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锐

信达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500523080006。曾就职于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33.33%
(--)
60日
中线
66.67%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博隆技术 基础化工业 2024-09-03 62.60 -- -- 78.72 25.75%
78.72 25.75% -- 详细
博隆技术是提供以气力输送为核心的粉粒体物料处理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公司集处理过程方案设计、 技术研发、 核心设备制造、自动化控制、 系统集成及相关技术服务于一体, 凭借其二十余年的行业经验, 具备优异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效益比, 在 2020至 2022年间, 公司的气力输送系统产品于国内合成树脂市场的占有率超过 30%, 稳居行业首位。 近年来受益于国内石化、 化工行业大型项目持续增加, 公司营收步入新增长通道, 其营业收入从 2018年的 2.77亿元增长至 2023年的 12.23亿元,CAGR 达 56.74%,归母净利润从 2018年的 0.54亿元增长至 2023年的 2.87亿元, 在 2020年达到高点, CAGR达 39.67%。 近年石化化工企业积极通过新建、 改扩建等方式提升技术能力和生产水平。 受益于多个大项目签订, 公司在 23年新签订单创历史新高。 20/21/22/23新签订单分别达 11.5/10.51/15.15/26亿元。 从合同负债角度, 24H1公司合同负债达 23.2亿, 创历史新高,考虑到公司项目业务执行周期一般在 2年左右, 23\24H1后, 公司亦在 ipo 后步入资本开支高峰, 公司营收或将进入新成长期。 投资建议: 2024-2026年, 我们预计公司营收分别为 15.15亿元、20.16、 25.08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 23.8%、 33.1%、 24.4%;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23亿元、 4.32亿元、 5.27亿元, 分别同比增长12.3%、 33.7%、 22.0%; 对应 PE 分别为 13.0X、 9.8X、 8.0X。 我们看好公司在手订单持续支撑业务增长。 并有望于合成树脂的扩产周期中, 持续维持其气力输送领域龙头地位, 首次覆盖, 给予公司“买入” 评级。 风险因素: 行业下游资本开支超预期下调, 供应链风险, 项目推进不及预期,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
爱科科技 机械行业 2024-07-30 18.69 -- -- 20.60 9.28%
26.26 40.50%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4年7月25日披露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拟受让公司回购的股票,受让价格为9.64元/股,规模不超过8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8%。参加本次持股计划的总人数不超过39人,其中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共6人。员工持股计划所获标的股票分两期解锁,每期解锁的标的股票比例分别为50%、50%。 点评:绑定公司核心人员,目标彰显经营发展信心。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对象主要为董事(不含独立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骨干,有助于激励和绑定核心人员。业绩考核目标值为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25%或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5%,2024-2025年累计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175%或累计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75%,彰显公司对于未来经营发展的信心。实控人提议实施2024年度中期分红,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7月21日公司公告收到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方小卫先生出具的《关于杭州爱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中期分红预案的提议》,建议以公司总股本扣减公司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股份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0元(含税)。公司对于投资者回报高度重视,不断落实“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行业空间扩容,公司产品、渠道等竞争优势持续巩固。智能切割具有传统手工切割难以超越的优势,政策鼓励支持行业发展,在制造业人工成本增长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我们判断智能切割设备市场空间将持续增长。公司产品性价比突出,迭代推新能力强,国内直销转经销扩大市场覆盖面,海外由依赖经销商转为本土化布局,渠道优势持续巩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1/1.36/1.81亿元,分别同比+34.2%/+34.3%/+33.3%,对应2024年7月26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15.4/11.5/8.6倍,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行业渗透不及预期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研发失败的风险
爱科科技 机械行业 2024-07-12 19.49 -- -- 20.60 5.70%
26.48 35.86%
详细
