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闫哲坤

招商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090523070001...>>

20日
短线
58.33%
(第79名)
60日
中线
2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科沃斯 家用电器行业 2024-05-08 50.69 -- -- 62.85 23.24%
62.47 23.24% -- 详细
科沃斯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55亿元,同比+1.2%;实现归母净利润6.1亿元,同比-64%。其中,Q4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9.7亿元,同比-4.4%;实现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98.5%。2024年Q1公司实现营收34.7亿元,同比+7.4%;实现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8.7%。 国内经营阶段性承压,未来产品矩阵调整。23年科沃斯及添可两大自有品牌收入同比+1.67%,带动总营收同比+1.2%,国内消费市场整体复苏乏力,公司在扫地机器人中低价格段降本款产品布局有所缺失,叠加洗地机行业价格竞争激烈,国内收入表现承压,内销营收同比-11.4%。我们预计24Q1科沃斯及添可营收重回双位数增长。新品T30补充中低价格带,带动市占率回升。 预计24年国内洗地机价格竞争趋缓;叠加后续新品持续推出提升占比,产品布局对收入端影响将逐步显现。 海外表现亮眼,外销预计贡献长期增量。23年科沃斯品牌外销同比+20.1%,添可品牌外销同比+40.5%,海外各主要区域均实现增长。科沃斯品牌在欧洲市场依托直接渠道,收入高增同比+40.5%。添可品牌在美国Target零售渠道门店突破1,800家,整体外销线上收入同比+49.4%,在亚马逊美国、加拿大、英德法意等多个站点保持洗地机品类销量第一。24Q1外销保持增长趋势,预计欧洲市场表现更为强势。 新业务投入+国内产品均价下行压低业绩,24年盈利回暖可期。23年毛利率47.5%,同比-4.1pct,主要系产品引入新功能导致材料成本提升,以及受国内行业产品均价下行影响。此外,商用清洁机器人、割草机器人和食万智能料理机等新品类处于净投入期,预计亏损压低整体利润表现。24Q1预计有明显改善。费用端,23Q4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7.9%/3.4%/4.4%/-0.2%,同比+3.8/+0.3/+0.5/-0.5pct,销售费用增长主要系售后维修费用以及营销推广费用增加。公司未来持续优化费用投放,24Q1销售费用率同比-1.6%,系产品布局优化提升了营销转化率。随着新业务亏损收窄,产品矩阵及渠道市场拓展,以及费用投入优化,公司盈利能力回暖可期。 投资建议:公司Q1起洗地机面临压力趋缓+扫地机性价比款产品推出放量+费用投放控制合理,边际变化明显,我们适当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6/16.6/18.5亿元,同比+122%/+22%/+11%,当前股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21/17/16倍,考虑到公司清洁电器龙头地位仍然稳固,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扫地机器人需求不及预期,洗地机行业价格战,海外经济衰退等
美的集团 电力设备行业 2024-05-08 67.83 -- -- 70.10 3.35%
70.10 3.35%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 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65亿元,同比+10%,实现归母净利润 90 亿元,同比+1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92 亿元,同比+20%。 智能家居海外业务突破, ToB 业务稳步增长。 1)智能家居: 24Q1 收入同比+11%,海外电商零售额同比+60%,巴西、埃及、马来西亚、中东市场自有品牌同比+50%以上,增加 30 亿投入加速海外自有品牌发展。 2) ToB: 24Q1收入同比+9%,其中,楼宇科技 82 亿元,同比+6%,受部分国家热泵补贴政策及欧洲天然气价格下降影响增速放缓,除热泵外其他品类同比+28%;工业技术 77 亿元+23%,保持高增;机器人 67 亿元,同比-12%,主要受国内汽车厂商新扩产能计划暂缓和海外汽车厂商产品策略调整影响,同时物流自动化业务受海外线下消费旺盛驱动增长超 9%。 海外战略 OBM 优先,欧洲布局再下一城。 今年 4 月,美的楼宇科技部门宣布 7.6 亿欧元(折合人民币 58.6 亿人民币)收购瑞士 Arbonia 气候业务部门(包括用于可持续供热和制冷、蓄热、冷分配、通风和空气过滤的产品和系统),这也是自 2016 年收购意大利中央空调 CLIVET 后欧洲布局再次加快。此外,公司投资 6000 万欧元、年产 30 万台的热泵生产基地预计 24Q2 在意大利费尔特雷市投产,产品从下单到交付周期从原来 5 个月缩短到 1 个月。此次收购瑞士 Arbonia 气候业务,将进一步补充对西北欧区域覆盖,同时强化暖通楼宇业务的制造、渠道及交付能力。 内销以旧换新焕发消费活力,高调入局抢占市场份额。 美的 5 月初宣布投入80 亿元推动全品牌、全品类产品以旧换新,对任意品牌的旧家电及工程设备换购美的产品消费者,均可参与补贴优惠活动。过去三年美的通过绿色补贴、家电回收系统与美云销打通“到家”回收功能,整合 10 万+线下门店、 20 万+服务工程师,形成互联网+回收、社区回收、以旧换新活动回收、“送新、拆旧、装新、收旧”一站式服务回收、售后服务网点回收、集散中心回收等多种模式混合回收体系。