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俞能飞

德邦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20522120003。曾就职于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15%
(第256名)
60日
中线
30%
(第24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1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华锐精密 2023-04-03 100.11 -- -- 158.50 11.87%
111.99 11.87%
详细
事件①:3 月30 日,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2022 年公司实现收入6.02 亿元yoy+23.93%;归母净利润1.66 亿元,yoy+2.20%;扣非归母净利润1.58 亿元,yoy+3.52%。单Q4,实现收入1.99 亿元,yoy+58.03%;归母净利润0.59 亿元,yoy+45.17%;扣非归母净利润0.54 亿元,yoy+41.31%。 事件②: 3 月30 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议案》,同意公司董事会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定向特定对象发行融资总额不超过人民币3 亿元且不超过最近一年末净资产20%的股票。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全年业绩符合预期, Q4 单季度业绩创新高。2022 年,公司面对制造业景气度较低、行业需求较弱的情况,公司主动作为,有利应对各项困难挑战,通过技术创新、产能投入、渠道建设等多种方式推动公司业务顺利发展,2022 年公司收入端增速达23.93%,符合预期。单Q4,公司实现收入1.99 亿元,yoy+58.03%,环比增长76.59%,单季度收入创新高,环比增幅明显,主要系下游需求环比Q3 明显提升。归母净利润0.59 亿元,yoy+45.17%,环比增长178.35%;扣非归母净利润0.54 亿元,yoy+41.31%,环比增长171.81%,利润端环比增幅大于收入端。 全年盈利能力略有下滑,Q4 盈利能力明显回升。2022 年,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48.85%,同比降低1.45pct,主要系:①受制造业景气度较低的影响,下游客户需求偏弱,公司产能利用率有所下降,单位制造费用有所上升;②整体刀具在产能爬坡阶段各项固定成本金额较大。公司实现销售净利率27.21%,同比降低6.23pct。公司期间费用率17.82%,同比提升4.64pct,其中销售费用率3.04%,同比提升0.34pct,主要系公司销售人员增加、薪酬及提成增加、实施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所致;管理费用率5.74%,同比提升0.34pct,主要系公司管理人员增加、薪酬增加、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所致;研发费用率6.91%,同比提升1.78pct,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规模扩大、薪酬及直接材料支出增加、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所致;财务费用率2.13%,同比提升2.18pct,主要系可转债利息支出增加所致。2022 年Q4 公司盈利能力明显回升,Q4 单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50.24%,环比提升3.94pct;销售净利率29.54%,环比提升10.80pct。 分产品来看,各类数控刀片均价均有所提升。①车削刀片:2022 年实现收入3.99亿元(yoy+22.71%),销量5336.67 万片,均价7.47 元/片(yoy+14.34%);②铣削刀片:2022 年实现收入1.78 亿元(yoy+23.79%),销量3434.37 万片,均价5.19 元/片( yoy+9.96%); ③ 钻削刀片: 2022 年实现收入0.15 亿元(yoy+18.63%),销量233.58 万片,均价6.32 元/片(yoy+6.88%)。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研发成果转化。①大力引进研发人才,研发人员数量大幅提升。截至2022 年12 月31 日,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达125 人,同比提升37.4%,占公司总人数比重为16.49%。②推动研发成果转化。2022 年公司新增5项基体材料牌号,2 项PVD 涂层材料以及4 项PVD 涂层工艺,2 项CVD 涂层工艺,在复杂精密成型领域亦取得较大进展。 展望2023 年,新产能投产与愈发完善的销售渠道有望助力公司发展。公司 IPO项目满产后将贡献3000 万片硬质合金刀片、500 万片金属陶瓷刀片、200 万只整体刀具产能。公司销售渠道愈发完善,加大直销与海外渠道扩张。公司在成熟的经销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直销团队的建设力度与直销客户的开发力度,公司技术开发能力及技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与国内一些重点行业重点客户达成了初步合作。此外,公司在境外销售方面聘用海外雇员进行业务推广,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增加海外雇员聘用人数,由海外雇员开发海外市场,减少与客户的沟通交流成本,快速高效地实现客户需求。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3-2025 年收入分别为8.66、12.10、15.60 亿元,yoy+43.9%、+39.7%、+29.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9、3.51、4.66 亿元,yoy+50.3%、+40.6%、+32.8%;对应PE 分别为24.76、17.61、13.26X。展望2023 年,新产能投产与愈发完善的销售渠道有望助力公司发展,以3 月30 日收盘价为基础,公司2023 年PE 不到25X,估值性价比较高,因此上调为“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制造业景气度恢复不及预期,行业需求不及预期;产能爬坡不及预期,定增项目产能投放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开拓受阻,新产品推广受阻。