公司 2005年成立,从 CAD 软件起家, 在自主研发的智能切割数控工业软件系统的基础上,推出了覆盖多行业、多系列、多产品的智能切割设备产品,为下游广告文印、 复合材料、汽车内饰、纺织服装、家居家纺、办公自动化等众多行业提供智能切割设备、行业工业应用软件、技术定制设备和开放服务。公司 2023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84亿、 7530万,同比分别增长 29.3%、 65.9%。 发展中国家智能切割设备渗透仍低,行业转型升级、政策支持、需求复苏有望提升渗透率。以我国为代表的非金属材料智能切割行业起步较晚,当前智能切割设备渗透率较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纺织服装等下游行业的转型升级,智能切割设备渗透率有望提高。当前纺织等行业、欧洲等区域经济呈现复苏状态,低空经济发展有望带来碳纤维切割需求,我们判断下游资本开支增长将拉动智能切割设备渗透。 爱科科技的核心成长驱动力在于: 1)公司自主研发精密运动控制系统,产品创新迭代能力强, 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公司近几年不断推出多层智能切割设备 GL 系列、 LCT 激光模切机、 MCT 柔性刀片摸切机、DARWIN 激光模切机等新产品,扩张产品矩阵。 2)国内产业链齐全的制造业体系使公司比国外竞争对手采购成本更具优势, 产品对标海外龙头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对标国内公司产品性价比高。 3)公司深度进行海外本土化布局, 拟通过全资子公司爱科亚洲收购 ARISTO 100%股权,发力全球市场。境内加大经销比例, 通过经销渠道进一步打开客户覆盖面。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4.98/6.41/8.18亿元,分别同比+29.8%/+28.7%/+27.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1/1.36/1.81亿元,分别同比+34.2%/+34.3%/+33.3%, 对应 2024年 7月 9日收盘价的PE 分别为 15.9/11.8/8.9倍。公司业务具备高成长性, 当前估值水平低于可比公司,首次覆盖,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因素:研发失败、市场竞争加剧、国际贸易受地缘政治影响
宏华数科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2-05 79.60 -- -- 98.28 23.47%
117.50 47.61%
详细
公司 1992年成立,最初聚焦纺织信息化 CAD/CAM 软件, 2000年国内首创纺织数码喷印设备,打破国外垄断,随后不断推出速度更快、精度更高、品类更丰富的机型。 宏华坚持“设备先行、耗材跟进”的经营战略,2021年上市后逐步实现墨水自制, 2022年数码印花设备、墨水收入分别占比 51.7%、 42.5%。在数码印花渗透率提升和自身份额增长下,公司 2017-2022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 CAGR 分别为 25.9%、 35.0%。 小单快反促进渗透率提升,数码印花成本下降推动直喷设备渗透奇点到来。 数码印花技术是对传统印花技术的突破,我国纺织服装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摸索出了“小单快反”的柔性供应链模式,以 SHEIN 为代表的公司将这一模式进行大规模和创新性落地,带动了数码印花尤其是转印设备的快速发展。 未来随着数码印花技术不断创新、单位加工成本持续下降,直喷设备渗透率奇点有望到来。 弱需求+小单补库下,数码设备吸引力彰显,传统客户转型数码意愿提升。 在下游纺织业国内外需求偏弱,且海外渠道仍在去库、国内补库小单居多的情况下,行业整体开工率不足,数码设备此时相较传统圆网、平网印花设备更具吸引力,传统客户转型数码意愿提升。 宏华数科的核心成长驱动力在于: 1)数码印花渗透率提升大势所趋,且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主动通过产品优化、价格调整、标杆项目打造等方式加速行业渗透率提升;2)公司凭借设备和墨水的产品和品牌竞争优势、国内外市场的渠道优势,实现份额进一步增长; 3)实现喷印技术在印花以外领域的技术应用和产品推广,以及横纵向外延并购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12.2/16.2/21.2亿元,分别同比+36.2%/+33.0%/+30.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3/4.5/5.9亿元,分别同比+35.0%/+36.6%/+32.2%,对应 PE 分别为 29.2X/21.4X/16.2X。 公司具备较强成长性,估值水平低于可比公司均值,具备一定估值修复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因素:下游纺服市场景气度不及预期、数码印花渗透率提升不及预期、技术迭代风险、新领域突破进度低于预期
杰瑞股份 机械行业 2023-12-01 29.34 -- -- 29.64 1.02%
30.50 3.95%
详细
公司从事油田服务业务,经历不断发展, 公司已成为装备制造及油气田服务中多个细分领域领军者: 1) 钻完井设备板块,公司是唯一实现成套涡轮压裂设备商业化销售的公司, 22 年公司成功中标中油技服电驱压裂设备集中租赁项目 A 组全部 60 台设备, 为全球最大规模的电驱压裂设备租赁项目。 2) 天然气设备板块,继续保持进口主机国内成橇市场占有率第一。 3)油气工程板块, LNG 行业连续两年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自 2016 年起,受益于行业资本开支回升,公司营收步入新增长通道, 2016- 2022 营收 CAGR 达 26.13%,归母净利润 CAGR 则达 62.71%, 2022- 2023 年国际油价高位情况下,油服行业整体呈现高景气度, 2023 年 Q1-3公司营收同比+23.1%;归母净利同比+4.62%,公司在手订单充沛, 我们预计 2023 全年公司仍将实现较好销售增长。 油气市场的繁盛程度及其持续性直接影响油气企业资本开支意愿,油服企业业绩则与油气企业资本开支高度相关。从杰瑞股份逐季度营收变化情况来看,其营收变化与油价波动具备较强相关性,当油价持续居于高位时,公司业绩往往呈现加速改善。考虑到 OPEC+对供应紧缩的持续支持,叠加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 2024 年经济复苏有望带来全球油价供应紧平衡,我们判断油价居于景气区间的态势仍有望延续,推动国内三桶油及北美巨头资本开支保持稳健增长, 海内外电驱压裂设备替代柴驱亦将带来成长性。 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行业景气度持续维持,公司电驱压裂设备持续放量,海外业务战场不断实现战略性突破, 有望于未来三年实现稳健增长。 2023- 2025 年, 我们预计公司营收分别为 142/162/179 亿元,分别同比+24.1%/+14.7%/+10.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6/31/36 亿元,分别同比+15.9%/+20.0%/+15.7%,毛利率分别为 35.2%/35.7%/36.7%,对应 PE 分别为 11X/10X/8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全球经济失速下行,国内外油气龙头资本开支计划超预期下调,北美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震安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3-09-04 20.11 -- -- 21.61 7.46%
