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谭国超

华安证券

研究方向: 医药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010521120002。华安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

20日
短线
13.04%
(第211名)
60日
中线
13.04%
(第72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27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济川药业 机械行业 2023-04-13 29.46 -- -- 33.80 11.26%
32.78 11.27%
详细
事件: 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9.96亿元,同比+17.90%;归母净利润 21.71亿元,同比+26.27%;扣非归母净利润 20.29亿元,同比+30.30%。 2023年 1至 3月,公司初步核算,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 10%左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 17%左右。 分析点评疫情政策调整下四季度高速增长,一季度增长稳健单季度来看,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 31.03亿元,同比增长 39.67%;归母净利润 5.79亿元,同比增长 29.39%;扣非归母净利润 5.82亿元,同比增长 61.14%。2023Q1继续稳健增长,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收入 2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 10%左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6.8亿元左右,同比增长 17%左右。 经营指标稳健,核心产品小儿豉翘快速放量2022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82.91%,同比-0.36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54.96%,同比-3.56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 45.72%,同比-2.9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10.20%,同比-0.81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95%,同比+0.21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 26.21亿元,同比+38.35%。 小儿豉翘放量迅猛。2022年清热解毒类(主要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营收 28.72亿元,同比增长 18.57%;消化类(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健胃消食口服液)营收 17.68亿元,同比减少 2.02%;儿科类(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营收 24.25亿元,同比增长 42.62%。 引进和自研双轮驱动,研发稳步推进公司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和引进力度、积极开展已有重点品种的二次开发,不断丰富储备产品,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引进: 2022年公司以商业拓展赋能外延式扩张,达成了 4项产品引进或合作协议丰富了现有治疗管线,有利于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和长远利益。 自研:2022年公司药物研究院立足中药、仿制药、改良新药均衡布局,获得多个药品注册证书、注册备案通知与一致性评价申报。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药品一致性评价研究阶段项目 3项,进入预BE 或 BE 项目 9项,申报生产 15项,获得发明专利 5项。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收入分别 101.2/114.5/131.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5%/13.2%/14.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4/27.6/3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2.6%/12.9%/13.6%,对应估值为 12X/10X/9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销售不及预期风险,BD 项目不及预期风险,生长激素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康缘药业 医药生物 2023-04-12 29.13 -- -- 32.25 10.71%
32.25 10.7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3年一季报,2023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3.52亿元,同比+25.39%,归母净利润 1.41亿元,同比+28.6%,扣非归母净利润 1.39亿元,同比+30.7%。 事件点评 23Q1整体情况稳健,毛利率提升显著23Q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75.10%,同比+3.63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43.96%,同比+2.80个百分点,一季度销售规模提升;管理费用率 4.07%,同比+0.64个百分点,薪酬福利增加及疫情放开后商务活动逐渐正常; 研发费用率 13.94%,同比+0.57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24%,同比-0.27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0.61亿元,同比-176.67%,主要系一季度支付各项费用较多所致。 疫情下三大核心品种产品快速放量,经营质量稳中向好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产品可拆分为注射液收入 5.90亿元(+48.06%),热毒宁注射液销售额上升;口服液收入 2.84亿元(+14.54%);胶囊收入为 2.07亿元(-13.78%);颗粒剂、冲剂收入为 1.24亿元(+157.89%),杏贝止咳颗粒销售额上升;片丸剂收入为 0.81亿元(+12.4%);贴剂收入为 0.58亿元(+7.18%);凝胶剂收入 0.02亿元(-40.63%),筋骨止痛凝胶销售额下降。 公司产品丰富,创新驱动长期发展公司产品丰富。截止 2022年末公司共计获得药品生产批件 205个,其中 46个药品为中药独家品种,共有 4个中药保护品种。公司独家品种24个;共有 43个品种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其中独家品种为 6个。 2023年一季度公司独家品种散寒化湿颗粒、热毒宁注射液、以及藿香正气多剂型纳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推荐。 研发上,2022年中药方面,获得散寒化湿颗粒、苓桂术甘颗粒 2件药品注册证书,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4件;化学药方面,5个项目完成临床阶段性研究,另有一系列项目分别申报临床、开展临床前研究; 生物药方面,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1件。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收入分别54.1/66.5/80.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4.4%/22.8%/2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5/6.9/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7.4%/25.4%/24.0%,对应估值为 31/25/20X。作为中药创新药的标杆,我们看好公司长远发展,因此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产品研发风险;药品销售不确定性等。
