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周涛

华金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910523050001。曾就职于太平洋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8.33%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13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麦格米特 电力设备行业 2020-05-01 20.43 -- -- 28.19 37.11%
33.57 64.3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19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收35.6亿元,同比增长49.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78.67%。公司同时发布2020年一季度报告,Q1实现营收6.6亿元,同比减少15.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670.5万元,同比减少2.38%。 业绩快速增长,毛利率逐季改善。2019年,公司发展延续良好趋势,四大业务板块均实现较高速增长。其中,受益于北汽新能源EU、EX主力车型的良好表现,新能源汽车及轨道交通产品实现收入11.69亿,同比+92.04%,毛利率23.54%,下滑12.19pct,此业务营收占比达1/3,故拉低公司整体毛利率至25.88%,下滑3.61pct。2019年,“国补减半,地补取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负增长,2019Q4以来,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明显提速。当前,国常会提出延长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和减免购置税2年,超出市场预期。我们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60万辆以上。公司通过产品模块集成、优化升级等方式应对行业降本压力,此外,已成功开拓东风、吉利等其他整机厂客户,有望充分享受新能源汽车红利期。公司其他业务毛利率维持稳定,工业自动化产品收入3.93亿,同比+54%,其中,焊机业务、油服设备和工业微波业务高增长,其中,油服设备已突破盈亏平衡关键节点,有望进入收获期;工业电源收入4.98亿,同比+18.17%,保持稳健增长,公司拥有爱立信、西门子等海外优质客户,有望把握5G景气周期,此外,LED小间距等技术应用下,商业显示保持较高景气。 智能家电电控产品收入14.88亿,同比+35.72%,其中,变频控制器产品在海外市场持续突破,智能卫浴因客户结构和产品布局调整,增速有所放缓,但中长期增长趋势不改。其中,智能卫浴整机产量23.5万台,销售27.2万台,下滑原因系本期价格较高的一体机销售占比增加,整体单价上涨,总销售额增加。 研发投入维持高位,期间费用持续改善。报告期内,销售期间费用率15.61%(同比减少2.72pct),其中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均显著改善。全年研发费用3.35亿,同比增长33.18%,占营收比例9.42%,维持高位。公司不断搭建和完善研发布局,未来将逐步形成以长沙为核心的全球研发中心,前沿技术在美国、德国、瑞典,后端的技术研发在长沙及内地研究所的研发战略体系。公司基于多年建设的核心技术平台支撑起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不断向新的技术领域延伸,构建多样化产品布局,为跨领域经营模式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疫情下Q1业绩略下滑,积极应对多业务具亮点。疫情背景下,公司2020Q1业绩承压,同比有所下滑,整体来看,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卫浴产品线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其他产品影响较小。公司积极推进复工复产,3月中旬之后客户订单已出现恢复迹象;与此同时,在多领域平台化布局之下,公司多个产品线因疫情订单高增长,其中,医疗电源、口罩机自动化解决方案、注塑行业应用、微朗消毒杀菌产品等需求增加显著,疫情验证了公司强大的平台战略和组织能力。 投资建议。“事业部+资源平台”相结合的运营模式已逐步成为公司的核心动力之一,是公司业务能够不断前进的动因和新业务不断成长的土壤,支撑“公司横向做大,事业部纵向做强”的目标。经过多年的产业布局和研发投入,多个产品处于较好的市场机遇期,考虑到疫情对今年宏观经济的影响因素,调整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预测4.18亿、5.68亿、7.59亿,对应PE为23x、17x、1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持续下行,新品研发低于预期。
捷佳伟创 机械行业 2020-05-01 60.72 -- -- 75.05 23.60%
99.60 64.03%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2019年年报及2020年一季报。2019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2,716.3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3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8,191.34万元,同比增长24.73%。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601,055.68万元,同比增长35.2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255,225.23万元,同比增长14.58%。2020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603.68万元,同比减少7.62%;营业收入4.94亿元,同比减少7.0%;基本每股收益0.26元,同比减少10.0%。 电池设备龙头,市场地位领先。2019年,降本增效进一步成为光伏制造环节的发展方向,而降本增效在电池生产环节主要体现为太阳能电池产线的高效化和高产能特点。公司顺应了行业发展的方向,陆续升级并推出适应电池生产新工艺及生产技术的高效、高产能的设备,销售业绩稳步增长。此外,为更好地开拓市场,公司继续积极参加全球大型光伏展会,也为公司品牌形象宣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积极研发高效电池设备。