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网科技
|
计算机行业
|
2018-03-02
|
23.09
|
--
|
--
|
24.60
|
6.54% |
|
24.60
|
6.54% |
|
详细
1、公司发布业绩快报,2017年业绩位居此前业绩预告居中水平。2017年收入和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11亿(+6.4%)和5.11亿(-1.9%),EPS为0.74元。受益于吃鸡游戏正向影响及公司泡泡加速器、CDK等新业务快速推广,17Q4公司收入同比和环比分别增长23.2%和22.2%,达到6.18亿,比往年单季最高收入高出1亿左右。新业务投入初期毛利率较低,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微降。 2、《绝地求生》对国内网吧流量影响明显,显著提升网吧上座率和上网时长,对公司围绕网吧场景的业态已形成正向影响,促进公司广告收入增加,加速器快速推广,同时公司加强与STEAM平台合作,包括吃鸡游戏CDK国内独代销售、工具软件合作等新业务发展不错。据顺网网吧指数排名显示,《绝地求生》于2017年12月超过《英雄联盟》,成国内网吧最热门端游产品。根据顺网网吧指数数据显示,启动《绝地求生》的网吧上座率可达74%左右,未启动的则为53%,同时启动《绝地求生》的网吧终端日均上网时长达8.55小时,未启动的仅6.14小时。《绝地求生》本身超强热度,加上国内各大厂商战略性发力,后续吃鸡国服版及大厂吃鸡类端游陆续上线,有望推动网吧流量继续上涨。 3、浮云、汉威等业务2017年预计实现稳健增长。2017年上半年浮云实现净利润1.64亿,同比大概增长15%左右,从少数股东损益判断,预计全年平稳增长。 4、2018年公司确立“网吧为本、用户为上、数据为王”的战略核心,发布“两翼一体”新战略,两翼指“网吧为本的企业市场+用户为上的个人市场”,一体是“数据为王的大数据支撑”,致力于打造成为一家以用户思维、大数据采集应用为基础,立足并深耕于网吧场景,深度连接并直通个人用户,广泛整合娱乐,关联战略伙伴的线上线下、数据连通的创新平台型企业。 5、维持“买入”评级。网吧流量回暖提升公司渠道价值,正向影响广告和游戏业务,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加速器、电竞、直播等新业务,拓展新增长点。预测公司2018~2019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6.06亿和6.89亿,18~19年EPS分别为0.87元和0.99元,当前股价对应18~19年PE分别为26.7倍和23.5倍。公司首期员工持股计划买入5.4亿元公司股份,成交均价为19.5元/股,提供安全垫。
|
|
|
三七互娱
|
计算机行业
|
2018-02-12
|
18.81
|
--
|
--
|
22.26
|
18.34% |
|
22.26
|
18.34% |
|
详细
公司拟以自有资金14亿元收购胡宇航持有的极光网络剩余20%股权,胡宇航在获得80%交易对价后6个月内通过大宗、集中竞价等方式以交易对价的60%(即8.4亿元)购买公司股票,锁定期12个月且分3次解禁。 点评:1、收购极光剩余股权增厚公司利润,且锁定3年业绩,同时换股绑定核心管理层。现金收购较此前收购进程加快,收购价格相比此前公告不变,对应到18年收购估值仅为9.7倍。极光承诺17~19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5.8亿(+20%)、7.25亿(+25%)和8.7亿(+20%)。极光2016年和2017年前3季度净利润分别为4.82亿和5.00亿,前3季度已完成全年承诺业绩的86.2%。 2、胡宇航拿到现金后将以大宗、集中竞价等方式购买8.4亿元公司股份,占当前收盘市值的2.02%,既以换股方式绑定核心管理层,又以承诺业绩获得极光未来几年业绩增长保障,同时一定程度缓解了市场对公司解禁的担忧。到目前公司仅公告吴氏家族拟于Q1通过大宗方式减持不超过总股本的2%,解禁对二级市场冲击有限。 公司旗下拥有3大研发团队,分别为极光网络、火山湖、墨鹍,其中极光网络成立于2013年10月,是公司核心研发团队,成功推出页游《传奇霸业》和《大天使之剑》,及手游《永恒纪元》、《大天使之剑H5》、《传奇霸业》等多款月流水过亿的精品游戏,还储备《黄金裁决》等多款精品大作。胡宇航承诺股权交割当年及其后48个月仍在极光任职。 3、在游戏行业不缺精品游戏的情况下,公司通过丰富的精品产品梯队+强大的发行运营能力,持续做大流水盘子,市场地位不断巩固,显现出强竞争力,也为公司收入和业绩增长稳定性提供保障。公司产品梯队强大,18年每季度均有大作上线,以MMO、RPG 为主,尝试多品类拓展。头部产品增多,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已有2款手游月流水峰值2亿左右,1款约1~2亿,1款接近1亿。 公司产品+流量经营模式得以在腾讯+网易双寡头下形成突围之势,在2017年中国iOS 市场手游发行商收入榜中,公司仅次于腾讯和网易位居第3。 4、维持“买入”评级。考虑极光并表,我们预计公司2018~2019年业绩分别为22.50亿和27.19亿,公司18~19年EPS 分别为1.05元和1.27元,当前股价对应18~19年PE 分别为19倍和16倍。解禁实际减持比例有限,将理顺大股东与经营层关系,同时公司基本面持续向好,增强市场对公司中长期发展的信心。公司管理层战略前瞻、执行力强,产品梯队+发行实力强劲,总流水持续提升,市场地位和竞争力进一步巩固。 5、风险提示:老游戏流水下滑,新游戏上线时间推迟或流水不达预期;用户获取成本不断增长压缩毛利率;吴氏家族解禁影响市场投资积极性。
