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尹斌

华鑫证券

研究方向: 新能源汽车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050521120003。曾就职于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理学博士,新能源首席。4年实业+5年证券+1年基金从业经验。作为核心成员之一,多次获得新财富、水晶球最佳分析师称号。2021年加入华鑫证券,目前主要覆盖锂动力电池、燃料电池、储能及相关上市公司及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链研究。...>>

20日
短线
60日
中线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12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9-02 86.99 -- -- 119.32 37.17%
198.85 128.59%
详细
业绩环比向上逐步改善,Q2单季利润创新高。2020Q2实现营收408亿元(YoY+28.1%, QoQ+107%),归母净利润15.5亿元(YoY+120%,QoQ+1372%),扣非归母净利润13.9亿元(YoY+322%, QoQ 扭亏)。 Q2业绩环比Q1大幅改善,且当季利润达到历史最高值,公司综合盈利能力稳定向上。从2020H1来看,公司各业务在疫情之下总体营收规模同比保持稳定,销售毛利率向上带动业绩增长: 汽车业务2020H1实现营收321亿元,同比-5.6%,毛利76.8亿元,同比-2.7%,毛利率23.9%,同比+0.7pct。受新冠疫情及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全球汽车工业需求受挫,根据中汽协数据,2020H1全国汽车销量1025.7万辆,同比下降17%,新能源汽车销量39.3万辆,同比下降37.4%。在全行业需求下滑的情况下,公司上半年整车销售15.9万辆,同比-30.5%,新能源车销量6万辆,同比下滑58%。传统燃油车逆势增长,销量近10万辆,主要受益于全新车型「宋Pro」的热销,带动整体营收规模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下半年随着新能源车行业需求环比逐步回暖,公司旗下爆款车型汉EV/DM 有望带动汽车业务向上改善,同时刀片电池产能有序投放,将为比亚迪新能源车成本与竞争优势,公司汽车业务将会得到较大改善。 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2020H1实现营收234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毛利31.9亿元,同比+59%,毛利率13.6%,同比+5pct。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来源于:1)大客户份额提升;2)高端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整机出货量增加,玻璃及陶瓷产品出货量同比翻倍;3)新型智能产品业务板块导入新客户,助力未来业务增长;4)医疗防护产品业务凭借成熟的OEM 经验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跨界产品的产线布局并快速实现量产。未来依托于领先的研发实力、多元的产品组合以及优质的客户资源,公司手机业务正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二次电池及光伏业务2020H1实现营收47.9亿元,同比+7.6%。其中手机、电动工具及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等旗下传统电池业务实现稳定增长;光伏业务在后疫情阶段,受益于海外订单的交付,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且受益于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亏损大幅改善。 整体费用水平控制良好,销售回款能力有序改善。2020H1公司三费和研发支出合计82.1亿元,费用率17.7%,同比+0.35pct,其中销售费用率3.3%,同比-0.4pct;管理费用率7.5%,同比+0.17pct;研发支出占比4.2%,同比+0.16pct;财务费用率2.75%,同比+0.41pct综合来看,公司费用水平控制良好,持续保持高研发投入,未来在科技创新将持续保持活力,打造高技术壁垒。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155.4亿元,同比转正,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69.1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75.6亿元。公司销售回款能力大幅改善,现金流质量有序提升。 业务聚焦与技术优势凸显,未来成长可期。半导体引战投助推业务聚焦:公司作为国内电动车龙头,长期深耕新能源车产业链,掌握动力电池和电动车IGBT 核心技术,目前比亚迪半导体已经完成两轮战投引入,逐步走向市场化。未来有望逐步剥离其核心业务,其中动力电池分拆将是公司最大看点。一方面在公司现有体量下,业务独立可带来更多的灵活性,经营效率有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业务独立意味着自负盈亏,驱动由内供转为外销为主,实现市场化竞争。技术优势凸显:公司近期所展示的刀片电池+SiC/IGBT+新款车型“汉”是基于公司多年的技术沉淀,未来将会有更多核心技术助推公司发展,同时其核心技术有望转化利润释放业绩弹性。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公司在各主营业务稳中向好的基础上,基于强大的生产研发能力已在短时间内成为全球最大的口罩生产商,口罩销售带来正面业绩贡献,预计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1.4、49.8、67.8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1.52、1.83、2.48元,从中长期来看,公司作为新能源车龙头,技术积淀深厚,刀片电池加持下,多款新车型有望打开公司成长空间,随着半导体业务加速推进上市,其核心竞争力将进一步强化,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0-09-02 206.50 -- -- 214.13 3.69%
275.23 33.28%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中报: 2020H1实现营收 188.3亿元,同比下降 7.1%;实现归 母净利润 19.4亿元,同比下降 7.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3.8亿元, 同比下降 24.3%。 投资要点:业绩环比向上逐步改善,龙头盈利能力优异。 2020Q2实现营收 98亿 元( YoY-4.7%, QoQ+8.5%),归母净利润 12亿元( YoY+13.3%, QoQ+61%), 扣非归母净利润 9.5亿元( YoY+5.1%, QoQ+121%)。 Q2经营性利润环比 Q1大幅改善, Q2单季销售毛利率 29%。环比 +5pct,产品综合盈利能力环比向上。从上半年整体来看, 在 2019年上半年退坡抢装叠加 2020年疫情导致全行业同比回落的情况下, 公司营收同比下滑幅度明显小于行业整体, 龙头实力凸显: 动力电池系统 2020H1实现营收 134.8亿元,同比-20.2%, 毛利 35.7亿元, 同比-26.8%, 毛利率 26.5%,同比-2.4pct, 产量 15.08GWh, 产能利用率 52.5%,依据 GGII 数据,公司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 8.6GWh,同比下滑 37%; 2020H1,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 17.5GWh, 同比下降 42%,公司电池装机量优于行业,彰显龙头市场地位。 储能系统 2020H1实现营收 5.67亿元,同比增长 136%。公司在上 半年储能业务大幅放量,在完成低锂耗技术、长电芯循环寿命的电芯 单体和相应系统平台产品的开发的同时海外首个储能项目已在美国 加州实现并网,前期储能市场布局及推广逐步落地,未来储能市场空 间巨大,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锂电材料 2020H1实现营收 12.3亿元,同比下滑 46.53%。锂电材 料营收的下滑主要源于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需求短期受挫,锂电池材料 采购需求相应减少;同时部分锂电池材料售价受金属价格影响也同比 有所下降。 下半年随着行业产销环比持续改善,公司锂电材料有望迎 来上行拐点。整体费用水平控制良好,销售回款能力强。 2020年上半年公司三费 和研发支出合计 25亿元,费用率 20.2%, 同比-0.86pct,其中销售费用率 4.21%,同比+0.24pct;管理费用率 2.13%,同比-1pct;研发 支出占比 6.9%,同比基本持平;财务费用率-1.13%,同比基本持平。 管理费用的减少主要来源于公司当期大幅降低职工薪酬,当期职工薪 酬 4亿元,同比下滑 42%, 综合来看,公司费用水平控制良好,持 续保持高研发投入。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 58亿元,同比-20%,投资 活动现金净流出 25亿元,同比+23%,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 53亿 元。