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事业部 搜狐证券 |独家推出
刘卓

中邮证券

研究方向:

联系方式:

工作经历: 登记编号:S1340522110001。曾就职于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0日
短线
12.5%
(--)
60日
中线
25%
(--)
买入研报查询: 按股票 按研究员 按机构 高级查询 意见反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8 转到  

最新买入评级

研究员 推荐股票 所属行业 起评日* 起评价* 目标价 目标空间
(相对现价)
20日短线评测 60日中线评测 推荐
理由
发布机构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最高价* 最高涨幅 结果
江苏神通 机械行业 2020-10-26 14.00 -- -- 14.25 1.79%
14.25 1.79%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0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36亿元,同比增长6.09%;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23.44%。基本每股收益0.33元。 点评: Q3业绩大幅增长,费控能力持续优化。公司Q3实现营收4.69亿元,同比增长63.46%,实现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增长72.46%,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9亿元,同比增长89.56%,毛利率33.05%,同比下降2.21个百分点,公司Q3利润增速明显高于营收,主要源于期间费用率的大幅降低。公司Q3期间费用率全面下降,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64%、3.68%、0.77%,较上年同比分别下降3.44pct、2.70pct、0.82pct,总降6.96pct。我们认为公司费用管控能力将持续优化,期间费用率有望进一步降低,未来3年公司利润年复合增速将超过营收。 核电业务受益审批重启和乏燃料后处理,将成重要增长点。2019年以来我国已明确恢复审批新建机组,国内新核电项目漳州核电1-2号机组、太平岭核电1-2机组等陆续获批并开工建设。今年9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核准浙江三澳核电项目、海南昌江2期工程开工建设,我国核电审批进入常态化。考虑到核电业务订单交货周期,2019年核电审批重启对应今明两年开始兑现新建项目收入,且核电阀门作为易耗品存量需求依然可观。另一方面,乏燃料后处理市场需求开始释放,去年四季度公司获8800万订单,今年上半年获1.32亿,9月份公告乏燃料领域1.5亿订单,总计订单达到3.7亿元。公司乏燃料后处理研发投入领先,具备先发优势,后续随核电新建机组不断投产,乏燃料处理业务将贡献新的增量。 冶金业务和能源化工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公司将借力津西钢铁的产业资源切入通用阀门领域,有望实现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另外,受益于国内去年出台的超低排放政策,大量钢铁产能面临置换,同时冶金行业技术不断迭代,公司冶金业务有望保持高增速。公司能源化工业务将受益于行业大型化和规模化趋势以及环保趋严带来的新建投资需求,我们认为炼化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近两年恒力石化、浙江石化等投资规模达几百亿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投入建设;另一方面,安全生产监管趋严亦有望引领新一波建设浪潮。综合以上我们认为冶金业务和能源化工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不考虑增发股份情况下,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净利润2.30亿元、3.15亿元和4.12亿元,相对应的EPS 分别为0.47元/股、0.65元/股和0.8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30倍、22倍和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国内炼化投资不及预期、核电投资进展不及预期、定增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震安科技 基础化工业 2020-09-29 78.12 -- -- 84.50 8.17%
84.50 8.17%
详细
国内减隔震行业龙头,技术领先的标杆级企业。公司从事减隔震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同时提供减隔震技术咨询、减隔震结构分析设计,以及产品的检测、安装指导及更换、减隔震建筑监测、售后维护,是国内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减隔震一站式服务提供商。受政策内外市场需求提升的驱动,公司近年来营收和净利润年复合增速接近20%,核心产品隔震支座收入占比超70%;按照应用来看,学校、医院和其他公共建筑领域收入占比达95%。公司立足云南省内市场,开始布局全国,市场空间持续扩容。 减隔震政策内市场空间可期,年新增需求规模望达270亿。2019年司法部、住建部发布《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位于高烈度设防地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机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场所等公共建筑应当采用隔震减震技术,等同于全国立法强制性要求文件。在仅考虑新建学校、幼儿园、医院和养老机构应用领域的情况下,我们测算得出国内政策内减隔震市场空间有望达到270.96亿元,政策外市场理论容量更为庞大。 公建加固、小区旧改,减隔震存量市场需求不容忽视。受益于政策推行,公共建筑存量加固市场空间较大。目前我国学校和医院数量达几十万所,在假设目前国内学校和医院所需加固比例为30%、减隔震加固渗透率为30%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国内学校和医院减隔震存量加固市场规模将达到333.61亿元。另外,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加快,减隔震技术是出于经济性和适用性考虑的首选。假设减隔震成本50元/平,老旧小区改造年需求规模有望达300亿元。 公司技术优势构筑核心竞争力,扩产加快保障业绩高成长。