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方竞

民生证券

研究方向: 电子行业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0100521120004。曾就职于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电子行业首席,5年半导体行业从业经验,有德州仪器等全球龙头企业工作经历。2021年加入民生证券,任电子行业首席。此外还是半导体创业孵化平台IC咖啡的发起人。作为团队核心成员获19年新财富电子行业第3名;18/19年《水晶球》电子行业第2/3名;18/19年《金牛奖》电子行业第3/2名。作为首席获21年Wind金牌分析师第4名。...>>

20日
短线
9.43%
(第63名)
60日
中线
22.64%
(第71名)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36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中微公司 2022-07-07 116.00 -- -- 133.99 15.51%
150.48 29.72%
详细
7月5日,中微公司发布2022年中报预告,公司预计Q2实现营收10.21亿元,同比增长39%;归母净利润3.03-3.63亿元,同比增长17-40%;扣非净利润2.24-2.64亿元,同比增长343-422%。 扣非利润率大幅提升,新签订单增势强劲。尽管受上海疫情影响,公司仍预计2022年Q2实现收入10.21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可观。同时受益于设备市场发展以及公司产品竞争优势,公司Q2扣非净利润放量,预计同比增长343-422%,扣非净利率达到24%,比肩海外龙头设备公司水平(AMAT 2Q22净利率25%;Lam 3Q22净利率25%),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订单方面,公司2022年H1新签订单30.6亿元,同比增长62%,主要得益于刻蚀主业的强势表现,在手订单饱满,2023年延续高增可期。 前道核心环节能力圈扩大,国产替代能力突出。公司在刻蚀环节已经实现从CCP到ICP 的能力拓展,技术能力保持领先。2021年全年CCP 交付298腔,同比增长40%,ICP 交付134腔,同比增长235%,2022年有望看到两大品类齐高增。刻蚀环节公司产品已具备较强的国产替代能力和国际竞争力,CCP 设备批量应用于国内外一线客户的集成电路加工制造生产线,并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在部分客户市场占有率已进入前三位,并成功取得5纳米及以下逻辑电路产线的重复订单。ICP 刻蚀产品则已经在超过15家客户的生产线上进行100多个ICP 刻蚀工艺的验证,部分工艺的刻蚀性能和量产指标已经满足客户的要求并投入量产。 其他前道核心环节,公司用于钨接触孔填充的LPCVD 设备已经交付客户验证,用于GeSi 外延的EPI 设备已经进入样机设计、制造和调试阶段。此外公司还在筹划开发ALD 设备和ALE 等关键制程设备,产品矩阵有望持续拓宽,形成对刻蚀+薄膜制程的广泛布局。 MOCVD 新品订单饱满,南昌基地投产助力产能扩充。公司2021年6月推出的用于miniLED 的MOCVD 设备在半年内收到100腔以上批量订单,市场推广成果喜人。公司还积极布局用于功率器件应用的第三代半导体MOCVD 设备,GaN 用MOCVD 已经交付验证,SiC 外延MOCVD 设备研发已经启动。 产能方面,2021年公司启动临港、南昌两大生产基地扩建,截止2022年6月,公司南昌基地已经全面封顶,计划于2022年内陆续投入生产,实现成熟产品线大规模量产的产能扩充。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7.23/63.82/86.31亿元,对应现价PS 分别为14/11/8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的市场地位,有望享受下游扩产和国产化红利,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验证不及预期;下游行业周期性波动;市场竞争加剧。
臻镭科技 2022-07-06 65.80 -- -- 80.94 23.01%
128.12 94.71%
详细
特种行业模拟射频芯片新秀,产品能力快速提升。 臻镭科技成立于 2015年,专注于集成电路芯片和微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品类涵盖射频前端芯片、射频收发芯片及高精度 ADC/DAC、电源管理芯片、微系统及模组四大品类,下游应用领域涵盖无线通信终端和通信雷达终端。公司产品主要面向特种行业客户,近年来受益于国防信息化加速及军费开支的持续增长,民营企业更多参与到特种行业元器件和模块的研发和生产环节,臻镭科技下游需求有望持续放量。 研发能力领先,技术实力对标海外龙头厂商。 臻镭科技重视研发,员工学历以博士和硕士为主,2021年研发费用率超 20%,1Q22研发费用率进一步提升至 37%。 2021年公司新研 30款 PA、 35款 LNA 和 4款射频开关;自主研发的高速高精度 ADC/DAC 芯片性能对标海外龙头厂商;电源管理芯片进军航空航天领域;微系统及模组的产品亦处于领先水平。 随着特种行业模拟射频半导体国产化加速,公司有望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持续突破下游客户供应链,实现营收的快速增长。 雷达相控阵技术迭代,ADC/DAC 芯片及微系统和模组产品有望快速放量。 当前国内正在经历相控阵雷达有源化,数字相控阵雷达逐步替代模拟相控阵雷达的过程。一方面,数字相控阵雷达将大大提升雷达射频系统对于高性能ADC/DAC 数量和性能的要求;另一方面,当前特种装备小型化、集成化的趋势更加明显,而终端设备对射频性能的要求却持续提升,公司微系统及模组产品有望解决特种装备小型化和高性能的要求,或实现快速渗透。我们认为,公司在高速高性能 ADC/DAC 芯片领域产品性能领先,且前瞻布局微系统及模组产品,未来几年 ADC/DAC 芯片、微系统及模组产品收入有望实现快速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臻镭科技在特种行业模拟射频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预计公司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38/1.95/2.51亿元,EPS 为1.27/1.79/2.29元,对应 PE 为 48/34/26倍。考虑当前国内特种行业模拟射频芯片领域国产化优质标的稀缺,行业需求持续提升,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厂商有望率先受益。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波动的风险,新产品研发进展的风险,行业竞争格局变化的风险。