我们认为本轮以地方政府+企业补贴为主的消费刺激活动,有助于行业格局进一步头部集中。此外旧机回收拆解本身具备经济价值,公司参与帮助消费者拆运、将拆解回收端价值让渡给消费者,同时跟第三方拆解企业合作,快速抢占市场份额、发挥自身规模优势。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大幅增长。 24Q1 公司毛利率 27.58%,同比+3.25pct,预计主要与产品结构及区域结构优化、原材料下降有关。 费用率方面, 公司销售费用率同比+1.24pct,主要与品牌投入费用增加有关;财务费用率同比+1.26pct,主要与外汇资产负债估值波动有关。 24Q1 公司归母净利率同比+0.13pct 至 8.45%,略有提升。此外 24Q1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139 亿,同比+50%大幅改善,其他流动负债环比增加 71 亿元至 784 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合同负债同比增长 32%,印证经销商打款积极性高。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美的集团 2024-2026 年收入同比增长 8%、7%和 7%,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 10%、 9%和 8%,对应 PE 分别为 13 倍、12 倍和 11 倍,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需求不及预期、国内地产竣工大幅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 B 端业务增长不及预期。
格力电器 家用电器行业 2024-05-08 43.09 -- -- 43.83 1.72%
43.83 1.72%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公司2023年实现收入2050亿元,同比增长8%,2024年一季度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2.5%;公司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90亿元,同比增长18%,2024年一季度业绩47亿元,同比增长14%,扣非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21.55%,业绩超市场预期。 此外,公司决定现金分红131亿元,分红比例45%,对应股息率接近6%。 空调拉动增长,toB工业板块贡献近10%。2023年格力空调收入1512亿元,同比增长12%,超越2019年前期巅峰,其中根据产业在线披露,格力家用空调2023年销量4055万台,小幅增长2.4%,预计价格端增幅8-9%,公司过去三年通过云网批模式、持续推动销售渠道扁平化,在出货量整体稳定的情况下,实现出货均价复合增长8-9%,同时奥维统计格力品牌家用空调线上零售额份额28.15%位居第一,渠道改革成效显著。2024年一季度格力家用空调销量同比增长10%,其中内外销分别增长9%/15%,合同负债205亿元,同比下降15%。工业板块,格力围绕工业制品、绿色能源、智能装备持续发力,2023年合计贡献收入193亿元,同比增长41%,占收入比重接近10%。 渠道改革推动毛销差持续改善,铜价快速上涨成本隐忧浮现。公司2023年毛利率30.9%,同比提升4.43pcts,其中内销改善2.8pcts,外销大幅提升9.4pcts,2024年一季度格力毛利率继续同比提升2pcts至29.5%,我们分析跟内销渠道扁平化改革、海外自主品牌比例提升至7成、产品结构升级、原材料价格回落、外汇汇率贬值等有关。期间费用方面,格力2023年销售费用率大幅提升2.4pcts,但毛销差同比改善2pcts,推动公司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1.3pcts至14.2%,24Q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提升2/1.3pcts。成本方面,随着3月铜价从不到7万快速上涨到4月末8.2万元,涨幅高达19%,铝价从1.9万上涨到2.1万元,涨幅8%,考虑到格力相较竞争对手空调渠道库存周期更长,成本端压力最快将在下半年开始浮现,旺季抢份额策略有助于格力发挥品牌势能。 以旧换新推动份额回升。公司拟投入30亿元启动家电产品以旧换新,消费者通过线上董明珠店和线下格力门店,参与空调旧机拆运免费、不限品牌,根据不同型号可获得220-1000元补贴。市场对换新补贴拖累EPS担忧过虑,空调旧机回收拆解本身具备经济价值(根据二手成色,回收价挂机300-500元,柜机700-800元左右),格力参与帮助消费者免费拆运、将拆解回收端价值让渡给消费者,既有助于抢占终端市场、也发挥了自身拆解厂优势。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公司快速推进第四期回购方案实施,并于2023年12月29日完成相关回购,累计成交总金额约为30亿元(不含交易费用),多元化构建长效股东回报机制。我们预计格力2024-2026年收入端分别增长6%/6%/7%,归母净利润增长5%/3%/6%,对应305/315/334亿元,对应PE分别为7.8、7.5、7.1倍,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铜价快速上涨、汇率大幅升至、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
飞科电器 家用电器行业 2024-05-07 46.66 -- -- 52.88 13.33%