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2,254.2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0.14%。公司在产品和技术保持国内领先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资源投入,推进高效电池片设备的研发,从而持续保持并提升在国内光伏设备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随着降本增效进一步成为光伏制造环节的发展方向,行业技术升级以及技术更替将进一步加快,公司为积极应对市场和技术的变化,以高效率、高产能和智能化为研发方向,持续进行多个代表未来2-3年高效电池技术发展的设备的研发,其中HJT电池生产设备国产化正在积极推进中;背钝化技术氧化铝镀膜设备研发已形成批量生产销售;TOPCon电池工艺技术钝化设备研发已进入工艺验证阶段;智能制造车间系统产品技术成熟,步入大规模产业化推广阶段;主营产品高温扩散氧化退火炉、管式等离子体沉积炉、湿法设备、自动化设备、智能制造车间系统的研发也向大产能、高度自动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订单持续向好,产销量增长明显。随着公司技术升级优化,行业的高速发展,公司订单持续向好,产品市场反应良好,导致生产量、出货量、销售量增长较快;2019年公司共生产电池生产设备6153台,同比增加76.51%,销售量3832台,同比增加94.03%。出货量6245台,同比增加70.30%。
中材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0-04-27 11.85 -- -- 12.96 9.37%
20.08 69.45%
详细
疫情下业绩稳健增长,彰显管理能力。一季度国内疫情背景下,公司强化生产管理,除泰山玻纤春节期间连续生产外,其他产业2月下旬全面实现复工复产,Q1业绩稳健增长,略超预期。其中,期间费用率为16.37%(同比下降2.04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均有所下降,研发费用率提升至4.48%,维持在较高水平;经营现金流净额1.69亿元,同比增长140.33%,改善显著。 风电抢装预期强烈,锂膜业务潜力巨大。疫情短期影响,风电全年抢装预期不改,我们认为,全年风电装机有望达30-35GW;而在平价大基地及海上风电高景气的带动下,行业景气中长期仍有望维持,公司龙头地位稳固;2019年四季度以来,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明显提速;当前,国常会提出延长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和减免购置税2年,超出市场预期,我们预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60万辆以上。 公司同时具备湿法同步+异步产能,采用一体两翼模式发展,实现了装备技术到产品技术到制造销售的闭环,随着持续投建产能,预计公司将形成超过15亿平米的锂电池隔膜产能,有望快速成长为国内领先的锂电隔膜供应商。 玻纤业务短期承压不改长期反弹之势。泰山玻纤春节期间连续生产,因Q1交通管制等影响,库存预计略承压。整体来看,2020年玻纤供需情况较好,目前玻纤价格环比有所增长,预计随疫情逐步好转,供需会进一步改善。欧盟对玻纤征收关税方面,公司相关业务占比极小,影响可忽略。虽然国内疫情有所缓解,但由于国外疫情处于爆发,对全球需求有所压制,短期行业供需格局或承压,但拉长周期来看,当前处于周期底部,行业集中度将继续提升。而19-20年新增产能大幅减少,待疫情影响减弱需求旺季到来,2020年仍将是行业新周期的拐点,行业龙头具备规模、渠道及产品结构等优势,反弹力度将大于行业平均。 投资建议。公司三大重点产业布局清晰,发展定位于新材料、新能源发展平台,疫情背景下Q1业绩的稳健增长彰显了公司管理能力及行业的景气度。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6.6、19.2和21.1亿元,对应EPS0.99、1.14和1.25元/股,对应PE11、10和9,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风电装机不及预期。2、玻纤价格大幅下降。3、叶片原材料供应紧缺。
亿纬锂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4-24 33.59 -- -- 70.37 9.95%
60.00 78.62%
详细
事件:2019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4.12亿元,同比增长 47.35%,净利润 15.22亿元,同比增长 166.69%,扣非归母净利润 14.91亿,同比增长 200.5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11.38亿元,同比增长162.06%。利润分配,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1.7元(含税),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 10股转增 9股。2020年 Q1业绩预告,净利润 2.4亿元-2.6亿元,同比增长 20%-30%。 点评: 全球锂原电池龙头,营收和利润同步 高增长。年报数据,2019年公司锂原电池营收 18.92亿元,同比增长 57.61%,毛利率 43.95%。2019年以来,智能交通市场爆发。国内大规模推广 ETC,高速公路和私家车等均大规模安装,未来仍有停车场、重要交通枢纽等地进一步安装,该领域仍处于上升期。公司作为 ETC 复合供应商(锂原电池+SPC),继续受益。另外,国家强制汽车安装胎压检测,是新的爆发点。随着欧盟理发销售车辆配置 E-call 紧急救援服务系统,公司的产品获得了国际大客户的认可和订单,将进一步加强公司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市场地位。近年来,水热电气智能表计升级改造,公司的产品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认可,市场份额稳定增长。随着物联网的高速发展,锂原电池在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更多领域有更广阔的空间。 因此,公司的锂原电池将持续增长。 锂电池放量在即,战略见成果 。2019年,公司锂电池营收 45.2亿元,同比增长 43.45%,毛利率 23.76%,同比增长 6.1%。其中,小型软包电池是公司业务基础,被应用在电子雾化器和智能穿戴,公司的豆式电池开始量产,受到 TWS 耳机等高端电子市场的广泛关注,未来将高增长。公司的三元圆柱 18650电池,已经与国际知名电动工具公司展开合作,同时进入国内高端电动摩托市场。上述市场的开拓确保了公司小型锂离子电池的增长。