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锐

信达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500523080006。曾就职于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5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杭氧股份 机械行业 2022-04-01 28.61 -- -- 28.15 -1.61%
33.80 18.14%
详细
事件:3月29日杭氧股份发布2021年报。(1)2021实现营业收入118.78亿元,同比增长18.53%,归母净利润11.94亿元,同比增长41.60%;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62亿元,同比增长34.57%,经营性现金流情况良好;资产负债率为51.05%,水平较低。(2)其中2021Q4实现营业收入29.16亿元,同比增长4.32%,归母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减少25.4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40亿元,同比减少51.72%。 空分设备和气体运营业绩双增长,总体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24.64%,同比上升1.96pct。分业务来看,气体行业营收66.16亿元,同比增长22.05%,毛利率26.17%,同比上升3.9pct;制造业营收48.27亿元,同比增长12.37%,毛利率23.29%,同比下降0.21pct;工程总包营收2.12亿元,同比增长121.03%,毛利率12.22%,同比上升3.21pct。公司气体产业加速推进,市场认可度与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团队市场开拓能力愈发强大,2021年公司新签订了玉昆钢铁、裕龙石化、湖北晋控等供气项目,气体投资项目新增制氧规模为约64万m3/h,创历年新高。 气体管理体系日趋健全,区域建设、气体零售物流体系建设及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等同步推进。2021年承德杭氧二期2.5万m3/h、济南杭氧4万m3/h及江西杭氧两套8万m3/h等空分项目陆续建成投产。青岛杭氧电子气项目完成一期建设,二期高纯氮设备正在建设中。下游应用拓展方面,公司加快推进医用氧、食品级氮等取证工作,并加快氪氙业务布局,衢州特气新建精氪氙项目进展顺利。 紧跟行业政策,设备市场新签订单量可观。公司把握“双碳”政策细化落地下游市场需求回暖的机遇,积极调整策略,维护新老客户,全年累计新订空分设备合同62.4亿元,石化设备全年累计订货6亿元,维持在石化设备领域绝对领先地位。2021年公司承接国内首套合成气制乙醇项目一氧化碳深冷分离装置项目。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2-24年营业收入140/159/179.5亿元。 看好公司气体运营业务拓展步伐稳健,设备业务盈利弹性有望加速释放,未来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上调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5亿元,较上次预测+4.92%,未来随着气体与空分设备市场优质竞争者入局,公司营业成本或有上升压力,因此下调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7亿元,较上次预测-1.06%,新增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9亿元。对应22-24年EPS分别为1.53/1.73/1.93元,对应PE为19x/17x/1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带来下游景气度降低、用气量下降风险。气体价格大幅波动风险。
创世纪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3-18 12.47 -- -- 12.35 -0.96%
12.35 -0.96%
详细
拟增持66--88亿元用于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1)公司2022年3月16日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部分社会公众股股份,回购总金额为2.0-4.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9.70元/股(含),回购股份将全部用于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2)2021年12月7日,公司发布《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员工持股计划按照1:1的杠杆比例设置优先级份额和劣后级份额,合计金额约4.0亿元用于购买股票。 成立投资公司布局上下游,进一步推行外延扩张战略。公司2022年3月11日公告:为进一步保障供应链安全,完善产业链,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资源,发挥协同效应,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创世纪以自有资金出资5,000万元人民币设立全资子公司创世纪投资(深圳)有限公司。 22022年机床在手订单充沛,公司四地工厂已投入使用,现有产能有望支撑约150亿元产值,短期内无新增的资本开支计划。公司21年机床销售量约2.5万台。 21年末,公司在手订单(含意向性)约7,000台;22年一季度中,截至22年3月7日,公司新增在手订单(已签合同)数量超过4,000台。 创世纪121年年52.5万台出货量的国内市占率仅3%,存量市场和份额提升有望支撑公司快速成长。行业存量汰换周期已经到来,机床寿命7-10年,寿命将至时,加工良品率也大幅下降,故存量市场的汰换是刚性的。2021-2024年国内金属切削机床更新需求平均在80万台左右,市场规模在千亿级以上。 通用领域和新能源领域是公司未来收入主要增长引擎。(1)新能源汽车行业客户采购数控机床设备主要应用于电池、底盘、外壳、触摸屏、电机、马达等零部件的精密加工。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将驱动车床、卧加、龙门高速成长。(2)2021年公司通用领域立式加工中心已接近10%的市占率,行业居首;2019年、2020年和2021年的通用领域月均订单生产量分别为273台、395台和876台,收入规模从5、10到22亿元,实现快速增长。 22022年非金融机构借款利息预计对业绩影响较小。非金融机构借款利息在2019-2021年为1185、3240、9240万元,对19-21年经营业绩影响较大,随着深圳创世纪并购事项接近完成,我们预计对2022年经营业绩影响较小。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9、13.13和17.14亿元,当前约171亿元市值对应的PE分别为18x/13x/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风险,行业景气度下行风险。