公司销售回款能力仍保持优异水平,资本投入大幅增长,后续随 着新建产能投产,优质客户渠道有望直接带动业绩进一步释放,同时 公司输血能力优秀,优异的融资能力筑宽护城河。 定增募资加码电池产能, 龙头持续投入筑高技术壁垒。 公司近期完 成定增募资,用于扩建产能并加码研发: 1) 产能扩张直接受益于优 质客户: 2019年末,公司拥有 49GWh 自有产能,此次定增扩产在宁 德湖西、江苏溧阳、四川宜宾三地新增 52GWh 电池产能,车里湾新建 16GWh 产能。依据公司规划, 2020年底预计可拥有 60GWh 产能, 2023年底可投产 158.5GWh 自有产能(包括德国图林根工厂)。 公司在国内 为上汽、宇通、北汽、广汽、等品牌车企以及蔚来、威马、小鹏等新 兴车企配套动力电池产品,在海外市场进一步与特斯拉、宝马、戴姆 勒、现代、大众和沃尔沃等国际车企品牌深化合作,伴随锂电全球化 进程加速,公司产能快速扩张有望持续提升其市场渗透率。 2)继 2019年推出 CTP 平台后,公司再度发布 CTC(Cell to Chassis) 技术, CTC 技术会将三电系统纳入, 包括电机、电控、整车高压等,预计 2030年完成。产品的高度集成有望在远期大幅降低系统成本,并与下游车 厂形成更深度的绑定,公司持续加码研发将持续深化其全球竞争优 势。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公司国内与海外产能有序投放,叠加特斯拉、 大众等新增需求将带来较大业绩弹性,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将分 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50.6、 68.7、 85.8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2.28、 3.09、 3.86元。宁德时代作为全球动力电池独角兽,全面卡位, 龙 头电池厂高技术壁垒带来巨大的客户优势和成本优势, 下半年随着行 业需求回暖,预计产销环比持续上行,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低于预期; 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 不确定性。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8-27 40.78 -- -- 45.08 10.54%
57.57 41.17%
详细
业绩环比改善,预期持续向好。2020Q2实现营收6.75亿元(YoY-1.66%,QoQ+62.26%),归母净利润1.13亿元(YoY+30.08%,QoQ+242.42%),扣非归母净利润0.68亿元(YoY-11.35%,QoQ+47.83%),Q2环比Q1大幅改善。随着行业需求复苏以及海外客户需求放量,预期公司年内环比、同比数据将持续改善。 多元材料:2020H1实现营收8.28亿元,同比-20.81%,毛利1.5亿元,毛利率18.1%,同比+2.69pct,产量7717吨,产能利用率90.2%。 上半年江苏当升三期工程8000吨产能完成调试,顺利通过大客户认证,实现大批量出货,并保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公司与多家国际动力锂电大客户及车厂建立了深度合作,成为我国出口动力锂电正极材料数量最多的企业,并成为海外动力龙头电池企业的主力供应商。公司未来将依托三期基地服务全球高端锂电客户,参与国际高端供应链合作。研发方面,公司成功为第二代高镍NCM811产品配套研发了具有特殊晶体结构的前驱体,使得高镍NCM811产品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高温存储稳定性更加优异。 钴酸锂:2020H1实现营收2.02亿元,同比-7.67%,毛利0.27亿元,毛利率13.46%,同比-6.09pct,产量1164吨,产能利用率80.8%。 公司在巩固动力锂电市场的同时,紧紧抓住部分小型锂电终端市场如电子烟、无人机、TWS耳机、两轮车等细分市场需求增长的机遇,实现了小型锂电材料产品出货量的迅速增长。 智能设备:2020H1智能设备销售0.53亿元,同比增长-10.34%,毛利率51.60%,同比+5.91pct,产量1386座,产能利用率92.4%。 子公司中鼎高科聚焦核心战略客户成功与多家优质客户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上半年成功研发出大工位、大宽幅多种类型的圆刀模切机,并实现稳定销售。同时自主开发完成可应用于新能源材料制造行业的视觉检测系统和自动化设备,使公司锂电正极材料和智能装备两大板块形成有机结合,并将业务范围延展到军工、医药等多个领域,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迎中长期向上拐点。1)出货量逆势攀升:公司在2019年正极材料出货量1.5万吨,其中多元材料1.26万吨,综合公司产能以及下游客户需求,我们预计2020年出货量有望高达2.2万吨以上,在磷酸铁锂边际回暖的背景下实现逆势高速增长。2)海外占比持续提升:2020H1公司多元材料海外出口高达4095吨,出口占比高达53%。随着海外需求持续高速增长,公司海外出口比例将进一步提升,有望持续保持价稳量升的良好格局。3)股权激励激发员工活力:为实现员工与公司共发展,截至本公告日,公司股权增持计划已通过二级市场竞价方式累计买入公司股票2,025,8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6%,占本次股权增持计划认购总金额的72.98%,为后续发展奠定夯实基础。4)业绩反转:2019由于比克电池坏账计提以及中鼎高科商誉减值影响,存在较大亏损;即使不考虑上述非经常性损益影响,2020年公司产能释放匹配需求增长,将迎来业绩反转。基于以上多重因素影响,我们看好公司有望成为全球正极材料主力供应商,迎来中长期发展机会。 整体费用水平略升,销售回款能力持续改善。2020年上半年公司三费和研发支出合计0.84亿元,费用率12.1%,同比+0.98pct,其中销售费用率1.57%,同比+0.32pct;管理费用率7.26%,同比+0.77pct;研发支出占比4.39%,同比基本持平;财务费用率-1.13%,同比-1.1pct,财务费用的进一步减少来源于短期借款减少、利息支出减少和汇兑收益增加。综合来看,公司费用水平略有提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4.35亿元,同比+71.03%,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4.35亿元,同比+391.28%,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0.29亿元,同比+5.87%。公司销售回款能力持续增强,资本投入大幅增长,主要用于锂电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工程第一阶段建设投资,后续随着新建产能投产,优质客户渠道有望直接带动业绩进一步释放。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公司作为动力电池正极龙头,在全球电动化的大势下,一方面受益于海外渠道的拓展叠加白名单外资电池厂入华,其客户结构有望持续优化;另一方面其高镍产品体系有望维持公司竞争优势,未来有望打开成长空间。预计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26、4.85、5.9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5、1. 11、1.3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低于预期;产品价格不及预期。
璞泰来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8-21 22.73 -- -- 27.37 20.41%
29.54 29.96%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中报: 2020H1 实现营收 18.88 亿元,同比下降 13.3%;实现归 母净利润 1.97 亿元,同比下降 25.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1.75 亿 元,同比下降 26.8%,业绩略低于预期。 投资要点: H1 业绩整体承压,但环比改善。 2020Q2 实现营收 10.69 亿元 ( YoY-6.92%, QoQ+30% ), 归 母 净 利 润 1.04 亿 元 ( YoY-23%, QoQ+11.8%),扣非归母净利润 0.93 亿元( YoY-26.5%, QoQ+12%)。 Q2 业绩环比 Q1 改善,其利润增速略低于营收增速。 三大业务持续增长,但产品价格承压。 公司 2020H1 三大业务出货量 均保持稳定增长,但盈利能力发生多项边际变化: 负极实现出货 2.2 万吨,同比增长 6.02%, 营收 13.6 亿元,同比下 降 1.65%, 均价 6.16 万元/吨,同比下降 0.47 万元/吨,价格同比下 滑。 石墨化加工对外销售实现营收 0.59 亿元, 受疫情影响,公司排 产波动较大。同时原材料针状焦价格下滑,公司备货后待去化库存水 平较高, 负极业务短期承压。 下半年受益于内蒙兴丰石墨产能释放和 参股针状焦企业振兴炭材, 负极产品单位盈利能力显著提升,随着石 墨化和针状焦自给率提升,预计2020 年公司负极产品将进一步降本, 负极产品上下游一体化带动盈利能力进一步回升。 涂覆隔膜及加工实现出货 2.2 亿㎡, 营收 2.8 亿元,同比下降 16.9%。 铝塑膜出货 253 万㎡,营收 0.32 亿元,同比下降 0.57%;纳米氧化 铝出货 506 吨,同比增长 103.51%;营收 0.13 亿元,同比增长 735%。 涂覆隔膜均价 1.28 元/㎡,同比下降 0.14 元/㎡。 