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马军

华西证券

研究方向: TMT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120523090003。曾就职于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0%
(--)
60日
中线
2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1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国联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5-03-25 5.65 -- -- 5.67 0.35%
5.67 0.35% -- 详细
1.事件:公司2024年实现总营业收入3,895.89亿元,同比增长4.56%;利润总额达到250.92亿元,同比增长10.49%;实现归母净利润90.30亿元,同比增长10.49%。 2.收入端:联网用户规模新高,算网数智同比增长9.6%(1)联网通信业务占收比76%,同比提升1.5%。联网用户稳定增长,FTTR成为主要增收引擎。(2)算网数智业务占收比24%,同比提升9.6%。其中,联通云收入686亿元,同比提升17.1%,数据中心收入259亿元,同比提升7.4%。智算业务驱动算力服务强劲增长,2024年签约金额超过260亿元。3.成本费用端:净利率稳步抬升公司毛利率持续下降,整体净利率稳定提升。我们预计毛利率下滑主要原因系业务结构变化,净利率提升来源于费用端缩减。此外,根据公司公告,自2024年10月1日起,将4G无线相关设备折旧年限由7年调整为10年,使得2024年固定资产折旧额减少约11.8亿元,净利润增加约8.9亿元。 研发布局低空、海洋通感一体及星间、星地互联通信。其中,2024年研发费用88.3亿元,同比增长5.1%,高出收入增速1.9百分点。研发人员超过2.3万人,占总人数比达到9.8%。公司在低空智联网、海洋通感一体化以及星间与星地通信等系统的建设与应用正在加速推进,自研AI大模型多项能力实现升级。4.经营结构变化增长应收账期,带息负债下降,抗风险能力提升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912.6亿元,净额减少主要是算网数智业务回款速度相对较慢导致。 截止2024年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45.2%,同比下降0.7pct,带息负债412亿元。同比下降11.2%。 5.总投资持续缩减,算网数智投资持续增长2024年,公司资本开支人民币613.7亿元、同比下降17%,其中,算力投资占比23%,同比提升11pct,联网通信类占比48%,同比下降17pct。 2025年公司计划固定资产投资约550亿元,其中算力投资同比增长28%。6.持续高额分红,2024年派息率达到60%7.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智算业务有望持续推动营收增长,得益于折旧减少以及控本降费,整体利润率有望保持稳定增长,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由4166.8/4404.3/N/A亿元调整为4041.0/4191.5/4347.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由103.8/117.5/N/A亿元调整为99.3/109.1/119.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由0.33/0.37/N/A元调整为0.32/0.35/0.38元,对应2025年3月21日5.70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18.0/16.3/14.9倍。维持“增持”评级。 8.风险提示:回款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创新业务推动不及预期;系统性风险。
中国移动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5-03-25 104.58 -- -- 114.81 7.65%
117.08 11.95% -- 详细
1.事件: 公司 2024年实现总营业收入 10,407.59亿元,同比增长3.12%;利润总额达到 1,783.89亿元,同比增长 4.61%;实现归母净利润 1,383.73亿元,同比增长 5.01%。 2.收入端:业绩稳健增长,移动云收入超千亿分市场类型看,个人市场(C)的收入为 4,837亿元,同比减少 1.3%;家庭市场(H)、政企市场(B)和新兴市场(N)的收入分别为 1,431亿元、2,091亿元和 53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8.5%、8.8%和 8.7%。 (1)个人市场移动客户规模突破十亿,移动 ARPU48.5元/户/月,同比下降 0.8元/户/月。 (2)家庭市场量价齐升,智慧家庭生态建设。 (3)政企市场移动云收入超千亿,同比增长 20.4%。 (4)新兴市场稳定增长。其中国际业务连续多年保持双位数增长。 3.成本费用端:成本优化,保持稳定利润增长公司成本持续优化:2024年销售毛利率 29.0%,同比增加0.8pct,连续两年稳定增长,2024年受 5G 无线及传输设备折旧年限调整,折旧摊销同比下降 8.4%,占营收比 17.3%,维护支撑相关成本同比增长 8.9%,主要受转型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创新投入持续加大等影响;销售净利率 13.3%,同比增加0.2pct。 2024年 EBITDA 3337亿元,同比下降 2.3%,EBITDA 占收比37.5%,同比减少 2.0pct。主要系折旧摊销减少导致 EBITDA 下降。 4.资产端:财务状况稳健,股东回报稳定增多自由现金流同比增长 22.9%,达到 1517亿元,实现稳定增长。 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 34.3%,同比减少 0.8pct,流动比率0.9,略低于 1,考虑公司稳定现金流和负债水平相对较低,财务结构仍然较为稳健。 5. 2025保持智算投入,能力中台持续加强根据推介材料,2024年资本开支 1640亿元,占主营收比例18.4%,同比下滑 2.5pct。计划 2025年资本开支 1512亿元,预计资本开支占主营收继续下滑。 2025年精准投资,不断建强数智底座。计划 2025年算力网络计划累计通算规模(FP32)达 到 8.9EFLOPS , 智 算 规 模(FP16)超过 34EFLOPS。能力中台计划 2025年累计实现上台能力 1400项,能力调用量 9000亿次。 6.投资建议: 公司业务稳定转型,积极推动算力与能力中台升级,调整盈利预测,预计 2025-2027年营收分别由 10639/10993/N/A 亿元调整 为 10725/11073/11440亿 元 , 每 股 收 益 分 别 由6.75/7.10/N/A 元调整为 6.72/7.03/7.35元,对应 2025年 3月 21日 106.65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 15.88/15.18/14.52倍,维持“增持”评级。 7.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创新业务推动不及预期;系统性风险。
威胜信息 计算机行业 2025-03-06 39.15 -- -- 40.88 2.89%
