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宙邦
|
基础化工业
|
2022-03-31
|
46.05
|
--
|
--
|
48.30
|
4.89% |
|
55.73
|
21.02% |
|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69.51亿元,同比增长134.76%;归母净利润13.07亿元,同比增长152.36%;扣非归母净利润12.33亿元,同比增长156.17%。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8元(含税),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8 股。公司预计21 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82-5.13 亿元, 同比增长210%-230%。 平安观点: 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各业务板块全面向好:21 年公司营收69.51 亿元,同比增长134.76%,电解液/有机氟/电容器/半导体化学品四大业务营收分别为52.7/6.93/7.12/2.14 亿元,同比增长218%/23%/32%/36%,各业务板块实现全面增长,电解液营收占比提升至76%。归母净利润13.07 亿元,同比增长152.36%,若考虑加回股权激励费用及资产减值,则21 年实际利润近15 亿元,同比增长180%以上。21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5.5%,同比小幅下降0.5pct;归母净利率18.8%,同比提升1.3pct,利润率持续改善;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明显,其中管理费用率5.87%,同比减少0.94pct。单季度来看,4Q21 年公司营收24.82 亿元,同比增长160%,环比增长30%,综合毛利率35.6%,环比Q3 减少1.8pct;净利率18.5%,环比减少4.9pct,主要由于计提约3300 万元减值。22 年一季度业绩延续高增长态势,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10%-17%,大幅超出市场预期。 电解液量价齐升,持续加码原材料:21 年公司电池化学品业务营收52.7亿元,同比增长超2 倍,销量9.2 万吨,同比增长141%,产品均价5.72万元,同比增长32%;其中下半年营收35 亿元,环比1H21 增长98%。 全年电解液业务毛利率31.63%,同比增加5.87pct;其中上半年毛利率27.4%,下半年受溶剂项目负荷率提升以及电解液、添加剂产品价格跟随上调的影响,毛利率提升至33.8%。子公司瀚康化工21 年营收5.66 亿元,同比增长130%;净利润2.24 亿元,同比增长511%,净利率接近40%,主要由于VC、FEC 等价格大幅上涨所致。我们预计21 年公司电解液单吨净利约1.1 万元,贡献净利10 亿元左右。电解液产能建设方面,21 年末公司电池化学品设计产能达13 万吨,已开工的在建产能12 万吨,主要包括波兰、天津以及三明海斯福项目,预计22-23 年将陆续投产;新型锂盐方面,衡阳福邦LIFSI 一期项目于21 年底投产,预计22 年将贡献千吨级销量;溶剂方面,公司计划投资1.95 亿元实施惠州3.5 期溶剂扩产项目,新增10 万吨碳酸酯类溶剂联产5 万吨乙二醇,建设周期1.5 年,预计2023 年投产,届时将拥有15.4 万吨溶剂+7.1 万吨乙二醇产能。在原材料方面,公司确立了添加剂+溶剂的布局策略,在提升产品技术水平的情况下实现成本的不断优化。 氟化工+电容器稳步增长,半导体盈利继续改善:21 年公司氟化工业务营收6.93 亿元,同比增长23.4%,销量0.24 万吨,均价28.5 万元/吨,营收增长主要来自均价的提升。全年氟化工毛利率64%,同比下降2.9pct,主要由于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产品结构的变化。公司抓住市场对含氟高端精细化学品的需求增长以及国产化替代加速的机会,同时氟橡胶硫化剂、氟聚合物改性共聚单体、含氟表面活性剂等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有机氟化学品业务保持了较好的增长态势,预计全年贡献3亿左右利润。电容器化学品营收7.12 亿元,同比增长32.5%,主要由于电容器市场需求回暖叠加公司市占率提升,毛利率38.5%,同比基本持平,预计21 年贡献净利1.5 亿元左右,22 年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半导体化学品营收2.14 亿元,同比增长36%,毛利率28.7%,同比增加4.75pct,高世代线铜蚀刻液稳定增长,超高纯氨水在IC 行业龙头客户开发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实现稳定交付,预计全年贡献净利0.2-0.3 亿元。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高端电解液龙头和高端氟化工领军企业,在21 年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以及大宗原料涨价的背景下,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电解液方面,公司将直接受益于全球动力电池的需求放量,同时溶剂、新型锂盐项目扩产提升盈利空间;氟化工方面,品类扩张和客户拓展是未来营收增长的动力,同时较高的技术壁垒和良好的竞争格局将保证维持较高的盈利能力。我们维持公司22-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9.59/24.96 亿元不变,新增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0.14 亿元,对应3 月29日收盘价PE 分别为17.4/13.6/11.3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疫情影响持续的风险,若全球疫情反复,将给公司的下游需求造成负面影响;2)竞争激烈导致价格超预期下降的风险,行业内项目投产众多引发价格战,可能造成公司利润下滑;3)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有多个项目在建设当中,若客户拓展进度不及预期,将影响公司产能达产;4)技术路线快速变化的风险,若固态电池等新兴电池技术发展速度超出预期,将影响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前期投资回收。
|
|
|
良信股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1-11-03
|
17.46
|
--
|
--
|
20.77
|
18.96% |
|
20.77
|
18.96% |
|
详细
事项: 公司公布 21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28.24亿元,同比增长 31.76%;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46亿元,同比增长 8.8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22亿元,同比增长 8.13%。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 收入端保持增长,短期盈利能力受原材料价格影响: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24亿元,同比增长 31.7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6亿元,同比增长 8.8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3.22亿元,同比增长 8.13%。其中,3Q21公司实现营收 10.48亿元,同比增长 21.70%; 实现归母净利润 1.43亿元,同比增长 15.04%。3Q21公司收入端环比基本持平,同比保持较好增长趋势,单季度毛利率环比略有下降。整体来看,由于大宗商品价格处于高位,公司短期盈利能力仍然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若未来原材料价格有所回落,我们预计公司利润增长将恢复到较好水平。 持续开拓市场,公司有望不断实现进口替代:公司目前的主要下游包括地产、新能源、通信、电力、工业建筑和基础设施等,在新能源、通信等增量市场,公司不断实现突破。在新能源领域,公司今年在北京风能展上展出了包括风电、光伏和储能在内的新能源低压电气系统解决方案;在通信领域,公司在数据中心行业积累了重庆江南大数据中心项目、华为廊坊云的项目、河南中原大数据中心等多个项目案例,预计公司未来在数据中心行业将实现更快增长。目前低压电器行业外资品牌仍然占据较多份额,预计随着公司在多个下游领域的不断开拓,公司有望持续实现进口替代。 