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班

民生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00523050002。曾任职于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8%
(--)
60日
中线
8%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1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昭衍新药 计算机行业 2023-09-05 23.47 -- -- 27.39 16.70%
29.67 26.42%
详细
事件:2023年8月30日,昭衍新药发布2023年中报业绩。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2亿元,同比增长30.27%;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比下降75.58%;扣非净利润0.77亿元,同比下降77.72%。单季度看,公司Q2实现收入6.43亿元,同比增长27.04%;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下降139.52%;扣非净利润-1.08亿元,同比下降150.70%。 二季度猴价下降使得利润端短期承压,非临床评价业务保持市场领先。Q2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净亏损2.83亿元,主要系食蟹猴的市场价格在Q2有所回落,剔除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息收入和汇兑损益影响后实验室服务净利润为1.95亿元,同比增长30.82%。公司在眼科领域开发和优化了更多疾病模型,并且加大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投入,已将基于AI和行为组学的全自动行为学检测系统应用于多种CNS疾病模型。公司大部分非临床研究项目向后延伸到临床服务,提高了审评的一次性通过率,目前临床研究覆盖CGT药物、肿瘤、内分泌、神经、罕见病等众多领域,临床样本检测板块也实现良好增长。 新签订单环比改善趋势明显,产能建设稳步推进。公司在市场低迷情况下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上半年新签订单13.2亿元,其中Q1、Q2新签订单分别为5.7、7.5亿元,Q2签单金额、项目数量环比增长31%、35%,二季度新签订单明显改善。截至2023年上半年在手订单38.7亿元,未来业绩确定性较强。 产能建设方面,苏州昭衍II期20000㎡设施已完成布局规划,其中12000㎡设施已在施工设计,预计2023年下半年陆续投入使用;广州昭衍安评基地建设有序推进;昭衍易创Non-GLP实验室已进入运营调试阶段,即将正式投入使用。 坚持国际化战略,加速海外业务扩展。公司依托于美国Biomere和加利福尼亚州实验室开展全球业务,上半年海外客户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69%,收入占比提升至29%。海外子公司稳定运营,上半年承接订单约2.4亿元,同比增长约16%。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中国临床前安全性评价龙头企业,核心非临床评价业务保持市场领先,第二季度开始订单明显改善。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5/11.33/13.90亿元,对应PE分别为22/15/13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资产减值风险、汇兑损益风险、宏观环境风险等。
诺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9-04 31.21 -- -- 53.10 70.14%
54.30 73.98%
详细
事件:2023年8月28日,诺泰生物发布2023年中报业绩。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49.38%;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20.15%;扣非净利润0.43亿元,同比增长276.12%。单季度看,公司Q2实现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43.76%;归母净利润0.21亿元,同比增长11.20%;扣非净利润0.20亿元。 自主选择产品快速放量,销售+研发能力提升助力业绩增长。上半年定制类产品与服务(CMO/CRO)收入1.52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新签cGMP高级医药中间体单合同金额超1亿美元;自主选择产品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118.51%,其中多肽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制剂业务实现历史突破。公司聚焦资源于优势多肽业务,搭建全新的高端BD团队体系,全面覆盖欧美及亚太市场,并且新开拓巴西、希腊、意大利、日韩等地区的重要客户。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5594万元,同比增长约56%,研发人员达到227人,同比增加16%,新获批制剂及原料药品种3个,新增在研项目超10项。公司持续加强销售和研发能力,助力多肽业务和定制类业务快速增长。 产能建设稳步推进中,覆盖多个潜力较大的品种。建德工厂现有一期产能107万升,二期车间六18万升产能已于今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另有22万升将于明年投入使用,可以提供从实验室到吨级的定制生产服务。连云港工厂现有2个多肽原料药生产车间、4个小分子化药原料药生产车间和3个制剂生产车间。 “106车间多肽原料药产品技改项目”预计今年10月底完成建设,106车间司美格鲁肽出口欧盟通过GMP检查。此外601多肽车间、原料药制造与绿色生产提升项目(地克珠利75t/a、二嗪农200t/a、增效醚90t/a、癸氧喹酯100t/a的年生产能力)有序推进,中华药港一期固体制剂车间项目建设完成。规模化生产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公司持续丰富产品管线和加强接单能力。 战略布局寡核苷酸药物领域,培育下一个优势业务板块。公司利用多年积累的多肽固相合成和规模化生产优势,延伸进入寡核苷酸药物开发和商业化赛道,目前已在杭州医药港建立寡核苷酸研发中心,承接寡核苷酸单体产品开发和寡核苷酸CDMO服务,截至2023年上半年已完成四个PMO单体的合成工艺技术开发和样品提供。寡核苷酸产线年产能10-20kg,GMP中试产线于今年7月正式投产,满足寡核苷酸和多肽工艺从研发向中试放大转移。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7/1.89/2.44亿元,对应PE分别为45/35/2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下降风险、技术创新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环境风险、汇率风险等。
