东国药投资助力公司成长。公司于 10月26日推出 GWseries 全自动凝血流水线,可为临床实验室提供完整的出血性疾病检测和血栓性疾病诊疗及药物监测解决方案,同时今年新推出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MDC7500,公司或将有望凭借新推出优异的高性能仪器产品放量带来营收快速增长。公司引入国药投资作为第一大股东,有望借助国药集团的力量实现产品线的进一步丰富以及在市场和研发方面的资源协同。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在 Q3业绩的逐渐恢复、公司各业务板块的产品品种丰富优势,且公司所处行业成长性高,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6.97亿元、21.20亿元和 25.8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 6%,25%和 22%;净利润分别为 4.34亿元、6.43亿元和 8.3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7%、48%和30%,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集采风险,可能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 经销商管理风险。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2-09-08 19.01 -- -- 19.47 2.42%
19.47 2.42%
详细
九强生物:国内生化诊断龙头,技术出海代表人九强生物主营业务为生化诊断试剂、血凝诊断和肿瘤病理检测试剂,目前产品涵盖多个领域。公司立主生化诊断多年,产品端涵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类和糖代谢等类别,是生化诊断领域产品最为完善的企业之一,与国内外多家龙头企业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关系。公司业绩表现优异,自2019-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从8.41亿元增长到15.99亿元,CAGR为38,毛利率水平在70%左右,一直以来高于同行业水准。 生物试剂方兴未艾,公司产品和平台优势明显公司生物试剂产品线丰富且创新能力强,覆盖11个领域的生化检测指标,创下多个国内第一,熟练掌握循环酶法技术、辅酶动态平衡技术、酶液态稳定技术等生化诊断试剂关键技术,此外,公司完成了“试剂+仪器”的封闭生化系统建设,推出了G92000和G9800两款生化分析系统,可能更好的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迈入蓝海,收购国产肿瘤免疫检测龙头迈新生物病理诊断是目前诊断准确性最高的一种诊断方式,是肿瘤等疾病诊断的金标准。病理诊断在我国的发展处于滞后状态,病理医生数量不足且资源分布不均,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九强生物联手国药投资收购迈新生物95.55%的股权,进入高景气度的病理诊断领域,迈新生物在免疫组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抗体产品丰富,并自主研发出国内首台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性能上可对标海外企业。与巨人同行,开拓广阔发展空间2013年起公司制定“与巨人同行”战略方针,通过和雅培、罗氏、迈瑞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开展OEM产品和技术转移合作方式,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和拓展销售空间,并创立了中国IVD技术输出的先河。 盈利预测与估值:根据公司在生化诊断、血凝诊断和病理诊断等体外诊断领域的产品品种丰富优势,且公司所处行业成长性高,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6.97亿元、21.20亿元和25.8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25%和;净利润分别为4.34亿元、6.43亿元和8.3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48%和30%,2022-2024年对应当前股价的估值为26、17和13倍,对应EPS为0.74、1.09和1.41元,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集采风险;经销商管理风险。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9-01 16.78 25.84 34.79% 18.36 9.42%
19.30 15.02%
详细
事件:8月26日晚,九强生物发布 2021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08亿元,同比增长204.49%;归母净利润2.21亿元,同比增长547.62%;扣非净利润2.16亿元,同比增长495.2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0.83亿元,同比增长802.18%,主要系疫情稳定影响下收入增长和收购迈新所致。 其中,2021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同比增长184.48%;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409.10%;扣非净利润1.06亿元,同比增长430.64%。 业务恢复至正常水平,试剂类收入增幅215.81%2021年全国疫情整体可控,医疗机构正常运行,公司业务恢复至正常水平。从营业收入构成来看,2021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试剂销售收入7.35亿元,同比增长215.81%,营业占比90.96%;仪器收入0.70亿元,同比增长121.30%,营业占比8.64%;子公司检验服务收入233.73万元,营业占比0.29%;子公司仪器租赁收入30.12万元;其他业务收入63.71万元。 子公司迈新生物营收占比达36.50%,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获批2021年上半年,子公司迈新生物实现收入2.95亿元,营业占比36.50%。