在隔膜产品价格承压 的情况下,公司持续完善产品多元化布局,油性涂覆技术得到多家客 户的认可, 未来“年产 2.49 亿平方米锂电池隔膜项目”力争通过隔 膜基膜产品的稳定自给,进一步促进公司涂覆隔膜产品的海外市场推 广,形成基膜、涂覆材料、涂覆隔膜加工和涂覆设备业务协同布局。 锂电设备实现营收 1.27 亿元,同比下降 45.96%, 考虑对内销售金额, 实现营收 2.4 亿元,同比下降 11.27%。 在考虑对内销售后,公司锂电设备出货量处于相对稳定水平,未来公司锂电设备业务与涂覆加工 业务协同效应优势充分展现,锂电设备的对内协同将直接降低产线的 折旧成本,利好长期发展;下半年随着动力电池客户密集启动订单交 付工作,公司锂电设备业务将进入集中出货和订单交付阶段,预期对 外销量环比向上。 整体费用率水平上行,销售回款能力持续改善。 2020H1 年公司三费 和研发支出合计费用率 17.4%, 同比+4.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 4.8%, 同比+1.5pct,来源于海外市场营收增长较多;管理费用率 4.5%, 同 比+1pct 来源于部分业务条线员工人数的增加;研发支出占比 4.9%, 同比+0.6pct;财务费用率 3.2%,同比+1.1pct,增长来源于新增可转 债(市场利率 3.71%计息)和银行授信融资的增长。 综合来看,公司 费用水平上行。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 2.24 亿元,同比+14%,投资活 动现金净流出 3.74 亿元,同比-47%,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 12 亿 元,同比+300%。公司销售回款能力持续增强。 定增募资加码产业,双主业竞争力持续强化。 公司拟定增募资 49.6 亿元,用于收购山东兴丰 49%股权( 7.35 亿元),并投向 5 万吨负极 项目(定增 10 亿元,合计 12.8 亿元)、 5 万吨石墨化项目(定增 4.3 亿元,合计 6 亿元)、 2.49 亿㎡隔膜项目(定增 7.1 亿元,合计 7.8 亿元)、 5 亿㎡涂覆项目(定增 3.1 亿元,合计 3.6 亿元)、 隔膜高速 线研发项目(定增 2.78 亿元,合计 2.79 亿元),公司在负极、隔膜 双主业扩产的同时,持续提升原材料自给率,未来上下游一体化将持 续带来竞争优势。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基于审慎性原则, 在定增完成前暂不考虑其 对公司业绩及股本影响,疫情影响下,新能源车产业链短期需求下滑, 价格承压, 预计公司 2020-2022 年将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7.64、 10.51、 15.02 亿元, 对应 EPS 分别为 1.75、 2.41、 3.45 元。 公司作 为全球负极龙头, 在隔膜涂覆业务实现快速突破, 中长期双主业有望 直接受益于全球电动化浪潮打开成长空间, 维持公司“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低于预期;定增进度不及预期。
欣旺达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8-12 24.92 -- -- 28.00 12.36%
32.16 29.05%
详细
公司发布半年报:2020H1公司实现营收115亿元,同比增长6%;实现归母净利润588万元,同比下滑97.4%,业绩符合预期。 Q2业绩扭亏,多因素致H1业绩承压。公司2020Q2实现营收63亿元(YoY+2.2%,QoQ+21.4%);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YoY+14.2%,环比扭亏),受益于消费电池业务(手机、笔记本、TWS耳机等)回暖,Q2公司业绩明显改善,综合H1整体经营情况来看,公司业绩承压主要受Q1多因素影响:1)卢比贬值导致印度子公司当期产生汇兑损失;2)电动汽车电池业务持续较大投入且出货量较低;3)公司股权激励费用的摊销;4)Q1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分业务来看: 手机数码电池类:公司H1实现营收66亿元/YoY+7.4%,毛利10.4亿元/YoY+29.1%。在全球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下滑的局面下,公司积极扩大市场份额,与国际大客户合作广度与深度进一步加强,在国内手机数码类锂离子电池模组主要供应商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同时积极加大研发力度,加强品质管理,设计应用于5G手机方案的新产品于多款品牌旗舰手机,提高了单位产品的附加值。 笔记本电脑类:公司H1实现营收17亿元/YoY+25.2%,毛利2.3亿元/YoY+25.5%。随着笔记本电脑由传统的18650电池向锂聚合物电池转换,公司笔记本电脑类电池业务快速增长,未来公司笔记本电脑锂电池将逐步提升市场份额,持续拓展全球领先笔记本品牌客户,成为公司消费类领域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智能硬件:实现营收20.6亿元/YoY+32.72%。公司进一步渗透消费电池客户供应链,目前已在扫地机器人、电子笔、智能出行、个人护理和智能音箱等领域全面开展业务,我们预期年内同比增速约20%。 动力电池进入突破期,迎向上拐点:公司H1实现营收1.3亿元/YoY-87%,毛利982万元/YoY-96%。2020H1新增8款车型进入推广目录,目前累计有26款车型进入目录。研发方面,近期公司与日产达成协议拟联合研发下一代日产电动汽车e-POWER的电池,BMS通过ASPICEL2,其BMS系统和关键零部件达到ASILD级,并为国内外知名客户批量提供汽车级电池管理系统。在市场开拓方面,目前公司已给雷诺-日产联盟、吉利、东风柳汽等客户供货。同时公司与欧美、亚洲高端汽车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并在多个市场主流车型上与客户建立联合同步开发机制,随着公司电池技术和市场渠道的同步增长,未来动力电池业务有望扭亏为盈,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 持续加码研发,动力业务有待释放。2020H1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含研发费用)为13.6%,同比+2.1pct,其中销售费用率0.9%,同比-0.3pct;管理费用率4.2%,同比+0.6pct;财务费用率2.5%,同比+1pct;研发费用率6%,同比+0.8pct。财务费用和研发费用增长较多,财务费用率的增长主要来源于银行借款增加导致利息支出增加以及卢比贬值。公司持续加强研发,于近日通过ASPICECL2测试,此次测试的通过标志着公司在电动车车规级软件研发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引入海外先进标准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BMS的研发水平,加快海外车厂客户对公司电池研发能力的认可。目前,公司成功进入易捷特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及雷诺-日产联盟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定点采购名单,未来6年将为上述车企超过15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电池。目前公司的产能逐步释放,叠加动力电池需求逐步放量,将会形成趋势向好。我们看好公司有望成为动力黑马。 维持“买入”评级。受短期因素扰动(疫情+海外汇率波动+股权激励)影响,上半年短期业绩承压,目前公司Q2单季业绩已现明显改善,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叠加客户有序推进,预期后续动力电池业务将边际向好带来业绩弹性,预计2020-2022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7.06、13.1、19.7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5、0.83、1.26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风险;产品价格低于预期;大盘系统性风险;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消费电池需求不及预期、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益。
新宙邦 基础化工业 2020-08-04 58.60 -- -- 62.25 6.23%
