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王谋

西南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250521050001。曾就职于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0%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10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恒玄科技 2022-01-31 256.75 -- -- 258.00 0.49%
258.00 0.4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106.7%;实现扣非净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72.3%。 公司全年业绩高增长,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2021年公司业绩实现高增长,主要原因有:1)由于品牌TWS耳机市场快速增长、公司新品快速迭代,公司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在智能家居方面,公司WiFiSoC芯片不断导入新客户,产品持续放量;3)公司量产上市了第一代智能手表芯片,市场开拓顺利,产品销售逐步上量;4)报告期内,公司闲置资金购买的理财产品为公司贡献了可观的投资性收益。 积极推进产品更新和升级,拓宽产品下游应用边界。公司新一代面向AIoT市场的WiFi/蓝牙双模SoC芯片已完成工程验证,该产品目前已应用于阿里、华为和小米等品牌的智能音箱产品,还将作为智能语音模块广泛用于智能家电等领域。公司围绕AIoT拓展产品布局边界,向智能可穿戴产品的新领域延伸——积极研发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的SoC芯片。同时,公司开发多图层的图形硬件加速器既保证图形流畅显示,也能通过动态开关、分块处理等技术优化功耗。 第一代智能手表芯片量产上市,开启公司业绩全新增长极。报告期内,公司第一代智能手表芯片量产上市,该芯片集成高性能CPU、2.5DGPU、BT/BLE双模蓝牙以及Aways-on语音唤醒处理单元,已应用于小米、华为、vivo三大品牌的智能手表中。公司第二代智能手表SoC方案目前已在规划中,有望于2022年推出,二代智能手表新品将进一步升级,有望导入更多品牌客户。智能手表新品是公司新的产品线,由于智能手表SoC成本更高,其单价远高于耳机SoC的价格,待其放量有望为公司贡献重要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下调公司2021年业绩预期,预计2021-2023年,公司的EPS分别为3.41元、5.28元、7.71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有望达到65%以上。考虑到公司在智能音频SoC领域的龙头地位,未来几年安卓智能音频终端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公司市场份额保持领先且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智能音箱和可穿戴设备领域拓展顺利、有望迎来新的成长曲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TWS耳机渗透率不达预期;公司技术研发不达预期。
京东方A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1-26 4.96 6.15 45.05% 5.04 1.61%
5.04 1.6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度业绩预告,预计营收 2150-22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7-26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10%-41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37.9-240.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91%-802%。公司业绩较上年同期改善显著,盈利能力高速增长,符合预期。 周期+成长双轮驱动,显示业务高速增长,“1+4+N”事业群助推物联网战略转型。2021年,公司业绩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面板行业在上半年延续了史上最长景气周期,虽然下半年由于需求调整,面板价格回调,但公司依托其在LCD领先的行业地位,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以应对面板价格回调,保持住了较好盈利水平;在OLED 方面,公司与客户合作紧密,出货量快速提升。同时公司的“1+4+N”事业群以半导体显示事业为核心,传感器及解决方案、MLED、智慧系统创新、智慧医工四大事业为助推器,持续深化向物联网的转型,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受益于LCD行业产能供给和市场竞争改善,公司盈利中枢和控产控价能力提升。 LCD 目前为最主流的显示面板,产能供给占比超90%,而由于其工作电压低、功耗小、技术成熟等优点,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会是全球市场主流。2022年开始,随着三星LCD 面板产线的全面清退,全球LCD 面板产能将进一步向陆厂集中,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其控产控价能力以及盈利中枢预计将得到提升。 同时公司坚持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亦有望持续加强。 公司OLED 在手机大客户出货放量,有望大幅减亏。OLED面板由于其轻薄、柔韧性强等优点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出货量占比逐年提升。