2021年5月19日,迈新生物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单批次36片通量)获市场准入许可,采用高度自动化模拟手工免疫组化的染色程序,全程自动化,操作便捷,染色结果稳定可靠,未来将为广大的中国肿瘤患者提供“更智慧的免疫组化解决方案”,解决病理科日益增长的免疫组化检测需求。 整体毛利率增长明显,各项期间费用率变化平稳公司上半年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13.45pct 至71.05%,其中体外诊断试剂毛利率同比提升12.57pct 至76.80%,体外诊断仪器毛利率同比提升1.34pct 为10.46%。 期间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1.16pct 至17.46%;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0.11pct 至6.91%;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6.29pct 至6.94%,主要原因是收入规模扩大,研发费用增幅小于收入增幅;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15pct 至0.42%。 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提升19.60pct 至32.47%。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1-2023营业收入分别为16.76亿/20.37亿/24.58亿,同比增速分别为98%/22%/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9亿/6.44亿/7.76亿,分别增长371%/22%/21%;EPS 分别为0.90/1.09/1.32,按照2021年8月26日收盘价对应2021年19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的风险、行业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上游原料供应依赖进口的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4-30 19.43 -- -- 20.77 6.90%
21.67 11.53%
详细
oracle.sql.CLOB@12fcc319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4-26 18.89 25.71 34.12% 20.77 9.95%
21.67 14.72%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 2020年年度报告: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48亿元,同比增加0.86%;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减少66.15%;扣非净利润1.20亿元,同比减少61.6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3亿元,同比减少34.75%。 短期疫情影响下,试剂销售受到压制,整体净利率下降2020年,由于国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反弹的影响,医疗机构正常的诊疗工作受到限制,生化诊断试剂终端需求受到一定影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48亿元,同比增加0.86%。分产品构成来看,检测试剂实现收入7.49亿元,同比下降4.06%;检测仪器实现收入9,618万元,同比增加64.77%;新增检验服务收入134万元,主要是迈新医学检验所提供医学检验服务。若剔除收购迈新导致合并范围发生变动的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3亿元,同比减少15.24%;分产品构成来看,检测试剂实现收入6.19亿元,同比下降20.73%;检测仪器实现收入9,227万元,同比增加58.08%。 与此同时,公司不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拓展销售渠道,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创新产品,丰富产品结构。2020年销售费用率同比提升12.02pct 至23.55%(收购迈新、推广费用和销售人员薪酬增加),研发费用率同比提升0.96pct 至9.32%(研发投入持续增加),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1.54pct至5.33%(非公开发行股票和收购迈新等相关费用增加);财务费用率同比提升1.10pct 至0.40%(长期借款增加、利息支出增加)。加之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7.28pct 至61.49%(毛利率较高的试剂销售占比下降&毛利率较低的仪器销售占比提升、试剂销量下降固定成本分摊导致单位成本增加),综合影响下,销售净利率同比下降25.09pct至14.35%。 与国药合作、巨人同行,进入病理新领域、海外新市场 (1)收购迈新,布局病理。迈新是中国肿瘤病理免疫组化诊断试剂的领先者,主导产品为免疫组化检测仪器和系列试剂。公司在迈新原有业务良好发展的基础上,对其市场、渠道、研发及管理等方面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互利共赢协同发展。2021年继续稳步推进迈新少数股权的收购,同时加强仪器带动抗体销售策略,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 (2)引入战投,拓展领域。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引入央企战略投资者国药投资。国药集团在大健康领域的深厚积累,尤其在渠道方面的成熟优势,有利于上市公司拓宽销售网络和经营规模。此外,后续公司可与国药投资开展长期合作,通过外延或合作开发的形式继续扩充产品线,不断提高竞争力。 (3)巨人同行,紧密合作。自2013年起,九强生物与雅培、罗氏、日立、迈瑞、威高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陆续建立起生化战略合作关系,与雅培签署的《技术许可和转让合作协议》更是开创了中国IVD企业技术输出的先河。2020年度雅培(中国)继续向九强生物采购生化产品,并在原有产品合作的基础上新增10多个合作项目,目前已经全部拿到注册证,正在产品上市准备中。 (4)新品销售,加强推广。