52.88 13.33%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 年一季报。24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7 亿元,同比-14.5%,实现归母净利润 1.8 亿元,同比-43.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1.7 亿元,同比-40.8%。 主品牌战略收缩带来营收承压,便携剃须刀升级+高速吹风机新品发力,有望助力公司二季度企稳。公司一季度营收下降主要系公司去年 H2 开始主动收缩飞科主品牌低端产品、由博锐承接所致。我们预计 Q1 博锐营收占比从 17%显著提升至 22%。23 年博锐营收 9 亿元,实现翻倍增长,公司策略上加快博锐产品迭代,推出便携款单头/双头、三刀头新品,加快线上渠道内容营销布局,有望在 24 年实现快速放量、承接飞科低端产品收入缺口。飞科新品方面,公司于 Q1 推出 199 元的高速吹风机及 399 元的便携式剃须刀产品,一方面弥补小飞碟产品红利衰减,另一方面寻找第二增长支柱,据奥维云网,24Q1吹风机市场中高速吹风机线上零售量占比 31%,同比增长 16pct。我们预计飞科全年高速电吹风产品有望实现 300 万台以上的销售,推动营收企稳回升。 销售费用加大投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4Q1 公司实现毛利率 57.10%,同比+1.02pct,预计系受益于公司产品结构升级。1)费用端:24Q1 公司期间费用率 38.59%,同比+9.68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33.61%/3.65%/1.55%/-0.23%,同比+8.85/+1.11/-0.14/-0.14pct,公司营销持续推动销售费用提升,预计与新品(高速电吹风、机甲款剃须刀)的加大推广+线上竞争激烈有关;2)现金流端:24Q1 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 2.38 亿元,高于同期归母净利润。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业绩为 12/14/16 亿,分别同比增长17%/15%/15%,对应估值 17 倍/15 倍/13 倍,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表现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市场竞争加剧
九号公司 家用电器行业 2024-05-07 37.47 -- -- 44.29 18.20%
44.29 18.20%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4年一季报。24Q1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25.6亿元,同比+54%,符合我们前期预测,实现归母净利润 1.4亿元,同比+675%,对应净利率 5.3%,同比提升 4.2pct,连续两个季度业绩同比大幅回升,表现超市场预期。 Q1各板块均保持快速增长,电动两轮车持续放量。九号出海基因(segway品牌+海外渠道优势凸显),产品裂变从投入期进入收获期(平衡车-滑板车-两轮车-全地形车-割草机器人-E-bike),智能化技术领先同行,2023年迈过去小米化和滑板车共享 toB 业务下滑两重挑战,2024年成长进入加速阶段: 1)自主品牌:电动两轮车实现国内销量 41.5万台,实现整体营收 11.9亿元,同比+119%,一季度持续放量;零售滑板车实现销量 15.2万台,实现营收 3亿元,同比+8%;全地形车/割草机器人分别实现营收 2.2/1.8亿元,销量5487/33100台;2)ToB 产品:直营收入 4.2亿元,同比+7%;3)其他收入2.5亿元。营收增长亮眼主要系公司持续深化产品创新,提升产品质量,加大市场推广,24Q1电动两轮车、机器人和全地形车产品销售额均实现高速增长。 盈利超预期,现金流量保持增长。24Q1公司实现毛利率 30.5%,同比+2.3pct,归母净利率 5.3%,同比+4.2pct,盈利能力稳中有升。九号两轮车 23年扭亏实现 5%净利率,24Q1毛利率继续同比改善 2-3pct,净利率提升至 5.7%,全地形车和割草机器人放量规模效应显现,毛利率分别+3/4pct,同步进入盈利阶段,叠加主业滑板及平衡车双位数稳定盈利,24年利润率有望修复至 7%左右。1)费用端:24Q1公司期间费用率 23.1%,同比-4.2pct,其中销售/管 理 / 研 发 / 财 务 费 用 率 分 别 为 10.7%/7.1%/6.4%/-1.0% , 同 比+0.4/-1.2/-1.3/-2.2pct,公司研发持续投入,研发投入比例预计保持稳定,管理费用随规模效应下降已见成效;2)现金流端:24Q1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9.4亿元(去年同期-0.2亿元),主要系 Q1营收大幅增长所致。 投资建议:进入 24年以来公司滑板车和平衡车业务稳健增长,新业务均实现快速放量,盈利能力受益于结构提升和规模效应显著改善,目前拐点已现,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 10/15/20亿,分别同比增长 70%/46%/36%,对应估值 25/17/13倍,上调至“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外终端需求不及预期,产品结构升级不及预期,汇率及海运费大幅波动,市场竞争加剧等。
海信家电 家用电器行业 2024-05-06 39.04 -- -- 43.18 10.60%