盈康生命 医药生物 2023-04-11 11.04 -- -- 12.76 15.58%
13.06 18.30%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11.56亿元,同比+6.09%,实现归母净利润-5.96亿元,同比-63.68%,扣非归母净利润-5.97亿元,同比-26.03%。2022年公司营收较上年同期增长6.09%,主要系医疗器械收入增长所致;公司归母净利润下降主要系本年计提商誉减值损失所致。 事件点评器械板块提振收入,盈利能力总体提高单季度来看,2022第四季度公司收入为2.93亿元,同比+20.58%;整体毛利率为9.58%,同比+4.18pct;期间费用率14.42%,同比-1.41pct;其中销售费用率2.39%,同比-0.04pct;管理费用率11.84%,同比-0.37pct;财务费用率0.20%,同比-0.99pct;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61亿元,同比+27.91%。 拆分收入结构,2022年公司医疗服务实现营收9.97亿元(同比-3%);医疗器械板块实现营收1.60亿元(同比+172%)。器械板块高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收购深圳圣诺医疗及河北爱里科森,产品种类变多,增加了体外短波治疗仪、乳腺产品、输注产品、高压注射器产品、耗材产品,医疗器械产品多元化发展。受伽玛刀换源销量增加的影响,伽玛刀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38.79%;受医疗器械产品服务业务迅速发展影响,经销商品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133.5%。受医院托管业务发展的影响,“医疗服务-其他”收入较上年同期上升5,234.73%。 以肿瘤全病程、全周期综合治疗为特色的“大专科、强综合”的医疗服务聚焦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持续提升医疗服务竞争力2022年,公司经营及管理6家医院,四川友谊医院(三甲)、苏州广慈医院(二甲,报告期内获评)、重庆友方医院为上市公司体内运营医院;上海永慈康复医院、运城医院、长春盈康医院为托管医院。其中友谊医院、广慈医院、永慈医院荣获中国非公立医疗协会“5星3A”认证,运城医院荣登艾力彼“社会办医·单体医院100强”榜单,友谊医院与广慈医院同登艾力彼“社会办医·单体医院300强”榜单。公司经营及管理的医院床位规模3,258张,总诊疗人次156万(同比增长155%),门诊量合计148.6万人次,经营医院肿瘤业务收入占比达27%,胸外科、心血管科等大学科竞争力逐步显现。持续引入新技术提升医疗技术水平2022年,公司新技术、新项目开展39项,包括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CaFFR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超声下神经阻滞、单孔腹腔镜技术、磁导航引导下微波消融术等公司旗下医院整体三、四级手术量占比达到72%,同比提升20%。 积极推进服务到家的数字化医疗平台建设,构筑数字化健康管理服务能力公司建设完成了盈康一生在线医疗总平台“体验云”,形成数字化医疗平台的生态服务能力。“体验云”已经根据患者的线上浏览和交互行为,完成了所有上线患者的数字化档案建设,形成了精准的服务触达体系。2022年,公司累计线上订单量104万,同比增长765%,累计触达人次达1,012,934人。其中友谊医院实现入院-出院患者100%覆盖,患者就医频次提升89%。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医疗服务板块需求的持续恢复,门诊&住院端有望恢复高增长;医疗器械板块有望成为业绩的新增长曲线。我们认为公司2023~2025将实现营业收入14.20/16.61/19.19亿元,同比+22.8%/+17.0%/+15.5%;实现归母净利润113/156/207百万元,同比+119.0%/+38.0%/+32.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变化风险,器械板块发展不及预期风险,医院扩张不及预期风险。
惠泰医疗 2023-04-11 362.75 -- -- 397.00 8.97%
397.99 9.71%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2022 年公司实现收入12.16 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归母净利润3.58 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22 亿元,同比增长92%。 点评: 受益于电生理集采中标以及疫情后恢复,公司电生理板块竞争力增加2022 年公司电生理板块收入实现2.93 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公司电生理设备的控股子公司上海宏桐(持股增长到79.47%)实现收入3,945.30 万元,同比增长52%,实现净利润约-4,448.94 万元,较2021 年亏损增加1,345.39 万元。拆分去看,预计公司电生理耗材收入约2.53 亿元,同比增长约22%。公司2022 年电生理板块综合毛利率水平达77.98%,较2021 年的78.28%略有下降,考虑到相对低毛利率的设备板块占比提升,预计公司电生理耗材的毛利率较2021 年仍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下游医院拓展方面,2022 年公司国内电生理产品新增医院植入300余家,覆盖医院超过800 家,在超过400 家医院完成三维电生理手术3,000 余例。2022 年公司共销售电生理设备120 台,其中三维标测设备预计约65 台,加上公司2021 年市场上存量的43 台三维标测设备,预计市场上存量的三维标测设备约108 台。2022 年公司也完成了三维设备的生产扩容,扩容后的年产能可达200 台,2023 年新冠疫情影响逐渐褪去,预计公司在2023 年将有更大规模的三维标测设备投放或销售。 2022 年12 月福建电生理联盟集采落地,公司所有产品中标,能够针对非房颤手术提供整体的设备、耗材解决方案。公司原优势品种可调弯10 极导管顺利中标,保证了原有的市场份额,公司新推出时间不久的重磅产品磁定位冷盐水消融导管预报量也在该竞价单元全部品牌中取得较好成绩,通过报量在全国头部大中心的准入渗透率从27%提升至70%,预计随着公司产品住院渗透率提升,公司的品牌效应也更强,后续无论是新品推进还标外市场拓展,均处于有利地位。 在新产品推进上,公司也正快速推进如房颤领域使用的高精密度标测导管、磁定位压力消融导管、电定位压力消融导管、PFA 导管等产品,预计2023 年底到2024 年期间公司将有大批电生理产品上市,届时也更有利于公司参加下一轮电生理耗材集采。 公司产能有效提升,持续增强规模效应公司2022 年毛利率提升,除了高毛利率产品占比提升外,公司也做了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公司的生产产能在2022 年快速扩充。电生理耗材方面,公司对电生理耗材产线进行了扩容和优化,产能同比扩大了50%以上。 血管介入方面,公司建立16 条血管介入产品线,包括血管鞘组、微导管、造影导管、导引导管、球囊导管、亲水涂层导丝、导引导丝、微导丝、支撑导管、导引延伸导管、可调弯鞘、导管鞘组、Y 阀、压力泵、长鞘、各类OEM 产品线等产品系列。2022 年产能较2021 年提升50%,各类产品年产能达到了1,370 万pcs,其中导管类年产能达到600万pcs,导丝类年产能达到400 万pcs,鞘管类年产能达到250 万pcs,球囊类年产能达到120 万pcs。新的现代化的灭菌仓储中心,已投入使用,可以满足30 亿的年产值。 而且,公司也持续提升自动化率,公司自主研发的专用设备占比超过50%,工序装备化达到90%以上,各主要成品产线效率提升20%,半成品生产工序效率提升25%。电生理耗材、电生理设备、血管介入耗材三条生产线均实现自动化生产。 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加速2022 年公司国际业务整体呈现良好的增长趋势,同比增长72.05%。其中,东欧、独联体、西欧同比增长超过100%。从产品线层面看,PCI 自主品牌及EP 自主品牌是国际业务增长的驱动源头。公司长期稳定的经销商合作伙伴有70 余家,2022 年内新增经销商30 余家。 在海外市场本地化运营方面,公司完成了印尼子公司的建设工作,并已投入运营。