2021年,公司OLED 实现了在主流手机品牌客户的导入,且在美国大客户出货放量,份额提升至约10%。2022年,公司在大客户份额预计将提升至20%以上,在重庆的B12产线第三期也计划将其OLED 应用领域从手机延展至IT 和车载,公司OLED 的规模和全球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扩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21-23年,预计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177.1/2223.5/2488.4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58.6/232.4/264.3亿元。考虑到公司在面板行业的龙头地位,给予公司2022年11倍PE 估值,对应目标价6.6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风险;产能爬坡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
士兰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1-26 52.02 -- -- 58.41 12.28%
61.69 18.59%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5-14.6亿元,同比增长2145%-2165%;预计全年实现扣非净利润9.4-9.5亿元,公司全年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主营业务稳步推进,所持非流动金融资产增值较多。根据2021年业绩预告,公司持有的非流动性金融资产增值共计5.9亿元,其中公司因安路科技上市带来的公允价值调整达5.3亿元,因视芯科技引入外部投资者带来的公允价值调整为0.5亿元。预计公司Q4单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5-2.6亿元,主要受益于公司各项业务的持续稳步推进、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以及充沛的产能供给。 高端业务持续突破,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持续在白电、通讯、工业、光伏、新能源汽车等高门槛市场取得突破,国内多家主流白电厂商在整机上使用了超过1800万颗士兰IPM模块,红光、红外等化合物半导体芯片量产并导入大客户,SiC功率器件中试线已通线。在分立器件产品中IGBT的占比逐渐增加,超结MOSFET、IGBT等分立器件技术平台研发进展也持续加快。电源管理芯片、MEMS传感器、IPM(智能功率模块)、MOSFET、SBD、TVS、FRD、LED等产品的营业收入增长迅猛,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品综合毛利率显著改善,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晶圆产能保障充足,充分受益行业高景气度。公司作为IDM模式的功率半导体企业,产能规模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公司拥有士兰集成5/6英寸21万片/月的产能,士兰集昕8英寸产能6万片/月。2021年内公司控股子公司士兰集昕8寸线基本保持满产,另一家控股子公司士兰明芯LED芯片生产线也达到满产,且两家子公司均实现全年盈利。充沛的晶圆产能保障了公司各产品线的拓展,在全球缺芯的大环境下使得公司在行业中的优势地位进一步稳固。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4.5亿元、13.7亿元、16.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5亿元、13.2亿元、15.7亿元,对应2022和2023年扣非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8.9%、18.9%。考虑到公司在国内功率器件领域的龙头地位,高端产品持续取得突破,晶圆产能供给充沛,有望充分发挥其在功率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中的优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行的风险;全球宏观经济波动风险;非流动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对公司业绩造成影响的风险。
华润微 2022-01-25 58.66 -- -- 59.88 2.08%
61.62 5.0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1-22.3亿元,同比增长129%-132%;预计全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4-20.6亿元,同比增长139%-142%,公司业绩维持高速增长。 Q4,业绩符合预期,公司在手订单饱满。根据2021年业绩预告,公司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2-5.5亿元,同比增长89.5%-98.2%;Q4单季度扣非归母经济润为4.9-5.1亿元,同比增长92.8%-102.4%。2021年内公司充分发挥了IDM模式的优势,持续提升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龙头地位。公司在手订单饱满,自有产能充沛且产能利用率较高,与大基金合作投产的12英寸晶圆产能在2022年下半年有望爬坡,未来业绩保障性强。 SiCMOSFET新品推出,第三代半导体布局进展顺利。公司于2021年12月17日宣布推出自主研发的1200VSiCMOSFET新品,是继2020年SiC二极管产品上市之后的又一力作。公司此次推出的SiCMOSFET具有栅氧可靠性好、高电流密度、高开关速度、工业级可靠性、导通电阻随温度变化小等优势,产品性能可对标国际一线品牌,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OBC、充电桩、工业电源、光伏逆变器、风力发电等多个领域。