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凌涛

浙商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230523120008。曾就职于财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2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云赛智联 计算机行业 2022-03-31 8.13 10.34 -- 8.58 4.63%
8.51 4.67%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1年3月28日晚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93亿元,同比增长8.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3.00%,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54亿元,同比变动-23.63%。 紧抓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机遇,坚持高质量发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我国城镇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要一环,数字经济则是当前最为有效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上海市已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在转型过程中,将充分发挥数字化对城市发展的先导、支撑和驱动作用,最大程度释放数字红利。公司作为上海数字化城市建设的主力军,近两年相关业务领域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能力得到不断夯实,当下正迎来推动三大业务齐头并进的行业机遇,公司业绩在“十四五”期间有望迎来高质量的成长。 云服务和大数据:IDC、云服务、大数据稳步推进,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业务坚实的数字底座。 (1)在IDC 业务方面,松江大数据计算中心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营,公司机柜保有量提升约4000个,当然由于放开租赁时间较晚,且当前租赁比例仍然较低,新增机柜对科技网络收入及业绩的推动效应尚未得到体现,但从东数西算的趋势看,凭借区域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东部地区的算力和存储能力的单位价值量有望得到进一步凸显,当前,松江大数据计算中心已启动建设园区配套110KV 电力用户站工程,为后续扩容进行了提前的准备,届时,三大数据中心利用互联互通的资源优势,有望全面提升服务能级。公司合资成立上海云赛数海数据服务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全国IDC 运营服务,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私有云、国企监管云、媒体云、国企专有云、交通委专有云等。 (2)云服务管理业务通过南洋万邦和信诺时代实现沿海地区全面覆盖,以政务云为突破口,持续强化云MSP 管理服务能力,当期已可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服务管理平台,公司与微软Azure、华为云、阿里云等强强联手,两家子公司通过微软 AEMSP 认证,公司在云服务管理技术、资质等层面的优先布局,将充分受益未来商用云服务市场的不断成长。 (3)大数据领域,公司再度中标市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平台建设(二期)、自贸区大数据服务平台等项目,成为“一网统管”轻应用开发及赋能中心首批合作伙伴。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公司是负责“随申码”和上海市“健康云”等平台的大数据支撑和维护处理的主体单位,当前上海市防疫管控正处于关键节点,公司在华东板块,尤其是上海市政核心大数据领域计算、处理、抗压、维护、输送等细分领域的能力将得到充分检验,公司的行业领军地位也会进一步得到展现。 行业解决方案:调整策略,构建特色竞争优势。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公司对行业解决方案业务板块进行了战略调整,转型至 “顶层规划、设计咨询、平台建设、系统集成、伴随服务和数据治理”的项目解决方案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为机场集团、上港集团、临港集团、申通地铁、蔬菜集团、上海青年干部学院等大型国资国企完成数字化转型方案 20余份,此外,子公司科学仪器的检测仪器,是智慧城市数据采集层的核心硬件基础,公司不断升级相关产品,有望进一步加强行业解决方案的竞争优势。随着我国智慧城市、数字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涉及顶层规划、细化设计、标准体系、实施细则、硬件产品等的行业解决方案,有望获得客户的青睐,进而推动该业务收入及业绩的增长。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增持评级。公司在IDC、云服务、大数据和行业解决方案等业务方面的布局,契合上海市数字化城市转型的趋势,“十四五”建设期间,公司有望迎来一轮较高质量的成长,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2.69、3.16和3.74亿,当前股价对应PE 44.35、37.68和31.8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1)国内云计算市场渗透放缓拖累公司相关业务推进速度; (2)智慧城市建设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发展影响出现波动; (3)核心业务受到竞争对手恶意扩张导致成长不及预期。
中颖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3-30 54.46 73.83 276.11% 53.54 -1.69%
57.55 5.67%
详细
事件: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94亿元,同比增长47.58%,实现归母净利润3.71亿元,同比增长77.00%,扣非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88.39%。 预计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01-1.12亿元,同比增长50%-65%MMCU:行业高景气、外商策略调整,部分领域国产化进程加速,公司明确受益。回顾2021年,在新能源车市场快速成长的带动下,全球MCU芯片需求明确提升,而在供给端,瑞萨大火等诸多突发事件造成供给反而有所收缩,在此情况下,外资一线MCU供应商调整市场策略,将资源更多集中于诸如车载等相对高阶的市场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国内白电MCU应用市场的国产替代进程,公司凭借产品高性价比、高稳定性、低不良率等优势,成为国产替代MCU的主要选择之一,报告期内实现了变频大家电领域的量产突破,今年以来,意法半导体、恩智浦、英飞凌等外资MCU核心供应商的产品价格调涨预期,体现出当下全球MCU的景气度依然维持在较佳的水平,公司在白电MCU市场的占有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当然,在晶圆产能持续吃紧的情况下,公司亦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障产能供给,如自购测试机台委托代工、产品制程从8寸切换至12寸、与晶圆供应商长期稳定合作等。 锂电池管理芯片:从消费到动力,市场增量可观。当前,公司锂电池管理芯片产品在手机、TWS耳机领域已实现多家主流品牌厂商的量产,成功突破至前装环节,笔记本电脑领域亦开始获得认可及采用。锂电池管理芯片的应用场景囊括大部分消费类电子产品,原本的替代空间对内资厂商而言便已足够,而且近两年,消费电子快充功能的不断普及,带动了锂电池管理芯片的市场空间的进一步提升,此外,在电动自行车、储能等动力终端上,锂电池管理芯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整体市场带来了可观的增量弹性。对公司而言,随着国产品牌话语权的不断加强,公司有望持续提升消费电子、笔电、动力领域锂电池管理芯片的市场份额。 AADMOLED驱动芯片:稳健成长,依托下游客户实现国产替代。近两年,AMOLED屏正逐渐成为手机主流屏幕方案,内资AMOLED面板厂亦在陆续进入量产阶段,但相关驱动芯片市场仍主要为韩系和台系厂商所主导,公司以内资手机品牌厂商和屏厂为目标客户,不断实现新技术、新产品导入,未来有望受益于国内相关市场的持续增长,实现销售和利润规模的不断扩大。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上调买入评级。公司各细分业务和产品线均处于成长轨道上,传统产品MCU稳健成长,锂电管理芯片、AMOLED驱动芯片以及WiFi芯片的突破正为公司带来可观的业绩增量弹性,预计公司2022-2024年分别实现净利润5.06、6.63和8.70亿,当前股价对应PE34.34、26.23和20.00倍,上调公司评级至买入。 风险提示:(1)MCU景气度下滑造成国产替代趋势放缓;(2)锂电管理芯片客户导入进度及订单量不及预期;(3)国内AMOLED产线良率爬升进度较慢导致显示驱动芯片起量进度滞后。
宇瞳光学 计算机行业 2022-03-29 18.98 34.43 148.59% 30.70 7.01%
20.31 7.01%
详细
