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杨烨

财通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60522050001。曾就职于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海康威视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1-03 51.88 -- -- 53.00 2.16%
53.00 2.16%
详细
事件:2021年12月30日晚,公司发布公告,拟启动分拆子公司杭州海康机器人技术有限境内上市前期筹备公司,分拆完成后,公司仍将维持对海康机器人的控股权。同时,公司还对前期的2021年限制性股票计划进行了条款的非实质性修订。 海康机器人发展迅速,进一步验证母公司平台的孵化能力。海康机器人成立于2016年4月,目前上市公司海康威视持股60%,员工持股平台杭州阡陌青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40%。海康机器人以视觉感知、AI和导航控制等技术为核心,凭借深厚的算法积累、强大的软硬件开发能力、完整的营销体系,聚焦智能制造,持续在移动机器人、机器视觉领域深耕投入,推动生产、物流的数字化和智能化。2020年、2021年上半年,海康机器人分别实现收入约13.59亿元和12.20亿元,同比增速高达66.91%和124.83%,占公司收入比例分别为2.14%和3.60%,同期毛利率分别为48.21%、47.37%。无论是公司前期公告的拆分海康萤石、本次公告的拆分海康机器人,还是其他无论是公司前期公告的拆分海康萤石、本次公告的拆分海康机器人,还是其他6个创新业务的快速发展,都持续验证了母公司平台强大的孵化能力。 个创新业务的快速发展,都持续验证了母公司平台强大的孵化能力。 股权激励维持收入股权激励维持收入15%CAGR和和20%ROE要求,为长期稳健增长保驾护航,“脱钩”安防,估值体系有望稳步上行。 要求,为长期稳健增长保驾护航,“脱钩”安防,估值体系有望稳步上行。2021年10月7日,公司发布了新一期股权激励,覆盖23.32%的员工人数,通过长达五年的完整解锁周期绑定核心人才,本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条件基本与公司2018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大体一致(CAGR从20%调为15%),也显示出公司管理层在长期发展中所秉持的一致的稳健风格。随着公司沿着光谱的波长通过多维感知技术拓展产品组合,我们认为创新业务有望再造一个海康,同时和EBG业务的持续深入将持续带来公司和传统安防硬件公司的市场刻板印象和估值体系的全面“脱钩”。 业务的持续深入将持续带来公司和传统安防硬件公司的市场刻板印象和估值体系的全面“脱钩”。 维持“买入”评级。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收入804.67亿元、966.31亿元、1168.2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7.23亿元、208.41亿元和249.3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国内需求不确定性;贸易关系扰动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AI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创新业务孵化不及预期的风险。
恒生电子 计算机行业 2021-12-27 63.96 -- -- 63.95 -0.02%
63.95 -0.02%
详细
事件: 公司官方公众号报道, 2021年 12月 20日,在华宝基金,恒生新一代资产管理系统 O45正式上线。 战略级产品 O45在首家基金上线,开启投研一体化新时代。 1)本次为 O45在基金行业的首家上线,实现了:覆盖境内外交易品种,打通境内外实时风控系统,境内外资产的指令、交易、风控、清算统一平台,以及共建更为开放的生态。 2) O45支持全产品、全业务,覆盖境内外交易品种,助力华宝基金打通了境内外实时风控系统,是集境内外资产的指令、交易、风控、清算于一体的资产管理平台。 O45的打造,还引入了全球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 Finastra 在投资决策业务方面的经验,助力投研管理更快实现从 How-to-buy 到 What-to-buy 再到 Auto-buy 的跨越。强大的技术内核,让日间交易可容纳千万级交易笔数。实时风控技术, 1秒之内可完成一个300只股票篮子的交易及风控判断。 近年资管行业迎来大发展,底层 IT 系统建设需求暴增。 1)截至 2021年 6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存续资管产品规模共 92.6万亿元,其中公募基金占比达 27%,名列第二。 2018年资管新规推出,推动了资管行业回归本源,也为基金公司在与银行、券商等的同台竞技中,充分展现自身的投研能力带来空间。 2)与此同时,科创板启航、投顾试点落地、 ETF 火热,以及全球化投资、 ESG 投资兴起等,都在不断拓宽交易市场、交易品种,给了公募基金更大的发挥舞台。这就对基金公司的系统带来了巨大挑战。以往,基金公司应用架构的建设基本都是从支持单一品类开始的,电子化、数字化也是从后台逐步往前台发展。 金融 IT 全线领军地位,资本市场改革创新环境核心受益。 国内资本市场已经进入全面稳健发展阶段。比如全面取消在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务范围限制(如高盛、摩根士丹利、瑞信等相继拿下合资券商的控股权),科创板顺利落地,创业板注册制推出,资管新规持续落地,银行理财子公司陆续成立,公募投顾业务试点等, 特别是今年北交所宣布成立。 公司在诸多细分行业市占率第一,资本市场创新政策推出有望对各业务线形成全面持续的拉动。 维持“买入”评级。 根据关键假设,预计 2021-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55.50亿、66.32亿和 78.39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42亿、 23.77亿和 29.26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受益程度不及预期;金融上云进度不及预期;资本市场景气度不及预期
