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只看历史评测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4 转到 页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美的集团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5-24 56.69 -- -- 55.89 -1.41% -- 55.89 -1.41%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度报告及 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3457.09亿元,同比+0.68%;归母净利润 295.54亿元,同比+3.43%;拟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25元(含税)。2023Q1实现营业收入966.36亿元,同比+6.27%;归母净利润 80.42亿元,同比+12.04%。 点评: 2022年经营承压,2023Q1业绩环比改善。公司 2022Q4/2023Q1分别实现营收 739.3/966.4亿元,同比-8.1%/+6.3%;实现归母净利润 50.8/80.4亿元,同比-0.7%/+12.0%,2023Q1收入及业绩增速均环比转正。其中 1)按事业部拆分,2022年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自动化事业部实现营收 216/228/277亿元,同比分别+7%/+16%/+10%;2)按产品拆分,2022年暖通空调/消费电器/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收入为 1506.3/1252.8/299.3亿元,同比分别+6%/-5%/+10%;3)年内 COLMO 业务表现不俗,全年零售额突破 80亿元,同比约+100%,高端品牌战略有效推进;4)分区域看,2022年国内、海外营业收入同比分别-1.1%/+3.6%至 2012.7/1426.4亿元,海外消费需求承压背景下,公司外销规模逆势提升。 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受益于原材料及海运成本改善,2022年公司毛利率同比+1.8pct 至 24.2%,同期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0.03pct/+0.4pct/+0.2pct/+0.3pct 至 8.3%/3.4%/3.7%/-1.0%,综合影响下,全年净利率同比+0.2pct 至 8.7%。2023Q1毛利率同比+1.9pct 至 24.0%,净利率同比+0.5pct 至 8.5%,2023年以来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新一轮股权激励助力公司与管理层利益共享。公司发布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 416名研发人才及核心人员合计 1837.5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 0.26%,业绩考核目标为2023-2025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 20%/18%/18%,新一轮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治理机制,彰显公司长期经营信心。 投资建议:B 端业务持续推进,多产业布局表现亮眼,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坚持 C 端主业的同时,持续深化在汽零、热管理系统及机器人等领域的布局,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32.5/367.8/406.3亿元(原 2023-2024年预测值分别为 314.1/361.1亿元),对应当前市值 PE 分别为 12/11/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品开发不及预期,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原料价格上涨等。
美的集团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5-15 55.33 -- -- 57.24 3.45% -- 57.24 3.45% -- 详细
公司发布2022 年年度与2023 年一季度报告。 公司2022 年共实现营业总收入3439.18 亿元,同比+0.79%;归母净利润295.54 亿元,同比+3.4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86.08 亿元,同比+10.33%。2023Q1 实现营收962.63 亿元,同比+6.51%;归母净利润80.42 亿元,同比+12.0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6.73 亿元,同比+9.72%。 发布2022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公告。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25 元(含税),合计现金分红总额约为171.88 亿元,占2022 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的比率约为58.16%。 投资要点: C 端产品份额优势稳固,高端品牌持续增长。从产品收入来看,2022年公司暖通空调与消费电器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506.35 亿元和1252.85 亿元,同比分别+6.17%和-4.99%。其中,受到宏观环境扰动,市场需求低迷影响,消费电器业务整体收入同比出现明显下滑,而公司家用空调销售额逆势增长,且增速显著高于同期行业整体水平(-8.7%)。从产品市场表现来看,多品类保持双端市占率首位的同时,份额较上年进一步提升,其中洗衣机、干衣机线上份额同比增长0.9pct 和3.9pct,电热水器、净水器等份额提升0.8-1.5pct。 另一方面,公司高端市场建设持续推进,营收贡献占比不断提升。 