晶盛机电 机械行业 2023-03-17 65.41 -- -- 72.20 9.68%
74.68 14.1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2022 年度业绩快报,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38 亿元,同比增长78.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17 亿元,同比增长70.43%。 设备在手订单充足,为业绩增长奠定基础。半导体设备方面,2022 年公司紧抓国产化进程加快的行业趋势,实现半导体装备订单量同比快速增长。光伏设备方面,公司积极开发光伏创新性设备,进一步提升技术服务品质,强化公司光伏高端装备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截至2022 年9 月30 日,公司在光伏领域的未完成晶体生长设备及智能化加工设备合同总计213.30 亿元,我们预计公司2022 年全年订单充足,为2023 年业绩增长奠定基础。 坩埚、金刚线扩产加速推进。公司围绕“先进材料、先进装备”的双引擎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提升市场服务品质,强化组织管理能力,进一步深化装备+材料的协同发展产业布局,各项业务取得快速发展。材料方面,公司加速推进高纯度石英坩埚以及新一代金刚线等先进材料的扩产,实现经营业绩同比快速增长。2022 年11 月公司新一代金刚线生产项目投产,将有效拓展公司核心辅耗材业务发展,进一步完善公司在半导体材料装备领域的产业链配套。 SiC 业务扩展顺利,外延设备实现批量销售。公司基于功率半导体领域开发了碳化硅长晶设备、切片设备、抛光设备及外延等设备。公司生产的碳化硅外延设备已实现批量销售,产品质量获下游客户一致好评。2 月4 日,公司6 英寸双片式碳化硅外延设备新品发布会圆满落幕,标志着晶盛机电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该产品历时两年的研发、测试与验证,在外延产能、运营成本等方面已取得国际领先优势,与单片设备相比,新设备单台产能增加70%,单片运营成本降幅可达30%以上。 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29.17/42.73/57.03 亿元,对应PE29.7/20.3/15.2 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奥特维 2023-03-15 198.80 -- -- 197.78 -0.51%
197.78 -0.51%
详细
事件:2023年 3月 12日,公司公告中标晶品新能源大尺寸单晶炉项目,中标金额约 3.8亿元。公司设备平均验收周期为 6-9个月,受本合同具体交货批次及验收时间的影响,合同履行对 2023年业绩影响存在不确定性,将对公司 2024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公司单晶炉产品市场开拓顺利,业务快速发展前景可期。公司直拉单晶炉产品自2021年度投产以来,各项技术性能已达或接近到行业先进水平,产品已得到了天合光能、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等客户的认可,市场地位上升较快。2022年 1-9月,公司直拉单晶炉新增订单 11.45亿元;截至 2022年 9月 30日,在手订单 12.80亿元,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为业绩高速增长奠定基础。截至 2022年 9月 30日,公司在手订单 65.12亿元,同比增长 79.6%;2022年 10月至今,公司公布的项目中标金额总计超 16亿元,我们预计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为 2023年公司业绩高速增长奠定基础。 逐渐形成硅片、电池、组件系统+设备一体化方案。奥特维两位创始人葛总与李总本科均就读于南理工自动化学院,公司自创立起主要专注于光伏、锂电、半导体等后道设备,后道设备除了硬件等要求外,对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要求公司有较高的软件系统整合实力,这与公司的创始人背景和底层技术相匹配。在光伏领域,奥特维在完善后道组件设备以外,不断向前道硅片、电池环节进军。奥特维在光伏领域形成批量订单的业务有:拉棒及硅片端(单晶炉、硅片分选机、加料机)、电池片(丝网印刷整线、光注入烧结退火炉)、组件(串焊机、划片机),此外公司在电池和组件端还布局 CVD 技术,清洗制绒技术,EL、PL 检测技术,叠焊排版技术等。公司全面布局拉棒、硅片、电池、组件设备,并有望进一步实现相关环节系统及软件等整合,逐渐形成硅片、电池、组件“系统+设备”一体化方案。同时公司半导体键合机、装片机,锂电叠片机、模组 PACK 等业务进一步强化公司平台布局,业务模式兼具弹性及稳健性,打开长期发展天花板。 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7.0/10.3/13.6亿元,对应 PE44/30/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杭可科技 2023-03-07 49.59 -- -- 54.88 10.67%
54.88 10.67%
详细