21.61 7.46%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半年报,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102.49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23.21%,实现归母净利润 1486.8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72.79%。 点评:一、业绩暂时承压,因个别项目以及β因素所致Q2 收入基本持平略增,半年报收入下滑主要由于 Q1 拖累。从公司收入端来看,上半年收入 3.31 亿元,同比下滑 23.21%,其中 Q2 实现收入 2.04 亿,同比增长 0.56%。半年报收入下滑核心原因仍为 Q1 供货较缓慢所致,通常该类供货放缓属个别项目自身因素所致,公司已签合同未执行金额较大,因此我们认为收入延缓部分或将逐步补足。 前期提前为市场扩容布局,但遇疫情及复苏,收入滞后导致费用高位,影响阶段性盈利水平。1、毛利率分析: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 39.85%,尽管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但环比一季度有所改善;Q2 单季毛利率为41.40%,环比 Q1 单季毛利率的 37.37%有明显改善。通常在行业扩容之际,叠加行业本身高毛利高成长性的特征,往往众多小厂家争相涌入,低价竞争,影响行业毛利率的稳定性,但小厂家利薄回款能力弱,难以久撑。现《基于保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抗震技术导则》已印刷发布,且多个省级、市级住建部门及省级设计院单位均对《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的内容进行了贯彻落实和宣贯培训,随着行业规范性提升,强制性政策的执行,以及众多强制政策之外的建筑类型越来越多地使用减隔震技术,建筑总包、业务方、设计院对建筑减隔震技术的认可度也有望提升,龙头优势有望愈加凸显。2、净利分析:①疫后复苏背景下费率均有明显上升,代表公司业务已在开拓与扩张阶段。 公司上半年销售费率、管理费率、财务费率分别为 13.34%、8.63%、3.54%,较去年同期的 12.61%、5.64、1.73%分别上涨 0.73pct、2.99pct、1.82pct。 财务费用同比增加 57.6%,主要由于可转债利息费用计入当期损益所致。②研发费用率继续增加,同比增长 3.71 个百分点至 6.03%。公司在已然保持多年行业龙头的背景之下,依然不断加大研发,2022 年新增研发项目 2 余项,并成功申报云南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工程结构震振双控复合隔震(振)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与公司保持建筑减隔龙头的同时,振震双控实力逐步凸显的趋势相符合。③建筑大行业整体资金紧张的背景下,信用减值仍有 1371.55 万的规模,但较去年同期已有降低。 广义基建普遍资金紧张的背景下公司账期拉长,但客户多为大型央国企建企,资质高风险小。公司中报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 485 天,较往年同期 200-300 天的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来讲,有明显拉长,主要 因公司下游行业企业多为大型国央企建筑施工单位,受宏观大环境影响下,普遍资金较为紧张,已发布中报的 24 家基建市政工程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中,有约 71%的施工企业均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增加,因此公司为应对当下情况,对于大型国央企适当放宽了回款政策导致应收账款回收周期有所延长,但建筑央国企普遍信用资质高风险小,再加上我国明确要求国央企加强对民企的回款,因此我们认为回款尽管放慢但不会缺席。 二、短期制约因素如何改善?新开工缓慢的问题如何解决?1)降息降准政策频发,部分建筑央国企通过发债或偿还高成本债务以降低融资成本,随着资金面压力逐步缓解,在建项目回款情况有望好转,新开工项目也有望逐步增多。2)公司下游客户多为建筑央国企施工单位,其下游为地方政府、房地产、工业制造业等,当期房地产仍未止跌,再加上复苏阶段地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导致新开工延缓,但近期专项债提速,2023 年新增专项债需于 9 月底前发行完毕,原则上在 10 月底前使用完毕,再加上地方债务风险有效防范化解,一揽子化债方案制定实施,随着资金面逐步缓解,新开工制约因素减退有望迎来需求端边际好转。 下游需求不断延伸,多元化需求或将导致行业β属性减弱而α属性提振。建筑减隔震下游传统项目以地方学校、医院等地方市政类房建为主,较大程度上受制于基建资金,而当前市场正在延伸至数据中心、精密仪器企业厂房、LNG、博物馆等多元化需求场景,也有望助力公司更好抵御传统需求转弱的风险。再者,数据中心与精密仪器企业厂房等场景均属于景气度较高的赛道,根据《科创板日报》,IDC 最新发布的《中国数据中心服务市场(2022 年)跟踪》报告显示,2022 年中国数据中心服务市场同比增长 12.7%,市场规模达 1,293.5 亿元,同时 IDC 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数据中心服务市场将以 18.9%的复合增速持续增长(远高于基建投资个位数的增速),预计 2027 年市场规模达 3,075 亿元,随着国内新基建投资不断增加,“东数西算”快速推进,数据中心赛道有望保持高景气。精密仪器厂房由于多存在于半导体等高精尖行业中,且随着高精尖程度的提升,精密仪器的抗震要求越高,我们以半导体为例,根据中国电子报报导,IC Insights 数据预计 22 年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增速 21%,而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援引 IC Insights 数据,2021 年,我国集成电路自给率为 16.7%,预计到 2026 年达到 21.2%。