公司从减隔震先行地区云南起家,早期团队技术背景雄厚,技术是行业核心竞争壁垒,公司多年来研发投入持续跟进,技术实力一直保持领先,产品标准引领全国,规模效应带动核心竞争优势不断增强。近年来公司研发投入和占营收的比例均快速回升,近几年的年均投入超过1000万元,已经达到行业内多数企业的营收规模。公司募投项目达产后总产能将超过16万套,供应能力较当前提升3-4倍,我们认为公司仍将加快扩产,保障业绩高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净利润1.66亿元、2.65亿元和5.35亿元,相对应的EPS分别为1.15元/股、1.84元/股和3.71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68倍、42倍和21倍。考虑到减隔震行业市场空间极大,公司核心竞争优势突出,业绩成长性明确,我们预计公司合理价值为118.40元/股,较当前涨幅空间为51.3%,首次评级,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管理条例》实施进度不达预期、产能扩张不达预期风险、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青鸟消防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9-03 49.83 -- -- 48.19 -3.29%
48.19 -3.29%
详细
Q2营收稳步增长,报告期继续落地大型优质项目。Q2公司实现营收6.74亿元,同比增长21.12%。公司成熟的经销模式为长期成长提供重要驱动力,上半年公司继续积极推进经销商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与经销商的良好互动关系,提升经销商的市场拓展能力与项目落地能力。同时,作为重要补充和新增长点,公司直销业务继续突破,上半年落地多项大型项目。公司上半年落地的大型项目包括1)北京2022年冬奥会(重点配套项目崇礼太子城冰雪小镇,主要建设内容为商街、民宿及其附属设施,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16.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到33.3万平方米);2)京东集团西南总部基地(分两期建设,一期占地59亩,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预计2020年建成);3)北京港澳中心项目(主体17层,集办公楼、公寓、酒店为一体,亚洲第一座无障碍式的、具备多种综合设施的酒店);4)房山龙湖熙悦天街(项目占地面积为85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7.91万平方米,包括写字楼、天街购物广场);5)佛山季华实验室建设项目(佛山市2020年度省重点项目,季华实验室占地近1000亩,科研区规划建设面积30万平方米);6)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亚洲最大菜篮子,总用地规模约16公顷,总建筑面积约61万平方米)。我们认为,公司重大项目的持续突破能够在业内起到标杆作用,获客能力有望继续增强,同时这也充分体现了公司作为国内消防报警领先企业的强大竞争力。 Q2公司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净利润大幅回升。公司Q2销售毛利率42.16%,同比提升4.00pct;Q2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较上年同期分别变动-1.94pct、+0.23pct、-0.07pct,整体下降1.78pct。公司盈利能力的回升带动Q2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6.15%,上半年业绩增速同比转正。4月份以来,公司积极有序复工复产,全面推动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的运营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业绩全面加速回暖,下半年公司将继续推动降本增效。 看点一:“朱鹮Inside”战略稳步推进,第一代已应用,新一代在路上。公司开发的高集成数模传感器芯片“朱鹮”芯片, 是应用于消防报警电子产品的专业芯片,第一代芯片已经应用,可有效降低火灾探测的误报率,大幅提升通信的及时性和数据带宽。国家标准对感烟探测器的抗射频电磁辐射干扰的要求为10V/m,朱鹮芯片率先主动按照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达到了30V/m(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颁发的实验室认可证书)。未来,公司将在第一代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着消防总线通讯、模拟信号处理、高可靠电气保护技术、完善消防电子特有外围IP核以及完整MCU开发工具链等方面进行储备与升级开发。公司自研芯片的持续进展将有效提高产品竞争力和成本优势。 看点二:智能疏散系统继续保持高增长,行业需求空间较大。2019年3月《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 (GB51309-2018)实施,智能疏散系统纳入强制性应用范围。2020年4月市监局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产品从“火灾报警产品”中独立出来,成为一个独立品类,充分说明智能疏散产品的重要性。政策驱动下,国内智能疏散系统进入需求高速增长通道。公司上半年智能疏散系统实现收入4937.5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39.52%。考虑到政策强制下智能疏散系统的加快渗透,我们认为,智能疏散系统仍然处于需求高速增长期,预计公司智能疏散业务有望保持高增速。 看点三:无线通讯技术应用扩大,智慧消防前景广阔。近年来新兴无线通讯技术在消防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公司顺应趋势积极开展了无线通讯技术的研究,在增强通讯距离、提高抗干扰性、集成无线通讯与“青鸟消防云”的远程服务等方面进展显著。公司“青鸟消防云”平台目前已投入使用,公司全系统产品均可实现接入,可以将分散在各个建筑内的消防、安防设备网络化、动态化、智能化,应用场景包括社会单位、监管部门、街道社区、监控中心、维保机构、小微场所等领域。目前公司智慧消防落地项目包括美团外卖全国站点智慧消防项目、北京大学宿舍楼改造项目、北京市朝阳区独立烟感报警装置推广安装项目、昆明市西山区船房新村智慧消防项目等。我们认为,消防智能化趋势一方面拓宽赛道,利于需求规模提升,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行业门槛,淘汰落后产能,促进集中度提升。 