事件:杭可科技发布 2022年度业绩快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3.74亿元,同比增长 35.87%,实现归母净利润 4.87亿元,同比增长 107.3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61亿元,同比增长 178.36%;22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6.06亿元,同比降低 16%,实现归母净利润 1.08亿元,同比扭亏,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02亿元,同比扭亏; 全球锂电后端设备龙头,深度绑定日韩系头部电池厂商。公司主要产品系锂电后道化成分容设备、充放电设备、内阻测试仪等,海外客户包括日韩体系电池厂商LG、SK、远景日本等,国内客户包括比亚迪、亿纬锂能等。受疫情影响延后的海外电池厂扩产进度持续推进,23年公司海外订单有望加速增长,有望持续推动公司营收增长并改善毛利率; 美国电动车市场景气上升,电池扩产加速进行。23年是美国《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IRA)》对电动车产业链补贴政策执行首年,美国动力电池需求预计迎来爆发。因 IRA 法案对产业链补贴做出生产地比例限制,或推动日韩系电池厂在美加速扩产,而国内动力电池产业链中仅电池设备环节未受 IRA 法案生产地限制,杭可科技深度绑定日韩电池客户,或可受益于美国动力电池景气度上行; 投资建议。公司深度绑定日韩系头部电池厂商,有望受益于美国电动车行业景气度上行,海外订单有望进一步加速同时带来公司毛利提升,根据公司 2022年业绩快报,我们预计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 4.9/9.7/13.6亿元,对应 PE 43/22/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电池厂扩产低于预期,产品和技术迭代更新风险,竞争格局变化
柏楚电子 2023-03-03 210.39 -- -- 217.20 3.24%
217.20 3.24%
详细
事件:柏楚电子发布 2022年度业绩快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8.99亿元,同比下降 1.54%,实现归母净利润 4.86亿元,同比下降 11.62%,扣非归母净利润4.57亿元,同比下降 15.91%。22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47亿元,同比增长19.1%,实现归母净利润 1亿元,同比增长 12.5%,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 0.84亿元,同比下降 28.4%; 疫情因素业绩低于预期,22Q4实现单季度增长。2022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上半年国内制造业景气度低位运行且上海地区物流收发影响较大,下半年新冠疫情影响有所缓解,其中 22Q4在疫情冲击下公司实现单季度收入利润均同比增长; 传统业务有望修复,新兴业务快速放量。公司传统业务受疫情影响已有所缓解,新兴业务方面持续加大对高功率激光切割控制系统和智能切割头业务研发及市场投入,23年相关业务有望持续放量,其中智能切割头业务伴随定增扩产项目或将取得快速增长。 定增布局新业务,股权激励坚定公司发展目标。22年初公司通过定增布局智能焊接、精密加工等新方向研发,随后于年中宣布在自动化焊接控制技术上已取得重大突破可为钢结构行业提供包括排样、高功率激光下料、自动化焊接等产品的整套自动化与信息化解决方案。同时 22年公司发布股权激励草案拟定 3档公司层面考核标准分别对应不同归属比例,考核标准均以 22年营收或净利润作为考核基数,最高一档分别对应 23年 50%、24年 100%、25年 150%营收或净利润增速,激励对象总人数为 102人,均为公司核心业务/技术骨干,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 投资建议。疫情影响消退,新业务将迎增长,公司重回成长轨道,我们根据公司业 绩 快 报 调 整 公 司 盈 利 预 测 预 计 公 司 2022-2024年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4.86/7.29/9.68亿元,对应 PE63/42/3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拓展不及预期
奥特维 2023-03-03 195.95 -- -- 202.06 3.12%
202.06 3.12%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业绩快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5.40亿元,同比增长 72.9%;实现归母净利润 6.98亿元,同比增长 88.3%。 2022年业绩高速增长。公司实现收入、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一方面是公司前期在光伏产业链的战略布局逐步体现,核心产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是公司持续通过提升生产效率、供应链优化等方式提升盈利能力。订单方面,截至 2022年 9月 30日,公司在手订单 65.12亿元,同比增长 79.6%;2022年 10月至今,公司公布的项目中标金额总计超 12亿元,我们预计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为2023年公司业绩高速增长奠定基础。 逐渐形成硅片、电池、组件系统+设备一体化方案。奥特维两位创始人葛总与李总本科均就读于南理工自动化学院,公司自创立起主要专注于光伏、锂电、半导体等后道设备,后道设备除了硬件等要求外,对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要求公司有较高的软件系统整合实力,这与公司的创始人背景和底层技术相匹配。在光伏领域,奥特维在完善后道组件设备以外,不断向前道硅片、电池环节进军。奥特维在光伏领域形成批量订单的业务有:拉棒及硅片端(单晶炉、硅片分选机、加料机)、电池片(丝网印刷整线、光注入烧结退火炉)、组件(串焊机、划片机),此外公司在电池和组件端还布局 CVD 技术,清洗制绒技术,EL、PL 检测技术,叠焊排版技术等。公司全面布局拉棒、硅片、电池、组件设备,并有望进一步实现相关环节系统及软件等整合,逐渐形成硅片、电池、组件“系统+设备”一体化方案。同时公司半导体键合机、装片机,锂电叠片机、模组 PACK 等业务进一步强化公司平台布局,业务模式兼具弹性及稳健性,打开长期发展天花板。 盈利预测:我们根据公司业绩快报情况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7.0/10.3/13.6亿元,对应 PE 43/30/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高测股份 2023-03-01 52.89 -- -- 74.38 -0.09%