|
|
|
三七互娱
|
计算机行业
|
2018-01-30
|
20.93
|
--
|
--
|
21.32
|
1.86% |
|
22.26
|
6.35% |
|
详细
1、游戏行业规模大、增速快,集中趋势明显,除腾讯网易外,少数头部公司市占率继续提升。手游从2012年底开始爆发至今,用户红利、产品红利逐渐消失,当市场不缺好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流量运营模式是手游公司突围比较好的模式。好产品(自研或独代)+流量精细化运营做大流水、拉长生命周期。 2、三七互娱是具有强平台属性和用户价值深度挖掘的领先互娱公司,围绕IP稳步推进“平台化、全球化、泛娱乐化”战略;公司研发+发行一体化,在游戏市场不断深耕、沉淀,逐渐成为具有强竞争力和较高壁垒的游戏公司,同时在泛娱乐领域前瞻布局,持续挖掘多元化协同业务。三七互娱成立于2011年9月底,陆续在页游运营领域成为仅次于腾讯的第2大页游运营商、在页游研发方面做到行业第1,2016年下半年手游开始发力,公司产品+流量经营模式得以在腾讯+网易双寡头下形成突围之势,在2017年中国iOS市场手游发行商收入榜中,公司仅次于腾讯和网易位居第3位。 3、公司产品梯队强大,预计2018年每季度均有几款新游大作上线,以MMO、RPG为主,尝试多品类拓展。头部产品增多,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已有2款手游月流水2亿左右,1款约1~2亿,1款接近1亿。已上线包括《永恒纪元》《大天使之剑H5》《传奇霸业》《择天记》,18Q1还将上线《黄金裁决》(自研自发)等手游,后续还储备《凡人诛仙诀》、传奇类等多款重点自研手游。发行业务能拿到的产品级别不断提升:已上线《阿瓦隆之王》(安卓版)、《最游记物语》、《铁骑冲锋》、《天将雄狮》等,另外独代原《拳皇98OL终极之战》制作团队的二次元新游,以及《盗墓X》、《剑与魔法2》等。海外是公司未来增量市场:目前海外手游月流水最高接近1亿,处于积累经验阶段,一旦有适合海外市场的自研游戏出来,利润增量预计会比较明显,公司目前也有储备适合欧美市场的SLG类游戏。 4、持续布局泛娱乐:通过投资等方式布局游戏产业链、互动视频直播、动漫、影视、优质IP、VR/AR等领域,打造以IP为核心、多业态联动的泛娱乐公司。 5、维持“买入”评级。不考虑极光少数股东权益并表,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业绩分别为16.26亿、21.18亿和25.55亿,公司17~19年EPS分别为0.76元、0.99元和1.19元,当前股价对应17~19年PE分别为28倍、21倍和18倍。公司管理层战略前瞻、执行力强,行业竞争力不断提升,产品梯队+发行实力强劲,总流水持续提升以及解禁股份有效处理将逐渐缓解市场疑虑。 6、风险提示:老游戏流水下滑,新游戏上线时间推迟或流水不达预期;用户获取成本不断增长压缩毛利率;吴氏家族解禁影响市场投资积极性。
|
|
|
顺网科技
|
计算机行业
|
2018-01-01
|
18.03
|
--
|
--
|
22.95
|
27.29% |
|
24.60
|
36.44% |
|
详细
一、公司围绕网吧场景做价值挖掘,挖掘广告、游戏、增值服务等变现模式,通过外延扩张延伸场景和业务(展会和安全业务),通过打造线下超级平台、线下嘉年华系列活动、公共上网场所以及线上泛娱乐平台,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形态的泛娱乐平台布局,并在泛娱乐版权、衍生品、电竞、VR等各方向展开创新和布局。 二、过去几年公司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收入从2011年1.73亿增长到2016年17.02亿,增长了9倍,归母净利润从2011年的0.64亿增长到2016年的5.21亿,增长了7倍多。2017年前3季度实现收入和归属母公司分别为11.92亿(-0.62%)和3.71亿(-6.33%)。 将公司业务变化促进收入和利润增长分为几个节点:1、广告业务驱动:2009~2014年广告业务驱动快速增长;2、页游联运业务驱动:2012~2016年页游联运从起步到做到全行业开服第4,带动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3、浮云驱动:2014~2016年浮云成为业绩最大增长点,从2014年9月并入公司,2015年PC端收入大幅增长,2016年手游收入大幅增长。