印尼子公司是公司海外运营的第一个项目,将为印尼本地的销售和品牌建设起到桥头堡作用,同时,也为公司后续建立海外基地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新发布的2022 年年报情况,我们调整2023-2024 年公司业绩预测,增加对2025 年的业绩预测,预计2023-2025 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6.11 亿元、21.65 亿元和29.26 亿元(前次对2023-2024 年收入预测为16.80 亿元和22.46 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32.5%、34.4%和35.1%,2023-2025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4.80 亿元、6.43 亿元和8.91亿元(前次对2023-2024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70 亿元和6.44 亿元),增速分别为34.0%、34.1%和38.6%,2023-2025 年EPS 预计分别为7.20 元、9.65 元和13.37 元,对应2023-2025 年的PE 分别为51x、38x 和2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手术量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公司行业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公司在研临床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华润三九 医药生物 2023-04-04 56.53 -- -- 68.24 18.78%
67.85 20.02%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报告,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180.79亿元,同比+16.31%;归母净利润24.49亿元,同比+19.16%;扣非归母净利润22.19亿元,同比+19.75%。 分析点评四季度增长亮眼,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提升单季度来看,公司 2022Q4收入为 59.69亿元,同比+39.38%;归母净利润为 4.96亿元,同比+66.0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4.36亿元,同比+86.85%。预计与疫情政策调整后感冒类药品需求提升有关。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54.02%,同比-5.70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 37.25%,同比-5.10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 28.08%,同比-4.70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9.14%,同比-0.61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03%,同比+0.28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 30.06亿元,同比+60.72%。 CHC 业务稳健增长,处方端下半年颗粒和集采影响基本消除CHC 健康消费品业务:通过搭建的成熟三九商道客户体系,加上四季度疫情政策调整的窗口,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113.84亿元,同比增长22.73%;毛利率为 56.7%,同比下降 2.6个百分点。 处方药业务:公司处方药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59.76亿元,同比增长7.19%,主要是配方颗粒业务受国标切换及省标推进速度的影响,首次出现负增长。上半年配方颗粒业务受国标切换及省标推进速度的影响,以及中药注射剂业务受疫情以及集采政策影响销售同比下降。随着颗粒国标数量的陆续提升以及集采的影响消化,下半年处方药板块逐步恢复。 昆药并购落地,期待后续更多业务协同公司 2022年年底顺利推动完成昆药集团的收购项目,昆药集团 28%股份已于 2022年 12月 30日完成过户,2023年 1月 19日,昆药集团完 成了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改组,昆药集团控股股东由华立医药变更为华润 三九。 昆药的并购有助于公司进一步稳固 OTC 的市场地位,并购昆药可以丰富公司的三七产业链,同时也让公司收获了具有悠久历史的“昆中药1381”品牌。公司今年制定了昆药集团加入后的三期计划,分别是百日整合、一年以及三年的整合,期待整合后的协同发展。 内研外拓同步进行,后续增长可期公司内研外拓同步进行,一方面加强创新研发投入,2022年公司研发 投入 7.36亿元,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34项,实用新型专利 56项,获得研发政府资助资金 7687.6万元。目前在研项目共计 77项,重点研究项目:1类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 QBH-196正在开展 I 期临床剂量爬坡试验,H3K27M 突变型胶质瘤新药 ONC201正在积极推进国内注册申报工作,用于改善女性更年期症状的 1类创新中药 DZQE,已进入II 期临床研究;2类新药“示踪用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复他舒)获批新适应症,用于乳腺癌患者前哨淋巴结的示踪,并于 2023年 1月通过谈判首次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另一方面,2022年,公司引进中药新药 QJYQ,目前已完成临床前研究。此外,公司获得布洛芬混悬液、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 3个《药品注册证书》,其中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已中选第七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开展了 10余个品种的一致性评价工作,咪唑斯汀缓释片等 3个品种通过国家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其中咪唑斯汀缓释片为国内独家首个过评品种。 投资建议由于昆药集团并购落地,预计昆药集团一季度开始正式并表,因此盈利预测考虑相关财务数据调整。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收入分别303.2(剔除昆药并表为 209.0)/346.4/393.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67.7%(剔除昆药并表为 15.6%)/14.2%/13.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3/35.4/41.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23.7%/16.8%/16.0%,对应估值为19X/16X/14X。 风险提示整合推进不及预期;新品种推广不及预期;疫情影响超出预期。
太极集团 医药生物 2023-04-04 43.01 -- -- 56.08 30.39%
