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马帅

安信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证书编号:S1450518120001,曾就职于广发证券...>>

20日
短线
5.88%
(--)
60日
中线
5.88%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3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康华生物 医药生物 2020-09-21 539.90 -- -- 588.88 9.07%
588.88 9.07%
详细
事件:康华生物发布2020年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25-3.55亿元,同比增长267.37%-301.28%;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42-1.72亿元,同比增长3751%-4563%;业绩大超市场预期。 三代狂犬疫苗维持快速放量,费用率下降驱动利润端高增长。根据中检院披露数据,2020年至今公司狂犬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批签发量为256万支,1-8月份同比增速达154%。参考批签发数据及2020年中报数据,预计公司狂犬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前三季度销量约260万支,其中20Q3单季度销量约90万支,公司产品销量维持快速增长。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这一方面是受益于公司狂犬疫苗(人二倍体细胞)销量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公司经营管理效率提升及规模效应显现所带来的管理与销售费用率下降;预计公司利润端增速显著高于收入端增速。此外,公司20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高达37-45倍,这主要与公司19H1车间技改导致19Q3狂犬疫苗销量较少有关。 公司三代狂犬疫苗以产定销,产能扩充驱动业绩持续高增长。狂犬疫苗(人二倍体细胞)被WHO誉为狂犬疫苗的金标准,是发达国家使用的主流疫苗,也是我国人用狂犬疫苗的发展趋势。根据药监局披露数据,目前我国狂犬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生产企业仅公司一家,综合考虑国内狂犬疫苗供给紧张的现状、狂犬疫苗(人二倍体细胞)的广阔市场替代空间、未来有限的新进入者,我们预计,公司狂犬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未来有望持续处于以产定销的状态。根据公司公告,公司目前狂犬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产能为300万支;病毒性疫苗二车间处于GMP认证样品检验和标准符合阶段,并有望于2020年底获批GMP认证,进而使公司产能扩充至500万支;公司温江生产基地于2020年4月正式开工,目前处于基建阶段,建设周期预计为3年,温江生产基地投产后,公司产能有望达到1100万支。 销售能力及终端覆盖持续提升,研发管线布局有望不断完善。根据公司公告,自2014年狂犬疫苗(人二倍体细胞)上市以来,公司销售人员、推广商、疾控覆盖数量逐年增加,销售渠道布局不断完善,2019年公司疾控覆盖数量达到1326个,20H1进一步增至1504个,疾控覆盖率达到52.5%,已处于行业相对领先水平。而随着公司规模效应的体现、营销策略的调整以及品牌影响力的逐步建立,公司推广服务费支付减少,销售费用率呈下降趋势,公司整体利润率也有望逐步达到创新疫苗的合理水平(40%-50%)。研发方面,自2019年开始,公司开始积极寻求与高校的研发合作,陆续布局六价诺如疫苗、白喉基因工程疫苗、轮状基因工程疫苗、肺炎结合疫苗等品种,这有望为公司后续管线的丰富提供助力。20H1公司研发投入0.21亿元,同比增长226%,占营业收入的4.5%,随着公司研发管线的逐步完善,公司研发投入有望维持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73.3%、30.4%、24.1%,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31.4%、34.6%、28.1%,成长性突出;给予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疫苗安全事故风险、产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新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
莱美药业 医药生物 2020-09-21 7.57 -- -- 8.34 10.17%
8.75 15.59%
详细
抗肿瘤领域:依托核心品种“卡纳琳”,搭建甲状腺健康管理平台 卡纳琳(纳米炭混悬注射液)为诊断用药,淋巴细胞示踪,目前主要用于甲状腺癌、乳腺癌、胃癌、肠癌及妇科肿瘤等多种适应症手术中的淋巴清扫,目前卡纳琳已成为国内甲状腺外科手术的常规一线用药,2019年样本医院实现销售2.46亿元,同比增长35.72%。此外,公司搭建的甲状腺疾病健康管理平台,为甲状腺患者提供管理服务并以卡纳琳为核心围绕甲状腺疾病开发相关产品群,目前已实现如富锶水、复合肽营养口服液等大健康产品销售。未来公司还将为该平台每年引进1-2个核心产品,包括甲状腺药品、器械、营养强化剂、医疗美容产品等,逐步完善甲状腺健康管理平台 眼科领域:持续强化近视、干眼症、视网膜疾病等眼科用药布局 2019年公司以自有资金980万元与爱尔眼科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湖南迈欧(公司持股),借助爱尔眼科医院院内体系开发青少年近视和干眼症等一系列眼科药品,按照爱尔眼科占比60%、莱美药业40%分享共同投资的利润。其中,近视用药领域,2018年国内中小学生近视人数高达8,977.43万人,国内青少年近视人口基数较大,近视眼科药品未来的销售推广提供良好患者基础;干眼症领域,国内干眼症发病率为21%-30%,干眼症发病率高于全球均值,2018年国内干眼症患者数量高达3.49亿人,干眼症用药市场潜力巨大。此外,莱美药业与友芝友生物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新设股权投资基金投资友芝友生物后,获得友芝友眼科研发新药Y400湿性黄斑变性(nAMD)双特异抗体药物在中国区的优先销售代理权,强化视网膜疾病用药布局 AglaeaPharma:打造基于蛋白组学国内领先的技术研发平台 通过全资子公司莱美(香港)持有AglaeaPharma(阿格利娅制药)18%的股权,布局药物研发及商业化开发。阿格利娅制药拥有全球领先的蛋白组学技术,有望与国内大型医院、科研机构、投资平台深入合作且引进该项技术,打造基于蛋白组学的国内领先的技术研发平台 投资建议:预计2020-2022年分别实现营收17.17亿元、16.57亿元、19.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7.6%、-3.5%、16.3;实现归母净利润0.50亿元、1.34亿元、1.8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2.3%、166.6%、37.3%;首次给予买入-A 的投资评级 。 风险提示:药品降价风险、新药研发进展不达预期风险、资产处置不达预期风险。
健帆生物 机械行业 2020-09-21 66.17 -- -- 77.88 17.70%
82.39 24.51%
详细
全球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数量持续增长,我国患者数量增速显著高于全球水平。2015年全球肾脏替代患者数量超过300万,2010-2015年复合增速达4.5%,亚洲占比约37%;预计未来20年全球患者数量仍然保持增长态势,且主要增量集中在亚洲,2030年亚洲患者数量占比将达到40%。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约1.2亿人,透析患者数量近年来快速增长,截至2017年达51万人,增速保持在15%左右。 中大分子毒素的清除是决定血液净化质量的核心因素,血液灌流与吸附疗法代表着血液净化的趋势。血液净化领域大量的临床研究均表明: 只有高对流容量和高清除率可以改善病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大中分子毒素的清除。因此,中大分子的清除是血液净化实现更佳疗效的关键,也是决定血液净化质量的核心因素。而仅仅增加肾脏替代治疗的强度不能够显著改变尿毒症或者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临床需要弥散和对流原理之外的提高溶质的清除率的手段,即血液灌流与吸附治疗。未来,血液灌流的联合应用有望成为治疗趋势,从而全面降低血液净化患者的死亡率、住院率,提高生活质量。 公司临床试验成果全面验证了公司灌流器的安全性和优越疗效,以及相比于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显著优势。