动力电池领域是公司非常重要的战略布局,现有方形磷酸铁锂、三元软包和三元方形等产品类型,且产能均在快速增加,磷酸铁锂主要应用在客车、专用车和储能等领域,三元电池主要应用在新能源乘用车,在三元软包市场与国际知名的电池企业合作,得到了知名乘用车企业的认可。公司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 2019年底,拥有研发人员 1443人,研发投入 4.77亿元,占比 7.44%,申请专利 1374件,授权 809件,公司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在动力电池安全、能量密度、快充等方面拥有技术储备,这为公司动力电池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支撑。2019年,公司动力电池装机量国内第 5,2020年乘用车市场有望放量,动力电池领域迈入快车道。从中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保持高增长,公司也将持续受益。 电子烟业务战略退让,业绩持续超预期。报告期内,公司设立 EBIL,通过 EBIL 间接持有 37.55%的麦克韦尔股权,2019年,为公司贡献了8.22亿的联营净利润。麦克韦尔业绩持续高速增长,并开发了 IQOS陶瓷发热器,电子烟和医疗都可以用,未来仍将包括快速增长趋势。 麦克维尔正努力登陆资本市场,有利于增厚公司市值。 投资建议 :公司是全球一流的锂原电池供应商,该市场规模在快速增长;另外,在锂电池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大突破,是公司重要的战略方向;联营企业产品不断拓展,有望登陆资本市场;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高成长性。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1和 2022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12亿、27.82亿和 35.9亿,EPS 分别为 1.54元、2.18元和 3.7元,对应 PE29、22倍和 17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行业不及预期,公司扩产不及预期。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0-04-23 12.12 -- -- 15.55 26.42%
24.20 99.6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19年年度报告和 2020年一季度业绩报告。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75.55亿元,同比增长 36.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6.35亿元,同比增长 30.51%。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78.25亿元,同比增长 26.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44亿元,同比减少 29.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3.16亿元,同比减少 33.39%;基本每股收益0.0887元。 硅料成本下降超预期,产能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硅料方面,2019年公司实现高纯晶硅销量 6.38万吨,同比增长 232.5%,全年平均生产成本 4.33万元/吨,在市场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 30%-40%的情况下,实现毛利率 24.45%。随着乐山一期、包头一期项目的达产达标,产能发挥不断提升,各项消耗指标不断下降,目前公司高纯晶硅月产量已超过 8,000吨,平均生产成本已降至 4万元/吨,高纯晶硅产能 8万吨,其中单晶料占比约 90%,产能结构进一步优化。 电池 片 业务 满产满销 , 产品竞争优势明显。 。2019年公司太阳能电池业务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及自动化生产程度,连续满产满销,产能利用率达 114%。生产方面,进一步提高智能化生产水平,完善工艺技术,A 级率、碎片率、CTM 值等生产指标持续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把握电池发展趋势,优化产品结构,逐步提升大尺寸产品占比,158.75、166等产品规格已成为主流产出,眉山一期项目投产后,公司生产线可兼容 210尺寸规格,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目前公司太阳能电池产能20GW,其中高效单晶电池 17GW。2019年太阳能电池行业平均非硅成本约 0.31元/W,公司非硅成本为 0.2-0.25元/W,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 60%-80%,成本优势明显。未来随着技术工艺的进步和产能的扩大,非硅成本将进一步下降。随着行业市场集中度的逐步提升,公司在太阳能电池行业中的市占率也将进一步提高,行业影响力有效提升,叠加成本优势及研发积累在产业化工艺技术中的持续应用,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渔光一体 ”复合效应显著,加快推进平价上网。公司已在包括江苏泗洪、江苏如东、江苏扬中、江西南昌、广西钦州、广东台山、四川西昌、 安徽和县等全国多个省市开发建设了“渔光一体”基地。截止2019年底,公司建成以“渔光一体” 为主的发电项目 56个,装机并网规模 1,469MW,2019年实现发电 172,259万度。在发电业务开展过程中,公司强化差异化竞争力的打造和提升,突显“水上产出清洁能源,水下产出优质水产品” 复合增效优势,同时紧紧围绕“543”的成本目标,加快推进光伏平价上网。 提高 水产饲料 产品品质 ,提升销量显著。在传统农业板块上 ,公司积极应对疫病、灾害、环保及国际局势带来的行业压力,坚持以水产饲料为核心,提高产品品质,强化高附加值产品,突出产品力及差异性,大力开发优质战略客户,持续推行精细化管理,提高经营效率。2019年饲料及相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66.89亿元,同比增长 9.53%,实现饲料销量 490.05万吨,同比增长 15.75%,其中水产饲料同比增长21.31%,特种水产饲料同比增长 44.72%,增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投资建议:公司光伏板块持续发力,产能扩张稳步前进,产品倍受市场青睐,盈利能力不断增强。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27. 10、34.07和 40.82亿元,对应 EPS0.63、0.79和 0.95元/股,对应 PE20、16和 13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0-04-23 12.12 -- -- 15.55 26.42%