建设海盐基地,有助于公司中长期竞争力提升:目前公司海盐基地一期建设已经完成,此外公司于今年 7月份发布定增预案,将加大对海盐基地的投入,拟投入募集资金 13.3亿元用于“智能型低压电器研发及制造基地项目“建设。项目建成之后,将覆盖模具、冲压、注塑、电镀、焊接、电子、装配、仓储物流等智能低压电器全产业链,以工业互联为基础,建立 智能化工厂、智能化物流、智能化生产及智能化供应链体系。我们预计,该项目投产后有望提升公司的研发制造水平、成本控制能力、产品交付能力和盈利能力,助力公司中长期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定位低压电器高端市场,目前在地产、通信、新能源等优势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此外,随着海盐基地逐步投产使用,预计将提升公司的中长期竞争力。考虑到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以及部分下游领域需求放缓,我们下调对公司 21/22/23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 4.10/5.16/7.16亿元(前值分别为 4.26/5.66/7.49亿元),对应 11月 1日收盘价 PE分别为 44.1/35.1/25.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如果地产新开工面积大幅下滑,长远看将对公司来自地产行业的收入产生负面影响;2)若外资竞争对手大幅降价,将对行业整体竞争环境产生不利影响;3)目前高端市场仍然是外资主导,若公司的新产品在高端市场的开拓不达预期,将会对公司的营收增速产生负面影响。
|
|
|
宁德时代
|
机械行业
|
2021-11-03
|
655.00
|
--
|
--
|
685.66
|
4.68% |
|
692.00
|
5.65% |
|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1年三季报。21年前三季度营收733.62亿元,同比增长132.73%;归母净利润77.51亿元,同比增长130.9%;扣非归母净利润66.04亿元,同比增长157.21%。 平安观点:营收利润高增长,利润率逆势回升:Q3公司实现营收292.87亿元,同比增长130.73%,环比增长17.6%;归母净利润32.67亿元,同比增长130.16%,环比增长29.2%;综合毛利率27.9%,同比增加0.12pct,环比增加0.66pct;净利率13.04%,同比增加0.92pct,环比增加1.07pct。 今年以来在电池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背景下,公司三季度利润率实现逆势提升,超出市场预期,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1)原材料库存充足,Q3存货349.61亿元,同比增长164.37%,有效缓解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2)公司在面对供应商时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同时采取与上游锁价锁量的方式使得原材料成本处于相对可控的范围;3)产品结构的变化,比如高毛利的储能产品占比提升。在面对成本端上涨的不利局面下,龙头电池厂商抗风险能力进一步凸显。 经营指标一如既往,产业链地位稳固。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2.2%,销售费用率下降较为显著。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到287亿元,同比增长178%,现金流持续向好;货币资金规模达到807.4亿元的新高水平,在手现金充足。三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143.4亿元,应付账款326.3亿元,合同负债132亿元,显示出公司极强的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和行业话语权。 Q3公司计提资产减值6.6亿元,主要是存货跌价准备,前期计提的信用减值在本季度冲回2亿元,体现了公司偏严谨的会计处理风格。整体来看,公司在经营环节继续稳健的表现,现金流、应收款、应付款、预收款等环节持续证明公司的成长性、稳定性和产业话语权,龙头地位进一步夯实。 全球新能源汽车高增,公司装机量稳居首位。21年1-9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16万辆,同比增长1.9倍;21年1-8月全球电动车销量超过355万辆,全年有望达到650万辆,同比翻倍以上增长,对应动力电池需求量超过300GWh。在市场格局方面,据合格证数据统计,21年1-9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92Gwh,其中宁德时代装机量46.8Gwh,占比50.8%;另据SNEResearch统计,21年1-8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162GWh,同比增长150%,其中宁德时代装机49GWh,占比近30%,稳居首位。公司近期动作频频,在储能领域与中铝集团、国家能源集团、三峡能源等签署战略合作,动力领域与中国建材集团合作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正极材料方面计划投资320亿元为邦普建设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进一步提升正极产业链话语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全球电动化浪潮正愈演愈烈,新老玩家竞相登场,进一步加速电动化的进程,在需求端持续超预期增长的拉动下,头部电池企业正开始新一轮更大规模的扩产,筑起更宽护城河的同时也在尽享这一战略机遇期的发展红利,随着新产能的加速投建,公司的成长性将愈发凸显。我们维持公司21-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07.6/174.5/234.1亿元,对应11月2日收盘价PE分别为142.4/87.8/65.5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疫情反复的风险,若后续疫情在全球仍得不到及时有效控制,将对终端需求和生产带来不利影响;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海外动力电池企业入华在即,将对现有市场格局、价格体系产生冲击;3)补贴政策风险,动力电池产业受扶持政策影响较大,若补贴强度、技术标准等发生显著变化,将影响行业的发展进程。
|
|
|
汇川技术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1-10-29
|
64.80
|
--
|
--
|
71.47
|
10.29% |
|
73.87
|
14.00% |
|
详细
方正大黑简体方正中等线简体 项: 公司公布 21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133.48亿元,同比增长 64.82%;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4.92亿元,同比增长 66.3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4.17亿元,同比增长 69.38%。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 公司保持良好发展势头,龙头优势明显: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3.48亿元,同比增长 64.8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4.92亿元,同比增长 66.3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4.17亿元,同比增长69.38%。其中,3Q21公司实现营收 50.74亿元,同比增长 53.08%;实现归母净利润 9.29亿元,同比增长 28.34%。在国内工控行业整体受到芯片供应紧张、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的背景下,公司保供保交付策略有效落地,整体业绩保持了较快增长,龙头优势明显。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公司在通用自动化等领域的优势将进一步增强,公司有望保持快速发展趋势。 主要业务均取得较快增长,围绕 “双碳”布局能源业务:公司前三季度通用自动化业务实现营收 67.12亿元,同比增长约 77%;其中,通用变频器/通用伺服/PLC&HMI/电液系统分别实现营收 23.34/29.25/5.31/6.15亿元。