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锐

信达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500523080006。曾就职于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1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杭氧股份 机械行业 2019-09-03 14.37 13.40 -- 14.93 3.90%
14.93 3.90%
详细
空分设备业务稳步发展,电子气领域取得突破:杭氧股份为国内空分设备领域的龙头,空分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公司设备制造业务在上半年保持稳定发展,营业收入实现16.56亿元,同比增长15.21%,新签订空分设备及石化设备订单总计29.31亿元。公司空分设备在煤化工、炼化一体化及钢铁领域取得不断拓展,上半年签订石化二期、中煤图克、河南心连心等多个空分设备项目订单。值得关注的是,公司上半年在电子气领域取得突破,EPC总包的韩国大成(广州)项目研发的3万m3/h纯氮项目是首个专门为电子行业研发的空分设备,该项目于5月顺利通过性能考核气体产品纯度和能耗,气体产品纯度和能耗指标表现优异。公司未来将会依靠空分技术的优势,不断加快推进稀有气体、同位素等领域的研发,积极开拓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实现多样化、高端化的升级。 气体业务新一轮扩张周期启动:上半年公司气体业务实现收入22.47亿元,同比增长8.23%。由于零售气体的市场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气体销售的毛利率同比下降3.16个百分点。上半年公司多个气体投资项目落地,包括新增投资收购广西盛隆2套4万m3/h在建工程项目、配套山钢莱芜钢铁4万m3/h空分项目及青岛芯恩供气项目等项目。青岛芯恩供气项目为公司首个为电子行业提供服务的项目,标志着进军半导体行业的重大突破。上半年公司在建气体项目稳步推进,气体业务新一轮扩张周期已启动。我们认为,未来伴随着建设项目的不断投产,公司气体产业规模有望持续扩大,盈利能力有望得到进一步加强。 投资建议:杭氧股份为国内空分设备的龙头,设备业务的盈利弹性有望加速释放,工业气体业务拓展步伐加速,未来盈利能力有望得到快速提升。我们维持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为8.99、10.29、11.78亿元,对应EPS为0.93、1.07、1.2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滑的风险;气体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浙江鼎力 机械行业 2019-08-21 55.10 -- -- 59.58 8.13%
67.52 22.5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了2019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9亿元,同比增长8.05%;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60亿元,同比增长26.79%;基本每股收益0.75元,同比增长27.12%。 销售策略积极调整,国内市场占比快速提升:受困贸易摩擦影响,公司上半年业绩增速放缓。公司灵活调整市场策略,2019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开拓取得成果,实现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35.22%,占比达到51.13%,较去年同期提升12.05个百分点。同时,欧洲、亚洲等市场在海外市场的占比也得到提高,北美市场的销售占比不断下降。2019年上半年,欧洲市场主营业务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47.16%,占比达到38.79%,提升16.93个百分点;亚洲及其他市场收入实现1.09亿元,同比增长21.84%,占比达到28.30%。 臂式产品技术优势显著,未来发展值得期待:臂式高空作业平台产品为国内市场未来趋势,上半年市场需求显著增长。公司积极开拓臂式产品市场,上半年收入实现7159.20万元,同比增长88.18%,占国内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17.84%,较去年同期提升5.02个百分点。同时,公司“大型智能高空作业平台建设项目”建设稳步推进,目前项目正处于建设末期和设备采购安装阶段。项目投产后可新增3200台大型智能高空作业平台,可有效提升公司臂式产品的生产能力,助力高端产品的市场开拓。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浙江鼎力为国内高空作业平台的龙头企业,具备突出的核心竞争实力。虽然上半年受困贸易摩擦,业绩增速放缓,但是我们认为国内外对于高空作业平台的需求依然强劲,臂式募投项目明年投产,发展值得期待。我们维持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为6.69、9.38、11.50亿元,对应EPS为2.01、2.70、3.31元,当前股价对应34X/25X/20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恶化、汇率变动风险、新产品研发或市场拓展不力;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克来机电 机械行业 2019-08-05 25.98 -- -- 30.30 16.63%