2021年公司计划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同时争取更多省份取得收费,更重要的是在已经取得收费的地区努力实现销售,已经实现销售的地区要积极拓展销售范围。继续推广重点产品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 LDL-C、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mass 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加快血型卡的注册进度(2021年有望集齐六张卡)。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公司核心业务板块分析,我们预计2021-2023营业收入分别为16.76亿/20.37亿/24.58亿,同比增速分别为98%/22%/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9亿/6.44亿/7.76亿,分别增长371%/22%/21%;EPS 分别为0.90/1.09/1.32,按照2021年4月23日收盘价对应2021年21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影响的风险、行业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上游原料供应依赖进口的风险、商誉减值风险。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4-21 18.63 -- -- 20.77 11.49%
21.67 16.32%
详细
2020年九强生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48亿元(+ 0.86%),实现归母净利润1.12亿元(-66.15%)。公司上半年业务收到疫情冲击,下半年公司业绩出现明显回升,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20.6%),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19.12%。)。公司积极布局生化检测外其他体外检测领域,公司收购迈新资产过户等相关事项已经于2020年完成。 支撑评级的要点公司2020年全年营业收入在受到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仍与上年相比略有增长,2020年下半年公司业绩出现明显回升。2020年九强生物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48亿元,同比增长0.86%,实现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减少66.15%。公司体外检测仪器业务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0.96亿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64.77%。公司为应对生化诊断系统封闭化趋势,推出自有品牌生化系统G92000和G9800,分别满足高中低端客户的需求。 目标成为体外诊断全产品线供应商,积极进行外延式并购。公司收购迈新资产过户等相关事项已经于2020年完成。迈新是中国肿瘤病理免疫组化诊断试剂的领先者,主导产品为免疫组化检测仪器和系列试剂。公司在迈新原有业务良好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协同发展。 公司立足核心技术平台,投资高端血凝分析系统项目。公司投资高端血凝分析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通过对凝固法、免疫法、发色底物法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在血凝分析检测领域开展创新能力建设。 坚持品牌建设,与巨人合作提升竞争力。2020年度公司与雅培(中国)的合作进展良好,与雅培国际的合作正在按计划进行。雅培(中国)继续向九强生物采购生化产品,同时在原有产品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同意新增10多个合作项目公司与法国ELITechGROUP 公司在签署的《战略合作意向书》基础上正在评价公司的一些生化产品。 估值我们预期公司2021,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0亿,6.38亿和7.50亿元,EPS 分别为0.90元,1.08元,1.27元。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新产品推进不达预期;海外战略合作不达预期等。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3-29 21.86 -- -- 20.35 -7.37%
20.77 -4.99%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2020年业绩快报及2021Q1预告,2020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8.48亿元,同比增长0.86%,实现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下降66.20%;2021Q1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8-1.34亿元,同比增长750-950%。 2020年业绩受疫情负面影响,2021Q1业绩略超预期,原有生化血凝加速增长,迈新并表增厚利润体量。2020年公司业绩同比下降明显,主要是受新冠疫情下终端诊疗人次大幅下降影响,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2021Q1公司业务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根据2021Q1业绩预告取中值,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850%,高增长的原因一方面是2020Q1疫情下基数低,另一方面是迈新并表贡献增量收益,参考迈新2021年业绩对赌(2亿元),我们测算公司原有生化血凝业务较2019Q1年均复合增速有望超过20%,高于行业平均增速,国药渠道协同显著。 