此外,根据摩尔定律,迭代需求不断带动升级改造,该类场景或将既有α又有持续性需求。 三、长期逻辑仍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趋势基本确定新开工项目相对较弱拖累行业扩容,期待复苏后的破茧重生。 公司生产为主的隔震产品属于新开工端用产品,从今年新开工情况来看,较往年相比相对较弱。从水泥出库情况判断进一步确认了建筑业需求正位于底部区间,即地产+基建的历史底部区间。因此我们认为,当前减隔震行业理应处于扩容期,但受制于新开工较缓,导致行业扩容节奏放缓,但我国建筑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住建部门对于施工质量及安全的要求不断提高,减隔震作为抗震安全类技术和材料,渗透率提升的预期趋势不仅是政策强制要求的预期结果,也是建筑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的趋势所向,因此我们仍然认为减隔震行业的增速有望在未来数年内领先全行业。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为 1.14、2.42、4.24亿 元 , EPS 分 别 为 0.46 元 、 0.98 元 、 1.72 元 , 对 应 PE 为43.51/20.46/11.68X。 风险因素:地方政府投资承压,原材料大幅上涨,市场竞争加剧,《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执行不及预期。
双良节能 家用电器行业 2022-05-17 11.21 -- -- 14.63 30.51%
19.56 74.49%
详细
节能节水设备、多晶硅还原炉龙头,“双碳”驱动光伏强增长:公司是国内节能节水设备、多晶硅还原炉龙头,起家于溴冷机,2015年资产注入从事多晶硅还原炉研发的双良新能源设备子公司,目前已形成“节能节水+光伏新能源”两大主营业务板块,积累大量优质客户与丰富发展经验。“双碳”目标创造广阔市场空间,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38.3亿元,同增85%,随着“双碳”布局进一步落地,充沛在手订单陆续交付,光伏业务有望持续驱动公司业绩增长。 布局大尺寸单晶硅片,后发优势强劲,增长潜力可期:2021年,公司设立子公司双良硅材料(包头)有限公司,正式入局大尺寸单晶硅片,一期项目耗时200余天即完成规划到投产全过程,2022Q1末,一期一厂约8GW年产能已全面投产。当前公司已与天合光能、爱旭太阳能、通威太阳能等公司签订9笔硅片销售长单,2022-2024年订单金额779.13亿元,2022Q1硅棒/硅片出货约0.9GW。随着公司两期共40GW产能落地,硅片业务收入有望持续高速增长。硅料扩产带动多晶硅还原炉强需求,2021年来在手订单已超过30亿元:随着光伏发电进入平价时代,光伏需求大增,硅料供不应求,硅料企业持续扩产,公司多晶硅还原炉业务在产业链上游顺势快速增长,2021年实现销售量357台套,同增1452.2%,营业收入9.79亿元,同增453.6%。2021年来,公司多晶硅还原炉系统订单已超过30亿元,截至2022/5/9,2022年以来新接订单已超过18亿元,未来业绩有望随下游硅料公司扩产继续维持高增长态势。节能节水设备技术领先,龙头抓住“双碳”机遇稳健发展:双良节能是国内节能节水设备龙头公司。公司以溴冷机起家,积累了四十年节能节水设备研发制造经验,工业领域溴冷机、空冷器2021年市占率位居第一,换热器在空分领域处于绝对龙头。 “双碳”政策驱动节能节水设备技术改进的背景下,公司发展优势显著,业务稳定增长,2021年溴冷机/换热器/空冷器销售量分别达到626/643/7668台套,同增38.5%/65.3%/39.0%,节能节水业务营收25.58亿元,同增39.62%。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益于“双碳”目标,公司节能节水业务稳定增长。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大幅提升,能源系统加速转型的长期利好趋势下,硅料企业扩产,叠加设备进入更新期,为公司多晶硅还原炉带来多方动能,硅片及光伏组件业务也将充分受益光伏产业高景气。预计公司2022-2024E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03/14.58/18.52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62/0.90/1.14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8x/12x/10x。综合公司估值相对较低,光伏产业链订单开始放量。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光伏项目投建不及预期;硅片行业竞争加剧;光伏行业政策变动
中国船舶 交运设备行业 2022-05-10 15.46 -- -- 19.91 28.78%
24.33 57.3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 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97.40 亿元,同比增长8.14%; 实现归母净利润2.14 亿元,同比降低30.08%。公司同时发布2022 年一季报, 22Q1 实现营业收入131.10 亿元,同比增长30.39%;实现归母净利润5196 万元,同比降低43.47%。 点评: 营收同比增长,毛利率稳定,费用率下降:2021 年及22Q1 公司收入同比提升, 主要由于交付船舶以及海工装备数量同比增加。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原因或包括(1)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减少;(2)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同比上涨; (3)22Q1 部分生产工作受到上海疫情影响。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明显,公司通过对成本进行控制,以及提升机电设备等业务毛利率的方式,使21 年综合毛利率同比仅出现较小变化。21 年主要由于财务费用方面的收益,综合费用率同比下降1.55PCT。 经营性现金流显著改善,积极准备后续生产: 2021 年公司承接新船订单同比增幅较大,船舶等产品收款同比增收金额大于材料设备采购支出同比增加金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24 亿元,同比增加107.93%,得到显著改善。至22 年一季度末,公司预付账款、存货、合同负债等科目同比、环比均有所提升,反映了公司积极准备后续的生产工作,为更好的履行快速增长的订单做准备。 