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诺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6-25 77.10 -- -- 81.50 5.71% -- 81.50 5.71%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H1归母净利润1.8~2.5亿元(同比+330%~497%,下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2.5亿元(+319%~481%);经测算2024Q2,归母净利润预计1.14~1.84亿(+443%~776%),扣非归母净利润1.15~1.85亿元(+475%~825%,环比+77%~185%)。 多肽原料药持续发力,利润端远超预期。公司2024H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已超过2023年的1.68亿元,该业绩大幅超过市场预期。据公告公告,业绩增长得益于自主选择产品,考虑到目前流感非高发期,奥司他韦非旺季,我们认为利润的贡献主要来自多肽原料药,尤其是GLP-1原料药。若根据中报业绩进行线性外推,我们预测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将达到3.6~5亿元(同比+114%~198%)。 GLP-1系列多肽供不应求,市场持续高景气。GLP-1市场持续增长,2022年GLP-1药物销售额已高达225亿美元,2023年迅速增长至370亿美元(同比+64%),2024年有望再创新高。据摩根大通预测,2032年GLP-1市场规模将达到710亿美元。巨大的市场潜力刺激着后来者涌入。头部厂家诺和诺德、礼来等也纷纷积极投资扩产,缓解产能压力。 大力推进车间建设,持续释放多肽业务产能。公司连云港工厂已有2个多肽原料药生产车间,其中第三代车间(106车间)已投产,司美格鲁肽等多个长链修饰多肽原料药单批次产量已超10公斤,多肽原料药总产能已达吨级。 BD能力决定着发展上限,董事长挂帅BD团队,赋能公司发展。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强BD团队的建设,积极吸纳海内外优秀人才,通过矩阵式布局提升市场份额,全面覆盖中国、欧美及亚太市场,并持续开拓巴西、希腊、意大利等地重要客户。 以多肽原料药为核心,前瞻性布局获先发优势。截至2023年,公司已完成16个原料药品种的国内注册和12个原料药品种的美国FDA注册,管线涵盖司美、利拉、替尔泊肽、兰瑞肽、胸腺法新等多肽大品种。2023年司美、利拉等原料药先后获得FDA的FAletter。待2026年中国司美的专利到期时,仿制药客户将从研发和申报阶段转向商业化阶段,市场需求将迎来首个大增长点,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值得重点关注。乘GLP-1市场增长东风,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攀升,我们持续重点看好。 盈利预测:我们看好公司客户持续拓展,自主产品随下游客户产品逐步上市而加速放量。结合业绩预告上调盈利预测,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4亿元、5.39亿元、8.27亿元,分别同比130%、44%、54%,对应PE分别为35X、24X、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诺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6-25 77.10 -- -- 81.50 5.71% -- 81.50 5.71%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80-2.50亿元,同比增长 330.08-497.34%;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 1.80-2.50亿元,同比增长 318.59-481.38%。 业绩超预期,多肽领域优势持续兑现,有望持续维持高增态势。2024H1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中值 2.15亿元(+413.71%);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 2.15亿元(+400.00%),分季度看,2024Q2预计实现净利润中值 1.49亿元(+613.40%);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 1.50亿元(+662.54%),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均持续表现强劲。我们预计主要源于: ①自主选择产品业务中部分多肽重磅商业化品种迎来收获期,呈持续放量趋势;②全球多肽产业链需求持续提升,公司部分多肽原料药验证批及商业化高速放量;③公司小分子 CDMO 技术优势显著,定制类服务呈逐步恢复态势所致。 多肽、特色原料药为主的自主选择产品持续高速增长,小分子 CDMO 呈逐步恢复态势。1)自主产品:在研管线持续推进,新品获批有望带来增长新动能。公司公布成功签约国内重磅 GLP-1原料药 CDMO、欧洲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口服司美格鲁肽原料药战略合作协议等,中长期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有望延续。此外,公司 2023年 10月及 12月分别收到 FDA 签发的利拉鲁肽与司美格鲁肽原料药 First Adequate Letter。106车间第三代多肽生产车间顺利投产,预计有望达吨级产能,连云港生产基地规划新建多肽生产车间,有望达数吨级多肽产能。我们预计伴随新产能的持续爬坡,公司自主产品业务有望持续维持高增态势。2)C(D)MO:大订单签约,2024年有望逐步恢复。凭借两大技术平台优势,公司同吉利德、英赛特、硕腾、Mirati 等知名药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于 2023年 5月同欧洲大型药企客户签订了累计合同金额约 1.02亿美元的cGMP 医药高级中间体 7年供货合同,在手订单充裕夯实逐步恢复确定性。 