其中,COLMO 品牌全年零售额超80 亿元,实现翻倍增长,饮水系产品线下高端市场占比超过65%;东芝品牌零售额同比增长15%,优于日本家电零售市场整体增速(+3%),旗下六大品类合计市份额提升至14%以上,东芝国内市场整体零售额超20 亿元,同比增长55%。 B 端业务稳健发力,营收规模不断提升。2022 年公司B 端主营业务板块: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分别实现收入216/228/227 亿元,同比增长7%/16%/10%,其中:(1)工业技术事业部,坚持自研与收购并重发展,2022 年研发投入超过10 亿元,并不断加大专业人才引入力度,持续提升与巩固行业竞争力和地位。其中,家用空调压缩机市场占有率(44%)继续稳居全球首位,冰箱压缩机、洗衣机电机等销量份额(16.7%、17.5%)保持行业领先。同时,安庆新能源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已于年内竣工投产,未来预计电动压缩机、EPS 转向机等产能将达百万台以上。 (2)楼宇科技事业部,2022 年公司中央空调内销与出口额均位列行业首位,其中在多联机国内市场份额超过18%,空气源热泵产品出口同比增幅超过160%。此外,公司继续推进产品与技术创新,中央空调、楼宇自控以及电梯等领域设备性能进一步升级。 (3)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持续推进机器人业务整合与拓展,完善产品矩阵与供应链等问题。受益于目前汽车产业快速发展,2022 年公司旗下KUKA 国内接单与出货均创历史记录,其中工业机器人出货量份额达到8%。 根据2023 年公布一季报信息显示,公司B 端业务营收水平较上年同期进一步提升,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分别实现收入62/78/76 亿元,同比增长11%/41%/27%。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高股息率价值突显。受益于原材料价格下行以及产品结构优化,公司报告期内盈利水平明显提升,2022 年与2023Q1 毛利率分别为24.24%和24.04%,同比分别增长1.76pct 和1.86pct,提升幅度优于同业其他可比公司。另一方面,根据公司2022 年利润分配预案中,171.88 亿元现金分红以及每股派发2.5元(结合公告前4 月28 日收盘价)计算,公司股息率约为4.4%,具备较高投资价值。 投资建议: 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公司产品矩阵丰富、渠道与产业链优势突出,行业地位长期稳固。基于未来市场消费与需求逐渐回暖考虑,公司C 端或将迎来较好修复,同时随着B 端业务转型与研发创新的推进,有望持续驱动公司收入与利润稳健增长。预计公司2023-2025 年可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2.26 亿元、371.03 亿元、407.15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2.43%、11.67%、9.73%,对应EPS分别为4.73、5.28、5.80 元/股,根据5 月10 日55.40 元收盘价计算,对应PE 分别为11.7X、10.4X、9.5X。综上分析,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波动;行业竞争加剧;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波动。
美的集团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5-08 55.33 -- -- 57.49 3.90% -- 57.49 3.90%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报及2023 年一季报。公司2022 年实现营业收入3439.18亿元,同比增长0.7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95.54 亿元,同比增长3.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6.08 亿元,同比增长10.33%。2023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2.63 亿元,同比增长6.5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80.42 亿元,同比增长12.0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6.73 亿元,同比增长9.72%。 点评: 聚焦核心业务和产品,ToB 业务持续高增ToC 业务稳健,ToB 业务实现高增。分产品来看,公司2022 年暖通空调/消费电器/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分别实现收入1506.35 亿/1252.85 亿/299.28 亿,分别同比+6.17%/-4.99%/9.70%。分业务板块来看,ToB 业务快速发展。2022 年公司工业技术事业群/楼宇科技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分别实现收入216 亿/228 亿/277 亿,分别同比+7%/16%/10%;23Q1 分别实现收入62 亿/78亿/76 亿,分别同比+11%/41%/27%。分地区看,2022 年公司国内/国外分别实现收入2012.73 亿/1426.45 亿,分别同比-1.13%/+3.63%。美的海外销售收入占公司总销售收入的40%以上,产品已出口至全球超过200 个国家及地区,拥有 18 个海外生产基地及 24 个销售运营机构。公司在多个产品类别皆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制造商或品牌商之一,领先的生产规模让公司在全球市场中实现海外市场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效率及成本优势。 深化长期激励,保障股东权益2022 年,美的集团继续推动构建公司核心管理团队与公司长期成长价值的责任绑定,进一步完善长期激励机制,公司已推出九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六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八期全球合伙人持股计划及五期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稳固了公司高层、核心骨干与公司全体股东利益一致的有效机制。