30.87 18.8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了2019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亿元,同比增长45.33%;净利润5,500万元,同比增长62.62%;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595万元,同比增长62.58%。 上半年业绩维持高速增长长:公司在2019年上半年业绩保持高速增长,符合我们此前预期。公司与德国博世2018年签订的订单,大部分在2019上半年实现交付。同时,上海众源实现全期并表,国六标准的产品产能不断提升,双重因素推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019年上半年,汽车发动机配套零部件业务中燃油分配器销量为112.63万件、燃油管销量为92.46万件、冷却水硬管销量为189.14万件。 新签订单出现下滑,现金流表现亮眼:2019年上半年,公司柔性自动化装备与工业机器人系统业务新签订单为1.70亿元,对比去年同期的2.88亿元,同比出现下滑。公司上半年新签订的下降,主要由于核心客户的董事会由4月份延迟至6月份召开,相应的客户年度固定资产预算及采购计划的批复时间也延后至6月份。我们预计,随着此项影响因素的消除,公司下半年订单有望集中释放。公司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394万元,同比实现9,537.35%的增长,表现较为亮眼。现金流的显著好转,主要由于销售规模扩大,加快应收账款的周转,同时德国博世订单在上半年实现较多的交付,共同推动现金流大幅提升。 技术为本,研发投入持续加强: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深耕多年,通过自主研发积累了一批核心技术。2019上半年,公司继续加强研发投入,并在IGBT模块封装测试设备技术上取得较好成绩,目前公司部分技术已成功应用到联合汽车电子的PM4(第四代高频电源模块)项目中。另外,公司拓展了光通讯和5G无线通信领域,产品已供货至全球光通讯器件著名生产商Finisar。 投资建议:受益于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增长和国内柔性自动化率提高,以及通过收购整合产业链等布局策略,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成长。我们维持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为1.21、1.82、2.39亿元,对应EPS为0.69、1.04、1.3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及下游应用行业集中的风险;收购众源整合不及预期。
赢合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19-07-30 24.17 20.99 46.17% 25.00 3.43%
26.64 10.22%
详细
锂电设备技术领先,业绩高速增长。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智能自动化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国内率先推出了锂电池智能生产线整线方案,是全球化的智能装备制造及技术服务型企业。2016-2018公司营业收入CAGR达到67.69%,业绩高速增长。2019年Q1公司营业收入4.58亿元,同比增长18.68%,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增长17.51%。2019年公司中报业绩预告:2019年1-6月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7-2.2亿元,同比增长0%-30%。 受益下游承压扩产,锂电设备市场可期。大众、奔驰、宝马等全球龙头车企相继于2018年提出电动化战略目标,预计2020-2025年密集推出电动车型,全球汽车电动化势在必行,全球龙头电池厂商开启新一轮扩产,我们预计2019-2020年全球龙头电池公司的锂电设备合计新增需求约553亿元。 公司深耕技术、产品齐全,持续拓展全球龙头电池客户。(1)目前国内高端动力电池需求旺盛,以NCM811材料电池为代表的高端电池对一致性、稳定性、生产规模化要求较高,锂电设备市场份额向具备资金、技术和交付规模竞争力的龙头厂商集中。公司研发投入保持行业领先,2013-2018年研发费用占比维持5.8%以上,公司最新研制的涂布机可实现涂布速度100m/min、全自动卷绕机卷绕线速度不低于800mm/s,一体化产品性能领先行业。(2)公司积极拓展LG化学、宁德时代等高端客户,在海外设立分公司,客户结构持续优化。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实力,改进管理流程,公司有望在锂电设备下半场维持行业领先地位。 投资建议:公司乘全球汽车电动化东风,已成为国内锂电设备的领先公司,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为4.03/4.96/6.05亿元,对应EPS为1.07/1.32/1.61元。综合相对估值与绝对估值两种方法,我们给予公司2019年PE为30x,对应目标价至3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下游投资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技术研发推进不及预期风险。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7-29 46.44 -- -- 51.15 10.14%
59.40 27.91%
详细