峰岹科技 2022-07-05 73.00 -- -- 76.66 5.01%
83.79 14.78%
详细
专注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设计,营收利润快速增长。峰岹科技是一家专业的电机驱动芯片半导体公司。针对电机的控制需求,公司设计专用性的驱动和控制芯片产品,并相适配的架构算法以及电机结构设计方案。公司2018-2021年分别实现营收0.91亿元、1.43亿元、2.34亿元、3.3亿元,四年CAGR为53.46%。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13亿元、0.35亿元、0.78亿元、1.35亿元,四年CAGR高达116.20%。公司产品以电机主控芯片MCU和电机驱动芯片HVIC为主,其中MCU2021年实现收入2.15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65.19%;HVIC2021年实现收入0.7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22.25%。目前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美的、小米、飞利浦等国内外知名厂商的终端产品中,取代部分国外大厂份额,实现国产化代替。 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下游应用广泛,渗透率不断提升。BLDC电机效率高,控制性好,运转过程中噪音小且不产生火花,因为其起步较晚,目前市场渗透率偏低。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BLDC电机逐渐对传统电机形成替代,下游应用领域汽车电子、变频家电、小家电、运动出行、电动工具等高景气也带动了BLDC电机的增长。根据Frost&Sulivan预测,2018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BLDC电机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达15%。BLDC电机的控制较为复杂,专业的电机驱动控制芯片迎来发展机遇。公司测算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全球市场规模将从2018年的197.48亿人民币增长到2023年的269.99亿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6.45%。 核心技术加持,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差异化竞争。公司自研了应用于主控MCU的ME内核。该内核定制性高,可以满足客户的专业需求,通过将算法硬件化,使得运算速率优于大多数厂家使用的ARM通用内核产品,且无需向ARM支付授权费。公司电机驱动架构算法与电机技术团队技术实力雄厚,深入参与到芯片的设计、调试过程,能够给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 募投项目分析:本次募投项目将主要投资于高性能电机驱动控制芯片及控制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高性能驱动器及控制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2-24年营收分别为4.74亿元、6.46亿元和8.6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6亿元、2.52亿元、3.53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38/27/19倍。考虑到BLDC电机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公司在BLDC电机控制芯片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产品性价比高,有望保持高速增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经营业绩难以持续高速增长的风险、下游BLDC电机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电机控制专用芯片技术路线风险、供应商集中风险、研发风险、售价或毛利率波动风险。
蓝特光学 2022-06-22 21.48 -- -- 23.92 11.36%
27.99 30.31%
详细
专注精密器件,方寸间显光学积淀。 蓝特光学前身为嘉兴蓝特光学镀膜厂,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精密光学元件的研发。公司凭借丰富的精密光学元件生产和工艺技术的研发能力和持续的科技创新,持续为 AMS、康宁、麦格纳、舜宇等国内外大客户提供光学棱镜、玻璃非球面、玻璃晶圆等产品。 2017年公司打入苹果供应链,成为苹果 3D 结构光方案中长条棱镜产品的主要供应商,营收同比大幅增长 145%。 2021年受大客户产品方案变动,公司收入结构和业绩随着发生变动。 手机光学创新不眠,蓝特积极建产备战旺季。 手机光学创新不断,OPPO 在2017年的 MWC 上首次展示了潜望式摄像头,以其高倍变焦特性吸引众多消费者,随后各大手机厂商纷纷跟进,例如华为 Mate 40Pro+、 小米 10青春版,海外龙头厂商也有望导入该功能。 根据群智咨询数据,预计 2022年全球潜望式摄像头出货 2.47亿颗,2025年将增至 3.56亿颗。 而公司自上市以来一直投入微棱镜研发,微棱镜作为潜望式的核心光学元件,公司产品参数领先。同时公司积极投入产业基地和产能建设,备战潜望式镜头需求增长。 虽然长条棱镜需求下滑,但公司的微棱镜产品有望接力长条棱镜增收增利。 汽车+元宇宙全新机遇,厚积薄发创新领跑。 1)车载镜头和激光雷达景气度高升,玻非业务有望受益。 22年 4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高达 29.01%,汽车智能化趋势加速,车载摄像头和激光雷达持续上车趋势不改,2022年预计为激光雷达前装量产上车元年。 公司生产玻璃非球面可用于车载摄像头及激光雷达,其中车载镜头用玻非透镜在 2018年开始供应索尼产业链等多家客户,且目前下游客户正不断拓展,下半年激光雷达量产车型发售,公司玻非透镜有望。 2)AR 光波导未来可期,公司晶圆业务向下游进发丰富产品线。 目前光波导技术已获得业界认可成为 AR 光学方案较优解,玻璃晶圆则是 AR 光波导的重要材料。 公司生产高折射率玻璃晶圆,受到 AMS、康宁、 DigiLens、 Magic Leap 等公司的广泛认可。 我们预计未来 2-3年苹果、微软和 Meta 等公司持续发力 AR 眼镜轻量化量产,公司作为上游玻璃晶圆的供应商将率先受益。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 5.1/10.4/14.7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 1.4/2.9/4.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64/30/22。考虑到公司在微棱镜产品的布局,以及车载和 AR 技术积淀,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对大客户的依赖性较高;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疫情反复风险;AR 眼镜出货不如预期风险。