事件: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2亿元,同比增长40.11%,实现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91.44%,扣非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增长101.30%。 下游高景气度++新增产能释放推动收入高增长,结构改善提升盈利能力。纵观2021年全年,在经历了全球新冠疫情的冲击后,安防的重要性得到了凸显,整体安防市场经历了较高质量的成长,公司前期投入项目的产能借助下游高景气度,得到了有效的释放,收入迎来了高质量成长,当然,四季度开始,安防景气度有所下滑,但随着5G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安防市场有望往超高清升级,并从传统的公共监控往泛安防层面进阶,整体安防市场仍具备进一步增长空间。 于此同时,公司不断通过产品结构优化提升整体盈利能力,包括高端、高像素(400万以上)镜头出货占比提升,以及附加值较低及自动化程度不高的生产环节的委外代工等,且成效较为显著,2021年,公司毛利率相较2020年提升4.72pct.。 加码车载镜头,静待前装市场突破。2021年,公司将车载镜头作为重点布局方向:设立全资子公司拟宇瞳汽车视觉,股权激励汽车视觉核心技术人员及宇瞳汽车视觉任职人员,提升车载镜头研发人员招聘力度等,上述一系列举措,虽然造成了短期销售费用率、研发费用率的增加,但显著加强了公司在车载镜头领域的竞争力,当前,公司已掌握车载镜头关键零部件非球面玻璃镜片的生产技术,通过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功切入后装市场,正积极加强与核心客户合作,往前装市场突破,公司目标2022-2024年,车载前装镜头销售额不低于300万元、3600万元和11000万元。汽车智能化趋势下,车载视觉市场将迎来较为明确的增量弹性,公司过去一年不断加码,增强自身卡位优势,车载镜头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成长的全新推动力。 家庭消费镜头业务正迎来物联网时代红利。当前,公司在家庭消费类镜头市场的拓展已取得一定成绩:在服务传统安防大客户海康萤石和大华乐橙的同时,已开发海雀、小米小蚁、360和TOLink等新客户,AIoT、智能家居时代中,镜头将作为智慧门铃、扫地机器人、智慧家电和智能家居等的不可或缺的数据采集入口,此类智能家居类的产品行业成长红利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安防市场景气度近两个季度的短期波动不改长期成长趋势,智能家居和汽车智能化趋势将为镜头行业带来新的成长推动力,未来,随着公司在家庭消费类和车载镜头布局的效益开始体现,以及定增项目产能的逐步释出,整体收入及业绩将稳步提升,预计公司2022-202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02、3.79和4.67亿,当前股价对应PE21.05、16.80和13.6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安防镜头需求成长及高清化趋势放缓;(2)竞争加剧导致公司盈利能力下滑;(3)家庭消费类及车载镜头市场开拓情况不及预期。
天通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3-24 11.67 16.95 129.99% 11.99 2.13%
12.22 4.71%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1年3月21日晚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85亿元,同比增长29.4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8.87%,其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2.92亿元,同比增长94.80%。 蓝宝石板块营收与利润维持全年双涨,Mini LED 带动行业持续成长。 在我们去年八月份对公司的半年报点评中,重点就提及了“蓝宝石板块是成长最明显的细分领域”,从全年维度来看,这一趋势仍在延续。 公司蓝宝石晶体材料2021年收入达到7.89亿,同比增长123.74%,创下公司历史营收新高,毛利率也同比增加6.07个百分点,可谓“营利双飞”。蓝宝石业务创下历史佳绩,与LED 行业市场大幅回暖有明确的相关性,下游LED 芯片厂商残酷的去库存周期暂告一段落,而MiniLED 细分领域快速的增长更是拉动了蓝宝石行业吞吐率继续提升。 截至目前为止,全球知名品牌厂商包括苹果、三星、乐金、联想、TCL、小米、华为等,纷纷发表了Mini LED 背光电视、显示器和平板电脑等应用新产品,让Mini LED 背光应用成功成为2021消费电子举步维艰的市场下鲜见的璀璨新光。很多研究机构将2021年视作Mini LED 背光技术正式步向商业化的元年,Mini LED 产品作为背光虽然在亮度、对比度、色域、外形厚度、使用寿命以及功耗等方面都有极佳优势,但成本居高不下,高分区产品良率较低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本质的基础其实都是规模化,因此Mini LED 所带动的行业爆发增长其实还未真正到来,未来数年仍有明确的增量空间。 这几年蓝宝石行业的格局在进一步向天通这类头部企业集中,奥瑞德的ST,蓝晶的下滑,俄罗斯MONO 受俄乌战争影响,这些曾经的竞争对手与天通相比已不在同一维度,天通的持续增长,在接下来稳步扩产的推动下,将继续保持。 磁性材料和压电晶体的持续扩产与投入,将进一步夯实天通粉体、晶体材料国内NO.1的行业地位。相较于蓝宝石,磁性材料和压电晶体在2021年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压电晶体基数较小,但1.18亿的营业收入增速接近200%,磁性材料虽然营收增速只有33.7%,但基数较高,同样创下公司上市以来营收新高。在这个月初发布的扩产计划和非公开发行预案中,公司已经明确了要继续大投入扩产的明确意愿。 受益于动力、储能、风电等新能源应用,磁性材料的下游市场空间与过去十年已截然不同;而压电晶体作为SAW 滤波器的基板材料,过去多年一直被海外供应商垄断,天通成功打破了这一供应格局,并且已经实现向日本等海外厂商的反向销售。很显然,公司在粉体、晶体材料两大领域的三大产品均已是国内龙头,接下来的扩产计划将是牢牢维系这一领跑位置的重要支撑。 装备制备2021表现稳健,CCZ 长晶炉若能如期落地,将是2022的最核心看点。专用装备制造一直都是公司业务营收的核心支撑,今年亦不例外。除了传统晶体生长设备以及相对应的切磨抛设备外,公司这两年持续推进的CCZ 长晶设备已经取得非常明确的突破与进展,从去年下半年至今仍在不断试验与优化。光伏行业发展至今的多次降本增效,均来自于细分领域技术的变革和改进,CCZ(连续直拉单晶)在拉晶的过程中连续加料,拉晶效率更高,综合电耗也相对较低,且具有电阻率均一的优势,利于电池片达到最优转换效率。公司在这一领域与保利协鑫有非常深入的合作,如果在今年能如期实现量产,将为下游客户甚至于整个行业带来明确的效能提升与革新,同时,也将为自身带来丰厚的回报。公司在光伏行业降本增效需求下成功实现CCZ 产业化量产的成长空间是明确的,而这也将是贯穿2022年公司最核心的投资看点。 盈利预测和评级:维持买入评级。2021年公司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长答卷,蓝宝石、磁材、压电晶体,包括装备制造都有不俗成长表现,其直观结果就是94.8%的扣非利润成长。这一数据真实地反应了公司已经进入各业务领域多点开花的加速成长期,我们看好公司在粉体、晶体材料领域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所带来的聚积式成长,同时也看好公司在CCZ 连续长晶设备等行业革命性创新领域的突破可能,预测公司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65、7.24、8.72亿,当前市值对应PE 20.87、16.29、13.5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LED 行业回暖趋势低于预期导致公司蓝宝石业务成长不及预期;2)疫情持续影响全球电子产品整体销售,公司磁性、蓝宝石、压电晶体等多种材料需求被遏制;3)公司CCZ 等光伏设备量产节奏或导入下游重要客户进度低于预期。
博敏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3-22 12.97 21.36 182.17% 13.37 3.08%
13.37 3.08%
详细
事件: 全资子公司深圳博敏收到小鹏汽车《定点开发通知书》,成为小鹏汽车 F30车型、E38车型相关零部件产品供应商,预计项目生命周期为 5年,预计项目交易金额为 2.5-3.0亿元人民币。 小鹏定点合作凸显竞争优势,新能源车布局不断夯实。近年来,公司依托 PCB 事业群专利产品“强弱电一体化特种电路板”,积极寻求为新能源车客户提供集设计、生产、电子装联及调试的一站式服务,寻求往新能源车功率控制模块专业 PCBA 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角色转型,致力于解决高密度智能印刷电路板和可靠性难题,业务涵盖商用车、乘用车的电池 PACK、BDU、PDU、OBC 和 VCU 等。 深圳博敏定位特殊电路板、金属基板、高频板、高多层厚板、双面超长板、强电流板和样板急件等特殊性能板块的生产,同时承接 PCBA贴装,下辖微芯事业部,因此,可以判断此次小鹏定点项目不会仅仅停留在 PCB 环节,而且这一定点项目的意义并非 2.5-3.0亿预期交易金额能够完全体现的:车企对上游零部件,尤其是三电系统等设计安全性的部件,认证及导入国产相当谨慎,验证难度高、导入周期长,为已实现突破的企业提供了天然的竞争壁垒,公司此次获得小鹏的定点开发合作,充分体现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优势,公司研发、技术和生产能力已获得小鹏认可,双方的合作将不断加深,进而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形成有效、持续的推动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公司与小鹏之间的合作有望形成良性示范效应,在新能源车行业行将爆发之际,公司过往布局的价值正逐渐得以体现,未来公司汽车电子收入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除了传统电路板与 PCBA 类产品外,公司独家的陶瓷衬板类产品也有很大的市场推广空间。