订单大幅增加,后续盈利看好:在核心主业造船业务方面,公司2021 全年共承接民品船舶订单132 艘/1211.17 万载重吨,吨位数完成年度计划的164.37%。修船、动力等业务的新接订单同样实现了同比提升或超目标完成。参照2021 年公司完工民品船舶71 艘/591.74 万载重吨的情况,公司后续民品船舶的生产任务将会比较饱满。考虑新造船价格及成本的变化情况,公司后续盈利可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2-23 年归母净利润7.22/27.09 亿元的盈利预测,并预测2024 年盈利73.51 亿元,2022-24 年EPS 分别为0.16/0.61/ 1.64 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 分别为98/26/10X。我国正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公司作为先进船舶制造的龙头,积极推进节能环保及高端船型,在国内乃至全球占据领先地位。21 年公司新接较多高价订单,后续随产品交付,有望迎来收入规模及利润水平的大幅提升。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民船业务需求减少的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汇率波动的风险;业务管理的风险;安全生产的风险。
国睿科技 休闲品和奢侈品 2022-05-10 14.04 -- -- 15.35 8.33%
17.00 21.0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1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4.32亿元,同比减少 4.81%; 实现归母净利润 5.26亿元,同比增长 12.75%;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 4.65亿元,同比增长 16.80%。公司同时发布 2022年一季报,22Q1实现营业收入 5.88亿元,同比减少 29.51%;实现归母净利润 8620万元,同比增长 14.88%;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 8553万元,同比增长 18.64%。 点评: 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利润同比保持提升:公司 21年收入同比减少,主要原因是防务雷达交付收入减少。21年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 2.13PCT,主要原因是收入占比较高的雷达设备及相关系统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 3.06PCT。22Q1收入同比减少主要原因是轨道业务处于批量供货的项目较少;以及防务雷达交付收入减少。22Q1单季度毛利率为 25.87%,同比增加 6.42PCT,可能原因其一是公司运营效率提升及交付雷达产品结构变化,其二是利润较低的轨交业务收入较少。 新注入子公司利润增速较快;积极准备后续生产:2020年注入上市公司的国睿防务、国睿信维两家子公司,2021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20.18%和 18.42%,高于公司整体利润增速。21年末,公司货币资金较为充足;预付账款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子公司国睿防务与供应商结算货款增加,体现出公司为后续生产提前进行了积极准备。 关联交易预计值显示公司对业绩增长有较好预期:公司在 2022年日常关联交易预计中,预计向关联方中电科十四所及其控股子公司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金额为 23.56亿元,与 2021年实际发生金额 15.67亿元相比,提升了 50.35%,公司预计 2022年雷达业务交付规模增加。雷达业务是公司收入、利润贡献最大的业务,该金额 22年预估值的提升,体现了公司对于业绩增长的较好预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考虑疫情反复、国际局势变化等因素有可能影响到公司军贸业务的拓展进程,我们下调公司 2022-23年盈利预测 5.70%/10.95%至6.09/6.97亿元,并预测 2024年盈利 7.93亿元,2022-24年 EPS 分别为 0.49/0.56/0.64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9/25/22X。公司是 A 股防务雷达龙头,受益于国内防务信息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及工业软件国产化水平的提升,以及响应国企改革的要求,经营效率及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高。结合当前估值水平,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国际形势变化风险,新冠疫情持续演变风险。
至纯科技 医药生物 2022-05-03 30.50 -- -- 38.45 26.07%
42.31 38.72%
详细
事件:2022 年4 月30 日,公司发布2022 年一季报和2021 年年报:公司2022Q1 营业收入为5.48 亿元,单季同比增长136.98%;实现归母净利润0.22 亿元,单季同比减少70.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9 亿元,单季同比增长1130.87%;毛利率为35.22%,单季同比减少6.32pcts;净利率为5.28%,单季同比减少25.95pcts。 公司2021 年营业收入为20.84 亿元,同比增长49.18%;实现归母净利润2.82 亿元,同比增长8.1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62 亿元,同比增长46.57%;毛利率为36.19%,同比减少0.60pcts;净利率为13.64%,同比减少5.03pcts。 点评: 公司22Q1 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半导体湿法设备进入快速放量期。公司2022Q1 营业收入为5.48 亿元,同比增长约137%;归母净利润为0.22 亿元, 同比减少约71%,主要由于政府补助及公允价值变动影响,非经常性损益为-0.17 亿元,相比2021Q1 的0.72 亿元减少近0.9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39 亿元, 同比增长1131%;合同负债为2.47 亿元,同比增长2.9%;存货为12.72 亿元,同比增长7.5%。