盈利预测及估值:考虑公司自主选择产品需求旺盛,我们调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5.67亿元、22.53亿元、32.11亿元(调整前 14.17亿元、20.03亿元、28.61亿元),增速分别为 51.62%、43.77%、42.53%;考虑 2024年公司可转债、股权激励等费用摊销较大,费用率有望逐步回升,我们预计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52亿元、4.63亿元、6.05亿元(调整前 2.21亿元、3.12亿元、4.51亿元),增速分别为 116.07%、31.39%、30.85%。公司自主选择产品管线丰富,C(D)MO 技术平台优势显著,未来有望通过自主产品+C(D)MO 双轮驱动带来长期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产能提升不及预期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原材料供应及其价格上涨的风险,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诺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6-24 71.00 -- -- 81.50 14.79% -- 81.50 14.79% -- 详细
事件:2024年6月20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8000-25000万元,同比增长330.08%-497.34%;扣非归母净利润18000-25000万元,同比增长318.59%-481.38%。单季度看,预计Q2归母净利润11367-18367万元,同比增长445.47%-781.37%;扣非归母净利润11460-18460万元,同比增长484.14%-840.94%。 自主选择产品持续放量,全球多肽原料药需求旺盛。2023年原料药业务实现收入4.16亿元,同比增长141%,以司美格鲁肽为首的GLP-1系列原料药快速拓展全球客户;2024年上半年业绩大幅超预期,也得益于自主选择产品的持续放量及收入占比提升。公司在多肽原料药领域已经建立了多重优势:1)质量优势:公司取得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等原料药的FDAFirstAdequateLetter,可满足下游制剂客户在FDA的申报需求。2)产能优势:106车间多肽原料药产品技改项目顺利投产,配备工业机器人、全自动合成系统、全自动裂解系统、进口液相制备生产线等设备,多肽原料药产能现已达吨级规模。3)成本优势:司美格鲁肽等多个长链修饰多肽原料药的单批次产量已达10公斤以上,远超行业平均的批次生产规模,规模效应持续显现。4)销售优势:从Random模式向mapping模式升级,通过矩阵式商务拓展团队扩大销售面,提升市场占有率,全面覆盖中国、欧美及亚太地区市场。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获得中国上市许可,持续丰富制剂品种和品规。6月3日诺泰生物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药品注册证书》,是公司第8个获批的制剂产品。磷酸奥司他韦为一种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目前唯一兼具流感预防适应症的口服抗流感药物,先后被纳入国内外权威指南。2023年公司制剂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抗病毒类产品收入达1.80亿元,同比增长648%,毛利率提升至55%,主要系磷酸奥司他韦销售的快速放量。目前公司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正在CDE的审评审批中,2024年底诺泰生物有望成为国内前三家拥有奥司他韦全剂型产品的持有人企业,全面覆盖胶囊、颗粒和干混悬剂共三种剂型。 投资建议:诺泰生物是中国多肽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具有国际标准的质量体系和规模化多肽大生产能力,未来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6.02/23.03/31.41亿元,同比增长55.0%/43.8%/36.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1/5.90/8.28亿元,对应PE为40/26/1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下降风险、技术创新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生产风险、汇率风险等。
诺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6-06 58.09 -- -- 81.50 40.30% -- 81.50 40.30% -- 详细
多肽大单品频出,产业链迎来风口ummary]。多肽药品相对小分子药物更加高效、安全、具有耐受性和高选择性,相对大分子药物在质量、纯度、成本方面更具优势,多肽药物的治疗领域以慢病为主,近年来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等GLP-1靶点药物将适应症拓展至减重领域,销售额快速增长,带来行业、社会的较大关注,推动多肽产业链进入快速发展期,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国内多肽原料药行业市场规模预计将于2021年的76.2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237.5亿元,复合增长率高达32.9%,多肽CDMO规模将于2021年的13亿元增长至2025年的56.7亿元,复合增长率达44.5%。 布局早、技术强、产能多,公司发展势头良好。○1多年布局、产品丰富:公司在原料药领域布局多年,团队深耕多肽20载,截止至2024年5月20日,公司已取得18个原料药品种的国内登记,15个原料药品种的FDADMF/VMF编号,7个制剂获批上市。