80.55 37.46%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2020半年报:实现营收11.93亿元,同比增长12.94%,归母净利润2.38亿,同比增长77.31%,扣非净利润2.20亿,同比增长74.12%,业绩位于预告2.28-2.41亿的上段,略超市场预期。 投资要点: Q2业绩增长再提速,超市场预期。2020Q2公司实现营收6.72亿元(YoY+23.6%,QoQ+29%);归母净利润8423万元(YoY+93%,QoQ+40%);扣非归母净利润1.25亿元(YoY+87%,QoQ+32%),产品综合毛利率39.84%,同比+4.2pct。上半年期间费用率(含研发费用)17.8%,同比-3pct。各主营业务有序推进,带动营收提升的同时产品单位盈利能力和费用控制能力进一步增长。分业务来看,公司四大主业--锂电池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电容器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逐步调整产品和客户结构,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其中锂电池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贡献主要业绩增量: 锂电池化学品实现营收5.9亿元/YoY+13%,实现毛利1.71亿元/YoY+23%,毛利率29%/YoY+2.4pct。营收和单位盈利能力的同步大幅改善主要受益于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新能源车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容提速带动公司电解液出货量提升。同时疫情影响下一次锂电需求增加+风电带动超电容发展,公司上半年超容电解液及一次锂电池电解液也有了较好的发展,保持了较好的市场占有率和经营业绩。从中长期来看,公司通过差异化的产品与市场策略,保证了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目前已与三星SDI、LG、索尼、松下、比亚迪、CATL等海内外优质客户达成深度合作,现拥有电解液产能3.3万吨,在建产能4.9万吨,未来随着新产能的逐步投放,优异的客户结构有望为公司带来业绩弹性。 有机氟化学品实现营收3.09亿元/YoY+32.7%,实现毛利1.1亿元/YoY+11%,毛利率63.5%/YoY+7.1pct。公司持续加码投入研发,优化产品结构,消除了海斯福对单一产品的依赖,形成了以六氟异丙基甲醚等八大产品为核心的多元化产品结构.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含氟医药中间体增速,同时以环保型含氟表面活性剂产品为代表的市场会进一步拓宽带动营收毛利双双增长。目前,全球对氟精细化学品的需求巨大,政府对精细氟化工的扶持力度也在逐步加强,含氟精细化学品市场未来前景广阔。 电容器化学品实现营收2.46亿元/YoY+12.9%,实现毛利9680万元同比基本持平,毛利率39%,同比基本持平。受贸易战、安环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电容器化学品市场需求下滑,价格承压导致电容器化学品业绩下滑。在市场需求承压的情况下,公司加大研发,在超级电容器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和铝电容电解液等高端产品实现突破,市场占有率和产品毛利率逆市增长。半导体化学品实现营收4625万元/YoY-24%,实现毛利968万元/YoY+10%,毛利率21%/YoY+3.4pct。在国家支持和美国出口限制下,国内半导体行业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公司持续推进新产品研发,高纯半导体双氧水、氨水产品已成功投产,并逐步客户认证,IC高端湿化学品已开始销售,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费用控制能力全面提升,现金流表现优异。2020H1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含研发费用)为17.8%/YoY-3pct,其中销售费用率3.7%/YoY-0.2pct;管理费用率7.4%/YoY-0.7pct;财务费用率0.2%/YoY-0.1pct,研发费用率6.5%/YoY-1.2pct。在费用控制能力全面提升的同时,公司管理团队和核心人员稳定,研发人员占比维持在20%左右,研发费率始终保持在6.5%以上为公司持续创新力提供了坚强的保障。2020H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3.3亿元,销售回款能力优秀;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6亿元,流出额同比下滑43%,投资拓展放缓;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10.4亿元,主要来源于上半年定增的完成。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公司四大主营业务稳步发展,在全球疫情下,有机氟和锂电材料业务逆势发力,驱动业绩快速增长,电容器和半导体化学品保持稳定盈利能力,目前定增完成后产能建设按规划推进,我们预计2020/2021/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06/6.43/8.41亿元,eps为1.23/1.56/2.0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环保限产导致原材料价格上升;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当升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8-03 34.62 -- -- 44.77 29.32%
57.57 66.29%
详细
产能有序投放稳定释放业绩弹性。公司作为国内正极材料龙头,形成高容量、高压实、高电压、单晶形貌且性能稳定的多系列产品体系,并持续加码高镍三元。疫情之后,公司复工复产情况良好,现有产能几近满产。2020Q1江苏当升三期工程(0.8万吨高镍三元)投产后,有效总产能达到2.4万吨,且高镍(NCA/811)产线具有向下兼容普通三元产品能进一步释放产能弹性。常州基地目前产能处于建设期,预计2020Q4将释放2万吨产能,远期规划产能10万吨。公司产能有序、稳定投放为持续业绩增长奠定坚实基础。n定位高端市场,海外占比持续提升。2019年公司三元材料外销占比超过30%,产品在多家韩国、日本电池巨头形成稳定供货,已成功进入奔驰、现代、日产等供应体系。2019年底,动力电池白名单开放,外资电池龙头正式入华加速电池产能建设。在外资电池国产化的大背景下,公司产品供应外资电池龙头(如SKI、LGChem、三星SDI等)占比持续提升,客户结构持续改善,从而进一步改善其盈利能力。n公司逆势增长,彰显核心竞争力。2020Q1正极行业CR5为40%,环比+4pct,疫情加速行业低端产能出清,正极材料头部厂商的优势有望得到持续的强化。在Q1产业链承压的情况下,正极材料行业出货量7.1万吨/YoY-13%,QoQ-36%,其中三元材料产量3.6万吨/YoY-12%,QoQ-27%。公司Q1正极材料出货3200吨,同比上升7%,环比下降9%,公司逆势攀升,优势明显。展望2020H2,随着国内外需求共振,我们预计公司2020年正极出货量有望实现25%以上的同比增长,进一步扩大其领先优势。n股权增持绑定管理层与核心员工利益。3月底公司公布股权激励草案,截至2020年7月16日,公司股权增持计划已通过“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江盛世华章集合型团体养老保障管理产品进取增利6号”以二级市场竞价方式累计买入公司股票2,025,8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46%,成交均价约为26.18元/股,成交总金额为53,040,207元,占本次股权增持计划认购总金额的72.98%。公司后续将按照窗口期的有关规定,视股价情况择机购买公司股票。股权增持绑定管理层与核心员工利益,彰显员工对公司未来发展的 坚定信心。n三元需求将回归高速通道,公司相对受益。刚果金供应受限,叠加下游需求向好,推动钴价持续上涨,钴金属价格从年初约22万/吨的低点反弹至现在27~28万/吨,对三元产业链有边际改善。随着下半年电动车需求高速增长,将进一步助推三元正极材料需求,公司相对受益显著。此外,上半年因比亚迪刀片电池与宁德时代CTP电池采用磷酸铁锂体系,叠加特斯拉欲采用无钴电池,引发市场对三元前景的担忧,对钴行业及三元产业链形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我们认为,高镍三元仍是动力电池的主流方向,无钴电池产业化仍需时间。为了维稳上游资源供应,特斯拉将与嘉能可签订采购协议,嘉能可将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及其计划中的柏林工厂提供钴金属,此举有利于提升钴及三元产业链的行业估值。随着行业边际改善,公司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n维持“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26、4.85、5.9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5、1.11、1.36元。基于公司产能有序投放、海外占比持续提升、股权增持绑定员工利益叠加行业边际转暖,公司步入中长期向上拐点,前景甚好,维持“买入”评级。n风险提示:行业结构改善不及预期、正极材料加工费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欣旺达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6-19 16.03 -- -- 25.92 61.70%
28.00 74.67%
详细