至纯科技 医药生物 2022-03-18 30.75 -- -- 33.08 7.58%
34.30 11.54%
详细
公司 2022年 1-2月营业收入实现 3倍增长,湿法设备进入放量期。2022年 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2亿元,同比增长 388.14%,2022年至今新增订单总额为 7.7亿元,其中湿法设备新增订单 2.9亿元。2021年度,公司新增订单总额为 32.30亿元,同比增长 64.80%,其中半导体设备新增订单 11.20亿元,同比增长 111.32%。我们预计公司 2022年湿法设备订单有望达到 20亿元,该业务步入放量期。 推第四期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2022年 2月 8日,公司推第四期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本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共计76人,其中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股票期权 165万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限制性股票 135万股。本激励计划授予的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 46.50元/股,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 23.25元/股,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至纯科技能提供全部 28nm 节点湿法设备,有望成为高端湿法设备的领先者。 至纯科技采用先进的 Nano Spray 技术,目前已经可以提供 28nm 节点的全部半导体湿法工艺设备,2021年在 14-7nm 技术世代已经接到 4台套机台多个工艺的正式订单,将于 2022年交付至客?产线验证。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3年半导体湿法设备订单可达 20/30亿元,2021-2023年清洗设备收入分别为7.68/13.90/18.68亿元,有望成为高端湿法设备的领先者。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至纯科技是国内领先的半导体湿法设备巨头企业,随着湿法设备业务开始放量,公司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我们维持至纯科技 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7、3.81、5.5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 PE 分别为 33x、30x、2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晶圆厂扩张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国睿科技 休闲品和奢侈品 2022-03-09 16.13 -- -- 16.76 3.91%
16.76 3.91%
详细
A 股防务雷达龙头:国睿科技是中国电科第十四研究所控股的上市公司,2020 年完成下属子公司防务雷达系统和工业软件业务整合,形成以雷达装备及相关系统、工业软件与数字化解决方案两大板块组成的主营业务格局。公司防务雷达业务在A 股市场中处于龙头地位。 军贸雷达业务在疫情影响减弱后有望恢复,雷达板块盈利水平有望提升:公司防务雷达产品已销售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全球20 余个国家和地区,以其优秀性能和较高质价比赢得了国内外用户的充分认可。由于定价机制不同,面向国际客户的军贸产品利润水平高于国内。近年受疫情影响,军贸雷达业务交付较为缓慢,该状况有望随疫情影响减弱后得到恢复,带动雷达板块盈利水平的提升。随着我国装备水平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国内军贸产品越来越受到国际客户的青睐,有望为公司军贸雷达业务提供更多的市场机遇。 工业软件业务受益数字化转型迎来高速发展期:公司根据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主线打造丰富的工业软件产品组合,为用户提供智慧企业整体解决方案,应用于工业产品设计、制造、保障过程中全要素数字化和全流程管理,应用于工业企业项目执行、质量及供应链管控、经营决策支持等领域。从事工业软件业务的子公司国睿信维2017-2020 年净利润CAGR 达到56.37%,未来随着国内工业的数字化、自主化转型,高速发展有望持续。 国企改革有望驱动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国电科全面贯彻“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决策部署,制定了集团的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力求切实增强集团公司各方面能力。中国电科旗下各上市公司积极响应,追求经营质量提升。如四创电子、天奥电子等计划实施股权激励,凤凰光学计划通过资产重组整合部分科研院所优质资产。我们认为国睿科技同样具备条件实施改革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随着我国装备水平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国内军贸产品越来越受到国际客户的青睐,疫情影响减弱后,公司军贸业务有望实现明显好转。当前我国制造业处于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关键阶段,自主化工业软件有力支撑了国防等多个重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国企改革过程中,参考中国电科集团旗下其他上市公司情况,公司经营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净利润有望达到5.32、6.46、7.83 亿元,EPS 分别为0.43、0.52、0.63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38X、31X、26X。结合相对估值结果,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国际形势变化风险,新冠疫情持续演变风险。