○2技术先进、创新布局:经过多年研发,公司搭建了多个技术平台,利用基于固液融合的多肽规模化生产技术平台生产的司美格鲁肽单批次产量超过10公斤,达到行业先进水平;除仿制药外,公司积极布局创新药业务,一类新药SPN0103-009注射液已取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3加建产能、增厚壁垒:由于多肽行业在短期内获得大量关注和布局,产能紧缺,因此拥有优质产能的公司竞争力更强,公司连云港工多肽原料药产能现已达吨级规模,公司预计多肽在建产能将于2025年投放,2025年底多肽原料药产能将达数吨级,产能投放有望带来销售放量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3.85/18.62/25.27亿元,增速分别为34.0%、34.5%、35.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3.02/4.23亿元,增速分别为29.9%、42.5%、40.3%,当前股价对应2024E-2026E年PE分别为58.4x、41.0x、29.2x。公司作为多肽原料药龙头公司,受益于GLP-1靶点药物带来的行业发展热潮,多肽产能释放有望推动自主选择产品放量,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宏观环境风险、财务风险、行业风险、经营风险、研发失败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等。
诺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5-08 58.73 -- -- 62.64 5.95%
81.50 38.77% -- 详细
2024年一季度业绩实现快速增长, 利润端增速快于收入端。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3.56亿元(+71.02%), 归母净利润 0.66亿元(+215.65%),扣非归母净利润 0.65亿元(+179.69%) 。 公司 2024年一季度业绩实现较快增长, 主要系公司持续推进矩阵式商务拓展模式, 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利润端增速快于收入端, 主要系规模效应及 2023年一季度利润端低基数所致。 盈利能力提升, 研发费用率提升。 2024年一季度公司毛利率 67.26%(+11.33pp) , 主要得益于规模效应及多肽原料药需求旺盛, 归母净利率 18.64%(+8.54pp) , 盈利能力提升明显。 费用方面, 2024年一季度销售费用率 3.23%(-5.54pp) 、 管理费用率 19.83%(-1.49pp) 、 财务费用率 0.91%(-1.04pp)、研发费用率 18.62%(+8.99pp), 四费率 42.59%(+0.90pp) , 得益于规模效应, 销售、 管理费用率均有下降,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研发费用率有所提升。 106车间技改项目完成,多肽原料药产能持续提升。公司 IPO 募投项目“106车间多肽原料药产品技改项目” 已顺利投产, 作为第三代多肽生产车间, 配备了行业领先的工业机器人、 DCS 自动控制系统、 全密闭生产系统、 全自动合成系统、 全自动裂解系统以及进口液相制备生产线, 实现了生产数字化、 智能化、 规模化。 目前, 公司的多肽原料药产能已达到吨级规模。 此外, 公司还计划新建多肽生产车间, 预计到 2025年底,多肽原料药产能将达到数吨级。 投资建议: 在 GLP-1药物大单品带动下, 多肽产业链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随着公司加大矩阵式销售模式拓展力度, 有望在订单和业绩端持续取得突破。 维持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收 14.1/18.7/23.8亿元, 同比增速 36%/33%/27%, 归母净利润 2.2/3.1/4.1亿元, 同比增速 35%/40%/33%,当前股价对应 PE=54/39/29x, 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药物研发失败风险; 监管政策风险; 汇率波动风险。
诺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4-10 54.64 125.18 59.91% 60.99 10.89%
81.50 49.16% -- 详细
2023年业绩实现较快增长。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 10.34亿元(+58.69%),归 母 净 利 润 1.63亿 元 (+26.20% ) , 扣 非 归 母 净 利 润 1.68亿 元(+102.31%) 。 其中 23Q4单季营收 3.24亿元(+20.45%) , 归母净利润 0.71亿元(-6.18%) , 扣非归母净利润 0.80亿元(+12.20%) 。 公司 2023年业绩实现较快增长, 主要由自主选择产品驱动, 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快于归母净利润, 主要系 2022年非经常性损益金额较高所致。 自主选择产品表现亮眼, 定制类业务稳定增长。 分业务来看, 2023年自主选择产品实现营收 6.29亿元, 同比增长 145.5%, 其中制剂营收 2.13亿(+154.3%) , 主要受益于奥司他韦等抗病毒制剂收入的大幅增长(+647.5%) , 原料药及中间体营收 4.16亿(+141.2%) , 主要受益于多肽原料药的需求增长。 定制类产品及技术服务业务保持稳定增长, 实现营收 4.04亿元(+3.1%) 。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费用率较稳定。 2023年公司毛利率 60.97%(+3.4pp),其中定制类产品及技术服务业务毛利率 55.58%(+0.2pp) , 与 2022年基本维持稳定, 自主选择产品毛利率 64.43%, 较 2022年提升 3.3pp。 归母净利率 15.58%(-4.24pp) , 下滑较多主要系 2022年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损益较高所致, 扣非归母净利率 16.26%(+3.5pp) 。 费用方面, 2023年销售费用率 5.58%(+0.2pp) 、 管理费用率 21.54%(-2.7pp) 、 研发费用率 12.08%(+1.4pp) 、 财务费用率 1.12%(+1.1pp) , 四费率合计40.32%(+0.05pp) , 费用率较稳定。 