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李孝鹏

民生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00524010003...>>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14.29%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厦钨新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4-29 45.80 -- -- 48.95 6.88% -- 48.95 6.88% -- 详细
事件。2025年4月26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132.97亿元,同比-23.19%;实现归母净利润4.94亿元,同比-6.3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47亿元,同比-4.06%。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9.77亿元,同比-9.77%;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4.8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8.51%。 Q4业绩拆分。营收和净利:公司2024Q4营收34.14亿元,同比-18.48%,环比-4.68%;归母净利润为1.27亿元,同比+10.01%,环比-1.4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06亿元,同比+8.24%,环比-13.33%。毛利率:2024Q4毛利率为10.04%,同比+1.98pcts,环比+0.13pct。净利率:2024Q4净利率为3.63%,同比+0.85pct,环比+0.12pct。费用率:公司2024Q4期间费用率为5.01%,同比变动-0.08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38%、1.44%、1.44%、0.06%,同比变动0.14pct、0.36pct、0.36pct和-0.35pct。 多业务协同发展,钴酸锂龙头地位稳固。1)钴酸锂:24年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实现钴酸锂销量4.62万吨,同比增长33.52%,24年国内钴酸锂产量9.39万吨,公司市占率49%,龙头地位稳固;2)三元材料:公司凭借高电压、高功率的技术优势,不断拓展纯电、混动增程及低空经济应用领域,24年实现三元材料销量5.14万吨,同比增长37.45%;3)氢能材料:公司贮氢合金销量0.39万吨,同比增长3.73%,连续十六年产销量全国第一。 技术创新不断加码,关键领域实现突破。公司稳步推进前沿技术研发,为公司未来持续发展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1)匹配氧化物路线固态电池的正极材料已实现供货,并且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沉淀,开发出新的硫化锂合成工艺;(2)推出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相较传统正极材料,NL全新结构正极材料结构更稳定,层间距更宽,能量密度和倍率性能都有显著的提升,未来将广泛应用于3C消费电子、机器人、低空经济、固态电池等领域。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收152.72、185.03和225.8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4.9%、21.2%和22.1%;归母净利分别为7.72、9.52和11.8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6.2%、23.4%和24.6%。2025年4月25日现价对应PE分别为25、20、16倍。考虑到公司技术优势明显,未来业务多曲线成长明确,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新增产能消化风险,技术迭代风险。
国轩高科 电力设备行业 2025-04-28 20.39 -- -- 20.77 1.86% -- 20.77 1.86% -- 详细
事件。2025年4月25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24年公司全年实现营收353.92亿元,同比+11.98%;实现归母净利润12.07亿元,同比+28.5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125.86%。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90.55亿元,同比+20.61%;实现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45.5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15亿元,同比+37.59%。 Q4拆分。营收和净利:公司2024Q4营收102.17亿元,同比+3.97%,环比+21.91%;归母净利润为7.94亿元,同比+22.72%,环比+463.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05亿元,同比+215.38%,环比+2462.50%。毛利率:2024Q4毛利率为18.05%,同比+1.28pcts,环比-0.28pct。净利率:2024Q4净利率为7.30%,同比+1.11pcts,环比+6.16pcts。费用率:公司2024Q4期间费用率为13.70%,同比-4.53pcts,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38%、7.68%、7.61%、0.78%,同比变动-4.33pct、+2.01pcts、+0.63pct和-2.84pcts。 高新技术引领,动储出货同比高增。