尽管工控行业整体需求受到限电限产等因素影响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受益于先进制造板块较高的景气度,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依然表现良好。 前三季度公司电梯大配套/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业务分别实现营收 39.23/17.81/2.89/4.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4%/182%/134%/101%,主要业务均实现了较快增长。围绕双碳政策带来的业务机会,公司今年成立了能源 SBU,围绕发电侧、网侧及负荷侧等不同场景,布局储能及能源管理业务,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中长期成长性。 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围绕产业链布局提升公司“产业+资本“协同效应: 公司拟投资设立苏州汇创聚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该基金总规模约 10亿元,主要投资于智能制造及数字化、低碳与储能、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方正中等线简体 工业软件等与公司业务相关的上中下游领域内的企业。通过投资产业链相关企业,公司有望在技术、产品、市场、供应链等方面获得更大的协同效应,我们预计将有利于公司的业务布局、扩大公司的市场影响力,支撑公司的中长期战略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工控行业的领军企业,在通用自动化领域具备对外资产品的持续替代能力。在下游需求较好和公司内部各项变革措施见效的共同作用下,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呈现较快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我们维持对公司 21/22/23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 32.11/42.62/54.12亿元,对应 10月 27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 52.7/39.7/31.2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如果工控行业需求下滑,将对公司通用自动化业务将产生较大影响;2)如果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将对公司通用自动化及新能源汽车业务毛利率造成不利影响;3)若新能源汽车定点车型销量和一线车企定点进展不达预期,将对公司未来新能源汽车业务造成较大影响。
|
|
|
鹏辉能源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1-10-29
|
32.66
|
--
|
--
|
58.50
|
79.12% |
|
64.49
|
97.46% |
|
详细
储能已成为公司快速增长极:作为深耕锂电二十载的老兵,公司紧跟产业变化,在优化传统消费锂电业务的同时,积极布局新市场,带动营收规模持续上台阶,营收从2016年的12.7亿增长到2020年的36.4亿元,复合增速近30%。分项业务来看,消费类业务复合增速近30%,储能类复合增速近40%。2021年上半年,公司储能业务营收同比实现翻倍以上增长。 全球储能市场增速如何?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投运的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191.1GW,同比增长3.4%。2018年,伴随着电芯价格跌破1元/wh,全球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实现大幅增长,首度突破GW关口达到3.7GW,同比增长305%,2020年全球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达4.7GW,同比增长62%,其中中美欧新增投运规模均突破GW水平。 国内储能市场如何破局?国内储能市场发展的主要症结在投资回报率和政策约束力两方面。2020年以来,在疫情和碳中和转型促动下,国内储能市场迎来政策强风,按国务院2030碳达峰最新规划目标,国内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从2020年底的3.28GW增加到2025年的30GW以上,对应未来5年的年复合增速超过55%。近年来国内负荷端的“双峰”特征以及发电侧“波动电源”风光出力的加大,致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难度不断加大。当前全国近22亿千瓦的装机总量,在冬季无光/少风/枯水/缺气的时段,装机出力可能下降到不足14亿千瓦甚至更低,而要匹配近12亿千瓦或更高的尖峰负荷,对应到各省区的电力保供压力将会更大。我们测算到2025年国内最大用电负荷或接近17亿千瓦,若以中电联预测的2025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28.5亿千瓦,对标2021年1月的晚高峰情况,或将出现近1亿千瓦的负荷缺口,届时4千万千瓦的调峰任务将主要由电化学储能承担,这也与最新规划目标相契合。当下国内市场电价体系仍未建成,售端电价多执行行政定价模式,新建储能所增加的成本尚不能有效传递到价格端。2021年,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山东省组织储能示范项目申报,总容量超过500MW/1GWh,中央和地方多个政策指引将配建储能与新能源并 网挂钩,预计十四五期间近3千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的相当比重将由发电侧承担。 公司在储能领域有何优势?相较动力电池,储能市场的格局演绎或有很大不同,to C 端业务拓展更多依靠渠道和品牌推广,to B 端面向企业,项目投资方众多,业主更看重安全和成本。从公司的能力点来看,其具备较强的成本控制能力,主打性价比策略。近年来持续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贯彻大客户战略,销售费用率稳中有降。在上游原材料端,公司参股设立四川盈达锂电,主营磷酸铁锂前驱体,规划未来两年磷酸铁产能10万吨,目前一期2万吨产能正在建设中。 近几年公司逐步完善了在储能领域的产品线、项目大客户积累、资格认证等能力建设,正进入从1->N的快速拓展期。在产品端,公司重点开发储能用磷酸铁锂电池,所研发的储能电池,循环性能优异(长寿命型循环达15年/7000次),安全性高,价格竞争优势明显,已获得国内外客户的批量订单,并取得试产认可。在客户端,公司的经营重点是开发优质战略大客户,便携式储能携手Ecoflow正浩,产品销往亚美欧等全球市场;通信储能与铁塔、中兴通讯、中国移动等大客户深度合作,跻身国内5G基站后备电源的头部企业之一;在大型储能领域,公司携手天合光能成立合资公司,规划超10GWh 的产能布局,与华电重工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围绕国内外电力行业范围内的低压配电设备、储能系统及电池设备业务展开合作。 投资建议:全球能源体系加速变革下,对于基本盘稳健、战略重心明确、行动力敏捷的“小白马”型企业,有望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我们预计随着公司产能建设的进一步加快,在产品和市场端的更多加码,公司未来几年的营收增速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同时2022年起原材料价格的开始回落有望对电池企业利润率形成支撑,在经营持续向好的形势下,建议更多关注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开拓进展。我们维持公司21/22/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5/5.4/8.2亿元,对应10月28日收盘价PE分别为38.1/24.2/16.1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若后续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幅度和时间超出预期,将影响电池厂的盈利能力;2、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储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若公司未能建立足够的先发优势,将影响到市场的开拓进展;3、应收账款坏账的风险,若后续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公司应收账款出现坏账风险的机率或将抬升。
|
|
|
杉杉股份
|
能源行业
|
2021-10-29
|
43.00
|
--
|
--
|
42.96
|