投资建议: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 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收 14.1/18.7/23.8亿元, 同比增速36%/33%/27%, 归母净利润 2.2/3.1/4.1亿元, 同比增速 35%/40%/33%。 在 GLP-1药物大单品带动下, 多肽产业链有望维持高景气度。 诺泰生物作为国产多肽原料药领先企业, 在人员、 产能、 技术方面均处于行业前列, 随着公司加大矩阵式销售模式拓展力度, 有望在订单和业绩端持续取得突破。 给予公司 2024年 PE 57-60x, 合理价格区间为 58.98-62.08元, 对应市值区间为 126-132亿元, 较当前股价有 10-16%溢价空间, 首次覆盖, 给予“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 药物研发失败风险; 监管政策风险; 汇率波动风险。
诺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4-10 54.64 54.60 -- 60.99 10.89%
81.50 49.16% -- 详细
自主选择产品快速增长,前瞻性布局建立先发优势。根据公司年报披露,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4亿元,同比增长58.69%;实现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26.20%;实现扣非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102.31%。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60.97%,同比提升3.31%。公司多年深耕细作,产品销售空间逐步打开。 三大业务齐头并进,经营业绩跨越式增长。根据公司年报披露,公司自主选择产品表现突出,实现营业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145.48%;定制类产品及服务稳中有升,实现营业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3.07%。拆分来看,公司CDMO/CMO实现营业收入3.91亿元,毛利率55.17%;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实现收入4.16亿元,毛利率70.01%;制剂收入2.13亿元,毛利率53.53%。 聚焦多肽业务扩大自身优势,矩阵式矩阵式BD拓展摘取累累硕果拓展摘取累累硕果。根据公司年报披露:与国内生物医药公司签署GLP-1创新药原料药CDMO合作;与客户签署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欧洲区域战略合作协议;与客户签署口服司美格鲁肽原料药拉丁美洲区域战略合作协议,与欧洲某大型药企成功签约合同总金额1.02亿美元CDMO长期供货合同。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后续公司核心多肽产品有望随着终端客户产品上市而进一步放量,打开公司长期收入增长空间,综合预计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亿元、2.78亿元、3.56亿元,EPS分别为1.00元/股、1.30元/股、1.67元/股,对应PE分别为53.57倍、41.06倍、32.09倍。参考公司过往估值情况,考虑到未来多肽药物潜在产品放量空间,给予公司24年55倍PE估值,对应合理价值54.96元/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环保风险,技术创新风险,新品研发不确定性风险等。
诺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4-10 54.64 -- -- 60.99 10.89%
81.50 49.16%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 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 2024 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5500-7000 万元,同比增长 161.74%-233.13%;实现扣非净利润 5500-7000 万元,同比增长 135.22%-199.37%。 业绩超预期,多肽领域优势不断兑现,高增趋势有望延续。 2024 年第一季度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中值约 6250 万元( +197.44%),扣非净利润中值约 6250 万元( +167.29%),持续表现强劲。 我们预计 2024Q1 归母、扣非高速增长主要源于: ①自主选择产品业务中部分多肽重磅商业化品种迎来收获期,呈持续放量趋势; ②全球多肽产业链需求持续提升,公司部分多肽原料药验证批不断放量; ③春季流感高发,公司奥司他韦系列产品需求旺盛; ④公司小分子 CDMO 技术优势显著,定制类服务呈逐步恢复态势所致。 多肽、特色原料药为主的自主选择产品持续高速增长,小分子 CDMO 呈逐步恢复态势。 1)自主产品: 在研管线持续推进,新品获批有望带来增长新动能。 2023 年板块收入约 6.29 亿元( +145.48%)。 公司公众号公布成功签约国内重磅 GLP-1 原料药 CDMO、欧洲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口服司美格鲁肽原料药战略合作协议等,中长期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有望延续。此外,公司 2023 年 10 月及 12 月分别收到 FDA 签发的利拉鲁肽与司美格鲁肽原料药 First Adequate Letter。 106 车间第三代多肽生产车间顺利投产,预计有望达吨级产能, 连云港生产基地规划新建多肽生产车间,有望达数吨级多肽产能。我们预计伴随新产能的持续爬坡, 公司自主产品业务有望持续维持高增态势。 2)C(D)MO: 大订单签约, 2024 年有望逐步恢复。 