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诺华
|
医药生物
|
2020-05-12
|
39.30
|
36.72
|
13.33%
|
52.20
|
32.52% |
|
62.16
|
58.17% |
|
详细
事件:公司公布 2019年年报及 2020年一季度报,公司 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同比增长 39.0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1.51亿元,同比增长56.62%;扣非归母净利润 1.40亿元,同比增长 134.53%;实现每股收益 1.04元;2020年一季度实现收入 2.85亿元,同比增长 12.21%,归母净利润 0.44亿元,同比增长 3.25%,扣非归母净利润 0.40亿元,同比增长 9.25%。 投资要点: 特色原料药业务高增长,业务规模再上一台阶 。中间体及原料药为公司的核心业务,2019年实现收入 9.74亿元,同比增长 33.14%,占总营收比重 79.38%,毛利率 44.22%,较上年提升 7.78pct.,其中,降压类产品实现收入 5.59亿元,同比增长 67.96%,毛利率 45.76%,同比提升 9.37pct.,抗血栓类产品实现收入 1.52亿元,同比增长 26.19%,毛利率 42.17%,同比提升 2.73pct.,降血脂类产品实现收入 1.14亿元,同比减少 15.14%,毛利率 47.21%,同比提升 6.08pct.,中枢神经类等其他类产品实现收入 1.49亿元,同比增长 3.42%,毛利率 38.26%,同比提升 8.53pct.,因沙坦类产品全球供不应求及下游客户对氯吡格雷等产品需求增加,降压类与抗血栓类产品量价齐升,提升板块整体毛利率。 制剂业务进展顺利,进入业绩释放周期。 。公司制剂业务 2019年实现收入 0.63亿元,同比增长 677.62%,毛利率 7.47%,较上年增加 71.27pct.,由于公司制剂业务目前正处于前期研发验证阶段,产能规模化效应尚未完全体现,我们预计随着公司制剂业务规模逐步提升,盈利能力将向行业平均水平看起。公司 2019年制剂研发管线的布局节奏加速,2019年共完成制剂技术转移品种 6个,累计实现欧洲制剂定制生产服务产品 9项,制剂出口业务加速放量;除合资公司外,公司新增 2家国内领先医药企业定制生产合作,已完成产品的转移验证并通过中国药监部门的现场检查,实现商业化生产。 发行可转债 进军 抗肿瘤 高端制剂项目 ,原料药新产能顺利投产 。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 5.2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其中 4亿元用于开发高端制剂项目,主要研发生产抗肿瘤类产品,待项目建成后预计产品总年生产能力达到约 3100万支(片、颗)。公司主要原料药及中间体涵盖心血管类和中枢神经类药物,主要制剂业务为赖诺普利片、三合钙咀嚼片等自有产品的销售和制剂产品定制生产服务,公司此次向抗肿瘤类药物延伸,有利于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盈利稳定性 。公司产能扩张进展顺利,新建原料药基地“宣城美诺华 1600吨原料药一期项目”顺利实现投产,新增沙坦类、他汀类等 6个品种 131吨产能,产能总增幅在 10%左右,徽美诺华“年产 400吨原料药技改项目”一期技改项目完成工艺线路优化和设施设备定制;浙江美诺华“年产 520吨医药原料药(东扩)”一期项目土建及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燎原技改项目完成三废设施的安装调试,并投入使用;募投项目“年产30亿片(粒)出口固体制剂建设项目”项目正在进行土建工程。 盈利预测与推荐评级。公司是国内特色原料药领域优质企业,自公司上市后公司借力资本市场不断拓展业务,在保持原料药业务规模稳步扩展同时,凭借研发技术优势向原料药和制剂一体化升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5.04/19.02/24.0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1.90/2.55/3.40亿元,EPS 分别为 1.27/1.70/2.27元。目前公司股价对应 2020-2022年 PE 分别为 27.15/20.27/15.19倍。我们给予公司 2020年 29-32倍 PE,6-12个月合理区间为 36.8-40.6元,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降价超预期,新产能投放不及预期,制剂业务进展缓慢。
|
|
|
美诺华
|
医药生物
|
2020-04-27
|
35.00
|
--
|
--
|
45.80
|
30.56% |
|
62.16
|
77.60% |
|
详细