全资子公司欣旺达电动汽车于近日进行了AutomotiveSPICECapabilityLevel2(ASPICECL2)软件研发能力评估并成功通过测试。 获国际认证,海外市场拓展有望提速。公司于近日通过ASPICECL2测试,ASPICE是评价汽车软件开发团队的研发能力水平的模型框架,最初由欧洲20多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共同制定,于2005年发布,由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VDA)运营。此次测试的通过标志着公司在电动车车规级软件研发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引入海外先进标准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BMS的研发水平,加快海外车厂客户对公司电池研发能力的认可。目前,公司已和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达成合作,已经为其HEV稳定配套动力电池,国外市场有序推进,在ASPICE认证的催化下,海外市场的开拓有望进一步加速。 动力产能有序释放,增长潜力大。公司从电芯到PACK、BMS全线布局,掌握动力电池核心技术,目前量产动力电芯能量密度可达224Wh/kg,实验室研发的动力电芯能量密度可达300Wh/kg,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已达到180Wh/kg。在国内市场,公司已与吉利、东风柳汽等众多知名汽车厂商建立合作关系。2019年公司BEV产品累计出货达到21736台,合计约1.11GWh,其中自主电芯出货13092台,合计约0.7GWh。公司产品导入一线高端客户的进展顺利,惠州工厂6GWh的Pack和2GWh的电芯已于近期投产,剩余2GWh电芯预期年内投产。随着客户订单持续导入和产能逐步释放,我们判断动力电池业务将逐步释放业绩弹性。 消费电池亮点纷呈,多业务持续向好。公司电池pack业务从手机向笔记本、智能硬件产品延伸,对pack和电芯全面布局,通过纵向一体化提升利润率。近期子公司锂威已在惠州园区完成扩产,预计东莞生产基地扩产结束后将带动业绩进一步增长:1)手机电池:2020年5G换机潮预计带来智能手机出货量回升,5G手机单机电池价值量高于4G手机,预计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目前公司提出换芯战略,主要针对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电池提升电芯自供比例,自去年下半年开始,自供电芯陆续通过小米、华为、OPPO、VIVO等大厂认证,通过持续加码产品上游,公司盈利能力逐渐增强。2)笔记本电脑电池:随着笔记本电脑由传统的18650电池向锂聚合物电池转换,公司笔记本电脑类锂电池业务快速增长。公司给联想、Dell等笔电大厂供货和小米、华为等新兴笔电厂商供应链,未来笔记本电脑锂电池将逐步提升市场份额,成为未来3-5年消费电池领域新增长点。3)智能硬件:公司以手机数码类锂电池业务稳步增长为契机,拓展业务,深入智能硬件领域。目前与百度阿里联合开发智能音箱、电动牙刷等产品,带来新增长空间。 维持“买入”评级。疫情之下,公司受汇率波动影响,产生汇兑损益导致短期业绩承压,同时公司持续加码电池pack研发,预计2020-2022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8.8、12.6、17.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6、0.81、1.1元,公司在电动车BMS研发上加速突围,有望在日产-雷诺之后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随着产能逐步释放,叠加客户有序推进,预期动力电池业务将边际向好带来业绩弹性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波动风险;产品价格低于预期;大盘系统性风险;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消费电池需求不及预期、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损益。
鲍斯股份 机械行业 2020-06-16 9.73 -- -- 13.51 38.85%
13.51 38.85%
详细
燃料电池业务持续推进,空压机研发有序向前。公司和华熵、雄韬达成三方协议进军燃料电池汽车零部件领域,规划配套空压机、回氢泵和刹车泵三大部件。目前刹车泵已实现小批量出货,回氢泵已经初步试车,空压机即将进入试车阶段,产品开发有序向前推进。燃料电池空压机主要由海外UQM、Honeywell等国际巨头把控,单价较高,国产替代空间巨大,未来公司一旦实现产品从0→1的突破,有望快速打开市场,形成新的增长点。 干式真空泵迎国产替代,光伏设备刚需带动出货提升。全球光伏产能有序增长,隆基、中环等龙头相继发布了扩产计划,对应光伏设备的需求有望提升。干式真空泵应用于光伏电池生产的多环节,在下游旺盛需求驱动下,其需求将同步增长。公司自2018年已申请相关专利并实现干式真空泵产品投放,率先实现干式真空泵的国产突围。目前公司干式真空泵在光伏产业已实现批量出货,未来随着光伏扩产叠加国产替代,产品进入龙头供应链有望持续为公司带来业绩弹性。同时公司借由光伏设备领域不断加大研发提升产品性能,计划通过在光伏设备真空泵的技术积累在后期切入半导体设备真空泵领域,真空泵产品前景巨大。 航空刀具产品稳步推进,高端制造前景空前。公司自收购苏州阿诺以来,持续加大在下设阿诺精密刀具研究院的投入,不断开发和储备新的非标精密刀具产品。由于前期下游汽车零部件行业承压,公司加大向航空类刀具的高端制造领域的研发,在2020年已取得实质性突破,产品已稳定出货,目前阿诺刀具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主要客户包括新宇、普美航空、霍尼韦尔等。阿诺产品技术水平优异,客户渠道拓展良好,前期航空类产品认证周期较长,今年或将迎来部分认证落地,未来1-2年有望在尖端科技领域实现放量。 螺杆鼓风机弯道切入熔喷布领域,Q2预期形成增量。疫情之下,熔喷布配套全球口罩需求出现爆发性增长,市场驱动下,熔喷布产线数量和自动化水平快速提升,变频无油鼓风机作为自动化熔喷布产线的核心设备其市场需求同步增长。公司凭借长期以来在无油压缩机的技术储备以及先进的生产设备快速开发出永磁变频螺杆鼓风机并在4月初投入市场,产品能够满足低能耗、低噪音、高集成、高智能化、高稳定性、宽范围的性能要求,为“熔喷布”生产提供持续稳定的高温高速高压热气流,顺利替代传统罗茨风机。目前来看,公司永磁变频螺杆鼓风机预期出货情况良好,有望在Q2形成新的业绩增量。 上调至“买入”评级。从短期来看,公司在熔喷布鼓风机和航空类刀具领域出货情况良好,预计对Q2业绩形成较大增量,预计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2.13/2.84/3.54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32/0.43/0.54元。长期来看,公司技术储备深厚,未来在光伏、半导体真空泵和燃料电池空压机领域持续突破,有望打造新的增长点,上调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燃料电池产业发展不及预期;空压机研发不及预期;前期并购产业带来商誉减值;相关产品国产替代进程的不确定性;航空刀具产品发展不及预期。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5-29 57.01 -- -- 72.63 27.40%
97.33 70.72%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披露旗下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成功引入战略投资者,由红杉资本,中金资本以及国投创新领衔投资,HimalayaCapital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参与认购,完成A轮融资19亿元,投后估值近百亿元。 投资要点: IGBT龙头成功引战,估值近百亿彰显实力。比亚迪半导体经过十余年的研发积累和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应用,已成长为中国最大的IDM车规级IGBT厂商,并开创了新能源汽车IGBT国产替代的先河,累计装车量稳居国内厂商第一,产品覆盖乘用车领域与商用车领域。 公司成功打破了国际垄断,同时也是全球首家将SiC模块应用于汽车主电控的半导体厂商,行业地位和产业优势突出,未来有望将依托在车规级半导体领域的深厚积累及应用优势,逐步实现其他车规级核心半导体(如车规级MCU、CIS、LED等)的国产替代,进一步强化公司核心竞争力。此轮投资按照投前估值75亿元,融资共计19亿元,取得比亚迪半导体共计20.21%股权,投后估值近百亿元。未来借力战投的丰富资源将进一步打开比亚迪半导体的成长空间。 实力战投抢筹,拉开市场化序幕。比亚迪半导体A轮融资投资方涵盖红杉资本、中金资本、国投创新、HimalayaCapital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其中国投创新和HimalayaCapital现为比亚迪股份的股东。比亚迪完成引战融资的全过程仅用时42天,一方面展现了比亚迪极为高效的执行力;另一方面,表明比亚迪在资本市场强大的资源积累以及深厚的机构投资者基础。此次融资拉开比亚迪子公司独立市场化序幕,未来有望迎来其他业务板块(如动力电池)的独立市场化,进一步激发公司成长空间。 未来动力电池有望独立,打开成长空间。比亚迪作为国内电动车龙头,长期深耕新能源车产业链,掌握动力电池和电动车IGBT核心技术。长期以来产品主要用于自给,但外供比例较低。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公司计划逐步独立各业务线,逐步推进市场化进程。公司除将半导体业务分拆外,还计划独立电池业务,计划3年左右实现分拆。一方面在比亚迪的现有体量下,动力电池业务独立可带来更多的灵活性,经营效率有望大幅提升;另一方面,业务独立意味着自负盈亏,驱动由内供转为外销为主,实现市场化竞争。基于公司多年的技术沉淀,其核心技术有望转化产品利润有望释放业绩弹性。 强强联合,海外市场有望突破。比亚迪继与戴姆勒合作之后,再次联手丰田设立合资公司(BTET),帮助丰田研发电动车,通过技术输出,将有效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及品质控制能力,巩固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比亚迪刀片电池打造行业安全标杆,将体积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具备长续航、长寿命性能,将搭载于全新科技车型——比亚迪汉,NEDC达到605公里。就动力电池而言,目前公司已与全球知名电动车厂商都有接触或合作,未来有望通过刀片电池的独特优势打开国际市场。 上调公司至“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0.6、32、45.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6、1.17、1.67元,公司作为新能源车龙头,技术积淀深厚,随着半导体业务加速推进上市,进一步强化其核心竞争力,上调公司至“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补贴政策风险;刀片电池应用不及预期;和丰田合作进度不及预期;海外疫情扩散导致需求下滑;引入战投效果不及预期。