凭借两大技术平台优势,公司同吉利德、英赛特、硕腾、 Mirati 等知名药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于 2023 年 5 月同欧洲大型药企客户签订了累计合同金额约 1.02 亿美元的 cGMP 医药高级中间体 7 年供货合同,在手订单充裕夯实逐步恢复确定性。 盈利预测及估值: 考虑公司自主选择产品需求旺盛,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4.17 亿元、 20.03 亿元、 28.61 亿元,增速分别为 37.10%、 41.35%、42.85%;但考虑 2024 年公司可转债、股权激励等费用摊销较大,费用率有望逐步回升,我们预计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21 亿元、 3.12 亿元、 4.51 亿元,增速分别为 35.49%、 41.26%、 44.55%。 公司自主选择产品管线丰富, C(D)MO技术平台优势显著,未来有望通过自主产品+C(D)MO 双轮驱动带来长期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原材料供应及其价格上涨的风险,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诺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4-09 54.75 63.98 -- 60.60 9.96%
81.50 48.86% -- 详细
由定制业务向自主产品转型,叠加制剂、多肽原料药放量,业绩兑现超预期。前瞻布局新一代多肽创新药、寡核苷酸,看好长期成长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投资要点: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公司主营定制服务与自主研发生产,前瞻布局寡核苷酸等新兴潜力领域,自主产品制剂与多肽原料药进入收获期。预计2024-2026年 EPS 为 1.14/ 1.61/ 2.18元。参考绝对估值法及相对估值法,给予目标价 64.40元,对应 2025年 PE 40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长期合同、产能扩充保障定制业务企稳回升。自建 BD 团队全球化运营,加速海外高毛利订单回流,于 2023年 5月与欧洲某大型药企签订涉及cGMP 高级医药中间体总价值 10,210万美元的 6年合同,并与欧洲、拉丁美洲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订单结构有望持续改善。建德 2024年预计投产 22万升产能,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下,定制业务有望恢复性增长。 多领域布局,自主产品勾画第二增长曲线。聚焦多肽原料+创新药、仿制制剂与寡核苷酸单体,2023年自主产品营收占比 61%:①多肽药物市场正盛,公司具备较全资质和稀缺优质产能: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取得 FDAFA Letter,依替巴肽、醋酸奥曲肽等 5款多肽原料药取得 DMF编号,同时长链修饰多肽单批产量达 10kg 以上,助力把握市场机遇;②多肽创新药 SPN009二型糖尿病适应症已获临床批准,产品布局有望完善;③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顺利推进,2023年 3款制剂产品完成 NMPA注册,制剂营收未来有望持续高增;④2023年 12月公司发行转债募集 4.34亿元,用于寡核苷酸单体扩产、原料药绿色制造及新药研发,持续加码自主转型。寡核苷酸 PMO 单体产能计划扩充至 400L,逐步构建规模优势。 催化剂:订单增长超预期、多肽市场增长超预期、临床进展超预期风险提示:药品审批风险、产品研发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上游原料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诺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4-04 53.55 -- -- 60.60 12.43%
81.50 52.19% -- 详细
公司业绩显著超预期。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4亿元,同比增长58.7%;实现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26.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增长102.3%。其中,Q4单季实现营业收入3.24亿元,同比增长20.5%;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下降6.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同比增长12.2%。公司业绩增长显著超预期。 自主选品高速增长,定制类运营平稳。1)自主选品:多肽、制剂快速放量:2023年,公司自主选品实现收入6.29亿元,同比增长145.5%;毛利率为64.4%,较去年同期提升3.3个百分点;预计主要是多肽产品持续快速放量及制剂业务实现历史性突破所致。当前,公司在多肽领域具备单批次十公斤级以上的大生产能力,生产成本大幅降低,叠加报告期内产能释放,多肽原料药产能现已达吨级规模。我们认为,伴随药物专利到期,下游客户制剂ANDA获批,多肽产品2024年有望加速放量;制剂端有望伴随新产品获批稳步放量,自主选品收入维持高速增长可期。2)定制类:业绩平稳,长期合作稳固。2023年,公司定制类产品与服务收入4.04亿元,同比增长3.1%,整体相对平稳。公司凭借较强的研发与合成能力已赢得众多国内外知名药企稳固合作。 研发团队快速扩充,自研管线持续丰富。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主要产品进展:①在研项目共37项,其中原料药项目21项、制剂项目16项。②公司已取得12个原料药品种的美国DMF/VMF编号,并于报告期内取得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等原料药的FDAFirstAdequateLetter,可满足下游制剂客户在FDA的申报需求。