高压 SiC 和 IGBT 类器件,在未来高性能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会越来越为普遍,而这类器件的正常工作温度都在两三百度以上,散热要求极高,陶瓷衬板是当下这些功率器件产品最好的承载。公司目前已经取得多家下游重磅客户的供应订单,而小鹏对公司的定点,无论从客户关系还是新产品导入等领域,都会对陶瓷衬板的未来推广起到很好的铺垫,成长可期。 一站式服务供应商雏形已现,解决方案业务持续进阶。近几年,公司不断通过内生和外延并举的方式,往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当前已形成“解决方案+PCB+元器件+电子联装”一站式供应的业务模式,尤其是 以君天恒讯、博思敏、艺感和微芯事业部为主构建的解决方案事业群,已迈入持续进阶的成长阶段,与 PCB 事业群之间的协同效应亦在不断加强,随着新能源车领域解决方案相关布局的不断落地和深化,公司双轮驱动的成长轨迹正不断清晰。 物联网时代或升级 PCB 产业逻辑,公司技术导向优势有望不断加强。 随着物联网时代的到来,PCB 下游市场将向多样化、碎片化发展,这将带动相关 PCB 市场的竞争将由标准化、大规模生产、成本优先转向利基型、定制化和技术至上,而博敏过去几年在 PCB 领域的布局始终以技术升级为导向,包括强弱电一体化特种电路板的开发、以及二阶、三阶 HDI 技术的突破,而这将是公司未来新增产能释放的核心助力。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维持买入评级。近年来,公司在 HDI 主业和车载、特种、军工 PCB 的相关领域都不断斩获新的客户订单,并且通过旗下多个子事业部将业务领域向后延伸至电控板、集成化预埋件 PCB、功率半导体基板等多个领域。解决方案事业群的发展已经进入加速期,未来有望形成多领域齐头并举的良好态势,很明显,产业链长度与纵深是博敏区别于其他传统 PCB 公司的重要看点,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业绩分别为 3.24亿、4.60亿和 5.83亿,当前股价对应PE 20.61、14.50和 11.4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江苏博敏产能稼动率成长不及预期; (2)国内汽车电子化率和车载 PCB 推进进度不及预期; (3)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
海洋王 机械行业 2022-03-21 12.79 15.59 182.43% 15.47 20.95%
15.47 20.95%
详细
产品质量强劲,深耕下游渠道开发,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是以专业开发、生产、销售专业照明设备为事业的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多年的销售渠道开发、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公司确定了四个创造价值板块“采购、生产、技术、销售”,并明确支撑四大创造价值板块目标实现的组织架构,以提升公司整体的服务质量,满足客户个性化产品与服务的需求。 公司在继续深挖工业照明领域潜力市场的同时,亦在不断加快向智能化、服务型企业战略转型升级,不断拓展专业照明领域的横向衍伸及纵向延伸,致力于客户提供专业化照明解决方案和一揽子系统照明服务,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不断深入推进,客户现场及工作需求亦不断升级变化,公司将工作环境照明产品与互联网有机结合,应用物联网装置与新技术赋能传统专业照明,充分发挥LED 产品+控制器+服务平台的组合优势,推动客户照明系统向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2020 年公司收购明之辉,主要目的在于明之辉具备多项建筑和工程设计资质,这为公司打通了整个照明施工工程产业链,并实现工业及专业照明的有效互补,在公司升级成为智能城市建设者这一角色中亦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未来全国智能城市的建设,照明产品与新型技术结合是必然趋势,特种照明产品会被赋予更高的要求。公司积极布局,打造智能照明工作系统,新光源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销售网络已形成,未来有望贡献新的增量弹性,形成营业收入的进一步增长。 传统照明行业潜力可观,产品升级进一步渗透下游市场。从下游传统行业的需求层面来看,特种照明主要应用在交通运输的探照和巡检,以及电力、石油、化工等重工业领域的防爆照明。去年疫情爆发后从六月开始有缓慢的恢复趋势,在年底开始爆发式增长。今年为国家基础建设全面复苏的关键一年,国家整体政策也在倾斜,预计在2021 年内,工业增长率依旧保持一个较为高的水平。随着LED 光源的不断发展,在特种照明行业中,由LED 替代传统光源的现象越来越普及。目前来看,LED 光源已逐步应用在城市景观照明、市政道路照明、汽车照明和工业照明灯,并进一步满足高速公路、隧道、地铁、机场、航运等对照明产品有更高要求的市场领域。 在工业、商业照明以及体育场馆等专业照明领域的门槛较高,未来市场和利润空间仍然较大,室内外智能照明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5G 网络加速建设将推动LED 多功能灯杆在智能城市中发挥重要的载体作用。 智能照明全布局,核心竞争力大幅加强。公司以工作照明灯具为联接管控对象,结合智能控制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全新研发的智能工作照明系统(即控制器产品),实现了对作业环境中工作照明灯具的照度调节、能效监测、故障告警、寿命预测、信息追溯等科学和系统的管理,降低企业能耗和维护成本,从而创建更加安全节能、高效舒适的工作环境。公司数字化、智能化、功能集成化照明系统在油田、网电、铁路等10 个行业广泛销售,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增长支柱。 盈利预测与评级:维持增持评级。公司内部管理的持续优化将带来盈利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是公司上市以来持续稳健成长的内在核心,亦将成为公司未来继续进步的重要依托,从行业层面看,十四五期间核心下游的资本支出将继续增长,特殊环境照明领域LED 灯具的渗透将持续演进,公司主营产品的市场需求具备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而“数字化、智能化、功能集成化照明”的创新业务模式,则为公司未来的成长积蓄更强的弹性,预计2021-2023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3.96、5.05 和6.69 亿,当前股价对应PE25.19、19.85 和14.93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1)新业务模式推广受阻;(2)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能力下滑;(3)因为国内经济下滑导致明之辉无法完成承诺业绩,以及公司与明之辉的协同效应不及预期;(4)新冠疫情反复导致国内宏观经济承压。
春秋电子 计算机行业 2022-02-25 11.61 21.65 147.15% 11.73 1.03%
11.73 1.0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业绩快报,2021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0.25亿元,同比增长12.37%,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23.66%,扣非归母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4.62%。 客户结构改善助力公司稳健成长,行业虽有诸多负面因素影响,但公司增速显然强于行业,龙头属性明确。过往一年,受全球缺芯以及供应链物料卡顿、疫情、限电造成物流通关缓滞等因素影响,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需求仍保持着旺热,不过很多供应链公司开始出现增量不增利的现象。其根因在于上游树脂、金属等原材料的涨价、供应链的长短料不齐,以及汇率的单边波动等等,这些变化均对供应链公司的管理与供应能力带来严峻考验,同为笔记本外观结构件板块的另外两家A 股上市公司的业绩预告当下也已经发布,无一不是大比例下滑。春秋依托自身优异的模具设计和制造能力、精益化的成本控制和内部管理,实现了业绩的稳健成长,这与公司过去两年客户结构改善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密不可分:戴尔、惠普等传统笔记本电脑龙头品牌客户的开拓,以及与华勤等国内ODM 厂的紧密合作,助力公司不断侵蚀和抢占台系、港系供应商的份额,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订单增量,进而实现新增产能的顺利释放,而这正是公司实现逆周期成长的关键所在。公司未来在笔记本电脑结构件领域的份额仍具备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成长动能依然充足。 新能源车轻量化趋势凸显镁合金优势,公司技术储备已获新能源车客户首肯。