4、并购带来增长:国瑞信安于2016年1月并表,汉威于2016年7月并表。 三、受手游趋势影响,公司几块业务逐渐成熟,2017年业绩增长变慢,不过2017年现象级PC游戏《绝地逃杀》持续火爆带动网吧流量回暖,以及2017年底国内游戏大厂相继公布“大逃杀”类游戏计划并有望在2018年引爆市场,这将对公司基于网吧场景进行变现的几块业务都有正向影响。 四、盈利预测:网吧流量回暖提升公司渠道价值,有望正向影响广告和游戏业务,同时公司积极拓展电竞、直播、加速器等新业务,探索新增长点。预测2017~2019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28亿、6.06亿和6.89亿,17~19年EPS分别为0.76元、0.87元和0.99元,当前股价对应17~19年PE分别为24倍、21倍和18倍。公司首期员工持股计划买入5.4亿元公司股份,成交均价为19.5元/股,目前股价倒挂。维持“买入”评级。 五、风险提示:网吧回暖低于预期;页游继续萎缩;新业务拓展不达预期。
|
|
|
恺英网络
|
计算机行业
|
2017-09-14
|
18.80
|
--
|
--
|
24.80
|
31.91% |
|
29.03
|
54.41% |
|
详细
公司流量运营能力强,拥有内容、平台、互联网高科技三大业务矩阵 公司以平台运营与游戏产品研发为起点,目前业务已形成内容(页游、手游IP打造)、平台(页游平台、移动生活平台、生活服务平台)、互联网+高科技(科技金融、VR/AR、大数据)等三大矩阵。公司流量运营能力能力较强,对于头部产品《全民奇迹》、《蓝月传奇》的运营均十分成功。 公司团队年轻优势明显,管理层游戏业经验丰富 公司高管团队以80后为主,年轻化优势明显,主管各个条线的副总裁均在游戏业沉浸数年,从业经历涵盖研发、运营、平台等各个行业链条,团队经验丰富,年轻的团队和深厚的技术储备保证了公司在行业强大的竞争力。 游戏并购盛和后补充研发实力,精品游戏内容有望在下半年不断推出 公司并购盛和(占股71%)后有望补充研发实力,在优秀产品上形成深度协同。盛和预估3年扣非净利润总和为9.4亿,将增厚公司业绩。公司出色的平台运营能力将保证在页游市场中有一席之地;而公司手游IP储备丰富,《全民奇迹》上的运营经验有望延续,当前部分产品已在ARPG细分领域取得了领头优势,下半年公司预计将持续推出长周期精品游戏。 投资建议: 公司具有较强的流量运营能力和市场预判能力,拳头产品生命周期长。目前公司游戏IP储备丰富,强大的运营能力将保证新品成绩,另外公司也积极布局互金等高科技业务。我们假设公司收购浙江盛和于9月份并表,一方面带来相应业绩贡献和原有部分股权的增值收益,一方面补充公司研发能力。预计公司17-19年净利润分别为12.3、12.8、14.0亿元,当前价格对应PE分别为22.3x、21.3x、19.5x,我们看好公司短期在头部作品加持下业绩稳步发展,中长期保持流量运营优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单款游戏流水下滑风险、作品延期风险、IP授权风险、监管过严风险等。
|
|
|
吉比特
|
计算机行业
|
2017-08-23
|
222.28
|
--
|
--
|
245.48
|
10.44% |
|
254.00
|
14.27% |
|
详细
1、公司上半年收入为7.2 亿,同比增长25.2%,环比微降1.4%;归母净利润2.99 亿,同比增长2.1%,环比略增2.4%;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67亿,同比增长8.8%,环比基本持平,净利率保持高位达51%。收入同比增长较多主要因为《问道》手游于16 年Q2 开始贡献收入,同时公司发行的《不思议迷宫》于16 年12 月上线,对收入增量贡献较明显。净利润增长主要是《问道》手游进入利润回收期,同时《不思议迷宫》开始贡献业绩。 2、上半年公司收入主要来自《问道》端游、《问道手游》、《不思议迷宫》网络游戏。《问道》端游:用户规模和游戏充值金额保持基本稳定,同时保持着较高在线用户水平。《问道手游》:截至2017 年6 月累计注册用户数量超1,600 万。上半年在iPhone 游戏畅销榜平均排第25 名,最高排第9。 《不思议迷宫》:子公司青瓷数码研发、雷霆科技代理运营,今年上半年在iPhone 游戏付费榜平均排第5 名,期间43 天排第1,截至2017 年6 月累计注册用户数量超过320 万。该游戏8 月进行全平台推广。 3、下半年及后续产品储备:《不思议迷宫》安卓版8 月上线,储备重点手游《M68》,签约数款海外游戏即将发行。《不思议迷宫》于2017 年8 月11日正式开启全平台公测,安卓全平台上线成为增量。《地下城堡2》于2017年6 月2 日进行Android 平台首发。《M68》:公司重点项目,研发投入较高,预计明年推出。《问道手游》海外版及《地下城堡》海外版均已进行了相关测试。 4、上半年对外投资2.46 亿,同比增长20 倍,主要进行产业链相关投资。 投资包括热区网络(游戏研发)、成都星火(影视创作)、易玩网络(经营TapTap)、心动网络等公司。公司全资子公司雷霆互动于2017 年3 月设立全资子公司野猫公园(游戏研发)。 5、首次给予“谨慎增持”评级。我们预测公司17~18 年净利润分别为6.45亿和7.36 亿,17~18 年EPS 分别为9.00 元和10.26 元,当前股价对应17~18 年PE 分别为25 倍和22 倍。《问道》手游流水维持稳定,同时《不思议迷宫》《地下城堡2》安卓版分别于8 月和6 月上线,预计对公司收入和利润产生正影响。 6、风险提示:老游戏流水下滑,新产品上线进度低于预期。