43.18 10.60%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24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亿元,同比+21%,实现归母净利润9.8亿元,同比+5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4亿元,同比+61%,业绩大超预期。 营收显著增长,外销增速更高。1)冰洗:去年低基数下,我们估计Q1公司外销显著增长,洗衣机放量。公司冰洗海外持续发力自有品牌,以东盟为新销售架构试点,不断推动组织优化和降费提效,公司品牌指数不断提升。2)家空:受旺季预备、原材料涨价以及红海危机导致订单前移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估计Q1公司家空内外销收入均有明显增长。3)央空:房地产竣工增速下行背景下公司表现仍旧亮眼,根据产业在线,1-2月公司多联机内销金额29亿元,同比+20%。 盈利能力提升。24Q1公司实现毛利率21.63%,同比+0.51pct,实现归母净利率4.18%,同比+1.01pct,在原材料上涨背景下仍然显著提升。费用端,24Q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00%/2.65%/3.30%/-0.31%,同比-0.09/-0.01/+0.33/-0.22pct,期间费用率保持平稳。公司持续推进供应链整合,聚焦效率提升,优化渠道结构,降费提效持续兑现。 2024年1月8日,公司发布2024年A股员工持股计划(草案)。公司业绩考核的目标值为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相较2022年分别+122%/+155%/+194%,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9/36.6/42.6亿元。业绩目标较高,长效激励机制健全,进一步实现公司员工股东利益的深度绑定。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4-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39/45亿元,分别增长20%/15%/16%,对应估值15/13/12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地产竣工不及预期、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存在不确定性等。
极米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4-05-06 97.54 -- -- 113.50 16.36%
113.50 16.36% --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5.6亿元,同比下滑15.8%,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滑76.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822万元,同比下滑84.6%。单Q4来看,公司实现收入11.3亿元,同比下滑15.3%,实现归母净利润3434万元,同比下滑80.0%。公司本期拟对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元,不送转,对应分红率16.9%。 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亿元,同比下滑6.6%,实现归母净利润1432万元,同比下滑7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11万元,同比下滑80.5%。 分业务看,1)长焦投影,2023年实现收入28.7亿元,同比下滑21.5%,受投影行业,尤其是DLP投影需求承压及竞争大幅加剧影响,公司长焦投影业务收入及盈利双重承压,面对行业压力公司积极调整,子品牌Movin发布LCD产品快乐星球O3,同时通过智能吸顶投影灯阿拉丁以及多款超短焦投影仪积极拓宽产品矩阵,挖掘用户多样需求;2)超短焦投影,2023年实现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18.8%,超短焦艺术投影仪M1及柔光艺术电视Mira助力完善产品矩阵,开拓收入新增量;3)创新产品,2023年实现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18.3%,2022年6月底阿拉丁销售模式由2B转为2C,带来收入确认比例及毛利率提升;4)互联网增值服务,2023年实现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53.1%,主要来自海外收入大幅增长;5)配件产品,2023年实现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8.6%。 海外业务快速拓展。公司2023年海外业务实现收入9.1亿元,同比增长15.6%,公司在欧洲线下渠道快速拓展,德语区及法语区门店快速覆盖,截至2023年黑五已在海外入驻超2500家门店,覆盖欧洲、美国、日本、澳洲等全球100+国家和地区,2023年“黑五网一”期间海外DTC商城及三方电商平台合计销量近2万台,GMV超1300万美金。 利润端,公司2023Q4/2024Q1年毛利率分别为27.9%/28.1%(YoY-5.9pct/-6.8pct),我们推测毛利率压力主要来自行业竞争压力加剧及产品结构变化影响。费用端,2024年一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下降0.9pct至29.8%,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2.0pct/-0.8pct/-0.8pct/-1.3pct,考虑到公司收入同比下滑导致费用被摊薄效果减少,我们认为公司费用使用效率有所提升。综合下来,2024Q1公司净利率为1.7%(YoY-4.2pct),经营性盈利表现环比改善。现金流方面,公司2024Q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5亿元,同比增长79%,变化主要来自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降低25%。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2月24日宣布0.8~1.6亿元回购方案后,积极推动方案落地,截至4月10日已完成1.3亿元回购。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预期分别为40亿元、45亿元、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预计归母净利润预期分别为2.0亿元、3.0亿元、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6%、50%、23%,对应PE分别为34.1倍、22.7倍、18.5倍,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需求持续不振,行业竞争持续加剧、重要股东减持风险。