道通科技 2021-12-20 85.18 -- -- 82.83 -2.76%
82.83 -2.76%
详细
事件:2021年12月16日晚,公司发布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620万份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52元/股,其中首次授予对象216名(2021年9月30日公司总人数的9.06%),首次授予596.3万股。此外,公司还发布了《深圳市道通合创新能源有限公司创业合伙人计划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并对道通新能源引入创业合伙人持股平台,持股40%。 重拾50%复合收入或毛利信心,为市场注入强心剂。公司2020年8月发布了上一次激励方案,以2019年数据为基础,2021年-2023年收入或者毛利复合增速对应50%(A档)或者30%(B+档),最终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2020年实现收入同比增速31.9%、毛利同比增速36.0%,因此如果2021年要实现A档,对应收入2021年收入和毛利同比增速需要分别达到70.56%和65.4%,由于2021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和毛利增速分别为52.3%和35.9%,可见全年完成A档的概率已极低(四季度是公司业务的传统旺季,具有相对的高基数),导致未来员工挑战A档50%复合增速的积极性存在明显下降可能。本次新的激励方案以2021年收入和毛利作为基数,A档、B+当分别要求2022-2024年的复合增速达到50%和30%,再次重燃了员工冲击A档考核目标的信心,且存在未来超预期的情况下再次完成上次2020年激励方案中A档的可能性(两次激励的A档激励费用均为B+档的2倍),我们认为本次激励方案的落地为市场注入强心针,充分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为未来公司业绩的超预期打下基础。 合伙人制度深度绑定核心员工利益,加速新能源板块的长期发展。《办法》旨在建立核心员工从职业经理人向合伙人转变的机制,激发核心员工创新创业激情,且《办法》还提到了道通科技上市公司负责“批准道通新能源涉及独立上市事项”。核心员工通过持股平台持有道通新能源40%的股份,将大大激发斗志和激情,加速新能源板块的长期发展。 维持“买入”评级。预测2021-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5亿元、35.40亿元和53.59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06亿元、7.54亿元和10.9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的风险;技术研发落后及投入不达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供给风险;知识产权纠纷风险;关键假设可能存在误差的风险。
中控技术 2021-12-17 79.00 -- -- 78.88 -0.15%
83.02 5.09%
详细
事件:2021年12月15日晚,公司发布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1,003名员工(占2021年30日公司总人数的20.55%)授予299.35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的0.61%),授予价格为39.5元/股,约为最新收盘价的50.7%。 未来五年稳中求进。本次激励计划考核2022-2026年的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剔除股份支付影响,下同),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相比2021年分别增速不低于20%/40%/60%/80%/100%,对应2022-2026年的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不低于20%/16.7%/14.3%/12.5%/11.1%,预计分别对应摊销金额5509/3173/1980/1156/524万元(以最新收盘价测算),总的来说,未来五年稳中求进。 在手订单充足,产业景气度高企。正如我们在前期报告《中控技术:年报符合预期,综合化转型提速》中所推理的,“2020年全年新签合同预计超过47亿元,2020年末在手订单大概率不低于49亿元”,公司全年在手订单充足。公司2021单Q3收入同比增长27.10%,虽然环比高于单Q2的20.54%的同比增速(不过2020Q2有疫情带来的2020Q1订单延后形成的收入相对高基数),但是我们预计公司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三季度限电等宏观扰动因素的影响(公司存货继续环比提升4.3亿元,且中报数据显示其中约3/4为待确认收入的“发出商品”科目)。 参考公司2017-2020的前三季度收入占比分别为65.2%、63.0%、66.5%和65.5%,我们假设今年前三季度的收入占比约为2/3,那么今年全年收入简单估算对应43.8亿元,全年收入维持高增依然可期。2021单Q3毛利率约39.20%,同比下滑约5个pct,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是收入结构变化(相对低毛利的S2B平台业务增速较快)。公司微信公众号于2021年10月19日披露了公司DCS系统突破全球化工巨头巴斯夫生产装置,验证了公司产品的硬核实力,随着此类项目的落地以及叠加产业高景气度,我们预计未来公司的综合毛利率有望逐步上行。公司期末合同负债达到刷新历史的23.56亿元,环比继续增加2.23亿元,考虑到公司的收款模式(公司招股书披露了项目投运前收款约60%),我们认为公司同期的新签订单也体现出了产业的高景气度。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实现收入约45.30亿元、60.71亿元和80.3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约5.71亿元、7.30亿元、10.5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波动风险;研发投入不及预期的风险;部分重要原材料进口风险;新冠疫情持续发酵的风险。
