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杨阳

华龙证券

研究方向: 公用事业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230523110001。曾就职于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央财经大学会计硕士,湖南大学电气工程本科,5年证券从业经验,现任国海证券公用事业和中小盘团队首席。获得2021年新财富分析师公用事业第4名,21世纪金牌分析师和Wind 金牌分析师公用事业行业第2名,21年水晶球公用事业入围,2020年wind 金牌分析师公用事业第2,2018年新财富公用事业第4、水晶球公用事业第2核心成员。...>>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1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侨银环保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0-07-31 26.39 31.87 237.61% 29.58 12.09%
29.74 12.69%
详细
专注环卫服务,业绩步入高速增长期侨银环保前身于2001年创立于广州,公司业务立足于广州,辐射全国,已在18个省60余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投运环卫项目300余个,作业面积、项目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城乡环卫保洁为公司核心业务,2019年营收毛利占比均超过90%。在业务高速拓展基础上,公司财务表现亮眼,2016年以来营收增速保持在30%以上,2017年以来归母净利增速持续抬升。2020上半年项目增加叠加疫情优惠政策,业绩预计同比大幅提升180%-210%。 行业扩容叠加集中度提升,环卫行业景气度走高经过2015年至今的快速推广,全国环卫行业新增年化订单已经达到550亿,同比增长12%,行业市场化处于快速提升阶段。未来行业的成长逻辑在于垃圾分类政策催化以及城市管理综合化趋势两方面。根据测算,传统环卫服务市场空间近1500亿元,2025年可达2300亿。垃圾分类市场潜在空间800亿以上,2025年可释放近600亿。在环卫市场扩容背景下,行业集中度也处于提升阶段。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PPP 模式类项目预期有所升温,PPP 模式类项目往往伴随着前期资金的投入,将提高行业资金门槛。 此外在城市管理由分散走向综合,以及大力发展垃圾分类的背景下,二次市场化的环卫项目普遍具有规模化、一体化、智能化的趋势,行业进入门槛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升。 运营优势助力订单增长,后端布局打造双轮驱动公司近年大额订单占比提升,合同金额快速增加,“纯运营+广布局”的业务特征是高增长的基础。2019年公司环卫运营业务营收占比超过95%,华南地区的营收占比也从2015年的86%下降至2019年的55%。在行业快速扩容之际,更专注的业务结构以及广阔的覆盖面积,将帮助公司更有效受益于行业红利。运营能力层面,侨银环保作业设备原值占营收比例以及人均创收均处行业领先水平,机械化率中长期可有效平抑人力成本走高造成的利润率波动,同时助力公司拔高拿单能力。战略层面,公司前瞻布局环卫运营后端处理能力,“城市大管家”和“环保创新技术”双轮驱动模式雏形初现,目前公司广州两大后端BOT 项目预计2020年可投运,投产后预计年均创收可达1.9亿,增厚利润约0.35亿。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0至2022年实现营收31.1、42.7和55.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2、3.5和4.5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79、0.85和1.11元/股。公司未来三年预计归母净利复合增速62.5%,成长性明显,我们给予公司2020年0.66倍PEG 目标估值倍数,目标价32.59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终端处置项目投运低于预期,人力成本抬升
华电国际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0-07-23 3.76 3.75 -- 4.02 6.91%
4.55 21.01%
详细
事件: 7月22日,华电国际发布2020年上半年经营数据,2020年上半年累计发电量为929.76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降低约8.66%;上网电量完成870.62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降低约8.53%。 2020年上半年公司平均上网电价为409.48元/兆瓦时,较上年同期下降约0.54%。 点评: 新冠疫情和外购电增长导致Q2发电量同比下滑5.52% 2020年上半年累计发电量为929.76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降低约8.66%,第二季度公司发电量为464.23亿千瓦时,同比下滑5.52%,发电量及上网电量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新冠病毒影响全社会用电需求,另一方面是山东区域外购电增长的对山东本地机组的发电量形成一定冲击。分电源看,公司第二季度火电、水电、风电和光伏发电量分别为420.56、22.86、17.81和3亿千瓦时,同比-6.35%、+1.15%、+4.89%和+11.94%。 上半年电价微降,市场化比例小幅提升 2020年上半年,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约为438.6亿千瓦时,交易电量比例为50.4%,上年同期比例为48.7%,较上年同期数据增加1.7个百分点。