北鼎股份 休闲品和奢侈品 2024-04-29 8.22 -- -- 10.43 26.89%
10.43 26.89% -- 详细
北鼎股份发布 2024 年一季报。 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1.6 亿元,同比下滑6.5%,实现归母净利润 2259 万元,同比增长 28.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074 万元,同比增长 29.0%。 分业务看。 1)国内 OBM, 一季度实现收入 1.1 亿元,同比下滑 17.3%, 一季度国内小家电行业景气度持续承压,公司作为中高端品牌承压更为明显,但在新品带动下国内 OBM 业务收入下滑幅度环比 Q4 明显收窄; 2)ODM/OEM 业务, 一季度实现收入 3782 万元, 同比大幅增长 33%,延续 Q2以来的高增长趋势, 且收入绝对额环比 Q4 进一步增长,我们推测海外大客户补库持续支撑公司 ODM 业务景气度; 3) 外销 OBM, 一季度实现收入 1172万元, 同比增长 28%, 公司前期海外渠道模式切换带来的高基数和高库存压力逐步缓解,外销 OBM 业务恢复正增长趋势。 盈利端, 公司一季度毛利率同比下滑 2.0pt 至 49.7%, 我们推测主要因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代工业务及外销 OBM 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影响( 2023 年公司内销OBM 业务毛利率为 62%,外销 OBM 及代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 37%及 17%)。 费用端, 一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大幅优化 5.0pct 至 38.9%,降本增效作用持续体现,当季度销售/ 管理/ 研发费用绝对额分别同比降低 18%/ 7%/14%,带动费用率分别同比降低 3.3pct/ 0.0pct/ 0.5pct。此外,一季度软件退税额增加带动公司其他收益同比增加 244 万元,理财产品收益增加代工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加 282 万元,约合计正向影响公司经营利润率 3.5pct。综合下来,公司净利率同比提升 3.8pct 至 14.2%。 现金流方面, 公司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209 万元, 同比转负, 主要影响来自销售商品、 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减少 19%, 我们推测主要因经销渠道及代工业务收入增长下应收账款同比大幅提升影响。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7.3 亿元、8.1 亿元及 8.9 亿元,同比增长 10%,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0.8 亿元、 0.9亿元及 1.0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5%、 11%及 11%,对应 PE 分别为 33.9 倍、30.6 倍及 27.6 倍, 给于“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小家电需求恢复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欧美主要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兆驰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4-17 4.92 -- -- 5.60 11.33%
5.47 11.18% -- 详细
2024年4月12日,兆驰股份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预告。 业绩表现符合前期预告。公司全年实现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38.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60.1%。单Q4来看,公司实现收入44.8亿元,同比增长9.9%,实现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19.4%,受LED产业链业务同比大幅增长影响,公司四季度业绩维持同比高增长。 公司发布一季报预告。2024Q1公司预计可实现归母净利润4.0~4.3亿元,同比增长4.4%~12.3%,预计可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9~4.2亿元,同比增长17.5%~26.4%。我们推测LED全产业链业务是一季度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因。 