陕鼓动力 机械行业 2022-02-17 10.35 12.75 36.07% 11.11 7.34%
11.11 7.34%
详细
节能减排设备领先厂商,“双碳”驱动可持续增长:公司是国内能量转换设备龙头公司,以轴流压缩机、TRT 等节能减排设备为根基,经过两次战略转型,顺利成长为分布式能源领域的系统解决方案商与服务商,客户以冶金、化工行业为主,核心产品市占率业内具有绝对优势,多为 90%左右,转型后经营稳健,业绩进入上升通道确定性强,受益于“双碳”目标约束,具备长期可持续成长能力。 “双碳”政策驱动,设备与服务需求旺盛:供给侧改革后钢铁量价齐升,受益下游冶金行业边际修复,“双碳”催化转型升级/以大换小/退城入园,设备结构性需求机会出现,设备新增、设备更新、技改需求均为公司能量转换设备与全流程服务提供新动能。2020年公司销售轴流压缩机/TRT/空压机分别为 107/57/21台,分别同比增长 78%/63%/40%,2021Q1-3营业收入 81亿元,同比+37%,与 2020年全年规模相当,归母净利润 7.47亿元,超 2020年全年,同比+33%。 签约全球首个氢能源还原项目,勇立氢能冶金新趋势潮头:氢能冶金是冶金行业从根源深度脱碳的理想化路径。当前,国内钢铁企业积极寻求低碳转型,研发和储备重大技术的趋势明显加快。公司于 2021年 3月斩获河钢集团张宣高科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工程示范项目订单,为该项目氢直接还原工艺系统提供 2套富氢工艺气、冷却气压缩机组系统解决方案,标志着公司在低碳冶炼和开拓氢能等清洁能源领域迈出了坚实有效的步伐,随着项目技术经验积淀,我们认为未来公司在氢能冶金工艺或具备优势,可优先获得订单。 气体业务再度发力,奋起直追行业龙头。工业气体市场空间稳定,“双碳”背景下,以冶金、化工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对工业气体需求量大增。外包供气凭借产品质量稳定性高、综合利用效率高、用气成本较低、可灵活供应新兴产业用气等优点,占比提高。公司拟改革气体运营业务,加大投资。目前公司气体业务增速快、项目运营健康有序,零售气体取得突破,服务领域延伸至食品领域,我们认为在技术积累/国资背景/管理改革助力下,公司气体业务将再度起航。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受益于供给侧改革与碳中和,下游盈利有望改善,其产能置换与技术升级力度大,且具备长期可持续性,公司作为能量转换设备龙头公司,订单获取能力与议价能力高,EPC 项目经验丰富,气体业务拟再度发力,有望增厚业绩。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为 8.77/11.03/13.3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20x/16x/13x,我们采用相对估值法给予公司 13.74元的目标价(对应 2022年 PE 为 21.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双碳”目标约束减弱,下游需求放缓;订单执行进度不及预期;气体运营业务投资增速放缓。
隆华科技 机械行业 2022-01-24 9.52 -- -- 9.63 1.16%
9.63 1.1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度业绩预告,2021年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670万元—31,11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40%。公司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预计为3,900—4,500万元左右,主要为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所产生的非经常性收益、政府补助和理财收益。 公司存量、增量业务全面开花:2021年公司三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业绩高速成长。1)电子新材料板块,靶材业务国产化进程加速,宽幅钼靶材、ITO靶材销售额大幅增长,市场份额明显提升;非靶材业务在半导体设备、光伏领域加强营销,并积极向上游关键原材料、下游成套装备领域拓展。2)高分子复合材料板块,PMI泡沫和舰船复合材料伴随重点装备加速列装持续景气;轨交复合材料新品推广带动销售业绩大幅增长;PVC泡沫突破关键技术并完成产能建设,为后续市场拓展奠定基础。3)节能环保板块,换热装备业务发挥全系统精益管理优势;水处理业务紧抓电力凝结水精处理周期回暖机遇,抢订单成效显著。 新材料孵化平台型公司,军工、新能源领域未来可期:公司在节能环保传统主业的基础上,转型布局形成了“电子新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两大新材料板块。核心团队曾带领我国军工七二五所成功产业化转型。高分子材料板块,三家子公司基于共同的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发力军工、轨交、风电三大领域,分别为PMI材料军用市场国产化供应商兆恒科技、军用舰船复合材料龙头海威复材、轨交减振领域细分龙头科博思,且公司2021年可转债募投项目—风电叶片PVC泡沫材料产能,已为下游主流叶片厂商批量供货,有望助力2022年板块收入取得接近翻倍的增长。电子新材料板块,子公司四丰电子为面板领域的钼靶材龙头,在高世代线及OLED需求下,宽幅钼靶材将成为核心增长点;子公司晶联光电率先打破ITO靶材的外资技术垄断,面板领域进口替代处于加速临界点;公司还与华锡集团战略合作,深度绑定上游异质结核心资源金属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隆华科技为极具成长性的新材料平台型公司,未来在风电叶片新材料产能释放、光伏异质结产业化浪潮的推动下,业绩有望实现高速增长。我们维持预测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6、4.03、5.49亿元,对应EPS为0.31、0.44、0.6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风电叶片新材料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光伏异质结产业化不及预期
光威复材 基础化工业 2021-12-31 81.55 -- -- 87.28 7.03%