68.44 59.13%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0.51亿元(同比+15.65%);归母净利润3.50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67亿元,大幅扭亏为盈。 分析点评营业收入创出历史新高,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大幅提升单季度来看,公司2022Q4收入为35.07亿元,同比+35.96%;归母净利润为1.0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49亿元,大幅扭亏。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5.43%,同比+2.94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40.33%,同比-3.60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33.04%,同比-1.6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6.02%,同比-1.45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1.27%,同比-0.49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8.01亿元,同比+222.25%。主要系随销售规模增长回款增加,年末畅销产品供不应求、收到大额预收货款。 医药工业聚焦主品,中药核心产品增长迅猛医药工业营业收入50.35亿元(同比+46.86%),毛利率为63.60%,同比增加5.63个百分点;医药商业营业收入8.14亿元(同比+13.76%),毛利率为9.48%,同比增加0.95个百分点。 核心产品方面,几款核心中药产品增速迅猛。其中藿香正气口服液实现销售收入15.67亿元,同比增长70%;急支糖浆实现销售收入5.26亿元,同比增长89%;通天口服液实现销售收入2.88亿元,同比增长53%;鼻窦炎口服液实现销售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67%。 化药方面稳健增长。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益保世灵)实现销售收入15.11亿元,同比增长9%;洛芬待因缓释片(思为普)实现销售收入5.13亿元,同比增长15%;盐酸吗啡缓释片(美菲康)实现销售收入2.30亿元,同比增长8.6%。 研发聚焦六大治疗领域,加速在研项目进度公司在研项目80余项,新增立项近20项。2022年公司获得4类化学药产品注册证书2件;一致性评价2件;新增立项近20项,新产品立项取得新突破,GLP-1激动剂SPTJS22001立项并加速推进。 中药创新药持续推进。公司研制的创新中药口服制剂芪灯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附条件批准上市”临床试验已完成部分病例入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创新中药丹七通脉片完成IIb期研究总结报告及专家咨询论;开展3.1类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究3项;完成4类化学药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临床试验、完成2.2类化学药盐酸吗啡缓释片(24h渗透泵型)完成I期临床预试验研究;完成2.2类中药双苓止泻颗粒饮片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大品种二次开发成果显著。完成藿香正气口服液“以证统病”治疗湿疹及肠易激综合征、芪鹿补血颗粒治疗放化疗后的白细胞减少症和通天口服液人体机理研究3个项目的上市后再评价研究总结报告。 改革成效显著,2023年经营计划彰显信心国企改革效果显著,公司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未来战略方向:现代中药智造(主),麻精特色化药(辅),区域商业领军企业(辅)。2023年经营计划出台,2023年公司力争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其中,力争医药工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0%、医药商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彰显信心。 中药材资源建设方面加大力度。2022年,公司计划加速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加工基地双基地建设,发展规范化种植基地15万亩,新增种植基地2.4万亩;通过自建或合作新增中药材加工中心10个,累计建成15个加工中心。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171.5/206.5/249.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1%/20.4%/20.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8.3/1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5.8%/43.0%/43.2%,对应估值为41X/29X/20X。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风险;公司治理改革不及预期;核心品种销售不及预期。
云南白药 医药生物 2023-04-03 53.28 -- -- 58.32 9.46%
58.32 9.46%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64.88亿元(同比+0.31%);归母净利润 30.01亿元(同比+7.00%);扣非归母净利润 32.32亿元(同比-3.23%)。 点评 四季度表现亮眼,持续减少证券投资聚焦主业单季度来看,公司 2022Q4收入为 95.73亿元,同比+19.49%;归母净利润为 6.96亿元,同比+96.4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5.27亿元,同比+29.05%。四季度恢复亮眼。 2022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26.32%,同比-0.83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13.68%,同比-0.20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 11.42%,同比+0.70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3.21%,同比-0.67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0.94%,同比-0.23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 32.09亿元,同比-38.56%,主要系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减少、支付的现金增加。值得一提的是,公司 2022年继续清理证券投资,2022年底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 24.16亿元,较年初减少 48.82%。 核心产品市场领先,四大业务部稳健发展药品事业部:主营业务收入 59.83亿元,销售过亿产品 10个。云南白药气雾剂收入贡献超过 15亿元,较上年增长超过 20%,云南白药胶囊、药膏、气雾剂、创可贴均排相关零售市场份额第一名。此外,感冒类独家产品“伤风停胶囊”和儿科类小儿宝泰康颗粒单品过亿,清热解毒类蒲地蓝消炎片,黄连上清片合计近 3亿。 健康品事业部: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 60亿元,牙膏市场份额 24.4%,继续保持市场份额第一; 中药资源事业部:实现对外营业收入约 14亿元,整体外销增长超过30%,其中中药材收入较上年增长 36%,特色药材“三七”市场一枝独秀,在数字三七产业平台 2.0的支撑下,实现产业链路数据闭环应用。 省医药公司:2022年收入 231.86亿元,同比增长 87%。在云南省县级以上公立医院市场持续保持区域性领先地位。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数字化建设深入助推新业务持续落地公司研发费用持续增加,聚焦药品研发。2022年云南白药研发费用为3.37亿元,稳步增长。一方面以研发投入和科技力量推动中医药产品的创新,重点研发项目全三七片取得国家药监局中药 1.1类证候类新药临床批件,筹备 II 期临床研究,预计 2023年 4月开始入组。另一方面大力推动中药品种的二次开发,千金藤素片完成 III 临床试验研究,与安慰剂组相比,千金藤素片能有缩短新冠无症状首次感染者病程进展,且安 全性良好;可用于新冠肺炎恢复期、风寒型感冒相关证候的“香藿喷雾剂”获得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医疗机构制剂注册批件》;从北大医院、北肿研究受让的相关专利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靶向核药已启动核药 INR101创新药项目,开发用于前列腺癌诊断的创新核药。 数字化建设持续深入,赋能各业务板块。云南白药 2022年制订了《云南白药集团数字化发展 2022-2026规划》和《云南白药集团数字化建设管理办法》。 药品事业部:IP 活动项目联动线上线下,深耕以用户价值为导向的营销场景; 健康品事业部:Al 智能美肤和口腔智能整体解决方案,牙膏工厂完成了工业 4.0的智能制造和数字孪生; 中药资源事业部:数字三七产业平台深度连接用户与三七产业参与者,2022年升级至 2.0,对集团供应的战略品种中药材三七、重楼成本已实现同比下降过亿元; 云南省医药有限公司:持续构建覆盖全省的药品智能物流配送体系。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收入分别 406.4/448.8/493.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1.4%/10.4%/9.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0.6/46.2/5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5.2%/13.8%/13.8%,对应估值为 24X/21X/19X。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波动不及预期,投资收益不及预期,牙膏及大健康产品业绩不及预期。