|
|
|
省广股份
|
传播与文化
|
2017-06-28
|
7.95
|
--
|
--
|
8.17
|
2.77% |
|
8.17
|
2.77% |
|
详细
1、控股股东广新集团在省广发展过程中定位财务投资者角色,不介入省广经营,此次在市场徘徊期进行现价增持,表明对公司价值的认可和信心,同时也将提振二级市场投资信心。此次增持后广新集团持股15.3%,基于看好公司长期发展,未来不排除继续增持。 省广业务发展一直由管理层把控、主导,大股东不介入经营,充分信任管理层的能力,整体上省广业务发展和管理风格偏稳健,同时又不乏市场化的进取度。内生业务稳扎稳打,大客户维持稳定并持续挖掘客单贡献,又不断扩大客户数量,同时通过投资并购补强业务能力和客户服务矩阵,完善并扩大业务版图。 2、公司并购策略不同于其他公司是,收购标的规模逐步提升,体量不大不形成较大依赖,且通常进行控股收购或收购80%股权,以更好地绑定标的核心团队,同时对标的公司会进行整合发展,合作与互补,具有强把控能力。 收购拓畅进一步完善公司全营销生态平台,强化移动营销服务能力。上海拓畅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广告的精准化投放,主要为游戏类及电商应用类开发者提供以效果为导向的移动端广告推广服务。 3、公司优势是丰富的客户资源、全营销客户服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在营销行业(尤其是数字营销、移动营销)趋于成熟稳定阶段,广告主对广告公司的综合服务能力要求会更高,公司优势会更加明显。公司近2年不断获取汽车、金融、快消行业客户,对客户的获取和把控能力持续提升。 4、公司数字营销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大数据战略为公司全营销和精准营销提供技术支持。数字营销收入占比提升至约30%,预计今年将继续提升。 5、维持“买入”评级。假设拓畅从7月份开始并表,我们预测公司17~18年净利润分别为7.49亿(+23%)和8.87亿(+18%),当前股价对应17~18年EPS为0.43元和0.51元,对应17~18年PE分别为18倍和16倍。 6、风险提示:收购整合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不景气对公司收入影响。
|
|
|
骅威文化
|
传播与文化
|
2017-06-14
|
9.96
|
--
|
--
|
10.14
|
1.81% |
|
10.14
|
1.81% |
|
详细
一、公司2016年10月将传统玩具业务剥离,实现向互联网文化方向的彻底转型,形成以优质IP运营为载体、以精品内容创作为核心的业务布局。 影视业务作为公司发展的重要引擎,能够通过影游互动的协同效应,进一步促进网络游戏、动漫和相关衍生产品的增长。 梦幻星生园是国内头部精品剧制作公司,拥有丰富IP资源储备,人均产值高,制作实力强,募投资金将用于头部剧的制作,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升行业地位和竞争力。观众对头部精品剧的需求是现状也是未来趋势,头部剧的整体制作水平提升,版权价格和制作成本也随之增长,公司借助募投资金投入头部剧制作,进一步卡位头部精品剧市场。 梦幻星生园定位年轻观众,在言情小说IP改编影视剧方面具有优势,同时拓展探案等多元化题材剧,储备版权超过30部,为后续影视剧制作提供弹药。储备版权包括匪我思存的《寂寞空庭春欲晚》、《千山暮雪》、桐华的《长相思》、本少爷的《江湖异闻录》和吴蔚的《孔雀胆》等知名作品IP。 二、出售拇指游玩获得股权增值1.73亿,将增厚投资收益。出售所持拇指游玩30%股权,交易对价2.27亿元(现金对价0.91亿+股权对价1.36亿)。 公司此前投资拇指游玩30%股权对价为0.54亿,此次交易公司获得投资增值1.73亿元,此次收购获批且资产过户后20个工作日内公司将获得4,542万首期现金对价(按目前审核进程看,预计将在明年确认投资收益)。 三、公司4月份公告控股股东及高管拟在6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增强市场信心。当公司股价低于13元/股时,控股股东郭祥彬先生将增持不超过总股本2%,董事邱良生先生、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刘先知先生、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陈楚君女士、董事/副总经理陈勃先生分别增持不超过600万人民币。增持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 四、维持“买入”评级。假设此次定增在17年底完成,预测公司2017~2018年净利润为3.51亿(未计入拇指游玩投资收益)和4.20亿,对应17~18年EPS分别为0.41元和0.41元(18年考虑股本摊薄),当前股价对应17~18年PE为25倍和25倍。