24年公司推出G刻、星晨等多款高性能电池产品,并发布了第一代全固态“金石”电池,实现固态电池技术创新,动储业务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动力电池方面,24年,公司全球动力锂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73.8%,市占率3.2%;实现营收256.48亿元,同比增长11.27%;毛利率15.14%,同比变动0.10pct。储能电池方面,24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同比增长200%,市占率6%;实现营收78.32亿元,同比增长12.98%;毛利率21.75%,同比变动3.46pcts。 产业链条稳固,优质客户持续突破。公司打造了从原材料到电池生产和产品应用,再到电池回收的全产业链体系,实现关键原材料自供率超40%。1)矿产资源端:公司布局宜春锂矿、印尼镍资源以及阿根廷盐湖等核心矿产资源,并自主建设正极、负极、隔膜等材料基地;2)电池制造端:公司已在合肥、桐城、六安、滁州、南京、唐山、青岛、宜春、柳州等国内多个地区建设了生产基地,同步加速推动亚太等海外区域工厂建设投产;3)下游应用端:公司与众多整车企业及储能系统集成商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支撑规模持续增长。同时,公司还积极布局电池回收网络,构建起“生产-应用-再生”的绿色闭环。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收469.44、591.53、738.0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6%、26.0%、24.8%,归母净利润19.85、26.67、35.7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4.5%、34.3%、34.1%,对应PE为18、14、10倍,考虑到公司积极打造一体化产业链,出海进程领先,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新能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项目投建进度不及预期
欣旺达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4-24 18.58 -- -- 19.30 3.88% -- 19.30 3.88% -- 详细
事件。 25年 4月 22日,公司发布 2024年年报。 24年全年实现营收 560.21亿元,同比增长 17.05%;实现归母净利润 14.68亿元,同比增长 36.4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6.05亿元,同比增长 64.99%。 Q4业绩拆分。 营收和净利: 公司 2024Q4营收 177.42亿元,同比+31.00%,环比+23.55%;归母净利润为 2.56亿元,同比-6.06%,环比-34.08%;扣非后净利润为 4.42亿元,同比+21.75%,环比+25.63%。 毛利率: 2024Q4毛利率为 13.36%,同比-1.66pcts,环比-1.71pcts。 净利率: 2024Q4净利率为-0.19%,同比-0.82pcts,环比-1.20pcts。 费用率: 公司 2024Q4期间费用率为 11.63%,同比-2.30pcts,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0.76%、 5.13%、5.99%、 -0.25%,同比变动-0.52pcts、 -1.33pcts、 +0.78pcts 和-1.22pcts。 消费盈利能力稳健,产能扩张逐步推进。 2024年公司消费电池营收为304.05亿元,同比提升 6.52%,毛利率为 17.65%,同比增加 2.74pcts, 消费类锂电池业务收入继续保持增长; 市场开拓方面, 在手机、笔电应用方面,公司市场份额较去年有一定提升,新客户开拓方面有了新突破。 研发方面,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在手机、 PC 应用电芯、穿戴类应用电芯产品方面构建了差异化产品亮点,同时联合上下游,开展深度合作,进行前瞻性的产品技术布局,协作开发,打造产品技术差异化竞争优势; 产能布局方面, 2024年下半年公司启动了越南基地建设,持续布局全球化基地布局,以满足战略客户需求。 动储业务出货量同比高增,技术创新火力全开。 出货量方面, 2024年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合计 25.29GWh, 同比增长 116.89%,实现收入 151.39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 40.24%。 储能系统装机量 8.88GWh,同比增长 107%; 技术方面, 公司发布“闪充”电池 3.0系列产品——LFP 欣星驰和 NCM 欣星耀电池,再次刷新充电速度,充电倍率达到 6C, 10分钟补能 500-700km,应用场景覆盖 A 至 D 级全系列车型。此外,公司在 2024年完成 400Wh/kg 固态电池方案和工艺验证。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经完成开发,第二代半固态电池的电芯样品已经开始进行中试试验;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实验室验证。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 646.18、 752.34、 844.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5.3%、 16.4%、 12.2%;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3.78、 28.84、34.5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 62.0%、 21.2%、 19.7%,以 4月 22日收盘价作为基准,对应 2025-2027年 PE 为 14X、 12X、 10X,考虑公司未来消费电池盈利稳健,动储业务逐步减亏,下游客户结构优质,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与地缘政治风险, 市场竞争风险,行业波动风险, 产品和技术更新风险。