24.20 99.6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19年年度报告和 2020年一季度业绩报告。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75.55亿元,同比增长 36.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6.35亿元,同比增长 30.51%。2020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 78.25亿元,同比增长 26.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44亿元,同比减少 29.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3.16亿元,同比减少 33.39%;基本每股收益0.0887元。 硅料成本下降超预期,产能结构进一步优化。在硅料方面,2019年公司实现高纯晶硅销量 6.38万吨,同比增长 232.5%,全年平均生产成本 4.33万元/吨,在市场价格比去年同期下降 30%-40%的情况下,实现毛利率 24.45%。随着乐山一期、包头一期项目的达产达标,产能发挥不断提升,各项消耗指标不断下降,目前公司高纯晶硅月产量已超过 8,000吨,平均生产成本已降至 4万元/吨,高纯晶硅产能 8万吨,其中单晶料占比约 90%,产能结构进一步优化。 电池 片 业务 满产满销 , 产品竞争优势明显。 。2019年公司太阳能电池业务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及自动化生产程度,连续满产满销,产能利用率达 114%。生产方面,进一步提高智能化生产水平,完善工艺技术,A 级率、碎片率、CTM 值等生产指标持续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把握电池发展趋势,优化产品结构,逐步提升大尺寸产品占比,158.75、166等产品规格已成为主流产出,眉山一期项目投产后,公司生产线可兼容 210尺寸规格,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目前公司太阳能电池产能20GW,其中高效单晶电池 17GW。2019年太阳能电池行业平均非硅成本约 0.31元/W,公司非硅成本为 0.2-0.25元/W,仅为行业平均水平的 60%-80%,成本优势明显。未来随着技术工艺的进步和产能的扩大,非硅成本将进一步下降。随着行业市场集中度的逐步提升,公司在太阳能电池行业中的市占率也将进一步提高,行业影响力有效提升,叠加成本优势及研发积累在产业化工艺技术中的持续应用,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渔光一体 ”复合效应显著,加快推进平价上网。公司已在包括江苏泗洪、江苏如东、江苏扬中、江西南昌、广西钦州、广东台山、四川西昌、 安徽和县等全国多个省市开发建设了“渔光一体”基地。截止2019年底,公司建成以“渔光一体” 为主的发电项目 56个,装机并网规模 1,469MW,2019年实现发电 172,259万度。在发电业务开展过程中,公司强化差异化竞争力的打造和提升,突显“水上产出清洁能源,水下产出优质水产品” 复合增效优势,同时紧紧围绕“543”的成本目标,加快推进光伏平价上网。 提高 水产饲料 产品品质 ,提升销量显著。在传统农业板块上 ,公司积极应对疫病、灾害、环保及国际局势带来的行业压力,坚持以水产饲料为核心,提高产品品质,强化高附加值产品,突出产品力及差异性,大力开发优质战略客户,持续推行精细化管理,提高经营效率。2019年饲料及相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66.89亿元,同比增长 9.53%,实现饲料销量 490.05万吨,同比增长 15.75%,其中水产饲料同比增长21.31%,特种水产饲料同比增长 44.72%,增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投资建议:公司光伏板块持续发力,产能扩张稳步前进,产品倍受市场青睐,盈利能力不断增强。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27. 10、34.07和 40.82亿元,对应 EPS0.63、0.79和 0.95元/股,对应 PE20、16和 13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明阳智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0-04-23 10.29 -- -- 12.28 18.53%
15.10 46.74%
详细
事件:公司近日发布2019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4.93亿元,同比增长52.0%;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13亿元,同比增长67.28%;基本每股收益0.53元,同比增长36.0%。 风机毛利率平稳,穿越低价订单周期。2019年公司风机制造板块实现收入92.38亿,同比增长51.22%;毛利率19.22%,同比下降1.7pct,好于市场平均水平。公司大机组战略的有效实施,2019年,公司新增中标项目容量11.1GW,同比增长129%,其中3.0MW及以上机组订单合计达96%。凭借着海上大风机和抗台风技术优势在国内的海上风电竞标中表现优异,2019年公司海上风电合计新增订单4.2GW,同比增长169.7%,海上风电出货规模440.5MW,市场份额占比超22%,提升显著。在风电平价上网政策背景下,风机大型化已成为海上风电的重要发展趋势,技术的先进性为公司持续保持海上风电市场份额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截至2019年底,截至2019年底,公司在手订单15.75GW,其中海上风电5.88GW,同比增长183%,项目储备量较大,有效支撑未来业绩增长。 风场滚动开发战略持续推进,贡献业绩增量。截至2019年底,已投资新能源电站已并网装机容量达74.11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约99.45万千瓦。2019年发电收入7.54亿,同比增长20.16%。公司风场动态开发管理及转让模式取得了可观的收益。报告期内,公司先后出售大唐恭城、大柴旦明阳子公司,转让产生利润约3700、2.05亿元。公司对电站运营业务采取“滚动开发”的整体战略,总体控制存量资产规模,对成熟电站项目择机出让,利于整合公司资源,发挥资金的投资效益。 预收账款增加拉高资产负债率。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79.56%,同比略有提高,主因下游抢装预收账款大幅增加所致。