根据中华医学会肾病分会,健帆临床试验使患者的全因死亡率下降36.99%的数据震惊了全球学术界。 有关专家表示:血液灌流大概率清除了很多其他未被临床试验记录的我们已知或者未知的毒素,从而改善了患者心血管预后和死亡率,目前临床对血液灌流临床功效的挖掘仍然不够充分,临床应用拓展空间巨大。 2020版新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出台,首次给出血液灌流治疗频率指引,未来患者灌流器平均使用支数有望提升。由陈香美院士主编的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20版)于年初正式发布,其中明确指出: 每周一次HA 树脂血液灌流器与血液透析器串联治疗2h,可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清iPTH 和β2微球蛋白的清除率,改善瘙痒症状。随着权威指南的落地,未来公司产品有望同时实现:1)终端覆盖数量增加:使产品推广更加有“规范”可循,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终端覆盖率;2)单院产出提高:指南中给出一周一次的治疗频率指引带动治疗渗透率和患者使用频次提升(以前多数存量患者血液灌流治疗频率仅一月1-2次)。根据中华医学会肾病分会所提供的数据,2018 年我国终末期患者人数已约300万,透析患者数量约50-55万,若按照单个患者每月使用1支灌流器的治疗频次计算,结合健帆销售数据可推算出:在中性假设下,现阶段我国血灌患者数量约为10+万人,预计对整体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渗透率仅约为3.5%。在权威学术成果推动指南准入进而带动治疗渗透率提升的长线逻辑下,我们持续看好公司业绩的增长潜力。 海外市场持续发力,公司全球品牌认可度不断提升。截至上半年末,公司产品实现了海外 60多个国家的销售,并被纳入德国、越南、伊朗、土耳其、泰国、拉脱维亚6个国家的医保。随着全球疫情的发展,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得到更迅速的推广和普及。2020年5月,英国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新冠指南医疗创新简报,健帆的HA330和 HA380血液灌流器作为全球重症新冠抗疫新武器被纳入其中。上半年公司海外市场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05.96%。公司血液吸附技术先后被摩洛哥、伊朗、泰国、印度、俄罗斯、英国、哥伦比亚、菲律宾等纳入各级别卫生机构的新冠治疗指南及临床运用中,体现出公司产品在海外的认可度正在不断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32.1%、31.4%、30.5%,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8.9%、32.9%、31.5%,成长性突出,同时考虑到公司良好的现金流和ROE 水平,维持买入-A 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后续订单不及预期。
康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0-09-18 176.68 -- -- 197.39 11.72%
197.39 11.72%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全资子公司民海生物研发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DTP-IPV 四联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 型流感嗜血杆菌联合疫苗(DTP-IPV-Hib 五联苗)申报临床获得受理。 多联多价为行业发展趋势,公司多联苗布局不断完善。多联多价是国内外疫苗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2019年巴斯德五联苗的全球销售额高达21.8亿美元,为全球第5大疫苗品种。目前国内正常上市销售的多联苗主要有公司的DTP-Hib 四联苗和巴斯德的五联苗,且其销量均持续快速增长。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四联苗2019年销售额达到11.8亿元,对应销量约430万支;根据中检院披露数据,巴斯德五联苗2020年至今批签发量达到479万支,同比增速约37%。我们认为,公司本次申报临床的DTP-IPV 四联苗和五联苗有望进一步丰富公司在多联苗领域的产品布局。这两大产品上市后,公司五联苗预计将主要聚焦于高端市场,而DTP-Hib 四联苗和DTP-IPV 四联苗将在中端市场实现差异化布局。 多联苗未来竞争格局良好,公司有望率先获批上市。研发格局方面,由于我国多联苗研发需以相应单苗研发为基础,而国内拥有脊灰毒株的企业只有中生(北京所、昆明所、武汉所)、科兴生物及公司3家; 因此,未来国内多联苗(含脊灰灭活疫苗组分)竞争格局将十分良好。 根据CDE 披露数据,目前国内DTP-IPV 四联苗和五联苗的研发企业主要集中在北京所和武汉所,且研发进度多处于获批临床或申报临床阶段,均尚未正式开展临床试验。而这预计与北京所和武汉所的组分百白破疫苗仍处于I 期临床阶段,尚不满足多联苗临床开展条件有关。 根据公司公告,公司组分百白破疫苗处于临床准备阶段,同样需要在完成组分百白破临床研究后,方能开展DTP-IPV 四联苗和五联苗的临床研究;但考虑到公司的高效执行力,我们预计,公司上述两大多联苗品种有望国内率先获批上市。 重磅品种研发申报有序推进,未来业绩持续高增长可期。公司是国内研发管线布局最为完善的疫苗企业之一,根据CDE 披露数据,公司13价肺炎结合疫苗于2019年12月申报上市获得受理,并于近期完成药理毒理及药学的技术审评,产品上市审评进展顺利,预计有望于2021年上半年获批上市。狂犬疫苗(人二倍体细胞)已于2019年8月完成III 期临床试验总结报告,预计2020下半年申报生产,并有望于2021年底获批上市。此外,公司水痘疫苗已完成III 期临床研究; IPV 即将开展III 期临床,并已纳入优先审评;五价轮状疫苗等重磅产品正在开展临床前研究。除自主研发外,公司还积极引进国际前沿技术,加速麻腮风水痘四联苗、一瓶装五联苗等重磅品种的研发。随着在研品种的陆续上市,公司未来业绩有望迎来高速增长。 投资建议:买入-A 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39.9%、50.8%、60.0%,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6.5%、80.4%、62.9%,成长性突出;给予买入-A 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疫苗安全事故风险,政策风险,产品市场推广及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
兴齐眼药 医药生物 2020-09-09 140.89 -- -- 147.48 4.68%
155.00 10.01%
详细
事件:2020年9月7日公司发布2020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预案,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单剂量生产线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及新药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本次定增有效补充核心产品产能需求和提升研发效率,利好公司的长远发展: 公司拟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8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用于单剂量生产线建设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及新药研发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我们认为:本次定增一方面补充了核心产品环孢素滴眼液未来的产能需求,另一方面提升了低浓度阿托品等重磅研发管线的研发效率,有利于公司在眼科领域深耕细作。 拟募集1.81亿元新建单剂量生产线,满足核心品种环孢素滴眼液未来的产能需求: 公司拟募集1.81亿元新建单剂量生产线,产能投产后用于生产环孢素滴眼液(II)等产品。该项目达产后预计营收为19.70亿元,净利润为6.37亿元。环孢素滴眼液主要针对中重度干眼患者,对于改善患者泪液分泌和降低人工泪液使用频率疗效显著。增溶技术成为环孢素滴眼液研发和制备的核心技术壁垒,目前仅兴齐(获批上市)、恒瑞(美国III临床)、康哲(代理SunPharma品种)等少数公司对环孢素滴眼液进行布局。2019年国内干眼症患者为3.49亿人,按照中重度患者30%比例、就诊比例10%、环孢素滴眼液使用比例20%、药品定价为300元/月、治疗周期3个月进行保守估算,环孢素滴眼液在国内的销售峰值有望达18.90亿元。