2020年上半年公司的平均上网电价为409.48元/兆瓦时,较上年同期下降约0.54%;其中,公司第二季度平均上网电价为405.68,同比下滑0.89%。市场化交易电量符合预期,综合上网电价并未因为煤价大幅下行而同样出现大幅下行的情况,电价符合预期。 煤价大幅下行,预计Q2利润稳步增长 公司发电量受疫情和外购电增长影响,增速略低于预期,电价基本符合预期。2020年第二季度煤价大幅下行,秦皇岛港动力煤平仓价Q2同比下行幅度达14.54%,公司成本端将明显受益。我们预计公司Q2归母净利润为11.3亿,同比增长28%。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原有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0年-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3.10、49.81和50.69亿,对应EPS为0.44、0.51和0.51,对应PE9、7.8和7.7倍。宏观经济和用电需求复苏,预计发电量下半年有望回归正增长,公司盈利有望持续改善,目标价仍为4.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价下调的风险,煤价上行的风险,宏观经济下行的风险。
瀚蓝环境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0-07-22 26.55 29.59 60.73% 29.40 10.73%
31.10 17.14%
详细
瀚蓝环境:从南海走向全国,十年百城开启新征程瀚蓝环境的前身为南海发展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登录上交所主板。目前已形成固废业务为尖刀、能源水务共发展的业务布局。公司对致力成为“领先的生态环境服务商”的企业愿景进行升级,提出“十年百城”的愿景目标,力争到2030年为100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环境服务。 公司近年来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健增长,当前资产负债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现金流充沛且稳定,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五年均保持在10亿元以上,毛利率近年来维持在30%左右、净利率维持在15%左右,ROE不断提高。 以垃圾焚烧业务为核心,横向纵向布局大固废2006年瀚蓝环境通过收购南海环保电厂,切入固废领域。2014年通过收购创冠中国100%股权,实现区域突破,将固废处理业务拓展至全国。截至2020年2月,公司固废业务目前已覆盖广东、福建、湖北、河北、辽宁、贵州、江西、黑龙江、山东、安徽、内蒙古、浙江和江苏13个省(自治区)31座城市。截至2019年,公司垃圾焚烧投运规模为15700吨/日,在建/筹建规模为16800吨/日。2020年是公司固废项目的投产大年,预计垃圾焚烧项目将投产11550吨/日,垃圾处理能力将翻倍。 2019年9月,瀚蓝环境收购国源环境,公司固废业务进一步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进军环卫领域。在生活垃圾焚烧的基础上,公司固废业务进行横向拓展,还布局了餐厨、工业危废和农林垃圾等其他固废的终端处置设施。 管理层激励落地,有效增加成长动能2020年5月公司正式完成“高级管理人员转聘职业经理人合同签署仪式”,公司的高管人员将脱离体制内身份,与公司重新签订市场化的劳动合同,高管的薪酬激励将由短期激励及长期激励构成,其中短期激励包括基础年薪和绩效年薪,长期激励采取虚拟股权单位形式。管理层激励有利于调动高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增加公司成长动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瀚蓝环境以固废业务为尖刀,以本部燃气水务业务为基础,兼具公用事业和成长属性,管理层激励制度实施,有效增加成长动能,长期“十年百城”战略值得期待。我们预计可实现净利润10.62亿、13.68亿、15.73亿,对应当前估值18倍、14倍、12倍。对比同行业估值,我们认为公司2020年合理估值水平为22倍,目标价30.58元/股,较当前股价有20%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度低于预期风险、复产复工低于预期风险、项目拓展不及预期风险、天然气对下游让利、国补下发慢于预期风险
金科环境 2020-07-21 47.21 49.97 291.00% 47.40 0.40%
47.40 0.40%
详细
水深度处理和污废水资源化领域的领先企业。 金科环境主营业务包括提供水处理技术解决方案、运营服务、污废水资源化产品生产与销售,业务市场领域包括:饮用水深度处理、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深度处理及资源化等。公司业绩逐年增长,2019年公司归母净利润0.75亿元,近三年归母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64.01%。 水资源短缺问题凸显,污水资源化市场规模有望超过千亿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地区分布极不均匀,东部发达地区人均水资源短缺现象较为严重,污水再生回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最佳方案。目前再生水主要有五大类回用途径,即城市杂用、景观环境、工业用水、地下水回灌和农田灌溉,分别有不同的水质标准,膜技术具有较好的适用性。我们假设到2025年,各省再生水利用率将较当前明显提高,假设2025年全国再生水利用率将从目前的15.98%提升至35%。预计2021-2025年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膜工艺总投资额为1055-2110亿。 