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朱栋

上海申银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A0230522050001。曾就职于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29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金博股份 2021-01-20 185.97 -- -- 259.48 39.53%
259.48 39.53%
详细
快速崛起的碳基复合材料引领者。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及产品,现阶段聚焦于碳/碳复合材料,采用快速化学气相沉积法,相比于主要竞争对手的等温化学气相沉积结合树脂低压浸渍炭化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等优点。2016年以来,受益于先进碳基复合材料在晶硅制造热场系统的快速推广和应用,公司收入和利润规模快速增长。公司具有较好的治理结构,作为民营企业激励机制灵活,有望使公司相对竞争对手在人才竞争方面处于有利位置。 光伏行业高景气,碳基复合材料需求向好。受益于全球能源低碳转型以及光伏度电成本的快速下降,光伏行业成长属性突出,全球新增装机规模有望持续较快增长。基于碳基复合材料更好的性能以及性价比的逐步显现,2016年以来碳基复合材料产品在单晶拉制炉热场中的渗透率快速提高;随着硅片大尺寸化推动热场系统大型化,碳基复合材料的优势越趋明显,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份额。 公司竞争优势突出,构建高深壁垒。公司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较丰富的研发资源,有望支撑公司在碳基复合材料领域保持并扩大技术领先优势。 公司碳纤维预制体自制,且采用先进的单一碳源气体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公司已经成为国内主流单晶硅片企业的供应商,目前正在大幅扩张产能,规模优势有望快速扩大。 投资建议。预计2020-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60、3.02亿元,EPS为1.99、3.78元,动态PE91.5、48.3倍。公司碳基复合材料在光伏领域的成长空间较大,未来发展前景向好,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光伏行业需求受绿色政策、宏观经济、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的风险。2、公司正积极开拓产品在半导体、密封、耐磨、耐腐蚀等领域的应用,上述应用开拓尚处于初期,存在市场开拓失败的风险。3、目前光伏用碳基复合材料参与者较少、竞争格局较好,如果公司不能持续保持和扩大竞争优势,当前较高的毛利率水平可能难以维持。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1-01-05 358.10 -- -- 424.99 18.68%
424.99 18.68%
详细
首尾呼应,开启年内第二次大规模扩产计划:公司曾在 20年 2月份公告投资 260亿元并通过定增 200亿元的方式,在车里湾、湖西、江苏溧阳和四川宜宾四地建设总计 85GWh 左右的动力电池产能。时隔 11个月,公司于年末开启今年以来第二次大规模扩产规划,新增产能合计投资上限为390亿元,若按照 3亿元/GWh 的投资成本计算,新增动力电池产能将不超过 130GWh。从投产节奏上来看,福鼎项目和宜宾项目皆分为两期建设,一期自开工建设起不超过 26个月,二期计划在一期建设后两年内启动; 溧阳项目自开工建设起不超过 24个月;综合以上信息,我们认为此次超百吉瓦时规模的产能有望在 2025年底之前实现完全投产,预计公司将根据下游需求合理控制产能的释放节奏。在资金方面,截至 2020年三季度,公司账上货币资金高达 664亿元,足以覆盖较长时间内的投资需求。 继续扩张,规划产能超过 300GWh:考虑此次扩产项目后,宁德基地总规划产能达到 153GWh(湖东 23GWh+湖西一二期 24GWh+湖西扩建16GWh+车里湾 33GWh+福鼎 57GWh); 溧阳基地总 规划产能 达到88GWh(一二期合计 24GWh+三期 24GWh+四期 40GWh);青海基地已有产能 6.5GWh,达到规划产能上限;四川基地规划产能 63GWh(一期12GWh+二期 18GWh+扩建 33GWh);德国图林根工厂规划产能 14GWh,未来还将有进一步扩产规划。我们统计宁德时代目前电池总规划产能超过300GWh,是 19年底 53GWh 产能的 6倍。此外,公司还与各大主机厂合资工厂规划电池产能合计 80GWh 左右(上汽 36GWh+广汽 10GWh+东风 9.6GWh+一汽 15GWh+吉利 10GWh)。产能扩张+客户深度绑定使得公司在与海外一线电池厂商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行业景气度高涨,公司龙头地位凸显。20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和欧洲电动车市场持续向好,预计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 130万辆,全球接近 300万辆;21年行业延续高景气度,全球电动车销量有望达到 450万辆,同比增长 50%左右,对应动力电池需求量超过 250GWh。根据我们统计,21年全球主流动力电池企业产能预计超过 500GWh;在目前电池总产能过剩,但优质产能资源依然紧缺的大背景下,头部电池企业扩产较为激进,除宁德时代之外,LG 化学/SKI 计划 2023年动力电池产能分别达到 260/85GWh。在市场格局方面,据合格证数据统计,2020年 1-11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 50.7Gwh,其中宁德时代装机量 25Gwh,占比近半;另据 SNE Research 统计,2020年 1-9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 80.8GWh,其中宁德时代装机 19.1GWh 排名第二,占比约 24%。凭借过硬的产品和技术实力,公司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依然保持较高的市场份额,龙头地位愈发凸显。 投资建议:电动车新品的推出走俏以及政策端的不断推动,进一步增强了产业成长的确定性,借助资本端的助力、产能的扩张以及新客户/新市场的开拓,公司有望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期,我们维持公司 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为 50.4/68.8/86.2亿元,对应 12月 29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142.5/104.3/83.2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海外动力电池企业入华在即,将对现有市场格局、价格体系产生冲击;2)疫情反复的风险,若后续疫情在全球仍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将对终端需求和生产带来不利影响;3)补贴政策风险,动力电池产业受扶持政策影响较大,若补贴强度、技术标准等发生显著变化,将影响行业的发展进程。
麦格米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20-12-24 33.31 -- -- 38.50 15.58%
39.57 18.79%
详细