捷顺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1-12-07 10.40 -- -- 11.89 14.33%
11.89 14.33%
详细
作为国内停车场系统龙头,天然具有拓展新能源充电运营的基础。根据我们2020年6月15日发布的报告《捷顺科技:BCG战略协同发展的智慧停车领军》,公司2019年在停车场系统市场的市占率约12.9%,位列国内第一,尤其在公司总部所在的珠三角地区市占率更高。面临当前的新能源产业趋势,一方面停车位缺口我们预计将持续存在,另一方面充电桩不足、难找、损坏、无法匹配、老旧小区难以新建充电桩等实际问题带来车主的充电焦虑,我们认为公司依托国内市占率第一的停车场B端客户群体,天然具有拓展新能源充电运营业务的基础(公司互动易2021年8月30日披露了已与特来电、车来店等充电桩企业进行了合作,部分合作的停车场已打通了停车与充电服务)。 坐拥超6900万C端停车用户,停车、充电等多类业务有望加速提升C端粘性,业务模式有望出现重大破局。根据公司互动易2021年11月8日公开信息,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捷停车累计可触达用户超过6900万(基于公司的业务属性,我们认为绝大多数用户为车主),庞大的C端车主用户数将成为未来公司进行充电业务运营的强大基础,进一步打通用户的停车与充电业务的车位管理、缴费清算等功能,提升ARPU,叠加目前公司与停车场加速推进的“采买”业务带来的低折扣成本优势(2021年10月14日公司推出了亿元现金采买停车时长计划)以及全国超过19000个捷停车联网车场(互动易2021年11月8日披露的2021年三季度末数据),有望未来向C端推出付费折扣套餐业务,进一步增强C端粘性,实现业务模式的重大破局。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测2021-2023年实现收入15.98亿元、19.59亿元、24.1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87亿元、2.56亿元和3.5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应收账款恶化风险;新业务带来的管理风险;假设和估计的偏差风险。
道通科技 2021-12-07 72.83 -- -- 86.22 18.39%
86.22 18.39%
详细
事件:2021年12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可转债发行获得上交所受理,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12.8亿元,其中9亿元投入研发中心建设暨新一代智能维修及新能源综合解决方案研发项目,3.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预计不会形成商誉。 大幅扩张办公场地空间,强研发投入为产品矩阵持续扩张打下坚实基础。公司本次可转债方案中拟收购的彩虹科技大厦地上房屋建筑面积约2.37万平方米,地下房屋建筑面积约0.49万平方米,而结合公司招股书公司在深圳南山智园的租赁办公场所面积合计约0.89万平方米以及2021年中报提到的新增的智园B1栋4楼(假设与6楼同样为0.19万平方米),那么公司当前在深圳租赁用于研发与办公用途的场所面积合计约为1.08万平方米,本次大规模扩张办公场地(1.98万平将用于研发场地)将为未来持续研发投入打下硬件基础,同时拟投入1.21亿元用于设备购置和6.92亿元的研发费用计划也显示出公司未来对持续强研发投入的决心,本次方案披露显示目前部分研发子项目(下一代平台&下位机、新能源工具链)已完成立项后的研究准备工作并进入开发阶段。 填补新能源汽车维保市场空白,有助于抢占未来汽车市场结构变革先机。当前汽车市场呈现结构性调整,新能源汽车数量占比持续增加。但是目前主要的汽车维保服务机构主要围绕传统燃油车的服务体系展开,新能源汽车的维保工作集中于汽车原厂4S店,第三方独立机构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维修诊断市场的供给侧仍存在巨大缺口。公司对新能源车维修项目的投入将填补这一空白,有助于公司抢占市场先机。 顺应综合诊断产品升级需求,为下一代智能维修产品算法与覆盖广度优化打下坚实基础。当前汽车综合诊断产品仍然不足以覆盖当前汽车市场的所有车型,存在对综合诊断产品的软硬件升级的需求。公司加大对下一代综合诊断产品的投入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性能和智能化程度,满足汽车维保市场对维修车辆过程中提供精确故障定位的需求,助力公司进一步提升智能综合诊断产品的性能。 维持“买入”评级。预测2021-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15亿元、34.16亿元和47.2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06亿元、7.53亿元和10.35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贸易环境恶化的风险;技术研发落后及投入不达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供给风险;知识产权纠纷风险;关键假设可能存在误差的风险。
当虹科技 2021-11-25 71.70 -- -- 79.45 10.81%
98.60 37.52%
详细