新建单剂量生产线,满足核心品种环孢素滴眼液未来的产能需求 拟募集1.01亿元用于低浓度阿托品等新药研发项目,助力低浓度阿托品实现优先上市: 公司拟募集1.01亿元用于低浓度阿托品等新药研发项目,低浓度阿托品研发项目处于三期临床,包括“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1年临床试验”、“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延缓儿童近视进展的2年临床试验”两个试验。公司该项目研发进展全球领先,本次募资有望助力该产品全球率先上市。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主要用于延缓青少年高度近视的发展,具备价格合理、使用方便、效果较好等优势。2018年国内中小学生近视人数高达8977.43万人,按照院内制剂售价298元/盒(30支/盒)、每天1支的用法用量测算,年治疗费用约为3576元/年。以1%渗透率保守估算,预计销售空间超32亿元。 拟募集2.91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利好公司研发效率进一步提升: 公司拟募集2.91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将购置先进的药物研发小试及中试所需的设备仪器,用于企业现有及未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多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公司深耕细作于眼科赛道,该项目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效率,强化眼科领域研发管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营收7.12亿元、9.53亿元、12.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3%、33.8%、27.3%;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52亿元、0.75亿元、1.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4.9%、45.1%、34.9%,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重磅品种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环孢素滴眼液上市销售不达预期;核心技术失密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等品种退出国家医保目录后销售低于预期风险;计算假设不达预期风险等。
安图生物 医药生物 2020-09-03 164.00 -- -- 165.47 0.90%
180.99 10.3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报。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6亿元,同比增长2.24%;归母净利润2.74亿元,同比下降14.45%;扣非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下降23.68%;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79亿元,同比下降41.38%。Q2单季度业绩实现环比改善,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5亿元,环比增长19.08%;归母净利润1.81亿元,环比增长94.21%;扣非归母净利润1.51亿元,环比增长81.72%。此外,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58.78%,较去年同期下降6.57pct,主要系受新冠疫情影响销量下降使得试剂产品单位成本中分摊的折旧和摊销增加,以及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产品本期销售占比增加所致;销售费用率为17.64%,较去年同期上升1.18pct;管理费用率17.07%,较去年同期上升0.40pct。疫情负面影响逐步消化,新冠检测试剂有望在下半年贡献业绩增量。虽然公司常规试剂消耗在疫情期间由于医院常规诊疗、手术量、体检量的下降有所放缓,但从二季度开始随着国内疫情好转带动门诊量持续恢复,国内IVD业务逐步恢复正常,同时,公司新冠核酸、胶体金和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均于3月中旬获得欧盟CE认证,胶体金试剂盒于4月下旬获美国FDAEUA认证,化学发光的新冠IgG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产品也于5月中旬获得国内NMPA认证,公司计划本土销售以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为主,胶体金检测试剂盒将主要用于出口。根据公司公告及投资者关系记录,胶体金检测试剂盒预计将在下半年给公司贡献1-2亿的收入。 装机量与单产双升将驱动化学发光业务持续放量。根据公司公告及投资者关系记录,截至2019年,公司化学发光仪合计保有量超过4100台,2020年上半年已发货700-800台(不包含大流水线),预计全年装机有望达1200-1500台,化学发光仪器装机量的提升将不断带动配套试剂销售。此外,单产提升是公司未来化学发光业务线增长的另一核心驱动。根据公司公告及投资者关系记录,公司目前实现大流水线装机40+条,其中2020年上半年装机约20条,中性估计下,预计全年公司大流水线装机约50+条。在流水线安装量增加、公司学术宣传力度加大、服务&激励等配套措施的叠加下,未来公司单产有望保持提升趋势。 公司注重自主研发,多领域新产品布局值得期待。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近年来稳定在11%以上,并呈现小幅持续增长态势。2020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49亿元,同比增长6.82%,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2.34%。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已获专利467项(包含国际专利34项),获得产品注册(备案)证书517项,并取得了305项产品的欧盟CE认证,产品覆盖了免疫检测、生化检测和微生物检测等领域的诸多方向,能够满足终端用户的多种检测需求。公司先后承担国家项目10项,省级项目13项,市区级项目23项,完成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评价)10项,已全面参与83项行业标准制定。同时,公司目前在多个领域均有新产品的布局,有助于打开长期增长空间。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9.7%、31.7%、25.4%,净利润增速分别为6.1%、45.2%、25.5%,成长性突出;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的不确定性;后续产品订单的不确定性。
海普瑞 医药生物 2020-09-02 24.48 -- -- 25.07 2.41%
25.07 2.41%
详细
事件:2020年8月28日公司发布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2020年H1公司实现营收26.59亿元,同比增长24.91%;实现归母净利润5.81亿元,同比增长6.3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667.76%,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受益于肝素原料药提价和肝素制剂快速增长,2020年H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67.76%: 销售端,2020年H1公司实现营收26.59亿元,同比增长24.91%。其中,肝素钠以及低分子肝素钠原料药实现营收14.63亿元,同比增长29.79%;制剂业务实现营收6.40亿元,同比增长37.37%;CDMO业务实现营收3.87亿元,同比增长10.71%。利润端,2020年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81亿元,同比增长6.3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05亿元,同比增长667.76%,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2020年H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2.12%(+7.31pct.),期间费用率为20.70%(-2.54pct.): 2020年H1公司的整体毛利率为42.12%(+7.31pct.)。其中,肝素钠以及低分子肝素钠原料药、制剂业务、CDMO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5.14%(+10.49pct.)