与国内企业相比,麦格米特的多元化道路与传统的工控企业有较大的区别,也使得市场对公司发展模式的认知较为模糊。我们在本篇报告中,重点对公司的多元化业务模式和产品线布局进行了分析,展望海外,我们认为在发展模式上,公司多元化的增长模式与美国艾默生在1970-2010期间的成长模式具有较多相似之处;在具体产品线方面,公司围绕电力电子技术的业务布局可以对标老牌电源企业台达。 平安观点:公司围绕三大核心技术平台,已构建五大业务板块:在技术研发端,麦格米特构建了功率变换硬件技术平台、数字化电源技术控制平台和系统控制与通讯软件平台,业务覆盖智能家电电控、工业电源、工业自动化、新能源和高端智能制造五大领域。自公司17年初上市以来,公司营收从16年的11.54亿元增长至19年的35.60亿元,复合增速超过45%。在经营层面,公司采取“横向做大、纵向做深”的思路,原有业务通过聚焦核心技术,实现份额增长;新业务依托核心技术平台前瞻性布局多个有增长潜力细分赛道,孵化成熟的新业务不断涌现助推公司的增长。 复盘艾默生续,持续30年的多元化增长:在1973-2000年期间,艾默生共计完成了超过200项收购,用于收购的累计金额超过100亿美元。通过持续的跨行业收购,艾默生从一家从事电机和电扇生产的单一业务制造商成长为具有五大业务平台:过程控制、工业自动化、电子与通信、HVAC、家电与工具的国际巨头。在此这期间,艾默生保持了30多年的EPS和股息持续增长。回顾艾默生的发展历程,公司之所以能够成为多元化增长的典范,与其在并购时严格遵循的如下原则有较大的关系:1)战略适配性;2)强有力的管理和组织;3)与艾默生管理文化的相容性;4)合理的价格。在管理模式上,艾默生强调计划、重执行的文化和扁平化的组织架构,使得公司能够高效的多元化经营。在2019年艾默生营收约为1299亿人民币,当前市值接近500亿美元。 复盘台达,技术聚焦、产品应用领域延展:台达电子工业成立于1971年,目前该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分别为电源及零组件、自动化和基础设施。台达以开关电源业务起家,在开关电源业务成长为全球领先水平之后,围绕着电能变化的应用,进入了技术门槛相对开关电源更高、但是同样以电力电子和控制技术作为基础的自动化和UPS市场。在2019年台达营收约为624亿人民币,电源及零组件/自动化/基础设施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9.6%/14.0%/36.1%,电源类业务仍然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台达的业务特点是在技术上更加聚焦,在下游应用领域上尽可能的延展。在技术上,台达的大部分产品均是以电力电子为基础,辅以控制和通讯技术;在应用领域上,围绕电能变换,公司的业务覆盖了消费电子、汽车、通讯、楼宇、工业厂房等众多领域。与台达相比,麦格米特经营策略更加灵活,善于抓住细分市场的新需求,因此产品开发更偏向于满足龙头客户的定制化需求,而不是像台达标准化产品+定制化解决方案并重的产品开发策略。 投资建议:通过对海外龙头企业的复盘,我们认为公司的多元化增长战略和管理模式与艾默生有相似之处,产品线的布局则可以对标台达。从短期看,随着公司下游业务的需求向好,公司业绩有望表现较好;从中长期看,随着平台建设的完善和不断的外延拓展,原有业务的份额增长和新业务的放量有望推动公司业绩的持续高增长。我们维持对公司20/21/22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80/4.86/6.14亿元,对应12月22日收盘价PE分别为44.1/34.4/27.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IGBT、芯片等上游核心原材料供应短缺,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2)若海外疫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3)若电源、工业自动化等行业竞争加剧,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新宙邦 基础化工业 2020-12-02 81.00 -- -- 110.50 36.42%
112.00 38.27%
详细
推出新一轮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 此次激励方案是继 2016年之后公 司推出的新一轮股权激励政策。其中首次授予 569.8万股,预留 63.2万 股,分别占总股本的 1.39%和 0.15%,本次激励对象包括董事、高级管理 人员、中基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等在内的不超过 319人。 首次 授予部分的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每股 41.54元,等于本激励计划公告 前 20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每股 83.08元的 50%;限售期分别为从 授予日起 12/24/36个月,对应解除限售的比例分别为 30%/30%/40%。本 次激励计划以 2019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基数, 2020-2022年扣非后归 母净利润增速不低于 50%/65%/82%则触发部分股权解锁, 若三年增速不 低于 60%/76%/100%则触发全部股权解锁;除公司层面外,员工所能获 得的最终限售股数量还与业务层面和个人层面的评价有关。与 16年的股 权激励相比,本次覆盖的员工人数呈翻倍趋势,激励方式也更加多元和灵 活,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 股权解锁难度不大, 待摊费用增加影响报表利润: 按照公司 2019年 3.06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计算, 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达到 4.6/5/5.6亿元 则可实现部分股权解锁,达到 4.9/5.4/6.1亿元便可实现全部股权解锁;根 据对公司的盈利预测情况,我们认为解锁难度不大。另一方面,基于目前 的授予价格, 2020年股权激励计划费用摊销合计成本 2.37亿元, 20-23年分别摊销 0.12/1.32/0.64/0.29亿元,对公司未来两年的利润有一定影 响。对比 16年的股权激励方案,我们认为本次方案摊销成本的增加主要 在于会计处理的变化: 16年采用 B-S 模型测算得到的每股摊销成本为 9.4元,总摊销费用 5290万元;若采用与本次相同的差价法(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授予价格) 计算得到每股摊销成本 30.47元,总摊销费用则为 1.7亿元, 是原会计处理确认的股权激励费用的 3倍以上。我们认为采用新的会计处理方法大幅增加了股权激励的摊销成本, 影响未来两年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改善,账面利润可能会受到冲击;但同时此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后,有望激发管理团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经营效率,给公司带来更高的经营业绩和内在价值。 电解液量价齐升,并购+扩产拓宽盈利边界。 根据百川资讯,六氟磷酸锂目前报价 9.5-10.5万元/吨,四季度以来,在供需改善推动下,六氟价格累计涨幅超过 40%;未来 1-2年六氟新增产能有限, 随着需求端重回高增长,供需格局有望进一步改善;我们预计 21年六氟过剩产能将缩减至 4000吨以内, 22年实现供需平衡, 21-22年价格中枢或将上移至 12万元/吨。在溶剂方面,当前 DMC 价格高位震荡,维持在每吨万元以上。我们认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能顺利传导,电解液价格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景气周期。公司电解液业务在 21年将迎来产能释放期,荆门 1万吨+波兰 2万吨将于明年二三季度陆续投产, 后续还有两地的二期项目以及海斯福二期 3万吨的项目跟进;惠州三期 5万吨溶剂项目预计将于 20年年末或明年初投产,并购的九九久项目也有望于明年并表,一体化建设将带来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在氟化工方面,海德福一期项目预计将于 2022年投产,打通氟精细化学品上游原材料实现一体化延伸;海斯福二期预计将于 2024年投产,实现氟化工产能的进一步扩张。