凯因科技 医药生物 2023-09-04 20.49 -- -- 32.89 60.52%
37.63 83.65%
详细
事件:凯因科技发布 2023 年半年度报告。202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5.69 亿元,同比增长 15.39%,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源于成熟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保持和新产品的大幅增长;实现归母净利润 0.38 亿元,同比增长 3.0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0.42 亿元,同比增长 68.18%,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长主要系营业收入的增加和股份支付费用的减少所致。 全力加快创新药研发,HBV III 期临床进入随访阶段。2023 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累计 0.56 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9.87%;公司共申请国内发明专利 7 项,PCT 专利 1 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3 项;累计获得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 51 项。2023 年上半年,培集成干扰素α-2 注射液治疗低复制期慢性 HBV感染的 III 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和 48 周用药,进入随访阶段;KW-027 可实现血清 HBsAg 抗原水平降低,正在开展 I 期临床试验;针对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 KW-045 项目和治疗带状疱疹的 KW-051 项目目前分别处于临床 I期和临床 II 期。 凯力唯实现强势增长,成熟产品保持市场占有率。2023 年上半年,经过国家医保谈判续约,凯力唯报销适应症由基因非 1b 型扩展为“基因 1、2、3、6型”,覆盖国内主要基因型。截至目前,全国省级新版医保目录政策已全部落地,凯力唯 2023 年上半年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逾 2 倍。2023H1,公司生物制品销售收入 2.74 亿元,占产品销售收入 49.12%。根据 2023 年 CPA(中国药学会)采样数据,金舒喜在人干扰素α2b 外用制剂中市场份额依然位居前列,凯因益生在细分领域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 费用率同比改善,经营效率提升。2023 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为 3.32 亿元,同比增加 10.66%,但销售费用率为 58.41%,与去年同期的 60.91%相比下降 2.5pp;管理费用率 8.18%,与去年同比的 13.48%相比下降 5.3pp,主要系股份支付费用减少所致;研发费用率 7.71%,与去年同期 10.51%相比下降2.8pp;公司经营效率得到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 2023/2024/2025 年的营收分别为 13.78 亿元/16.52 亿元/20.07 亿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18.8%/+19.9%/+21.5%;归母净 利 润 分 别 为 1.15 亿 元 /1.47 亿 元 /1.89 亿 元 , 对 应 同 比 增 速 分 别 为+38.4%/+27.5%/+28.3%;对应 EPS 分别为 0.68 元/0.86 元/1.10 元;对应 PE分别为 30 倍/24 倍/19 倍。公司凯力唯处于放量期,培集成干扰素即将完成注册临床,预计将带来新的增长点,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干扰素集采导致产品价格及市场占有率下降风险,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研发进度或临床数据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医保及监管政策风险等。
迪瑞医疗 医药生物 2023-08-29 22.50 -- -- 25.06 11.38%
33.26 47.82%
详细
事件:迪瑞医疗发布 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H1实现营业收入 6.95亿元(YOY+34.99%),归母净利润 1.62亿元(YOY+22.02%),扣非归母净利润 1.57亿元(YOY+24.30%)。 华润体系赋能驱动,销售策略优化促进销售业务增加。单 Q2来看,2023Q2营业收入 3.63亿元(YOY+25.92%),归母净利润 0.84亿元(YOY+17.13%),扣非归母净利润 0.80亿元(YOY+16.16%)。华润入主迪瑞医疗后,逐步推进管理赋能和业务赋能,在业务方面持续推进与华润健康体系医院端,流通端的业务合作,同时公司销售策略优化,销售业务持续增加。 产线覆盖七大细分领域,兼具研管销核心竞争力。公司 2023H1试剂营业收入为 2.58亿元(YOY+3.87%),仪器营业收入 4.34亿元(YOY+64.21%)。 公司在仪器和试剂实现多元化布局,七大产线全力推向市场,重点聚焦大客户,本着以代理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加速提高仪器类产品市场占有率,其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产品线增长势头明显。仪器的增长将进一步带动试剂的放量和增长。