-0.09% |
|
42.96
|
-0.09% |
|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7.12亿元,同比增长182.43%;实现归母净利润27.74亿元,同比增长899.2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34亿元,同比增长1837.72%。 平安观点:利润超预告上限,电解液业绩超预期。Q3公司营收57.65亿元,环比下降3%,主要由于9月份正极业务出表所致;归母净利润20.1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6.11亿元,环比增长38%,超出6亿元的预告上限。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14.4亿元,主要由于期内公司完成出售正极业务19.6%的股权获得投资收益,以及对持有剩余股权以丧失杉杉能源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计入的投资收益。Q3正极受湖南限电影响,贡献归母净利润0.48亿元,环比下滑较明显,前三季度正极贡献归母2.24亿元,全年贡献利润预计在3亿元左右。电解液业务受到六氟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Q3贡献归母净利润1.9亿元,前三季度贡献2.3亿元,预计全年贡献利润超4亿元,业绩大超预期。 负极单吨盈利基本维持,限电影响有限:我们预计公司Q3负极出货2.5万吨以上,环比增长超过15%。三季度公司通过石墨化工艺的调整降低生产电耗,内蒙限电对产量影响有限;内蒙地区电价上调以及外购石墨化价格的上涨对生产成本造成压力,但公司通过产品结构和价格调整,使得单吨净利基本维持。Q3负极贡献归母约1.5亿元,前三季度贡献3.84亿元,全年有望贡献5.5-6亿元。限电影响存量石墨化产能的开工率和新增产能的建设进度,预计未来一年内石墨化产能将维持紧张态势,价格有望继续上涨,公司受益于石墨化自供率的提升,22年负极单吨盈利有望改善,石墨化涨价带来的盈利弹性值得关注。 偏光片业绩环比提升,具备利润弹性:Q3偏光片实现净利润3.7亿元,环比增长15.6%,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86亿元,预计全年贡献净利润12亿元以上。21年偏光片出货预计超1.2亿平,22-24年有望每年2条线0.4-0.5亿平的新增产能投放,产能较当前翻倍,国产替代有望助力全球市占率持续提升;后续原材料进口退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的落地有望进一步增厚单平净利,叠加原材料自产以及生产环节的持续降本,未来偏光片业务具备较高的利润弹性。 投资建议:公司20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业务重组,确立了锂电材料和偏光片双轮驱动的战略方向;21年以来公司三个季度的业绩表现持续超预期,市场信心得到进一步修复和增厚。电动车行业的高景气和面板行业的稳定增长给公司提供了发展的战略窗口期,未来石墨化价格的上涨有望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我们维持公司 21-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3.0/40.1/53.9亿元,对应10月27日收盘价PE 分别为 21.5/17.7/13.2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若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产品升级以及电池技术的发展不及预期,将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动力电池的需求造成负面影响。2)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若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超出预期,将导致成本上升,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3)石墨化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目前部分新增石墨化产能的审批放缓,若限电的力度超出预期,将影响公司石墨化产能的释放节奏,对盈利产生负面影响。4)业务结构调整不及预期的风险。 若其他业务的出表时间慢于预期,将影响公司利润的释放。
|
|
|
伟创电气
|
|
2021-10-28
|
21.10
|
--
|
--
|
32.72
|
55.07% |
|
32.72
|
55.07% |
|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1 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16 亿元,同比增长46.8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 亿元,同比增长30.0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9 亿元,同比增长25.61%。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公司发展势头良好,整体业绩保持较快增长: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16 亿元,同比增长46.8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 亿元,同比增长30.0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9 亿元,同比增长25.61%。 其中,3Q21 公司实现营收2.01 亿元,同比增长28.24%;实现归母净利润0.34 亿元,同比增长47.67%。尽管工控行业整体受到芯片等核心原材料供应紧张、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影响,但是公司三季度依然保持了较好的业绩增长势头。通过在产品端积极开发新产品和在市场端开拓海外业务,公司实现了较快的业绩增长。前三季度公司国内主营业务实现营收5.45 亿元,同比增长45.36%;海外业务实现营收0.52 亿元,同比增长44.43%,国内与海外业务均呈较快发展趋势。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公司将保持当前良好的发展势头。 变频器行业专机和伺服系统快速增长,聚焦行业战略效果显著:前三季度公司通用变频产品实现营收1.63 亿元,同比增长23%;行业专机产品实现营收2.89 亿元,同比增长41.25%;伺服系统与控制类产品实现营收1.41 亿元,同比增长96.83%。公司近几年通过聚焦下游行业应用,大力拓展起重、矿山机械、光伏扬水等行业专机市场,专机业务保持较快增长。 在伺服系统领域,公司通过产品端的持续投入,实现了伺服业务的快速发展。目前公司推出的总线型伺服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机床、食品包装等多个领域。我们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变频器行业专机和伺服业务的快速发展,仍将是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持续高研发投入,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近三年公司保持着8-10%之间的研发费用率,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研发人员共计294 人,占公司员工比例超过30%。持续的高研发投入使得公司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目前公司在研项目包括伺服系统性能及可靠性优化、新一代伺服系统、第二代伺服电机研制等,此外公司还在开发PLC 等控制类产品。我们预计,随着公司产品线的不断优化和完善,公司有望逐步成长为国内领先的综合性工业自动化企业投资建议:公司以低压变频器业务为核心,专注于电气传动和运动控制市场,通过产品技术升级、聚焦行业应用和为头部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的战略,公司近年来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展望未来,随着公司产品线的实力提升和聚焦行业战略的成果不断落地,我们看好公司逐步成长为行业领先的综合性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潜力。我们维持对公司21/22/23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1.23/1.81/2.80 亿元,对应10 月26 日收盘价PE 分别为30.4/20.6/13.4 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公司在产品技术与市场推广上的进展不达预期将影响业绩增速;2)若海外疫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将影响出口相关需求;3)若原材料供应紧缺或者价格大幅上涨,将影响公司业务表现。