病理免疫组化景气度高,收购迈新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2020年公司联合国药投资收购国内病理免疫组化龙头迈新生物,进入高景气的病理赛道,而免疫组化国内外在项目开发和拓展上处于同一起跑线并具备共同的增长动力,包括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对疾病认识增加及对病理临床要求提高,靶向药物及伴随诊断的发展;此外考虑到国内免疫组化自动化程度不高,自动化迭代中有望带动试剂量的大幅提升,国内免疫组化行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免疫组化技术壁垒高,终端粘性强,迈新生物作为国产免疫组化龙头企业,在抗体种类、自动化设备、院内病理直销渠道上具备强竞争优势,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 盈利预测与估值:根据公司2020年业绩快报,我们更新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收入8.48、17.25、21.07亿元,同比增长0.86%、103.41%、22.14%,归母净利润1.12、5.32、6.80亿元,同比增长-66.17%、374.25%、27.88%(调整前为-54.22%、257.81%、26.72),对应EPS为0.19、0.90、1.16元。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21年24倍PE,考虑到公司生化、血凝业务在国药协同下整体趋势向上,外延进入高景气病理赛道,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合作不达预期,新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并购整合不达预期。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2-26 23.15 -- -- 22.97 -0.78%
22.97 -0.78%
详细
本篇报告是继 2016年我们首篇九强生物深度报告《深挖生化潜在价值,技术 成熟,走向收获》后第二篇公司深度,我们认为当前公司基本面发生重大积极 变化,一方面国药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给公司原有业务带来强协同,另一方 面外延收购高景气病理龙头迈新生物,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建议重点关注。 生化龙头增长放缓,引入国药为第一大股东,收购迈新生物迈出平台化第一步。 九强生物主业聚焦生化诊断, 2013年起与巨人同行战略逐步落地,奠定国产 生化龙头地位, 但生化景气度不高,公司业绩增速逐步放缓。 2019-2020年公 司陆续通过非公开发行、重大资产重组等方式一方面联合国药收购国产免疫组 化龙头福州迈新 95.55%股权,另一方面国药成为第一大股东( 14.81%),九 强作为国药体系下唯一 IVD 生产型企业,开启平台化发展的战略路径。 病理诊断高景气,免疫组化在存量市场自动化迭代+新项目带来增量下进入快 速发展阶段。 病理诊断为肿瘤诊断金标准,自动化程度低造成收费低+病理医 生紧缺带来行业发展受限,随着技术提升,细分之一免疫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 阶段。中国免疫组化市场规模超过 20亿元,增速约 10-20%,高于全球 10% 左右的增长, 国内外免疫组化行业在技术发展上同步,具备共同增长动力,包 括 1、癌症发病率不断提高; 2、鉴别诊断项目随病理认识提高而增加; 3、靶 向药物及伴随诊断的发展,叠加自动化迭代带来市场增长后,中期国内市场增 速有望持续高于海外, 我们测算出免疫组化潜在市场规模有望超过 130亿元。 迈新生物是国内免疫组化龙头,产品渠道优势显著,在仪器装机加速和新产品 带动下,有望持续保持 25-30%快速增长。 迈新生物是国内第一家取得 III 类注 册证的免疫组化产品企业,目前拥有 40个 III 类注册证和 400+个诊断用抗体, 行业领先; 2016年推出国内首台自主研制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系统,检测通 量行业最高,可与外企直接竞争,新产品中双染、伴随诊断项目有望陆续上市, 产品优势显著;渠道上迈新超过 80%销售来自于直销,可有效保持终端粘性, 未来在自动化迭代+新项目上量下,有望延续近年来 25-30%的快速增长趋势。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 2020-2022年公司收入 9.57、 17.41、 21.02亿元, 同比增长 13.85%、 81.84%、 20.75%,归母净利润 1.52、 5.43、 6.88亿元, 同比增长-54.22%、 257.81%、 26.72%。目前公司股价对应 2021年 25倍 PE, 考虑到公司生化、血凝业务趋势向上,外延进入高景气病理领域,同时引入优 质战投打开长期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并购整合不达预期;行业测算基于一定前提假设,存在不及预期风 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2-08 21.50 -- -- 23.50 9.30%
23.50 9.3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50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的0.85%。,其中首次授予402.9万股,预留97.1万股,授予价格为7.73元/股,首次授予对象73人。 股权激励注入增长动力,长期业绩确定性强:本次激励计划对应考核年度为2021-2023三个会计年度,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分别以2019年、2021年、2022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21-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15%、16%、17%,充分彰显了公司对未来业绩的信心。本次激励计划有望充分调动激励对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公司核心队伍的建设;同时激励对象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为公司未来经营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坚实保障。 收购迈新生物,拓展病理诊断:2020年9月公司以18亿元的价格收购迈新生物65.55%的股权,成为迈新生物控股股东。迈新生物是我国免疫组化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主要产品包括第一抗体、检测放大系统、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试剂盒、配套试剂/耗材、Tita系列全自动病理染色仪等,产品主要用于术后肿瘤组织切片的临床诊断和肿瘤细胞筛查。 