核心技术实力突出,膜通用平台装备填补国内空白 目前膜元件兼容性差,造成用户难以降低运营成本,且随着膜滤水厂处理规模越来越大,小型系统简单叠加导致系统复杂、成本高、运维难度大的问题日益突出。公司自主研发了膜通用平台装备技术、膜系统应用技术和膜系统运营技术等三大核心技术。其中膜通用平台装备技术实现了行业内多数厂家膜元件的通用互换、单体设备大型化,采用膜通用平台降低了对膜厂家的依赖性,有效降低膜装备成本20%-40%。公司三个核心技术是一个整体,与产品相互支撑,构成完整的产品链。 创新性走轻资产商业模式,运营业务规模有望持续扩张 公司推出PIPP以水养水和蓝色生态园等商业模式,通过将回收物质以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价格出售给工业企业,实现公司、企业、政府共赢。公司坚持轻资产运营,项目投产后出让给投资者,快速回收开发投入;同时,公司接受机构投资者委托对项目资产托管运营(15-30年)。轻资产模式可帮助公司有效减少资本投入,缩短投资回收期,运营服务收益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专注于水深度处理和污废水资源化业务,我们看好公司在未来污水资源化趋势下的快速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07、1.55和2.15亿元,对应EPS为1.04、1.51和2.09元,PE为44.7、30.8和22.2倍。公司未来三年复合增速42%,2021年PE40倍较为合理,目标价格60.4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下滑、政策不及预期、资源化项目运营不及预期。
碧水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0-07-13 9.50 -- -- 10.17 7.05%
10.74 13.0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0年中报业绩预告,2020H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0.99亿-1.07亿,同比增长 285%-315%。 点评: 2019H1低基数,2020H1业绩大幅增长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0.99亿-1.07亿元,去年同期为 0.26亿,同比增长 285%-315%。报告期内,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公司通过加强对现有项目管理及运营等,结合与中交集团、中国城乡的协同效应进一步释放,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中交集团入主,实控人拟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2020年 3月 11日,公司股东刘振国、陈亦力、周念云与中国城乡签署了表决权委托协议,三名股东拟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 4.2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 13.40%)所对应的表决权委托给中国城乡行使。委托协议生效后,中国城乡及其一致行动人将直接持有公司 10.55%股权,并通过表决权委托的方式持有公司 13.40%的表决权,合计拥有的表决权将达到 23.95%。若表决权委托能够得以实施,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 同时,中国城乡拟通过以现金 37.16亿元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 4.81亿股,发行价格 7.72元/股,发行完成后中国城乡将持有公司 22.00%股份,中国城乡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将达到 22.35%,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本次权益变动后,中国城乡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商业模式向轻资产转型,污水资源化打开长期市场空间公司持续推进对商业模式进行调整,重点加强核心膜设备产品的销售。2020年 6月,发改委环资司召开污水资源化利用专家座谈会,听取污水资源化利用专家组成员和相关专家学者对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污水资源化政策规划加快推进。我们测算污水资源化十四五期间有望打开千亿级别的市场空间,碧水源在 MBR+DF 双膜法污水资源化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有望长期受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 2020-2021年可实现归母净利润 16.21亿、20.16亿,对应当前股价市盈率分别为 18倍、14倍,我们预计短期市场流动性宽松将继续提升公司估值水平,中长期污水资源化的潜在市场将为公司打开进一步估值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增发进度低于预期、中交集团融合低于预期、融资成本提升、污水资源化等政策出台慢于预期
华能水电 电力设备行业 2020-07-06 3.90 4.72 -- 4.15 6.41%
4.36 11.79%
详细