看点四:研发高投入+海外并购,产品力持续增强。公司上半年研发支出5217.53万元,同比增长10.61%,研发持续高投入将继续保证产品创新能力的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着力推进新一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JBF-62S系列)产品的研发升级。新一代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基于公司目前11SF火灾报警系统的技术基础而投入开发的新系统,品质再上台阶。截至上半年,公司已完成第一批产品的送检、取证工作。同时,公司不断扩展产品线的深度和广度,目前已获得17项UL/ULC证书,公司UL/ULC火灾报警系统已经形成了初具规模的产品体系。此外,公司收购法国公司有望发挥协同效应,国内市场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考虑到公司研发保持高投入,产品不断升级,以及海外产品体系的纳入,我们认为公司产品实力将不断增强,核心竞争优势持续凸显。 看点五:公司在工业领域等高端市场的份额有望提升。依托于公司整体技术实力的不断增强,报告期内公司集中力量进行工业火灾报警相关产品的研发和攻关,涉及到的产品包括红外/紫外/复合火焰探测器、图像型探测器、阻性漏电/热解粒子探测器、吸入式空气采样探测器等,报告期内已完成多项产品的开发与送检工作,截至目前已取得紫外火焰探测器的3C认证证书。我们认为,公司在工业等高端市场已具备开拓实力,未来市场占有率有望持续提升,同时考虑到工业行业进入门槛高,客户忠诚性强,市场规模大,预计对公司业绩的贡献较为可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净利润3.97亿元、4.74亿元和5.96亿元,相对应的EPS分别为1.61元/股、1.92元/股和2.42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0倍、25倍和20倍。维持“买入”评级。
捷佳伟创 机械行业 2020-09-02 89.70 -- -- 112.58 25.51%
119.97 33.75%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0年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3亿元,同比增长55.3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49亿元,同比增长8.11%。基本每股收益0.78元。 点评: Q2营收翻倍,行业景气提升。公司Q2单季度实现营收13.99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03.05%,主要原因是历史订单的兑现和Q1部分收入的延后确认。公司采取“预收款-发货款-验收款-质保金”的销售结算模式,确认收入滞后发货9-12个月。2019年二季度末公司存货中发出商品账面净值同比增长60%以上,历史订单的快速增长在今年上半年兑现。今年Q1受新冠疫情影响,收入出现小幅下降。Q2行业持续复苏,Q1部分收入在Q2延后确认。公司H1收入同比增长55.35%,与历史订单增速基本吻合。今年下半年来看,历史订单充裕,业绩确定性较高。2019年底公司预收款同比增长47.36%,增速同比稳步提升;2019年底,公司存货-发出商品账面净值同比增长121.98%。去年底订单向后推算,下半年业绩有望保持高增速。 竞争加剧,毛利率承压,盈利能力小幅下滑。公司Q2毛利率为25.67%,较上年同期下降7.44个百分点。公司Q2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8%、1.51%、0.19%,同比变化分别为-5.08pct、-1.43pct、+1.29pct,其中销售费用率和毛利率出现大幅的逆向变动是由于新收入准则下场外安装调试的费用重分类至履约成本。但值得注意的是,期间费用率的降幅低于毛利率的降幅,公司Q2期间费用率较上年同期下降5.22pct,低于毛利率降幅7.44pct,盈利能力整体有所下滑,我们认为主要是产业降本大背景以及行业竞争加剧所致。此外,疫情影响下,公司Q2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增加,综合导致公司Q2利润率同比下降,净利增速远落后于营收。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产品不断升级、工艺持续改进、成本控制能力继续加强,公司盈利能力有望趋稳。 研发投入稳步增长,新工艺全面布局。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5599.08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31%。公司在产品和技术保持国内领先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对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资源投入,推进高效电池片设备的研发。公司全面布局光伏电池新技术路线,HJT电池生产设备国产化正在积极推进中;背钝化技术氧化铝镀膜设备研发已形成批量生产销售;TOPCon电池工艺技术钝化设备研发已进入工艺验证阶段;智能制造车间系统产品技术成熟,步入大规模产业化推广阶段;高温扩散氧化退火炉、管式等离子体沉积炉、湿法设备、自动化设备、智能制造车间系统的研发也向大产能、高度自动化、集成化方向发展。今年光伏竞价项目超预期达到26GW,我们预计国内全年装机量40-45GW,全面平价渐行渐近,装机需求将持续扩容。平价预期和技术驱动下,龙头电池厂商产能扩张不断加速,设备需求有望保持高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净利润5.66亿元、7.13亿元和8.39亿元,相对应的EPS分别为1.76元/股、2.22元/股和2.61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49倍、39倍和33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电池片产能扩张不及预期风险;政策变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建设机械 机械行业 2020-09-02 25.10 -- -- 27.10 7.97%