同时,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CS-690全自动尿生化分析仪、CM-640/640i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BCA-40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等产品转产上市,更新升级产品 LA-60SE 全自动样品处理系统已取得注册备案,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 国内与国外市场并行开拓,持续加大市场推广和商务拓展。公司 2023H1国内 营 业 收 入 4.51亿 元 ( YOY+37.82% ) , 国 外 营 业 收 入 2.41亿 元(YOY+29.87%)。迪瑞医疗是国内最早国际化的器械厂商之一,具有明显先发优势,公司产品已销售到全球 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建立销售和服务网络,国际团队完成跨境电商布局及本地化管理,更加贴近客户,其中俄罗斯、印度、泰国等地增长较为突出。目前国际市场基础医疗需求不断复苏,公司国际市场同比增长将会进一步提速。 投资建议:公司通过优化销售策略,并行开拓国内外市场。同时公司七大系列逐步发力,并且稳步夯实研发实力,在研产品进度较快,不断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有望实现业绩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6亿元,PE 分别为 19/14/10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监管及政策风险;行业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风险;经销商模式风险;海外市场风险;毛利率下降风险。
太极集团 医药生物 2023-08-29 46.52 -- -- 45.06 -3.14%
52.10 11.99%
详细
事件:太极集团发布 2023年半年度报告,2023H1实现营业收入 90.51亿元(YOY+24.85%),归母净利润 5.65亿元(YOY+342.26%),扣非归母净利润 5.72亿元(YOY+214.36%)。 核心品种持续放量,归母净利润增长显著。单 Q2来看,2023Q2营业收入46.24亿元(YOY+24.45%),归母净利润 3.30亿元(YOY+210.81%),扣非归母净利润 3.33亿元(YOY+205.53%)。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等核心产品销售大幅增长以及毛利率提升。 品牌战略持续发力,工业营销高质增长。2023H1医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4.01亿 元 ( YOY+40.70% ) , 其 中 现 代 中 药 实 现 收 入 42.40亿 元 ,(YOY+55.88%),化药实现收入 21.61亿元(YOY+18.15%)。销售收入增长较大的核心产品有:藿香正气口服液 18.13亿元(YOY+81.66%),注射用头孢唑 肟 钠 ( 益 保 世 灵 ) 8.63亿 元 ( YOY+6.41% ) ; 急 支 糖 浆 5.28亿 元(YOY+149.06%);洛芬待因缓释片(思为普)2.58亿元(YOY+9.32%); 通 天 口 服 液 1.62亿 元 ( YOY+33.88% ) ; 鼻 窦 炎 口 服 液 1.30亿 元(YOY+27.45%);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II)(散列通)1.15亿元(YOY+ 187.50%); 复方板蓝根颗粒 1.01亿元(YOY+71.19%)。 平台整合效应初显,商业经营质量稳步提升。2023H1医药商业实现销售收入 48.41亿 元 ( YOY+13.78% ) 。 其 中 医 药 分 销 实 现 收 入 42.47亿 元(YOY+14.85%);医药零售实现收入 5.94亿元(YOY+6.64%)。公司深化平台组织机构改革并多渠道拓展业务,医药分销加大医疗机构开发,上半年新开发医疗机构 460家,其中新开发二级以上公立医院 75家,中医院 15家,重庆平台已实现全域联合体覆盖,医药分销全域数字平台太极“e”药已吸纳近 7140家终端入驻,医疗终端销售有较大提升,中药销售增势明显。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提升,2023H1毛利率为 50.15%,同比增加 5.45个百分点。同时公司严格管各项费用,以利润为导向提升效益,2023H1公司销售费用率为 35.48%,同比上升 1.7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 7.9%,同比下降 0.3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 1.9%,同比减少1.57个百分点。 投资建议:公司坚持战略引领、数据驱动,纵深推进各项改革,生产经营扎实有效,经营质量稳步提升,预计太极藿香正气口服液、急支糖浆等核心产品将持续放量。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9/13/17亿元,PE 分别为 28/19/1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国家监管政策风险;质量风险;市场风险;成本风险;产品研发风险。
益方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8-29 13.81 -- -- 15.84 14.70%
18.41 33.31%
详细
事件:8月21日,益方生物发布半年报,2023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00万元,主要系当期确认的技术许可及合作收入;公司产品尚未实现销售收入,未发生销售相关的成本、费用;公司发生研发费用2.37亿元,同比增长8.29%;管理费用2534万元,同比增长13.60%;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去年同期为-2.25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73亿元,去年同期为-2.25亿元,亏损收窄。 研发体系完善,经验丰富。公司拥有一站式的自主研发体系,涵盖靶点筛选、临床前药物研发、CMC及临床开发等阶段,公司自成立以来,已将5个小分子化合物从源头自主发现推进至临床研究阶段,分别是BPI-D0316、D-0120、D-0502、D-1553和D-2570。 贝福替尼成功获批上市,即将实现商业化。贝福替尼(BPI-D0316)是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三代EGFR抑制剂,2023年5月29日,贝福替尼二线治疗已获得NMPA批准上市,一线治疗NDA于2023年1月获得NMPA受理。