|
|
|
省广股份
|
传播与文化
|
2017-05-26
|
9.51
|
--
|
--
|
8.56
|
-9.99% |
|
8.56
|
-9.99% |
|
详细
核心观点: 1、收购拓畅进一步完善公司全营销生态平台,强化移动营销服务能力,后续拓畅可与公司大数据平台、晋拓等子公司实现协同合作,实现媒体资源互补、拓展业务范围、拓展客户资源。 2、上海拓畅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广告的精准化投放,主要为游戏类及电商应用类开发者提供以效果为导向的移动端广告推广服务。上海拓畅依托其自有的畅思广告平台,通过包含畅思广告管理平台、畅思广告DSP、畅思广告SSP、AdExchange和畅思广告DMP管理等功能的广告矩阵,为广告主提供覆盖主要互联网媒体资源的广告投放服务。根据广告投放效果或展示次数向广告主收取广告费并向媒介方支付广告投放费或流量费。 拓畅以成功服务Supercell为契机,通过客户推荐及口碑宣传方式逐步与其他客户建立业务合作关系。覆盖Supercell、游族网络、网易等国内外知名游戏客户,以及映客、花椒、网易考拉、唯品会等app应用及电商平台。 3、此次收购符合公司一贯的收购风格,也体现公司龙头地位优势:11倍收购PE较低,承诺业绩相对比较合理,与省广业务互补性强;收购80%股权,标的管理层仍持股20%,绑定管理团队。 上海拓畅100%股权估值6.62亿,对应16年收购PE为11倍。上海拓畅2017~2019年各年承诺净利润分别不少于6,000万元、7,500万元和8,800万元。畅拓2015年和2016年收入分别为2.3亿和5.7亿,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6万和4,316万。 4、维持“买入”评级。省广是老牌整合营销公司,业务发展和管理风格偏稳健型,客户沉淀、全营销服务能力、及资源整合能力在业内领先;对标的公司会进行整合发展,合作与互补,具有强把控能力。假设拓畅从6月份开始并表,我们预测公司17~18年净利润分别为7.51亿(+23%)和8.89亿(+18%),当前股价对应17~18年EPS为0.56元和0.66元,对应17~18年PE分别为25倍和21倍。 5、风险提示:收购整合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不景气对公司广告投放影响。
|
|
|
分众传媒
|
传播与文化
|
2017-05-02
|
8.74
|
--
|
--
|
13.50
|
6.97% |
|
10.53
|
20.48% |
|
详细
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102.1亿元,同比增长18.4%;归母净利润44.5亿元,同比增长31.3%。拟每10股派现4.08元转增4股。公司2017年1季度营业收入24.2亿元,同比增长15.0%;归母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增长70.4%。公司预计2017年1~6月归母净利润24.5~25.5亿,同比增长28.9%~34.1%。 点评: 一、16年收入首次破百亿,净利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符合此前业绩快报2016年高比例分红回馈股东,分红率80%,股息率约3.2%。公司毛利率维持高位,2016年毛利率70.4%,公司费用率持续下降。 2017年1季度受益政府财政补贴影响,归母净利润增长70%。公司预计2017年1~6月归母净利润24.5~25.5亿,同比增长28.9%~34.1%。 二、影院媒体收入大幅增长51%,收入占比持续提升,成为公司重要收入增长点;楼宇媒体保持稳定增长,毛利率稳定。楼宇媒体:2016年收入78.47亿,同比增长13.0%,占总收入76.8%;毛利率74.5%,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影院媒体:2016年收入20.44亿,同比增长51.1%,占总收入20.0%; 毛利率60.6%,同比下滑1.6个百分点,说明影院广告市场竞争有所加剧。 三、公司媒体资源规模大、覆盖面广、渗透率高。楼宇媒体中,自营楼宇屏幕媒体约为22.5万台,加盟楼宇屏幕媒体约1.1万台;自营框架平面媒体约115.8万个,外购合作框架平面媒体覆盖61个城市,约32.8万块媒体版位; 影院媒体的签约影院超过1530家、银幕超过10000块;卖场终端视频媒体约5.4万台,主要分布于华润万家、家乐福等大型卖场及超市约2,000家。 四、首次给予“买入”评级:公司媒体占据主流消费人群的必经场景,受益消费升级和广告主预算迁移;公司在楼宇广告、影院广告领域具有超过占有率以及强大的市场定价权,未来有望获得持续稳定增长;拥有极佳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财务质量较高;布局金融、体育娱乐等新业态,未来极具想象空间。预计公司17~18年净利润55亿、65亿,EPS约为0.63元、0.74元,当前股价对应估值20倍、17倍。 五、风险提示:广告行业增速放缓风险,限售股解禁减持风险,未来政府补贴的不确定性风险