贝特瑞 非金属类建材业 2025-04-18 20.28 -- -- 21.40 5.52% -- 21.40 5.52% --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 142.37亿元,同比-43.32%,实现归母净利润 9.30亿元,同比-43.7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9.13亿元,同比-42.20%。 Q4业绩拆分。 营收和净利: 公司 2024Q4营收 39.68亿元,同比-17.50%,环比+22.78%,归母净利润为 2.59亿元,同比-10.47%,环比+44.9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2.34亿元,同比-17.26%,环比+61.78%。 毛利率: 2024Q4毛利率为 24.85%,同比+2.55pcts,环比+0.28pct。 净利率: 2024Q4净利率为6.84%,同比+0.02pct,环比+1.40pct。 负极销量稳步增长。 2024年, 公司负极材料销量达到 43.78万吨, 同比增长 20.97%,负极营业收入 106.92亿元,同比下降 13.04%,主要系负极材料受到价格下降影响;正极材料销量 1.98万吨,同比下降 51.71%,正极营业收入30.79亿元, 主要系受到终端客户价量齐跌的影响。 海外基地加速布局,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公司以印尼、摩洛哥项目为战略支点,强化新能源材料全球供应链韧性,构建国际市场竞争优势。 2024年,公司成功推进印尼年产 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投产,并启动印尼二期年产 8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建设,同时,公司也在摩洛哥启动了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年产 6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后续将根据行业发展、海外客户需求,规划其他海外市场产能布局。 积极布局新技术,提升产品竞争力。 固态电池方面, 公司率先建立了干法与湿法工艺并行的固态电解质产线,年产能突破百吨级并已实现出货; 硅基负极方面, 公司硅碳负极材料已开发第六代产品,比容量达到 2,000mAh/g 以上,硅氧负极已完成多款氧化亚硅产品技术开发和量产工作,比容量达 1,500mAh/g 以上; 钠电池方面, 公司新推出的 BNS-O3B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可达150mAh/g,压实密度大于 3.4g/cc,材料性能与稳定性显著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年实现营收 145,37、 206.83和 271.61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1%、 42.3%和 31.3%;归母净利分别为 11.97、 14.88和 18.6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8.6%、 24.3%和 25.3%。 2025年 4月 16日现价对应的 PE 分别为 19、 15、 12倍。考虑到公司海内外产能规模扩张,未来业务多曲线成长明确,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上游原材料涨幅超预期风险;新产能建设及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应收账款回款风险; 汇率变动风险。
欣旺达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4-17 18.21 -- -- 19.30 5.99% -- 19.30 5.99% -- 详细
公司深耕锂电池,消费、动储协同发展:勤修内功,行稳致远。公司深耕锂电池领域28年,初始阶段即专注于锂电池电芯及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活动。 2008年公司正式宣告开始布局电动汽车电池业务,2016年公司宣告进军储能领域,并成立了相关综合能源子公司。公司产品依托领先技术、极致智造、超高品质等优势,获得了海内外众多知名客户认可。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382.79亿元,同比上升11.5%;归母净利润实现12.12亿元,同比增长50.8%,发展势头强劲。 消费电池产业膨胀,公司地位稳固:AI驱动电池需求上行。25年1月,DeepSeek开源R1模型引发AI终端应用提速,消费电子产业寄望于此轮AI技术浪潮能够开启新一轮市场需求与换机周期。据赛迪顾问预测,到2027年AI手机出货规模预计将达到5.9亿部;据Canalys预测,到2028年,AIPC出货量将超过2亿台,渗透率攀升至70%。智能手机、PC等终端设备对AI算力的需求激增,更高能量密度、更优循环性能成为新型智能终端电池的核心需求。AI技术在终端应用的落地预示着市场需求天花板的再度抬升,行业上行通道有望加速开启。 动储差异化布局,多元场景拉动需求:打开成长天花板。公司动力电池坚持“聚焦+差异化”策略,覆盖了BEV、PHEV/EREV动力和储能两大应用市场,满足混动、快充/超快充、长寿命、长续航、宽温域纯电以及储能等多种应用场景需求。未来,随着新客户的拓展以及客户定点项目新车型的逐步放量,预计给公司业绩带来一定增长。储能系统项目大容量标杆项目不断落地,解决方案本地化适应能力不断提升。随着公司国际合作版图的进一步扩张,有望在全球储能市场中占领更多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565.29、676.63、794.2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1%、19.7%、17.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6、24.49、31.70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8.1%、64.8%、29.4%,以4月14日收盘价作为基准,对应2024-2026年PE为23X、14X、11X,考虑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稳步提高,下游客户结构优质,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与地缘政治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行业波动风险、产品和技术更新风险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5-04-17 222.55 -- -- 238.75 7.28% -- 238.75 7.28% -- 详细