国内多项音视频标准的制定参与者,国产替代浪潮下的技术领航员。海外H.26X标准现收费乱局,阻碍我国超高清产业发展。AVS实现国产标准突围,公司是核心制定参与者。国内首个HDR视频标准HDRVivid落地验证,公司参与起草,2021年11月23日信息,公司已率先推出了“8KAVS3HDRvivid编码器”,与HDRVivid完美适配。 央视是专业产品试金石,公司成功进入央视供应商体系。央视是音视频专业级赛道产品性能的试金石,在过去标清、高清时代,海外的头部厂商如Tandberg、Harmonic等基本处于垄断地位。公司的CPG+GPU编码方案逐步显示出相对优势,开始向央视体系渗透,开始提供央视超高清4K测试频道的搭建(2018年10月,提供4KAVS2设备和解决方案)、央视8K频道试验开播项目、2019年国庆阅兵直播、2021年央视春晚8K直播、2021年欧洲杯、2021年东京奥运会直播等,并从备份厂商慢慢成长为主编码厂商。 多面出击,打开成长天花板。公司携手腾讯、爱奇艺、优酷等互联网厂商,加大与超高清产业园区的合作,并在泛安全行业依托“视频编转码”与“智能AI识别”技术,减少视频传输带宽(码率压缩到1/10,领先其他厂商至少一到两年),持续落地项目,打开公司的长期成长空间。 VR、汽车领域前瞻性布局。超高清4K/8K画质下的360°VR视频需要较高的传输带宽需求,公司基于自身的编解码技术有望实现较小带宽下的高画质传输,同时储备了多种VR技术初步解决产业痛点,涉及内容审核、音效处理等。而汽车作为重要移动出行载体,AI技术和超低延时的视频解决方案也是未来的必需品,公司已有所布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储备,已经在众多场景积累了深厚的视频核心技术,具有典型的“极客”风范,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98亿元、7.24亿元和9.6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32亿元、2.04亿元和2.7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风险;产业投资和政策实施进度低于预期;应收账款坏账风险加剧;收入季节性风险。
四维图新 计算机行业 2021-11-17 15.96 -- -- 17.21 7.83%
18.61 16.60%
详细
国内地图导航龙头,基本面边际改善明显。公司是中国导航地图产业的开拓者,已拓展了包括导航、车联网、芯片、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位置大数据服务等业务版图,打造“智能汽车大脑”,赋能智慧出行。股东实力雄厚,2021年7月发布新一期股权激励绑定员工利益。2021年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8.63亿元,同比增长21.78%,实现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78.5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5亿元,同比增长73.23%,在经历了2020年疫情的扰动以及芯片供应紧张的冲击之后,公司业绩开始回暖。 汽车智能化不断迈进,推升高精度地图市场空间,汽车电子芯片市场带来广阔国产替代空间。2018年中国智能网联新车型渗透率达到31.1%,相较2016年增长近5倍,预计到2020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新车渗透率将达51.6%。L3及L3+级自动驾驶离不开高精度地图支撑,它能整合信息、指导自动驾驶车辆的决策、突破传感器的性能边界、提供先验信息辅助车辆决策,并需对数据持续更新。同时,高精度地图行业进入壁垒高,尤其对测绘资质有严格限制。国内高精度地图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亿元,全球市场有望实现10年10倍增长,2030年达到200亿美元。2022年中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超600亿元,潜在市场空间可达150亿美元级别,MCU达到38亿美元。中国汽车芯片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商垄断,国产芯片市占率仅有10%不到,国产替代空间大。疫情带来汽车半导体供应紧缺,进一步催化汽车芯片国产替代,而研发与认证周期较长也为行业龙头带来了先发优势。杰发科技率先推出的首颗国产车规级MCU芯片已累计出货几百万片,第二代MCU芯片已经实现量产。 两代MCU芯片已通过严苛的AEC-Q100认证,性能优异,产品间形成互补,并提供成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我们认为,拥有先发优势的杰发科技MCU芯片将有望通过市场打磨与更新迭代完善自身技术,率先受益于市场上MCU芯片需求的快速释放。 数据安全监管日趋严格,地图数据具有强安全属性,公司牵头国家级车联网数据监测溯源平台。数据安全监管日趋严格,公司已积累数据加密、合规存储和流转、自动驾驶数据安全方面的项目经验。地图数据本身具有强安全属性,包括要素表达、信息保密、安全监管等多个维度。公司近期数据安全监管日趋严格,公司已积累数据加密、合规存储和流转、自动驾驶数据安全方面的项目经验。此外,公司还牵头发布了车联网数据安全监测溯源平台,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在车联网数据安全领域的权威性。沃尔沃和戴勒姆两个主机厂可能每年带来超过3亿元服务费,国内市场蛋糕超过100亿元/年的水平,且单车价值量可能持续提升。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2021年目标市值396。亿元。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26.42亿元、33.16亿元和41.4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03亿元、2.03亿元和4.13亿元,考虑到公司的收费模式的转型可能,我们以智能网联赛道的2个可比业务结构相对偏软的公司以及计算机行业的两个典型的年费收费模式转型公司的PS估值作为参考,给予公司2021年396亿目标市值,对应PS为15倍。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及研发投入不及预期的风险;汽车半导体供应链紧张的风险;关键假设可能存在误差的风险。
中望软件 2021-10-26 360.00 -- -- 361.00 0.28%
383.79 6.61%
详细