公司预收账款金额同比增加近50亿,提高资产负债率3.44%,剔除该因素的影响,公司资产负债率有效改善。此外,公司发行17亿可转债,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及资金使用效率。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7.91%(同比下降4.32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均有所下降,研发投入合计4.67亿(其中资本化率36.34%),同比提升约85%,保持在较高水平。我们认为,公司各项费用保持了合理的规模,期间费用控制良好,看好研发投入持续转化为产品和业绩的潜力。 投资建议:疫情对风电项目开工、物流交通产生一定影响,但整体可控,全年抢装趋势不改。在平价大基地及海上风电高景气的带动下,行业景气仍有望维持。未来2-3年,海上风电会抢装,未来10年,海上风电都会高景气度,中国风电主战场将转向海上,公司在海上风电具备先发优势。基于公司的龙头地位,提高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3.46、17.04和18.79亿元,对应EPS0.98、1.24和1.36元/股,对应PE11、11和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政策性风险。2、风电装机低于预期。3、财务风险。
通裕重工 机械行业 2020-04-15 1.87 -- -- 2.09 11.76%
2.42 29.41%
详细
疫情不改增长势头。公司疫情防控得当,有序推进正常生产,在Q1传统淡季及疫情影响的背景下,Q1业绩同比增长140%-170%,增长超预期。公司是国内主轴龙头之一,在风电锻件业务受益行业抢装的同时,铸件产能释放持续(2018年同比增长73%、2019H1同比增长80%),随着技改及流程优化,有望持续超预期。公司产品多样化,近年来一直聚焦于锻铸件综合平台的打造,不同产品类别间具有较强的调配能力,在风电景气周期中能够迅速上量。公司风电订单充足,考虑到风电抢装节点及核心部件产能的稀缺性,全年业绩有望维持高增长。 风电红色预警全部解除,行业抢装趋势明显。4月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度风电投资监测预警结果》,预警结果显示,全国各地省市区红色预警全面解除,甘肃,新疆(含兵团)两地脱下多年“红帽”,有望释放多个GW级存量项目。疫情对风电项目开工、物流交通产生一定影响,但整体可控,全年抢装趋势不改。我们认为,全年风电装机有望达30-35GW;而在平价大基地及海上风电高景气的带动下,2021年行业景气仍有望维持。 风电模块化绑定下游客户。开展风电装备模块化业务是公司向风电产业链下游迈进,产品从“零部件-关键核心部件-模块化、服务化”的重要升级,在带动风电订单的同时,可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降低客户运输成本,提高客户粘性。公司已建设德州禹城、青岛即墨两大模块化装配基地,与东方电机(200+套/年)、Nodex(机组传动链装配)、南京风电(100台)开展正式合作,有望进一步开拓其他整机厂商。 在风电平价大背景下,行业降本提效趋势明显,我们认为公司有望藉此提升风电锻铸件的龙头地位。 投资建议。公司是风电锻铸造一体零部件供应商,受益风电装备大型化、模块化及行业集中度提升,无论是下游客户还是上游原材料与加工制造环节,具备核心竞争优势。多样化产品布局使业务不过度依赖于某一下游市场的景气度,具备抗风险能力,发展稳健。预计公司2019-2021年EPS为0.07元、0.12元、0.14元,对应估值为25倍、15倍、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明阳智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20-04-13 10.07 -- -- 11.79 18.37%
14.96 48.5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预计不超过60亿元,用于10MW级海上漂浮式风机设计研发项目、汕尾海洋工程基地(陆丰)项目明阳智能海上风电产业园工程、偿还银行贷款以及部分风电场项目的建设等。 进军漂浮式风机领域,引领海上风电发展。相比于固定式海上风机,漂浮式海上风机具有风机位置灵活、降低环境影响、制造安装成本少、可批量生产等优势。我国深水风能资源丰富,近岸深水区及远海独立岛屿风电开发潜力大,随着新建海上风电场的水深不断增加及海上风电的平价上网趋势,传统固定式海上风机将难以满足深海风电场的技术及成本需求,漂浮式海上风机具备广阔的市场前景及发展空间。当前欧洲浮式海上风电已经迈入商业化规模阶段,WindEurope预计到2022年,英国、法国、葡萄牙等将有350MW的浮式海上风电项目投产,从全球看,预计到2030年将安装超过1500万千瓦的浮式风机。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6.16亿元开发10MW级海上漂浮式风机的总体设计及关键系统集成设计技术,打造具备抗台风能力的海上漂浮式风机工程示范应用,丰富公司海上机组产品系列,为海上大风机战略提供有力的产品技术保障。 投资汕尾海上风电产业园,提升大风机市场份额。在风电平价上网政策背景下,风机大型化已成为海上风电的重要发展趋势,技术的先进性为公司持续保持海上风电市场占有份额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拟使用募集资金16.26亿建设汕尾海上风电设备研发生产基地,包括12-15MW级海上风电机组开发。公司持续引领大风机订单的市场,根据三季报数据,公司机组订单新增中标容量约6GW,其中,海上风电机组订单超过2GW,大风机订单(单机功率3.0MW及以上)容量占比已逾95%。此项目预计投产后每年生产海上大型风机整机设备300套,满足东南沿海地区大型海上风机市场需求,根据可行性报告,本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为18.42%,投资回收期(税后)为5.05年。 订单容量快速增加,后劲十足。公司开发并巩固了以“五大”、“四小”大型国有发电集团为主的稳定客户群,并不断新增大型优质客户。公司重点打造海上风电项目优势业务板块,积累了海上风电技术、运营、设计等多方面的丰富经验。截至三季度末,公司的海上风机在手订单已超4GW,其中5.5MW机型占比超过85%。公司作为风电龙头公司,在风机制造和风电场运营方面行业领先,特别是大功率风机上技术领先优势明显。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未来2-3年,海上风电会抢装,未来10年,海上风电都会高景气度,中国风电主战场将转向海上,公司在海上风电具备先发优势。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有望进一步得以巩固。预计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6.85、10.47和12.93亿元,对应EPS0.50、0.76和0.94元/股,对应PE25、16和13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政策性风险。2、风电装机低于预期。3、业务结构变化影响经营的风险。4、财务风险。