55.00 3.9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业绩快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5.71亿元,同比增长 127.9%;实现归母净利润 7.89亿元,同比增长 356.7%。 金刚线出货量大幅提升,硅片切片加工业务快速放量。2022年公司营收、利润大幅提升,净利率达到 22.1%,较 2021年提升 11.1pct。公司业绩及净利率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是: (1)设备订单大幅增加; (2)金刚线产能及出货量大幅提升,毛利率大幅改善; (3)硅片切割加工服务业务产能规模效益显现,技术领先优势放大,业务快速放量,实现超高速增长; (4)创新业务领域切割设备及切割耗材产品竞争力持续领先,订单稳步增长。上述多因素叠加推动公司 2022年年度业绩较上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 HJT 超薄半片切片实现突破,期待“从 1到 N”高速发展。2023年 1月,公司公告与东方日升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高测股份拟向东方日升提供每年不少于10GW 的异质结 100μm 及更薄的 210半片切割加工服务。高测股份在 2021年首发 210mmX105mmX120μm 异质结专用半片切割方案,并在 2022年年初具备120μm 半片规模化量产能力。我们认为,此次框架协议的签定,意味着高测已具备 HJT 超薄片切片代工的商业化能力,随着下游客户在 HJT 领域逐步开始发力,公司切片代工业务有望开辟新的业绩成长曲线。 光伏切割设备龙头,金刚线工艺持续进步。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光伏行业的上游环节,为该环节的硅片制造厂商提供截断机、开方机、磨倒一体机、金刚线切片机以及金刚线切割耗材。在设备方面,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21年公司全球光伏切割设备市场占有率为 57.9%;在耗材方面,公司金刚线业务收入快速增长,2021年度销售收入已超过除美畅股份外的其他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正逐渐追赶第一梯队。截止 2022年上半年,公司光伏切割设备类产品在手订单约 11.76亿元。 公司已经实现线径 40μm、38μm 及 36μm 线型金刚线批量销售,2022年全年金刚线产能预计可达 2,500万千米以上。 盈利预测:根据公司业绩快报及金刚线、切片代工等业务的放量情况,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7.9/10.8/14.1亿元,对应 PE21/16/1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硅片扩产不及预期,公司代工业务利润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
奥普特 2023-02-28 152.22 -- -- 165.73 8.28%
187.37 23.0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年业绩快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67亿元,同比增长33.42%,归母净利润3.43亿元,同比增长13.10%,扣非归母净利润3.15亿元,同比增长20.61%。其中2022年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11.12%,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下降26.03%,扣非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下降8.97%。 收入符合预期,新能源、3C业务引领营收高增长。22年受益于大客户业务延展3C业务取得较快增长,新能源(锂电)行业保持高景气度,公司通过对头部客户的持续维护与挖掘保持业务收入高速增长。 毛利率水平整体与上年持平,净利率略微下滑。公司深度绑定下游头部客户,毛利率水平整体与上年持平。净利率略微下滑系2022年股份支付费用摊销、研发费用增大及人员扩招等因素导致。 从在研来看,公司发力软件、柔性化,护城河加深且有望为更快起量奠基。 2022H1,公司共有28个在研项目,其中工业读码器等6个项目已经量产或完成,19个项目试产或处于样机改善测试阶段,还有3个立项研究项目,其中特别是“面向多领域应用的柔性视觉软件开发”,目标是“完全支持二次开发,支持不少于5种产品缺陷检测的快速应用”,可见公司持续发力软件及提升产品通用属性。而且,我们此前的报告深度复盘了基恩士业务分布及成长路径,认为奥普特是国内与基恩士最为可比的标的之一,对标基恩士来看,长期收入规模、利润水平可期。 盈利预测:我们根据公司业绩快报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3.4/4.8/5.9亿元,对应PE55/39/3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拓展不及预期;替代进口速度不及预期;成本费用管控不及预期。
奥特维 2023-02-16 204.60 -- -- 204.44 -0.08%
204.44 -0.08%
详细
事件:2023年 2月 13日,公司公告中标通威太阳能(盐城)、通威太阳能(四川),划焊一体机的招标项目,中标金额约 5.8亿元。公司设备平均验收周期为 6-9个月左右,受本项目具体交货时间及验收时间的影响,中标项目将对公司 2023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的影响。 2022年业绩高速增长。公司发布 2022年业绩预告,预计 2022年全年盈利 6.94亿元至 7.11亿元,同比上年增 87.15%至 91.76%。公司实现盈利同比大幅增长,一方面是公司前期在光伏产业链的战略布局逐步体现,核心产品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也是公司持续通过提升生产效率、供应链优化等方式提升盈利能力。 订单方面,截至 2022年 9月 30日,公司在手订单 65.12亿元,同比增长 79.6%; 2022年 10月至今,公司公布的项目中标金额总计超 12亿元,我们预计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为 2023年公司业绩高速增长奠定基础。 逐渐形成硅片、电池、组件系统+设备一体化方案。奥特维两位创始人葛总与李总本科均就读于南理工自动化学院,公司自创立起主要专注于光伏、锂电、半导体等后道设备,后道设备除了硬件等要求外,对自动化程度要求较高,要求公司有较高的软件系统整合实力,这与公司的创始人背景和底层技术相匹配。