公司就贝福替尼与贝达药业达成了研发与商业化合作,期待凭借贝达药业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丰富的开发、市场拓展和销售经验,实现产品的商业价值。 KRASG12C研发进度靠前,与正大天晴达成合作。D-1553是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KRASG12C抑制剂,用于治疗带有KRASG12C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癌症,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KRASG12C抑制剂。2023年5月,D-1553的关键注册性II期临床完成患者入组。 2023年8月,公司就D-1553与正大天晴达成许可合作协议,授予正大天晴在协议期限内对益方生物D-1553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许可权。正大天晴将向公司支付最高不超过人民币55,000万元的首付款及里程碑款;并按年净销售额向公司分层支付特许权使用费。 后续管线丰富,D-0502处于III期临床,D-0120处于IIb期临床,D-2570已完成I期临床。D-0502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口服SERD,已于2022年9月完成注册性III期临床入组。D-0120是公司自主研发的URAT1抑制剂,已于2022年9月完成IIb期临床试验的首例入组。D-2570是公司自主研发的TYK2抑制剂,已于2023年6月完成II期临床入组及所有访视。随着研发不断推进,公司未来长期成长可期。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4/2025年的营收分别为1.64亿元/1.56亿元/3.0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1亿元/-3.92亿元/-3.1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63元/-0.68元/-0.54元。首次覆盖,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限售股解禁风险,持续亏损风险,研发风险,产品申报获批风险,医保谈判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导致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恒瑞医药 医药生物 2023-08-25 38.71 -- -- 44.53 15.03%
49.74 28.49%
详细
事件:8月18日,恒瑞医药发布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1.68亿元,同比增长9.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08亿元,同比增长8.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43亿元,同比增长11.68%。 创新药方面:创新药临床价值凸显,驱动收入增长,2023年上半年公司创新药收入达49.62亿元(含税)。 仿制药方面:2023年上半年内公司仿制药收入基本持平,手术麻醉、造影等产品以及新上市的仿制药销售同比增长较为明显,但仿制药集采对销售仍然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力,第二批集采白紫、阿比特龙片因多数省份集采续约未中标及降价等因素影响,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减少5.23亿元,2022年11月开始执行的第七批集采涉及产品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减少5.78亿元。 研发方面:为保证创新产出,公司持续加大创新力度,维持较高的研发投入,2023年上半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30.58亿元,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23.31亿元。2023年上半年,公司1类创新药阿得贝利单抗、磷酸瑞格列汀、奥特康唑获批上市,改良型新药盐酸右美托咪定鼻喷雾剂获批上市,卡瑞利珠单抗的第9个适应症及阿帕替尼的第3个适应症(二者联合用于一线治疗晚期肝癌)获批上市,马来酸吡咯替尼片第3个适应症(联合曲妥珠单抗加多西他赛一线治疗HER2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获批上市,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第2个适应症(联合来曲唑或阿那曲唑一线治疗HR阳性、HER2阴性局部复发或晚期转移性乳腺癌)获批上市。2023年上半年研发管线共有6项上市申请获NMPA受理,6项临床推进至Ⅲ期,17项临床推进至Ⅱ期,18项临床推进至Ⅰ期。 国际化方面:2023年2月,公司将自主研发的EZH2抑制剂有偿许可给Treeline;2023年8月,公司将TSLP单抗有偿许可OneBio;美国FDA已正式受理卡瑞利珠单抗的BLA申请;2023年5月,子公司创新药Edralbrutinib片用于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适应症获得了美国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认定。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4/2025年的营收分别为236.10亿元/278.32亿元/332.56亿元,同比+11.0%/+17.9%/+19.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55亿元/56.34亿元/68.90亿元,同比+19.2%/+21.0%/+22.3%;对应EPS分别为0.73元/0.88元/1.08元;对应PE分别为53倍/44倍/3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风险,产品申报获批风险,医保谈判不及预期风险,竞争加剧导致销售不及预期风险,集采风险,国际化进程不及预期风险。
博腾股份 医药生物 2023-08-24 24.80 -- -- 29.65 19.56%
32.66 31.69%
详细