、43.99%(-1.83pct.)、31.86%(+8.04pct.)。2020年H1公司的期间费用率为20.70%(-2.5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71%(+0.53pct.)、7.52%(-1.58pct.)、1.31%(-1.43pct.)、4.16%(-0.07pct.)。 原料药业务受益于肝素原料药持续提价:肝素原料药的平均出口单价从2019年10月的5723美元/kg增长至2020年4月份的9257美元/kg。2019年下半年开始,公司与客户的订单定价模式作出了调整,实现成本波动的有效传导,公司原料药业务充分受益于近期肝素原料药的提价,推动原料药业务毛利率大幅上升。 肝素制剂具备“成本+质量+销售”多维优势,海外市场销售有望持续快速增长:公司的肝素制剂具备成本、质量、销售等多维优势。其中,生产成本方面,得益于肝素领域的全产业布局,确保了原料药的供应稳定和成本可控;质量方面,公司的依诺肝素的药物警戒率较低,药品安全性行业领先;销售方面,公司自建依诺肝素制剂销售团队,实现海外市场的精准销售。2020年H1公司制剂业务实现营收6.40亿元,依诺肝素钠制剂在英国、波兰、意大利、奥地利、法国等区域的市场份额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随着欧盟市场销售区域的拓展及“处方溢出”效应的逐步释放,依诺肝素钠制剂销量保持持续增长。 CDMO业务销售稳定增长,利润增长边际效应显著:公司于2015年通过并购赛湾生物布局生物大分子CDMO业务,帮助公司快速建立生物大分子药物的研发和生产平台。CDMO业务2020年H1实现营收3.87亿元,同比增长10.71%,毛利率从2016年的10.63%提升至2020年的31.86%,利润增长边际效应显著。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营收61.81亿元、72.93亿元、84.6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7%、18.09%、16.0%;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0.62亿元、13.43亿元、16.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0.2%、26.5%、22.0%,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肝素原料药价格回落风险;依诺肝素销售不达预期;新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等。
迈瑞医疗 机械行业 2020-09-02 342.00 -- -- 355.00 3.80%
409.29 19.68%
详细
事件:布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报,业绩略超市场预期。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64亿元,同比增长28.75%;归母净利润34.54亿元,同比增长45.78%;扣非归母净利润33.66亿元,同比增长44.56%;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42.09亿元,同比增长100.57%,显著快于收入及利润端增速。Q2单季度业绩实现环比提速,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23亿元,同比增长35.43%;归母净利润21.40亿元,同比增长56.99%;扣非归母净利润21.13亿元,同比增长58.84%。 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65.96%,较去年同期上升0.73pct;销售费用率为18.13%,较去年同期下降2.66pct;管理费用率13.04%,较去年同期下降0.58pct,费用率降低主要系疫情期间线下营销推广活动和差旅减少所致。 生命信息与支持:受疫情拉动业绩大幅增长,知名度提升加速多品类产品向海外渗透。2020年上半年,公司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3.43亿元,同比增长62.26%。生命信息与支持是公司疫情期间需求量最大的业务板块,其中智能化、提前预警、转运模块的高端N系列监护仪,同时具备有创和无创模式、以及自带氧疗功能的SV系列呼吸机,提供更安全、精准、高效的输注解决方案的BeneFusion系列输注泵,可进行远程监护并有效减少医护人员感染风险的睿智联IT解决方案都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公司的呼吸机、监护仪等抗疫设备大量进入了海内外全新高端客户群,在全球范围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大大缩短了公司品牌和产品的推广周期,通过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和本地化服务团队的日益完善,未来有望协同带动三大业务领域中的其他产品全面入院,提升公司整体产品在高端客户群的渗透率。 体外诊断板块:疫情负面影响逐步消化,环比改善可期。2020年上半年,公司体外诊断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30亿元,同比增长6.49%。 虽然体外诊断的常规试剂消耗在疫情期间有所放缓,但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公司开始向海外市场出口新冠抗体试剂,弥补了疫情对常规体外诊断试剂造成的部分影响。3月份以来国内疫情好转带动门诊量持续恢复,国内IVD业务逐步恢复正常,发光全年预计能够实现超过1000台新增装机的目标,预计其收入增长35%+。在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了单机产品和模块化级联流水线的布局,高端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和CRP、高速生化分析仪、高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持续实现客户群突破,为以后可持续的试剂上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公司在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技术突破,未来将会全面应用到各个单机产品、模块化级联流水线和全自动化实验室流水线中,全面提升产品性能。 医学影像板块:抗疫有关品种贡献显著,海内外装机量不断提升。 2020年上半年,公司医学影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1.05亿元,同比增长6.67%。2020年上半年,为应对全球新冠疫情,公司重磅推出MX及ME系列高端便携彩超产品,发布AI相关智能诊断工具。通过针对性的POC解决方案,实现在欧洲、独联体、拉美等国际范围内顶级医院客户的装机,提升了在国际高端医院、连锁集团医院的渗透率和覆盖率。公司通过搭建线上交流平台、携手全国超声专家,和全球分享了来自于中国的宝贵临床经验,助力全球医疗机构战胜新冠疫情,极大地提升了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国内市场自3月份以来已经逐渐开始恢复对台式超声的正常采购,其中二、三级医院的恢复进度较快,随着超声产品向临床科室的不断渗透,公司在国内超声市场的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公司注重自主研发,实现高端产品突破。2020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金额约为9.03亿元,同比增长约28%,约占公司营业收入的8.6%。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共计申请专利5,714件,其中发明专利4,038件;共计授权专利2,93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86件。2020年上半年,公司ePM系列监护仪系统、MX系列高端便携超声系统及推车和HyLEDX9手术灯均获得RedDot和iF双项设计大奖;BeneHeartC系列自动体外除颤器获得RedDot设计大奖。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TM70遥测(1.4G),nSP高端注射泵、nVP高端输液泵、nDS高端泵工作站、nCS输液中央站等新机型,NB300新生儿小儿呼吸机、4K内窥镜摄像系统、硬镜器械等新产品,DC-80A、DC-90超声,DC-30FullHD超声,MX8/7、ME8/7笔记本超声,ResonaHepatus6W/5W高端体检机和肝纤机等新产品,以及一系列生化和免疫试剂新产品。系列新产品的布局有利于公司在未来拥抱新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有望在医疗新基建产业趋势下持续受益。