金风科技 电力设备行业 2020-04-06 9.54 -- -- 10.50 10.06%
10.63 11.43%
详细
风电场开发是利润贡献主力,风机毛利率触底反转。2019年公司增收未增利,主要因风机业务拖累。1)公司2019年风机业务收入288.7亿元,同比+29.8%,整体盈利约2.14亿,较之2018年盈利8.7亿元下滑较大,毛利率12.5%,同比下降6.4pct,主要因2018年公司签订的低价订单陆续消化,但环比2019H1的亏损1.58亿、毛利率11.39%,风机业务下半年有所改善,触底反转态势较为显著;2)风电场开发收入42.7亿元,同比增长8.98%,贡献净利润约16.1亿,为当前业绩主力。3)风电服务收入35.8亿元,同比+116.5%,贡献净利润约3300万。预计随着低价订单的处理以及招标价的回升,风机毛利率有望逐步回升。 风电招标量价齐升,抢装趋势不改。2019年,国内风电公开招标量达65.2GW,同比+94.6%,刷新历史记录。公司在手订单量稳步增长,外部订单合计20.3GW(其中待执行订单14.4GW,中标未签订单5.8GW),同比增长9.6%。在风电补贴退坡、行业进入加快建设期的背景下,各级别机组的月度公开投标均价也显著上升。公司把握机组大型化趋势,“两海”战略逐步推进,2.5S机组销售容量占比由2018年的12.71%增至28.80%,国际业务新增订单1.4GW,创历史新高,其中加拿大、意大利、越南三个市场实现首单突破,国际业务实现收入34.4亿元,同比增加67.73%。 风电服务稳步增长,智慧运营降本增效。风电装机的稳步增长,为风电后服务市场带来增长机遇。公司推出的覆盖风电机组全生命周期智慧运维服务解决方案,从提高运维效率、降低运维成本、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几个维度推动实现降本增效。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国内外后服务业务在运项目容量近11GW,同比增长58%,超过2.1万台机组接入公司监控中心。 公司期间费用控制良好,研发费用处在合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的期间费用率为16.65%(同比下降1.79pct),其中销售费用率6.8%,同比提升1pct,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加56.23%至26.02亿元,主要因质量保证准备金和运输费用增加所致;研发投入金额15.6亿,占营收比例4.07%,持续推进系列化机组研发工作,对现有平台及产品进行优化升级,2019年发布GW155-4.5、GW136-4.8两款机组,打造国内陆上大基地中高风速区域定制机型,拓展3S平台对细分市场的覆盖能力,在北美、南美、中东等国家实现订单增长。我们认为公司的期间费用控制良好,各项费用率保持在合理的水平。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风电龙头,连续9年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当前疫情对国内风电影响较为短期,内需政策支撑有力,抢装预期不改。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35.9、44.6和48.6亿元,对应EPS0.85、1.06和1.15元/股,对应PE11、9和8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电装机增长低于预期,价格竞争超预期。
晶澳科技 机械行业 2020-04-02 12.38 -- -- 15.55 25.61%
19.66 58.80%
详细
出货全球第二,竞争能力凸显。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光伏产品提供商,同时也是国内光伏行业的先行者之一,已构建起包括硅棒/硅锭、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及太阳能组件、太阳能光伏电站运营在内的全产业链链条,成为国内光伏行业企业中产业链完整、结构布局协调的龙头企业之一。根据第三方权威咨询机构PVInfoLink统计数据,公司2019年组件出货量蝉联全球第二位。公司一贯致力于光伏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研发重点为开发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新型结构,大幅度提高其光电能量转换效率,力求接近理论极限。与此同时,致力于大幅度降低新型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生产成本,以太阳能电池器件的进步带动整个利用晶体硅太阳能发电产业链的技术和市场竞争力。 加大海外市场布局,品牌优势明显。报告期内,面对国内光伏产业政策延迟出台和市场萎缩的不利环境,公司充分发挥自身的全球市场营销服务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带动公司出货量再创历史新高。报告期内,公司组件出货量10.26GW,同比增长27.26%。其中,海外组件出货量7.55GW,同比增长55.35%,海外组件出货占比73.61%,较上一报告期提升13.31%。报告期内,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也得到进一步强化。公司连续四次荣获全球权威研究机构EuPDResearch授予的“欧洲顶级光伏品牌”,连续两年荣获EuPDResearch授予的“澳洲顶级光伏品牌”等多项荣誉。 产能结构持续优化,全面推动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紧跟市场变化,通过技术创新带动产品迭代,有序扩张高效产能,并进一步发挥垂直一体化的优势,强化质量与成本控制。通过新技术的导入,以及一系列新建、扩建、改建项目的顺利落地,公司各环节产品效率大幅提高,质量持续提升,各环节产能规模有序增加。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硅片产能已达11.5GW,电池产能已达11GW,组件产能已达11GW。 公司产业结构的优化在增加高效产出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成本。报告期内,公司发挥规模化量产优势,并通过一锅多棒、切片细线化、PERC-SE、半片等技术工艺升级,不断降低各环节生产成本。同时,公司加强与供应链伙伴的互动合作,通过供应商联合开发、集中采购、优化物流等措施,有效控制采购成本。此外,公司还大力推动智能制造、持续强化精益生产与管理,全面推动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组件单瓦成本持续下降。 投资建议:公司深耕光伏行业,品牌优势明显,海外业务拓展顺利,产能结构持续优化,降本增效推动公司进一步发展。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3.52、16.57和21.36亿元,对应EPS1.01、1.24和1.59元/股,对应PE13、10和8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保护风险,产能过剩导致价格下降风险,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光伏行业政策风险。