当前,由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制约,尽可能减轻电池以外部分重量成为有效提升新能源车续航里程的方案之一,因此,密度小、强度高、承受冲击载荷能力强的镁铝合金结构件优势得以凸显,与此同时,在智能座舱趋势推动下,大屏化、多屏化成为车载显示的主流路线,对相关结构件的重量、承重能力、稳定性等提出更高要求,目前,特斯拉model 3的中控屏便已经配备了镁铝合金后壳,未来,镁合金的应用场景更是有望延伸至转向零件、导管架、车顶支架、方向盘、座椅骨架、门框、门闩盖等,这意味着,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崛起以及传统车企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布局,有望助力车载镁铝合金市场的高速增长。春秋在探究镁合金在笔记本电脑外观件领域应用时,已成功突破“半固态射出成型”的技术壁垒,熟练掌握设备使用和配套技术,在技术层面已获得诸多新能源车品牌厂商的首肯,如能顺利获取 新能源车客户的相关订单,将打造成为公司业绩的第二成长极,打开成长天花板。 可转债募资扩增镁铝结构件产能,静待新能源车客户订单逐渐起量。 目前,车载镁铝结构件的供应商以台资为主,但镁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安全问题,当镁合金用量不断提升以及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时,新能源整机厂会倾向于寻求更多新增供应商,春秋在技术层面已能达到整机厂要求,后续需要配合意向客户进行产能扩增,公司于去年年底发布可转债预案,拟募资不超过5.7亿元用于“年产500万套汽车电子镁铝结构件项目”及补流,该项目有望于2022年顺利投产,随着新产线产能利用率的爬升,公司车载结构件收入及利润有望同步提升。 投资评级与建议:维持买入评级。春秋这个公司的特点是做行业的深度躬耕,在别家做不出成长,甚至放弃的成熟领域,硬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思路上的另辟蹊径,交出连续多年持续高增的优异答卷。而当下,公司秉承在镁合金笔记本外观件应用的多年工艺积累,与新能源汽车车身轻量化的刚性需求一拍即合,成长的天花板进一步被打开,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3.05亿、4.28亿和5.5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6.83、11.98和9.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笔记本行业供应链因芯片供给短缺或因疫情封禁卡顿出现供给受阻,继而影响整体出货量; (2)全球笔记本电脑行业复苏程度低于预期。 (3)美元继续单边贬值; (4)新能源车轻量化趋势推进进度放缓。
超频三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2-10 9.08 22.72 403.77% 10.74 18.28%
10.74 18.28%
详细
事件:公司于1月28日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亏损1.275-1.725亿,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33-1.81亿元。 公司同时公告,拟投入5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在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冶金材料加工区投资建设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生产基地,项目用地约800亩,建设年处理4.5万吨金属量废旧锂电池及电极材料生产线,年产6万吨前驱体、年产2万吨碳酸锂、年产2万吨正极材料生产线等。项目建设周期4年,分三期建设。 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9亿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建设年处理1.1万吨金属量废旧锂电池及电极材料生产线,年产1.5万吨前驱体、5,000吨碳酸锂及1万吨正极材料。 报告核心观点计提:减轻LLDED照明低附加值渠道端历史包袱,扩产:积极打造锂电正极材料规模化战略布局易见,预告的一个多亿的亏损中,大头是对2017和2018年收购的浙江炯达和中投光电计提的商誉减值准备,一共7900万元;信用减值约3600万元;这两项就达到了1.15亿左右,其他还受到期间费用同比4000万左右的增量影响。易见,坏账亏损与商誉减值主要来源于LED照明传统渠道方向,这一方向进阶成长空间有限,在未来超频三的发展里显然不是主体,将其负面影响在这一阶段清理计提,也是为了后续主业的正常成长能够顺利在报表端体现,不再受这些历史包袱拖累。 除了业绩预告,公司在蒙自投建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生产基地的扩产公告才是这次我们要讨论的重中之重,因为这次扩产一方面佐证了上市公司层面对锂电池正极材料这个发展方向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从成长体量上给予了可以与同行业其他优秀上市公司对比的参照。 圣比和:迈向锂电池正极关键材料的重要桥头堡圣比和是公司2018年收购,后逐渐完成控股的锂电关键材料公司,是国内最早进入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研究、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主营业务包含废旧电池资源再生利用、前驱体产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核心装备设计与制造。 在当下锂电池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供不应求的行业背景下,圣比和这种具备全流程闭环能力的公司将会非常具备竞争力,因为公司的上游源于废旧电池处理,而非传统锂矿,而且从前驱体到碳酸锂、正极材料等等产品都可以自主自制,基本不受上游矿材产品供给与价格波动影响。而下游电池厂商为了在缺货环境中争抢材料资源,基本都会提前预锁定产能,并且采购的预付比例都很高,因此圣比和的成长性非常确定。公司这次公告要大举投入扩增在锂电池正极材料相关领域的产能,简单估算即使仅一期项目达产后就有望新增20亿左右的销售规模,圣比和未来的成长路径与增量迭代非常清晰。 考虑到圣比和这种回收利用模式的优越性,以及接下来在锂电材料领域的持续布局和扩产空间,包括其技术路径的可复制性,我们判断超频三哪怕仅仅只看圣比和的成长空间,以行业内格林美、中伟、容百等公司的发展轨迹为参照,上市公司当下30多亿的市值显然被低估。 传统业务进阶:散热器件拓宽新兴应用领域;传统LLDED照明逐渐收缩聚焦至大功率应用,前路仍然广阔大有可为超频三的传统产品为PC散热器、LED照明及散热器件,依托成熟的散热技术和工业设计优势,公司将继续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重点开拓手机智能终端、AR/VR的新兴散热器件(微小化、高效传导),大型服务器与算力设施、5G基站等(工业类、高功率高热量),新能源汽车、大容量电池等(动力、储能等长循环、中高功率)的新兴散热类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公司成长边际。 公司2021年全年业绩预告亏损,依据公司的公告,年报计提了LED相关业务领域的杭州炯达和中投光电的商誉减值,以及针对坏账损失的信用减值,显然,公司已经充分认识到传统LED照明业务的瓶颈,未来逐渐收缩低附加值的普通LED照明渠道端业务,聚焦于能够充分发挥公司散热器件优势的大功率LED产品方向,降低亏损包袱,因势利导地充分发挥公司在散热工业设计与制造方面的优势,使自身摆脱LED工程与渠道类的低附加值竞争陷阱,提升盈利能力,重回成长主赛道。 盈利预测与评级: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通过年前的业绩预告和正极材料扩产公告,公司立足传统散热器件,逐渐收缩LED传统照明低附加值业务,深耕5G基站、智能终端、动力汽车、储能等新兴散热应用领域,并且以子公司圣比和为依托,将业务重点有节奏地切向锂电正极关键材料,逐渐实现对应领域的规模化战略布局的发展路径已经非常明晰。我们预估公司2021-2023年利润分别为-1.48、0.67、1.59亿元,当前市值对应估值分别为-24.80、54.54、23.11倍,予以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锂电正极材料扩产进度不及预期;(2)上下游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导致公司成长假设出现变化;(3)传统LED照明领域业务拖累超预期,导致局部业务亏损持续;(4)行业竞争加剧。
兴森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2-10 12.77 18.82 57.89% 12.90 1.02%
12.90 1.02%
详细