事件:公司 2019年 H1实现营收 4.1亿元,同比增长 73.40%;归母净利润 1.11亿元,同比增长 85.76%。单第二季度实现营收 2.88亿元,同比增长 86.49%,归母净利润 0.80亿元, 同比增长 77.84%。 点评: ① 机动车检测站“新建+更新+升级”三层逻辑,推动设备行业长期景气。 公司机动车检测系统 2019年 H1实现营收 3.9亿元,同比增长 72.13%; 联网监管系统 2019年 H1实现营收 0.15亿元,同比增长 48.48%。受益于汽车保有量提升、检测站民营化以及环检标准升级,设备主业稳健增长。 ② 公司费用管理有效, 盈利能力稳健, 经营现金流大幅增长。 2019年 H1公司毛利率 44.75%,其中主业检测设备毛利率 45.06%。在未增加较大渠道投入基础上不断扩大营收,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 1.5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 4.99个百分点。 2019年 H1经营现金流 1.59亿元,同比增长 564%,说明公司在扩大产销规模的同时不断提高订单质量。 此外, 2019年 H1公司预收款 3.34亿元, 说明在手订单充足, 业绩增长有保障。 ③ 遥感业务不断拓展,预计下半年招标加速。 我们预计国内尾气遥感检测设备市场空间超 100亿, 随着蓝天保卫战时间节点临近, 遥感检测效率远高于人工路检,政府有动力推进遥感检测实施以满足政策要求,我们预计下半年遥感招标即将加速。 ④ 检测运维产业整合推进中,连锁化运营可期。 检测运维市场极其分散,对标国外成熟市场,品牌化运营大势所趋。公司随着中检并购落地(约 13个检测站,主要在深圳、海南等一线城市),我们认为公司形成可复制经验,有序推进收购整合,形成区域品牌化运营,连锁运营不仅可以提高用户服务体验,还可以“降本增效”。 投资建议: 基于公司环检升级订单放量以及收购检测站推进中,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 2019-2021年净利润至 2.25/3.24/4.23亿元(原2.13/2.89/3.82亿元),对应 EPS 为 1.16/1.67/2.19元,维持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检测站投资、遥感建设、 收购整合不及预期。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7-12 49.89 -- -- 48.90 -1.98%
59.40 19.0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19H1实现归母净利润1.06~1.20亿元,同比增长77.06%~100.45%。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检测系统及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的销售。非经常性损益金额约为1,448.00万元,上年同期为544.87万元。 点评: ①上半年业务强劲,公司全面助力国标升级。(1)2019年-2020年是“环检标准升级”关键期,各地政府已发布新标准通知和操作程序,我们认为公司对新标准的技术理解领先行业,公司可以较高的提升“环检升级”市场的份额。(2)后续预计随着“三检合一”持续推进,设备业务持续放量。(3)从长期来看,国家对安全和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相关标准和要求逐步提升,对设备的技术和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具备技术研发优势的企业率先受益。 ②遥感业务不断拓展,预计下半年招标加速。我们预计国内尾气遥感检测设备市场空间超100亿,随着蓝天保卫战时间节点临近,遥感检测效率远高于人工路检,政府有动力推进遥感检测实施以满足政策要求,我们预计下半年遥感招标即将加速。③检测运维产业整合推进中,连锁化运营可期。我们预计2019-2021年检测运维市场为630/676/723亿,目前行业极其分散,对标国外成熟市场,品牌化运营大势所趋。公司随着中检并购落地(约13个检测站,主要在深圳、海南等一线城市),我们认为公司形成可复制经验,有序推进收购整合,形成区域品牌化运营,连锁运营不仅可以提高用户服务体验,还可以“降本增效”,未来可以开辟国内主动检测样本。 投资建议:基于公司环检升级和遥感订单放量中,我们维持公司预测2019-2021年净利润为2.13/2.89/3.82亿元,对应EPS为1.10/1.49/1.97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检测站投资、遥感建设、收购整合不及预期。
三丰智能 机械行业 2019-06-26 8.50 6.37 79.44% 9.10 7.06%
10.45 22.94%
详细
智能输送设备起家,研发与收购并举:三丰智能以汽车智能输送设备起家,2017年通过收购鑫燕隆布局汽车机器人制造系统集成领域。目前公司业务主要由智能焊装生产线和智能输送成套设备两项业务构成,2018年两项收入合计占比为94%。2018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2亿元(同比增长186.72%),主要集中于汽车行业,目前已成为国内汽车智能制造的龙头企业。另外,公司近年来培育的AGV机器人和物流仓储自动化等智能装备产业也进入快速成长期。外延、内生双重发展的驱动,奠定了公司未来成长良好的预期。2019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69亿元,同比增长105.15%;归母净利润实现6183万元,同比增长127.55%。 智能焊装业务助力业绩快速增长:鑫燕隆业务聚集在白车身自动化焊接集成,目前已成为国内汽车智能制造龙头企业。虽然2019年车市承压,但汽车制造生产自动化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新车型引进、车型改款的加快和新能源车的发展对设备需求增速仍带来积极的作用。并购鑫燕隆完成后,公司在资金、技术及市场上与鑫燕隆形成良好协同与互补。目前,鑫燕隆在上海大众、北美通用、长安福特、上汽海外等市场实现多点布局,与国能、威马等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展合作,为后期业绩加速增长提供保障。 