③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注射用比伐芦定、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合作项目)国内注册获批。公司持续扩大研发团队,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达266人,同比增长57.40%;研发投入1.3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2.93%,维持在行业较高水平。 产能加速扩张,巩固竞争壁垒。1)募投项目“106车间多肽原料药产品技改项目”顺利投产,公司多肽原料药产能现已达吨级规模。2)新建601等多肽车间,预计2025年底多肽原料药产能将达数吨级,商业化生产能力逐步得到保障。3)中华药港口服固体制剂车间项目于2023年底投产,极大提升公司制剂产品的CDMO和生产能力。4)建德工厂多功能GMP车间通过评价验收并已投产,新增产能18万升,反应釜体积从100升至5000升不等,能够满足客户不同批量产品的生产。5)寡核苷酸产线于2023年7月投产,年产能10-20KG,能够满足公司寡核苷酸和多肽工艺从研发向中试放大转移。 BD团队建设加强,矩阵式拓展销售。公司近年来持续加强BD团队建设,目前BD团队全面覆盖中国、欧美及亚太地区市场,新开拓巴西、希腊、意大利、加拿大、日韩等地区重要客户,客户结构量质齐升。成果方面,报告期内:(1)与国内某知名生物医药公司签署GLP-1创新药原料药CDMO合作,并约定客户终端制剂于国内获批上市后原料药阶梯式供货价格;(2)与客户签署司美格鲁肽注射液欧洲区域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销售分成以实现双赢;(3)与客户签署口服司美格鲁肽原料药拉丁美洲区域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产品可商业化上市销售后,指定该客户独家采购并进行销售推广;(4)与欧洲某大型药企成功签约合同总金额1.02亿美元CDMO长期供货合同,将于2024年开始阶梯式供货。 投资建议:公司整体业绩超预期,多肽类等自主选品加速放量,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5年盈利预测,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13.88/18.36/23.8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6/3.05/3.9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06/1.43/1.87元,对应PE分别为49.8/36.9/28.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药品研发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诺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4-02-27 47.94 -- -- 58.39 21.80%
62.64 30.6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公司发布2023年年业绩快报,2023年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6亿元,同比亿元,同比增长增长59.01%;归母净利润1.61亿亿元,同比增长元,同比增长24.95%;扣非归母净利润1.68亿亿元,同比增长增长102.50%。业绩超过预告上限,持续高增态势有望延续。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6亿元(+59.01%);归母净利润1.61亿元(+24.95%);扣非归母净利润1.68亿元(+102.50%),均超过预告上限。分季度看,2023Q4收入约3.26亿元(+21.23%),2023Q4归母约6961万元(-8.31%),2023Q4扣非净利润7991万元(+12.42%)。我们预计2023年收入、扣非高速增长主要源于:①自主选择产品业务中部分多肽重磅商业化品种迎来收获期,呈持续放量趋势;②同时受多肽研发需求提升,公司部分多肽原料药验证批需求旺盛。多肽、特色原料药为主的自主选择产品持续高速增长,小分子多肽、特色原料药为主的自主选择产品持续高速增长,小分子CDMO呈呈逐步恢复态势。1:)自主产品:在研管线持续推进,新品获批有望带来增长新动能。公司2023年10月及12月分别收到FDA签发的利拉鲁肽与司美格鲁肽原料药FirstAdequateLetter,阿托伐他汀钙API于9月顺利通过GMP符合性检查,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于7月25日获批上市,部分多肽重磅商业化品种迎来收获期,有望呈持续放量趋势。此外,受减重研发需求提升,公司公众号公布成功签约国内重磅GLP-1原料药CDMO、欧洲GLP-1卡式瓶制剂CDMO、口服司美格鲁肽原料药战略合作协议等,中长期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有望延续。2)C(D)MO:大订单签约,2024年有望逐步恢复。凭借两大技术平台优势,公司同吉利德、英赛特、硕腾、Mirati等知名药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于5月22日同欧洲大型药企客户签订了累计合同金额约1.02亿美元的cGMP医药高级中间体7年供货合同,在手订单充裕夯实逐步恢复确定性。 盈利预测及估值:考虑公司自主选择产品需求旺盛,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36亿元、13.04亿元、18.23亿元(调整前9.51亿元、13.04亿元、18.23亿元),增速分别为59.01%、25.88%、39.84%;但考虑2024年公司可转债、股权激励等费用摊销较大,费用率有望逐步回升,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亿元、2.06亿元、3.01亿元(调整前1.56亿元、2.06亿元、3.00亿元),增速分别为24.95%、27.94%、45.75%。公司自主选择产品管线丰富,公司自主选择产品管线丰富,C(D)MO技术平台优势显著,未来有望通过自主产品技术平台优势显著,未来有望通过自主产品+C(D)MO双轮驱动带来长期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事件: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原材料供应及其价格上涨的风险,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诺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12-29 43.60 -- -- 45.85 5.16%