电视出货大幅增长,风行业绩快速改善。公司全年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实现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单H2实现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14.3%。受北美大客户份额提升下订单快速增长影响,公司全年电视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24.7%至1050万台,公司全年对第一大客户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59.5%至50亿元,预计2024年北美新客户及欧洲、东南亚、南美等新市场开拓将持续带来电视代工业务新增量。此外,北京风行全年实现收入6.75亿元(YoY+48%),实现业绩0.94亿元(YoY+194%),考虑持股比例63%和业绩改善下商誉减值计提减少影响,合计对公司业绩同比增益约8000万元,考虑到风行小程序内容分发业务持续快速增长,短剧制作发行新业务渐入佳境,我们预计风行业绩增长叠加业绩改善后商誉计提减少将持续对公司业绩增长保持正向贡献。 LED业务稳步推进,COB产能扩张超预期。2023年公司LED全产业链业务实现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19.1%,其中单H2实现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34.8%:1)LED芯片,截至12月底公司蓝绿光芯片产能105万片(4寸片),产能居于行业前二,销量居于行业第一,7月底新建产能满产后,公司持续推动产品结构升级,目前MiniRGB芯片出货量已达10000KK组,未来结构改善有望持续推进公司芯片业务价值登高;2)LED直显,公司COB产能持续释放,截至2024年4月底已拥有16000平米月产能(以P1.25计),较2023年年末10000平米月产能大幅提升,产能扩张速度超预期,公司2024年将持续推进P1.5-P2.5渠道类市场COB渗透提升,并挖掘P0.9及以下消费级增量市场需求,预计产能扩张将推动公司COB直显业务盈利持续高增。 盈利端,公司四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0.6pct至20.6%,我们推测主要因四季度LED产业链业务收入占比提升带来的结构性影响。费用端,四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9.5%,同比优化1.9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0.6/+0.6/-0.5/-1.4pt。资产端,四季度末公司存货增长20%,其中原材料库存同比增长49%至15.5亿元,推测主要受业务扩张及原材料备货增长影响。现金流方面,四季度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5.2亿元,收现比及净现比均在1倍以上,全年收现比接近1倍,净现比超过1倍,盈利质量夯实。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29亿元、272亿元及303亿元,同比增长33%、19%及11%,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4亿元、26.4亿元及33.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5%、23%及25%,对应PE分别为10.3倍、8.3倍及6.6倍,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LED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苏泊尔 家用电器行业 2024-02-02 49.83 -- -- 59.47 19.35%
61.60 23.62%
详细
2024年1月30日,日,苏泊尔发布2023年度业绩预告年度业绩预告。 全年业绩表现符合预期。公司全年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213亿元,同比增长5.6%,预计可实现归母净利润21.7~21.9亿元,同比增长5.0%~5.9%,预计可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9.8~20.0亿元,同比增长4.9%~2.9%。 单Q4来看,我们推算公司预计可实现收入59.3亿元,同比增长14.3%,预计可实现归母净利润8.1~8.3亿元,同比增长6.5%~9.1%,预计可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5~6.7亿元,同比增长4.4%~7.7%。 外销景气延续,内销龙头韧性凸显。1)外销端,三季度以来得益于SEB集团经营向好及渠道补库需求,公司外销业务景气度持续恢复,分别于10月底及12月底调增全年关联交易预计额度,以最新预计金额59.2亿元计,我们推算公司全年外销收入(假设SEB以外外销收入恢复正常年份的3亿元)同比增长约20%,其中H2外销收入同比增长约34%;2)内销端,市场需求整体承压下公司内销收入同比维持正增长,我们推算公司全年内销业务收入同比小幅增长0.7%,其中H2内销收入同比增长0.8%。2023年国内小家电市场需求整体承压,据奥维云网统计,全年十五大主要厨房小家电品类(包括咖啡机、电饭煲、电磁炉、电压力锅、豆浆机、破壁机、搅拌机、榨汁机、电水壶、煎烤机、电蒸炖锅、养生壶、煎烤机、台式单功能小烤箱、空气炸锅)合计零售额同比下滑9.3%,剔除空气炸锅外其余十四大品类零售额同比下滑3.5%。公司凭借抖音新兴渠道的快速突破,以及突出的产品力、品牌力优势,整体表现稳健,凸显龙头经营韧性,据久谦数据,2023年苏泊尔品牌抖音渠道生活电器品类GMV同比增长24%,其中单Q4同比大幅增长64%。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四季度计提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3亿元、226亿元及248亿元,同比增长6%、6%及10%,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8亿元、23.9亿元及26.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10%及10%,对应PE分别为18.7倍、17.0倍及15.5倍,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