40.28 2.89%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报,全年实现总营业收入 27.45亿元,同比增长 23.35%;利润总额达到 7.25亿元,同比增长20.46%;实现归母净利润 6.31亿元,同比增长 20.07%。 2024Q4实现营业收入 8.04亿元,同比增加 42.70%;实现归母净利润 2.08亿元,同比增加 16.43%。 1、通信模块与电监测终端拉动,营收净利双增长报告期内,网络层业务收入 15.23亿元,同比提升 10.26%,主要得益于通信模块业务增长(7.76亿元,YoY+17.95%)。感知层业务收入 10.63亿元,同比提升 55.19%,主要得益于境内外市场持续发力的电监测终端业务(8.33亿元,YoY +79.28%)。应用层业务收入 1.48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其中,通信模块毛利率 40.87%,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YoY -0.78pct)。电监测终端毛利率 33.06%,较去年同期下降 7.28pct。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手订单 40.17亿元,同比增长 15.35%;报告期内新签合同 37.18亿元,同比增长7.71%。 2、国际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持续推动业务出海2024年公司境外市场实现收入 4.21亿元,同比增长 85.40%,占主营业务收入的 15.38%。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海外市场的业务拓展和渠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公司通过本地化运营和定制化解决方案,赋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数字化转型建设。截至 2024年末,公司已设立境外子公司及销售代表处 10余家,沙特、印尼工厂已在建设中。2024年 10月威胜信息与阿联酋能源部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在智慧建筑、配电网、智能水电管理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将积极参与中东地区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和智慧管理。 公司将公司将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能源互联网建设,把握拉美、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能源基础建设发展机遇,以 AMI 整体解决方案为基础,深度参与海外地区电力物联网建设,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以电水气热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为契机,积极拓展海外城市物联网市场。2025年计划完成海外布点建网计划,进一步优化全球组织架构,提升运营效率。 3、“物联网+芯片+人工智能”战略,积极布局芯片、AI 等新兴技术融合应用 (1) 公司基于自主研制的 RISC-V 架构 Wi-SUN 通信芯片,发布电力物联网 Wi-SUN 通信模块,该成果具备业内领先的-109dBm 接收灵敏度、独创的主动随机跳频技术、实现了近距离、非接触式、高效安全的通信。提出了全网并发抄表与补抄方法,提升数据抄读效率 5-10倍;提出了电力物联网精准对时方法,将网络对时偏差降低至 1秒以内。报告期内,电力物联网 Wi-SUN 通信模组多款自研产品获得国际权威认证,在海外已取得超数千万元订单。 (2) 电力物联网高速宽带载波通信技术及芯片通过了院士专家团队科技成果评价。成果采用 MCU+ASIC+AFE结合的 SOC 架构,引入多种低功耗技术,研制了两款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芯片,采用该芯片的通信模块动态功耗降低到电网标准要求的 30%,已应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孟加拉 NESCO 电网公司等国内外市场。公司以物联网混合路由技术、无线通信(RF)技术、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WiSUN 通信技术以及蜂窝式通信技术为核心,推出 HPLC 通信芯片和双模通信芯片,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开发了各类本地通信模块,包括双模通信、宽带 HPLC 通信模组、Wi-SUN 通信模组等,报告期内,公司在物联网通信技术及芯片设计领域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4项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 2项;截至报告期末,共计获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 8项,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76项。 (3) 积极将 AI 技术融合应用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通过深入研究负荷预测、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及运行优化控制等前沿技术,提高用电需求和新能源的预测精度,支撑对海量广域发供用对象的智能协调控制; 研究智能拓扑识别和接地故障保护等关键技术,提升配电网的运行效率与可靠性。 在数智城市领域,公司研发 AI 边缘计算网关和智慧安防管理平台,显著提升边缘计算与安全管理能力。同时,公司作为电力行业人工智能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及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推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 (4) 公司自主研发的轻量级电力物联网实时操作系统(WillfarOS-Things)通过科技成果评价,该成果代码自主率达到 100%,有效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公司多款自主研发的电力物联网产品上开展试点应用,应用效果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4、拟派现 40.48%净利润,持续股东回报公司 2024年拟向全体股东每 10股派发现金红利 5.2元(含税)。据计算,公司将合计派发现金红利约 2.55亿元(含税),占 2024年度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40.48%。这一分红方案体现了公司对股东利益的重视,以及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5、投资建议: 公司有望受益于能源互联网及电网智能化升级,考虑业务结构变化带来的毛利率变化,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 营 收 分 别 由 32.5/39.8/N/A 亿 元 调 整 为 33.0/40.0/48.5亿 元 , 预 计 每 股 收 益分别由1.58/1.93/N/A 元调整为 1.57/1.89/2.27元,对应 2025年 3月 3日 39.32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25.0/20.8/17.3倍,维持“增持”评级。 6、风险提示: 电力物联网推进不及预期;中标金额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滑风险; 系统性风险。
炬光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5-01-23 65.50 -- -- 86.00 31.30%
93.00 41.98%