事件描述 近日,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0亿元,同比增长39.02%;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56.62%;实现扣非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增长134.53%;EPS为1.04元。公司同时发布2020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12.21%;实现归母净利润4,361万元,同比增长3.25%;实现扣非净利润4,048万元,同比增长9.25%;EPS为0.30元。 事件评论 业绩高速增长。公司原料药品种丰富,涵盖了降压、降脂、抗血栓、神经类、肠胃类等多个大类,且都具备出口欧洲规范市场的能力。2019年,美诺华多个品种包括心血管类市场需求量增加,公司加紧市场开拓,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2019年,公司主要沙坦类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约15%,欧洲市场占有率超30%,培哚普利全球市场占有率约40%,欧洲市场占有率近80%。 新产能开始逐步有序投产。公司陆续投建了“宣城美诺华年产1600吨原料药”、“浙江美诺华年产520吨原料药东扩”、“安徽美诺华年产400吨原料药北扩”三个原料药扩产项目,目前,宣城美诺华1600吨原料药一期项目顺利投入运营,扩大了公司原料药生产规模,增强了公司多元化客户服务能力,助力公司原料药业务的持续爆发。 制剂布局进入收获期。2019年,公司制剂业务获得突破,实现营业收入6,313.23万元,公司始终坚持“原料药制剂一体化”战略,通过开展定制生产业务模式,快速实现制剂产能的释放,目前已有4个产品实现规模化销售。 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维持“买入”评级。未来几年中,伴随多个原料药品种叠加放量、制剂一体化业务开始带来实际贡献,公司具备持续快速增长潜力。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3、3.07、4.05亿元,EPS为1.35、2.05、2.71元。当前股价对应2020-2022年PE分别为26、17、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行业竞争格局恶化; 2.公司产能扩张进度不达预期。
|
|
|
美诺华
|
医药生物
|
2020-04-24
|
37.13
|
--
|
--
|
45.80
|
23.09% |
|
62.16
|
67.41% |
|
详细
事件:4月20日,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2019年实现营收11.80亿元,同比增长39.02%,实现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56.6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0亿元,同比增长134.53%;同时,发布2020年一季报,2019Q1实现营收2.85亿元,同比增长12.21%,实现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增长3.25%,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40亿元,同比增长9.25%。此外,发布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预案,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2亿元(含5.2亿元),用于高端制剂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年报业绩符合预期,中间体及原料药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制剂迅速放量:公司2019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6.6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34.53%,处于业绩预告区间上限,业绩符合预期,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80亿元,同比增长285.77%,高质量增长特点明显。其中,2019Q4实现营收3.29亿元,同比增长13.45%,实现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下滑28.1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22亿元,同比下滑15.38%,推测利润同比下滑主要由于2019Q4确认约2,000万股权激励费用所致。 分产品线来看,中间体及原料药实现营收9.74亿元,同比增长33.14%,毛利率上升7.78pct 至44.22%,其中降血压类实现营收5.59亿元,同比增长67.96%,毛利率上升9.37pct 至45.76%,核心产品缬沙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2%,抗血栓类实现营收1.52亿元,同比增长26.19%,毛利率上升2.73pct 至42.17%,降血脂类实现营收1.14亿元,同比下降15.14%,毛利率上升6.08pct 至47.21%,推测降血脂类产品营收下滑主要由于公司进行产能调配,优先满足优势产品生产与销售所致,中枢神经类等其他实现营收1.49亿元,同比增长3.42%,毛利率上升8.53pct 至38.26%。