AGV机器人进入快速成长期:国内工业机器人进程迟缓,仍有市场潜力亟待挖掘,且由于人口、政策、产业推动,工业机器人将迎来一波提档加速。公司借鉴吸收了国外先进技术再经自主研发,掌握了产品的核心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内技术先进、AGV产品齐全的科技型企业。当前我国AGV市场蓬勃发展,随着公司多项目落地,AGV应用领域不断拓宽,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公司AGV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智能输送设备起家,通过收购鑫燕隆逐步进入智能装备领域,在国内智能制造领域仍有较大市场潜力的大环境下,有望促使公司业绩大规模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为3.02、3.79、4.54亿元,对应EPS为0.39、0.49、0.59元。综合相对估值与绝对估值两种方法,我们给予公司11.7元目标价(19年PE约为30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激烈风险;应收账款未及时到账及坏账风险。
恒润股份 有色金属行业 2019-05-30 15.51 8.88 -- 16.44 6.00%
16.44 6.00%
详细
全球海上风电优质锻件厂商,经营管理稳定。公司主要生产辗制环形锻件、锻制法兰及其他自由锻件,应用于风电、石化、机械等多个领域,其中2015-2018年风电业务收入占主营收入比例超50%。受益全球海上风电市场持续增长和工厂技改提升产能,公司2015-2018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为14.4%和34.7%。2019年Q1公司实现营收2.64亿元,同比增长21.43%,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下降14.82%,未来随着产能提升业绩逐步好转,全年业绩增长趋势不变。 全球风电快速发展,海上风电大有可为。2018年全球新增装机51.3GW,其中陆上新增装机46.8GW,海上新增装机4.5GW;全球风电累计装机591GW,其中海上累计装机23GW。据GWEC预测,2019-2023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总计39.8GW,CAGR达17.5%。 乘海上风电东风,公司不断“加码”风电业务。(1)公司是全球海上风电塔筒法兰重要供应商,已构筑先进质量体系、工艺流程和管理体系,竞争力突出,绑定通用电气、西门子歌美飒、维斯塔斯、三星重工、韩国重山等国际知名企业。(2)海上风电产品技术要求高,公司资质齐全、工艺先进,同时绑定大客户具备先发优势,构筑公司护城河。(3)公司定位海上风电塔筒法兰高端市场,辗制环形锻件2014-2018年毛利率保持在24%以上。(4)募投项目提升热处理和后端精加工产能,支撑业绩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海上风电碾制环形锻件优质供应商,绑定海内外大客户,考虑到全球海上风电发展,公司业绩有望稳定增长,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为1.88/2.28/2.48亿元,对应EPS为1.29/1.56/1.71元。综合相对估值与绝对估值两种方法,我们给予公司2019年约17倍PE,对应目标价2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国际贸易摩擦升级、行业政策重大变动,收购项目协同不及预期。
五洋停车 机械行业 2019-05-23 5.89 6.79 197.81% 5.87 -1.01%
7.10 20.54%
详细
全力打造“智慧停车新时代”:公司在2015 年2 月成功上市之后,通过并购深圳伟创、山东天辰等公司,开始切入进智能化机械式停车设备领域。2019 年公司正式更名为“五洋停车”,未来发展战略确定为“智造+停车资源+互联网”。经过多年布局,目前智能停车业务已占据公司收入的主要地位, 2018 年收入占比达到62%。智能停车业务推动公司业绩高速增长,2018 年公司净利润为1.31 亿元,实现增长67.89%。2019 年4 月,公司启动定增募集资金,推动产能建设,有望为公司未来成长拓实基础。 智能停车产业有望实现快速发展: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城市内的停车泊位缺口相应扩大,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也对停车场建设形成制约。在此背景下,智能停车新模式可有效解决城市停车难题。同时, 政策持续发力,推动立体停车系统的发展。2018 年,全国有25 个城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根据所辖城市的特点明确了城市停车问题的工作计划。此外,多个城市均将根据自身特点积极探索智慧停车的发展。 智能停车布局趋于完善,投资运营一体化发展。公司近年来通过并购深圳伟创、山东天辰等公司,成功打造出“南伟创,北天辰”的智能停车业务格局, 完善国内的市场布局。公司智能停车装备技术优势显著,覆盖众多优质客户。公司创新推动发展,可充电立体智能大巴库已正式推出。公司致力于智能停车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发展,目前福建南平、江西南昌、云南昆明、辽宁沈阳、江西抚州等多个城市停车项目已先后落地。另外,公司多项BOT 样板工程落地,加速推进运营发展步伐。 盈利预测与估值指标:公司依托装备制造的优势,通过与政府合资共建、BOT、EPC等方式、大力拓展停车产业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业务,我们认为公司业绩有望步入收获期。我们预测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为2.66、3.50、4.34亿元,对应EPS为0.37、0.49、0.61元。综合相对估值与绝对估值两种方法,我们给予五洋停车9元目标价(19年PE约为2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停车运营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并带来商誉减值风险;应收账款计提的风险。