87.28 7.0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子公司威海拓展与客户A签订了三个订货合同,标的为X型号碳纤维及织物,三个合同合计金额约21亿元,合同履行期限为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 点评:两次签署时间距离较近,或说明前序合同任务已经接近完成:在12月9日,公司发布公告签署重大合同,标的物、客户与本次合同相近,履约时间为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我们认为在距离前一合同签署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签署了本次合同,或是因为前一轮合同签署过程中,相关方已经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协调。而本次合同履约开始时点紧接着前序合同结束时点,考虑此前公司介绍其“具有满足合同订单必要的生产能力和资源条件,具有良好的履行合同的能力”,或是说明前序合同任务能够按计划完成。 大订单彰显产品质量,长合同反映下游需求:公司上市以来,已先后多次公告子公司与客户A签订重大合同的时间。从合同金额看,本次签订的合同金额为历次中最高,充分说明客户A通过长期合作对公司产品已经建立起了高度的认可。 同时我们注意到,本次合同的履约期限为2.5年的时间,为历次合同履约时限最长,这也反映出下游环节对于公司产品存在长期的需求。 ,公司多型产品在多个领域获得应用,为公司打开新的市场空间::公司募投项目“军民融合高强度碳纤维高效制备技术产业化项目”在21Q2之后产能逐步释放,T700S级/T800S级碳纤维产品目前已应用于气瓶、热场、建筑补强等应用场景。 “高强高模型碳纤维产业化项目”也已投产,M40J级/M55J级产品已开始应用在卫星等航天领域场景。公司多型产品在多个领域获得应用,为公司打开了新的市场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认为本合同的履行将对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产生较为积极的影响。公司多型产品在多个领域获得应用,为公司打开新的市场空间。 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2021-2023年EPS分别为1.59、2.02、2.4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52X、41X、34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价格可能下调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新产品研发及新市场拓展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导致订单减少的风险;疫情控制情况不及预期导致公司海外业务减少的风险。
高德红外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2-30 23.75 -- -- 25.10 5.68%
25.10 5.68%
详细
事件:2021年12月3日,公司公告《关于收到某型号竞标项目中标通知函的公告》。 其中中标单位及产品为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某型号产品;因中标通知函部分信息敏感,公司根据相关对外信息披露规定,豁免披露销售对象的具体信息。 中标项目对公司的影响:公司凭借多年来在红外行业的技术领先优势和多品类红外核心器件的国产化量产,积极参与各兵种型号产品竞标项目,竞标成绩优异。 根据《某型号项目竞标择优细则》要求,经过对该型号产品在研制方案、技术指标满足程度、科研生产能力等五项内容的比测中,公司以评分第一的优异结果胜出。本次中标的型号产品为某完整装备系统核心配套产品,根据型号产品批产特性,该重点型号产品将在未来年度对公司业绩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2021年10月28日,公司公告2021年三季报,公司2021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4.45亿元,同比增长26.26%;实现归母净利润9.19亿元,同比增长15.4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99亿元,同比增长14.26%。 公司2021Q3营业收入为5.97亿元,单季环比减少49.83%,单季同比减少21.39%;实现归母净利润2.25亿元,单季环比减少50.67%,单季同比减少19.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亿元,单季环比减少53.94%,单季同比减少22.52%。 公司2021前三季度毛利率为57.53%,同比减少11.38pcts;净利率为37.62%,同比减少3.49pcts。公司2021Q3毛利率为57.7%,单季环比减少0.05pcts,单季同比减少5.41pcts;净利率为37.7%,单季环比减少0.60pcts,单季同比增长1.14pcts。 点评: 高德红外是中国红外成像行业的龙头厂商。公司业务领域涵盖 (1)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芯片、 (2)红外热像整机及综合光电系统、 (3)新型完整WQ系统和 (4)传统非致命性弹药及信息化弹药四大业务板块。 高德红外是中国红外半导体产业龙头。红外探测器由CMOS 读出电路和MEMS传感器组装,属于半导体工艺。在红外探测器的三种核心技术中: (1)非制冷探测器领域,高德和睿创国内领先; (2)高端的碲镉汞制冷型探测器领域,高德是唯一能够量产的中国民营企业; (3)最高端的二类超晶格探测器,高德是唯一能够量产的中国企业。高德通过自主可控的IDM 模式,拥有三种核心技术的3条8寸生产线。 高德红外的政府装备业务:DD 制导和单兵需求大增,WQ 系统打开广阔空间。 十四五是军工高景气期,DD 作为消耗性装备,是十四五WQ 装备重点采购方向。 短期来看,DD 制导、单兵夜视、光电吊舱等需求快速提升有望驱动高德快速成长;长期来看,高德近期公告取得某类完整装备系统科研生产资质,因此高德具备从底层核心器件至完整装备系统的全产业链批产能力,真正实现了从配套单位向总体单位的跨越。 公司继续全力保证前期已签订型号产品任务的高质量交付,公司型号项目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成为2021年半年度收入、利润的主要增长部分。另一方面持续开展科研创新,进一步拓展红外技术在多品类型号项目产品中的应用推广,在完整装备系统总体领域以第一名成绩中标某重点项目,为公司获得的第二个国内完整装备系统总体项目,将为公司贡献新的收入、利润增长。 在出口领域,公司已完成多款型号系统产品的出口立项审批,与具有相关出口权的公司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在完整装备系统总体出口方面已实现批量成单,扩大了公司在其他客户中的影响力。后续公司将密切结合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积极推进型号系统产品的外贸科研出口工作。 