在光伏领域,奥特维在完善后道组件设备以外,不断向前道硅片、电池环节进军。奥特维在光伏领域形成批量订单的业务有:拉棒及硅片端(单晶炉、硅片分选机、加料机)、电池片(丝网印刷整线、光注入烧结退火炉)、组件(串焊机、划片机),此外公司在电池和组件端还布局 CVD 技术,清洗制绒技术,EL、PL 检测技术,叠焊排版技术等。公司全面布局拉棒、硅片、电池、组件设备,并有望进一步实现相关环节系统及软件等整合,逐渐形成硅片、电池、组件“系统+设备”一体化方案。同时公司半导体键合机、装片机,锂电叠片机、模组 PACK 等业务进一步强化公司平台布局,业务模式兼具弹性及稳健性,打开长期发展天花板。 盈利预测:我们根据公司业绩预告及订单情况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7.1/10.4/13.9亿元,对应 PE 44.6/30.3/2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光伏技术迭代不及预期,新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天准科技 2023-01-18 34.36 -- -- 43.47 26.51%
46.88 36.44%
详细
机器视觉领跑者,新应用领域不断接力成长。天准科技成立于2005年,凭借在机器视觉算法、工业软件平台、先进视觉传感器和精密驱控技术累积起来的核心能力,持续开拓下游应用和客户,产品可应用于消费电子、半导体、PCB、新能源、新汽车和智能驾驶等行业。21年天准开启3.0时代,企业战略升级为“工业视觉|产业智能”,业务走向更广大的市场。公司核心管理团队长期专注机器视觉行业,同时连续三轮考核时间为5年的高目标股权激励绑定核心骨干员工,彰显公司长期增长信心。公司目前消费电子业务占比较大,新能源汽车、光伏、PCB开始起量后毛利率迅速大幅上升。公司业绩实现高速增长,2017-2021年公司营收从3.2亿增长至12.7亿,CAGR为41%;归母净利从5158万增长至1.34亿,CAGR为27%。 “机器换人”大势所趋,25年中国机器视觉行业规模有望达到469亿元,21-25年CAGR达36%。机器视觉为机器植入“眼”和“脑”,主要包括光源、镜头、相机和视觉控制系统。相比人工视觉,机器视觉拥有精度高、速度快、适应性强、可靠性高、效率高等优势,在我国人工成本增加、数字化转型、制造业效率和质量要求提高的大背景下,正在逐步替代人工。从下游市场看,3C电子持续的创新、半导体国产替代、汽车电子化是主要的行业成长驱动力。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25年有望达到469亿元,21-25年CAGR高达36%。 平台化厚植技术优势,业务场景化拓展增长边界。天准科技目前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光伏硅片、汽车智能制造、PCB、半导体前道量检测和智驾域控等。 消费电子作为公司最为成熟的业务,龙头客户的持续创新催生新的检测需求,高交付要求也全方位锻炼了团队的强大竞争力。光伏分选设备和汽车制造产线有望受益于下游行业增长实现快速发展。PCB领域,公司先后推出LDI直写光刻设备、检测设备和CO2钻孔设备,主要依靠品类拓展实现快速发展。半导体领域,公司依靠收购MueTec和设立矽行半导体完成整体布局,团队、产品、客户、产能布局顺利。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领域,公司21年成为地平线J5芯片三家硬件IDH之一。从英伟达走向地平线,公司域控业务迈入乘用车域控新阶段。 投资建议:公司依托在机器视觉和精密驱控技术的技术积累,多项新业务一齐发力接棒消费电子成长。公司在PCB设备领域依靠品类拓展快速发展,智驾域控业务和地平线深度合作切入自动驾驶域控制器朝阳行业,大力布局半导体前道量检测设备并已取得明确突破。公司多项业务处于早期,未来有望实现快速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3/2024年实现收入16.14/21.36/27.8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76/2.37/3.25亿元,以1月13日市值对应PE分别为37/27/20。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风险提示:客户出货不及预期、消费电子客户创新不及预期、产品研发不及预期
杭可科技 2022-05-06 43.86 -- -- 64.92 48.02%
78.84 79.75%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3亿元,同比增长66.35%,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下滑36.79%;扣非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下降47.94%。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97亿元,同比增长155.40%;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增长80.17%;扣非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增长86.73%。 分析判断:.规模效应显现,22年一季度盈利能力出现拐点受益于锂电行业需求不断扩大,公司在手订单充足,致使公司2021年和2022Q1营收出现大幅增长。2020年锂电设备行业竞争激烈,当年新接订单价格下降较大,加之原材料涨价明显,海外客户扩产放缓,当年度订单主要以国内客户为主。由于2021年公司确认的收入大部分是2020年订单,因此导致公司2021年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22.19pct至26.25%,净利率同比下降15.44pct至9.47%。随着2021年公司订单质量的逐步改善,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环比改善,2022Q1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环比增长13.47/12.17pct至30.30%/11.76%。 费用方面,公司2021年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94%/13.40%/1.71%,整体费用率同比下降3.20pct,公司规模效应逐渐显现。