中国中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19-05-06 8.50 8.79 15.35% 8.52 0.24%
8.52 0.24%
详细
一季度开局良好 中国中车公布2019年一季度业绩,实现营业收入396.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0.5%;实现归母净利润17.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0.2%;实现每股收益0.06元人民币。经营性现金流转正至8.6亿人民币。 铁路装备业务增长势头良好,订单饱满 2019Q1公司铁路装备板块收入210.1亿,同比增长32.5%;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板块收入72.4亿,同比增长37.9%;新产业收入497.0亿,同比增长15.6%;战略收缩的现代服务业务收入140.5亿,同比下降47.6%。一季度公司新签订单614亿,同比减少3.35%;在手订单2629亿,较年初增长12.98%。 大规模机车招标启动,后续其他产品招标有望陆续开启 4月24日,铁总19年首轮机车招标挂网,包括167台8轴9600kW电力机车和252台6轴7200kW电力机车,金额约为80亿人民币。我们预计后续“复兴号”动车组、动力集中式动车组、货车等产品以及车辆维保等业务招标都将陆续展开,全年招标量有望维持稳健增长。 继续受益于铁路设备投资景气周期 我们认为铁路设备行业投资已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与14-15年动车组为主线的高增长逻辑不同,19-20年铁路设备的主线为多业务协同增长、客货运加维保协同并进。公司直接受益于铁路货运三年增量行动计划,机车、货车产品需求有望随之上升;动车组、城轨地铁等产品需求也将随通车高峰迎来稳健增长;后周期的维保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一季度开局良好,未来将继续受益于行业需求的稳健增长,维持19-21年EPS预测0.45/0.53/0.60元人民币。维持公司A股目标价10.4元人民币,维持公司A股“增持”评级;维持公司H股目标价8.0元港币,维持公司H股“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变化风险、产品降价风险、新业务拓展不顺风险。
中联重科 机械行业 2019-05-06 4.80 4.57 -- 5.47 13.96%
6.47 34.79%
详细
一季度业绩快速增长,现金流大幅改善 中联重科2019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1.8%;实现归母净利润10.0亿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166.0%;每股收益0.13元人民币。 公司一季度现金流大幅改善,经营活动现金流达18.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11.6%,创历史同期新高;主要由于回款情况良好,以及二手机处置基本完成。我们认为随着二手机包袱解决,信用销售政策继续严格管控,公司的现金流改善具有持续性。 盈利能力继续提升 2019年一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0.0%,同比上升4.7个百分点;净利润率为10.9%,同比上升5.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从2018Q1到2019Q1的五个季度,公司单季度毛利率分别为25.3%/25.8%/28.2%/29.1%/30.0%,持续提升;主要由于规模效应增强,产品利润率回升,以及高毛利产品占比上升。 行业维持景气,公司发挥龙头优势,并开拓新市场 一季度全行业起重机、混凝土机械实现销售快速增长,预计高景气继续维持;公司作为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的龙头,从产品结构方面,受益较为明显。随着上一轮景气高点的保有机器进入集中淘汰期,加上2020年非道路运输车辆的发动机向“国四”标准强制切换,工程机械各类产品,特别是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的更新换代需求将维持高位。此外,公司重启挖掘机战略,快速开拓新增市场;挖掘机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评级 公司一季度业绩亮眼,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等产品增长势头强劲。我们维持公司19-21年EPS预测0.39/0.49/0.57元人民币。维持公司A股目标价5.85元人民币,对应19年15倍PE,维持公司A股“买入”评级。维持公司H股目标价5.40港币,对应19年12倍PE,维持公司H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固投不及预期、产品降价、新业务拓展风险、中美贸易风险。
安车检测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19-04-10 53.78 -- -- 84.10 -2.54%
52.42 -2.53%
详细