事件:公司拟在广州开发区建设FCBGA封装基板生产和研发基地,项目总投资金额预计约人民币60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0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预计2025年达产,产能为1,000万颗/月,满产产值为28亿元;二期预计2027年底达产,产能为1,000万颗/月,满产产值为28亿元;两期项目合计整体达产产能为2,000万颗/月,满产产值为56亿元。 核心观点:,攻坚高端工艺,AFCBGA类产品将成为公司进阶AAFBF载板的重要桥头堡。 公司此次计划投资的载板产品主要用于FlipChipBallGridArray(FCBGA,倒装芯片球栅阵列)封装方式。这种基板的优势在于大幅提升提升电、热特性,而且随着芯片电路的超高集成化,要求基板层数增加,层间细微整合,同时还要求具备能够实现系列薄型化的薄型基板生产能力,通常用于焊点超过1000以上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封装。 FCBGA类产品的投入,将与公司现有的产品在材料工艺路径、应用场景等方面产生明确的的互补效应:(1)公司现有的产品主要用于存储、摄像、指纹识别等芯片的封装,FCBGA的主要用途包括网络通讯、服务器(ServerMPU)、个人电脑(CPU/GPU)、超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AI处理器、自动驾驶、游戏机、显卡、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下游应用空间与构架等级明显提升;(2)公司现有产品主要是基于BT材质,而FCBGA载板则有不少类型应用是依托于ABF材料工艺的产品。 兴森自2014年开始便量产IC载板,而后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及团队招募培养,产品层数已从最初的2层板,提升至3/4/6/7/8层,制程工艺亦从Tenting制程进阶至MSAP、ETS等,线路进度从30um/30um的线宽/线距微缩至13um/13um(量产)和8um/10um(研发),技术水平和量产能力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易见,公司此次投资FCBGA载板是依托现有的集成电路封装载板的研发和生产经验,跨入该领域最高端的环节,属于技术工艺能力的再进阶。而且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与诸多国内、国外的整合器件供应商(IDM),芯片设计公司(Fabless),封装测试专业代工厂(OSAT)等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与设备、材料供应商建立稳定的供给关系,相信公司能顺利突破FCBGA载板工艺并实现量产。 日韩台主导端高端IICC载板市场,市场供给持续紧俏。最近几年,随着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增长,IC载板市场的成长亦相当高速,2020年全球IC载板总销售额达到100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其中,FCBGA载板是占比最高的细分产品,约占一半市场份额,而且随着5G、人工智能、数字中心、HPC和智能驾驶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崛起,叠加晶圆制程发展带来的载板高集成、大尺寸、多层数等诉求,FCBGA载板更是成为需求增速最快的产品之一,2019-2024年间预计将达到11.8%的年复合增速。 FCBGA封装基板作为集成电路封装基板行业中技术含量最高,难度最大的细分领域,目前处于被海外厂商垄断的市场局面。全球主要供应商包括日本、台湾、韩国和欧洲的几家企业。包括日本的Ibiden、Shinko、Kyocera,韩国的SEMCO、Simmteck、Daeduck,以及台湾的UMTC、Nanya、Kinsus和ASEM,欧洲的AT&S等,国内本土厂商在FCBGA封装基板领域还处于刚刚开始规划和投入,几乎是处于“空白”的状况。 随着大数据、5G、AI、智能驾驶等领域的需求激增,从而带动大尺寸的FCBGA封装基板长期都处于产能紧缺的状态,市场需求的预测持续不断地提高。另外,随着晶圆制程的发展,高端芯片集成度更高,造成需要的FCBGA封装基板尺寸变大,层数增加,相同数量的芯片需要的封装基板产能急剧增加。在刚过去的2020~2021年“芯片荒”的产业链危机中,FCBGA的缺货也非常严重,不仅价格大幅上行,而且部分上游供应商多次出现短期的断货状况,尤其是在载板基础薄弱的我国内地,供不应求的的行业趋势倍加严峻,目前国内很多芯片厂IC载板的订单都排到2024年以上,这些窘迫的现状都大力推升了国内下游芯片与封装厂商扶持FCBGA封装基板国产化的热情。 全球芯片封装产能东移,IICC载板亟待国产替代。随着全球半导体制造商和封测代工企业近年来相继将封装产能转移至中国,与此同时本土芯片设计和制造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能力不断提升,中国本土IC载板需求的增速更是高于全球,在此背景下,内资IC载板企业进行相关技术突破及产能扩增显得必然且正确,但由于高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中国大部分PCB企业当前仍不具备涉足IC载板的条件和能力,发展至今,具备一定量产规模能力的仅有深南电路、兴森科技和珠海越亚三家,且整体的市场占有率不足5%,旺盛的市场需求和稀少的本土配套供给之间的巨大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从这一层面看,兴森此次投资项目的落地,将打破FCBGA载板外资垄断的局面,填补国内空白,解决芯片国产化进程中的又一个卡脖子技术。 产能进一步扩增,半导体业务规模效应不断显现。公司此次投资建设产能为2000万颗/月(其中一期项目1000万颗/月),规划满产产值约为56亿元,分两期建设,分别将于2025年和2027年达产。公司当前在广州生产基地具备2万平米/月的存储类BT载板产能,与大基金合作的载板项目(广州兴科)第一期建设亦于2021年年底完成厂房建设,开始产线安装调试,规划产能4.5万平米/月,初步测算,即使不考虑二期产能建设,至2025年,公司IC载板业务的年产值有望接近50亿元,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公司半导体业务(IC载板+半导体测试板)的收入及利润占比有望逐步提升至60%以上,整体规模效应将不断显现,高新技术科技企业属性将进一步强化。 盈利预测和评级:维持买入评级。2020--2021对于PCB行业而言是承压的一年,上游各项原材料的价格不断上行,令多数PCB企业尤其是硬板厂压力极大,但兴森科技依托自身快板与小批量的特殊行业属性得以顺利将压力向下游传导,实现逆势成长。IC载板、测试板等半导体方向通过多年的艰辛布局与耕耘,规模效应已经初见雏形,显然公司已经开始进入高附加值成长兑现期,依据我们的研究模型,预计2021-2023年的净利润分别为6.11亿、7.35亿和8.84亿,当前股价对应PE30.70、25.51和21.20倍,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半导体封装产业项目建设进度及IC载板扩产进度不及预期;(2)PCB产能扩充不及预期;(3)下游供应链本土化IC载板替代推进进度低于预期。
春秋电子 计算机行业 2022-01-31 12.18 21.65 147.15% 12.97 6.49%
12.97 6.49%
详细
轻量化有助于推升新能源车续航里程,镁合金优势凸显。汽车电动化后,提升续航里程始终是无法绕开的难题,掣肘着新能源车的渗透速率:由于当前电池能力密度的制约,电动车提升续航里程的主要方式是增加电池数量,但这会增加整车重量,反过来对续航里程造成负面影响,这也意味着,要有效提升续航里程,需要尽可能减轻电池以外部分的重量,这使得镁铝结构件的优势得以凸显:镁合金是镁为基础,与其他技术元素组合而成的产物,具备密度小(1.8g/cm^3)、强度高、承受冲击载荷能力强、耐腐蚀等特点,目前最为常见的为镁铝合金。 新能源车轻量化趋势下,国内造车新势力的崛起以及传统车企产业转型情况中,镁合金的单车用量有望迎来高速增长阶段:据根据《中国汽车安全发展报告(2017)》的数据,北美地区每辆汽车的镁合金用量平均为3.5kg,欧洲先进水平则能达到14kg,而国产汽车每辆车的用量仅为1.5kg。 车载显示屏结构件先行,后续可开拓应用场景丰富,单车价值量提升空间可观。智能化座舱趋势推动下,大屏化、多屏化成为车载显示的主流演进路线,而且车载显示屏正从嵌入模式转变成外挂模式,在此类趋势的推动下,相关结构件被要求具备更佳的承重能力、稳定性及美观度,而上一段中提及的镁合金的优势,叠加使用半固态射出成型工艺制备的结构件的较佳的外观,使得车载显示屏结构件成为镁合金首选的应用场景,特斯拉model 3的中控屏便配备了镁铝合金后壳。 当然,镁合金的应用不会局限于此,汽车转向零件、导管架、车顶支架、方向盘、座椅骨架、门框、门闩盖等均是能充分发挥镁合金优点的场景,如上述场景均得以被开拓,未来新能源车中,单车镁合金结构件的价值量将相当可观。 镁合金结构件制备工艺积累深厚,已获新能源车整机厂客户首肯。目前,车载镁合金结构件的供应商以台资为主,但随着镁合金用量的提升以及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考虑到镁在生产过程中所涉及的安全性考量,新能源整机厂更倾向于寻求新增供应商,而春秋电子在探究镁合金在笔记本电脑外观件领域使用时,成功突破“半固态射出成型”技术壁垒,且经过多年磨炼已熟练掌握设备使用和配套技术,况且,从笔记本电脑结构件切入汽车电子结构件,一定程度上而言属于技术“降维竞争”,因此得到了很多新能源汽车品牌厂商的首肯,而且半固态射出成型工艺涉及的核心设备当前以日企供应为主,设备的供需情况较为紧张,春秋是当前内资结构件厂商中设备获取、产能扩增最为顺利的企业之一,这意味着公司几乎已成为国内新能源整车厂不二的选择,相信在新增产能释放后,春秋有望顺利获取新能源车客户的相关订单,进而打造公司业绩成长的第二推动力。 笔电行业基数虽成长有限,客户结构改善侵蚀台系供应商份额。疫情后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回荡,使得很多投资者盲目认为春秋电子的成长受阻,但细究之下便会发现,依靠优异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精益化的成本控制和内部管理,公司过去两年在客户结构改善方面已获得了较好的成果,当然,不管是戴尔、惠普等新客户的开拓,亦或是与华勤等国内ODM 厂的紧密合作,归根结底其实都是对台系港系供应商份额的不断侵蚀和替代,这一点其实相当难能可贵,当然客户结构的改善为公司带来了持续稳定的订单增量,从而为新增产能的顺利释放、以及公司逆周期的成长奠定基础。 投资评级与建议:维持买入评级。春秋这个公司的特点是做行业的深度躬耕,在别家做不出成长,甚至放弃的成熟领域,硬是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思路上的另辟蹊径,交出连续多年持续高增的优异答卷。而当下,公司秉承在镁合金笔记本外观件应用的多年工艺积累,与新能源汽车车身轻量化的刚性需求一拍即合,成长的天花板进一步被打开,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3.24亿、4.28亿和5.5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7.31、13.13和10.1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笔记本行业供应链因芯片供给短缺或因疫情封禁卡顿出现供给受阻,继而影响整体出货量; (2)全球笔记本电脑行业复苏程度低于预期。 (3)美元继续单边贬值; (4)新能源车轻量化趋势推进进度放缓。
