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袁理

东吴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20日
短线
12.9%
(第445名)
60日
中线
3.23%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35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仕净科技 机械行业 2022-10-28 37.00 -- -- 46.32 25.19%
51.10 38.11%
详细
事件: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3亿元,同增114.96%;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增75.67%;扣非0.52亿元,同增102.16%。 Q3延续高增,应收账款计提影响单季盈利,期待回款改善。2022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0亿元,同比增长126.45%,归母净利润1752万元,同比增长145.22%,扣非归母净利润1774万元,同比增长4536.95%,延续上半年高速增长态势。公司于三季度共计提减值损失2432万元,其中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455万元,冲回资产减值损失23.56万元,期待公司加强应收账款回款,改善盈利能力及现金流水平。 新增配套的光伏电池片新扩产能约65GW,在手订单充裕。截至2022H1,公司在手订单规模约14.87亿元,为约 65GW 的光伏电池片的新增产能提供配套设备,公司的设备与产线绑定,随着光伏电池技术路线的不断迭代,公司订单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激励力度强化,团队信心增强。公司2022年以来已公告两次股权激励方案,两次激励合计授予董事长董仕宏410.10万股限制性股票,累计占比总股本比例达3.08%,有效激发管理层活力。 行业景气度上行,光伏废气治理龙头单位价值量提升成长加速。公司凭品牌、技术、成本优势巩固光伏电池制程废气治理设备龙头地位,工艺优势体现在良好解决氮氧化物,氢氟酸,硅烷的同时保证生产的安全性、稳定性。受益于光伏行业景气度上行,电池扩产加速,同时新技术路线&一体化品类扩张将有望提升公司单位价值量。1)新技术路线:TOPCon电池扩产加速,工序增加、污染物增多带动公司设备价值量提升。2)一体化系统:公司有望将废气设备的优势复制至综合配套系统,2021年公司接连中标2亿元/3.1亿元综合配套设备大单验证模式转变,综合配套设备系统单GW体量价值可达5000-6000万,较废气设备投资额有5~11倍提升空间。 水泥超低排放改造&中建材合作稳步推进,积极探索碳捕捉项目。1)水泥超低排放改造需求释放:2019年公司与中建材签订76亿元战略合作协议,截至2022H1与中建材已履行的合同额为1.22亿元。2)探索水泥CO2减排和钢渣资源化利用。响应双碳政策,公司拟依托济源中联水泥线投资建设捕碳钢渣生产线和高活性复合矿粉生产线。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低成本捕集烟气CO2,同时实现钢渣资源化利用,制备低碳建筑材料,实现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的双重目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光伏电池行业扩产加速,公司设备品类拓展顺利价值体量提升,在手订单充裕,我们维持公司2022 -2024年归母净利润1.20/2.40/3.15亿元,对应PE为41、21、16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订单不及预期,研发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凯美特气 基础化工业 2022-10-24 20.30 -- -- 22.66 11.63%
22.66 11.63%
详细
半导体扩产需求助推特气行业腾飞,国产替代浪潮涌起。 1)半导体扩产热潮叠加国产趋势推动特气高增。 我国为全球晶圆扩产中心, 2022年1-5月中国大陆半导体销售额同增 17%, 下游需求旺盛助力特气行业腾飞, 2030年我国特种/电子特气市场规模有望达 1941/1436亿元。 2)地缘冲突激化稀有气体价格暴涨, 2022年 6月 1日氖气、氪气、氙气价格相比年初分别上涨 953%、 122%、 97%, 地缘冲突加速气体国产变革。 二氧化碳需求量稳定增长, 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50亿元。 1)二氧化碳价格差异化显著,主要受用途、地区及季节因素影响,食品级、南方区域、夏季二氧化碳售价显著上升。 2)我国二氧化碳需求量稳定上升,食品级二氧化碳受碳酸饮料热潮带动。 2020年我国二氧化碳需求量达 790万吨, 2030年二氧化碳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150亿元, 市场前景广阔。碳酸饮料景气度攀升,带动食品级二氧化碳需求稳步增长。 2030年食品级二氧化碳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57亿元。 公司为我国液体二氧化碳龙头企业,具备渠道客源产能多重优势。 1)尾气回收工艺绑定大型央企渠道优势显著, 原料气来自上游特大型石化厂尾气回收,兼具气源稳定和成本优势; 2)高质量产品获食品饮料及工业客户广泛认可,公司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中国策略供应商,覆盖食品饮料及工业界知名客户客源优质稳定; 3)产能持续扩张深度布局南方市场,现有年产能 56万吨二氧化碳,揭阳新建二氧化碳回收装置,一期建成规模 30万吨/年,深度布局南方区域。 特气业务增速迅猛,多重保障驱动公司新一轮成长期。 1)持续充盈特气品类, 岳阳电子特气项目包括高纯二氧化碳、氦氖氪氙稀有气体、激光混配气等,宜章项目包含高纯氯化氢、氟化氢、溴化氢等。 2)提升原料自给保障,巴陵 90,000Nm3稀有气体提取装置计划 2023Q2投产,逐步实现稀有气体原料自给。 3)客户认证加速推进&订单放量: 多项电子特气产品已获法液空、 COHERENT 认证。 2022年 M1-9,公司累计电子特气订单总销售额达 2.57亿元,约为 2021年全年订单金额的 13倍,增速迅猛驱动公司新一轮成长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食品级二氧化碳公司龙头,电子特气成长势头强劲成公司新增长极。我们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8/3.64/5.07亿元,同增 64%/60%/39%, EPS 分别为 0.37/0.58/0.81元,对应 56/35/25倍 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项目研发不及预期、市场价格波动风险