道氏技术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0-05-20 11.98 -- -- 11.96 -0.17%
13.43 12.10%
详细
陶瓷行业龙头地位显著,创新产品维持高毛利率。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唯一的陶瓷产品全业务链服务提供商,公司的研发实力、产品应用开发与技术服务能力,在业内处于领跑地位。公司作主要产品涉及陶瓷墨水、全抛印刷釉和基础釉,客户涵盖了诸如东鹏、金意陶、新明珠、新中源、马可波罗等国内最知名的陶瓷墙地砖生产企业。近年来,我国建筑陶瓷市场竞争激烈,行业洗牌加剧,例如2019年中国瓷砖产量82亿平米/yoy-8.8%。但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全力配合客户的新产品开发,成为建筑陶瓷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主要推动力,2019年虽受行业影响公司釉面材料销量12.16万吨,同比下降11.86%,但仍保持32%较高毛利率,龙头地位显著。 持续加码新能源材料,打开成长空间。全球持续推进电动化,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的需求实现高速增长,市场规模自2012年2.7GWh增长至2019年113.4GWh,期间CAGR高达71%。公司顺应市场需求,积极开拓锂电材料应用,布局了三元前驱体、钴盐以及导电剂等多业务,形成了较强的综合实力,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2019年公司实现新能源材料产销3.43万吨/3.33万吨,同比分别+3.05%/7.65%。 钴盐/三元前驱体。子公司佳纳能源主要产品氯化钴、硫酸钴、碳酸钴和草酸钴和三元前驱体,由于钴铜伴生,公司同时经营电解铜。2019年公司三元前驱体实现营收7.9亿元,毛利率13.8%;钴盐实现营收5.4亿元,毛利率20.9%;电解铜实现营收2.9亿元,毛利率34%。 公司三元前驱体产品技术成熟、质量稳定,拥有振华科技、厦门钨业等优质客户,高镍前驱体已经实现量产并通过下游客户验证,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2019年公司推进前驱体产能建设,目前具备2.2万吨/年的三元前驱体产能,未来将进一步释放业绩弹性。展望未来,类似2019年的钴价格大幅下跌以及计提存货减值等利空因素大概率消除。目前钴价格已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有望随着需求复苏实现价格反弹,公司的钴盐业务有望边际向好。 导电剂:子公司青岛昊鑫是国内率先实现纳米材料导电剂规模化生产的龙头企业,其主要产品为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导电剂,2019年实现营收2.4亿元,毛利率35.5%,主要客户为比亚迪等锂电龙头企业。 2019年产能达2万吨,随着下游动力电池需求高速增长,公司有望持续受益,该业务有望高速增长。同时,公司推进原材料自给,加大上游粉体、浆料产能建设,原材料自给率的提升有望带动公司导电剂产品质量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前瞻布局氢能材料,推动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膜电极作为燃料电池系统关键部件之一,其性能和成本直接影响到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性能、寿命及成本,占电堆成本的60-70%,目前该产品高度依赖进口。根据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膜电极市场销售规模为2.28亿元。GGII预计,到2025年中国车用领域氢燃料电池膜电极市场需求有望达到23亿元。2019年公司与重塑科技、马东生共同出资设立道氏云杉,从事膜电极材料的研制和销售,马东生先生是国鸿氢能的创始人之一,国鸿氢能为巴拉德合资公司,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的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目前道氏云杉组建了以DustinBanham博士(曾就职Ballard,深耕膜电极研发领域)为核心的氢燃料电池膜电极研发团队。合作方重塑科技是国内重要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公司,目前占国内氢燃料电池系统约50%市场份额。目前公司正结合国内商用车应用场景做前期开发,预计2020年将有1~2款产品进入市场,有望在2021年贡献业绩。 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0-2022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52、2.51、3.5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3、0.55、0.77元。公司作为陶瓷釉料龙头,全面布局新能源材料,公司有望在2020年形成中长期向上的业绩拐点,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原材料价格风险;产能建设低于预期;疫情扩散导致需求下滑;新材料研发及进度不及预期。
新宙邦 基础化工业 2020-04-28 38.77 -- -- 44.30 13.59%
65.88 69.9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年报与一季报:2019年实现营收23.25亿元,同比增长7.4%;归母净利润3.25亿元,同比增长1.6%。同时,2020Q1实现营收5.21亿元,同比增长1.6%;归母净利润9875万元,同比增长59%,业绩位于业绩预告8693~9935万元的上限,整体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 各业务稳定向上,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019Q4单季实现营收6.28亿元(YoY+2.4%,QoQ-2%),实现归母净利润8575万元(YoY-23.5%,QoQ-18.5%),公司在年末计提比克坏账计提导致Q4单季度利润环比收缩,各主营业务业绩有序释放,经营情况稳定。从2019年整体来看,公司四大主业——电容器化学品、锂电池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逐步调整产品和客户结构,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带动公司业绩稳定增长:1)电容器化学品实现营收5.16亿元/YoY-8.3%,实现毛利2.07亿元/YoY-4.2%,毛利率40.1%,同比+1.72pct。受贸易战、安环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电容器化学品市场需求下滑,价格承压导致电容器化学品业绩下滑。在市场需求承压的情况下,公司加大研发,在超级电容器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和铝电容电解液等高端产品实现突破,市场占有率和产品毛利率逆市增长。2)锂电池化学品实现营收11.57亿元/YoY+7.9%,实现毛利2.9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毛利率25.5%,同比-2.05pct。国内市场补贴退坡叠加电解液产能释放导致竞争激烈,成本压力导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从中长期来看,公司已与三星SDI、LG、索尼、松下、村田、比亚迪、CATL、亿纬锂能、力神、孚能科技等海内外优质客户达成深度合作。公司现拥有电解液产能3.3万吨,在建产能4.9万吨,未来随着新产能的逐步投放,优异的客户结构有望为公司带来业绩弹性。3)有机氟化学品实现营收4.95亿元/YoY+27.6%,实现毛利2.88亿元/YoY+43.3%,毛利率58.1%,同比+6.25pct。公司持续加码投入研发,优化产品结构,消除了海斯福对单一产品的依赖,形成了以六氟异丙基甲醚等八大产品为核心的多元化产品结构;凭借新产品的技术优势,加大国内外市场新客户的开发力度,未来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4)半导体化学品实现营收1.15亿元/YoY+11.7%,实现毛利2070万元/YoY+46%,毛利率18.1%,同比+4.28pct。