我们认为公司践行内生+外延的发展方式,在电解液+氟化工的双轮驱动下业绩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 暂不考虑九九久并购以及此次股权激励带来的费用摊销,维持公司 20/21/22年归母净利润 5.38/6.98/9.02亿元,同比增长 66%/30%/29%,对应 11月 30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 61.8/47.7/36.9倍。我们看好中短期内锂盐涨价的持续性、公司一体化布局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以及公司在全球主流电池厂商中的供货份额的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新能源汽车以及动力电池市场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若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产品升级以及电池技术的发展不及预期,将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动力电池的需求造成负面影响。 2)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若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超出预期,不能将成本的增加有效转移给下游企业,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3)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风险,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众多供应商纷纷扩大产能,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价格战将显著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新宙邦 基础化工业 2020-11-17 89.00 -- -- 102.88 15.60%
112.00 25.84%
详细
技术为矛,管理为盾,稳字当头。公司立足精细化工业务进行资源整合和产业链延伸,目前产品覆盖锂电池、电容器、半导体和有机氟化学品四大领域。公司的稳定发展一方面得益于稳定的创始人团队,“技术派控股”下优秀的“学术+行业”背景可以带来对行业技术变革的高度敏感性;另一方面得益于创始团队长期担任高管,“技术派管理”特有的高执行力带来快速反馈,在稳健的长期竞争策略下持续修正短期战术。公司营收规模从10年的4.8亿元增长至19年的23亿元(CGAR19%),同期归母净利润从0.9亿元提升至3.25亿元(CGAR14.8%)。我们认为良好的管理能力和高度的执行力是公司摆脱行业波动、实现业绩稳定增长的重要保障。 公司电解液销量受益行业高增长+集中度提升+海外头部客户绑定。受益于全球电动车以及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出货量超过130万吨,市场规模近400亿元,复合增速32%。电解液行业呈现出集中度持续提升的趋势,新宙邦市占率逐年提升,20年一季度接近20%。行业发展已历经多次整合,产能和技术专利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19年中国企业电解液产能占比在70%左右,未来的扩产量级较海外企业更大,市场话语权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电解液供货海外客户,在LG化学电解液供应链中的份额稳步提升,19年达到23%。海外电池企业已经纷纷在中国建厂并持续扩大电池产能,国内供应商份额有望继续提升。预计20-22年公司对LG化学出货量分别为1.6/2.3/3.3万吨,同比增长94%/46%/46%;同期公司电解液总出货量分别为4.1/5.7/7.7万吨,同比增长28%/40%/35%。 电解液价格底部向上,产业链一体化助力盈利能力提升。锂盐方面,主要六氟厂商目前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20年下半年消费电子旺季叠加新能源汽车回升,六氟供需相对偏紧,9月初价格从底部开始抬升。未来1-2年内新增六氟产能相对有限,随着需求端重回高增长,供需格局有望进一步改善。我们预计21年六氟过剩产能将缩减至4000吨以内,22年实现供需平衡,21-22年价格中枢或将上移至10-12万元/吨。在溶剂方面,当前DMC价格已经较7月低点上涨100%。我们认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能顺利传导,支撑电解液价格稳定抬升。公司作为电解液龙头,在规模、客户等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其行业领先的盈利能力难以撼动。同时布局产业链一体化,在添加剂方面实现张家港和南通双基地生产;在溶剂方面,惠州三期项目即将于20年四季度投产,我们预计自产溶剂可提升单吨净利800-1200元,公司电解液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改善;公司通过收购九九久开始大规模布局六氟磷酸锂,一体化建设基本成型,预计20-22年九九久净利润分别为1.3/1.7/2亿元,同比增长19%/30%/20%。 投资建议:公司是一家优秀的精细化工集团,加上管理层的技术背景和高执行力护航,各业务板块有望实现快速发展。暂不考虑并购,维持公司20/21/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38/6.98/9.02亿元,同比增长66%/30%/29%,对应11月13日收盘价PE分别为67.9/52.4/40.5倍;若考虑九九久并购,则21/22年预计增厚归母净利润1.26/1.48亿元至8.24/10.5亿元,对应11月13日收盘价PE分别为44.4/34.8倍。我们看好中短期内锂盐涨价的持续性、公司一体化布局带来的盈利能力提升以及公司在全球主流电池厂商中的供货份额的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能源汽车以及动力电池市场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若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产品升级以及电池技术的发展不及预期,将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动力电池的需求造成负面影响。2)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若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超出预期,将导致成本上升;若不能将成本的增加有效转移给下游企业,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3)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大幅下降的风险: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吸引众多供应商纷纷扩大产能,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价格战将显著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金风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0-11-11 12.22 -- -- 13.28 8.67%
17.91 46.56%
详细