斯达半导 计算机行业 2022-05-31 371.00 -- -- 400.33 7.91%
450.00 21.29%
详细
4月 27日,公司发布 2022年一季报,1Q22公司实现营收 5.42亿元,同比增长 66.96%,实现归母净利润 1.51亿元,同比增长 101.54%。 业绩再创新高,盈利能力持续提升。1Q22公司实现营收 5.42亿元,同比增长 66.96%,环比增长 6.40%;实现归母净利润 1.51亿元,同比增长 101.54%,环比增长 14.71%,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经营情况稳健向好。 盈利能力来看,公司 1Q22毛利率为 40.81%,环比持平,受益于公司提效降费,1Q22净利率达到 28.00%,环比提升 2.16pct,创历史新高。公司业绩持续亮眼,主要得益于新能源车和光伏等下游持续高景气,公司新能源汽车、光伏占比正持续提升。 下游持续高景气,新能源、工控、家电领域全面布局。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高景气,一季度来看,功率器件依旧呈现结构性紧缺状态,据富昌电子报告,1Q22海外功率厂商货期环比普遍增加 10-20周以上,英飞凌产品最高货期达到 65周,英飞凌和意法半导体在一季度均发布涨价函。国内汇川技术、禾川科技等工控企业相继发涨价公告,4月 15日起部分产品价格涨幅在 3%-15%,行业内厂商交期的持续延长和价格攀升预示 IGBT 等功率器件高景气。公司在工控、新能源汽车、光伏、家电领域全线布局,充分受益行业高景气。 新能源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助力公司业绩维持高速增长。受益汽车电动化和能源清洁化浪潮,公司新能源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1年配套超 60万台新能源汽车,其中 A 级以上车型超 15万辆,2022年配套汽车数量及 A 级汽车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此外,斯达 650V/1200V IGBT 单管和模块在阳光、固德威等国内主流逆变器客户大批量装机应用。新能源汽车和光伏风电作为功率器件下游景气度最好,成长空间最大的板块,同时毛利率水平更优,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和光伏领域的持续发力将助力公司业绩持续高增。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 2022/23/24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6.48/9.59/14.04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87/59/40倍,公司在国内 IGBT 领域客户进展领先,且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具有长足发展空间,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风险/行业景气度下滑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东山精密 计算机行业 2022-05-24 17.15 -- -- 23.00 32.95%
30.61 78.48%
详细
事件:2022年5月18日,东山精密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DSBJ在墨西哥建立子公司,首期投资额为800万美元,由DSBJ 100%出资,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 新能源汽车领域持续发力,着手区域化战略布局。子公司墨西哥公司目前以提供汽车结构件为主,产品和服务覆盖北美地区,子公司为北美车厂和电池厂配套服务,深度绑定T客户,开拓北美新客户。设立海外子公司将进一步扩大公司海外市场份额,公司经营模式从全球化转向区域化,深度挖掘北美客户产品需求。设立墨西哥子公司旨在充分利用当地人力、物流和地理优势,有效降低产品的生产和运输成本,增强公司产品竞争力,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海外布局可使营收结构进一步优化,汽车领域营收比重提升。受全球疫情和国际环境动荡影响,此次设立海外子公司为初步投入,投资较少,仅支撑汽车结构件研发、生产和销售,预计子公司今年开始试生产,并视客户反馈和国际情况进行后续投入。 疫情封控业绩短期承压,后期提速全年影响仍然可控。受疫情物流管控影响,销售交付受阻,且Q2为公司传统淡季,公司业绩短期承压,但公司生产有序进行,A客户新机料号导入,需求稳健,订单不减。5月疫情开始好转,物料引进优于公司预期,同时公司预留应急预案,开辟物料引进新途径。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为公司开工生产保驾护航。未来随着疫情封控逐渐解除,后期交付加速,全年业绩或不受影响。 深耕大客户第一成长曲线加速,切入汽车领域打开第二成长曲线。A客户新机推出和导入高价值料号,叠加公司产品有望切入大客户AR/VR相关产业链,ASP和份额有望保持滚动提升,第一成长曲线继续加速。随着BMS软板方案渗透率不断提升,2022年公司有望通过产能扩产和客户拓展实现量价齐升;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推动,车用PCB用量和价值不断增加,公司PCB产品有望在ADAS、激光雷达、智能座舱等领域不断放量;公司把在通信领域积累多年的高品质低散热等技术赋能汽车领域,积极开发新产品,单车产品品类和价值量有望进一步提高;汽车智能化趋势明显,催生触控屏需求,未来公司的光电显示业务有望在汽车领域有所突破。公司转战新能源汽车蓝海市场,电子电路、精密制造和光电显示业务有望迎来进一步增长,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预计22/23/24年归母净利为23.82/29.61/35.42亿元,2022年5月20日收盘价对应PE为12/10/8倍。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PCB厂商和全国领先的精密制造龙头,重点布局新能源汽车、AR/VR等新兴市场,公司部门内部协同,营利能力不断提高,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扩产不及预期。
彤程新材 基础化工业 2022-05-23 28.15 -- -- 30.46 7.90%