伟明环保 能源行业 2022-10-24 21.27 -- -- 22.85 7.43%
22.85 7.43%
详细
事件: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5亿元,同比减少1.91%;归母净利润12.47亿元,同比增长1.36%;扣非归母净利润12.11亿元,同比增长1.79%;加权平均ROE同比降低6.53pct至15.02%。 固废运营稳健增长,收入结构改善盈利能力提升。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49.87%,同比提升3.33pct,归母净利率37.73%,同比提升1.22pct,主要是收入结构变动所致。其中,1)固废运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固废环保业务收入18.81亿元(含各类垃圾清运、处置和发电等收入),公司控股的各垃圾处理项目前三季度合计完成垃圾入库量683.26万吨(含生活、餐厨、污泥等垃圾,其中生活垃圾入库量652.19万吨),同比增长35.5%,完成上网电量19.28 亿度,同比增长28.02%,平均吨上网电量296度/吨,同比下滑主要受并购项目影响。2)设备建造: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设备、EPC 及服务收入14.05万元,设备建造收入同比下滑导致公司总收入同比略降。 积极推动新能源材料一体化布局,印尼4万吨高冰镍项目9月开建。公司规划于印尼建设年产4+4+5万吨高冰镍项目,2022年9月印尼嘉曼公司4万吨项目开工建设;与盛屯、青山、欣旺达共同建设年产20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相关配套项目,2022年9月已取得项目一期用地并完成项目备案;与格林美、永青科技合作共建年10万辆报废汽车回收利用和10万吨动力电池与电池废料回收项目。公司携手众多优质合作方打造前端矿产供应&后端材料消纳闭环。1)资源供应:全球不锈钢龙头青山掌握丰富镍矿资源,盛屯布局钴、锂,废旧电池回收实现资源循环,保障原料供应。2)产品消纳:按照1GWh高镍三元电池对应1700吨高镍正极测算,20万吨高镍正极材料对应约120GWh电池规模。青山子公司瑞浦能源规划到2025年动力、储能电池产能将达200GWh,欣旺达当前产能规划已超200GWh,对材料的消纳形成支撑。 2022年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增48%,随运营收入占比提升持续改善。1)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2.8亿元,同比增加47.52%;2)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5.67亿元,同比减少40.47%;3)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4.6亿元,同比增加349.52%。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固废运营稳健增长,新材料业务积极推进,我们维持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9.38/24.36/32.72亿元,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6%/26%/34%,对应当前19/15/11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天壕环境 能源行业 2022-09-28 12.93 -- -- 13.51 4.49%
13.90 7.50%
详细
事件: 2022年 9月 22日,天壕环境与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华电河北公司)签订了《天然气供应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天然气供应方面展开全面合作。 双方针对项目分别签订长期供气协议,根据锁量、控价和保供原则建立价格调整机制。 双方同意针对每个项目签订长期供气协议, 锁定年度供气量及冬夏季供气比例,按不高于市场价格的原则确定供气价格,根据锁量、控价和保供的原则建立价格调整机制。 2021年公司对合作方销售额 1.48亿元,协议签订后进一步绑定优质客户。 2021年神安线通气后,公司对华电河北所属石家庄热电公司(“石热公司”)销售额 1.48亿元,占总额 7.21%。 华电河北为优质客户, 用气需求大且稳定, 公司凭借神安线,可直供其所辖电厂,实现稳定供应。 合作方目前需求 8亿方/年,未来规划总需求达 24亿方/年: 石热公司九期燃机项目天然气需求 8亿方/年, 双方先期以此项目开展合作,力争 3年内达到 4-8亿方/年合作规模; 未来规划的两个天然气热电项目(鹿华热电、裕华热电)及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天然气锅炉项目陆续投运,华电河北天然气总需求达 24亿方/年, 合作将继续开展。 神安线输气能力 50亿方/年, 加压可达 80亿方/年, 合作开展将快速提升管线利用率。 神安线突破管输瓶颈,三大壁垒造就稀缺资产,气量空间打开。 区域不平衡背后本质:跨省管输不足。陕京一~三线 2022年 10-12月管道剩余能力均为 0,河北管线负荷率采暖季 116%。 神安线具备三大壁垒,为稀缺资产: 投资金额超 50亿元、建设周期超 5年、立项开工需发改委审定。我们判断十三五&十四五能源规划中提到的长输管线由于建设长度为神安线两倍以上,建设时间远超神安线(5年), 神安线中期无有力竞争对手。 公司具备神安线稀缺资产, 可将上游陕西&山西富余天然气输送至下游华北缺气地区, 气量空间打开, 盈利模式稳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与河北华电签订天然气供应战略合作协议,验证需求空间&稀缺资产优势, 我们维持 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4.07/7.22/9.80亿元,同比 100%/77%/36%, EPS 为 0.46/0.82/1.11元,对应 PE28/16/12倍(估值日 2022/09/22)。跨省长输管线具备产业链地位、资产稀缺性和盈利能力确定性,价值凸显,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神安线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中联煤层气气量释放不及预期