2019年迈新生物实现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28.7%;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77.2%。本次收购中,迈新生物承诺2020年净利润不低于1.4亿元、2021年净利润不低于2亿元,且在业绩承诺期合计实现的净利润不低于3.4亿元。通过收购迈新生物,公司业务将覆盖肿瘤细胞筛查和手术后肿瘤组织切片的临床诊断领域,扩充病理诊断试剂和仪器产品线,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营销网络布局,巩固上市公司在病理诊断产业的领先地位。 ”“与巨人同行”,生化试剂持续增长确定性高:公司作为国内生化试剂领域的领先企业,具备生化诊断试剂全线产品,业绩持续增长能力较强,且盈利能力突出。自2013年起,九强生物与雅培、罗氏、日立、迈瑞、威高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陆续建立起生化战略合作关系。2020年4月,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国药投资。本次合作有望促进公司生化体外诊断试剂的销售研发,从而巩固并提高在生化体外诊断试剂的市场地位,预计未来公司生化试剂增长有望进一步加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暂不考虑股权激励摊销费用的影响,我们预计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8亿、5.25亿和6.5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分别为69倍、23倍、19倍。考虑到公司收购迈新生物后,产品线进一步扩充,盈利能力显著提升,2、公司持续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生化试剂业务增长确定性高,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和增速,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并购整合不及预期的风险;产品大幅降价风险;新产品放量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1-01-29 21.20 -- -- 23.50 10.85%
23.50 10.85%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2020年业绩预告,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33-1.66亿元,同比下降50-60%,扣非净利润1.42-1.76亿元,同比下降44-55%。 短期生化血凝业务受疫情负面影响,疫情常态化后逐步恢复中。根据业绩预告取中值,公司2020年归母净利润增速约-55%,扣非净利润增速约-50%,其中2020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约-46%,扣非净利润增速约-35%,较前三季度下降幅度收窄,一方面是因为迈新生物于2020年9月开始并表,另一方面伴随国内诊疗量的复苏,公司传统生化、血凝产品销售逐步恢复。 外延进入高景气免疫组化领域,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2020年公司联合国药投资收购国内病理免疫组化龙头迈新生物,进入高景气的病理赛道,而免疫组化国内外在项目开发和拓展上处于同一起跑线并具备共同的增长动力,包括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对疾病认识增加及对病理临床要求提高,靶向药物及伴随诊断的发展;此外考虑到国内免疫组化自动化程度不高,自动化迭代中有望带动试剂量的大幅提升,国内免疫组化行业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免疫组化技术壁垒高,终端粘性强,迈新生物作为国产免疫组化龙头企业,在抗体种类、自动化设备、院内病理直销渠道上具备强竞争优势,有望持续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 国药成为第一大股东,有望在研发、渠道上带来协同。公司已向国药投资发行8721万股,目前国药投资持有公司股票14.81%,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未来有望借助国药集团在研发、渠道上的行业领先优势,持续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根据公司年度业绩预告,我们更新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收入9.57、17.41、21.02亿元,同比增长13.85%、81.84%、20.75%,归母净利润1.52、5.43、6.88亿元,同比增长-54.22%、257.81%、26.72%(调整前为-28.15%、137.88%、24.17%),对应EPS为0.26、0.92、1.17元。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21年23倍PE,考虑到公司生化、血凝业务趋势向上,外延进入高景气病理领域,同时引入优质战投打开长期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合作不达预期,新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并购整合不达预期。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0-12-30 24.70 -- -- 25.73 4.17%
25.73 4.17%
详细