事件:①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5.28亿元,同比增长28.17%;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58.51%。单第四季度实现营收1.65亿元,同比增长35.03%,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69.27%。②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6股,派息2元(含税)。 点评:①机动车检测站“新建+更新+升级”三层逻辑,推动设备行业长期景气。公司机动车检测系统2018年实现营收4.89亿元,同比增长25.68%;联网监管系统2018年实现营收0.32亿元,同比增长44.92%。受益于汽车保有量和年检频次提升、检测站民营化,公司设备主业稳健增长,监管软件保持较大优势,与设备形成优势叠加。受环检升级催动,我们预计国内2019-2021年机动车检测设备市场空间分别为67/75/81亿(CAGR超20%)。②公司为赛道龙头,销售服务与软件竞争力强,毛利率稳定在49%以上,费用管理有效。2018年公司毛利率49.04%,其中主业检测设备毛利率48.67%,均保持平稳。另外,考虑到公司销售服务网点在全国早已布局清晰,在未增加较大渠道投入基础上不断扩大营收,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下滑至10.01%/11.84%,财务费用率略微提升0.32个百分点。 ③四季度经营现金流改善明显,不断扩大市场份额。2018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854.67万元,系为扩大市场份额放宽合同预收条款,但单第四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3326.22万元,说明公司不断提高订单质量、优化经营;此外,2018年公司预收款2.47亿元,我们预计在手订单6~8亿,业绩增长有保障。 ④从0到1--尾气遥感与检测运维进入关键期。我们测算国内遥感设备市场超百亿,预计公司19年新接遥感订单可超1.5亿;2019-2021年预计检测运维市场为630/676/723亿,持续看好公司有序推进收购整合,形成区域品牌化连锁运营、不断提高检测质量以及开辟国内主动检测样本。 投资建议:考虑到“新建+更新+升级”及遥感放量,我们上调公司预测2019-2020年净利润为2.13/2.89亿元(原2.03/2.86亿元),新增预测2021年净利润3.82亿元,对应EPS为1.76/2.39/3.1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检测站投资、遥感建设、收购整合不及预期。
克来机电 机械行业 2019-03-15 25.93 -- -- 43.07 27.39%
33.04 27.4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了2018年年度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83亿元,同比增长131.51%;实现归母净利润约为6516万元,同比增长32.33%。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97元(含税)及转增3股。 传统智能装备主业快速增长,博世订单拖累经营活动现金流:公司传统主业为柔性自动化装备与工业机器人系统,2018年实现新签订单4.78亿元,较2017年度增加1.15亿元,增长31.68%;实现收入3.13亿元,同比增长24.4%。业务毛利率维持平稳,2018年为35.72%,较上一年度提升0.02个百分点。公司依靠与联电合作的丰富经验,切入海外博世供应链,2018年与博世订单总额约为1.5亿元,我们测算占博世需求的比重约为1.2%,未来具备较大提升空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018年为1056.78万元,较上一年度大幅下降86.19%,主要是由于2018年开始为德国博世供货,博世订单并无预付款,交付时收取90%货款,因而导致净额减少。 上海众源竞争实力提升显著,并表拖累整体毛利率:上海众源2018年贡献收入约为2.69亿元,毛利率为18.71%。其中,燃油分配器销量为250.75万件、燃油管销量为182.18万件、冷却水硬管销量为358.80万件。公司在2018年实现上海众源并表,由于汽车零部件毛利率低于自动化产线业务,因而导致公司综合毛利率全年下降7.69个百分点,为28.01%。随着“国六标准”的实施,燃油分配器也将由低压向高压转型,产品价值量也将得到大幅提升,我们预计上海众源有望成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第二动力。 投资建议:由于公司部分项目交付延期,公司2018年业绩低于我们此前预期。鉴于公司产能扩充进度不及我们此前预期,我们将2019-2020年净利润由1.72、2.40亿元下调至1.21、1.82亿元,新增2021年预测净利润为2.3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3/1.09/1.44元,当前股价对应46X/31X/23X。受益于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增长和国内柔性自动化率提高,以及通过收购整合产业链等布局策略,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成长,考虑到目前PEG依然小于1,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及下游应用行业集中的风险;收购众源整合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顺风险。
中国中车 交运设备行业 2019-01-15 9.00 8.96 17.59% 9.10 1.11%
10.04 11.56%
详细