27.10 7.97%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 2020年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15.35亿元,同比增长 9.7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 14.16%。基本每股收益 0.18元。 点评: Q2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公司营收实现恢复性增长。公司 Q2单季度实现营收 10.74亿元,同比增长 25.83%,主要受益于下游基建和房地产需求提升,以及装配式建筑加快渗透。Q1末国内基建投资完成额同比下降 16.36%,截至上半年的同比降幅收窄至 0.07%,7月份基建投资热度不减,截至 7月末的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已转正为 1.19%,我们预计基建投资景气将贯穿全年。另一方面,作为塔吊租赁需求占比最高的领域,房地产投资开始回暖。今年 Q1房地产投资额 2.2.万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7.73%,Q2以来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回升。截至 6月份和 7月份的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1.92%、3.41%,我们预计下半年房地产投资有望稳中向上,公司全年营收有望保持中高速增长。截至上半年,庞源租赁在手合同延续产值达 23.17亿,同比增长 40.77%。 Q2毛利率提升,费用率下降,公司盈利能力转好。公司 Q2销售毛利率 44.46%,同比提升 2.50pct。Q2费用管控能力持续加强,期间费用率全面下降。公司 Q2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 0.28pct、1.12pct、0.52pct。公司 Q2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是成本控制,根据年初工作会议安排,公司在全力拓展市场、争取业务、拓宽营收渠道的同时,把成本管控、提升产品毛利作为一项重点工程来主抓;其二是装配式建筑需求高景气下,租赁价格呈现上涨趋势。代表新单租赁价格的庞源指数自 2017年下半年开始从 1000点左右逐步提升,到 2019年进入 1400-1600点的高位区间。受下游房地产低迷影响庞源指数目前回落至 1200-1400点区间,但新单签约量仍然创下历史新高,同时考虑到基建和房地产的回暖以及装配性建筑需求的确定性,我们认为中长期内行业仍然景气向上,价格有望保持平稳,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转好。 政策支持,装配式建筑需求渗透提升大趋势不改。2017年住建部印发《“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定下装配式建筑渗透率加快提升的主基调。行动方案提出在“十三五”期间,要培育 50个以上的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和 50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示范工程,建设 30个以上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2020年 7月 3日,住建部等 13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要以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为重点,推动建筑工业化升级。此背景下,多地政府也不断推出相关鼓励政策,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8月 14日,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东莞市装配式建筑专项规划(2020—2025)》,提出至 2020年末,全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 20%以上;到 2025年末,全市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 35%以上。8月 18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北京市发展装配式建筑 2020年工作要点》,截至 2020年,北京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 30%以上。8月 21日,河南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等 8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落实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支持政策的意见的通知》,提出公积金贷款购买装配式商品住房额度最高可上浮 20%。我们认为,装配式建筑加快渗透是塔机租赁市场需求提升的核心逻辑,近期中央及地方政策继续强化装配式建筑需求提升逻辑,有力支撑行业中长期保持高景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实现净利润 7.02亿元、10.71亿元和 14.48亿元,相对应的 EPS 分别为 0.73元/股、1.11元/股和 1.50元/股,对应当前股价 PE 分别为 39倍、26倍和 19倍。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庞源租赁的发展依赖财务杠杆驱动,如果市场需求出现较大程度的波动,将会给公司造成一定的财务风险; 上市公司其他业务板块经营不善拖累整体业绩;政策变动风险等。
捷昌驱动 机械行业 2020-08-26 71.00 -- -- 81.68 15.04%
81.68 15.04%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20年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7亿元,同比增长30.13%;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亿元,同比增长63.7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11亿元,同比增长62.90%。基本每股收益1.00元。 点评: 公司Q2净利润实现翻番式增长,关税取消短期盈利改善明显。公司二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111.04%,主要原因是关税取消带动盈利能力大幅回升。今年3月15日至8月7日,公司主要出口美国产品免交关税。据我们此前测算,在不考虑成本端变动的情况下,预计公司二季度综合毛利率有望恢复至49%左右,较上年三季度以后加征25%关税的情况回升约16个百分点。此次中报显示公司二季度实际毛利率55.11%,超出我们的预期。我们认为,公司毛利率超预期回升一是由于对美出口产品取消关税;二是公司不断通过增加研发投入以提升产品附加值,成本控制能力不断加强,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三是退税冲抵了部分成本。值得注意的是,8月7日起公司对美出口产品已复征25%关税。