中材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0-03-27 11.06 -- -- 12.44 10.19%
15.58 40.87%
详细
玻纤行业迎来拐点。公司目前三大业务中玻纤业务资产最重,发展稳健,结构持续优化,产能规模位居全国第二,国际前三;11月份以来部分厂家对一些产品开始进行提价,龙头企业11月份销售情况良好,库存稳步下降,行业基本已经触底,最差阶段已经过去。从供给端来看,随着18年新增产能逐步被消化,19-20年新增产能大幅减少,预计20年新增产能在20-30万吨,占比约4-6%,产能冲击十分有限;而从需求端来看,随着5G 时代到来,电子布需求有望爆发,同时2020年基建触底回暖,汽车销售有望止跌回升,风电维持高景气度。待疫情影响减弱需求旺季到来,2020年仍将是行业新周期的拐点,行业龙头具备规模、渠道及产品结构等优势,反弹力度将大于行业平均。 风电叶片龙头地位稳固,行业高景气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具备年产4000套共8.35GW 风电叶片的能力,是叶片行业绝对龙头,市占率近年来稳步提升,并在19-20年维持高增速。在目前风机大型化及海上风电高景气背景下,公司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近年公司稳健推进“两海战略”,即紧跟海上风电发展步伐并实施国际化战略,海外业务收入增速亦较快。风电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在经历近年来的竞争淘汰后,市场集中度提高。公司已全面进入国内前十名整机商供应商体系,在国内前两位的整机厂商的供应体系中占据绝对优势,并承担其海外项目叶片供应。 锂电隔膜技术优势凸显,产能扩张恰逢其时。公司从南玻院高温滤料起步转到开发锂膜相关技术,逐步进行产业化布局,并购湖南中锂之后,产能规模已位居国内第二,同时具备湿法同步+异步产能,采用一体两翼模式发展,实现了装备技术到产品技术到制造销售的闭环,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快速成长为国内领先的锂电池隔膜供应商。2018年以来,随着国内补贴持续退坡叠加行政壁垒消除,市场全面开放,锂电池产业链已进入全方位竞争阶段,隔膜作为最核心的材料之一,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公司于行业底部逆势扩张,目前已具备9.6亿平米基膜产能,随着公司持续投建产能,预计公司将形成超过15亿平米的锂电池隔膜产能。 投资建议:公司三大重点产业布局清晰,玻纤业务随着新线的逐步建成运营、老线的逐步关停,公司未来降本增效的潜力巨大;风电为公司重点培育主导产业,作为风电叶片龙头企业有望继续受益于风电行业的向上发展势头,公司大功率叶片型号稳定生产和潜在叶片销售的增加有望进一步降低公司的叶片生产成本,盈利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锂膜业务则随着产品实现批量销售,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三大业务板块在行业内确立优势地位的同时,已布局燃料电池氢气瓶领域并已实现批量销售。公司发展定位于新材料、新能源发展平台,而在集团层面上,集团玻纤资产涵盖中国巨石与泰山玻纤(国内前两大玻璃纤维制造商),风电叶片资产则涵盖中材叶片与中复连众(国内前两大风电叶片制造商),规模效应与技术研发优势遥遥领先。“两材合并”带来的业务和资产整合将给公司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6.6、19.2和21.1亿元,对应EPS0.99、1.14和1.25元/股,对应PE11、10和9,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风电装机不及预期。2、玻纤价格大幅下降。3、叶片原材料供应紧缺。4、宏观经济因全球公共卫生事件而恶化的风险。
中材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0-03-23 11.51 -- -- 12.15 3.40%
14.99 30.23%
详细
风电市场景气度回暖,叶片龙头地位稳固。2019年以来,风电市场景气度回升,公司积极推进产能及产品结构升级,通过原材料优化,工艺流程改进,叶片产销量及盈利能力大幅提升,全年实现销售7.94GW,同比+42.13%;营收51.7亿元,同比+55.3%;毛利率18.64%,同比增加4.6pct。积极推进两海战略,开发80m级别海上叶片,持续深化与国际一流整机商合作,海外供货量大幅提升。疫情短期影响,风电全年抢装预期不改,公司龙头地位稳固,在目前风机大型化及海上风电高景气背景下,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收购湖南中锂产能扩张,锂膜业务潜力巨大。公司增资9.97亿元收购湖南中锂60%股权,迅速有效提升锂膜产能规模及市场地位。当前4条年产6000万平米锂电池隔膜生产线已全部投产,通过收购湖南中锂,目前已具备9.6亿平米基膜产能,规模提升至行业前列。同时,新建6条年产6800万平米,4条年产6000万平米锂电池隔膜生产线,上述项目达产后,预计公司将形成超过15亿平米的锂膜产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前景良好,产业仍处于成长期,2019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产业链各端成本压力剧增,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快速提升。公司同时具备湿法同步+异步产能,采用一体两翼模式发展,实现了装备技术到产品技术到制造销售的闭环,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有望快速成长为国内领先的锂电隔膜供应商。 玻纤业务维持平稳,行业有望迎拐点。2019年,玻纤行业受新增产能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行业景气度有所下降,公司持续优化产能结构,大力开拓风电用高强高模玻璃纤维市场,热塑材料系列,持续扩大SMC和LFT玻纤纱产销比例,相关销量再创新高。全年实现销售玻纤及制品92.4万吨,同比增长近10%,满产满销,营收59.4亿元,整体经营情况维持平稳。从供给端来看,随着18年新增产能逐步被消化,19-20年新增产能大幅减少,预计今年新增产能在20-30万吨,产能冲击十分有限;而从需求端来看,随着5G时代到来,电子布需求有望爆发,同时2020年基建触底回暖,汽车销售有望止跌回升,国内外风电维持高景气度,预计2020年需求重回10%以上增长,行业景气度将迎拐点向上。 投资建议。公司三大重点产业布局清晰,发展定位于新材料、新能源发展平台,“两材合并”带来的业务和资产整合将给公司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16.6、19.2和21.1亿元,对应EPS0.99、1.14和1.25元/股,对应PE11、10和9,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风电装机不及预期。2、玻纤价格大幅下降。3、叶片原材料供应紧缺。