全国第二大水电公司,华能集团水电业务平台 华能水电为全国第二大水电公司,拥有澜沧江干流全部水能资源开发权。公司为实控人华能集团水电业务整合唯一平台。公司在水电行业地位突出,是实施“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核心企业。近年随着澜沧江在建项目陆续投产,公司装机规模持续增长。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公司控股装机总规模达2,318.38万千瓦。 来水不济叠加疫情拖累,公司业绩已至低点 近年随着黄登、乌弄龙、里底等电站陆续投产,公司2015至2019年发电量增速持续走高。但2020年以来,流域来水不济问题严重,一季度小湾电站断面来水同比偏枯16%,同时在疫情背景下统调需求总体同比大幅减少。在来水叠加需求的双重压制下,公司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大幅下降38%,同时公司业绩在一季度下挫至低点,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1亿,同比下滑30%,并且归母净利润为-0.5亿,为2017年以来首次单季度亏损。 五大拐点已至,基本面改善在即 来水拐点:预计7月澜沧江干流上游乌弄龙断面来水较多年平均基本持平,澜沧江区间来水较多年平均偏枯1成,环比改善明显。折旧拐点:预计2020至2025年到期机组总装机额为1380万千瓦,累计到期折旧额约为8.42亿。电价拐点:预计20年云南省新增大工业负荷340万千瓦装机,水电铝硅产业支撑省内用电,西电东送增长稳健,而供给端新增装机有限,预计20年新增580万千瓦装机,整体电力供需趋紧,电价抬升趋势明晰,6月交易电价同比已提升超10%。资本开支拐点:投资高峰已过,当前主要投入为托巴电站建设,未来年均资本开支有望降至30亿水平。 财务费用拐点:资本开支高峰已过,公司将进入还债周期,预计每年还债空间约80亿,对应缩减财务费用约3.2亿。 PB已至低点,估值吸引力渐增 纵向回溯,公司PB估值水平自2019年8月以来整体持续走低,截至6月30日收盘,PB为1.24倍,当前估值水平已达2019年以来低点。横向对比,公司PB估值以及单位装机市值(2889元/千瓦)均为行业较低水平。未来随着五大拐点的逐步兑现,公司业绩改善可期,当前估值吸引力渐增。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实现归母净利润47.20、60.67、64.29亿元,同比-14.87%、+28.53%和+5.96%,对应EPS为0.26、0.34和0.36元,对应PE为14.8、11.5和10.9倍。我们给予2021年目标PE15倍,目标价格5.1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风险,来水低于预期风险,资本开支过高风险。
国网信通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0-06-17 21.86 23.11 34.83% 21.88 -0.45%
26.32 20.40%
详细
事件: 根据上证报报道,国家电网有限公司6月15日在京举行“数字新基建”重点建设任务发布会暨云签约仪式,面向社会各界发布“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 点评:国网发布“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任务,电网投资规模约250亿元,预计拉动千亿投资额 在发布会上,国网“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包括电网数字化平台、能源大数据中心等项目,“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建设任务,聚焦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领域,以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为重点,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2020年总体投资约247亿元,预计拉动社会投资约1000亿元。 携手四大科技公司,共同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除重点建设任务发布外,本次国家电网公司与华为、阿里、腾讯、百度4家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本次签订合作协议的涉及范围较广,国网公司所属17家省电力公司及5家直属单位与属地政府、相关企业及科研院所共37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建设能源领域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构建互利共赢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看好能源互联网建设持续推进,国网信通是核心标的 今年国网信息化设备采购和服务采购的招标略有滞后,信息化服务采购迟迟没有进行,国网发布的“数字新基建”十大重点任务有望推动国家电网在信息化领域投资加速,我们判断后期国网公司在信息化方面的招标采购额将有明显增长。 国网系公司在国网信息化建设业务方面具备天然优势,国电南瑞、国网信通和信产集团市场份额超过70%。2019年第四批信息化设备采购,国网信通份额达17.28%。为保障国网信通在“云网融合”业务方面的核心平台地位,信产集团和国家电网承诺未来5年通过业务调整或资产、业务重组等方式消除相关的业务重合,未来国网信通将在电力物联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投资建议:预测2020-2022年公司将实现归母净利润6.88、8.90和10.62亿元,对应PE为36.7、28.38和23.78倍,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将受益于能源互联网建设持续推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能源互联网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电网投资不及预期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6/1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