公司营收和扣非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21 年公司湿法设备收入7 亿元,同比+222%,总营收入占比34%,未来占比将继续提升。公司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20.84 亿元,其中半导湿法设备收入7.01 亿元, 同比增长222%,高纯工艺系统收入10.78 亿元,同比增长25%,光电业务收入3.03 亿元,同比减少3.7%。半导体湿法设备收入增长2 倍多,在总营收中占比达33.64%, 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半导体湿法设备收入为13.9 亿元,营收占比有望提升至46%, 将成为公司第一大主营业务,未来占比将继续提升。 21 年公司半导体湿法设备订单达11.2 亿元,2022 年订单目标超过20 亿元,有望持续翻倍。2021 年公司湿法设备的订单达到了11.20 亿元,同比增长111.32%, 单片湿法设备和槽式湿法设备全年出机超过了97 台,12 英寸湿法设备新增订单金额超过6 亿元,其中单片式湿法设备新增订单金额超过3.8 亿元;2022 年订单目标超过20 亿元,单片湿法设备订单占比预计达60%。我们预计2023 年公司湿法设备订单有望达到30-40 亿元,经测算2022-2023 年的湿法设备收入分别为13-14/19-20 亿元,半导体湿法设备进入快速放量期。 公司在28nm 节点获得全部工艺的湿法设备订单,在14nm 以下制程获得4 台湿法设备订单,有望成为高端湿法设备的领先者。至纯科技采用先进的Nano Spray 技术,在先进制程的28nm 节点获得了全部工艺的湿法设备订单,在14nm 以下制程也拿到了4 台湿法设备订单。另外,公司湿法设备已经在数个成熟工艺的产线上拿到了整条线的设备订单,有效替代了之前的两家日本厂商,还在氮化镓和碳化硅产线上拿到了整条线的湿法设备订单。目前,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华虹集团、长鑫存储、华为、华润、燕东、台湾力晶等。 公司是国内高纯工艺支持设备的领先供应商,每年交付超过5000 台套。公司高纯工艺支持设备包括高纯特气设备、高纯化学品供应设备、研磨液供应设备、前驱体供应设备、工艺尾气液处理设备、干法机台气体供应模块等工艺支持性的设备,每年交付超过5000 台套,不单单做集成服务,2021 年将从高纯工艺系统业务中单独分类出来为支持设备及部件。目前,客户包括上海华力、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士兰微、西安三星、无锡海力士等众多行业一线晶圆厂。 公司服务类业务除高纯工艺集成服务外,积极布局晶圆再生及部件清洗业务和半导体大宗气体业务,有望成为新的增长动力。公司在为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及泛半导体产业提供设计、安装、测试调试服务的基础上,在合肥布局晶圆再生及部件清洗项目,目前已通线试产,是国内首条投产的12 英寸晶圆再生产线,部件清洗项目为国内首条设立完整的阳极产线,该项目以14nm 晶圆厂需求为设计基础,将服务于中国半导体高阶市场,具备年产168 万片晶圆再生和120 万件半导体零部件再生产能。此外,公司为国内28nm 工艺节点的集成电路制造厂商配套,投资建设了半导体级的大宗气体工厂,将为用户提供至少15 年的高纯大宗气体整厂供应。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至纯科技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湿法设备巨头企业,随着湿法设备业务开始放量,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我们维持至纯科技2022-2023 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1 和5.55 亿元,预计2024 年的归母净利润为7.26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PE 分别为26x、18x、1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晶圆厂扩张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浙江鼎力 机械行业 2022-05-02 38.78 -- -- 49.12 25.79%
52.65 35.77%
详细
2021年报及 2022年一季报业绩持续增长浙江鼎力 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 49.4亿元,同比增长 67.1%;实现归母净利润 8.8亿元,同比增长 33.2%。毛利率为 29.3%,同比下降 5.6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毛利率相对较低的臂式产品占比提升,以及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净利率为 17.9%,同比下降 4.6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 3.7亿元,同比下降 58.1%,主要由于购买原材料支付的款项增加较多。 公司 2022年一季度延续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12.5亿元,同比增长 49.0%; 归母净利润 2.0亿元,同比增长 15.1%。利润率有所下降,主要由于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同比上升。 臂式产品实现高增长,海外需求回暖推动销售业绩增长2021年公司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收入 28.5亿元,同比增长 32.2%;臂式高空作业平台收入 16.5亿元,同比增长 191.0%,主要由于新产能释放,同时租赁市场对臂式高空作业平台需求量增加;桅柱式高空作业平台收入 2.6亿元,同比增长 154.0%。在海外疫情得到控制,客户采购需求回暖的背景下,公司加大对海外市场的销售,2021年海外收入为 19.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149.4%。 募投项目产能爬坡顺利,电动化战略保障产品竞争优势2021年公司在“大型智能高空作业平台建设项目”投产后,产能爬坡顺利,臂式产品产量达 4356台,同比增长 137.3%。公司继续加大臂式产品推广销售力度,“PLAN G”——电动臂式“守卫绿色家园”行动已进入海外市场多个国家。公司顺应行业电动化趋势,大力发展电动臂式产品,2021年公司电动臂式产品销量占比达到 58.2%。随着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高端臂式产品竞争力也进一步增强,有望持续推动公司业绩增长。 维持“增持”评级考虑到原材料价格上涨、运费上行及产品结构变化对利润率的影响,我们下调公司 22-23年净利润预测 14.2%/14.2%至 11.3/13.7亿元,引入 24年净利润预测 16.1亿元,对应 22-24年 EPS 分别为 2.23/2.70/3.18元。高空作业平台市场成长空间广阔,公司臂式新产能达产,产品交付量大幅增长,市占率快速提升; 公司持续强化成本管控,利润率有望回升,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美国“双反”调查风险