通威股份 食品饮料行业 2020-02-14 17.12 -- -- 20.10 11.48%
19.09 11.5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拟在成都市金堂县投资建设年产30GW高效太阳能电池及配套项目,总投资预计为200亿元,一期7.5GW项目将于2020年3月前启动,在2021年内建成投产。同时,公司发布2020-2023年的产能扩张计划,到2023年公司将形成约22-29万吨多晶硅产能、80-100GW光伏电池片产能。 高品质硅料占比提升,成本控制进一步加强。一直以来,公司持续投入高品质产品的研发和试验,目前产能中单晶用料占比已超过85%,N型料也将根据市场需求适时推出。技术方面,规划单晶料占比维持85%以上,N型料占比40%-80%,且可生产电子级高纯晶硅。成本方面,生产成本控制在3-4万元/吨,现金成本控制在2-3万元/吨。 电池片兼容各类规格,非硅成本持续下降。到2019年底,公司电池片产已经达到20GW及以上,根据公司规划,2020-2023年公司电池片产能将扩至30-40、40-60、60-80、80-100GW,同时,公司将在Perc+、Topcon、HJT等新型产品技术领域重点布局,其中HJT中试线规模已达400MW,产品尺寸规格兼容210及以下所有系列(包括166、163、158、156等),非硅成本方面,Perc产品非硅成本降到0.18元/w以下,新型技术产品非硅成本持续下降。 扩产达成后,龙头地位凸显。根据相关机构的测算,预期2023年,全球的年新增装机需求预期在170~200GW,公司扩产之后将满足全球近半的需求,成为绝对的龙头。 投资建议:公司光伏板块持续发力,产能扩张稳步前进,产品倍受市场青睐,盈利能力不断增强。预计公司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30.19、41.30和52.17亿元,对应EPS0.78、1.06和1.34元/股,对应PE19、14和11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产品销售不及预期。
明阳智能 电力设备行业 2019-12-31 12.34 -- -- 13.78 11.67%
13.78 11.67%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公告,出售全资子公司大庆中丹瑞好、大庆胡吉吐莫、大庆奶牛场、大庆杜蒙胡镇 4家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85%股权,交易预计 2020年完成,交易完成后预计将增加 2020年税前利润合计 5200万元。 风场滚动开发战略持续推进, 贡献业绩增量。 公司风场动态开发管理及转让模式取得了可观的收益。 今年以来,先后出售大唐恭城、大柴旦明阳子公司,转让产生利润约 3700、 2.05亿元。本次交易标的的四家子公司 85%股权对应账面净资产合计 48,410.43万元,交易对价合计 54,898.1万元, 相对账面净资产增值率 13.4%, 其中大庆中丹瑞好存在折价情况, 是由于四期项目的 220KV 升压站和送出输变电工程投资及产生效益划分原因。该交易完成后预计将增加 2020年税前利润合计 5,200万元。 我们认为,公司对电站运营业务采取“滚动开发”的整体战略,总体控制存量资产规模,对成熟电站项目择机出让,利于整合公司资源,发挥资金的投资效益。 17亿可转债落地,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2019年我国风电招标量超预期,整机价格持续上涨,部分零部件供应偏紧, 2020年装机有望迎来历史新高, 海上风电和大基地项目将成为风电最重要的发展方向。 目前,公司已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拥有多个在建风电场项目,本次可转债募投的三个风电场项目集中于内蒙古地区, 具有区域风能资源良好、交通与施工条件便利,联网条件方便可靠等区位优势, 有望进一步提高公司在风电场运营领域的市场份额; MySE10MW 级海上风电整机开发是沿用公司海上半直驱技术路线,定制化开发的新一代适应 I 类抗台风海上的更大单机容量的风力发电机组,为公司海上大风机战略提供有力保障, 技术的先进性可为公司持续保持海上风电市场占有份额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此外, 2.9亿元补充流动资金有望提升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及资金使用效率。 订单容量快速增加, 后劲十足。 公司开发并巩固了以“五大”、“ 四小”大型国有发电集团为主的稳定客户群,并不断新增大型优质客户。 根据三季报数据, 公司机组订单新增中标容量约 6GW,其中,海上风电机组订单为超过 2GW,大风机订单(单机功率 3.0MW 及以上)容量占比已逾 95%,实现了大风机订单的市场引领。公司重点打造海上风电项目优势业务板块,积累了海上风电技术、运营、设计等多方面的丰富经验。 截至三季度末, 公司的海上风机在手订单已达超过 4GW,其中 5.5MW 机型占比超过 85%。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风电龙头公司,在风机制造和风电场运营方面行业领先,特别是大功率风机上技术领先优势明显,随着风电行业的发展,风机大型化已经是趋势,可以提升发电效率,促进风电行业平价上网。我们认为,未来 2-3年,海上风电会抢装,未来 10年,海上风电都会高景气度,中国风电主战场将转向海上,公司在海上风电具备先发优势。 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公司的行业领先地位有望进一步得以巩固。预计公司 2019-2021年净利润分别为 6.85、10.47和 12.93亿元,对应 EPS0.50、 0.76和 0.94元/股,对应 PE25、 16和13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政策性风险。 2、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 3、业务结构变化影响经营的风险。 4、财务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13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