详细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2024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到-2.0亿元,同比下滑266-321%;扣非归母净利润-1.6亿元到-2.1亿元,同比下滑325-395%。 短期业绩承压公司短期业绩承压,主要系:11、工业激光传统领域下游客户竞争激烈。公司作为上游元器件供应商,工业激光传统领域业务受到较大挑战,导致该板块收入下滑、毛利率下降。 22、并购项目尚未盈利。1)瑞士炬光:公司24年1月完成对瑞士炬光的并购。由于该并购为收购海外硬科技亏损公司,海外并购整合需要较长周期。虽然公司积极推进资源整合和降本增效措施,经营亏损总体情况有所收窄,但瑞士炬光24年仍为亏损。目前公司已将压印光学器件的生产从瑞士纳沙泰尔转移至中国韶关,以降低压印光学器件的生产成本。目前韶关基地已正式投入生产运营。2)amsOSRAM:公司24年9月完成对amsOSRAM光学元器件部分资产的收购。由于并购完成时间尚短,而新设子公司短期内出货量低,人工成本及折旧摊销带来的运营成本未能充分吸收,导致新加坡公司24年出现较大亏损。 33、计提减值:1)商誉减值:对汽车光学产品组(3亿人民币)及UVL资产组计提商誉减值;2)资产减值:公司将压印光学器件的生产从瑞士纳沙泰尔转移至中国韶关。随着韶关基地正式运营,公司决定关闭瑞士基地原汽车压印光学器件生产工厂,故对原瑞士基地源汽车压印光学器件生产工厂进行资产减值;3)存货减值:对竞争力较弱、市场表现欠佳且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产品线实施了全面的精简与优化。对被精简的产品涉及的存货计提存货减值。 4、一次性费用:公司在并购过程中涉及相关法律、评估、审计等咨询服务费等一次性费用对公司的运营成本有较大影响;同时在并购整合过程中涉及设备搬迁、厂房装修及冗余人员裁撤等一次性费用的发生也进一步增加了公司的运营成本。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新业务放量助力公司加速成长1、汽车: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在激光雷达方面,公司基于客户需求和行业技术路线趋势判定,进一步基于VCSEL光源进行线光斑发射模组方案升级研发,已获得欧洲Tier1头部激光雷达客户研发和样品订单。在激光投影照明方面,公司基于市场趋势判断,启动了下一代MLA大灯技术的研发,预计于2025年初面向行业客户提供样品。 2、泛半导体制程: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在芯片制程领域,公司完成了碳化硅激光退火模块的客户端工艺验证和产品验收。获得了多家客户的激光辅助键和(LAB)系统的样品订单并完成了部分订单交付;在动力电池制造领域,公司进一步拓展FluxH产品的面光斑加热/干燥方案,并向国内外多家重点客户进行送样和工艺验证。 3、医疗健康: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针对专业医疗健康领域,公司启动了新一代激光净肤模组产品的开发工作;实现了标准品及定制品可变光斑手具的小批量交付。同时,基于欧洲新的医疗法规要求,公司完成了相应的激光净肤多功能手具样品的开发及送样工作。针对家用医疗健康领域,支持客户进行激光嫩肤临床验证工作,并得到了积极的临床反馈。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77、8.85、12.13亿元,同比+20.6%、+30.8%、+37.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8、0.81、2.07亿元,同比-296.8%、+145.4%、+156.2%;EPS分别为-1.97、0.89、2.29元。2025年1月22日股价为64.41元,对应PE分别为-32.66x、71.98x、28.10x。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产业化不及预期风险,框架协议合作风险,资产整合不及预期风险,新兴业务发展不及预期风险。
中兴通讯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10-25 31.10 -- -- 36.41 17.07%
42.58 36.91%
详细
事件2024Q1-Q3公司实现营收900.4亿元,同比增加0.7%,实现归母净利润79.1亿元,同比增长0.8%;扣非归母净利润69.0亿元,同比减少2.9%。2024Q3实现营收275.6亿元,同比减少3.9%,实现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减少8.2%;扣非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减少11.7%。运营商业务承压,国际市场双位数增长前三季度,公司国内运营商业务受Capex下降影响整体承压,国际市场持续突破大国大T,保持双位数增长。同时,公司消费者和政企业务均实现快速增长。 具体业务方面,不断深化“连接+算力”。根据公司官方公众号:(1)连接领域持续在无线和有线市场关键产品保持领先。根据电信咨询机构最新数据,公司5G基站、5G核心网累计发货量全球第二,固网产品市场份额全球第二。围绕5G-A商用部署与落地,与运营商共同打“空天地一体化”5G-A全域立体网,在低空经济领域联合合作伙伴在北京、南京、深圳等25个省市的80多个试点验证了5G-A通感一体在物流配送和低空安全等多种场景的应用。此外,在万兆光网领域推出800GOTN可插拔方案,并基于50GPON技术发布新一代智能光接入产品。(2)算力领域确定智算为长期战略主航道。在智算基础设施和平台技术方面,推出“一机多芯”开放架构AI服务器,兼容适配主流GPU,并以网强算,基于自研芯片推出2。 200G网卡;推进OLink高速总线互联标准,并自研大容量交换芯片,在超万卡集群核心技术、算力原生、智算中心长距互联、推理任务智能分发等前瞻技术方向上开展研究。并在大模型及应用和应用生态领域积极拓展。(3)终端领域积极推动智能化改革。个人终端方面,三季度发布了全面升级的AI全能影像旗舰nubiaZ60Ultra领先版和AI+卫星手机nubiaZ60SPro,并推出普惠5G手机中兴远航40s。nubia品牌持续推进出海战略,Neo2、Music、Focus等特色产品进入阿根廷、埃塞俄比亚、德国等市场。家庭光纤方面,推出FTTR业界首款AI带屏系列RoomPON6.0,云终端产品上半年在国内云终端市场出货量位居第一。汽车电子方面,发布自研车规级SOC芯片“撼域”M1,与中国一汽签署多域融合芯片“红旗1号”战略合作协议;携手上汽发布百万量级车云通讯单品,实现首个国产车规级双核4G通讯模组量产落地。 毛利率承压,持续高位研发,构建全面高校数字底座2024Q1-Q3毛利率40.4%,同比减少3.2pct,净利率8.7%,同比基本持平。2024Q3单季度毛利率40.4%,同比减少4.3pct,环比增加1.4pct,单季度净利率7.8%,同比减少0.5pct,环比减少1.5pct。运营商业务承压拉低整体毛利率水平。2024Q1-Q3整体费用率31.2%,同比增长0.5pct,其中管理费用率基本持平,为3.6%,销售、研发费用率分别上涨0.4/0.3pct,达到7.1%/20.7%,财务费用率-0.2%,同比减少00.3pct,主要受汇率波动影响。公司在5GA、全光网络、全栈智算等持续加深研发投入,加速智算的行业融合与应用落地。 经营性现金流稳健,资产减值计提增加2024Q3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0.5亿元,收入现金比1.06,略有抬升。存货406.3亿元,同比减少10.0%,根据中报数据主要是发出商品减少导致存货减少。公司2024前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计提8.4亿元,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4.2亿元,影响整体利润空间。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运营商Capex影响公司相关业务进展,第二曲线业务维持高速增长态势。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营收分别由1319.7/1416.6/1535.9亿元调整为1311.4/1394.8/1494.6亿元,对应EPS分别由2.26/2.61/3.03元调整为2.10/2.32/2.57元,对应2024年10月21日31.71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14.3/12.9/11.7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5G需求不及预期,运营商持续投入意愿降低;创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业务发展;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系统性风险。
中国电信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10-25 6.57 -- -- 6.97 6.09%