40.25 42.98%
详细
事件:2022年5月18日公司公告,彤程新材全资子公司彤程电子拟以1.97亿元人民币向峥方化工收购其持有的北旭电子33.0050%股权,本次收购完成后,北旭电子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由公司参股公司变为控股子公司。 北旭电子面板光刻胶产能扩充,助力公司光刻胶产品线完善。北旭电子是中国大陆第一家TFT-LCDArray光刻胶本土生产商,也是国内最大的液晶正性光刻胶本土供应商。2021年北旭电子面板光刻胶实现销售收入2.56亿元,同比增长22.7%,光刻胶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1%,国内市场占有率约19%,位列国内第二大供应商,北旭电子占据京东方45%以上的份额,在其他面板企业也积极推进。北旭潜江工厂已于2022年1月份正式投产,已完成全部正型光刻胶产品的产能转移,并逐渐扩充产能,全部达产后可实现6000吨正型光刻胶材料年供货需求,将提高公司产品市占率,增强公司盈利能力、综合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收购苏州聚萃材料股权,布局面板光刻胶产业链。2022年4月30日,彤程新材与江苏集萃智能液晶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使用其自有资金购买了其持有的苏州聚萃的12%股权,交易总金额为人民币1560万元。苏州聚萃是由美国阿克伦聚合物系统公司的技术专家及国内显示材料专家依托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平台创办,主营业务为新型显示产业所需的聚酰亚胺等高性能电子化学品及有机膜材,拥有在PI材料领域领先的专有技术和研发生产力量,在PI树脂的合成、掺杂及改性领域拥有丰富经验。收购后,彤程新材将结合自身客户优势和苏州聚萃的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内部协同效应,进一步完善显示材料领域布局,推进国产化进程。 全线业务蓄势待发,产能释放高增可期。传统汽车橡胶业务方面,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和运费上涨,公司成本端增加。公司与客户达成共识,以月为单位进行价格传导,减轻上游原材料和运费上涨压力。IC光刻胶业务方面,国内对IC光刻胶的需求增速不断增加,同时光刻胶国际龙头大厂开始减产,需求端缺口不断扩大,国内IC光刻胶供应商迎来国产替代新机遇。面板光刻胶业务方面,子公司北旭电子为主要生产厂商,目前其新工厂建设完毕,并于22Q1全部投产。同时,工厂转产顺利,产量不断增加。生物可降解材料业务方面,受疫情影响,工厂建设进度受阻,预计延期至6-7月完成建设。2022年政策利好,同时俄乌冲突导致欧洲产地减产,助力公司产能释放。 投资建议:预计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为5.00/7.18/9.20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34/24/18倍。公司产能不断扩充,客户验证良好,长期成长可期,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唯捷创芯 2022-05-09 45.01 -- -- 58.23 29.37%
58.23 29.37%
详细
国产射频前端PA龙头,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唯捷创芯专注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设计,主要产品包括PA模组、射频开关芯片、Wi-Fi射频前端模组和接收端模组等。公司作为国内PA设计龙头企业,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与产业链伙伴保持了稳固的合作关系,目前唯捷已成功进入小米、OPPO、VIVO等手机终端厂商供应链,ODM客户包括华勤通讯、龙旗科技、闻泰科技等。盈利能力来看,唯捷创芯毛利率和净利率持续多年稳步提升,1Q22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9.86%和4.29%,相比2021年分别提升2.10pct和6.24pct。 公司2021年亏损的主要原因为股份支付费用较高,2022年股份支付费用下降,管理费用率有望得到控制,1Q22唯捷创芯归母净利润为0.37亿元,成功实现正利润。 5G和模组化趋势长期持续,国产化机遇来临。随着移动终端性能的提升,模组化成为射频前端的长期发展趋势,5G时代该趋势则更为明显。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高端模组化射频前端产品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而当前诸如唯捷创芯等优质国产化射频前端模组厂商已成功在5G领域实现快速追赶,公司L-PAMiF等产品在5G终端已实现批量销售。当前国内外射频前端主要差距在于小体积、大功率、高稳定性的多工器产品,我们认为,随着国产厂商在滤波器、多工器领域的突破,国内射频前端厂商有望在PAMiD和L-PAMiD领域逐步追赶海外龙头厂商,打入高端机型供应链。 5G产品和高集成度产品占比提升,业绩空间持续打开。唯捷创芯前瞻布局5G产品和L-PAMiF、L-PAMiD等高集成度产品,2021H1公司5G产品占比达到26.42%;高集成度产品占比达到6.73%。此外公司L-PAMiD产品已向客户送样验证,后续有望逐步贡献收入。相比于4G和低集成度产品,5G和高集成度产品在价格、利润率方面均有显著优势,2021H1公司5G和高集成度产品毛利率分别为40.10%和59.30%。在研项目来看,唯捷创芯在5GMMMBPA模组、低中高频L-PAMiD模组第二代L-PAMiF模组产品方面前瞻布局,我们认为,随着公司5G和高集成度产品占比逐步提升,公司的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均有望快速增长。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唯捷创芯在射频前端模组和功率放大器产品的技术优势。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分别为5.11/7.09/9.02亿元,EPS为1.28/1.77/2.25元,对应PE分别为36/26/20倍。考虑当前高端射频前端领域国产厂商仍有较大替代空间,唯捷创芯作为以PA为核心的射频前端模组龙头供应商有望率先受益。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需求放缓的风险;供应链价格上涨的风险;募投项目不及预期的风险。
韦尔股份 计算机行业 2022-05-06 149.12 -- -- 173.96 16.66%
181.68 21.83%
详细