特宝生物 2023-04-03 45.68 -- -- 49.60 8.04%
49.35 8.03%
详细
2023年3月30日,特宝生物公布2022年年报业绩,公司实现营收15.3亿元,同比增长34.86%;归母净利润2.87亿元,同比增加58.4%;扣非净利润3.34元,同比增加69.95%;公司现金流3.63亿元,同比增长54.68%。 点评:高毛利高增速大单品,多重催化23年业绩持续收益公司头部产品派格宾2022年全年实现营收11.6亿元,同比增长50.69%,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75.8%,产品毛利率89.49%,营收略高于预期,成为公司高毛利高增速大单品。自2022年10月罗氏旗下干扰素产品派罗欣正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后,公司乙肝治疗头部产品——派格宾为乙肝领域独家长效干扰素,可实现进口竞品退出带来的份额的替换,其他临床在研竞品短期内无获批预期,公司有望实现2023~2025年持续受益。考虑到2022年四季度疫情影响,在2023年二季度有望体现公司业绩加速度。 公司整体财务稳健,派格宾放量增速亮眼公司营收端及利润端实现稳定的高速增长,随着长效干扰素在乙肝临床治愈的科学证据不断充分,以及医患观念的不断转变,派格宾在临床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推广应用。2022年公司研发投入共计2.07亿元,同比增长24.12%,派格宾乙肝临床治愈进行至3期临床阶段,数项管线处于早期临床阶段;销售费用共计7.03亿元,同比增长17.67%,临床推广顺利进行;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健康,现金流3.63亿元,同比增长54.68%;每股收益同比增长57.78%,主要来自公司净利润的增长。 学术计划推广扩大适用患者,乙肝行业深耕先行者公司在乙肝领域深耕多年,大队列真实世界研究“珠峰计划”和“绿洲计划”于2022年分别顺利结项、完成入组。其中“珠峰计划”将带来乙肝治愈真实世界数据,中期数据实现HBsAg<100IU/ml人群清除率56.1%,为现有治疗手段中可达到的最高乙肝疾病治愈率。乙肝治愈大III期临床预计最晚将在2023年9月完成,乙肝治愈将有望写进派格宾说明书,进一步支持派格宾临床应用。 2023年1月,公司先后两项临床试验申请获监管批准: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开展临床试验,拟用于降低新冠病毒暴露后的感染风险;AK0706片获批开展用于HBsAg持续阳性的HBV感染治疗的临床试验,继续扩大乙肝领域版图。公司继续就蛋白药物长效修饰技术平台,拓展抗病毒及免疫疾病领域,积极布局新靶点及新适应症。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06亿元、27.15亿元、35.0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7.9%/29.0%/29.1%;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0亿元、6.58亿元、9.25亿元,同比增长60.3%/42.9%/40.6%,对应的PE为41X/28X/20X。我们看好公司现有病毒性肝炎、肿瘤等多个用药领域的产品及公司多年积累下来的渠道力量,看好公司派格宾产品竞争格局、产品学术项目推进顺利、适用人群范围持续扩大,继续维持“买入”的评级。 风险提示药物审批进度不达预期,新药研发风险,销售浮动,行业政策不确定性等。
新天药业 医药生物 2023-03-31 13.47 -- -- 15.38 13.42%
15.28 13.44%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 2022年年度报告。公司 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 10.88亿元,同比+12.15%;归母净利润 1.16亿元,同比+15.40%;扣非归母净利润 1.06亿元,同比+12.71%。 事件点评 疫情影响下短期业绩承压,财务指标显现韧性单季度来看,公司 2022Q4收入为 2.18亿元,同比-2.73%;归母净利润为 0.11亿元,同比-3.92%;扣非归母净利润为 0.04亿元,同比-45.75%。 2022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77.26%,同比-1.99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64.96%,同比-1.39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 48.91%,同比+0.2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15.02%,同比-0.93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 1.03%,同比-0.72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 0.76亿元,同比-39.00%。 各板块增长稳健,产线建设确保产能需求2022年公司妇科类产品营收 7.69亿元,同比增长 11.95%;泌尿系统类产品营收 2.20亿元,同比增长 9.95%;清热解毒产品营收 8016.44万元,同比增长 17.09%;其他产品营收 1694.20万元。 目前在建的两条国内先进、西南领先的现代化智能产线也将于 2023年6月完成建设。公司全部产线完成升级且新产线建成投运后,将可以保障未来 5年预计 40亿产值的全产业链系统产能需求,也将会在成本控制与生产效率提升方面,产生极大的内生效益。 创新中药成果丰硕,公司重视中药行业未来发展布局,按照“生产一代、储备一代、开发一代”的研发要求,持续进行中药新药、中药配方颗粒和经典名方等产品研发储备。截至 2022年底,公司拥有龙岑盆腔舒颗粒、苦莪洁阴凝胶、术愈通颗粒 3个中药新药产品且已完成临床三期试验,拥有中药配方颗粒省标品种 445个,完成国标备案 179个,经典名方产品的研发也已初见成效,目前正推进 8个经典名方的研究。 以临床疗效为抓手,持续推动高品质的产品推广策略公司拥有 400余人的销售队伍及 100余家商业推广公司,在全国 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多个区域办事处,并进行学术推广活动,处方药产品覆盖 12800余家县(区)级以上医院,其中三级医院 1700余家,与国内 1500余家医疗商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业务关系公司坚持以“临床疗效”为基本抓手,拉动 OTC 渠道市场,公司主要品种在临床用药方面已经具备了相应规模市场,领先品种年销售规模已经 达到 2-5亿元不等,在临床疗效的基础上拓展 OTC 渠道的“院外”零售市场销售,具备丰实的临床市场基础与患者人群的“粘合强度”。2022年初在四个省份九大城市启动了中药商业品牌试点推广计划,以坤泰胶囊为主打的“和颜”品牌女性生殖健康系列产品,在院外零售市场得到了较好的市场认可,OTC 渠道的药品销售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收入分别 14.2/17.4/20.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0.3%/22.6%/19.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1.9/2.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30.8%/22.9%/19.6%,对应估值为 21X/17X/14X。考虑到公司产品结构稳定、竞争格局好、研发管线丰富、OTC 渠道的不断渗透,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政策风险;产品研发风险;药品销售不确定性等。