国家发展改革委于5月20日发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明确指出: (1)加强重症监护病区(ICU)、呼吸、感染等科室建设:按照医院编制床位的10-15%(或不少于200张)设置重症监护病床,设置一定数量负压病房和负压手术室,按不同规模和功能配置心肺复苏、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必要的医疗设备。 (2)扩建医院:每个城市选择1-2所现有医疗机构进行改扩建,原则上100万人口(市区人口,下同)以下城市,设置病床60-100张;100-500万人口城市,设置病床100-600张;500万人口以上城市,设置病床不少于600张。原则上重症监护病区(ICU)床位占比达到医院编制床位的5-1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约为800万张床位,根据《重症医学:华东地区现状调查》数据,我国目前ICU床位数占整体床位数的比重约为2%左右,与5%-10%的目标仍然相去甚远,在中性估计下,若按照8%作为对标水平,假设每张ICU病床配备监护仪与呼吸机各一台,则可以测算出监护仪与呼吸机的市场空间分别约为50亿元和1000亿元,再根据医招采、医疗设备行业数据调查报告数据,迈瑞在监护仪和呼吸机市场中份额分别约在60%和15%左右,因此我们预计在医疗新基建中,仅监护仪与呼吸机两项产品将分别为公司贡献30亿元和150亿元左右的业绩增量。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26.6%、22.2%、20.9%,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8.3%、21.5%、20.8%,成长性突出;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的不确定性;后续产品订单的不确定性。
泰格医药 医药生物 2020-09-02 112.00 -- -- 115.00 2.68%
130.79 16.78%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半年度报告,全年实现收入14.52亿元,同比增长8.58%;实现归母净利润9.99亿元,同比增长183.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3亿元,同比增长5.32%。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公司逐渐从疫情影响中恢复,各业务板块均在稳健发展中。今年1季度国内新冠疫情对公司临床CRO业务产生较多负面影响,公司收入增速在2020Q2有所恢复,公司2020Q2收入增速10.1%,环比改善3.3个百分点。2季度以来,虽然国内疫情得到了明显控制,但在新冠背景下,人员流动以及患者去医院就诊情况仍尚未恢复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水平。因此,公司临床CRO业务的恢复无法一蹴而就,将会是一个逐渐的过程。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在新冠疫情的压力下,公司各业务板块仍实现了稳健发展。在临床试验技术服务领域,公司上半年新增全球药品注册项目52个,参与8个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的临床试验,收购谋思拓展早期临床CRO业务;在临床试验相关服务及实验室服务领域,公司数统团队已经超过500余人,方达医药不断完成产能的扩张。 投资业务带来的收益与主营业务互相协同,具备可持续性。公司2020H1获得投资收益6.57亿元,虽然该科目归在非经常性损益中,但是我们认为公司的投资收益具备可持续性。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在国内创新药临床CRO领域市场份额最高,服务的客户中有众多国内优质创新药企业。公司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积累对创新药行业的理解,另一方面对国内创新药公司的临床进展形成深入的了解。我们认为公司在创新药投资领域具备明显的优势。 我们认为新冠疫情只是暂缓需求,并不会改变长期行业需求不断增长的趋势。2020H1新冠疫情对临床CRO业务产生负面影响,公司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我们认为,新冠疫情的影响目前来看只是暂缓了临床试验相关服务的需求,待疫情得到控制之后,相关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的服务需求会快速恢复。目前国内临床CRO的业务已经在快速恢复中。 公司临床CRO业务的收入增长具备可持续性:(1)国内药企在创新药领域的研发投入预计在未来3年仍继续快速增长,国内临床CRO需求也将随之快速增长,公司作为国内临床CRO领域的龙头企业,将获益明显。 (2)具体分业务板块来看:在临床试验技术服务、SMO等领域,国内临床CRO需求增长+更多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的承接是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数据统计业务具备离岸外包的属性,公司凭借优秀的数统团队不断接到更多国际bigpharma的订单,而且数统业务的净利率更高,数统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将拉动公司整理盈利能力的提升;方达的生物分析业务也在行业高景气下快速增长,且能够与公司本身的业务形成协同。 (3)龙头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强:biotech的融资情况在不同年份之间存在波动,但由于公司的客户更多来源于头部biotech公司,这种波动对公司的影响较小。 (4)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已经启动H股上市计划,未来若H股上市成功,公司将在扩展业务广度和深度上更具实力。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的收入分别为31.8亿元(+13.6%)、40.4亿元(+27.1%)、51.5亿元(+27.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亿元(+79.0%)、19.5亿元(+29.5%)、24.6亿元(+25.9%),对应EPS分别为1.76元、2.28元、2.87元,对应PE分别为67倍、52倍、41倍。我们看好公司未来临床CRO业务快速成长,给予“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数量增长不达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导致订单价格下降、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公司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新冠肺炎疫情对项目进展产生不利影响等
万孚生物 医药生物 2020-09-02 98.95 -- -- 103.70 4.80%
103.70 4.8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报,业绩超市场预期。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7亿元,同比增长66.01%;归母净利润4.49亿元,同比增长117.42%;扣非归母净利润4.39亿元,同比增长127.67%;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8.37亿元,同比增长792.28%,显著快于收入及利润端增速。Q2单季度业绩实现环比提速,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5亿元,同比增长104.72%;归母净利润3.51亿元,同比增长162.18%;扣非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增长176.70%。此外,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70.51%,较去年同期上升5.33pct;销售费用率为21.03%,较去年同期下降1.27pct;管理费用率16.60%,较去年同期上升0.45pct。 传染病板块:新冠检测试剂放量强劲引领板块增长。2020年上半年,公司传染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60亿元,同比增长275.46%,其中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实现销售收入约8.41亿元。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公司成功研发出基于免疫胶体金技术平台、免疫荧光技术平台、分子诊断技术平台的六个新冠检测产品,搭建了从初筛、实验室鉴别检测到确诊的全方位新冠病毒检测体系。