7.35 11.87%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三季报,2024年Q1-Q3实现营业收入为3919.7亿元,同比增长2.85%,归母净利润为293.0亿元,同比增长8.11%,扣非归母净利润286.9亿元,同比增长5.40%。2024Q3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59.9亿元,同比增长2.92%,归母净利润为74.9亿元,同比增长7.76%,扣非归母净利润70.0亿元,同比增长3.54%。 传统业务稳健,智慧家庭持续保持双位数增长1)移动通信服务业务稳健,人均ARPU保持稳定。前三季度,移动通信服务收入1,568.2亿元,同比增长3.2%,移动用户净增1,490万户,达到4.23亿户,5G套餐用户净增2,640万户,达到3.45亿户,5G套餐用户渗透率81.6%,移动用户ARPU为人民币45.6元,保持平稳。2)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业务,智慧家庭同比增长17%。2024前三季度,公司固网及智慧家庭服务收入956.2亿元,同比增长2.9%,有线宽带用户达到1.96亿户,智慧家庭收入同比增长17.0%,宽带综合ARPU为人民币47.8元,智慧家庭价值贡献持续提升。3)产业数字化加速构建第二增长曲线。2024前三季度,公司产业数字化业务收入1,055.49亿元,同比增长5.8%。公司持续深耕行业生态合作,推动战略新兴业务发展。 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强化经营增效,提升核心能力2024前三季度营业成本2,744.1亿元,同比增长3.0%,主要系产业数字化等领域投入加大。整体毛利率30.0%,同比略下降0.85pct。2024前三季度整体费用率为19.3%。其中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0.1%/6.9%/0.1%,同比-0.3/+0.2/+0.0pct。研发费用率2.2%,同比增长0.4pct,主要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 加强现金流管控,5G建设后周期存货库存水位有所下降2024三季报,经营性活动现金净额974.1亿元,同比减少13.8%,现金收入比0.99,同比略有改善。公司整体应收账款及票据598.5亿元,同比增加14.5%,应付账款及票据1587.0亿元,同比增加5.5%,不断强化收付比例,补充公司现金流情况。存货42.7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9%,根据半年报,主要系库存材料减少。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产业数字化业务持续推动伴随资本开支下降,盈利空间稳定,考虑传统业务增速情况,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营收分别由5402.5/5760.2/6147.7亿元调整为5199.1/5399.4/5625.6亿元,预计每股收益分别由0.37/0.40/0.45元调整为0.36/0.38/0.40元,对应2024年10月22日6.65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18.69/17.47/16.4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产业数字化业务推动不及预期;系统性风险。
中国联通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10-24 5.09 -- -- 6.20 21.81%
6.20 21.81%
详细
事件: 2024年 Q1-Q3实现营业收入 2901.2亿元,同比增长 3.0%,归母净利润 83.4亿元,同比增长 10.0%,扣非归母净利润 68.8亿元,同比提升 1.0%。 2024年 Q3实现营业收入 927.8亿元,同比增长 3.3%,归母净利润 23.0亿元,同比增长 7.8%,扣非归母净利润 18.2亿元,同比减少 6.0%。 1、联网通信业务稳健,算力业务快速发展联网通信业务稳健,移动用户净增创近 6年同期新高。前三季度移动用户达3.45亿户,累计净增1,123万户; 其中 5G 套餐用户 2.86亿户,5G 套餐渗透率 83%,用户结构持续优化。物联网连接数 5.94亿个,净增近亿个; 固网宽带用户达到 1.21亿户,全年累计净增 712万户。 算网数智业务积极拓展,算力业务快速发展。联通云实现收入 438.6亿元,同比提升 19.5%;数据中心收入196.9亿元,同比提升 6.8%; 5G 行业虚拟专网累计服务客户数达到 14,013户;网信安全收入维持强劲增势。 产业互联网业务实现收入 606.9亿元,占主营收比达到 24.0%,同比提升 1.8pct。 报告期内,5G 中频基站达到 136万站,4G 中频共享基站超过 200万站;10G PON 端口占比达 80%,行业领先; 面向海量数据传送需求,打造中国联通算力智联网 AINet,建设上海临港、呼和浩特等万卡智算中心,大型算力中心园区全面覆盖“东数西算”枢纽节点。 2、加强管理提质增效,加大研发投入,利润空间稳定释放前三季度毛利率 26.0%,同比微增 0.8pct,净利率 6.5%,同比微增 0.4pct,受益于折旧摊销减少,整体利润空间持续释放。 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 16.6%,同比减少 0.5pct,销售/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9.2%/-0.1%,管理费用率 5.6%,同比减少 0.9pct,研发费用率 1.9%,同比增加 0.4pct。 3、经营稳健,应收账款加大,现金流减弱2024前三季度实现经营现金流 582.5亿元,同比下降 14.0%,现金收入比 0.95,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应收/应付账款及票据分别同比上涨 20.6%/4.2%,存货 42.2亿元,同比上涨 26.4%。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 2B 业务占比加大,同时企业调整收款节奏,导致现金流有所下降,资产负债率 45.0%维持在合理水平。 4、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受宏观周期影响传统通信业务增速放缓,在投资及折旧摊销减少趋势下,整体利润空间仍有望持续释放。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营收分别由3930.9/4166.8/4404.3亿元调整为3876.1/4039.3/4215.0亿元, EPS 分别为由 0.29/0.33/0.37元调整为 0.28/0.31/0.35元,对应 2024年 10月 22日 5.14元/股收盘价 PE 分别为 16.32/14.75/13.22倍。维持“增持”评级。 5、风险提示: 应收账款回款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创新业务推动不及预期;系统性风险。
威胜信息 计算机行业 2024-10-24 42.48 -- -- 42.98 1.18%
42.98 1.18%
详细
事件: 2024年 Q1-Q3实现营业收入 19.4亿元,同比增长 16.8%,归母净利润 4.2亿元,同比增长 22.0%,扣非归母净利润 4.1亿元,同比提升 14.7%。 2024年 Q3实现营业收入 7.2亿元,同比增长 10.6%,归母净利润 1.5亿元,同比增长 14.5%,扣非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减少 12.7%。 1、业务稳定增长,在手订单充裕产品结构优化拉动毛利率提升,营收净利实现双增长。报告期内,网络层业务收入 7.0亿元,同比提升11.3%。主要得益于通信模块业务增长。感知层业务收入 4.2亿元,同比提升 31.2%。主要得益于数字电网的电监测终端业务拉动。应用层业务收入 1.0亿元,同比提升 69.9%。 报告期内,网络层中通信模块实现收入 6.0亿元,(2024H13.8亿元),占主营收比 30.9%,同比增加 22.3%,跃升为首要单品; 新品收入占主营约 50%,增长动能显著。根据公司公众号,报告期内公司成功推出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电鸿化终端、新一代双模通信芯片、Wi-SUN 通信模块、新款智能超声波水表等超 30款新产品及解决方案,其中分布式光伏解决方案 2024年已承接超 10万户改造项目,目前在山东、湖南、河南、湖北、江西等省市实现批量应用。前三季度实现新品收入 9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 47%,同比增长 32.4%。