中国中车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2015年由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而成。公司产品现已出口全球六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并逐步从产品出口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和全球化经营转变。2017年位居《财富》世界500强的第318位。 基建投资企稳反弹,公司显著受益轨交复苏。基建投资自2018 年10 月以来呈现企稳态势,2018 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28 亿元,超过原计划的7320 亿元,行业投资已出现显著回暖。根据铁总工作会议,2019 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强度规模。中国中车为此次轨交复苏直接受益标的,未来“公转铁”政策不断落地,同时2019-2020 高铁、城铁迎来通车高峰,将会对公司机车、货车、动车组、城轨车辆的需求均提供稳定支撑。 把握“一带一路”机遇,大刀阔斧拓展海外市场。“一带一路”带动国产轨交装备出口,公司不断加强海外市场开拓,各类轨道交通装备实现全面出口, 目前已累计出口到全球六大洲、104 个国家和地区,覆盖 83%拥有铁路的国家,并在海外拥有12 个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海外研发实力进一步增强。2017 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到192.2 亿元,占比达总营业收入的9.1%。 新兴产业与现代服务并重,公司业务多元化发展。2017 年新兴产业已成为公司的第二大业务,收入占比为26%,仅次于铁路装备业务。公司新兴产业中,新能源汽车、通用机电、风电装备技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高分子材料、船舶装备和环保产业稳步发展。现代服务业务中物流业务毛利率较低,公司近年来逐步缩减物流业务规模,并加快数字化物流建设。另外逐步拓展金融服务业务,提升盈利水平。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中国中车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供应商,并为此次轨交复苏直接受益标的。我们预计公司2018-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119.40、132.62、142.54亿元,对应EPS为0.42、0.46、0.50元。我们给予公司目标价10.6 元/股(对应19 年PE 约为23x),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轨道交通产业政策变化导致市场环境出现不确定因素,给公司经营带来风险;公司产业结构调整具有诸多困难和不确定性。
先导智能 机械行业 2018-11-15 27.36 15.26 -- 30.10 10.01%
32.78 19.81%
详细
锂电设备龙头,技术领先,绑定高端客户。公司成立于2002 年,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凭借自身的研发实力和制造能力,公司在锂电池制造装备、光伏制造装备、电容器制造装备等方面技术领先,2013-2017 年锂电设备收入CAGR 达258%,同时绑定松下、三星、LG、ATL、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知名电池企业。 新能源汽车“大风起”,锂电设备“云飞扬”。全球电动化大趋势不可忽视, 全球龙头车企大众、奔驰、宝马、戴姆勒、丰田等提出电动化战略和目标, 预计2020 年密集推出电动车型。虽然国内锂电产能面临结构性过剩,但不影响全球龙头锂电扩张之路。根据我们测算,预计2018-2020 年全球龙头电池公司的锂电设备合计新增需求约400 亿~575 亿; 锂电设备后半场,龙头公司强者恒强。公司核心技术优势明显,圆柱锂电卷绕机效率高达30PPM,对齐度不大于±0.3 mm,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中端的核心设备领域基本实现进口替代并占据国内市场领先地位。公司在CIBF2018 发布了锂电池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展现了公司最新的粉料、涂布、卷绕等技术。公司通过技术内生+外延两种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基本实现了前、中、后段锂电设备的全覆盖,具备整线解决方案提供能力,可以进一步提升公司现有客户黏性、加快新客户开发进程。锂电行业发展进入后半场,强者恒强,公司深度绑定高端客户,持续受益龙头公司承压扩产。 投资建议:公司在锂电设备领域深耕多年,起步于电容器设备,随着抓住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锂电产业发展的两大机遇,产品技术不断升级, 目前已成为国内锂电设备的龙头企业。考虑到锂电设备市场竞争加剧影响整体收入和毛利率,基于谨慎原则,我们下调2018 年/2019 年净利润至8.1/11.0 亿,同时预计2020 年净利润14.3 亿元,考虑股本转增影响,对应EPS 为0.92/1.25/1.62 元。综合相对估值与绝对估值两种方法,我们给予2018 年PE 为31x,对应29 元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的风险;下游行业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收购泰坦业务协同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1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