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的新冠抗体检测试剂已获得全球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的注册准入,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已销往欧洲、亚洲、拉美等超过70个国家和地区。 慢病管理板块:疫情负面影响逐步消化,有望迎接环比改善。2020年上半年,公司慢病管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9亿元,同比下降30.50%。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全国各级医院与医疗机构门诊量和样本量大幅下降,对慢病业务冲击显著,随着二季度国内疫情好转带动门诊量和样本量持续恢复,慢病业务有望逐步回暖。上半年疫情期间,公司积极推广“一平米实验室”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在一平米的空间之内集合了免疫荧光分析仪、血气生化分析仪、即时凝血分析仪、POCT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干式化学分析仪等产品,覆盖新冠检测、炎症、心标、肝功、肾功、凝血功能、血栓、血气等检测项目,能实现多平台、多项目的快速检测,并在全国多个发热门诊、定点收治医院实现落地,有效的提升了终端医院的疫情防控和诊治能力。在此次疫情中,公司多项产品实现了市场口碑和装机量的快速提升,随着医疗秩序的恢复,公司慢病业务有望拥抱环比改善。 毒品检测板块:业绩逆市增长,美国子公司管理机制成效显著。2020年上半年,公司毒品检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2亿元,同比增长53.59%。2020年的1月及2月,新冠疫情对公司美国毒检业务的影响尚处于可控阶段。从3月份开始,美国逐渐演变为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毒检产品在第三方毒检实验室的终端消耗量随之受到较大影响。面对疫情带来的物流受限、非常规的流程管控等出口通关及交付上的困难,公司积极对美国毒检业务进行战略调整,全新的薪酬激励与考核管理在年初落地,极大地提升了员工的积极性。美国子公司所有的销售人员都积极奔赴一线,竭尽所能保证订单的按时发放和不间断的售后服务,为美国子公司的组织化运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优生优育板块:国内市场仍实现快速增长。2020年上半年,公司优生优育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304.46万元,同比下降15.21%。虽然疫情带来负面影响,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优生优育检测业务仍然实现了快速增长,金秀儿品牌在高端精准排卵类别继续领跑。同时,公司积极开展与线下连锁和临床生殖中心、妇科专科连锁诊所或医疗机构的合作,推动O2O、学术推广以及便捷医疗服务的融合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了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的线上运营,先后入驻网易考拉、小红书、唯品会等优质网络销售平台,目前线上已成功进驻百家分销合作店铺。海外方面,公司在报告期内积极推进欧洲孕检市场产品结构的更新换代,以新品带动销售的持续增长,但由于公司优生优育产品线的主要销售地英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均为本次新冠疫情的重灾区,优生优育业务受到较大的负面波及,业务量同比有所下滑。 战略性布局:加码分子诊断与化学发光业务,研发布局持续推进。 (1)分子诊断:公司与美国iCubate、比利时Biocartis的战略合作稳步推进,合资公司“万孚倍特”与称“万孚卡蒂斯”相继进入运营状态。2020年,万孚倍特的全自动核酸分析系统及配套的血流感染试剂盒均处于报证阶段,呼吸道多重病原体检测试剂盒也已完成初步开发。万孚卡蒂斯的试剂生产车间在报告期内已竣工;与百时美施贵宝共同推动MSI(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作为肿瘤的伴随诊断注册正式启动;在科研合作及学术推广上,与国内两家顶级肿瘤专科医院的科研合作成果正式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20年会上发表,补充了弈景(Idylla)全自动一体化分子诊断系统的中国人群的验证数据。同时,弈景(Idylla)平台满分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NCCL)2020年第一次EGFR、KRAS、BRAF基因突变检测的室间质评,产品性能进一步获得肯定。 (2)化学发光:新血栓六项有力补充产品线。报告期内,化学发光技术平台累计获得21个试剂项目的注册证。其中,新血栓六项(TAT、PIC、TM、t-PAIC、FDP、D-Dimer)满足了临床对于血栓早期预判及后续治疗、监控的需求,是对公司化学发光技术平台产品线的有力补充,对提升公司化学发光业务在国内中高等级医院的终端覆盖率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3)可转债项目:公司计划募资6亿人民币,募集资金拟用于化学发光产业化项目及分子诊断研发项目,截止目前项目已顺利完成全部实质审核程序。 公司注重自主研发,现有产品线品类拓展与新技术平台开发升级双轨并行。2020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52亿元,同比增长113%,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48%。 (1)专利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取得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共19件,其中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10件,外观专利5件,软件著作权2件。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共有授权有效专利231件,其中发明专利50件,实用新型专利119件,外观设计62件。 (2)产品注册证方面:2020年上半年,公司获得产品注册证合计44个,其中新增国内产品注册证31个,欧盟CE产品注册证12个,加拿大MDALL产品注册证1个。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公司累计获得产品注册证合计476个,其中国内产品注册证222个,美国FDA产品注册证70个,欧盟CE产品注册证180个,加拿大MDALL产品注册证4个。 (3)新品开发方面:2020年上半年,公司完成20余项的产品开发,包括成熟平台的产品延伸(免疫荧光平台4项、免疫胶体金平台7项)与新平台产品线的扩展(化学发光平台8项、电化学平台1项)。系列研发布局有望在未来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61.6%、18.1%、23.3%,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0.3%、20.8%、30.2%,成长性突出;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疫情的不确定性;后续产品订单的不确定性。
昭衍新药 计算机行业 2020-09-02 102.52 -- -- 107.53 4.89%
110.98 8.2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97亿元,同比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增长88.5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增长123.82%。业绩增长超预期。 公司2020Q2收入延续高增长趋势,盈利能力继续提升。国内创新需求旺盛,国内CRO行业持续高景气。根据pharmaprojects的统计,中国处于临床前阶段的创新药数量快速从2018年底的519个增长到2020年8月底的1071个,药物研发需求高速增长中。公司凭借龙头优势充分享受行业红利。2020Q2公司收入同比增长91.9,延续2020Q1的势头。根据我们的测算,扣除Biomere并表因素之后,公司2020Q2收入增速仍有52.4%。同时,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高。2020Q2公司净利率23.3,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在并表净利率相对较低的Biomere之后,公司仍实现了净利率的提升,反映了公司规模优势不断显现、经营效率不断提升。 看好公司长期发展,公司不断推动产能扩张和业务拓展,为未来业绩增长奠定基础:在安全性评价领域,公司不断进行产能扩张,为承接更多订单打基础。同时,公司也正在进一步拓展临床CRO和药物警戒服务业务。2019年,公司通过收购美国临床前CRO公司Biomere加快国际化步伐。截止至2020H1,公司在手订单14亿元,同比增长40%。同时,公司2020H1新签合同金额同比增长70%以上。 股权激励彰显公司对业绩增长的信心:2020年6月公司发布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计划向356名核心业务骨干授予股票期权,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为以2019年营业收入为基数,2019年、2020年、2021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5%、56.25%、95.31,即2019-2021年营业收入CAGR不低于25%。 投资建议:增持-A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78.1%、38.6%、35.7,净利润增速分别为59.3%、41.1%、36.7,成长性突出;维持增持-A的投资评级,相当于2021年56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订单增长不及预期、CRO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导致订单价格下降。