怡和嘉业 机械行业 2023-03-31 231.64 -- -- 296.05 27.81%
296.05 27.81%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年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5亿元,同比增长113.64%;归母净利润3.80亿元,同比增长161.04%;扣非归母净利润3.65亿元,同比增长169.81%。 2023年股权激励计划:拟向管理层及核心业务人才等145人授予限制性股票不超过46万股,占总股本1%,授予价格116.53元/股。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2年营收为基数,2023和2024年收入增长不低于30%和60%。股权激励彰显公司信心。 点评:受益于竞争对手产品召回,公司海外市场销售收入大增受益于竞争对手飞利浦伟康产品召回事件,公司抓住机会,凭借中国供应链优势,以及3B公司在北美市场销售网络的拓展,共同实现了销售额跨越式越长,2020-2022年,公司对3B的销售额分别为1602.38万元、1.77亿元和8.72亿元。2022年公司海外收入达到了11.99亿元,占比约84.73%,同比增长约158.41%。 公司也还在加大海外市场产品注册工作。2022年公司产品国外资质认证通过5项,其中包括FDA认证的双水平无创呼吸机G3和单水平睡眠呼吸机M1Mini系列,并永久有效。截至2022年末,公司仍有处于注册申请中的国外资质认证22项,包括2项FDA、4项CE,以及韩国、巴西、马来西亚、哥伦比亚等全球多个国家的认证,其中仅1项延续注册,其余均为首次注册。 公司盈利能力提升,股权激励绑定员工和公司利益公司2022年全年实现家用呼吸机销量约85.98万台,2021年全年销量约34.22万台,同比增长151.26%。2022年综合销售毛利率约41.63%,同比减少1.61pp。分项看公司家用呼吸机和面罩耗材毛利率均有提升,分别为37.09%和62.80%,分别同比增加6.65pp和4.59pp。 分季度看,2022Q4公司毛利率45.93%,同比增加11.74pp,环比增加7.73pp;净利率27.78%,同比增加14.89pp,环比增加1.83pp,盈利能力逐步回升。 公司同时也发布股权激励方案,拟向管理层及核心业务人才等145人授予限制性股票不超过46万股,占总股本1%。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层中除实控人外有股份持有的人数偏少,此次股权激励方案也能进一步增强高管团队、核心业务人员与公司之间的粘性。此次公司层面业绩考核目标为以2022年营收为基数,2023和2024年收入增长不低于30%和60%。尽管未来飞利浦伟康何时回归市场未知,其回归市场后市场竞争格局变化如何,但公司用股权激励考核目标向市场传递信心。 投资建议考虑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和预期摊销的费用以及公司新发布的2022年年报情况,我们调整2023-2024年公司业绩预测,增加对2025年的业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8.60亿元、23.83亿元和30.34亿元(前次对2023-2024年收入预测为20.50亿元和26.25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31.4%、28.1%和27.3%,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4.77亿元、6.34亿元和8.26亿元(前次对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53亿元和7.15亿元),增速分别为25.4%、32.9%和30.3%,2023-2025年EPS预计分别为7.45元、9.90元和12.91元,对应2023-2025年的PE分别为31x、23x和1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公司行业竞争格局恶化风险。 汇率剧烈波动风险。
同仁堂 医药生物 2023-03-31 53.25 -- -- 59.00 10.80%
64.28 20.71%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53.72亿元,同比+5.27%;归母净利润14.26亿元,同比+16.17%;扣非归母净利润13.99亿元,同比+15.67%。 分析点评疫情政策调整下Q4快速恢复,降本增效带来毛利率提升单季度来看,公司2022Q4收入为44.72亿元,同比+14.09%;归母净利润为4.23亿元,同比+37.6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09亿元,同比+36.37%。四季度恢复明显。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8.80%,同比+1.18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30.10%,同比+0.72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19.98%,同比+1.16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10.15%,同比-0.20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0.03%,同比-0.23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30.94亿元,同比-9.69%。 母公司利润增长亮眼,三大子公司全面恢复母公司报表来看,收入为36.94亿元,同比增长8.87%,归母净利润为10.91亿元,同比增长27.34%。 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国药及同仁堂商业的净利润均有所增长。 同仁堂科技: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92亿元,同比增长10.95%,利润10.02亿元,同比增长15.55%。 同仁堂国药:报告期内,同仁堂国药实现营业收入14.95亿元,同比增长15.76%,利润5.96亿元,同比增长10.39%。海外市场,同仁堂国药立足香港、布局全球,加快推进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业务网络覆盖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主要国家及地区,全球拥有零售终端73家。 同仁堂商业:实现营业收入85.54亿元,同比增长2.75%,利润4.84亿元,同比增长15.17%。同仁堂商业已有门店942家,2022年新设门店24家,闭店2家。 核心产品增长稳健,积极探索科研创新与品种开发着眼精准营销,落实精品战略。前五名系列(安宫牛黄系列、同仁牛黄清心系列、同仁大活络系列、六味地黄系列及金匮肾气系列)收入45.04亿元,同比增长9.42%,毛利率为60.26%,同比提升1.07个百分点。 公司发挥“(外部)平台+(自有)平台”、直供终端、特色品种经销商三大模式组合优势,加大五大OTC重点品种(五子衍宗丸、同仁乌鸡白凤丸、坤宝丸、国公酒、锁阳固精丸)宣传推广力度。积极探索科研创新与品种开发,筛选经典名方目录先期开发部分品种。 围绕公司经营主业,加大科研项目立项,开展经典名方、清脑宣窍滴丸研发工作,对同仁牛黄清心丸等重点品种进行二次开发;完成麦冬等内控标准研究,进行生产质量问题攻关;提前布局解决濒危珍稀药材资源问题。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收入分别178.1/200.9/223.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9%/12.8%/1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9/19.5/22.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2%/15.8%/14.6%,对应估值为44X/38X/33X。我们看好公司未来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核心品种提价销售不及预期;营销改革不及预期。
安图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3-31 58.57 -- -- 63.05 7.65%
63.05 7.65%
详细