康强电子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1-28 13.00 26.29 136.63% 14.23 9.46%
14.29 9.92%
详细
事件:公司于1月25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2亿元,同比增长99.02%-127.45%,2021年全年扣非后的净利润为1.6~1.85亿元,同比增长111.50%-144.54%。 归母利润成长超市场预期,公司的高质量持续成长仍将延续。如以业绩预告中枢1.88亿左右来看,公司Q4实现了6400万利润,这个数据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均有成长,如果把2021年公司1季度到4季度的数据摊开来对比,分别是:2270万、4830万、5330万、6400万。 这个数据是合乎我们之前多个报告的预测的,实现了同比持续高增,环比逐季加强!先前有一些对公司与产业并不了解的投资者对康强有一些狭隘且错误的判断,他们认为康强的成长只是简单的封装引线框架供不应求的涨价逻辑,随着芯片缺货的缓解,芯片封测材料不再紧张,康强的业绩增长只是Q2~Q3的周期性昙花一现。但是我们一直强调:在涨价影响最大的上半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84%的增长中,扣除原材料价格上行,真正因为涨价所带来的增益不到15%,公司真正的成长驱动力是在如此背景下,优质IDM类客户占比的提升、高利润产品与结构的顺利调整,以及高阶的蚀刻框架产品的快速放量。 Q4封装框架行业的超级紧缺现象已经过去,渠道不再像上半年那样一货难求,标准件产品通路价格也有所回落,但是康强在这个背景下依然实现了环比继续成长,这意味着公司确确实实在先前的旺季中很好地调整了下游客户与产品供给结构,同时高阶的蚀刻框架产品在持续增加产能与销售贡献,这是非常健康的运营与成长模式,相信在2022年这样稳健的增长还将延续。 第一大股东银亿重整问题终告落地。依据。 ST银亿在2021年11-12月的多个公告,首先,截至11月11日,梓禾瑾芯已经完成32.15亿的出资实缴,重整投资款全部到位。其次,11月25日,银亿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已经完成了彻底的换届,6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全部来自于重整投资人。在12月14日的第八届董事会后,全体董事一致选举叶骥先生担任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根据《重整投资协议》约定,银亿已及时启动《重整计划》中资本公积金转增股票事项,并且对大部分债权人都已经完成现金清偿。以上行为意味着过去与康强管理层不睦的第一大股东银亿的实际控制人已经从熊氏家族变为梓禾瑾芯,而从梓禾瑾芯的股权结构来看,其与康强管理层的关系显然会比熊氏家族要融洽得多。过去不少投资者比较介怀康强无实控人,也比较在意第一大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纠葛,银亿重整落地后,康强的股东关系会有明确的改善,未来管理层一些关键事宜的推进与展开也不再会有包袱。 蚀刻框架的份额提升依然是公司成长的重要依托。过去的多篇报告我们一直强调公司在蚀刻框架领域的突破与快速成长,而且通过去年的景气荣景,公司实现了高端蚀刻框架向下游客户的快速导入和份额提升,完成了过去可能需要两三年才能完成的市场切入。而贸易战与2021年上半年供货紧张时台系和日系厂商的突然断供可能,则使国内的下游品牌与芯片、封装厂商都开始重视国产化替代的培养重要性。 蚀刻框架全球需求量很大,但供给只有全球前六的少数企业掌握,康强是这一领域国内本土化替代的重要突破口,因此未来蚀刻框架也是公司最为重要的扩张方向。我们看好康强电子未来在蚀刻框架方向上的扩产进度,以及在国内封装供应链里的份额成长。蚀刻框架由于技术门槛壁垒较高,利润率大幅高于传统的冲压类框架,其所带来的利润增量也会倍数于传统产品,蚀刻框架的持续成长,将是康强电子未来数年最重要的看点与依托。 盈利预测和评级: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康强电子是国内封装引线框架行业龙头,行事风格踏实稳健,在2020年前后完成蚀刻框架的突破后,最近两三年都将进入非常明确的快速成长期。 公司Q4的逆预期成长已经明确佐证了公司的成长源并非行业周期性的涨价,看好公司在国内头部芯片与封装类企业中的国产化替代空间,而且在当下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应用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由于功率器件类芯片产品主要的物理封装依托都是使用引线封装框架,因此引线框架的下游应用量的成长基数与过往单一依赖家电等产品的时代已经完全不同,这一点的理解其实非常重要,但很多投资者并没有认知到这一点,这也为公司带来非常明确的预期差。 我们预估公司2021-2023年利润分别为1.91亿、2.78亿、3.84亿,近期因为市场的不理性调整,公司估值已经调整至对应2022年不足20倍,安全边际明显,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受美国QE影响,上游金属材料涨幅超出预期;2)公司蚀刻引线框架达产进度低于预期;3)因封装行业出现特殊变故(如贸易战、技术变更等不可抗力)导致封装引线框架用量大幅波动
珠海冠宇 2021-12-31 46.78 70.39 469.04% 53.37 14.09%
53.37 14.09%
详细
深耕锂电二十余年,全球消费锂电龙头。公司成立于 2007年,凭借其 25年的锂离子电池技术沉淀、产业经验和客户基础,已处于全球消费锂电池行业的领先地位。珠海冠宇的主营产品为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产品,其中包括电芯及 PACK,下游应用涵盖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消费类无人机等。根据 2020年全球软包消费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排名,公司排名全球第四,是唯一挤入前五的中国厂商。从下游应用领域的出货量份额来看,公司的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二,智能手机锂离子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五。随着国产替代加速以及智能设备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将驱动公司消费锂离子电池板块业绩快速增长。 电芯+电池 PACK 全产业链覆盖,市场份额持续提升。电芯作为锂离子电池最关键、价值含量最高的零部件,其制造工艺复杂,进入门槛颇高;而电池 PACK 相对来说工艺简单,附加值较低。但是珠海冠宇由电芯向下游电池 PACK 延伸,难度显然低于 PACK 厂向上游电芯延升。通过全产业链整合,公司既可以保障产品品质、提升良率、降本增效,又能为终端客户提供一体化完善的服务,增强客户粘性。未来公司将持续完善电芯+PACK 的全产业链布局,同时加强自动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 巩固传统消费电子市场份额,新兴市场遍地开花。锂离子电池市场按下游应用可划分为消费电子、动力领域和储能领域,目前消费类电池和动力电池占主要份额,分别为 31%和 48%。即使传统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笔电出货趋缓,但 5G 普及、智能设备的技术更新迭代,相关的应用场景逐渐打开,为消费锂电产业带来了诸多机会。据 GGII 预测,全球消费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到 2023年约为 95GWh,2018-23年复合增速约为 7%。珠海冠宇作为消费锂电池龙头企业,无疑是新兴终端设备厂商的供应商首选之一。公司目前已与大疆、BOSE、Facebook 等品牌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未来将重点布局智能穿戴、无人机等高速成长领域。 切入动力电池供应链,开启下一个增量空间。全球低碳节能的大背景下,受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度的驱动,动力锂离子电池进入快速增长通道。 特别是我国加大力度推进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发展,国产锂电品牌已在国际市场上抢占先机。据 GGII 统计,2020年我国动力锂离子电池出货量约 84.5GWh,占全球动力锂离子电池出货量的 53%,同比 2019年增长 19%, 2015-2020的年复合增速为 38%。公司积极研发动力锂离子电池,目前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动摩托车、汽车启停系统,已与豪爵、康明斯、中华汽车达成合作关系,动力类锂离子电池为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预计将在五年以内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与评级: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珠海冠宇是我们非常看好的锂电池企业,在电芯能力上,它在国内仅次于 ATL,比起国内其他做 pack封装起家的电池厂商,其技术积淀与竞争力更有保障。在横向渠道领域,它在大尺寸的笔记本与 pad 类产品领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份额和市场认可,并且已经快速地在向手机、可穿戴、动力、储能等方向展开切入与布局,应用领域的可复制性与扩展赋于公司充足的成长空间。而在纵向领域,公司上市前后已经在 pack 封装等领域展开布局,未来既会继续维持与后端重要 pack 厂的合作,也会在部分领域实现自身 cell + pack 的一体化切入。结合当下市场对于充电性能(快速充电)、新能源所带动的动力与储能等全新需求增量,公司未来的成长是多维度、多方向、复合体量的,再叠加以电池行业本身的安规护城河,接下来几年都将是持续成长的良好年景,我们预估公司 2021-2023年利润将有望达到 10.72、14.92、19.4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估值分别为 48.35、34.74、26.64倍,予以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全球经济下滑,进而导致下游消费电子出货量不及预期; (2)新建产线投产不及预期,新产品开发不及预期; (3)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风险。