|
|
|
科达股份
|
计算机行业
|
2017-04-20
|
15.51
|
--
|
--
|
15.68
|
0.84% |
|
15.64
|
0.84% |
|
详细
事件: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70.25亿元,同比增长190.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16亿元,同比增长254.9%;公司拟每10股派现0.35元(含税)。 核心观点: 一、公司2016年业绩增长255%至4.2亿,接近此前业绩预告上限。业绩增长主要因为5家数字营销公司自2015年9月并表,2016年全年纳入合并范围,导致2016年收入利润大幅增长。 二、2016年经营回顾:公司2016年进一步聚焦重点行业(汽车、网服、3C等)的数字营销业务,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营销集团。 1、互联网服务业务(数字营销)收入47.78亿元,占总收入68%,净利润合计2.98亿,占总利润71.8%。百孚思、上海同立、广州华邑、雨林木风、派瑞威行5家数字营销公司2016年净利润分别为6,118万、4,559万、4,491万、4,906万、9,701万,5家公司净利润合计2.98亿,同比增长20.0%,合计超额完成业绩承诺13.8%。 2、公司第二次重组已于2017年3月获证监会批文。2015年12月公司启动第二次资产重组,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爱创天杰85%股权、智阅网络90%股权和数字一百100%股权,进一步聚焦汽车行业数字营销服务,快速形成在汽车数据服务等重点行业应用的优势。 三、聘任专业人士担任公司新高管,推出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绑定收购标的公司人才,彰显彻底转型决心。 四、首次给予“买入”评级:公司贯彻“聚焦营销服务与发掘行业应用”的双重战略,通过“内生+外延”的方式布局数字营销,并重点打造汽车行业数字营销。聘任专业人士担任高管,推出股票激励计划,绑定收购标的公司人才,彰显彻底转型决心。预计公司2017~2018年备考净利润分别为6.2亿、7.7亿,对应EPS分别为0.64元、0.79元(考虑股本摊薄),对应PE分别为24倍、20倍,收购完成后市值150亿。 五、风险提示:1、并购整合风险,2、汽车等客户广告投放下滑风险。
|
|
|
游族网络
|
休闲品和奢侈品
|
2017-04-12
|
28.07
|
--
|
--
|
30.55
|
8.84% |
|
33.80
|
20.41% |
|
详细
事件: 一、公司披露2016年年报:全年实现收入25.3亿元,同比增长64.9%,实现归母净利润5.88亿元,同比增长14.03%。其中扣非净利润约为5.55亿元,同比增长14.65%。公司每10股派现0.7元。 二、公司子公司上海游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16年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为6.59亿元和6.42亿元,超过业绩对赌约定的扣非净利润5.22亿元。 点评: 一、2016年公司增长迅速,净利率受推广影响略有下滑,16Q4起驶入业绩增长快车道。16Q4公司净利率已经恢复29.1%的水平,净利润增速高达30%。17Q1公司净利润预计同增54.09%-99.41%至1.7-2.2亿元。 二、公司作为国内顶级研发厂商,在各个游戏品类深度布局,老牌工作室彰显实力。公司旗下八大工作室负责不同板块,目前已经能打造出全球领域的头部产品,如代理产品《狂暴之翼》成功实现全球流水破亿。 三、16年完成Big point收购,全球化业务和布局领先行业。2016年公司海外收入达到12.68亿元,占比超过50%。 四、公司具有稀缺的顶级IP养成和运营能力,后期产品排期明确。原创IP包括:“女神”系列、“少年”系列;《盗墓笔记》流水破亿;后期还有《刀剑乱舞》、《妖精的尾巴》等接棒主力产品。 五、定增过会+公司债推进当中,有望逐步借力资本沿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资源。公司目前外延的主要思路仍是沿轻泛娱乐整合上下游资源,目前定增已经过会,资本助力下有望进一步落地外延预期。 六、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在顶级作品带动下,公司2017年的业绩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同时精品IP序列逐渐形成、全球化布局领先行业、顶级研运实力一体加持;定增和公司债资金注入加持后,公司有望内生外延并重开展后续泛娱乐布局。预计公司2017年净利润为9.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6X,维持买入评级。 七、风险提示:游戏变现低于预期;产业竞争加剧