目前公司SiCMOS产品正在积极导入客户,预计2022年内将形成量产销售。公司前瞻布局第三代半导体器件,产业化进展业内领先,未来有望在SiC产品细分市场占据有利地位。 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长期发展信心。公司于2021年12月25日发布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不超过1507.0万股,占总股本1.1%,首次授予部分共计1300人,行权价为34.1元。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深度绑定核心技术和管理人才,助力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上调公司业绩预期,预计2021-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亿元、25.9亿元、29.4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129.7%、17.2%、13.3%。考虑到公司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龙头地位,高端产品研发进展顺利,在手订单充沛,有望充分享受功率半导体国产化替代红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行的风险;公司技术研发进展不达预期风险。
新益昌 2022-01-21 115.57 -- -- 114.96 -0.53%
114.96 -0.53%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2-2.4亿元,同比增长104.6%-118.6%;预计全年实现扣非净利润2.1-2.3亿元,同比增长104.9%-119.6%,公司业绩维持高速增长。 业绩符合预期,Q4同环比双增。根据2021年业绩预告,公司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为0.6-0.8亿元,同比增长57.9%-95.4%,环比增长9.8%-35.9%。公司业绩持续高速增长,来源于LED固晶机、半导体设备、电容器老化测试设备等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均有大幅的增加,在行业中优势地位进一步稳固。 公司是LED固晶机龙头,卡位Mini LED赛道增长迅猛。在LED固晶机领域,公司全球市占率高达28%,在国内市占率超过70%,稳居国内LED固晶机第一龙头地位。公司深耕行业多年,客户资源优质,与三星、亿光电子等国际知名厂商均保持良好合作。Mini LED商业化元年已至,主要应用于背光和直显两大领域。Mini 背光市场在苹果和三星的示范效应下,渗透率快速提升,预计到2024年Mini 背光全球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亿美元;Mini 直显市场主要是110寸以上toB 端的显示场景,预计2023年Mini 直显的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6亿美元。受益于Mini LED渗透率的快速提升,公司Mini LED固晶机收入由2020Q3的115.9万元增长至2021Q3的4461.9万元,实现近40倍的提升。 受益于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趋势,公司迎来第二成长曲线。随着后摩尔时代的到来,先进封装技术将极大地推动半导体封测行业的发展,也将带来对半导体设备的大量市场需求。2020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达到187亿美元,但国产化率不足10%,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公司在LED固晶机领域的技术优势可以快速迁移到半导体固晶机中,因此公司有望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浪潮中取得先发优势。2021年7月公司收购开玖自动化75%的股权,进一步拓展半导体封装设备的品类,因此半导体业务有望成为驱动公司长期增长的新引擎。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略微下调公司业绩预期,预计2021-2023年公司EPS分别为2.28元、3.43元、4.49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有望达到62%以上。考虑到公司在国内固晶机领域的绝对龙头地位,以及有望充分享受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替代红利,叠加Mini LED商业化进程加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技术研发进展不达预期风险;全球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宇瞳光学 计算机行业 2022-01-20 33.90 -- -- 34.52 1.83%
34.66 2.24%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业绩预告,预计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2.5亿元,同 比增长81.5%-97.2%; 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2.2-2.4 亿元, 同比增长88.9%-106.0%。 车载镜头业务拓展顺利,为公司注入中长期增长动能。公司在车载领域涉足多年,不断引进专业人才去研发、制造车规级产品。2021 年8月,公司发布公告称将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5000 万元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东莞市宇瞳汽车视觉有限公司”,开始重点发力布局车载镜头领域,这一举措反映出公司进一步进军车载镜头市场的决心。