事件:2021年10月22日晚,公司发布2021年三季报,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YoY+34.33%,实现归母净利润0.98亿元,YoY+44.7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4亿元,YoY-19.03%。 单三季度收入可能为阶段性增速低点,强研发和销售渠道拓展拉低当期利润。单三季度收入可能为阶段性增速低点,强研发和销售渠道拓展拉低当期利润。2021年单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0.10%,出现了2020年Q2疫情逐步恢复后的最低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速,我们推断一方面受到2020年逐步恢复之后国内教育市场在2020年下半年的放量带来的结构性同比高基数影响(2021H1教育2D同比增速为231.92%,教育3D同比增速为103.33%),一方面2D/3D产品本身也需要不断的打磨优化,产品的推广落地难以一蹴而就,因此可能出现阶段性的收入增速波动。 同时,公司持续加大产品的研发投入和销售渠道扩张力度,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到1.22亿元,同比增长29.79%,占收入比例维持34.34%的高位,前三季度销售费用达到1.55亿元,同比增长59.90%,占收入比例达43.56%。当期的强投入力度一定程度上对利润产生了短期扰动,使得今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9.03%,我们预计随着产品的持续迭代、产品生态的不断丰富(近半年公司微信公众号持续发文更新生态合作进展)以及行业标杆客户的牵引带动,未来将会看到相应的产出效应。 成长驱动力:国产替代带来短期弹性,成长驱动力:国产替代带来短期弹性,CAx一体化驱动中期成长,长期看SaaS云端转型。 云端转型。短期看,中国是工业软件培育的沃土,公司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且仅覆盖1%目标客户,国产替代和软件正版化带来发展弹性,2020年疫情构成全球化短期障碍。中期看,以巨头为榜样,推进CAx一体化战略,从IPO资金的募投方向看,CAD/CAE/CAM均有相应的资金投入布局,行业know-how的积累带来更深的公司竞争护城河,下游客户群体的进一步丰富也将降低公司收入因下游周期性波动带来的影响。长期看,公司将推进SaaS云端转型,但非当务之急,公司的产品目前相对全球第一梯队巨头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3DCAD产品),对手的云端转型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公司通过产品性价比抢占市场份额的机遇。 维持“买入”评级。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5.98/8.21/11.19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1.77/2.43/3.29亿元,考虑到行业的高进入壁垒、公司在赛道的卡位、产业政策的有力推动、产品线不断外延拓展的可能性以及标的稀缺性,我们给予2022年目标市值为287亿元,对应PS为3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研发投入产出不及预期的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疫情持续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测算、假设存在误差风险
中科创达 计算机行业 2021-10-19 127.00 -- -- 149.60 17.80%
163.35 28.62%
详细
事件: 2021年 10月 15日晚,中科创达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 2021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约 48%,实现归母净利润 42,339.87万元- 45,259.86万元,同比增长 45% - 55%。 单三季度数据虽略低于市场预期,但我们预计不会拉低全年业绩预期。 1)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增速约48%,归母净利润增速 45%-55%, 对应单 Q3的收入同比增速约 28.87%, 单 Q3利润增速24.44%~49.28%, 虽然单季度财务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但是我们预计主要源于 IOT 业务的季节波动性,智能网联汽车板块的收入增速大概率依旧维持较高的产业景气度, 我们预计第四季度有望在IOT 业务的提振下维持全年 40%~50%的收入增速(股权激励目标为 2021年全年收入增速 40%)。 2)前三季度,公司因并购产生的无形资产评估增值摊销费用约 4100万元; 股权激励费用约 7700万元, 较上年同期增加约 3800万元。无形资产摊销与股权激励费用的增加使得公司利润端短期承压,但不影响公司现金流的改善。 公司构建了从硬件驱动到上层应用的全栈操作系统技术能力, 5G、 AIOT 产业趋势带动产业需求,提高行业壁垒。 公司过去专注于操作系统技术的研发,并集成于芯片,构建了基于芯片的全栈操作系统能力,叠加与各大知名芯片厂商的深度合作(如高通、展讯、英特尔、三星等),构建了“芯片+全栈”的行业优势卡位,且客户具有较高的粘性(硬件平台更换成本高)。随着 5G 手机渗透率提升,其产业技术升级带来在兼容性、功耗、稳定性等领域的更高复杂度研发需求,进一步提升了行业壁垒,而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腕投等)等硬件的快速迭代也持续刺激了行业需求。此外,公司于 2021年 2月 24日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支持 Linux 和 Android 操作系统的 TurboX EB5边缘智能站,有效解决传输受限、终端能力不足、云端实现成本过高、时延要求严格等问题,率先落地了智能零售、智慧工厂、智慧城市、智能楼宇等四大场景, 未来 AI、 5G、云计算、边缘计算的不断进步也有望推动物联网市场的快速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板块的产品矩阵和模块不断扩张,提升产业链议价能力。 