58.97 35.25%
详细
事件:2023年12月27日,公司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收入9.00-10.00亿元,同比增长38.2%-53.5%;归母净利润1.50-1.60亿元,同比增长16.2%-23.9%;实现扣非净利润1.50-1.60亿元,同比增长80.5%-92.6%。 业绩超预期,持续高增态势有望延续。2023年公司预计实现收入中值约9.50亿元(+45.9%),归母净利润中值约1.55亿元(+20.1%),扣非净利润中值约1.55亿元(+86.5%),持续表现亮眼。分季度看,2023Q4收入中值约2.41亿元(-10.6%),归母中值约6329万元(-16.6%),2023Q4扣非净利润6665万元(-6.2%)。我们预计2023年收入、扣非高速增长主要源于:①自主选择产品业务中部分多肽重磅商业化品种迎来收获期,呈持续放量趋势;②同时受多肽研发需求提升,公司部分多肽原料药验证批需求旺盛。 多肽、特色原料药为主的自主选择产品持续高速增长,小分子CDMO呈逐步恢复态势。1)自主产品:在研管线持续推进,新品获批有望带来增长新动能。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4.39亿元(+136%)。公司10月收到FDA签发的利拉鲁肽原料药FirstAdequateLetter,阿托伐他汀钙API于9月顺利通过GMP符合性检查,奥美沙坦酯氨氯地平片于7月25日获批上市,部分多肽重磅商业化品种迎来收获期,有望呈持续放量趋势。此外,受减重研发需求提升,公司部分多肽原料药验证批需求持续旺盛态势有望延续。2)C(D)MO:大订单签约,2023H2有望逐步恢复。 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2.69亿元(+39%)。凭借两大技术平台优势,公司同吉利德、英赛特、硕腾、Mirati等知名药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于5月22日同欧洲大型药企客户签订了累计合同金额约1.02亿美元的cGMP医药高级中间体7年供货合同,在手订单充裕夯实逐步恢复确定性。 盈利预测及估值:考虑公司自主选择产品需求旺盛,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51亿元、13.04亿元、18.23亿元(调整前8.54亿元、11.41亿元、15.43亿元),增速分别为46.02%、37.08%、39.84%;但考虑2023年公司有望继续推进BD建设及可转债、股权激励等费用摊销,费用率有望逐步回升,我们预计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6亿元、2.06亿元、3.00亿元(调整前1.33亿元、1.80亿元、2.50亿元),增速分别为21.21%、31.42%、45.97%。公司自主选择产品管线丰富,C(D)MO技术平台优势显著,未来有望通过自主产品+C(D)MO双轮驱动带来长期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原材料供应及其价格上涨的风险,环保和安全生产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诺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12-29 43.60 -- -- 45.85 5.16%
58.97 35.25%
详细
事件:2023 年 12 月 27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9.00~10.00 亿元,同比增长 38.19%~53.54%;归母净利润 1.50~1.60亿元,同比增长 16.18%~23.93%;扣非归母净利润 1.50~1.60 亿元,同比增长80.52%~92.56%。单季度看,Q4 公司预计实现收入 1.91~2.91 亿元,同比增长(-29.18%)~7.99%;归母净利润 0.58~0.68 亿元,同比增长(-23.21%)~(-10.04%);扣非归母净利润 0.62~0.72 亿元,同比增加(-13.27%)~0.79%。 司美格鲁肽原料药获得 FDA FA Letter,制剂+多肽原料药持续放量。公司近期收到 FDA 签发的司美格鲁肽原料药 DMF First Adequate Letter,证明司美格鲁肽 API 已通过技术审评、质量得到 FDA 认可,可以满足关联制剂客户的ANDA 申报要求。诺泰生物的司美格鲁肽原料药主要供应国内及海外仿制药企研发阶段使用,目前已销往中国、欧美、印度等多地区市场,受益于全球 GLP-1 市场的快速增长,下游客户对司美格鲁肽的研发热情和原料药需求保持旺盛,我们预计今年司美格鲁肽原料药销售将显著提升。此外随着甲流等病毒替代新冠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国内磷酸奥司他韦胶囊需求量快速上涨,拉动公司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磷酸奥司他韦原料药的销售放量。 可转债顺利发行,主要用于建设寡核苷酸和原料药新产能。公司发行总额为4.34 亿元的可转换债券“诺泰转债”,期限为 2023 年 12 月 15 日至 2029 年12 月 14 日,初始转股价格 42.73 元/股,申购日为 2023 年 12 月 15 日。公司募投资金主要用于“寡核苷酸单体产业化生产项目”1.32 亿元、“原料药制造与绿色生产提升项目”2.10 亿元、“原料药产品研发项目”0.32 亿元、“补充流动资金项目”0.60 亿元,有助于公司拓展寡核苷酸药物领域和进一步丰富原料药品种储备,不断提高公司在多肽及小分子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投资建议:诺泰生物长期深耕多肽领域,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能力和优质的全球客户群体,自主选择产品和定制产品双轮驱动、高速发展。我们预计 2023-2025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5/1.96/2.65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58/46/3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需求下降风险、技术创新风险、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环境风险、汇率风险等