我们认为,关税的复征和未来可能持续存在的贸易摩擦会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带来一定压力,但在国内外需求的有力支撑下,公司长期成长价值依然明确,马来西亚工厂的逐步投产也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平抑贸易摩擦带来的盈利能力波动。 募投项目持续推进,定增获批公司产能稳步扩张。2020年上半年,公司继续积极推进募投项目的实施。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生命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年产25万套智慧办公驱动系统生产线新建项目、年产15万套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生产线项目。8月19日,公司非公开发行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批文。公司拟募集资金14.85亿元用于智慧办公驱动系统升级扩建项目(7.29亿元);数字化系统升级与产线智能化改造项目(2.06亿元);捷昌全球运营中心建设项目(2.30亿元);补充流动资金(3.47亿元)。智慧办公在北美市场的红利依然存在,欧洲和国内市场增长潜力巨大。公司近几年智慧办公产品的产能已实现充分利用。我们认为,募投项目的实施,一方面是公司顺应行业趋势扩充产能的必要举措,另一方面在欧洲设立运营中心有利于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加快欧洲市场的深度拓展,不断发掘海外业务的增长潜力。 疫情后海外需求逐步复苏,行业景气持续。从国外疫情新增确诊数量来看,7月以来已基本进入平台期,8月份海外新增确诊数量有下降迹象。美国新增确诊人数7月下旬达到高点,8月以来持续下降。我们看好三季度海外需求的边际改善以及疫情后海外需求的全面恢复。站在目前的时点来看,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线性驱动行业国外市场景气度将持续向上。而国内市场经过前期铺垫,需求端有望加速上行。2019年公司国内业务受智慧办公需求驱动营收增速超过70%。另外,更长期来看,医疗健康领域,老龄化带动医疗和医疗器械需求稳步提升,配套的线性驱动产品具备较大增长潜力;智能家居领域,随着消费升级持续,智能家居的需求在日益提升,线性驱动系统目前多应用于电动床、功能沙发和按摩椅等智能家居品,渗透率正不断提升,增长速度较快,但国内智能家居规模仅占美国的1/3,渗透率不足美国的1/6,成长空间大。我们认为线性驱动行业有望长期保持景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0-2022年实现净利润4.49亿元、5.08亿元和6.34亿元,相对应的EPS分别为1.81元/股、2.05元/股和2.5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9倍、34倍和27倍(以总股本为2.48亿股计算)。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中美贸易摩擦升温风险、全球疫情加剧风险、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政策变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广电计量 社会服务业(旅游...) 2020-08-18 30.10 -- -- 33.50 11.30%
33.50 11.30%
详细
二季度公司经营恢复良好,业绩实现平稳增长。二季度复工开启后公司经营状况恢复良好,Q2实现营收4.00亿元,同比增长8.64%,实现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5.22%。二季度公司费用管控加强,盈利能力有所趋稳。公司Q2综合毛利率43.66%,同比下降9.31pct,销售费用率11.66%,同比下降1.48%,财务费用率3.23%,同比下降1.57pct。 分业务来看,公司电磁兼容检测业务下滑显著,食品检测发力明显。受疫情影响,特殊行业及汽车行业需求延迟致电磁兼容检测业务承压,其中武汉实验室同比下降72%,上半年电磁兼容检测业务收入整体同比下降30.85%,毛利率同降3.66pct至28.94%。公司二季度连续中标农业部及地方政府采购项目,上半年合计80个,食品检测业务同增47.22%。 公司上半年各主营业务均取得重要进展。公司上半年电磁兼容检测业务和化学分析业务承压最大,但在项目推进和竞争力提升方面仍然可圈可点。其中,公司新能源汽车电磁兼容检测进一步突破,获得福特汽车的资质认可,与特斯拉展开测试合作;积极布局5G通信检测、无线设备验证业务,通过OPPO实验室审核。公司化学分析领域全国塑胶跑道检测业务同比增长超10倍,获得北汽新能源、长城汽车等新项目认可,新增法国BV船级社认可。其他主营业务表现更为突出。公司计量业务在医疗、汽车等行业增长较快,同时布局高端市场;可靠性与环境试验业务与华为、华为海思、中芯国际等高端客户合作再创新高;环保检测业务中标项目71个,碳排放报告核查、排污许可证审核等咨询业务取得突破。 在手订单充足,成本费用管控持续,公司全年业绩有望实现稳增。公司根据目前的经营趋势和在手订单情况,全年业绩有望实现稳步增长。一是从收入端来看,公司经营快速恢复,单月增长态势更加明显,目前在手订单较为充足。尤其是特殊行业客户订单、政府采购中标订单增长明显,体现在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环保检测、食品检测等业务板块上,目前趋势较好;电磁兼容检测、化学分析业务板块暂时承压,但全年有望保持一定增长。二是从成本费用端来看,公司今年内部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强成本费用管控。下半年效果将继续显现。三是从战略角度来看,公司内生+外延双轮驱动。公司正寻找并购标的,重点关注与公司现有业务协同性或互补性较高的标的,争取年内实现突破。 技改项目稳步推进,综合竞争实力稳固。2019年公司技术改造项目投入3.91亿元,今年计划继续投入3.28亿元,公司竞争优势有望持续扩大。近期公司中标工信部科技司的两笔项目,进一步体现出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和研发水平。截至上半年,公司技改已签订的合同总金额为1.43亿元,完成全年技改计划的43.42%。今年技改进度略有滞后,但公司对全年技术改造计划不做调整,后续会按照原计划加快执行。公司2020年技改计划主要布局于特殊行业、汽车、通信、电力、医药、芯片、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行业领域。此外,公司也较为重视环保、食品检测业务的发展,食品和环保检测板块较为依赖政府采购,公司经营策略逐渐调整为加大企业客户的开发力度,从上半年中标情况来看已取得较好成效。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0-2022年摊薄EPS分别为0.36、0.57和0.84元,对应2020年8月12日收盘价(32.98元/股)市盈率91/58/39倍。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行业竞争加剧;新业务发展不及预期等。