公司与全球领先的汽车电子上游供应商紧密合作(如 Qualcomm、瑞萨、德州仪器、恩智浦、 ST、 QNX、 Intel、百度、索尼等),为汽车厂商和一级供应商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工具和服务,大大缩短客户的智能网联汽车的上市时间。基于 SOA 架构的 E-Cockpit 智能互联驾驶舱 4.5,支持一芯多屏多系统和车内外视觉 AI,集成了 Kanzi 最新的技术,大幅提升设计师和工程师的生产力,并实现场景和服务的解耦,可快速完成场景服务的开发变更及升级迭代; KANZI? Hybrid 智能混合仪表模块支持同一套 UI 素材同时应用于全液晶仪表车型+混合仪表车型,通过系统调优降低硬件成本; TSRunner 自动化测试台架大幅提升工程师测试效率; DMS 安全驾驶方案适应复杂环境下的驾驶员状态监控,海量数据支撑,识别精度高; Surround View 车载全景环视通过自适应图像拼接,减少画面鬼影和盲区,支持 2D/3D 视觉效果; MRVS 电子后视镜为车载电子后视镜提供高清、高帧率、宽动态、全天候的摄像头图像实时处理解决方案。公司智能汽车产品模块的不断丰富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提升了产业链的议价能力。 受益于“软件定义汽车”产业浪潮。 相较于消费级产品,车规级产品严苛的标准形成了厂商进入的壁垒。据 IBM 预测,未来汽车 90%创新将来自软件,软件将占开发成本的 50%,软硬逐步分离成为行业共识。汽车软件模块之间的交互和协同增加,使得独立的操作系统提供者获得承担这一开发角色的机会,叠加全球造车新势力所推动的 OTA 升级产业趋势的逐步明晰,公司有望在汽车行业这一历史性产业变革的快速迭代期获得持续发展的机会。 维持“买入” 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34亿元、 8.87亿元、 12.5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产业供应链紧张的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疫情持续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测算、假设存在误差风险。
科大讯飞 计算机行业 2021-09-28 54.02 -- -- 57.68 6.78%
59.68 10.48%
详细
事件:2021年9月26日公司发布公告,推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及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期权激励对象总人数为70人,行权价格为52.95元(最新收盘价的99.7%)。限制性股票激励对象总人数为2264人,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26.48元/股(最新收盘价的49.9%)。 三年复合收入增速24%的业绩考核要求,叠加几乎无折价的期权行权价,彰显公司对业绩稳健增长的坚定信心。两个激励计划的行权条件均以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为基数,公司2021/2022/2023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60%/90%,即未来三年复合年均增速至少约24%,叠加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价的几乎无折价,彰显出公司对未来业绩稳健增长的坚实信心。 校外监管持续加码,推动校内教育信息化需求提速。随着2021年以来校外教育监管政策的持续加码,包括6月中旬教育部成立校外培训监管司,校外培训市场规模回归校内,考虑到校内教育的公益属性,对应回流的市场规模存在一定程度压缩。根据产业信息网和智研咨询的数据,2020年全国课外辅导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392亿元,其中高中阶段课外辅导市场规模约1,111亿元,我们仅假设30%-50%的高中课外辅导市场的回流比例,预计可能有330-550亿元/年的市场回流,从而推动校内教育信息化需求加速。 公司真正的壁垒来源于语义和场景,消费品、医疗、司法背后都是语义和场景,未来有望快速增长。深度神经网络融合端到端技术,推动语音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技术迭代和创新已推动语音识别率达到超越人类的较高水平。加深场景化语义理解,构建知识图谱是未来语音识别的关键,也是科大讯飞真正的壁垒所在。消费:每款产品背后都有其场景和客户需求痛点,今年618捷报预示着消费者板块收入有望加速。医疗:基于医学深度模型,构建知识图谱进行推理,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效率。司法:通过图文识别、语义理解和司法要素提取,助力司法体制改革和智慧法院建设,提升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我们认为上述垂直行业的持续深耕有望带来未来各版块收入端的加速。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科大讯飞2021-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8.06亿、24.58亿、33.19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技术研发落后及投入不达预期的风险;人才流失的风险;应收账款加大、客户回款不达预期的风险。
道通科技 2021-09-28 85.01 -- -- 76.39 -10.14%
86.22 1.42%
详细