|
|
|
麦格米特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1-10-27
|
32.58
|
--
|
--
|
36.14
|
10.93% |
|
36.31
|
11.45% |
|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 21年三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29.22亿元,同比增长 18.96%;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21亿元,同比增长 14.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38亿元,同比增长 3.97%。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 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外部因素影响订单交付: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22亿元,同比增长 18.96%;实现归母净利润 3.21亿元,同比增长14.9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38亿元,同比增长 3.97%。其中,3Q21公司实现营收 9.84亿元,同比增长 7.59%;实现归母净利润 1.26亿元,同比增长 0.39%。由于公司对外投资公司估值提升,当期产生公允价值重估的投资收益 4730.08万元。目前公司整体业务发展势头良好,订单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但是由于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海运运力紧张和海外疫情反复等外部因素未得到有效缓解,公司订单交付节奏放缓,使得公司收入增速低于实际订单增长。目前美东等部分航线的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 CCFI 高位企稳或者略有回落,短期看制约公司交付的外部因素改善尚不明显,但是展望 22年,我们预计若芯片短缺和海运运力紧张等因素明显缓解,公司业绩有望恢复至较好增长水平。 成熟业务稳健发展,新业务实现较快增长:智能家电电控、工业电源等均为公司成熟业务,其中,在智能家电电控领域,公司平板显示和智能卫浴业务受益于消费类需求回暖实现较好增长。公司工业电源业务在 20年同期高基数下,21年实现了平稳发展,持续为爱立信、飞利浦、西门子、思科等海外大客户提供服务。公司近年来培育的新业务包括智能焊机、新型采油设备等,21年均实现了较快的增长。我们预计,未来在成熟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新业务有望贡献更多增量,实现新老业务齐头并进的良好发展局面。 依托核心技术平台优势,公司中长期成长性不断增强:持续的高研发投入
|
|
|
杉杉股份
|
能源行业
|
2021-10-15
|
33.68
|
--
|
--
|
44.30
|
31.53% |
|
44.30
|
31.53% |
|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1年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6.8-27.6亿元,同比增长865%-89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8-13.2亿元,同比增长1759%-1817%。 平安观点:Q3投资收益大增,正极业务进入新阶段:Q3公司归母净利润19.2-20亿元,环比Q2增长319%-337%;扣非归母净利润5.6-6亿元,环比增长26%-35%。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14-14.5亿元,主要由于期内公司完成出售正极业务19.6%的股权获得投资收益,以及对持有剩余股权以丧失杉杉能源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计入的投资收益。8月底公司完成杉杉能源的股权交割,通过与巴斯夫的合作,正极业务进入新阶段。Q3正极受湖南限电影响,预计贡献归母净利润0.7亿元左右,全年贡献利润3亿元以上。电解液业务受到六氟价格大幅上涨的带动,预计Q3贡献归母净利润1.4亿元以上,全年贡献利润超3亿元。 负极单吨盈利基本维持,限电影响有限:我们预计公司Q3负极出货2.5万吨以上,环比增长超过15%。三季度公司通过石墨化工艺的调整降低生产电耗,内蒙限电对产量影响有限;内蒙地区电价上调以及外购石墨化价格的上涨对生产成本造成压力,但公司通过产品结构和价格调整,使得单吨净利基本维持。我们预计Q3负极贡献归母1.4-1.6亿元,全年有望贡献5.5-6.5亿元。限电影响存量石墨化产能的开工率和新增产能的建设进度,预计未来一年内石墨化产能将维持紧张态势,价格有望继续上涨,公司受益于石墨化自供率的提升,22年负极单吨盈利有望改善,石墨化涨价带来的盈利弹性值得关注。 偏光片业绩环比提升,具备利润弹性:Q3偏光片预计实现净利润3.4-3.7亿元,环比增长4%-14%,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5-8.8亿元,预计全年贡献净利润11-12亿元。21年偏光片出货预计超1.1亿平,22-24年有望每年2条线0.4-0.5亿平的新增产能投放,产能较当前翻倍,国产替代有望助力全球市占率持续提升;后续原材料进口退税、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的落地有望进一步增厚单平净利,叠加原材料自产以及生产环节的持续降本,未来偏光片业务具备较高的利润弹性。 投资建议:公司20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业务重组,确立了锂电材料和偏光片双轮驱动的战略方向;三季报预告实现大幅增长,超市场预期。电动车行业的高景气和面板行业的稳定增长给公司提供了发展的战略窗口期,后续经营层面的持续向好将增厚更多市场信心。考虑到正极业务出表贡献投资收益以及石墨化价格上涨对公司未来两年业绩的积极影响,我们上调公司 21-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3.0/40.1/53.9亿元(前值17.8/34.8/44.7亿元),对应10月13日收盘价PE 分别为 16.5/13.6/10.1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不及预期的风险。若政策支持力度不及预期,产品升级以及电池技术的发展不及预期,将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动力电池的需求造成负面影响。2)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的风险。若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超出预期,将导致成本上升,可能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3)石墨化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目前部分新增石墨化产能的审批放缓,若限电的力度超出预期,将影响公司石墨化产能的释放节奏,对盈利产生负面影响。4)业务结构调整不及预期的风险。 若其他业务的出表时间慢于预期,将影响公司利润的释放。
|
|
|
阳光电源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1-09-13
|
138.08
|
--
|
--
|
165.47
|
19.84% |
|
178.98
|
29.62% |
|
详细