公司全资子公司汉丹机电持续聚焦生产一线,不断加强研发队伍建设,在按计划完成现有型号项目研制任务的同时,全力保障竞标项目的开展;通过实施自动化改造、快速推进新火工区二期建设等工作,不断提升公司生产制造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 高德红外的民品业务:多赛道布局长期空间广阔。受益于成本大幅降低,在红外民用市场中,狩猎、检疫、户外、监控、边防等下游需求广阔。高德打造非制冷红外芯片IDM 模式并拥有国内首条晶圆级封装生产线。 随着晶圆级封装探测器芯片的大批量生产,公司通过红外“芯”平台向整个行业开放红外核心设计及应用解决方案,促进国内外多个红外新兴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红外核心芯片小型化、低成本、高可靠性、大批量生产的实现,激发了红外行业逐步向多样化、普及化、消费品化发展。公司子公司智感科技以测温防疫类产品与多行业领域合作为契机,在实现传统行业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大力推广至人工智能、物联网、5G、智慧城市、智能硬件、消费电子等诸多创新行业,突破红外热成像传统市场规模限制,在其他新兴应用领域逐步实现跨越式发展,让红外技术应用扩大到各行各业,真正做到让红外科技惠及大众。 1、在户外夜视行业,智感科技经过多年的市场化运作,已在全球建立起完善的渠道网络体系,实现了规范化、高效率运营。公司持续加大对国内户外夜视经销商扶持力度,助力国内户外夜视市场快速复苏,同时发力跨境电商业务、开展广泛的线上推广工作,着力开发欧洲、北美、澳洲、南美等地区新客户资源,2021年户外夜视领域实现稳步增长。 2、在传统市场方面,随着防疫常态化下国内工业制造和经济秩序有序恢复,红外测温在工业领域需求呈现稳步增长。在仪器仪表行业,公司加大了对国内测温经销商的政策支持和推广力度,大力发展多区域多领域经销合作模式,挖掘新的市场资源,2021年上半年公司在国内仪器仪表领域的业务实现翻倍增长;持续加大全球化网络及跨境电商网络的推广力度,在巩固加深与原有核心经销商合作关系的基础上,逐步获取新的海外经销商资源。在电力检测行业,公司持续大力投入,积极响应电力行业发展需求,不断开发和升级新产品以应对电力市场需求的持续升级,2021年上半年公司电力行业业务实现了较大规模增长。 3、在新兴市场方面,公司凭借完善的晶圆级模组产品线的核心技术优势,将低成本化红外热成像模组应用于仪器仪表、防疫健康、安防监控、智能家居、物联网、智能硬件等新兴应用领域。目前公司已逐步搭建起二代120*90/256*192多分辨率、多视场角红外晶圆模组产品线,依托红外热成像模组的极致性价比及高可靠性、易集成的优势,逐步应用于各类智能硬件、终端产品中。 4、在交通夜视产品领域,子公司轩辕智驾专注智能安全驾驶领域,致力于毫米波雷达产品、儿童遗忘检测系统的开发和远红外产品线的优化和市场开拓,打造全方位车载安全解决方案。随着红外探测器晶圆封装技术的成熟,新一代红外热成像避障系统成本对比之前有着明显的下降。目前轩辕智驾已与陕汽重卡建立合作关系,完成了产品的试验认证并即将批量供货。轩辕智驾自主研发的儿童遗忘检测系统利用超声波技术实现车内遗忘儿童检测和报警,已与国内汽车品牌达成合作并实现量产供货。在自动驾驶领域,轩辕智驾已与国内外多家自动驾驶企业以及专业算法公司展开产品测试工作,拟在自动驾驶方案中增加红外传感器。在市场开拓方面,公司积极与多家品牌汽车企业进行接洽,未来将与更多的厂商形成联盟,整合可用资源,扩大公司产品线在汽车上的运用,将公司打造成为提供全方位车载安全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由于疫情影响,我们下调高德红外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分别为12.58(下调14.71%)、15.43(下调24.33%)亿元,新增2023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为18.6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PE 分别为44x、36x、30x。高德作为红外龙头,未来有望持续成长,且估值低于行业平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与产品研发风险;军费开支缩减风险;贸易环境影响。
宏大爆破 建筑和工程 2021-12-24 31.00 -- -- 31.00 0.00%
31.00 0.00%
详细
事件:公司于2021 年12 月22 日发布公告,拟变更公司名称和证券简称,并拟与广业装备、戎程管理、中科粤微共同出资成立“军工集团”。 点评: 变更名称和证券简称,突出平台型特征及多元化经营特点:公司成立初期主营业务为城市爆破拆除,名称“广东宏大爆破股份有限公司”及简称“宏大爆破”能较好与公司业务对应。而随着公司发展,主营业务已演变为矿服、民爆、军工三大板块,且从2020 年来看,民爆及军工业务的营业利润占比已超过40%。根据公司将继续围绕军工、矿服、民爆三个业务板块发展壮大的发展规划,当前的名称及证券简称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公司拟将公司名称及证券简称变更为“广东宏大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宏大”,能够更好地体现公司战略定位, 突出平台型特征及多元化经营的特点,有助于未来更好地经营、开拓市场,提升公司的品牌力。 共同出资设立省军工集团,打造国内地方军工龙头企业:公司拟与广东省广业装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广业装备”)、戎程管理咨询(广东)合伙企业(“戎程管理”)及广东中科粤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科粤微”)共同出资8500 万元设立广东省军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军工集团”),其中公司认缴出资额4000 万元,占军工集团47.06%的股权。军工集团定位为广东省国资发展军工产业的主要平台,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推动广东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国资主导、市场化运作”模式,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内地方军工龙头企业。 通过投资设立广东省军工集团,公司及公司实控人有望在未来主导整合广东省内外军工资源、提升广东省军工整体地位,以军工产业投资与军工产业孵化为核心业务,面向军贸、国内两个市场,将军工集团建设成为中国军工领域具有全球视野、世界影响、中国特色的国内地方军工龙头企业,从而为公司股东带来持续、稳定、增长的投资回报。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公司军工业务的发展。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告涉及的事件短期暂不会对公司盈利产生直接、明显的影响,维持盈利预测及“增持”评级。而我们认为公司出资参与设立广东省军工集团,坚定走平台型、多元化经营的路线并将军工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将有助于扩大公司在国防军工领域的发展空间,提高公司的技术水平,增强公司的业务及盈利能力。 风险提示:防务装备业务军贸洽谈不及预期的风险;矿服民爆生产安全的风险; 民爆器材原材料涨价的风险;军工集团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的不确定性风险。