目前,公司车载镜头主要应用于车载后装产品,前装车载产品正顺利推进,有望在2022年正式落地。随着智能驾驶时代来临,车载镜头是未来增量最大的光学镜头领域,市场空间潜力巨大、将迎来量价齐升。公司把车载镜头业务做为重要的目标市场和业务板块进行布局,积累了大量的前期技术储备,通过了IATF16949 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公司已经掌握了车载镜头关键零部件非球面玻璃镜片的生产技术,并将镜片大量应用于高端专业类产品。我们认为公司车载镜头业务未来前景可期,有望为公司提供中长期的增长动能。 安防镜头市场增长稳定,智能家居高景气为定焦镜头市场助力。根据TSR数据, 全球安防镜头市场保持稳步增长,预计2022 年销量达3.3 亿颗。5G、AI、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拓宽了安防边界,安防进入了新的技术应用赛道,安防镜头产业将随之打开新的市场发展空间。目前,安防镜头国产化趋势愈发明显,行业集中度或进一步提升,公司作为安防镜头龙头拥有明显的份额优势、技术优势、客户优势,有望直接受益于行业发展红利。此外,AIoT 时代智能家居行业景气度持续,根据Strategy Analytics 数据,2023 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有望超过19 亿台,2017-2023 年的年复合增速有望超19%。定焦镜头是智能家居数据采集和感应的重要器件,智能家居的加速放量将为定焦镜头贡献可观的市场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下调业绩预期,预计2021-2023 年公司的EPS 分别约为1.10 元、1.52 元、2.06 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将保持50% 以上。考虑到公司是安防镜头龙头厂商、下游市场需求旺盛、公司规模效应和费用管控下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安防需求不达预期;大变焦镜头市场拓展不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恒玄科技 2021-11-15 244.63 347.63 193.48% 277.92 13.61%
309.97 26.71%
详细
业绩总结: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3亿元,同比增长 84.0%; 实现归母净利润 2.9亿元,同比增长 151.3%。Q3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亿元,同比增长 50.2%;实现归母净利润 1.0亿元,同比增长 54.1%。 公司业绩稳健增长,盈利水平持续提升。2021年 Q3:1)从营收端来看,受益于下游需求的增长,以及公司产品结构趋于高单价产品从而使得产品平均单价提升,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50.2%。2)从利润端来看,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54.1%,主要因为公司营收的快速增长以及 IPO募集资金的大额投资收益; 公司毛利率为 36.0%,同比下降 4.8pp,主要受上游供应链涨价的影响;净利率为 23.9%,同比提升 6.4pp,主要受益于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大幅增长。3)从费用端来看,公司三费率同比均有所下滑,其中销售费用率为 0.5%,同比下降0.4pp;管理费用率为 4.4%,同比下降 1.3pp;研发费用率为 16.6%,同比下降2.3pp。 公司不断推进产品的更新与升级,同时拓宽产品应用边界。公司新一代面向 AIoT市场的 WiFi/蓝牙双模 SoC芯片已经完成工程验证,该产品除了应用于智能 WiFi音箱外,还将作为智能语音模块广泛用于智能家电等领域。公司围绕 AIoT拓展产品布局边界,向智能可穿戴产品的新领域延伸——积极研发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的 SoC芯片。目前,公司应用于智能手表的 SoC芯片研发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该芯片集成高性能 CPU、2.5D GPU、BT/BLE 双模蓝牙以及 Always-on 语音唤醒处理单元;此外,公司开发多图层的图形硬件加速器既保证图形的流畅显示,也能通过动态开关、分块处理等技术优化功耗。我们认为,随着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产品在未来的加速放量,公司有望迎来除音频领域之外的第二成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1-2023年,公司的 EPS 分别为 3.81元、5.81元、8.30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70%以上。考虑到公司在智能音频 SoC领域的龙头地位,未来几年安卓智能音频终端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公司市场份额保持领先且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智能音箱和可穿戴设备领域拓展顺利、有望迎来新的成长曲线,我们给予公司 2022年 60倍 PE,对应目标价 348.6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TWS 耳机渗透率不达预期;公司技术研发进展不达预期。
士兰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1-09 64.50 78.02 328.21% 69.99 8.51%
69.99 8.51%
详细