伟明环保 能源行业 2022-08-29 26.65 -- -- 26.98 1.24%
26.98 1.24%
详细
事件: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47亿元,同比增长6.92%;归母净利润9.02亿元,同比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8.70亿元,同比增长;加权平均ROE同比降低2.37pct至11.07%。2022H1归母同增15%业绩稳健增长,垃圾焚烧处置营收占比同增13pct达50%。2022H1公司收入业绩稳步提升,销售毛利率,同比提升4.64pct,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2.82pct。分业务来看,2022H1公司垃圾焚烧处置及衍生产品服务收入11.12亿元(+,占比总营收49.52%(+12.97pct;设备、EPC及服务收入9.91亿元(-18.87%),占比总营收44.12%(-14.34pct;餐厨垃圾处置收入0.77亿元,同比提升;垃圾清运收入0.50亿元,同比提升18.54%。垃圾焚烧新增1600吨/日,扩张能力强劲运营规模高增。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垃圾焚烧发电正式投运项目39个,投运规模约2.83万吨/日(不含参股和委托运营项目),在建项目14个。2022H1公司新增中标平泉、枝江垃圾焚烧特许经营权项目与永安生活垃圾无害化EPC+O项目,合计新增1600吨/日。2022H1公司完成生活垃圾入库量429.42万吨,同比增长,运营规模持续高增,完成上网电量12.67亿度,同比增长,单吨上网电量295度/吨。锂电新材料领域一体化布局,合作方保障资源供应&材料消纳。公司从高冰镍到正极材料纵深布局,规划于印尼建设年产4+4万吨高冰镍项目,与盛屯、青山、欣旺达共同建设年产20万吨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及相关配套项目。 公司携手众多优质合作方打造前端矿产供应&后端材料消纳闭环。1)资源供应:全球不锈钢龙头青山掌握丰富镍矿资源,盛屯布局钴、锂,保障资源供应。2)技术经验:青山打通“红土镍矿-镍铁-高冰镍”技术路径,具有与华友、盛屯、格林美等合作投建高冰镍和镍中间品项目的经验。3)产品消纳:按照1GWh高镍三元电池对应1700吨高镍正极测算,20万吨高镍正极材料对应约120GWh电池规模。青山子公司瑞浦能源规划到2025年动力、储能电池产能将达200GWh,欣旺达当前产能规划已超200GWh,对材料的消纳形成支撑。2022H1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增78.51%大幅改善。2022H1,公司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8.78亿元,同增,主要为公司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2)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8.49亿元,同减45.43%,主要为收购盛运环保支付现金所致;3)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16.34亿元,同增158.91%。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根据公司项目建设进展,我们维持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9.38/24.36/32.72亿元,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速为26%/26%/,对应当前24/19/14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政策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高能环境 综合类 2022-08-29 12.60 -- -- 12.39 -1.67%
12.39 -1.67%
详细
事件: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97亿元,同比增长18.55%;归母净利润4.44亿元,同比增长;扣非归母净利润4.15亿元,同比增长;加权平均ROE同比降低0.11pct,至7.77%。高基数与疫情影响下的稳健增长。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4.44/4.15亿元,同增13.8%/8.9%。2022年第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2.74/2.46亿元,单二季度环比增长60.9%/,同比变动1.0%/-5.5%。2021年单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属于季度高基数(2021年第二季度/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71/7.26亿元),公司在高基数背景下,无惧疫情影响,收入利润实现稳定增长。资源化维持高增,新项目&深度资源化产线投运成长加速。已运行项目中:高能鹏富实现净利润6893万元,表现优异。靖远高能冶炼废渣综合利用技术提升及产业优化项目(二期)项目全力建设,深度资源化产线即将全面投运。高能中色加大原料采购提高产能,降低成本,2022年上半年收入同增60.28%;贵州宏达稳定生产扭亏为盈。在建项目中:重庆耀辉与金昌高能均已于2022年6月取得危废经营许可证;江西鑫科建设计划如期推进,预计年底前主体可投入运营;鑫盛源与正弦波氧化亚镍和电池级硫酸镍项目现已经完成建设。运营占比持续提升,资源化业务高增。 公司固危废资源化、固危废无害化和生活垃圾处理为运营类业务。2022年上半年运营收入/毛利占比达59.0%/,运营毛利占比较2021年上半年与2021年全年分别提升了1.3pct与2.0pct。