至纯科技 医药生物 2021-12-14 53.00 -- -- 54.84 3.47%
54.84 3.47%
详细
单片清洗未来在半导体清洗设备中的核心地位将日益凸显。半导体清洗设备可分为干法清洗设备和湿法清洗设备,目前 90%以上的清洗步骤以湿法工艺为主。 湿法清洗设备又分为槽式清洗和单片清洗,其中槽式清洗设备一般一次清洗约30-50片晶圆,清洗量大但容易交叉污染,随着先进制程的不断推进,其颗粒去除效率(PRE)较低,逐步被单片清洗设备取代;单片清洗设备主要分为单片清洗机、单片刷片机和单片刻蚀机,其颗粒去除效率(PRE)较高,其中单片清洗机的目的是清洗颗粒、有机物、自然氧化层、金属杂质等污染物,单片刷洗设备一般为物理清洗,目的是去除表面颗粒,主要用于 CMP 后清洗,单片刻蚀设备主要用于膜层的轻度刻蚀。随着先进制程的不断推进,特别是 28nm 及以下工艺,单片清洗设备将全面取代槽式清洗,配备 8-12-16腔,核心地位日益凸显。 纳米喷淋是国际上单片湿法清洗设备的主流技术路线。目前单片湿法清洗技术主要分为纳米喷淋清洗(Nano Spray)、兆声波清洗(Megasonic)和刷子清洗(Brush)三种,前两者建立在旋转喷淋(Spin Spray)的技术上。2020年全球半导体清洗设备市场基本上被日本 SCREEN、日本 TEL、韩国 SEMES 和美国LAM 垄断,销售额占比分别为 45.1%、25.3%、14.8%和 12.5%,合计占比 97.7%,国内厂商话语权较弱。头部大厂日本 SCREEN 是最早开发和使用 Nano Spray技术的设备厂商,2010年后其更新升级后的 Nano Spray2和 Nano Spray3技术进一步提升了芯片的良率,是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清洗技术。至纯科技单片清洗技术对标日本 SCREEN,采用 Nano Spray 方案。 至纯科技采用国际主流清洗技术 Nano Spray,能提供全部 28nm 节点湿法设备。 至纯科技采用先进的 Nano Spray 技术,目前已经可以提供 28nm 节点的全部半导体湿法工艺设备,下半年将有 7台套 12寸槽式设备和 8台套 12寸单片设备将交付到中芯、华虹集团、燕东科技等主流客?产线,另外在更先进的 14-7nm技术世代已经接到 4台套机台多个工艺的正式订单,将于 2022年交付至客?产线验证。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2年半导体湿法设备订单可达 12/20亿元,对应清洗设备收入分别为 7.68/13.90亿元,其中单片清洗设备收入在湿法设备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 40.10%/50.36%,占比正在快速提升中。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至纯科技是国内半导体湿法设备的龙头,随着公司国内一线客?的不断导入和验证以及单片清洗设备的逐步放量,公司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我们维持至纯科技 2021-2023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47、3.81、5.55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 PE 分别为 49x、44x、3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产化进度不及预期,晶圆厂扩张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隆华科技 机械行业 2021-11-04 10.15 15.28 163.45% 13.30 31.03%
13.30 31.03%
详细
脱胎换骨,极具成长性的新材料平台型公司。公司传统业务以节能环保产业为主,2015年起正式启动转型升级,全力布局新材料产业,目前已经形成了“电子新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的两大新材料板块。公司成功转型的关键是,拥有新材料领域国内一流的核心技术经营管理团队,该团队曾是带领我国军工七二五所成功产业化转型的坚实力量。2020年,新材料业务利润占比达到 50%以上,助力公司在盈利能力、投资回报率方面较 2016年均有大幅度提升。 高分子复合材料板块:多元协同、军民融合,开启高增长。此板块涵盖的三家子公司,基于共同的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在军工、轨交、风电三大领域进行应用拓展,因此公司具备超强的业务延展性。兆恒科技为 PMI 材料军用市场国产化的优质供应商,未来发力军民两端,技术创新推动业绩高速增长;造船工业景气度提升,海威复材作为军用舰船复合材料龙头将会持续受益;科博思为轨交减振领域细分龙头,充分受益于轨交后市场成长红利。值得关注的是,公司 2021年可转债募投项目—风电叶片 PVC 泡沫材料产能,符合风电行业轻量化的发展趋势,目前已为下游主流叶片厂商批量供货。募投项目持续扩产,助力板块 2022年收入有望取得接近翻倍的增长。 电子新材料板块:我国靶材产业国产化的开拓者,ITO 靶材业务充分受益于光伏异质结的产业化浪潮。面板靶材市场,受益于未来我国面板产业的全球化步伐,2025年有望达到 320亿市场规模。公司下属四丰电子和晶联光电两家全资子公司,均从事靶材业务。四丰电子为面板领域的钼靶材龙头,未来在高世代线及OLED 需求下,宽幅钼靶材将会成为核心增长点。ITO 靶材的技术门槛极高,晶联光电率先打破外资技术垄断,解决我国 ITO 靶材卡脖子问题,在面板领域进口替代已处于加速临界点。另外,公司与华锡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度绑定上游异质结战略核心资源—金属铟,全面备战光伏领域,卡位异质结产业化浪潮。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隆华科技为极具成长性的新材料平台型公司,未来在风电叶片新材料产能释放、光伏异质结产业化浪潮的推动下,业绩有望实现高速增长。我们预测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6、4.03、5.49亿元,对应EPS 为 0.31、0.44、0.60元。我们给予公司 15.40元的目标价(22年 35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风电叶片新材料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计;光伏异质结产业化不及预计。