Q3风机毛利率明显改善,拐点显现,未来有望步入上升通道。根据我们估算,Q3风机业务的毛利率约 14%-15%,较上半年的 12.19%有较明显提升。2018-2020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持续上升,2020年的新增装机规模有望创下历史记录,公司作为风机龙头,从业绩角度并未享受到行业需求向上的红利,核心原因是风机毛利率的下滑。目前看,上一轮风机价格战的不利影响逐步消退,抢装结束之后风机产业链利润有望重构,公司风机产品的平台化有望带来成本端的改善,技术迭代加快背景下风机竞争格局改善。我们认为,导致过去风机毛利率下滑的动能在衰退,推动风机毛利率上升的动能在显现,未来风机毛利率有望步入持续上升通道。 “十四五”期间风电行业有望展现较好的成长性。从行业需求的角度,能源低碳发展为风电行业带来了长期性的机遇,风电行业将步入供给创造需求的阶段,技术进步推动度电成本下降,从而推升更多的需求;目前技术持续进步的可见度高、确定性强,风电产业界对未来需求的期望值和信心很高。看好国内风电行业的成长性,维持 2021年国内风电新增装机达到30GW 及以上的预判,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风电市场需求整体处于上升通道,风电产业提出的年均 50GW 装机目标具有可行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基于三季度风机出货量和毛利率均好于预期,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 32.4、42.7亿元(原预测值 27.1、39.9亿元),对应 EPS 0.77、1.01元,动态 PE 15.8、12.0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风电行业降本速度及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未来国内风电需求依赖度电成本下降,而降本受技术进步速度以及供应链、原材料等影响,存在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2)新品推出进度及推广效果不及预期风险。 公司拥有研发投入方面的优势,但技术研发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后续新品推出效果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市场地位。 (3)风机技术路线竞争的不确定性。目前国内多种风机技术路线并存,包括直驱、半直驱、双馈等,直驱有可能面临其他技术路线的挑战。
隆基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1-09 75.50 -- -- 76.90 1.85%
125.00 65.56%
详细
产业链价格大幅波动背景下业绩环比持平,超出我们预期。 三季度以来, 公司一定程度面临硅料价格自 7月底呈现大幅上涨、光伏玻璃和胶膜等组 件辅材价格大幅上涨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等不利因素,公司克服这些不利 因素,实现 Q3单季归母净利润 22.4亿元,环比基本持平,凸显较强的抗 波动能力和竞争力。 具体来看,硅片业务环比呈现量利齐升,组件出货量 环比增加但毛利率有所下降,汇兑损失的影响约 1.5亿元。 硅片盈利环比改善, 产能持续大幅扩张。 估计三季度公司硅片出货量约 28.7亿片,环比增长约 39%,其中外销约 15.7亿片,前三季度出货量约 67亿片,其中外销约 40亿片。公司根据前瞻判断在硅料价格低位进行了 加大采购与囤货,三季度硅片毛利率环比呈现一定幅度的提升。展望四季 度,尽管硅料成本可能环比明显提升,但硅片价格上涨,整体毛利率有望 环比保持稳定。公司目前仍在积极扩大硅片产能, 银川 15GW 单晶硅棒和 硅片项目有望年底前满产,腾冲 10GW 单晶硅棒项目、曲靖 10GW 单晶 硅棒和硅片项目四季度有望逐步投产, 到 2020年底硅片产能有望达到 75GW 及以上;且三季度公司与云南当地签订了丽江三期 10GW 以及曲 靖二期 20GW 硅棒的投资协议,后续产能增长可持续。 组件出货高增,完成全年出货目标难度不大。 估计公司三季度组件出货约 5.9GW,环比增长约 25%,前三季度组件出货约 12.7GW,其中外销 12.5GW。公司三季度末存货规模达 106亿元,环比增长 24%,存货以在 发货以及待发货的组件为主;预收账款达 62.5亿元,环比增长约 87%,大规模的预收款也是主要来自组件业务。结合考虑四季度是国内需求旺季,估计公司全年 18-20GW的组件出货目标完成难度不大;同时,目前组件让利空间不大,如果后续辅材价格进一步上涨, 预计组件成本的增加将通过产品涨价向下游传导,组件毛利率有望止跌。 现金流明显改善,可转债完成发行。 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 62.6亿元,其中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59.2亿元,呈现明显改善迹象。三季度公司 50亿元可转债成功发行,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硅片以及电池片产能的扩张,公司未来有望加大电池片自有产能建设,从而提升一体化配套能力以及组件的盈利水平。 投资建议。 考虑硅片盈利水平以及出货量超预期等因素, 调增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 91.92、 124.21亿元(原预测值 79.98、 103.19亿元), EPS 2.44、 3.29元,动态 PE 31.2、23.1倍。光伏平价时代逐步来临,公司在单晶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竞争力突出,有望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 1)海外新冠疫情快速蔓延,可能影响海外光伏市场需求以及光伏制造供需格局。( 2)国内光伏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政策的调整可能影响国内新增光伏装机需求。( 3)目前硅片、电池片等环节仍有新产能持续涌入,可能导致竞争加剧以及产品价格降幅超预期。
信捷电气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1-05 96.71 -- -- 109.52 13.25%
109.52 13.25%
详细
PLC 业务稳健发展,运动控制业务开始发力:公司是国内小型 PLC 龙头企业,近 5年来营收复合增速在 17%左右,远超行业整体增速。近两年公司在大力投入研发伺服产品,18年公司 DS5系列高性能伺服驱动上市,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推动公司运动控制产品线实现快速增长。20年公司进一步加大了在驱动产品线上的投入,推出了闭环矢量变频器和步进驱动系统,在运动控制领域的产品种类和技术实力在逐步增强。运动控制业务实力的增强,一方面提升了公司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另一方面运动控制产品市场空间更为广阔,已经成为公司的重要增长点。 先进制造板块需求向好,国产 PLC 品牌逐步崛起:龙头扩产及政策支持,使得电子/半导体、锂电、3C 设备等行业需求从 19年 4季度开始保持两位数同比增长,这部分工厂自动化的需求涉及的产品以 PLC、伺服为主,疫情导致的外资供货不及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助力了包括公司在内的国产品牌在先进制造板块龙头客户中的份额提升。目前国内 PLC 市场主要被外资所占据,本土品牌在小型 PLC 领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在不断向技术要求更高的中型 PLC 领域拓展。我们预计伴随国产品牌在 PLC领域技术实力与外资的不断缩小、产品集成更多适合本土市场的功能,以及用户对国产品牌认可度的提升,国产品牌在 PLC 领域的进口替代有望加速。 推出新一代产品切入中型 PLC 市场,驱动业务成为新的增长点:在 20年下半年,公司推出了基于 Codesys 平台的 XS3系列中型 PLC,产品性能和易用性得到了大幅提升,与外资主流产品接轨。我们认为这款产品的推出,一方面有望成为公司进军中型 PLC 市场的重要产品,助力公司在半导体、机床等高端行业中的拓展;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公司产品开发思路的转变,不再完全局限于基于自有平台进行产品开发。19年公司伺服产品营收达到 1.95亿元,占公司营收比例为 30%,在产品性能升级和新品上市的推动下,近三年公司伺服产品营收复合增速达到了 36%,远超公司和行业整体增速,竞争力得到市场验证。