运营毛利占比逐年提升,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动能。我们预计随着公司资源化业务持续高增,运营利润占比进一步提升。业绩稳定增长,盈利质量提升。现金流表现良好,盈利质量提升。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5.97亿元,同增505.44%。经营性净现金流表现良好;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8.68亿元,同减,主要是垃圾焚烧电厂投资支出减少。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定增审核通过资金就位,资源化项目投运发展加速。 管理精细化+激励机制,复制东方雨虹优势整合固危废资源化非标大市场。我们维持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10.0/13.1/17.0亿元,对应2022-2024年EPS分别为0.66/0.86/1.11元,2022-2024年PE18.9/14.5/11.2倍(估值日2022/08/26),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产能建设进度不及预期,产能利用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洪城环境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08-29 7.55 -- -- 7.82 3.58%
7.82 3.58%
详细
事件: 公司公告 2022年半年度报告,按照调整前口径(不含 2021年鼎元生态 2021年半年度数据),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7.39亿元,同比减少 11.49%;归母净利润 5.14亿元,同比增长 27.29%;扣非归母净利润 4.56亿元,同比增长 18.16%;加权平均 ROE 同比提高0.31pct,至 7.56%。 收入利润稳健增长,运营利润占比达 63%。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归母 37.39/5.14亿元,同比-11.49%/+27.29%,符合我们的预期;扣非归母净利润 4.56亿元,同增 18.16%;毛利率 30.21%,同增 8.04pct,主要系固废并表&运营占比提升,抬高整体毛利率所致。分业务: 1)供水业务: 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4.01亿元,同减 3.82%;毛利率同降 2.36pct至 41.87%,主要系能源价格上涨所致;实现毛利 1.68亿元,同减 8.96%。 2)污水业务: 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10.62亿元,同增 50.01%,毛利率同增 0.33pct 至 40.22%,实现毛利 4.27亿元,同增 51.26%, 核心增长动力在于污水提标带来的量价齐升。 3)燃气业务: 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15.60亿元,同增 22.17%,毛利率同下 3.64pct 至 14.96%,实现毛利2.33亿元,同减 1.75%,未来燃气顺价将带来边际改善。 4)固废业务: 并表后, 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3.80亿元,实现毛利 1.63亿元,毛利率 43.04%,固废的高毛利率拉高公司整体毛利率,作为运营类资产使得公司运营业务占比进一步提升,盈利质量提升。 5)给排水管道工程: 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7.11亿元,同减 65.19%,提标扩容改造步入尾声,毛利率同增 3.54pct 至 12.98%。实现毛利 0.92亿元,同减 52.11%。 我们预计随固废并表, 2022全年运营利润占比有望继续上升。 经营性净现金流持续向好。2022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8.06亿元,同增 127.28%。 2021年公司自由现金流转正后维持良好趋势。 南昌市管网投资空间超 200亿,控股股东积极参与公司有望受益。 南昌市为彻底解决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政企联合总投入近 200亿元,公司借力控股股东水业集团(南昌市水环境治理雨污管网改造工程业主单位)先发优势,积极拓展污水管网工程和运维服务,有望为公司工程及后续运营业务打开新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固废资产已成功注入并表, 形成涵盖污水、供水、燃气、固废四大板块的综合公用事业平台,打造新成长极。 南昌市管网投资空间超 200亿,控股股东积极参与公司有望受益。 我们维持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 11.0/12.8/14.4亿元, 对应 2022-2024年 EPS 分别为 1.05/1.23/1.39元。当前市值对应 2022-2024年 PE 7.1/6.1/5.4倍,公司 2022-2023年承诺分红不低于 50%,当前股息率(TTM) 6.7%(2022/8/25), 有安全边际。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政策风险、市场拓展风险、项目进展不达预期
仕净科技 机械行业 2022-08-29 29.17 -- -- 33.05 13.30%
46.32 58.79%
详细