电鸿化终端落地南网,是率先研发采用鸿蒙系统的新一代智能网关,应用于广州南沙和珠海横琴两地电鸿示范区建设。 在手订单充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新签合同 25.6亿元,同比增长 13.6%;在手合同 37.7亿元,同比增长28.7%。 2、国际业务增长翻番,海外产能持续推动业务出海2024前三季度境内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6.1亿元,同比增长 7.4%;境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3.3亿元,同比增长105.9%,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从 2023年度 10%提升至 17%。 根据公司半年报,2024H1新增墨西哥、印尼两家子公司,同时启动实施沙特、印尼、墨西哥建厂规划,并拟向中国香港子公司增资至 8亿港元,持续助推全球能源转型的业务出海。此外,根据公司公众号,公司多款 WiSUN 自研芯片获得国际认证,在海外市场取得超数千万元订单。旗下威铭能源研发的智能超声波水表获得包括欧盟、英国等在内的全系列最高等级国际认证。 3、 国内外市场双轮驱动,中标国网南网维持头部地位南网中标,深化南网双模应用。根据证券日报网,2024Q1,国网总部第一批次集采招标项目中标 1.06亿元,排名前列,2024年 7月公司在南方电网 2024年招标项目中标 3.12亿元。进一步巩固了公司第一梯队供应商的市场地位。 在通信芯片业务方面,公司推出 HPLC 通信芯片和双模通信芯片,并以此基础研发包括双模通信、宽带 HPLC 通信模组、Wi-SUN 通信模组等。我们认为,双模通信批量应用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公司着力于国网省网市场,推动深化国网南网的双模应用,为公司业绩增长核心驱动力蓄能,并将在 2024年迎来重要增长机会。此外,公司持续扩张海外版图,多款 Wi-SUN 自研芯片获得订单,实现国内外市场双轮驱动。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数字电网和国际业务发展,着力挖掘智能配电、智慧能源业务潜能,构建从数字电网到数智城市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的全域生态。 4、持续回购注销与现金分红,加大股东回报
亿联网络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10-24 39.95 -- -- 42.91 7.41%
42.91 7.41%
详细
事件: 2024年 Q1-Q3实现营业收入 41.1亿元,同比增长 27.5%;归母净利润 20.6亿元,同比增长 27.9%;扣非归母净利润 19.2亿元,同比增长 33.3%。 2024年 Q3实现营业收入 14.4亿元,同比增长 22.3%,归母净利润 7.0亿元,同比增长 20.5%,扣非归母净利润 6.6亿元,同比增加 24.2%。 1、下游需求改善,业绩持续修复向好我们预计桌面通信终端库存处于健康水位,受益于欧美需求恢复,有望保持稳定增速。会议产品和云办公终端在众多会议室全能化终端产品及 BH 商务耳麦迭代升级的产品矩阵下,凭借产品性价比有望持续高速增长态势。 2、2024聚焦“全场景覆盖、全能化终端、智能化变革”三大战略方向,持续推出高质量新品2024年公司以“全场景覆盖、全能化终端、智能化变革”为三大战略方向,2024年度主力推出专业音视频会议平板、会议室系列产品、核心摄像机/麦克风/扬声器等新一代智能会议终端产品,同时耳麦产品在有线类、DECT 无线类及蓝牙无线类也将推出新品,逐步完善产品矩阵。 三季度,公司推出多款视频会议产品,包括 MeetingEye900分体式视频会议终端、UVC85摄像机、专业级视频会议全向麦克风 CP50&CPE40、UVC40E2超清智能 USB 会议一体机;同时,商务耳麦产品系列不断丰富,推出BH74高级蓝牙无线耳麦。 此外公司计划在四季度发布专业音视频会议平板 MeetingBoard 65/75/86Pro、天花板麦克风 CM50和 A40会议室一体机。 3、2024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发展信心公司公告 2024年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对 2024-2025两个会计年度作为考核年度,2024/2025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率,以 2023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为基数,分别不低于 20%/40%。公司此次股权激励计划考核目标彰显公司业绩企稳恢复的发展信心。 4、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沟通与协作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经历去库存周期后,下游需求和业绩逐渐修复,参考公司最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 52.2/63.3/77.9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91/2.31/2.86元,对应 2024年 10月 22日收盘价 39.78元/股,PE 分别为 20.83/17.27/13.93倍,维持“增持”评级。 5、风险提示: 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短缺及价格上涨风险;商 用耳麦、 会议平 板放量 不及预 期;海 外市 场 拓 展 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系统性风险。
中国移动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10-23 105.43 -- -- 108.00 2.44%
119.51 13.35%
详细
事件:2024Q1-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7914.6亿元,同比增长 2.1%;归母净利润 1108.8亿元,同比增长 5.1%,扣非归母净利润 1005.0亿元,同比增长 3.6%。 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447.1亿元,同比減少 0.1%;归母净利润 306.8亿元,同比增长 4.6%,扣非归母净利润 274.6亿元,同比增长 1.0%。 1、CHBN 业务全面发力,家庭市场实现量价齐升 (1)个人市场:流量稳定增长,单季度 ARPU 逐渐企稳。截至三季報,移动客户总数达到 10.04亿户,其中5G网络客户数达到 5.39亿户,5G 网络渗透率 53.7%;首 3季度,手机上网流量同比增长 2.1%,手机上网 DOU 达到 15.7GB;移动 ARPU 为人民币 49.5元,同比下降 3.3%,相较半年度 ARPU 降幅收窄。 (2)家庭市场:千兆入户推动量价齐升。截止前三季度,有线宽带客户总数达到 3.14亿户,净增 1,536万户,其中家庭宽带客户达到 2.76亿户,净增 1,246万户;首 3季度,家庭客户综合 ARPU 为人民币 43.2元,同比增加 2.6%,提升显著。 (3)政企和新兴市场:实现良好增长。一体化推进“网+云+DICT”规模拓展,内容媒体收入、国际业务收入保持快速增长。 2、管理稳健,盈利空间稳定释放公司前三季度毛利率 30.8%,同比增长 2.1pct,净利率 14.0%,同比增长 0.4pct。毛利率上升主要得益于折旧摊销费用同比下降 7.0%,此外职工薪酬、网络运营成本分别增长 0.4%/9.0%。前三季度整体费用率 12.9%,同比提升 1.1pct,销售/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同比增加 0.3/0.2/0.6pct,管理费用率基本持平。 3、现金流有所改善,付款节奏调整,信用减值计提影响利润空间截止三季报,经营性活动净额 2240.8亿元,同比减少 5.7%,现金收入比 1.02,同比略增 0.1,公司调整付款节奏,整体经营性净额降幅较 24H1明显收窄。 公司前三季度计提信用价值损失 180.7亿元,同比增加 44.5%,单季度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 71.1/49.2/60.5亿元,同比分别增加 72.9/45.1/20.8%。 4、投资建议:考虑销售通信产品类低毛利业务增速放缓,以及中报 CHBN 相关业务增速情况,下调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6年营收分别由 10785/11509/12267亿元调整为 10034/10639/10993亿元,每股收益分别由 6.53/6.91/7.32元调整为 6.45/6.75/7.10元,对应 2024年 10月 22日 104.38元/股收盘价,PE 分别为 16.19/15.45/14.70倍,维持“增持”评级。 6、风险提示:坏账损失风险;行业政策变化风险;创新业务推动不及预期,系统性风险。