在 20年,公司驱动类新品推出速方正中等线简体 度进一步加快,推出了小体积的 DS5L1伺服驱动器、温升/过载等性能全面升级的 MS6伺服电机、VH6矢量型变频器等产品。通过这两年对伺服、低压变频器等产品的迭代更新,公司已经初步形成了在运动控制领域的产品线布局,为公司从 PLC 产品厂商成长为领先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打下了坚实基础。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小型 PLC 龙头企业,在小型 PLC 市场产品线丰富,营收增长稳健。目前公司在控制技术领域向中型 PLC 拓展,20年推出了基于 Codesys 平台的新一代中型 PLC,产品性能大幅提升,有望成为公司切入中型 PLC 市场的重要产品。此外,公司近年来在大力研发伺服产品,运动控制业务营收快速增长。我们认为,新一代中型 PLC 和运动控制产品的推出,显著提升了公司整体解决方案的竞争力,公司已经从小型 PLC 龙头在逐步成长为行业领先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我们预测公司 20/21/22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24/4.07/5.30亿元,对应 11月 2日 PE 分别为41.1/32.7/25.1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海外疫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工控下游行业出口订单下滑,将对工控行业整体需求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公司营收增速;2)工控行业 IGBT、芯片等核心原材料主要依赖外资供应商,若疫情导致供应商不能及时交货,将对公司产生负面影响;3)目前工控高端市场仍然以外资为主,若公司技术和品牌认可度提升不达预期,可能导致公司业绩增长放缓。
汇川技术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1-02 72.00 -- -- 86.88 20.67%
105.92 47.11%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80.98亿元,同比增长65.0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8亿元,同比增长131.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27亿元,同比增长152.42%。公司业绩超出我们的预期。 平安观点:业绩超预期,各项业务多点开花::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0.98亿元,同比增长65.0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8亿元,同比增长131.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27亿元,同比增长152.42%。其中,3Q20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14亿元,同比增长51.39%;实现归母净利润7.24亿元,同比增长192.4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25亿元,同比增长227.40%。3Q20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8.69%,相比去年同期提升3.84pct,销售毛利率的大幅提升以及期间费用率的下降是推动公司净利润增速超预期增长的主要因素。从分项业务来看,公司主要业务板块保持高速增长势头,前三季度公司工业自动化/电梯电气大配套/新能源汽车业务分别实现营收33.96/31.71/6.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61%/81.88%/85.31%。预计四季度在下游行业需求向好的背景下,公司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长趋势。 工业自动化业务于受益于OEM市场高景气度,乘用车业务受益于造车新势力放量::前三季度公司工业自动化业务同比增速为63.61%,环比1H20增速提升约8pct,业绩增速进一步上行。三季度国内工业自动化OEM市场保持较高景气度,电子/半导体、3C设备等新兴行业在龙头持续扩产和苹果产业链制造设备更替等因素推动下,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此外,纺织、塑料和橡胶机械等传统行业在国内消费需求改善和出口订单大幅增长等因素驱动下,需求明显回暖。我们预计四季度OEM市场仍将保持强劲需求,公司工业自动化将保持高增速趋势。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营收大幅增长,尤其是乘用车业务表现较好,主要原因是公司配套的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车型放量。 从项目定点来看,公司目前电机电控和电源产品已经取得了国内一线主机厂平台项目定点;从产品开发来看,公司的第三代三合一动力总成已经完成B样开发,11kW和6.6kW多合一电源产品预计明年开始批量交付。预计随着公司一线车企定点项目的增多和产品技术实力的不断提升,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将呈现持续向好的发展势头。 发布定增方案,提升产能及加码工业软件研发:根据公司发布的2020年定增方案,公司拟募集资金不超过21.3亿元,主要用于收购汇川控制49.00%股权、产能扩建及智能化工厂建设项目、工业软件技术平台研发项目、数字化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若定增计划顺利实施,预计将对公司在控制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和工业软件技术方面的实力有明显的提升,从中长期看,将助力于公司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占据技术制高点以及加速公司在自动化领域对外资的份额替代。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工控行业的领军企业,在通用自动化领域具备对外资产品的持续替代能力。 在外部需求复苏和公司内部各项变革措施见效的共同作用下,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此外,公司近期发布了20年定增方案,若顺利实施将助力于公司中长期竞争力的提升。 考虑到下游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我们上调对公司20/21/22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8.37/22.68/28.65亿元(前值分别为16.07/19.70/23.94亿元),对应10月30日收盘价PE分别为60.1/48.7/38.6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如果工控行业需求下滑,将对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将产生较大影响;2)如果IGBT等原材料大幅涨价,将对公司通用自动化及新能源汽车业务均造成不利影响,公司毛利率将下滑;3)若新能源汽车定点车型销量和一线车企定点进展不达预期,将对公司未来新能源汽车业务造成较大影响。
明阳智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0-11-02 16.66 -- -- 18.12 8.76%