综合来看,受益于重点产品竞争力提升与规模化制造效应显现、增值税税率降低等因素影响,中间体及原料药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制剂业务实现营收6,313.23亿元,同比增长677.62%,报告期内4个产品实现规模化销售,制剂放量迅速;医药流通业务实现营收1.40亿元,同比增长46.35%,毛利率下滑2.24pct 至11.24%,主要系外部竞争导致单价小幅下降。 费用控制方面,销售费用率1.81%,同比下降0.41pct,管理费用率18.29%,同比上升0.78pct,主要系计提股权激励费用导致,财务费用率1.66%,同比上升0.36pct,整体期间费用率小幅上升0.73pct 至21.76%;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5,296.03万元,同比增长35.08%,但研发费用率同比下滑0.13pct 至4.49%,费用整体控制良好,虽然费用率略有上升,但受综合毛利率大幅提升5.79pct 至38.35%拉动,最终销售净利率为13.62%,同比上升1.24pct。 一季报业绩短期受新冠疫情影响,原料药新产能释放与需求扩张共振,制剂有望贡献利润,全年高增长仍可期:2020Q1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增速放缓,推测主要受新冠疫情影响,复工延后,物流受阻,订单交付与确认不及预期。 长期来看,原料药方面,核心产品市占率明显提升,2019年沙坦类产品全球市占率约15%,欧洲市占率超30%,培哚普利全球市占率约40%,欧洲市占率近80%;原料药项目储备丰富,在研产品除增加心血管、中枢神经等现有治疗领域内品种外,新覆盖内分泌、抗病毒等多个治疗领域,同时积极探索抗肿瘤领域;原料药新产能在2019-2021年持续投放,宣城美诺华一期项目已于2019年顺利投入运营,安徽美诺华一期技改项目完成工艺线路优化和设施设备定制,有望于2020年进行试生产,浙江美诺华东扩一期项目土建及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三大原料药基地合计新增产能1,300吨,约为原产能两倍,充分打破产能瓶颈;客户数量持续攀升,2019年新增中国、俄罗斯、伊朗等国家排名靠前制药公司,以验证生产为主要准入期的项目数超过30项;中国新冠疫情持续蔓延背景下,全球主要原料药生产国除中国疫情目前得到有效控制外,印度、意大利、西班牙、日本等均属重灾区,停产停工程度高,全球原料药供给受限,对于国内原料药需求与依赖度进一步提升,公司目前原料药产品以高血压、高血脂等慢病领域用药为主,需求具有一定刚性,且出口占比约八成,有望充分受益全球需求增加,新产能释放与需求扩张共振下,原料药业务规模有望实现迅速扩张。 制剂方面,2019年共完成6个品种技术转移,累计实现欧洲制剂定制生产服务产品9项,共实现销售4.62亿片,由于前期以研发验证生产批次的产品项目数量较多,产能规模化效应未能体现,2019年制剂业务亏损约859万元,预计2020年,新增5-10个品种的验证转移并实现商业化生产,客户定制生产业务等将覆盖现在2条生产线共15亿片(粒)产能,制剂业务有望自2020年开始贡献利润。 全年来看,原料药新产能释放与需求扩张共振,制剂有望扭亏为盈,开始贡献利润,未来高增长仍可期。 公开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布局高端制剂,制剂业务有望高速增长,“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进程加速:公司拟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2亿元(含5.2亿元),布局高端制剂项目,主要研发生产抗肿瘤类产品,建成后预计年产能达到约3,100万支(片、颗)。 公司制剂业务发展规划清晰,第一阶段以现有原料药为基础的“慢病组合”为主、形成以慢性病的组合优势,除目前两条固体制剂生产线15亿片(粒)产能外,“年产30亿片(粒)出口固体制剂建设项目”正在进行土建工程,有望于2021年投产;第二阶段差异化布局高端制剂,拓展抗肿瘤领域以及高端注射剂领域的特色产品开发与合作,第一阶段偏重成本优势,第二阶段注重高技术壁垒/高利润率,预期未来两年制剂产能将持续投放,叠加布局高利润率产品,公司制剂领域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制剂业务有望高速增长,“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进程加速。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优质特色原料药企业,持续向“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企业转型,原料药新产能持续投放,国内外客户开拓顺利,储备产品丰富,制剂业务有望开始贡献利润,新冠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全球对中国原料药需求增加,预计公司2020-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2.03、2.73、3.67亿元,EPS 为1.35、1.83、2.45元,对应PE 分别为26×/20×/15×,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持续蔓延风险,可转债进度不及预期,在建项目投产进度低于预期;药品审批进度低于预期;协议执行不达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生产事故等突发事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