事件:韦尔股份发布 2021年报及 2022年一季报,2021年公司实现收入241.04亿元(YoY+21.59%),实现归母净利润 44.76亿元(YoY+65.4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 40.03亿元(YoY+78.3%)。2022年 Q1,公司实现收入 55.38亿元(YoY-10.84%,QoQ-4.33%),实现归母净利润 8.96亿元(YoY-13.9%,QoQ-6.4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9.02亿元(YoY-4.45%,QoQ-3.52%)。 此外,公司发布 2022年股权激励计划,拟向包括公司董事、高管、中层管理人员及相关核心技术(业务)人员等在内的 2349人授予不超过 1500万份股票期权,本次授予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为 166.85元/股。 三大业务体系协同发展,产品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公司半导体设计业务实现营收 203.8亿元(YoY+18.02%),毛利率 37.9%(YoY+6.15pct),盈利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行业高景气度。目前公司半导体设计业务以形成了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触控与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安防、汽车、医疗、AR/VR 等领域,2021年三大业务板块营收占比分别为 71%/8%/6%。 其中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中智能手机营收占比 57%(占半导体设计业务比例47.6%),进一步降低;安防监控和汽车电子营收占比分别达到 18%和 14%(分别占半导体设计业务的 15%和 12%),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结构优化带动公司图像传感器业务盈利能力不断提升。触控与显示业务在继承 Synaptics 产品及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和客户拓展,2021年实现收入 19.63亿元(YoY+163.9%),毛利率 60.9%(YoY+36.87pct),充分受益于行业缺货带来的高景气度,毛利率显著提升并带动公司半导体设计业务盈利提升。 汽车半导体星辰大海,汽车 CIS 业务高速增长。2021年公司汽车 CIS 业务占公司半导体设计业务营收的约 12%,实现收入约 24亿元,同比高速增长。我们在前期韦尔股份汽车半导体深度专题报告中,从三个层次详细分析了韦尔以汽车 CIS 为核心的汽车半导体业务布局和成长路径。2021年,受益于全球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浪潮,车载 CIS 高像素需求及单车搭载摄像头数量大幅提升。作为全球核心的车载 CIS 供应商,韦尔已推出从 VGA 到 8M 可满足舱内、舱外不同应用场景的多型号产品。公司深耕汽车 CIS 领域多年,技术积累丰富,公司研发的 HALE(HDR 和 LFM 引擎)组合算法,可同时提供出色的 HDR 和 LFM 性能; DeepWell?双转换增益技术可显著减少运动伪影;分离像素 LFM 技术配合四路捕捉,可在汽车整个温度范围内提供高性能;此外,公司还为客户提供多种汽车专用集成电路(ASIC),推出的 OAX8000采用芯片堆叠架构,集成了 NPU 和ISP 的专用 DMS 处理器。2022年,随着公司车载 CIS 国内和海外市场份额继续提升,除 CIS 以外的汽车半导体陆续放量,公司汽车半导体业务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占公司整体营收比重也将进一步提升。 安防 CIS 业务高增长,手机 CIS 高阶产品占比稳步提升。除汽车 CIS 以外,公司安防 CIS 领域收入亦实现高速增长,2021年,公司安防 CIS 营收超 30亿元,同比高增约 70%,主要得益于公司在中高端安防产品上持续发力,产品结构 不断升级。公司研发的 OS02H10产品集成了优质近红外(NIR)和超低光性能的Nyxel 和 PureCelPlus 技术,量子效率优异,可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下实现低功耗IR 照明。手机 CIS 领域,公司在保持收入规模稳定的情况下,高阶像素 CIS 收入占比稳步提升,继 OV64B 之后成功推出 5000万像素、6000万像素、2亿像素/0.61μm等不同型号产品。近日,公司还实现了重大像素技术突破——在实现0.56μm 超小像素尺寸的同时提供高量子效率(QE)、性能优异的四相位检测(QPD)自动对焦技术和低功耗,在像素微缩方面持续引领市场。此外,2021年公司 CIS业务收入在份额领先的笔电、医疗、AR/VR 领域亦有较大增长。 TDDI 业务持续突破,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2021年公司 TDDI 业务在上半年产能受限的情况下仍然实现全年高速增长,实现收入19.63亿元(YoY+163.9%)。 同时受 TDDI 产品供需紧张,公司 TDDI 业务毛利率达 60.9%(YoY+36.87pct),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2021年,公司 TDDI 业务在继承 Synaptics 产品及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持续推进产品迭代和客户拓展,公司 TDDI 产品 TD4375在一线手机品牌客户多个项目中陆续量产,并领先业界推出下沉式 HD TDDI-TD4160,获得市场广泛认可。展望 2022年,公司通过引入新的研发团队补齐 OLED DDIC产品线,进一步完善产品矩阵,目前公司 OLED DDIC 产品已在国内头部屏厂验证通过,将在 22年应用于智能手机客户产品方案中。同时,22年公司产能保障更加充足,预计 22年公司触控与显示业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和较高盈利水平。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2/23/24年归母净利润为 54.44/68.75/85.37亿元,对应现价 PE 分别为 24/19/15倍,我们看好公司平台型半导体发展之路和在汽车半导体领域的深度布局,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下游行业景气度下滑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安路科技 2022-05-06 43.70 -- -- 66.99 53.30%
72.23 65.29%
详细