公司坚持维护股东权益,保障持续稳定的分红政策,美的集团自2013 年整体上市以来,累计派现金额将超过860 亿元。在稳定分红派现的同时,公司持续推出实施了一系列股份回购的方案,自2019 年起公司已连续四年推出回购计划。 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改善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公司2022 年销售毛利率24.24%,同比提升1.76 个百分点。2022 年以来,公司降本提效使公司毛利率稳步提升,2022Q1-Q4 公司毛利率分别为22.18%/24.05%/24.63%/26.57%,逐季显著改善。公司费用率方面,2022 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分别为8.31%/3.35%,分别同比-0.03%/+0.56%。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美的集团作为主要产品品类皆占据领导地位的全球家电行业龙头,以科技领先为核心,实现ToC 和ToB 业务并重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EPS分别为4.72、5.05 和5.37 元/股,对应PE 分别为11.98、11.20 和10.54 倍,继续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环境波动的风险;疫情反复的风险;汇率波动造成汇兑损失的风险;行业终端需求严重下滑的风险;海外出口景气度下滑的风险。
美的集团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5-05 57.22 -- -- 57.49 0.47%
57.49 0.47% -- 详细
4月28日,公司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及2023年一季度报告: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7.1亿元(YOY+0.7%),实现归母净利润295.5亿元(YOY+3.4%),扣非归母净利润286.1亿元(YOY+10.3%)。 对应22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9.3亿元(YOY-8.1%),实现归母净利润50.8亿元(YOY-0.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5.4亿元(YOY+35.1%)。 23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6.4亿元(YOY+6.3%),实现归母净利润80.4亿元(YOY+12%),扣非归母净利润76.7亿元(YOY+10%)。 分析判断:收入端:ToC高端突破,ToB稳步增长公司22年营收基本持平,同比+0.7%,拆分主营业务:分产品看,暖通空调、消费电器、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业务分别实现收入1506、1253、299亿元,分别同比+6%,-5%、+10%。 分地区看,内销收入2013亿元,同比-1%,;外销收入1426亿元,同比+4%,分事业部看,其中:工业技术事业群:22年收入216亿元(YOY+7%)。根据产业在线数据及公司年报,22年公司家用空调压缩机全球市场占比提升至44%,继续稳居全球第一,热泵采暖水机压缩机销量同比+50%;芯片产品年销量突破千万,已对超30家厂商实现供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22年累计销量接近20万套,新增近30个客户定点合作项目,定点合作项目未来产生的订单总产值将超过80亿元。 楼宇科技事业部:22年收入228亿元(YOY+16%)。根据产业在线数据,公司中央空调国内市场占有率继续保持第一,多联机市场领跑国内品牌,市场份额超18%。根据公司年报,22年公司空气源热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超160%。 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22年收入277亿元(YOY+10%)。根据库卡22年度财报,库卡22年收入39亿欧元(YOY+18.6%),已接订单44.6亿欧元(YOY+25.1%),库卡中国区22年收入8.8亿欧元(YOY+49.7%)。业绩端:22年Q4加速改善2022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4.2%(YOY+1.8pct),归母净利率为8.5%(YOY+0.2pct),扣非归母净利率为8.3%(YOY+0.7pct)。 对应22Q4: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6.6%(YOY+8.4pct),归母净利率为6.9%(YOY+0.5pct),扣非归母净利率为6.1%(YOY+2pct)。 根据公司年报,我们认为公司22年盈利水平小幅提升主要由于公司持续聚焦推动核心业务变革及数字化赋能,公司标杆工厂实现生产效率提升超30%,不良率下降超30%,并正在迅速复制到多个生产基地。同时,大宗价格持续回落亦有贡献。 23Q1:公司23Q1收入同比+6.3%,分事业部看,楼宇科技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工业技术事业群分别实现收入78亿元、76亿元、62亿元,分别同比+41%、+27%、+11%。 整体毛利率为24%(YOY+1.9pct),归母净利率为8.3%(YOY+0.4pct)。扣非归母净利率为7.9%(YOY+0.3pct)。 提升分红比例,推出激励计划:公司推出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3、24、25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20%、18%、18%。 22年分红比例提升。根据公司年报,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现金2.5元(含税),现金分红总额约为171.9亿元,约占公司22年归母净利润的58%,同比去年+17pct。按2023年4月28日收盘价计算,股息率约为4.4%。 