业绩总结: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2亿元,同比增长76.2%;实现归母净利润7.3亿元,同比增长1543.4%。 受益于行业高景气度,公司业绩再创新高。2021Q1-Q3:1)从营收端来看,报告期内全球芯片短缺的局面仍未有效改善,叠加下游新兴行业需求爆发,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公司新增产能不断爬坡,围绕市场需求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和重点客户,实现Q3单季度营收19.1亿元,同比增长52.0%,环比增长4.4%。 2)从利润端来看,公司Q3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增长1137.5%,环比增长15.6%,创下单季度新高。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产品结构实现进一步优化,高毛利产品占比增加,盈利质量大幅提升;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2.8%,同比上升11.7pp;净利率为13.9%,同比上升14.7pp。3)从费用端来看,21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9%,同比下降0.5pp;管理费用率为4.1%,同比下降1.8pp;研发费用率为7.8%,同比下降1.5pp。 不断加码晶圆产能,助力公司卡位竞争优势。公司作为IDM模式的功率半导体企业,产能规模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公司拥有士兰集成5/6英寸21万片/月的产能,士兰集昕8英寸产能6万片/月。控股公司士兰集科12英寸产能加速爬坡中,预计21年底可达3.5-4万片/月的产能。在全球缺芯大环境仍未有效缓解的情形之下,充沛的晶圆产能供给保障了公司各产品线的进一步丰富和扩张,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得以进一步稳固。 产品结构实现迭代升级,逐步迈向高端化。报告期内公司推出第2代IPM模块,与第1代相比较,具有更高的精度、更低的损耗和更高的可靠性,国内多家主流白电厂商在整机上使用了超过1800万颗士兰IPM模块,同比增加超过200%。 分立器件产品中IGBT 占比逐渐增加,21年上半年营收突破1.9亿元,同比增长超110%;超结MOSFET、FRD、IGBT 等分立器件技术平台研发进展持续加快,产品性能达到业内领先水平。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EPS 分别为0.73元、0.94元、1.13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有望达到186%以上。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83倍PE 估值,对应目标价78.42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行业景气度下行的风险。
瑞芯微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10-29 101.69 -- -- 159.50 56.85%
159.50 56.8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第三季度报告,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亿元,同比增长67.9%;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116.2%。其中,2021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23.1%;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49.5%。 盈利能力环比改善,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1年受到AIoT 行业需求旺盛影响,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长116.2%,其中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49.5%。毛利率方面,2021Q3单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2%,较去年同期上升了4.42个百分点。公司对三项费用率管控良好,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率为-1.18%;销售费用率为2.19%,同比上升0.06pp;管理费用率为3.43%,同比下降了1pp。研发投入方面,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率达到了19.5%,合计投入研发费用4亿元,同比增长65.8%。 下游AIoT 需求强劲,智能SoC平台厚积薄发。根据爱立信公司发布的《EricssonMobility Report》预测,2026年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有望达到264亿。同时,根据工信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的《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量将突破20亿,物联网行业有望延续高景气。AIoT 的智能家居方面,在2020年疫情高基数影响下,2021H1我国智能家居终端出货量约为1亿台,同比增长13.7%,依旧维持了两位数的强劲增长。公司作为智能SoC 平台,面向下游物联网领域具备丰富的产品线,机器视觉芯片RV11XX与AIoT 智能应用处理器RK356X 等新品已实现规模化量产且获得新用户订单。 8nm 制程的高端旗舰芯片RK3588已完成设计并进行流片,未来有望成为高端AIoT 应用场景的主力芯片。 多元化布局市场,聚集优质客户群。基于物联网下游细分领域多而复杂的特性,公司积极布局各个细分市场。目前公司在收银机、智慧商业显示、工控板等领域,服务大疆、亿联、商米、美团、海康、大华、宇视、商汤、研华、联想等客户。在消费电子领域,与OPPO、百度、科沃斯、网易、步步高等客户合作推出智能音箱、智能家电、平板电脑等产品,聚集了优质的客户群体。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亿元、8.8亿元、12.4亿元,对应PE 分别为74倍、51倍、3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上游晶圆供给紧缺和涨价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产品研发和推广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产生汇兑损失风险。