23.87 43.28%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51.26亿元(同比增109.79%),归母净利润9.33亿元(同比增81.61%),综合毛利率20.91%,EPS0.66元。三季度单季营收68.05亿元(同比增112.99%),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增123.7%),毛利率19.89%。公司业绩超出业绩预告上限。 平安观点:风机出货倍增推动三季度业绩大幅增长。三季度公司营收68.05亿元,同比增长112.99%,归母净利润4.02亿元,同比增123.7%,收入和利润的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风机出货量的迅猛增加。前三季度公司风机出货量约3.8GW,同比增长约121%,其中三季度出货1774MW,同比增长约101%,三季度风机相关业务贡献的收入约65.2亿元。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19.89%,环比略有下降,主要原因是来风较小拖累风电运营业务毛利率,风机毛利率约19.3%,与上半年基本持平。收入的大幅增长推动费用率继续下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约13.2%,较上半年的14.2%继续收窄。 风机出货量超预期,大量在手订单保障后续增长。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对外风机销量约3.8GW,其中,单机容量3MW以下产品264MW,3.XMW产品2895MW,5.XMW(海上)产品638MW;公司风机出货规模超出我们预期,预计全年出货量有望达到6GW及以上规模。订单方面,前三季度新增风机订单2.72GW,同比较大幅度回落,其中三季度新增风机订单约0.8GW;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在手风机订单约14.15GW,其中海上机组占比43%,意味着未来公司的风机出货结构中海上风机的容量占比将会大幅上升;考虑2021年国内海上风电的抢装,预计明年海上机组出货大增并推动公司收入和利润的大增。 新能源电站规模持续提升。截至三季度末,公司在运营的新能源电站容量945.6MW,较二季度末增加50MW,在建规模1075.5MW,考虑抢装因素,估计年底公司在运电站规模大幅提升。三季度属于风电运营业务的淡季,公司新能源发电业务单季收入1.81亿元,毛利率约48.6%。2022年风机业务不悲观。2021年海上风电抢装之后风机业务增长乏力是市场担忧的问题。近期,广东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广东省培育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明确大力发展海上风电,出台扶持海上风电发展的相关政策,到2025年底累计投产海上风电约1500万千瓦,预计广东海上风电发展具有一定的可持续性。陆上风电方面,在能源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十四五”期间国内陆上风电新增装机有望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公司半直驱大兆瓦产品在陆上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整体预判2022年公司风机出货量保持高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公司风机出货量超预期以及风电行业前景更趋乐观,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0-2021年归母净利润15.48、26.05亿元(原预测值14.12、19.31亿元),对应EPS1.10、1.85元,动态PE14.6、8.7倍(暂未考虑定增导致的股本增加)。公司拥有先进的半直驱技术,目前在手订单饱满,未来成长空间较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冠疫情对风电需求端和供给端带来不确定性。(2)风机业务降本能力不及预期风险。在抢装背景下,风机零部件一定程度供需偏紧,可能给公司成本端造成较大压力,未来存在降本力度和毛利率不及预期风险。(3)目前国内市场需求增长主要受抢装推动,考虑抢装之后上网电价的大幅下降,届时存在需求下滑风险。
正泰电器 电力设备行业 2020-11-02 32.45 -- -- 33.55 3.39%
41.38 27.52%
详细
业绩增长稳健,低压业务表现良好: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2.47亿元,同比增长3.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48亿元,同比增长6.4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72亿元,同比增长6.21%。公司3Q20实现营业收入86.38亿元,同比增长7.31%;实现归母净利润12.37亿元,同比增长14.5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09亿元,同比增长13.02%,公司整体业绩延续了二季度的稳健增长势头。其中,公司低压板块在3Q20实现净利润9.22亿元,同比增长18.89%,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 分销业务优势稳固,直销业务不断发展:公司作为国内低压电器龙头企业,渠道优势稳固,截至1H20公司的分销网络拥有475家一级经销商和5000余家二级分销商,分销业务稳健发展。此外,公司直销业务开拓顺利,在电力集采方面,公司与国网南网各省公司密切合作,在传统断路器业务上订单增长良好,智能塑壳断路器产品上取得突破;在通信及OEM客户方面,公司与中移动等运营商以及华为、中兴等龙头设备厂商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并在OEM市场获得了三一重工、美的电器等头部客户;在地产行业,公司与多家头部房企达成战略合作关系。预计公司低压业务在分销和直销两大板块的共同驱动下,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低压业务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光伏户用业务保持领先地位:三季度低压电器行业呈现较高景气度,地产行业需求从二季度末开始复苏,预计在赶工压力下,四季度来自地产行业的需求仍将较强。此外,新能源行业在风电抢装驱动下,需求增长较快。公司光伏业务包括组件制造、电站开发和EPC总包,根据公司披露的20年前三季度光伏电站经营数据,公司集中式电站装机容量为1.6GW,分布式电站装机容量为3.5GW,前三季度实现电费收入25.48亿元。在户用光伏业务方面,公司今年发布了“泰集”户用系统,为客户提供涵盖资金、品质、售后及收益四大方面的无忧智能解决方案;今年公司新增户用装机量继续领跑行业,预计在成本和渠道优势的推动下,全年将保持增长势头。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低压电器龙头企业,通过不断巩固分销业务的优势,并加强行业直销业务,公司低压电器业务增速有望持续超越行业平均水平。我们预计四季度低压电器行业将保持较高景气度,对公司低压业务有较好推动作用。新能源业务板块公司运营光伏电站结构不断优化,户用光伏增长势头良好。我们维持对公司20/21/22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43.16/50.05/56.95亿元,对应10月29日收盘价PE分别为16.1/13.8/12.2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宏观经济大幅下行,将导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进而影响低压电器的需求总量;2)目前公司行业直销业务增速较快,若客户拓展不达预期,未来公司低压电器业务增速可能会放缓;3)目前低压电器高端市场主要以外资为主,若公司在中高端市场拓展不达预期,则公司低压业务中长期增速可能放缓。
众业达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1-02 9.13 -- -- 9.52 4.27%
9.52 4.27%
详细