春秋电子 计算机行业 2021-12-13 13.10 21.65 147.15% 13.68 4.43%
15.20 16.03%
详细
事件: 公司拟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不超过 5.7亿元,用于“年产 500万套汽车电子镁铝结构件项目”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一体两翼”业务格局形成,选址合肥强化客户需求响应能力。 此次可转债建设项目完成后, 汽车电子结构件将与笔记本电脑结构件、通讯电子模组协同,形成“一体两翼”业务布局。在新能源车中,为了提升整体的续航里程,轻量化是极为重要的趋势之一,而大屏化、多屏化的趋势,则要求相关的结构件具备更佳的承重能力及稳定性,综合而言,新能源车电子架构件材料需同时满足密度低、强度高和散热好等特点,这使得镁铝合金在新能源车领域有其用武之地。 公司在结构件领域深耕多年,已具备丰富的镁铝制程工艺积累, “半固态射出成型”技术方面亦已熟练掌握设备使用与配套技术,况且,从笔记本电脑结构件切入汽车电子结构件,一定程度上而言属于技术“降维竞争”,公司有望在汽车电子领域有所作为,从而形成业绩成长的第二推动力。 近年来,合肥将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已集聚蔚来、江淮、大众汽车(安徽)、安凯、长安、奇瑞(巢湖)等新能源汽车企业 120余家, 公司可转债项目选址合肥,有望形成较强的客户需求响应及本地配套能力。 公司参股子公司恒精金属材料的核心客户布雷博为特斯拉、奔驰、宝马等全球知名车企的制动系统供应商,与此同时,公司原有电子 ODM 客户正积极与各大汽车厂商展开合作,这意味着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具备一定的客户基础,未来有望得到进一步强化。 下游高景气度延续夯实营收增长,原材涨价对盈利能力影响边际改善。 正如我们过往报告中一直强调的,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仍在延续高景气度情况, Strategy Analytics 统计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同比增长 8%,但即便如此,全球笔记本电脑制造端亦受到了芯片及部分零部件短缺的负面影响,受此波及,公司三季度单季度收入同比及环比均小幅下滑,而这亦影响到了公司的整体产线稼动率,对盈利能力的恢复有所压制,值得庆幸的是,上游金属原材料涨价的负面影响正逐渐消散,第三季度,公司毛利率恢复至 16.55%,环比提升 2.3pct.,后续,随着金属原材料价格企稳,以及缺芯缺料状况缓解下公司产线稼动率回升,盈利能力有望持续修复至正常水准。客户结构改善,产能稳步扩增,奠定持续成长基调。 公司原有笔记本电脑客户主要为联想,当下,核心大客户全球市占率稳中有升,公司订单量亦稳定上行;于此同时,公司拓展了戴尔等全球前五的笔记本电脑品牌厂商,后续该客户的订单量有望快速爬升;此外,国内华为、小米等智能手机品牌在切入笔记本电脑领域之后,国内市场份额的提升速度相当可观:今年二季度,华为笔记本电脑出货 15.5万台,国内市场占比率仅次于联想, 国产品牌厂商不断抢占海外品牌商在国内的市场份额, 明确带动了上游供应链对台系竞争对手的蚕食, 公司已与华勤旗下子公司—上海摩勤—共同出资设立的结构件公司—南昌春秋,已跻身笔记本电脑国产替代队伍的一员, 是此轮国产替代的明确受益者。整体而言,客户结构的优化,为公司带来了持续稳定的订单增量,从而为新增产能的顺利释放奠定基础,南昌春秋募投项目及庐江三期项目建设正稳步推进中,后续将成为公司持续成长的利润贡献点。 董事长及高管增持彰显信心,增强管理团队凝聚力。 10月 19日,公司公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薛革文先生及部分核心管理团队增持公司股份计划,拟增持总额不低于 4000万元且不超过 8000万元,截止 11月 19日,增持人按照约定份额成立契约型私募基金——鑫绰鑫融 7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作为增持主体,且累计增持公司股份238.2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0.54%),增持金额合计 2865.15万元。 此次董事长及核心高管的一致增持,体现了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及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亦能较好的增强核心管理团队的凝聚力,为公司成长铺设良好的环境。 投资评级与建议: 维持买入评级。 上半年,原材料涨价及汇兑损失对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小幅影响, 三季度已迎来明确的边际改善,在国内品牌带动下,诸如华勤、闻泰等 ODM 公司对台系供应链的持续侵蚀,以及公司自身在传统品牌中份额占比的持续提升空间,有望支撑公司持续稳定的成长,往车载、消费等新兴领域的延拓则将助力公司打开长期成长的天花板,预计公司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3.60亿、4.47亿和 5.55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6.00、 12.86和 10.3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笔记本行业供应链因芯片供给短缺或因疫情封禁卡顿出现供给受阻,继而影响整体出货量; (2)全球笔记本电脑行业复苏程度低于预期。 (3)美元继续单边贬值。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2-08 21.30 31.49 125.41% 25.40 19.25%
25.40 19.25%
详细
事件:今天,公司与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深圳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双方奠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公告指出: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在玻璃加工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产业规模优势,凯盛科技集团在光伏新材料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优势,促进双方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技术、材料、设备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加快公司光伏玻璃项目的资源选建、窑炉建设、技术加工的全产业链布局落地。 战略合作是公司光伏既定战略的重要布局。中建材凯盛科技集团在国内高端光伏玻璃工程和装备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设计或总承包建设了数百条高端浮法玻璃和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在国内高端玻璃工程市场占有率、中国出口高端玻璃工程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蓝思与凯盛科技集团的战略合作,对于公司在光伏组件超薄玻璃领域的切入是非常重要的保障:首先,由具备丰富经验的凯盛帮助蓝思建设光伏超薄玻璃窑炉产线,这本身就很好地规避了蓝思自身在前道窑炉领域的建设风险,令蓝思能在前道建设与设计方向少走很多弯路。凯盛在光伏玻璃等相关领域的专利与技术能与蓝思共享,也将令蓝思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顺利避开竞争对手的专利陷阱与阻碍,聚焦工艺技术与生产制造。 第二,蓝思主攻2.0mm以下规格的光伏超薄玻璃,中建材是国内迄今为止唯一建成1.6mm规格光伏玻璃窑炉产线,并且具备批量供应能力的公司。与中建材凯盛的合作,能使蓝思在超薄光伏玻璃领域的起步不输任何其他传统玻璃的制造厂商,而且还有后发优势。在先前蓝思发布公告成立子公司湖南蓝思新能源有限公司时,有部分投资者认为蓝思进入光伏玻璃的市场时间太晚,这种观点显然对公司的目标市场缺乏理解。在我们先前的深度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蓝思未来要切入的1.6mm或1.2mm规格的超薄光伏玻璃主要是针对双玻或双玻双面方案,目前国内参与者寥寥,但却是未来非常重要的高效能光伏电池的进阶方向,替代单玻方案的成长空间明确。 