事件。2025年4月14日,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为847亿元,同比增长6.18%;归母净利润为139.6亿元,同比增长32.85%;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8.3亿元,同比增长27.92%。出货量,公司一季度出货量超过120Gwh,去年同期约为95Gwh,同比增速约为26%。单Gwh盈利能力,25年Q1约为1.16亿元,24年Q1约为1.11亿元,24年Q4约为1.06亿元,同环比均有所提升。毛利率,25年Q1为24.41%,环比上升9.37pct;净利率为17.55%,环比提升2.72pct。毛利率净利率环比均实现不同程度增加,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总体业绩质量亮眼。 美国市场敞口有限,新兴市场增长显著。美国业务占公司出货比重较小,且去年以来公司已经根据环境变化提前做了预案,关税政策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公司在匈牙利、德国、印尼、西班牙等海外市场有布局相关基地,未来有可能通过海外产能实现对美国市场的补位。同时中东和澳洲等新兴地区储能市场快速发展,可再生能源AI数据中心带动的储能需求旺盛,对于储能电池的要求更高,公司在中东、澳洲等市场接连拿到了大的储能项目。整体而言,中国及海外市场需求旺盛,目前公司产能利用率比较饱和,公司25年盈利可期。 持续完善新能源生态闭环,零碳产业推进迅速。报告期内公司与东营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零碳产业园、产业新能源化等领域开展合作。公司计划在东建设的40GWh锂电池绿色智造基地,共建全国首个高比例绿电直供零碳产业园。此外,公司与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国石油大学签署零碳应用场景合作协议,推动零碳方案在化工、油田等高耗能领域落地,打造产业新能源化的创新实践。 换电业务多点开花,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曲线。近期,公司与中国石化集团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覆盖全国的换电生态网络。2025年计划建设不少于500座换电站,长期目标扩展至10000座。打造传统能源巨头与新能源领军企业的合作典范,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实践范例。同时,公司与蔚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领先的乘用车换电服务网络。蔚来旗下firefly萤火虫品牌新车型将适时导入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标准和网络,双方换电网络将采用“双网并行”模式,并联合推动换电技术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推广,促进跨品牌、跨车型电池兼容。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收4415、5311、627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20.3%、18.2%,归母净利润为669、805、964亿元,同比分别为31.8%、20.4%、19.8%,当前时点对应PE为15、12、10倍,考虑到公司盈利能力持续稳定,技术领先,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波动超预期及国际贸易摩擦加剧。
道通科技 计算机行业 2025-04-01 44.11 -- -- 43.87 -0.54%
43.87 -0.54% -- 详细
事件。2025年3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32亿元,同比增长20.95%;归母净利润6.41亿元,同比增长257.59%;扣非后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长47.42%;经营性现金流净额7.48亿元,同比增长72.22%。 数智维修业务稳健增长。公司深耕汽车电子多年,积累了先进技术和深厚的大客户合作关系。2024年公司数智维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0.18亿元,同比增长13.93%。其中汽车综合诊断产品实现收入12.67亿元;TPMS系列产品实现收入7.06亿元,同比增长32.55%;ADAS标定产品实现收入3.90亿元,同比增长26.98%;软件升级服务实现收入4.46亿元,同比增长24.20%。AI基因赋能公司维修业务,公司将打造故障分析Agents、故障诊断Agents、全场景Agents,向汽车诊断AaaS全面转型,进一步巩固维修业务竞争优势。 数智能源业务高速发展。2024年,公司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6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53%,营收占比突破22%。公司客户群体涵盖充电运营商、能源公司、公共事业单位、汽车厂商、车队、商超连锁等多个领域,核心客户近100家。公司坚定产品和客户高端化,聚焦海外市场。欧洲方面,公司已成功签约了多家全球及区域级大客户,并与多家国际知名能源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进新能源充电桩的建设与普及。