益丰药房 医药生物 2020-09-02 101.55 -- -- 107.99 6.34%
110.23 8.55%
详细
事件:2020年8月27日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2020年H1公司实现营收62.93亿元,同比增长24.65%;实现归母净利润4.12亿元,同比增长33.84%,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2020年H1业绩同比增长33.84%,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收入端,2020年H1公司实现营收62.93亿元,同比增长24.65%。其中,2020年Q1和Q2公司实现营收30.48亿元和32.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43%和25.83%,2020年Q2公司营收增长提速。 利润端,2020年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12亿元,同比增长33.84%,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其中,2020年Q1和Q2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91亿元和2.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9.68%和37.65%。 门店稳步扩张,充分践行“巩固中南华东,拓展全国市场”的发展战略: 截止2020年H1,公司拥有门店5137家,新增门店422家,关闭门店37家。其中,中南地区拥有门店2370家,新增门店229家,关闭门店18家;华东地区拥有2186家,新增门店169家,关闭门店18家;华北地区拥有门店581家,新增门店24家,关闭门店1家。公司门店整体扩张稳健,充分践行“巩固中南华东,拓展全国市场”的扩张战略。 2020年H1门店日均坪效为66.40元/m2,门店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2020年H1公司门店日均坪效为66.40元/m2,同比增长6.43%,门店整体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其中,旗舰店、区域中心店、中型社区店、社区店的日均坪效分别为142.46元/m2、53.82元/m2、63.73元/m2、66.68元/m2,分别同比增长3.99%、-14.50%、3.22%、13.58%。 2020年H1整体毛利率为38.08%(-1.01pct.),期间费用率为28.18%(-1.59pct.): 2020年H1公司的整体毛利率为38.08%(-1.01pct.),期间费用率为28.18%(-1.59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3.59%(-1.29pct.)、4.06%(-0.14pct.)、0.54%(-0.15pct.)。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0-2022年公司分别实现净利润7.11亿元、9.28亿元、11.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7%、30.6%、25.4%;给予增持-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药店自建门店或外延并购扩张;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超预期对经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跨区域扩张和经营风险;处方药外流不达预期风险;药品降价大于预期风险。
复星医药 医药生物 2020-08-31 53.88 -- -- 56.25 4.40%
62.50 16.00%
详细
事件:2020年8月25日公司发布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2020年H1公司实现营收140.28亿元,同比下降1.02%;实现归母净利润17.15亿元,同比增长13.1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04亿元,同比增长11.71%。 疫情短暂影响业绩增长,2020年H1利润同比增长13.10%: 销售端,公司实现营收140.28亿元,同比下降1.02%。其中,药品板块实现营收100.12亿元,同比下降8.11%;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板块实现营收26.41亿元,同比增长46.96%;医疗服务板块实现营收13.60亿元,同比下降6.83%。利润端,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7.15亿元,同比增长13.10%。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04亿元,同比增长11.7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3.04亿元,同比增长11.71%。 2020年H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55.69%(-4.80pct.),期间费用率为47.85%(-4.60pct.): 2020年H1公司的整体毛利率为55.69%(-4.80pct.)。其中,制药业务、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医疗服务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62.50%(-4.30pct.)、50.44%(0.75pct.)、16.88%(9.13pct.)。2020年H1公司的期间费用率为47.85%(-4.60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8.02%(-7.25pct.)、9.18%(+1.29pct.)、8.59%(+2.59pct.)、2.06%(-1.23pct.)。 复工复产推动制药业务逐步恢复,核心品种保持快速增长:2020年H1制药业务实现营收100.12亿元,同比下降8.11%,实现分部利润11.15亿元,同比下降9.54%,制药业务业绩同比下滑主要是2020年Q1疫情影响所致。2020年Q2随着有序复工复产,公司制药业务销售逐步恢复,其核心品种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其中,2020年H1非布司他片、匹伐他汀钙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等核心产品销量增长分别为61.9%、109.6%、244.5%。利妥昔单抗新增2000L生产规模获批后产能瓶颈逐步解决,2020年H1销售已达2.24亿元,目前销售快速增长。 医疗器械和医学诊断业务受益于疫情的正面影响,2020年H1收入同比增长46.96%: 2020年H1公司的医疗器械和医学诊断业务实现营收26.41亿元,同比增长46.96%,实现分部利润4.34亿元,同比增长88.22%,收入和利润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新冠疫情的正面影响,新冠检测试剂盒、负压救护车、呼吸机等销售快速增长。其中,2020年H1新冠检测试剂盒及相关产品贡献销售约5亿元。 完善“仿创结合”的研发体系,研发创新逐步进入收获期: 公司践行“仿创结合”的研发战略,2020年H1公司在研项目达到248项,目前研发创新有望逐步进入收获期。其中,自主研发方面,阿达木单抗、曲妥珠单抗目前处于上市申请阶段;License-in方面,马来酸阿伐曲泊帕片已获批上市,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实现许可引进,并已于2020年7月启动I期临床试验。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营收329.33亿元、388.74亿元、451.4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2%、18.0%、16.1%;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5.38亿元、42.38亿元、52.3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5%、19.8%、23.4%,首次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进展不达预期;仿制药降价超预期风险;药品销售恢复不达预期等。