投资建议公司为向全球化科技集团转型的家电龙头企业,公司实现ToC与ToB并重,启动第二引擎,通过ToC领域产品力与核心技术的提升,带动盈利能力改善,为ToB业务的转型提供战略支撑,不断夯实和完善全球化能力。我们认为公司双高端品牌将驱动C端业务进一步提升,B端业务将为公司的长远增长创造空间。 我们预计23-25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793/4101/4376亿元,同比分别+10%/+8%/+7%。预计23-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6/374/407亿元,同比分别+14%/+11%/+9%,相应EPS分别为4.79/5.33/5.80元,以23年4月28日收盘价56.78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12/11/10倍,可比公司23年平均PE为15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贸易摩擦和关税壁垒、行业空间测算偏差、第三方数据失真风险、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客户认证不通过、汇率波动等。
美的集团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5-02 57.22 -- -- 58.45 2.15%
58.45 2.15%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2 年年度报告暨2023 年一季度报告,2022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57 亿元,同比上涨1%;实现归母净利润296 亿元,同比上涨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86 亿元,同比上涨10%。其中,单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9 亿元,同比下滑8%;实现归母净利润51亿元,同比下滑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5 亿元,同比上涨35%。 23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6 亿元,同比上涨6%;实现归母净利润80 亿元,同比上涨1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7 亿元,同比上涨10%。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25 元(含税),送红股0 股(含税),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核心观点Q1 空调行业逐步回暖,B 端业务发展态势良好。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3Q1Q1 空调行业整体零售量同比增长4%,零售额同比增长10%,分渠道看,线上销量同比增长12%,销售额同比增长13%;线下销量同比下滑2%,销售额同比增长8%,空调行业需求整体回暖。公司库存水平明显下滑,Q1 存货同比下滑20%,智家家居业务逐步回暖。另外,公司楼宇科技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工业技术事业群报告期收入分别为78 亿元(同比+41%),76 亿元(同比+27%),62 亿元(同比+11%),B 端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公司发布2023 年员工持股计划,本次持股计划资金总额为5.65亿元,参与的高管人员包括公司总裁及副总裁10 人、其他高管2 人,下属单位总裁及核心管理人员135 人,总持股比例达24.95%。公司发布员工持股计划,助力公司中长期战略执行、业绩提升。 盈利能力改善趋势明显。23Q1 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4.04%,同比+1.86 个pct,环比-2.53 个pct;销售净利率为8.46%,同比+0.46 个pct,环比+1.51 个pct;毛销差为15.3%,同比+1.48 个pct,环比-1.1 个pct。 费用端来看,公司Q1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8.74%/2.9%/3.4%/-0.74%,同比分别+0.38/+0.28/+0.18/+0.53 个pct。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803/4183/460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0%/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34/367/416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10%/13%,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4.75/5.23/5.93 元,对应PE 分别为12/11/10 倍。我们看好公司未来表现,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美的集团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5-01 57.22 -- -- 58.45 2.15%