北美方面,公司家用充电桩市场打破头部品牌垄断,多次在亚马逊北美和加拿大类目重要营销节点夺冠,全年线上销售充电桩数万台。公司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出海战略,前瞻性布局海外工厂,已在中国深圳、越南海防、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立了三大生产基地,提升全球业务辐射能力。 空地一体解决方案打造第三曲线。公司推出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有效整合系列AIPaaS平台、三大垂直领域模型及具身智能硬件矩阵,涵盖飞行智能体、地面机器人及反无人系统等核心组件,有效满足不同领域不同客户差异化需求。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实现营收48.1、59.9和75.0亿元,同比变化+22.4%、+24.4%和+25.3%;实现归母净利润8.0、9.8、12.3亿元,同比变化+24.0%、+23.0%和+25.2%。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25、20、16倍,考虑公司出海践行高端化路线提升量利水平,AI赋能带来新的成长空间,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AI发展不及预期等。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5-03-18 257.94 -- -- 266.97 1.47%
261.73 1.47% -- 详细
事件。2025年 3月 14日,公司发布 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20亿元,同比下降 9.7%,归母净利润 507亿元,同比增长15.01%。扣非后归母净利 450亿元,同比增长 12.23%。出货量,24年全年出货量 475Gwh,去年同期为 390Gwh,同比增速为 21.79%。24年单 Gwh 盈利约为 1.06亿元,23年约为 1.13亿元,单位盈利能力稳定,对比 22年单 Gwh 盈利约为 1.06亿元,公司连续三年单位盈利能力稳定,体现公司在电池环节有较强的议价权。 Q4情况:营收和净利:公司 2024Q4营收 1029.68亿元,同增-3.08%,环增 11.58%,归母净利润为 147.44亿元,同增 13.62%,环增 12.2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128.17亿元,同减 2.24%,环增 5.73%。毛利率:2024Q4毛利率 15.04%,同减 10.63pct,环减 16.13pct。 创新不止,竞争力持续增强。研发领先 3月 12日,全球知识产权与科技信息分析的权威机构科睿唯安(Clarivate)发布 2025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报告,宁德时代成为全球锂电领域唯一代表企业。标志着宁德时代的研发能力与其前沿技术布局获国际权威机构认可。公司在固态电池及机器人等领域也均有布局,据《经济日报》报道,公司已建成全固态电池中试生产线,正进行工艺优化与产品验证,预计 27年小批量生产。产品矩阵全面,乘用车公司推出了以麒麟电池和神行电池为代表的系列产品,混动乘用车推出了骁遥电池,领克 900同级首搭骁遥超级增混电池;商用车方面公司推出了天行电池系列;在储能方面公司推出了天恒储能系统,并斩获马斯达尔全球最大的电池储能项目,规模达到19Gwh。 多维度增长曲线,保障持续领先。出海方面:公司通过 LRS 技术授权的模式跟福特等海外车企合作,轻资产输出模式,规避了在地缘政治中产生的投资风险,有力提升其全球竞争力。新产品方面:公司继续围绕以推动移动式化石能源替代、固定式化石能源替代为核心战略,将动力电池公司不断拓展至工程机械、船舶、航空器等新兴应用场景。在滑板底盘、乘用车重卡等场景换电,开拓新的业务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5-2027年实现营收 4415、53 11、627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22%、20.3%、18.2%,归母净利润为 669、806、966亿元,同比分别为 31.9%、20.5%、19.8%,当前时点对应 PE 为 17、 14、12倍,考虑到公司盈利能力持续稳定,技术领先,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波动超预期。
宁德时代 机械行业 2025-01-23 255.63 -- -- 276.88 6.19%
273.82 7.12%
详细
事件。2025年 1月 21日,公司发布 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560亿元~3660亿元,同比下降 11.2%-8.71%,归母净利润 490-530亿元,同比增长 11.06-20.12%。扣非后归母净利 440亿元-470亿元,同比增长 9.75%-17.23%,公司 Q4实现归母净利 130-170亿元,实现扣非净利 118.2-148.2亿元,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持续稳定。 市占率继续提升。出货量同比增长,公司 24年前三季度出货累计接近330Gwh,四季度排产饱满,产能利用率高增,预计全年确认收入出货量约480Gwh,去年同期约为 390Gwh,同比增速为 23%。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根据动力电池产业联盟数据显示,2024年 1月份至 12月份公司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市场份额为 45.08%,同比提升 1.89pct,排名第一,根据 SNE 数据 2024年 1-11月,全球市场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装机量约为 785.6GWh,同比增长26.4%,宁德时代同比增长 28.6%,增速大于行业增速,同时 1-11月市占率达到 36.8%,同比提升 0.6pct,排名第一。 多版图扩张,彰显长期潜力。