等线等线方正中等线简体 三季度业绩大幅提升,费用管控见成效: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6.42亿元,同比增长 6.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63亿元,同比增长 21.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61亿元,同比增长 22.18%。其中,3Q20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2.11亿元,同比增长 19.60%;实现归母净利润 0.91亿元,同比增长 43.08%,净利润增速明显高于营收增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管理费用率降低和信用减值损失减少。从今年二季度以来,公司业绩在下游需求向好和公司加大线上商城营销等因素的作用下,呈现较快增长势头。我们预计在低压电器行业高景气度的背景下,四季度公司业绩仍有较好表现。 乘进口替代东风,国产品牌销售额快速增长:公司自 06年以来成为施耐德、ABB 和西门子在国内最大的分销商之一,目前公司销售的产品仍以外资品牌居多。近年来随着国产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公司 18年在低压电器领域新增了德力西和天正电气等国产品牌,凭借公司在业内布局最为完善的经销网络以及国产品牌在营销政策上的支持,公司德力西和天正电气品牌产品的销售额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我们预计,伴随国产品牌在低压电器行业的持续进口替代,公司国产品牌销售额占比将有所提升,由于公司面对国产品牌具备更强的议价能力,将有利于公司的整体业绩表现。 线上商城业务快速发展,线下业务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今年上半年公司线上商城业务实现含税销售额 21.02亿元,同比增长 85.19%。公司基于线下业务的多年积累,通过对目标客户的精准定位和地推活动,实现了线方正中等线简体 上商城业务的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将推动公司整体业绩增速上行。此外,公司作为施耐德电气在国内最大的分销合作伙伴,受益于今年低压电器行业中高端市场的高景气度,线下业务在控制账款风险的前提下实现了稳健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工业电气分销市场龙头,有望受益于低压电器和工控行业景气度的提升。 近几年公司大力发展线上商城业务,通过对目标客户的精准覆盖实现了线上业务的持续快速增长。 此外,从 18年开始公司在分销网络中引入更多国产低压电器品牌,目前国产品牌销售额呈现高速增长势头,伴随国产品牌的持续进口替代,预计将助力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我们维持对公司20/21/22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2/3.54/4.68亿元,对应 10月 29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17.5/14.0/10.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宏观经济大幅下行,将对低压电器和工控产品需求产品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业绩增速;2)公司对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较高,若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发生变化,可能短期内影响公司业绩表现;3)电商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若竞争对手采取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将对公司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麦格米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20-10-30 32.00 -- -- 38.13 19.16%
38.92 21.63%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4.56亿元,同比下滑7.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亿元,同比增长1.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8亿元,同比下滑9.31%。公司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 平安观点:3Q20净利润增速转正,短期业绩受新能源汽车业务影响: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56亿元,同比下滑7.3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亿元,同比增长1.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8亿元,同比下滑9.31%。若剔除发行可转债产生的财务费用影响,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6.58%。其中,3Q20公司实现营收9.15亿元,同比下滑7.78%;实现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9.63%,为今年以来首次单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转正,整体趋势向好。由于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下滑较大,短期影响了公司整体业绩表现,但是公司其他主要业务板块实现了持续增长。 医疗电源业务增长势头良好,智能卫浴业务持续改善:公司医疗电源和工业自动化业务表现较好,营收同比增长超过60%,其中医疗电源业务受益于防疫需求,订单快速增长,向飞利浦、迈瑞医疗等龙头客户供货;工业自动化业务受益于此前布局的焊机、采油设备等业务的增长。今年公司智能卫浴业务由于上半年受疫情影响较大,整体进度放缓,但是自二季度以来有明显恢复,业务情况持续改善。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工业电源、工业自动化和变频家电业务表现良好,预计随着下游需求的恢复,四季度公司整体业绩表现有望呈现向好趋势。 计划在杭州投建产业中心,完善业务布局:公司发布公告计划以约人民币5亿元在杭州市钱塘新区投资建设“麦格米特杭州高端装备产业中心项
新宙邦 基础化工业 2020-10-30 74.52 -- -- 93.85 25.94%
112.00 50.30%
详细