事件: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2亿元,同增;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增;扣非0.34亿元,同增34.82%。光伏污染防控设备收入高增,减值计提2470万元,净利率回升明显。2022H1公司制程污染防控设备收入6.22亿元,同增,占总收入的92.47%,主要系光伏行业贡献,毛利率,同减2.83pct。2022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4亿元,同增,归母净利润0.28亿元,同增,归母净利率,环比2022Q1归母净利率4.43%提升了2.86pct。若考虑加回2022H1因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计提的减值损失2470万元后,公司2022H1归母净利润达6546万元,归母净利率9.74%,净利率明显回升,盈利能力出现边际修复,关注后续回款情况。新增配套的光伏电池片新扩产能约65GW,在手订单充裕。公司目前为约65GW的光伏电池片的新增产能提供配套设备,公司的设备与产线绑定,随着光伏电池技术路线的不断迭代,我们认为会有更多的新增产能及改造需求释放,公司订单有望持续快速增长。 订单规模扩大,现金流仍旧承压。2022H1,1)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86亿元,同减,主要系公司订单规模扩大,增加生产经营付款所致;2)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0.32亿元,同减1573.3%;3)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2.61亿元,同增115.94%。光伏制程污染防控设备龙头,单位价值量有望提升成长加速。公司凭品牌、技术、成本优势巩固光伏电池制程废气治理设备龙头地位,工艺优势体现在良好解决氮氧化物,氢氟酸,硅烷的同时保证生产的安全性、稳定性。受益于光伏电池扩产加速,同时新技术路线&一体化品类扩张将有望提升公司单位价值量。1)新技术路线:TOPCon电池扩产加速,工序增加、污染物增多带动公司设备价值量提升。2)一体化系统:公司有望将废气设备的优势复制至综合配套系统,2021年公司接连中标2亿元/3.1亿元综合配套设备大单验证模式转变,综合配套设备系统单GW体量价值可达5000-6000万,较废气设备投资额有5~11倍提升空间。水泥超低排放改造&中建材合作稳步推进,积极探索碳捕捉项目。 1)水泥超低排放改造需求释放:2019年公司与中建材签订76亿元战略合作协议,截至2022H1与中建材已履行的合同额为1.22亿元。2)探索水泥CO2减排和钢渣资源化利用。响应双碳政策,公司拟依托济源中联水泥线投资建设捕碳钢渣生产线和高活性复合矿粉生产线。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低成本捕集烟气CO2,同时实现钢渣资源化利用,制备低碳建筑材料,实现节能环保和循环经济的双重目标。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光伏电池行业扩产加速,公司设备品类拓展顺利价值体量提升,在手订单充裕,我们维持公司2022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2亿元,将2023-2024年归母净利润自1.86/2.70亿元上调至2.40/3.15亿元,对应PE为32、16、12倍PE,维持“买入”评级。风险提示:订单不及预期,研发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九丰能源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08-25 27.01 -- -- 31.85 17.92%
31.85 17.92%
详细
事件: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9.59亿元,同比增长 95.36%; 归母净利润 6.42亿元,同比增长 61.54%;扣非归母净利润 6.45亿元,同比增长 46.9%。 高气价状态下公司业绩亮眼,接近预告上限。2022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9.59亿元,同比增长 95.36%。2022H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6.42亿元,同比增长 61.54%,盈利稳定性得到验证。公司 2022H1业绩符合预期,接近预告上限。 海陆双气源稳定成本,长协构建价格竞争力,受益全球错配中的天然气价值中枢提升。1)公司 LNG 海气接收站处理能力 150万吨/年;计划收购陆气远丰森泰一期 60万吨/年产能,二期建成后产能近翻倍;购买华油中蓝 28%股权,已于 2022年 6月完成资产交割,气量增长的同时稳定气源成本。2)公司与马石油、ENI 签订 LNG 长约采购合同,获得极具价格竞争力的稳定能源供给,以灵活的自有船只运输策略应对市价波动。长协资源充足优势突出。 首次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彰显公司信心。公司公告首次员工持股计划,向 23人以 10元/股的价格受让公司已回购股份,股票规模不超过 700万股,约占公司目前总股本 1.13%。公司层面业绩考核对应各解锁期共分为三期,考核目标分别为 2022-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不低于 9.5/12/15亿元,与 2021年相比增长不低于 53.29/93.63/142.03%,彰显公司信心。 出粤入川布局氢&氦,期待氢&氦业绩释放。氢能依托广东&川渝区位优势,主业协同快速入场:1)政策带来广东&川渝加氢 132亿元方场空间;根据我们的假设 2024年氢能重卡经济性将优于柴油,加氢市场进一步打开。2)公司锁定广东巨正源 2.5万吨/年氢气产能,二期翻倍,有望分享 2025年广东省氢能重卡市场(氢气需求量 12.7万吨)。3)公司拟收购远丰森泰,具各四川制氢&加氢优势;如使用远丰森泰气源进行天然气重整+碳捕捉制氢,成本在 11.32-13.62元/千克,毛利率达 60%,远高于行业平均;补贴政策刺激气/氢合建站发展,与新建加氢站相比投资&运营成本减半。布局 BOG 提氦产能 36万方/年,已实现规模化氢气销售:公司拟收购的远丰森泰已在内蒙森泰建成 BOG 提氦装置,产能 36万方/年,2021年 5-12月销售氦气 8.63万方,实现规模出货。随BOG 提氦项目产能爬坡及新建项目落地,氦气业务业绩释放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 LNG “海陆双气源”格局逐渐形成,氢能& 氦 气 业 务 蓄 势 待 发 。 我 们 维 持 2022~2024年 归 母 净 利 润9.85/13.16/16.85亿元,考虑远丰森泰四季度并表&定向发行对公司总股本的影响,对应 2022-2024年 EPS 分别为 1.58/2.10/2.69元,2022~2024年 PE 16.0/12.0/9.4倍(估值日 2022/08/19),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天然气价格剧烈波动,氢能政策落地速度不及预期,资产重组进度不及预期,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路德环境 2022-08-24 26.14 -- -- 27.94 6.89%