事件: 2021年 9月 25日,道通科技在海南举办“合作伙伴峰会暨新能源战略发布会”,发布其新能源汽车数字一体化解决方案及新能源诊断检测系统系列新品,完成新能源产品矩阵首次公开亮相,并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携手开展数字能源业务。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高增,驱动千亿规模后市场打开。 1)全球碳减排行动深入,交通领域电气化驱动新能源汽车数量高增。 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 717万辆,而我国保有量 2021H1已经达到 603万辆,我们预计 2025年将达到 2200万辆,国内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保市场规模将达 842亿元, 2030年有望突破千亿; 2025年全球保有量将达 4900万辆,相应后市场规模将超 1800亿元。 2) 改善网点分布、提升维修技能为两大行业痛点,供需缺口亟待填补。而政策目前正促使第三方维修市场生态更为健康,车厂维修手册的开放将进一步提升诊断产品的车型覆盖广度和深度,综合诊断产品的价值将进一步提升。 “三电”维保是新能源车后市场的核心,催生庞大维修工具链市场空间。 1)新能源汽车维保主要集中在“三电”(动力电池、驱动电机与电控系统),动力电池成本占比高,且易出现故障,返厂维修时间长,店内维修为时效提升关键,是否具备完整的维修工具链、专业的维修能力,将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维修店竞争的关键。 新能源车的维修按流程可分为问题定位、电池维修、装车交付三个阶段,各阶段所需求工具种类较多, 均着眼于大幅提升维修效率。 2)根据我们的梳理与假设, 2025年新能源车电池维修的工具链市场空间可超 800亿元,维保市场充电桩规模达到 250亿元。 依托诊断技术提升充电桩产品价值,国内的新能源发展沃土和工程师红利或助力公司弯道超车。 公司在新能源车领域积累了车桩兼容技术、智慧电池检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云服务平台技术,形成新能源产品矩阵的坚实技术底座。未来公司将围绕充电桩拓展更多维保服务场景,依托公司传统诊断技术护城河,提升产品价值,实现差异化竞争。此外,相比海外竞争对手,公司在新能源细分赛道或存在先发优势,同时受益于国内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沃土,叠加强大的工程师红利,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望在新能源赛道实现弯道超车。 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测 2021-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82亿元、 37.72亿元和 55.8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5.81亿元、 8.97亿元和 12.9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原材料供给风险; 技术迭代及研发投入不及预期; 关键假设存在误差。
海康威视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8-12 60.40 -- -- 60.36 -0.07%
60.36 -0.07%
详细
事件: 公司于 2021年 8月 10日晚发布公告, 进一步推动分拆萤石网络至科创板上市。 萤石网络深耕智能家居和物联云平台,盈利能力加速。 萤石网络作为智能家居行业的头部厂商, 持续深耕智能家居摄像头、 智能入户、智能控制和智能服务机器人,打造了萤石物联云平台,海康威视目前持股 60%。 截止 2021年 6月末,全球萤石物联云平台 IoT 接入设备约 1.3亿台,平台注册用户超过 8,000万,月活跃用户超过 3,000万,日活跃用户达到近 1,200万,2021年“萤石云视频”的平均月付费用户数达到 150万以上。萤石网络 2018、2019年、 2020年及 2021年 H1的收入约为 15.15亿元/23.89亿元/31.05亿元/18.71亿元(公司 2021年半年报披露), 近三年收入 CAGR 为 43.2%,2021H1的收入增速高达 58.68%,毛利率 37.32%(基本持平去年同期) 。 盈利能力方面,2018-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9亿元/2.25亿元/3.34亿元, CAGR 为 67.5%, 2018-2020年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03亿元/1.92亿元/2.80亿元, CAGR 为 64.9%, 经历前期的研发投入后,产出效应明显。分拆上市, 将提高公司的整体融资效率,拓宽萤石网络的融资渠道,有利于加大在智能家居和物联云平台的针对性的研发投入。 创新业务孵化初见成效,“脱钩”安防,估值体系有望稳步上行。 海康沿着以视频技术为核心、强化客户资源复用、推动自身业务协同的发展方向,从2015年起,逐步拓展了 8个创新业务(如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等),创新业务的业务发展梯队已经初步形成。 随着公司沿着光谱的波长通过多维感知技术拓展产品组合(公司 5月以来产品不断推陈出新,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就推出了矿用本安型热成像、明眸“全面屏”智能门禁、防爆气体检测摄像机、大车右转盲区检测预警系统、大师型手持热成像仪等横跨多个行业和领域的产品),我们认为创新业务有望再造一个海康,同时和 EBG 业务的持续深入将持续带来公司和传统安防硬件公司的市场刻板印象和估值体系的全面“脱钩” 。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1-2023年实现收入 817.78亿元、986.93亿元、 1193.07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179.48亿元、 218.94亿元和 265.8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需求不确定性;贸易关系扰动风险;原材料涨价风险; AI推进不及预期的风险;创新业务孵化不及预期的风险。
中控技术 2020-11-26 108.01 -- -- 130.60 20.91%
130.60 20.91%
详细