石头科技 家用电器行业 2024-01-26 288.00 -- -- 355.00 23.26%
423.00 46.88%
详细
石头科技发布2023年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报告期内,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0-22亿元,同比增长亿元,同比增长69%-86%润;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8-20亿元,同比增长亿元,同比增长50%-67%。 Q4业绩持续高增超市场预期业绩持续高增超市场预期。分拆至Q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4-8.4亿元,同比增长95%-15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7.5亿元,同比增长61%-120%。 分区域拆解来看:分区域拆解来看:1))国内方面,以价换量成效显著。公司持续加强产品创新和技术降本,实现份额提升。根据奥维,公司10-12月线上销量分别为11.0、11.1、3.2万台,同比分别+85%、+15%、+15%,大幅跑赢行业。2023年全年线上销量增速+18%(行业与去年持平),销量市占率提升至20%。均价方面,5000以上高端市场推出G20系列进一步拓宽价格带,高端市场优势明显;同时P10系列性价比产品实现快速放量,公司线上均价小幅下探至3959元,同比-1.2%。2))海外方面持续推新,23年保持高增速。公司在2024CES展发布多款重磅新品,其中包括S8MaxVUltra和S8MaxUltra,以及基站款性价比产品QRevoMaxV和QRevoPro,洗地机新品FlexiLite/Pro系列,以及以及Zeoone系列洗衣机。其中,旗舰款S8MaxVUltra新增加了机械臂结构,采用全新的FlexiArm设计边刷,并支持震动+旋转擦地,并考虑到美国家庭的需求,清洁过程中遇到地毯时,拖布模块可以做到抬升20mm的高度,避免打湿地毯,产品力突出。同时,公司北美线下渠道拓展取得阶段性成果,预计已进驻Target门店180家左右,考虑到Target超1500家的总门店数量,后续仍有进一步扩店空间,并积极拓展其他线下渠道。我们预计公司前三季度海外营收增速50%以上,Q4黑五大促表现优秀,海外高景气持续。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分别实现营业总收入85/108/133亿元,同比+29%/+26%/+24%;预计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1.0/23.7/28.0亿元,同比+77%/+13%/+18%,当前股价对应PE估值分别为18/16/14倍,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扫地机器人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等。
海信家电 家用电器行业 2024-01-12 22.90 -- -- 28.98 26.55%
35.99 57.16%
详细
公司拟推出 2024年 A 股员工持股计划,首次授予的总人数不超过 279人,其中董监高为 8人。股份总数不超过 1392万股,占总股本的 1%,价格 10.78元/股。分三年解锁,每期解锁比例分别为 40%/30%/30%。 回购方面,公司拟回购不超过 1392万股的股票用于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 27元每股,回购金额在 1.88亿-3.76亿元之间。 业绩目标较高,长效激励机制健全,进一步实现公司员工股东利益的深度绑定。公司业绩考核的目标值为 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相较 2022年分别+122%/+155%/+194%,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1.9/36.6/42.6亿元;触发值为 2024/2025/2026年净利润相较 2022年分别+98%/+124%/+155%,对应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4/32.1/36.6亿元。若业绩高于目标值则按 100%解锁;处于目标值和触发值之间,解锁 80%;低于触发值则不解锁。 公司经营持续向好,各板块业务增长稳健。Q3以来,公司央空增速稳健,其中外销继续保持高增长。公司多联机份额保持领先优势,根据产业在线,23年前 11月海信系多联机内销市占率 19.7%;冰洗盈利能力持续改善,Q3以来外销表现尤其亮眼;三电客户不断拓展,减亏稳步进行,新能源客户占比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3-25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8.1/32.3/37.1亿元,分别增长 96%/15%/15%,对应估值 11/10/8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地产竣工不及预期、终端需求不及预期,员工持股计划实施存在不确定性等。