事件:2023年 8月 18日,博腾股份发布 2023年中报业绩。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39亿元,同比下降 40.25%,扣除大订单影响后的收入同比增长约 29%;归母净利润 4.10亿元,同比下降 66.15%;扣非归母净利润 3.91亿元,同比下降 67.77%。单季度看,公司 Q2实现营业收入 9.61亿元,同比下降61.11%;归母净利润 1.06亿元,同比下降 87.20%;扣非归母净利润 0.94亿元,同比下降 88.65%。 美国客户重大订单基本交付完成,小分子原料药 CDMO 需求稳定增长。小分子原料药 CDMO 上半年收入 22.92亿元,同比下降 41%,主要系去年同期重大订单交付较多。公司收到美国某大型制药公司的某小分子创新药 CDMO 订单合计 8.92亿美元,2023年上半年交付 1.36亿美元订单,累计交付 8.78亿美元订单,目前尚有 0.14亿美元订单对应的产品未交付。上半年小分子 API CDMO业务收到客户询盘总数超 1200个,同比增长约 31%,下游需求稳定提升;交付项目数 323个,同比增长约 30%,其中 87个新药上市及申请项目、45个临床三期项目、191个临床二期及以前项目;引入订单新项目 117个,同比增长约4%;J-STAR 收入 1.25亿元,同比下降约 5%,并为国内带来 24个项目引流。 公司上半年服务 106个 API 产品,同比增长 13个;API 产品收入 2.10亿元,同比增长 6%;完成 5个工艺验证(PV)项目交付,执行中 PV 项目 15个。 小分子制剂 CDMO 和 CGT CDMO 快速放量,持续引入新客户和新项目。 小分子制剂 CDMO 上半年收入 2314.59万元,同比增长 158%;引入超过 20家新客户,新签制剂订单约 0.81亿元,同比增长约 146%。重庆制剂工厂的 5条生产线在上半年均成功实现项目交付,合计交付 62批次。基因细胞治疗 CDMO上半年收入 2329.10万元,同比增长 107%;新签订单 0.22亿元,同比下降76%,客户融资端困难导致新签订单未达年初预期。 公司坚持全球化布局,新能力和新产能逐步落地。1)上半年上海闵行研发中心投入运营,具备小分子药物、多肽药物、寡核苷酸药物、偶联药物的合成和分析研发等服务能力,已为 3个客户的 5个项目提供合成大分子服务;2)上海外高桥生物大分子研发中心基本建设完成,预计今年 9月投用,将为客户提供ADC、抗体等 CDMO 服务;3)美国结晶和制剂实验室基本建设完毕,预计今年9月投用;4)斯洛文尼亚小分子原料药 CDMO 研发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研发实验室预计将在今年 4季度投入使用。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6.23/7.01/8.96亿元,对应 PE 为 22/19/1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前期收到的重大订单终端需求下降的风险、固定资产投资风险、环保安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新业务投资风险等。
普洛药业 医药生物 2023-08-17 18.22 -- -- 18.13 -0.49%
19.28 5.82%
详细
事件:2023年8月14日,普洛药业发布2023年中报业绩。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54亿元,同比增长19.43%;归母净利润6.01亿元,同比增长37.55%;扣非归母净利润5.95亿元,同比增长42.23%。单季度看,公司Q2实现收入28.69亿元,同比下降0.53%;归母净利润3.62亿元,同比增长26.98%;扣非归母净利润3.61亿元,同比增长27.96%。 原料药业务稳定增长,原材料价格回落有利于提升盈利能力。上半年原料药中间体业务收入42.04亿元,同比增长18.50%,毛利率18.52%(+1.02pct)。 上半年公司对战略品种07110实施新工艺改进、降低生产成本;新建AH22081生产线预计今年8月完成;新增303、304两个API多功能车间以满足市场需求,预计今年9月完成建设。当前中国化工品指数(CCPI)比去年最高点下降超过25%,随着上游大宗化工商品价格在2023年逐渐回落,API业务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CDMO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产能释放支持业绩长期增长。上半年CDMO收入11.39亿元,同比增长23.70%,毛利率44.77%(+3.61pct)。截至2023年上半年,公司进行中CDMO项目610个(+51%),其中商业化阶段项目247个(人用药项目171个、兽药项目43个、其他项目33个),同比增长18%;研发阶段项目363个,同比增长79%。公司持续推进中间体+API+制剂业务升级,上半年API项目共69个(+25%),其中商业化生产17个、验证阶段8个、研发阶段44个。产能建设方面,CDMO多功能中试车间已于今年5月投产,共有14个独立单元区可满足CDMO项目的快速切换;高活化合物车间于2023年投产,配有2条中间体大线和2条API小线,已有若干个高活项目和客户形成合作;CDMO研发楼预计2023年8月投产。持续扩张的CDMO产能是业绩长期稳定增长和持续赢得客户订单的基础。 制剂产品不断丰富,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布局优势明显。上半年制剂收入5.74亿元,同比增长17.80%,毛利率50.38%(-1.55%)。公司现有120多个制剂品种,包括头孢克肟系列、乌苯美司胶囊、注射用氟氯西林钠、左乙拉西坦片等,其中15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公司将持续扩大产品种类,现已立项18个项目并且在持续增加中,今年上半年递交了3项国内制剂的注册申请,2023年预计还将新增5个品种。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24/15.06/18.46亿元,对应PE为18/14/12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药品研发风险、外汇汇率波动风险、环保相关的风险、竞争加剧风险等。
锦波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8-10 126.17 -- -- 143.00 13.03%
302.33 139.62%
详细