国产FPGA龙头,凤凰系列开启成长新篇章。安路科技是国内领先的FPGA厂商,主要专注于FPGA 芯片和专用EDA 软件的研发和销售。目前公司已形成EAGLE 高性价比、ELF 低功耗、PHOENIX 高性能以及FPSoC 四个产品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工控、通信、消费电子、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领域。近年来,公司立足自主研发,不断完善产品矩阵、突破高端产品,同时把握下游市场蓬勃发展、国产化需求激增的大趋势,实现营收快速增长,不断优化业务结构。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6.79亿元,同比增长141.44%,连续三年保持翻倍以上增长;凤凰系列产品营收占比从2020年的不足1%提升至2021年的15.57%,且预计高性能产品占比将随新品推出持续提升,开启成长新篇章。 FPGA 下游应用广泛,新兴需求驱动市场成长。FPGA 芯片因其现场可编程的灵活性和不断提升的电路性能,拥有丰富的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工业控制、网络通信、消费电子、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根据Frost&Sullivan 数据统计,预计全球FPGA 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68.6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125.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6.4%;预计中国FPGA 市场规模2025年将达到约332.2亿元,2021至2025年CAGR 将达到17.1%。分下游应用领域来看,目前通信和工控仍然占据中国FPGA 市场70%以上的份额,也是国内FPGA 厂商国产替代的主要市场;数据中心、汽车电子等应用领域占比较低,且目前主要被Xilinx、Altera 等海外龙头厂商占据,未来成长可期。 海外巨头寡占市场,国产FPGA 厂商替代正当时。FPGA 芯片行业竞争高度集中,目前全球FPGA 主要供应商包括Xilinx(被AMD 收购)、Intel(Altera)、Lattice 等厂商。根据Frost&Sullivan 数据,2019年Top4厂商占据了全球FPGA 市场出货量94.4%的份额;Xilinx、Intel(Altera)和Lattice三家合计占据了中国FPGA 市场销售额96.3%的份额,市场高度集中。安路科技2019年以6%的出货量占比和0.9%的销售额占比排名中国FPGA 市场供应商第4位,说明国内厂商仍以价值量较低的中低端FPGA 产品为主,国产替代空间较大。2021年公司PHOENIX 系列100k 产品规模出货、400k 产品成功量产,600k FinFET 工艺产品也有望于2022年推出,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在高端产品不断突破,不断打开国产替代空间。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2-24年营收分别为11.6亿元、16.35亿元和21.21亿元,对应当前市值的PS 分别为17/12/10倍。考虑到公司作为国内FPGA 厂商的高技术壁垒和高成长性,且随着公司产品布局逐渐完善、高端产品不断突破,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上游原材料和晶圆制造、封测供应波动的风险;研发人员流失的风险。
麦捷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5-05 7.55 -- -- 9.65 26.97%
10.16 34.57%
详细
4月26日,麦捷科技披露2022年一季报,1Q22公司实现营收7.99亿元,同比增长19.17%,实现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下降33.88%;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33.18亿元,同比增长42.47%,实现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752.03%。 营收稳健增长,毛利率有所下滑。2021年麦捷科技实现营收33.18亿元,同比增长42.47%,实现归母净利润3.04亿元,同比增长752.03%。1Q22公司营收维持稳健增长,实现营收7.99亿元,同比增长19.17%,1Q22麦捷科技销售毛利率为16.50%,环比下降3.48pct,销售净利率为6.00%,环比下降3.00pct,受毛利率下滑影响,1Q2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44亿元,同比下降33.88%。 定位高端化发展,产品结构优化下盈利能力有望提升。麦捷科技持续深耕高端电感等磁性元器件及射频前端滤波器件,目前已成为国内少数能够同时量产SAW、LTCC 滤波器、双工器的企业,BAW滤波器研发进展顺利。2021年麦捷科技高端电感产品持续放量,LTCC、SAW 滤波器出货量显著提升,盈利能力稳定。麦捷科技持续向高性能、小尺寸射频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开发针对性的电感产品,当前高端电感、滤波器等产品国产替代机遇凸显,而高端电感、滤波器等产品相较于传统片式电感和LCM 模组具备更高的盈利能力,随着公司高端电感和滤波器的份额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改善。 定增扩产项目落地,产能释放节奏顺利。2021年7月,麦捷科技定增募资13.4亿元项目落地,公司后续将进一步扩产高端小尺寸电感产能25亿只、LTCC射频元器件产能11亿只、SAW 滤波器产能14亿只,部分产能建设已在2021年释放并实现良好产出。展望2022年,麦捷科技卡位高端电感、滤波器和电压器,先发优势仍然显著,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将助力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投资建议:当前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能得到有效扩充,行业国产化替代基于仍然凸显,公司持续坚持产品高端化路线,业绩有望持续增长。我们预测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75/4.77/5.51亿元, 同比增长23.2%/27.4%/15.4%,当前市值对应PE 为17/14/12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放缓的风险;新产品营收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格局加剧的风险。
扬杰科技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2-05-02 66.49 -- -- 79.42 19.45%
79.48 19.54%