鹏鼎控股 计算机行业 2021-09-09 33.47 38.96 77.66% 34.10 1.88%
43.40 29.67%
详细
业绩总结:2021H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9.7亿元,同比增长 18.3%;实现归母净利润 6.3亿元,同比下降 20.0%。 营业收入增长稳健,归母净利润短期承压。2021H1:1)从营收端来看,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8.3%。分业务来看,公司通讯用板业务实现收入 67.7亿元,同比增速达 4.7%,继续保持平稳增长,该业务收入占比为 56.6%;消费电子及计算机用板业务实现收入 51.9亿元,同比增长 42.3%,占收入比重约 43.4%。 2)从利润端来看,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20.0%;公司毛利率为 18.8%,同比下降 2.2pp;净利率为 5.3%,同比下降 2.6pp,主要因为上游原材料涨价对利润产生直接冲击、下游市场竞争加剧导致利润承压。3)从费用端来看,公司销售费用率为 1.2%,同比下降 0.8pp;管理费用率为 4.9%,同比上升 0.2pp; 研发费用率为 6.4%,同比上升 1.7pp。 持续加大新技术研发与投入,继续推进投资项目建设。5G产业商业化应用的带动下游消费电子、IoT等领域产品加速迎来更新换代,开始向轻薄化、多功能、高性能方向发展。公司以“轻薄短小、高低多快、精美细智”作为研发方向, 2021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 7.6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 6.4%。截止 2021H1,公司累计获得专利 820项,其中 92%为发明专利。公司持续推进投资项目建设,目前,深圳二厂一期工程已全部投产,二期工程正在加快建设中;“宏启胜精密电子(秦皇岛)有限公司高阶 HDI 印制电路板扩产项目”已于 2020年底大部分投产;淮安第一园区转型升级计划顺利推进、淮安第三园区正式开工动土建设;此外,公司在台湾高雄布局软板生产线目前已开始建设,印度园区预计2021年下半年投入生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 2021-2023年,公司 EPS 分别为 1.57元、1.84元、2.08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19%左右。考虑到 2021Q3进入消费电子旺季后公司产能利用率将有所回暖、盈利能力将有所回升,公司产能扩充有望进一步为公司带来新的成长空间,鉴于公司位于全球龙头的行业地位,我们给予公司一定的估值溢价,给予公司 2021年 26倍 PE 估值,对应目标价 40.74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涨价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能扩产进度不及预期;3C需求不达预期。
京东方A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1-09-08 5.79 7.08 66.98% 5.99 3.45%
5.99 3.45%
详细
业绩总结: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72.9亿元,同比增长89.0%;实现归母净利润127.6亿元,同比增长1019.3%。 受益行业高景气度,显示业务实现高速增长。2021H1:1)从营收端来看,公司主营业务显示事业收入同比增长89.3%,显示器件销量同比增长18%,销售面积同比增长45%,主流产品市占率稳居全球第一;智慧系统创新事业收入同比增长56.3%,智慧一体机形成4大系列产品线,销量同比增长超2倍。2)从利润端来看,受益于产能扩张和面板各产品线价格的大幅上涨带来的量价齐升,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逾10倍;公司毛利率为31.3%,较去年同期上升14.4pp;净利率为15.3%,较去年同期上升15.1pp。3)从费用段来看,公司销售费用率为2.1%,同比下降0.2pp;管理费用率为3.8%,同比下降0.4pp;研发费用率为4.7%,同比下降0.7pp。 低迷经济环境下仍实现销量逆向增长。2020年在“缺芯”叠加疫情对行业造成的重大冲击下,公司显示事业显示器件销售呈现逆势增长,5大主流产品(包括LCD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显示器、平板电脑和电视)的出货量及销售面积市占率仍然保持全球第一的地位。公司在柔性OLED的表现也十分亮眼,出货量全球占比接近20%,保持住了全球第二、国内第一的水平。 数字化变革背景下,行业龙头市场地位稳步提升。公司正以构建“一个、数字化、可视的京东方”为顶层目标,深入推进全面数字化变革。今年公司完成了中电熊猫南京8.5代和成都8.6代液晶产线的收购,将会加强公司LCD行业龙头地位;北京生命科技产业基地项目也在有序进行中。公司在朝着实现高效数字化运营、提升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数字化变革的目标有序推进。未来,公司面板整体的增长有望固化,加上公司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盈利能力的不断增强、品牌的集中度的不断提升、产业的健康发展,在世代线升级的大趋势和“万物互联”的大时代下,公司将会稳定其龙头地位且有望逐渐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EPS分别为0.63元、0.74元、0.84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有望达到86%以上。我们给予公司2021年12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7.6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新冠疫情反复影响下游需求的风险。