青鸟消防 电子元器件行业 2020-08-06 43.04 -- -- 50.94 18.36%
50.94 18.36%
详细
消防报警行业领先企业,近十年复合增速超 28%。 公司主营消防报警及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基本覆盖火灾报警全产业链。 公司业绩增长较快, 近十年营收复合增速超28%, 目前已跻身消防报警行业第一梯队,比肩国际知名企业海湾公司。公司所建立的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已基本覆盖全国,渠道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较为突出,有望推动公司市场份额持续稳步提升。公司销售模式以经销商为主(占比超过 70%),毛利率方面低于同行业公司,但销售费用率得到显著优化,使其盈利能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性价比优势。此外,我们认为消防报警行业的品牌效应特征未来将更为突出, 龙头公司具备品牌优势。 政策持续推动, 消防报警行业有望稳健增长。 我国消防报警行业是政策强关联性行业,政策的导向和强制性要求是行业需求稳定增长的内在驱动力, 而行业的增长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新建或改造项目的新增设备购置需求,以及存量市场的更新需求。 另一方面, 考虑到老旧小区改造加快推进,房地产投资保持平稳,强制性政策的推出使相关产品如智能疏散系统、 家庭场景应用都将得到更快的推广, 行业技术的持续创新促使智慧消防发展迅速,未来物联网技术应用将会更加普遍, 多重因素有望支撑未来 5年行业规模保持 10%以上的增速,而龙头公司的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行业领先的研发投入,强化技术实力提升性价比。 公司多年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首次过亿,同比增长 25.15%,近三年保持年均 25%以上的增速。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扩张加快,规模效应将带来研发优势不断扩大。公司目前拥有较多在研储备且近期也在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包括二总线技术升级、国外标准产品开发、无线通讯技术开发以及推出?朱鹮?自研芯片。我们认为,公司?朱鹮?芯片的逐步推广应用除在性能方面有所改善外,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成本。公司自研芯片加快量产步伐,有望带动公司综合盈利能力保持平稳, 公司产品性价比优势更加凸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公司 2020-2022年实现净利润 3.97亿元、 4.74亿元和 5.96亿元,相对应的 EPS 分别为 1.61元/股、 1.92元/股和 2.42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 分别为 26倍、 22倍和 17倍。我们认为公司规模优势持续显现,盈利能力、业绩成长性保障度高,在下游客户当中口碑较好,性价比优势和技术实力提升保障公司未来行业竞争优势,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行业政策变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自研芯片推广应用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中粮糖业 食品饮料行业 2019-11-05 8.85 -- -- 9.11 2.94%
9.23 4.29%
详细
Q3公司营收增速回暖,加工糖和贸易糖业务逐步复苏。Q3公司实现营收59.05亿元,同比增长40.38%,主要受益于公司加工糖和贸易糖业务规模的复苏。受上半年国内食糖进口许可证发放延后和内外糖价倒挂影响,进口量较往年偏低。 随着许可证的发放和内外糖价差的逐步打开,下半年进口量增长较快,单三季度进口量133万吨,基本与2016年持平。 2019年糖价走势内强外弱,导致内外糖价差逐步扩大,同时原糖加工利润逐渐打开,我们认为公司贸易糖业务和加工糖业务将明显受益。我们预计今年国内食糖进口量在300万吨左右,其中四季度约占70万吨左右,略低于去年同期。公司贸易糖和加工糖业务与行业环境紧密相关,我们预计四季度公司该两项业务的规模同比基本维稳,盈利同比有望转好。 Q3公司盈利能力有所下滑,自产糖业务受益糖价回升。Q3公司综合毛利率12.47%,同比下降3.20pct,环比下降0.92pct,盈利能力下滑导致公司Q3营收同比大增的情况下净利同比仅增长0.46%。我们认为公司综合盈利能力的下滑主要是由于公司业务结构的变化,公司自产糖业务与去年基本持平,毛利率较低的贸易糖业务占比提升。三季度柳糖现货均价5581.31元/吨,同比上涨6.25%,另一方面受今年食糖销售进度较快的影响,三季度国内食糖销量同比下降16.67%至279.34万吨,综合我们认为公司三季度自产糖业务与去年基本持平。目前国内糖价回暖向上,新榨季即将开启,我们预计四季度食糖均价有望涨至5800-6000元/吨,较去年同期大幅回升。新榨季产量来看,受种植面积和单产下降影响,行业减产确定性较高,预计减幅在15%左右,公司多年来从未发生过蔗料款拖欠情况,产区维护较好,入榨量大概率有保证。我们预计四季度公司自产糖业务同比有望大幅转好。 四季度糖价或延续上涨,板块估值有望上修。我们对四季度糖价维持上涨预期。糖价目前正处于周期上行通道,拐点发生在年初。从糖价三年增减的历史规律来看,本轮周期仍然遵循该规律。本轮糖价反转始于18/19榨季前段,18/19榨季是连续增产的第三个榨季,因此糖价年初触底并不违背三年增减的历史规律。从历史规律来看,中长期糖价有望维持景气上行。本轮糖价年初启动反转主要由走私减量拉动,18/19榨季受国内走私打击力度趋严影响,走私量估计在100万吨左右,较上榨季大幅下降,走私糖的边际减少带动糖价较往轮周期提前启动反转。展望四季度,由于前三季度走私下降以及进口后延国内工业库存消化较快,目前国内工业库存维持历史低位,我们预计四季度糖价受库存偏紧和新榨季减产支撑仍将保持涨势。 目前国内糖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走私,部分市场观点认为国庆节是走私打击力度的临界点,国庆后走私管理会有放松的可能,但我们认为可能性并不大。目前国内外糖价仍未完全走出低谷,国内2000万亩甘蔗,4000万蔗农,国内糖产量占需求量的2/3,属于国家战略层面的重点产业,在进口开放形势下重点产业更大可能会综合各个方面尽量减少进口冲击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中长期内我国将延续走私管理力度,走私糖有望保持较低规模。