时代电气 2021-11-04 63.86 -- -- 92.60 44.17%
92.07 44.17%
详细
前三季度业绩同比下滑,幅度符合预期 时代电气2021 年前三季度累计实现营业收入85.3 亿元,同比下降13.7%; 累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0 亿元,同比下降19.7%,幅度处于业绩预告区间内(-15%至-25%);每股收益为1.02 元。公司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37.9%, 同比下降0.4 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4.2%,同比下降0.9 个百分点。 轨交产品龙头地位稳固,静待行业触底反弹 在疫情冲击下,国铁市场设备投资有所下滑,但中长期投资仍有保障。公司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包括轨道交通电气装备、轨道工程机械及通信信号系统等,主要产品龙头地位稳固,长期有望维持稳健增长。 IGBT 等功率半导体业务成长空间巨大 公司新兴装备业务包括功率半导体、工业变流、新能源汽车电驱、传感器、海工装备,代表了多个公司重点布局的具备较高增长潜力的方向。根据招股书, 公司已建成两条8 英寸IGBT 产线,采用IDM 模式,IGBT 芯片与模块已用于轨交、电网、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众多领域;IGBT 业务随着新产能逐渐投产,正处于高速增长期。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快速增长,公司IGBT 业务国产替代空间广阔,成长空间巨大。此外,公司积极布局碳化硅领域研发,于2018 年完成国内首条6 英寸碳化硅生产线,“高性能SiC SBD、MOSFET 电力电子器件产品研制与应用验证”项目已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在科创板成功上市,加快业务升级与协同发展 公司9 月在A 股科创板成功上市,募资金额约75.55 亿元。通过募投项目, 公司将进一步巩固在轨交牵引变流系统领域的领先优势,提升“智慧城轨”信息化系统的技术能力,并在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电驱等新兴领域加强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基础。 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到轨交业务受疫情冲击,订单量下降,我们下调公司21-23 年净利润预测13.1%/5.7%/3.7%至23.3/28.3/31.8 亿元,对应21-23 年EPS 分别为1.65/2.00/2.24 元人民币。我们认为公司轨交业务未来有望触底反弹;IGBT 等新产业成长空间巨大,对公司估值有提升作用,值得重点关注,维持公司A 股和港股“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轨交投资波动风险、新产业发展不顺风险、次新股股价波动风险
伊之密 机械行业 2021-08-11 21.48 -- -- 20.83 -3.03%
20.83 -3.03%
详细
中报业绩高增长,盈利能力持续向上, Q2单季度业绩创新高伊之密发布 2021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6.99亿元,同比增长58.8%;归母净利润 2.64亿元,同比增长 160.9%; 收入利润处于中期业绩预告偏上区间; 每股收益为 0.62元。 公司上半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36.7%、 15.9%,同比上升 2.0、 6.3个百分点,主要由于生产效率提升、部分产品涨价,以及规模效应提升。公司 21Q2实现营业收入 9.39亿元,归母净利润 1.57亿元,单季度业绩创历史新高。 各业务均实现快速增长,订单饱满保障后续成长制造业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带动公司注塑机、压铸机需求持续向上。 21年上半年,公司注塑机收入 12.26亿元,同比增长 54.3%;压铸机收入 3.05亿元,同比增长 78.2%;橡胶注射机收入 0.63亿元,同比增长 80.5%。 我们预计公司新接订单交付期在半年左右,其中汽车、 3C、家电、建材、日用品、包装行业订单均处于高位;目前公司在手订单预计将持续交付至年末,全年产能利用率都将维持饱和状态,下半年业绩增长有充分保障。 持续投入研发,产能扩充加码公司上半年研发费用 0.67亿元,同比增长 16.6%。公司发布 LEAP 新系列压铸机,搭配自主研发的 Yi-cast 压射系统,对标国际品牌性能,拥有较高的设备综合效率, 全面满足铝合金镁合金和半固态压铸工艺的要求,适用于更高求的复杂零件生产,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 公司扩建产能以应对饱满订单,并加强运营水平,提升利润率。根据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披露,在国内,公司五沙第三工厂已启动建设;在海外,印度新工厂项目正在开展。通过精益生产线落地和总装流水线对生产效率的提升,公司进一步提高了产能利用率,在注塑机产能饱和的背景下,实现了收入的继续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公司中报业绩符合预期, 我们维持公司 21-23年 EPS 预测 1.16/1.36/1.55元。 公司订单饱满, 新产能投放及产能利用率提升提供业绩增量, 海外市场长期空间广阔, 维持“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下游行业景气度变化风险、海外疫情控制不力风险
振华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8-10 95.00 -- -- 116.66 22.80%
117.49 23.67%
详细