营收创新高,净利润环比小幅下滑:3Q20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2亿元,同比增长26.8%,环比增长20.9%;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29.3%,环比小幅下降2%;公司三季度延续了上半年的良好表现,业绩实现稳定增长,营收创下上市以来单季新高。下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复苏,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34.5万辆,同比增长超过40%;同期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16.7GWh,同比增长38%左右;欧洲市场三季度维持高增长,主要国家电动车注册量都有50%-300%的涨幅;电池和电池材料企业排产显著提升,龙头企业业绩快速提升。得益于LG化学等海外大客户的爆发以及国内电池企业的复苏,预计三季度公司电解液产品出货1-1.2万吨,环比Q2增长20%-40%,前三季度电解液出货2.5-2.8万吨;预计全年出货4-4.5万吨,同比增长25%-40%。 利润率高位回落,四季度有望恢复:公司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为39.37%,同比提升3.5pct;净利率18.85pct,同比提升4.5pct。其中单三季度综合毛利率38.67%,同比提升2.38pct,环比减少1.64pct;净利率17.1%,同比0.56pct,环比减少3.78pct。三季度利润率高位回落,我们认为主要是电解液产品涨价滞后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压缩三季度盈利空间:溶剂DMC价格从7月份开始上涨,目前价格达1.4万元/吨,上涨超7000元,对应单吨电解液成本上升5000-6000元;六氟价格8月末上涨,目前超过9万元/吨,上涨超2万元,对应电解液成本上升1200-1600元;电解液价格从9月初开始年内首次调涨,累计涨幅0.5-1万元,基本覆盖前期原材料的上涨幅度。因此我们认为7-8月公司电解液盈利水平有所下降,但9月份以来随产品价格上升逐步修复,预计三季度单吨净利3000-3500元,电解液业务贡献净利润合计0.3-0.4亿元。其次,公司三季度计提信用减值损失1700万元,主要由于坏账计提增加;最后,三季度财务费用超过1000万元,主要由于汇兑损失所致;坏账计提叠加汇兑损失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利润水平。展望四季度,六氟磷酸锂供需依然处于紧平衡的状态,价格有望上涨至10万元/吨的水平,或将助推电解液价格进一步上涨;同时5万吨溶剂项目的产能释放将帮助公司提升单吨净利500-1000元,电解液盈利水平有望恢复。 电解液和氟化工产能继续扩张,双轮驱动打开成长空间。公司计划建设海斯福二期项目,项目内容包括年产1.59万吨高端氟精细化学品和3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项目总投资5.25亿元,建设周期3.5年;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均销售收入21.2亿元,年均净利润2.84亿元,净利率13.4%。公司目前电解液产能在5万吨左右,荆门新宙邦2万吨电解液项目和波兰新宙邦2万吨电解液及配套项目将在21年陆续投产,加上此次的新增项目,电解液目标产能已达到12万吨左右。氟化工方面,目前设计产能包括海斯福原有6850吨+海斯福一期622吨,二期投产后氟化工产能将达到2.3万吨,营收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目前氟化工业务是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预计三季度贡献营收超过2亿元,贡献净利润0.8亿元左右。我们认为公司在电解液和氟化工的双轮驱动下,业绩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高端电解液龙头和高端氟化工领军企业,经营业绩在不利的宏观环境下实现逆势增长,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电解液迎来量价齐升的高景气周期;氟化工方面,品类和产能扩张以及客户拓展将是未来营收增长的动力,同时较高的技术壁垒和良好的竞争格局将保证维持较高的盈利能力。考虑到公司主要业务的超预期表现,我们上调公司20/21/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5.38/6.98/9.02亿元(前值5.26/6.43/7.85亿元),对应10月28日收盘价PE分别为58.6/45.2/35.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疫情影响持续的风险,海外疫情出现反复,可能给公司的出口和海外业务拓展造成负面影响;2)竞争激烈导致价格超预期下降的风险,若行业内项目投产众多引发价格战,造成公司利润下滑;3)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有多个项目在建设当中,若客户拓展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产能达产;4)技术路线快速变化的风险,若固态电池等新兴电池技术发展速度超出预期,将影响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前期投资回收。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10-30 51.30 -- -- 56.30 9.75%
70.00 36.45%
详细
供需两旺,助推Q3业绩大幅增长:Q3公司实现营收9.4亿元,同比增长87.4%,环比增长39.0%;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72.8%,扣非后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62.4%,环比增长67.3%;Q3毛利率20.2%,同环比基本持平。单三季度,公司营收净利增幅基本一致,对应正极材料单吨净利的稳定,从全年维度来看,公司单三季度营收接近上半年体量,营收端的大幅增长主要系新增产能的投放,三季度公司江苏当升三期8千吨高镍产线正式投产,在上半年1万吨产能的基础上实现接近翻倍增长。公司上半年产能利用率已接近90%,下半年随着海外电动车浪潮的兴起,海外锂电客户对公司多元材料的需求显著增长,我们判断公司的出口占比在上半年50%的基础上将进一步提升。 出海战略卓有成效,经营性现金流持续向好:三季度国内动力电池材料企业多取得环比改善,头部企业的营收增速接近20%~30%,比较而言,海外市场的突破放量是公司实现跨越式增长的关键。公司已成为国内出口动力锂电正极材料数量最多的公司,并成为海外某著名动力电池企业的全球第一大供应商。依托产品和品牌优势,先期切入海外头部电池企业供应链,实现一线车企放量车型的配套绑定,一方面有利于强化在国际市场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也利于积聚更多的先发优势。受益于国际销量的大幅增加,公司经营性活动现金流情况进一步向好,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4.9亿元,同比增长218%。 定增收购常州当升少数股权,万吨级新产能投放在即:报告期内,公司发布定增预案,拟发行股份购买控股股东矿冶集团持有的常州当升31.25%的少数股权,实现全资控股常州当升。标的资产的评估价值为4.1亿元,常州当升规划建设年产10万吨的锂电正极材料产能,目前一期工程第一阶段2万吨正极材料产能已经完成生产厂房施工、生产线安装工作,正在进行产线调试和产品试制工作。到2020年年底,公司总产能规模有望实现翻番,接近4万吨水平,将有效满足国内外客户不断增长的订单需求,强化与战略客户的合作深度。随着海外和高端市场的起量,高端正极材料的需求将迎来快速增长,后续常州当升的产能扩建有望进一步提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到公司新增产能的高效投放,以及对海外动力市场的不断开拓,我们上调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8/5.8/7.6亿元(前值为3.4/5.4/7.1亿元),对应10月28日收盘价PE分别为60.4/39.3/30.0倍;看好公司在全球化电动浪潮中的先发和集聚效应,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全球疫情扩散短期内得不到有效应对的风险,会对电动车和数码消费需求形成压制;2)客户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公司主要竞争对手均快速扩建高镍三元产能,影响公司客户开拓及市场份额;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金属钴价格下行将影响公司产品定价和收入增速;4)技术路线及安全风险,若整车安全事故频发导致产业变更技术路线,将影响公司技术路线及前期投资回收。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6/29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