锦波生物:国内首研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创新引领功能蛋白智造。公司成功研发的重组 III 型人源化胶原蛋白于 2021 年 6 月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是目前唯一一款具备三类医疗器械的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注射剂,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领域处于国际技术领先地位。近年来,公司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保持较快增速,2017-2022 年,营业收入由 1.03 亿元增至 3.90 亿元,归母净利润由 0.35 亿元增至 1.09 亿元,5 年 CAGR 分别为 30.5%与 25.5%。 行业分析: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增速可观,重组胶原蛋白市场蓝海。1)胶原蛋白行业:重组胶原蛋白渗透率提升,行业规模逐年增长。采用微生物发酵的重组胶原蛋白有较好可加工性(如水溶性和乳化特性),能更好控制致病病毒传播的风险,且可通过序列设计尽可能的降低免疫原性。得益于胶原蛋白本身功效性多样化,叠加国家药监局制定标准、规范行业,推动重组胶原蛋白的研发和成果转型,当前国内多个企业加速重组胶原蛋白的研发及布局,拉动行业规模向上,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17-2021 年国内重组胶原蛋白产品市场规模 CAGR 为63.0%,估算 2022 年市场规模为 182 亿元,在胶原蛋白市场渗透率增至 46.6%。 2)抗 HPV 生物蛋白产品市场:市场潜力巨大,2020 年国内销售额 3.32 亿元。 国内抗 HPV 生物蛋白产品份额低于干扰素类产品,未来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提升。 3)广谱抗冠多肽药物市场:多肽药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空间广阔。 公司看点:生产创新赋能+销售渠道深耕+产品竞争优势突出,增长可期。 1)生产与研发端:公司研发流程分工明晰,研发实力过硬,推出首款三类械重组胶原蛋白注射剂,全球首发重组胶原蛋白新品 3kDa 小分子 micoreCol.Ⅲ产品,进一步验证公司强研发实力。2)产品优势: ①功能性护肤市场:多样化品牌布局,差异化定位市场,其中,自有品牌肌频定位敏感肌、重源定位抗衰。②轻医美市场:重组胶原蛋白产品薇旖美先发性布局市场,其作用机制是直接补充III 型胶原蛋白,让胶原蛋白网状结构重建起来,同时叠加产品具备多样化搭配和打法,消费者接受度高。从机构推广看,合规产品+利润空间充足,医美机构端产品推广动力十足。3)渠道布局:直销+经销并行,线上线下双管齐下。线下直销布局薇旖美推广,把控产品销售过程,利于管理品牌形象。线下经销布局二类械产品,前瞻性布局经销商资源。功效性护肤品线上与线下同步布局,强化品牌宣传,加深消费者对锦波生物认知,反哺公司械字号和妆字号产品销售。4)未来看点:产品储备丰富,产能持续扩大。①短期:薇旖美、功能性护肤品产品收入有望快速增长。②长期:产品储备丰富,产能持续扩大。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 年分别实现 EPS 3.84、6.01、8.03 元,8 月 8 日收盘价对应 PE 为 33、21 与 16 倍,考虑到重组 III 型人源化胶原蛋白冻干纤维薇旖美是国内首款三类械重组胶原蛋白合规性产品,先发性布局市场的同时,抢占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后续产品储备丰富,有望实现收入与利润快速成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合作研发机构终止合作的风险、现有技术迭代升级的风险、监管政策趋严的风险、北交所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恒瑞医药 医药生物 2023-07-28 48.33 -- -- 49.33 2.07%
49.74 2.92%
详细
事件:7 月25 日,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PD-1 抑制剂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双艾”组合)对比索拉非尼用于治疗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全球多中心III 期临床研究(CARES-310 研究)主论文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 “双艾”组合治疗一线肝癌临床数据优异。CARES-310 研究结果显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双艾”)相较于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实现了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全面显著获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5.6 个月(对照组仅3.7 个月),降低疾病进展风险48%;中位总生存期(mOS)为22.1 个月(对照组仅15.2 个月),降低死亡风险38%。“双艾”组合起效快,中位缓解时间(mTTR)仅1.9 个月 (对照组 3.7 个月);“双艾”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为25%,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14.8 个月,可为更多晚期肝癌患者后续治疗提供更多可能性;而安全性方面,“双艾”组合整体未出现新的不良事件信号,可以控制。 基于该研究成果,“双艾”已于今年初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用于晚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这是我国和全球首个获批的用于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PD-1 抑制剂与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组合。 公司积极推动“双艾”组合走向国际,项目团队已完成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多轮沟通,现已进入在美国递交新药上市申请阶段。此前,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一线治疗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适应症已获得美国FDA 孤儿药资格认定。 关注年底医保谈判助力创新药放量。目前,公司已上市自研创新药达到13款、合作引进创新药达到2 款。其中,近期获批上市的林普利塞、阿得贝利单抗、瑞格列汀、奥特康唑等创新药,以及吡咯替尼一线适应症、达尔西利一线适应症等新增适应症符合今年医保目录调整要求,有望今年底参与医保谈判,进一步扩大可及性,助力销售放量。 管线深厚具备多样性,长期成长动力充足。公司创新药管线深厚,目前处于NDA 及III 期的创新药达十余款,近期IL-17A 单抗夫那奇珠单抗注射液、JAK1抑制剂硫酸艾玛昔替尼片、PCSK9 单抗瑞卡西单抗的上市申请相继获得受理,在传统优势肿瘤领域以外,预计公司在自免及代谢等领域将逐渐进入收获期,长期成长动力充足。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4/2025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46.47亿元/288.44 亿元/337.75 亿元,同比+15.9%/+17.0%/+17.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12 亿元/57.29 亿元/69.78 亿元,同比+20.6%/+21.6%/+21.8%;对应EPS 分别为0.74 元/0.90 元/1.09 元。维持“推荐”评级。