港股上市,助力出海,走向全球化,24年 12月 26日,公司公告,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港股上市将有利于宁德时代借助全球资本,进一步打开公司的全球化战略,打造全球化形象,完善公司国际化布局,抓住全球能源转型的历史性机遇,助力长期发展,提升股东回报;与 Stellantis 成立合资公司,打开全球局面,24年 12月 10日,公司公告与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 Stellantis拟成立合资公司,该电池工厂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0.38亿欧元,年产能达50Gwh,双方各持股 50%;1月 21日宁德时代宁德时代联席董事长潘健称,今年还有望公布与其他主机厂(OEM)在欧洲的新合资工厂项目,充分彰显公司在全球车企的吸引力,助力打开全球化局面,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传统业务百花齐放。多品牌发布,报告期内公司在商用车领域、乘用车领域及储能领域分别推出了“天行”,“神行 Plus”“天恒”等系统或品牌,近日,公司有又斩获目前全球最大的斩获阿联酋 RTC(round the clock)首选储能系统供应商,总容量达 19GWh。换电带来新的需求,24年 12月 18日公司携手上百家伙伴启动换电生态,根据规划 2025年会自建 1000座巧克力换电站;中期规划中,共建站点 1万个;最终规模将达到 3万个,给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量。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实现营收 3637、45 12、516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3%、24.1%、14.5%,归母净利润为 516、673、770亿元,同比分别为 17.0%、30.3%、14.4%,当前时点对应 PE 为 23、17、15倍,考虑到公司盈利能力持续稳定,技术领先,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波动超预期。
中科电气 机械行业 2025-01-17 14.92 -- -- 16.05 7.57%
19.80 32.71%
详细
事件。2024年1月15日,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24年公司实现归母利润2.88-3.25亿,同比增长590%-680%,实现扣非利润3.27-3.74亿,同比增长250%-300%。按中值计算,公司Q4实现归母利润1.23亿,同比+25%,环比+7.5%,实现扣非利润1.45亿,同比+19.4%,环比+23.5%,扣非利润超预期。 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出货端:公司Q4预计出货6.8万吨,产能利用率饱满。盈利端,我们测算公司Q4单吨扣非盈利约2000元/吨,单吨盈利环比提升。 快充产品行业领先,一体化布局持续深化。公司一体化项目逐步投产,石墨化自供比例逐步提升,公司石墨化自供比例的提升将有效降低成本,提升盈利能力。快充产品方面,公司保持较高技术领先,出货占比在24年有望进一步提升。 客户结构方面,公司与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蜂巢能源、ATL、韩国LGES、SKOn等国内外知名锂电池厂商有着良好稳定的合作。 磁电装备业务稳定。公司加速中高端电磁冶金专用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快重大项目的执行和进度追赶,并积极开拓海外国际钢铁市场。客户方面,公司与国内大部分钢铁企业、大型冶金工程承包商建立了稳定通畅的业务关系,电磁冶金专用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超60%,处于行业龙头地位。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56.90、73.30、96.5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9%、28.8%、31.7%,归母净利润2.97、7.40、10.0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13.3%、148.6%、35.8%,对应PE为32、13、9倍,考虑到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修复,石墨化自供率持续提升,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一体化产能释放不及预期、负极材料行业竞争加剧、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超预期。
海力风电 机械行业 2024-11-04 65.43 -- -- 76.19 16.45%
76.19 16.45%
详细
事件: 2024年 10月 29日,公司发布 2024年三季报: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61亿元,同比下降 31.76%;实现归母净利润 0.87亿元,同比增长33.44%;实现扣非净利润 0.80亿元,同比增长 68.26%。 单季度来看, 公司 2024Q3实现营业收入 6.99亿元,同比增长 35.40%、环比增长 194.29%; 归母净利润亏损 2082.91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 6986.74万元,亏损收窄;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 2171.42万元, 上年同期净亏损 7030.36万元。 公司 24Q3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5347.8万元(主要为合同资产减值损失); 24Q3冲回信用减值 893万元,前三季度合计冲回信用减值约 1.13亿元; 24Q3公司毛利率约 8.15%,同比+1.58pcts、环比+7.93pcts。 