盾安环境 机械行业 2023-12-28 13.06 -- -- 13.94 6.74%
13.94 6.74%
详细
2023年12月25日,公司发布长期激励计划第一期暨2023年限制性股票与股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 公司拟推出长期激励计划第一期暨长期激励计划第一期暨2023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年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激励计划。 长期激励计划存续期为10年,计划在23-25年每年各推出一期子计划。 2023年激励计划对象为公司董监高及中层管理人员及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等416人次。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898万股,约占草案公告日公司总股本的0.85%,授予价格为6.61元/股;拟授予激励对象的股票期权数量为507万份,约占总股本的0.48%,授予的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13.21元/股。 长效激励机制健全,激励计划将实现公司员工股东利益的深度绑定。公司业绩考核的目标值为考核的目标值为2024/2025/2026较年归母净利润相较2022年分别年分别+100%/+130%/+170%,对应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9.2/10.6/12.5亿元。若公司业绩考核目标完成率大于或等于100%,则按当年可解锁数量100%行权;若公司业绩考核目标完成率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100%,则以目标完成率乘以当年可解锁数量行权;若公司业绩考核目标完成率小于80%,不行权。本次激励计划为混改后拟推出的首次激励计划,提出的目标具有挑战性,实现公司核心员工与股东利益的深度绑定。 投资建议:公司整体经营稳健,内部提效+产品结构提升推动降费提效,盈利改善业绩弹性大;汽车热管理阀件方面电子膨胀阀竞争力强劲,有望受益于二供切入+热泵车型占比提升,打开第二增长曲线。目前在手订单充足,后续3年爆发能力强。我们预计2023-2025年公司收入分别114/132/149亿元,同比增长12%/16%/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0/9.4/11.2亿元,分别-16%/+34%/+19%,对应估值19/14/12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反复、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地产竣工不及预期、终端需求不及预期等。
格力电器 家用电器行业 2023-12-26 32.07 -- -- 34.24 6.77%
41.25 28.62%
详细
全年业绩表现略超预期。公司全年预计可实现营业收入 2050-2100 亿元,同比增长 7.8%~10.4%,预计可实现归母净利润 270~293 亿元,同比增长10.2%~19.6%,预计可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261~278 亿元,同比增长8.8%~15.9%。 单 Q4 来看,我们推算公司可实现营业收入 500~550 亿元,同比增长17.2%~28.9%,预计可实现归母净利润 69~92 亿元,同比增长 11.4%~48.4%,预计可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69~86 亿元,同比增长 27.1%~58.4%,业绩表现略超市场预期。 内销出货份额环比提升,逆境彰显龙头韧性。空调行业内销市场 2023 年在经历了上半年的同比高增后,下半年市场热度逐步减弱,但行业整体压力增大环境下龙头韧性逐步凸显,根据产业在线数据统计,10-11 月份格力内销出货量份额达 37.9%,稳居行业第一,环比 Q3 大幅提升 6.8pct,从同比表现来看,Q2 以来同比份额下滑幅度逐季收窄,Q2/ Q3/ M10-11 份额同比分别下滑 4.7pct/ 3.7pct/ 2.8pct,预计未来随公司渠道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公司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公司 12 月 20 日发布公告,拟以自有资金 10.2 亿元受让格力钛 12 名现有股东所持 24.54%格力钛股份,股份交割完成后公司将持有格力钛 55.01%股权,并通过表决权委托安排拥有董明珠女士持有的 17.46%股份对应的表决权,合计控制 72.47%表决权,未来将继续推动完成剩余 27.53%股权的收购。格力钛的股权收购有望加速推进落实公司的绿色能源战略,加强发挥双方协同。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61亿元、2194 亿元及 2299 亿元,同比增长 8%、6%及 5%,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5 亿元、300 亿元及 316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2%、9%及 5%,对应 PE分别为 6.5 倍、5.9 倍及 5.6 倍,目前以前期三年股东回报计划下限值计算对应股息率达 6.3%,安全边际高,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收并购标的业绩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