在国家支持和美国出口限制下,国内半导体行业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公司持续推进新产品研发,高纯半导体双氧水、氨水产品已成功投产,并逐步客户认证,IC高端湿化学品已开始销售,未来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持续加码研发,现金流表现优异。2019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含研发费用)为19.3%,同比基本持平,其中销售费用率3.9%,同比-0.7pct;管理费用率7.9%,同比+0.76pct;财务费用率0.6%,研发费用率6.9%,同比均基本持平。公司持续加强研发,研发费用维持在较高水平,技术创新有望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5.6亿元,同比增长59.4%,销售回款能力进一步改善;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5.9亿元,流出额同比增长81%,投资拓展进一步提速;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2亿元,杠杆规模适度降低,经营越发稳健。 2020Q1业绩抢眼,后续增长可期。疫情影响下,公司一季度业绩逆市攀升:1)有机氟化学品:随着海外疫情的扩散,含氟医药中间体的海外需求持续提升,公司医药中间体产品对美国的出口订单大幅增长。2)锂电池化学品:一季度海外新能源车市场热度持续高涨,特别是欧洲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大幅提升,海外需求的短期提升带动公司锂电材料出口量快速增长。公司锂电材料海外客户主要集中于日韩市场,目前日韩疫情已基本稳定;此外,公司对欧洲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东欧地区,受疫情影响较小。展望未来,随着疫情好转、需求复苏,将实现各业务较快增长。 定增将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拟发行股票募资不超过11.4亿元,用于:1)海德福高性能氟材料项目(一期);2)惠州宙邦三期项目;3)荆门项目(一期)。并且公司在筹项目——1)波兰新宙邦项目;2)三明海斯福项目(一期);3)湖南福邦新型锂盐项目,在后续的融资方案下,也将陆续开工。公司建设新项目进一步延伸、深化有机氟化学品、锂电池化学品价值链,同时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新投建产能逐渐释放,将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量。 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基于审慎考虑的原则,增发未完成前,暂不考虑其对股本摊薄及业绩的影响,公司四大主营业务稳步发展,在新冠疫情下,有机氟和锂电材料业务逆势发力,驱动业绩快速增长,我们预计2020/2021/2022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5.8/7.4亿元,eps为1.19/1.52/1.9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公司下游产品需求;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增发进程不及预期。
比亚迪 交运设备行业 2020-04-27 59.02 -- -- 62.50 5.90%
97.91 65.8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发布 2019年年报 年年报: :公司实现营收 1277.4亿元/yoy-1.78%,实现归母净利润 16.14亿元/yoy-41.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3亿元/yoy-60.6%,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各业务盈利能力分化。 。公司 2019Q4单季实现营收339.2亿元(YoY-17.4%,QoQ+7%),实现归母净利润 4015万元(YoY-97%,QoQ-66%),Q4单季度利润环比收缩主要是来源于公司加大研发力度年末计提较大数量研发费用 17.9亿元,同时 Q3公司合计发行 5期短融和 1期公司债,导致 Q4财务费用提升至 10.7亿元。 2019年受宏观环境影响,公司汽车和手机零部件业务盈利能力下滑导致业绩承压,二次充电电池业务盈利能力明显改善: 1)汽车业务实现营收 632.7亿元/YoY-16.8%,实现毛利 138.5亿元,/YoY-7.9%,毛利率 21.88%,同比+2.1pct。汽车业务短期业绩承压主要是受宏观经济下滑及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全国汽车销量 2577万辆,同比-8.2%;新能源汽车销量 120.6万辆,同比-4.0%,其中公司销售汽车 46.1万辆,同比-11.4%;销售新能源车 23万辆,同比-7.4%。 从市场来看,公司作为国内新能源车行业龙头,市占率仍保持约 20%,居国内第一,优势明显。 2)手机零部件及组装业务实现营收 533.8亿元/YoY +26.4%,实现毛利 49.9亿元/YoY-6.1%,毛利率 9.35%,同比-3.24pct。2019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 13.7亿部,同比-2.3%;中国手机出货量 3.89亿部,同比-6.2%。智能手机行业已逐步成熟,市场增速放缓导致手机金属结构件毛利率下滑,手机业务承压。从出货量来看,手机业务营收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3D 玻璃、陶瓷以及组装业务的市场需求较大,未来有望通过以量补价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3)二次电池 及光伏 业务实现营收 105.1亿元/YoY +17.4%,实现毛利19.6亿元/YoY +131%,毛利率 18.63%,同比+9.17pct。2019年公司消费锂电池业务保持稳定增长,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同时光伏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带动整体毛利率上升。 费用率相对稳定,现金流表现优异。 。2019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含研发费用)为 13.4%,同比+0.7pct,其中财务费用率 2.4%,同比基本持平;管理费用率 3.24%,同比+0.4pct;销售费用率 3.4%,同比-0.2pct,研发费用率 4.4%,同比+0.6pct。公司费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研发费用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有望为公司打开成长空间。全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147亿元,同比增长 17.7%,销售回款能力进一步改善;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 209亿元,流出额同比增长 47%,投资拓展进一步提速;筹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入 66.1亿元,同比增长 69%,输血能力优异,2019年年末账面资金合计126.5亿元,较年初下滑3.1%,优异的现金流为公司带来较高的安全边际。 未来亮点纷呈,增长可期 。公司作为国内新能源车龙头,积淀深厚,未来有望随行业发展步入发展快车道:1)从产品上来看,公司 2020年已发布全新「唐 EV」、「宋 Max」插混版、「元 EV」、「秦 EV」以及「宋 Pro」等,同时公司将在年内陆续推出 e 系列产品(「e1」、「e2」和「e3」等车型),不断完善产品结构,全面覆盖新能源汽车细分市场。2, )从技术上来看,未来 3年比亚迪将会采用刀片电池/DMI 技术: 未来推出车型的续航里程有望大幅提升;DMI 技术将推动混动车价格趋近燃油车,性能趋近电动车。3)从布局来看,公司和丰田设立合资公司,强强联手,公司通过技术输出,将综合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及品质控制能力,巩固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预期将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4)从架构来看 ,基于优化治理结构,本着对集团、对资本市场、对员工负责,公司逐步将成熟业务拆分上市,目前比亚迪半导体对外供货到达 40%-50%,具备独立上市的基础,预期将率先上市; 动力电池计划 3年左右实现分拆,业务线独立将带来经营效率的提升,进一步提升集团的综合实力。 维持公司“ 增持 ”评级:疫情影响下,新能源车和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短期承压,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20.6、31.9、45.7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0.76、1.17、1.67元。公司作为新能源车龙头,技术积淀深厚,随着公司各业务改善向好,未来有望打开成长空间,维持公司 “ 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补贴政策风险;刀片电池应用不及预期;和丰田合作进度不及预期;海外疫情扩散导致需求下滑。