第二个方面是国储糖,市场预期糖价上5800启动抛储,目前现货糖价已达目标但抛储仍然未动。国储糖投放虽然不会对糖价造成下行压力,但对上涨行情会造成一定抑制。我们认为四季度国储糖有一定投放的可能,但具体影响还需视国储投放的规模和方式而定。第三个方面是进口糖,我国进口糖实施许可证制度,今年配额和许可证呈现一增一减,总量上与去年差别不大,据我们估算四季度进口量不足以对工业库存的减少进行补缺,此外也可通过三季度进口激增但糖价仍然上涨强劲进行侧面印证,我们认为四季度国内糖供给仍然维持偏紧。第四个方面是明年关税保护到期后是否延长,关税保护政策可能会在今年年内落地,政策对糖价预期造成一定影响,但目前来看市场普遍预期明年将取消关税保护,因此关税政策的明朗反而有成为潜在利好的可能。 综合以上,在市场看来糖价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对糖价预期偏空,但我们认为,中长期国内糖业供需仍将维持偏紧格局,糖价保持趋势向上。市场对不确定因素的担心正是预期差所在,正如年初开始糖价反转驱动股价向上,本质上是市场预期不断修复的过程。我们认为当前市场存在明显预期差,糖价保持上涨带动市场预期和板块估值向上修复。近年来公司战略重心不断向糖业转移,其他业务也在逐步转好,番茄业务盈利转正,水泥业务拟将剥离,短期增厚业绩,长期减轻负担。公司食糖业务比重逐步提升,相较往轮糖价周期或将有更大的弹性表现。对比往轮糖价周期中股价涨幅来看,目前公司股价还处于较低位置,糖价反转中继,配置价值明确。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9-21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0.29元、0.41元、0.57元,对应19-21年PE分别为31x、22x、15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产品价格波动风险;自然灾害和极端气候风险;政策变动风险等。
好当家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19-10-28 2.87 -- -- 2.84 -1.05%
2.84 -1.05%
详细
事件: 近日, 好当家发布 2019年三季报, 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20亿元,同比增长 1.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346.71万元,同比增长 3.64%。 基本每股收益 0.04元/股。 点评: Q3业绩同比小幅下滑, 但仍处历史同期高位。 Q3公司营收同比-12.15%,综合毛利率 23.36%,同比-3.18pct, 归母净利润-10.71%。 公司经营具有明显的季度性特征, Q3业务主要集中在冷冻食品、 海参加工制品和捕捞业务,其中冷冻食品业务较为稳定且毛利占比较低,海参加工制品和捕捞业务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滑,成为 Q3公司业绩同比下降的主因。 Q3公司捕捞业务销量 2.75万吨, 同比下降 6.59%, 海参加工品销量 104.97万吨, 同比下降 36.37%,主要原因是去年三季度受海参高温减产影响公司拉缸盐海参(属海参加工品业务)销量同比大幅增长,今年三季度较上年同期回落也属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把历史年度拉长来看, 公司今年三季度业绩表现与历史同期相比处于高位,去年新增远洋鱿钓船的投产,今年延续供不应求的海参市场, 表明公司主营业务已站上新的历史台阶。 新育苗场投产在望, 海参养殖业务做大做强。 公司自 18年起投资新建 40万平方米的现代化海参育苗车间, 报告期末公司北育苗场厂房在建余额 7008.41万元, 其中三季度新增投入为 3027.01万元,我们估计公司新育苗场截至三季度末的项目完成度达 70%以上, 预计年内能够投产。 我们认为新育苗场的建成将为公司带来三方面的利好,一将较大提升公司养殖海参的产能;二将有利于公司改善养殖效率, 提升产量的同时单位成本有望降低;三将带动苗种销售业绩的提升,目前公司育苗技术成熟且育苗量已能够满足自用,新建育苗场所育苗种可部分对外销售,有望为公司带来可观收入。 目前公司拥有海参围堰养殖面积 5万亩,规模远超同行,且随着新建育苗场投产对海参养殖效率提升的影响,公司海参产量蕴藏着较大的提升潜力。 海参行业超长景气, 政策催化估值有望向上修复。 当前山东威海水产品批发市场的海参批发价已涨至 210元/公斤,达到近七年的高位。 去年发生高温事件后我们就指出,辽宁高温减产影响巨大, 行业将进入较长景气期。 类似养猪业,海参养殖行业集中度较低,多数养殖户遭受高温减产损失的同时资金链状况和养殖信心短期难以恢复。按照海参平均两年的生长周期, 我们预计 2018年高温对辽宁海参造成的减产缺口最早能在 2021年补足并恢复正常, 2019-2020年每年捕捞季均会产生大概相等的供给缺口, 行业景气有望延续至 2020年秋捕季。 另外非瘟的爆发大幅推升国内肉类价格,海参景气向上空间有望进一步扩大。 海参涨价与公司盈利高度相关,但从去年涨价至今公司股价表现仍然偏弱,这可能与投资者信心重筑和公司业绩增速回暖尚在初期有关。 近期行情表现较好,或由政策催化所致, 10月 18日农业农村部发布长江流域禁捕相关文件。我们认为公司和行业基本面长期向好,目前以政策催化剂为契机,板块估值有望进入向上修复期。 盈利预测及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19-21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 0.05元、 0.07、 0.10元。维持对公司的“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 极端天气风险,产品价格波动风险、规模扩张不及预期、渠道拓展不及预期、政策变动风险等。
海大集团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19-10-24 30.95 -- -- 35.00 13.09%
37.96 22.65%
详细