陕鼓动力 机械行业 2022-04-29 6.86 -- -- 8.68 22.25%
13.07 90.52%
详细
事件:陕鼓动力12021年、12022Q1业绩出炉,表现略超预期。(1)2021年公司营收104亿元,实现历史突破,同增28%;归母净利润8.6亿元,同增25%;归母扣非净利润6.4亿元,同增23%。10股派3.1元。(2)2022Q1公司实现营收29亿元,同增11%;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增19%;归母扣非净利润2.6亿元,同增34%。22Q1归母净利润和归母扣非净利润增速略超预期。 421Q4西安疫情对公司12021年整体收入及利润水平有所拖累,但122Q1环比出现明显回升。21Q4营收23亿元,同增5%;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降9%;归母扣非净利润0.3亿元,同降82%;毛利率15.65%,同降9.56pct;净利率4.82%,同减0.75pct。但22Q1公司业绩环比出现明显回升,毛利率回归24%,同增3pct、环比提升8.39pct,净利率9.58%,同增0.67pct、环比提升4.76pct。 公司现金流和货币资金表现充裕。2021年公司现金流保持良好态势,2021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5亿元,同增6%。公司账面货币资金91亿元,同增44%。 合同负债增速稳定,气体增速再创历史新高。(1)设备端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亿元,同增4%。2021Q4受西安疫情影响,公司设备交付、出货受到限制,导致2021Q4增速放缓,2021Q4公司营收23亿元,同增仅为5%。 但2021年公司合同负债60亿元,同增15%,可见设备订单保持良好态势。(2)气体端公司2021年营收25亿元,同增27%,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21年公司在手管道气119万方,同增34%,投运管道气69万方,同增46%。2022Q1秦风气体管道气70万方以上(预计为投运口径),同增20%,创历史新高。(3)工业服务端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同增77%,保持较高增长。 原材料222年影响预计边际减少,气体利润水平预计随着规模效应和项目质量提升保持稳中有升。(1)设备端21年公司毛利率19%,同降6.5pct,主要系原材料及人工成本较20年同期增长。(2)气体端21年公司毛利率20%,同增1.4pct,我们判断与新增管道气规模效应、以及公司新增项目内部收益率严控有关。(3)工业服务端21年公司毛利率17%,同减0.5pct,基本保持稳定。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传统设备主业增长稳定,工业服务模式创新成效显著,气体产业投资力度加大,增速居行业前列,后续有望拉动公司业绩较快增长。我们预测公司22-24年营收126/154/188亿元。22年下游生产与资金压力较大,上游原材料与人工成本改善幅度较小,小幅下调22年归母净利润至10.92亿元,较前次预测-1%,23年预计成本承压改善,小幅上调23年归母净利润至13.79亿元,较前次预测+3.6%,新增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7.3亿元。对应22-24年EPS分别为0.63/0.80/1.00元,对应PE为11x/9x/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放缓;订单执行进度不及预期;气体投资增速放缓。
伊之密 机械行业 2022-04-25 11.49 -- -- 13.47 17.23%
21.50 87.12%
详细
2021年报及 2022年一季报业绩持续增长伊之密 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 35.3亿元,同比增长 30.0%;归母净利润 5.2亿元,同比增长 64.2%。毛利率 34.5%,同比持平;净利率 14.9%,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主要由于规模效应提升、费用控制加强及生产效率提升。公司拟分红 0.5元/股,分红率达 45%。 公司 2022年一季度延续增长,实现营业收入 9.0亿元,同比增长 18.3%; 归母净利润 1.1亿元,同比增长 3.1%。 注塑机及压铸机业务均实现高增长,期待大型压铸机新订单落地制造业延续增长态势,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带动公司注塑机、压铸机业务持续增长。2021年公司注塑机收入 25.8亿元,同比增长 27.7%,主要由于行业持续高景气,市场需求旺盛;压铸机营业收入 5.7亿元,同比增长 32.2%,主要由于压铸机下游汽车等行业复苏较好,带动压铸机需求增加;橡胶注射机收入 1.3亿元,同比增长 57.4%,主要由于橡胶机行业受 20年疫情影响,基数较低,21年基本恢复正常水平。公司 2021年研发费用 1.6亿元,同比增长 21.5%;研发投入主要用于超大型压铸单元和超大型高端注塑成型装备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有望加快自主产业化与进口替代进程。我们认为公司压铸机业务将持续受益于下游汽车行业回暖以及“一体压铸”趋势的逐步凸显,期待大型压铸机新订单落地。 海外业务有望维持快速增长公司 2021年海外收入 8.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57.3%。公司已有超过 40个海外经销商,业务覆盖 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在印度等重要市场实施本土化投资及经营,加大产品的直销力度及售后服务能力,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发挥“YIZUMI”和“HPM”的双品牌优势,积极开拓北美及欧洲市场。公司通过现有的海外销售网络,进一步拓展现有市场份额,海外业务有望维持快速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原材料成本上涨对毛利率的影响,我们下调公司 22年净利润预测4.2%至 5.7亿元,维持 23年净利润预测 6.8亿元,引入 24年净利润预测 7.9亿元,对应 22-24年 EPS 分别为 1.21/1.44/1.68元。公司订单饱满,新产能投放及新产品下线提供业绩增量,海外市场长期空间广阔,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下游景气度波动风险、海外疫情控制不力风险