58.45 2.15% --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 2022年年报及 2023年一季报,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 3457.1亿元,同比增长 0.7%;实现归母净利润 295.5亿元,同比增长 3.4%。Q4单季度实现营收 739.3亿元,同比下降 8.1%;实现归母净利润 50.8亿元,同比下降 0.7%。2023Q1实现营收 966.4亿元,同比增加 6.3%;实现归母净利润 80.4亿元,同比增加 12%。公司拟每 10股派息 25元,合计分红 171.9亿元,分红率为 58.2%。 营收增长稳健,龙头彰显韧性。分产品来看,公司 2022主要业务板块增势良好,暖 通 空 调 / 消 费 电 器 / 机 器 人 及 自 动 化 系 统 分 别 实 现 营 业 收 入1506.3/1252.8/299.3亿元,同比变化+6.2%/-5%/+9.7%。受到宏观经济影响,家电消费需求有所低迷,但是公司整体经营依旧实现了稳健增长,主要家电产品份额依旧保持了行业领先水平。据奥维云网数据显示,在家用空调、台式泛微波、台式烤箱、电暖器、电磁炉、电热水壶等 6个品类中,美的系产品在国内线上与线下的市场份额均位列行业第一。其中公司家用空调线下零售额、线上零售额分别为 33.7%/33.6%,位于行业第一。分地区看,公司内外销收入分别为 2013/1426亿元,同比变化-1.1/+3.6%。公司推进海外渠道向零售终端转型,持续拓展和完善海外渠道布局,深耕海外电商业务,2022年电商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14%。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报告期内,综合毛利率为 24.2%,同比提升 1.8pp。其中Q4单季度毛利率为 26.6%,同比提升 8.4PP。公司推动全面数字化变革,实现全价值链数据运营与平台化运作,公司运营各个环节效率升级,成本优化毛利率提升。费用率方面,公司销售费用率为 8.3%,同比持平;管理费用率为 7%,同比提升 0.5pp;财务费用率为-1%,同比增加 0.3pp。综合来看,公司净利率同比提升 0.2PP 至 8.7%。 Tob业务快速发展,Q1盈利能力提升。Toc 业务来看,随着国内空调消费的逐步回暖,预期公司 Toc 端业务实现稳健增长。Tob端来看,公司着力发展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以及新能源等核心 ToB 业务,楼宇科技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工业技术事业群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78/76/62亿元,同比变动41%/27%/11%。盈利端来看,2023Q1公司毛利率同比增长 1.9pp至 24%。我们认为主要是公司深化数字化变革效率提升、产品结构优化以及原材料价格回落等助益。综合来看,公司净利率为 8.5%,同比提升 0.5pp。 深化长期激励,彰显经营信心。公司发布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计划面向包括公司核心研发人才以及对公司业绩承担主要责任的核心人员在内的 416人,授予限制性股票 1837.5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 0.3%。限制性股票分三期解锁,公司层面业绩考核要求为 2023-2025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20%/18%/18%。公司新一轮股权激励草案出台,进一步完善了公司治理机制,彰显了公司长期经营的信心。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家电企业龙头企业,多元化业务逐步孵化,全球化建设深入推进,内部变革提效,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预计 2023-2025年 EPS分别为 4.7/5.33/6.0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美的集团 电力设备行业 2023-04-27 57.02 -- -- 58.45 2.51%
58.45 2.51% -- 详细
善弈者谋势,在逆境中进化,在机遇里腾飞1)1980-2000:从艰苦创业到事业部制打开规模瓶颈。美的在初创阶段就已经展现出了现代企业所必备的商业逻辑和优质基因:积极拓展、高效执行、制度创新、反思纠偏、重视人才等。1992年公司股改上市后,进入第一个高速发展期,1992-96年收入CAGR为50.51%。1997年美的集团在经历了快速扩张后引入了事业部制度,以各个事业部利润为核心,缓解了快速扩张带来的经营管理压力。 2)2001-2012:从高歌猛进到战略转型增长质量驱动。事业部激发组织活力,美的新一轮的扩张开启。MBO改制统一权利、放开手脚,美的实行“三分开”的管理架构,并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大规模制造、低成本分销模式带来第二个高速发展期,2005-10年收入增长3.73倍,净利润增长7.89倍。繁荣过后美的适时提出“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经营”三大战略主轴,由规模转向增长质量导向。 3)2012-2020:从高效执行到战略升级迈向科技集团。2013年在集团“一个美的、一个体系、一个标准”的战略管理思路下,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上市实现整体上市。三大战略主轴的落地执行带来了第三个高速发展期,2012-21年收入翻了三倍,净利润翻了4.75倍,利润率从12年的5.98%提升至9.5%以上,这一阶段,美的通过多元化不断探索自身边际,为接下来十年的发展打下基础。 践行长期主义,助力基业长青1)美的集团实控人为何享健,股权结构保持清晰稳定。自2013年美的集团挂牌上市以来,美的控股合计控制股权维持在30%-35%之间,其他股东持股比例也保持稳定。 2)美的管理团队稳定,职业经理人体系运行有序。美的集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公司现任高管大多在美的集团任职10年以上,迭代有序。 3)公司将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基本准则。2016-2021年美的集团年度股息分红率维持在40%左右,2015年以来,美的集团累计回购了合计8.21%的股权。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2-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429/3747/407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0.5%/9.3%/8.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4/324/356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9%/10.2%/9.9%,对应EPS分别为4.20/4.63/5.09元,对应PE分别为14x/12x/11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人民币汇率波动。