事件: 近日, 海大集团发布 2019年三季报, 公司 2019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355.13亿元,同比增长 15.1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12亿元,同比增长 11.13%,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 13.72亿元,同比增长 10.84%。 基本每股收益 0.90元/股。 点评: 公司 Q3业绩同比增速有所下滑。 公司 Q3实现总营收 144.48亿元, 同比增长 9.85%, 同比增速较 Q2下滑 7.12个百分点; Q3实现归母净利润 7.39亿元, 同比增长 10.13%, 同比增速较 Q2下滑 0.18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外部环境影响所致,公司禽料业务受益于禽养殖高景气保持较快增速,但水产料和猪料业务受冲击较大。具体体现在, 非瘟导致生猪养殖业产能锐减,且前三季度月度存栏降速来看是不断加快的,导致公司猪料业务三季度保持负增长,非瘟同时造成对猪料企业的挤出效应,部分猪料企业转做水产料(水产养殖对饲料产品敏感度不高,门槛相对较低), 造成景气低迷的水产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另外叠加天气影响, 公司水产料增速或有下滑。 公司竞争地位稳固, 预计长期保持稳健增长。 公司凭借优秀的产品和管理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愈发稳固,尽管饲料业务中部分品种增速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但基本均能跑赢行业平均,整体表现非常稳健,我们预计公司 2019年饲料业务整体营收增速在 15%左右。 在全行业集中度提升的大趋势下,公司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提升,业绩有望长期稳健增长。 产能扩张稳步推进, 生猪业务贡献弹性。 1) 三季度公司发布可转债发行预案, 拟募集不超过 34.21亿元基本全部用于饲料产能扩建,我们预计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饲料业务的综合产品力和行业综合竞争力将进一步提升。 2)公司签订投资框架协议, 拟参与投资建设清远市 100万头、 韶关市年出栏 300万头以及罗定市 100万头生猪养殖、屠宰、加工项目。我们认为该投资计划有利于公司完善生猪养殖业的布局。随着猪价上行公司养猪业务进入盈利期, 就上半年来看, 公司生猪出栏约 39万头,同比增长 30%,其中外购仔猪约 34万头,自繁自育约 5万头, 实现销售收入 6.49亿元,我们预计全年公司养猪业务将对业绩产生一定弹性影响。 盈利预测及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 19-21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 1.22元、 1.43元、 1.67元,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25倍、 22倍、 18倍。我们维持对公司的“ 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 天气异常及养殖疫病影响饲料行业阶段性波动的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政策变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等
圣农发展 农林牧渔类行业 2019-10-23 27.31 -- -- 31.10 13.88%
31.10 13.88%
详细
事件:近日,公司发布2019年三季报,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11亿元,同比增长27.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05亿元,同比增长236.34%。基本每股收益2.18元。 点评: 禽链景气深度传导,公司盈利全面提升。前三季度禽养殖业供给持续偏紧,替代性需求不断提升,禽链价格延续去年涨势,公司受益于行业景气其综合盈利能力继续大幅提升,带动业绩保持高增长。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32.7%,同比+15.3pct,单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34.5%,同比+11.3pct,环比+0.1pct。同时我们注意到,行业景气度开始向终端肉制品传导。2018年公司鸡肉产品的平均销售单价同比增长11.6%,而肉制品单价同比仅增长0.42%,毛利率同比下降。今年出现明显改观,上半年公司肉制品单价同比增长7.68%,毛利率31.78%,同比提升10.98pct,价格和毛利的同比增速均取得大幅回升。我们认为随着行业景气的深度传导以及加工品销售渠道的进一步拓展,公司肉制品业务对业绩弹性将带来更多正面影响。 内部管理增强,公司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率下降。公司不断巩固和加强内部精细化管理,经营成本与费用得到有效管控,圣农模式下规模效应及管理效益优势逐步显现。经我们测算,公司2018年鸡肉产品单位成本较上年下降3.15%,我们预计公司2019年鸡肉产品单位成本同比下降2.48%。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继续下降,前三季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62%、1.14%、1.26%,同比下降0.49pct、0.22pct、0.75pct,对利润总额的贡献达1.51亿元。我们认为公司仍将持续推进内部管理,公司在生产效率和费用管控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供给持续偏紧、需求保持增长,行业有望延续高景气。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禽养殖业供给将持续偏紧,需求保持增长,行业有望延续高景气。需求端:由猪肉替代主导的鸡肉需求有望保持增长。猪肉和鸡肉的替代关系可以从价格走势上直观看出,尤其是在价格上涨较快的阶段其替代作用更为明显,这可能与肉类需求对价格的弹性随价格上涨而提升有关。我国生猪和母猪存栏从去年爆发非洲猪瘟开始进入快速下行通道,且整体来看降速不断加快。以目前的生猪产能及恢复情况来看,我们预计中期内生猪供给的缺口仍难补足,猪价高位运行将带动鸡肉的替代性需求保持增长。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9-21年摊薄每股收益分别为2.91元、3.81元、4.21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X、7X、6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鸡肉价格波动;疫情风险;政策变动风险等。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8/8 转到  
*说明:

1、“起评日”指研报发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起评价”指研报发布当日的开盘价;“最高价”指从起评日开始,评测期内的最高价。
2、以“起评价”为基准,2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10%,为短线评测成功;60日内最高价涨幅超过20%,为中线评测成功。详细规则>>
3、 1短线成功数排名 1中线成功数排名 1短线成功率排名 1中线成功率排名