祥生医疗 机械行业 2023-07-25 44.00 -- -- 46.49 5.66%
46.49 5.66%
详细
以差异化竞争为战略,软硬件打磨和创造增量市场为战术。祥生医疗成立于 1996年,27年技术研发积淀,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专利。公司以差异化竞争为国内市场的主要战略,主打高端市场的临床专科增量需求和基层医疗的未满足需求,具体通过产品的软硬件打磨、AI 赋能和应用场景开拓来创造超声设备在三甲影像科外的增量需求,实现国内市场的差异化竞争。 自身砥砺研发和销售,外引国际龙头为强援。公司专注自主研发,供应链上整合高频阵列探头和换能器自主生产控制成本;产品在便携化上持续迭代,打造全球最轻薄的 SonoAir 笔记本超声,和真正随身携带的系列掌上超声,推车式超声 XBit90等主打全球高端市场。软件上公司超前布局 AI 算法研发和针对具体应用场景的智能化软件,作为唯一数据获取者和中国医学超声人工智能联盟合作,建立数据资源核心壁垒,目前布局心脏、乳腺、妇产科等重要专科在内的 6个病种,并在 4个病种上实现突破。公司超声乳腺四分类人工智能(对应产品是四分类三维乳腺 AI 智能诊疗仪)已经拿到二类证且是国内首个推进三类证临床的人工智能超声产品。销售上公司两端发力,高端市场通过便携式超声切入开拓市场,基层医疗自 2018年开始联合BD打通县域市场,逐步渗透2000个县域市场。公司签约飞利浦共襄国内市场开拓,有望便携化智能化和渠道销售上强强联合、深度合作,对祥生打开二次增长曲线有较大意义。 海外销售恢复迅速,国内业务持续发力,预计公司进入业绩增长快车道。 海外超声市场由于疫情的影响退散进入快速恢复阶段,从海关出口数据来看,2020年国内超声出口金额增速由于海外疫情下滑,2021年低基数下增速恢复到同比 23.6%,2022年同比增速稍有下滑至 16.7%,2023年出口金额 Q1同比增速约 20.6%。祥生医疗 2022年增长受到较大影响,2022年 Q1收入同比增长 23.04%,2022全年收入同比下降 4.27%,2023年 Q1收入同比增长64.55%,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11.31%,预期 2023年在海外需求持续修复下收入端恢复 60%高增速。公司国内业务上同步发力,在三甲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双端发力,以掌超为切入点带动便携和推车式超声放量,预计公司 2023年重回高速增长快车道。 投资建议:基于公司的差异化竞争战略,预计 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亿元、2.4亿元、3.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73.5%、28.8%、28.3%,对应当前市值 PE 分别为 26、21、16倍,低于行业平均估值水平。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便携超声销售不及预期、新产品研发和获批不及预期、海外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基层需求开拓不及预期、AI 超声三类证标准下达时间不及预期。
普利制药 医药生物 2023-07-25 20.70 -- -- 23.50 13.53%
32.50 57.00%
详细
事件:7 月19 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出现改良型藤田级数第二级龙卷风,辉瑞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落基山的一个主要生产工厂严重受损。 辉瑞落基山工厂是全球最大的无菌注射剂基地之一,本次基地受损将加剧美国药品供应短缺。辉瑞位于北卡罗来纳州落基山的工厂拥有超过140 万平方英尺的生产空间,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菌注射剂设施之一,年产能达4 亿多支,美国医院使用的所有无菌注射剂中有25%是该工厂所生产。落基山工厂是辉瑞在2015 年收购Hospira 所整合获得,Hospira 是世界领先的注射药物和输注技术供应商,主要生产麻醉剂、镇痛剂、治疗剂、抗感染药和神经肌肉阻滞剂等多种药物,包括安瓿、小瓶、注射器等小容量产品和静脉输液袋、半硬质瓶等大容量产品。本次辉瑞工厂事件将导致美国注射剂药品短缺加剧,我们看好国产注射剂产品加速出海,在美国注射剂市场的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普利制药注射剂出海进入收获期,国际化注册能力和经验丰富。公司在制剂技术研发和全球化注册方面具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经验,截至2022 年已取得产品批准文号239 个,其中欧美等境外制剂生产批件有108 个;目前有25 款在欧洲、美洲、亚洲多国上市的药品,其中有20 款注射剂;已在美国获得ANDA 的产品有20 款,均为注射剂。公司与辉瑞落基山工厂(Hospira)有9 款产品重叠,其中包括阿奇霉素、比伐卢定、盐酸多巴酚丁胺、碘帕醇、左乙拉西坦、盐酸万古霉素、达托霉素等大品种。建设GMP 级注射剂工厂通常需要2-3 年,短期内美国药物供应短缺的情况难以缓解,公司注射剂产品的海外销售有望进一步提升,境外收入或将持续增长。 形成中国制造、全球销售格局,持续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生产产能。公司已形成海口、杭州、安庆三处高端药物制剂及原料药制造基地的建设,剂型覆盖针剂、片剂、胶囊、干混悬剂、滴眼剂和软膏等,三地形成关键中间体、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布局。目前公司原料药、冻干粉针剂生产线已通过美国FDA、欧盟EMA 及WHO 相关生产质量规范(cGMP、GMP)审计,小容量注射液生产线和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线已通过美国FDA、欧盟EMA 的cGMP、GMP 审计,GMP级产能释放助力公司长期业绩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4/5.68/6.69亿元,对应PE 分别为19/16/14 倍,首次覆盖,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资产减值风险;汇兑损益风险;宏观环境风险等。