化学发光业务国 产替代加速,发光业务仍保持 CAGR约 30%国产替代方面,化学发光国内市场规模在300-400 亿元,2021年国产品牌化学发光市场占有率约25%(销售额口径),检测量大的三级医院里更多是进口品牌主导,国产还未完成进口替代。随着国产品牌仪器和试剂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集采政策推进,优质的国产产品会在更多检测项目上实现替代进口。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免疫试剂收入分别达到20.17 亿元、26.77 亿元和34.02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在11.7%、32.7%和27.1%,2022-2024 年保持CAGR 约30%。 分子诊断业务和海外市场有望保持超高速增长公司发力分子诊断业务,2021 年公司的全自动核酸提纯及实时荧光PCR 分析系统AutoMolec 3000、AutoMolec 1600 获得NPMA批准。该设备从样本载入载出模式,到随到随处理的检测流程,再到多项目在机并行处理的运作模式,在之前的分子诊断设备上并没有完整出现过。同时公司也在研发一下代设备,持续优化设备性能。公司目前已获批5 款核酸检测试剂盒,未来将进一步拓展至40 余款,常规分子诊断项目有望上量。 短期内新冠疫情结束可能会给分子设备装机带来一定不确定性,我们预计随着新冠疫情影响回归常态,公司分子诊断业务未来仍将维持100%以上的增速,分子诊断业务也有望成为公司未来5-10 年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海外市场方面,2021 年公司成立深圳安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旨在承担公司部分进出口业务,并进一步优化国际市场营销管理。 未来公司也将加强海外的本地化运营,扩大已经形成的免疫、微生物的产品优势,同时会在凝血、生化等方面拓展。目前公司海外市场收入规模基数较低,我们预计公司海外市场收入未来2-3 年有望保持50%以上增长。 公司底层研发扎实,基因测序仪+三重四级杆质谱等重磅产品也会推出,公司估值提升空间大公司在研发领域持续加大投入,多点布局。公司研发投入自2013 年的0.48 亿元增长到2021 年的4.86 亿元,2013-2021 年CAGR 约33.7%。研发投入占收入比常年在10%以上,研发投入规模也高于同行。 公司布局领域广泛,其中不乏市场预期不高,但足以显示公司研发实力的产品,如基因测序仪、核酸质谱平台、全三重四级杆质谱等产品。我们认为公司在这些领域的产品未来推出,也有利于市场进一步认识公司在设备领域的深厚积累,公司未来的业务范围也将更广泛,IVD 平台企业的基础也打得更牢固,配合公司快速增长的业绩动能,资本市场对公司的估值也有较大提升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 年收入端有望分别实现43.88 亿元、54.74 亿元、68.4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16.5%、24.8%和25.1%,利润端2022-2024 年归母净利润有望分别实现11.92 亿元、15.10亿元和19.2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约22.5%、26.6%和27.4%。2022-2024 年对应的EPS 分别约2.03 元、2.58 元和3.28 元,对应的PE估值分别为29 倍、23 倍和18 倍,考虑到公司在IVD 领域已经成为一家平台型公司,化学发光正在快速增长阶段,未来分子诊断和海外市场保持超高速增长,市场竞争优势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在研产品临床、商业化推进不及预期。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IVD 集采对出厂价影响较大,业绩预测严重偏离的风险。
荣昌生物 2023-03-31 63.31 -- -- 75.98 20.01%
75.98 20.01%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7.72亿元,同比下降45.87%;归母净利润-9.99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1.17亿元。 由于2021年公司获得维迪西妥海外开发及商业化授权的首付款2亿美元所形成的收入,2022年加大研发投入,公司营收利润均下降。 事件点评n公司在手现金充裕,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延长药品周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60亿元。单季度来看,2022年第四季度营收2.02亿元,同比下降84.57%;归母净利润-3.1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02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约20.69亿元,主要为公司2022年科创板上市所募集资金。 公司全年整体毛利率为64.77%,同比下降30.41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57.08%,同比增长38.6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34.49%,同比增长19.37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127.19%,同比增长77.34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8.79%,同比下降7.92个百分点;2022年两大产品——维迪西妥单抗及泰它西普营收7.38亿元,占比95.60%,同比增长462.19%,放量显著,其毛利率为72.73%,同比下降18.81个百分点;技术服务营收0.30亿元,占比3.89%,同比增长1544.11%,毛利率为77.36%。 n两大核心药品放量显著,多适应症领域扩展空间公司两个核心产品泰爱(泰它西普)、爱地希(维迪西妥单抗)销售收入及销量同比增长强劲。泰它西普2022年销售490,850支,同比增长1780.51%;维迪西妥单抗2022年销售150,708支,同比增长1513.23%。双产品均实现显著放量,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增长强劲。泰它西普已于2021年3月获NMPA批准上市,并开始销售,同年12月份,该产品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2022年,维迪西妥单抗被正式纳入2022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作为II类推荐,用于HER2表达阳性的晚期转移性胃癌三线治疗,以及进入晚期尿路上皮癌(mUC)的一线治疗以及二线、三线治疗。 n新适应症临床试验进展加速,中美双报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维迪西妥单抗及泰它西普的新适应症研发管线持续推进,多个创新药物处于关键试验研究阶段。2022年研发投入合计9.8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27.19%,增长77.34个百分点。在研药品在中国和海外的临床试验进展加速。公司目前共有七个分子处于临床开发阶段。已进入商业化阶段的药物泰它西普(RC18,商品名:泰爱)和维迪西妥单抗(RC48,商品名:爱地希)正在中国及美国进行。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营收分别为8.09亿元、13.28亿元、22.1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8%、64.1%、66.7%;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7亿元、-5.85亿元、-3.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2%、20.5%、41.5%。我们看好泰它西普在自身免疫病领域的拓展能力、维迪西妥单抗在广泛癌症的拓展能力及公司ADC平台的持续研发能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销售不及预期风险;研发审批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新药研发失败风险;政策不确定风险
天士力 医药生物 2023-03-30 14.14 -- -- 16.77 18.60%