嘉元科技 2020-04-23 56.73 -- -- 61.92 9.15%
69.88 23.18%
详细
事件: 公司使用超募资金投资建设年产 1.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投资额约 10.1亿元,其中使用超募资金 5.4亿元,剩余部分由公司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投入。 投资要点: 高性能铜箔产能扩张,巩固龙头地位。公司现有铜箔产能 1.6万吨,首次公开发行计划投资建设500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高性能铜箔技术改造项目,公司首发募集资金净额 15.1亿元,超募部分 5.4亿元将进一步投资建设 1.5万吨高性能铜箔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整体项目建设周期不低于 36个月。≤6微米铜箔将作为锂电子电池的关键原材料,未来将成为主流企业布局重心,因其批量化生产难度较大,国内仅有少数几家企业能够批量化生产,此次使用超募资金扩张高性能铜箔产能,一方面有利于巩固公司在极薄高性能铜箔的领先优势,另一方面有利于发挥公司整体规模效应,相应龙头客户远期需求,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与宁德时代深度合作, 与宁德时代深度合作,6μ及以下极薄锂 μ及以下极薄锂 电铜箔销量大幅增长。目前公司主要产品为锂电铜箔,2019年公司铜箔销量达到 1.73万吨,同比增长 18%,≤ 6微米铜箔销售量达到 1.1万吨,同比增长 363%。 公司与宁德时代等知名电池厂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其锂电铜箔核心供应商,于 2018年获得宁德时代锂电铜箔优秀供应商称号,公司是唯一获得此殊荣的锂电铜箔厂商。宁德时代为首家批量应用 6μ极薄锂电铜箔的厂商。公司是行业内极少数能够满足宁德时代产品迭代更新节奏的锂电铜箔厂商。2017年公司向宁德时代销售额上涨107%,主要系宁德时代双光 8μm 的需求增加,2018年向宁德时代销售额上涨 207%,主要系公司开始量产双光 6μm 铜箔,优先满足宁德时代的需求,2019年公司第一大客户销售额达到 9.8亿元,约占公司年度收入的 68%,我们认为,公司深入宁德供应链,与其协同开发的优势进一步得到巩固。 。 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公司 2019年毛利率达到34.7%,同比增长 7.49个百分点,净利率达到 22.8%,同比提升 7.5个百分点。公司锂电铜箔采用铜价+加工费的定价模式,2019年单吨毛利达到 2.9万元,同比去年提升 0.76万元/吨,单吨净利润 1.9万元,同比提升 0.7万元,主要系 6μ及以下极薄锂电铜箔加工费更高,极薄铜箔占比提升带来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目前市场上能批量供应 6μm 铜箔的厂家大约 6-7家左右,随着国内动力电池厂商跟进宁德时代节奏,大规模量产 6μ产品,6μm 铜箔市场供求格局进一步改善,公司 4.5μm 产品已具备量产条件,其量产节奏取决于客户需求。公司现有产能 1.6万吨,正在建设的 5000吨随着 6μm产品进一步放量,以及公司 4.5μm 产品陆续投放,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 持续研发投入 ,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提升。锂电池铜箔要求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导电性、柔韧性和耐腐蚀性,其核心技术体现在锂电铜箔的厚度、单位面积质量、抗拉强度、延伸率、粗糙度、抗氧化性等技术指标,其中厚度越薄,成品率越低,工艺难度越大,需求锂电铜箔生产企业具备较强的工艺技术和研发实力。公司在极薄锂电铜箔上有先发优势,公司 2019年持续加大研发力度,2019年研发投入达到 0.63亿元,同比增长 65%,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达到 4.37%,相比去年同期增长 1.05个百分点。2019年公司费用率达到 9.34%,同比提升 0.875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4.7亿元,同比增长250%。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公司使用超募资金扩张高性能铜箔产能,巩固其龙头地位。与宁德时代深度合作,6μ以以下极薄铜箔销量大幅增长,产品结构调整带来盈利能力提升,随着国内动力电池厂商跟进宁德时代节奏,大规模量产 6μ产品,6μm 铜箔市场供求格局进一步改善,公司 4.5μm 产品已具备量产条件,随着 6μm产品进一步放量,以及公司 4.5μm 产品陆续投放,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5.3/6.4亿元,对应的 PE 分别为 32/26/21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能源车需求不及预期;客户出现波动的风险;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大盘系统性风险。
华友钴业 有色金属行业 2020-04-20 34.53 -- -- 38.23 10.72%
48.40 40.17%
详细
事件: 1)公司发布一季度报,2020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84亿元,同比增长1385%,扣非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693%。 2)公司子公司华海新能源与POSCOCHEMICALCo.LTD(浦项化学)签订了《N65前驱体长期购销合同》,合同预计产品数量为76250吨。 投资要点:投资要点: 铜钴毛利率同步改善,一季度业绩大幅提升。公司业绩大幅提振主要系产品高端化、产业一体化取得良好效果,钴、铜与前驱体等多板块前期布局在业绩端集中体现。1)2019年公司钴产品销量达到2.47万吨,同比增长13%,2020Q1长江有色钴均价为27.5万元/吨,同比下滑13%,环比下降1%,2019Q1公司原材料库存成本较高,2020Q1钴产品价格相对企稳,从而带来毛利率提升;2)2019年,公司非洲区鲁库尼3万吨电积铜项目建成投产,增强了非洲区冶炼一体化优势,全年非洲区实现铜产量5.8万吨,同比增长91%,铜规模优势带来其毛利率提升。 n三元前驱体稳步放量,与浦项签订大单导入国际供应链。公司新能源业务板块瞄准国际、国内主流市场和目标客户。N65系列三元前驱体产品成为韩国浦项唯一供应商,并通过POSCO-LGC电池产业链,应用于大众MEB平台、雷诺日产联盟、沃尔沃、福特等全球知名车企。子公司华海新能源与浦项化学签订了长期购销合同,合同期限为34个月,合同合计产品数量约7.6万吨,按照当前市场价预算,预估合同金额约为72-76亿元,占公司2019年收入的38-40%。目前公司与浦项合资的三元前驱体项目(一期5000吨),年产3万吨动力正极材料一期(5000吨)试生产中,与LG合资经营的4万吨高镍前驱体完成2万吨工程建设正在进行产品认证,年产4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项目完成前期2万吨工程建设,进入调试阶段。公司新能源板块与海外龙头合作实现突破性进展,有利于公司不断完善海外业务布局,提高海外市场竞争优势。 n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具有显著协同效应。公司资源业务、有色业务、新能源板块实现了产业链一体化布局。1)资源业务板块:主要从事钴、镍、铜等有色金属的采、选和初加工业务,钴业务集中于非洲刚果(金)子公司CDM公司、MIKAS公司,主要产品为粗制氢氧化钴和电积铜。目前非洲资源板块已形成以自有矿山为保障,以刚果(金)当地矿山、贸易商为补充的商业模式。资源板块是公司产业一体化的源头,公司在通过十多年的非洲资源开发,在刚果(金)建立了资源保障体系,能为国内制造平台提供具有低成本优势、稳定可靠的原料保障; 2)有色业务板块:主要从事钴新材料产品的深加工业务,主要产品为四氧化三钴、硫酸钴等钴化学品,四氧化三钴主要用于3C类锂电池正极材料,硫酸钴主要用于动力电池三元材料前驱体,有色业务板块是公司制造能力的重要支撑,在一体化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新能源业务板块:主要从事锂电正极材料、三元前驱体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进入龙头厂商供应链,作为公司向锂电材料转型的战略重点,公司新能源业务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n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产品高端化、一体化带来业绩大幅提升; 前驱体与浦项签订大单,导入国际供应链;三大业务板块实现显著协同效应。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8.18/12.86/19.78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47/30/19倍,目前钴价处于历史底部区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n风险提示:钴、铜等产品价格不及预期;三元前驱体产品投放不及预期;政策波动风险;大盘系统性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12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