详细
4月28日,扬杰科技披露2022年一季报,1Q22公司实现营收14.18亿元,同比增长50.46%,实现归母净利润2.76元,同比增长77.82%。业绩接近预告上限,毛利率进一步提升。1Q22扬杰科技实现营收14.18亿元,同比增长50.46%,环比增长22.65%;实现归母净利润2.76亿元,同比增长77.82%,环比增长34.83%,接近预告上限。一季度公司毛利率为36.73%,环比上升0.23pct,达2018年以来最高水平,净利率为20.48%,环比上升1.53pct。一季度功率半导体行业高景气度及下游需求延续,扬杰科技加速产能释放节奏,产品结构不断改善,营收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IGBT、SiC加速突破,产品结构持续改善。扬杰科技持续加大新产品研发投入力度,IGBT、SiC等产品实现快速突破。2021年:在IGBT方面,公司8英寸平台的Trench1200VIGBT系列模块已获得大批量订单,1200V40A、650V50A/75A系列IGBT单管性能已对标海外主流厂商,实现小批量交付;在SiC方面,扬杰已向市场推出SiC模块,成功开发650V/1200VSiCSBD产品,并在SiCMOS方面取得关键性进展。随着扬杰产品结构持续升级,大功率MOS、IGBT和SiC产品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一季度扬杰科技抓住新能源发展机遇,在新能源汽车、光伏等领域收入占比持续提升,助力公司业绩加速成长。持续推进产线升级,加快布局8寸晶圆产能及8寸晶圆研发设计。扬杰科技自有4寸和6寸晶圆产线,预计未来扬州和宜兴工厂产能仍将持续释放,同时扬杰与中芯绍兴展开深度合作,有效获取8寸晶圆产能供应,预计未来两年8寸产能也将稳步提升。设计方面,公司8寸IGBT已有量产,并推进6寸TSBD芯片向8寸平台拓展。此外,公司硅片制造、封测产能均持续扩充,全系列产能、晶圆尺寸及研发的稳步推进将给公司长期成长打下坚实基础。投资建议:当前公司产品品类持续优化,产能不断扩充,行业景气度不减,新能源领域收入占比稳步提升,业绩有望持续增长。我们预测2022-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1.04/14.37/18.53亿元,同比增长43.7%/30.2%/28.9%,当前市值对应PE为30/23/18倍,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的风险;新产品营收增长不及预期的风险;疫情影响公司生产及下游需求的风险。
兆易创新 计算机行业 2022-05-02 119.61 -- -- 148.13 23.84%
148.13 23.84%
详细
微软雅黑微软雅黑 4月 27日,兆易创新发布 2021年年报和 2022年一季报。公司 2021年实现营收85.10亿元,同比增长 89.25%,实现归母净利润 23.37亿元,同比增长 165.33%。 2022年一季度实现营收 22.30亿元,同比增长 39.02%,实现归母净利润 6.86亿元,同比增长 127.65%。 高速增长穿越周期,存储器+MCU 齐头并进。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 85.10亿元,同比增长 89.25%,主要得益于存储器+MCU 高速成长,其中 (1)存储器业务营收 54.51亿元,同比增长 66%; (2)MCU 营收 24.56亿元,同比增长 225%; (3)传感器业务营收 5.46亿元,同比增长 21%。利润端来看,公司 21年整体毛利率达 46.54%,同比增长 9.16pcts,其中 (1)存储器业务毛利率达 39.71%,同比增长 4.92pcts; (2)MCU 业务毛利率达 66.36%,同比增长 19.51pcts; (3)传感器业务毛利率 24.13%,同比减少 12.69pcts。公司 21年毛利率水平大幅提升主要是由于存储器和 MCU 不断迈向高端市场,客户和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2022年一季报方面,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6.86亿元,同比增长 127.67%,环比基本持平。在今年 Q1疫情冲击下,公司业绩仍有上佳表现,我们认为主要系公司在高端市场不断突破,前期积极布局高端市场效果显现。 高端市场持续破局,全力打造“MCU 百货商店”。 (1)公司 MCU 已成功量产35个系列约 400种型号,且当前公司工业领域营收占比已与消费领域持平,产品结构不断优化。 (2)在汽车领域,除在汽车后装市场的已有应用外,公司 MCU 产品正稳步进入车规市场。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 40nm 车规级 MCU 产品量产,该产品将主要面向通用车身市场。 (3)新品研发方面,公司目前公司已有四款 Wi-FiMCU 推向市场,可实现对 IoT 云端的连通,应用于智能家电、IoT 智能终端。 (4)公司电源管理产品线积极布局 MCU 协同,面向消费、工业、医疗、通信等市场。 Flash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不断拓展汽车工控客户。 (1)公司 NOR Flash 产品512Kb 至 2Gb 容量的全系列产品铺齐,且 55nm 先进制程工艺已全线量产,21年底 55nm NOR Flash 出货量占比超过 40%。 (2)车规产品方面,公司 GD25/55、GD5F 全系列产品通过 AEC-Q100车规级认证,实现了从 SPI NOR Flash 到 SPINAND Flash 车规级产品的全面布局。 DRAM 自研产品加速放量,高端制程芯片有望今年推出。公司自研 19nm 制程 4Gb DDR4产品已于 21年 6月量产,该自研产品实现了从设计、流片,到封测、验证的全面国产化,应用于机顶盒、电视、智能家居、工业安防、网络通信等领域。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 22/23/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有望达到 30.60/37.25/43.58亿元,对应现价 PE 分别为 26/21/18倍。公司作为全球存储和 MCU 龙头,不断拓展汽车工控领域应用,或具备长期成长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上游产能供给受限;市场竞争加剧。
晶晨股份 2022-05-02 108.66 -- -- 109.99 1.22%
114.20 5.10%
详细