32.18 23.11%
详细
事件:公司与安徽亳州谯城区人民政府及安徽古井贡酒签订合作协议,拟投资2.5亿元建设古井酒糟资源化利用项目,一期饲料规模12万吨。 12万吨浓香型白酒糟资源化项目落地,锁定古井贡30万吨酒糟长协,实现品类扩张。公司拟投资2.5亿元于安徽亳州谯城区建设古井酒糟资源化利用项目。项目总用地约200亩,一期用地约140亩,一期投产生物发酵饲料12万吨,对应酒糟利用规模约36万吨,其中古井贡酒年供应白酒糟量不少于30万吨。二期预留用地约60亩,将根据销售情况安排扩产建设。本次古井贡酒糟资源化项目落地,是公司继酱酒酒糟饲料项目后,在浓香型白酒糟饲料领域的重大突破,且锁定了古井贡酒酒糟长协,保障来料稳定性,助力提升公司长期盈利规模。 饲料产品价格连续提价,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大。公司产品较常用饲料原料玉米、豆粕及普通饲料性价比突出。考虑成本上升等因素,公司自今年3月起将所有产品出厂价格上调100元/吨,并于7月份再次上调100元/吨。产品提价一方面体现了公司成本及销售端的联动机制以保障稳定盈利,同时也反映了公司产品下游接受度较高,性价比优势凸显,随着公司销售力度加强,产品定价有望回归内在价值,提升市场渗透率。 规划饲料产能42万吨超6倍扩张,新品类有机糟渣利用持续打开成长空间。公司已在贵州古蔺、金沙、遵义、亳州进行产业布局,计划至2024年实现酒糟饲料产能42万吨,较2021年产能实现6倍以上扩张。此外公司正积极拓展其他香型白酒、醋糟、昆虫蛋白等有机糟渣利用,有望新增落地1个酱酒酒糟饲料项目,1个醋糟中试项目,建成投产1-2个酿酒高浓度有机废水高值化利用项目,落实新产品应用实验。 酒糟资源化龙头扩产在即,技术&渠道&产品优势巩固地位。1)深耕研发专利丰富,技术产业化已见成效。2)区域卡位&渠道绑定,占据产业先发优势。a.储备稀缺土地资源;b.上游直采酒糟,签署长协保障来料;c.下游客户遍布全国,进入大客户供应商名录稳定合作。3)高性价比&功能价值,饲料产品价格&市场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酒糟资源化市场空间充足,公司先发&产品优势突出巩固龙头地位,产能投放在即有望实现快速增长,考虑定增发行后摊薄EPS情况下,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0.81/1.42/1.89亿元,对应30、17、13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订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项目扩产低于预期。
瀚蓝环境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08-23 21.70 -- -- 21.73 0.14%
21.73 0.14%
详细
事件: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1.35亿元,同比增长34.81%;归母净利润5.50亿元,同比下降12.34%;扣非归母净利润5.50亿元,同比下降9.69%。 固废业务稳健增长,积极拓展固废一体化。2022H1公司实现收入的快速增长主要系固废新项目陆续投产,燃气销售量价提升所致,其中固废业务实现收入33.35亿元,同增38.72%,净利润5.08亿元,同增38.15%。截至2022H1,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手订单合计规模34,250吨/日(不含参股项目),其中已投产规模26,050吨/日,在建规模3,350吨/日,筹建规模1,450吨/日,未建规模3,400吨/日。公司积极拓展固废一体化,纵向重点开拓环卫,2022H1实现广东三水、福建安溪、广东饶平、山东沂源、山东潍坊等地环卫项目拓展,横向打造固废产业园,积极协同餐厨,污泥,农业/工业废弃物等业务。 燃气二季度扭亏转盈,顺价机制持续推行。2022H1能源收入19.50亿元,同增39.57%。受到天然气业务气源成本上涨,下游销售受限于限价政策影响,2022Q1燃气业务发生亏损1.6 亿元,但在公司积极争取顺价、推动气源结构多样化的努力下,4月起天然气购销差价倒挂情况得到扭转,Q2单季环比实现扭亏为盈,燃气业务盈利约7000万元。2022年7月起,佛山市管道天然气非居民销售价格最高限价调整为4.28元/立方米,有望进一步完成顺价机制,实现能源业务2022年盈亏平衡。 拟启动10-30亿元基础设施公募REITs 发行工作,盘活存量资产,轻资产成长加速。公司拟入池资产为排水或固废处理业务相关资产,预计规模10-30亿元。REITs发行能够有效促进公司投资良性循环,盘活存量资产,改善企业现金流及ROE水平,优质运营资产迎价值重估。随着REITs扩募,将带动行业内具备高股息兼具成长性的优质运营资产的价值重估,进而提振板块估值。 固废产业园具备先发优势对标“无废城市”,降本增效实现异地复制。十四五期间我国将推进100个“无废城市”建设。公司打造了国内首个固废全产业链综合园区-南海固废处理环保产业园,具备社会综合成本最小化的优势和先发优势。综合产业园可通过能源协同、环保设施协同、处理处置协同三大优势,实现降本增效,现已在顺德、开平等多省市成功移植推广,积累了成功经验,未来复制推广可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公司凭借其优秀的横向扩张&整合能力,有望持续拓展提升盈利规模。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3.72/16.36/18.9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 为13/11/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广项目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政策风险。
金宏气体 2022-08-16 23.18 -- -- 24.47 5.57%
24.47 5.57%
详细