美的集团 电力设备行业 2022-12-14 53.45 -- -- 56.99 6.62%
58.50 9.45%
详细
碳中和目标下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势在必行,储能行业迎来时代机遇全球各地坚定落地碳中和目标,欧盟、美国将碳中和时间定为2050年,中国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大背景下,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已成必然趋势。作为应对新能源间接性、波动性的关键技术,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的持续提升必将带来储能的时代性发展机遇。 CNESA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25GW(同比+67.7%),BNEF预测2030年全球储能累计装机将达到411GW/1194GWh,将为2021年的15倍。 美的集团欲借篷使风,发挥科陆电子在储能领域的优势美的集团公告拟收购科陆电子,未来将以科陆作为开展能源管理业务的主要平台之一,发挥科陆在储能领域的资源和技术优势。科陆电子掌握电池PACK、PCS、BMS及EMS自主研发能力,2022年起陆续获得海外及国内大储订单,年初截至目前累计公告储能签单规模达到1.5GWh(2021年累计公告规模为124MWh),宜春二期项目投产后公司产能将达到8GWh,同比翻倍,为后续业绩提供有力支撑。 美的集团将助力解决现金流问题,科陆电子业绩端负面因子有望逐渐消除2022年12月深圳资本向美的集团转让科陆电子1.26亿股股份,转让后美的持有科陆8.95%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二大控股股东。按照科陆发布的非公开发行预案,科陆拟向美的发行不超过4.2亿股,若按照定增上限计算,发行完成后美的将拥有科陆表决权的29.96%,成为科陆控股股东。科陆过去盈利受利息费用影响有所波动,此次定增净额计划全部用于偿还有息负债,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公司财务风险。 盈利预测与估值科陆电子大储持续放量,业绩有望持续修复,通过收购科陆电子,美的集团有望完善能源管理版图,乘储能行业发展之风,打造B端新增长引擎。我们预计美的集团2022-2024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01.14亿元、342.16亿元、381.45亿元,分别同比+5.39%、+13.62%、+11.48%,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x、11x、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收购落地节奏不及预期;协同效果不及预期;储能政策变动风险。
美的集团 电力设备行业 2022-12-12 51.96 -- -- 58.36 12.32%
58.50 12.59%
详细
碳中和目标下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势在必行,储能行业迎来时代机遇 全球各地坚定落地碳中和目标,欧盟、美国将碳中和时间定为2050年,中国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大背景下,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已成必然趋势。作为应对新能源间接性、波动性的关键技术,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的持续提升必将带来储能的时代性发展机遇。CNESA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到25GW(同比+67.7%),BNEF预测2030年全球储能累计装机将达到411GW/1194GWh,将为2021年的15倍。 美的集团欲借篷使风,发挥科陆电子在储能领域的优势 美的集团公告拟收购科陆电子,未来将以科陆作为开展能源管理业务的主要平台之一,发挥科陆在储能领域的资源和技术优势。科陆电子掌握电池PACK、PCS、BMS及EMS自主研发能力,2022年起陆续获得海外及国内大储订单,年初截至目前累计公告储能签单规模达到1.5GWh(2021年累计公告规模为124MWh),宜春二期项目投产后公司产能将达到8GWh,同比翻倍,为后续业绩提供有力支撑。 美的集团将助力解决现金流问题,科陆电子业绩端负面因子有望逐渐消除 2022年12月深圳资本向美的集团转让科陆电子1.26亿股股份,转让后美的持有科陆8.95%的股份,成为公司第二大控股股东。按照科陆发布的非公开发行预案,科陆拟向美的发行不超过4.2亿股,若按照定增上限计算,发行完成后美的将拥有科陆表决权的29.96%,成为科陆控股股东。科陆过去盈利受利息费用影响有所波动,此次定增净额计划全部用于偿还有息负债,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公司财务风险。 盈利预测与估值 科陆电子大储持续放量,业绩有望持续修复,通过收购科陆电子,美的集团有望完善能源管理版图,乘储能行业发展之风,打造B端新增长引擎。我们预计美的集团2022-2024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301.14亿元、342.16亿元、381.45亿元,分别同比+5.39%、+13.62%、+11.48%,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3x、11x、1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收购落地节奏不及预期;协同效果不及预期;储能政策变动风险。
美的集团 电力设备行业 2022-10-31 40.58 -- -- 52.19 28.61%
58.50 44.16%
详细