此外, 公司报告期末存货约 16.91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 94.94%,主要系销售备货增加所致;合同负债约 3.19亿元,较上年期末增长 340.72%,主要系合同预收款增加所致。 产能辐射北东南部市场, 海风版图不断完善。 根据公司半年报,目前公司拥有海力海上、海力装备、海恒设备、海力风能、山东东营、威海乳山等多个生产基地;同时,江苏启东基地一期也有望在年内投产;江苏滨海基地、海南基地、广东湛江基地亦在规划建设当中。 此外,近期公司首次参加了德国汉堡风能展,扎实推进海外市场布局。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15.48/51.18/60.75亿元,增速为-8%/231%/1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5/8.08/9.99亿元,增速为254%/497%/24%,对应 24-26年 PE 为 106x/18x/14x。考虑到海风行业需求预期回暖、公司量利弹性可观,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减值计提无法冲回。
三一重能 机械行业 2024-11-04 29.80 -- -- 33.98 14.03%
34.62 16.17%
详细
事件:2024年10月30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随着业务迅速发展,公司风机产品竞争力提升,风机销售较去年同期增长,2024前三季度实现收入90.68亿元,同比增长21.06%;归母净利润6.85亿元,同比下降33.55%;扣非归母净利润6.12亿元,同比下降18.61%。 单季度来看,24Q3公司收入37.88亿元,同比增长5.93%、环比增长6.62%;归母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17.56%、环比增长49.76%;扣非归母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228.69%、环比增长47.92%。 Q3盈利能力基本稳定,费用率下降。盈利能力方面,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5.53%,同比下降4.15pcts;净利率为7.55%,同比下降6.21pcts。单季度来看,24Q3毛利率为14.85%,同比下降0.05pcts、环比增加0.63pcts;净利率为6.63%,同比增加0.66pcts、环比增加1.91pcts。费用率方面,24年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3.73%,同比下降6.33pctst。 签订多个订单,海外市场持续突破。公司再次实现海外市场突破,控股子公司三一风能印度公司分别与印度JSW集团下属三家子公司JSWRenewEnergyThreeLimited、JSWRenewEnergyNineLimited、JSWRenewEnergyEightLimited签订了共计1324MW风电机组销售合同,与新加坡胜科集团印度子公司GreenInfraRenewableProjectsLimited签订了300MW风电机组销售合同,合计1624MW。 投资建议:考虑风电行业需求景气,公司有望凭借技术成本优势和海外前瞻布局,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181/237/263亿元,归母净利润20/27/31亿元,现价对应2024-2026年PE为18/14/12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等。
明阳电气 电力设备行业 2024-10-31 36.12 -- -- 44.66 23.64%
52.80 46.18%
详细
事件:2024年10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前三季度实现收入40.9亿元,同比增长23.52%;归母净利润4.36亿元,同比增长37.56%;扣非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增长38.60%。单季度来看,24Q3公司实现收入16.17亿元,同比增长14.85%、环比增长12.44%;归母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22.13%、环比增长20.96%;扣非归母净利润1.87亿元,同比增长21.24%、环比增长20.42%。 盈利水平稳定,加大研发投入。盈利能力方面,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23.05%、同比增长0.09pcts,净利率为10.65%、同比增长1pcts;24Q3毛利率为22.73%、同比减少1.90pcts、环比减少0.67pcts,净利率为11.71%、同比增长0.58pcts、环比增长0.82pcts。费用率方面,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及扩大研发团队,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38亿元,同比增长32.97%。24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9.62%,同比基本持平;财务/管理/研发/销售费用率分别为-0.4%/2.3%/3.4%/4.4%。 三季度现金流转正。现金流方面来看,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约-1.71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备货力度有所加大等。24Q3现金流净额为2.8亿元,相较去年同期的-0.29亿元和24Q2的-2.71亿元实现转正。 投资建议:公司业务发展“三部曲“稳扎稳打,伴随新增优质产能释放,成长性突出。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65.5/80.8/94.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32%/23%/1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8.2/10.1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8%/29%/23%,以2024年10月29日收盘价作为基准,对应2024-2026年PE为18X、14X、11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天赐材料 基础化工业 2024-10-28 18.81 -- -- 25.63 36.26%