事件:2022年8月9日,公司与战略客户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签订TGM(全面气体管理)服务合同。 迎来TGM业务首个IC半导体客户,彰显综合气体服务实力:2022年8月9日,公司与战略客户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签署全面气体管理服务(TGM)协议,将在原有电子特种气体供应合作的基础上,为其提供系统运营、质量管理、日常作业、现场管理等方面的气体管理服务。公司突破首个TGM模式IC半导体现场制气服务,对提升IC半导体下游客户粘性,协同电子气业务开拓具有重要意义。 首家打破IC半导体领域TGM业务国外垄断的气体公司,合作共赢加强客户粘性:全面气体运维管理服务(TGM)模式是针对半导体行业提供的前中后端全流程专业化供气服务,能有效简化客户采购环节,保障现场用气及时稳定高质量出品。 要求公司具备现场制气经验、专业性和安全管控能力,是外资巨头常见商业模式。TGM模式将有效缩短客户与气体供应商沟通距离,提升公司产品需求敏感度,优化产品结构,显著增强客户粘性。目前,TGM市场为海外大型气体公司承接,金宏气体是国内首家打破IC半导体客户领域TGM模式国外垄断的气体公司。 电子特气+电子大宗气体+TGM业务拾级而上结硕果,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1)电子特气:公司聚焦特气领域,其电子特气产品已正式供应中芯国际、SK海力士、镁光、长江存储等知名半导体客户供应链;2)电子大宗气体:业务拓宽导入配套电子大宗气体。a)与北方集成于2021年11月19日签订约12亿元订单,供应氮气、氢气、氧气等电子大宗气体,现已正式供气。b)与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于2022年2月8日签订约10亿元供应合同,供应氮气、氩气、氢气等电子大宗气体。c)于2022年5月23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公布近期新中标广东光大电子大宗气订单,突破了公司在MINI-LED、GaN芯片领域的客户案例。3)TGM业务模式放量:截至2021年1月,公司已为约5家泛半导体客户采取TGM模式,包括中电熊猫、亨通光电、三星电子等。并于2022年8月9日获得SK海力士全面气体管理服务(TGM)协议。未来公司将继续丰富公司气体品类,完善特种气体产品结构,加强气体业务之间协同效应,持续拓展TGM业务,优化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综合气体供应商的优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国内民营气体公司龙头,大宗气体盈利能力修复,特种气体随国产化率提升迎高增,双碳目标下抢跑氢能&资源化新赛道,TGM业务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我们维持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2.90/4.09/5.4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为37/27/2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政策风险。
谱尼测试 计算机行业 2022-08-05 43.08 -- -- 45.35 5.27%
45.35 5.27%
详细
事件:公司披露2022年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6.84亿元,同比+128%;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91亿元,同比+244%,接近业绩预告上限(0.82-0.92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78亿元,同比+581%。 投资要点上半年业绩表现亮眼,下半年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长公司单Q2实现营收11.50亿元,同比+169%,归母净利润0.85亿元,同比+24%,为上半年业绩表现最亮眼的检测龙头之一,主要系实验室产能爬坡及医学检测需求持续。 展望下半年公司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长:(1)受二季度上海等地疫情影响,汽车检测等板块增速放缓,下半年检测需求及订单有望加速;(2)公司上海、武汉、西安等实验室产能继续爬坡阶段;(3)公司医学检测产能可调度至医学特检业务,如病原微生物、基因检测等,并且已与医院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开展快速筛查、两癌筛查等业务,医学检测需求具备较强持续性。 费控能力优化,利润率具备较大提升潜力2022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34.9%,同比-7.6pct,毛利率下行主要系业务结构变化;净利率5.5%,同比+1.9pct,主要系费用率下降;期间费用率为24.4%,同比-15.0pct,其中管理/研发/销售/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4%/6.3%/10.5%/0.2%,同比-4.6pct/-1.2pct/-9.5pct/+0.3pct。整体来看,公司净利率相较同行具备较大提升空间,随着规模效应显现,员工增速及资本开支放缓,远期利润率提升潜力有望释放。 业绩弹性最大的检测龙头之一,有望迎戴维斯双击第三方检测增速快、增长稳,穿越牛熊。2020年我国第三方检测市场规模为1918亿元,同比+13%,2013-2020年CAGR19%,行业增速为GDP增速2倍以上。2020年谱尼测试国内份额仅0.74%,龙头份额提升空间足够大。检测黄金赛道牛股频出,海外检测龙头SGS、Eurofins、Intertek、BV长期跑赢大盘,2011-2021年估值中枢为30倍,相较外资龙头收入增速个位数,内资龙头基于优异成长性合理估值应为50倍。我们预计公司未来三年净利润CAGR30%以上,较公司2016-2020年业绩复合增速13%明显提速,成长性居行业前列,业绩上行迎戴维斯双击机会。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上半年业绩超预期,下半年仍有望保持较高较高增速,我们上调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至3.12(前值2.89)/4.04(前值3.78)/5.33(前值4.88)亿元,对应PE为39/30/23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持续;宏观经济及政策变动;实验室投产进程不及预期;并购后协同效应不及预期;品牌和公信力受到不利影响。
瀚蓝环境 电力、煤气及水等公用事业 2022-08-05 20.67 -- -- 21.90 5.95%
21.90 5.95%
详细