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717.75亿元,同比增加3.36%,实现归母净利润244.70亿元,同比增加4.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40.66亿元,同比增加6.65%,其中,2022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81.12亿元,同比持平,实现归母净利润84.74亿元,同比增加0.3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3.74亿元,同比增加5.63%。 营收保持正增长。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保持3.36%增长,业务板块细分来看,前三季度公司智能家居事业群/工业技术事业群/楼宇科技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数字化创新业务收入分别为1862/170/179/195/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0%/14.84%/22.65%/5.72%/37.30%,单三季度来看,智能家居事业群/工业技术事业群/楼宇科技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数字化创新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2%/+19%/+5%/+12%/+29%。三季度以来,受海内外零售消费需求恢复缓慢影响,公司智能家居业务收入小幅下滑。 盈利能力保持稳定。公司Q3销售毛利率为24.63%,同比下滑0.31个pct,环比提升0.58个pct,销售净利率为9.77%,同比持平,环比提升0.13个pct。费用端来看,公司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38%/3.51%/3.46%/-0.43%,同比分别-1.89%/-0.13%/-0.46%/+0.74%。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62/3918/431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0%/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8/360/4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1%/12%,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4.27/5.14/5.77元,对应PE分别为10/8/7倍。我们看好公司作为白电龙头企业之一,品牌竞争优势明显,盈利能力保持稳健,另外,多元化发展战略有望持续为公司带来新增量,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美的集团 电力设备行业 2022-10-31 40.58 -- -- 52.19 28.61%
58.50 44.16%
详细
业绩总结:公司发布2022年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717.8亿元,同比增长3.4%;归母净利润244.7亿元,同比增长4.3%;扣非净利润240.7亿元,同比增长6.7%。单季度来看,Q3公司实现营收881.1亿元,同比持平;归母净利润84.7亿元,同比增长0.3%。 家电行业承压,公司双高端品牌快速增长。分业务来看,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智能家居事业群实现收入1862亿元,同比增长1.7%。我们推测,一方面国内地产销量下行,家电消费需求减弱,另一方面,海外高通胀及耐用品消费提前释放等因素,外销业务承压。公司作为家电龙头,家电业务受行业影响,整体增速放缓,但仍彰显稳健。根据产业在线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美的空调内销、外销出货量分别是2223万台和1712万台,同比减少1.8%和14.3%。 公司双高端品牌COLMO、TOSHIBA实现零售收入59.7亿、17.2亿,分别同比增长138%、61%。未来随着公司全球业务布局稳步推进,国内外渠道布局持续完善;海内外技术协同发展,产品矩阵逐步丰富,预期公司高端化战略转型将逐步见效。 TOB业务稳健的增长,多维事业群成效显现。报告期内,公司工业技术事业群、楼宇科技事业群、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以及数字化创新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70亿元、179亿元、195亿元和81亿元,分别增长14.8%、22.7%、5.7%和37.3%。 其中库卡前三季度销售收入27.7亿欧元,同比增长17.4%。截止Q3已经接单36.9亿欧元,接单量同比增长36.7%。未来随着库卡订单交付,将进一步增厚机器人与自动化业务收入。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3.6%,同比减少0.2pp。剔除会计口径变化来看,公司前三季度毛销差同比提升1.3pp,其中Q3单季度毛销差同比提升1.6pp,盈利能力稳步修复。费用率方面,公司销售费用率为7.8%,同比减少1.5pp;管理费用率为6.2%,同比提升0.1pp;财务费用率为-0.8%,同比提升0.5pp。综合来看,公司净利率为9.1%,同比提升0.1PP。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未来随着原材料价格的进一步回落,预计公司盈利能力将持续修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家电企业龙头企业,多元业务稳步推荐,内部变革提效,盈利能力持续修复,预计2022-2024年EPS分别为4.45/5.01/5.66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或大幅波动、终端销售不及预期风险、人民币汇率大幅波动风险。
美的集团 电力设备行业 2022-10-31 40.58 -- -- 52.19 28.61%
58.50 44.16%
详细