第三,窑炉从建设到批量达产需要接近一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个区间里由凯盛集团来为蓝思供应光伏玻璃原片等材料,且享受优先供应以及最优惠价格,同时还能有专业技术培训和专业人才支持,能够充分保障蓝思在前道窑炉产业链布局还未完善的前提下,得以先行获得行业最佳的前道竞争优势,继而发挥出公司在后段领域的强大工艺与技术底蕴,为下游组件厂商交付出性能与价格都有充分优势的超薄玻璃产品。 第四,合作协议明确指出:与凯盛集团的合作,将贯穿资源选建(石英、纯碱等矿藏购买)、窑炉建设、技术加工等全产业链布局。在凯盛集团的支持下,在全产业链打通的前提下,蓝思消费电子领域的技术迭代与消化能力将有望全面复制到光伏超薄玻璃领域,公司在超薄、超轻、高透、高硬度等微观技术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成本优势是传统玻璃厂商所不能比拟的。公司有望成为超薄光伏玻璃在双玻领域非常重要的迭代推动力,而并非只是一个普通参与方,这也是我们看好蓝思在这一领域成长的关键要素。 与中建材的战略合作,还将成为公司其他材料前道领域的重要保障或伏笔。理论而言,窑炉建设如果铺开,公司在前道玻璃等材料领域被其他供应商卡脖子的可能性也将大幅缩小。工艺上窑炉后端无论做压延法还是浮法,只是实际制程的选择,未来如公司的高端轻薄电子化大尺寸汽车应用玻璃(如侧窗、档风、天幕等)规模逐渐上量,早晚会有面对此类状况的可能性,因而这一合作为后续若干年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果链明年将是明确大年,公司本业高增成长假设被进一步夯实。依据台媒digitimes今日报道,韩国零组件业界传出消息,指出相较2021年,苹果决定将2022年上半的iPhone出货量调升30%,设为1.7亿支,相较2021年的1.3亿支高出30%,并且已向主要零组件供应商通报此决定,全年出货量将挑战3亿支目标。蓝思作为果链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核心供应商将充分享受这一规模成长的红利,而且明年除了传统业务增量外,完全替代可成手机中框业务的蓝思精密泰州在金属侧的贡献也可圈可点:通过行业调研,我们看到蓝思精密泰州在苹果铝合金中框中的份额有望从今年的20%左右,进一步成长至30%(60%左右富士康,其余捷普绿点)。蓝思精密泰州在iphone13与14手机金属中框交付规格数量的持续成长,以及明年上半年新款廉价机型金属中框独供的占比,是这一结论的重要支撑,蓝思精密泰州金属业务明年的成长将成为增量又增利的重要看点。 盈利预测与评级:维持买入评级。显然,本次战略合作公告是公司前序光伏战略的重要兑现与落地,光伏超薄玻璃将与先前布局的新能源汽车组件与玻璃相关产品,在资源、生产和技术上形成高效协同,成为公司未来十年在消费电子之外的两大新兴赛道。蓝思先于行业以及竞争对手,利用自身工艺创新、技术储备的积累,以及对玻璃这一材料产品应用独特的理解与沉淀,切实打开了自身的消费电子天花板,抓住了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机遇。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将分别实现55.62、81.33、106.62亿利润,当前估值对应PE为18.79、12.85、9.80倍,在这次中建材凯盛的战略成功达成后,我们判断接下来在光伏超薄玻璃等新兴领域蓝思将会持续快速推进,后续的订单落地规模与量级非常值得期待,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因疫情全球蔓延或全球宏观经济下滑导致消费者购机能力减弱,大客户新机销售情况不及预期;(2)安卓系机型2021-2022年复苏成长不及预期;(3)竞争对手恶性降价导致行业利润率下滑。(4)公司新能源领域车载或光伏玻璃推进进度不及预期。
蓝思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2-08 21.30 31.49 125.41% 25.40 19.25%
25.40 19.25%
详细
事件:今天,公司与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深圳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双方奠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公告指出: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在玻璃加工领域的先进技术和产业规模优势,凯盛科技集团在光伏新材料等领域的先进技术优势,促进双方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的技术、材料、设备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加快公司光伏玻璃项目的资源选建、窑炉建设、技术加工的全产业链布局落地。 战略合作是公司光伏既定战略的重要布局。中建材凯盛科技集团在国内高端光伏玻璃工程和装备领域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设计或总承包建设了数百条高端浮法玻璃和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在国内高端玻璃工程市场占有率、中国出口高端玻璃工程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 蓝思与凯盛科技集团的战略合作,对于公司在光伏组件超薄玻璃领域的切入是非常重要的保障: 首先,由具备丰富经验的凯盛帮助蓝思建设光伏超薄玻璃窑炉产线,这本身就很好地规避了蓝思自身在前道窑炉领域的建设风险,令蓝思能在前道建设与设计方向少走很多弯路。凯盛在光伏玻璃等相关领域的专利与技术能与蓝思共享,也将令蓝思在未来的发展中能够顺利避开竞争对手的专利陷阱与阻碍,聚焦工艺技术与生产制造。 第二,蓝思主攻2.0mm以下规格的光伏超薄玻璃,中建材是国内迄今为止唯一建成1.6mm规格光伏玻璃窑炉产线,并且具备批量供应能力的公司。与中建材凯盛的合作,能使蓝思在超薄光伏玻璃领域的起步不输任何其他传统玻璃的制造厂商,而且还有后发优势。在先前蓝思发布公告成立子公司湖南蓝思新能源有限公司时,有部分投资者认为蓝思进入光伏玻璃的市场时间太晚,这种观点显然对公司的目标市场缺乏理解。在我们先前的深度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蓝思未来要切入的1.6mm或1.2mm规格的超薄光伏玻璃主要是针对双玻或双玻双面方案,目前国内参与者寥寥,但却是未来非常重要的高效能光伏电池的进阶方向,替代单玻方案的成长空间明确。 第三,窑炉从建设到批量达产需要接近一年左右的时间,在这个区间里由凯盛集团来为蓝思供应光伏玻璃原片等材料,且享受优先供应以及最优惠价格,同时还能有专业技术培训和专业人才支持,能够充分保障蓝思在前道窑炉产业链布局还未完善的前提下,得以先行获得行业最佳的前道竞争优势,继而发挥出公司在后段领域的强大工艺与技术底蕴,为下游组件厂商交付出性能与价格都有充分优势的超薄玻璃产品。 第四,合作协议明确指出:与凯盛集团的合作,将贯穿资源选建(石英、纯碱等矿藏购买)、窑炉建设、技术加工等全产业链布局。在凯盛集团的支持下,在全产业链打通的前提下,蓝思消费电子领域的技术迭代与消化能力将有望全面复制到光伏超薄玻璃领域,公司在超薄、超轻、高透、高硬度等微观技术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成本优势是传统玻璃厂商所不能比拟的。公司有望成为超薄光伏玻璃在双玻领域非常重要的迭代推动力,而并非只是一个普通参与方,这也是我们看好蓝思在这一领域成长的关键要素。 与中建材的战略合作,还将成为公司其他材料前道领域的重要保障或伏笔。理论而言,窑炉建设如果铺开,公司在前道玻璃等材料领域被其他供应商卡脖子的可能性也将大幅缩小。工艺上窑炉后端无论做压延法还是浮法,只是实际制程的选择,未来如公司的高端轻薄电子化大尺寸汽车应用玻璃(如侧窗、档风、天幕等)规模逐渐上量,早晚会有面对此类状况的可能性,因而这一合作为后续若干年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果链明年将是明确大年,公司本业高增成长假设被进一步夯实。依据台媒digitimes 今日报道,韩国零组件业界传出消息,指出相较2021 年,苹果决定将2022 年上半的iPhone 出货量调升30%,设为1.7 亿支,相较2021 年的1.3 亿支高出30%,并且已向主要零组件供应商通报此决定,全年出货量将挑战3 亿支目标。蓝思作为果链玻璃、金属、蓝宝石、陶瓷核心供应商将充分享受这一规模成长的红利,而且明年除了传统业务增量外,完全替代可成手机中框业务的蓝思精密泰州在金属侧的贡献也可圈可点:通过行业调研,我们看到蓝思精密泰州在苹果铝合金中框中的份额有望从今年的20%左右,进一步成长至30% (60%左右富士康,其余捷普绿点)。蓝思精密泰州在iphone13 与14 手机金属中框交付规格数量的持续成长,以及明年上半年新款廉价机型金属中框独供的占比,是这一结论的重要支撑,蓝思精密泰州金属业务明年的成长将成为增量又增利的重要看点。 盈利预测与评级:维持买入评级。显然,本次战略合作公告是公司前序光伏战略的重要兑现与落地,光伏超薄玻璃将与先前布局的新能源汽车组件与玻璃相关产品,在资源、生产和技术上形成高效协同,成为公司未来十年在消费电子之外的两大新兴赛道。蓝思先于行业以及竞争对手,利用自身工艺创新、技术储备的积累,以及对玻璃这一材料产品应用独特的理解与沉淀,切实打开了自身的消费电子天花板,抓住了新能源领域的发展机遇。 预计公司2021-2023年将分别实现55.62、81.33、106.62亿利润,当前估值对应PE为18.79、12.85、9.80倍,在这次中建材凯盛的战略成功达成后,我们判断接下来在光伏超薄玻璃等新兴领域蓝思将会持续快速推进,后续的订单落地规模与量级非常值得期待,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因疫情全球蔓延或全球宏观经济下滑导致消费者购机能力减弱,大客户新机销售情况不及预期;(2)安卓系机型2021-2022 年复苏成长不及预期;(3)竞争对手恶性降价导致行业利润率下滑。(4)公司新能源领域车载或光伏玻璃推进进度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3/2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