引入国药投资,蜕变升级,打造国药 IVD 平台九强生物 1996年步入体外诊断行业,以进口产品代理起步,2001年开启自主研发替代之路,2013年起与雅培、罗氏、日立、迈瑞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陆续建立起生化战略合作关系。九强生物在同质化程度较高、可替代性较强的生化行业,在坚持每年推陈出新的同时,做好成本控制,目前在生化领域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如今通过收购迈新生物,九强生物已成为在诊断试剂领域产品最齐全的公司之一,业务覆盖包括生化、血凝、血型卡和肿瘤细胞筛查及术后肿瘤组织切片的临床诊断领域。2020年 4月,引入国药投资作为战略投资者,国药投资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国药集团在医药流通、制药、疫苗、血液等领域是国家队,但在医疗器械特别是体外诊断方面欠缺系统化布局,未来将致力于把九强生物打造成 IVD 国家队,充分发挥双方在产品和渠道上的优势。 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1/2022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9.18/16.17/19.72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1.76/5.20/6.35亿元,EPS0.30/0.88/1.08元/股,截至 2020年 12月 28日收盘,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82.3/27.8/22.8。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收购免疫组化龙头迈新生物,受益于病理诊断市场扩容2020年 9月,九强生物与国药投资共同采用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迈新生物 95.55%股权,交易总价 26.28亿元。迈新生物的主营业务是免疫组织化学(IHC)行业试剂与设备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国产领军企业。IHC 是近代病理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技术,常用于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2020年病理诊断市场规模 35~40亿(出厂端),其中免疫组化占比超 50%。随着老龄化持续演进、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长、对疾病认识增加及对病理临床要求提高、靶向治疗药物及精准医疗的发展及自动化设备的不断普及,免疫组织化学领域增长潜力大。并且,近年病理科在县级医院、第三方检验所的确已进入快速发展通道,意味着公司的免疫组化(病理诊断)业务将切实可行地得到长足发展。 风险提示:生化试剂集采降价风险;产品质量风险;病理诊断市场发展不及预期; 疫情不可控等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0-10-30 21.29 -- -- 23.32 9.53%
25.73 20.8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5.27亿元,同比下降7.75%,归母净利润8764万元,同比下降59.74%,扣非净利润8836万元,同比下降57.20%。 传统主业开始恢复,免疫组化开始贡献业绩。2020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20.60%,归母净利润5349万元,同比下降37.75%,扣非净利润5208万元,同比下降36.69%,较上半年下降幅度收窄,一方面是因为迈新生物于2020年9月开始并表,另一方面伴随国内诊疗量的复苏,公司传统生化、血凝产品销售逐步恢复;盈利能力上,由于疫情对试剂销售影响较大,试剂收入占比由2019年的93%下降到79%,带来综合毛利率60.63%,同比下降7.67pp;而迈新并表带来期间费用率36.34%,同比提高12.62pp,公司净利率17.27%,同比下降20.83pp。 外延进入免疫组化领域带来高成长性。疫情下公司传统生化、血凝业务收入同比下降,三季度以来恢复态势良好,我们预计单季度已基本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外延进入免疫组化领域给公司带来长期空间的提升,中国免疫组化市场景气度高,迈新是国内免疫组化龙头,市占率仅次于罗氏,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国药成为第一大股东,有望在研发、渠道上带来协同。公司已向国药投资发行8721万股,目前国药投资持有公司股票14.81%,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未来有望借助国药集团在研发、渠道上的行业领先优势,持续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迈新生物开始并表,我们更新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2年公司收入9.45、18.01、22.33亿元,同比增长12.42%、90.47%、24.05%,归母净利润2.38、5.67、7.04亿元,同比增长-28.15%、137.88%、24.17%,对应EPS为0.40、0.96、1.20元。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21年23倍PE,考虑到公司生化、血凝业务趋势向上,外延进入高景气病理领域,同时引入优质战投打开长期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合作不达预期,新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0-06-16 22.30 -- -- 24.50 9.87%
24.78 11.12%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重大资产购买草案,拟联合国药投资收购福建迈新 公告重大资产购买草案,拟联合国药投资收购福建迈新 95.55%股 股权。 。 外延进入高景气病理诊断领域,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本次交易中迈新生物总估值 27.57亿元,对应 2019年 23倍 PE,估值合理,2020-2021年业绩承诺为净利润不低于 1.43亿元和 2.00亿元,同比增长 17%和 40%,其中 2020年已考虑新冠疫情影响。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确定转移性肿瘤原发灶、判断预后以及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等方面有难以替代的作用,迈新生物是中国肿瘤病理免疫组化诊断试剂的领先者,已成功研制包括 CD117、PD-L1在内的 80余种自主知识产权的免疫组化单克隆抗体和 Lumatas 全自动病理染色系统的研发、上市和优化工作,公司通过本次收购,有望进一步扩产产品领域,提升技术研发能力和营销网络布局,巩固上市公司在体外诊断产业的领军地位。 非公开发行进一步落地,与国药强强联手带来高协同性 。