徐工机械 机械行业 2022-04-20 5.15 -- -- 5.11 -0.78%
5.43 5.44%
详细
徐工机械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843.3亿元,同比增长14.0%;实现归母净利润56.1亿元,同比增长50.6%;经营性现金净流入80.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9.4%。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影响,毛利率为16.2%,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公司持续推进全价值链降本,净利率为6.7%,同比上升1.6个百分点。支柱板块表现亮眼,高机等业务增长强劲2021年公司支柱板块表现亮眼,起重机械首次跻身全球第一;桩工机械稳居全球第一阵营;道路机械首次进位至全球第三。2021年公司其他工程机械销售收入76.1亿,同比增长97.8%;高空作业机械销售收入50.0亿,同比增长33.9%;铲运机械销售收入81.2亿,同比增长22.8%;桩工机械销售收入89.5亿,同比增长22.1%;起重机械、道路机械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7%/2.2%。海外收入将持续高增长2021年公司海外收入129.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11.8%,创历史新高。中大装出口同比增长110.4%,路面机械出口同比增长92.1%,汽车起重机出口同比增长59.1%。徐工巴西制造加快推进北美机型制造当地化等专项工作;北美项目已完成前期论证,正加快落实;德国施维英发挥全球网络布局,保持欧美混凝土机械高端市场第一位。我们认为2022年公司出口销量有望维持快速增长。资产重组完善产业布局,提升盈利能力,激发运营活力根据2021年4月资产重组预案,徐工机械拟吸收合并徐工有限;交易完成后,徐工有限旗下挖掘机械、混凝土机械、矿机、塔机等工程机械生产配套资产将整体注入上市公司;我们认为有利于完善产业布局,做大上市主体,增强直接融资能力,降低经营风险。 注入业务毛利率较高,有利于增强整体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资产重组按计划有序推进。作为混改的延续,公司将精简管理层级,优化治理结构,提高决策效率,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经营活力。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到行业景气变化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的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2-23年净利润预测14.2%/15.1%至60.2/68.2亿元,引入24年净利润预测76.9亿元,对应22-24年EPS分别为0.77/0.87/0.98元。公司混改有望激发经营活力,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上游投资波动风险;海外市场与汇率波动风险
杰瑞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4-18 38.64 -- -- 40.78 5.54%
46.30 19.82%
详细
净利润受计提减值增加影响,现金流表现亮眼 杰瑞股份2021 年实现营业收入87.8 亿元,同比增长5.8%;归母净利润15.9 亿元,同比下降6.2%,主要受计提减值由20 年0.5 亿增加至21 年1.7 亿影响; 每股收益1.66 元。其中,油气装备制造及技术服务业务实现收入70.6 亿元,同比增长6.5%;维修改造及贸易配件业务实现收入12.3 亿元,同比增长2.8%。2021 年综合毛利率为34.9%,同比下降3.0 个百分点,主要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国际海运价格高企的影响。2021 年经营性现金净流入8.1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7.0%。 在手订单饱满,重点市场不断取得突破 在疫情影响下,公司国内外市场新增订单均实现增长。根据年报,2021 年公司累计获取订单147.9 亿元,同比增长51.7%,再创历史新高;2021 年末在手订单达88.6 亿元。公司重点市场开拓也取得突破:公司为电驱压裂等设备配套的30MW 发电机组首台订单在美国落地;在科威特获得约27 亿元的生产设施5 期项目订单。我们认为公司压裂设备等产品有望在北美市场取得更大突破,获得更多新增客户订单。 成立硅基负极材料合资公司,构建“油气+新能源”双轮驱动 根据2021 年11 月30 日公告,杰瑞设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碳硅纯品、氧化亚硅纯品以及硅基复合负极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该合资公司一期产能位于福建厦门,产能计划为碳硅纯品100 吨、氧化亚硅纯品500 吨,硅基复合负极6000 吨;二期产能位于甘肃天水,产能计划为碳硅纯品300 吨、氧化亚硅纯品900 吨,硅基复合负极12000 吨。该合资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军锂电负极材料领域,构建“油气+新能源”双轮驱动。 短期业绩波动不改景气上行趋势,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短期受原材料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利润率略受冲击,我们相应下调公司22-23 年净利润预测5.9%/3.2%至20.6/24.7 亿元,引入24 年净利润预测29.3 亿元,对应22-24 年EPS 分别为2.15/2.58/3.06 元(暂不考虑定增预案摊薄EPS 的影响)。国内外油气投资景气向好,短期成本波动不改景气上行趋势,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油气开发政策变化风险;国际油价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产品竞争加剧风险;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海外疫情控制不利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