亿联网络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10-16 41.64 -- -- 42.91 3.05%
42.91 3.05%
详细
事件:公司发布2024三季报预告,2024前三季度预计营业收入40.3-41.9亿元,同比增长25%-30%;预计归母净利润20.2-21.0亿元,同比增长25%-30%;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18.8-19.6亿元,同比增长31%-36%。 1、下游需求改善,业绩持续修复向好根据业绩预告,2024Q3公司预计营业收入14.2-14.8亿元,同比增长20%-25%,预计归母净利润6.9-7.2亿元,同比增增18%-23%;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6.5-6.8亿元,同比增长22%-27%。 我们预计桌面通信终端库存处于健康水位,受益于欧美需求恢复,有望保持稳定增速。会议产品和云办公终端在众多会议室全能化终端产品及BH商务耳麦迭代升级的产品矩阵下,凭借产品性价比有望持续高速增长态势。 2、2024聚焦“全场景覆盖、全能化终端、智能化变革”三大战略方向,持续推出高质量新品2024年公司以“全场景覆盖、全能化终端、智能化变革”为三大战略方向,2024年度主力推出专业音视频会议平板、会议室系列产品、核心摄像机/麦克风/扬声器等新一代智能会议终端产品,同时耳麦产品在有线类、DECT无线类及蓝牙无线类也将推出新品,逐步完善产品矩阵。 近期,公司推出专业级视频会议全向麦克风CP50&CPE40等专业产品;同时,在8月澳大利亚Integrate2024展会,展出全新MVC三代方案、MB方案以及MDEPA40产品,并参加东南亚InfoCommAsia2024展会,展示亿联ProAV方案、BYOD方案及耳麦和个人设备全系列产品,积极拓展澳新和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3、2024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发展信心公司公告2024年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对2024-2025两个会计年度作为考核年度,2024/2025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增长率,以2023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为基数,分别不低于20%/40%。公司此次股权激励计划考核目标彰显公司业绩企稳恢复的发展信心。 4、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球领先沟通与协作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经历去库存周期后,下游需求和业绩逐渐修复,参考公司最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52.2/63.3/77.9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1.91/2.31/2.86元,对应2024年10月14日收盘价40.53元/股,PE分别为21.2/17.6/14.2倍,维持“增持”评级。 5、风险提示: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短缺及价格上涨风险;商用耳麦、会议平板放量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系统性风险。
紫光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8-29 18.88 -- -- 22.35 18.38%
31.03 64.35%
详细
1、事件公司发布 2024半年报,报告期内实现收入 379.5亿元,同比增长 5.3%,实现归母净利润 10.0亿元,同比下滑2.1%;实现扣非净利润 8.9亿元,增速实现回正,同比增长 5.8%。 单季度看,2024Q2实现营收 209.4亿元,同比增长 7.3%;实现归母净利润 5.9亿元,同比增长 0.6%;实现扣非净利润 5.5亿元,同比增长 8.5%。 2、政企和国际业务维持增长,运营商业务同比下滑 4.1%分产品看,2024H1ICT 基础设施及服务 261.5亿元,同比增长 5.4%;IT 产品分销与供应链服务 136.2亿元,同比+6.3%。 其中,2024H1新华三实现营收 264.3亿元,同比增长 5.8%,实现归母净利润 18.2亿元,基本持平。其中国内政企业务收入达到 202.1亿元,同比增长 8.3%:国内运营商业务收入 50.2亿元,同比下降 4.1%;国际业务收入12.0亿元,同比增长 9.5%,其中 H3C 品牌产品及服务自主渠道业务营业收入为 4.16亿元,同比增长 61.22%。 3、毛利率有所下滑,费用率缩减,整体净利润略有收窄2024H1毛利率 19.0%,同比减少 1.3pct;分产品看,ICT 基础设施及服务毛利率 24.4%,同比减少-1.1pct ; IT 产品分销与供应链服务毛利率 5.8% ,同比减少 1.6pct。分地区看,国内毛利率 18.5%,同比减少 1.2pct,海外毛利率 35.6%,同比减少 1.5%。 净利率方面,2024H1净利率 4.5%,同比减少 0.5pct,Q2单季度净利率 4.9%,环比有所改善。 其中,期间费用率 13.6%,同比下降 2.9pct,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5.5%/1.2%/0.6%/6.4%,同比分别下降 1.1/0.1/0.3/1.3pct。 4、收购新华三股权有序推进,利润有望增厚根据公司 8月 26日《关于重大资产购买的进展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紫光国际拟以合计约 21.4亿美元购买新华三 30%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通过紫光国际对新华三持股比例将由 51%增加至 81%。根据公告,2024年 7月 18日,紫光国际与兴业、中信、民生、华夏等银行共同签署并购银团贷款合同,贷款本金总计不超过人民币 95亿元。 截至公告日,公司已取得本次交易交割先决条件的中国政府机构出具的文件和/或批准,公司正在积极有序推进本次交易交割相关工作。 5、 A I 催化,数 据中心交换机市场空间持续放量我们预计,伴随 AI 算力增长及国产化需求,公司服务器业务及高交换机业务有望持续受益。其中,AI 服务器国产化需求有望拉动相关业务维持增长态势;在高速交换机领域,公司提供业界性能领先的 400G/800G 高速交换机产品,并具备 CPO/LPO 等先进技术布局,在业界首发 800G CPO 硅光交换机,适用于 AIGC 集群或数据中心高性能核心交换等业务场景,在 AI 智算需求持续催化下,交换机相关收入体量有望快速增长。 5、 投 资建议: 公司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行业领导者,持续受益于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业绩有望企稳恢复,同时伴随 AI应用持续推广,公司作为相关基础设备厂商有望受益。维持收入预测,预计 2024-2026实现营收分别为831.0/901.5/987.0亿元,考虑本次收购交易金额较大,相关银行贷款导致财务费用和负债规模增加,同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上市公司本次交易完成后需将与 HPE 开曼约定的新华三剩余 19%股权的期权远期安排作为金融负债进行会计处理,导致负债规模增加。调整归母净利润,归母净利润预测由 26.8/38.6/45.3亿元调整为24.0/34.9/39.8亿元,每股收益分别由 0.94/1.35/1.58元调整为 0.83/1.22/1.39元,对应 2024年 8月 28日19.06元/股收盘价 PE 分别为 22.8/15.6/13.7倍,维持“买入”评级。 6、 风 险提示: 数字化转型不及预期;运营商云计算投入不及预期; A I 智算推广不及预期;上游芯片等原材料成本波动风险 ;本次交易被暂停、中止或取消风险;新华三剩余 19%股权不确定性。