事件:公司公告,1)启动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发行工作,预计规模10-30亿元;2)拟投资佛山市三水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处理规模1800吨/日,总投资约14.88亿元,按股权比例出资。 拟拟动启动10-30亿元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发行工作,盘活存量资产,轻资产成长加速。公司拟入池资产为排水或固废处理业务相关资产,预计规模10-30亿元。REITs发行能够有效促进公司投资良性循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1))盘活存量资产,运用基础设施REITs将有效提高存量资产流动性,盘活存量资产回收资金,加速新项目投资和存量收并购,轻资产扩张打开成长天花板;2))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优化经营模式,减少债务融资的财务成本;3))改善企业现金流及ROE水水平,优质运营资产迎价值重估。首批上市的富国首创水务REIT和中航首钢生物质REIT底层资产分别为水务和固废项目,上市后溢价率较高反映市场对优质运营资产价值的认可,富国首创REIT和中航首钢生物质REIT自成立以来涨幅分别为29%、28%,溢价率分别为27%、43%。 从PB来看,水务REITs项目PB估值为1.27,较原运营方首创环保的PB估值1.25高,从市价/分红来看,对水务项目分派现金流的估值水平是首创环保的1.95倍。随着REITs扩募,将带动行业内具备高股息兼具成长性的优质运营资产的价值重估,进而提振板块估值。 拟新增1800吨/日垃圾焚烧项目,行业稳健发展期头部公司竞争优势显现。公司拟以子公司瀚蓝(佛山三水)生物环保为主体(公司持股49%),投资佛山市三水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总处理规模1800吨/日,总投资约14.88亿元,公司按股权比例出资,项目合作期30年(含2年建设期)。截至2022年3月底,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在手订单合计规模34,150吨/日,其中已投产(含试运营)项目规模26,050吨/日,在建、、筹建、、未建项目规模分别为3,350、1,450、3,300吨/日。垃圾焚烧行业已进入稳健增长期,公司本次新投垃圾焚烧项目规模较大,体现出头部公司在新增优质项目获取上的竞争优势,助力公司垃圾焚烧处理规模的稳步提升,稳定盈利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公司凭借其优秀的横向扩张&整合能力,有望持续拓展提升盈利规模,REITs启动将助力公司盘活存量资产,打开轻资产成长模式。我们维持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3.72/16.36/18.9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2-2024年PE为12/10/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广项目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政策风险
高能环境 综合类 2022-07-25 12.28 -- -- 13.38 8.96%
13.38 8.96%
详细
优质市场化赛道格局分散,行业趋于头部集中亟待龙头整合。 固危废资源化为双碳目标下的高景气度赛道,截止 2021/12/31行业 CR6仅为7.2%。竞争格局分散。考虑上下游充分市场化与行业监管力度加大, 行业头部集中趋势明显。公司已实现资源化赛道从 0到 1的突破,彰显技术管理经营α。定增即将发行资金资源到位, 公司将实现从 1到 N 的复制, 资源化产能连续翻番,布局深度资源化,打造多金属多品类再生利用平台,龙头地位初现。 从 0到 1突破: 8年求索切入资源化,转型中彰显公司α。 公司 2014年以环保工程和土壤修复业务上市,同年向投资运营类业务转型, 2015年实现垃圾焚烧业务突破, 2016年通过收并购切入固危废资源化。 依托技术优势与团队绑定,收购资源化项目运营成绩斐然,重点项目阳新鹏富、靖远宏达净利润分别从 2017年 0.45亿元/0.31亿元,稳步提升至 2021年的 0.97亿元/0.75亿元,项目 ROE 维持 20%至 25%。公司归母净利润实现上市以来七年复增 30%,运营收入/毛利占比达 62%/55%结构优化。 2021年以来资源化已成为公司核心主业, 围绕高成长赛道,公司发展有望加速,运营占比持续提升成长确定性增强。典型固危废资源化项目 ROE 可达 25%,受益资源化业务发展,公司 ROE 有望持续提升。 从 1到 N 复制:龙头整合赛道,打造多品类再生利用平台。 继收并购切入资源化赛道后,公司正通过自投自建方式持续拓展,实现全区域、多品类、深度资源化的横纵布局。公司通过重点区域项目布局,废料回收已形成全国影响力,同时布局多金属品类回收, 实现深度资源化。在1到 N 复制的过程中,公司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1)深度资源化赋能,释放盈利潜力: 深度资源化进一步提纯, 增加金属产品种类&提高销售端折价系数, 单位盈利提升; 同时可扩大前端收料范围,扩大废料市占率及竞争力。 2)打造多金属多品类再生利用平台,从废料到材料: 公司围绕甘肃金昌 5个资源化项目,已实现金属镍再生利用闭环,项目互为上下游将含镍废料最终制成新能源材料对外销售。纵览全国, 多金属多品类回收再生平台逐步形成, 涵盖金属(铜、镍、铅、锌、锡等以及稀贵金属)、塑料玻璃、轮胎橡胶。平台将有效激发项目间协同效应,为废料回收范围扩大,运营效率提高带来保障。同时随品类扩张,公司盈利能力稳定性将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维持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 10.0/13.1/17.0亿元,考虑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对公司总股本的影响,对应 2022-2024年 EPS 分别为 0.67/0.87/1.13元, 2022-2024年 PE 18.4/14.1/10.9倍(估值日 2022/07/21), 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金属价格剧烈波动,产能投运节奏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5/35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