昭衍新药 计算机行业 2023-07-20 26.79 -- -- 29.35 9.56%
29.67 10.75%
详细
事件:公司于7 月14 日发布2023 年中报预告,23 年H1 预计实现收入9.73-10.51 亿元,同比增长25.3%-35.3%,主营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剔除生物资产公允价值损失和资金管理收益后的归母净利润约2.01-2.19 亿元,同比增长14.7%-24.7%,盈利能力保持稳健。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0.73-1.10 亿元,同比下降70.4%-80.4%;扣非归母净利润0.60-0.95 亿元,同比下降72.5%-82.5%,主要系二季度生物资产公允价值损失。 收入端稳健增长,实验室服务业务快速发展。公司在北京和苏州建设了世界级的专有实验模型设施和GLP 实验室,总面积超过10 万平方米,支持完成各类创新药的大规模、复杂的非临床研究项目。公司实验室服务业务在2023 年上半年稳定增长,业绩保持强劲提升。2023 年H1 实验室服务预计实现净利润1.89-2.04 亿元,同比增长约26.3%到36.3%;Q2 预计实现净利润1.18-1.33 亿元,同比增长22.3%-37.7%。 食蟹猴价格有所回落,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对二季度利润端短期有一定负面影响。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受到价格波动和生物资产出生及自然生长两方面影响,2023 年上半年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净损失约1.77-1.89 亿元,同比下降245.7%-255.7%,主要系食蟹猴的市场价格在Q2 有所回落。而今年Q1公司生物资产公允价格无波动,出生及自然生长带来的收益约1 亿元。 在手订单丰富,业绩成长确定,下游创新需求有望持续改善。下游创新需求有望保持复苏,截至2023 年3 月31 日公司在手订单约46 亿元,丰富的在手订单是公司业绩稳健成长的保证;同时Q1 新签订单约5.7 亿元,我们预计新签订单下半年有望持续改善。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中国临床前安全性评价龙头企业,聚集于非临床CRO优质赛道,并且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我们预计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01/11.13/13.78 亿元,对应PE 分别为25/18/14 倍,首次覆盖,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资产减值风险;汇兑损益风险;宏观环境风险等。
以岭药业 医药生物 2023-07-19 24.88 -- -- 25.12 0.96%
25.12 0.96%
详细
事件:以岭药业发布 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3年上半年度归母净利润 15.7~16.8亿元,同比增长 50~60%;扣非归母净利润 14.7~16.3亿元,同比增长 40~55%。 创新中药布局全面,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公司 2023年上半年度归母净利润 15.7~16.8亿元,同比增长 50~60%;扣非归母净利润 14.7~16.3亿元,同比增长 40~55%。单 Q2来看,归母净利润为 3.7~4.75亿元,同比下降 16~34%;扣非归母净利润约为 2.93~4.5亿元,同比下降 20~48%。 连花清瘟系列品牌效应显著,感冒呼吸领域独占鳌头。公司产品连花清瘟持续占据感冒呼吸市场绝对优势,从医疗终端看,在 2022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感冒用药销售排名位列第 1名;从零售终端看,2022年连花清瘟胶囊在感冒用药/清热类销售额排名也位居第一,市场份额 2017-2022年由 2.44%增至10.20%。同时公司还全方位布局“大呼吸”品种集群,有望在连花清瘟系列产品的品牌效应下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心脑血管领域品类丰富,市场份额持续领先。公司心脑血管领域三大专利中药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在 2022上半年公立医疗市场中成药心血管疾病内服用药排名中,分别排名第 2名、第 4名和第 9名。在零售药店端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的市场份额由 2017年的 5.79%增至 2022年的 6.40%。同时公司积极开展循证研究,增强心脑血管系统产品科技实力,进一步扩大其学术影响力,有助于巩固公司在心脑血管领域的领先地位。 注重创新中药研发,多领域产品布局初显。公司现有研发管线覆盖在研中药创新药品种 40余个,涉及临床 12个系统疾病,在研产品多,覆盖领域广,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带来可持续驱动力。2021年公司 2个新品益肾养心安神片和解郁除烦胶囊获批上市,并于 23年 1月列入医保目录。 投资建议:公司在络病理论指导下,围绕中药、化生药、大健康等业务板块,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提升药品创新能力,丰富产品管线,我们预计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5/29/33亿元,PE 分别为 17/15/13倍,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进展的不确定性;代理业务的经营风险;政策性风险;产品销售不及预期的风险;药品注册进度的不确定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1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