16.77 18.60%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85.93亿元(同比+8.06%);归母净利润-2.57亿元(同比-110.87%);扣非归母净利润7.22亿元(同比+18.57%)。 ? 事件点评 公允价值变化影响表观业绩,扣非增长明显,财务数据受疫情影响单第四季度来看,营业收入为 24.92亿元(同比+14.24%);归母净利润为 0.78亿元(同比-91.12%),扣非归母净利润-0.48亿元,主要系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3.72亿元。归母净利润下降较大主要系公司持有的 I-MAB、科济药业等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2022年减少 11.04亿。 财务指标上,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64.05%,同比-2.28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 47.97%,同比-1.80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 33.51%,同比-3.0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含研发费用)14.10%,同比+1.38个百分点; 财务费用率 0.35%,同比-0.14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 22.85亿元,同比-18.42%。 中药板块稳步增长,核心心脑血管线持续增长,感冒发烧类表现亮眼分板块来看:主营业务中药营业收入 55.57亿元(同比+9.38%),此外,化学制剂药营业收入 12.70亿元(同比+1.19%);生物药营业收入 2.48亿元(同比-1.49%),化学原料药营业收入 0.71亿元(同比+5.69%)。 分领域来看:心脑血管产品营业收入 50.78亿元(同比+6.09%),此外,肝病治疗产品营业收入 5.82亿元(同比+5.95%);感冒发烧产品营业收入 4.29亿元(同比+49.51%),抗肿瘤产品营业收入 3.15亿元(同比-19.71%),其它产品营业收入 7.42亿元(同比+16.09%),其中感冒发烧产品上涨较大主要是穿心莲内酯滴丸和藿香正气滴丸销量增加所致。 研发持续推进,期待管线持续落地 (1)研发方面:公司拥有 92款在研产品的研发管线包括 41款 1类创新药,并有 39款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4款已处于临床 II、III 期研究阶段。芪参益气滴丸增加心衰适应症和养血清脑丸增加阿尔茨海默病(AD) 适应症 II 期临床试验稳步推进;T89治疗慢性稳定性心绞痛适应症与防治急性高原综合症 (AMS) 申报 FDA 新药临床研发正在推进。培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1注射液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获得美国 FDA 临床试验许可;普佑克适应症从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梗)治疗拓展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梗) 治疗最新的 III 期验证性试验,正在开展病例入组工作。 (2)产品方面:独家品种坤心宁颗粒首次进入医保,芍麻止痉颗粒成功续约医保;同时,注射用替莫唑胺、 盐酸美金刚缓释胶囊成功中选国家第七批集采项目并直接新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此外,2022年 8款现代中药和化学药产品新进入 14项共识及指南,生物药普佑克进入《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 PCI 微循环保护策略中国专家共识》。 (3)新获批化药品种:注射用硼替佐米和注射用尼可地尔获得药品注册通知书,赖诺普利氢氯噻嗪片通过一致性评价,利伐沙班片、盐酸丙卡特罗口服溶液、吡仑帕奈片、巴氯芬口服溶液等品种处于申报生产阶段。 投资建议由于公司发布年报,我们更新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3~2025年收入分别 93.1/102.2/112.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8.4%/9.8%/10.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3/13.0/14.2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38.5%/15.2%/9.8%,对应估值为 19X/17X/15X。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中成药集采降价幅度超预期;公允价值波动超预期;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等。
智飞生物 医药生物 2023-03-28 57.45 -- -- 87.00 0.23%
57.58 0.23%
详细
事件: 2023年 3月 21日公司发布 2022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82.64亿元(+24.8%);实现净利润 75.39亿元(-26.15%);归母净利润 75.39亿元(-26.15%);经营性现金流净额 19.89亿元(-76.62%);EPS 4.71元/股。 点评: 业绩符合预期,生物疫苗龙头实力强劲公司 2022年度经营情况良好,全年实现营收 382.64亿元(其中 22下半年营收 199.11亿元,同比+13.90%)。从盈利能力看,2022年度公司毛利率 33.63%(-31.40pct),受客观因素影响,公司部分产品的市场环境及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其销售量及生产量较上年同期有明显下降,但公司常规产品业务增长依然强劲。公司常规自主产品生产销售工作稳步推进,代理产品采购及推广销售工作进展顺利,较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幅度增长,除 2020年实际采购额与约定基础采购额相比下滑 6.97%以外,2021、2022年实际采购额相比基础采购额同比分别增长 42.69%和 75.22%,未来 2023H2~2026年公司与默沙东的产品实际采购额增长可期。 持续加强研发投入,产品矩阵进一步扩大公司研发能力持续提高,公司自主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于2022年 2月获国家批准作为新冠灭活疫苗的序贯加强疫苗。2022年度公司研发共投入 11.13亿元,约占自主产品收入的 33.89%(同比+36.78%);研发人员 807人(+42.58%)。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项目共计 28项,其中处于临床试验及申请注册阶段的项目 16项,自主产品矩阵有望持续丰满。 持续保持代理产品业务经营优势,HPV 疫苗持续增长公司持续保持代理产品的经营优势,2022年依靠代理产品相关业务共收入 349.75亿元(占收入 91.4%,同比增长 67.09%);其中,代理产品均来自默沙东,四价 HPV 疫苗 2022年批签发 1402.8万支(+59.37%),九价 HPV 疫苗 2022年共批签发 1547.72万支(+51.65%),五价轮状疫苗批签发 882.63万支(+20.77%),23价肺炎疫苗签发 102.18万支,灭活甲肝疫苗批签发 61.31万支。 续约落地,多种单品放量在即主要产品续约落地,未来四年增长可期:2023年 1月 29日公司发布公告,与默沙东签署了供应、经销与共同推广协议,公司将按照约定向默沙东持续采购 HPV 疫苗、五价轮状病毒疫苗等协议产品,协议产品合计基础采购金额超 1000亿元,四年中 HPV 九价疫苗共采购 979.57亿元。 投资建议: 公司是疫苗代理龙头,2022年业绩表现良好,代理业务因续约落地,未来营收增长有较高确定性。考虑公司与默沙东协议,我们维持“买入”评级,预计 2023~2025年将实现营业收入 444.11/501.69/559.66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16.1%/13.0%/11.6%; 实 现 归 母 净 利 润92.31/107.92/126.40亿元,同比增长 22.4%/16.9%/17.1%。 风险提示市场推广不及预期的风险;临床获批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代理业务续签失败的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5/27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