|
|
|
利欧股份
|
机械行业
|
2017-04-07
|
4.18
|
--
|
--
|
14.59
|
-0.55% |
|
4.16
|
-0.48% |
|
详细
事件: 公司2016年营业收入73.54亿元,同比增长67.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71亿元,同比增长153.3%。拟每10股派现0.37元(含税),转增25股。 公司拟发行不超29.5亿元可转债,票面利率不超每年3.0%。 公司拟1.32亿收购上海漫酷广告15%股权,上海漫酷将成为全资子公司。 核心观点: 一、公司2016年业绩增长153%至5.7亿,略高于此前业绩快报。业绩增长主要因为万圣伟业、微创时代自15年12月起并表(16年净利润分别为2.24亿、0.76亿);智趣广告于16年9月并表(16年净利润为0.59亿) 二、2016年经营回顾:公司数字营销板块的各家子公司形成良好的业务协同关系,业绩同比大幅增长。上海漫酷、上海氩氪、琥珀传播、万圣伟业、微创时代、智趣广告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2.45亿(YoY+18%)、2.68亿(YoY+54%)、1.44亿(YoY+12%)、15.08亿(YoY+112%)、11.15亿(YoY+59%)、6.14亿(YoY+112%),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7,324万(YoY+15%)、3,065万(YoY+17%)、2,537万(YoY+19%)、2.25亿(YoY+25%)、7,249万(YoY+4%)、5,819万(YoY+173%),分别完成承诺业绩的100.3%、102.0%、99.5%、121.1%、100.7%、100.3%。 三、公司拟发行不超29.5亿元可转债,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以下项目:数字营销云平台建设项目(9.4亿)、大数据加工和应用中心建设项目(3.5亿)、数字化广告交易平台建设项目(7,494万)、区域运营中心建设项目(7.5亿)、收购上海漫酷15%股权及支付前期尾款(2.1亿)、泵(电机)智能制造基地技术改造项目(6.2亿)。 四、2016年相继参与设立3支大型并购基金,总规模达110亿,助力国内外大体量投资并购,积极布局微信营销资源。 五、员工股权激励持续落地,激发公司未来动力。2016年5月公司第2期员工持股累计通过二级市场买入1,567万股,占总股本1.04%,交易均价15.94元/股,锁定期1年至2017年5月30日。 六、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横向布局数字营销产业,同时在营销相关垂直领域和娱乐内容等领域多点发力;成立3只大体量并购基金,助力国内外投资并购。我们预测公司2017~2018年净利润为8.4亿和10.4亿,EPS分别为0.52元、0.65元,当前股价对应17~18年PE为28倍、22倍。 七、风险提示:并购整合不达预期;人才流失风险。
|
|
|
省广股份
|
传播与文化
|
2017-04-07
|
9.51
|
--
|
--
|
--
|
0.00% |
|
9.51
|
0.00% |
|
详细
核心观点: 一、公司2016年收入保持较快增长,总收入突破百亿;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1.6%至6.11亿,业绩增速放缓主要受费用影响较大。2016年营业收入增长13.4%至109.15亿,2016年Q4营业收入41.76亿,同比增长19.8%,环比增长81.1%,主要是新增大客户;2016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11亿;16年EPS为0.46元。拟每10股转增3股并派现0.38元。 利润增速放缓主要因为财务费用和股权激励成本摊销增加拖累业绩。2016年财务费用同比增长78.3%至0.63亿,主要是银行借款和短融导致利息增加;16年确认0.22亿股权激励费用使管理费用增加。16年计提雅润文化商誉减值金额4,800万(雅润实现净利润8443万,完成承诺业绩);上海恺达、省广先锋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1,792万、3,282万,完成承诺业绩的42.7%、93.2%,考虑目前经营情况提升不进行商誉减值,恺达将在17年一并完成承诺业绩。 