国内 DCS 市场领军,连续九年市占率第一。 公司二十年技术积累造就国内 DCS 市 占率连续九年第一,标杆案例积累雄厚实力( 超过 3万个 DCS 项目),实控人褚健 是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人物( 控制 22.77%股份),多次股权激励为业绩保驾 护航。 IPO 募投兼顾底层创新升级、产能扩张和营销体系建设。 赛道壁垒极深,天然具有规模优势,公司已与国际巨头分庭抗衡。 DCS 系统的高壁 垒体现在: 1、下游流程行业生产环境复杂,需要长期经验积累行业 know-how; 2、 DCS 涉及多学科,对研发人员要求高; 3、 DCS 更换成本高,用户粘性强。同时,赛 道天然具有规模优势,未来公司有望不断扩大市占率,降低成本。目前国内 DCS 市 场竞争者少,外资品牌占据主导,公司已与国际巨头分庭抗衡,其国内 DCS 市占率 连续 9年第一,尤其在石化和化工行业占据领先地位。 疫情推动制造业回流带来短期边际动量, 国产化、国际化、综合化三个维度具有中 期市场认知差, 工业数字化转型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短期看: 2020年新冠疫情推动 制造业回流中国,我国出口增速不断上行超预期,制造业投资持续回暖,都为公司 带来更多利基,提升公司短期边际收益。 中期看:公司在三个维度具有认知差:国 产化、国际化、综合化。 1、国产化是核心成长驱动力,具有高确定性和近两倍增长 空间; 2、国际化之路有望再造一个中国市场; 3、向产业上下游延伸,推动综合化 转型,提升议价能力和客户粘性,降低边际成本,并逐步由产品型、项目制公司向 平台型公司演进。 长期看:我国工业数字化渗透率明显低于海外发达国家,未来存 一倍提升空间,同时工业技术改造投资领先制造业增速也表明工业数字化转型正全 力推进。 产业链议价能力强,业绩有望持续超预期。 公司近 4年收入 CAGR( 19.57%)超行 业均值( 9.49%), 2020年中报超预期,三季度收入进一步加速, 2020年全年有望 持续增长,阶段性的股份支付拉低利润增速。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表现健康,预收 账款逐年新高,账龄结构优化,均彰显了公司强大的议价能力。服务项目数量和单 价持续提升,大项目的增加显示了公司产品已得到更多大型企业认可,能够应对更 为复杂的生产场景。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 2020-2022年公司实现收入 30.39亿元、 35.81亿 元、 41.66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41亿元、 5.67亿元、 6.73亿元。 考虑到 公司所在赛道的高技术壁垒、高客户粘性、公司具有明显优势的赛道卡位、具有产 业影响力的管理团队以及自主可控、国产替代、智能制造升级等国家政策对产业的 长期驱动,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021年目标市值 424亿元,中性假设下长 期市值空间为 1,160亿元。 风险提示: 下游行业波动风险;研发投入不及预期的风险;部分重要原材料进口风 险;新冠疫情持续发酵的风险。
创维数字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0-08-26 11.64 -- -- 11.69 0.43%
11.69 0.43%
详细
事件:2020年8月24日晚,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报,实现收入37.1亿元,同比下滑4.9%,实现归母净利润1.82亿元,同比下滑29.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下滑42.2%。 疫情影响逐步减弱,上半年国内疫情影响大于海外,汇兑损益对利润造成短期冲击,毛利率同比改善,经营性净现金流大幅提升。公司上半年受到了国内外运营商客户复工延迟、订单延后的影响,收入端小幅下降,不过2020年第二季度的收入已出现8.3%的同比增幅,表明疫情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利润下滑大部分源于财务费用中的4,557万元同比增加的汇兑损益的影响。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为18.68%,同比小幅提升0.34个pct(其中机顶盒等智能产品毛利率提升明显,但是液晶显示板块的毛利率下滑接近4个pct),在上半年供应链成本整体提升的环境下,依旧实现了毛利率的稳中有升。同时,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经营性净现金流达到了13.4亿元,现金回款比例高达144%,继续延续了一季度良好的回款状态(152%),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持续收缩,相比2019年年底减少约11.8亿元,公司的自我造血能力明显提升。此外,从收入结构来看,由于公司2019年底调整了收入分类,今年上半年液晶板块收入增长了70%,而机顶盒以及网络接入设备合计的收入出现了约20%的下滑,同时海外收入增长了33.6%,而国内收入下滑了19.8%,因此我们发现虽然公司在印度、南非等国家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但是今年上半年疫情并未对业务出现实质性冲击。 VR产业发展值得期待。2019年底至2020年初,国内三大运营商分别发布了各自2020年VR头显设备出货目标数量(合计约600万台),但受新冠疫情影响延期,我们预计未来运营商计划落地时公司的VR产品将有望入围,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收入92.1亿元、105.4亿元和120.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6.09亿元、7.66亿元和8.70亿元,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20.4倍、16.2倍和14.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应收账款恶化风险;新业务带来的管理风险;假设和估计的偏差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