事件:晶晨股份 4月 28日发布 2022年一季报,22Q1公司实现收入 14.81亿元(YoY+59.4%,QoQ-4.07%),归母净利润 2.7亿元(YoY+202.24%,QoQ-12.71%),扣非归母净利润 2.57亿元(YoY+228.7%,QoQ-9.59%),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后归母净利润为 3.2亿元。 此外,公司发布 2022年 4月主要经营数据,22年 4月公司实现收入约 6.3亿元(YoY+97.73%),实现归母净利润约 1.3亿元(YoY+252.5%),继续保持强势增长。 不惧疫情影响,公司业绩强势增长。 22Q1,公司营收和盈利能力均实现同比高增长,延续了 21年以来的高景气,实现了淡季不淡。 主要系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机会。 22Q1公司各产品线芯片出货量实现不同程度同比稳步增长,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了公司的市场地位。 且面对 Q1以来的疫情影响,公司采取多种措施予以积极应对,充分发挥了公司全球多地战略布局的综合优势,加强全球各个研发中心及主体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确保了公司全球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 4月份公司业绩继续保持强势增长,再度验证了公司海外扩张+多产品线驱动的成长逻辑。 机顶盒和 AI 系列等智能终端 SoC 基本盘稳固,海外市场需求持续强劲。 机顶盒 SoC 方面,公司 S 系列芯片工艺制程实现从 28nm 到 12nm 的突破,国内市场多年积累份额领先,海外市场持续突破打开成长空间,目前公司产品已获得谷歌、亚马逊等多个海外流媒体系统认证及多个国际主流的条件接收系统(CAS)认证,广泛应用于北美、欧洲、拉美、亚太和非洲等终端海外运营商设备,预计2022年仍将保持快速成长。 AI 系列 SoC 方面,公司产品采用业内领先的 12nm制程工艺,应用场景丰富,目前已出货多家国内外大客户,和 Google、 Amazon等国际大客户均有多条产品线合作,2022年公司产品线布局将进一步完善。 WiFi 和汽车电子业务进展顺利,新产品放量可期。 2021年公司 WiFi 蓝牙芯片上量销售,21年 8月推出 WiFi5+蓝牙 5.2芯片,适配小米电视棒等产品,出货不到 5个月实现销量 452万颗,收入 0.38亿元;2022年公司还将推出下一代 WiFi6产品,将大大提高和公司主控 SoC 适配比例,出货量和单价有望迎来双升,全年高增长可期。汽车电子业务方面,公司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主控 SoC市场开拓顺利,高性能车载娱乐处理器 V901D 芯片已出货林肯、宝马等高端车型,其他厂商陆续开拓中,新一代智能座舱芯片也有望于 2022年推出。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022/23/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79/17.08/22.32亿元,对应现价 PE 分别为 33/25/19倍,公司研发规模和技术实力国内领先,海外市场开拓和新产品线扩展助力公司高速成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波动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研发进展不及预期。 [Table_Profit]
炬光科技 2022-04-29 87.00 -- -- 115.00 32.18%
160.00 83.91%
详细
营收利润稳健增长,毛利率维持高位。2022年 4月 27日,公司发布 21年报及 22Q1财报,21年实现营收 4.76亿元,同比+32%;归母净利 0.68亿元,同比+94.33%,扣非 0.49亿元,同比+148%。毛利率 54.26%,净利率 17.16%,较 20年提升 3.25pct/4.31pct。分业务来看:1)半导体激光营收 2.0亿元,同比+42.53%,毛利率为 48.71%(-0.27pct)。2)激光光学营收 2.1亿元,同比+15.32%,毛利率 63.89%(+11.23pct)。3)激光雷达营收 0.52亿元,同比+77.56%,毛利率 43.45%(-10.26pct)。4)光学系统 0.12亿元,同比+220.78%,毛利率 30.83%(-0.44pct)。公司 22Q1实现营收 1.12亿元,同比+20.77%; 归母净利 0.20亿元,同比+121%;扣非 0.11亿元,同比+540%。单 Q1毛利率为 54.44%,净利率为 17.16%,较去年 Q4分别环比+6.1pct/+9.27pct。 个别业务小幅延迟,整体项目有序推进。根据公司年报披露:1) 激光雷达: 德国大陆合同共 4亿元,目前已执行 0.54亿元,与协议预测中略有延后;B 客户目前处于就激光雷达发射模组量产型号进行技术方案讨论、样机试制验证、量产商务谈判等阶段,预计 22年 Q3开始量产。2) 医疗健康:家用医美 Cyden订单 8亿元,因客户临床试验及认证进度推后,预计 2022年在美国和日本获得医疗认证,中国预计 2024年左右,与协议预测一定延后,预计 2023年开始销售增长。公司发布了“绮昀”系列新一代激光净肤产品,已进入小批量订单交付阶段。3) 先进制造:预制金锡陶瓷热沉实现了数十万只的量产交付,预期将于2022年实现数百万只量产交付。显示面板制造与合作伙伴完成首台激光剥离系统交付,1000mm 紫外固体线激光退火系统 2022年完成样机组装、Dlight S 系列晶圆激光退火系统实现小批量交付,开始在芯片制造商进行工艺导入。 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人员,考核目标符合预期。根据公司 22年 4月发布的股权激励计划,以 40元/股向 539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合计 86万股,占总股本 0.96%。22-25年 A 类激励对象股权激励费用 950/849/340/76万元,B 类授予者股权激励费用为 711/597/121/0万元。以 40元/股向 21名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部分限制性股票合计 14万股,占总股本 0.16%,22-25年预计费用为256/229/92/21万元。股权激励业绩考核要求目标值 2022-2024年营收不低于7/12/14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 1.2/1.9/2.1亿元,触发值为 2022-2024年营收不低于 5.6/9.6/11.2亿元或利润不低于 0.96/1.52/1.68亿元,整体考核目标符合市场预期。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 22-24年归母净利润 1.2/1.9/2.1亿元,对应 PE 为67/43/39倍。考虑到公司是激光雷达稀缺标的,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激光雷达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公司技术路线拓展不及预期、法律法规风险、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22/36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