健康元 医药生物 2020-08-31 18.70 -- -- 19.90 6.42%
19.90 6.4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报,公司2020H1实现收入64.76亿元,同比上升3.04;实现归母净利润6.76亿元,同比增长23.7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92亿元,同比增长17.25%。 健康元自身业务(不包括丽珠和丽珠单抗)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公司自身业务板块2020H1实现收入15.70亿元,同比增长,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7%。疫情对公司经营业务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不同业务板块受到的影响不同: (1)处方药销售受到疫情负面影响,医院就诊数量同比减少,公司处方药的主打产品注射用美罗培南2020H1收入同比下滑约20,我们预计该负面影响有望在今年下半年逐渐减弱; (2)原料药及中间体受到疫情正面影响,美罗培南(混粉)在疫情影响下,海外需求国内转移明显,出口量快速增长。而7-ACA在2季度也受到海外疫情影响产品价格快速回升; (3)保健品和OTC板块受到疫情负面影响,2020H1收入略有下降。 看好公司呼吸吸入制剂领域的布局和长期发展:公司是国内潜在呼吸吸入制剂龙头企业,产品布局全面且研发进展相对靠前。根据公司公告,公司在19年有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和左旋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获批上市。公司不断加强呼吸产品销售团队的建设,目前复方异丙托溴铵吸入溶液和左旋沙丁胺醇吸入溶液已经完成绝大部分省份的挂网工作。此外,2020H1公司有0.5mg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0.31mg的盐酸左沙丁胺醇吸入溶液获批上市。公司目前已有5个产品申报上市,同时有3个产品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有2个产品获得IND批件。公司在呼吸吸入制剂领域产品布局丰富,考虑到呼吸吸入制剂研发壁垒较高且国内呼吸吸入制剂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我们认为公司呼吸吸入制剂板块前景可期。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9.4%、16.6%、17.9%,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3.1%、21.8%、22.8%;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相当于2021年27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临床或BE试验结果不如预期、市场开拓不如预期、产品价格下降、研发失败风险、监管标准变化风险。
兴齐眼药 医药生物 2020-08-28 144.00 -- -- 154.80 7.50%
155.00 7.64%
详细
事件:2020年8月26日公司发布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2020年H1公司实现营收2.37亿元,同比下降5.79%;实现归母净利润1531.48万元,同比增长167.4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66.60万元,同比增长267.04%,业绩增长符合预期。 疫情后业绩增长逐步恢复,2020年H1利润同比增长167.48%:销售端,2020年H1公司实现营收2.37亿元,同比下降5.79%。其中,凝胶剂/眼胶剂实现营收1.09亿元,同比下降26.22%;滴眼剂实现营收0.75亿元,同比下降10.55%。利润端,2020年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531.48万元,同比增长167.48%;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66.60万元,同比增长267.04%,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其中,2020年Q1和Q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3.49万元、2574.97万元,疫情有效控制后公司业绩逐步恢复。 2020年H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69.96%(-2.41pct.),期间费用率为63.00%(-5.69pct.):2020年H1公司的整体毛利率为69.96%(-2.41pct.),期间费用率为63.00%(-5.69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4.69%(-10.61pct.)、13.73%(+0.74pct.)、13.39%(+3.67pct.)、1.20%(+0.51pct.)。 环孢素滴眼液国内率先上市且具备技术壁垒,国内市场有望实现近20亿销售:环孢素滴眼液主要针对中重度干眼患者,对于改善患者泪液分泌和降低人工泪液使用频率疗效显著。环孢素滴眼液为BCSII类药物,提高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成为环孢素滴眼液研发和制备的核心技术壁垒。目前,国内仅兴齐眼药(已获批上市)、恒瑞医药(美国III临床)、康哲药业(代理SunPharma品种)等少数公司对环孢素滴眼液进行布局,中长期环孢素滴眼液竞争格局良好。2019年国内干眼症患者为3.49亿人,按照中重度患者30%比例、就诊比例10%、环孢素滴眼液使用比例20%、进入医保后药品价格300元/月、治疗周期3个月进行保守估算,环孢素滴眼液在国内的销售峰值有望达18.90亿元。 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有效延缓青少年近视发展进程,销售峰值有望超32亿: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主要用于延缓青少年高度近视的发展,具备价格合理、使用方便、效果较好等优势。2018年国内中小学生近视人数高达8977.43万人,按照院内制剂售价298元/盒(30支/盒)、每天1支的用法用量测算,年治疗费用约为3576元/年。以1%渗透率保守估算,预计销售空间超32亿元。目前全球尚无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上市,公司的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处于III期临床,研发进度全球领先,产品有望率先上市。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营收7.12亿元、9.53亿元、12.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1.3%、33.8%、27.3%;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52亿元、0.75亿元、1.0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4.9%、45.1%、34.9%,给予买入-A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重磅品种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环孢素滴眼液上市销售不达预期;核心技术失密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等品种退出国家医保目录后销售低于预期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3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