2021年公司存货14.2亿元/YoY+78.54%,合同负债8.70亿元/YoY+56.47%,侧面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客户合作持续加深2021年,公司成功中标韩国SK美国工厂项目,实现设备大批量出口美国的突破,为后期美国市场的开拓提供了经验积累和树立了标杆,对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开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同时也积极开拓和维护国内头部客户,与亿纬锂能、比亚迪、国轩高科等电池企业合作更加深入。如2021年9月,公司公告合计中标比亚迪锂电设备项目5.22亿元(不含税)订单,约占2021年收入的21.02%,而2018-2020年公司来自比亚迪的销售收入分别约占当年收入的0.01%/1.82%/3.65%;2022年1月公司公告收到亿纬锂能定点通知,中标锂电池生产设备4.97亿元(含税)订单;2022年4月,公司公告收到SKOn匈牙利、盐城两工厂分别0.62亿美元(不含税)和3.37亿元(不含税)订单,占公司2021年营业收入的约30%。 .产能加速释放,交付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IPO募投项目“锂离子电池智能生产线制造扩建项目”产能已基本释放,2020年开始投资建设的“前沿能源电池装备技术研发及配套部件加工线扩产项目”已部分投入使用,2021年投资建设的“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设备智能制造建设项目”已于2021年三季度开始建设。2021年年底,公司员工数达到3424人,同比增长近1倍。整体来看,公司产能正加速释放,交付能力持续增强。 投资建议调整公司2022-2023年盈利预测,调整2022-2023年35.05/54.22亿元的营收预测至42.98/69.79亿元,新增2024年91.57亿元的营收预测,调整2022-2023年8.92/13.27亿元的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56/11.94亿元,新增2024年17.32亿元的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2022-2023年2.21/3.30元的EPS预测至1.63/2.96元,新增2024年4.30元的EPS预测,对应2022年4月29日43.9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27/15/10倍。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进步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下游行业景气度不。及预期167267
中钨高新 有色金属行业 2022-05-02 9.43 -- -- 14.11 49.63%
18.60 97.24%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94亿元,同比增长21.92%;实现归母净利润5.28亿元,同比增长138.6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90亿元,同比增长244.34%。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27亿元,同比增长12.77%;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增长37.8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32.59%。 分析判断:刀片及刀具业务表现亮眼,推动业绩高增。分产品来看,刀片及刀具业务收入增速较高,毛利率维持较高水平。21年公司刀片及刀具业务收入33.09亿元(YoY+15.04%),毛利率35.37%(YoY+0.84pct);合金制品收入29.86亿元(YoY+27.83%),毛利率15.62%(YoY+0.28pct),粉末制品收入19.36亿元(YoY+4.95%),毛利率9.69%(YoY+3.29pct);难熔金属制品收入15.06亿元(YoY+1.53%),毛利率12.97%(YoY+2.57pct)。分地区来看,21年公司海外收入27.13亿元(YoY+8.54%),毛利率16.03%(YoY+0.38pct);国内收入93.81亿元(YoY+26.42%),毛利率20.35%(YoY+1.01pct)。整体来看,2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19.38%(YoY+0.97pct),净利率5.28%(YoY+2.29pct),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2Q1公司毛利率18.84%(YoY-1.06pct),净利率4.60%(YoY+0.92pct)。公司费用管控能力加强,21年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11%/8.11/0.94%(YoY分别-0.54/-0.95/-0.32pct),22Q1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60%/7.84%/0.70%(YoY分别-0.42/-0.53/-0.39pct)。 数控刀具产能提升顺利,高端刀片未来有望持续放量。根据公司投资者调研纪要显示,2021年子公司株钻公司的数控刀片产能突破1亿片,自硬公司布局的1000万片刀片也已投产,合计产能达1.1亿片。21年公司数控刀片产量达到1.09亿片,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5%,国内第一。另外,株钻公司21年8月已获批准建设航空航天和汽车关键零部件用刀具两条生产线,合计也将增加1000多万片的数控刀片产能。公司十四五规划的数控刀片产能达到1.5-2亿片,公司数控刀片业务成长空间巨大。 钨丝在光伏领域应用渗透率提高,积极扩充钨丝产能有望打开新的成长空间。2022年2月25日公告,公司董事会同意自硬公司成都分公司自筹资金9792万元,用于建设新增年产100亿米主要用于光伏行业的高强度细钨丝生产线,项目建设期为9个月。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细钨丝由于具有强度高、耐磨、可加工性好、抗疲劳性好等特点,能在一些应用领域对微细钢丝进行升级替代,弥补微细钢丝难以加工更细、强度过低等缺点,且钨丝因其优异的可加工、强度高的特性,在某些特殊领域代替微细钢丝具有良好的性价比。