圣邦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1-09-07 312.35 190.31 206.06% 357.97 14.61%
378.00 21.02%
详细
业绩总结: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2亿元,同比增长 96.7%;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增长约149.2%。 公司业绩超预期,两大业务产品线齐头并进。2021H1:1)从营收端来看,电源管理类/信号链类产品分别实现收入6.4/3.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07.5%/74.8%,营业收入占比分别为69.6%/30.4%。自2020年下半年起 ,集成电路行业出现产能紧张、持续缺芯的状况,叠加下游需求旺盛,公司业绩暴增。 2)从利润端来看,公司营收实现了96.7%的大幅同比增长,归母净利润实现了149.2%的大幅同比增长。3)从费用端来看,公司销售费用率为6.1%,同比下降0.6pp;管理费用率为3.2%,同比下降1.0pp;研发费用率为17.0%,同比下降3.7pp。“三费”同比均有所下降,费用控制良好。 公司模拟IC 产品丰富,下游使用场景广泛。公司产品种类齐全,现已拥有 25大类 1600余款在售产品,产品覆盖信号链和电源管理两大领域。公司产品已达到对标世界一流模拟芯片厂商同类产品的性能和品质由于模拟芯片的特点,公司产品在消费类电子、通讯设备、工业控制、医疗仪器、汽车电子等领域,以及物联网、新能源、智能穿戴、人工智能、智能家居、智能制造、5G 通讯等新兴电子产品领域皆有应用。 Fabless 模式利于分配资金资源,注重研发投入,国产替代时代有望实现马太效应。圣邦股份采用Fabless 的经营模式,将公司的资源集中分配在芯片设计和销售,减少对昂贵生产厂房和设备的支出,便于公司资金资源更好的集中于芯片设计与研发。公司也在研发有行业领先的费用和人员投入,为公司在未来的的继续研发和创新奠定了基础。中国对于模拟IC 需求极高,但距离国家指定的芯片国产替代目标还有较大空间。作为在龙头效应显著的芯片行业的国产模拟龙头,公司有望享受国产替代红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EPS 分别为2.49元、3.34元、4.15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有望达到49%以上。我们给予公司2021年150倍PE 估值,对应目标价372.83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新冠疫情反复导致下游需求不达预期的风险。
立昂微 计算机行业 2021-09-06 116.58 94.92 371.54% 126.61 8.60%
145.88 25.13%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2021年H1实现营业收入10.3亿元,同比增长58.6%;实现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174.2%。 半导体行业上行周期,公司业绩持续增长。2021H1:1)从营收端来看,公司行业景气度提升、产品需求旺盛引起销售订单增加、产品提价,营业收入实现稳健增长;2)从利润端来看,公司经营效益较强,毛利率为42.1%,较去年同期增加5.4pp;净利率为21.1%,较去年同比增长7.9pp。3)从费用端来看,公司销售费用率为0.9%,同比上升0.1pp;管理费用率为3.3%,同比下降0.2pp;研发费用率为8.5%,同比上升1.5pp。 半导体硅片领先企业,国内市场替代空间大。2021年H1,半导体硅片相关业务实现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43.8%,营业收入占比60.6%。半导体全球市场在周期波动中持续增量发展,5G、汽车电子等已成为半导体市场新的增长引擎。半导体硅片行业的技术专业化程度较高,目前日、德及台湾等地厂商垄断了全球九成以上的市场份额,大尺寸是主流产品半导体硅片的发展趋势。报告期内,公司6英寸硅片产线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供不应求。大尺寸硅片规模上量明显,其中公司8英寸硅片产线的产能充分释放;12英寸硅片已实现规模化生产销售,目前主要销售的产品包括抛光片测试片及外延片正片,预计将在2021年底达到年产180万片规模的产能。 加速布局射频、功率赛道。公司沟槽肖特基、MOS产品借助光伏需求的增长销量也迅猛增长。应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的功率器件产品的需求也前所未有的旺盛,公司肖特基芯片、MOS芯片的订单量远远超出了实际最大产能。公司射频芯片业务较去年有了较大发展,在稳定核心客户的同时开发了新客户共计10多家,但目前预期产能的发挥受到限制,长期供不应求,随着设备的填平补齐,预计2021年下半年将会达到预期产能,并有较大的产出与销售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EPS分别为1.17元、1.68元、2.30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有望达到65%以上。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85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142.99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长阳科技 2021-09-06 31.50 43.11 261.96% 36.24 15.05%
36.24 15.05%
详细