二、2016年经营回顾:1、2016年公司着力打造覆盖全产业链的全营销生态平台。已有超过11家平台公司落地,提升了营销的技术创新和资源的跨界整合能力;公司数字星云联盟首批有54家企业加入,包括腾讯、IBM、阿里妈妈、今日头条等;成功扶持瑞格营销、钛铂新媒体2家企业挂牌新三板。2、数字营销收入占比和毛利率均显著提升,成为一大亮点。数字营销2016年收入32.6亿,收入占比30%,比15年24%的占比提升6个百分点,主要由于数字媒体投放增加;数字营销毛利率19.4%,比15年16.3%提升3.1个百分点。3、持续对外投资布局完善产业链:16年投资参股易简广告、上海凯淳、南奥体育、海口中策、广州骏伯等公司,与双刃剑体育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旨在移动营销、电子商务、体育营销、户外广告等领域完善产业链布局;设立前海省广资本,借助资本助推产业链布局。 三、拟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上海拓畅控股权,标的主要从事移动互联网营销业务。上海拓畅主要运营畅思广告平台,畅思广告平台前身是触控科技(手游《捕鱼达人》研发及运营商)旗下广告投放平台。 四、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测公司17~18年净利润分别为7.30亿(+19%)和8.54亿(+17%),当前股价对应17~18年EPS为0.54元和0.64元,对应17~18年PE分别为25倍和22倍。公司16年和17年业绩增速受股权激励成本摊销和财务费用影响较大,再融资资金到位一定程度缓解财务费用压力,公司加紧数字化升级将拓宽服务范围,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五、风险提示:收购整合不达预期,宏观经济不景气对公司广告投放影响。
|
|
|
昆仑万维
|
计算机行业
|
2017-04-07
|
22.01
|
--
|
--
|
23.30
|
5.43% |
|
24.72
|
12.31% |
|
详细
一、公司以“打造国际化新媒体和数字娱乐平台”为核心战略,进行一系列业务升级和投资布局。根据业绩快报,2016年营业收入24.25亿(+35.5%),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37亿(+32.6%)。公司预计2017Q1归母净利润1.85~2.14亿(+91.3%~+121.3%),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公司境外业务收入占比超7成,有益于应对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 二、游戏业务:加强自研产品投入,2017年Q2上线《终结者》、《偷星九月天》,Q3上线《死神》、《轩辕剑汉之云》,Q4上线《洛奇》、《希望OL》。收购闲徕互娱51%股权,迅速占领休闲棋牌类游戏细分市场,打造线上棋牌室。闲徕互娱专注于“地方特色休闲竞技”产品细分市场的开拓,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打造线上棋牌室。获得国家体育总局授权背书,成为“全国竞技二打一扑克锦标赛”(CCPC)主办方之一。闲徕互娱2016年下半年业务爆发,于2017年2月1日并表,成为公司新利润增长点。 三、通过投资+自建,打造全球化流量平台。1、投资浏览器与新闻资讯平台Opera,获取全球互联网流量入口,未来商业模式对标猎豹、今日头条。2、围绕Grindr打造面向全球用户的社交网络板块,未来商业模式对标陌陌。3、海外应用分发商店1mobile与游戏业务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 四、昆仑持有趣店(趣分期)19%股权,趣店发展较快。2016年7月趣分期品牌战略升级为趣店,昆仑万维持有趣店19.21%股权。趣店集团2016年实现扭亏,2016年1~7月盈利1.58亿。 五、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有助于激发骨干员工积极性,确保团队稳定。此次激励对象总人数为97人,授予2,103万股限制性股票,占总股本1.87%。 六、首次给予“买入”评级。根据业绩快报,公司2016年净利润5.37亿;预计公司2017~2018年净利润10.2亿、13.1亿,每股收益0.90元、1.16元,对应2017~2018年PE分别为23倍、18倍。公司游戏研运一体模式走入正轨,游戏内生增长可期;闲徕业绩快速增长,有望大幅增厚并表利润;昆仑持有趣店(趣分期)19%股权,趣店发展较快;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发骨干员工积极性。因此首次给予“买入”评级。 七、风险提示:行业监管政策风险、投资项目业绩不及预期、汇率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