目前光伏用钨丝面临成本较高的问题,还未大规模应用,随着规模化生产及技术的进步,光伏用钨丝成本有望下降。 公司龙头地位稳固,持续看好公司未来发展。2021年,公司硬质合金产量1.3万吨,中国钨行业的龙头地位稳固。公司旗下优秀子公司众多,2021年公司旗下株硬公司、金洲公司顺利通过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复核,株硬公司当选国家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自硬公司旗下自贡长城硬面材料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同时,公司主营业务之一刀片与刀具业务具有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未来成长可期。 投资建议维持公司2022-2023营收预测不变,新增2024年营收预测,预计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48.42/171.05/198.76亿元;调整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由之前的6.76/8.30亿元调整为7.25/8.78亿元,新增2024年11.12亿元的归母净利润预测。调整2022-2023EPS的预测,由之前的0.63/0.77元调整至0.67/0.82元,新增2024年1.04元的EPS预测;以2022年4月28日收盘价9.56元计算,2022-2024年对应PE分别为14/12/9倍。我们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海目星 2022-04-29 52.65 -- -- 62.00 17.76%
85.20 61.82%
详细
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84亿元/YoY+50.26%,归母净利1.09亿元/YoY+41.14%,扣非归母净利润0.72亿元/YoY+53.63%;2022Q1公司实现营收4.47亿元/YoY+254.45%,归母净利润1111.01万元/YoY+149.2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75.69万元/YoY+122.08%。 分析判断:21年旧订单拖累公司毛利率,22Q1业绩拐点显现。1)受益于锂电行业较高景气,21年公司锂电设备业务订单大幅增长,致使公司2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高速增长。盈利能力方面,21年公司毛利率24.92%,同比-5.02pct,主要受20年部分订单毛利率较低拖累。21年公司净利率为5.49%,同比略降0.37pct。费用率方面,21年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6.03%/5.24%/0.62%/7.92%,同比变动-1.83/+0.14/-0.76/-0.15pct,管理费用率同比略增主要是受人员招聘及股权支付费用的影响。2)22Q1公司毛利率得到显著改善,达到33.61%,同比增加2.47pct,净利率为2.37%,同比大增20.26pct。22Q1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8.4%/7.7%/12.7%/0.3%,同比变动-8.28/-7.50/-7.48/-0.27pct,公司规模效应逐渐显现,2022年费用率有望进一步降低。 光伏设备从0到1,打开成长新空间。公司近期发布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标晶科能源10.67亿元Topcon激光微损设备。根据公司官网展示,公司目前已有晶硅太阳能电池激光设备产品,主要包括全自动激光开槽/激光掺杂/激光无损划片设备。另外,根据公司21年年报,公司在研的光伏行业技术主要有两项,分别是太阳能电池激光加工技术及超快激光技术。此次中标是公司光伏激光及自动化设备首次获得大规模订单,且光伏设备业务盈利能力相对更强,有望打开公司成长新空间。 锂电设备订单饱满,锂电激光切割设备及中端装配线具备极强竞争优势。1)新签订单:2021年公司新签订单约57亿元(含税),同比增长约128%,其中新签动力电池业务订单约46亿元(含税),同比增长165%;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27日,公司新签订单约20.77亿元(含税),收到中标通知书尚未签订合同金额约12.58亿元(含税)。2)在手订单:截至2021年年底,公司在手订单约为51亿元(含税),同比增长约200%。 公司订单饱满,助力2023业绩高增。3)2021年以来,相继获得宁德时代、蜂巢新能源、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等大额订单,动力锂电激光切割设备及电芯装配线产品持续获得客户认可和复购,表现出极强竞争力。 投资建议:我们调整22-23年公司营收34.49亿元和53.13亿元的预测至42.49亿元和73.13亿元,增加24年营收预测95.21亿元;调整公司22-23年归母净利润3.53亿元和6.59亿元的预测至3.80亿元和7.45亿元,增加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9.86亿元;调整22-23年EPS1.76元和3.30元的预测至1.90元和3.73元,增加24年EPS预测4.93元。对应2022年4月27日53.47元/股收盘价,22-24年PE分别为28、14、1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光伏设备项目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华锐精密 2022-04-29 92.64 -- -- 130.00 40.33%