公司拟定向对国药投资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不超过 1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发行价格确定为13.9元/股,预计发行股数不超过 8633万股,发行结束后国药投资持有公司股票约 14.68%,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未来有望借助国药集团在研发、渠道上的行业领先优势,持续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不考虑迈新并表,我们预计 2020-2022年公司收入 9.60、11.83、14.13亿元,同比增长 14.22%、23.22%、19.40%,归母净利润 3.84、4.93、5.98亿元,同比增长 15.83%、28.41%、21.24%,对应 EPS 为 0.77、0.98、1.19元。公司目前股价对应 2020年 28倍 PE, 考虑到公司生化、血凝业务趋势向上, 外延 进入高景气病理领域,同时 引入优质战投打开长期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海外合作不达预期,重大资产重组失败,新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0-04-30 17.54 -- -- 20.08 14.48%
24.50 39.6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下降34.57%,归母净利润1274万元,同比下降78.85%,扣非净利润1632万元,同比下降72.67%。 受疫情影响业绩短期承压。2020Q1受新冠病毒影响,医疗机构正常的诊疗工作受到限制,生化诊断试剂终端需求受到明显影响,此外疫情期间公司原材料采购、生产安排、物流配送、商业推广受到限制,一季度销售订单减少,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随之下降,随着各地医疗机构逐步恢复正常的诊疗秩序,我们预计二季度开始公司诊断业务有望逐步恢复。考虑到仪器摊销等固定成本以及Q1捐赠疫情相关产品带来费用上升,公司综合毛利率61.07%,同比下降8.13pp,期间费用率42.22%,同比提高15.46pp,公司净利率11.30%,同比下降23.67pp。 诊断试剂是公司收入主要来源,2020Q1同比下降34%。体外诊断试剂业务仍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2020Q1实现诊断试剂收入1.05亿元,同比下降33.78%,主要受疫情负面影响。 引入国药为第一大股东,并联合国药收购国内免疫组化龙头企业,产品线进一步丰富。公司拟定向对国药投资发行不超过8633万股,发行结束后国药投资持有公司股票约14.81%,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未来有望借助国药集团在研发、渠道上的行业领先优势,持续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同时联合国药收购国产免疫组化龙头福州迈新95.55%股权,公司占65.55%,中国免疫组化市场景气度高,公司产品线持续丰富后,有望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收入9.60、11.83、14.13亿元,同比增长14.22%、23.22%、19.40%,归母净利润3.84、4.93、5.98亿元,同比增长15.83%、28.41%、21.24%,对应EPS为0.77、0.98、1.19元。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20年23倍PE,考虑到公司生化、血凝业务趋势向上,外延进入高景气病理领域,同时引入优质战投打开长期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合作不达预期,重大资产重组失败,新产品市场推广不达预期。
九强生物 医药生物 2020-04-10 18.14 23.63 23.27% 19.84 9.37%
24.50 35.06%
详细
业绩符合预期,各项费用控制良好。近日,公司发布2019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8.41亿元、同比增长8.61%,归母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10.30%,对应EPS 0.66元,符合市场和我们的预期。其中,检测试剂表现出色,同比增速达到14.31%。费用方面:管理费用率下降0.79pp 至11.53%;销售费用率同比增长4.90%、费用率稳定下降,如果考虑研发费用,则销售费用率为12.15%,较18年略有提升(+0.35pp)。 拟并购迈新生物,引进国药投资可加强公司竞争力。19年12月,公司宣布拟与国药投资共同购买迈新生物95.55%股权,其中上市公司拟受让迈新65.55%股权、国药投资拟受让迈新30%股权。今年2月,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预案,以13.90元/股的价格向国药投资增发8633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14.68%),引进后者作为战略投资者。我们认为,国药投资在业务层面会加强上市公司渠道销售能力,在资本层面更有利于融资和项目投资,将有力提升综合竞争力。 稳步推进,倾力打造IVD 平台。目前来看,公司的战略选择是围绕检验科需求进行相应的外延拓展,同时关注未来增长较快的细分领域,最终打造出IVD 综合平台。2017年,公司首次迈出拓展步伐,通过并购美创新跃切入血凝领域;去年,公司通过迈新涉足病理诊断领域。公司是国内IVD 领域中最优秀的生化诊断企业,拥有良好的拓展基础,我们认为随着华盖资本和国药投资加入作为战略投资者,公司有望取长补短,加快IVD 综合平台建设。 财务预测与投资建议 根据公司年报,我们将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调整为3.65/4.17/4.70亿元(原预测20-21年分别为3.69/4.07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73/0.83/0.94元。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给予 2020年的33倍市盈率,对应目标价为24.09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如果公司内生发展和外延不及预期,将会影响公司在IVD 领域的竞争力。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8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