亿联网络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7-18 38.13 -- -- 38.57 -0.57%
50.71 32.99%
详细
事件: 公司发布 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2024H1预计营业收入 26.2-27.2亿元,同比增长 28%-33%;预计归母净利 润 13.4–13.9亿元,同比增长 30%-35%;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 12.3-12.8亿元,同比增长 36%-42%。 1、需求改善验证,业绩持续修复向好 2024Q2延续高增长态势,需求改善逻辑持续验证。根据业绩预告,2024Q2公司预计营业收入 14.5-15.5亿元, 同比增增 26%-35%,预计归母净利润 7.7-8.2亿元,同比增增 27%-35%;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 7.1-7.6亿元, 同比增增 28%-37%。 报告期内,下游需求持续边际改善,各产品线保持稳健推进节奏,业务保持持续向好态势。我们预计桌面通信 终端库存处于健康水位,伴随欧美需求恢复,有望保持稳定增速。会议产品和云办公终端在众多会议室全能化 终端产品及 BH 商务耳麦迭代升级的产品矩阵下,凭借产品性价比有望持续高速增长态势。 2、2024聚焦“全场景覆盖、全能化终端、智能化变革”三大战略方向,持续推出高质量新品 2024年公司以“全场景覆盖、全能化终端、智能化变革”为三大战略方向,2024年度主力推出专业音视频会 议平板、会议室系列产品、核心摄像机/麦克风/扬声器等新一代智能会议终端产品,同时耳麦产品在有线类、 DECT 无线类及蓝牙无线类也将推出新品,逐步完善产品矩阵;通过专业会议、语音通信、高效协作、智慧办公 四大能力持续赋能企业数字化变革,拓展完善全行业全场景沟通与协作解决方案。同时,公司也将持续构建大 项目和“平台+智能硬件终端”解决方案的销售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长期竞争力。 3、2024股权激励计划,彰显公司发展信心 公司公告 2024年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对 2024-2025两个会计年度作为考核年度,2024/2025年营业收入及净 利润增长率,以 2023年营业收入及净利润为基数,分别不低于 20%/40%。公司此次股权激励计划考核目标彰显 公司业绩企稳恢复的发展信心。 4、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全球领先沟通与协作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经历去库存周期后,下游需求和业绩逐渐修复,参考公司最 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 52.2/63.3/77.9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 1.91/2.31/2.86元,对应 2024年 7月 12日收盘价 38.34元/股,PE 分别为 20.1/16.6/13.4倍,维持“增持” 评级。 5、风险提示: 汇率波动风险;原材料短缺及价格上涨风险;商 用耳麦、 会议平 板放量 不及预 期;海 外市 场 拓 展 不 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系统性风险。
紫光股份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4-05-29 22.38 -- -- 24.54 9.65%
25.39 13.45%
详细
1、事件紫光股份发布《紫光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购买预案》公告。根据公告,公司计划通过其全资子公司紫光国际,以现金方式将收购控股子公司新华三少数股东股权的比例由49%调整至30%,交易作价为21.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1.8亿元,同时决定终止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2、下调收购新华三股权比例至30%,终止定增,剩余19%股权有远期安排2023年5月26日,公司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具体方案,拟以支付现金方式向HPE开曼购买新华三48%股权,向IzarHoldingCo购买新华三1%的股权,合计交易定价3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47亿元。此外,公司拟通过定向增发方式筹集不超过120亿元资金用于本次股权收购交易。2023年9月24日,公司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事项;待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后,再推进新华三股权收购的相关事项。 2024年5月25日,公司发布了进一步调整后的重大资产购买预案,将收购比例由49%调整为30%,终止定增,对新华三的持股比例将由51%提升至81%。公司拟通过紫光国际以现金方式购买HPE开曼所持新华三29%的股权,以及IzarHoldingCo所持的1%股权,合计作价为21.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1.8亿元),收购资金来源于公司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为131.8亿元,公司已计划向银行申请不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美元的贷款。此外,公司宣布拟终止2023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120亿元A股股票的事项。对于剩余的19%股权,公司放弃优先购买权,但HPE开曼授予紫光国际一项购买期权,允许紫光国际在30%股权交易交割完成后的第16个月至第36个月内选择行使购买剩余19%的股权,期权交易价格为13.57亿美元。3、持续投入AIGC,收购新华三发挥ICT协同效应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前瞻性布局推动AI与云智原生数字平台的结合,实施“AIinALL”战略,为AIGC技术的全面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23年,公司推出全栈液冷解决方案,发布全系列G6液冷服务器和全系列液冷DC交换;推出全球首款单芯片800GCPO硅光交换机、CR16000-M8和CRT19000-20等高端路由器、Wi-Fi7新品、5G小基站等;深度拓展公司百业灵犀私域大模型+优选通用及行业细分大模型的“1+N”行业智慧应用,不断升级“数字大脑”,以全栈能力支撑AIGC行业应用需求。本次收购新华三股权,有利于发挥ICT协同效应,公司利润有望显著增厚。新华三拥有计算、存储、网络、5G、安全、终端等数字化基础设施整体能力,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信息安全、智能联接、边缘计算等在内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端到端的技术服务。 公司对新华三的持股比例将由51%增加至81%,优化了公司整体业务布局,每股收益将明显增厚;同时将加速新华三科技创新进程,使新华三在助力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更大的协同价值。AI催化,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空间持续放量。公司面向AI智算场景,提供业界性能领先的400G/800G高速交换机产品,并具备CPO/LPO等先进技术布局,在业界首发800GCPO硅光交换机,率先满足十万卡级别高性能GPU集群网络需求;此外发布业界首款园区400G核心交换机,并支持200G增强以太环网技术,满足园区用户未来5-10年业务发展需要。