事件: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7.06亿元,同比+0.20%,实现归母净利润84.74亿元,同比+0.3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3.74亿元,同比+5.63%;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03.67亿元,同比+3.45%,实现归母净利润244.70亿元,同比+4.3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0.66亿元,同比+6.65%。 收入稳健增长,双高端品牌战略助力升级。前三季度收入按地区来看,国内外销售收入分别同比+6.7/+3.0%。Colmo品牌实现营收59.7亿,同比+138%,TOSHIBA实现收入17.2亿,同比增长61%。 B端业务多元化加速发展。ToB端按事业部划分来看,Q3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数字化创新业务收入分别同比+18.8/+5.1/+12.4/+29.2%,分别达到49.7/57.2/72.2/29.4亿元。楼宇科技方面,美的欧洲热泵生产研发基地在意大利正式开工奠基,预计热泵年产能将达到30万台,公司预计基地将在2024年二季度投产;工业技术事业部中威灵“超高压快充”车用电动压缩机正式量产;库卡/库卡中国Q3已接订单36.9/9.82亿欧元,分别实现销售收入27.7/6.45亿欧元,实现息税前利润8090/2210万欧元。 进一步加强费用管控,毛利率稳步提升。Q3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24.63%,同比+1.02pct,前三季度公司国内外毛利率分别同比+0.6/0.8pct。费用率方面,公司进一步对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进行管控。Q3销售(考虑会计口径调整)/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59/-0.13/-0.46/+0.75pct。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率9.66%,同比小幅提升0.01pct。 短期借款增加,库存水平下降。1)Q3期末公司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666.76亿元,较期初-14.25%,主要由结构性存款减少交易性金融资产所致;Q3期末应收账款和票据合计374.86亿元,较期初+27.41%;Q3期末存货合计365.54亿元,较期初-20.40%,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为前期高库存消化所致;Q3期末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合计899.08亿元,同比-8.94%;Q3期末短期借款合计87.59亿元,同比+62.75%。2)Q3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0.78亿元,同比+4.63%。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70.18/3971.75/4491.90亿元,分别同比+4.0/+11.2/13.1%;归母净利润305.53/352.28/404.98亿元,分别同比+6.9/+15.3/+15.0%,对应PE为9.33/8.09/7.0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疫情反复导致销售生产停滞、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ToB业务开拓不及预期等.
美的集团 电力设备行业 2022-10-31 42.21 -- -- 52.19 23.64%
58.50 38.59%
详细
美的集团发布2022年三季报。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703.67亿元,同比+3.45%,归母净利润244.70亿元,同比+4.33%,扣非归母净利润240.66亿元,同比+6.65%。单季度看,公司22Q3实现收入877.06亿元,同比+0.20%;归母净利润84.74亿元,同比+0.33%;扣非归母净利润83.74亿元,同比+5.63%。公司Q3收入和业绩符合我们的预期。 投资要点q海外需求低迷致收入承压,B端业务表现靓丽1)公司22Q3智慧家居板块实现收入603亿元,同比-1.86%。智慧家居板块承压的原因是海外需求不景气导致公司出口量下滑,22Q3期间,公司空调/洗衣机/冰箱的出口量分别同比-22.51%/-6.62%/-27.42%(产业在线)。2)公司B端依旧表现靓丽,第二增长曲线明确。22Q3公司B端业务实现收入208亿元,同比+13.62%。其中,工业技术/楼宇科技/机器人及自动化/数字化创新业务分别实现收入49/57/73/29亿元,分别同比+19%/+5%/+12%/+29%。公司B端业务矩阵更加丰富,美的控股科陆电子更近一步,小鹏G9上市采用美的新能源车热管理方案。 qQ3经营性利润保持增长,非经常损益影响公司盈利1)公司22Q3实现经营性利润99.8亿元(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14.3%。由于大宗原材料价格回落,公司经营压力降低,公司22Q3综合毛利率为24.63%,环比提升0.58pct,毛销差同比提升1.61pct。2)公司费用率降低,经营效率持续提升。22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41%/3.53%/3.48%,分别同比降低1.92/0.13/0.46pct(销售费用率降低有会计准则变动的影响)。3)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公司整体盈利。公司前三季度财务费用为-21亿元,同比+36.99%,主要原因系汇兑损失增加;投资收益为8.62亿元,同比-56.85%,主要原因系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少导致。 q盈利预测及估值我们预计22-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3597/3894/4218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5%/8%/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2/341/37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6%/13%/11%,对应EPS分别为4.32/4.88/5.42元,对应PE分别为9x/8x/8x。 q风险提示:海外需求下行;原材料价格波动;汇率波动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4 转到 页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