诺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12-29 43.60 -- -- 45.85 5.16%
58.97 35.25%
详细
事件2023年12月27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营收9~10亿元,同比增长38.19%~53.54%;归母净利润1.5~1.6亿元,同比增长16.18%~23.93%;扣非归母净利润1.5~1.6亿元,同比增长80.52%~92.56%。业绩符合预期。 点评制剂与多肽原料药品种放量,多肽产能建设逐步推进。①公司多肽原料药面向全球市场,自主开发的醋酸奥曲肽、胸腺法新、比伐芦定、司美格鲁肽、利拉鲁肽等8种原料药已经在CDE登记,部分品种已取得美国DMF(DrugMasterFile)编号并已通过完整性审核,同时多个品种已支持国内外多家制药公司的制剂在美国、欧洲或国内提交注册申报,未来公司的原料药业务有望继续放量。②公司具备侧链化学修饰多肽、长链修饰多肽数公斤级大生产能力,在产能、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如利拉鲁肽、艾博韦泰等长链修饰多肽药物的单批次产量已超过5公斤,达到行业先进水平。目前,连云港工厂现有2个多肽原料药生产车间,此外多肽601车间建设推进中。 可转债助力原料药与小核酸发展,司美格鲁肽获得FFALetter,加速多肽业务发展。①公司发行可转债4.34亿元,其中寡核苷酸单体产业化生产项目约1.3亿元,原料药制造与绿色生产提升项目约2.1亿元,原料药产品研发项目约0.3亿元。可转债项目落地将进一步促进公司原料药与小核酸业务发展。②公司收到FDA(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签发的司美格鲁肽原料药DMF(FirstAdequateLetter)。公司司美格鲁肽原料药已通过技术审评,其质量已获得FDA的认可,可满足当前关联制剂客户的ANDA(AbbreviatedNewDrugApplication)申报要求,将为后续订单交付打下基础。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3/24/25年公司营收9.2/11.5/14.9亿元,归母净利润1.6/2.0/2.6亿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新药研发失败或销售不及预期、股东减持、汇率波动以及药品审评审批政策风险等风险。
诺泰生物 医药生物 2023-12-29 43.60 -- -- 45.85 5.16%
58.97 35.25%
详细
2023年业绩预告发布,业绩增长略超预期。12月 27日晚,公司发布 2023年业绩预告,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公司预计 2023年年度实现营业收入 9~10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 2.49亿元到 3.49亿元,同比增长 38.19%到 53.54%;实现归母净利润 1.5-1.6亿元,与上年同期(法定披露数据)相比,将增加 0.21亿元到 0.31亿元,同比增长 16.18%到 23.93%。其中,2023年单 Q4实现营业收入 1.91~2.91亿元,同 比 增长 -29.18%~7.99% ,实 现归 母净 利润 0.58~0.68亿 ,同 比增 长 -23.22% ~-10.04%。考虑到 2022年 Q4单季度定制类业务收入高基数(2022年定制类业务实现收入 3.92亿,其中单 Q4实现收入 1.98亿),2023年在前三季度高增长的态势下,Q4继续实现利润的环比增长,业绩增长略超预期。 自主选择产品实现高速增长。经过多年深耕细作,公司自主选择产品陆续获批,加之以焕然一新的矩阵式商务拓展团队,产品销售空间逐步打开。报告期内,得益于公司自主选择产品中部分制剂及多肽原料药品种的持续放量,公司 2023年度业绩同比实现较大增长。 其中,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2023年 H1实现 1.54亿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76.9%,制剂2023年 H1实现 0.94亿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256.34%。2023H1自主选择产品合计实现2.48亿收入,同比增长 118.51%,占营业收入比重从 2020年的 26.9%提升至 2023H1的 61.83%。实现了突破式增长。公司深耕多肽领域多年,积累了包括利拉鲁肽、司美格鲁肽、醋酸兰瑞肽等在内的丰富的品种管线。随着海外备案原料药品种数量和相关终端制剂的上市、以及国内原料药和制剂上市销售,展望未来 3~5年公司自主选择产品业务将呈现高速增长、为公司贡献利润弹性。 盈利预测与估值:考虑到 2023年业绩略超预期,我们略微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9.52亿、12.58亿和 15.66亿(前值为 9.19亿、12.13亿和 15.11亿),同比增长分别为 46.2%、32.1%和 24.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5、2.37、3.29亿(前值为 1.31、2.31、3.20亿),同比增长分别为 19.8%、53.2%、38.9%。对应PE 估值分别为 58、38和 2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自主原料药产品存在价格下降及销售波动的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