25.63 36.26%
详细
事件。 2024年 10月 25日公司发布三季度报告, 1-9月份实现营收 88.63亿元,同比-26.90%,实现归母净利润 3.38亿元,同比-80.6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2.87亿元,同比-83.23%。 Q3业绩拆分。 营收和净利: 公司 2024Q3营收 34.13亿元, 同比-17.52%,环比+14.26%,归母净利润为 1.01亿元,同比-78.25%,环比-18.1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 1.01亿元,同比-77.06%,环比+17.44%。 毛利率: 2024Q3毛利率为 17.90%,同比-6.42pct,环比-0.38pct。 净利率: 2024Q3净利率为2.87%,同比-8.69pct,环比-1.32pct。 费用率: 公司 2024Q3期间费用率为12.20%,同比+1.80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0.49%、4.65%、 5.21%、 1.85%。 电解液盈利筑底,精细化管理提升竞争力。 出货量方面, 我们预计公司 Q3电解液出货约 13.6万吨, 环比+20.35%; 单吨盈利方面, 公司 Q3电解液吨净利 0.08万/吨, 环比持平。 随着稼动率提升, 我们预计后续电解液单吨盈利有望触底回升。 公司高度重视降本及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持续强化。 成本方面,公司拥有行业内领先的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单位产能投资成本及生产成本均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产品结构方面, 公司通过调整锂离子电池材料的销售策略,积极推进核心原材料 6F 及 LiFSI 的外售, 有效提升盈利水平。 降本永不停止,磷酸铁性价比彰显。 公司重点解决了 30万吨磷酸铁项目(一期)产线的调试问题,加强产品竞争优势, 同时推进生产工艺改进,开展多项降本措施,目前项目均处于中试阶段。 海外产能建设提速,国际化步伐加快。 公司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美国德州天赐年产 20万吨电解液项目以及摩洛哥天赐年产 30万吨锂电材料项目工作,前者主要产品为电解液,后者主要产品包括电解液、六氟磷酸锂等锂电池材料。 截至 2024年 9月份, 美国工厂已经购买土地,目前在做工厂设计及环评手续办理; 摩洛哥已取得相关境外投资备案,目前也正处于项目设计阶段。 海外产能的落地有望强化公司全球辐射能力,更好满足客户需求。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实现营收 125.36、 160.48、 194.1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8.6%、 +28.0%、 +21.0%,归母净利润为 5.37、 11.59、17.69亿元,同比分别为-71.6%、 +115.8%、 +52.7%,当前时点对应 PE 为 67、31、 20倍, 考虑到公司目前处于周期底部, 但一体化布局提质降本, 国际化加快或将带来盈利水平提升,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原材料波动超预期,产能释放节奏不及预期。
海力风电 机械行业 2024-09-02 38.88 -- -- 61.10 57.15%
76.19 95.96%
详细
事件: 2024年 8月 29日,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报: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62亿元,同比下降 65.16%;实现归母净利润 1.08亿元,同比下降20.22%;实现扣非净利润 1.02亿元,同比下降 13.75%。 营收和利润规模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包括: 1)阶段性需求不足导致产品价格和出货量下降; 2) 公司参投的风电场二季度上网发电量较小影响了投资收益; 3) 新基地建成转固后折旧摊销的增加等。 此外, 公司报告期内新增发出商品约 1.37亿元、新增在产品约 4.83亿元、新增合同负债约 1.62亿元。 单季度来看, 公司 2024Q2实现营业收入 2.38亿元,同比下降 55.77%、环比增长 91.30%;实现归母净利润 0.34亿元,同比下降 35.68%、环比下降 53.87%; 实现扣非规模净利润 0.29亿元,同比下降 41.13%、环比下降 60.59%。 分产品来看: 1) 桩基: 24H1实现营收 1.31亿元,同比下降 84.30%, 占营业收入比重约 36%; 2)风电塔筒: 24H1实现营收 1.30亿元,同比下降23.05%, 占营业收入比重约 36%; 3) 导管架: 24H1实现营收 0.74亿元,同比增长 100%, 占营业收入比重约 20%。 产能辐射北中南部市场, 海风版图不断完善。 根据公司半年报,目前公司拥有海力海上、海力装备、海恒设备、海力风能、山东东营、威海乳山等多个生产基地;同时,江苏启东基地一期也有望在年内投产;此外,江苏滨海基地、海南基地、广东湛江基地亦在规划建设当中。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 27.9/46.4/52.1亿元,增 速 为 66%/66%/12% ; 归 母 净 利 润 分 别 为 3.1/7.0/8.5亿 元 , 增 速 为448%/129%/21%,对应 24-26年 PE 为 28x/12x/10x。考虑到海风行业需求预期回暖、公司量利弹性可观, 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4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