振华科技是军工电子元器件领先企业:振华科技是中国振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按照“三优叠加”原则重组设立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新型电子元器件,包括片式阻容感、半导体分立器件、机电组件、厚膜混合集成电路、高压真空灭弧室、断路器及特种电池等门类,其代表性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及核工业等重点领域,并已成为相关应用领域的重要支撑力量。 军队现代化建设需求叠加国产化率提升,军工电子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近年来, 国防信息化建设已实现较快速地发展,2010-2019 年期间我国军工电子市场规模由819 亿元上升至2927 亿元,CAGR 为15.2%。我国军队武器装备已基本实现机械化,未来发展将更侧重信息化、智能化。部分配套电子产品仍存在受制于人的情况,提升自主可控水平的需求迫切。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军用电子市场规模将持续稳定快速地增长,到2025 年或可突破5000 亿元。 前瞻性布局厚膜集成电路及IGBT:子公司振华微是振华科技旗下混合集成电路产品的经营主体,是国内厚膜集成电路龙头企业。振华微主要产品覆盖军用和军民融合两大品类,可分为电源、驱动、微波和芯片四大产品系列,产品得到有效拓展,2016-2020 年净利润CAGR 高达88.27%。公司布局IGBT 业务,通过参股,与森未科技共同建设第6 代IGBT 产业化平台,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电源、电机驱动和船舶电力系统等领域,考虑IGBT 当前国产化率水平仍较低,未来有望在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轻装上阵,注重核心业务经营质量提升:公司陆续剥离手机整机及配套等低效业务,聚焦电子元器件业务,虽然短期营收端有所下降,营收规模曾由2017 年的80.2 亿元下降至2019 年的36.7 亿元,2020 年主要凭借电子元器件业务已再次实现增长;而利润端束缚解除,净利润保持增长态势,由2017 年的2.04 亿元提升至2020 年的6.06 亿元,盈利能力提升效果明显。公司还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实施股权激励等多种方式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运营效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公司是国内军工电子元器件龙头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航空、航天、电子、兵器、船舶及核工业等重点领域。新型电子元器件业务在重点应用领域刚性需求和国内高技术产业转型升级驱动下,规模、效益有望实现持续、快速地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净利润有望达到10.86、14.60、18.28 亿元,EPS 分别为2.11、2.84、3.55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44X、33X、26X。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型高可靠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防务电子元器件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竞争风险;国防政策调整风险。
华铁股份 交运设备行业 2021-08-09 5.83 -- -- 5.95 2.06%
5.95 2.06%
详细
事件: 8月 4日,公司发布重大资产购买暨关联交易预案等公告,拟以支付现金方式购买重庆兆盈轨交持有的青岛兆盈 76%股权, 预估作价为 17.48亿元。 青岛兆盈间接持有 BVV BT 以及香港利合 100%股权。若交易于 2021年实施完毕,重庆兆盈轨交承诺标的公司 2021年、 2022年、 2023年的扣非归母经利润分别不低于 1.6亿元/2.0亿元/2.4亿元。 本次交易方案较此前方案有所调整,主要是收购青岛兆盈股权比例由 100%下降为 76%,交易对方不再包含济南港通,交易方式由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变为全部支付现金购买,并取消了募集配套资金。由于交易方案不再涉及发行股份,无需报中国证监会审核。 高铁轮对稀缺资产 BVV 注入,有望增厚公司业绩: BVV 集团为全球范围内仅有的掌握动车组轮对制造技术的四家厂商之一, 拥有德国铁路股份公司的 Q1级供应商资格、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铁路公司准入许可,且拥有面向全球的销售和服务网络。 近年来,动车组轮对新造市场方面, BVV 的市场份额重返 50%以上;修造市场方面,经测算未来十年我国年均更换需求高达 70亿, BVV 将通过轮轴产品的互换压装快速切入, 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三年份额有望提升至 50%以上。同时, 公司快速推进 BVV 国内制造基地建设,实现国产化,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战略定位轨道交通核心零部件大平台, BVV 将为公司布局再添一子: 2020年公司产品种类已拓展至十五种。 2019年 11月公司收购山东嘉泰,增加座椅产品业务, 2020年座椅产品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易耗品刹车片领域,借助控股湖南博科瑞,公司有望切入标动市场, 成为刹车片主流供应商。 公司通过代理全球铁路轨道维护产品和建设服务供应商哈斯科,切入轨交工务运营维护领域。本次收购将为公司注入轮对制造工艺领先的 BVV,二者轨交领域协同效应显著。 后市场快速发展,助力公司迈上新台阶: 我们测算 2021-2025年动车组高级修市场规模总计可达 2,000亿元,零部件的更换也有望伴随维修市场的发展快速放量。 公司零部件更换的收入比重已悄然提升, 2020年给水卫生产品收入中,来自后市场更换的收入占比提升至 40%,座椅产品则为 28%。 公司在轨交核心零部件领域布局完善, 轨交后市场的快速发展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暂不考虑 BVV 并表, 我们维持公司 2021-2023年净利润预测为 5.64/6.74/8.02亿元, 对应 EPS 为 0.35/0.42/0.50元。 华铁股份 2021年有望迎来全新发展面貌,公司立足于轨交核心零部件,加码稀缺资产高铁轮对业务,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因此维持公司“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资产注入进度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1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