专注清洁能源转换技术,光伏逆变器领跑全球市场:公司成立于1997年,自成立以来,公司一直专注于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等产品的研发生产,目前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清洁能源转换技术的龙头企业。在2019年,公司率先成为全球首个逆变设备累计出货量突破“亿”千瓦的企业,截至21年6月底,公司在全球市场累计实现逆变设备装机量超182GW。受益于全球光伏发电装机量的持续上升,近年来公司光伏逆变器出货量从17年的16.5GW增长至20年的35GW,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公司逆变器业务成长空间广阔,在产品和市场端均具备龙头优势: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外部政策的强力驱动叠加度电成本快速下降带来的内生成长性,将推动光伏新增装机量的持续增长。我们预测到2025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将达到300GW 左右。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涵盖集中式和组串式两大类,齐全的产品线使得公司能够覆盖不同应用场景。在技术端,由于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公司较强的产品创新能力和前瞻性技术投入,使得公司在产品端保持领先优势。在市场营销方面,公司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光伏逆变器研发生产的企业,品牌得到了下游客户和第三方机构认证机构的广泛认可;此外,公司目前在加大在海外市场的渠道和服务网点布局,将助力于公司在海外市场份额的不断上升。 公司海外业务快速发展,助力公司市占率及盈利能力提升:公司在海外市场逆变器出货量从17年的3.3GW上升至20年的22GW,在20年公司主营业务出口收入为66.02亿元,同比增长101.77%。与国内市场相比,海外市场用户更加重视产品品质和厂商服务,并且欧美市场准入门槛也高于国内,因此海外市场逆变器毛利率明显高于国内。展望未来,由于海外市场仍有较大替代空间、下游客户结构优化、逆变器市场集中度提升这几个核心因素,我们预计公司海外逆变器业务的毛利率将保持在较好水平;公司海外业务的持续快速发展,有望推动公司盈利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储能需求拐点临近,协同效应和先发优势带来竞争优势:今年政策密集落地推动国内储能行业走向规模化发展拐点;在海外市场,储能市场发展相对更为成熟,相关政策也在持续加码。我们预计至2025年全球新能源发电侧储能新增装机量将接近30GW。公司较早就进入储能市场,在国内外市场积累了大量的项目案例,在用户需求理解和工程经验方面行业领先。在20年公司储能业务营收为11.69亿元,同比增长115.17%,公司储能产品和系统集成业务份额均位列国内第一。储能变流器与光伏逆变器技术同源,产品物料差异较小,公司光伏+储能业务具备协同效应,技术与成本优势明显。预计储能需求的兴起将推动公司收入和盈利能力的上升,未来储能业务将成为公司的又一重要增长点。 聚焦光风储电氢主赛道,在新能源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公司聚焦“光、风、储、电、氢”主赛道,坚持相关多元化发展战略,在立足于光伏逆变器等核心新能源装备业务的同时,在新能源汽车电控、充电桩和氢能等领域也在不断开拓市场和进行技术投入。在新能源汽车电控领域,公司是五菱宏光mii EV 电控系统的核心供应商,根据NE 时代的统计,21年上半年公司乘用车电控装机量为71953套,同比增长超过4倍。在氢能领域,公司于2019年已前瞻性布局氢能业务,成立了专门的氢能事业部,并于21年6月成立阳光氢能科技公司。未来若氢能实现大规模应用,氢能业务将助力于公司的长期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清洁能源转换技术的龙头企业,在巩固光伏逆变器等产品业务优势的同时,实现向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氢能等市场的拓展和布局。从短期看,公司以逆变器为核心的电能转换设备业务受益于新能源装机量的上升和公司海外市场份额的提升,有望推动公司业绩的较快增长;从中长期看,储能逐步走向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以及氢能产业的发展,将成为公司中长期持续成长的重要驱动力。我们预测公司21/22/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35/39.37/52.47亿元,对应9月9日收盘价PE 分别为68.6/51.1/38.4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IGBT 等核心原材料短缺情况加剧,可能对公司的短期订单交付和收入确认产生不利影响;2)若光伏组件价格持续上涨,将影响下游电站项目开工率,对公司逆变器业务和电站投资开发业务产生不利影响;3)若海外市场贸易政策出现大幅变化,可能对公司出口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
|
|
隆基股份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1-09-03
|
85.68
|
--
|
--
|
91.30
|
6.56% |
|
103.30
|
20.56% |
|
详细
事项: 公司发布 2021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 350.98亿元,同比增长 74.26%,归母净利润 49.93亿元,同比增长 21.3%,扣非后净利润 49.05亿元,同比增长25.95%,EPS 0.92元;二季度公司营收 192.4亿元,同比增长 66.73%,归母净利润 24.91亿元,同比增长 10.59%。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平安观点: 硅 片 业 务 驱动 公 司 业绩 增 长 。 上半 年 ,公 司 实现 单 晶硅 片 出 货 量38.36GW,其中对外销售 18.76GW,同比增长 36.48%,自用 19.60GW。 参考主要硅片竞争对手的盈利情况,估计上半年公司主要利润来自硅片业务。尽管开工率一定程度受硅料紧缺的影响,上半年硅片行业整体处于较高的盈利水平,预计下半年公司硅片业务盈利水平相对上半年有所回落。 上半年腾冲年产 10GW 单晶硅棒项目已达产,曲靖年产 10GW 单晶硅棒项目已部分投产,到 2021年底公司硅片产能有望超过 105GW。 组件销量大增,下半年组件业务盈利水平有望提升。上半年,公司实现组件出货量 17.01GW,其中对外销售 16.6GW,同比增长 152.40%,自用0.41GW;组件收入占比由 2020年上半年的 57%提升至 2021年上半年的 67%,推算上半年组件业务收入规模约 235亿元,对应组件单瓦收入约 1.42元。据统计,上半年公司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较大幅度领先主要竞争对手,公司全年组件出货量有望达到 40GW 及以上;预计下半年组件销售价格有所回升,组件业务盈利水平具有提升空间。根据公司规划,到 2021年底,公司电池片产能将达到 38GW,组件产能达到 65GW。 加大研发投入,储备新型电池技术。公司组建了超过 1100人的专业研发团队,上半年研发投入 16.1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4.6%。公司致力于面向量产的高效电池技术的研发,对 TOPCon、HJT 等新型电池技术均有深入的研究和技术储备;2021年 6月,公司公布 N 型 TOPCon电池研发转换效率达到 25.21%,HJT 电池研发转换效率达到 25.26%,最新公布的 P 型 TOPCon 电池研发转换效率达到 25.19%。基于新型电池技术储备,公司有望在下一轮电池技术变革中占据先机。 培育 BIPV、氢能等新兴业务。上半年,公司参股森特股份,与其在 BIPV 市场开发、应用领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加快推进BIPV 业务,近期已有中石化加油站光伏发电系统等项目落地。新设子公司隆基氢能,积极布局和培育光伏制氢业务。上述新兴业务未来发展前景较好,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维持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 109.20、138.34亿元,EPS 2.02、2.56元,动态 PE 48.2、38.1倍。光伏行业景气向上,公司在单晶硅片、电池、组件等环节具有核心竞争力,有望持续引领行业发展,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硅片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在硅片环节的竞争压力可能加大并影响盈利水平。 (2)公司组件业务出口占比较大,如果海外贸易保护现象加剧,可能造成不利影响。 (3)公司 BIPV、新型电池等新兴业务推进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
|
|
众业达
|
电子元器件行业
|
2021-09-01
|
8.56
|
--
|
--
|
9.80
|
14.49% |
|
9.80
|
14.49% |
|
详细