在AI智算需求持续催化下,交换机相关收入体量有望快速增长。4、发布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加强现金分红2024年5月25日,公司同日发布未来三年(2024-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计划采用现金、股票或现金与股票结合方式分配股利,除特殊情况外,在当年盈利且累计未分配利润为正情况下,每年以现金方式分配不少于当年实现合并报表可供分配利润的10%。5、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行业领导者,持续受益于百行百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业绩有望企稳恢复,同时伴随AI应用持续推广,公司作为相关基础设备厂商有望受益。维持收入预测,预计2024-2026实现营收分别为831.0/901.5/987.0亿元,考虑新华三2024年持股比例提升,基于审慎性原则,归母净利润预测由24.8/29.1/34.2亿元调整为26.8/38.6/45.3亿元,每股收益分别由0.87/1.02/1.20元/调整为0.94/1.35/1.58元,对应2024年5月24日22.43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24.0/16.6/14.2倍,维持“买入”评级。6、风险提示:数字化转型不及预期;运营商云计算投入不及预期;AI智算推广不及预期;上游芯片等原材料成本波动风险;本次交易被暂停、中止或取消风险;新华三剩余19%股权不确定性。
网宿科技 通信及通信设备 2024-04-29 9.26 -- -- 9.62 3.89%
9.62 3.89%
详细
公司发布2023年报,实现营业收入47.1亿元,同比下降7.5%;归母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221.7%;扣非归母净利润4.08亿元,同比增长132.08%。 公司公布2024年一季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1.2亿元,同比缩减4.1%;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加46.0%;扣非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183.5%。 1、收入端:稳步推进海外业务开拓,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7.1亿元,同比有所缩减;归母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221.7%;主要系公司坚持实施“2+3”业务多元化及“国内+海外”市场联动,同时优化业务价值结构,减少低毛利业务所致。 稳步推进海外业务开拓,海外业务占比持续提升。2023年,公司实现境外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12.8%,占公司整体收入的45.5%。同时持续推进海外“能力圈”建设,加强国内和海外业务联动,推动安全、MSP等服务出海,短剧出海行业解决方案也已在海外成功落地,东南亚地区互联网渗透率稳定提升。根据公司2023年12月11日公众号文章,目前网宿全球节点覆盖70+国家和地区,合作200+海外运营商,在东南亚、欧美和中东等地区拥有丰富节点线路资源。其中在东南亚节点遍布东南亚10国,建设多线节点,构建快速、稳定、安全的短剧分发加速平台。 24Q1营收实现11.2亿元,同比缩减4.1%;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46.0%。 2、成本费用端:业务结构优化拉动毛利率提升,整体费用维持稳定业务结构优化,毛利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强。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2.07%,同比+5.95pct。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分别为32.2%/12.9%,同比+6.0/9.3pct;主要系公司优化业务结构,缩减部分低价业务,转向毛利率更高的综合性服务,同时海外市场拓展良好拉动毛利率正向增长。 整体费用维稳。2023年公司整体/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21.6%/8.5%/16.4%/10.2%,同比+0.2/+1.2/+0.8/+0.3pct,主要系加速国内外市场开拓,同时股权激励费用增加所致。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达4.6亿元,基本维持稳定;研发费用占收比达9.7%,同比+0.6pct;研发人员共990人,占总人数的51.2%,同比-2.6%。 3、现金收入比上升,股权激励和股东回报增强彰显公司发展信心现金收入比上升,资产实现保值增值。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7.9亿元,同比-15.0%;整体现金收入比为1.09,同比略有上升,维持稳健经营。总资产达109.7亿元,同比+4.4%,实现保值增值。 实施股权激励,股东回报持续增强。公司2023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1亿元,拟以扣减回购专户中的股份后的总股本24.24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派发每10股现金红利2.5元,分红金额预计约6.06亿元。2023年8月,公司推出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使用公司第二次股份回购计划回购的股份作为部分股票来源,向250名激励对象授予3,200万份二类限制性股票。 4、深入推进“2+3”业务布局,推动新技术革新融合公司持续推动CDN向“边缘计算”、“云安全”革新,积极拓展算力云、MSP、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 推动面向更多场景的边缘计算实践。网宿边缘应用推出分布式、轻量存储技术服务“边缘KV”,适用于页面定制、API网关、内容同步等场景。2023年8月,推出边缘GPU算力平台,基于全球分布的节点资源,提供高性能GPU算力,可应用于AI推理、图形渲染、视频处理、云游戏、AIGC等多种应用场景。目前公司已陆续推出边缘云主机、边缘云容器、边缘存储、边缘应用等产品,服务于在线教育、视频、游戏和车联网等行业客户。网宿安全影响力持续扩大。公司继续推进“3+X+AI”体系建设,实现完整SASE能力。2023年1月,公司计划投入2.1亿元建设“云安全平台升级项目”;2023年9月,成立安全演武实验室。报告期内,网宿安全被评为ZTNA领域“代表厂商”、SASE领域标杆厂商。 在MSP业务上,公司加大业务拓展,同时继续强化在安全咨询、数据分析、DevOps、机器学习等服务能力上的建设。2023年9月,公司以子公司Cloudsway为主体开展MSP业务并搭建核心团队持股平台。 子公司爱捷云瞄定算力云定位,面向AI、游戏、测绘、基因测序、渲染及工业仿真等场景提供算力存储服务。 子公司绿色云图持续进行液冷技术迭代,以满足高算力的散热要求,推出的数据中心液冷技术方案目前已应用于云计算、融媒体、视频渲染、高校等领域。 5、投资建议:我们认为行业竞争趋向良性,公司整体经营稳健,考虑公司业务价值结构变化,营收增速较预期有所放缓,毛利率和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营收分别由51.9/55.2/N/A亿元调整为50.2/53.6/57.8亿元,对应EPS分别由0.19/0.23/N/A元调整为0.25/0.31/0.37元,对应2024年4月26日9.46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37.3/30.9/25.7倍。维持“增持”评级。 6、风险提示:CDN行业竞争恶化导致毛利率下降风险;新技术融合不及预期;IDC上架率不及预期;液冷等方案推广不及预期;系统性风险。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1/31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