推荐逻辑:公司具备较强的研发驱动内核,推动产品技术含量提升和品类持续扩张。1)公司自创立开始,大单品反射膜品质不断迭代升级,2017年出货量全球第一,市场份额至2020年约占50%,未来受益MiniLED 反射膜价值量提升。2)公司2018年新拓光学基膜业务,与反射膜技术同源,应用领域不断高端化,利润水平显著提升。3)公司布局大量新产品,打造十年十膜,打开远期成长空间。 反射膜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公司市场占有率有望持续提升。反射膜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主要三大因素驱动:1)电视大屏趋势、终端屏应用扩张(汽车中控显示屏等)等带下动反射膜需求面积持续扩张。2)Mini-Led 电视高端开始渗透提升,带动Mine-Led 反射膜需求提升,Mini-Led 反射膜技术难度跃升,价值量十倍以上增长。3)中小尺寸手机端白色聚酯反射膜性能提升替代银反,市场空间进一步扩容。公司反射膜产品库丰富,品质提升带动市场份额进一步增长;Mini-led 反射膜公司直接供货三星,受益Mini-led 电视爆发式增长;公司当前中小尺寸手机端反射膜产品已供货白牌及返修市场,后续有望打入前装市场品牌厂商。 PET 基膜业务持续迭代升级,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构筑第二成长曲线。公司依靠反射膜业务技术沉淀积累扩张PET 基膜业务,2018年以来产品迅速迭代升级,应用领域从护卡膜、珠光片转向液晶显示用光学基膜、离保膜等。当前显示领域客户下游持续认证,未来有望继续拓宽应用至MLCC 离型膜、偏光片保护膜等进口替代需求强的大单品市场。2019-2020年公司毛利率迅速从9.29%提升至20.19%,2021H1基膜毛利率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且保持持续提升的趋势。 十年十膜战略打开远期成长空间。公司持续布局新型显示、半导体、5G三大应用场景,重点布局研发突破严重依赖进口的关键性功能膜产品,现有布局CPI、TPU、LCP 等大单品市场,随着后续产能投放和客户突破,有望贡献长期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4.1/5.3亿元,复合增速为44.2%。公司作为国产高端功能膜领域的领军企业,技术优势突出,产品持续高端化,长期业绩增长动力足,未来增速较快。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30倍估值,对应目标价43.5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开发导入不及预期风险,产能投放和消化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带来价格下降风险。
斯达半导 计算机行业 2021-09-06 324.48 391.70 188.78% 412.90 27.25%
502.00 54.71%
详细
业绩总结:2021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19亿元,同比增长72.8%;实现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90.9%。 IGBT量产品持续放量,业绩表现亮眼。2021H1:1)从营收端来看,公司IGBT产品在新能源应用领域表现最为突出,营收达到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2.9%。2)从利润端来看,公司凭借技术先发优势、客户认证优势以及代工资源优势,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90.9%,公司毛利率为34.4%,较去年同期增长2.1pp,净利率为21.5%,较去年同期增长2.0pp。3)从费用端来看,公司经营效率提升,公司销售费用率为1.1%,同比下降0.5pp;管理费用率为2.5%,同比下降0.4pp;研发费用率为6.2%,同比下降1.2pp。 产品线门类齐全,市场份额持续增长。根据Omdia数据,2019年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进入全球前十的IGBT模块厂商,市场份额达到2.5%,排名并列第7。 公司是国内目前产品线最全的IGBT供应商,能够提供从600V-3300V电压范围的IGBT模块,以及平面型、FS-Trench型等多种IGBT产品,满足不同市场客户需求。从客户与品牌端来看,公司下游客户涵盖汇川、英威腾、上海电驱动等优质客户,报告期内公司共配套超过20万辆新能源汽车,配套国内市占率达到14.6%,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品牌优势与客户认可度凸显。 IGBT技术端实现突破,精准把握汽车电动化需求。报告期内,公司基于第六代TrenchFiedStop技术的650V/750VIGBT芯片及配套快恢复二极管芯片的模块新增多个双电控混动以及纯电动车型的主电机控制器平台定点,将对2023年-2029年公司新能源汽车IGBT模块销售增长提供持续推动力;同时公司基于该技术的1200VIGBT芯片在12寸产线上开发成功并开始量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已成功跻身于国内汽车级IGBT模块的主要供应商之列,与国际企业同台竞争,且市场份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1-2023年,公司EPS分别为2.11元、3.04元、4.15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有望达到54%以上。考虑到公司作为IGBT产品的国产龙头,将率先受益未来国产替代大趋势,我们给予公司2022年130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394.9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新冠疫情反复影响下游需求变动。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7/10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