事项:公司公布21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59.34亿元,同比增长33.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22.5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0亿元,同比增长22.58%。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公司整体业绩稳健增长,线上商城业务保持快速发展:公司1H21实现营业收入59.34亿元,同比增长33.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22.5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0亿元,同比增长22.58%。从单季度情况来看,公司2Q21实现营收34.45亿元,同比增长16.01%;实现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1.76%,受益于今年国内工业电气市场较高的景气度,公司收入端保持了较好的增长。近几年公司在保持线下分销业务优势的同时,在大力发展线上商城业务,实现对散单市场更全面的覆盖。公司1H21线上商城实现销售额33.99亿元(含税),同比增长61.70%,延续了20年的快速发展势头。展望下半年,我们预计公司作为国内工业电气分销商龙头,将持续受益于低压电器和工控市场的需求增长,保持稳步发展。 低压分销业务增长较快,受益于国产品牌进口替代:公司1H21低压电气产品/中压电气产品/工控产品分销业务分别实现营收39.38/4.93/13.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53%/37.84%/22.97%。公司低压分销业务表现良好,工控分销业务由于供应商部分产品供应短缺,增长略低于公司整体营收增速。公司一直是施耐德、ABB 和西门子在国内最大的分销商之一,近年来随着国产品牌竞争力的提升,公司在低压分销业务方面新增了德力西、天正等国产品牌。我们预计,伴随国产品牌在低压电器行业的持续进口替代,公司国产品牌销售额占比将逐步提升,由于公司面对国产品牌具备更强的议价能力,将有利于公司的整体业绩表现。 实施“3+1”经营战略,竞争力有望不断提升:近年来公司持续贯彻执行“3+1”的经营战略,以“行业覆盖、产品覆盖、区域覆盖加人力资源”为战略核心,以“分销网、物流网、技术服务网,加互联网”作为公司核心竞争力驱动服务升级,以“配电团队、工控团队、中小客户团队,加技术服务团队”保障战略成果落地,推动公司业务的持续发展。目前公司在国内设有55家子公司和120个办事处,在保持对线下重点客户的全面覆盖的同时,通过大力发展线上商城实现对中小客户的覆盖。从中长期看,随着公司“3+1”经营战略的成果不断落地,公司竞争力有望持续提升。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工业电气分销市场龙头,有望受益于低压电器和工控行业较好的景气度。近几年公司大力发展线上商城业务,通过对目标客户的精准覆盖实现了线上业务的持续快速增长。此外,从18年开始公司在分销网络中引入更多国产低压电器品牌,伴随国产品牌的持续进口替代,预计将助力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考虑到工控分销业务部分产品供应较为短缺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下调对公司21/22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13/3.93亿元(前值分别为3.54/4.68亿元),新增对公司23年的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99亿元,对应8月30日收盘价PE 分别为15.0/12.0/9.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宏观经济大幅下行,将对低压电器和工控产品需求产品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业绩增速;2)公司对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比较高,若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发生变化,可能短期内影响公司业绩表现;3)电商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若竞争对手采取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将对公司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
|
|
美畅股份
|
非金属类建材业
|
2021-08-30
|
88.60
|
--
|
--
|
91.60
|
3.39% |
|
91.60
|
3.39% |
|
详细
方正大黑简体方正中等线简体 事项: 公司发布 2021半年报,实现营收 8.27亿元,同比增长 41.5%,归母净利润 3.68亿元,同比增长 67.5%,扣非后净利润 3.16亿元,同比增长 44.89%,EPS 0.92元。 平安观点: 业绩大幅增长,盈利能力突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8.27亿元,同比增长 41.5%,归母净利润 3.68亿元,同比增长 67.5%;二季度,公司营收 4.64亿元,同比增长 65.84%,归母净利润 1.77亿元,同比增长 74.54%。 上半年综合毛利率 57.09%,同比增加 0.51个百分点。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金刚线出货量的大幅增长。上半年公司综合费用率 10.4%,同比增加 0.6个百分点,研发费用以及纳入销售费用的售后服务费增长较快;公司理财收益以及政府补贴均同比较大幅度增长,一定程度增厚公司利润;上半年净利率 44.48%,同比增加 6.51个百分点。 降本能力突出,向上游黄丝延伸。上半年,公司金刚线销量 1988.35万公里,达到 2020年全年销量的 80%;其中二季度销量约 1113万公里,环比增长 30%。上半年金刚线收入 8.12亿元,折算每公里收入 40.8元,每公里生产成本 17.1元,均较 2020全年的平均水平较大幅度下降,凸显公司持续的降本能力。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拟投资建设金刚切割丝基材(黄丝)项目,计划分三期实施,一期建设年产 2000吨金刚切割丝基材生产线,二、三期工程分别建设 2000吨年产能,合计投资约 1.59亿元;公司已经具备母线生产能力,通过进一步向母线的上游黄丝延伸,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加快产能扩张,市占份额有望持续提升。截至上半年,公司金刚线产能达5300万公里,较年初增加 1800万公里。根据前期公告,公司拟投资不超过 5亿元新建 257条高效电镀金刚石线生产线及配套的金刚线母线生产线,对应的电镀金刚石线及配套金刚线母线产能 3000万公里;该项目计划分为三期建设,一期 89条产线计划于 2021年底投产,二期 56条产线计划于 2022年一季度投产,三期投产时间根据项目实际建设完成情况及 市场需求确定。我们认为,基于公司不断增强的成本优势,结合积极的产能扩张,公司光伏金刚线市占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强化技术研发,细线产品技术领先。公司把技术研发放在首位,其主要产品生产工艺和设备均为自主研发,具有高度技术自主性。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 3991万元,同比增长 58.91%,占营收的 4.8%。2021年,公司可供生产的金刚线线径已经突破 36μm,目前 42μm 规格的金刚石线为公司的主要产品,较同行业主流产品 45μm 规格保有一定的技术领先优势。 投资建议。考虑金刚线出货量超预期,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63、9.51亿元(原预测值 6.84、8.61亿元),对应的 EPS 分别为 1.91、2.38元,动态 PE 45.4、36.4倍。光伏行业景气向上,公司在金刚线领域具有突出的竞争优势,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光伏行业需求受绿色政策、宏观经济、产业竞争以及新冠疫情等诸多因素影响,存在光伏新增装机及金刚线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2、金刚线下游硅片环节竞争格局快速变化,公司如果不能适应这一趋势以及未能有效地拓展新兴的硅片客户,市占份额可能面临不利影响。3、行业竞争加剧或原材料价格上涨可能导致公司盈利水平不及预期。
|
|
|
正泰电器
|
电力设备行业
|
2021-08-30
|
55.00
|
--
|
--
|
64.12
|
16.58% |
|
64.12
|
16.58% |
|
详细