151.86 63.92%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34亿元,同比增长22.32%;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969.76万元,同比增长15.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902.09万元,同比增长15.90%。 分析判断:业绩稳健增长,短期因素扰动致毛利率暂时下滑。随着公司产能不断爬坡及高端产品销售占比提升,公司数控刀片产品量价齐升,带动22Q1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从盈利能力来看,22Q1公司毛利率为48.53%,同比降低3.07pct,主要原因是受原材料价格及整体刀具尚未量产等原因拖累,导致毛利率暂时下降。22Q1年公司规模效应持续显现,整体费用率为13.09%,同比下降1.17pct。在此背景下,公司净利率仅下降1.70pct,实属不易。未来随着公司整体刀具逐步量产及原材料价格稳定,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有望恢复。 公司加速扩张产能,持续提升产品的综合竞争力,有望实现产品销售的量价齐升。2021年公司产品性能不断提升及产能逐步释放,产销量持续增加。其中,车削/铣削/钻削刀片的生产量分别同比增长56.74%/13.16%/23.45%至4967/2784/208万片,销售量分别同比增长64.71%/35.61%/47.52%至4973/3051/210万片。22年公司产能预计在原有产能基础上稳步爬坡,且公司IPO募投项目也预计在22Q3或Q4逐步释放产能,有望增厚公司22和23年业绩。 22002222年公司将坚持“自主研发、持续创新”,专注于硬质合金数控刀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公司将提升数控刀片的高速切削性能,满足客户高效加工需求。2)公司将持续改进数控刀片生产工艺,助力客户自动化生产。3)继续加大航空航天等领域难加工材料的切削的研究投入,力争在难加工材料切削刀具方面取得突破。4)公司将增加数控刀体的研发投入,形成数控刀片和数控刀体协同开发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产品的综合竞争力。5)整体硬质合金刀具在3C、模具、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都有大量的应用,公司已积极进行相关技术布局,具备了较为成熟的开发制造能力,未来公司将在该领域加大投入,积极实现技术突破。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2-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6.70/8.82/11.9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4/3.01/4.21亿元;对应2022-2024年EPS分别为5.08/6.84/9.56元,对应2022年4月28日93.08元/股收盘价,2022-2024年PE分别为18/14/10倍。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欧科亿 2022-04-29 42.49 -- -- 68.09 60.25%
70.80 66.63%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2年一季报,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2亿元,同比增长16.3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5658.90万元,同比增长22.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322.61万元,同比增长37.40%。 分析判断:2222QQ11净利增速超营收增速,规模效应显著1)随着公司产能逐步爬坡,22Q1公司数控刀片产销量同比大幅提升,叠加数控刀片产品均价提升,共同带动营收同比增长16.39%至2.62亿元。受益于规模效应显现,公司盈利能力逐渐增长,致使公司22Q1归母净利润增同比增长22.68%至0.57亿元。从盈利能力来看,22Q1公司毛利率为36.15%,同环比分别增加3.63/1.63pct,净利率为21.61%,同环比分别变动+1.11/-0.90pct。从费用率角度来看,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41%/2.46%/-0.05%,同比分别减少0.19/0.39/0.18pct,环比分别减少0.70/0.62/0.17pct,费用管控能力持续增强。 数控刀片表现亮眼,静待募投产能爬坡增厚业绩2021年公司产品性能不断提升及产能逐步释放,产销量持续增加。其中,硬质合金制品/数控刀具产品的生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3.91%/45.92%至1777.90吨/8096.92万片,销售量分别同比增长24.41%/43.11%至1747.88吨/7711.41万片。2022年随着公司年产4000万片高端数控刀片智造基地建设项目投产,公司产销量及高端产品占比有望保持提升,增厚公司2022业绩。另外,公司拟定增募资不超过8亿元,用于数控刀具产业园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有望于2023年贡献业绩,将接力公司增长。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高端产品有望逐渐放量22Q1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62.63%至1412.77万元,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1.53pct至5.39%。公司重视研发产品储备,2021年新增数控刀片产品近2000种。同时,公司高端产品持续放量,2021年新产品品种中价格大于10元的占比40%以上,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维持公司2022-2024年盈利预测不变,预计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3.52/18.52/24.2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7/4.20/5.7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07/4.20/5.70元,对应2022年4月28日45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15/11/8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下游景气度不及预期;疫情反复;行业竞争加剧;定增事项进展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1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