事项: 公司公布 21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 162.40亿元,同比增长 11.16%;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44亿元,同比增长 1.8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6.76亿元,同比下滑 5.01%。公司业绩符合预期。 平安观点: 业绩表现稳健,低压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公司 1H21实现营业收入 162.40亿元,同比增长 11.16%;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8.44亿元,同比增长 1.8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6.76亿元,同比下滑 5.01%。 公司持有的中控技术股份公允价值变动对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影响为 0.17亿元,剔除该因素影响后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8.27亿元,同比增长0.92%。从单季度情况来看,公司 2Q21实现营收 93.71亿元,同比增长5.16%;实现归母净利润 17.23亿元,同比增长 17.31%,公司保持了较为稳健的发展势头。目前公司主营业务包括低压电器和光伏两大板块,上半年公司低压电器分部实现营收 110.58亿元,同比增长 31.24%,发展势头良好。 低压渠道业务稳步发展,行业直销快速增长:公司 1H21国内低压渠道业务实现营收 58.70亿元,同比增长 14.83%。目前公司低压电器业务在国内拥有一级经销商 525家,二级分销商 5000余家,超 10万家终端渠道,实现地市级覆盖率 96%以上,区县覆盖率 83%以上,构建了业内领先的渠道网络。除了渠道业务的稳步发展之外,公司近年来发力直销业务,1H21公司低压电器行业直销业务实现营收约 15亿元,同比增长超过70%。目前公司直销业务在电力设备、通信等下游行业中均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在电力设备行业,公司持续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提供设备支持与研发助力;在通信行业,公司为华为提供 5G 智能微型断路器等一系列综合解决方案,并且中标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运营商集采低压成套设备。 展望未来,我们预计公司低压电器业务有望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龙头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户用光伏业务快速发展,组件制造产品线进一步优化:公司 1H21户用 综合能源管理业务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新增装机容量 1.05GW,实现发电量 19.46亿千瓦时,实现户用发电系统销售发货281MW。在户用光伏领域,公司利用自身的全产业链优势,为客户提供安装并网、品质管控、运维服务以及收益管理一站式服务;在户用经销渠道建设方面,公司建立了完整的 IT 系统,帮助经销商实现项目信息全流程的对接和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 在光伏组件制造业务方面,公司成功与国家能源集团、中核集团等大型央企客户达成组件产品供应合作,并且组件产品荣获2021年 TUV 莱茵“质胜中国”等奖项。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低压电器龙头企业,分销业务优势巩固,行业直销业务势头向好,预计低压业务将保持较好发展趋势。 新能源业务板块公司户用光伏业务快速发展,竞争优势明显。考虑到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我们下调对公司 21/22/23的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 42.66/51.47/61.79亿元(前值分别为 50.05/56.95/64.95亿元,不考虑公司持有的中控技术股权公允价值变动的影响),对应 8月 26日收盘价 PE 分别为 27.3/22.6/18.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若宏观经济大幅下行,将导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进而影响低压电器的需求总量;2)若客户拓展不达预期,未来公司低压电器业务增速可能会放缓; 3)目前低压电器高端市场主要以外资为主,若公司在中高端市场拓展不达预期,则公司低压业务中长期增速可能放缓。
|
|
|
日月股份
|
机械行业
|
2021-08-27
|
36.00
|
--
|
--
|
40.20
|
11.67% |
|
43.00
|
19.44% |
|
详细
事项:公司发布2021半年报,实现营收24.88亿元,同比增长11.34%,归母净利润4.69亿元,同比增长15.04%,扣非后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增长11.56%,EPS0.48元。 平安观点:二季度业绩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明显。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4.88亿元,同比增长11.34%,归母净利润4.69亿元,同比增长15.04%;其中,风电铸件收入约20.1亿元,同比增长3.79%,注塑机产品收入4.25亿元,同比增长63.37%。二季度单季营收12.33亿元,同比下降12.05%,归母净利润1.97亿元,同比下降29.08%,综合毛利率24.66%,环比下降4.17个百分点。二季度以来,钢材、粘结剂等原材料价格呈现大幅度上涨,对公司成本端形成较大压力,另外,上半年国内风电需求整体偏淡,也对铸件的供需格局产生一定影响。上半年公司实现铸件销量23.12万吨,同比增长13.00%,估计风电铸件约17.2万吨,注塑机产品5.5万吨。 持续推进铸件产能的扩张,巩固竞争优势。铸件毛坯方面,截至上半年,公司已拥有年产40万吨的产能规模,年产18万吨海装关键铸件项目(二期8万吨)预计将在2021年四季度初结顶并开始产能爬坡,建设完成后公司将形成年产48万吨的铸造产能规模;公司新规划的13.2万吨铸造产能已开始建造,预计将在2023年释放有效产能。精加工方面,2019年底公司形成10万吨精加工产能,可转债募集项目“年产12万吨海装关键铸件精加工项目”从2020年7月份开始释放产能,预计在2021年内建设完成,届时公司将拥有22万吨的精加工设计产能规模;年产22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生产线建设项目已处于设计和勘探阶段,投产后公司精加工产能达到44万吨。我们判断,十四五期间国内风电需求有望持续较快增长,风电铸件的需求也将持续较快增长。 大兆瓦产品比例明显提升,具备有利的交付条件。上半年,公司4MW及以上大型风电铸件出货量约6.8万吨,超过2020年全年水平,公司2021年四季度将再新增8万吨大型化产品产能,届时公司大兆瓦产能占比有望接近50%。公司全资子公司日星铸业坐落在宁波市象山县临港工业区,具有大型码头配套,大型风电铸件已经通过海运交付,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公司具有海上大型风电铸件的批量交付能力。 拓展新兴业务,打造新的增长点。2021年1月,全资子公司宁波日月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专业从事高端合金钢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业务,已成功研发低合金钢、铬钼钢等特殊材料铸钢产品,并开始小批量出货;核废料储存罐进入第三个试验品的阶段,完成第一个样机的生产和交付,产品试生产和性能测试并得到客户的认可。 投资建议。考虑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风电铸件供需偏宽松,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1-2022年归母净利润10.06、13.23亿元(原预测值13.35、16.85亿元),对应的EPS1.04、1.37元,动态PE35.4、26.9倍。风电行业景气向上,公司作为风电铸件龙头具有较大成长空间,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国内外风电市场需求受政策以及疫情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2、公司主要原材料为生铁和废钢,如果未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可能导致综合毛利率水平不及预期。3、新产能建设涉及环保、能评等因素,可能存在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